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转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3:31:36

业务转型论文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篇

1.1在挖掘潜在客户上找市场

通过多次会同乡镇邮政网点员工深入乡镇圩场及七站八所等客户市场的调查与内部反复分析发现,邮政业务种类的转型是挖掘大批潜在客户的利器,还可以根据客户喜好,提供邮政综合服务项目,这才是企业盈利的根本目的。而业务转型只是邮政服务内扩外延的一种手段,是运用现代经营手段,达到激活客户用邮需求的目的,给企业带来一大批客户群体和一个不同寻常的盈利空间。因而,乡镇邮政网点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将现有低效甚至无效的基础客户转换为有效客户。通过上门走访,激活长期不动户,使其使用邮政业务;开展刷卡消费兑换礼品活动,促进客户使用,以此唤醒睡眠账户。二是将曾使用邮政业务的客户转换为有效客户。通过短信、电话邀约等形式,吸引客户参加“用邮有奖”等活动,挖掘更多有效客户。通过分析客户属性找准适合邮政的替代产品,激发客户二次用邮的兴趣。三是将新客户转换为有效客户。乡镇上的流动人口虽然不如城区多,但邮政服务也要纵深推进,追求“最后一公里”,力求全覆盖。小乡镇也会有大市场,这就要求乡镇邮政网点的每个员工必须树立以抓小项目开发为突破口的经营理念,不断做大客户基础群体,做到小项目不放过、大项目尽管做;同时,以厅内采集、厅外收集为手段,挖掘更多固定的增量客户群,为乡镇邮政业务发展再加一把火。

1.2在加大宣传力度上深引导

乡镇邮政网点务必通过各类形式的宣传,扩大邮政产品在整个乡镇的知名度,使客户有业务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邮政,形成一个对邮政业务全部知晓的客户群体。在宣传载体上,一是要利用好内部资源,通过网点LED门楣、X展架、营业标识牌等工具宣传邮政业务。二是利用好外部渠道,巧妙整合,通过LED业务宣传栏、墙体广告以及张贴“致用户的一封信”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三是把逢圩(赶集)作为宣传邮政金融业务的唯一阵地,把全乡所有村的赶圩时间全部集中起来,统筹安排,逢村赶圩,不论周末或假日都及时组织人员下乡宣传,或摆摊设点散发宣传单页,或开设金融知识课堂并播放形象宣传片,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向农村用户宣传邮政金融知识。

1.3在举办各类促销活动中重点推介

在农村经营邮政业务的难点在于村民的观念与喜好不同于城市人,对新业务的接受程度也有区别。因此,邮政人员应循循善诱,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亲近与客户的关系,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加深邮政在客户心目中的印象。一是开展网点人员“多说一句话、说好一句话”活动,广泛引导客户在网点办理业务。二是开展金融“进村入户”、“进店铺访商户”,报刊发行“进校园、进乡村、进厂矿”等活动温暖客户。三是开展客户恳谈会,倾听客户对邮政服务的心声,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来稳定客户。四是让客户亲身体验邮政各类业务,如通过样报试读、邮政储蓄短信免费试用、网银现场体验、商函账单试寄等方法留住客户。五是开展理财沙龙、产品说明会、用邮有礼、刷卡抽奖来安抚客户。六是开展免费医疗咨询、量血压等活动来慰藉客户并宣传邮政业务。七是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在为村民普及识别假币知识的同时,灌输邮政金融业务知识来维护客户。

2深入分析,精心维护,着力培养优质客户

如果说优质客户的贡献率决定邮政企业的受益率,那么优质客户的培养将决定乡镇邮政网点今后的发展出路。下一步,必须通过客户名址、业务渠道和发展手段等,着力培养客户的用邮习惯,增加客户用邮频次和数量,真正达到培养优质客户的目的。

2.1召开经营分析会,找出业务发展症结与对策

邮政企业经营的业务种类较多,乡镇邮政网点对每项业务都要精于积累、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找出不足,为下一步开展经营工作积累经验。一是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每周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会,对一周的经营工作进行小结与回顾,及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认真深刻剖析欠缺的问题。同时,利用各种走访客户活动掌握的客户信息,专门建立客户档案,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用邮需求。二是准确判断客户的用邮意向。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好大客户用邮情况分析,预判客户用邮需求,进一步调整营销思路,深入挖掘客户用邮潜力。三是及时跟进客户消费情况。充分利用金融客户管理系统,分析客户资金流向及到期给付情况,判断客户的金融状况,帮助客户理财,引导客户消费。

