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8 06:35:11

冶金材料

冶金材料范文第1篇

《冶金与材料》(CN:23-1602/T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冶金与材料》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冶金材料范文第2篇

在应用耐火材料的生产行业中,特别是在钢铁工业中当前的主要趋势是如何降低耐火材料的单位消耗。在炼钢生产中可使耐火材料单位消耗显著降低所采用的材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此类材料包括:耐火浇注料、喷涂料、捣打料、可塑料、火泥(耐火胶泥)、干混合物、耐火涂层、陶瓷纤维等。不定形耐火材料在下列方面优越于定型耐火材料:生产费用、筑造效益、使用寿命、安全性、材料的单位消耗等。在耐火材料生产的总规模中不定形耐火材料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在不定形耐火材料应用最多的是耐火浇注料和喷涂料。通常耐火混合物或者耐火浇注料呈原始状态向用户供货,这些料的成型(浇注、制造整体内衬)和烧成系在使用前或者使用过程中直接在热工窑炉中进行。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改善,促使对不定形耐火材料的要求提高。由于采用优质原料(包括超细粉)、新型结合剂、高效加入剂、最佳化的颗粒组成及完善的施工工艺,使不定形耐火材料(特别是浇注料)的开发取得巨大的进步。

2冶金工业用新一代耐火浇注料

新一代浇注料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这与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高抗侵蚀性、高使用温度及高抗热震性有关。由于采用由纯净原料,并按照复杂工艺制成的优质材料,使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使用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些因素决定着优质耐火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众所周知,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组成,也取决于其成型及加热处理等工序完成的质量。采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时,这些工序都在用户处直接进行,这也是不定形耐火材料使用时的主要复杂性之一,因而要求内衬施工的工人应具有较高的熟练程度,对所用施工设备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中心开发并开始生产牌号为Borcast及BorAlucast系列的低水泥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喷涂料、隔热干混合物。上述材料在钢铁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开发新型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方面所获得的显著成就说明了在生产具有较高纯度、强分散性及化学活性的各种原料方面业绩斐然。在生产不定形耐火材料时,利用自身的材料(包括本体材料和骨料)可以降低其使用费用并控制其质量。在浇注料的配料组成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流变性加入剂可以显著降低浇注料混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其流动性和施工便捷性,调节凝固或硬化时间。为了强化干燥,在耐火浇注料中使用聚丙烯纤维,在进行加热处理和烧成时该纤维可以加速和缓和脱水过程,因此,降低了应力和浇注料开裂的危险性。根据用途,耐火混合物分为振动施工型和自扩型两种。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和抗热震性,浇注料可以采用普通钢纤维或者低碳钢纤维来增强。

2.1Borcast系列耐火浇注料混合物

就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而言,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分类与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T28874中传统耐火材料的分类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为刚玉质、莫来石刚玉质、莫来石质及硅酸铝质的不定形耐火混合物。按照用途,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分为下列数种:(1)牌号为Borcast95WK、Borcast96W及Borcast96S的耐火浇注料混合物该类料用于在钢包、中间包及炼钢电弧炉中作整体内衬。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制造部件示于图1。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刚玉。(2)牌号为Borcast80W、Borcast80S、Bor-cast70WT及Borcast70ST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和中间包的盖、钢包和中间包的永久衬、加热炉的上部砌块、铁水脱硫喷枪,以及作为钢包永久衬的维修用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内衬筑造示于图2。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莫来石刚玉熟料、红柱石。(3)牌号为Borcast65S、Borcast55W、Bor-cast50W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和中间包的盖以及作它们的永久衬。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黏土熟料。(4)牌号为Borcast70SiC及Borcast70SiC-2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底的内衬和制作铁水脱硫喷枪。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制造衬板示于图3。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主要原料:刚玉、铝土矿。因为在使用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时,在内衬干燥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在用浇注料制作的冶金窑炉内衬的最重要的工序为干燥和烘炉过程。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们推荐的干燥制度可以保证内衬整个体积内的水分均匀地排出,如果不遵守该干燥制度将导致材料开裂。Borcast系列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已经成批地向下列冶金企业供货:北方钢厂股份有限公司、布列兹泥科夫炼镁厂、彼得钢厂、奥斯柯尔斯克电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等。

2.2牌号为Borgun-1、Borgun-2及Borgun-3的喷涂料

当对冶金窑炉进行喷涂(或喷补)时,将特殊配料组成的喷涂料均匀地喷涂到炉衬的损毁面上,以防止其进一步损坏。耐火喷涂料的喷涂层可以承受炉子的热负荷,保护其工作面不受炉渣和钢水的侵蚀。在喷涂炉衬时,耐火喷涂层可充当耐火砌体,此外,它如同耐火砌体一样可使炉衬中的温度梯度降低,从而使砌体受炉渣和钢水侵入的深度变浅些。喷涂层可以保护砌体的砌缝,填塞内衬的裂缝、坑洞及个别烧毁部位,防止其进一步损毁。采用喷涂方法修补内衬时,对于炼钢炉、钢包及中间包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选择喷涂料用材料时,必须考虑下列主要指标:窑炉作业的温度制度;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就其物理机械性能方面喷涂层与内衬表面之间发生侵蚀作用的程度。对向内衬永久层表面喷涂的喷涂料提出下列基本要求:喷涂料应能沿着喷涂机软管顺畅地流出、使用时其体积稳定、在内衬表面具有足够的附着性。在对钢包进行干燥和烘烤时,喷涂料应不易分层剥落及开裂,在内衬永久层中不发生烧结,保证钢包中的残钢及残渣易于清理,且不损坏内衬的永久层。

