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用范文

时间:2023-03-15 19:43:00

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疗费用 控制对策

现阶段,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公立医院医疗费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公立医院如何才能对自身医疗费用进行控制,从而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这已经成了公立医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使命。公立医院在进行医疗费用控制过程中必须要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外标内本进行综合管理,避免医院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实现长远持续发展。

一、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成本逐年增高。当前,各个公立医院在医疗设备上引入了很多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的先进仪器,比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彩色多谱雷超声等。这些先进设备在购买引进时便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导致医疗费用增高,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耗损也比普通设备高,且检查费用相对较贵,会导致患者看病成本提高;二是住院费用难以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主要包括有药品费用、器材耗材费、护理费、检查费等,是医疗费用总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公立医院住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7天,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过度检查以及使用高价格药品是造成住院费用长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三是公立医院财务监督力度不足。很多公立医院所说制定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旧没有落实,并且监督力度不足,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深入到每个科室、每个医务人员中开展。另外,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在医疗费用核算过程中出现纰漏,影响医院医疗费用控制。

二、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对策

(一)加强药品成本费用管理。

公立医院可以结合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加强行政性支出管理;加强医院内药品使用、器材消耗等管理,降低其在医疗成本总费用中所占比例,在药品使用上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基础上应尽量选择价格较低药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运营情况,监理常用药品和器材损耗统一支付目录库,在使用频率较高药品采购上采取“带量采购”形式,即在招标公告公示所需的采购量,依照需求量采购药品。切实加强医院药品成本费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二)建立财务管理控制制度。

一是在会计岗位设置上采用科学划分方式,不同岗位之间建立起条理有序、结构清晰、无权责交集的有机整体,将每项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头上,起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成本核算过程中错误或纰漏问题的出现;二是制定财产管理控制体系,以便于能够确保医院各项财产安全,针对一些重要财产及相关信息,必须要经过授权才可以使用或查阅。另外,财产管理控制体系还能够提升医院财产核算工作质量,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三是制定资金管理控制体系。公立医院货币资金可采取集约化管理模式,针对医院银行账户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发生医院多个银行户头问题的出现,并且还需安排专门负责人对银行账目进行核对。

(三)严格控制医院住院费用。

住院费用是公立医疗费用控制中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相应的医疗费用便越高。患者在住院之前,医务人员首先需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避免不必要或不合适住院现象的发生。患者住院后,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同步观察和评估,若患者病情无须住院治疗,应及时下达出院医嘱,严格控制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同时,医院还应控制医用费用总量,引导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大医院主要面向疑难杂症和危急重患者,建立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机制。

(四)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医院要想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控制,除了通过加强预算,对医院各项支出和收入进行严格控制外,还应重点对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进行规范。一方面,医院为了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可以在医院内部制定合理惩处和奖励体系,消除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经济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对绩效考核等制度进行创新,结合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之间的差异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将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质量、病种难易程度、科研质量、药品费用控制以及患者诊疗满意度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估要素;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医院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规范性,还应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从医院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等方面入手,实现患者诊疗信息后台共享,减少重复用药或过度检查等问题的出现,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并且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另外,还应重点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自费药物使用以及卫生材料使用的管理,强化内部医疗资源数据监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还能够实现对医院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医疗体制环境下,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费用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患者实际出发,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需要政府、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公立医院应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医疗费用能够得到控制,实现医患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镜如.医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110-111.

医疗费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剖宫产;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增长

Disscuss on The Expense of Cesarean Delivery

ZHANG Pu.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Nanyang 473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medical expense of single disease of cesarean.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ystem reform of medical expense.Methods Making the use of statistical report of hospital expense of 2005~2008, analysing the growth of medical expense of inpatient.Conclusion The expense were growing during the four years,and the main cause is the growth of drug costs.

【Key words】 Cesarean;Medical expenses;Drug costsGrowth

本院近年剖宫产分娩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了解剖宫产分娩医疗费用增长情况,本文通过2005~2008年4年间本院剖宫产分娩医疗费用的统计,全面了解医疗费用增长情况,旨在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药品费用的增长是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强药品方面管理力度,抑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1 材料与方法

利用本院的出院患者原始资料,对2005~2008年4年间所有剖宫产分娩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其间的床位费、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5~2008年四年间剖宫产分娩例数、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情况,见表1。

表1

剖宫产分娩各年度平均住院日人均医疗费用情况

年份(年)出院例数(人)占用总床日数(d)平均住院日(d)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元)

2005106310 1769.573065

2006130112 3029.463756

2007187716 2208.644463

2008206117 7878.635016

从表1看出,2005~2008年4年间剖宫产分娩例数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1063例,上升到2008年的2061例,4年间增加了998例,年平均增长23.47%;平均住院日由2005年的9.57 d,下降到2008年的8.63 d,4年间减少了0.94 d;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065元上升到2008年的5016元,四年间增加了1951元,年平均增长15.91%。

2.2 2005~2008年四年间剖宫产分娩医疗费用结构,见表2。

表2

剖宫产分娩年度人均医疗费用(元)构成情况

年份

床位费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其他

费用%费用%费用%费用%费用%

人均费用

20051223.98115537.6876324.89100432.76 210.693065

20061634.34123732.93105027.96126533.68 411.093756

20071573.52182140.80114125.57129729.06 471.054463

20081523.03226145.08118923.70136927.29 450.905016

合计1493.64161939.72103625.42123430.28 390.904075

从表2可见:2005~2008年4年间剖宫产分娩人均医疗费用4075元,其中床位费占3.64%,药费占39.72%,手术费占25.42%,检查治疗费占30.28%。