2.2畅通并灵活运用各类有利渠道,为客户搭建绿色通道

一是利用邮政自有网点优势,展示并销售邮政产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或者与用户一对一互动的方法,真正把营业厅变成销售厅,把营业员变成营销员。二是不断丰富渠道产品,吸引人气。在邮政自有网点和社会代办点加载代收通信费、水电费和代售票务等便民服务,在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收入。三是通过整合邮政的社会渠道,如便民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等,扩大邮政服务范围。四是在渠道建设方面选好人,择好址。位置的选择:助农取款点一般应选择人口比较集中,当地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村落,并且处于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人的选择:第一,要求人有良好的信誉,没有不良前科,以确保金融服务的资金安全。第二,要求人有较为充足的现金流,确保业务正常运转。第三,要求人对自己从事的业务有较强的主动性,对金融新产品接受度较高,自己经常有转账缴费的需求,并且乐于此项服务工作。

2.3创新发展手段,开展贴心服务

随着城乡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乡镇市场对邮政企业的服务升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员工日常开展的营销不仅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多元化,还要注重服务的高效优质化。因此,乡镇邮政网点的广大一线员工应该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常练服务内功,常谋发展之策。一是以开展情感营销为主。挖掘单位内部的营销能人(或帮扶人员),运用其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客户关系,通过开展情感(关系)营销促成协议签订,实现客户开发与产品销售。二是以开展方案营销为辅。通过走访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产品开发方案。也可根据客户对邮政产品的需求及经营现状,结合企业自身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解决方案。三是以开展项目营销为补充。由于乡镇不同于城区,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低下、人口数量有限的地方,邮政业务项目开发会受到限制,为此,应在这些地区多开发一些代字号业务,如:工资、代收、缴费业务,根据不同市场制定客户开发项目方案,对同一市场或同一综合用邮客户制定整体营销策划方案,达到整体开发、联动发展的目的。

3优质服务,细心维护,常态化培育忠诚客户

一是用服务来培育忠诚客户。在对外服务上,提倡周到细致的服务,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帮用户所需;在管理机制上,落实首席客户经理制。由乡镇邮政网点负责人担当首席客户经理,主动加强与客户单位领导层面的沟通,挖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二是用情感来培育忠诚客户。情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深层交往的助力器,是提升客户信任度的根基。因此,要不断加强与客户的日常联系和沟通,如客户生日祝贺、节假日短信祝福等,提升客户的信任度与归属感,确保邮政员工与客户成为相依共存的忠实朋友,对推动业务发展大有裨益。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档案馆;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界关于某一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测度,可以定量地客观地评价该主题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及在学界的影响力。[1]为加强对有关综合档案馆研究情况的了解,本文拟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的1982—2011年间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这些年来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为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1 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CJFD作为数据来源,以“综合档案馆”为主题词和题名,对1982—2011年间有关综合档案馆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60篇(检索时间为2012年6月20—21日)。在对检索结果加以核对筛选后,剔除了一稿多投、重复收录等情况,并去掉其中的简报、文摘、通讯等,最后得到用于统计的有效文献267篇。

2 具体数据统计分析

2.1年代分布。某领域或专业的论文产出量与年代分布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而达到揭示其研究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目的。[2]由图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1982~2011年,我国综合档案馆研究年均发文8.9篇,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形上升趋势,其第一篇研究论文出现于1984年。可见,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档案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档案界对综合档案馆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索的时间却滞后了30余年。

(2)从1984年—1990年为综合档案馆研究的发轫阶段,7年发文只有8篇,约占总发文量的3%,说明这段时期该领域的研究虽然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但由于遭遇十年破坏,档案馆尚处于恢复、重构阶段,加之当时业界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直接导致对综合档案馆研究速度的缓慢。

(3)1991—1999年为综合档案馆研究的慢速升温阶段,发文曲线虽然有所上升,但幅度较为平缓,其发文量为48篇,占总发文量的17.98%。这可能与当时档案界出现的重温“二点论”的思潮有关。这一时期,档案界出现了档案馆与档案室均衡发展的主张,分散了业界对综合档案馆的注意力。

(4)2000—2011年,虽然综合档案馆研究论文的绝对数量不是很大,但相对前几个阶段,研究论文的提升幅度相当明显,处于高位增长状态,反映了业界对综合档案馆的重视不断增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推进,档案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档案界出现了重申档案馆主体地位的论调,《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档案馆在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受相关理论和政策的影响与推动,档案界对综合档案馆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这直接推动了综合档案馆研究的热潮。

