音乐素材范文

时间:2023-02-25 22:29:14

音乐素材

音乐素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教学 小学音乐 音乐活动

为了让学生的未来有更美好的发展,当代的教育改革重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也进行了改革。教师教学时,要采用多元的教学素材,已达到音乐各方面能力的增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选择动画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动画音乐素材进行教学。动画音乐首先从音乐的音质和画面的动感方面带给小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让音乐在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中流露出来,带给小学生心灵上的感染力。小学生的思想单纯、简单,情感不丰富,动画音乐可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通过动画音乐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打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画音乐都是卡通人物,都是以生活为背景的创作,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与音乐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去学音乐。课外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以动画音乐作为教材,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跟随音乐的节奏,快速的吸收知识。在动画音乐的带动下,学生自觉地跟随音乐节拍学习并演唱,反复的练习,达到学习的目的。良好的音乐学习基础,对于学生未来在音乐上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选择漉行膏乐作为教学素材

音乐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的素材也可以使用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包含的音乐元素很多,所以受到了很多学生的热爱。欢快的节奏感,带给了小学生愉悦的心情。流行音乐的多元化,也使得不同层次的人都有着自己爱好的范畴。因为每一个歌手都有自己的演唱特色。不同的演讲技巧形成了不同的歌曲风格。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歌词简单、意境清晰的适合小学生领悟的歌曲。流行音乐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作力有很好的帮助。流行音乐本身就很注重在作品上的创作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音乐上有所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去创作,利用自己喜欢的韵律创作出适合小学生心灵的歌曲。教师对学生的鼓舞和引导对于他们增强自信心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当代社会最流行的音乐,带动音乐发展的趋向,它遍布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很多歌曲被商业化,小学生在生活中会耳濡目染的学会演唱很多歌曲中的一两句,这就是一个不由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这一点带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很快速的学习音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选择民旅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民族音乐包括的范围很广。学习民族音乐有利于小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各种乐器的不同音效,各种乐曲的风格迥异,各种服饰穿着的特点等等。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选择民族音乐一定要注意作品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分辨音乐的出处。民族音乐中的旋律是最有特点的,教师可以设置场景,播放音乐,循序渐进的进入音乐所设定的情境,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对优美意境的感悟性和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家规定的某些节假日,学校会的文艺活动,其中具有民族风格的舞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民族音乐在小学教学的素材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民族音乐作为小学生音乐教材正是顺应了音乐教学多元化的趋势,它增进了小学生对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团结,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智慧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对于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着积极重大的作用。

四、选择歌剧选曲作为教学素材

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歌剧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歌剧是一种集结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体。小学音乐教学中选择歌剧作为教学素材,它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等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歌剧选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集戏剧性、抒情性、技巧性于一体,需要的表现能力强,在技巧上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对于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严于律己的要求自己。所以将歌剧选曲作为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锻炼声乐技巧,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

教师在进行歌剧选曲的教学时,可以开展歌剧方面的活动。歌剧中很多都需要实际场景的真实体现,这样能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的生活中去体验歌剧音乐带来的非凡感受。

结论语:

经济全球化、商业国际化、教育多元化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教师要积极的拓展音乐教学课堂,增加教学的素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在将动画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和歌剧选曲作为教学素材的时候,充分运用他们的优点,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开展各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注意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会主动将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产生相对的应用价值。总之,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再受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自由的学习,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黎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欣. 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黄自欢.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音乐素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胡琴组曲》;陈怡;民族性音乐

1 作品简介

《胡琴组曲》为胡琴和弦乐四重奏而作。它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唱》是为二胡与四重奏而作;第二乐章《吟》是为中胡于四重奏而作;第三乐章《舞》是为京胡与四重奏而作。

第一乐章《唱》由二胡领奏,音乐素材来自于西北秦腔的音调,粗犷柔情。四重奏组模仿打击乐的节奏,活跃俏皮,反衬了二胡的宽广旋律。第二乐章《吟》是以苏轼的著名诗篇《水调歌头》为素材而创作的。中胡以它人声化的音色、夸张的吟咏腔调模仿京剧的念白,而弦乐四重奏则以多层次的织体营造出诗境的气氛,来表达离别之情。在第三乐章《舞》中,京胡以苍劲的运弓来演奏律动非常紧凑的乐句。此乐章的音调材料取自京剧曲牌“夜深沉”,而音乐形象则来自杜甫的长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音乐表现了诗中描写的中国书法的龙飞凤舞和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流畅与跳动的线条。

全曲以“胡琴”的总称为标题,意欲充分表达这类中国特色乐器的艺术魅力。三种乐器尽管都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但因音域、音区、音色的差异,必然会有各自的特点,这也为全曲带来了“和而不同”的艺术效果。

2 民族性音乐主题材料的运用

2.1 第一乐章《唱》

第一乐章中,二胡在其柔美的中高音区以演奏传统抒情歌唱性旋律线条为特点,而弦乐四重奏用音区集中地活动音块和模仿中国弹拨乐器的演奏效果作为背景伴奏。该乐章共有两个歌唱性的主题材料,它们以派生性的关系贯穿发展于整个乐章。第一主题取材于秦腔音乐。由带润音的G徵清乐构成,具有典型的上下属交替的西北高腔山歌的调式特点[1]。主题在第1小节的陈述,是以第一小提和中提琴相隔两个八度音程的齐奏开始的,意欲模仿秦腔主奏乐器板胡。

2.2 第二乐章《吟》

第二乐章以中胡类似人声的音色对《水调歌头》的诗句进行了夸张的吟诵。吟诵的音调模仿运用了大量的滑音奏法,为与诗中描写的意境紧紧呼应,大起大落。为了尽可能表现这一目的,作曲家将《水调歌头》全部诗文对应标注在中胡声部的乐谱上,以便让具备中国古典文学背景的胡琴演奏家直接地富于想象的加以阐释,而不是一味的跟随这些抽象的非调性旋律直白地演奏[2]。

2.3 第三乐章《舞》

第三乐章是全曲规模最大的一个乐章,共有225小节。京胡是这个乐章的主角,在此章节中发挥出与传统演奏手法截然不同的艺术特点。

该乐章的音调材料取自京胡曲牌“夜深沉”。此主题作为该乐章变奏主题的主要材料,是贯穿全曲的。音调源于昆曲,此曲牌为西皮,6-3定弦,偏向羽调式的宫调式,带有变徵和变宫音。

