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7:56:57

音乐疗法论文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1篇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1]。音乐治疗的目的不在于被治疗者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增长,而在于音乐心理体验使被治疗者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发生改变,通过这些改变,能使病人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

1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000年以前,我国的医师和精通乐理的文人已经知道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明确的记载。古代的音乐理论是我国音乐治疗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乐记》、《汉书·艺文志》和《琴赋》、《养生论》等著述中看到很多音乐与健康的内容,正是它们为历代音乐治疗奠定了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生理学的基础。西方现代音乐治疗的历史是从50年前开始的,当时美国的医生研究音乐对人的健康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就诞生了音乐治疗学这门新兴的学科。现在美国有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且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在中国,目前也已有很多的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开展了音乐治疗[2]。

2音乐治疗的原理

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由大脑右半球控制。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大脑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传递作用,能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3]。音乐是由音调、节奏、和声、速率等要素组成。音调指音的高低,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乐音力度的减弱可产生愉快的、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节奏是以有规律的强弱变化的律动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节奏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柔和、缓慢的节奏,如华尔兹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强烈的节奏如摇滚乐给人以烦躁的感觉。和声是音高之间纵向组织基础上形成更高等级的横向组织,是丰富旋律的一种手段,包括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可改变音乐的稳定程度和紧张度,使旋律具有色彩。速率是音乐进行的快慢,与人的生理感觉有密切联系。

如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与人体心脏跳动的次数接近,使人感觉自然、舒适。旋律是由节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乐音,在高低方面呈现有秩序的起伏呼应[4]。

音乐治疗时,数个传入大脑的神经刺激彼此之间互相抗衡,在压力情况下同时接受音乐的听觉刺激,可以减轻疼痛或掩盖不愉快的感受。音乐能够潜意识转换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使紧绷的肌肉放松,降低ACTH等化学物质释放,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音乐也可以影响边缘系统,使脑下垂体释放脑啡肽,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改善心理感受、减轻焦虑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而持续倾听轻柔的音乐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每分钟耗氧量、血压、心率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达到肌肉松弛,减低焦虑反应[5]。

3音乐治疗方法

3.1主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或跑步跳舞,借此改善患者注意力、引起兴趣、调节心境,并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3.2被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感受式音乐治疗。治疗时播放适宜患者的乐曲,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因素调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之逐步协调平衡,以摆脱焦虑、紧张、恐惧状态,达到治疗作用。

3.3综合性音乐治疗

即将音乐与物理治疗及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国内主要有音乐电疗、音乐引导气功疗法等,国外主要有音乐戏剧疗法及音乐游戏治疗等。其中音乐电疗是将音乐与电疗或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通过音乐电疗仪将音乐信号转化为与音乐同步的低中频电流导入人体穴位或病患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6]。

4音乐治疗在疗养学中的应用

4.1在疗养学常见病中的应用

1)给患有高血压的疗养员听平稳柔和的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芭蕾舞曲,可使疗养员悠闲自得、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降低血压并起到镇静的作用[7]。一些疗养员经1~3个月的感受式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8]。

2)冠心病与遗传、生理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当患者处于不良环境时,精神紧张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变化,由于高脂血症引发为冠状动脉疾患。针对上述特点可选择安静、轻快的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江南好》,沉稳的琴曲《梅花三弄》,平和的琵琶曲《阳春白雪》等,这些乐曲古朴雅致,旋律流畅,气韵浑成,淡远脱俗。让患者感受这样的节律,进入安静的状态,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每次治疗后患者都有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并有手足微热,心情舒畅,心律恢复正常的效果。

3)音乐电疗仪对功能性头痛症有止痛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促进脑部血流循环,特别是在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调节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电流使脑血管有节奏地收缩和扩张,这实际上是对脑血管起了一种物理按摩作用。

4.2音乐治疗对心理的作用

音乐对人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情绪变化。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9]。因此,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

4.3音乐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灵,使灾难在心里更长时间地延续。灾后破碎的家园需要重建,但是灾区人民更需要心灵重建。被动性音乐疗法里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音乐想象这类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主动性音乐疗法里,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表演,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而关于综合性音乐治疗,则可用于灾后致残患者的身心康复。汶川地震至少导致5万人残障,这些人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将音乐治疗贯穿于整个疗养过程中,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途径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心身性疾病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在疗养院及社区医院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疗养员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2]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

[3]李萍,陈罡.浅谈音乐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9(21):70.

[4]徐玲.音乐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8):270.

[5]WhiteJM.Musicasintervention:anotableendeavourtoim-provepatientoutcomes[J].NursClinNorthAm,2001,36(1):83-92.

[6]黄晓莹,黄涛.音乐治疗在康复医学中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78-4579.

[7]徐盈.医学与音乐的关系之我见[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5):406.

[8]张明艳,黄晓红,杨鸿宴.应用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345.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治疗;疗养学;应用

一、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000年以前,我国的医师和精通乐理的文人已经知道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明确的记载。古代的音乐理论是我国音乐治疗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乐记》、《汉书·艺文志》和《琴赋》、《养生论》等著述中看到很多音乐与健康的内容,正是它们为历代音乐治疗奠定了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生理学的基础。西方现代音乐治疗的历史是从50年前开始的,当时美国的医生研究音乐对人的健康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就诞生了音乐治疗学这门新兴的学科。现在美国有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且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在中国,目前也已有很多的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开展了音乐治疗。

二、音乐治疗的原理

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由大脑右半球控制。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大脑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传递作用,能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音乐是由音调、节奏、和声、速率等要素组成。音调指音的高低,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乐音力度的减弱可产生愉快的、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节奏是以有规律的强弱变化的律动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节奏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柔和、缓慢的节奏,如华尔兹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强烈的节奏如摇滚乐给人以烦躁的感觉。和声是音高之间纵向组织基础上形成更高等级的横向组织,是丰富旋律的一种手段,包括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可改变音乐的稳定程度和紧张度,使旋律具有色彩。速率是音乐进行的快慢,与人的生理感觉有密切联系。

如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与人体心脏跳动的次数接近,使人感觉自然、舒适。旋律是由节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乐音,在高低方面呈现有秩序的起伏呼应。

音乐治疗时,数个传入大脑的神经刺激彼此之间互相抗衡,在压力情况下同时接受音乐的听觉刺激,可以减轻疼痛或掩盖不愉快的感受。音乐能够潜意识转换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使紧绷的肌肉放松,降低ACTH等化学物质释放,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音乐也可以影响边缘系统,使脑下垂体释放脑啡肽,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改善心理感受、减轻焦虑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而持续倾听轻柔的音乐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每分钟耗氧量、血压、心率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达到肌肉松弛,减低焦虑反应。

三、音乐治疗方法

3.1主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或跑步跳舞,借此改善患者注意力、引起兴趣、调节心境,并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3.2被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感受式音乐治疗。治疗时播放适宜患者的乐曲,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因素调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之逐步协调平衡,以摆脱焦虑、紧张、恐惧状态,达到治疗作用。

3.3综合性音乐治疗

即将音乐与物理治疗及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国内主要有音乐电疗、音乐引导气功疗法等,国外主要有音乐戏剧疗法及音乐游戏治疗等。其中音乐电疗是将音乐与电疗或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通过音乐电疗仪将音乐信号转化为与音乐同步的低中频电流导入人体穴位或病患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四、音乐治疗在疗养学中的应用

4.1在疗养学常见病中的应用

1)给患有高血压的疗养员听平稳柔和的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芭蕾舞曲,可使疗养员悠闲自得、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降低血压并起到镇静的作用。一些疗养员经1~3个月的感受式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

2)冠心病与遗传、生理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当患者处于不良环境时,精神紧张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变化,由于高脂血症引发为冠状动脉疾患。针对上述特点可选择安静、轻快的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江南好》,沉稳的琴曲《梅花三弄》,平和的琵琶曲《阳春白雪》等,这些乐曲古朴雅致,旋律流畅,气韵浑成,淡远脱俗。让患者感受这样的节律,进入安静的状态,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每次治疗后患者都有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并有手足微热,心情舒畅,心律恢复正常的效果。

3)音乐电疗仪对功能性头痛症有止痛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促进脑部血流循环,特别是在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调节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电流使脑血管有节奏地收缩和扩张,这实际上是对脑血管起了一种物理按摩作用。

4.2音乐治疗对心理的作用

音乐对人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情绪变化。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因此,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