3 讨论

近年来,通过自然分娩生孩子的妈妈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青睐于剖宫产。本院从2005~2008年4年间剖宫产分娩增加了998例,剖宫产分娩率在不断攀升,因此研究剖宫产分娩医疗费用很有必要。

3.1 平均住院日是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之一,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加快病床周转,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也有利于

作者单位:47300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压缩高涨的医疗费用。本院平均住院日由2005年的9.57 d,下降到2008年的8.63 d,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了0.94 d,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剖宫产分娩的医疗费用并没有因住院时间的缩短而降低,相反从2005~2008年4年间人均医疗费用增加了1951元,年平均增长15.91%。从费用构成分析,2005~2008年药费占总费用的37.68%~45.08%之间,药费平均占总费用的39.72%,表明药费占人均医疗费用的比例最高,因此药费是影响剖宫产分娩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控制药品费用是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环节。

3.2 导致药品费用居高的原因有 ①现行的医疗收费标准没有完全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以药养医”的政策导向,推动药品费用的增长;②近几年来药品原料价格逐年上涨,使药品价格随之上涨,药品不断更新换代,新药一般比老药价格高;③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费用太高,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患者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层层加价,导致药品价格虚高;④个别医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开抽成药,高价药。

3.3 降低医疗费用的对策:继续深入实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在稳定当前医疗收费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医疗费用结构,降低药费比重。重点是提高技术劳动项目的收费比例,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费用比重。物价管理部门应对药品生产实施有效的监控,合理定价,从源头上遏制药价虚高,减少其流通环节,坚决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把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列为深化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用药,避免新、特、贵药品的广泛应用,防止滥用抗生素,加大对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回扣现象的打击,杜绝开提成药等不良现象。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把单病种住院费用规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医疗负担。

参 考 文 献

[1] 李金纯.遏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探讨.现代医院管理,2007,10(5):58-59.

[2] 罗勇,徐长研,张美荣.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改善医疗费用结构.中国病案,2008,9(10):24-25.

[3] 鞠霞,王军.21162例产妇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5,12(4):379-379.

[4] 田虹,余祖新,韩彩雀.5624例癌症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2):31-32.

医疗费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疗费用;变化;趋势;政策取向

医疗费用的水准及其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医疗费用普遍经历了高速增长和政府控制两个阶段,但增长速度若低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其医疗卫生事业必滞后而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然而过高于GNP增长速度,则使政府难予负荷,社会、民众不满。日本1974年卫生费用递增率达36.2%,而同期GNP增速仅15%~20%。新加坡也有这一过程,均迫于社会压力,导致政府直接干预。1998年11月我们访问新加坡时,看到当地报纸转载政府规定,全国医院统一试行诊断相关疾病组(DRGs),并用3~5年时间实现按病种结构收费和资金预付制度。当前,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认为,医疗费用的年增长应力争与GNP增速持平,大约为4.8%~5.3%。

我国自建国以来,医疗费用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后至70年代中,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福利期,由于经济发展迟缓,卫生事业提供的基本上是低水平、低消耗、低费用的医疗服务;二是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为缓慢增长期,正是改革初期和中期,国民收入略有提高,医务卫生事业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三是80年代末至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达到高潮,医疗费用伴随出现高速增长期。医疗卫生事业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规模、设备一再膨胀,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迅速提高,供需两旺。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一,GNP增长引至国民收入提高,扩大了医疗需求;二,现代科技带来大型昂贵仪器设备的高成本;三,疾病谱发生变化,费用构成比例中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高费用疾病成分扩大;四,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物价上涨;五,人口老化、发病、就诊、住院率提高;六,社会办医、个体开业管理失控,收费混乱;七,药品价格暴涨;八,灰色支出,包括以物代药、红包、回扣等等,虽不属诊疗费用,但必须由社会或个人负担。

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经济,下岗工人增多,国民收入实际下降导致了社会对居高难下的医疗费用的不满,同时也催化了医疗制度彻底改革,在“两江”经验的率先带动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我们预测,今后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可能有以下3个新阶段。

1在现收费水平基础上的压价竞争阶段

也可以说是从国际上通称的“UCR”付费制(UsualCustomaryandReasonal)压缩降低费用并向按成本收费的准备阶段。当前医疗制度改革逐步引入了第三者付费方式,保险公司介入医疗经济,将通过比质量、比价格向供方定额招标,势必导致现已饱和的城市医疗机构竞争揽包。同时,由于诊疗项目的限制,医疗生活设施费用限制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管理控制等,医疗费用必然在现基础上被加以控制,并呈下降趋势。但压价太低势必影响医疗实际服务的数量、质量,这将会从另一方面招致社会和群众不满。但总的趋势是寻求一个需方、第三者和供方双方认可的可能低于现平均量的医疗消费水平。

2逐步达到按成本收费并向按病种结构收费过渡的调整阶段

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在降低收入的同时,不得不对以往漠视的医疗成本核算更加重视,必须去探讨适应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的医疗消费水平,尽量去做到保本微利。但由于受起点高、人民群众医疗消费意识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初期其成本将仍是按供方控制的,也就是医师指定病人消费的项目、数量收费。因而,同样一个病种、病情、病程,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收不同的费用,这仍是难以实现供、需双方希望的宏观上的消费总量控制。因而,在后期会逐步发展到从按住院天数实际消耗量收费转变为按病种结构预算成本收费,具备某些特定条件时,也可能会出现DRGs的资金预付制(PPS),如果这个价格接近合情、合理、合法的医疗成本消耗,那么这个价格就成为“均衡价格”,达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和医院希望的总量控制。