3 作品细节分析

3.1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由第一小提琴与中提琴相隔两个八度奏出一号主题,即“起”部。

从第15小节开始,进入全曲的“承”部。由二胡奏出的五声性二号主题正是来自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在第六小节奏出的派生旋律。第29-42小节是之前段落的复奏。此时第一、二、中提琴各相隔八度齐奏出主要旋律,二胡与大提琴则奏出片段式的五声性旋律与之构成补充与呼应。

第43小节时,全曲进入了“转”部。这一段的音乐材料和发展手法与前面段落有很大差异,是一个对比部分。自第50小节起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改为六连音同音反复的柱式和弦,二胡在此时是片段式的呼应性旋律,同时这个乐段还起了连接部的作用。

在第56小节音乐递次减弱,第二小提琴与大提琴又奏出了完整的主题旋律,即再现,进入了“合”部。随着第66小节四重奏的长音延续,二胡奏出了炫技式的华彩段,此段旋律来源于两个主题材料的综合。

第85小节,弦乐四重奏的整体出现意味着进入全曲尾声。二胡在主调上奏出宽放的派生主题,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再现了第一主题的前半句,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则出现了第15小节处的“混沌音响”。这是对前面的回顾并作了综合性再现处理。

3.2 第二乐章

随着中胡对古诗词“吟诵”的展开,四重奏的织体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规则泛音音型、长音、震弓和滑音,都与中胡的吟诵共同营造出一种“乘风归去”的急切心境。

第45小节开始了“转”的段落。伴随着高潮的到来而开始的这个段落,是全曲的转折部分。作为该乐章的对比部分,整个乐段是由紧密复杂的复调手法完成的。

第51小节的后半部分,中胡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诗句开始新的吟诵。第55小节时,中胡移高五度重复了这一主题。此时四重奏组分别截取了它的片段动机,将音乐推向高潮,至第67小节所有乐器上滑音至极限后消失。

第69小节进入全曲的“合”部。这个乐段是中胡的独白,以华彩式的独奏形式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随着中胡的吟诵结束,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第一小提琴分别以泛音的长音先后进入,恰好呼应了之前的音乐织体。

3.3 第三乐章

引子由不同形态不同素材的两大乐句组成,全曲几乎完全建立在这两个基本材料之上的自由变奏的结果。主题句的陈述以京胡西皮原板引入,第9-20小节的第二主题句,由等分的16分音符组成,具有快速“过场”的特点。

第20-53小节是引子主题的性格和体裁变奏,即由歌唱转为舞蹈。这段旋律属于京胡抖弓部分,而抖弓则是京剧中典型的过场音乐的展开手段之一;弦乐重奏组此时在模仿京剧的打击乐效果。

第53-91小节,是主题段在属调上的第一次展开变奏。

第139-164小节伴随着高潮的到来而进入。这段的开始处在整个乐章的黄金分割点,是主题材料片段动机的自由展开变奏,此段的配器力度最强,织体最为复杂。

第165-172是连接段,这里插入了一个新材料,同时以大齐奏调整音乐节奏,为再现做准备。而从204-225小节,音乐进入了结尾。配器用“大齐奏”的手法模仿打击乐效果,形成前段后长的连续三连音音型,其目的是为了拖拽住节奏,直至最后高潮的到来。在第216小节高潮处,全体乐器使用震弓演奏法,极具戏剧化。乐章最后意外的结束在C调上,具有风趣、诙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0:14.

音乐素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美操 音乐素养 动作的感知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1-01

健美操项目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源于人们对健康健美的追求,是体操、音乐、舞蹈逐步结合发展的产物。创编者需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各种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逐步具备专业的审美能力,创编出好的成套动作。

1.收集音乐素材,深刻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

1.1音乐素材的积累

熟悉更多的音乐作品是积累音乐素材的一种重要形式。大量的音乐作品可以丰富人的知识结构,对创编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健美操创编者要随时收集各种风格的音乐,使自己有丰富的音乐库,让创编呈现多样性。

1.2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

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旋律、节奏等,这些是引起我们想象的必要条件。如,长笛的三度音好像鸟鸣,定音鼓的轮击好像雷声。要找到一些动作表达这些音乐语言,使动作与音乐合为一体,展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1.3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觉能力、联想力和想象力

反复聆听音乐,逐节对音乐进行分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体会音乐所传达出的内容。如,听到《怒吼吧 黄河》就看可以联想起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听到《梦里水乡》就好像见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经过如此反复的构想,创编出的动作才更加形象生动。

1.4以独特的视角,选编乐曲

选择恰当的音乐,如,风格独特,情感鲜明,旋律优美等。根据音乐编动作,可以用整首乐曲,也可以把风格相近的音乐接在一起。选曲要能够体现健康的时尚和美丽的前卫。还可以在选编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曲。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创编者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更能体会到创编过程中情感的相互融合,这种情与情的沟通最能打动人心,创造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

2. 收集动作素材,感知、存储、提炼、整合

2.1捕捉、感知动作信息

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收集与健美操相关的动作素材。平时在观摩比赛、表演,观看电视、录像及翻阅相关书籍、资料时,有意识地收集动作素材,善于捕捉一切与健美操有关的信息。如单个动作、组合动作串与组、各种风格成套作品等。然后将这些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散乱无序的专业知识信息,通过加工,形成系统、有序的健美操动作,应用到成套动作的创编中。

2.2多维度感知素材,而不是简单地存储

创编者带着明确的动机、目的和强烈的情感,反复感受动作。这种反复感受有利于我们对健美操信息系统地加工、整理、储存。对成套动作反复研究和观看,学习别人怎么处理过渡与连接、配合与托举,难度动作的安放位置等。有利于我们全方位地观察一整套动作,为自己成套动作创编奠定一定的基础。

2.3对素材进行有效地提炼,整合成完整的成套动作

对积累的动作提纯取精,记住最具有代表性、最具特点、最具价值的动作,然后围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整理加工,使之与已经存在的信息(如,动作、音乐、队形等)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编排出无论是动作本身、动作与音乐的和谐一致、整体队形变化方面均达到理想效果的健美操成套动作。