2.2核心作者分布。核心作者群是某个学术领域内对该学科有深入研究且成果显著,并对该学科具有有力发言权的作者的集合。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数应不小于N(N=0.749* (ηmax)1/2 ,其中ηmax表示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本次统计中,最高单人发文量为5篇,据此可得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1.68(篇),取近似值2(篇),于是发文2篇(含)以上的作者即为近30年来综合档案馆研究的核心作者,共计22人。其中发文最多的属开封市档案局吴雁平,为5篇,发文4篇的有1人,发文3篇的有1人,发文2篇的共19人。所有核心作者共发文50篇,占论文总数的18.73%,低于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发文量应超过所有作者发文量20%的要求,说明综合档案馆研究至今仍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2.3主题分布。研究论文主题分布是对该研究题材的关注方向和作者的研究兴趣的了解,通过主题分析,能够发现业界对该主题的重视程度并探视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总结经验,明确之后的研究方向。根据涉及的主要内容,我们将267篇论文的主题大体划分为综合档案馆基础理论、综合档案馆业务、综合档案馆行政事务、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综合档案馆服务及其他等共6类(主题之间有交叉,具体如表1)。从表1可知:

(1)有关综合档案馆基础理论的论文有48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7.98%。研究内容主要含括综合档案馆的定义、功能、定位及与其他档案馆的关系等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是综合档案馆发展的前提,对于科学认识综合档案馆及其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主题研究论文在论文总量中较高的比例,反映了研究者对综合档案馆的含义、功能等基础概念的重视。

(2)关于综合档案馆业务的研究论文为75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8.09%,主要涉及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整理、分类、保管及数字化等。综合档案馆的业务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依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综合档案馆的服务能力,决定着用户对综合档案馆的利用与评价。因此,业务研究始终是综合档案馆研究的重点。

(3)专门讨论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论文有78篇,占论文总数的29.21%,这反映出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在综合档案馆研究中受重视的程度最高。其研究内容主要有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科学发展,综合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业务建设等。

(4)对综合档案馆服务研究的论文共有30篇,占论文总数的11.24%。近年来,随着对综合档案馆性质、职能认识的深化,要求综合档案馆实现由管理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势下,业界对综合档案馆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如何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等问题的探索日渐增多。由于这些问题是近些年来才凸显出来的,其研究还相对薄弱,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进步和档案馆转型的持续推进,对综合档案馆服务的研究将逐步成为档案业界的新热点。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3篇

**电信分公司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一是健全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网络。成立了**电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由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理事会会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理事。党群办公室作为日常事务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担任理事会秘书长。各党支部分别成立了思研小组,党支部书记担任思研小组组长。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全与完善。二是建立了“一岗双责”制度。每年,党委书记都与各党支部书记签订思想政治工作责任状,党政一把手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各党支部书记对本部门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使思想政治工作量化到人头,责任落实到岗位。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党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发挥思研会在企业转型中的突出作用,不断加强了思研会的制度建设,做到十个有,即:有组织章程、有议事机构、有办事部门、有兼职办事人员、年初有活动计划、每个季度有一次思研活动、每年有思研论文、年终有思研活动检查和总结表彰、对各级思研会表彰的企业思研成果有奖励。思研会保持多年的**市优秀思研会、江西电信优秀思研会、江西省优秀思研会称号。四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研讨。**年全市电信组织政工人员和广大干部员工撰写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52篇,参加人员有从事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有长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有多年参加思想理论研究的政工人员,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营维人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研究探讨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策略。论文内容有党、团建设、先进性教育、创建学习型班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心态、员工素质、员工忠诚度等方面。五是研究思研重点课题。公司印发了《**电信思想政治工作要点》,确定了重点思研课题是:围绕企业转型、精确化管理,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对企业转型、精确化管理新形势下的员工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围绕公司“二次创业”战略。如何营造“以和干事、以和谋事、以和共事”的良好氛围;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等。五是评选了一批优秀论文。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设立不同奖项给予鼓励。六是聘用了政研骨干。为更好地组织骨干力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撰写一批质量高的政研论文和调查报告,参加专题研讨会,公司聘请8名政研骨干为特约研究员。

该公司思研会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对企业在转型和精确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矛盾,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讨,积极推广思研成果。一是针对如何发挥党组织先进性课题,员工撰写了论文《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党员先进性在企业基层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党委在**年开展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添力量、增光彩”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广大党员为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献计献策,为党旗添光彩。营销二支部制订了“拓展‘玩便庐山’转型业务”实施方案,在“五一”黄金周,全体党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分别来到庐山、**各旅游点宣传黄页业务。网络三支部制订了“**城域光缆层优化”实施方案,党员带头,深入城区调查摸底,全面完成了城域光缆迁移改造任务,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二是针对加强学习型班组建设,铸就团队精神,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员工撰写了调查报告《创建学习型班组:动力+能力+恒力》、《创建学习型班组提高劳务工综合素质》。公司对全国创新示范班组——向东班,采取虚拟团队的方式,指导向东班的建设工作。向东班建设分为基础建设、访谈调研、建章立制、品牌宣传推广、持续改进五个阶段进行。根据向东班的实际情况,吸纳总结向东班的创新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向东班创建学习型班组实施方案。向东班制定了班组愿景、班组格言,设立了员工心语栏、读书心得栏板报,以共同的价值观凝聚班组员工,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组文化氛围。把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服务,先后创立了营销派单制、制定“1+6”分析法、设立社区服务站、推出晚间值班制等,不断提升客户价值,实现了企业、社会价值双丰收。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等称号。目前,在向东班的影响下,**电信正在开展创建百个学习型班组的竞赛活动。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4篇

