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16:55:05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供电;网络;应急演练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金融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资金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针对金融业务的违法犯罪活动呈快速发展趋势,金融机构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金融信息安全工作越来越艰巨,并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机构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有网络通信中断、电力供应中断、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这些风险的处置将涉及到公安部门、通信管理部门、电力监管部门等多个不同领域的机构。因此,金融行业主管部门适时组织金融机构与公安部门、通信管理部门共同开展网络攻击事件协同处置应急演练,对增强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处置网络攻击事件的能力,建立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演练目的

通过组织开展金融机构网络攻击事件协同处置应急演练,达到以下目的:

?增强金融机构和通信行业、公安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处置金融业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

?建立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

?掌握相关应急资源的实际操作数据,为今后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可由金融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择一家金融机构为应急演练主体单位,公安部门、通信管理局为演练协同处置单位,负责配合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应急处置;基础通信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负责配合上述机构开展网络攻击事件应急演练。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单位 职责分工

金融行业主管部门 组织、指挥、协调各参加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制定网络攻击事件协同处置应急演练方案。

公安部门 配合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网络攻击事件演练。

通信管理局 1、对网络攻击事件进行监控和预警,配合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网络攻击事件演练;

2、协调基础通信公司配合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网络攻击事件演练;

金融机构 应急演练主体单位,制定供电故障和网络攻击应急演练方案,负责演练具体实施。

基础通信公司(电信公司、

联通公司等) 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攻击应急演练。

四、演练场景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场景

金融机构网上银行系统受到syn flood网络恶意攻击,对网上银行服务造成影响,监控人员监测发现网络攻击情况(于此同时,通信管理局监控人员发现网络攻击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金融行业主管部门(电话报告和传真事件报告单),请求协调通信管理局技术人员帮助查找攻击源;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将情况告之通信管理局和公安部门,并派员赶赴事件现场协同处置网络攻击事件;通信管理局协调基础通信公司查找攻击源IP,定位攻击者物理位置;公安厅网警总队执法人员及时赶赴网络攻击现场,对网络攻击犯罪人员实施抓捕。

五、应急演练流程图(见图1)

六、演练风险评估及风险防范措施

为确保演练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恢复运行,演练实施中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将演练时间安排在非关键性日期和非业务时段进行,并预留足够时间防止演练失败时有进行生产系统恢复;

?演练期间,要求相关基础通信公司提供现场技术保障,确保演练期间线路的正常;

?详细记录演练操作步骤及操作指令,以便追溯;

?密切监控演练每一步骤的执行结果,若某一步骤失败则停止演练,恢复生产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图1

七、总结

金融业信息安全事关经济金融的稳定大局,责任重大,切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是保障金融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所设计的应急演练方案为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期望能对金融机构应急演练工作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共同维护金融业信息安全。

作者简介:

邢诒俊(1983-),男,海南海口人,硕士研究生,主任科员,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科技处,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吴刚(1968-),男,海南海口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科技处处长。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成都地铁;专用通信;应急抢险

中图分类号U28 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 (2012)68-0043-02

0 引言

成都地铁一号线于2010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营。随着地铁运营质量的不断提高,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一旦专用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如何快速反应,压缩故障延时,高效地组织处理专用通信设备故障,尽快恢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用,减少对地铁行车的不良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现实意义。

1 目前现状

1)成都地铁一号线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工作主要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检修所负责。在最北端的升仙湖车辆段设置了一个通信综合工班,负责车辆段及升仙湖至世纪城全线通信设备的维保任务,在世纪城控制中心,设置了OCC工班,负责对控制中心信号设备及通信网管和设备进行维护。由于沿线车站并没有设置通信值班点,如在地铁运营时间接到最南端世纪城站突发通信故障,即便立即出发乘坐地铁(考虑地面交通拥堵情况,采用地铁出行时间最省)也需要1小时才能赶到,由此造成故障处理延时在所难免,如紧急故障造成地铁停运,不得已采用地面交通则故障延时更甚;

2)通信维护人员技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通信设备不太熟悉,处理通信故障经验不足。尤其是OCC工班的值班人员,绝大部分原为信号专业维护人员,而地铁专用通信涉及的系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人员由于通信设备电路原理掌握不全面,依靠他们利用通信网管系统快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指挥通信综合工班人员现场处理故障难度很大;

3)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应急预案是事先针对专用通信各个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况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应当经过反复论证推敲。目前虽然自动化设备检修所也建立相应的专用通信应急预案,但由于预案考虑不太周全,而且预案内容没有经过实际演练、推敲,造成应急预案对故障处理指挥收效甚微。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管理上的疏忽大意,造成应急故障处理工作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比如应急抢险工具,仪器仪表未配置齐全。不注重日常对工具仪表的保养,工具没有进行集中管理。突发故障抢险时随意挑选工具,甚至找不到要用的工具。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则可能造成紧急时刻无法使用,导致现场无法查找、分析判断故障耽误时间。应急器材管理不规范。应急器材标识不清楚,类型不齐全,没有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特殊情况备齐器材,应急器材使用后补充不及时,以致发生故障措手不及。

2 问题分析

1)思想观念上存在片面认识的偏差,没有摆到足够的重视位置上来。虽然运营公司、设备分部和自动化设备检修所都是把安全预防摆在了首要位置,检修所按照编制好的检修计划对管辖的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改攻关,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对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却并没有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旦发生故障处理延时就采取绩效考核、安全指标扣分等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应急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运营公司采用分层管理,虽然运营分部、设备分部和设备检修所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层面的应急抢险预案和应急故障处理方案,但相互间衔接不够默契,在一些具体执行环节上语焉不详,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依靠随机搭建的队伍实施应急抢险指挥工作,想要达到提高故障处理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其后果显然不尽如人意。