3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稳定阶段

医务制度改革在深入发展中可能有不同的前景,一是医疗完全介入市场经济中,医疗收费价格随国家市场物价波动,完全受制于社会经济态势,但是普遍认为,医疗市场化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民意,国家将会对这种发展趋势干预制约,以保证无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抑或是在经济不振的情况下,人民群众都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二是医疗服务模式分化,福利性与自由企业性并立,但无论任何形式、体制的医疗单位都必须承担一定公益性事业,其消费水平仍控制在当时当地的物价水平上,并受到政府的一定保护限制,也就是基本稳定在政府能够承担、人民群体能够消费、医院能够生存发展的水平上。在以上发展趋势下,卫生行政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应指导医院两个效益并存,社会效益第一;数质量并重,质量第一;卫生事业全局与医疗部门并重,卫生事业全局第一;国家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并重,国家经济发展第一的原则。为此,在宏观管理上,应注意以下政策取向。

3.1重效益轻收入,努力克服“三高一低”,坚定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当前,不少医院领导总爱攀比医院业务收入,在统计中过分看重了业务收入的增加和增速,但是“收益”并非“效益”。有的医院收入数千万元,但年终决算的仅结余百多万元。有的医院虽然年业务收入低,但结余却超过收入高的医院。究其原因,前者是“高收入,高支出,高成本,低结余”。收入中“含金量”低,药费占58%以上,临时工工资支出连年翻番,钱如流水一样从医院东门进西门出。如此收入越高,医院越无益处,社会负担越重、人民越发不满。因而,在政策导向上,我们要求医院建立完善系统的效益指标体系,定期统计分析门诊人次平均费用,住院日平均费用,职工人均创收,每百元固定资产平均创收,每百元业务收入需人员经费总支出,固定资产增值率,药费占业务收入比,收支比等效益指标。

3.2重效果轻价格,抓紧解决“三多一少”,尽快使医院从高负债经营走上收支平衡的道路上来

在改革过程中,不少医院通过集资、贷款、合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增添了大型设备、仪器或修建了病房、门诊楼。投资较早的医院可能已经清贷减负了,但是仍有不少医院至今仍是背着沉重包袱、高负债经营,特别是一些经营不善,设备维修频繁的单位,现在仍是处于“投资多、还债多、消耗多、回报少”的状况中。NMR、CT刚出现时,成本高、收费价格高;后期,这些设备已完全充斥于市、县级医院,导致竞争,价格下滑,甚至利用回扣、赠物等非法手段拉病人或医疗技术滥用,导致超额服务和费用暴涨。当前,医疗制度改革公费医疗限额,对其是当头一棒。因此,近一时期来不少医院竞相在价格上做文章,时而引导病人高价消费(特别是开进口药,创造新需求项目上);时而削价争抢病源,几近“倾销”,都为的是在医疗制度改革后多占一些“市场份额”,把工商企业的经营方式引入医疗改革固然是不错,但是若不从重医疗效果、社会效果上着眼入手,单凭打“价格战”,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的经济收入问题。要从提高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中提高治疗质量,让病人有个满意的医疗效果;要从减少设备投资成本、使用成本和维修费上降低设备经济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压缩医疗费用。病人担心医疗费用定额后,医院为了避免超支自负,会减少必要诊疗项目或尽选价廉质劣药品,进而降低医疗保健水准,影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此,有不少地方建立了社会监督制度、卫生部门检查制度、医院自律制度。但是抓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和双向转诊制度和体制,才是关键政策导向。尽快克服当前大医院治小病,小医院(实为个体诊所,工矿驻社会办医医院等)治重大疑难病的反常现象。只有大医院提高了重大疑难病症的占床率,才能充分发挥大医院的卫生资源效应,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开机率、阳性率,进而提高医疗效果和经济收入,为此才能从根本上尽快使医院清贷还债,减负减压,收支平衡,使医院经济走入良性惯性运转轨道上来。

3.3重科学管理轻粗放经营,抓紧单病种管理和成本核算,逐步实现依病种结构收费的合理付费办法

1983年10月1日,美国医院的收费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占医院总收支40%的Medicare,改变了以前按病人治疗过程实际消耗收费办法,开始按由468个诊断相关疾病组(DRGs)组成的疾病分类系统为统一标准进行收费。其后,不少国家地区,包括我国台湾省都采用了这种办法,尽管当前国内尚不具备开展的条件,但是,我们的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医疗制度改革后,医疗费用的筹集、支付、价格管理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远非卫生系统一家所能左右或决策的。领导只懂医疗技术不行了,同时还要会抓经营。如果说我们现在抓经营了,那也仅仅是一种粗放经营,必须尽快过渡到科学管理。从大方向上讲,收费改革的趋势应当是按病种结构收费。为此,须尽快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探讨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诊断相关疾病组,同时统一某一特殊病症或一组有明显共性特征的疾病分组办法、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二是研究制定各组病症的基本诊疗收费标准、成本核算;三是实践摸索新的收费方式,包括按成本收费—资金预付制;保险金额定比及赔偿办法等等。在成本核算方面,鉴于我国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悬殊极大,各省应自行开展多病种结构的成本效果分析(CE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国家可在各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制定单病种管理及其成本价的范围,指导全国医疗机构尽快实现依病种结构收费的合理收费办法。

