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7 05:26:41

药物调查报告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物流逐渐升温,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好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实际,調查医药物流公司内部成本基本情况、和探索该医药物流公司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一、对医药物流公司内部成本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在医药行业流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同类型企业太多,规模不一,所以整体来说我国医药企业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分散的物流体系,在运作上主要依靠人力,与国际医药同业相比差距很大。医药物流公司的内部成本基本情况是是如此。在现阶段,医药物流公共的物流作业基本上是以人工作业为主,因此,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去除物流作业流程中的冗余环节,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差错和人力浪费。而在医药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中,信息系统软件上不能支持对药品的“批次管理”,不能支持对药品存储的“整零分开”,无法支持货位管理,导致差错较高;另外,库区布局的不合理、流程设计的落后也导致物流成本高:该医药物流公司的配送仓库分布在多个楼层,其出库单传递流程采取“接龙”模式,导致单据丢失、低效等诸多问题。医药物流公司的职工的工资支出方面,包括维持自身运转中合理支出,包括办公室采购、货物运输费用、员工和临时搬运工的保险费等这些都是合理损耗成本上做的比较好。而医药物流公司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制作和播出的广告费、参加大型展会的费用、获得各种营销渠道的信息费方面,重视度不够。

二、针对医药物流公司产生长期存在问题的分析

1.竞争性因素

在中国药物物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这类医药物流公司,规模化的物流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使用最少的仓储面积存储最多的药品,为医药门店提供最佳的药品配送服务。而现阶段医药物流公司由于发展规模不够大,物流管理更不上层次,竞争力不够强大,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2.时间、空间因素:

空间因素是商业物流中心,制造业相对于目标市场或仓库或供应商的位置关系体系比较偏远。所以此类企业在购买物品的方向、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概念。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还有时间。物流流通速度更快,更快的流动。一方面必然减少,如缩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本积压,提高订单周期,库存,运输路线设计合理,营业额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从物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时间空间的合理配置间接降低了成本。而医药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完善。

3.资金成本因素:

医药物流企业向各个医院销售药品,医院会有1-5个月的帐期,所以就会造成物流企业的资金回笼缓慢,有些甚至会造成年终呆账现象,所以资金成本的管理很重要。

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影响成本的因素还包括医药物流公司的资金利用率、货物的保管制度、物流管理合理化程度、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单纯地加强某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产生对另一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说,物流成本的控制并不仅仅是各个因素简单地相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平衡、协调过程。

三、提出解决建议

针对目前医药物流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呢?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宏观上合理规划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微观上合理规划物流配送路线。企业一定要制订严格的、科学的费用预算制度,并将其作为控制日常管理费用的标准,当运输费用出现异常或者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出现差异时,及时给予关注,从制度上来约束运输费用的不合理。在制定费用预算制度的同时,应合理规划企业的配送模式,如按地理区域与不同的物流公司签订运输协议,按照客户群描绘配送曲线,不允许擅自更改区域配送路线,不允许业务人员私自签订运输协议或与没有资质的运输公司合作等。

同时,整合行业内外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少物流成本。另外,就是要应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流通技术,使设备科学化、组织规模化、经营行为科学化。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应用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合理运用科技化是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发展潮流。一些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将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从国家的政策上也能看到这一点。

四.总结体会

在调查报告中,我们得出结论,医药物流公司在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不能盲目。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存在利润低、回报期长、投资不一定能获得合理回报、受国家和当地政府政策影响大等因素,医药物流公司在决策前一定要核算项目的利弊得失,同时还要考虑国内物流基础设施能否和行业发展配套、若干年后能否跟上行业潮流、项目实施后能否持续实现创新经营、管理成本能否控制好、标准化程度高和现有企业经营质量低的冲突能否妥善解决等问题,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控制的过程。

要不断调整和改革现有配送网络,创新配送模式。管理需要细化,更需要创新。在日常管理中,大部分公司对运输管理没有细化,把运输理解成“配送”,其实“配”和“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产生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笔者提倡“配”和“送”相结合,“送”即完全由上游企业给下游客户送货到门,由于上游企业承担一切费用,因此对时效性和绩效性要求都比较强烈,一旦出现问题,上游企业负全责;而“配”的操作方式有很多,如客户上门提货、第三方物流配送、易货等,一旦合同成立,风险基本转移,甚至不发生费用。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静脉注射与艾滋病迅速传播的关系,为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495例海洛因滥用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海洛因滥用情况登记表》及《艾滋病、性病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结果 HIV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反应36例,全部为静脉注射滥用者,并有经常共用注射器具史,所有病例对引发艾滋病传播的途径缺乏认识。结论 静脉注射已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吸毒群体已成为潜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提出加强对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进行对高危行为的干预,将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对吸毒人员进行常规的HIV抗体检测,以监控HIV流行趋势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 药物滥用 HIV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当前,随着吸毒行为的恶性蔓延,药物滥用与传播艾滋病的关系已日显突出和复杂,静脉注射已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本文对2495例药物滥用者作HIV血清学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广东粤西地区2495例药物滥用者。所有病例符合DSM?Ⅲ?R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诊断标准,尿液吗啡检测阳性。所有药物滥用者滥用的均为海洛因,个别人有多药滥用史。

1.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及《性病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作记录和临床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海洛因滥用情况登记表》对成瘾者逐项进行登记、诊断、记录,并将资料进行统计与处理。

1.3 HIV血清学检测 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抗-HIV检查:(1)P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试剂由日本Fujirebio公司生产。(2)金标试验:试剂由美国ABI公司生产(ABI Sure Step TM HIV1/2BLOOD TEST)。采用以上两种方法首先对2495例检测者进行抗-HIV初筛试验。初筛检查双项阳性者再重新抽取血液标本送广东省防疫站艾滋病检测中心作WB蛋白印迹试验确认。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登记共2495例药物滥用者,全部为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为(28.35±56.5)岁。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下、司机

、个体户、无业人员、未婚者为主要药物滥用人群(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药物滥用史 2495例药物滥用者,均滥用海洛因,个别同时或间歇使用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大麻及三唑仑等苯二氮类镇静剂。滥用时间:1年以内者582例,占23.3%,1~2年以下573例,占23.0%,2~3年以下877例,占35.2%,3~4年以下345例,占13.8%,4年以上122例,占4.9%。滥用方式:掺入香烟吸食者462例,占18.5%,烫吸823例,占32.9%,肌肉注射(肌肉注射)232例,占9.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978例,占39.2%;静脉注射滥用者中84.5%有共用注射器具史。每日吸食量0.5~4.0g,平均(0.65±1.25)g。