3.在学习、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创新

3.1运用创造性思维,不去简单模仿

创编的核心是创编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尽可能的吸收、借鉴他人的经验,又不能完全抄袭和模仿他人的模式和动作。必须敢于创新,在遵循创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出有特色、有新意的成套动作。如,根据各种音乐的风格编排出相应的健美操动作,或是将生活中的劳动动作提炼出肢体语言,演化成健美操操化动作。

3.2从多方面提高审美能力

在伴奏音乐的选择制作上,动作的选编与串联上,队形的变化上都要体现美的因素。所以创编者除了要掌握健美操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体操、舞蹈、音乐、美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不断学习积累多样性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与成套动作,理解更多的变化形式与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中一些美的构图,看看是否可以运用到健美操造型和队形变化中,从多方面提炼美的因素。

3.3用动作、音乐,语言来描述成套动作

亲身体验动作感觉,了解动作的技术特征,可以准确地推断他人在做动作时的身体感受和心理体验,创编出来的动作才具有可操作性。

对动作与音乐的相互融合要有深刻的理解,使动作融于每一个音符中。用身体语言来迎合节奏风格,用情感来体现旋律。在保证动作舒展自如、健美有力的基础上与音乐紧密结合。

用形象的语言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使用动作性、表情性动词,使健美操动作更加逼真、鲜明,有便于动作的记忆。把所编排和选择的每一个动作转化为图文信息加以储存、记忆并记录下来。

3.4精雕细琢,不断磨合

对日常积累的动作素材根据所编操的特点进行加工、集中、组合。确定整套操的动作风格、结构、时间、节奏特点,逐节地对动作进行精雕细刻,反复构想。一套好的动作不可能一次性成功,需要不断的磨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4.结语

在健美操的创编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创编者的音乐素养,以及对动作的感知、储存、提炼和描述的过程。因此,创编者除了需要提高专业素质外,还应培养动作与音乐的感知、储存、整合,创新及审美能力,提高创编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光来,马鸿韬,张平.健美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易淑梅,郑吾真.培养大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杨琳.如何更好的创编健美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

音乐素材范文第4篇

选取与音乐有关的素材,通过对音乐内存意蕴的挖掘来表现写作中心,便可以营造出一种优雅的写作空间,烘托出唯美的意境氛围。

音乐控模式一:感受乐器魅力,演绎精彩传奇

每一种乐器,都能够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每一种旋律,都像一汪清泉,涤荡着心灵的尘渍。写作时,以某一乐器为对象,通过对其所产生的艺术魅力的展示,深刻表现写作的中心。

高雅范儿代表:

1.钢琴

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钢琴因为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

2.小提琴

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艺术。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

相关故事:

莫扎特受人之托,为一个弥留的老人弹奏了一曲钢琴曲。老人年轻时曾经犯过一个错误:他的妻子得了痨病,为了给妻子治病,他从主人家一套餐具中偷了一个小号的金盘子。对此,他非常痛苦。为了赎罪,临终前,他让女儿去为他找一个牧师忏悔。他的女儿恰好遇到莫扎特,便把莫扎特请到家里。莫扎特为老厨师弹奏了一首舒缓的钢琴曲,让老人带着一种满足的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通俗范儿代表:

1.琵琶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在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2.二胡

二胡,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能表现深沉、凄惨的内容,也能描绘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相关故事:

日本指挥家小征泽尔曾来到北京指挥乐团演奏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当时的听众对小征泽尔用西方乐器所奏出的《二泉映月》表示赞赏。可小征泽尔却从没有听到过原版的二胡独奏,便向主办方提出请求,想听一下原版《二泉映月》。当二胡声奏响后,小征泽尔却猛地跪在地上。他身边的人以为他身体出了问题,急忙过来扶他,他制止了众人说道:“这种音乐只能跪着听!如果以前我听到过这支曲子,我绝对不肯去指挥这首曲子。”

素材考场秀:

聆听是一种做人的艺术,不禁想起很多人醉心于辽阔无边的大海,因为视觉上的广阔往往让人的心如鹰一般翱翔。但是真正惬意之人却倾听溪水玲玲作响,因为是生命的悦动。因为从没听过《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小征泽尔并不清楚阿炳在这首曲子中所寄托的哀伤,而听完这支曲子后的那一跪,既展示出他对误解曲中思想的歉意,而带着这种虔诚的心去聆听,更表明《二泉映月》强大的艺术魅力。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个倾听者、聆听者,留一份永远的倾听就会给每一个人一个安慰的怀抱。每当想起一个人的呼吸在耳边萦饶时,心跳便是灵魂的吟唱,如果不懂聆听,即便咫尺天涯,四目相对,也是人隔千里。

――一考生

点评:以“聆听”为写作对象,选取了小征泽尔在聆听原版《二泉映月》时跪倒这一素材,充分表现出艺术的魅力,也表达了对“聆听”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

音乐控模式二:走近成名歌者,感受魅力人生

每一个成名的歌者,往往有着坎坷的经历。然而,为了实现音乐的梦想,他们一次次坚持着,跌倒了爬起,最终找到了人生的出口。选取自己熟悉的歌星,通过对他们的事迹的分析,或者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从而展示出其在歌坛走过的痕迹。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一种特定的情感融入文中,更能起到感染读者、打动心灵的作用。

经典范儿代表:

1.邓丽君

邓丽君是上世纪80年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她的歌曲在华人社会广泛的知名度和经久不衰的传唱度为其赢得了“十亿个掌声”的美誉,被尊为“亚洲歌唱女王”。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歌手翻唱她的经典歌曲向其致敬,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永恒的文化符号。

2.黄家驹

黄家驹出生于香港,是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的主唱及创队成员。他以独特的沙哑嗓音、对尾音的颤抖式处理成为他的标志。Beyond在1983年-1993年发表的大部分音乐作品均为黄家驹作曲及主唱,由他创作的《真的爱你》《海阔天空》等歌曲广为传唱。

相关故事:

黄家驹一直坚持和平与爱,beyond三子也是受到他影响的。黄家驹敢于批判和赞美现实,关注苍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在被关押长达15年之后,于1988年出狱。BEYOND创作的《光辉岁月》,就是黄家驹写给曼德拉的一首感人至深的音乐作品,歌颂了曼德拉伟大而辉煌的一生,也表现自已对种族歧视的厌恨。