3.4重长远目标轻眼前利益,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认真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医疗费用新模式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仍然是带有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单纯从卫生事业自身利益需求去要求政府和社会适从是不客观的。首先,医疗卫生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部分,局部必须服从全局,靠医疗市场化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待遇行不通。反过来,靠政府补偿机制实行全福利医疗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医疗费用必须控制在各个时期国民收入、物价、消费水平的相对适当量上。如何掌握这个量,我们在卫生部人事司1992年4月编印的《卫生管理科学培训班论文汇编》中提到了《论编制医院价格指数的必要性及方法》,从微观管理的角度,探求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市场行情的医疗费用价格指数,使之成为政府、人民、医疗机构三方都能认可的医疗费用适当量。从宏观管理的角度,从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看,医疗必须走向福利性与盈利性分工、分家、双轨式的道路。国家掌握少数大医院为低收入人民解决更多医疗福利,而社会办、民办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特需的高层次服务的高消费医疗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能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又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在医院体制改革中,有的地方引入了股份制,有的医院与企业形成了联合体,其目的无疑仍是寻求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从管理的角度入手改善医院的经营机制,最终也可降低成本和压缩医疗费用膨胀。因此,除了国家补偿为主、福利医疗为主的大医院外,其它医院也可以探讨所有权与经营分离的改革道路,让懂医学技术的人专心搞业务,让懂经营的人专门抓经济,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有利于医疗成本和费用的降低。

医疗费用范文第4篇

最近这一年以来,美国民众在承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同时,还遭遇到了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平时努力工作得不到加薪升职的机会也就算了,连生一场病都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承受得起,这岂不是雪上加霜。

一家专门从事医疗行业研究的咨询公司这样形容:一名普通大公司的职工,在2009年所花费的保险费和白付医疗费用大概在3826美元左右,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9%之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人从现在开始,都应该认真规划自己的健康账户以减轻医疗负担。尽管美国政府正在就医疗改革进行研究,但节省医疗费开支,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一招:学会跟医生讨价还价

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养成跟医生讨价还价的习惯,但这个习惯却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困难时刻。如果没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的话,刷信用卡也是一种办法,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方法过度使用。当然,也可以货比三家,不同的医生,对病人收取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医疗保险网站上,会有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哪家医院提供的CT扫描比较便宜等等。当然,也不要以价格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也要对一些医院的设备和声誉比较一下。

其实,如果遇上小毛小病的,你也可以不必急着上医院检查。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觉得伤到了自己的背部,可能医生就会建议你去做一个详细的MRI(核磁共振成像),但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再观察一段时间。多数情况下,过几个星期以后,你的背部也许就会不治而愈了。

第二招:谨慎对待高额药方

医疗费支出的高低往往跟处方上的药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治疗一种病症可以有三种不同价格的药品――一种是普通价格的药品;另外一种是价格比较高,而且品牌较受欢迎的药品;最后一种是较少人使用,效果非常显著,但价格很贵的药品。

医生并不一定了解病人的医疗保险情况,所以他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开药方。所以,要想省钱的话,就要咨询一下保险公司,或者上网查询一番,也可以尽量建议医生开一些便宜的药给自己。

当然,病人自己也可以选择根据医生处方,自行去药店采购,因为很多药店会给主动上门采购的病人提供一些折扣。

第三招:用好灵活支出储蓄账户

许多人往往会忽略灵活支出储蓄账户(FSA)的重要性。在全美国,80%的大型雇主们都会提供这个灵活支出储蓄账户,但却只有22%的雇员曾经注册使用过。

FSA能够把你关于健康开支的一部分列入雇主税前的开支项目之下,也就是说可以免税。举个例子,如果你预估到当年会产生不少的医疗费用,你可以做个估算,然后将这部分费用记入雇主的FSA中,这部分被扣除的费用,不会被视作雇主当年的收入,即避免缴付联邦及州政府的相关税收。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所扣除的费用若当年未用完,不能留到第二年使用,也不能提取,只能放弃权利,把有关费用拨归雇主拥有;第二,注册这个FSA账户的前提是,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如结婚或者生孩子等等,而且要等到每一年的年底才能申请。

第四招:开启健康储蓄账户(HSA)

如果家庭医疗保险自付费用超过2300美元的话,那么建议开启一个健康储蓄账户(HSA)。跟FSA类似的是,这两个账户都能帮助用户节省医疗开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HSA能够储蓄足够长的时间。因此,如果普通美国民众利用这个账户购买健康保险的话,就可以不用上缴任何税费。

今年,每个美国家庭上缴的健康储蓄账户金额上限达到5959美元,个人上缴的上限达到3000美元。从55岁到65岁,随着年龄每增加一年,上缴上限随即增加1000美元。如果到退休的时候,账户里面还有金额的活,可以用于除了医疗意外的其他投资,比如证券。当然,这时就需要缴税了。

在美国,HSA也有不同的种类。你的老板可能推荐给你一个,你也可以自己选择,有一些甚至建议你投资基金。但要记住一点,千万不要把HAS账户里的钱滥用,尤其是5年以内的“救命钱”。

第五招:不必都上大诊所

每到周末,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即使是一点小毛小病,你也要等上半天,而且代价不菲――至少100美元的费用。但对付这种情况,显然还有更省钱的方法。

首先,一般大的公司都会有附设的诊室,那里的医生和护士会非常耐心地进行检查,并有足够的能力开药方,而且费用绝对低廉。

其次,一些连锁的小诊室也能够提供好的服务,前提是自己明白身体出了什么状况。如果是一些小毛小病,最适合去这样的小诊室了。

第六招:切勿停止缴付医疗保险

在美国,给自己预留6个月的应急现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普通职员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失业,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刻。这个应急现金应该包括保险开支,因为保全医疗保险,就等于保全自己的健康。另外,如果停止缴付医疗保险63天的话,即使以后找到工作,那么新的老板也没有办法继续帮你缴纳先前那个已经失效的医疗保险账户。