一、 优秀论文一等奖(7篇,排名不分先后)

1、《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毛应梁,上海金融学会;张吉光,上海银行);

2、《新资本协议下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上海银行课题组);

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及管控机制研究》(潘文波,张中朝,深圳银监局);

4、《西方银行业营销体制的演变和借鉴》(金麟,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5、《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和规模效率变迁的实证研究:SFA方法的运用》(彭琦,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6、《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王勇,交通银行蚌埠分行);

7、《授信业务的风险定价模型与实践--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新部分战略视角的研究》(李亚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王浩,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二、优秀论文二等奖(15篇,排名不分先后)

1、《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商业银行并购研究》(门庆成,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2、《放贷小企业:游走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陆颢,交通银行南通分行);

3、《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远期结售汇业务为例》(毛金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4、《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丁宁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丁溧,大连银行中山支行);

5、《金融市场创新突破口:对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思考》(张梦锁,王大贤,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

6、《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分析》(徐昶,西南财经大学;刘小差,交通银行成都分行);

7、《关于流程银行及其构建策略的思考》(冯静生,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8、《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董事会和高管角度的分析》(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栾雪剑,交通银行总行);

9、《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一点思考》(巩斌,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教学学院);

10、《论完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承诺业务》(周珊,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11、《将“SS-C-P”框架引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李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2、《交叉销售与价值创新--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中的蓝海》(毛瑜,复旦大学;许慧,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13、《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初探》(张磊,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沈水辰,交通银行大连分行);

14、《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王鹏,马宁,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15、《优化中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张卫,王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刊向所有应征者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将对上述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特此公告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5篇

企业所处

>> 企业创新战略 企业竞争新战略――协同营销战略 2013年淘宝、京东、苏宁发展新战略(下) 浅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战略决策大脉络 企业质量问题10大新闻月度排行榜(2013年5月) 2013玩具市场5大猜想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战略分析 湖北企业发展应对WTO的创新战略 论零售企业的价值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战略下的企业机遇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的路径选择 德国B2B出版企业的新战略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 发展“逆向物流”: 现代企业的新战略 企业创新战略的演化博弈机制研究 amplifyTEAMS:新战略下的西门子企业通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2013企业5大IT新战略 2013企业5大IT新战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价值研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信息超越流程

企业所处的信息化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组织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传统的金字塔的结构被互联网深深改变:员工能够更加自由的获取信息,变成更多的信息链接,这种链接不光连接人和组织,还连接组织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样的组织结构以网络结构为导向,使得网络上所有的零散或整合的信息资源都能够被利用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还使得消费者、供应链、合作伙伴被链接到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只有设计并执行全新的IT战略才能重塑竞争优势。

2013《社会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IT新战略》研究报告别预测“5大IT新战略”,将为IT从业者带来更多预见和启示。 IT新战略1:信息超越流程

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单纯的信息技术转变为客户体验、数据分析、知识工作者等,这些都是未来企业高价值信息重要的制造者。最终,相比物流、资金流设计,信息流将会走在前面起到引导和战略性作用。企业数据和信息为企业对内管理和对外业务不断提供增值效益,在企业生产价值最大化的导向下,未来企业无论是在战略转型、业务转型、信息化转型等方面流程的设置上,都会将信息流作为优先考虑因素。 IT新战略2:经营数据资产

未来企业创新的关键取决于对数据资源的使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对大数据挖掘利用,并直接服务于业务,将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数据”对于企业而言,具有资产属性。企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内可提升管理运营,对外可实现精准营销、挖掘需求、维系客户,提升收益。 IT新战略3:以动态的IT环境面对互联网转型影响

互联网将消费者直接带入企业商业流程中,同时企业通过互联网将商业流程外化,解决方案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企业各部门员工的业务工作流程对信息化依赖程度提升,并且是在一个由消费者和企业商业流程不断相互作用下的基于互联网通道下动态的IT环境中进行。 IT新战略4:迎接设备多元化,甚至“自带设备”(BYOD)趋势