3 应对举措

随着运营公司各方面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对安全生产、故障延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自动化设备检修所应当顺应现场实际情况,在专业应急故障处理上进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优化各种工作要素的组合,有效提高故障抢险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1)合理调整通信维护人员的设置。在现有通信员工编制定员下,可在一号线居中的车站如省体育馆站或者最南端的OCC控制中心设置通信工班值班点,将一号线一分为二进行分段维护,这将大大缩短应急处置赶赴现场的时间,有效压缩故障延时;

2)加强员工业务学习,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强化日常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对OCC工班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技能的专项培训,使他们能胜任通信网管系统的各项操作,为沿线现场分析判断故障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系统信息。通信工班也可利用现有的便携式电脑安装通信各个系统的网管软件,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使工班具备移动网管能力,对于快速确定故障原因,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3)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检修所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由通号调度和相应专业工程师负责故障处理的专业指挥,明确人员分工与协调,切实保障应急抢险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4)完善各个通信系统的应急抢险方案。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及站内通信系统、调度电话系统、无线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时钟系统和UPS电源系统。在现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分别按照各个通信系统的不同要求,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故障处理程序,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预防和卡控措施等相关内容。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按照步骤操作可以处理相应设备故障。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具体情况,可将应急预案按照故障等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影响行车的故障抢险由运营分部和调度中心启动应急抢险预案,不影响行车的一般故障抢险由检修所通号调度启动应急抢险预案;

5)健全各个通信系统的技术管理资料。专业工程师指导通信工班和OCC工班收集整理好管内各站及车辆段、OCC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的图纸和台帐等技术资料。对应急器材和仪器仪表进行专人定点规范管理,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障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对设备资料和仪器仪表,抢险料具的需求,提高故障处理速度;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3篇

汶川地震是我国近年来最为严重、破坏力最大的自然灾难。对其总结与反思,是对防灾减灾工作最有价值的贡献。从被动经受考验到主动角力灾难,四年来,四川省认真总结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经验做法,充分运用实战演练的成果,不断深化对抗击各类灾难和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协调处置的能力、临灾避险能力、自然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灾害隐患管理能力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这五大能力建设也是其他省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所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灾难发生后,如果没有应急通讯、电力、交通的有力保障,决策指挥就会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和“瘸子”。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建设并进一步规范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仅北川县就建设抗震救灾物资储备库73个。加强电力、通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配备应急供电和通信设备,确保震后快速恢复电力和通信供应,不断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早在2006年,四川省地震局等多部门就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统一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各地依托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等新建、改建了一批避难场所。截至2012年5月,20个受灾市州和39个重灾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大于2000平方米的避难场所,可满足该城市20%以上人口的避险需求,多数学校确定了避险逃生路线和方法,如宜宾市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的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

据统计,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电网171座变电站、2751条线路停运,部分电网损毁殆尽,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区内因灾害停电达405万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06亿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电力公司立足灾区恢复重建和长远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地震当年即编制完成《四川省电力公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时配合省政府编制《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进一步规划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保障灾害多发地区应急的通信需求,四川通信行业把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行业中心工作,率先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累计完成通信恢复重建投资188.8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3%,大力建设宽带、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灾区通信一步跃入现代化。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达到3.35万个,为震前的3倍;新建传输光缆4.28万皮长公里,总数达到10.8万皮长公里,为震前的1.66倍。新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110万线,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1353万户,业务用房18万平米。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

为保障救灾道路畅通,四川省交通部门以加快灾后交通恢复重建为重点,一手抓交通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交通运输加快发展。全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483个,农村公路29028公里,计划投资842.83亿元。

加强部门、队伍、人才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把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作为一项必备环节。应急处置预案,是灾害发生后采取行动的基本依据和指南。历次灾害应急救援的实践证明,各种救援力量特别是专业救援队伍能否快速集结,是影响应急救援成效的关键,也是考验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关键。协同作战是实现有序、快捷、高效救援的坚实基础。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扎实推进防灾减灾部门、队伍、人才建设。

在部门建设上,2009年,四川省减灾委员会成立,四川省减灾中心成立。同年,四川省民政厅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出台。全省21个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市、区)政府均设立政府应急办,省级主要部门大都明确或建立应急管理职能处(室)。

在队伍建设上,四川省先后组建了综合灾害救援队、武警四川应急救援队、高原卫生应急支队、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等。绵阳、攀枝花、凉山等17个市州、56个县区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如自贡市组建了6支共250名队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省卫生厅建立了由242名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总队,省电力公司把应急救援队与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组建了106人的应急救援特种大队。根据拥有的应急队伍资源,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应急队伍资源及其组织方案,完善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为使应急队伍具备一流的救援能力,四川省还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交流。在省级层面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的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探索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使用和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公安消防创新建立了“一处着火、多点调派、多线并进”管理模式。