建议每个员工向公司的人事部门询问清楚,一旦失业,自己需要向自己的保险账户中缴纳的资金是多少。

第七招:运动让自己更健康

你的老板自然希望自己的员工更加健康,不是因为他爱你。他们只是在尽量控制公司的开支而已。

现在,大约90%的大公司老板愿意向员工提供健康投资,比如帮助他们减肥或者戒烟。因此,他们会替员工办一些健身卡等等。其他还包括免费健身教练,提供一对一服务。员工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种机会。第八招:避免过度投保医疗险

现在的医疗保险有些令人难以选择,因为品种繁多。除了传统的医疗保险之外,现在又多出来一种属于比较私人性质的“医疗保险优良计划”。这些计划是一些新的保险品种。但正因为比较新,所以要格外当心,以防重复消费,花冤枉钱。同时,还要查清楚,自己经常服用的药物是否在这些“医疗保险优良计划”之内,如果在内,那就可以考虑办理。

另外,如果你经常需要到其他地方出差或者流动的话,那就要考虑城际网络比较发达的那种医疗计划,否则你会很被动。

第九招:减少眼科和牙科费用

一些美国的公司可能会为员工提供眼科方面的福利,看上去非常具有诱惑力。但在签合同之前,要先计算一下自己在眼科方面的投入,比如镜片、验光师等等,然后再算算能够给自己节省多少。另外,不要忘记,FSA和HSA也能够提供眼科的医疗开支。

医疗费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 特殊户医疗费用 管理 实践 基本医疗

我国推行医疗保险已经多年,在医疗保险的实际应用中,为广大参保人员带来了不少切实好处。特殊医疗费用作为医疗保险中的一个方面,目前对其具体定义尚不明确,大致上来说,特殊医疗费用是相对于基本医疗的基础上,主要指医疗费用金额较大、基本医疗支付不起的,需要由单位、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这三方共同支付,或需要由三方中的两方共同支付的医疗费用。探讨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地方特殊医疗费用的具体情况,讨论其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保障特殊医疗费用发生时,参保人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一、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

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在我国还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固定的划分,各个地方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地方特殊情况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进行了制定,因此,有特殊医疗费用政策的各个地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从总的方面、大原则上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一般情况下,对因病情需要,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在购买组织或器官的时候,以及对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抗排斥药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费用,可以采用个人支付20%,单位支付80%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这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是指限于肾脏、心脏瓣膜、角膜、血管、皮肤、骨髓等。另外,因病情需要,在体内安装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时所需的费用,可以采取个人支付10%,单位支付40%,剩下的一般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或者抢救的时候,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费用,可以采用个人和单位各支付一半的方法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而在确定特殊医疗费用待遇的时候,可以建立特殊医疗补充保险基金,以更进一步的为参保人员提供保障。各个地方在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各种因素,制度适合本地区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

二、管理特殊医疗费用的措施

特殊医疗费用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其正常、良性运行,对特殊医疗费用的增加加强控制,对分担特殊医疗费用的合理性进行不断改善,逐渐达到完善的效果。首先,管理过程中要实行事前征询制度。在特殊医疗费用产生之前,参保人员一定要在相关单位和结构了解好特殊医疗费用的相关政策,对特殊医疗费用做到了然于胸。参保人员不方便告知或有困难的,则告知其家属,待征得参保人员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并且还要在“征询意见单”上签字之后,才能进行特殊医疗。其次,管理中要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特殊医疗费用产生的审批一定要严格,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当然,特殊医疗费用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很多偶然性,如果参保人员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审批程序的,可以在特殊医疗进行过后进行补报,补报的期限在一周之内。在对特殊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时候,需要由相关负责单位进行预审,通过预审的特殊医疗费用,才能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第三,在特殊医疗费用中,对人工器官目录、体内置放材料、报销的额度等进行限制,设置一定的界限。参保人员在进行报销的时候,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超过或与设定的界限值相当,则按照最高界限值进行报销,超出最高界限值的部分由个人进行支付。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比最高界限值低,则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第四,特殊医疗费用的管理中一定要控制好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的总额。

三、特殊医疗费用管理实践改进

特殊医疗费用在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其管理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和高效。第一,单位支付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当的降低,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还可以取消单位支付政策,以提高大病医疗统筹金筹资额度的方法进行代替。或者结合实际情况,可将特殊医疗费用改由个人、单位和大病医疗统筹金三方或其中的两方支付。第二,将个人年度内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累计起来超出一定额度的,对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救助范围。对个人支付年度累计超出一定额度的特殊医疗费用,将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基本救助范围,由救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费用。比如城镇居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就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第三,取消特殊医疗补充保险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对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参保人员参加,用以解决个人负担的特殊医疗费用问题。

四、结束语

医疗保险殊医疗费用管理工作,需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合理确定费用范围和待遇,对配套管理措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多种形式为特殊医疗费用提供保障。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医疗保险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主要保障基本医疗,因此,只有从各地医疗技术和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个人、单位和医疗保险基金三方的实际承受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特殊医疗费用的管理工作,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正明.医疗保险殊医疗费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

[2]田孝.适当调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降低精神病人住院费用负担[J].中国医院统计.2006

医疗费用范文第6篇

一、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

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在我国还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固定的划分,各个地方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地方特殊情况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进行了制定,因此,有特殊医疗费用政策的各个地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从总的方面、大原则上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一般情况下,对因病情需要,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在购买组织或器官的时候,以及对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抗排斥药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费用,可以采用个人支付20%,单位支付80%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这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是指限于肾脏、心脏瓣膜、角膜、血管、皮肤、骨髓等。另外,因病情需要,在体内安装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时所需的费用,可以采取个人支付10%,单位支付40%,剩下的一般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或者抢救的时候,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费用,可以采用个人和单位各支付一半的方法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而在确定特殊医疗费用待遇的时候,可以建立特殊医疗补充保险基金,以更进一步的为参保人员提供保障。各个地方在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各种因素,制度适合本地区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