4.3音乐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灵,使灾难在心里更长时间地延续。灾后破碎的家园需要重建,但是灾区人民更需要心灵重建。被动性音乐疗法里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音乐想象这类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主动性音乐疗法里,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表演,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关于综合性音乐治疗,则可用于灾后致残患者的身心康复。汶川地震至少导致5万人残障,这些人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将音乐治疗贯穿于整个疗养过程中,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途径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心身性疾病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在疗养院及社区医院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疗养员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2]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

[3]李萍,陈罡.浅谈音乐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9(21):70.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方法 现状 前景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音乐没有国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它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要翻译、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历史悠久,古希伯来人奉音乐为“灵魂之神”,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认为有选择有节奏的听赏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乐者,亦为药也”。柏拉图认为,将音乐作为每天必服的药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健康。

1890年奥地利医生历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留声机的发明,使得人们有了在临床中方便地使用录制好的现成的音乐的可能,因而大大推动了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工作的开展。20世纪中期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使得伤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音乐疗法从军人医院、精神病院传播至其他医疗及保健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近20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为专业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学医师的出现,音乐治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1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指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音乐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莫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组等。音乐治疗,又称为音乐疗法,还有人称其为音乐医学,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认为:“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合适的音乐,可调节人们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选用音乐,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称音乐疗法。”。中央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认为,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近年来,国外音乐治疗界公认的说法来自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K.Brescia 于1998 年对音乐治疗学科的定义,即: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和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上述定义都认为,音乐治疗可以使人的身心障碍恢复到健康状态,以达到身心平衡。本人认为,音乐能对人体生理节律和人类情绪起重要调节作用,是对人体机能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将音乐治疗用于人类保健和身心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音乐疗法的方法

2.1主动法

主动法也叫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去,以得到行为的改善。参与式音乐治疗包括参与性音乐治疗法、儿童治疗法、歌唱疗法、击鼓疗法、吹弹疗法等几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演奏乐器、演唱歌曲或表演设定情节的舞台剧等方式,以针对性地改善病人的某些行为。

2.2聆听法

聆听法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状态,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聆听法包括超觉静坐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聆听讨论法、音乐想象法等形式。这种方法常被应用在心理治疗等领域,治疗形式多为个体治疗,也可进行集体治疗,往往与其他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相结合。如音乐处方法,往往在治疗前后要进行血压、心电图、白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对照治疗效果。

2.3即兴法

即兴法是指患者以声音或乐器做即兴式的表演,可分为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两种形式。在个体治疗中,一对一地演奏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并能投射出病人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症结;在团体即兴中,演奏可以帮助病人学习适应社会和改善人际关系。包括人声即兴、乐器即兴、综合即兴、奥尔夫即兴、音乐心理剧等即兴技巧的运用,可随患者的能力及其治疗目标而改变,可以是自由即兴、在音乐治疗师伴奏下的即兴,也可以是对音乐性主题的即兴、对非音乐性主题的即兴,以及对特殊事件的即兴。即兴法是表达情绪及感觉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患者可通过非语言性的表达直接抒发心中的感觉。即兴法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更具实际意义。目前这一方法在欧美国家应用得非常普遍。在有些欧洲国家中,音乐治疗即等于即兴法音乐治疗。

2.4创作法

创作法是指音乐治疗师帮助治疗对象进行比较简单的音乐创作,包括歌词、歌曲或器乐曲的创作,或者音乐录音及音乐碟片的制作等,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唤起其相关的有助于治疗的情绪。最常应用的一种创作法是歌曲创作(Song- writing)。歌曲的创作是表达情感、促进沟通的好方法。

3国内外研究状况

音乐治疗学是20世纪中叶创建于欧美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虽然从学科的创建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但是音乐治疗学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传播开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当时的音乐治疗在中国还处于“沉睡”的状态,直到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教授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将音乐治疗带到了中国,从此,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此后,部分医疗机构将音乐治疗用于一些心理、生理疾病的临床治疗实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89年中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在此之后许多音乐学、心理学、医学专家都自发地参与到音乐治疗的学术研究中来,学会成为了联系国内音乐治疗工作者的纽带,促进了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留美的研究音乐治疗的专家回国,在一些专业院校任教,他们将许多国外先进的音乐治疗与中国古老的音乐治疗理念相结合,逐步缩短了中国与世界音乐治疗学发展的距离。

近20年过去了,音乐治疗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精神科的应用,大部分精神病院都建立了音乐治疗室。许多精神科专家和医护人员建立了课题组,对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历次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有《主动音乐治疗老年抑郁症》《参与性的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初探》等数十篇。音乐治疗也普遍用于“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有关该领域发表的论文有《心理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120例(心身疾病)疗效观察》等。音乐电疗是中国特有的音乐治疗方法,单纯的电疗一般应用于理疗科,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音乐电疗和音乐电针灸疗法也应用于内外科疾病治疗。发表的论文有《音乐电治疗神经症远期疗效观察》《中国的音乐电针疗法》等。有关音乐治疗的论文还有很多,也正说明了音乐的治疗作用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

此外,在外科手术中应用音乐消除紧张、抑制疼痛以减少物、在优教优育、学生心理调节及病人音乐感受性分析方面都留下了音乐治疗探索者的足迹。

4国内研究现状的不足

第一,对音乐治疗的认知不足。由于音乐治疗这门新兴学科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目前对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强大的理论作支撑,甚至一些学者对于音乐的治疗功能也持怀疑态度。

第二,音乐治疗在国内缺乏制度保障。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美国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委员会那样的权威机构(已被国家资格管理委员会认可的),来负责音乐治疗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监控管理等事务。这种认证制度的缺失,一方面使中国音乐治疗从业人员难以得到制度上的认可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中国音乐治疗专业人员的就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第三,研究工作学科分离现象严重。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目前我国音乐治疗的学术队伍基本上是三大阵营:音乐学、医学和心理学。这三大学术阵营各自专攻术业,极少能通力合作,共谋发展,导致了学术研究的片面性,研究成果难以达到较高学术水准。

第四,音乐治疗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性。在音乐治疗中,音乐处方的选择、环境音乐强度以及节奏的控制等均缺乏系统的量化标准,使音乐治疗的科学性未能充分体现。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知识层次、思想境界、艺术修养、音乐趣味、是否愿意接受音乐治疗、对音乐治疗室和治疗形式的要求以及音乐治疗时的心理感受等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干预,对音乐治疗效果将有积极影响。因此,实施前的评估必不可少。然而由于这部分缺乏规范性,往往影响了音乐治疗的预期效果。此外,多数研究只涉及治疗的终末评价,忽略了过程评价,也不利于音乐治疗的科学实施和计划调整。

音乐治疗对人体生理节律和人类情绪起重要调节作用。随着医疗卫生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方向的转变,如何利用音乐治疗这一方式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更大的帮助,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5发展前景

据调查,数十年来,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音乐治疗的热情有增无减,相继有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音乐治疗室,还有一些医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笔者认为,有需要的东西才有市场,音乐治疗行业的日益发展正说明了这个新兴行业在国内是有深远的发展前景的。随着音乐治疗的发展, 这门技术不仅能运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而且对于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衍生出的亚健康人群来说,音乐治疗或许是一种轻松而有效的“特效药”。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个体必须能与周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存在疾病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障碍。音乐治疗过程一般都采用集体参与的形式,这个过程本身对帮助病患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也间接地对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治疗与中国传统音乐一样,在中国拥有雄厚的历史积淀。作为历史的传承者,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影响,努力挖掘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宝贵财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国人服务。而本文中所推荐的二胡,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数千年的漫长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学胡不仅能陶冶情操、欣赏艺术,还能锻炼身体,获得健康上的收益。相信二胡这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传统乐器,一定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邵丽,王庭槐.音乐治疗的现况与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0).

[4] 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

[5] 张鸿懿.音乐疗法(二)[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1).

