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01 08:13:56

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 应急 ;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4)06001502

0引言

当前,应对突发事件日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如何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事故灾难等事件发生时尽可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我国目前正进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矛盾突显期,安全生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问题突显,可以说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1应急通信系统的特点

当恐怖袭击事件或自然灾害事件突发时,应急通信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套高效而完整的应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挽救损失。应急通信具有时间突发性、地点不确定性、信息多样性、业务紧急性和过程短暂性等显著特点。应急通信系统必需能够快速部署并提供可靠的预期服务,辅助救援人员开展救援行动。具体而言,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以下特点。

1) 立即部署。规划和部署过程必须迅速和高效率,相关系统和通信设备应迅速运送至事发区域,并且尽量不依靠复杂的配置过程和专业人员,除此之外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容错性。

2) 健壮性[1]。频繁变化的网络环境对应急系统提出了极大挑战,网络基础设施应该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及时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需求。

3) 安全性。当恐怖袭击事件或自然灾害事件突发时往往需要各种救援团队,其中军队成为中坚力量。对于军事行动来说,涉及敏感信息,应当加以适当的保密。在应急系统中引入防伪签名加密技术,避免应急信息被伪造篡改,增强应急信息安全。

此外,应急通信系统应在用户高速移动中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够与异质网络实现互联[2]、达到多网络[3]的共同协助。

2国内外应急信息系统现状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包括应急信息无线电系统[4]在内的应急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美国、日本等国都建有自己较为完善的应急通信网。与此同时,国际上许多标准化组织都在积极从事应急通信相关标准的研究,如ITU,ETSI,IETF等。

在我国,应急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移动电信网和卫星通信网3种无线电途径。但是各信息渠道存在明显的特点与不足:广播电视是目前我国基层群众获得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人口覆盖面广,但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时段通常较为集中,无法保证群众可随时获得及时的应急信息;移动电信网络是目前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通信系统,具有人口覆盖面广、全时段覆盖的特点,但以普通短信形式的应急信息,常常被用户所忽视,无法保证应急信息的及时性;卫星通信覆盖面广,在地震灾难发生、地面公众网络全瘫痪的情况下作用明显,但受限于高昂的使用成本和有限的信道带宽,难以在公众中推广。总而言之,我国现有的公众应急信息无线电系统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无法全面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而且相互之间协同配合较差。

3关于未来应急通信系统发展的建议

通过前文介绍可总结,国外应急通信系统成立的时间较长,且具备了成熟的体系,这些经验给我国不健全的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第一,政府主导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且重在完善系统体系。

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带,日本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了独立于电信运营商的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多个防灾网络形成一个相互连接、大面积覆盖的系统,可满足防灾、救灾和抗灾各个环节的通信需求[5]。相比之下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多以应急通信设备为主,对电信运营商等公用通信网的依存度非常高,自组网能力缺乏。除此之外,当前的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企业负责规划与建设,但企业缺乏经济效益而投入不足,从而限制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

因此,我国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进行通信投资、建设、运行,使应急通信能够相对独立于公用通信网,并且应结合国情,加强政府监管,逐步建立;此外,应整合各行业现有的相关应急通信网络,形成一个有层次、衔接有序的体系;最后应统筹兼顾,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高效健壮的应急通信系统。

第二,公用通信网应逐步具备应急通信属性。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用通信网应第一时间转变为最有效的应急通信网,提供最大能力支持指挥救援。基于这样的考虑,法国、英国等在公用通信网上推广 GETS[6],WPS等技术。

由于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处于建设初期,公用通信网建设很少考虑应急需求,特别是在应急优先接入方面十分欠缺,导致在突发事件面前公用通信网无法识别应急指挥救援人员的呼叫,使其淹没在巨大的网络拥塞之中。汶川地震后,通信业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大力推进建设公用通信网的应急属性,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建立了应急通信系统特别小组,已立项研究卫星通信系统支持应急通信的需求、应急公益短信息方案、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除此之外还将重点研究我国跨运营企业网络的互操作等技术标准,逐步提高我国公用通信网的应急属性。

第三,制定我国的应急通信标准。

目前国际上许多标准机构都在研究应急通信系统技术。吸取国外先进标准为我所用,并根据我国现阶段应急通信的情况,制定我国自己的应急通信技术标准,发展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紧急救援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挽救损失,并且有助于提高国内通信业的发展。

4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应急通信系统的特点、发展现状,并结合当前国内应急系统的状况提出了关于未来应急通信系统发展的几点建议。应急通信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加强应急通信的研究与建设,制定相关标准,满足国内的应急通信需求。

参考文献:

[1]FRANCES J M.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1989,32(2):94100.

[2]李文峰,韩晓冰.现代应急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3]张雪丽.应急通信不同场景和技术需求[J].电信科学,2007(2):5658.

[4]邢玉领,谢鹰,张涛.应急通信发展策略研究[J].无线通信,2009(9):3336.

[5]高章平,田海静.应急通信发展现状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1(4):196196.

[6]WAUGH J, WILLIAM L.Living with hazards ,dealing with disasters:an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M].Armonk,N.Y.:M.E.Sharpe Publishers, 2000.

作者简介: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急通信系统 管道通信 集群无线通信 车载台

在目前管道系统设计中,应急通信系统一般由公网移动手机和全球移动卫星电话组成,主要用在管道巡线和抢修中。但在防爆区内,所有的手机和卫星电话都不能使用,致使在管道抢险过程中,缺少了与外界联系的通信方式。为解决管道抢险中防爆区内的无线通话和调度通话功能,我们采用SmartrunkⅡ两信道集群单基站大区制通信网络,形成了有线与无线共容的通信网络。

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是针对无线调度通信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共享频率资源,使有限的频率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透过集群系统中心控制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调度功能,特别适合各种专业无线电调度通讯的方式。它除了具备公众移动通信网(GSM、CDMA)所能提供的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任意通信。这种数字集群通信方式,尤其适合抢险救灾紧急时刻。

1、管道抢修中通信基本要求

(1)移动台包括无线对讲机和车载台,要求所有对讲机都具有防爆特性,适合应用于石油行业易燃易爆环境中。

(2)系统可实现移动台对有线电话、有线电话对移动台、移动台对移动台之间的话音通讯,必要时也可通过脱网功能实现无线移动台对无线移动台的直通通讯;