二、管理特殊医疗费用的措施

特殊医疗费用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其正常、良性运行,对特殊医疗费用的增加加强控制,对分担特殊医疗费用的合理性进行不断改善,逐渐达到完善的效果。首先,管理过程中要实行事前征询制度。在特殊医疗费用产生之前,参保人员一定要在相关单位和结构了解好特殊医疗费用的相关政策,对特殊医疗费用做到了然于胸。参保人员不方便告知或有困难的,则告知其家属,待征得参保人员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并且还要在“征询意见单”上签字之后,才能进行特殊医疗。其次,管理中要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特殊医疗费用产生的审批一定要严格,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当然,特殊医疗费用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很多偶然性,如果参保人员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审批程序的,可以在特殊医疗进行过后进行补报,补报的期限在一周之内。在对特殊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时候,需要由相关负责单位进行预审,通过预审的特殊医疗费用,才能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第三,在特殊医疗费用中,对人工器官目录、体内置放材料、报销的额度等进行限制,设置一定的界限。参保人员在进行报销的时候,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超过或与设定的界限值相当,则按照最高界限值进行报销,超出最高界限值的部分由个人进行支付。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比最高界限值低,则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第四,特殊医疗费用的管理中一定要控制好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的总额。

三、特殊医疗费用管理实践改进

特殊医疗费用在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其管理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和高效。第一,单位支付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当的降低,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还可以取消单位支付政策,以提高大病医疗统筹金筹资额度的方法进行代替。或者结合实际情况,可将特殊医疗费用改由个人、单位和大病医疗统筹金三方或其中的两方支付。第二,将个人年度内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累计起来超出一定额度的,对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救助范围。对个人支付年度累计超出一定额度的特殊医疗费用,将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基本救助范围,由救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费用。比如城镇居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就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第三,取消特殊医疗补充保险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对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参保人员参加,用以解决个人负担的特殊医疗费用问题。

四、结束语

医疗费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费用;管理;利用

医疗费用反映了医疗服务资源的消耗,其费用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服务类别、医疗资源所占比重。因此,做好医疗费用信息的挖掘利用工作,对医院运营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医院HIS系统,根据不同需求和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在建立了若干数据仓库和费用分析表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医疗费用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利用。为医院、科室、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医疗资源运营情况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数据仓库的建立

根据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和统计分析工作需要,通过HIS系统建立如下医疗费用分析表:住院疾病费用分析表;重点疾病住院费用分析表;单病种疗效费用分析表;损伤中毒病人费用表手术病人费用分析表;重点手术住院费用分析表;住院医保病人费用分析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临床科室业务收入表;重症监护室(ICU)业务收入表;手术麻醉科业务收入表;转科病人费用表;护理费用分析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表;物供科费用支出表;总务库房支出表;医疗库房支出表;医技科室工作量费用分析表。

2、数据内容

包括:(1)自然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费用类别。(2)诊断信息。入院诊断、出院诊断、ICD编码、手术编码、损伤中毒码。(3)费用信息。床位费、诊疗费、放射费、放疗费、化验费、检查费、麻醉费、手术费、护理费、材料费、药品费、血费、氧气费、其他费。(4)病情信息。危重、抢救、护理等级。通过提取上述信息,为医疗费用的数据挖掘作好数据准备。

3、方法

3.1统计指标:出院人数、增长率、贡献率、增长速度、拉动率、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住院日均费用、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

3.2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秩和比法、环比、定基比。

4、利用效果

4.1在医院运营考核的利用:医疗费用信息是反映医院运营状况的重要的业务指标之一,是年度工作总结,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按医疗组长统计)、转科病人费用明细表,将有转出病人费用从该病人相对应费用项目中减出,将有转入病人的费用加入到该医疗组长病人费用相对应费用项目中,最后形成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科室本期业务收入是根据各科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汇总而成。对科室和医疗小组的业务收入数据分析是通过计算增长率、贡献率、拉动率、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等统计指标进行评价,较好地反映了医院、科室和临床医疗小组本期的运营状况。

4.2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的利用:每月通过对出院病人医疗费用数据统计,结合物供科提供的分科非卫生材料消耗;总务库提供的水、电、气消耗和医疗库房提供的分科卫生材料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及时、准确地将医院、科室、部门本期收支情况呈现了出来,使医院领导、科室及部门主任能及时地了解本期运营成本情况,对医院和科室加强成本控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3在药品使用管理中的利用: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降低药品比例是医院常抓不懈重要工作。我们利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动态分析表,通过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强度、使用率、出院病人药品占比等指标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医院和临床科室本期用药情况,对药品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形成了临床医生主动及时到统计部门关心药品使用情况。

4.4在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的利用:单病种医疗质量及费用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某一疾病在一定时期总体的平均水平。单病种医疗质量评价是考核临床医生和科室工作质量优劣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医疗管理导向性强,能引导医生积极收治危重病人、注意诊断质量、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合理用药、提示医生关注医疗成本。[1]根据分科收治疾病不同选择病种,本分析表共选择50种疾病分别从出院病人数(含疗效)、病人付款方式、平均住院床日、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含药费、检查费、手术费)进行同期费用对比分析。为医院进行成本分析,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4.5在考核医疗设备使用的利用:通过医技科室工作量和业务收入分析表达到对放射科、检验科、放疗科、超声波室、纤维镜室、心电图室、肺功能室、心导管室、血液透析室、理疗室本期检查、治疗人次和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对该医技科室的贡献率,对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仪、CT、彩色超声仪等单个进行使用效率分析,为决策者了解医疗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参考数据。

