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广告范文

时间:2023-03-10 18:13:40

药品广告

药品广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监管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人的疾病的产品,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广告是消费者获取药品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其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性,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其予以规制。我国也不例外,对药品广告进行规制的法律主要有《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药品管理法》、《药品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等,其中规定处方药只能在专业期刊上广告,非处方药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广告;药品广告必须事先获得审批,获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等等。尽管法律对药品广告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但是违法的药品广告依然屡禁不止。

1违法广告的表现形式

1.1从违反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看违法广告主要有未经审批擅自广告、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违反禁令广告。据统计,2005年9月至10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通报批评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11198次,在这些违法药品广告中,未经审批擅自的为10345次,占违法广告总数的92.4%;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有790次,占总数的7.1%;禁止广告的63次,占总数的0.5%[1]。

1.2从违法广告的内容及形式看违法广告主要有如下表现:自我吹嘘高治愈率、高有效率、安全无毒副作用;片面利用名人或患者形象做广告;凭空杜撰获得所谓国内外大奖,谎称攻克国家或者国际医学难题;法律禁止的治疗肿瘤等7个方面的药品广告依然不断;一些医疗机构打着专家坐诊、专科门诊、特色医疗等招牌,夸大宣传,推销所谓“特效”药品;滥用广播咨询节目,以新闻报道、健康栏目、健康热线等形式出现,内容却涉及医疗机构名称、药品名称、医疗器械及产销商名称,误导病患者。

2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2.1法律规范不完善虽然关于药品广告的法律规范种类繁多,但是药品广告法律规范的内容仍然不完善。如《广告法》中有关虚假广告的规定过于简单,既没有明确的概念,又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实际操作难度大。对明显虚假的广告判定起来比较容易,而对那些打球和边缘性广告判定却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有的广告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表述是虚假的,能否把整个广告认定为虚假广告,即达到何种程度才算虚假广告,广告法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规定,致使查处案件时难以定性,若定为部分虚假则难以计算广告费用,最后以未到工商部门办理手续擅自此类广告作为一般违法广告案件了结此案,影响了查处力度。

2.2监管主体不统一我国目前的药品广告监督体制中,药品广告的管理机关是工商部门,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批准的药品广告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广告,应当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法做出处理。”根据这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督检查,但却无权直接处理,需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因此医药广告的审批和管理分属两个不同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监督机制,合力难以形成,也是导致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2.3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医药广告主,无论是药品的生产销售商,还是药品的使用单位——医疗机构,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那些小型医药企业和小型医疗机构在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上自然处于劣势,一方面他们研发能力低,轻研发重营销,因此缺少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抢占消费市场并获取经济利益,频频虚假医药广告。

虚假医药广告在媒体的泛滥,并非中国特有现象。经济利益的驱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老百姓对于药品知识掌握甚少,不能够凭借掌握的日常知识去判断所有的药品,因此,在广告主,广告者和受众之间,其资源和权力结构显然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如果缺少完善的管理和制约机制,这种不对称性势必影响大众传媒保持其理论层面上应有的社会公共性。广告者——大众传媒需要经济上对其进行输氧输血,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没有广告的支持,电视网和广播网的节目不会成为免费的产品,而报纸也会相应贵上几倍。但如果媒体过度依赖广告收入,势必会影响到传媒的独立性,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媒介并不是不能判断“可根治癌症”、“一个月内增高5公分”等广告的荒谬与虚假,只不过是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它们放弃了“把关者”应有的责任而为其大开绿灯,乃至于推波助澜[2]。

2.4对违法药品广告不同主体的处罚不合理,处罚力度不够《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批准,广告的,由广告监管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停止,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l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笔者认为擅自药品广告主要是违背了行政管理秩序,对违法广告人主要以行政责任处罚是适当的,但是,不能对各违法主体处以相同的处罚。行政处罚尽管不适用补偿原则,但应当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违法广告主体不能因违法广告获得利益。擅自药品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从擅自广告中的获利是不同的,因此过错程度也不同。广告费是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违法收入,是他们进行违法广告行为的原动力,以此为标准对他们进行处罚是可以的。但对于广告主,擅自的药品广告内容大多是虚假的或引人误解的,因广告给广告主带来的收入一般远远超过广告费用,而与广告费用也没有直接的关系[3]。另外,根据《药品管理法》,药监部门对其也仅能处以“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和“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的处罚。这些处罚对于大部分违法广告主来说“无关痛痒”,不能产生震慑作用。

3发达国家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经验借鉴

3.1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广告投入几乎占世界广告总投入的2/5。为了有效管理庞大的广告业,美国首先完善全国性和地方各州的广告立法。