时尚范儿代表:

1.华晨宇

华晨宇是中国新生代男歌手,2013年他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获得年度总冠军正式出道,并于同年9月推出了第一首个人单曲《我和我》,12月首次获得第六届音乐风云榜新人盛典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他是一个自由歌者,声音表现力极富张力,演唱状态全情投入,获得评委和大众的青睐。

2.邓紫棋

邓紫棋是中国香港创作女歌手,有“小巨肺”之称。邓紫棋生于音乐世家,5岁开始尝试作曲及填词,13岁时便完成了8级钢琴,2008年出道。2011年,19岁的邓紫棋初登舞台,在香港举办一连5场的个人演唱会。2012年,单曲《What Have U Done》成为年度香港四台冠军歌之一,并获得IPF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全年最高销量女歌手奖”。2014年,参加内地节目《我是歌手》,人气急升。

相关故事:

在2013年快男总决赛第一场中,安静内向的华晨宇以一首《我》感动全场,不过“火星人”华晨宇心中也是住着一个小宇宙的。除了最喜欢的台球运动外,他还是一个“奔放”的大男孩儿。为了证明他的“奔放”,华晨宇在节目现场表演了钢管舞。

素材考场秀:

每一次热烈的绽放,都展示着精彩的魅力。每一片艳丽的花瓣,都点缀着整个明媚的春天。2013年的快男精彩纷呈,在那个纯净无杂的舞台上,我们记住了一个如水一样清纯的名字――华晨宇。选择了那个缤纷绚丽的夜晚,他怒放了,他用天籁般的歌声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不被尘世的喧嚣所干扰,不懂尔虞我诈的气息,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从容地应对着生活。他的内心如同芬芳自诩的莲花,中通外植,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傲立于尘世之间,翱翔在自己的天际,每一朵花,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晴天碧野。纯净的内心,即使在飞扬的尘土中也不会沾染上污渍。

――一考生

点评:文章以“纯净”为写作中心,选取了华晨宇这一歌手的经历为素材,通过对他成名事迹进行分析,表现出他内心的纯净。

音乐控模式三:品味感人歌词,撞击充盈心灵

音乐的灵魂是歌词,感人动听的歌词,往往会以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撞击我们的心灵。聆听一曲歌词优美的旋律,就像是在品味生命的哲理。这样,我们才能带着一种虔诚的心去聆听音乐,去感悟音乐,人生的境界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如果选取歌词为素材,可以将歌词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进而表达人生的哲理。

婉约范儿代表:

1.霍尊 《卷珠帘》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沾染了 墨色淌/千家文 都泛黄/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相思蔓上心扉/她眷恋 梨花泪/静画红妆等谁归/空留伊人徐徐憔悴/啊 胭脂香味/卷珠帘 是为谁/啊 不见高轩/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唤醒枝芽/听微风 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谁在烟云处情深长

2. 周传雄《寂寞沙洲冷》

怎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相关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豪放范儿代表:

好汉歌

刘 欢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嘿嘿嘿嘿 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嘿嘿嘿嘿 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相关诗词: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考场秀:

每一种意蕴,每一种情感,都要有一个着落。这样的歌词,才能让听众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才能让音乐成为真正的艺术。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中的歌词,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词作,并展开充分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伤感的故事,往往会发生在情人离开的日子,因为分别总会给人带来太多的愁绪。多少想象,多少憧憬,都无法排解内心那份牵肠挂肚的爱,无可奈何,只有在梦中独自徘徊。回忆,思念,成了每日的心情主线,那颗伤感的心始终不能平息,始终没有着落,期待着有一处可以栖身的场所。

――一考生

音乐素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歌曲赏析;地理景观图片;初中生;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65-02

在一次校艺术节上,级长和音乐老师演唱了《长江之歌》,歌曲气势弘大,舒展起伏的旋律令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台下观众(当然也包括我)正兴致勃勃地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时,此时,初一的一个学生回头问我“老师,他们唱的是我们国家的那个长江吗?”我说“是啊”,他自豪地笑了笑继续观看演出,那一刻,我被他触动了――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把这首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呢?在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的备课中,我将歌曲《长江之歌》大气、恢弘的旋律、写实的歌词、真实的场景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再结合地理课的一些教学手段,诸如美景图片、MV中截取的影片和扫描图片,如此既加大了信息量,又增加了直观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想,效果颇好,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了那一节课的教学。部分课堂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歌曲MV欣赏

上课铃响,播放由我国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MV,歌曲通过气势恢宏,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生动的歌声、精美的自然景观风貌,引发学生无尽的神思遐想,将学生带到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身边,拉近了学习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二、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歌词赏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通过边赏析歌词,边看图片,搞清楚了长江的一些基础知识:

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属于非洲埃及);第二,亚马孙河(属于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属于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江苏镇江)瓜洲一水(长江)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金山、樵山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对长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优美旋律的情景中,通过对歌词的赏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慢慢地调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了起来。此时,进入本节的重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江的利用与开发。

三、重点知识的梳理和落实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一些关键词并链接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中,由组长点评,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这里我呈现两个比较精彩的片段:“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可以联系到长江源头的地形图、卫星照片,学生通过观察和结合已经学过的中国地形、地势特点,得出长江水量充足、分春汛和夏汛等地理知识。学生通过对歌词关键字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归纳出了相关的地理知识,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的一种学习氛围,整个课堂轻松、充实。“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推动新的时代”。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长江的价值以及对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中国的伟大意义,所以赞美长江!而老师就航运价值这一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课后的反思,个人对地理课和音乐素材的整合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几年教学实际发现,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课时积极性还比较高、也比较喜欢,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他们发现地理课学好学坏对他近期的学习似乎影响不大时,就开始出现懒散、厌学的情绪。如此,对于初中地理课堂而言,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素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一,视觉冲击力大的MV、旋律优美的歌曲、大量美丽的景观图片、实地的录像使得遥远、抽象的地理事物变得生动、真实起来,从心理上拉近了地理知识和初中生学习的距离,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的尝试,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瞬间被激起。