在人才建设上,《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提出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从三方面确定防灾救灾人才建设。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演练 协同 方法 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重庆市人民政府对电力应急工作的要求,深刻吸取国内外大面积停电事件教训,检验和完善《重庆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重要保电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等各项预案,有效落实电网风险防控措施,提高重庆各级政府、电网企业及社会用电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协调联动能力,近四来,重庆市电力公司联合市政府应急办、各区县政府和相关重要客户单位,分片区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极具实际操作价值的“331”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模式【3-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基层、基本功;3-建立公司与基层单位(包括单位与单位)之间、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公司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1-建立完善一套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应急演练工作有效开展。本篇从演练课题确立、联合组织机构建立、脚本方案编写、技术方案优化创新、演练形式创新、演练评估等各方面,对演练的变革与管理做出了详细介绍,为更好的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提供了经验。

一、准备阶段

1.1 设立演练课题

以建立“各级政府-供电企业-电力客户”三方联动机制为目标,最大范围发动各级相关政府和重要(高危)客户,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

1.2 市电力公司应急办牵头,各相关基层对口衔接各级政府部门、参演客户,并达成一致共识,确定各具体参演单位

为达到演练效果,提升社会单位和公众应对突发电力公共事件的意识和紧急状况的处置能力,演练需尽可能大范围的组织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参与。因此,要依托演练相关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基层供电单位,对口衔接、协调当地重要(高危)客户和大型社区,为演练提供场地和人员等,积极配合参与演练。

1.3 成立联合演练工作机构,抽调相关参演单位人员集中办公

为有效开展演练各项筹备工作,协调组织联合演练涉及的政府部门、电力客户和相关基层供电企业等参演单位成立演练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按照演练重点内容的不同,工作小组下设不同的专业组,一般分为演练策划组、社会联动组、综合信息组、新闻宣传组、技术支持组、编导摄制组、电网调度组、专家评估组等8个小组。

1.4 编制演练方案、脚本

根据演练目的、相关应急预案和应达到的演练目标,制定演练方案,方案中明确演练主办、承办、参演单位、组织机构和职责、计划演练时间、演练地点、演练故障设置、演练流程和工作推进计划等。

根据演练方案,对各实演点和演练主会场技术条件进行实地了解,以充分结合各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实际情况和展示公司责任央企形象为原则,对演练情景事件进行总体设计,按照演练主会场屏幕布置、模拟事件发展顺序编制演练总脚本。

二、实施阶段

2.1 制定与实施演练技术方案

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日常演练中应率先尝试和实践不

同地域、不同行业现场与演练指挥部音视频信息的互联互通。

1)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之间

利用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现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区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音视频传输,同时通过各区县应急指挥中心之间的音视频传输。

2)公司和各区县单位之间

利用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市电力公司与各区县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音视频传输。

3)公司与市政府人防应急指挥平台之间

利用社会公共通信网络(光纤通道),实现市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区县供电企业与区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音视频互联互通。

4)电力演练现场与公司之间

利用公司应急移动指挥系统(应急指挥车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各现场同步演练点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语音、图像、数据传输。

5)其他演练现场与政府人防之间

利用市政府人防系统应急指挥车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和现场语音对讲系统实现其他演练现场与指挥车之间的语音、图像传输。

最终实现在演练主会场有效汇集来自市电力公司、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各基层供电单位、各区县应急指挥平台、各现场演练点的音视频信息,为指挥部快速各类应急指令创造了条件。

2.2 开展分步演练、专题片制作等

大型综合实战演练,会邀请相关的观摩嘉宾和领导,为更好的让来宾了解演练情况、突出演练重点、展示企业风采。需制作一段时长在5分钟内的宣传短片,用于正式演练开始阶段,能让观摩人员更加直观的感受演练。

为在有效时间内,更好的展示演练各环节,达到以演带练的目的,突出演练的联动性、生动性与立体感,丰富演练内容,在同步演练前,需要提前组织部分单位开展分步演练,拍摄记录演练全过程。在同步演练的过程中,穿插分步演练画面,能更好、更全面的检验和展示演练全过程。同时,利用开展分步演练的机会,邀请经信委、安监局、电监办工作人员对客户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大型社区居民客户进行停电宣传,增强公众危机意识与协同应对能力。

2.3 组织同步预演并完善细节

演练的成败关键很大程度在于演练过程是否流畅、自然。同步预演是为保证万无一失开展正式演练的重要环节,同步预演细节的磨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主会场内后台操作人员的音视频信号切换、主会场联络人员与各分会场以及现场实演点联络人员的协作配合;二是同步演练现场参演人员的演练过程以及与主会场演练指令的配合;三是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电力应急指挥平台、现场移动指挥平台的融合运转。只有做到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才能将演练办出水平、取得实效。

2.4 与参演单位共同拟定邀请观摩人员名单

成功举办一场高规格演练,离不开参演各方领导的重视和相关上级单位、部门的指导,为很好的向上级领导汇报、展示演练取得的成效,正式演练时应邀请主要参演单位的上级领导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观摩演练,熟悉应急业务,建立各方联络机制,发现问题,找准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

三、总结评估阶段

3.1 演练评估、总结

演练方案明确了演练评估专家组组长和人员,通常由政府或上级单位应急管理专家担任,通过对演练从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参与,能够对演练效果、取得的成效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演练评估应根据演练科目设置情况,事前制定演练评估标准,用于对演练全过程进行评估。演练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演练工作总结,进一步明确不足,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

3.2 制作演练纪录片,形成影像资料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民安,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整体联动机制,磨练应急队伍,提升县委、府的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防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我县防灾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防灾救灾综合演练临时指挥部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一)演练时间:

(二)演练地点:一个指挥中心、二个分演练点。指挥中心在县公安局指挥大厅;二个分演练点:中学、芦阳小学。

(三)演练的内容:紧急避险与疏散转移;指挥救援力量快速集结,包括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及各专业队伍快速集结;医疗救护;通讯电力保障,包括使用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恢复有线通信,架设线路恢复电力;临时安置,包括避难场所设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

(四)演练程序

时间:

灾害发生(责任单位:县人防办)

,模拟强烈地震发生(县人防办拉响覆盖县城防空警报三分钟),地震持续20秒,震区通讯、电力中断。

听到警报后,县级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各乡(镇)乡(镇)长、参演单位主要负责人赶赴演练指挥中心。

程序一:县防震减灾局局长刘全向演练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据地震台网测定,,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具体灾情正在收集中,建议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

接到报告后,现场领导进行紧急会商后总指挥宣布:据地震台网测定,刚才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省、市地震部门派遣现场工作组、灾害损失评估组;通知各应急救援队伍15分钟内赶到指挥中心集结待命;立即启用应急储备物资,县民政局按预案迅速开展灾民安置、救灾物质发放,我县进入紧急状态,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随后,县气象局向指挥部报告近期天气情况;县国土资源局向指挥部报告地质灾害初步情况;县水务局向指挥部报告水汶监测情况。(报告场景台词各部门自行组织)

程序二:应急救援队伍从各自岗位15分钟内赶赴指挥中心集结(以警报声为指令,不再发出集结指令);分演练点开始进行疏散演练。

1、应急救援队伍集结

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消防大队)民兵预备役20人(组织责任单位:人武部);公安救援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局);医疗救护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卫生局);电力抢险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电力公司);通讯抢险队伍10人(牵头单位:县发经局,责任单位:电信、移动、联通)。

集结完毕后,各救援队伍按集结先后顺序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县公安消防大队:报告总指挥,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人武部:报告总指挥,县民兵预备役2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公安局:报告总指挥,县公安救援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卫生局:报告总指挥,县医疗救护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发经局:报告总指挥,电力抢险队伍10人、通讯抢险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要求:救援队伍着装相对统一,携带相应救援器材。

救援队伍集结完成后,演练总指挥发出指令:请公安局迅速布置警力维护社会治安,维持交通秩序;请民兵预备役协助公安干警维护社会秩序,开展抢险救灾;请各救援队伍迅速展开救援。(各部门按制定的方案到提前布置的演练点开展演练)

1.1通讯、电力保障(责任单位:县发经局)

1.1.1恢复通信

电信、移动、联通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中断通讯,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演练完毕回到集结点后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常态通讯恢复,通信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1.2电力保障

电力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到金花变电站实施电力抢险。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由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电力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2医疗救护(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按照制定方案,在中学实施现场救护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医疗救护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3消防灭火(责任单位:县消防大队)

县消防队按照制定的方案,在消防大队训练楼4楼模拟对地震引发的火灾实施灭火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消防灭火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2、二个分演练点疏散演练(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组织学生由教室向操场疏散集结。集结完毕后,县教育局用对讲机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中学(芦阳小学)学生和教职工全部疏散到操场,无人员伤亡,目前正组织专家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请指示〕

总指挥:做好学生的安置和心理疏导,组织教职员工全面投入抗震救灾(集结人员安全返回)

程序三:演练总指挥使用卫星电话向市政府报告灾情,并请求支援。(,在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我县已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我县通讯、电力“中断”;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受损严重;“有”房屋垮塌、人员伤亡、被困。目前,我县已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但救援力量不足,请求市政府派遣救援队紧急支援)。

时间:

各救援队现场演练科目结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华对演练进行点评总结。

时间:

演练总指挥宣布:县年防灾救灾综合演练结束。

所有参演领导、观摩人员有序、安全返回。

四、演练要求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参演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指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按照模拟实战的要求,组织协调、科学指导好所承担演练科目的前期培训和演练工作。同时,要严密组织、周密安排、搞好配合,做到环环紧扣,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所有参演单位必须服从演练临时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确保参演人员训练科目的演练时间、内容、任务落实到位,切实做好训练、演练期间的安全工作,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宣传。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加强防灾救灾知识和此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宣传力度,宣传面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人人掌握应急避险知识、人人熟悉逃生线路;县电视台要提前滚动播出演练公告,实施演练时根据演练场景安排记者摄像并负责制作演练相关视频资料;县应急办、县防震减灾局要在主要街口、闹市区等提前张贴演练公告,县城各中小学要向学生做好宣传,移动、电信、联通分公司要提前设置短信提示,及时告知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以避免引起地震误传。

4.参演部门提前制定演练方案,按方案提前组织预演。各乡镇按要求必须制定演练方案,自行组织演练。县教育局负责组织除中学、芦阳小学外的所有中小学校按各自制定的地震应急方案组织疏散演练,县发经局、安监局要协调指导企业制定演练方案,有计划组织演练。各乡镇、各系统组织的所有演练要注意收集整理影像资料,并报府应急办。

5.参演车辆、帐篷等贴上演练标识(防灾救灾综合演练),演练所需的对讲机由县国土资源局准备,各演练科目道具由责任单位搭建并演练后负责清理。

6.公安交警、交通运管部门按照演练需要对演练时间内所涉及区域和道路进行交通管制,除贴有演练标识的车辆外,其它车辆禁止通行。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6篇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增强全社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区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年”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应急预案演练年”活动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巩固、提升、精细化”的总体要求,使应急预案更加完备、可操作性强,应急队伍熟练掌握救援技能,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和决策、协调、处置的基本程序,检验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现场处置能力和应急专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推进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今年各单位至少要开展一次以上的应急预案演练,演练要有针对性,确保达到演练的目标。