3.1.1按药品的种类来划分行政管理机构对药品广告的监管职能非处方药的广告由FTC进行审批和监管,处方药的广告由FDA进行审批和监管,这样既有利于FDA从专业角度对处方药进行有效的监控,也可以避免同一药品广告由不同部门进行监管所带来的弊端。19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FDCA《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的修正案,将处方药广告管理权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移交给了FDA,要求处方药广告主在广告首次后,将广告促销材料作为促销药品上市后监督的一部分提交给FDA,并在FDCA中作了一些简要的规定,特别强调处方药广告应包括关于有效性、副作用、禁忌证等的简要说明。

3.1.2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大虚假广告是美国广告监管的重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规定,凡是“广告的表述或由于未能透露相关信息而对理智的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的,同时这种错误印象又关系到其所宣传的产品、服务的实质性特点,这类广告均属欺骗性广告”。因此,无论是直接表述,还是暗示信息,广告者都要负责。

另外,美国人的诉讼意识很强,如果有观众发现违规广告,就会告知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讯委员会则会出面调查此事。该委员会有权对违规严重的任何电视台吊销执照。联邦贸易委员会也设立了专门的电话热线和网站,接受消费者有关虚假药品和医疗广告等的投诉。一旦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定某一广告为欺骗性广告,可以要求广告者马上停播,并责令其更正的广告。如果广告者继续播出违法广告,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同时,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讼,法院有权冻结广告者的全部资产,以备将来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如果罪名成立,广告者将面临经济赔偿,甚至牢狱之灾[4]。因此,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大,其违法成本高于违法利益,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3.2德国德国媒体发达,医疗水平先进,其社会医疗保险体制非常完善,因此,药品广告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就从营销渠道遏止了药品的虚假广告;德国通过立法对医药广告加以严格规定,又从根源上摧毁了虚假药品广告的温床。德国1994年修订颁布的《医疗广告法》对包括医药及医疗设备等在内的所有医疗范畴内的广告进行了严格规定,其中药品方面规定:处方药只允许在专业药店中出售,也只允许在医生、药店销售员及医学研究人员等相关的专业性杂志上做广告。非处方药的广告投放稍微宽松一点,但是对其广告描述有苛刻的限制。

法律还规定,所有医药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及服用介绍等相关要素,并单独注明“为预防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询问”。

如此严格的规定对于制药商来说广告不能直接获取利益回报,还不如投资于新药研发。这样一来,虚假药品广告也就不会出现了。

3.3法国法国国家卫生制品安全局在药品广告管理方面对专业广告和大众广告都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甚至从字体到字迹都有明显的要求和标准。如在对专业广告的要求中,该局特别提到对组成某种药物名称的所有单词必须采取统一标准处理,无论是字迹、字体,还是颜色都应该完全一样,以避免为突出广告效应而弱化药物的其他特点。为防止公众利益受到侵害,该局规定,尚未获得上市批准的药品不得先期进行广告宣传;为避免夸大药效,不允许在药品广告中使用“特别安全”、“绝对可靠”、“效果最令人满意”、“绝对广泛使用”等吹嘘药品安全和疗效的过激字样;为避免出现不公平竞争,不能在广告中出现“第一”、“最好”等绝对字样。此外,任何药品在投放市场1年后,不能再继续标榜为“新药”。由此可以看出,对专业广告的形式进行规范,也是很有必要的[5]。

4建议

借鉴国外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的相关经验,结合目前我国药品广告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4.1坚持药品广告强制审查制度药品具有特殊属性。一方面,药品可以预防疾病,健康身体,但另一方面,如果药品使用不当,也会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他们没有能力评价药品的质量与疗效,也无法识别药品的真伪。而药品广告作为一种传播药品信息的重要媒介,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消费者对药品的无知性,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仍不成熟,消费者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仍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政府对药品广告实施强制审查制度,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对药品广告进行审核,防止虚假广告进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4.2广告监督主体多元化和有机化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从药品的安全性角度出发,将处方药广告和非处方药广告划归不同监管主体进行监管,使同一类药品广告的审查、日常监管、处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管所需要的药品专业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从我国的情况出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聚了大量药品监管的专业人才,对于需要药品专业知识程度高的处方药品广告监管来说,将处方药的监管职能交由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是合适的。而将非处方药的审查交由工商部门,使其审查、日常监管、处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提高广告监管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加大对于违法药品广告的处罚力度。

4.3从内容和形式上规范药品广告应将药品广告与普通的商品广告区别对待,单独立法对药品广告进行特别规制,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药品广告做出具体规定。例如借鉴法国的经验,对药品广告的用语进行限制,如药品广告中是否有绝对言词,是否有误导受众的可能等,避免为突出广告效应而弱化药物的其他特点;对专家、名人、医生、医院做广告及对儿童做广告做出具体规定。