[6] 张鸿懿.音乐疗法(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

[7] 陈丽霞,王宝龙.从音乐治疗学谈起――论音乐对疾病治疗的价值与方法[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4).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治疗;年轻脑出血;研究进展

1 年轻脑出血患者的概述

1.1定义 年轻期脑出血(dementia in the elderly)是指发生在年轻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脑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故早期症状易被忽略。脑出血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

1.2我国脑出血现状 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所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成了提高年轻人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2 音乐治疗的作用及意义

2.1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疗法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对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心理疾病,消除人际适应障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对于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疗法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2,3]。

2.2音乐疗法对患者作用的数据分析 我们在同一地区选择500名年龄差别不大的年轻病出血患者进行了调查,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的严重情况几乎相同,外部条件基本相似。

本组病例起病急,症状与首次出血相似,但病情更重,并发症多。伴有意识障碍者36例,其中深昏迷16例,浅昏迷9例,嗜睡11例,意识清楚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中偏瘫40例,双侧瘫痪12例。合并失语23例,肺部感染22例,上消化道出血13例,脑疝11例,褥疮3例,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例。

其中选出250位患者除了每日的日常护理,还要每天听音乐;剩下的250为患者只进行每日的日常护理,时间为期2个月,见图1。

通过上图显示,音乐对患者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听音乐的患者中218位有了明显好转现象,而不听音乐的250位患者中,只有176位患者出现了好转,还有74位患者没有明显变化。可见音乐疗法对年轻脑出血患者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2.3音乐疗法的具体措施

2.3.1欣赏式音乐治疗 让患者聆听或者观赏事先录制好的音乐、歌剧或现场演奏的音乐,通过聆听观赏音乐的方式引起患者在生理、心理、认知、精神、情绪等方面的改变,[4]使患病者的精神、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患者可根据治疗的需要和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音乐的爱好程度,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边听边闭目养神,品味音乐与描绘的意境。

2.3.2参与式音乐疗法 患者通过参与音乐行为(如演奏、演唱等)来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再创造式音乐疗法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音乐活动,包括歌唱和器乐演奏。学习如何用嗓音和乐器来演奏,演唱,模仿旋律,节奏,学习如何记忆旋律,根据乐谱演奏乐器,参与集体合唱,学习音乐课程,音乐表演,音乐戏剧等[5,6]。创作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创作音乐,例如歌曲的旋律,歌词,器乐音乐等。即兴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自发地演唱或演奏。演奏可以在治疗师设定的规则,形式,情绪等主题下进行。

3 结论

对年轻人来说,音乐会带来力量和生命。音乐感受能大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活力,使人振奋。具有应激与音乐的抗焦虑作用。

复发性出血后于首次出血相比症状更重,体征更明显,合并症更多,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本组病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24例,死亡11例,病死率45.8%;2次出血病死率为21.4%。致残率67.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科学证实,人类的大脑细胞的衰亡是不可逆转的。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同时也证实,掌握必要的知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能使年轻脑出血的发病率降低,能使年轻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缓解[7,8]。音乐疗法是治疗和延缓衰老的一种很有益的形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音乐治疗年轻脑出血的发展前途是远大的。

参考文献:

[1]金学菊,汪梅,黄月梅,等.50例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3:1755-1756.

[2]李贞顺.50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J].中文健康文摘,2011,8(39):344-345.

[3]侯付梅.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4.

[4]李春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3.

[5]曾桂林,闫柏灵.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作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04.

[6]叶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8.

[7]王维虎,王科,王东,等.4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J].宁夏医学杂志,2011,11.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40-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鳞屑性皮肤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1]。研究表明,银屑病的病因,疾病的转归,病情的严重程度都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2,3]。焦虑、抑郁情绪对银屑病发病、皮损加重及复发具有重要影响。五行音乐是将中国传统医学中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的理论与音乐结合,由音乐、中医、气功界的专家合作设计、创作、精心录制而成,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4]。 我们应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银屑病患者进行辅助心理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5]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情均处于进行期。排除标准:①无其他皮肤病,②无系统性疾病,③无精神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人,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分为药物结合音乐治疗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为常规银屑病药物治疗。音乐治疗为中医五行音乐:中医五行音乐采用石峰作曲,郝万山为中医顾问,中央音乐学院民团演奏,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五行音乐,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上午针对情志、脾胃选择木系、土系音乐,晚上针对睡眠选择水系音乐。音乐治疗每日早晚两次,每次20分钟,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2l天。对照组未进行音乐治疗。

1.3 评估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态,先由受试者进行自评,然后由测试者将原始分换算标准分,以我国常规上限为界心[6],SAS标准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表明有抑郁症状[7]。

患者入院时及心理干预3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SAS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见表1。入院时药物结合音乐组与单纯药物组SDS、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银屑病,中医称“白疤”“松皮癣”“白壳疮”等,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红斑上反复出血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因为外受风寒暑湿燥火毒之邪,内因人体素有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西方医学观点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皮肤和情绪密切相关。因为皮肤血管丰富,其收缩、扩张、痛、温、触等感受均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如情绪的变化极易影响皮肤的生理功能。而银屑病的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也是焦虑、忧郁、急躁、紧张等情绪在皮肤上的反应[8] 。

音乐治疗是音乐与医学相结合的现代新兴学科,且音乐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副作用未见有报道。中医五行音乐是根据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关以及辨明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规律,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听用。按此规律,结合不同系列(正调、太调和少调)的五行音乐,即可因季、因时、因人、因症辨证施乐,对症听用[9] 。目前五行音乐疗法已已被用于抑郁症[10],原发性高血压[11],糖尿病[12],恶性肿瘤[13],脑卒中[14],慢性疲劳[15]等疾病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有证据表明心理干预有利于皮损及心理学指数的改善[16]。情绪异常会使皮肤感觉神经释放P物质,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且通过免疫系统异常加重或诱发银屑病[8]。皮肤病易引起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心理障碍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中介机制使内环境平衡失调导致或加重皮肤病,而且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效果也常由于进行的心理治疗而得到增强。因此治疗银屑病不仅仅是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从而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因此,对银屑病患者仅仅通过给予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及精神病等多方面症状进行全面治疗。本研究发现,应用药物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可能明显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能提高药物疗效,而且无副作用,是治疗银屑病心理方面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侠生, 廖康煌, 杨国亮.. 皮肤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505-506.

[2] 李金娜, 高晓敏, 王明旭, 王亮琪, 张茹. 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669-671.

[3] 郑海雁. 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61-261.

[4] 傅涓涓. 浅谈中医五行音乐治疗. 科技信息 2011: 274-275.

[5]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南京;扛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62-763.

[6] 郭念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195-197.

[7] 姚尚萍, 刘红霞, 韩晓冰. 心理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新疆中医药 2007; 25: 23-25.

[8] 李春阳, 王英杰, 王克玉, 郭淑兰, 范慧英.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外周血单胺类物质的改变.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 145-147.

[9] 祝倩, 韩先伦. 论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亚健康的优势和前景. 中国疗养医学 2009; 18: 250-251.

[10] 艾春启, 陈生梅, 谢贵文. 五行音乐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 15-16.

[11] 龙金亮, 王宏升, 杨振伟. 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1445-1446.

[12] 张学真. 五行音乐疗法辨证治疗 2 型糖尿病 29 例观察 [J].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 2: 20-20.

[13] 黄云娜, 杨曦, 杨秋敏. 中医五行音乐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14] 付渊博, 李宗衡, 邹忆怀. 浅谈五音疗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 2010.

[15] 吴丽丽, 张振贤, 陈敏, 张烨. 五行音乐疗法对 60 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8-10.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个案;矫治

一、研究背景

儿童自闭症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界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虽然没有在这一领域失语但也存在发声不多的情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从这么几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需求论。即认为自闭症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的存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所带来的经济、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巨大,因此需要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认真剖析他们生存的现状以及矫正过程所需要帮助。如杜东巍认为自闭症儿童家长面临着内部的经济、精神压力和外部的教育环境、政府和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为他们服务。类似的观点也在邵亚琴、王玉晶、刘青、李凤、雷敏等人的研究成果中得以展现,其中王玉晶更是突出强调农村地区的自闭症儿童。第二,方法论。即从社会工作的具体小组工作方法或者个案工作方法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学科介入对于自闭症儿童矫治可行性的研究。如董清等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个努力。第三,反思论。即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立足于已有的服务实践,探讨社会工作者个人在介入过程中所发挥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刘建民等人的研究中。他们从认知行为、支持―宣泄、自我提升三个维度总结志愿者服务效果,并就服务价值、服务内容及服务技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这些研究中,事实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关注自闭症矫治的方法以及效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笔者个人在T机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经历,通过深描式的方法并借助个案呈现的方式介绍该机构的矫治模式,同时着重探究社会工作者在矫治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二、个案简介及矫治过程