(3)全部对讲机、车载台或固定台即可用于一呼百应式的广播方式,也可用于单呼,组呼,群呼等选呼工作方式。

(4)系统要求采用自动拨号方式的半双工集群通信系统,系统使用数字信令功能,使用简单方便。

(5)每个无线移动台可连接GSM 或CDMA移动电话,扩展使用功能。

(6)调控中心对通讯控制具有优先权,可执行强拆功能。

(7)系统采用集群工作方式,共享频率资料,提高系统使用率。

(8)系统在同一时刻提供两条传输通道;分配给卫星电话专线和公网市话专线。

(9)系统所采用的设备能在高低温恶劣环境中使用,符合管道抢修抢险恶劣环境条件。

2、采用准集群系统的解决方案

2.1 准集群系统概述

集群系统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高科技产物。集群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使众多用户共享相对有限的频率资源,并将系统每个信道的可用时间动态地分配给系统中的每个用户,从而为每个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可用频率和可用时间,并将系统的阻塞率降至最小。

从系统功能与价格区分,集群系统可大体分类为标准集群系统(一般在800MHZ频段,专用数字信令,价格昂贵)和准集群系统(一般在500MHZ频段以下,信令有模拟/数字两种,价格低廉)。两种系统都具备集群系统的基本特点。

2.2 美国MOTOROLA公司的SMARTRUNKⅡ集群系统

根据管道兰成渝输油分公司管道抢修中通信基本要求,优化性能 价格比后,采用美国MOTOROLA公司的SMARTRUNKⅡ集群系统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应急抢险通信系统。

该系统是在常规对讲机系统上,基站加装SmartrunkⅡ控制器,防爆对讲机加装SmartrunkⅡ逻辑板而发展的一种经济实用的集群系统。采用SmartrunkⅡ专用数字协议,随路信令,即基站不设专门的控制信道,每个信道既做控制信道同时又做通话信道,对讲机守候处于扫描等待被呼状态,主呼则自动选择空闲信道。通过移动台对信道逐一扫描,检测空闲信道与搜索来话呼叫的方式实现其基本的集群功能。

2.3 系统框图

2.4 设备选型

根据设备本身的技术指标、设备系统组网灵活性与功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等综合因素及系统整体架构考虑,我们的设备选型如下:

(1)中心基站转信台使用美国MOTOROLA公司GR1225,便于安装,集群方式采用SmartrunkⅡ数字信令,使用ST853集群控制器,软件功能强大,运用灵活,性能价格比优异。

(2)中心基站的供电系统,为缩小基站体积,并提高系统可靠性,采用内置安装方式每台电源采用额定电流为15A,最大电流为20A容量,供给每个信道设备使用。具有交流直流两种供电方式。

(3)基站的天馈系统采用合路、分路方式,系统可靠性高。为满足一定的通信覆盖半径的要求,基站天线需要架高,故设计基站天线安装在制高点上,或利用地形高度来实现。

(4)手持对讲机选用美国MOTOROLA公司GP338防爆对讲机。

(5)全双工固定台选用美国MOTOROLA公司的GP1225固定台,可为系统内领导提供有线电话方式的无线电话机,以方便领导使用习惯指挥调度。

(6)车载台选用美国MOTOROLA公司GM950,增加了外接终端接口,可为用户提供众多灵活的解决方案。

3、通信距离问题

我们使用的无线中继系统通常工作在单基站的情况下,采用大区制通讯。为了扩大覆盖区域,要求基站天线尽量架高。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在城市80米天线下,通常对讲机通讯半径约为15--20公里,车载台通讯半径约为30-40公里。在20米天线下,通常对讲机通讯半径约为8公里,车载台通讯半径约为16公里。

若要实现更大范围通讯,则可以考虑多基站联网工作。

4、应用实例

2004年11月在兰成渝输油分公司马家大山附近的管道抢修演练中,我们选择在手机无信号的晒经乡附近搭建了准集群通信系统。由于当时抢修工作界面的要求,通信半径比较小,因此我们将天线架设在地面上,接入1部公网电话到基站中,进行了无线通信质量和通信距离等测试。实现了如下的功能:

(1)对讲机、车载台与卫星电话网,GSM 网或CDMA网,实现互连互通,包括有线对无线、无线对有线的双向全自动拨号通话功能。

(2)全部对讲机 车载台或固定台即可用于一呼百应式的广播方式,也可用于单呼,组呼,群呼等选呼工作方式。

(3)实现野外条件下发传真,上网,发送电子邮件等数据业务。

通信距离测试方面,准集群通信系统要求视距传输的,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为四面环山,天线高度2米,测试对讲机通讯半径约为5公里,车载台在绕过1座山的情况下通信半径约为8公里,优于理论值和经验值。

2005年3月在涩宁兰管道抢修演练中使用我们这套应急通信系统实现了防爆区内的通信要求。2005年9月兰成渝输油分公司永川附近的抢修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06年6月在兰成渝输油分公司江油站附近管道抢修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结语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急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

1 引言

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应急通信设备投入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进而将突发事件现场情况以语音、图像等方式汇报至指挥中心,有效提高政府应急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中重要的支撑子系统――应急通信保障指挥系统,其核心是二个平台:应急通信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二者犹如人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支撑起国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近年来,应急通信指挥车不仅是一个现场的指挥中心,还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心、通信中心、监控中心、信息中心、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点及无线专网信号临时增补覆盖范围等。

2 应急通信指挥车的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指挥车以卫星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及光缆等常规通信系统组成通信平台,通过卫星链路、微波通信及光纤接入等三种方式直接接入Internet和专网,加上多媒体应用系统,组成一个多种手段、反应及时、决策快捷的“数字化移动指挥中心”。

2.1 通信传输系统

⑴卫星通信传输系统:车载应急卫星通信站可以通过卫星链路与地面站进行音、视频通信;具备与地面站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通过卫星链路从地面站接入Internet和专网。

⑵微波通信传输系统:通过微波通信传输系统,就近接入电信运营企业基站传输,通过光缆专线将现场信号传送至市应急指挥中心。

⑶光纤接入系统:通过紧急布防应急光缆,铺设应急通信指挥车到附近的电信运营企业光缆接入点,通过光缆专线将现场信号传送至市应急指挥中心。

车内所有设备可以安装在定制机柜中,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单兵背负的摄像机拍摄的视频,通过专用通信线路(含卫星、微波、光缆等方式)传输至市应急指挥中心。主要传输内容有:图像传输:应急卫星通信车与市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对等的图像传输时,音、视频信号经过图像编解码器压缩,传输到路由器,形成统一的数据流,通过卫星等多种方式传输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其传输速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2~4 Mbit/s);数据传输:应急卫星通信车具有2路数据接口与市应急指挥中心连接进行双向传输。复用器的以太网接口是与外部以太网接口连接并交换数据,执行桥接算法,通过HDLC口与收发数据缓存交换数据,通过复用处理模块等处理后进行传输。两个复用器的以太网相当于网桥,把应急通信车的局域网连接到应急专网;语音传输:在应急卫星通信车的复用器FXS端口直接接3部电话,而在应急指挥中心复用器FXO接口通过3路用户线连接到指挥中心程控交换机中,实现与应急指挥中心电话专网或市话公网的交互。3部通信电话中的一部做为传真机使用,另外两部可以任意拨打公网电话。指挥中心电话中的任一部电话可以拨打车上的电话,实现互通。