2.3 HIV抗体检测情况及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1)对2495例药物滥用者HIV血清学检测,HIV抗体阳性反应36例,阳性检出率为1.44%。(2)阳性感染者的药物滥用情况。36例阳性感染者,滥用时间平均(4.7±0.9)年;36例均有经常共用注射器具史,静脉注射前未作皮肤消毒或偶尔消毒。滥用种类:主要是海洛因,个别有多药滥用现象。滥用量:每日1~4.5g,平均(2.0±0.65)g,全部以静脉注射方式吸毒,每天3~4次。(3)抗-HIV阳性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36例阳性感染者全部为男性,38%的滥用者吸毒前或吸毒初始有婚前或婚外。平均年龄(32.2±5.5)年;民族:汉族33例,壮族3例;职业分布:司机19例,个体11例,待业6例;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15例,小学17例;婚姻:已婚6例,离异13例,未婚17例。(4)历年检测情况分析:2000年以来逐年对海洛因滥用者常规作HIV血清学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在逐年增加:2000、2001、2002年,检测人数分别为869、801、825例;抗-HIV阳性感染人数分别为7、13、17例;HIV感染率分别在0.81%、1.62%、2%。

表1 药物滥用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略)

2.4 注射滥用者逐年增加情况分析 注射滥用者有逐年增加趋势。2000、2001、2002年统计,静脉注射人数分别为229、323、431例;肌肉注射人数分别为60、82、86例。

2.5 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91.4%吸毒者不知道艾滋病病原体及传播途径,或者十分模糊,96.3%吸毒者不清楚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可相互传播艾滋病病 毒,对艾滋病的治疗无特效疗法更知道的不多,很少或从未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普遍缺乏防范的意识。

3 讨论

我们对广东粤西地区2495例药物滥用者的HIV血清学检测,已检出的HIV阳性者36例,全部为注射滥用者,表明静脉注射滥用,是造成血源性HIV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还表明吸毒群体已成为潜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静脉注射与艾滋病传播已成正性相关,本文检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滥用者感染HIV的逐年增加与我国历年的检查结果大致相同,说明感染了HIV的静脉注射滥用者必然又能通过血行传播,迅速增加新的HIV感染人数 [1] 。提示目前HIV在我国主要以静脉注射途径传播。

滥用者为追求欣或减少戒断症状的出现,吸毒形式由香烟吸食、烫吸转换为静脉注射滥用方式。由于静脉注射滥用人数在不断增加,以及共用针头等不良行为是造成HIV感染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减少不良行为、降低危害和进行强制性的行为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且必要的手段。

当前性乱行为和性病的大幅度上升,也为HIV进一步传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本文调查的部分吸毒者早期吸毒的原因为增强,在婚前或婚外的有被感染HIV的可能,静脉注射则使其传染他人并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

艾滋病、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表明,吸毒群体中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知识知之甚微,吸毒者中以青少年为主体,他们文化层次低、社会教养差、心理不成熟、缺乏认知能力是易感的高危群体。加强对他们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静脉注射是造成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滥用群体的疫情监测,并在戒毒机构进行常规的血液HIV抗体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以作为HIV流行病学监测及掌握HIV流行趋势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科学依据,也可为有关部门采取政策行为的干预提供必要的依据。

调查表明HIV感染在静脉注射滥用群体中有逐年增加之势,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全社会共同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全社会的预防体系和防范工程,由政府采取强制干预及组织更大力量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蔓延及防止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的传播,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并将收到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桔湘,程艺萍,何锐.艾滋病传染核心人群?女性静脉药物滥用情况调查报告.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8,7:176.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肝功能;肝脏;不良反应

自1976年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因其高效、安全、半衰期长,被作为降血脂药物的首选药物[1]。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Statins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2],源于肝的胆固醇是形成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非肝细胞中肝胆固醇的产生是正常细胞功能所必需的,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3]。由于早期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一定的肝脏毒性,所以所有他汀类药物的标签上都注明需监测肝功能。本文通过观察了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后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定期监测肝功能的必要性及其临床用药参考价值和如何在强调调脂的同时,又能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 20~60岁;②吴川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病人;③合并高脂血症和(或)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④根据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4]的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0 mg/dl,无他汀类药物过敏或其他明确禁忌证者,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医生的用药习惯而定。

1.1.2 判断标准

①服药后,大多于1~4 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少数潜伏期可更长。② 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和黄疸等。③ 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大于6%或白细胞增加。④ 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特点。⑤ 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阳性。⑥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抗HDV和抗HEV阴性。⑦偶然再次给药后可发生肝损害。如有①,加上②~⑦ 中的任何2 条,即可考虑为DILD[4](药物性肝病)。

1.1.3 排除标准

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的药物:抗肿瘤、抗结核、抗过敏、类固醇、抗风湿、抗生素、治发热、抗真菌等;肥胖症,糖尿病,酒精滥用,脂肪肝等;肝,胆,胰疾病;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肺梗塞、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肾小球肾炎、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肌损害,肺栓塞;溶血,再障;肌肉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甲状腺疾病;剧烈运动等;严重基础疾病如:急、重症感染、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疾患、电解质紊乱、严重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患等;继发性血脂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混合型高脂血症需要联合应用贝特类或其他类型的降脂药物者;用药前肝功能明显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2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5]。

1.2 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住院收治的286例合并高脂血症和(或)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他汀类药物治疗组(144例)及对照组(14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保持平衡饮食3天,空腹时间>12 h后采血,接受他汀治疗的144例,每晚睡前口服他汀类药物20~80mg。他汀治疗组患者与未用他汀降脂的患者,其他治疗基本相同,开始他汀治疗后1个月左右进行肝脏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检测,以了解肝酶水平和血脂达标情况在服用他汀药物治疗后l、3及6个月分别采血化验空腹血清转氨酶、转肽酶及胆红素,并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复查肝脏CT,计算肝/脾CT比值。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服药前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剂量,并在服药后每月复查一次血脂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两组间及各组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2.1 他汀类药物应用过程中肝酶等的变化

治疗组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前3个月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增高(3倍正常值上限ULN或>120U/L)者为3例,约占2.0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增高为(82.3士9.7U/L)者为16例,约占11.1%。

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增高者为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增高(71.2±6.8U/L)者为6例约占4.2%。两组ALT、AST比较,P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增高为1例,约占0.7%,轻度增高为1例,约占0.7%,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血清胆红素比较,P

治疗组患者出现氨基转移酶升高同时伴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症状为1例,约占0.7%,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转肽酶及其他肝功指标两组检测无统计学意义。