1、个案简介

桑桑,男,2010年出生。刚进学校便开始哭,一直哭到进屋,非常依赖他的母亲,而在进屋后只能在一个固定区域,并开始继续哭。在说话时,不看对方眼神,甚至边走边说,更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或其他人打招呼,见到生人也会有情绪。动作方面,比较精细的动作做不好,五指分化不好,总喜欢一把抓,不喜欢两指捏或三指捏,而且没有耐性,一教他东西就跑走。语言方面,模仿语言较多,最初总是会重复“你叫什么名字?妈妈干什么去了?妈妈停车去了”、“一会就下课了”。自己的主动语言很少,理解性差,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人称代词“你、我、他”无法区分,且专注力相当差,容易被外界人或物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无耐性。为此,T机构为他制定了相应的矫治方案,每项都涵盖了差不多十项左右。最终的效果也是相对令人满意,桑桑的家长在家长月反馈中曾说道:“我认为孩子的进步很大,从最初的抗拒哭闹到现有的积极配合,大概只用了7天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要短很多”。通过时时记录、适时调整计划并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一年之后他顺利走出个案训练中心进入了全纳教育中心接受训练。

2、矫治过程

在与其他自闭症儿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学习、做游戏及相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行为问题或者已经矫治成功的行为问题再次出现,在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情况下,倘若不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矫治,只会延误该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进度。此处仍以桑桑在全纳教育中心的矫治过程作为个案详细叙述他在这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并分析在此过程中作为介入者的社会工作者对其所存在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治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1)游戏疗法。对于桑桑而言,玩积木是他最喜欢的游戏。每次的积木课,他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的指导,非常有耐心的搭自己的积木,他搭的积木也是最形象逼真的。而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一旦其他儿童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积木,他便会出现强烈的反应,不仅把所有的积木全部扔掉,同时还会用力砸积木,甚至把积木放进嘴巴里使劲的咬破,更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会生气地咬自己的胳膊。桑桑的这种问题行为属于对突发事件过激反应的一种刻板行为,因此便由笔者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对此刻板行为进行介入。

这种情况下,笔者尝试采用故事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先将其带出教室以免影响其他儿童的情绪,带他来到宝宝图书馆由他来选择一本故事书讲故事给他听,在讲故事过程中,桑桑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依旧情绪很激动,时不时地喊着“积木碎了,积木玩不了了!”。故事疗法并不能缓解他的情绪,因此笔者采用游戏疗法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带他来到游戏室由他选择了“宝宝钓鱼游戏”,在他表现出对钓鱼游戏的喜欢后,笔者提出允许他钓鱼十分钟,但要求是必须停止哭闹。钓鱼结束后桑桑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此时笔者尝试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意识到别的小朋友并不是有意碰到你的积木,所以应当接受他人的道歉原谅他人,他摔积木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能破坏玩具。通过大概半个小时的陪伴与交流之后,他的情绪最终归于平静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经过这次介入,桑桑的这个问题没有再次出现。由此可见,游戏疗法对于改变儿童的认知、情绪,矫治刻板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正性强化法。桑桑在喝水或者洗手时,偶尔会不小心弄湿了衣服,每次只要一滴水溅到衣服上他都要求老师必须给他换衣服,有一次喝水时水洒在桌子上,并没有弄湿衣服,而他坚持认为衣服湿了哭闹着必须换衣服,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嚎啕大哭甚至用牙撕扯衣服的行为,在反复出现了几次后,老师意识到这是他出现的新的行为问题,属于一种刻板行为,必须及时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矫治。桑桑的家长准备的有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豆,笔者用巧克力豆作为正性强化物,让其停止哭闹,这种方法能够很快地让他恢复平静,但是对于衣服是否湿的问题依旧没办法改变他的认知,笔者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其自己找出衣服湿的地方,若能找出便用正性强化物奖励他,并用直接评价的方法告诉他衣服不湿的情况下不需要换衣服,以此来不断地改变他的认知。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了四次介入后,其行为出现了改善,初期在衣服湿的时候会用疑惑的眼神看向老师,待老师耐心的进行直接评价及指导后恢复正常,后期便不再有这种刻板行为。

(3)音乐疗法。桑桑不喜欢阴天和下雨天,在下雨、打雷时他的心情特别低落,情绪根本没办法控制,甚至一整天不停的哭闹,时不时自言自语道:“今天是阴天,外面下雨了,怎么办?打雷了,怎么办?”事实上,外面只是阴天,并没有下雨或打雷,而他一直坚信外面在下雨、打雷,老师的解释根本不起作用。桑桑的这种行为属于对外界环境的刻板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他的情绪及学习,因此迫切地需要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当这一行为再次出现时,笔者将其带入训练室,通过设置情景播放一些缓和的音乐,或者弹钢琴给他听,桑桑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很用心的去听音乐,笔者就用直接评价的方法给予奖励。每一次奖励后,继续引导其听音乐,当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后再让其外出观察天气,让他意识到并没有下雨或打雷的事实。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了两次介入,桑桑的哭闹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音乐疗法在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减少其刻板行为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效,舒缓的音乐旋律及节奏都会使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得到稳定。

从桑桑接受矫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在全纳教育中心由于更多的是采用小组方式进行自闭症儿童的矫治,由于班级自闭症儿童相对偏多无法做到全面管理,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哭闹以及扔东西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秩序以及其他儿童的情绪。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便可以利用本学科所学的方法单独对个别儿童进行介入,无论是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还是正性强化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并促使儿童能够顺利地接受小组训练。

三、结语

刻板行为属于自闭症儿童常有的问题行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同时重度刻板行为会使自闭症儿童出现自伤行为危机他们的健康,因此需及时准确的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从上文桑桑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诸多行为无一不是指向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刻板行为明显。无论是痴迷于玩积木还是在意衣服被沾湿乃至于对于阴天的恐惧心理,都是刻板行为的集中体现,他不时的嚎啕大哭以及更严重的自伤行为无疑对他的正常矫治以及与其他的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工作者通过游戏疗法、正性强化法、音乐疗法等矫治方法对他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无疑显得非常有必要。而通过矫治后的观察及评估也充分证明本文所采用的一些矫治方法对于他的情绪安抚以及刻板行为的矫治都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刻板行为早已形成,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自然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具体的矫治过程中会遭到对方的抗拒,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症状采取适宜的矫治方式“对症下药”。本文通过桑桑这一个案的具体描述,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在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的矫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定意义上为大家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的成功案例。当然,笔者更希望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矫治方法能够不断地发展创新,为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贡献自身的学科力量,使自闭症儿童早日矫治问题行为,减轻自闭症程度,使其能够更早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杜东巍.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研究――以Y机构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邵亚琴.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工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王玉晶.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雷敏.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李凤.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心里压力与调试[J].现代教育技术,2010(S1).

[6] 董清,张弘,刘文慧.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

[7] 刘建民,吴旃,雷艳芳.自闭症儿童社会志愿者介入服务实践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作者简介】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创伤;医学;对策

心理护理,实际上就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并主动的去影响患者的心理,协助患者通过自身调节获得最佳身心状态。从本质上讲,心理护理是照顾损伤病人和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投资医疗效果的医学行为。为了让护理人员对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效果,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本文总结提出几点创伤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建议与对策。

1.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对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程序以是恢复或增进健康为目标,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为目的,科学严谨地确认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据可依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整体护理的一种护理方法。护理程序由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与评价五大步构成,缺一不可。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目的在于找出问题所在。诊断则是关于家庭、个人或社会现存的、潜在的一些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中问题的反应临床诊断。护理的计划是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合作,并以护理诊断为依据,制定护理目标和措施,以缓解、预防并解决护理诊断中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的过程。护理实施就是具体的护理实际行动,也就是护理的整个工程。

2.把握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规律

要对创伤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我们充分必须把握患者心理问题规律。创伤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激惹、担忧及闯入回避。并且损伤严重度、损伤部位、文化程度、住院时间、职业、年龄、医疗费用来源、婚姻状况以及受伤责任人认知不同,而且因创伤住院的患者心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腹部损伤病人抑郁、焦虑、易激惹、担忧等心理问题均较重;四肢损伤病人易激惹和焦虑问题较重,而胸部损伤患者则易激惹。据统计,住院平均3.7天的患者的易激惹、抑郁比其他时段的患者重。35至60岁的创伤住院病人的焦虑问题总体重于16至34岁的患者。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这些规律,并针对不同的创伤住院病人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3.执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心理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在对创伤住院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我们必须进行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养病环境;务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始终如此,这个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针对不同病人及其心理存在的问题,准确、灵活地运用心理学的技能和知识,尽最大可能的运用一些心理治疗技巧,协助病人认识存在的实际问题,缓解情绪,调整心理,并预防不良行为发生。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等。