2.3牌号为Borgun-1及Borgun-2喷涂料的干混合物

结合剂类型:化学结合剂。施工方法:喷涂。主要原料:黏土熟料。

2.4牌号为Borgun-3喷涂料的干混合物

近年来对杂质含量低的钢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中间包是由耐火材料筑造的容器,在浇铸之前钢水要在中间包进行精炼,对于中间包内衬的工作层来说大多选用MgO质耐火材料。所开发的牌号为Borgun-3喷涂料的主要组成完全符合这种要求。结合剂类型:化学结合剂。施工方法:喷涂。主要原料:镁砂。喷涂料的主要组分为骨料、化学结合剂和添加剂。化学结合剂含有易熔组分,在加热时可促进迅速生成陶瓷结合剂。作为结合剂可以采用硅酸钠、硫酸镁、矾土水泥和各种镁盐。在此类料中结合剂的数量介于1%~10%之间。在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中心开发了一系列喷涂料用功能性加入剂。该类加入剂包括:结合剂组分、促凝剂、分散性组分、增强性组分及黏性调节剂。根据研究结果,在料中可以不加黏土组分及分散性组分,这种情况并不降低其附着性和强度性能。

2.5隔热耐火浇注料混合物

开发此种产品的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条件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通过降低冶金窑炉热损失的方法来节约经费支出。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开发并向生产中推广应用牌号为Bortherm隔热耐火浇注料混合物。该混合物的体积密度为0.8~1.4g•cm-3,并且具有不同的热导率和强度性能。此类混合物的使用温度为1000~1300℃,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

2.6BorAlucast系列耐火浇注料混合物

冶金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耐火材料;冶金;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冶金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而冶金业发展离不开耐火材料的支持,目前耐火材料可以分为定性耐火材料和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发达国家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我国对于不定型耐火材料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规模上还没有欧美工业发达国家那么普遍,但是无可非议的是不定型耐火材料将是未来耐火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 不定型耐火材料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无论是在能源消耗、占地面积、炉衬整体性方面都要比定型耐火材料优越很多。在冶金业应用不定型耐火材料已经是一个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冶金业已经开始使用了不定型耐火材料,因此我们研究耐火材料在冶金中的应用就必须从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冶金中的应用谈起。

1、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自从美国在二战时期将耐火浇注料和耐火可塑料当作高温窑炉的内衬后,世界上很多在当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耐火材料。1955年日本率先开始研究不定型耐火材料,到了1960年美国、日本和德国都已经在不定型耐火材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到了1975年不定型耐火材料已经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品种的犀利话,其质量已经稳步的提升,到了80年代不定型耐火材料已经成为了较为主要的耐火材料选择其在发达工业公家的耐火材料比例已经达到了30%,这使得定形耐火材料的产量已经有了明显下降,到了90年代不定型耐火材料与定形耐火材料的比例已经几乎持平。如今在国外,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的不定型比率已超过50%,可以预见,不定型耐火材料将逐步成为冶金工业中的主导耐火材料。现今,世界各国都在为研究出新一代的不定型耐火材料而努力着,极大推动了冶金工业的发展。

2、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冶金业应用的优势

不定型耐火材料由一定级配的骨料、粉料、结合剂和外加剂组成不定形状的不经烧成可供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耐火度不低于1500摄氏度。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来对其进行具体地分析。

2.1 不定性耐火材料的耐火度较高

在冶金业当中高温窑炉是普遍存在的,而对于高温窑炉而言其内衬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其内衬的选择必须突出较高的耐火性,这种耐火性的选择必须是有着较为严格要求的,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可以达到1500度以上,这样的的高耐性能使得不定型材料满足了很多特殊类型的需要高温的冶金也需求。

2.2 节约能源

不定型耐火材料与定型耐火材料即较为常见的耐火砖相比,不定型耐火材料是不需要烧成程序的,我们都知道耐火材料的烧成程序是一道极为浪费能源的程序,而不定型耐火材料却较好节省了由于烧成程序造成的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其与传统的耐火砖相比同样的其节省的能源大约在十五倍到二十倍左右,这个数值也许在短期内看不出态度的变化但是从长期而言其所能节省的能源则是一个极为客观的数字。

2.3 提高冶金效率

由于不定型耐火材料其本身是不需要烧成程序的这除了节省能源之外对于时间的节省也是显而易见的,节省时间对于冶金业而言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据相关统计使用不定型耐火材料要比耐火砖提高3到5倍的生产率。

2.4 便于运输且整体性好

与传统的新型耐火材料相比,不定型耐火材料其所占的空间是较小的,因此其更加易于进行运输,不仅如此由于不定型耐火材料可以可以达到任意造型的效果,其在进行造型时是整体的,也就是说利用耐火材料作为炉衬则可以使得其炉衬成为一个整体。这可以使得高温炉窑的使用寿命比原本使用耐火砖提高30%到150%,并且由于其整体性的原因高温炉窑的封闭性也要比可定性耐火材料好很多,从而在整体上降低能源的消耗。

3、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应用

3.1 不定型耐火材料在高炉上的应用

高炉在冶金业当中的炼铁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个设备,高炉是炼铁的一种重要设备,小型高炉曾采用高铝水泥和磷酸高铝质耐火材料浇注料预制块吊装砌筑 ,现在普遍采用树脂结合剂铝碳不烧砖砌筑。我们目前在高炉内衬中使用的不定型耐火材料主要有捣打料、喷涂料、浇注料和泥浆以及填料。这些不同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其作用也是不同的,例如耐火泥浆的作用是对于原有的耐火砖进行砖缝的填充,从而使得砖可以被黏合为一个整体从而较少其透气性,加强封闭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其耗能。恼火你讲是一种呈散状的耐火材料因此其铸炉性能是相当卓越的,并且本身还具有着一定的流动性,除此之外耐火泥浆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和保水性,这些性能对于高炉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其良好的高温性能可以使得高炉在高温的情况下其出现气孔的几率会大大降低。目前我们较为常用的部地形耐火材料为Sic系列的浇注料,这种浇注料比之日本、德国的浇注料而言是相对较为落后的,但是却也比定型耐火材料耗上许多,并且在法国已经有人开始进行自流浇注料的研究,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铁钩工作衬的使用寿命。