一是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准备情况,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补充。

三是提高指挥组织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的应急执行处置能力,锻炼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演练队伍的技能和素质。

四是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职责任务,理顺部门协调联动关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五是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应对能力。通过演练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各镇(办)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部门、各单位的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掌握预案内容,检验预案的科学性、规范化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本单位应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精心准备,明确目的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确保应急演练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掌握相关技能,了解应急机制和管理体制,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和决策、协调、处置的基本程序,检验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现场处置能力和应急专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评价应急准备状态。

(二)全面实施,检验能力

1、检验应急响应的能力。演练单位要根据应急演练的目的和类别,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事件信息的研判工作,并按照分级响应原则作出应急响应,及时决策,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实施指挥救援,及时做好事件的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2、检验现场救援的能力。演练单位按照不同的演练目的、演练形式、演练内容和演练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考虑可能出现和发生的问题,注重问题设置的综合化和复杂化,检验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出现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3、检验应急联动的能力。应急演练由预案编制单位牵头,其他相关单位予以协助。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要根据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成立专项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做到指挥机构、救援队伍,通信指挥、交通疏导、医疗救护、治安管理等协同配合,做到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参与演练各单位的应急联动、协同配合能力。

4、检验应急保障的能力。演练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应急演练的人员保障、财力保障、场地保障、应急物资和器材保障、通信保障及安全保障等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应急演练活动顺利开展。

(三)总结经验,提升水平

演练活动结束后,演练部门和单位要进行演练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查找自身不足,适时修订、完善预案相关内容,整改存在问题,不断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及时将应急预案演练总结评估报告和图像资料等报区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考核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北京地铁 TETRA 应急演练 覆盖场强

北京无线政务网概述

经过7年多的稳步建设和运营,北京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网(亦称北京正通数字集群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级数字集群网络,该网络由北京正通网络通信公司建设和运营,由EADS(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提供全部TETRA数字集群系统设备,网络中现有6个EADS DXT交换机,300多个EADS TB3基站,网络覆盖了北京市城八区,郊区平原地区、主要高速公路、重要旅游景区以及重点建筑物,并针对奥运通信保障的要求实现了对北京市所有奥运场馆、签约酒店,以及各条地铁运营线路以及首都机场等区域的覆盖。

目前,北京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网,主要服务于市委市政府、应急办、公安、交管、武警、医疗急救、城管、司法、电力、水利等各个政府及应急相关部门。作为国内第一个数字集群政府共享网络,该网络已经成为北京市城市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指挥调度专用网,提高了政府各部门的指挥通信效率,用户反应良好,并多次圆满完成了全市重要事件的通信保障工作。如“北京国际马拉松接力赛”、“布什访华”、2006年“春节”和“两会”通信保障、中非论坛等重大勤务工作,在北京的大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球瞩目、规模空前的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北京无线政务网圆满完成奥运会通信保障任务,在网用户8.6万,从18个区县的火炬传递,到奥运会、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历时近二个月的各项赛事,北京无线政务网经受了大话务量的冲击,确保了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节俭奥运”和“平安奥运”的双丰收,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奥组委、市公安局以及相关用户单位的充分肯定。

2北京无线政务网地铁信号覆盖及演练

地铁是目前世界上能够有效解决大中型城市人们出行最为便捷、经济和高效的一种交通工具。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到目前为止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包括有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13号线、八通线、奥运支线和机场专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00公里,共有123座运营车站。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们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2009年以来北京地铁日峰值客流达350万人次,运量运能矛盾突显,运行中的故障及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在地铁内发生了事故由于地铁环境特殊,给灾情的侦查和灾害的施救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恢复地下与地上的指挥调度通讯是保证抢修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

由于北京市无线政务网是北京市公安、消防等重要部门的指挥调度手段。所以,当灾情发生时地下空间的无线政务网覆盖问题就成为了指挥调度通信保障的首要问题。

因此,出于对地铁应急事件中政务网络信号覆盖的全面考虑,北京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倡导并组织北京无线政务网运营商北京正通公司、北京地铁通号公司进行了一次地铁突发事件政务网络信号覆盖的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从技术方案的研究、人员的调度安排到软硬件准备工作的完成历时两个月,于2009年6月15日凌晨在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顺利进行。演练中对地铁站台和地铁隧道政务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全面测试。

2.1 技术论证

建立隧道传播模型,无线电波在隧道中传播时具有隧道效应,信号传播是墙壁反射与直射的结果,直射为主要分量。根据北京地铁隧道的几何结构结合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对自由空间传播衰耗模型进行了修正。

修正后得到下式

Lpath=20lgf+30lgd-14.87dB

对模型进行仿真后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

2.2 应用可行性

假设覆盖距离为800米,经过计算数字集群下行信号衰落:

L=20lg866MHz+30lg800m-14.87

=130.97dB

如果用10W直放站覆盖,直放站的输出为40dBm,为了保证直放站的稳定工作选2dB的回退量,直放站输出为38dBm,采用增益为8.5dB的对数周期天线,链路计算如下:

P手台收=39dBm-0.5dB(跳线损耗)+8.5dB-130.97dB

= -83.97dBm

根据计算得知,隧道内在800米处手台的理论接收电平值为-83.97dBm,已经接近-85dBm的通话质量保证门限,用10W的直放站覆盖800米已经是覆盖极限。经过调研北京地铁1号线最大站间距为3.74公里最小站间距为0.424公里,1号线最大站间距为2.228公里最小站间距为0.824公里,按照最坏的情况,如果事故正好发生在站距最长隧道的中间部位,再使用此方案事引入点就不能选择在站台的隧道口,而是应该选择距离事故点最近的隧道通风口将馈线及天线放入,从而使事故点及救援通道内都能够有较好的数字集群信号覆盖。

2.3 覆盖技术方案

针对地铁空间覆盖需求的特点基本决定采用应急通信车+直放站的方案。根据对不同灾难的场景的分析和测试,最终确定对于站台事故首选射频直放站、对于站台及隧道内联合事故首选光纤直放站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应急车+射频直放站的方式。如图2所示,用同轴电缆将应急车基站的双工信号引入地下,使用射频直放站对信号双工放大,经过全向天线发射到空间中。地铁站内的站厅站台空间大部分为视距覆盖,使用射频直放站和全向天线可以很好的满足大部分空间的覆盖,如果临时需要覆盖隧道内的较近距离,可以在隧道口架设TMO/DMO网关。

站台内覆盖场强如图3所示。射频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为38dBm(6.3W),天线在东侧进站口第一节台阶上,东侧进站口及候车站台电平值在-66dBm以上,通话质量良好,西侧检票口及两侧出口电平值稍弱,在-67dBm至-86dBm之间,通话质量良好。网关转发器天线位置在站台西北角处,指向五棵松至玉泉路的隧道,进入隧道约400米信号良好,400米至800米信号渐弱至-94dBm左右,800米至1100米信号微弱通话断续,1100米以外无信号覆盖。按照相关室内覆盖标准,优于-85dBm为有效覆盖,东侧进站口及候车站台西侧检票口可以通过射频直放站得到有效的覆盖,在隧道口架设TMO/DMO网关可以使隧道内320米内得到有效的直通模式覆盖。

方案二:应急车+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方式。如图4所示,应急车基站的双工信号直接引入光纤直放站系统的近端机,经过近端机将射频信号转换成为光信号,通过光缆引入地下,在地下光分路器将送来的光信号均分为两路分别送给光远端1(站厅)和光远端2(隧道口),光远端机将光信号还原为射频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经过天线发射到空间中。光远端1位于东侧站厅发射功率为38dbm(6.3w)天线(5.5dBi全向)在东侧进站口第一节台阶上,光远端2位于站台西北侧隧道口,实际发射功率37.5dBm(5.62w),天线为最适合覆盖隧道内的对数周期天线(8.5dBi)。

该方案下的覆盖场强如图5所示。光纤直放站天线在东侧站台检票口位置,东侧进站口和候车站台信号在-66dBm以上,西侧进站口和两侧信号在-76dBm以上,光纤直放站覆盖隧道的天线位置在站台西北角处,指向五棵松至玉泉路的隧道,进入隧道约500米信号良好,500米至1000米信号渐弱,1000米至1200米信号断续,按照优于-85dBm的标准,隧道内的有效覆盖距离为830米。

2.3演练总结

通过实际的演练,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覆盖效果得到了验证。从演练的时间上看,应急车通信车的开通时间为15分钟,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架设和开通用时为16分钟(当人员充足的时候两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单一架设射频直放站的开通历时约为13分钟。从覆盖效果上看,两种覆盖方案均可以满足站厅站台的覆盖,光纤直放站配合对数周期天线对隧道内的有效覆盖距离为830米满足了一般站间距离一半的要求。从演练中遇到的问题看,射频直放站及光远端机都不属于便携式设备,重量约为40公斤,给搬运造成了一些困难;本次演练中使用的是普通管道式光缆,最小弯曲半径较大无法在应急车内存放,这种光缆容易因外力而损坏;地下设备的供电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实战角度出发,当地下发生灾情时地下的供电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从应急车引电到地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如果发生了火情地下可能有大量救火剩下的水,将直接威胁到设备的供电安全,一旦发生短路轻则可能跳闸导致通信中断,重则可能引起次生事故发生。

总之,此次演练圆满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为处置地铁应急事件增加了宝贵的经验。

王振久: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主要从事电信网的维护与技术支撑工作,现就职于北京正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数字集群网的技术支撑工作。

刘寒: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就职于北京正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担任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8篇

1.广义应急通信能力涵盖内容应急通信从广义角度分析包括7大内容:应急通信组织、应急通信制度、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通信队伍、应急通信物资、应急通信方式和应急通信培训演练。应急通信组织应包括应急通信领导小组、相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及专家组等完整的组织机构,并设立专门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应急通信制度的设立上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总值班室值班工作制度》,建立应急通信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汇报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和检查落实制度等。应急处置方案是对应急通信组织机构及职责、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事件分类分级、应急处置和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应急通信处置方案体系的建设应分为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省公司、地市公司和县公司等各层面均编制预案,形成体系。应急通信队伍是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力量,应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和责任划分分别进行组建。需保证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及技术装备水平均可以满足实际应急相应工作的需要。应急通信物资是应急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资总称,应建立实行必要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调整储备品种和数量,增加库容和储备量,补充必要的应急通信物资和装备。满足实际应急响应工作的需求。应急通信方式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其中有线通信根据传输介质又可分为光纤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等;无线通信主要有卫星通信、电力微波通信、短波通信和集群通信等。各种应急通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应针对不同的应急通信场合区别采用。应急通信演练是在实现虚拟的事件条件下,应急通信指挥反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门单位和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的特定情况,执行实际突发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应急通信演练是检验应急管理体系适应性、反馈性和有效性的最好方式。定期开展演练并正对性的进行培训,可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警惕性和应急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发现应急预案和管理体系中的不足。