3.1认知行为疗法

个体的认知活动影响、制约着个体的行为动作,而且是能够加以调整和控制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来改变个体行为工作。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变错误的认知;帮助病人提高信念和思想的认知,让患者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并通过认识的改变,以积极的态度取代消极影响,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面对的问题,并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同时,认知行为疗法能够降低焦虑水平及有效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用于有担忧、焦虑、抑郁问题的病人。其治疗的重点在于传授病人某些行为、认知的技能,协助病人更好地处理心理问题。认知行为治疗的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详细确认患者的心理问题;第二,协助病人认识到情绪的不合理性和自身的认知的错误,并协助改正。第三,要采用诱导、启发、角色扮演、质疑病人的不合理信念等办法,帮助病人认识到错误观点,帮助病人重新面对自己的伤病及环境,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让患者拥有正确的认知及其积极、有益的方面。第四,指引病人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病人提高应对和认知能力,并提供给患者应对策略,如尽量往好处想、乐观应对、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而不被问题所困,并梦想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等。

3.2支持性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技术就是支持疗法,它也是心理护理最常用的手法,对于各类患者都很适用。对于突然有躯体某些功能方面的暂时性缺失,而且陷入比较不熟悉的环境,护理人员适当运用热情、尊重、共情、真诚、积极的关注等心理治疗技术以及耐心倾听、鼓励、解释、保证、安慰和暗示等方法关心和理解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给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变患者的低沉情绪,为病人提供支持、指导和协助。第一点,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倾诉并耐心倾听。第二点,尽最大努力回答病人的疑问。第三点,要积极给予安慰与鼓励。

3.3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就是系统、科学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听觉影响,帮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达到心理、生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音乐美妙的节奏来刺激身体的神经和肌肉,使病人产生比较愉快的情绪,如此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改变对发生的困境的看法。旋律优美的音乐会通过听觉产生美感。音乐疗法就是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从而让病人情愫收到影响和感染,减轻病人的紧张等情绪,从而能是病人的思维放松,进而拥有良好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对病人有减轻悲痛、提高兴致、减轻疼痛、祛除疾病的作用,对心情烦闷及焦虑还起镇静作用。

4.总结

心理护理就是将各种心理干预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细心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回馈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随时根据实际效果给予调整,制定新的心理护理计划,让创伤住院病人能够在心理护理的积极干预下,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穗英.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分析[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2).

[2]满力,高明全.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8篇

人类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的高效、舒适与文明的同时,却由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与日俱增和压力舒缓渠道的匮乏,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人,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负担达到了621.91亿元。大学生承受着诸多的烦恼与困惑,在社会优势群体的光鲜外表下,心灵的迷茫很难得到公众的真正理解,“郁闷”已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头禅。我国学者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显示,大中学生抑郁检出率可高达18%—36%。抑郁情绪导致大学生学习、交往、生活方面遇到障碍,自伤、他伤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引导大学生关爱自我,走出抑郁倾向,建立和谐的身心健康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的常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知偏差,倾向于以消极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对现状有所埋怨。二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三是社交退缩,对学业与生活表现出无所谓,不感兴趣。尽管这些表现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有类似之处,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达到抑郁症的症状标准。因此,我们称之为轻度抑郁倾向。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在不同的年级、性别、环境间具有显著差别。

1.不同年级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大一新生的抑郁程度最高,主要原因是未考上理想的院校或专业、远离家乡生活不适应、不适应社交圈变化、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变化等。其次是大四,主要原因有就业压力、处理大学恋情等。大二和大三的抑郁程度较之前两个群体较低,且大二和大三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性别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抑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女性抑郁患者是男性的两倍。女性经历悲伤时会想到可能的原因及其对她们感受的意义。相反,男人则试图通过集中注意于其他事情或者投入体育运动来积极地分散自己的抑郁情绪。

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大学阶段是人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阶段,大学生仍然处于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可能引起抑郁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影响程度较高的十种生活事件依次为就业(升学)压力、亲友死亡、亲友患急重病、恋爱不顺利或失恋、学习负担重、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三、心理调节对策

既然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相应的心理调节对策也就应当是多维度的。

1.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关注,纷纷成立了正式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培养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为大学生抑郁倾向的调节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寻求专业、半专业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途径:一是一对一的专业心理咨询;二是团体心理辅导;三是朋辈辅导。每种方法的效果各有千秋,但都是心理辅导的好方法。

2.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校园特定环境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氛围。一般来说,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通过一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性格、素质的塑造。当个体融入到集体中,充分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才能,获得充足自信,结交一些朋友,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乐观、开朗。

3.自我调节

(1)运动法

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人们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从总体功能上来讲,运动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但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一定要同医生商议。结合抑郁倾向及各项运动的特点,在此主要介绍四种运动:一是慢跑。慢跑可以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愉快心情,还可以净心宁神。二是乒乓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全身,集中注意力,使人灵活起来。三是登山。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同时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看到了更壮观、更宏伟、更辽阔的风景。对于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登山是一次锻炼身体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毅力、体验生活的过程,对于他们的消极思维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四是瑜珈。瑜珈的功效之一,便是帮助人放松身与心,以最自然的疗法消除身体的不适。瑜珈的最精深的内蕴不仅在调身,而且在调心;既塑造人外在的形象,又关照人内在的感受,给人一个源自内心最深处的力量。

(2)社交法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常常不愿意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容易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撑。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重要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根据刘春梅的研究,大学生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感、满意度主要与SCL一90的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来自重要他人的冲突与惩罚与SCL一90的9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大学生抑郁症的自我治疗中要重视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3)积极日记法

积极日记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写积极日记,发掘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积极的一面,进而改变一个人消极的思维方式。“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往往只看到反面、消极面,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斗志。积极日记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建议患者每天自由地书写,不限题材、体裁,不限字数,不予检查,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从乐观、积极的角度看待笔下所写之人、事、物。坚持半年左右,写日记者往往已经学会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于抑郁倾向的人而言,犹如釜底抽薪,是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4)阅读法

阅读心理治疗源于古代,流行于现代。阅读疗法是一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达到修身养性、建立新的认知、调节情绪、重塑行为模式等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的特点是:治疗目的藏而不露,治疗过程潜移默化,治疗方法温文尔雅。笔者推荐一套用于阅读心理治疗的文集——《阅读心理治疗》,该文集有5本,分别是《大自然是一间疗养院》、《人生一首未完成的诗》、《挖掘你的快乐之源》、《习惯铸造人格》和《音乐的精神分析》。如果能够每天大声朗读一段或优美、或宁静、或恢宏、或幽默的文字,自我调节效果是非常好的。

(5)音乐欣赏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它将成为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的主要手段之一。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须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及患者的家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心身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使用音乐疗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自信自强”,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是“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音乐,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如擅长使用音乐治疗的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是“随机应变”,根据病情缓和的程度变换不同的音乐。

四、结语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是单一的,那么他快乐的源泉也就是单一的,一旦这个源泉出现任何问题,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本文所综述的几种心理调节策略,尤其是自我调节策略,既可用于治病,又可用于预防。这些方法不仅无痛无污染,而且简单易行,节约社会资源。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形成这些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影响都将是长远的,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快乐理由。此外,通过运动、社交等活动,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应共同铭记这句格言:“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特点心理调节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高竞争与低沟通导致具有抑郁倾向的人与日俱增,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郁闷”已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本文作者根据在高校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对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进行思考、研究,总结出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参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自我调节三种对策,特别重点介绍了运动、社交、写积极日记、阅读和音乐欣赏等五种自我调节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杨映兰.浅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148-151.

[2]李双,吴卫东.大学生的抑郁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7,(7).

[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35.

[4]刘春梅.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13-114.

[5]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12):33-34.