2.2 继续观察治疗

在下一步的治疗中,对治疗组出现氨基转移酶升高同时伴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症状的2例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同时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及复方甘草酸苷(8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日)治疗,45天后上述指标均基本降至正常。

对治疗组转氨酶明显增高的3例患者,给予应用了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同时减量应用他汀类药物,改为每晚睡前口服10 mg。在继续治疗的3个月后,复检谷丙转氨酶。发现已明显下降为69U/L。

另外16例转氨酶轻度增高的患者,继续每晚睡前1:3服20 mg他汀类药物,同时也加用保肝药物,3个月后复检发现8例转氨酶均逐渐降为正常。

而对照组的7例血清转氨酶明显/轻度增高患者,经加用保肝药物,3个月后再复检3例均恢复正常。无任何一例出现肝酶恶化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6个月后,复查肝脏CT,肝/脾CT比值他汀组较用药前明显增大(用药前:0.614±0.08,用药后:0.824±0.05,P0.05)。两组用药前肝/脾CT比值有明显差异(他汀组:0.614±0.08,对照组:0.634土0.07。P>0.05),两组用药6个月后肝/脾CT比值有显著性差异(辛伐他汀组:0.824±0.05,对照组:0.654±0.06,P

2.3 肝酶升高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将肝酶升高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行回归分析发现,肝酶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肝酶水平、所用药物以及药物剂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3 讨论

3.1 他汀的代谢途径

口服后,他汀经肠上皮细胞的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式(ABC)家族膜转运蛋白和溶性载体(SLC)家族膜转运蛋白参与主动转运]进入血循环。他汀的主要代谢器官是肝脏和肾脏,其中肝脏的作用更大。在他汀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催化作用的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CYP)家族和尿苷二磷酸葡醛酸(基)转移酶(UGT)家族。主要排出途径是ABC家族膜转运蛋白介导的经胆汁排出。亲水他汀(如普伐他汀)须经主动转运进入肝脏,较少经CYP家族代谢而经肾脏排出,而亲水性差的他汀的转运方式主要是被动扩散,然后经胆汁排出[6]。

3.2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机制

如许多药物一样,肝脏也是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代谢场所。肝脏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的活性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不同的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肝脏,药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或通过活性中间体经过非免疫或免疫机制引起肝脏病变。部分药物性肝病是由药物本身的毒性所致,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属可预测的损伤;部分是由特应性反应所致,主要发生于特异性代谢体质和特异性免疫体质人群中,作用机制不十分明确,难以预测。他汀类药物引起肝脏损害的机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特异性特质有关[7]。

3.3 他汀产生肝毒性的发生机制

可能是:(1)作用于线粒体某些环节,使甲-羟戊酸盐缺乏,因而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死亡;(2)他汀类药物可能减少法呢醇及异戊二烯合成,而法呢醇与异戊二烯是合成某些蛋白质的必须物质;(3)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而引起细胞死亡;(4)他汀类药物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及不稳定性增加;(5)他汀类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的同工酶3A4所代谢,故应避免抑制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的药物与他汀类药物合用,使肌肉毒性明显增加。与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关的肝脏异常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所有降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效应,表现为无症状性的剂量依赖性的肝酶水平升高;另一类是少有的肝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性或混合性肝损害,急性肝衰竭罕见。前者与胆固醇降低本身有关,随着继续药物治疗,升高的肝酶水平会逐渐下降,大多数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肝酶升高的患者属此类情况;而后者十分罕见,即使监测肝功能也不一定能够预防严重的肝损害[8]。

3.4 他汀引起肝损害的预防

在应用降脂药物之前,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尤其是了解肝脏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饮酒及每日饮酒量,是否有代谢综合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如患者肝功能不正常,出现ALT及TBil 升高等,则应进一步了解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如有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应按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如肝脏功能较差,应加强抗炎、护肝治疗,待肝功能恢复并稳定后再开始必要的降脂治疗。

饮酒者应戒酒。在应用他汀降脂药物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合并用药,以减少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肝脏损害。

对于有肝病史和(或)大量饮酒史的患者及老年患者,如果必须接受药物降脂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密切并定期监测肝脏功能,必要时调整剂量甚至停药[9]。

4 结论

随着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不断问世。许多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甚至使斑块消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但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可能产生的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抑制人体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浓度的作用。一般的他汀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除纯合子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在他汀类药物中唯有辛伐他汀对于纯合子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疗效)。短期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为安全,长期服用此药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及肌酸激酶等项目。儿童、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存在肝脏病变者禁用他汀类药物。本类药不宜与烟酸、贝特类、环胞霉素合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肌肉及肝、肾功能损害。

目前,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显著,同时具抗炎等多种对心血管有利的功用,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它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过于关注而影响了它的应用。本次试验观察证明他汀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过程中,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在调整剂量的情况下,继续应用他汀类药物,适当应用保肝药物,患者的转氨酶会逐渐地下降甚至降至正常。而各人不同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调查评价。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是学术界的共识,SPARCL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2级预防中的作用,目前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基本上是常规用药,处方量很大,虽然服用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发生几率很小,但这种大量应用必然会在一些特殊个体发生,医生头脑中一定要有这个概念。

总之,在强调降脂治疗使患者获益的同时,应关注其引起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温晓娜,刘文生,毛静怡.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7(3):214.

[2]陈灏珠.内科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476.

[3]范建高,蔡晓波.他汀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6.

[4]齐鲁医学杂志[J].2006,6,21(3).Med J Qilu[J].2006,6,21(3).

[5]Chalasan N.Stains and hepatotoxicity:focus Oll patients withfatty liver[J].Hepatotogy,2005,4l(4):690-695.

[6]蔡晓波,范建高.美国脂质协会他汀药物肝脏安全性评估简介[J].药品评价,2007,4(2):82-90.

[7]吴腾.辛伐他汀不良反应1例[J].首都医药,2004,14:36.

