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4 18:09:38

医疗教育培训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对策

全科医师指的是经全科医学知识、相关技能的专门训练为基层提供基本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工作者,其既是三级预防网中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工作者,更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1]。全科医生的存在有效完善和弥补了高度专科化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有利于实现经济、有效而连续的基层医疗覆盖。但由于我国的全科学总体上起步较晚,全科医师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层次不齐,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的医学素养还比较低。调查研究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是提高基层患者就医信心,促进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行分级医疗制度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地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整群抽样法随7家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26名进行调查。

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全科医师均顺利完整的填写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0%。受访全科医师中,男8名,女18名,分别占30.8%和69.2%,其年龄分布在2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2.3)岁,从业时间在1年到35年之间,平均(12.4±1.2)年,其职称分布情况为:无职称4例,初级职称13例,中级职称8例,副高级以上职称1例,分别占15.4%、50.0%、30.8%和3.8%;其学历水平分布为:中专及高中6例、大专14例、大学及以上6例,分别占23.1%、53.8%、23.1%。

1.2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分别对全科医师的基本资料、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继续教育培训的经历(继续教育的主观性、目的、形式、内容)、所在单位的态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在正式进行调查前均行预调查,保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均在85%以上[2]。填写前有专人进行讲解,受访全科医师自行填写,不受外界干扰。以双输入法录入数据,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全科医师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治疗效果不佳(8例,30.8%)、诊断不明确(8例,占30.8%)、疾病处理方案设定无把握(3例,占11.5%)及其他(7例,占26.9%)。

在发生上述问题的时候,主要解决办法包括:建议患者转诊(14例,占53.8%)、请教高年资或经验更为丰富的医师共同处理(8例,30.8%)、自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4例,15.4%)等。

调查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经历,可见,23名医师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经历,占88.5%;19名为自愿报名参加,4名为非自愿报名参加,分别占84.6%和15.4%。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的有21例,占91.3%,在于职位晋升需要或者注册需要的有1例,占4.3%,其他原因1例,占4.3%。

全科医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了:中短期集训7例、上级医院进修6例、网络远程继续医学教育4例、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2例、脱产学习班2例、自学及其他2例等,应答率分别为30.4%、26.1%、17.4%、8.7%、8.7%、8.7%。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涉及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涉及到的全科医师分别有23例(88.5%)、13例(50.0%)、14例(53.8%)、17例(65.4%)、10例(38.5%)、9例(34.6%)。

其中,所在单位给予全力支持的21例,单位不予支持的2例,单位持无所谓态度的3例,分别占80.8%、7.7%、11.5%。

3讨论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主力军,其医疗水平、医疗技术之间与基层人民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是丰富提高医生的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水平等的主要方式,对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大力开展作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既是提高全科医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建设完善的基层医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和途径。

本文对26名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的基本资料、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的相关事项、单位态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可见整体上全科医生的从业时间、职称和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以初级职称、大专文化程度为主,在进行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医生都会遇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也是最常见的工作问题,而多数医生在无法解决问题时,超过一半会建议患者转诊,不仅降低了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治疗的信心,而且可能因诊断、治疗不当耽误患者的病情。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也更为显著。而从被调查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经历看,多数单位不会持反对态度,全科医师也多为自愿参与,旨在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以中短期集训、上级医院进修为主,培训内容则主要是医疗服务相关。刘娟等[3]的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其还对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水平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目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比较,发现,职称越高、学历水平越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也越高,培训最终的结果也更好。在选择培训内容、形式上均有一定差异。

临床上可以根据全科医师的个体情况的不同,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由单位牵头,选择合适的内容、形式,帮助医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培训资源,鼓励其开展自学,遇到临床问题主动进行询查,以获得综合医疗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茜,廖晓阳,李双庆,等.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8(5):374-376.