2.2 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2套专业车载工控机、车载专用工业级服务器与24 端口网络交换机(具备POE功能),采用TCP/IP方式接入指挥指挥中心网络,实现现场计算机组网及资源共享,并可与指挥中心交换信息。采用宏控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减少车载设备控制部分。此外,还需设置有线控制,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2.3 现场视频系统

通过高解晰、低照度摄像机20倍自动变焦镜头及全天候防护罩(温控感应带雨刷器),配备最新型气动升降系统及特制的摄像云台,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现场监控功能。升降杆可以方便快捷地将顶部的灯、摄像机云台等设备举升至所需要的高度(大于6m,抗风能力160km/h)可以停留在任意高度。在不使用升降杆时,电动顶舱门关闭,整个升降杆和设备处于密封状态,保护升降杆顶的设备。

配备车内摄像系统1套,同时配备2路有线DV摄像。连接车内视频接收设备的线缆(对)采用防水标准BNC,长度为100m。线缆采用电动线缆盘收放。车辆通过配备车载型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现场进行录像,1TB的硬盘可连续录制30天的录像资料,并可按需回放显示。该设备还可通过USB接口及数据端口与车载电脑或其他设备相连接,便于录像资料的导入和导出。利用8×8音、视频矩阵及画面管理设备(包括画面切换和分割功能),实现图像的多种形式编辑,便于选择性地传回指挥中心。车载工控机的光盘刻录功能可记录下事发现场的情况。

2.4 单兵移动监控系统

专用单兵移动监控系统就是基于COFDM通信方式为基础,再结合先进的图像压缩、数字纠错和加解密、数控等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组成的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单兵发射单元和单兵接收系统。

单兵便携发射机集成图像压缩编码、OFDM调制、功率放大等单元模块,实现将AV 标准视频流信号调制到无线信号并发送出去的功能;而单兵接收机则反向将接收的无线信号还原为清晰的视频信号,以供直接输出和监视器显示。

2.5 无线集群专网信号临时增补覆盖

集群设备按一个机柜2路载波考虑,以便满足容量的需求。另外还需配备分合路器和双工器以满足天馈系统的需求。车载移动基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⑴车载移动基站: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方便地安装在通信指挥车内使用,通过车载卫星链路设施提供的E1传输通道,与TETRA系统交换中心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提供现场紧急部署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覆盖,而且还能提供紧急现场与整个TETRA网络的跨站无线调度通信服务。⑵车载移动基站链路设备:主要包括车载卫星天线、卫星天线驱动伺服机构、卫星通道E1接口接入设备等。⑶车载移动基站电源设备:主要包括UPS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及配电稳压设备等。⑷传输链路:由于TETRA车载移动基站的机动灵活性和位置不确定性,一般很难采用固定无线或光缆有线方式作为传输链路,考虑到其使用频度较少(通常是遇有重大活动或执行重要任务时才会使用),因此采用租用卫星链路方式实现基站联网的链路传输,同时保留微波及光缆有线方式作为传输备份。

2.6 应急通信现场无线指挥调度系统

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让事件现场各种无线通信手段可以灵活组网,可以使用美国RAYTHEON公司的应急无线高度指挥系统。该系统可以互连12个电台或电话,并将其最多可分成7个组或网络。该系统可以匹配传统的模拟电台、集群通信、P25电台、卫星电话、手机、数字集群和PSTN(公共电话网)等多种通信方式,利用VoIP技术进行广域通信。为了满足实际业务需要,它还具有连续运转记录文档、预设启动程序、交叉互通能力、优先级中断、指挥控制权、监听(视)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陈仿杰,雍海风,王维平.小型应急指挥通信车工程设计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2(7).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4篇

应急通信车,在汶川地震中几乎是起到了“奇兵”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此,在此之后的重大公共事件管理中,都少不了它的“参与”。

国务院分别对“国家安全生产”、“处置铁路行车事故”、“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海上搜救”、“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核应急”、“突发环境事件”、“通信保障应急”等9项事务了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结合这些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危害等,可以看出,大多数事件都离不开应急通信车的支持。

一般都可以通过应急通信车在短时间内恢复或补充现场的通信业务。所以,在此向您介绍一下应急通信车的详细功能和作用。

以在汶川地震中发挥出色的莱斯的通信车为例,该车辆不同于公网移动通信使用的制式,所提供的无线视频、无线语音、集群调度等业务都承载在专用终端上,目标市场应用为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电信网络中断、需要专用通信系统场景时的无线通信。与其应急通信车相关联的业务系统包括地面指挥中心、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现场应急通信车、多业务作业终端、手持调度终端等。

这种技术的通信车,目前已经分别在汶川地震救援、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08奥运会以及全国大部分政府城市应急通信车项目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如图1,图2

该产品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特点:

1. 统一管理性强:可实现多种应急指挥方式并存,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的平台下,依托多个层级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形成现场二级调度,将实时的图像回传到指挥中心,并快速的建立起现场指挥调度的通信平台;异地协同调度,系统支持多调度台协同调度,可以让现场人员和远端指挥中心的人员实现异地协同调度,极大的提高工作协同的能力。

2. 多种通信方式相融合: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全IP平台,将视频、语音调度等融合为一,在同一个无线、有线、卫星通道上,实现了视频回传、应急语音调度、视频电话会议等多种功能。

3. 兼容性强,多接口保证通信畅通:调度系统支持卫星通道、本地无线通道、现场PSTN接口、GSM/CDMA无线网关等多种对外通讯的接口,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最大的保障通讯畅通;并且可以和340M的无线对讲系统对接。

4. 移动视频监控:通过多业务作业终端视频设备和车载视频终端,可将现场图像实时上传至应急通信车或指挥中心;单兵视频终端也可以实现视频采集,将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并通过视频服务器分屏显示在监控台上。