[6]邱鸿钟.不用出门的精神旅游——阅读心理治疗[J].生活与健康,2007,4:35-36.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医心脏康复;心主神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8-0039-06

Abstract: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medicine,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increases sports abilit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reduce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s their quality of life,It has important medical value,occupying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As a result,the popularity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is a classical theory, guidingthe clinical use and practic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The autho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nearly 10 years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Mental regulating, Using of method,square, drug, Regulating mental activities of muscle-bon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acupuncture meridians therapy, The five elements of music therapy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 i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

Keywords: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progress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占据首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患病生存的人口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干预,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隐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心脏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胡大一[2]首次提出了“双心医学”的概念,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应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治疗的目的应达到身心健康,实现经过治疗后在解除躯体疾病困扰的同时,并存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得到解决,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又如在心脏康复开展的过程中,新加坡则特别注重对心脏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开展,向患者宣传普及心脏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过程、急救及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还设立了专职的心理健康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3]。因此,笔者认为单靠医疗技术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根本问题,应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显示,通过进行综合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猝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发现,经过以运动为基础的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全因病死率下降15%~28%,心源性病死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4]。张志勇等[5]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MI以及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等心血管事件的复发。

中医典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6];《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古代先贤不仅认识到情志因素可以导致心系疾病,而且τ谛南导膊〉贾虑橹靖谋湟不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心”的君主地位做了重要阐述。国际心身医学会曾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医学寻找智慧”。中医学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宝库中蕴含着悠久的“双心理论”。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1“心主神明”之认识

11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中医理论认为,“心”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即心输送血液以濡养全身,心主血脉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明即心调控人体五脏六腑各项生理活动的同时也调节着人体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体现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前者为形为体,后者为神为用,为“形神合一”的统一体。《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强调了“心”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为人体气血、经络、脏腑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思维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7]。

12“神明”的定义“神”反映整个机体的生命力,包括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思维活动。所谓“神明”,即“神”藏于内,“明”显于外,内外兼顾,协调统一[7]。《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神明”乃“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语”,强调了“神明”即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运行,心境平和。正如《类经・脏象类》中所言:“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8]。“心主神明”作为心之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心主神明”是指人体全身脏腑官窍形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正常运行皆由“心”来调控和主宰[9];从另一个层面上“心主神明”体现的是形神一体观[10]。《黄帝内经》强调:“形神具备,乃成为人”。“形神具备”即人有形之躯体与内在之精神保持和谐统一。荀子在《天论》中亦强调:“形具神生”即肉体与心灵的协调统一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形神协调,即“心主神明”功能正常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3“神明”的重要意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11]。不难看出,古代圣贤对“心”的重视程度,把“心”置于“君主之官,君临天下”的地位。众所周知,治理国家,若国家有明君,则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若国家君主不明,则民不聊生,国家衰败。“心”对身体脏腑机能的统帅就如同君主治理国家,“神明”则脏腑调达,气血通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运行正常,则通过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御外邪及抵抗精神、情志刺激的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外邪及情志刺激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若“神不明”则脏腑机能失调,气血不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不能正常运行,则机体一旦受到外邪的干扰及精神情志的刺激,加之自身应激抵抗能力弱,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脏腑机能失调,进而损伤机体健康[6]。故“心”为五脏之主,神明之所,五脏的盛衰,皆与心神关系密切,“心神不明”发生于五脏虚弱之先是疾病发生的过程。所以,神明,形将自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心主神明”理论之探究

21“心主神明”理论之起源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传统中医思想的奠基时期,尤其是“百家争鸣”的思想赋予了中医学理论丰富的内涵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医学理论体系在先秦文化、先秦哲学的推动和影响下最终形成,传统中医文化之魂凝聚与此时,此后中医学文化开始蓬勃发展。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是心的重要功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在心神主导之下[12],因其体现了中医对人体认识的生命主体观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心主神明”这一哲学思想在近几千年的中医学临床应用中被反复验证和实践。

22“心主神明”理论之古代哲学依据“心为神之宅,神为心之用”,古代哲学中有诸多论述。如荀子言:“心者,行之君,神明之主”;而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宋代朱熹言:“志者,心之所主”,这些言论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的器官来认识的[13],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中,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23“心主神明”理论之现代医学依据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心激素及心磁场等论证了心对神明的作用。由心房分泌的多种肽类激素被称为心激素,这种激素通过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将心的调控指令传到整个机体,保证机体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又能帮助大脑发挥思维、调节情志;心磁场是由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而产生的,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在收缩和舒张的同时会产生复杂的交叉生物电流,经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心磁场,心磁场通过影响和调节机体的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脑磁场发挥作用,所以心磁场通过影响脑磁场而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4]。有实验研究表明[15],心脏功能与意识状态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有国外科学家还发现[16],心脏可以不依靠大脑的指令而独立工作,它有一个独立的神经系统支配自身的功能,欧洲有些学者也坚持心脏是神经的源泉。此外,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促成了心理的产生,但是意识的形成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大脑皮层,失去大脑皮层的支配可能还有意识存在[17],论证了“心主神明”的理论。3“心主神明”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临床应用的指导31“心主神明”理论指导心理调护《灵枢・本神》云[18]:“所以任物为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是中医学对人精神、思维等心理过程的高度概括与总结[19],认为人的情志可以由心来调控,体现了“心主神明”对治疗心理心血管病学的论证。比如张介宾认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充分说明了各种情志刺激首先由心所发[20]。临床研究证实,对中医心病患者的治疗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加强心理调护、强调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不少中医心病患者往往会伴随出现焦虑、情绪低沉、心烦、失眠等心理、情志调节失常的症状[15],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精神、情志失调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加重患者疾病的进展,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21],因此得出结论,“心主神明”理论对于中医心病患者的心理调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患者疾病的恢复,实F身心健康[14]。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中医心病时,应加强心理健康的普及和宣教,让人们认识到心理调护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抵御和调控能力,避免对机体造成损伤,影响疾病的恢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提出的“双心医学”模式即是对“心主神明”指导心脏疾病心理调护的体现。

32“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法、方、药在中医心脏康复中,“心主神明”理论亦体现在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中[16],如治法中注重清心、养心、安神、定志,注重开窍的基础上与安神的结合统一,而开窍或安神的前提则由滋阴、益气、养血、化痰、活血、通腑等来实现。在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养心安神的药物主要有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栀子、犀角、牡丹皮、远志、生地、当归、朱砂等,有临床研究[22]重用养心安神之方药治疗心悸患者,结果发现此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悸发作的不适症状。亦有研究证实[19]心绞痛患者症状发作时,使用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犀角地黄丸、至宝丹等宁心、养心、安神等方药治疗可缓解其疼痛症状,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此研究结论充分体现了“心主神明”的精髓。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气活血中药方中主要成分黄芪和丹参具有增加冠脉血流和供氧的作用,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机体微循环[23]。有学者[24]亦对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多种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药理成分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药物成分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25],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缓解不适症状和紧张的情绪。同时,周如倩研究报道[26],通过补益心气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研究过程中其根据“心主神明”的理论研制了调心方,主要由党参、炙甘草、远志、茯苓、石菖蒲等补气安神药组成,临床应用后发现此方可以提升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及精神状态。心脏康复中法、方、药的临床应用充分证实了“心主神明”的重要指导意义。

33“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易筋经之调心《易筋经・膜论》云:“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且夫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无形者有形之本。”体现了易筋经向外调达肌肉筋骨,内在调节心脏气血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易筋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中医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状态,如抑郁、失眠、焦虑、精神病等方面的影响[27]。此外,易筋经可以提高心病患者常规运动负荷情况下的心电稳定性,降低心率变异性的发生率[28]。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缓解老年人的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有学者认为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表现为[9]:一是易筋经调节“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脏供血功能正常,从而使人体各脏腑、器官、系统气血调和,进而心气充沛;另一方面,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功法习练可以调节患者的思维、意识和情志等精神活动,从而改善机体的精神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心主神明”对易筋经的调心作用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4“心主神明”理论指导针刺经络疗法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对心脏具有重要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29],可以调和心之气血,矫正机体功能的偏盛和偏衰,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目的。《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可以得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脑功能受损,则可见舌强、语塞,甚或失语,焦虑抑郁。对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神志病,临床上针刺疗法常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特定穴等配穴方式,取心经与心包经穴位[30],偏重于调和、疏通心脏的气血,使心脏节律、血脉运行偏于正常,从而改善患者脑的功能。如针刺神门主治不寐、健忘、癫狂、痴呆等症;针刺内关主治癫痫、心悸不寐等症。研究发现[31],对冠心病患者取内关穴刺治疗可以抑制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内关穴对心脏有着相对的特异性,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脏供血,缓解由心绞痛造成的恐惧心理。另有研究发现[32],心脏由T1~T5节段交感神经支配,针刺T1~T5夹脊穴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阻滞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使冠脉扩张,抑制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33]。上述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应用都揭示了“心主神明”对心脏康复的指导地位。