[2]陈倩,江孙芳,顾杰,等.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A):65-66.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

随着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部署,把医院全体干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强化全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是医院卫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干部接受培训的真实记录,是了解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信息渠道。

1 全员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收集内容

1.1 医德医风教育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卫生部下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我院《员工行为准则及服务用语规范》要求,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教育,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等作为教育内容的学习记录。

1.2 示范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具有时代特色的艰苦奋斗、勤廉兼优的典型总结宣传、听报告会、表彰会、观看专题教育片等的学习心得体会。

1.3 岗前教育 侧重于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医疗制度及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包括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医疗纠纷防范、医疗证据管理缺陷、科技创新理念、病案书写要求、院感染控制知识等多媒体课件,分配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表、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培训意见反馈表等。

1.4 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医院各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专题讲课课件,参加培训的考勤表、继续教育取得学历学位的学籍材料、医学教育登记本、外出参加学习进修的考核鉴定表、科研论文汇总表、课题申报项目表、举办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实践技能培训,年度全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举办全院学术活动参加签到,讲课后的心得体会。组织法律法规考试、医疗“三基”理论技能考核、护理人员技能考核、举办学术、病案讲座等材料、在职干部全员培训累计汇总记录表、在职干部培训登记证书等。

2 全员在职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的管理

2.1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位 具体人事部门负责,党办、医务、科教、护理等部门协办,定期收集各职能部门培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年度分类,装订成册。干部参加12 d以上的脱产培训,要填写培训情况登记表,并将其存入干部个人教育培训档案。对教育培训档案材料实行完整而有序地收集、保管和利用,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医院整个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貌;能够按中组部全员在职干部培训质量要求,及时做好培训效果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反馈到各主管部门,限期整改。做到干部培训教育与医疗业务技术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表彰,并与奖惩和绩效直接挂钩,纳入医院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2 实现信息化管理,完善教育培训电子档案。人事部门建立数据库,并增设教育培训子集,将全院在职干部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建立医院必要的档案管理网络,形成从院长到各职能科室的档案收集网络,完善收集形式,使各种教育培训信息的录入、管理和保存更加便利、准确、可靠,使干部教育培训的资料收集、梳理和评估汇总更加快捷。

2.3 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利用意识 在管理方法上做到专业化、具体化、分类化、动态化和制度化。建立干部登记电子台帐、登记卡、文书档案、文件资料库。在运用上做到“四个结合”:电子档案与文书档案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档案管理与安排培训计划相结合、培训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

2.4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档案管理,是督促检查、抓好落实、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医院干部进行全员教育培训,是提高卫生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最大限度的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第一条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报告中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升我省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促进我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健康。

第二条加强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和重培训轻考评现象,提高现有培训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三条推进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规范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省卫生厅、省人事厅《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等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归口管理、统分结合。在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上做到“三统三分”,“三统”即统一归口、统一规划、统一考评。“三分”即分类指导、分别实施、分级负责。

(二)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根据卫生工作需要,结合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卫生人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考核评估、保证质量。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对每一培训项目执行情况都必须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效益。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发展远程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师资,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是以省卫生厅名义,由厅机关各业务处室承办的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及受卫生部或卫生厅委托,由厅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承办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工作实行项目管理。

第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对象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在职在岗的卫生人员,包括临床医疗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农村卫生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省卫生厅成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由厅机关各相关业务处室组成,厅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厅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科技教育处,负责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各业务处室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工作。

第七条厅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制定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及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

(三)审批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及工作情况报告。

第八条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统一收集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二)整合、统筹和调配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三)编制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四)论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方案;

(五)监督检查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六)制定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标准;

(七)考核评估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八)统计汇总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决算等),编写《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信息》;

(九)向厅领导小组报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

(十)负责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及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九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职责

(一)制定本处室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二)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处室年度计划,协助编制全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三)组织实施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

(四)教育培训项目结束后,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培训工作总结;

(五)组织开展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并协助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六)完成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十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协调制度。厅领导小组每年底召开会议,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和部署下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必要时,厅领导小组可临时召开会议,研究有关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各业务处室协调,厅科技教育处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负责相关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审批制度。每年12月30日前,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将下一年的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厅领导小组审批后,于次年初统一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临时性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省卫生厅委托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由承办单位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评价报告制度。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将教育培训项目进展情况及相关信息报送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完成后均必须请学员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表2),统一汇总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表3),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三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证书管理制度。按照《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和省卫生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相关岗位培训管理,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颁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等。

第四章计划与实施

第十四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不同,分类别、分层次编制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申报表》(表1),由厅领导小组审批后,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年度厅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交由成员处室实施。

第十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包括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公共卫生人员培训计划、社区卫生人员培训计划、乡镇卫生院卫技术人员培训计划、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卫生监督人员培训计划和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等。

第十六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教育培训项目。由中央、省财政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编制印发的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按照项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卫生人员的全员性教育培训、公共科目培训和在职在岗人员的医学学历教育由厅科技教育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章内容与形式