[8]Nissen SE ,Tuzcu EM,Schoenhagen P,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compared with moderate lipid-lowering therapy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AMA,2004,291:1071-1080.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IMO对人为因素调查的相关规定

1993年在IMO的海事安全委员会第62届会议上通过了针对疲劳作为事故原因之一的事故的调查导则:MSC/Circ.621。该导则指出对海事调查人员的正式培训应该包括针对疲劳识别的特殊培训,提出人为因素专家在特定事故调查中的重要性, 并列出了一系列能帮助调查人员收集与疲劳因素相关的事故信息的话题。

1999年的对A.849(20)的修正案IMO A.884(21)号决议是IMO目前关于海难中的人为因素调查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该导则提出了用于海事人为因素调查的系统方法和技术。其中指出了与海难事故有关的人为因素(或可能对人为因素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共包括六个方面:个人因素,船上组织,工作和生活条件,船舶因素,岸上管理因素和对系统中人的外在影响因素及环境。

最新实施的于2010年生效的海安会强制性决议MSC.255(84)《海难调查规则》将海事安全调查的唯一目的定义为:“防止同类事故和事件的再次发生”,并规定海事安全调查报告应包括“对机械、人、组织等这些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分析”。在作为指导性建议的第三部分16.5段中规则提到“海事安全调查不应仅仅辨识事故的直接原因还应包括整个责任链内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国外典型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人为因素的分析

美国NTSB(国家交通安全局)对“M/V COSCO BUSAN”碰撞金门大桥事故的调查报告:2007年11月7日,香港籍集装箱货轮“M/V COSCO BUSAN”从旧金山港离泊准备开往韩国时,在大雾中碰撞了金门大桥的桥塔基座,造成船上53500加仑的燃油泄漏。这起污染事故给旧金山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约26公里的海岸线受到污染,约50个种类的共2500只水鸟死亡,并使一个养殖场临时关闭。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美元。

这是一起涉及人为因素较多的重大事故。从美国NTSB的调查报告来看,美国的海事调查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事故当事人和各相关方进行了调查:当事船员和引航员,船上组织管理的情况,船上生活设施,船上重要航行设备的工作状况,公司安全管理,外部影响。

调查人员发现以下主要的事故原因:引航员有长期的药物使用史,药物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感知能力,并造成了他在事故发生前的一连串错误;在开航前引航员与船长之间没有完成完整的信息交流、航行途中双方也没有维持有效的沟通;安全管理体系中强调,在开航前如遇大雾,应推迟离泊时间或降低航速,但船长既没有考虑延迟开航,也没有采用降低航速。值班船员没有阅读过体系的第10部分―《能见度受限时的航行程序》。公司提供给船上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英语版本,而由于船上船员都是中国人,船上的工作语言为中文。这也是船员没有认真阅读体系文件的原因之一。

表1-NTSB对“M/V COSCO BUSAN”事故开展调查时所涉及的人为因素范围

表2-NTSB对“M/V COSCO BUSAN”事故中人为失误调查分析的深度

我国对人为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的现状

中国海事局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出版了《典型海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2003-2004》和《典型海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2004-2006》,这2本书中的30个调查报告除1个为丹麦海事调查部门制作外,其余均由我国海事调查人员完成。

以IMO A.884(21)号决议第2.3段有关人为因素的话题中所列的人为因素作为标准对这29个海事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我国目前海事调查中对“违反避碰规则”、“货物系固不良”等人为失误的调查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对深层人为失误的调查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人为失误前提条件的调查还出现空白状态,如:船员个人情绪、精神状态,船员的身体状况(药物、酒精的影响,疲劳等),船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娱乐放松的空间和机会等等。二是我国目前的海事调查报告中虽然对组织管理上的人为失误有所涉及,但仍有较多管理上的人为因素没有得到调查,如:船员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休息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船员工作合同、船员工会和船东组织的影响等。三是调查报告中对发现的管理失误表述上过于笼统,多用一些诸如:“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等语句,至于公司管理具体在那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未能给出明确的调查结论。很少有海事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完整准确的类似“驾驶员了望疏忽―--疲劳的影响―--不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安排----船员配备不足(虽然满足最低配员标准)”的事件链来表明整个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

建议

1、立法

建议对《海上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进行修改,以达到下述目的:

改变对海事调查目的的定义。变“查明原因,判明责任”为单一的“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这也是已经并入SOLAS公约第XI-1章,于2010年生效的海安会强制性决议MSC.255(84)《海难调查规则》对海事调查的明确定义。

提高对海事调查基础上的安全建议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海事调查报告应包括合理的安全管理建议,其次要建立海事管理机构对各相关方履行安全建议的监督机制,可以借鉴英国的闭环监督机制,即定期公布各责任方对安全建议的履行情况,让公众参与到监督活动中来。

扩大海事调查的范围,提高事故调查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法律、法规中应明确指出海事调查人员有对包括船长、船员和船舶检验、船舶修造、引航、通航管理的部门工作人员的询问权利和提取证据的权利。在必要的时候,海事调查人员可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现存不合理的法律条文提出改进建议;海事调查工作人员在调查现场,提取证据以及后期的事故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应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和引导。

及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海事调查人员应在事故调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公布调查报告,以便公众从中吸取事故教训,这也是MSC.255(84)《海难调查规则》的要求之一。考虑到某些事故隐患的迫切性,事故调查人员应得到授权,将严重事故隐患以安全建议的形式提早公布出来。

2、工作机制改革

为有利于对事故中人为因素的深入调查分析,并考虑到《海难调查规则》的强制性要求,建议在海事局内部区分对事故的安全调查和行政调查,由不同的工作部门开展上述两种调查,确定安全调查的唯一目的是查明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另外,为提升海事调查的独立性和扩大海事调查的范围,建议安全调查部门在业务上直接由部海事局指导,或完全直属于部海事局。这样的机构设置便于事故调查人员对涉及地方政府部门乃至海事管理部门内部工作的事故开展公正、客观、全面的调查,深入分析事故背后的人为失误。

3、人员培训

建议在部海事局建立一个常设的海事调查培训部门,有计划地对一线海事调查人员轮流进行定期培训,或借鉴其他行业对人为因素的调查经验,如民航、核工业等。另外,按照IMO决议A.849(20)和MSC.255(84)我国要建立海事调查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也可以促进我国海事调查中人为因素调查分析水平早日与国际接轨。

4、技术支持

改善调查人员装备:对于有些涉及当事人心里和生理能力的人为因素,如酒精、等,海事调查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必要的初步检测设备,以便在第一时间提取相关证据。

与医疗单位、科研单位等开展合作:事故中的人为因素涉及面非常广阔,而且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有的实验分析能力的支持,如药物影响的医学鉴定,疲劳原因的综合分析等,开展合作能充分利用其专业的人员、设备及服务网络,节省海事部门的资金投入;人为因素的调查和研究属于新兴科研领域,与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不但能够随时跟踪国际上的研究动态,而且还能够开发我国自己的人为因素调查分析方法和工具。