信息设备多元化将帮助企业商务生态系统中抢占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设备多元化带给企业的更大的终端用户覆盖与更多数据量,结合数据技术的普及,带给企业更多的“数据资产”。“BYOD“使得企业可以借助社会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效应,降低企业信息设备投资与运营成本,但企业需制定新的管理策略以应对信息设备多元化。互联网应用与移动商务应用会升级和优化企业流程,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IT新战略5:逐渐减弱独立的IT角色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6篇

>>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化妆品企业转型 姜汝祥: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反思 互联网时代传统印刷企业的战略转型 企业转型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探析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 “互联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企业家偏好演化研究 互联网企业转型有坦途 传统企业问道互联网转型 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转型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陷阱 小企业E家的互联网逻辑 互联网吓唬企业家 “互联网+旅游” 远东: 互联网+的转型样本 创二代的“互联网化”转型《创业家》 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 链家的互联网思维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旅游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家旅游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家旅游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刘海龙认识到,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老板必须亲自到一线去干。

目前,许多传统企业都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它们一方面害怕被互联网颠覆,另一方面想转型互联网却不得要领。不过,PC互联网时代带给传统企业的不过是伪高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是传统企业的重大转折点和爆发期。许多传统企业已经在“重度垂直”理论指导下开始了互联网转型实践。本文所报道的北京行天下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行天下国旅”),就借助移动互联网探索出了一条转型之路。 放弃传统电商

行天下国旅在旅游行业已深耕十年,是一家传统的B2B企业。公司现在规模200人左右,产品线涉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中东、非洲等地区,在境外拥有众多旅游资源。

在普通大众眼中,行天下国旅并不知名,因为其长期以来从事“隐性业务”。它为很多旅行社提供门市系统,还是携程、途牛等互联网旅游公司的供应商,满足这些OTA ( Online Travel Agent )公司的采购需求。

行天下国旅总经理刘海龙(大龙宽),在1998年进入旅游业时第一次接触电商,也是最早接触电商的创业者之一。虽然做的是传统业务,但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互联网的梦想。

2010年,行天下国旅开始进行第一次互联网化的探索。它根据自身业务,在区分同业和直客两个市场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行天下同业网”和“动力旅行网”。前者是针对同业客户的前端售卖工具型网站,后者是面向普通直客的旅游垂直电商网站。

然而,这次互联网探索不久宣告失败。2012年底,动力旅行网主动关闭。刘海龙决定放弃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发现PC时代的传统电商无法解决复杂型消费产品。对服务业来讲,计算机无法解读人与人沟通时,隐藏在声音、语气、文字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只能做标准化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动力旅行网关闭时,我们还在盈利,但我发现这次B2C电商尝试与传统渠道没区别,因为产品结构没发生变化。”刘海龙说。 用移动互联网抓住用户

刘海龙是一个旅游享乐主义者,他从自己的旅游经历和多年来对旅游行业的研究发现,旅游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互联网旅游发展起来后,旅行团通过压低价格扩大了消费准入人群。但另一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部分高端客户流失――他们转变成了自由行爱好者。但是,自由行的种种不便也给这些品质旅游者带来很大困扰。这样的情况使刘海龙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想要做的是“旅行者”的生意,而不是“观光客”的生意。他认同王石的看法――“最有意义的旅行,是能感受到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2013年至2014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刘海龙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才是传统服务业最好的机会,它以C2B的模式使得互联网直销产生新的可能。“PC互联网时代做的是流量生意,移动时代做的才是产品生意,好产品一定不缺流量。”他心中的好产品“需要抓住用户的痛点,对目标用户有价值”

刘海龙并不迷信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他认为,垂直领域的重度运营才是产品制胜的关键。多年的旅游从业经验令他相信口碑传播的力量,“用户跟我有关系比我跟用户有关系更重要”。他对“粉丝经济”的理解在于极致产品对忠实粉丝产生的情感维系远超过社群化运营。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刘海龙下决心开发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不跟团App,通过后台+旅行顾问,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不跟团”开辟了“封测”和“骚客”两个栏目,以用户之口讲述极致体验。在刘海龙看来,“旅行的产品创新体现在人们的旅途体验中,而不是表面的主题概念包装”。按照规划,“不跟团”力争解决前端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后端的标准化则通过标准模块化的组合生产、对模块的再构造以及标准化交付来实现。如此,“不跟团”将整体改变原先的旅游业务模式。 按互联网规律办事

谈及互联网转型,很多传统企业的惯常做法是招一个互联网团队,或组建一个新的互联网公司,让“对”的人干“对”的事。刘海龙也曾做过类似尝试,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样不行,“因为他们给不了我想要的”。