3.2 不定型耐火材料在钢包上的应用

钢包的耐火材料在曾经一度是以定形耐火材料为主的,但是由于定形耐火材料的诸多弊端,使得其逐渐被淘汰,如今钢包所使用的耐火材料也逐渐被不定型耐火材料所替代,钢材在制作过程中出钢温度是十分高的,并且为了提升钢材的质量钢液的温度也是在不断提升的,并且其在钢包中的时间也在延长,这都使得炼钢业不得不选择具有更好耐热性能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在使用了不定型耐火材料之后,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的成本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的自动化施工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工厂的经济利益,当刚报的侧墙选用不定型耐火材料后,其进行维修时大概可以提高接近40%的效率。钢包内衬全苏不定形时,省力效果则为70%。由于Al2O3-尖晶石浇注料有抗蚀性好,结构剥落小,使用寿命长及课改善钢的质量等优点,使它成为当前钢包用耐火材料的主角,但它的使用受到温度和钢水停留时间的限制,日本Kawasaki公司研发的Al2O3-MgO浇注料,其材料强度和抗渗透性有了提高,寿命也比Al2O3-尖晶石浇注料提高了20%。目前,在钢包上试用镁质耐火材料和铝镁碳质耐火浇注料,也初见成效。

3.3 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加热炉上的应用

加热炉在冶金业当中属于绝对的高温炉其炉内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1400摄氏度,这样的高温使用可定型材料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并且其最终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因此目前加热炉大量地使用了不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的最高承受温度可以达到1500摄氏度这可以满足加热炉的需求。

结束语:耐火材料在冶金业当中是被普遍应用的,其中不定型耐火材料无论从经济利益上还是从能源环保方面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并且目前不定型耐火材料已经在欧美国家被普遍的应用其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随着冶金业的快速发展不可定型耐火材料的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定型耐火材料将逐步超过定性耐火材成为我国冶金业的主要耐火材料,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定型耐火材料有着深刻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联全苏耐火材料研究所,黑色冶金工业主要工序用耐火材料现状和展望,《国外耐火材料》,1990.

[2] 刘开琪(钢铁研究总院特种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室),我国耐火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材料产业》,2010(9).

[3] 杜涛,于绍文,孟洪君(东北大学).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冶金能源》,2001(1);20卷第一期.

冶金材料范文第4篇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金属学会主办,CN刊号为:43-1476/TF,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综合性冶金技术刊物。主要报道黑色和有色金属地质、采、选、冶、加工、粉冶、焦化、环保等方面的先进生产技术、科研成果、学术论文。

冶金材料范文第5篇

2.Simulation of solute transportation within porous particles during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Sheng-hua Yin,Ai-xiang Wu,Shao-yong Wang,Hong-jiang Wang

3.Magnetohydrodynamic flow over a moving plate in a parallel stream with an induced magnetic field Khamisah Jafar,Roslinda Nazar,Anuar Ishak,Ioan Pop

4.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steel billets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A.Ramírez-López,R. Aguilar-López,M. Palomar-Pardavé,M.A. Romero-Romo,D. Mu(n)oz-Negrón

5.Effect of phosphoru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rip cast carbon steel Na Li,Zhen-yu Liu,Guo-ping Zhou,Xiang-hua Liu,Guo-dong Wang

6.Fabrication and sintering behavior of high-nitrogen nickel-free stainless steels by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Zi-wei Xu,Cheng-chang Jia,Chun-jiang Kuang,Xuan-hui Qu

7.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GBA/BG air cooling bainitic steels containing niobium Chun Feng,Hong-sheng Fang,Bing-zhe Bai,Yan-kang Zheng

8.Influence of isothermal aging on σ precipitation in super duplex stainless steel Xiao-feng Wang,Wei-qing Chen,Hong-guang Zheng

9.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Fe-36Al-0.09C-0.09B-0.04Zr alloy at 1250℃ Jun-you Liu,Feng Li,Jie Liu,Yi Zhang,Jin-cheng Jiang,Dun-xu Zou

10.M(o)ssbauer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s in an Fe-Mn-Mo alloy T.Kirindi,U.Sari,M.Kurt

11.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hanges of bulk tin and Sn-3.0Ag-0.5Cu in bulk and in joints during isothermal aging Bin Liu,Fu Guo

12.Solid state interfacial reactions in electrodeposited Ni/Sn couples Wen-ming Tang,An-qiang He,Qi Liu,Douglas-G.Ivey

13.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mushy zone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of Waspaloy Ling Wang,Yi-jun Yao,Bin Liu,Bo-ying Zhong,Jian-xin Dong

14.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behavior of CeO2 nanowires with the aid of surfactant PVP Ming-zai Wu,Yan-mei Liu,Peng Dai,Zhao-qi Sun,Xian-song Liu

15.Structure,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doped ZnO films prepared by sputtering Li-wei Wang,Zheng Xu,Fu-jun Zhang,Su-ling Zhao,Li-fang Lu

16.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in situ synthesized TiB and TiC by laser cladding Jun Li,Zhi-shui Yu,Hui-ping Wang,Man-ping Li

17.Additive-aide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bismuth telluride in a basic electrolyte Wu-jun Qiu,Sheng-nan Zhang,Tie-jun Zhu,Xin-bing Zhao

18.Phase field simulation of the 180° domain-switching process in PbTiO3 single crystal under an antiparallel electric field Ping-Li Liu,Wu-Yang Chu,Li-Jie Qiao

19.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C-SiC brake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warm compacted-in situ reaction Zhuan Li,Peng Xiao,Xiang Xiong

20.Erratum to: Simulation factors of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A.Ramírez-López,R. Aguilar-López,J.González-Trejo,M. Palomar-Pardavé

1.Mineralogical and sink-float studies of Jajarm low-grade bauxite Mohammad Zarbayani,Esmaeil Jorjani,Mirsaleh Mirmohammadi,Mohammad Taghi Shadloo,Mohammad Noaparast