5. 无线广域覆盖:工作于1800MHz频段的无线基站最大覆盖半径可达20km,城区单基站典型覆盖半径可达1~3km,郊区环境典型覆盖半径可达8~13km。工作于400MHz频段的无线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最大可以达到30~50km。

通过以上特点分析和数据可以看出,莱斯的应急通信车具有目前应急通信市场上较为领先的技术功能。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款通信车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的功能特点。

在地面指挥中心部署核心的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信道建立与通信车的通信信道。应急通信系统具备强大的通信交换能力,为指挥中心与通信车、现场移动多业务终端、手持终端设备之间提供交换连接服务,并可实现与公共电话网之间的连接;应急通信车可以实时处理现场传输过来的语音、视频信息,与地面指挥中心形成统一的指挥平台。如图3。

车载无线通信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非视距(NLOS)传输等优势,在5MHz带宽上基站单扇区吞吐量15Mbps,单终端吞吐量3Mbps,在选用12米升降桅杆时,车载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超过10公里。

应急通信车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分布式调度指挥

地面指挥中心和应急通信车分别配备独立的调度系统,调度机和视频服务器可作为主从关系存在,现场应急通信车中的设备可以实时将现场数据上传至指挥中心总服务器,作为二级调度系统或视频会议系统的分会场;在卫星链路有压力或失效的情况下,现场应急车调度系统自成体系,完全可以独立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可通过现场应急通信车的视频服务器召开局部视频会议、对本地视频信息进行录像和保存,很大程度可减少卫星链路压力。二级分布式调度系统,可协同工作,可互为备份,可分担压力,是整套系统的优势所在。

•现场视频回传

通过多业务作业终端视频设备和车载视频终端,将现场图像实时上传至应急通信车或指挥中心,应急通信车或指挥中心的视频服务器将输出到监控台实时显示,图像清晰、画面流畅,指挥中心领导可依据现场图像做出各种实时决策。

•车载视频监控

指挥中心监控画面可以通过应急通信车上的车载视频采集终端监控现场情况,并可以远程控制视频终端的监控方向和角度。在车上的作业人员也可以同步监控摄像头画面,便于观察现场情况。

•指挥中心与现场语音调度通信

指挥中心通信设备通过卫星链路可以和现场通信设备建立双向语音通话;通过网关设备,可以将GSM和传统公网电话系统接入调度网络;指挥中心调度台可对所有终端灵活分组,随时可发起单呼、组呼、会议和广播等语音调度指令。

卫星通信可选择静中通或动中通,满足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业务需要,同时根据地域的不同推荐最适合当地的卫星通信链路。

•现场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车通过车载无线基站设备,为现场提供无线通信覆盖。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配备手台或者多业务作业终端,应急通信车上可配备车载调度终端和车载视频设备,这些现场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链路实现语音、视频互通,现场终端还可以通过无线基站设备实现与指挥中心通信设备的语音、视频通信,实现调度任务的上传和下达。现场应急通信车携带的GS8网关,可以直接将GSM和PSTN公网电话接入现场的保障系统中来。

•应急多媒体会议功能

指挥中心、救援现场以及其他任何装备多媒体交互终端的地方可进行集视频、语音、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会议。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和固话发起会议,这样就可以让在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不需要在调度台前等待情况汇报上来再做出决策。

•远程数据通信功能

现场保障人员可通过多业务作业终端连接电脑,方便的查询指挥中心各类数据库服务器和其他各业务服务器,以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用于现场的救援工作。

•集群对讲

现手台、车载调度终端和多业务作业终端之间可以发起集群对讲,一键即可呼通组内所有终端。

•多业务作业终端

在许多车辆无法进入的小街小巷,保障人员需要离开车辆分布到各个待命或抢修地点,借助多业务作业终端,就可以实时与车辆以及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并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摄像头随时将保障点的视频图像传送给车辆和指挥中心。

由于经常需要在环境恶劣和地理情况复杂的区域进行工作,莱斯移动通信车具备以下这些硬件条件:

安全、快速,有良好的避震系统,适用于多种路况;设备的操作简单,准备时间短;车辆环境系统密封良好,具有良好的防雨、防尘、隔热、保温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车内具有各种环境监控告警装置,保证人机正常工作;防雷、接地、抗风措施:各主要接口均配备可靠的防雷设备,采用可靠接地方案和接地设备,确保车内人机安全,车辆配备液压平衡支撑系统,桅杆选用抗风能力强的天线桅杆;电源系统:提供市电、发电机等多种供电方式;安全性:系统提供先进的安全告警和保护功能,保证人机安全。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5篇

McLTE无线通信技术不仅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MIMO、OFDMA等TD-LTE的重要技术,而且还采用了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和服务策略、空中接口数据链路模型等,这样就保障了网络的安全可靠以及网络语音集群功能的高效性。McLTE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支持专业集群业务、支持高速移动、非视距传输、高保密性、高带宽以及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性能高效

在20MHz带宽下,McLTE无线通信技术能够达到100Mbps的下行瞬间峰值以及50Mbps的上行瞬间峰值;移动性能优异,对于120km/h的高速移动终端,仍然能提供高性能服务,对于120~350km/h的速度,则可保持蜂窝网络的业务性能;而且在系统容量、系统延迟以及集群调度指标等方面,也比别的无线通信系统要更好。

1.2业务融合

McLTE无线通信技术有着高数据吞吐能力,可以给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据采集以及高清视频服务等服务,而且可针对不同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多媒体集群调度功能,从而使集群以及行业客户语音等业务需求得到满足。

1.3应用灵活

McLTE无线通信技术运用TDD时分双工技术,可根据需求合理配置上下行时隙资源。可灵活配置3M/5M/10M/15M/20M的系统带宽,优化利用频带资源,并使频谱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高。McLTE无线通信技术采用QOS、GOS控制策略,确保存在突发事件时,仍然能够通信正常,而且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组网灵活,城市联网、单站通信等各种规模的组网模式都能支持。

1.4安全稳定

McLTE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保密能力优异,其采用硬件加密、数据加密、端到端语音加密以及无线空口加密等加密认证措施,使网络通信变得更为安全可靠。同时该项技术运用的是冗余化网络架构设计方案,HSS、核心网等一些关键网元的网络组网和设计方式都运用了N+1方式,使网络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总之,通信车是传统应急通信系统最为重要的工作单元,而对于一些现场道路中断、室内以及窄巷等通信车不能驶入的情况,就不能够把现场全部信息及时给指挥中心反馈,所以,将McLT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应急通信系统之中,对收集应急现场信息以及及时联络指挥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2结束语