他意识到,必须老板自己到一线去干,否则产品形态会发生变化。他首先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把我原来认知的一切东西重新打碎,重新连接,思考用户是怎么想的、用户想要什么。”他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互联网,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批评,然后反思和复盘。

不跟团App公测8个月以来,没做推广,产生了800多万元的销售额。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是和行天下国旅传统业务的盈利相比,就显得性价比太低了。

这也是很多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会遇到的问题:以极大的成本尝试,最后收效甚微,甚至持续亏损,于是有些企业很快就放弃了。对此,刘海龙的理解是:“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在于对未来的趋势判断,以及能否以不断调整、试错、迭代的心态坚持下去。”

此外,作为一个盈利还不错的传统企业,行天下国旅完全可以负担“不跟团”这个新产品的研发推广费用。但是刘海龙仍然认为,“不跟团”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融资。“既然选择互联网化就要转变基因,既要股权分配,也要被资本市场认可。”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7篇

一、“四位一体”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以风险防控为导向,排除各类隐患

一是建立风险量化评估方法体系。按照“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理念,开展风险量化评估。将控制测试与风险评估结合,采取样本量抽样的方式展开发行库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组将发行库业务及管理风险划分为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操作风险6大类风险,将风险按属性分层为22个风险点细化成82个分布点。采取“外引内联、集中攻关”的形式,重点关注可接受总体偏差状况与样本量的抽取、充分考虑在评价控制设计和获取其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的同时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合理运用风险矩阵图确定风险评估系数,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准确评估剩余风险。二是将转型工作重心向重要业务领域倾斜。对基建、财务、国库、发行、信息系统等高风险领域,逐步铺开风险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开展了发行库业务风险导向审计,此项目在湖南省内审协会2012年项目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三是运用新式审计手段防范风险。突出抓好“两个利用”、“三级复核”、“四个结合”,即:利用内外部审计成果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技术支撑;实行审计人员、主审人、审计组长三级复核制;将常规审计的“查错纠弊”与转型审计的“风险管理”、“效益管理”相结合、审计监督与被审计部门自查相结合、审计监督与整改落实相结合、审计报告与调研报告相结合。

(二)以内部控制为基础,规范业务流程[JP2]

一是建立内控长效机制。先后出台《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经济处罚实施细则》、《会计核算岗位人员奖励暂行办法》和《重要会计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内审部门在业务操作、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中的协调、推动作用,做到了业务规范化、工作制度化。二是创新内控评价模式。建立现场评价、日常评价、定期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内控评价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在对业务部门的风险导向审计中改变原有任务式的评价工作模式,全方位收集对业务部门内控评价所需的素材,全面掌握来自内外部检查、管理层评价等各种渠道的信息,对业务部门内控状况进行动态掌握、综合评价,结合内控评价对风险点和不规范行为进行提示和意见反馈,从评价结果分析内控建设现状,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内控管理。三是用内控评估提升审计报告的实用性。在审计过程中,对各部门相应的业务板块实施内控评价,实现内控评价与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审计组在审计报告中对各部门内控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让报告使用者对部门的内部控制状况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以治理提效为核心,突出绩效管理

一是探索内审人员激励机制。制订了《中支内审工作业绩评价办法》,实行内审工作业绩考评“党委评价为主,民主评价为辅”的办法,激励内审人员甩掉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的思想包袱,认真履职,大胆创新,依法审计。二是完善内审工作考核机制。制订了《中支内审转型工作考评暂行办法》、《中支内审工作绩效考评办法》、《中支内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对内审人员的审计项目、基础工作和创新工作进行量化,依照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评价,提高内审工作水平。三是以审计模式推动内控自查。2012年以履职绩效审计模式开展了一次全行性自查工作,以审计模式提高自查工作的指导性、建设性作用,变全面自查为绩效审计。此次自查共发现问题29个,均进行了及时整改,内控管理力度得到了全面提升。在2012年分行对我中心支行开展的行长履职绩效审计试点项目中,我中心支行获得9475的高分,评价结果为履职“优秀”类。