2.电力应急通信能力特殊需求电力系统为了安全、经济的发供电,合理地分配电能,保证电力质量指标,及时地处理和防止系统事故,就要求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系统。因此电力系统通信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实现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调度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电力系统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调度通信高度可靠、传输时间非常短且在特殊情况发生导致通信故障时,应具备完善的应急通信能力,能保障业务不中断,或在短时间内恢复中断业务。从这一角度出发,电力系统应急通信能力从广义上说可以分为“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能力”和“快速恢复通信的能力”两部分。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能力可以从电力通信网自身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考查业务的运行环境的坚强程度。快速恢复通信的能力可以从通信中断后以多种技术手段恢复通信的能力和根据需要搭建临时通信通道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电力系统应急通信能力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综合考虑应急通信能力一般需求和电力应急通信能力的特殊需求,全面收集并列举了应急通信能力评估应考量的各个评估指标。一方面从顶层向下构建应急通信能力评估各个层面和方向;另一方面在底层将评估指标具体到单独的操作点上,单独评判。如此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且便于操作的评估体系。而评估指标底层评估项确定后,层面的分解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由此,本研究中从两种不同的方向入手,在底层评估指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构建起两套评估指标体系。1.按相关要素构建的评估体系电力系统应急通信能力,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从不同层面均可将其进行剖析。但是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究其根本,离不开办事的人、使用的物资、遵循的方法和周边环境等几个方面。这几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以此种方式进行的分解剖析,既不会使各个分析要素间纠结不清,又不失相关性。因此,从人员、物资、环境、管理以及能力的验证等五个方面将电力系统应急通信能力分解成不同的评估点,如表1所示。2.按时间顺序构建的评估体系按照电力应急通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指标分析,可分析出应急通信能力在那一阶段存在缺陷,从而针对某一阶段进行整改,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应急通信能力。按照电力系统应急通信发生的过程,可将全过程分为四个时间段:预防与准备阶段、监测与维护阶段、响应与处置阶段和评估与总结阶段。按照在这四个阶段中进行的不同工作,如表2所示。

3.应急通信能力评估方法本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为分层树形结构,其同层次指标模块之间相关性较弱,各层之间层次分明。所以在评估过程中可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层次分析法进行逐层计算。但考虑到评估数据的来源存在多源头,不同意的可能,因此在数据处理上引入概率统计的分析处理方法,减少主观偏差,增加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已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下,利用本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如下。(1)步骤一。专家对已构建的树形评估指标体系每一分支的最底层构建相对重要度矩阵。每次取两个因素xi和xj,以aij表示xi和xj对上层元素的影响之比,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三、结束语

本评价体系具有以下优点。①层次化。本评价体系从三个阶段分别深入,逐层设置评价指标,将最底层指标作为实际评分指标项。逐层细化,将较大范围的评价内容最终分解成细致可操作,可判断的评价项。②模块化。本评价体系每一层级的各个指标项之间相对独立,不存在相互重叠和覆盖的项目,使得每一项各成一个独立模块,使得评价更加直观。③易扩展。本评价体系由于其层次化和模块化特性使得各项之间互不干扰,可以方便直观地对各层、各模块内的项目进行方便的替换。每次替换和修改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重新的权值计算,可保持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④易评价。本评价体系由于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很低,所以可以由不同人员对不同模块进行评价打分。这就可以让最熟悉各模块内容的人员分别评价,不需要每个评价人员均熟悉全部演练资料,最大程度减小了评价的工作量。⑤更客观。本评价体系的最末层评价指标采用判断评分方式,尽量让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数据和情况直接给出是或否的答案,减少了主观判断因素,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⑥更科学。本评价体系中提出的评价方法改进了目前较常用的专家打分法,用科学的统计平均、数据分析和一致性选择等方法将评价人员的人为差异和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保障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9篇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今年先后发生了特大冰雪、黄河凌汛、8.0级地震及近期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对灾害所造成的各种通信设施的破坏,我们总会想到并调用应急通信系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通信,让灾区内外、各级救灾指挥机构之间实现顺畅沟通联络,提高抢险救灾行动的效能。事实证明,传统的应急通信在战备通信保障、抢险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无数次担负起第一时间通信保障的重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应急通信以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技术为主,应急设备老化或逾龄、技术手段单一,而今后面对重大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时它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未来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如何有效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使应急通信在关键时刻真正起到应急作用?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应急通信保障管理体系是关键。