第十七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卫生工作重点,围绕岗位职责,满足岗位需求,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强调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十八条全员性培训以公共性、基础性、综合性知识为主,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卫生行风、医学伦理、卫生法律法规、面向全体卫生人员的医学综合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十九条专项性教育培训以专业性、专科性、专题性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卫生管理、面向专业卫生人员的医学学科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二十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形式应根据培训对象、培训条件、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不同,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短期培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远程教育等多种灵活多样方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技术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使基层卫生人员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全员性教育培训可利用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简称“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有条件的专项性教育培训也可利用“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

第六章基地、师资与教材

第二十二条建立省、市、县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教育培训项目。应根据各类教育培训内容和要求,确定一批相关培训基地,如省级进修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村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培训基地要做好服务工作,改善教学条件和设施,保证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三条从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要配备有与教育培训内容相一致的教材、讲义和教学辅导资料。

第二十五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须报厅领导小组备案,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组织开展的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师资情况和教材、讲义等须在培训结束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七章经费与使用

第二十六条由中央和省财政专项经费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经费要按照项目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执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其他教育培训项目的收费须根据物价部门有关教育培训的规定,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十八条要规范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确定经费使用范围,以保证培训经费用于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远程教育、光盘制作、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第八章监督与考评

第二十九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监督和质量考核评估制度,考核情况作为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条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卫生人员进行监督与考评。每个培训项目要根据培训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或技能操作考试,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

第三十一条对组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与考评。每年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本年度教育培训情况报各相关业务处室,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各教育培训项目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汇总表》(表4)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与考评。

第三十二条对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要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考评,确保教育培训质量,每年底将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情况报相关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承办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

第三十三条对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质量进行监督与考评。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评估表》(表5),组织专家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并每年通报评估结果。

第三十四条对培训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与考评。厅规财处配合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组织专家对培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效益性进行评估。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德 培训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交错带来医患之间紧张态势,如何开展公立医院人员医德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医疗技术和医德共同提高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促进医院工作人员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加强新进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培训

新进医务人员肩上承载着医院的未来,医德医风培训实践必须重视新进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树立规范服务、文明行医的观念,牢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入职誓言。激发新进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在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在培训实践中始终把提高新进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每批新进人员到岗前,均接受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重心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增强新进医务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把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医生实验铭记在心,积极引导他们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针对工作实际问题开展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培训

医德医风教育培训针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实际问题,改变机械的知识传授方法、转变高大上的思想灌输形式。培训人员要平等的与医务人员交流,细心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近几年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医患沟通不畅产生误会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培训,需要针对医生工作实际,解决医务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消除对立情绪和隔膜状态,达到交流思想和提高医德的目的。在具体培训实践中,可以开设医患沟通技巧、人性化服务技能、文明礼貌用语及民族禁忌须知、患者隐私保护等课程。医德问题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地、突然地出现的,在很大情况下都是由于某些具体事情引发心理波动,或者是由于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反差太大,导致非医疗差错上的行为偏差。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服招幸担在教育培训中需要关注医务人员发生医德问题的根源,针对医患相处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从而既解决实际问题,又避免和减少医德问题的衍生。

三、重视打造和谐的富有特色的医院文化

医德教育培训应形成全院全员教育的大氛围,构建丰富和谐的医院文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在医院悬挂形式规范、内容丰富的名人箴言、警句、文明礼貌用语,开辟医德楷模事迹宣传栏,弘扬医界正能量。使医院职工一踏入医院,就有一种积极向上富有人性的文化氛围,同时也使医务人员在名人和医界楷模正能量的带动下,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

二是创新开展有利于铸建良好医德的活动。如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鼓励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定期公示表扬;如人性化服务创新竞赛活动,每个临床科室上报创新服务项目并实施,依据患者满意度数据进行评比。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召开本院医德医风模范事迹报告会,树立正面模范典型,以此彰显医疗服务领域的主流价值,将正能量传递下去。

三是经常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把医德教育培训融入其中,达到异曲同工之效。如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开展“心系患者,规范行医”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等。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加强了各科的团结协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医德教育氛围,使医务人员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下逐渐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四、重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

医务人员的医德培训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医疗领域快速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层出不穷,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修养势在必行。首先要努力学习医学常识和文化知识,搞清弄懂医疗业务基本知识,深刻领会医院中心工作任务、要求、部署,熟悉医院业务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学识修养。其次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学习党的十精神,学习国家法律知识,熟悉掌握医疗行业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三是运用自身学识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此去影响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同时还要注意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公正公平。四是将医德培训工作主动深入到医院日常工作中去,让医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是以人文精神关照医务人员,在医德培训工作中充分把握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期望自己的职业得到尊重、认可、信任的心理,以人文精神对这种心理予以关怀。