2.A new route of ferric ions rejection in a synthetic nickel leach solution Hai-peng Wang,Jing Zhao,Wen Liang,Yuan Mei,Babak Houdeh,Yuan Tian

3.Fluid flow in large-capacity horizontal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es Shu-feng Yang,Jing-she Li,Jing Jiang,Xiao-chuan Lin,Lin Lin

4.Simulation factors of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A. Ramírez-López,R. Aguilar-López,A. Kunold-Bello,J. González-Trejo,M. Palomar-Pardavé

5.Roles of titanium-rich precipitates as inoculants during solidification in low carbon steel Ming-lin Wang,Guo-guang Cheng,Sheng-tao Qiu,Pei Zhao,Yong Gan

6.Effects of chromium on the corro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s Jin-yan Zhong,Min Sun,Da-bo Liu,Xiao-gang Li,Tian-qi Liu

7.Mi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emi-solid aluminium alloys Ya-lin Lu,Miao-quan Li,Xing-cheng Li,Xiao-ping Li

8.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ast and spray-formed hypereutectic aluminium-silicon alloys induced by heat treatment Long-gang Hou,Yuan-hua Cai,Hua Cui,Ji-shan Zhang

9.Limitation of the Johnson-Mehl-Avrami equation for the kinetic analysis of crystallization in a Ti-based amorphous alloy Jun Wang,Hong-chao Kou,Hui Chang,Xiao-feng Gu,Jin-shan Li,Hong Zhong,Lian Zhou

10.Mechanism of α-Cr precipitation and crystallograph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α-Cr and δ phases in Inconel 718 alloy after long-time thermal exposure Zhong-nan Bi,Jian-xin Dong,Mai-cang Zhang,Lei Zheng,Xi-shan Xie

positional dependence of thermal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Cu-Ti-Zr-Ni bulk metallic glasses Jihye An,Hyunjune Yim,Choi-Yim Haein

12.Formation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Fe-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Chun-lei Zhu,Qing Wang,JIE Zhang,Ying-min Wang,Chuang Dong

13.Room temperature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ZrCuNiAl bulk metallic glasses Ping-jun Tao,Yuan-zheng Yang,Xiao-jun Bai,Zhi-wei Xie,Xian-chao Chen

14.Effects of yttrium on the form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ulk metallic glassy (Fe, Co)-B-Si-Nb alloys Dun-gu Wen,Yuan-zheng Yang,Zhen-jiang Dong,Ping-jun Tao,Zhi-wei Xie,Xian-chao Chen

15.Effect of Dy substitu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grain Nd-Fe-B single-phase alloys Zhi-an Chen,Ji Luo,Zhi-meng Guo

16.Microstructure, crystalline phas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Li0.06(Na0.5K0.5)0.94Nb(1-2x/5)MgxO3 lead-fre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Hai-tao Li,Bo-ping Zhang,Qian Zhang,Peng-peng Shang,Gao-lei Zhao

17.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3+, Sm3+ doped (YxGd1-x)2O3:Si4+, Mg2+ long-lasting phosphor Yan Liu,Shi-xiang Liu,Ming-wen Wang,Wen-jun Li,Ting Zhang,Xia Zhang

18.Tool life modeling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utting speed and reinforce-ments on the machining of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etin K(o)k

19.Utilization of waste vehicle tires in concrete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reinforcing steels O(g)uzhan Kele(s)temur

20.Simple method to rapidly fabricate chain-like carbon nanotube films and its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Zhi-yuan Wu,Shuang-qi Hu,Zhi-qian Wang

21.Synthesiz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nano-scale γ-AlOOH with various morphologies Bao-hong Hao,Ke-ming Fang,Lan Xiang,Qiang Liu

1.Molybdenite alkali fusion and leaching: reactions and mechanism Reza Ebrahimi-Kahrizsangi,Mohammad Hasan Abbasi,Ali Saidi

2.Cyanidation of gold clay ore containing arsenic and manganese Yu-liang Li,Jian Liu,Wei-sheng Guan

3.Acting mechanism of F, K, and Na in the solid phase sintering reaction of the Baiyunebo iron ore Zhi-zhong Hao,Sheng-li Wu,Yi-ci Wang,Guo-ping Luo,Hu-lin Wu,Xiang-guang Duan

4.Water modeling of molten steel flow in a multi-strand tundish with gas blowing Jing Jiang,Jing-she Li,Hua-jie Wu,Shu-feng Yang,Tao Li,Hai-yan Tang

5.Similarity solutions for the mixed convection flow over a vertical plate with thermal radiation Anuar Ishak,Nor Azizah Yacob,Roslinda Nazar,loan Pop

6.Clogging behavior of submerged entry nozzles for Ti-bearing IF steel Heng Cui,Yan-ping Bao,Min Wang,Wei-shuang Wu

7.Longitudinal surface cracks of thin slabs Yan-hui Sun,You-jin Ni,Hai-tao Wang,Zhong-bo Xu,Kai-ke Cai

8.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uper304H austen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 Shu-ping Tan,Zhen-hua Wang,Shi-chang Cheng,Zheng-dong Liu,Jie-cai Han,Wan-tang Fu

9.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microstress and microstrain of low Si-Mn-Nb dual-phase steel Hai-feng Dong,Jing Li,Yue Zhang,Joongkeun Park,Qing-xiang Yang

10.Properties and homogeneity of 550-MPa grade TMCP steel for ship hull Yi Nie,Cheng-jia Shang,Xin Song,Yang You,Chuang Li,Xin-lai He

11.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titanium alloy for surgical implant application Jun Li,Lian Zhou,Zuo-chen Li

12.Influences of 2.5wt% Mn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l-Ni shape memory alloys U(g)ur Sari

13.Ductile Fe-based amorphous alloys with high iron content Feng-juan Liu,Tao Zhang,Shu-jie Pang,Ke-fu Yao

14.Prepara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d_(40.5)Ni_(40.5)SixP_(19-x) bulk metallic glasses Yang Li,Yao-cen Wang,Ke-fu Yao