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应借鉴德国的经验,所有药品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及服用介绍等相关要素,并单独注明“为预防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询问”。

4.4引入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虚假广告的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因此,治理虚假广告,引入信用体系,值得探索。2004年9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完善奠定了法律依据。建立药品企业信用档案,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根据信用等级进行监管,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创造鼓励诚信,打击失信的氛围。同时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如何防范虚假广告,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信用监管与评价中来,共同打击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和者。

4.5建立更为严格的惩罚制度和实施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明确各广告主体的责任乱世必苛以严法。在欧美,许多国家将虚假的广告列为违法犯罪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判刑。即使是一次罚款,也能让众多作假者破产,也能使他们身败名裂,也能使虚假广告的制作商被清除出广告行业。在目前虚假药品广告泛滥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应该借鉴国际上许多有效的做法,针对违法虚假药品广告制作企业和单位,建立更为严格的惩罚制度和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它们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所获得的非法收益。

发生药品广告违法行为要追究相关行为者的责任,特别是要加大对广告者(媒体)的责任,将停业整顿、吊销营业的行政责任也适用于广告者。除行政处罚以外,还应明确违法药品广告行为的民事责任,由广告主承担患者由于服用该药品而造成的损失,从实体和程序上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严惩广告主,从而维护法律的有效性和尊严。在惩罚主体上,除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外,还应该将广告表演者列入广告行为主体范围。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2005年第五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的通知[Z].国食药监市[2005]627号.

[2]公文卿.虚假医药广告及法律规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28:486.

[3]王静波.药品广告审查合理性与法律保证的探讨[J].中国药师,2005,9(6):564.

[4]陈晓东,汪宏智.从欧美经验看中国虚假药品广告的治理[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1):82.

药品广告范文第2篇

早在90年代初期,FDA的药品广告部就指出了美国药品广告的三个趋势:

第一,面向医师的专业电视网络中所做的药品广告,但这类专业电视网只是昙花一现,今天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第二,更多的利用公关技巧进行药品促销,比如新闻会,首席代言人等,FDA担心这会使企业在药品质量和用途方面对公众加以误导。第三,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特定药品广告的增加,FDA认为这些直面药品消费者的广告内容也应做到公平合理,揭示药品风险。

而在90年代,FDA对药品广告的管理也在进一步加强,颁布了不少成文的规定,亦形成了不少不成文的惯例。FDA对药品广告管理有这样五个新特点:

第一,FDA对药品广告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警告信”这一手段来执行的。FDA成立了药品市场、广告与联络部(DDMAC),比如1996年DDMAC就向普强公司发出警告信,就其抑郁药Zoloft广告中违规行为给予警告;而FDA的医疗器械和放射性健康委员会(CDRH)在1996年也了若干警告信对网上售药的若干违规行为给予警告。

第二,FDA药品广告法规制定程序更趋完善。FDA在出台有关药品广告政策法规时,开始遵守《联邦行政程序法》(APA)的规章制定程序,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品广告,网上药品广告,以及药物经济学评估等多方面,FDA都召开了公众听证会,特别邀请相关企业参加,以期使其对当局有关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减少制度推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第三,处方药能否做广告,这引起了政界与公众的广泛争议。应当说FDA出台的药品广告政策也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但其核心依然在于药品广告不能背离标签(off-label),FDA认为背离标签的广告将使得企业疏于对上市药品进行监控,从而会威胁FDA管理的根基。但是根据职权法定原则,FDA的权限是法律授予的,FDA能否做上述规定呢?华盛顿法学会就此FDA,法院司法审查的要点在于:FDA的药品广告权限,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第四,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由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美国制药企业渐渐将药品广告重心从专业期刊向大众传媒转移,仅1996年上半年,美国企业在消费杂志、周刊、报纸上的直接面向消费者广告投入合计2.6亿美元之巨,比上年同期增长40%.同时通过互联网、传真等现代手段药品广告也日渐增多。这一切,都对FDA现有的管制框架与执法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五,由于许多药物由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物,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认为其在OTC药物广告管理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FDA与FTC经常就相关事务加以协调,但由于各自职权不同,法律依据不同,也难免出现摩擦。

总之,新时期对FDA药品广告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在斑斓多彩的世界里,平衡多元的利益,倾听企业的诉求,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中国有《药品管理法》、《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也成为卫生、医药、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一个敏感问题,如何应对这中间的矛盾,美国的做法,或许多少有些借鉴意义。