总之,公立医院医德教育培训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摆脱单一枯燥的培训形式,改变机械的知识传授方法,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在信任的基础上,针对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平等的教育培训实践。注重医院整体文化氛围构建,在大环境的感染下带动医务人员提高人文精神和个人修养,塑造良好医德。

参考文献:

[1]姚黎英,孙萌众.大医精诚:医德与医学人文教育[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4月

[2]冯泽明.医德教育与实践模式创新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3]刘俊荣,刘霁堂.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导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0月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针对年以后卫生局不再代扣代缴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税收,以及我局对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征收管理薄弱的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109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39号)、《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陕地税发[]17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分局研究决定对我局辖区内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情况以及应纳地方各税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具体安排如下:

一、检查范围:

区内所有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是指医疗、卫生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个体诊所和企业性医疗卫生机构。

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是指非学历教育的营利性质的各种教育、技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二、检查时间:年4月1日至5月31日。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入户宣传:各税务所成立以小税源管理岗为主的2-3人普查小组,在各所辖区内逐户普查登记,发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其办证所需资料、程序及其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等。

1.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办理税务登记证所需资料:

(1)个体诊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法人身份证原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房屋租赁合同或自有房产的房屋产权证复印件一式三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一式三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2)企业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法人身份证原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房屋租赁合同或自有房产的房屋产权证复印件一式三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一式三份、公司章程复印件一式三份、验资报告复印件一式三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3)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办理税务登记证所需资料:相关部门执业许可证照复印件一式三份、法人身份证原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房屋租赁合同或自有房产的房屋产权证复印件一式三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一式三份、公司章程复印件一式三份、验资报告复印件一式三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各税务所对纳税人以上资料进行审核盖章后告知其到市地方税务局分局办税服务厅或市政务大厅四楼地税窗口办理。

2.各普查组要耐心细致地向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宣传税收政策和办理税务登记证、纳税申报、发票领,用,存等相关规定。

对检查出未办理税务登记证、未按期申报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告知其违法事实,并发放《税务事项通知书》,限期办理税务登记及按月收缴其应纳税款。

3.对于已取得执业证照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并已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纳税人纳入正常管理。

4.对于没有取得执业证照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分局未登记户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建立“一户式”征管档案。

5.对于发放《税务事项通知书》限期办理税务登记和核定税款,但在规定的限期内未办理的,各所要对其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典型调查

由分局征管科在城区和农村分别选取一定比例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行业典型调查,并根据其经营规模、经营状况、面积、所在路段、医师资质等对其经营情况、所得情况进行典型调查,做出调查分析,填制《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典型调查表》,确定征收标准。

典型调查期为一年,以年的数据为准,经营期不足一年的,典型调查期为实际经营期。

各税务所应当根据分局确定的征收标准和纳税人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可以采用行业参照法、成本费用法、发票测算法等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采用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定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成本费用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测算纳税人营业额,是核定定额的主要方法。

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人各项费用总额,具体包括人员工资、房租费、各项管理费、承包费、水电费、贷款利息、计入成本的各项税金以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费用,纳税人的营业额=成本费用总额/(1-应税所得率)。行业应税所得率依照《市地方税务局分局关于年定期定额户税款核定工作的通知》(咸地税秦发[]108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行业参照法是指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测算纳税人营业额的一种核定方法。

(三)征收管理

各税务所根据检查情况,登记底册,将辖区内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税收征管系统或未登记户管理。

各税务所要认真学习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税收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三)项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10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对营业性医疗卫生机构征收税款;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39号)及相关政策规定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征收税款。

各税务所要积极宣传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票使用规定。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必须使用《省住院医疗费用统一发票》、《省门诊医疗费用统一发票》;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取得的租赁、培训、财产转让等各项非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应使用地税机关监制的发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必须使用由地税机关监制的《文化体育业专用发票》。各税务所要将发票的领购、使用、保存、缴销等有关规定,以及未按照规定领购、使用、保存、缴销发票等的应负的法律责任告知纳税人。

四、工作要求:

各所要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检查小组,依据分局传递的资料和日常巡查掌握的纳税人信息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各所要扎实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对未纳入管理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总局文件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纳入正常管理。