15.Synthesis,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Zr-Cu-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Qing-sheng Zhang,Wei Zhang,Guo-qiang Xie,Akihisa Inoue

16.Strain rate response of a Zr-based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Bridgman solidification Jun-wei Qiao,Yong Zhang,Ji-heng Li,Guo-liang Chen

17.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inel Li_(1.05)Cr_(0.1)Mn_(1.9)O_(4-z)F_z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Yan-bin Chen,Yang Hu,Fang Lian,Qing-guo Liu

18.Preparation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YVO_4:Er~(3+), Yb~(3+) Yong-ming Zhang,Yan-hong Li,Peng Li,Guang-yan Hong,Ying-ning Yu

19.Dependence of domain wall structures on repetition n in [Pt(0.5 nm)/Co(0.4nm)]n/NiO(1.1 nm)/[Co(0.4 nm)/Pt(0.5 nm)]_n multilayers Xiao-xia Li,Gang Han

20.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l/diamond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Ke Chu,Cheng-chang Jia,Xue-bing Liang,Hui Chen

21.Effect of hydrogen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of Ni-P coatings Qing-jun Zhou,Jin-xu Li,Wu-yang Chu

22.Deposition of crackless freestanding diamond films on Mo substrates with Zr interlayer Zheng Liu,Cheng-ming Li,Liang-xian Chen,Li-mei Wang,Li-fu Hei,Fan-xiu Lü

1.Processing technologies for gold-telluride ores Jian Zhang,Yao Zhang,William Richmond,Hai-peng Wang

2.Ore-proportion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Yandi ore in sintering Sheng-li Wu,Hong-liang Han,Hai-xia Li,Jian Xu,Shi-dong Yang,Xiao-qin Liu

3.Periodic flo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RH vacuum circulation refining Xin-gang Ai,Yan-ping Bao,Wei Jiang,Jian-hua Liu,Peng-huan Li,Tai-quan Li

4.Decarburization rate of RH refining for ultra low carbon steel Bai-song Liu,Guo-sen Zhu,Huan-xi Li,Ben-hai Li,Yang cui,Ai-min Cui

5.Determination of inclusions in liquid steel after calcium treatment Kabamba Tshilombo

6.Thermodynamic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gO·Al_2O_3 spinel type inclusions in casing steel Hai-yan Tang,Jing-she Li

7.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hort-time creep of AISI 304 stainless stee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osip Brnic,Ji-tai Niu,Goran Turkalj,Marko Canadija,Domagoj Lanc

8.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an Al-Zn-Mg-Cu-Zr alloy during hot deformation Liang-ming Yan,Jian Shen,Jun-peng Li,Zhou-bing Li,Xiao-dong Yan

9.Thixo-forg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plex parts of aluminum alloy AlSi7Mg Kai-kun Wang

10.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behaviors of Incoloy alloy 825 Yong-jin Yang,Ke-wei Gao,Chang-feng Chen

11.Ma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in walled copper tubes prepared by the downward continuous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ethod Xi Shen,Hong Zhang,Zi-dong Wang,Hua-fen Lou,Yi-ming Jia,Ping-xia Hu

12.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formed copper layers with gradient microstructure Qiang Liao,Li-qun Zhu,Hui-cong Liu,Wei-ping Li

13.3D Modeling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etal rubber material Ming-ji Huang,Xiu-ping Dong,Guo-quan Liu

14.Rapid growth of ZnO hexagonal tubes by direct microwave heating Zhen-qi Zhu,Jian Zhou

15.Effect of SiO_2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ZnO-based varistors Zhen-hong Wu,Jian-hui Fang,Dong Xu,Qin-dong Zhong,Li-yi Shi

16.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ZnO-modified TiO_2 electrodes Sheng-jun Li,Yuan Lin,Wei-wei Tan,Jing-bo Zhang,Xiao-wen Zhou,Jin-mao Chen,Zeng Chen

17.Influence of substrate metals on the crystal growth of AIN films Juan Xiong,Hao-shuang Gu,Kuan Hu,Ming-zhe Hu

18.Electro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electric Bi_2Se_3 thin films Xiao-long Li,Ke-feng Cai,Hui Li,Ling Wang,Chi-wei Zhou

19.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aluminosilicate Xiao-ming Liu,Heng-hu Sun,Xiang-peng Feng,Na Zhang

20.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erization degree and cementitious activity of iron ore tailings Zhong-lai Yi,Heng-hu Sun,Chao Li,Yin-ming Sun,Yu Li

冶金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粉末冶金;材料;分类;应用

0.引言

所谓的粉末冶金材料指的是用几种金属粉末或者金属与非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配比、压制成型以及烧结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各类材料的总称,而这种与熔炼和铸造明显不同的工艺也被统称为粉末冶金法。因其生产流程与陶瓷制品比较类似,所以又被称为金属陶瓷法。就目前而言,粉末冶金法不单是用来制取某些特殊材料的方法,也是一种优质的少切屑或者无切屑方法,且其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节省占地面积及机床等优点。然而粉末冶金法也并非万能之法,其无论是金属粉末还是模具都有着较高的成本,且制品的形状和大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1.粉末冶金材料的主要分类

1.1传统的粉末冶金材料

第一,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作为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粉末冶金材料,其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最为普遍,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的不断扩大,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就变得越来越广阔,因此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对其他行业来说也非常重要。

第二,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众所周知,经过烧结铜基制作的零件抗腐蚀性相对来说比较好,且其表面光滑没有磁性干扰。用来做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的主要材料有:烧结的青铜材质、黄铜材质以及铜镍合金材料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具有弥散性的强化铜等材质。在现代,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主要备用到电工器件、机械设备零件等各个制造类领域中,同时也对过滤器、催化剂以及电刷等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难熔金属材料。因这类材料的熔点、硬度、强度都比较高,因此其主要成分为难熔性的金属及金属合金复合材料,主要被应用国防、航空航天以及和研究领域等。