2.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就佛山市目前状况来说,地理课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皮肤科”的地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在他们看来,中考科目“语数英政理化”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考试得到60分就行;更有学生认为地理课是增加他们学习“负担”的“副科”,学不学没所谓,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而多年地理课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要想让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被学生喜欢,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体现,必须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才有兴趣去学,音乐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以这个为切入点来展开地理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歌曲和美的欣赏中开始地理课的学习。

3.使情感教育更深入。通过传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渗透,是地理《新课标》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从中感悟德育。在讲授长江的治理时,通过抗洪救灾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长江在给我们人类提供福祉时也带来了一些灾难,如“洪涝灾害”,展示有关图片并讲述其中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勇于奉献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更深层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但音乐素材毕竟还是艺术,它高于生活,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运用音乐作为教具和学具时,应注意地理环境的客观性。如《长江之歌》只注重和长江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忽略了长江也存在着一些隐患的问题,急需学生了解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素材是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及辅助手段,但所选素材要尽量与授课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一致,以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能够全面、客观地去看待地理事物。纵观利弊,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准确地运用音乐素材,对地理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马骏.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牛玲玲.转型时期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J].河南:教学论坛,2012,(4).

[3]刘凯.骨肉相连――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J].山东:中国校外教育,2012,(7).

[4]孙润泽.新课程改革中应关注各学科间的整合[J].江苏:新课程学习,2010,(9).

[5]杨光弟,李继文,黄锑儒,等.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6]白水红.学科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3).

音乐素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12-01

顾名思义,视唱练耳就是视谱就是唱与听觉训练,其为视唱同练耳之总称。视唱指的是用来培养可以依据乐谱提示全部要求正确唱出曲调之音高、节奏等要求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对拍子和音程以及调式等方面内容的认知。练耳指的是用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分辨能力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功夫以及学生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能够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之语言文字来加以概括,即“唱”与“听”。

一、视唱练耳教学贯穿民族音乐思维的分析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教育的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培育学生音乐素质与才能的一项关键课程,对于全体从事音乐事业的音乐工作者,不管是学抑或是教,不管是声乐学习、表演,或者是练习演奏器乐,其均是一定要掌握的,可谓基础之中的基础。视唱练耳是借助对学生视唱本领、音乐欣赏听觉以及音乐素质的系统训练,引导学生全面增强音乐艺术素养,了解音乐文化诸多要领,提升对音乐的表达与认知能力。其不但包含音乐技术的方面内容,而且还体现出音乐文化的方面的内容,有怎样的教学形式,就构成怎样的听觉习惯与审美情操。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具体体现

(一)民族音乐于视唱方面的体现

具体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1、民族音乐具有特殊调感。中国的民族音乐大多数是建构于以五声调式为根基之调式体系方面,音的进行大多数是以三音回旋的模式为根基而进展的,音的倾向性与大小调体系有着截然不同。所以,在视唱过程中,不能把音的进行唱得让人感觉呆板,前后音之间的关系应当相对柔和一些,并了解一定程度的合适语法,力图实现民族音乐风格上的精确表达。2、民族音乐具备特殊音高。民族音乐尤其是部分民歌,大多数来自民间一般均具备浓郁的音调特征,尽管被记录在谱,可因为现代记谱法依旧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致使依据谱面演唱出来的往往会感觉到不对味,丧失了原作的部分魅力。所以,一定要结合不同的民族音乐特征实行灵活的运用。

(二)民族音乐听觉训练的概念与方法

民族音乐听觉系于长时期的、不经意间的外在环境音响刺激下所构成的内在民族音乐特征的积累,是借助大脑对原有音响印象经过二次加工改造,构成新的音响形象之发现过程。其训练的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正确鉴定学生掌握民族音乐的能力是借助训练获得提升的;2、应当让学生对民族音乐萌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督促其提升民族音乐听辨能力;3、促进学生注重听觉训练,一定要灵活地利用各种音乐方法。包括采取默唱和演奏乐器以及进入欣赏等有机融合。

(三)提高理解民族音乐乐句与旋律的能力

民族音乐并非单纯的音符连贯和点缀,正像诗歌并非单一的文字组合一样,为了让学生们尽量更加精准地听明白民族音乐,根本要求就是不断增强学生对乐句与旋律的理解程度,明确旋律乐句二者是一个整体。

(四)培养听觉表象与思维是实施听觉训练的最终目标

开展视唱练耳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之听觉表象。此种学习并非机械式的训练,而是学生提升自身民族音乐素质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若是不具备丰富的听觉表象,则不管在歌唱抑或演奏乐器时均不会拥有有敏锐的集中力。而在正式视唱前夕应做好视唱的准备,使学生依据乐句进入思考,注重新的音型,也就是促使学生关注乐谱的民族音乐思维。此种视唱之前的准备,有助于对视谱的学习。

三、视唱练耳教学融入民族音乐的具体实践

一般视唱练耳实行分组授课方式,新教案在结构设置上顾及在原来小组辅导的基础上实行大课传授同分组辅导二者相融合的模式教学。在选材与教学理念方面,要打破欧洲大小调式的限制,深入发掘民族音乐中形式多样的调式资源,而不用欧洲大小调式之音级功能来套用抑或说明独特个性之五声与特性调式列出例子来讲,若是把中国七声徵调式之宫音(音阶之Ⅳ级音)当成“下属”音,则不能正确认知宫音与徵调式殊的位置与作用。

四、结语

总之,视唱练耳教学贯穿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方面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实施视唱练耳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视唱练耳此基础课基于古为今用或者洋为中用的理念,注重并引导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音乐对此领域的融合与补充。如此,不管是针对课程本身的水平提升或是针对学生培养整体音乐素质均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音乐素材范文第7篇

一、 电影《卧虎藏龙》音乐

200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卧虎藏龙》,其电影音乐创作很好地把中国民族音乐素材融入到电影里,成为了近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巅峰代表作。该电影的音乐主奏乐器主要是西洋乐器大提琴,并将西洋管弦乐队作为配器的衬底,用葫芦丝、板鼓、二胡、竹笛、琵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当作色彩乐器,并结合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戏曲旋律、节奏素材,通过民族打击乐的娴熟运用,完美的诠释了电影音乐。[1]武侠经典电影《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十分震撼人心,是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运用了民族音乐素材,给人以一种宁静、和谐的质感。