35“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五行音乐疗法的运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左传》都提出了五行音乐治疗疾病的理论,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五行音乐疗法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相关脏腑功能[34]。认为五行音乐疗法具备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疗效又高于药物治疗,对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养生,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马龙等[35]选取存在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五行音乐疗法研究,通过患者情绪及身心对五音各自的反应,结果表明角、徵、宫、商、羽五音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愉悦身心、保持心情舒畅的效果。另有研究发现五行复方组曲音乐疗法对焦虑症、抑郁、失眠等有良好疗效,紫竹调、潇湘水云等曲调的聆听对心脏病的康复有一定的疗效[36]。现代研究亦表明音乐声波可以减慢患者的心率,延长心室周期,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从而达到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脏功能,使患者身心舒畅,精神放松。其主要机理是音乐声波通过提高大脑的神经兴奋性,促进人体健康的激素,酶或乙酰胆碱等的释放,进而调节心脏功能[37]。在“心主神明”理论的指导下,五行音乐疗法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多选用五音中徵调的音乐进行治疗。徵调为夏音,以徵音(5~50)为主音,其旋律活泼轻松,热烈欢快、构成层次分明,属火,主长,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可以养阳助心,调和心之气血,从而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对于心功能不足以及导致的情绪抑郁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4小结与展望

医病先医心,中医的整体观不仅仅是生理结构的整体观,更是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修心”为上。“心主神明”是“心”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心”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通过对“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中医心脏康复的心理调护,法、方、药治疗,易筋经之调心,针刺经络疗法,五行音乐疗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认识到“心主神明”理论在指导中医心脏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指导地位。同时也为“心主神明”理论成为中医心病综合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有力依据,在此指导下笔者期待在中医心脏康复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新的收获和启发。参考文献

[1]隋辉,陈伟伟,王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04):259-261.

[2]陈琦玲,胡大一. 建立双心医学三道干预防线[J]. 中国全科医学,2015(26):3134-3136.

[3]李云峰.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脏病病人康复训练项目介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2):96-97.

[4]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

[5]张志勇. 6 min 步行实验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 心血管康复学杂志,2010,19(6):643-645.

[6]邵祺腾,李黎,杜渐,等. 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1):23-24.

[7]陈小平,孙相如,周兴. 从“心主神明”内涵阐释的视角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J]. 中医药导报,2014(08):5-6,9.

[8]贾妮.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3(07):1173-1174.

[9]梅凯,谭克理,陈晓柳.“心主神明”理论与易筋经“调心”作用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7):136-137.

[10]罾瞿龋 尚力, 朱邦贤. “心神一体论”与“心主神明说”--以《周易》《老子》《管子》为例[J]. 中医药文化, 2015(5):19-23.

[11]景雅婷,王凤荣. 中医心病对“心主神明”内涵的认识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4(08):1629-1631.

[12]胡霜,王欣,杨秋莉. 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064-1065.

[13]曾萍萍.孰主神明概述[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2):111-113.

[14]高洁. 浅谈脑为元神及心为识神[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6):414.

[15] 杨涛,赵明镜,王蕾,等. "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0):811-814.

[16] CURE T R, BLAUM C S, GIORDANI B, et al. 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2, 60 (9):1724-1729.

[17]孙晓敏,贾钰华,晁雪梅,等. 浅析“心主神明”[J]. 黑龙江中医药,2005(02):6-8.

[18]杜渐,王昊,邵祺腾,李黎,等.“心主神明”内涵探析--“总统魂魄,兼赅意志”[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1:11-13.

[19]张振华,王克勤,王昊,等.中医心理学对“意志”的认识[J]. 中医杂志,2013(04):295-298.

[20]纪宇,颜红,沈莉.“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浅析[J]. 中医杂志,2016(10:)819-821,837.

[21]韩静. 心主神明在中医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初探[J] .黑龙江中医药,2012(06):7-8.

[22]赵芊,祝光礼. 从“心主神志”论治心血管疾病[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5):515-516.

[23]梁婷, 都冬梅.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24]陈光瑞,王朝亮,姚建斌,等. 中医药参与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48例临床观察[J]. 安徽医药,2014(04):751-753.

[25]魏蕾,宫鹏.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2,16(12):1879-1882.

[26]周如倩,林水淼,王健,等. 中药调心方、补肾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J]. 现代康复,2001(11):46-47.

[27]王薇,李旗,马树祥,等 . 推拿功法“易筋经”对大学生失眠症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11(5):91-93.

[28]章文春,钟志兵,吉娜薇,等.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人规范负荷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4):448 -449.

[29] 陈少宗. 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3种形式[J]. 针灸临床杂志,2010(12):62-65.

[30]金杰,赵玉杰,陈海燕. 神明所主之我见[J] . 中医学报,2015(07):985-987.

[31]Menotti A,Puddu PE,Lanti M,et al. Epidemiology of typic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ersus heart disease of uncertain etiology (atypical) fat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assic coronary risk fac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168(4):3963-3967.

[32]谭吉林. 针刺夹脊穴治疗疑难病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4):25-26.

[33]张迪,梁繁荣. 针灸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情况综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49-2253.

[34]朴鲜琼,王旭东.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4(15):147-148.

[35]马龙.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五音疗法之反馈[A].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02:3.

[36]李杰,毋莹玲,鲁嵬. 以治未病理论指导心脏康复[J]. 中医研究,2016(02):7-10.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五行音乐; 乳腺癌;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我国近年来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许多大、中城市中乳腺癌发病率已占到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随着不断进步各种治疗理念的更新,在提高治疗效果及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并存诸如疲倦、失眠、心情抑郁、焦虑等躯体症状和心理改变,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2]。经过反复多次的治疗,特别是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亦可以被抑制,由于乳腺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对患者生理功能与情绪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了生活质量的降低[3]。如何长期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证治疗的连续性,抑制乳腺癌的转移,将成为临床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

音乐治疗通过整合医学、心理学、美学、特殊教育学、物理生物学等多学科,形成了跨越诸多种学科而应用于临床的一个边缘科学[4]。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引入音乐干预,是能够使患者身心得到改变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在《黄帝内经》和《乐记》已论述了音乐治疗疾病的理念,提出了“乐与人和”、“五音对五脏”的思想。而五行音乐则是将传统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音乐结合的首次尝试[5]。五行音乐疗法综合了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6]。

因此,笔者意欲整理中医的五行音乐经典,构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五行音乐干预模式,尝试采用五音五脏补泻方法,通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探讨五行音乐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生存期提供帮助。

1 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音乐治疗干预疾病历史悠久,约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懂得敲击石器伴以舞蹈可以治疗或减轻疾病的痛苦。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先哲们论述了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见于《乐记》、《养生论》、《汉书・艺文志》等著述中,为音乐治疗奠定了的基础。实际的现代音乐治疗学科起源于美国,1950年美国率先成立的音乐疗法协会(NAMT),标志着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式诞生[7]。目前欧美、澳大利亚及亚洲的部分国家,陆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音乐治疗,开启了音乐疗疾的新思路,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并相继在高等院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短短半个世纪,这一新兴的治疗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发达的国家,音乐治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社会职业。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相对较晚,1980年就职于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刘邦瑞教授,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前来中国讲学,开启了我国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随后我国首先在精神病院和部队医院理疗科开设音乐治疗项目,后来逐渐在综合性医院扩展,并渐渐全面开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规模的地震灾害之后,中央音乐学院派出了音乐治疗专业志愿者队伍,在地震重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和音乐干预治疗,迅速改善受灾群众的恐惧情绪和心理感受,印证了音乐治疗的作用[8]。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乐音流动的形式,它涉及到对运动感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刺激,为人体对音乐的反映提供了多重感知觉的通道[9]。音乐治疗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学科建设和临床实践卓有成效,但我国的音乐治疗模式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医学科学以及临床治疗学的发展。呼唤音乐元素的参与,临床实践中必须吸纳先进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应用,使应用治疗学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