四)以增加价值为目标,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拓展转型后审计面,提升工作质效。在内审转型工作的实践中从部分业务开始探索绩效审计评价,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延伸,致使中支各部门的工作质效有所提高。审计发现问题19个,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12条,实现了全年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监督差错为零,发行业务全年无差错。促进了转型成果在增进组织价值、完善内控制度、改善业务管理方面的独特价值。二是撰写优质报告,推进职责履行效果转化。通过开展内审转型试点项目,中支综合运用审计调查和理论研讨手段,着力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风险性问题进行专项提示,特别是对重要的风险性问题,加强与对口科室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强调对审计问题的整改,从“管理+效益”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发挥内审服务咨询作用。2012年内审人员撰写的“建设转型文化,提升内审功能”等10篇调研文章在《金融经济》刊发;撰写的《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获得湖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论文获得张家界市审计学会优秀审计论文一等奖。在配合长沙中支开展发行机具、运钞车辆管理绩效审计中,审计报告得到总行郭庆平行长助理的肯定性批示。三是科学运用审计方法,开展审计项目。在县支行行长履职绩效审计中树立“把握核心、抓住重点、提高效率”的审计思路,采用定性定量评价法,运用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的相关定性和定量指标,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效果。内容上突出“绩效性”,突出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参与决策和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的合规和到位情况等重要方面进行审计评价。促进其加强管理、改进作风、提高行政能力,依法、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在编制外用工管理绩效审计中,采取设置标准权重、分项评价、逐步汇总的方法对每个问题的风险类别进行了归类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支编制外用工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再结合中支实际对各项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中支编制外用工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工作体会

(一)和谐的内审环境是提升内审转型质量的前提

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有利于内审人员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取得有关部门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加强与领导的沟通有利于获得内审转型发展的最佳方向、最强支持和最优动力。通过采取“约见谈心”、“交流磋商”、“多边会谈”等内部审计环境构建方式,加强了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营造了一个“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员工支持”的内审转型环境,从而实现良好的审计环境加速内审转型的步伐。

(二)信息化的审计手段是提高内审转型效率的捷径

信息化时代高效率的审计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因此内审项目转型的同时应加快技术开发,逐步引入信息技术审计,实现审计手段转型。搭建一个风险平台,运用平台搜集风险因素、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和反馈等,从而促进风险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内审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进一步针对主要业务研发融入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的风险监测软件,将审计接口与主要业务风险点对接,实现与要害部门的实时风险监督。

(三)精准的指标体系是提升内审转型质量的关键

在开展风向导向审计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风险评估环节中,对于风险系数的估计与把握为首要任务,而这依赖于审计人员对风险识别的敏感性与风险估量的准确性。审计人员需结合管理层的风险偏好,运用职业经验来选择风险系数,增加了客观量化的难度。因此,制订更客观、更精准的指标体系能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主观性,进一步突出事实,对提高转型质量尤为重要。

四)专业的审计队伍是推动内审转型的保障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弹性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KGHAD-026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功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首当其冲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服务于地方,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助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转变观念,服务地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甚至在许多大学的宣传里,认为一般好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专门培养白领高级管理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属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蓝领,如果把学校定性为应用型大学,则会有降低学校规格的嫌疑。但根据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临转型,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我国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应用本科,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其实并不矛盾。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本地的最高学府,应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基地与培训基地,提高地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进行转型发展的首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科学构建应用技术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保障。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遵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共同限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从第五学期开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细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考虑部分考研学生和立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应用技能课程模块则依据学生专业方向(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下又分为投资理财方向和税务筹划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法律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限选课是所有专业都应选修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图1)

(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税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将这些基础知识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灵活应用,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另外,建议在财务管理原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增设中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原理之后,达到灵活应用,有助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从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等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娴熟连贯起来,并从微观层面可以更熟练地操控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规划,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建议在基础课程阶段采用注会教材,注会教材难度大、内容深、起点高,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选用教材,如财务管理原理,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选择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应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自编教材,成功学院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教材,理论清晰,突出实践与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实际。

(二)选修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涵盖范围比较广,既兼顾继续深造学生和就业学生的需求,还有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养成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要,重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就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比如,沙盘模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实验等课程,进行顶岗实习,岗位模拟训练,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在寒、暑假由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社会实习一般是在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联系实习单位,在财务类岗位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并在实习结束后给出评分,而往往校内实习教师又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所以又可以针对学生论文选题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把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用于论文写作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规范性研究所带来的抄袭,降低重合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提高其实习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搜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趣学,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筹资管理时,可以结合当前热议――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资金达到250亿美元,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发行股票方式IPO筹集资金,公司价值评估等知识。课堂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转变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房贷政策,提出个人住房贷款哪种形式更划算,一把付还是首付加贷款,还款方式是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还是双周供,根据手中现有资金及未来预期资金,选择多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等等,做出最优购房决策。

考核形式由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岗位角色模拟实验、分组辩论、课堂报告、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等几部分组成。随堂测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验,能够紧抓学生的心,督促其对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到课率,对授课老师也能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岗位角色模拟实验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学生分组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组运营企业,以资金盈余和获得情况来评判企业运营状况,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岗位角色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报告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资料,加工整理数据,制作PPT,进行案例讲解和答辩,并提交分析报告,教师根据答辩情况和分析报告给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面试做铺垫。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是由教师提前出12套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随机抽取套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水平。多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并举,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进步与提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应遵循校内培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去企业实地调研或跟踪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财务经理、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来培训或做讲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在政策奖励方面适当向积极创新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实践,提升专业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顺利进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娇娆,黄基廷,闫萌萌,王华.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样态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2]吴昊F,杨兴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例谈:现状、问题与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2.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业务;转型时机