药品广告范文第3篇

第二条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的广告含有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者与药品有关的其他内容的,为药品广告,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审查。

非处方药仅宣传药品名称(含药品通用名称和药品商品名称)的,或者处方药在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仅宣传药品名称(含药品通用名称和药品商品名称)的,无需审查。

第三条申请审查的药品广告,符合下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方可予以通过审查:

(一)《广告法》;

(二)《药品管理法》;

(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四)《药品广告审查标准》;

(五)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其他规定。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广告的审查工作。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药品广告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作为申请人的,必须征得药品生产企业的同意。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办人代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申办事宜。

第七条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

申请进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向进口药品机构所在地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

第八条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提交《药品广告审查表》(附表1),并附与内容相一致的样稿(样片、样带)和药品广告申请的电子文件,同时提交以下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

(一)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申请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申请人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应当提交药品生产企业同意其作为申请人的证明文件原件;

(四)代办人代为申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交申请人的委托书原件和代办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五)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含《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批准的说明书复印件和实际使用的标签及说明书;

(六)非处方药品广告需提交非处方药品审核登记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七)申请进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供进口药品机构的相关资格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八)广告中涉及药品商品名称、注册商标、专利等内容的,应当提交相关有效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以及其他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文件。

提供本条规定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需加盖证件持有单位的印章。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该品种药品广告的申请:

(一)属于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不受理情形的;

(二)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行政程序正在执行中的。

第十条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收到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要求的,发给《药品广告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一条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并依法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的药品广告,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对审查不合格的药品广告,应当作出不予核发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对批准的药品广告,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将批准的《药品广告审查表》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备案中存在问题的药品广告,应当责成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予以纠正。

对批准的药品广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在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和进口药品机构所在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广告的(以下简称异地药品广告),在前应当到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办理备案。

第十三条异地药品广告备案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药品广告审查表》复印件;

(二)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复印件;

(三)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需提交与通过审查的内容相一致的录音带、光盘或者其他介质载体。

提供本条规定的材料的复印件,需加盖证件持有单位印章。

第十四条对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提出的异地药品广告备案申请,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备案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给予备案,在《药品广告审查表》上签注“已备案”,加盖药品广告审查专用章,并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查。

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认为药品广告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填写《药品广告备案意见书》(附表2),交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复核,并抄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在收到《药品广告备案意见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告知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与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可提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裁定。

第十五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有效期为1年,到期作废。

第十六条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在时不得更改广告内容。药品广告内容需要改动的,应当重新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第十七条广告申请人自行药品广告的,应当将《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保存2年备查。

广告者、广告经营者受广告申请人委托、药品广告的,应当查验《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按照审查批准的内容,并将该《药品广告审查表》复印件保存2年备查。

第十八条已经批准的药品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向申请人发出《药品广告复审通知书》(附表3),进行复审。复审期间,该药品广告可以继续。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不符合规定的;

(二)省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提出复审建议的;

(三)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认为应当复审的其他情形。

经复审,认为与法定条件不符的,收回《药品广告审查表》,原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作废。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注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

(二)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被撤销、注销的;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

第二十条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进行虚假宣传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该药品广告的,撤销该品种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一条对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的销售,同时责令违法药品广告的企业在当地相应的媒体更正启事。违法药品广告的企业按要求更正启事后,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需要进行药品检验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被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审查中发现的,1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三条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发现后应当撤销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并3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四条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三条被收回、注销或者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必须立即停止;异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停止受理该企业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广告备案。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三条收回、注销或者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自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异地药品广告未向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备案的,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发现后,应当责令限期办理备案手续,逾期不改正的,停止该药品品种在地的广告活动。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审查批准的药品广告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对违法的药品广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填写《违法药品广告移送通知书》(附表4),连同违法药品广告样件等材料,移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查处;属于异地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的,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还应当向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二条、本办法第二十条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对违法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并及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汇总。

对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必要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条对未经审查批准的药品广告,或者的药品广告与审查批准的内容不一致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据《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虚假广告或者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广告法》第三十七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案件中,涉及到药品专业技术内容需要认定的,应当将需要认定的内容通知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通知书后的1*个工作日内将认定结果反馈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第二十九条药品广告审查工作人员和药品广告监督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广告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和药品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为“X药广审(视)第**********号”、“X药广审(声)第**********号”、“X药广审(文)第**********号”。其中“X”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为由1*位数字组成,前6位代表审查年月,后4位代表广告批准序号。“视”、“声”、“文”代表用于广告媒介形式的分类代号。