二、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主要是由作曲家谭盾负责。而谭盾在创作该电影的音乐时,并没有因为他长期的国外旅居而细化,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印象深刻的东方音乐文化,让人感到人生的悲伤与怅惘。谭盾在创作音乐时,以西洋乐赋予中国内涵的创作方法,以至于其电影音乐听起来有很强的震撼效果,他由此也得到了具有世界水平的音乐原创金奖。在这部电影中,谭盾表现出了对多媒体艺术的娴熟运用能力,大量在音乐中运用无声、自然之声的表现手法,其文化底蕴极深。谭盾是新潮派音乐家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符合世界音乐发展趋势,他的电影音乐创作具有启示性。

(一)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歌

电影文学主题中,主题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电影主题歌都成为了经久流传的经典。电影要想获得轰动式的成功效应,就需要有艺术与美学上的魅力,让电影观众获得深刻的视听享受,因此,电影成功的关键也离不开其主题歌的衬托。一部电影的主题歌是唯一的,它的创作手法及曲调风格各不相同,通常来说,观众会对好的电影主题歌有深刻的印象,因此,电影主题歌创作需要在体现民族性的基础上充分表现出电影的精华内容。

《月光爱人》作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主题歌,其旋律采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调式,歌曲主题一开始就用了三音组羽调式,节奏采用了典型了弱起切分,这是我国民歌中的一大明显特色,这在旋律上和别的运用十二平均律国家的音乐很很大不同。谭盾在这首不含前奏、伴奏、尾奏旋律的有41小节的主题歌旋律中,有10多处都用了三音组羽调式。(如图1)

该曲主要是以中国乐器音色为主。前奏是以大提琴模仿马头琴的方式作为主奏,以抹弦、中国民族弦乐器滑的手法,利用婉转凄凉的伴唱使观众能够深入体会电影中的缠绵爱情意境。伴奏是电声乐器和现代节奏型的,旋律歌声委婉典型的中国式。中国竹笛音色出现在中间伴奏里,带有突然性,让人感觉很清新。而作为结尾的尾奏中的大提琴声和琵琶对话则是模仿马头琴,听起来使人觉得很凄婉、不舍。

(二)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

《卧虎藏龙》主题曲出现在电影开头,它里面包含了很多中国民族音乐素材,最为让人惊讶的是以模仿马头琴的方式演奏大提琴,给人以哀怨的感觉,所表现的情感是散板式进入。而观众听到的并非是大提琴这种带有西洋性质的声音,而是一种和我国北方草原上马头琴与胡琴类似的声音,音调有着很强烈的东方色彩,滑音也显得苍凉,而马友友(华裔大提琴演奏家)的完美演绎让人们在大提琴音色中体会到了民族色彩。[2]待乐队引出以后,即刻出现的就是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独奏,而伴奏则是我国民族弹拨乐的音色,让观众进入了电影画面中。之后电影音乐主题是以大提琴奏出电影故事的哀怨婉转,而旋律则是主题歌旋律的变奏。大提琴的演奏方法使用上,对我国民族弦乐器的揉、滑、抹、旋律多装饰等进行了借鉴,通过大提琴家马友友的完美演绎,使得中式的大提琴演奏方法获得了空前良好的效果。

管弦乐进入以后,有着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琵琶音色出现,然后直至减弱、结束。主题曲在电影主题表达中也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该主题曲还有着序曲的作用,以此把观众带人到电影所表现的美好爱情故事中,通过浩浩的大漠景色给观众表现出醉人的画面。电影中很多次出现主题音乐,就像是一幅水墨画,呈现出水乡的宁静、和谐之美。虽然这风景如诗如画,可是在琴声中,却能感受到一股隐藏的杀机,由此观众又被带到电影中复杂的江湖恩怨里。电影音乐既荡气回肠,又非常感人,震撼的音乐无处不在――既在美丽的自然风格中、又在缠绵的爱情故事里。

结语

音乐素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音乐课 生活素材 多媒体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教学要“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积极感知生活中的音乐素材。

音乐源于自然、劳动和生活。我们每天都能从中感受到节奏、音高、力度等诸多音乐素材。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原汁原味地感受它们,对训练学生的音高、节奏和培养学生的情感等作用显著。首先,要让学生寻找并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对这一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给予极大的关注。其次,事先录制好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如电话铃、打电话的声音;自来水滴水、开水龙头流水的声音;小孩的哭声、笑声、掌声;集贸市场、嘈杂的大街、走路的声音;关门声、下楼声、脚步声;汽车发动声、刹车声;校园的铃声、打篮球、跳绳的声音;厨房中的炒菜声、切菜声;风声、雷声、雨声;公鸡打鸣的叫声;小猫的叫声、小狗的叫声;120急救车;鸟叫声、小贩的吆喝声,等等。在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更多的声音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感受和所反映事物的特点。如表现公鸡打鸣的叫声要提高八度并拉长音,表现它很骄傲、尽责,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要早起;狗叫声节奏急促,表现它见到生人紧张、示威的心理;从救护车的鸣叫声中仿佛能感受到病人的病情危急,等等,这些感知过程为学生接下来的表现和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主动表现生活中的音乐素材。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的感知较为清晰。小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在生活中所听到的节奏或旋律,这是对学生音乐素质、技能的训练。模仿可以让学生利用人声、打击乐器等进行。如用自己的声音学学小贩的吆喝声、小宝宝的哭声;用拍手或沙球模仿狗叫声、猫叫声的节奏;用铝板琴模仿小溪流水、救护车的鸣叫声,等等。通过看谁模仿得形象、生动等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程度好、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记记谱,哼哼唱唱,到钢琴上弹一弹,体会从原始素材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