对由于没有相关执业资格证而不能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纳税人应纳入未登记户管理。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6篇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4结语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7篇

一、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目标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增强中山一院主人翁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的优质品牌。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中山一院的优质品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教育对象:全院职工

四、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这次医疗安全教育,认认真真查找本科室、本部门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隐患(包括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根据医院的教育主题和服务理念口号确定本科室、本部门的主题和内容,采取调研、讨论(案例剖析讨论)、培训、整改等多种形式,把思想教育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做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使我们的服务让病人感到满意,让病人为之感动。

教育主题:全院行动起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服务理念口号:善待病人善待生命品质是医院的尊严。

五、总体安排

(一)、由党办、职建办负责召开医生、护士、科主任等三个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进行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调研。

(二)、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主,各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对全院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医生及医技人员的教育培训:

按①副高以上人员;②中、初级职称人员两个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按照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同层面人员的培训内容、案例剖析要有所侧重的原则,每批安排三个单元,其中医疗安全现状分析和重申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防范医疗安全隐患为一个单元;有关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个单元;结合医疗诉讼案例进行专题法理教育一个单元。

2、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分层次进行“法律意识与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护理工作环境的安全建立及维持”、“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护士语言行为存在问题及规范”等有关医疗护理安全内容的培训。

3、行政后勤干部的教育培训:

组织案例分析、增强医疗安全管理、服务临床一线意识的专题讲座。时间安排在12月初。

(三)、各科室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特别是按以上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剖析或召开听证会,查找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或隐患,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8篇

一、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目标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增强*一院主人翁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的优质品牌。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一院的优质品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教育对象:全院职工

四、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这次医疗安全教育,认认真真查找本科室、本部门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隐患(包括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根据医院的教育主题和服务理念口号确定本科室、本部门的主题和内容,采取调研、讨论(案例剖析讨论)、培训、整改等多种形式,把思想教育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做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使我们的服务让病人感到满意,让病人为之感动。

教育主题:全院行动起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服务理念口号:善待病人善待生命品质是医院的尊严。

五、总体安排

(一)、由党办、职建办负责召开医生、护士、科主任等三个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进行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调研。

(二)、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主,各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对全院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医生及医技人员的教育培训:

按①副高以上人员;②中、初级职称人员两个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按照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同层面人员的培训内容、案例剖析要有所侧重的原则,每批安排三个单元,其中医疗安全现状分析和重申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防范医疗安全隐患为一个单元;有关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个单元;结合医疗诉讼案例进行专题法理教育一个单元。

2、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分层次进行“法律意识与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护理工作环境的安全建立及维持”、“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护士语言行为存在问题及规范”等有关医疗护理安全内容的培训。

3、行政后勤干部的教育培训:

组织案例分析、增强医疗安全管理、服务临床一线意识的专题讲座。时间安排在12月初。

(三)、各科室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特别是按以上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剖析或召开听证会,查找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或隐患,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9篇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4结语

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第10篇

一、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目标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增强中山一院主人翁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的优质品牌。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中山一院的优质品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教育对象:全院职工

四、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这次医疗安全教育,认认真真查找本科室、本部门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隐患(包括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根据医院的教育主题和服务理念口号确定本科室、本部门的主题和内容,采取调研、讨论(案例剖析讨论)、培训、整改等多种形式,把思想教育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做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使我们的服务让病人感到满意,让病人为之感动。

教育主题:全院行动起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服务理念口号:善待病人善待生命品质是医院的尊严。

五、总体安排

(一)、由党办、职建办负责召开医生、护士、科主任等三个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进行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调研。

(二)、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主,各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对全院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医生及医技人员的教育培训:

按①副高以上人员;②中、初级职称人员两个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按照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同层面人员的培训内容、案例剖析要有所侧重的原则,每批安排三个单元,其中医疗安全现状分析和重申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防范医疗安全隐患为一个单元;有关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个单元;结合医疗诉讼案例进行专题法理教育一个单元。

2、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分层次进行“法律意识与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护理工作环境的安全建立及维持”、“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护士语言行为存在问题及规范”等有关医疗护理安全内容的培训。

3、行政后勤干部的教育培训:

组织案例分析、增强医疗安全管理、服务临床一线意识的专题讲座。时间安排在12月初。

(三)、各科室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特别是按以上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剖析或召开听证会,查找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或隐患,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税务管理体系范文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