药品广告范文第4篇

视觉效果1

2006年2月21日及2月28日晚8点左右,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3・15”》栏目连续2次披露了河南省一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普通药物“清肝片”(每盒3.60元)换成“立竿见影・清肝片”后,便一下将价格提到每盒195元,成了当今药物价格飞涨的“冠军”。

“采用HTV制剂技术”、“美国FDA验证”、“肝病抗病毒之最”等唬人的字眼确实“镇”住了不少患者,据悉,因为这样一经“包装”而变脸的”药”,4年多来造就了100多名百万富翁。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无医药制剂及销售资格。

视觉效果2

某地方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时,被屡屡发现该台插播的一则医药广告不妥,也可以说是违法。广告的画面大意是这样的,一老者在锻炼,来了两位女子,一说她哥哥服了某某康后,媳妇都找到了,另一位说服了某某康后,吃饭、睡觉都好多了,等等,这种利用患者或患者的亲属形象做“软广告”,实际上有的“患者”或“患者亲属”是虚构的,并无其人,即使真有其人,这样的宣传也是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

视觉效果3

2000年10月份,辽宁省兴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推销治性病药的传单广告,广告中有一段写道:兴城出租车司机王军,一年前请朋友吃饭,在歌舞厅找小姐潇洒一回,染上尖锐湿疣后,在某性病医院做激光治疗,花了近万元也没治好,后来服用这种药竟奇迹般地痊愈。由此可见,某某药的功效是如此神奇!这则广告出现后,兴城有个叫王军的出租车司机被一些人当成了得性病的那个王军,王军因此产生了许多麻烦。当年11月30日,王军一张状纸将虚假广告的单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市只有他一个名叫王军的出租车司机,广告上说那个王军得过性病,客观上造成了他的名誉权损害,要求法院判赔他精神损失费5万元。看看,这就是做虚假广告的报应。

政府规定明确 如何执法是关键

近几年来,虚假医药广告屡屡出现。当您浏览一下全国的有关新闻媒介,便可见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宣传部分犯规,犯规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过分宣传疗效的,有利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病人”树立”形象的,有使用绝对化语言标榜自己的,“某某补酒、最佳选择”、“某某能够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几十种疾病”,“祖传秘方、三代‘转阴王’”,等等。广告内容绝大多数未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便开始到处放飞。那些自行印刷小册子、小报纸的,更是出格离奇,广告用语玄而又玄,甚至盗用一些人的名字做广告。这些违反科学规律,语言荒诞离奇的广告,竟然在公开或内刊内报上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转阴王”、“肝炎克星”、”乙肝难关已被突破”、“‘大三阳’全部阴转,解决了我国亿万肝炎患者的燃眉之急”等等,叫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早在2000年了月,我国就公布了首批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TC),即专指大众自行从药店选购的药品。这些药品因全是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故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的规定,加强对药品广告审查和监督管理,制定新的《药品广告审查标;隹》。新的审查标准除规定药品广告应遵守的通则外,还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广告分别做出规定:

(1)处方药将不允许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

(2)非处方药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但必须经过审批。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广告应分别注明忠告语。

(4)为保证药品广告的真实、合法和科学,新标;隹将明确医药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广告内容的依据,对药品广告中必须醒目标示和禁止的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如药品标准和说明书中规定禁忌症的,必须在广告中醒目标示;药品通用名称应当显著标示;禁止出现“某某指定产品”、“某某专用产品”、“部级新药”、“无效退款”等内容。

拿来主义:纠正性广告

当然,政策再好,还是要人去执行。西方国家的惯例是,罚非法广告商“纠正性广告”,即在公开传播媒介上登载“我做了虚假广告,请消费者不要购买我的产品(药品)”的字样,原广告做了多少次,纠正性广告就要做多少次,收费是原广告的3-5倍。据说在美国,几乎很少看到虚假广告,因为这种“纠正性广告”就是专门用以对付那些虚假广告的。有家公司花了3000万美元做了6个月广告。然而,不久就被人举报该公司广告有假。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后,罚该公司再做6个月的“纠正性广告”,要求该公司揭露自己的广告有假,劝大家不要买这种产品。而这种“纠正性广告”的收费是正常广告的两倍。如此,在美国假广告轻易不露头。

谁都知道,医疗用品、药品和医疗服务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因而必须货真价实、疗效确切,做广告应该实事求是,不允许在内涵上”超标”、夸大其辞或“客里空”。我国1995年2月1日就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条文上明确写着对违规的广告轻则罚款,重则停止其广告业务,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文。

药品广告范文第5篇

第二条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的广告含有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者与药品有关的其他内容的,为药品广告,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审查。

非处方药仅宣传药品名称(含药品通用名称和药品商品名称)的,或者处方药在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仅宣传药品名称(含药品通用名称和药品商品名称)的,无需审查。