2 五行音乐、五音疗疾的历史渊源

五行音乐是音乐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特色,《黄帝内经》中五行学说把“宫、商、角、徵、羽”五音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与“怒、喜、思、忧、恐”五志相联系,认为运用五音不同的音乐,针对不同病症,可调整“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功能,这便是五行音乐的起源。《左传》中强调,五声五音要有所节制,缓急适宜,不可太过,才会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即“天有六气,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而到了明清时代,著名医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徐灵胎在《乐俯传声》中均专门论述了音律学与医药学的关系,阐述了音律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晋代阮籍在《乐论》中说 :“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也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认为音乐可以平和人的精神。元代名医朱震亨指出 :“乐者,亦为药也。” 《黄帝内经》也讲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并有“五脏有声,声各有音,人有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其声大而和,轻而劲,沉而深,声音相应则无病”的论述。认为音乐也是一种药物,可以调整人类的肉体、精神以及感情,并能够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达到文字及触觉所不能达到的水平。《灵枢・五音五味篇》依据五行规律,运用宫、商、角、徵、羽五音,针对不同的病症和喜、怒、哀、乐等不同情志,选用不同的音调、音量、节奏、旋律等,通过患者的音乐体验来改善人体的脏腑功能,从而创造了五音疗法。认为“商音肃劲铿锵,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和谐,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当将五行、五脏、五音三者融于一系,便是“五音疗疾”,是五行音乐治疗“同质选曲”的雏形。

我国作为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几千年的音乐人文积淀。五行音乐对于人的身心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五音疗疾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的未知,医学和音乐领域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认真探讨和挖掘我国传统音乐在治疗中的作用,对充分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3 五行音乐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完善,传统的肿瘤疗效的生物学评价指标已很难全面评价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引入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手术切除了局部的病灶,放疗、化疗又尽可能地消灭了残留的癌细胞,但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最终仍有一小部分癌细胞遗留,残存的癌细胞一旦逃避免疫监视,又可以生长,出现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此外,乳腺癌手术的创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也是临床需要关注的热点[10-11]。

3.1 五行音乐治疗的构建 五行音乐治疗以传统的五音调式为基础,结合人体脏腑的生理节律和特性的五行分属施乐,从而发挥调畅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功能。五行音乐治疗的理想境界是“乐与人和、天人合一”,它强调平衡阴阳、和合五脏、调畅情志、三因制宜,在聆听中音乐的过程中,让曲调、情志、脏腑、感知互动共鸣。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影响,通过生克制化达到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在临床施乐时利用五行的生克规律配曲,对五脏六腑进行间接的调理。五行音乐可分为以调为主的正调 、以泻为主的太调和以补为主的少调。角为春音,主音3-Mi,性属木,通肝脏,主生,能促进体内气机的疏通畅达。徵为夏音,主音5-So,属火,通心脏,主长,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升腾。宫为长夏音,主音1-Do,属土,通脾脏,主化生,能促进全身气机稳定,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商为秋音,主音2-Re,属金,通肺脏,主收,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羽为冬音,主音6-La,属水,通肾脏,主潜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潜降。在五行音乐的治疗中,五种调式的音乐因选用的主音不同,旋律和配器各异,其发出的声波和声波形成的场质不一样,故对脏腑及情志的作用也各有所异。因此临床治疗设计时,笔者参照五行生克规律选曲,以石峰先生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创作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为基础,参照中医五行理论的生克制化的规律进行辨证,临证时遵循五行,因季、因时、因人辨证选乐[12]。在环境清幽、相对无干扰的区域,同病或同证集体或个别治疗,适当控制音量,让患者身心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以每个治疗单元的前后给予音乐干预,在治疗周期内,适当调剂同类范围乐曲。疗效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肿瘤生活质量指数(HQOLI-R)评分等评价体系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13]。免疫功能采用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白介素(IL-1β、IL-2、IL-6)等进行综合评价,客观的评估五行音乐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提供依据。

3.2 五行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和前景 五行音乐是传统医学中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的理论与音乐结合的首次尝试,为和合之气,可调和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虽然有“角动肝、徵动心、宫动脾、商动肺、羽动肾”之论,但不同的音乐调式,对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出入、脏腑功能的协调、神志的摄养等作用会因五种调式的音乐因选用的主音不同各有所异。还会有阴阳二气和人体内气机运行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的干扰,以及因性别、年龄和情绪的不同,而出现气机运化的不平衡,所以产生中庸平和、太过和不及。临证时宜紧扣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配伍选曲,如肝血虚者,配以羽调,滋水涵木,养阴柔肝,以水生木;心气虚者,配以角调,补益心气,以木助火;脾胃虚弱,配以徵调,助脾气之升清运化,取火生土之意;肺气虚者,配以宫调,助肺气之宣发,以土生金;肾气虚者,配以商调式,促肾精潜藏,以金生水。亦可针对脏腑过亢的状态,配合以相克的调式,达到制约其过亢状态的目的,使五行音乐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提高生活质量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文献[14-15]研究发现,焦虑症大鼠经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后,可改善模型大鼠的行为,认为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焦虑症模型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有关。许继宗等[16]应用五行规律组成的音乐曲目序列,结合五行补泻规律尝试脑梗死后抑郁症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抑郁量表评分。五行音乐对肿瘤的干预治疗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刘松江等[17]采取同质选曲的原理选用乐曲,结合自拟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状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项春雁等[18]曾将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五行音乐加电针治疗和单纯予五行音乐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抑郁状态和功能状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五行音乐疗法对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疗效。吴艳娜等[19]让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前聆听五行音乐30 min,观察到患者SAS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下降,认为五行音乐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罗志芹等[20]采用温灸联合五行音乐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进行干预,认为五行音乐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疲乏程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李媛[21]认为音乐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多元性的,其通过激活人体免疫功能的活力,促进改善免疫功能及免疫效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徐娜等[22]研究表明音乐干预可能降低情绪应激状态下大鼠血浆皮质酮的含量,增加内源性IL-1β的释放,对抗应激引发的免疫抑制效应。盛保玲[23]认为音乐干预青少年跆拳道训练过程,可有效诱发正性情绪,使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IgG、IgA、IgM浓度,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均有明显升高。提示音乐疗法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说,在临床实践中,五行音乐的干预,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患者均能够起到怡情悦意,消除疲劳,增强机体免疫,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具有其他治疗无可比拟的前景。

音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丰厚的礼物,它不仅能促进人的情感的萌动,而且能快速而有效地激起人类的心理运动,产生复杂多样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中医的五行音乐疗法,根植于中医理论,治疗时因病、因人、因地、因时辨证选乐,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等同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始终不离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24]。五行音乐治疗具有中国特色,蕴含着中医思想及哲学内涵,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研究,必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敏璐,黄哲宙,郑莹.中国200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0):1049-1051.

[2] Fiorentino L,Rissling M,Lui L,et al.The symptom cluster of sleep,fatigu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everity of the problem and treatment options[J].Drug Discov Today Dis Models,2011,8(4):167-173.

[3]白海亚,马秀芬.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9):843-845.

[4]陈蕾.浅谈音乐治疗及其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207-208.

[5]祝倩,韩先伦.论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亚健康的优势和前景[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50-251.

[6]何依群,刘焕,张杰.音乐治疗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2.

[7]马杰.试论音乐治疗[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2):137-138.

[8]高天.音乐治疗对地震幸存者的心理危机干预[J].音乐探索,2011,29(4):35-38.

[9]石凯定.走近音乐治疗[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65-67.

[10] Nicolini A,Giardino R,Carpi A,et al.Metastatic breast cancer:an updating[J].Biomed Pharmacother,2006,60(9):548-556.

[11]卢敏莹,李洪胜,杨波.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AF方案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3):236-238.

[12]郝万山.五音治疗原理[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1996.北京: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学术交流会,1996:46-48.

[13] Bardi J,Dileo C, Grocke D,et al.Music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in cancer patien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10(8):CD006911.

[14]李琳,祁静.五行音乐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J].四川中医,2009,27(7):24-26.

[15]祁静,鹏全才,刘建涛,等.电针与五行音乐对焦虑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血浆5-HT含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8,29(5):627-629.

[16]许继宗,李月明.音乐治疗曲目序列组成原则尝试及实验观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6(1):108-111.

[17]刘松江,闫B.自拟乳癌抑郁方结合中医五行音乐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状态60例回顾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6):100-101.

[18]项春雁,郭全,廖娟,等.中医五行音乐结合音乐电针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69-972.

[19]吴艳娜,钟玲,叶素芳.五行音乐疗法对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3):148-149.

[20]罗志芹,焦 杰,年伟艳,等.温灸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5,23(2):155-157.

[21]李媛.音乐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多元性[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0):1239-1242.

[22]徐娜,刘现兵.音乐干预对慢性情绪应激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4):457-459.

[23]盛保玲.音乐干预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情绪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3,4(11):260-261.

[24]王延文,胡心影,仇涓蓉,等.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情志疾病理论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3):205-207.

上一篇:心脏健康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抗震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