第四,硬质合金材料。所谓合金材料指的是由一种或者几种难熔性的金属经过碳化之后形成的硬质材料的总称。其主要是由金属粘结剂进行粘合之后,再用粉末冶金技术制作而成。因这类硬质合金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所以常被用到切削领域。

第五,粉末冶金电工材料。在现代工业中,这种材料主要应用于仪表和电气领域,尤其是各类分断和接通电路重点额电接触元件和电阻焊用的电极上。近几年,随着国内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电阻器件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主要材质就是这类材料。此外,粉末冶金电动材料对真空技术领域中的电力管阴极和电加热元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摩擦材料。顾名思义,这类材料具有很强的摩擦磨损性能,可以用于制造摩擦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摩擦部分。利用其摩擦磨损性较强的特点,有效实现各个元件之间动力的阻断性和传递性,以此实现运动物体的及时减速和停止运动等。

第七,减摩材料。与摩擦材料相反,这类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以及较高的耐磨性,其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是由非金属材质构成。通常情况下,建模材料主要是由教导强度的金属基体和具有减摩成分的剂构成。因粉末冶金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金属材料的基体和减摩成分进行有效调整和控制,此外,这类减摩材料还具有较强的自性能,这就使得其在金属铸造领域和塑料减摩材料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现代先进粉末冶金材料

第一,信息领域中的粉末冶金材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软磁材料,通常情况下,其又可以分为铁氧体软磁材料和金属软磁材料两种,最大区别是前者出现较早,且只能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法获取。因其在烧结过程中,软磁材料有着较强的饱和磁化性能和较高的导磁率,所以被各个磁行业广泛应用。

第二,能源领域中的粉末冶金材料。顾名思义,这种能源材料指的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促进新能源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材料,其能够满足各种新能源的不同需求。能源领域中的粉末冶金材料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新能源材料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就目前而言,电池、氢能、太阳能等方面成为新能源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类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第三,生物领域中的粉末冶金材料。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的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生物研究逐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此国家对于生物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生物材料研究方面。在医学领域中,生物材料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研究

2.1在机械合金方面的应用

机械合金主要应用的是粉末冶金技术中的高性能球磨技术。其应用原理为:在高能球磨的基础之上,有效利用了金属粉末混合物的变形和易断裂特性,逐步调整金属粉末原子之间的距离,并最终形成合金粉末。所谓机械合金指的就是在固态形式下进行的固态反应,从而科学实现了合金化,而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合金不会收到物质熔点及蒸汽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而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2.2在干燥喷雾方面的应用

所谓的烦躁喷雾指的是运用雾化器将呈现出一定浓度的原料液转变成一种具有喷射性能的雾状液滴的形式,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接触热空气程序将雾状液滴迅速转化成干燥剂,这就是粉粒状干燥喷雾的制作过程。通常情况下,制作干燥喷雾需要经过四个基本阶段,依次是料液雾化、热干燥、蒸发干燥、分离四个流程。更为重要的是,在粉末的制作过程中,还可以依据不同的需求对粉粒形状、大小进行相应的规定。

3.结语

上文系统的总结了粉末冶金材料的种类,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不难看出,相对普通材料来说粉末冶金材料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获取上,都有着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这也是目前这类材料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粉末冶金材料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宪铭,张江峰.标准:粉末冶金材料的分类和牌号[J].世界有色金属,2009(05).

[2]韩凤麟,陈大侠.粉末冶金汽车零件最新进展(下篇:其他零件部分)[J].现代零部件,2010(05).

冶金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激光焊接技术,粉末冶金材料,应用

1前言

由于粉末冶金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制造优点,在某些领域如汽车、飞机、工具刃具制造业中正在取代传统的冶铸材料,随着粉末冶金材料的日益发展,它与其它零件的连接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钎焊和凸焊一直是粉末冶金材料连接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结合强度低,热影响区宽,特别不能适合高温及强度要求高的场合,使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我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单位逐渐增多,改变了传统的烧结和钎焊工艺,使连接部位的强度和高温强度大大提高。

2激光焊接工艺特点

2.1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1材料成份合金元素的含量、种类对焊缝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影响很大。烧结低碳钢、烧结Ni和Cu合金、Co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成功地进行激光焊接。烧结中碳钢采取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的措施也可保证焊接质量,降低裂纹敏感性,图1表示了中碳钢预热和不预热条件下焊缝区的显微硬度分布,预热时硬度降低,接头韧性增加,因为组织由贝氏体和少量的珠光体代替了针状马氏体。

2.1.2烧结条件在氢气、分解氨和真空中烧结的材料均能成功的进行激光焊接,在干净的还原性气氛中烧结的材料焊后出现的气孔、孔洞、夹杂和氧化物较小;此外,合适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压力及温度-压力曲线也是焊接成功的重要保证。

2.1.3孔隙孔隙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热传导率、热膨胀率和淬硬性等,这些物理性能直接影响材料可焊性[1],使焊接较同成份的冶铸材料相比难度加大。对于激光焊接零件来讲,大量的孔隙会使焊接强度降低甚至焊接过程无法进行。

2.1.4密度致密而力学性能好的试样较疏松而力学性能差的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有更好的焊接性。低于一定的密度(

2.1.5焊前准备工作由于激光光斑很小,所以对间隙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对接时一般要求间隙在0.1mm以下,此外为减少气孔等焊接缺陷,焊接部位必须去除氧化皮、油污并进行干燥。