在演唱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就定能使学生自信地演唱,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如:游戏是学生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中年级三连音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师)同学们,课外玩过“打仗”的游戏吗?”生:“玩过!”师:“好玩吗?老师也很想和大家玩个‘扫机关枪’的游戏,愿意吗?”生:“愿意!”师:“不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看哪位同学发出的‘扫机关枪’的声音最像真的。好,现在开始……”一下子,整个教室活跃起来了,“紧张”的“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的“扫机关枪”的声音从教室的各个角落响起。当学生尽情地模仿、玩耍时,我在录音里或钢琴上弹出了“哒哒哒”、“哒哒哒”……的节奏。慢慢地,绝大多数同学的“扫机关枪”声都成了“哒哒哒”、“哒哒哒”的节奏。游戏过后,当我再出示三连音节奏时,学生已经能轻而易举地读准较难掌握的三连音节奏。这些模仿和表现的音乐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中感知音乐形象,享受到美的愉悦。

三、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极力创造生活中的音乐素材。

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并不都是平铺直叙的,大多体现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穆苏尔斯基说:“没有触及内心,就不可能有音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音源体的情景和表达情绪,再在课堂上说一说。如一个学生观察并感受到了雨天的情景,他想到用声音编一个故事。于是,我就让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故事和配乐的编排,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分析了故事的剧情走向,故事各情节的声音效果、节奏、动作等,学生边想边组织语言,体现集体智慧的故事终于写成了,这时播放故事《一个雨天》的录音:一天,孩子们跟妈妈去公园玩(学生用响板的敲击声表现步行),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下起雨来了(用铃鼓或摇铃的声音表现下雨),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学生不断摇动铃鼓或大串的钥匙表示雨下大了),他们只好披上外套,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学生用快速节奏敲击响板表示跑,配合以铃鼓声表示在雨中跑)。回到家里,他们趴在窗台边上,听雨点一滴一滴地敲打着窗户(要求学生同时轻轻地敲击三角铁,表示雨点落在窗户上),外面的窗台上和花园里、马路边,全让雨水给湿透了。(学生用力地摇动塑料纸表现风声,不停地搅动水桶中的水表现大雨)。最后,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学生轻轻地敲击铝板琴,表示天晴了)。学生对表演作品非常感兴趣。几个爱表现的学生更是主动要求表演,逗得大家乐呵呵的。我又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图画创编声音故事。学生们有的马上找到小伙伴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有的一个人托着下巴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冥思苦想……此时,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音乐素材范文第9篇

关键词:音乐;声学乐器;素材分析

一、作品段落结构

结构划分:这首长达11分18秒的乐曲,总计205小节;分为19个(A到S)乐段,为复杂的多段式结构。

乐曲的编制:长笛组(长笛、低音长笛、短笛)、小提琴;中音萨克斯管;钢琴,套鼓、小打(响板、音棒、沙锤、手鼓、棘轮、玩具喇叭、口哨、三角铁、铃)、电子采样声部(A-m1-5)若干。

二、作品音频素材分析

电子声部的材料可分为:电子声部的主要包括颗粒状的声音,线性的扁状声音以及类似pad的音效。具体可分为pad类、密集的颗粒状音效、流水声音效、模拟的打击乐音效以及环境音效。

电子声部材料的特点及作用:贯穿全曲、制造声向变化、补充空白频段;与段落不完全同步,有时交错出现;对乐段的结构划分有一定意义,在乐曲后部分重复使用了前段用过的音频,通过再现的方式让全曲完满收尾。

整个套鼓声部(包括打击乐声部)在演奏时很多部分都是遵循的爵士乐即兴的演奏套路,例如鼓刷的应用,Swing的运用等等。原声鼓使用的音色调制也是非常传统的爵士乐音色。军鼓低频厚重,中频温暖,鼓簧音色突出;嗵鼓温润音头较弱;底鼓音色闷且贬。原声鼓的选用基本决定了套鼓声部演奏的实际音效。

三、声学乐器声部特点

Drum set套鼓的运用

第一部分A:在第八小节的位置由套鼓声部在叮叮(Ride)上演奏双跳滚奏进入,演奏出淡入渐强的效果,逐渐加入底鼓(bassdrum),脚上运用了Silde Tecnhnique演奏两下连音,就是我们常说的搓锤的技巧,这种技法的特点就是第一下力度较弱,第二下力度较强,因此会产生弱强对比的律动,会产生一种推进的感觉。该声部在此处演奏自由,类似即兴的演奏。第十小节处套鼓声部开始变的复杂,依旧延续Ride密集的鼓点,依次加入了零星的军鼓点缀,在嗵鼓上穿插了一些Fill(加花),这样不仅在音量上推进音乐,而且可以产生一些声向(Pan)上的变化,由单调到丰富(声部体现表示 谱例),突出变化。套鼓声部一直没有使用规整节奏的加花(Rudiments),转而使用力度较轻且自由随性的快速单击,直到第一部分A的末尾(第十二小节处),从军鼓的演奏上开始才有渐强且规整的推进,这标志着即将进入一个有明显Groove(律动)的乐段。套鼓声部的演奏属于Solo时惯用的套路,只要达到稳定且密集的音效即可,既随性又不缺乏音乐性。

第二部分B:随着套鼓声部的军套鼓演奏出两下强力Flam(装饰音也叫叠音)演奏乐曲进入第二部分B段(第9小节)。从骨架打击乐来看,此部分套鼓声部基本上都跟随人声的律动,除偶尔加入一些Crash(吊镲)和底鼓与人声部分歌词Bee的卡重音外,基本都是在军鼓上密集小力度的单击和压奏,没有出现规整的Groove。

第三部分C:套鼓声部依然是延续第一部分的演奏手法为主,自由的散板,结尾也与第一部分结尾如出一辙。军鼓渐强然后Flam叠音进入第四个部分。

第五部分E:2分13秒左右乐曲进入到第五部分(第36至第40小节),到了这个乐段,乐曲的拍号由基本的4/4拍变成了3/4与4/4交替出现的混合拍子。十分有趣的一点是,套鼓声部在演奏时换成了Brush(鼓刷),并且军鼓在演奏了一些带有Swing(爵士乐中的一种演奏技法)韵味的Groove,摇摆不定,幽默诙谐。

第六部分F:套鼓声部在此部分扮演的角色很少,从听觉上只能感受到hihat(踩镲)的零星点缀,没有成片的Rudiments(节奏型);反倒是钢琴声部在低音区的铺底占有了套鼓声部的低音频段,充当了一把有音高的打击乐,这也是乐曲的一个亮点。乐段最后,套鼓声部在吊镲上演奏重音,人声声部演唱长音结束,常规的结束手法