5、开展示范性调查并对调查人员进行引导和奖励

可以考虑在部海事局成立一个深层人为失误调查专家组,每年选取一到两个涉及人为因素较多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事故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制成人为失误调查培训教材,在培训中讲解或制成光盘分发到一线海事调查人员手中。这样既能提升海事调查人员培训的效果,又能带动各地海事调查人员逐步开展事故中深层人为失误的调查。除《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外,可以举办深层人为失误优秀调查报告评比活动,对人为因素调查深入、分析全面的调查报告作者(调查人员)给予奖励。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疗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荟萃分析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医疗职业暴露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戴青梅报道[1],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率74.06%。因此了解职业暴露的种类、产生的原因,熟练掌握防护措施等是每1名医疗人员必备的基本功[2]。因此本文荟萃分析医疗职业暴露及防护,研究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现状及原因,以提高医疗职业防护水平。

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①纳入类型为调查较大样本职业暴露及防护的研究;②时间范围1991~2011年国内外研究报道;③研究范围包括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④暴露包括锐器及血液、体液暴露,物理及辐射暴露,化学暴露,社会及心理暴露。

资料检索:①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c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1989~2011年)。②手工检索:查阅所获资料的参考文献索引,手工检索相应文献。③检索策略,检索词:医疗、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研究。

评价方法:分别由2位研究者独立阅读所搜集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全文以选定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每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价,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质量评分标准采用Jadad方法,包括随机分配方法、是否采用盲法、随访等情况。

统计学处理: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4.5软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计数资料计算Peto比值比(Peto OR)和95%可信区间(CI)。

敏感性分析:通过固定效应分析和随机效应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 果

通过网络、手工和参考索引检索,共检出85篇,总共报道医院460家,5138名医护调查报告,职业总暴露11.5%,前4位是锐器及血液、体液损伤,物理及辐射损伤,化学损伤,社会及心理损伤。

职业暴露分类:①锐器及血液、体液损伤:锐器损伤主要包括针刺损伤、玻璃器皿损伤等。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高达10%~15%[3]。我国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1.8%。共检索到84篇,总共报道医院455家,5126名护士调查报告,暴露率10.2%,占总暴露比率的90.1%。荟萃分析提示未戴手套比戴手套增加感染风险。(Peto OR:2.25,95%CI:1.92~2.64,P<0.01)。②物理及辐射损伤:护士长时间站立,负重会造成肌肉骨骼损伤,特别是脊背损伤是威胁医疗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医疗人员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4]。共检索到21篇,总共报道医院43家,121名医护调查报告,暴露率3.1%,占总暴露比率的5.0%。荟萃分析认为长期暴露增加肌肉骨骼等损伤(Peto OR:2.25,95%CI:1.92~2.64,P<0.01)。③化学损伤:化学性职业损害是指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包括在化学消毒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使用过程引起的损伤[5]。暴露可由于粉末或液体的溢出或正在调配细胞毒性药物的容器接触等污染而引起[6]。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总共报道医院37家,119名医护调查报告,暴露率10.3%,占总暴露比率的5.2%。(Peto OR:2.25,95%CI:1.92~2.64,P<0.01)。④社会及心理损伤:医疗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如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漫骂和生命威胁等,直接影响到医疗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李小妹等报告[7],医疗人员有情绪疲惫感59.1%、无成就感53.2%,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3%)。总共报告医院32家,112名护士调查报告,暴露率10.2%,占总暴露比率的4.8%。长期社会及心理损伤增加患病风险(Peto OR:2.01,95%CI:1.91~2.59,P<0.01)。

讨 论

为了维护医疗人员身心健康,总结防护措施主要如下:①要加大设备改进:有研究表明,当医务人员操作时,针刺伤更可能是因为设备设计而不是因为粗心[8]。据美国CDC统计显示,安全设计可避免62%~88%的锐器伤的发生[9]。因此,医院要提供使用对人无害、无危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安全医疗器具。②加强培训教育:首先是在医疗院校开设医疗职业防护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③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操作前洗手,操作尖锐器械或手部有伤口时就要戴双层手套,进行化疗药物操作时,注意戴口罩、手套、穿橡皮围裙、操作后肥皂水洗手;注射器用后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不要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和锐器[10]。④及时处理和上报:医疗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应及时处理,同时应上报。孙伯英等调查22所二、三级综合医院,仅有9所医院有上报制度,1499名发生针刺伤后的上报率21.15%。说明及时上报仍然做的不够。

参考文献

1 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等.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疗杂志,2002,37(9):692.

2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医疗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疗杂志,2008,43(6):571.

3 王蠢英,李秀霞,保向菊.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J].哈尔滨医药,2002,22(2):90.

4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医疗杂志,2003,19(1):67.

5 杨顺秋.现代实用医疗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17-320.

6 袁丽.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华医疗杂志,2004,39(10):795.

7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疗杂志,2000,35(11):645.

8 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医疗学分册,2000,19(9):434.

9 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J].中华医疗杂志,2006,41(6):562.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皮肤病用药]

1 华佗膏

2 达克宁

3 冻疮膏

4 脚癣一次净

5 采乐

6 复方水杨酸溶液

7 兰美抒乳膏

8 派瑞松

9 鱼石脂软膏

10 复方苦参水杨酸散

[降压药]

1 珍菊降压片

2 复方降压片

3 北京降压0号

4 洛活喜

5 寿比山

6 洛汀新

7 倍他乐克

8 复方芦丁片

9 开博通

10 山绿茶降压片

[降糖药]

1 达美康

2 糖适平

3 消渴丸

4 美迪康

5 盐酸二甲双胍片

6 优降糖

7 拜唐苹

8 格华止

9 优泌林

10 美福明

中国家庭用药2005系列调查报告

――“百姓最信赖的安神补脑药”推选活动

药 名

(药名以首字拼音字母排序,不代表本刊的排序意见。)

安尔眠糖浆

安神宝颗粒

安神补脑液

安神补心丸

安神健脑液

安神胶囊

安神宁

安神养心丸

柏子滋心丸(浓缩丸)

刺五加脑灵液

豆蔻五味散

杜仲补天素片(丸)

复方五味子糖浆

复方枣仁胶囊

琥珀安神丸

健脑补肾口服液

抗脑衰老胶囊

灵芝北芪片

灵芝胶囊(片)

灵芝糖浆

脑宁糖浆

脑乐静糖浆

脑力静糖浆

脑立清胶囊(片)

宁神补心片

七叶神安片

强身健脑片

清心沉香八味丸

清眩丸

人参珍珠口服液

参芪五味子糖浆

参茸安神片(丸)

参芝安神口服液

神衰康胶囊

舒心冲剂

睡安胶囊

松补力口服液

速效枣仁安神胶囊

酸枣仁合剂

天王补心液

同仁安神丸

五加片

泻肝安神丸

眩晕宁颗粒

养血安神糖浆(片)