2.2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影响

焊接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激光功率、焊接速度、透镜焦距、聚焦位置、保护气体等。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是影响焊接质量的最主要参数,焊接厚度取决于激光功率,约为功率(kW)的0.7次方,通常功率增大,焊接深度增加;速度增加,熔深变浅,焊缝和热影响区变窄,生产率增高。过大的焊接速度与焊接功率将增大气孔和孔洞倾向。透镜焦距由输出激光的光斑直径决定,两者之间存在一最佳匹配值。一般说来,所须焊接的深度越深,透镜焦距越长,短焦距透镜对聚焦的要求较高,而且粉末冶金材料焊接时飞溅较大,透镜污染严重;太长焦距的透镜由于衍射使焦点变大,焦点处的能量密度不能达到最大值。国内一般采用透镜聚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只能用于激光功率较小的场合,较高的激光功率将引起透镜焦点漂移,使焊缝的成形和质量较差。国外较高功率场合大都采用反射镜聚焦光学系统,由于冷却条件好,热稳定性好,焊缝成形均匀美观,焊接质量可靠。

3焊接质量检测及分析

3.1焊接质量检测

3.1.1外观检测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孔洞、裂纹、咬边、未焊透等明显缺陷。

3.1.2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的方法有:渗透探伤法;磁粉探伤法;射线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等,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1.3力学性能检测根据零件的工作状态分别进行拉伸、弯曲、硬度、冲击等试验,如果断裂在焊缝,说明焊接强度低于母材。

3.1.4微观检测采取金相分析焊缝的成形、微观组织、焊缝缺陷,测试焊接区的显微硬度分布,用扫描电镜分析焊接区成份的变化等。

3.1.5特殊性能检测对工作于特殊工作环境下的零件,还需进行耐腐蚀、疲劳等特殊性能测试。以上5种方法中,前两种主要用于焊接生产线上,后三种主要用于试验研究及抽样调查中。

3.2缺陷分析

3.2.1气孔和孔洞与冶铸材料相比,粉末冶金材料的激光焊接中。最明显的缺陷是气孔和孔洞。气孔和孔洞不仅影响外观质量,更严重地削弱了焊缝有效承载面积,产生应力集中,降低了接头强度。常见的气孔形状有线形、圆形、蜂窝形、条虫形等。烧结材料内部的孔隙吸附了大量的气体,在快速焊接中,来不及逸出而留在焊缝中。

3.2.2裂纹主要有冷裂纹、热裂纹,金刚石工具中还易产生层间裂纹。冷裂纹主要产生于含碳量较高和合金成份较多的材料中,这类材料焊后产生脆性马氏体,产生高的内应力从而引起裂纹。解决这类裂纹的办法是焊前预热、焊后缓冷,或者采用小规范的焊接参数。

3.2.3强度过低成份、烧结条件和后热处理都能影响接头强度。除去材料因素外,过多的气孔和孔洞是造成接头强度低的重要原因,其次材料的密度太低也使焊缝疏松,强度较低。

4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冶金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粉末 冶金材料 温压成型

中图分类号:T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057-02

粉末冶金成型技术主要含有温压技术、流动性的温压技术以及模壁技术、高速压制技术等新技术。通过对粉末冶金新技术的利用以及该项工艺在现今得到的发展,可以帮助我国的高技术工业获得新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粉末冶金技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在进行新的改革。现今,该项技术主要向着低成本、高致密化以及高收入、强性能的方向进行新一轮的发展。我国的粉末冶金零件成型技术已经发展了近10年,可以对现今的粉末冶金技术进行全面提高。随着现今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迅速,工业上对粉末成型制品的需求量也得到提高,对其质量也产生了更高要求[1]。现今,对粉末成型工业的发展产生制约的因素主要有粉末材料以及粉末成型所使用的专用压制设备。由于在粉末成型的零件中高强度、精度以及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且有占据主要地位的趋势,对粉末成型压机的性能以及精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粉末成型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市场上产生的新需求,多台面的复杂零件在其中占据的比例也将不断扩大。粉末压机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压制设备对于粉末压制零件的成型精度也将会起到新的作用。

1 粉末成型技术的原理分析

粉末成型技术是对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进行利用或利用实体反求的方式对相关信息以及零件所需的几何形状、材料、结构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在计算机中建立数字化的模型。将所得到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机电集成系统中后,再逐点逐面进行所需材料的三维成型工作。对其经过必要的处理之后,使其外观、性能以及强度都达到设计要求,从而对原型进行快速准确的制造,并对零部件进行制造的现代化方式[2]。现今,所使用到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所采用的原理都是对分层叠加法进行利用,也就是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以及进行的分层切片进行分层分步骤处理,对计算机控制的成型机进行利用,从而完成材料的形体制造工作。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现今在模具、汽车以及航空航天、医疗器具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应用,按照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产品功能,可以将应用分为原型、零部件、模具等方面。

2 温压技术

温压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粉末冶金领域得到全新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可以生产出密度、强度较高且质量优质的零件,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范围也是较大的。温压技术主要就是利用特殊的粉末,并将其进行高温、输送以及模具加热灯系统,在其中加入具有特色的剂制成的预合金粉末以及将其中所用到的模具加热到140 ℃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温度的波动控制在12.5 ℃之内,之后再和常规的粉末冶金技术进行统一,开展压制以及烧结工作,最终就可得到粉末冶金的零件。这项技术就被称为温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温压粉末制备以及温压系统。由于使用到了粉末冶金零件以及温压技术,就可对生产的综合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 流动温压技术

流动温压技术是对粉末进行一定的温压以及压制,在这过程中,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中存在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提炼,从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性冶金零部件形成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对混合粉末流动性以及填充的成形性进行一定的提高,使其可在80 ℃或130 ℃下,对传统压机上可精密成型的几何外形零件进行利用。流动温压技术可对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在成型上的不稳定性进行克服,也可防止在金属注射成形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成本技术。这样的技术既是一种新的技术,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流动温压技术是一种新的粉末冶金部件成型技术,主要特点在于可利用相关设备形成十分复杂的几何形状零件。压坯具有密度高,且均匀性较高的特点,对于各种材料的适用性较高。另外,该项技术的工艺十分简单,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低。就目前来看,流动温压技术在现今的使用也还是属于开始阶段,主要是因为关键性的制造技术以及致密化机理研究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