第七部分G:结尾部分踩镲的运用起到了与人声过渡的作用,体现了颗粒感与线性的结合。

第九部分I:幽默诙谐的配器是第八部分的延续,并且爵士套鼓的律动开始凸显重音移位的手法运用较多。

第十一部分K:套鼓声部由第96小节标记Snare on进入,嗵鼓强力单击后接军鼓压奏,同样的标记Snare on压奏在第111小节推强演奏(p-ff)。整个套鼓声部在此部分充当音效声部,除在第115至117小节用镲片滚奏制造片状波浪音效外,其余部分均为拟声单击。

第十四部分N:套鼓声部在嗵鼓上solo过鼓推强进入。此部分带有明显Swing爵士意味的套鼓声部成为了主奏声部,在Ride与军鼓间演奏快速的九连音及Ghost Notes(魔鬼音),期间穿插了一些paradidle(复合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的Double Stroke(双跳)演奏使过鼓更加流畅自然,并在138小节的空白乐段在Ride上滚奏渐强推起一个小高潮。

第十五部分O:套鼓声部换成绵槌(mallets)演奏,在各类镲片上滚奏出渐强的长音效果。

第十九部分S:套鼓声部在195小节使用了筷子击打镲帽(cymbbell chopsticks)。

音乐素材范文第10篇

1.运用实物,渲染气氛。课例《小雪花》主要表现的是小雪花的美好和孩子的童心。歌中唱到“小雪花呦,耀人眼,洁白晶莹光闪闪,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啊!真美丽啊真好看!”歌词已经很美,但是在美轮美奂的雪花图片面前还是显得苍白不少。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看到小雪花的美,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震慑他们的心灵。课的导入部分就可以用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小雪花的图片配以朗诵的方式出现,声音和图像一起出现,双管齐下。孩子们一起发出惊叹:“哇!真美”“真好看”“好漂亮的雪花呀”。歌曲的教学还没开始,孩子们就已经感受到了雪花的圣洁与美好。那么在接下来的学唱中,不用老师的刻意提醒,孩子们也已经自然地会用比较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了。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到位了,唱出来的声音自然也是符合乐曲所表达的意思。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歌曲形象和情感往往事倍功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都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2.借用实物,巧记歌词。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时候,歌曲的旋律孩子已经完全掌握了,但对于歌词的记忆还不够深刻,孩子的记忆力有限,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往往旋律会哼唱,但是歌词就是记不全,运用实物解决这一难点时就显现出来其特有的好处,运用实物表现歌词淡化了死记硬背,创设了轻松活泼、明快简练、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富有新意和创造性。合理地化难为简,使得孩子们唱起来如鱼得水。课例《你早》的歌词只有区区四句:“大公鸡在朝霞里喔喔叫,小闹钟在晨风里叮铃铃铃铃,小朋友们清晨起得早,笑呵呵说声你早,你早。”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记住歌词背唱歌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识字少,不认识歌词,注意力又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厌烦死记硬背。我在教学中发现,两遍唱下来就有孩子开始走神,开始“溜号”了。所以在课上我就灵活运用实物,加深孩子对歌词的印象,随着《你早》的音乐多媒体依次出现了昂首挺胸“喔喔”直叫的公鸡,有两个大耳朵的小闹钟,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微笑着的笑脸。歌曲唱完了,一副“早起上学图”也深深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中。

二、由线条出发

1.运用线条,展示旋律走向。能否用一种学生看得懂的方式来学习呢?能使学生快速又有效的学习歌曲呢?我们知道:音乐的律动发展成为旋律,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灵魂。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叫旋律线。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这条线的话,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线条的起伏变化来表现音乐高低变化。随着音的高低而形成起伏的曲线,直观面对,使得音乐形象化,这时我们再辅以语言提示:跨度很大的旋律线像大山,跨度不大的旋律线像平原,弯弯曲曲的旋律线像波浪……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理解了音的高低,加深了旋律的记忆。同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情高涨。2.利用线条,暗示演唱方法。在学生已经完全会唱歌曲的情况下,通过线条的变化还可以提示他们该注意哪些演唱方法。连线暗示演唱的气息连贯完整;点点暗示声音跳跃有弹性。形象而具体,教学中辅以提示:连贯的唱法犹如长长的彩虹一样,把所有的音符连起来,跳跃的唱法犹如小珍珠落在盘子里一样干脆利落等等到,视觉的感受强烈而深刻,把抽象的音乐用这种方式展示出来,教学中不用教师的刻意教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完成了对歌曲的掌握。在教学中我尤为感慨:活用旋律线,音乐看得见,这是化难为简的一条捷径。

三、由符号出发

小学音乐欣赏课相对而言比较抽象一点,尤其是一些民乐合奏、管弦乐合奏、电声音乐之类,学生难以理解,并且在学习的时候缺乏耐心。在教学中我发现即使反复欣赏了好几遍,孩子们依然糊里糊涂,一知半解。如果把抽象的音乐化为符号的话,孩子们就能一目了然了,不但能够清楚地分出段落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参与乐曲的合作与表演。教学中,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尤其是乐器的音色特点、配器的编排等,通过运用联想类比的方式将听觉的表象转换成视觉的表象,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听辨乐器的时候可以用“~~~~”表示碰铃,“”表示响板,“§§§§”表示串铃等。不仅如此,在师生的一致团结合作下还可以把整篇作品用符号表现出来,使得孩子们对乐曲的结构、情绪、节奏、旋律的进行以及音乐形象等一目了然,降低了分析理解乐曲的难度。符号欣赏法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得孩子们走进音乐世界,与音乐产生共鸣。

四、由色彩出发

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色彩照样可以有效运用,用色彩的浓淡来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比如在欣赏《小白菜》和《李玉莲调》时,可以让孩子们思考着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可以用哪两种颜色来表示。学生从《小白菜》近乎叹息的曲调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哀伤与悲惨,于是决定选择阴暗的冷色调,从《李玉莲调》热情活泼的曲调中感受到了向上的正能量,于是选择明亮的暖色调。这样的安排,不仅给学生的音乐欣赏带来了丰富的色彩,情绪的对比体验更为深刻了。

上一篇:影视素材范文 下一篇:板报素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