养血清脑颗粒

养心宁神丸

益心宁神片

益智康脑丸

珍合灵片

滋肾宁神丸

佐匹克隆片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医药信息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听,各种误区误导鱼龙混杂。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百姓用药、购药的真实需求,指导百姓正确地选药、用药,卓有成效地帮助人们治病强身,《家庭用药》杂志隆重推出“中国家庭用药2005系列调查报告”活动。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支持这一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您从自己的切身用药体会出发,经认真综合判断后,投出您宝贵的一票,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最值得信赖的、货真价实的好药良药,造福百姓。

注意事项:

①本调查表自刊物公布之日起至2006年3月31日前填写寄回有效,也可以登陆www.省略,网上下载调查表。本表复制有效。

②推选结果每3个月公布一次累计统计结果(最终统计结果将进行公证)。

③每人限投票一次,附身份证号码(所有参与者个人信息本刊负责保密)。同一人重复投票无效。

④请根据您对上述药物的信赖度,选出10种,多选无效。表下姓名、身份证号、地址、邮编、电话为必填项目。

⑤有效选票将参加抽奖活动,每季度抽奖产生“积极参与奖”10名。所有有效选票可循环参加年内4次抽奖。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澳大利亚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末,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已达2100万人,澳大利亚的人口出生率有了显著的增长。

统计报告表明,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的人口出生数为26.59万人,仅次于1971年27.64万人的记录。移民数为14.77万人,比上年增加3.7万人,扣除死亡数的13. 39万人,2006年末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为2085.2万人。

统计显示,澳大利亚 每1分56秒有1人出生,每3分59秒有1人死亡,每3分15秒增加移民1人,每1分45秒总人口增加1人,截止到今年6月29日,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增至2100万人。

每名女性的生育率为1.8人,略高于2003年人口统计为2000万人时的1.7人,但低于1981年人口统计为1500万人时的2人。

2004年发表财政预算的财政部长曾向家庭发出号召,为了国家请生育3个孩子。此次有关澳大利亚人口出生率提高的报道,表明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形势景气所带来就业率的稳定以及采取的人口出生奖励和家庭税制优惠政策等收到了实效。

王英斌译

巴西教育现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巴西《圣保罗周报》援引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巴西青少年的辍学和学历低下导致巴西国内总产值(GDP)每年减少0.5个百分点。

这份题为“危机状况下的巴西青少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巴西教育现状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以每年损失GDP 0.5个百分点计算,40年来损失GDP达16%,损失金额高达3000亿雷亚尔。

报告指出,巴西教育现状不仅给经济增长率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与失业、犯罪、艾滋病、滥用药物、未成年人怀孕等社会问题也有关连。人力资源的短缺,必将导致人才竞争力的低下。政府必须重视并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国家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调查表明,巴西青少年的就学时间平均为8.5年,尽管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大学的升学率在中南美各国中是最低的。5000万15岁到29岁的年轻人中,有950万人既未上学也未就业,更有450万人连初等教育也没学完。

调查报告发出警告,国家对年轻人教育的社会投资仅为教育总投资的0.6%,除去对大学教育的投资外几乎为零,巴西教育现状的改善任重道远。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1、学校和实习单位监管脱节

毕业实习的场所一般要求选择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医院药剂科和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社会药房)。实习内容要求较为全面,但是由于学员的工作岗位相对固定,实际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并不理想,医院和社会药房两方面实习很难兼顾,实习任务基本上只能完成本单位尤其是本岗位包含的内容,实习内容很不全面。

2、毕业作业选题

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但是实际应用价值不高。调查报告一般比较少,文献综述和专题论文比例大。笔者从2004年指导大庆电大药学专业2002春季学员毕业作业至2011春季学员共指导86人次,发现调查报告占比为12.7%,文献综述类40%、专题论文47.3%。调查报告太少以致没有,这从2011秋季和2012春季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表中可以验证。以下是2011秋季和2012春季学生一些常见的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谈药品的储存与运输;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介绍;浅谈普奈洛尔的药理作用和用法;中草药甘草解毒的作用机理浅析;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浅谈中草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主要原因是调查报告耗时长,工作量大,需要配合的调查者也多,这样的任务对于一个在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学员来说,是很难保证质量完成的。

3、毕业作业结构

上不完备、格式上不规范,对于这样的作业,指导教师应当做合理的增补,使其达到教学要求,防止偏离培养目标。因此指导教师批改、完善的工作量加大。毕业作业的结构以及格式主要指: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规范的结构程序是“序论本论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几点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成人学生是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人

学习的目的相当明确,学习的态度相当主动,是有能力主动学习的自学者,实习计划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就安排在医院或者社会药房一方即可,学校在实习之前先与实习单位及相关科室联系,确定实习人数,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保持联络渠道畅通,遇到问题随时协商沟通,督促管理好学员,切实保证实习质量。

2、毕业作业

选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与所给学生的完成时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要相一致。选题范围要窄,贴近生活,紧密结合实际。在毕业作业结构和格式要求方面,指导教师要把要求及时发给学生或直接把规范的范文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做到论文结构完备,格式规范,一方面提高学生文本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减轻教师工作量。

3、因为大庆面积22161(其中市区5107)平方千米

人口(截至2008年底)279.2万人,辖五个区,分70个社区,地广人稀,厂矿企业繁多,是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电大学生均为成人学员,成人学员的特点是有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较强;有固定的工作;工作场所距离学校普遍较远;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学校辅导为辅;由于城区广大,学员居住分散,师生交流、指导以网络、电话为主。而且药学专业学员绝大多数是女同志,拖家带口,他们基本上都工作在医院和药店,有的是白班和夜班交替,有许多人是打工的,个人经济条件平均来看不算理想。工作时间与常规单位不同,这使得毕业实习和毕业作业的指导工作更加零散,这种情况要求指导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待每一个学员要更有耐心和责任心,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结核;肺;药物耐受性

化学疗法目前仍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病的疫情逐年上升,现已对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胁。为摸清本市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探讨其合理有效的化疗药物。分别对10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对象 收集本所2003-2006年702例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结核分支杆菌阳性菌株,年龄11~71岁,平均38岁。