第三条申请审查的药品广告,符合下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方可予以通过审查:

(一)《广告法》;

(二)《药品管理法》;

(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四)《药品广告审查标准》;

(五)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其他规定。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广告的审查工作。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药品广告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作为申请人的,必须征得药品生产企业的同意。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办人代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申办事宜。

第七条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

申请进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向进口药品机构所在地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

第八条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提交《药品广告审查表》(附表1),并附与内容相一致的样稿(样片、样带)和药品广告申请的电子文件,同时提交以下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

(一)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申请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申请人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应当提交药品生产企业同意其作为申请人的证明文件原件;

(四)代办人代为申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交申请人的委托书原件和代办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五)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含《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批准的说明书复印件和实际使用的标签及说明书;

(六)非处方药品广告需提交非处方药品审核登记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七)申请进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供进口药品机构的相关资格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八)广告中涉及药品商品名称、注册商标、专利等内容的,应当提交相关有效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以及其他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文件。

提供本条规定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需加盖证件持有单位的印章。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该品种药品广告的申请:

(一)属于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不受理情形的;

(二)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行政程序正在执行中的。

第十条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收到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要求的,发给《药品广告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一条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并依法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的药品广告,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对审查不合格的药品广告,应当作出不予核发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对批准的药品广告,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将批准的《药品广告审查表》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备案中存在问题的药品广告,应当责成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予以纠正。

对批准的药品广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在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和进口药品机构所在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广告的(以下简称异地药品广告),在前应当到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办理备案。

第十三条异地药品广告备案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药品广告审查表》复印件;

(二)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复印件;

(三)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需提交与通过审查的内容相一致的录音带、光盘或者其他介质载体。

提供本条规定的材料的复印件,需加盖证件持有单位印章。

第十四条对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提出的异地药品广告备案申请,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备案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给予备案,在《药品广告审查表》上签注“已备案”,加盖药品广告审查专用章,并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查。

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认为药品广告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填写《药品广告备案意见书》(附表2),交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复核,并抄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在收到《药品广告备案意见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告知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与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可提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裁定。

第十五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有效期为1年,到期作废。

第十六条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在时不得更改广告内容。药品广告内容需要改动的,应当重新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第十七条广告申请人自行药品广告的,应当将《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保存2年备查。

广告者、广告经营者受广告申请人委托、药品广告的,应当查验《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按照审查批准的内容,并将该《药品广告审查表》复印件保存2年备查。

第十八条已经批准的药品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向申请人发出《药品广告复审通知书》(附表3),进行复审。复审期间,该药品广告可以继续。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不符合规定的;

(二)省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提出复审建议的;

(三)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认为应当复审的其他情形。

经复审,认为与法定条件不符的,收回《药品广告审查表》,原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作废。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注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

(二)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被撤销、注销的;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

第二十条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进行虚假宣传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该药品广告的,撤销该品种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一条对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的销售,同时责令违法药品广告的企业在当地相应的媒体更正启事。违法药品广告的企业按要求更正启事后,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需要进行药品检验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被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审查中发现的,1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三条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发现后应当撤销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并3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第二十四条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三条被收回、注销或者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必须立即停止;异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停止受理该企业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广告备案。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三条收回、注销或者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自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异地药品广告未向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备案的,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发现后,应当责令限期办理备案手续,逾期不改正的,停止该药品品种在地的广告活动。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审查批准的药品广告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对违法的药品广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填写《违法药品广告移送通知书》(附表4),连同违法药品广告样件等材料,移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查处;属于异地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的,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还应当向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二条、本办法第二十条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对违法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并及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汇总。

对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必要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条对未经审查批准的药品广告,或者的药品广告与审查批准的内容不一致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据《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虚假广告或者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广告法》第三十七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案件中,涉及到药品专业技术内容需要认定的,应当将需要认定的内容通知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通知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认定结果反馈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第二十九条药品广告审查工作人员和药品广告监督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广告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和药品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为“X药广审(视)第0000000000号”、“X药广审(声)第0000000000号”、“X药广审(文)第0000000000号”。其中“X”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0”为由10位数字组成,前6位代表审查年月,后4位代表广告批准序号。“视”、“声”、“文”代表用于广告媒介形式的分类代号。

药品广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监管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人的疾病的产品,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广告是消费者获取药品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其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性,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其予以规制。我国也不例外,对药品广告进行规制的法律主要有《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药品管理法》、《药品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等,其中规定处方药只能在专业期刊上广告,非处方药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广告;药品广告必须事先获得审批,获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等等。尽管法律对药品广告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但是违法的药品广告依然屡禁不止。