4 模壁技术

传统的粉末零件在进行成型的r候,为了使得粉末颗粒之间以及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减少,在进行粉末混合的时候就应该添加不定量的剂。但是,由于混进的剂密度较低,因此,在制成规格较高的粉末冶金零件的时候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剂在烧结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烧结炉的使用时间以及生产产品的主要性能也得到降低。模壁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这样的情况进行有效规避,近年来,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在研究粉末成型技术中的热点问题[3]。现今,要想实现模壁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对模冲复位时与芯杆以及阴膜进行有机配合,在间隙的过程中可以对毛细作用进行利用,从而将液相剂带入到阴膜的表面。其次,是对喷枪进行利用,将其中带有的一种固态剂粉末直接在压膜型腔中进行喷射。也就是将装有粉靴的前部装有剂装置。利用这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常规的压制成膜工作。

5 高速压制技术

高速压制技术主要是国外推行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将生产零件的过程与传统进行的压制工序保持一致。混合粉进入材料之后,粉末也可通过送粉靴自动将混合粉填充模腔进行压制成形,在此之后,再将零件顶出,并且可将其转入到烧结的工序之中。与该项技术存在差异的是压制的速度与传统压制工艺速度还存在一定的不同。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压制工艺要比该项技术压制速度低500~1 000倍。其中压机锤头的速度在运行的时候可高达2~30 m/s,液压驱动的锤头速度也可达到5~1 200 kg左右。粉末在运行的时候,在0.02 s就可对高能量的冲击进行利用从而产生压制。在压制过程中,也可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冲击波。通过附加的时间间隔,形成多种冲击,就可到达一种更高密度上。该项技术在应用上的生产率、性能以及密度等都较高,且生产的成本较低,可在制造一些难度较低的阀门、主轴以及齿轮时应用。

6 结语

粉末冶金技术属于一项应用十分广泛的零件成型技术,在粉末的冶金技术以及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可对高技术的发展产生全面推动,也可为材料技术以及材料工程带来新的发展。现今,从我国粉末冶金技术的整体行业发展来看,其发展的技术水平还较低,各项工业设备也较为落后,与国外的相关技术相比,发展的差距较大。因此,需要对粉末冶金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可将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进行有效缩短,促使粉末冶金技术满足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蔺绍江,熊惟皓,黄玉柱,等.温压成型和微波烧结TiC/316L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J].摩擦学学报,2011(5):467-472.

[2] 柯美元,成伟华,陈学锋.剂对不锈钢粉末温压成型工艺的影响[J].新技术新工艺,2014(7):112-114.

冶金材料范文第9篇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CN:43-1448/T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刊登粉体、粉末冶金以及材料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检测技术及测试仪器等的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粉末冶金及材料科学的新成就和新进展。

冶金材料范文第10篇

该项目于2003年12月8日开始建设,04年12月进入试产,项目生产能力为年产36万吨生铁,产值近9亿元,利税1.29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价值,创造更大利润,公司将着眼于长远,规划筹建铸造产业,把生铁变成铸件,配件,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新鄂煤“铁矿石-矿粉-冶金-铸件-配件”产业链条,最终实现由初级产品到初终级产品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

****冶金公司注册后经过一年基础建设,于2005年3月16日正式投产运营。第一炉沸腾的铁水出炉的那一时刻,成功的喜悦悄悄爬上了每个冶金人的脸庞,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吹响了****冶金公司向钢铁进军的号角。

自进入05年第二季度以来,由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钢材价格持续下滑,致使生铁价格一落再落,加之以前的高、精、尖生产成本的不可替代性,导致铁水价格的不可弥补,亏损自然而然的摆在每个钢铁企业的面前,危机悄然而生。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每一个危机的关头,在每一个可能死去的危机面前,她都将为被淘汰者。在面临困难与危机的并存的危难时刻,冶金人不断创新、变革生产坚持挺过来。如果说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中有一千个死去的机会,那么我们有一万个活下去的理由。因为冶金人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领导的殷切期望,冶金人更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危机和变革同在----“三大战役”打造公司生命线基础。在危机面前,企业呼唤时代的英雄,而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善于变革者。迅速分析现状、果断制定决策,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打响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保卫的三大战役。“加强原燃、物料管理,开展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培训年活动,加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强管理、保安全、缩成本,对企业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三大战役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改进生产工艺后较投产初期降低烧结矿、铁水成本300元/吨,从思想上改变了节约的概念,把节约从能源的范畴扩展到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综合合理利用。

挑战与机遇并存---“三步走战略”稳定公司经营软着陆。在钢铁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如果主导产业不能创造利润价值,那企业就要对生产重心进行战略转移。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究,决定施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限制铁水产量,不再盲目追求稳产高产;第二步,加大烧结矿生产力度,多余的烧结矿全部外销;第三步,炼铁重点向铸铁转移;同时全公司推行成本的节约。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公司摆脱了铁水生产销售困境,在困难与危机面前勇于挑战,实现公司了经营软着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功者总是那些拥有坚韧意志的人,总是那些从来不曾放弃的人。而我们,同样拥有坚韧的意志与不懈的追求。多少的不眠之夜,多少的艰难困苦,多少迷惑与挑战,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我们可以坚定地说一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了!在去年最困难的后四个月,我们经受住了困难的挑战,并在钢铁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保持了赢利。对一个企业来讲,生与死、危机与机遇、风险与顺境都是同时到来的,远离死就是生,化解危机就是机遇,规避风险就是顺境。2006年将是长足发展的一年。我们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回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只有浴火重生,凡鸟才能成为凤凰;只有鲤鱼跳龙门,生灵才会变成神。冶金公司也是如此。综观2005年,困难与机遇,挑战与梦想都依然伴随我们,冶金人有不怕输的骨气,更有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艰难的旅程我们迈过,更不畏前方路途的遥远与坎坷。展望2006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在电力公司三期工程并网发电时,冶金高炉煤气将以11万Nm3/h输往电力公司,届时,“西气东输”将演绎着冶金公司光明的前景。

上一篇:矿业投资范文 下一篇:矿业资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