4.6在统计预测中的利用:根据数据仓库存储的历史数据,每季度运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评滑法等统计方法对下一季度的诊治病人数、业务收入进行预测,为医院和科室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4.7在特特殊科室管理中的利用:ICU作为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重要科室,因投入医疗设备多,医疗资源消耗大而被受医院关注;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手术的特定场所,因同样会产生医疗费用,特别在药品使用方面,因药品比例最终会反映到出院者所在科室头上而受到临床医生关注。因此,开展对ICU和手术室运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很有必要。ICU室是通过对该科收治病人数和入住该科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报告期的费用支出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手术室是通过对该科展开的手术病人医疗费用及费用结构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结果是对科室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5、讨论

5.1计算费用指标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众所周知费用数据属偏态分布资料,在统计处理和表述时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和习惯性表述,如出院者人均费用应该用中位数数据而非算术平均数。

5.2精细化成本核算仍以财务数据为准。统计部门计算的临床分科业务收入是用出院者医疗费用计算而得,不仅含本期实际发生额,部分还包含报告期前发生数,而科室费用支出之含本期实际发生额,因此,提供给临床科室的统计分析资料只能作为成本分析参考数据,不能作为精细化成本核算蓝本数据。

5.3医疗收入是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在评价临床科室、医疗小组工作效率时,要剔除成本费用(如:材料费、药费),计算医生、护士人均担负的床日;人均担负的费用等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科室和医疗小组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谢小兵 郑洁 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市中山医院

参考文献:

医疗费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药品;费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92-02

近年来,医疗费用偏高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1],远远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10%的增长速度,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控制医疗费用的焦点就是如何降低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依据的应用性学科,从其诞生到现在已近30年,如今它已在控制药品费用、制定药品价格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什么是药物经济学

1.1 概念

药物经济学是关于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2]。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3]。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1.2 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4]。

1.2.1 最小成本分析

是比较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何种药物治疗或其它医疗干预方案,哪种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

1.2.2 成本效果分析

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 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两种表示方法: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和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

1.2.3 成本效用分析

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

1.2.4 成本效益分析

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 效果分析不同的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2 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

2.1 合理因素(不可控因素)

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环境污染、药品研发成本大幅增加等。

2.2 不合理因素(可控因素)

2.2.1 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

如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存在某些缺陷,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现象的普遍存在等。

2.2.2 不合理用药

主要由治疗方案选择不合理、药物使用不合理、药品销售行为不规范等原因引起,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药物资源,还会延误疾病治疗,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产生,使得药品费用不断上涨[5]。

3 药物经济学在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

3.1 指导新药研制和生产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低、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6]。

3.2 制定报销范围

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等考虑较少。用药报销范围既要考虑临床需要,又要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通常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一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7]。

3.3 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

凡药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

3.4 制定用药目录

目前,我国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将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一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一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将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一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 目录的制订也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防止不合理用药。

3.5 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分类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而有所改变,尤其是药品服务市场,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行到药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在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方面的信息,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而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指导病人选择质优、价廉、安全、高效的药品,减少浪费。

3.6 制定审计标准

以药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制定审计标准,是加强审计监督的基本前提。审计本身不能解决审计依据的标准问题,依据药物经济学原理制定的审计标准将有利于医疗行业各种类型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7 提高药品价格管理效率

目前我国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8];对其它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目前我国化学药品以及抗生素类药品的几次降价调整,使虚高的药品价格暂时回落,降低了患者药品费用,减轻了公费医疗保险基金药品费用上涨的压力。

总之,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永佩,张钧.医院管理学 (药事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94.

[2] 孙利华.药物经济学与新药研究开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

[3] 何志高,陈洁.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1999,15(5):290.

[4] 李大魁,徐君.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J].中国药学,1999,34(1):50.

[5] 李峰.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丛刊,2001,(5):69.

[6] 徐端正,药物经济学及其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0,19(2):139.

[7] 卢结义.临床药学参与医院药品管理的方式 [J].现代医院,2003,3(3):152~153.

医疗费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肺部感染;病例分型;医疗费用;住院日

Application of disease-case classification in evaluation on medical cost and hospitalization date

WU Li-jun, YE Hui-qing, WENG Su-xia.Shantou central hospital, Shantou 515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the quality cost management mode that is based on disease-case classification for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medical cost and hospitalization date between patients who have the same disease but in different condition. Methods Divide patients with lung infection including 751 cases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nd 776 cases of integrate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into A, B, C and D categories;analyze the medical cost and hospital stay length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185

作者单位:515000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medical cost and hospital stay length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case classification. The medical cost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from categories A and C as well a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category C are less than the integrate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which ha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s. The rate of the integrate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ategory C is higher than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he rate of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ategory D is higher than the integrate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ategory, and P

【Key words】Lung Infection;Disease-case classification;Medical cost;Hospitalization date

病例的复杂性和病情严重度是影响医疗效果和卫生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同一个病种的病例,医疗质量、费用成本往往因病情不同而差距很大,故现行的单纯按病种划分的质量、费用管理方式存在缺乏可比性等缺陷。本文通过对肺部感染患者按病情进行病例分型,探讨科学的新的医疗质量费用管理方式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ICD-10编码检索2008年我院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筛除无效住院日病例之后,呼吸内科751例,综合内科776例,住院费用经剔除与诊疗无直接关系的项目之后作为医疗费用来统计。