1违法广告的表现形式

1.1从违反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看违法广告主要有未经审批擅自广告、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违反禁令广告。据统计,2005年9月至10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通报批评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11198次,在这些违法药品广告中,未经审批擅自的为10345次,占违法广告总数的92.4%;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有790次,占总数的7.1%;禁止广告的63次,占总数的0.5%[1]。

1.2从违法广告的内容及形式看违法广告主要有如下表现:自我吹嘘高治愈率、高有效率、安全无毒副作用;片面利用名人或患者形象做广告;凭空杜撰获得所谓国内外大奖,谎称攻克国家或者国际医学难题;法律禁止的治疗肿瘤等7个方面的药品广告依然不断;一些医疗机构打着专家坐诊、专科门诊、特色医疗等招牌,夸大宣传,推销所谓“特效”药品;滥用广播咨询节目,以新闻报道、健康栏目、健康热线等形式出现,内容却涉及医疗机构名称、药品名称、医疗器械及产销商名称,误导病患者。

2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2.1法律规范不完善虽然关于药品广告的法律规范种类繁多,但是药品广告法律规范的内容仍然不完善。如《广告法》中有关虚假广告的规定过于简单,既没有明确的概念,又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实际操作难度大。对明显虚假的广告判定起来比较容易,而对那些打球和边缘性广告判定却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有的广告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表述是虚假的,能否把整个广告认定为虚假广告,即达到何种程度才算虚假广告,广告法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规定,致使查处案件时难以定性,若定为部分虚假则难以计算广告费用,最后以未到工商部门办理手续擅自此类广告作为一般违法广告案件了结此案,影响了查处力度。

2.2监管主体不统一我国目前的药品广告监督体制中,药品广告的管理机关是工商部门,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批准的药品广告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广告,应当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法做出处理。”根据这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督检查,但却无权直接处理,需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因此医药广告的审批和管理分属两个不同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监督机制,合力难以形成,也是导致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2.3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医药广告主,无论是药品的生产销售商,还是药品的使用单位——医疗机构,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那些小型医药企业和小型医疗机构在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上自然处于劣势,一方面他们研发能力低,轻研发重营销,因此缺少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抢占消费市场并获取经济利益,频频虚假医药广告。

虚假医药广告在媒体的泛滥,并非中国特有现象。经济利益的驱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老百姓对于药品知识掌握甚少,不能够凭借掌握的日常知识去判断所有的药品,因此,在广告主,广告者和受众之间,其资源和权力结构显然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如果缺少完善的管理和制约机制,这种不对称性势必影响大众传媒保持其理论层面上应有的社会公共性。广告者——大众传媒需要经济上对其进行输氧输血,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没有广告的支持,电视网和广播网的节目不会成为免费的产品,而报纸也会相应贵上几倍。但如果媒体过度依赖广告收入,势必会影响到传媒的独立性,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媒介并不是不能判断“可根治癌症”、“一个月内增高5公分”等广告的荒谬与虚假,只不过是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它们放弃了“把关者”应有的责任而为其大开绿灯,乃至于推波助澜[2]。

2.4对违法药品广告不同主体的处罚不合理,处罚力度不够《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批准,广告的,由广告监管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停止,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l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笔者认为擅自药品广告主要是违背了行政管理秩序,对违法广告人主要以行政责任处罚是适当的,但是,不能对各违法主体处以相同的处罚。行政处罚尽管不适用补偿原则,但应当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违法广告主体不能因违法广告获得利益。擅自药品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从擅自广告中的获利是不同的,因此过错程度也不同。广告费是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违法收入,是他们进行违法广告行为的原动力,以此为标准对他们进行处罚是可以的。但对于广告主,擅自的药品广告内容大多是虚假的或引人误解的,因广告给广告主带来的收入一般远远超过广告费用,而与广告费用也没有直接的关系[3]。另外,根据《药品管理法》,药监部门对其也仅能处以“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和“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的处罚。这些处罚对于大部分违法广告主来说“无关痛痒”,不能产生震慑作用。

3发达国家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经验借鉴

3.1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广告投入几乎占世界广告总投入的2/5。为了有效管理庞大的广告业,美国首先完善全国性和地方各州的广告立法。

3.1.1按药品的种类来划分行政管理机构对药品广告的监管职能非处方药的广告由FTC进行审批和监管,处方药的广告由FDA进行审批和监管,这样既有利于FDA从专业角度对处方药进行有效的监控,也可以避免同一药品广告由不同部门进行监管所带来的弊端。19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FDCA《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的修正案,将处方药广告管理权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移交给了FDA,要求处方药广告主在广告首次后,将广告促销材料作为促销药品上市后监督的一部分提交给FDA,并在FDCA中作了一些简要的规定,特别强调处方药广告应包括关于有效性、副作用、禁忌证等的简要说明。