综上所述,McLTE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性能高效、业务融合、应用灵活、安全稳定等多种特点及优势,可以有效实现数据、视频、集群、语音等多种业务功能的融合,能够满足多种行业多种业务应用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在军队、政务、石化、煤矿、电力、交通运输以及公共安全等各行业领域都可以实现广泛运用。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6篇

关键词 OFDMA技术;电力应急;通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78-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为了保证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我国抗灾能力,国家电网部门明确提出了改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要求。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线通信技术慢慢取代了原有的有线通信技术,具有布局灵活、成本较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OFDMA技术作为无线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易操作、抗衰落性强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在OFDMA技术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OFDMA技术的运用优点

1.1 频谱可用率较高

OFDMA技术中具有特殊的OFDM信号,能够将两个相邻的子载波重叠在一起,因此OFDMA技术的频谱可用率是非常高的,甚至与奈奎斯特极限非常接近。在缺乏频谱资源的无线通信环境下,频谱可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提高了通信系统的覆盖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宽带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1.2 抗衰落性比较强

OFDMA技术可以把宽带传输模式转变成为多个子载波形式的窄带传输模式,电力应急通信操作人员可以从每条子载波通信管道中观察到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衰落通信管道,并在循环前缀的辅助下,利用较为简单的均衡或者单相抽头来纠正其已经扭曲的通信管道,以提高通信接收机的效率[1]。

1.3 系统运行效率高

单一的OFDMA系统能够利用每个子载波的通信管道,每个符号中的比特值和每个子载波通信管道内功率,让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总比特率达到最大值。每个子载波的通信管道功率都是平均分配的,通过不同系统用户衰落通信管道,为系统用户提供最佳的子载波,使得系统得到分集增益,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1.4 频宽扩展能力强

系统子载波的使用数量是由OFDMA系统中的信号频宽决定的,所以OFDMA系统频宽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其扩展范围从几百Hz至几百MHz。随着移动通信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OFDMA系统为大频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单载波的功能。

2 OFDMA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运用

随着OFDMA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满足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要求,提高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以下是在OFDMA技术基础上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设计和完善。

2.1 电力应急通信基站、卫星定位

在OFDMA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的系统基站,不仅能够实现从有线宽带转变成无线宽带的功能,同时可以形成无线宽带的接收通信系统,大大提高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当出现电力安全经济事故的时候,能够把系统基站立即部署于存在宽带条件的变电站或者通信站中,与通信站中的通信网相连接,为电力系统故障维护人员提供重要依据。系统中的卫星定位功能,为电力故障维护人员提供立体化的地图,使得电力应急通信车能够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

2.2 电力应急通信车载系统

当电力事故发展时,车载系统能够特殊的情况下,快速赶到事故现场,并实行应急通信系统,把事故现场的信息传输到电力指挥中心,保证电力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获取事故现象信息,及时制定应急措施,降低事故危害性。车载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视频采集功能

车载系统中的视频采集功能具有低成本、易建设、稳定性好、灵活性高的优点,成为电力应急视频监视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采用单兵系统进行视频采集,也可以采用通信车进行视频采集[2]。单兵系统适用于各种环境,采集信息图像较为详细,并利用OFDMA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传到通信车。通信车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将其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

2)数据传输功能

OFDMA技术的支持上,车载系统能够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并通过无线网络、光纤链路或者卫星定位系统,与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相连接,满足不同环境下宽带IP数据传输的要求。手机、计算机等设备终端可以利用无线网络与电力应急通信车所需数据传输相连接,以满足系统的需求。由于OFDMA 具有较高的抗衰落能力,可以依据子载波信号情况来判断和分配通信管道,防止通信渠受到干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

3)视频会议功能

车载系统中的视频会议功能为电力应急措施的决策提供一个会议空间,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设备进行现场会议,并进行现场决策及辅助办公。但是视频信息的数据量较大、稳定性较弱、算法较为复杂。在OFDMA 技术支持下的WiMAX 系统有效的提高视频信息的清晰度、流畅度及传输速率。

2.3 电力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所谓的电力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主要是当电力系统出现重要安全事故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电力应急指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并按照应急方案进行一系列的应急控制措施,以形成预警、预防、处理及善后的应急体系。而在OFDMA 技术支持上形成的无线电力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可以实现人控制车,车控制应急指挥中心的运行程序[3]。当然也可以在电力控制部门成立总的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并在各个部门成立分支指挥中心,构成一个电力应急无线网。事故救援队伍可利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采集事故现场的画面和数据,并通过卫星、通信车等设备,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救援专家可以利用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为救援小组提供解决对策,以保证电力故障的有效处理。

3 结论

随着OFDMA技术在电力通信的应用,其易操作、频谱可用率高、抗衰落性强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我国无线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我国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重,肖行诠.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8(5):67-68.

[2]王智勇.湖北电力应急综合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J].湖北电力,2010,12(4):78-79.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铁路通信;应急通信;通信系统;系统接入

中图分类号: F530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在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为确保救援指挥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之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之间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内部建立的话音、数据、图像等通信,同时包括铁路应急指挥应用系统与各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通信。铁路应急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传输网络、应急接入三部。铁路应急通信需要利用各种通信途径,将现场的话音、数据和图像信息通过传输网接入传送到各级指挥中心。

二、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

1. 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2号)第三十一条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需要通信保障时,通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根据需要立即启用“117”应急通信人工话务台,组织开通应急通信系统。事故发生在站内,应当在30分钟内开通电话、1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事故发生在区间,应当在1小时内开通电话、2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 

所以铁路应急通信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时性很强,要根据铁路局各区段的实际情况,配置足够数量的应急通信现场设备,以便在规定时限内开通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指挥畅通。

2. 铁路应急通信实质上是一个临时通信。

只有当铁路发生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时,为确保救援指挥通信畅通,需要提供通信保障,启用应急通信系统的命令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在规定时限内开通现场到救援中心的应急通信系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完成后,按撤除命令,方可撤除,所以说铁路应急通信是一个临时通信。 

从机构和管理上保证设备时时处于良好状态,在铁运[2005]232号铁道部文件《铁路运输应急通信管理办法》要求:应急通信设备应设置专人维护管理,建立严格的维修、检修制度,列入计表,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随时投入使用。维护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工具、仪表及交通工具,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设备必须质量良好,保证随时启用。

3. 中心设备具有兼容性的特点。 

目前在铁路局救援中心安装的应急通信设备,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局端设备,与现场设备必须配对使用,如果一个铁路局有几十套现场设备,那么局端设备也有十几二十套,不仅设备臃肿、繁杂,而且不利于应急通信指挥,因此,去年铁道部在组织编制《铁路应急中心通信设备技术条件》时,搭建了一个应急中心通信设备的平台,对要求进入铁路应急通信网络的现场设备进行测试,既进行了应急现场通信设备的入网测试,同时又检验了中心设备的兼容性,接入多种型号的现场设备。