1.2 方法

1.2.1 病例分型 选取与病情密切相关的变量,如:入院时情况,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入出院诊断符合情况,确诊日期,会诊情况,是否抢救,疗效,年龄,护理等级,有无输氧,有无特殊操作如支气管纤维镜检查、胸腔穿刺术、气管插管等,应用Visual foxpro软件计算机编程对病例判别分型,将所有病例分为四型:A型(单纯普通型)、B型(单纯急症型)、C型(复杂疑难型)、D型(复杂危重型)。

1.2.2 评价指标和统计方法 分别计算呼吸内科和综合内科各型肺部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日均医疗费用,用(x±s)表示,方差分析各型之间的差异,t检验科室之间的差异;计算两个科室的C型率、D型率, χ2检验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个科室各型肺部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日(如下表1、表2),除B型病例因例数较少不做统计学对比之外,不同分型患者之间医疗费用和住院日都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呼吸内科和综合内科各型肺部感染患者的平均日均医疗费用 (x±s,元)

A型B型C型D型F值P值

呼吸内科110例9例 337例 295例

679.57±203.93705.38±312.74 813.60±283.93 1183.84±574.7787.202 0.000

综合内科 53例 6例 542例 175例

801.69±364.86718.55±293.82 922.17±392.57 1413.16±2188.79 14.421 0.000

t值2.738 -4.4101.358--

P值0.007 - 0.0000.176--

表2

呼吸内科和综合内科各型肺部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x±s,d)

A 型B型C型D型F值 P值

呼吸内科110例9例 337例 295例

7.24±4.11 6.61±3.20 10.34±6.72 17.03±20.0129.2370.000

综合内科53例6例542例175例

8.13±5.82 7.23±2.33 12.34±12.4918.74±25.2713.7330.000

t值 1.132 -2.709 0.767--

P值 0.318 -0.0070.444 --

3 讨论

3.1 病例的复杂性和病情严重度是影响医疗卫生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如上所述,同一个病种的病例,因病情不同、病例分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医疗措施,发生不同的医疗费用,或是出现不同的转归[1],差距很大,单纯按病种划分的费用管理方式不能合理体现这种差别,传统医疗评价体系缺乏同质可比性,容易造成不符合实际的假象。 本文探讨以病例分型为基础的质量费用管理方式,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可靠、可操作性的评价工具,使医疗质量费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在制订费用和住院日的控制指标时能因所收治病例的病情不同而异,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对医疗服务进行监督、评价;在制定和调整医疗保险费用标准方面,既避免对危重病例的费用支付补偿不足而不能满足医疗需求,又防止对轻型患者过度医疗造成卫生资源浪费。

3.2 应用病例分型评价医疗费用和住院日,是在相同病种、同型病例之间进行比较,所收治患者的疑难危重病例率(CD型率)高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疗单位的技术水平状况,能合理评价不同的医院、科室、医生之间的医疗质量、效率和费用消耗,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对医疗服务费用消耗的监督与理解,正确引导患者选择就医。

3.3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院和医生的医疗行为有着根本性影响,按病种划分的费用支付方式存在降低医疗服务水平和数量,不利于发展高、精、尖医学科学技术的隐患[2]。由于病例分型充分考虑到同一种疾病不同病情的差异,可全面、公正地评价不同医院、科室、医生的医疗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有利于激励临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愿意多收治疑难危重的患者,采用耗费资源大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另一方面有助于自觉规范其医疗行为,及早诊断、合理治疗,防止滥开大处方、过度医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总之,应用病例分型,有助于科学控制和合理评价医疗费用高低和住院日长短,也为真实反映不同医疗单位的诊疗质量和效率提供客观的依据,是医疗质量费用管理方式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续红梅,王军民,常春林.病例分型管理与医疗质量费用管理模式.中国病案,2009,10(6):34-35.

医疗费用范文第10篇

第一条为提高全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水平,有效降低职工大病医疗费用支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凡参加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适应本办法。

第三条凡是参加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参加城镇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下称大病保险),实行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并坚持科学管理、公平公正、民主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大病保险是报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达到最高支付限额以外的医疗费用,实行区办区管。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萍乡经济开发区医疗保险局(以下称区医保局)为我区大病保险经办机构,执行萍乡经济开发区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大病保险的日常管理,其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按缴费总额的5%纳入年度预算。

第三章基金的筹集与使用

第六条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在本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均作为被保险人,由其所在单位按实际人数缴纳大病保险金到区医保局,筹资标准为185元/人·年,其中单位出资100元/人·年,个人出资85元/人·年。

第七条大病保险基金按年度缴纳,保险期限为一年。

第八条大病保险基金实行全区统一管理,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当年基金结余自动转入下一年累计使用,当基金累计超过当年征缴总额的1.5倍以上,则可由区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协调提高待遇;如果当年大病保险基金不足以支付参保职工大病医疗费用,则将当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的40%用于支付不足部分,如果以上办法仍不足以支付,则由区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协调筹资解决。

第九条大病保险基金用于支付以下费用:参保职工在区医保局指定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费用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限额以外的费用,按比例支付给个人。报销标准为:起付线为0元,5000元以内按85%报销,5000元以上按90%报销,报销总费用最高达到16万元。

第十条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参保职工支出医疗费用的,大病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医疗费用。

1、我区医保政策规定的“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的项目;

2、在保险期限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3、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中国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4、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或武装叛乱;

5、因流行突发性疾病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大范围危、重病人的救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十一条参保职工所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以外,凭以下证明材料向区医保局申请大病保险基金: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单据及报销手续复印件一套;

2、参保职工身份证明;

第十二条区医保局收到参保职工的申请后,在证明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将在三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定,并予以支付医疗费用。

第四章附则

上一篇:免费医疗范文 下一篇:医疗产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