首先加强应急通信基础设施的再建设。应急通信设备是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物质基础,目前12个大区制机动通信局所拥有的大部分应急通信设备已老化或逾龄,电路性能下降,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对应急通信的需求。诸如1000线程控交换系统,存在版本落后,用户容量小,实现功能单一,启动时间长;VSAT卫星系统,存在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系统技术陈旧;大部分应急设备缺乏厂家的技术支持;应急设备备品备件购置困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此次地震抢险救灾活动中,各运营商均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机动通信队伍奔赴灾区执行抢险救灾保通信任务,出动了大批车载KU卫星系统、1000线程控交换系统、一点多址微波系统及小型VSAT移动站、便携微波和海事卫星等应急设备。然而,这些“英雄”在进驻地震灾区进行抢险救灾恢复通信过程中除KU卫星系统及海事卫星外大都无用武之处。原因除受开通条件所限外,最关键的是现有的应急通信设备无法把地震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调度等环节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能为整个灾区的指挥调度提供支持服务的应急系统。针对这样一批“功臣”,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升级换代或更新改造,在未来它们将很难胜任应付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及重大社会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因此加强对应急通信基础设施的再建设,尽快引进数字集群、宽带无线接入、视频通信和互联网通信等新技术,使应急通信手段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其次加强应急通信队伍建设。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完成需要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反应迅速的队伍予以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机动通信改革风声不断,格局不稳定,原有队伍中部分技术骨干流失,缺乏新人充实,造成现有应急通信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技术结构过时,再加上现有的这支队伍长期缺乏全面、系统、专业的理论培训,知识结构没有跟上新技术、新业务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仅仅局限在已有设备的简单操作上。机动通信队伍从一开始便游离于公网之外,对传输、交换、数据网络等新技术知之甚少,导致在执行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现有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可靠、最快捷的方法予以解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通信设施和网络造成毁灭性破坏。应急通信队伍在进驻地震灾区后发扬了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快速恢复中断通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此次地震通信网络、线路受损严重,当地通信部门不仅需要应急通信设备单独进行临时通信支撑,更需要应急通信设备与公网传输、交换、数据等进行互联互通,确保通信网络的快速恢复。然而机动通信队伍由于对公网知识储备不足,常常出现与公网互联互通不畅现象,直接影响通信的快速恢复。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加强应急通信队伍建设,强化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技术领先、作风顽强、保障有力的应急通信专业保障队伍,才能有效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最后完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应急通信网络管理平台。应急通信本来应该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目前的应急通信主要是以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组建的机动通信局(队)组成。由于多家运营,地域分隔,互联互通困难,在如此复杂的全新环境下,很难做到在应急通信中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因此,必须改变以通信运营商为主的传统应急通信的单一模式,大力发展常设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通信网。二是要不断完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应急通信保障部门要把预案的制定与完善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使之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以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能立即行动起来,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三是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才能提高我们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通信任务时,操作熟练、快速准确。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定期进行演练活动来锻炼队伍、检验设备。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急通信演练总结范文第10篇

针对拉萨市发生的烧严重犯罪事件,为了保证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中国铁通青海分公司加强反恐和防范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在拉萨铁道通信中心坐阵指挥的青海铁通总经理宋宜宏表示,铁通公司在全力协助好警务人员的警务执行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员工反恐和应急的意识,共同做好青藏铁路通信的安全防护工作。

未雨绸缪忙演练

截至3月17日,格尔木通信中心管内的传输通信设备运行正常,同时,副主任王太对应急抢险器材进行检查,测试了各项应急抢险设备,对应急抢险人员进行了细致安排。18日上午,拉萨铁道通信中心组织开展了铁路应急救援(抢险)演练。省分公司总经理宋宜宏、网运部部长李亚青现场观看并指导了整个演练过程。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均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完成。

在演练总结分析会上,宋宜宏提出两点要求:要进一步规范各项流程。设备摆放、请示汇报用语和步骤要进一步细化规范和统一;要把突发事件情况预想得更复杂、更全面,在充分考虑到事故现场离车站机房距离远的情况下,还要充分预想到卫星通道如何开通、自动电话能否使用、野战光缆如何摆放、无自动电话下的通信保障等各类因素。

克服困难守线路

3月19日,格尔木铁道通信中心5个线路巡视组的员工,已在青藏铁路格拉段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铁路沿线昼夜巡视4天了。唐古拉积雪达30cm,不时伴有呼啸的暴风雪,寒风刺骨,虽然漫天风雪吹得他们睁不开眼,但是铁通员工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顶风冒雪、翻山趟河,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巡视线上。4天来所有巡视人员克服高寒缺氧、生活不便、巡视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一次次地出色完成了通信线路的巡视任务。

机械车间主任王冶带领的由祁承刚、韩培宙组成的巡视组负责条件最差的区段,他们的巡视区段是平均海拔4500米的无人区,区段内无可供饮用的水源,饮用水和吃饭只能从450公里以外的格尔木送,吃的是一天三顿的方便食品,而且巡视的区段有70%不在公路线上,其中有7个基站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走,最远的基站要走一个半小时,他们每天都要这样徒步走好几个来回,由于缺氧每次巡视回来他们都要大口地喘上半天的气,还只能在不通气且噪音大的机房内稍事休息。

在巡视工作中,格尔木铁道通信中心巡视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每当发现异常,哪怕只是在机房附近一个小小的被移动的土块,他们都会认真检查,当碰到有多人集聚时,他们会马上赶到就近的基站坚守并第一时间按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迅速消除了一个个隐患。

靠前指挥在一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宋宜宏与拉萨铁道通信中心的干部员工同吃同住,坚守在通信安全保障一线靠前指挥。

3月24日下午,宋宜宏来到拉萨整备基地的无线检修工区进行检查指导。他首先对非常时期依然坚守在生产岗位上的一线员工进行了慰问,他还详细检查了日常检修记录、班组管理台账、设备台账、板件的存放与管理,以及各种测试仪器仪表的运用状况。通过检查,他强调无线检修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前沿,一定要做好机车出入库的检修工作。

上一篇:企业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下一篇:应急演练评估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