4. 铁路应急通信是铁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有铁路通信的延伸。

铁路历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通信设施,充分利用既有通信资源,将铁路调度电话和自动电话延伸到事件现场,构建应急通信,所以铁路应急通信是既有铁路通信的延伸。 在常用的应急通信系统中,要求提供4台电话:1台直达“117”立接制人工话务台;1台能与调度所建立通话的调度电话;2台铁路自动电话。目前新型的现场应急通信设备,至少能提供8个用户端口,开放电话业务,可根据现场的需要灵活配置,普遍采用4个固定电话:1台为现场与应急指挥台的热线电话、1台调度电话、2台由指挥中心所在地自动电话交换机放号到现场的自动电话,自动电话可拨117人工话务台并开放铁路长途业务。4个移动电话端口:1台给单兵用、1台绑定外网电话给现场指挥员用、还有2台以用户中继方式接入铁路自动电话网,如果以1:4的集线比考虑,可提供8个移动手机,既可以往外网打电话,又可以进行现场内部通话,一般情况下能满足要求了。

三、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工程技术的特点

铁路的通信传输系统通常是由三层网构成:最上层是干线长途传输网(STM-4),中间层是各局线长途及部分区段的传输网(STM- 1),最下层是区段及地区的传输网(STM-1),主要承担铁路在本地区网络内的传输业务。前两层网络可以归结到铁路网络建设的核心网中,而目前我们所说的接入网技术则主要是解决第三层的网络技术。也就是采用用户接入网系统,构成铁路通信的区段及地区通信系统。跟传统的电信网相比,铁路专用的通信系统网络具有许多特点,比如点多、线长、沿铁路干线进行分布,需要设置较多的交换局、所,小站的自动电话普及率较低,支线多、组网较为复杂、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较大等。铁路专用通信系统接入网的工程技术主要是为铁路运输服务提供便利,用户可以便捷的进行行车调度的共线电话,还可以通过红外线对通道进行监护等。因此,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与传统的电信接入网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如数字用户板,音频专线板,E1支路板配置较多,模拟用户板较少,这些区别使得这种新的网络方式更加得安全、平稳和可靠。

目前,铁路通信接入网的业务可以分为专用和共用两类。利用铁路通信接入网,我们一方面可以进行铁路的专用通信,如进行调度电话、区间电话、闭塞电话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专用数据的传输业务,如铁路部门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发售和定票系统,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TDCS等。同时,铁路通信接入网还可以有效实现电视会议系统、电缆电视(CATV)等。

四、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

1. 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的种类

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归纳总结该行业市场需求及占有率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DPG技术、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技术(HFC)、光纤接入网技术(OAN)、无线本地环路技术(WLL)等。国内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OAN技术:是指在本地交换机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主要是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体来取代传统的铜双绞线。

(2)XDSL技术:该技术采用了现有的双绞铜线传输,可以节省线路费用并且经济易行,对于铁路通信系统来说是目前比较且成熟使用的接入网技术。

(3)DPG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普通电话线在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传送多路电话的复用传输技术。用于传输多路电话信号,DPG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暂时解决用户线不足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不能保证用户间实现端口到端口的透明传输,虽然说国内有些铁路通信系统仍然在使用该技术,但是如果应用过多必将对全网的通信质量造成影响。所以综上所述,此种技术不能作为铁路接入网发展规划来建设。

(4)HFC技术:该技术是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介,使用同轴电缆分配用户,一种宽带综合业务接入平台。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传送各种数字和模拟业务。

(5)以太网技术:主要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可将多个局域网网段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能在端口之间建立多个不同的点对点专用通道,采用带宽独占模式,大大降低了网络发生拥塞的可能性进而显著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2. 有线接入方式

(1).电缆接入

主要利用区间通话的非加感应急线对,接入方式有两种接入方式,一种是基于 xDSL技术电缆数字复用设备,在区间通话柱与车站成对设置,利用非加感区间应急线对接入,可以提供的2Mb/s透明传输带宽,为现场提供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Km左右,可以满足20Km左右区间要求,这是目前常用的应急通信系统。

另一种是基于G.SHDSL技术, 数字用户设备的接入方式。在区间通话柱与车站成对设置G.SHDSL设备,利用区间通话柱的非加感区间应急线对,为现场到车站提供不小于1Mbit/s的数字传输通道,实现4到8路话音、数据和动态图像的实时传输。是新型现场设备的接入部分,车站接入设备利用区间电缆接入区间设备,采用G.SHDSL技术,最高传输速率可达2M,理论上最远传输距离可达20KM。

(2)野战光缆接入方式

利用野战光缆的应急接入作为传输介质接入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至或基站的通信设备数据传输。与光传输设备连接,最终实现与指挥中心的应急设备的连接,建立起事故现场到指挥中心的通信通道 采用光传输技术,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00Mb/s,最远传输距离可达20KM,但无法实现车站或基站接入设备对区间设备的远端供电,并需要增加光电转换设备(光纤收发器),不仅增加了设备数量,还必须解决额外设备的供电问题。

3.宽带无线接入

在现场不具备有线线缆架设和其他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的区间,地形条件比较好,可考虑用5.8GHz的无线接入,接入设备采用现场和事故地点的一段数传电台配套使用,实际上是一套有线无线转接设备,至少可以提供2到3公里的有效接入,将现场设备接入既有传输网络,提供不小于1Mbit/s的传输通道,但是这种接入对于现场地理要求高,要求中间是无障碍的可视距离。

4. 卫星接入方式

铁路应急通信现场卫星接入方式有宽带卫星系统接入方式、海事卫星系统接 。 宽带卫星接入技术主要是利用现场事故发生地点和路局侧的一对卫星地面站配套使用,以搭建现场到路局的通信链路,以完成成事故现场动图、静图和多路话音的上传。 宽带卫星系统现场接入方式分为车载型和便携型,可以根据管内区段交通便利条件进行配置。根据现场卫星接入设备的对星调试方式又分为自动对星和手动对星,由于自动对星调试方式操作简单,比较适合于铁路应急通信技术人员使用。

五、结束语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合理化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接入技术,确保通信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郭忠平.浅谈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J].铁道通信信号,2007,43(4):45-47

[2]王林凤.大准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技术方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7):88-89.