1.2 方法 采用Bactec960TB-12B系统、改良罗氏培养法。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支杆菌药物耐受性测定[1]。10种药物的耐药浓度界限为:链霉素(SM) 10 μg/ml、异烟肼(INH)1 μg/ml 、利福平(RFP) 50 μg/ml、乙胺丁醇(EMB) 5 μg/ml、对氨基水杨酸钠(PAS) 1 μg/ml、卡那霉素(KM) 10 μg/ml、卷曲霉素(CPM) 10 μg/ml、氧氟沙星(OFLX) 5 μg/ml、帕司烟肼(DIP)1 μg/ml、丙硫异烟胺(1321Th)25 μg/ml。

2 结果

2.1 耐药频率见表1。

从此结果可以看出,我市为高耐药区域,RFP、SM 、INH居前3位。初始耐药率亦很高。MDR-TB发生率为23.8%。

2.2 DIP、OFLX及CPM对常规耐药菌株的敏感率见表2。

从此药敏结果来看,DIP、OFLX及CPM对耐RFP、INH、SM及EMB的菌株均有很高的敏感性,对耐HR菌株敏感率平均亦达90%以上。

3 讨论

为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和耐药情况,开展结核病耐药监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2]。本文是对原始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基本上反映了本地区结核病的耐药趋势。

通过我所对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监测,我市属于高耐药区域,耐药率为RFP 42.2%、SM 42.1%、INH 32.6%居耐药前3位。其中初始耐药率为SM 12.8%、INH 11.5%、RFP 11.4%,获得性耐药率为RFP 30.8%、SM 28.3%、INH 21.1%,耐药次序与一些报道相符[3]。

耐多药肺结核现已成为结核防治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中统计结核分支杆菌的耐多药率为19.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说明本地区的耐多药肺结核疫情比较严重。对于MDR-TB治疗原则,即为选择出相应的敏感药物。我们通过对耐RFP、SM、INH、EMB及HR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选择,其结果证明DIP、OFLX、CPM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提示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选择新治疗方案时,可以考虑应用CPM、OFLX、DI等药物。

通过耐药情况的监测分析,显示本地区耐药率偏高,耐多药肺结核疫情形势严峻,已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加强了防治力度,并积极有效地实施DOTS方案。

参考文献

[1] 少不更事谋岳,王娟.全国多耐药结核病学术会议纪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6):382-383.

[2] 李丞民,王民.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3(2):71.

[3] 屠德华.耐药结核病及防治对策.中国防痨杂志,1997,19(3):140.

[4]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98-102.

药物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郑州市1990年~1998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贾永普,王艳红

荥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李海霞,赵大慧

周口地区1998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魏端贤,朱梅杰,李玉琴

健康教育前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率的测定 罗芳,杨国俊,朱爱英

安阳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调查报告 王秋华,张改臣

濮阳市自来水鱼腥味问题的调查分析 刘相亮

陕县寺院村大骨节病防治成效调查分析 韩绍卿,张哲波

河南市场销售保健食品标签调查结果分析 王中州,陈志军,胡建民,叶勇

弹电子琴对视力影响的调查分析 张丽娜

洛阳市售定型包装食品标签情况调查 于晓峰,成建华,李中原

浅谈卫生监督之取证 王玉敬,赵永谦,应伟,王成申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王媛媛

郑州市中原区馒头加工行业掺假情况调查报告 朱红军,闫桂枝

新郑市1999年公共场所行业卫生监测及结果分析 白强,李保军,李有峰,王德俊,胡宏伟,冯金风

郑州管城区公共场所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石薇

遵照国家法制规定,大力开发强化食品 任刚,巨晓梅,化利明

关于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的管见 刘建民,李月梅,孙筱平,宋卫烈

河南省1991年-1999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的动态分析 盛利,杨汴生,何健,钟姬

新乡市眼镜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 宋耀祖,黄爽,王慧隽

济源市1995年~1999年中小学生意外死因分析 武军,赵素清

郑州、漯河两地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李书锋,张德甫,张木庆,王蕾,胡巧云

一所寄宿制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张玉霞,焦风兰,吴玉营,张思哲,边涛

某大学宿舍与教室CO2浓度现况调查 司海军,张莹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赵启运

头位难产1178例临床分析 孙丽霞,孙文,张春香,刘芝建

浅谈高龄老年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李荣华

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24例处理体会 李巧云,闻立红,颜秋梅

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两后斜野肺密度修正前后剂量对靶区的影响 庄梅生,王继宇,姚宗华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脱水治疗 杨龙军

国际互联网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 蒋建国,王林,肖燕

1996年~1998年漯河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龚向东,孟春菊,刘桂军,杨延顺

利用黄豆资源,改善学生营养 张素鸽,李皓,吉宝珍

谈如何加强卫生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 赵杰荣,贾梅,安国玲

PCR杂交梳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 施保华,褚娜丽,孟云,范泽旭

VITEK-IMS对1998年-1999年痢疾杆菌耐药性分析 徐静,梁继新,刘保勤,高枫

鼻息肉的皮质类固醇治疗临床分析 田秋燕

子女视力与父母视力的关系调查 陈少华,郑云枝,周书凯

新装修后的公共场所甲醛浓度调查 史宏凤

被动吸烟与妇女异常妊娠关系的研究 冯建庄,郭宝成,李绍江

结核病化疗初期类赫氏反应观察分析 田胜凯

淮北地区附红细胞体病调查研究 李治悦,孙成斋,杨玉芝,郭玲,李国兰,杨森

河南信阳平桥按蚊吸血趋性观察 陈建设,尚乐园,刘辉,李蓬,苏玉杰,顾政诚,郑香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岳爱军,刘洋,刘颖惠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 王守俊,魏承兰,李金法,余勤,董义光

保留胃管致声音嘶哑12例护理体会 杨海棠,王素霞,魏长玲,郭欠芳

介入治疗对操作者的辐射影响与防护对策 张志东,何立兵,张元军

濮阳县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陈彦彩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特点观察 李俊霞,吴海霞

开封市199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分析 孙龙,杜玉娟

妊娠合并肺结核产科临床探讨 陈志敏

南阳市632名出境人员流行病学分析 彭晓,王玉敬,郭颖兰,李玉良,周红斌,杜冉,古晓冬,李晓翔

高中生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刘贵琦,李绍口,刘纪青,党华曾

加强门诊宣教,提高结核病人管理质量 张颖

鹤壁市二所学校结核病流行调查分析 霍雅黎,郭淑娟,李爱梅,许勤学

浅谈基层结防医生对肺结核与其它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建军,陈红兵,李立新,李爱霞,黄艳梅

47例男性淋病复发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李敬东,姜能武

一起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程佩心,王喜民,王鲜梅,杨俊杰,罗磊,杨广明,邹广建