Ebben认为,企业原主营业务难以适时地剥离或潜在主营业务难以适时地引入,即使这些业务能够相容相长,也会增加运营成本,这样往往会导致企业竞争优势弱化。①因此,转型战略时机问题应该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充满动荡性、突变性和随机性的不确定环境下,时机也被认为是一种租金②。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业务及时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转型业务选择分析

企业的业务方面,需要建立三个层面的产业:在第一层面发展和保有核心业务,在第二层面建立新业务,在第三层面选择企业长远发展的新生业务③。当企业成长出现有持续无成长、持续成长或衰退等情形时,需要对业务的进入或退出做出如下判断:建立保持核心业务;选择企业长远发展的新生业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利润空间多;原主营业务与潜在主营业务的取舍。

2.企业转型时机影响因素分析

由上文分析知,对企业战略业务的进入与退出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④业务生命周期;业务间资源的衔接度及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入和退出业务的市场竞争度。考虑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时机选择;战略业务退出的动力结构。通过企业层动力和产业层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公司内部选择环境。包括形成中层管理人员行为的结构背景和战略背景。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最佳时机的选择分析

1.企业成本利润曲线下转型时机分析

为了便于对转型时机的研究,现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枯竭期五个发展阶段,见图1。

图1 生命周期下企业的收益、成本与利润

在生命周期理论前提下,综合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比较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成本、收益及利润,界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机。图1中线①为企业总收益,即TR=PQ(t),P为单位产品价格;Q(t)为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为便于研究,将企业收益函数简化,忽略其他因素)。在企业形成期、成长期总收益曲线持续增长,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m点收益最大,随着成熟期结束收益曲线呈现下降趋势,直至枯竭期。线①与线②的间距为企业成本。该成本包括固定成本FC和变动成本VC两部分。线②为企业未进行转型时的企业利润。该利润为企业收益与企业成本之差。其变动规律与企业收益曲线一致,均是先升后降,在与横轴交点e处利润为零。随着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成熟,利润空间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潜在以及现有竞争者进入当前市场,激发了更多的企业竞争者寻求替代产品,然而,随着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状态,企业经营利润被分散。最终无利可图。

此时,转型必须强调原主营业务的退出和潜在主营业务的接替,因此转型成本不仅包括行业重构成本还包括行业转换成本,时间定性虚拟变量D附值为1。这表明,企业进行转型时,首先需完成主导业务的转换,与转型前相比,需要多付出行业转换成本⑤。

其中,企业转型成本等于行业重构成本与行业转换成本之和;D为时间定性虚拟变量。线③表示进行转型时的企业利润。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需要承担日常经营成本外,还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致力于转型,因此,该曲线低于未进行转型时的企业利润,企业转型时的利润与未转型时企业利润变化规律一致,先升后降,到达n点时已无利润,直至亏损⑥。

2.企业转型最佳时机的界定

首先,企业若选择在技术已经成熟,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产品市场趋于饱和时转型将要付出较多的行业重构成本和行业转换成本。因此在枯竭期进行转型,事实上已经延误了最佳时机,成本不经济。可见企业转型应选择在市场饱和前进行,即t

其次,企业的转型要付出一定成本,应选择在实现利润而不至于亏损的区间进行,即t

再次,企业转型应选择在企业度过形成期后进行,且保证转型有利可图的区间进行。

因此,企业转型最佳时机包括三个子区间:成长期(b

表1 企业转型最佳时机的区间比较

比较区间 转型成本转型前利润转型中优势转型后潜力

成长期低上升制约度小,空间广阔大

成熟期中最大生产稳定,充满活力中

衰退前期高下降积累充分,资金雄厚小

综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应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考虑转型的业务选择及转型时机,以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和成长。(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注解:

① Ebben J.J AC.Efficiency,flexibility,or both? Evidence linking strategy to performance in small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249-1259

② D’ Aveni R.Hypercompetition: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rering,New York:Free Press,1994

③ 《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战略转换问题研究》,唐艳,硕士论文

④ 张光明,基于战略转移的撤退战略研究,经济管理,2001第12期

⑤ Khanna T,Palepu K G,Sinha J.Strategies that fit emerging marke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83(6):63-76.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国内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1)“互联网+期刊平台”的形式《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论文网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上一篇:生物学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栽培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