[3]张兴辉.浅谈铁路应急通信区间接入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2,14(5):87-88

[4]周耀胜.铁路应急通信现状及发展[J].铁道通信信号,2013,49(5):54-57.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铁;火灾现场;应急通信系统

1引言

地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每天都承载大量的人员进出,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当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现场指挥通信必然是灭火救灾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我国已有的地铁内,消防通信网均为公安无线通信的分支[ 1 ]。近几年,为了使公安干警在执勤时保持畅通的通信联络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有各类型的350M集群无线通信系统已能完全兼容的地铁公安无线通信系统。

2地铁火灾消防应急通信组网设计

2.1常规消防通信系统未被破坏时应急组网分析

2. 1. 1地铁专用通信系统的前期配合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站间行车、站内、轨旁电话,闭路电视监视,时钟,广播以及无线通信子系统。其广播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和车站两极控制,平时以车站控制为主,发生火灾时,以控制中心控制为主。火灾现场的灾情可由站内任何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通告公安消防部门;也可由非工作人员直接拨通“119”或“110”电话,此时公安消防部门及时通告地铁控制中心,要求其相关单位人员做好灭火救灾的协助工作。

2. 2. 2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

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无线链路)是公安系统原有地面的350M专用列调系统向地下延伸的组网方式(见图1) 。地面专用列调系统使用单一频点,以组呼的方式进行通信。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将地面信号通过无线链路引入地下各个无线分基站;各个延伸基站的频率使用隔站复用的方式,所有单兵的入网注册、漫游区域、使用等级权限均由地面集群系统通过网络管理来统一调配。每个分基站内的移动单兵之间的个呼、组呼不占用地面主基站的话音信道;地面与地下,地下两座以上的分基站所属移动台之间的个呼、组呼需要占用地上主基站的话音信道。所有地下车站集群延伸分基站的上行链路均配备全天向天线对应于主基站。无线分基站的主要特点是:本地电台之间的呼叫与区间电台之间的呼叫完全隔离,当有局部火灾发生时,指挥车与消防单兵利用离火灾现场最近的基站通信网络实行现场指挥;同时,地面消防控制中心利用。

2. 2地下部分通信信号中断时的应急组网分析

地铁的主要构成为上下通道(与地面连通) ,地下站厅和地下隧道区间(各层车道) 。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在该地下环境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无线信号传播装置,即:吸顶式天线―――用于站厅内无线信号的辐射;漏缆(上下行链路) ―――用于隧道区间及上下通道的信号辐射。火灾事故现场,通道、隧道或站厅的无线信号辐射装置均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时,应急输入输出接口设备为及时恢复现场通信提供很大的便利。

2. 3大型火灾现场应急组网分析

在大型火灾现场,火势一般较为猛烈,如遇交通高峰,人员较多,灭火与人员疏散工作都需要及时的开通指挥调度系统。但此时,有两种情况将会导致已有的常规消防网络中断:

(1)区间通道、隧道与站厅有多处收发装置受损(不同于2. 2中分析的个别收发装置中断,可启用原有备用装置的情况) ;

(2)由于各种物质燃烧造成通信线路上各装置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导致整个分基站以下的局部联络瘫痪,无法正常运行。此时,作为应急,消防、公安部门应施行临时布网。

布网方案为:采用集群同播方式,消防指挥车设置便携式移动链路基站[ 8 ] ,在车站区间通道入口处设置同播站作为主发站,其余各同播站依次设在站厅、隧道等便于链接的地点(各个同播站需要由专人负责监控) 。消防车内的指挥员负责移动同播基站与地下各站的联络,并将现场情况及时通告设在消防部门或公安相关部门的系统检控中心;地下每个同播站支持若干手持设备,各责任单兵可直接互相对讲,及时向地面汇报火势,人员转移等情况。同时,临时组网无线同播系统监控台与公安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实时联网,可以随时通告其它各个地下站厅配合车辆与人员的协同合作。

随着城市地铁的不断发展,地铁消防工作必然日趋重要,正所谓有备而无患,在正常维护已有公安、消防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备用火场应急系统作为辅助手段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 1 ]肖鹏峰. 冯学智,集成GIS与GPS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研究[ J ]. 遥感信息, 2006, (3) : 69 - 72.

[ 2 ]赖培勤. 无线同播技术在警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J ]. 公安通信,2003, (2) : 3 - 4.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力;应急;指挥;通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07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1 电力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电力应急指挥通信管理系统就是将实时数据及语音进行提取整合,在确保系统信息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前提条件下,充分满足电力公司系统内部的通信工作需求和人员调度指挥业务的开展,从而实现每个服务小组和每个工作人员的多层级、多维度、多数据之间的信息流转、实时采集、工作数据收发,实现指令、图像语音、消息的实时传送及,从而完成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高效传送。电力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系统通过调度应急车载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实时采集现场的视频、语音数据,通过信息流调度平台及可视化调度指挥平台,将现场的图像、声音在显示系统实时播放,用于电力指挥调度人员对综合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确定处置行动方案。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设备。

显示系统:配置有大屏幕系统、液晶显示屏、标准配置4 500ANSI流明720 P投影机一台、100英寸投影幕一套以及1 080 P高清摄像机一台。

音响系统:配置有数字音频处理器、各类音箱及功放等。

会议系统:配置有控制主机、主席发言单元与代表发言单元、高清摄像机。

信息互传:配置高清通信终端一台,作为各级电力调度指挥中心音视频信息流互传的主要通信方式。

2 电力应急车载通信系统

由于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且企业周边环境的变化迅速,各类型突发事件的触发概率及频次逐步增加,同时电力行业也在不断提升抵御各类自然灾害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在编制完成的“十三五”通信规划中明确“必须要完善应急通信手段”的工作要求。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载管理平台系统就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选择。该系统以解决电力应急通信中的音频及视频传输互动应用与数据传输为主要设计出发点,对电力作业与指挥调度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应急通信方式及手段,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载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电力应急抢险、工程施工勘查、现场监测评估等各类型环境下所需解决的临时音频、视频通讯传输问题,是电力系统内部通信网络与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有效延伸。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载管理平台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提升电力应急通信装备水平与反应速度,为电力行业对抗各种突发事件和突发状况提供坚实的通信保障。