新乡地区学龄儿童疣病毒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甘才斌,于建斌,张艳菊

艾滋病检测结果与标本血清加样量的关系 郭俊勇

对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饮料中SO32- 李凤苏

一起慢性轻度苯中毒的调查分析 杨李勇

不同方法对肠道寄生蠕虫的检出率分析 杨占军,王传兵

荥阳市农村改厕建筑质量与卫生管理调查研究 冯新元,张本界,阎振生

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现场中的应用分析 韩惠云,郭超群,李运琴,王文莉

一起急性硝基苯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刘莲翠,刘广才,彭建业,席金荣

园型分布在食物中毒发病季节分布中的应用探讨 张保全,段月德,王群

肠伤寒穿孔诊治体会 马林

脑囊虫病患者特异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姚党生,朱建奎

许昌市餐巾纸生产卫生状况调查 周书凯,谢卫颖,李秋英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前后脑脊液中自细胞变化与脑电图变化的初步观察 何家荣

万福金安消毒液应用效果观察 汪慧,王丽君,杨光云,李惠平

不同纯化方法提纯囊虫抗原效果对比 赵旭东,郑和明,王征帆,李莹,王昊,杨新玲,祝云霞

挂面国家卫生标准制订研究 王中州,赵其凯,田学森,周文奎,赵伟,张正尧,张超

卡介苗接种与儿童结核病发生的关系 张颖,宋自卫,王亚敏

郑州市青少年学生人群蠕形螨感染调查报告 索之琦,史玉梅,云殿臣

郑州铁路职工HBsAg携带率调查及乙肝血源疫苗和基因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胡慧华,靳太杰

控制新生儿病区感染的管理 孟建华,王淑丽

安徽省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汪爱民

107国道路边店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调查 王素梅,芦天成

固始县南部山区降氟改水后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 吴正一,刘莉,季草午,付哲安,叶章敏

96名人员STD检查结果分析 张超杰,许世禄,丁静

河南省2000年食品行业卫生状况 吴绍彬,叶冰

西平县1991-2000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邵天堂,常爱红,李永志

郑州市部分高校食堂共用餐饮具消毒现状及对策 盛利,林宝,何健,杨汴生,钟娅

如何搞好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检测 贾向芹,丛敏

邓州市867名13~15岁学生的膳食调查 侯明莲,马军,李军,刘利

情绪波动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陈宝兰,赵变云,赵鲜丽

驻马店市区医疗单位消毒卫生现状 樊亚丽

淮安市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苏华林,陈前伦

上蔡县1985-200O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陈长宽

乙胺丁醇引起四肢麻木抽搐一例 尚峰

某金矿车间空气汞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段淑民,刘新华,李红英,袁增明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0例体会 涂荷清,潘志勇,涂磊,孟兰平

捕获一再捕获方法(CRM)在疟疾防治中的应用 苏云普,陈建设

一起麻疹爆发的调查分析 龚令甫,石爱萍,宋彩红,吕爱萍,典瑞珍

应用秩和比法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 黄德,李晓光,陈旭东,刘辉,刘淑华,赵国华

新郑市112名村民骨关节病调查报告 李强

处理毒鼠强急性中毒47例体会 涂磊,孟兰平,涂荷清,潘志勇

浅析五脏致咳的成因及其临床特点 陈石

硫酸镁联合麦角胺咖啡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 王遂山,单泓

一起卫生行政兼暴力抗法案件的分析 张建勋,王云霞,翟庆田

河南省汝阳县妇幼儿童营养状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赵庆法,李文芳,李忠民

1672例被猫、狗咬伤者流行病学调查 张晓杰,陈玉华,余华

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文芳,刘艳,石磊

浅谈图书室中的计算机应用 侯文利,郭燕

应用EXCEL编辑疾病监测传染病月报 杨风杰

平顶山市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李丽,谢清梅,马红梅,葛为民,彭红英

安阳市不同场所化妆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王爱清,韩文霞,田普琴

一起因食用自制臭豆腐引起肉毒中毒的调查报告 张立峰,张全岭,乔合林

武汉三五酒店南阳分店食物中毒案调查分析 潘东辉,李文亮,陈永敏,袁峰,闵峻岭

新乡市新、改、扩建学校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潘艳

周口市1999~200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赵伟

1991~2001年驻马店市重大疾病流行状况分析 何文生,宋鲁平,周建平

应用密切值综合评价法评价蝇密度监测结果 梁玉清,张栓虎,王文志

统计学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韩丽萍,殷瑞玉

对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分析 程玲,刘新红,罗芳

濮阳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预研究 张瑞民,彭攀,王金安,王宗升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初探 刘隽,杨莉

尖锐湿疣合并混合性病感染97例分析 孙龙,窦东梅,韩丹,周东生

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家庭护理的探讨 张蓁蓁,郏爱菊,张莉莉

螺旋藻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秀

老年人牙体磨损临床特征及防治 江涛

护士的角色行为与道德 陈燕平

佝偻病儿口服胆维丁乳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张婕,杨成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签"的调查分析 杨延顺

脑性瘫痪100例临床分析 李雪梅,郭筠生

卫生防疫站药品材料管理探讨 杨福现

饮食服务业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赵淑芬,李登祥

加强票据审核严格报销程序 崔淑萍,郑晓华

球磨机噪声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 宋秀丽

120份粉尘样品分散度的分析 李凤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新发癫痫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的研究 周文奎,朱建奎

安阳市企业社区人群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 李娟,侯斌,韩晓燕

郑州市二七区水发食品甲醛监测调查报告 李淑霞

信阳市浉河区中小学贫血状况调查 李云,李晓光,赵海川

一起麻疹爆发的调查与研究 雷纪丽,李雷,杨奇春,梁松坡

偃师市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探讨 王俊桃,马雪翎

河南商专社区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李皓

慢性蓄积性鼠药中毒38例调查分析 陈士良,刘庚,张德岭,王绍辉,陈朴,梁霞

博爱县消除碘缺乏病效果评估 朱永红,潘长太

濮阳市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丁善章,马改娣,赵风林,李宏伟,陈永平

开封市郊区人芽囊虫感染情况调查 马建设

对室外人工游泳池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杨培记,赵宏,李魁中,刘卫东,周应友,王玉清

许昌市中小学生3种常见疾病调查结果 安文谦,邓广云,郑嘉乐

市售定型包装熟肉卫生质量检测分析 叶勇,崔志红,王雪竹,孙家振,张秀丽

郑州市中原区开展麻疹初始强化免疫策略的应用与评价 王彦霞,翟玉珊,何园,罗青玉,郁红

上一篇:校车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噪声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