系统通过车载式摄像机,对现场环境的图像、声音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录像和回放,并可用有线、无线、卫星等通信手段传输到其他场所。系统的集中显示、音响系统可以显示、播放计算机输出的视、音频信息,也可显示、播放摄像机输出的视、音频信息,各种信息可集中控制,便于操作。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载管理系统能够构建出应急指挥小组工作平台,通过无线通信、卫星传输、有线通信等通信方式手段及时接收应急指挥命令,从而确保指挥和部署现场各种救援力量实施,并且能够通过系统实时监控现场状态,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对事件现场实施有效地指挥调度,并能与电力应急指挥通信中心及时形成指挥网络,实现远程文字、数据、语音、图像的有效沟通和实时调度。系统具有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确保与各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网,实现图像、数据和话音通信。

3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用于保障各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和电力应急车的通信。覆盖范围:以国土范围为主。传输业务种类:话音、数据、视频等。传输速率:2.4 kbps~2 Mbps,最高传输速率可按需提升。服务形式:可按需提供话音通信、数据通信、视频传输、会议电视、数据广播等各种服务形式。组网:组网灵活,可按需构成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等各种网络形式。

3.1 地面站

地面站配置:1面4.5米Ku频段天线;1套20瓦Ku频段ODU室外射频子系统,普通地面站为4 W;1个SkyWAN IDU主控单元:提供1个局域网(LAN)端口和4个串行数据端口,可直接支持用户的TCP或IP、帧中继和同步透明数据传输。配有1枚FPG(帧计划生成器)卡,以提供全网的网络控制功能;1套70米L频段中频电缆。

3.2 车载站

车载站配置:1套25瓦Ku频段ODU室外射频子系统;1面1.2米Ku频段车载型天线;1个SkyWAN IDU从控单元:提供4个串行数据端口和1个局域网(LAN)端口,可直接支持用户的帧中继、TCP或IP和同步透明数据传输;1套Ll段中频电缆。

4 视频会议系统

本系统由多点控制单元MCU、视频会议终端、高清摄像机与高清录播等设备组成。MCU设置在一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数字专线与下级供电分局、变电站召开视频会议,实现即时声音和图像的实时互传。

5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卫星定位及通信传输系统,是继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地面端、空间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时、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具备区域定位、导航和授时能力,授时精度优于100纳秒,定位精度优于20 m。

电力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在一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中心指挥机,在供电分局和变电站配备普通指挥机、车载机及手持机。该系统是运用GPS和北斗导航技术,集成了定位导航、移动监控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定位功能,可以将电力企业内部的各种主要关键设备进行位置标志,如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输电杆塔等设备设施,利用这些电力设施管理的规范性信息开展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管理。同时,通过在电力应急抢修车辆上安装北斗卫星数据接收机和发射机,相关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内自动传输到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这些实时的位置信息可以被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和决策支撑。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独有的短报文通信传输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的定位及数据处理,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故障情况,有效的缩短了故障的定位时间,确保了抢修的时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文峰,韩晓冰,汪仁,等.现代应急通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山枝,郑林会,毛旭,等.应急通信指挥――技术、系统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孙学康.微波与卫星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应急通信系统范文第10篇

线通信系统已能完全兼容的地铁公安无线通信系统。

2地铁火灾消防应急通信组网设计

2.1 常规消防通信系统未被破坏时应急组网分析

2. 1. 1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的前期配合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站间行车、站内、轨旁电话,闭路电视监视,时钟,广播以及无线通信子系统。其广播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和车站两极控制,平时以车站控制为主,发生火灾时,以控制中心控制为主。火灾现场的灾情可由站内任何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通告公安消防部门;也可由非工作人员直接拨通“119”或“110”电话,此时公安消防部门及时通告地铁控制中心,要求其相关单位人员做好灭火救灾的协助工作。

2. 2. 2 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

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无线链路)是公安系统原有地面的350M专用列调系统向地下延伸的组网方式(见图1) 。地面专用列调系统使用单一频点,以组呼的方式进行通信。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将地面信号通过无线链路引入地下各个无线分基站;各个延伸基站的频率使用隔站复用的方式,所有单兵的入网注册、漫游区域、使用等级权限均由地面集群系统通过网络管理来统一调配。每个分基站内的移动单兵之间的个呼、组呼不占用地面主基站的话音信道;地面与地下,地下两座以上的分基站所属移动台之间的个呼、组呼需要占用地上主基站的话音信道。所有地下车站集群延伸分基站的上行链路均配备全天向天线对应于主基站。无线分基站的主要特点是:本地电台之间的呼叫与区间电台之间的呼叫完全隔离,当有局部火灾发生时,指挥车与消防单兵利用离火灾现场最近的基站通信网络实行现场指挥;同时,地面消防控制中心利用。

2. 2 地下部分通信信号中断时的应急组网分析

地铁的主要构成为上下通道(与地面连通) ,地下站厅和地下隧道区间(各层车道) 。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在该地下环境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无线信号传播装置,即:吸顶式天线———用于站厅内无线信号的辐射;漏缆(上下行链路) ———用于隧道区间及上下通道的信号辐射。火灾事故现场,通道、隧道或站厅的无线信号辐射装置均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时,应急输入输出接口设备为及时恢复现场通信提供很大的便利。

2. 3 大型火灾现场应急组网分析

在大型火灾现场,火势一般较为猛烈,如遇交通高峰,人员较多,灭火与人员疏散工作都需要及时的开通指挥调度系统。但此时,有两种情况将会导致已有的常规消防网络中断:

(1)区间通道、隧道与站厅有多处收发装置受损(不同于2. 2中分析的个别收发装置中断,可启用原有备用装置的情况) ;

(2)由于各种物质燃烧造成通信线路上各装置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导致整个分基站以下的局部联络瘫痪,无法正常运行。此时,作为应急,消防、公安部门应施行临时布网。

布网方案为:采用集群同播方式,消防指挥车设置便携式移动链路基站[ 8 ] ,在车站区间通道入口处设置同播站作为主发站,其余各同播站依次设在站厅、隧道等便于链接的地点(各个同播站需要由专人负责监控) 。消防车内的指挥员负责移动同播基站与地下各站的联络,并将现场情况及时通告设在消防部门或公安相关部门的系统检控中心;地下每个同播站支持若干手持设备,各责任单兵可直接互相对讲,及时向地面汇报火势,人员转移等情况。同时,临时组网无线同播系统监控台与公安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实时联网,可以随时通告其它各个地下站厅配合车辆与人员的协同合作。

随着城市地铁的不断发展,地铁消防工作必然日趋重要,正所谓有备而无患,在正常维护已有公安、消防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备用火场应急系统作为辅助手段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 1 ]肖鹏峰. 冯学智,集成GIS与GPS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研究[ J ]. 遥感信息, 2006, (3) : 69 - 72.

上一篇:数字通信系统范文 下一篇:光纤通信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