3.1.2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大虚假广告是美国广告监管的重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规定,凡是“广告的表述或由于未能透露相关信息而对理智的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的,同时这种错误印象又关系到其所宣传的产品、服务的实质性特点,这类广告均属欺骗性广告”。因此,无论是直接表述,还是暗示信息,广告者都要负责。

另外,美国人的诉讼意识很强,如果有观众发现违规广告,就会告知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讯委员会则会出面调查此事。该委员会有权对违规严重的任何电视台吊销执照。联邦贸易委员会也设立了专门的电话热线和网站,接受消费者有关虚假药品和医疗广告等的投诉。一旦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定某一广告为欺骗性广告,可以要求广告者马上停播,并责令其更正的广告。如果广告者继续播出违法广告,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同时,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讼,法院有权冻结广告者的全部资产,以备将来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如果罪名成立,广告者将面临经济赔偿,甚至牢狱之灾[4]。因此,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大,其违法成本高于违法利益,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3.2德国德国媒体发达,医疗水平先进,其社会医疗保险体制非常完善,因此,药品广告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就从营销渠道遏止了药品的虚假广告;德国通过立法对医药广告加以严格规定,又从根源上摧毁了虚假药品广告的温床。德国1994年修订颁布的《医疗广告法》对包括医药及医疗设备等在内的所有医疗范畴内的广告进行了严格规定,其中药品方面规定:处方药只允许在专业药店中出售,也只允许在医生、药店销售员及医学研究人员等相关的专业性杂志上做广告。非处方药的广告投放稍微宽松一点,但是对其广告描述有苛刻的限制。

法律还规定,所有医药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及服用介绍等相关要素,并单独注明“为预防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询问”。

如此严格的规定对于制药商来说广告不能直接获取利益回报,还不如投资于新药研发。这样一来,虚假药品广告也就不会出现了。

3.3法国法国国家卫生制品安全局在药品广告管理方面对专业广告和大众广告都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甚至从字体到字迹都有明显的要求和标准。如在对专业广告的要求中,该局特别提到对组成某种药物名称的所有单词必须采取统一标准处理,无论是字迹、字体,还是颜色都应该完全一样,以避免为突出广告效应而弱化药物的其他特点。为防止公众利益受到侵害,该局规定,尚未获得上市批准的药品不得先期进行广告宣传;为避免夸大药效,不允许在药品广告中使用“特别安全”、“绝对可靠”、“效果最令人满意”、“绝对广泛使用”等吹嘘药品安全和疗效的过激字样;为避免出现不公平竞争,不能在广告中出现“第一”、“最好”等绝对字样。此外,任何药品在投放市场1年后,不能再继续标榜为“新药”。由此可以看出,对专业广告的形式进行规范,也是很有必要的[5]。

4建议

借鉴国外药品广告法律规制的相关经验,结合目前我国药品广告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4.1坚持药品广告强制审查制度药品具有特殊属性。一方面,药品可以预防疾病,健康身体,但另一方面,如果药品使用不当,也会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他们没有能力评价药品的质量与疗效,也无法识别药品的真伪。而药品广告作为一种传播药品信息的重要媒介,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消费者对药品的无知性,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仍不成熟,消费者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仍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政府对药品广告实施强制审查制度,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对药品广告进行审核,防止虚假广告进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4.2广告监督主体多元化和有机化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从药品的安全性角度出发,将处方药广告和非处方药广告划归不同监管主体进行监管,使同一类药品广告的审查、日常监管、处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管所需要的药品专业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从我国的情况出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聚了大量药品监管的专业人才,对于需要药品专业知识程度高的处方药品广告监管来说,将处方药的监管职能交由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是合适的。而将非处方药的审查交由工商部门,使其审查、日常监管、处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提高广告监管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加大对于违法药品广告的处罚力度。

4.3从内容和形式上规范药品广告应将药品广告与普通的商品广告区别对待,单独立法对药品广告进行特别规制,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药品广告做出具体规定。例如借鉴法国的经验,对药品广告的用语进行限制,如药品广告中是否有绝对言词,是否有误导受众的可能等,避免为突出广告效应而弱化药物的其他特点;对专家、名人、医生、医院做广告及对儿童做广告做出具体规定。

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应借鉴德国的经验,所有药品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及服用介绍等相关要素,并单独注明“为预防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询问”。

4.4引入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虚假广告的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因此,治理虚假广告,引入信用体系,值得探索。2004年9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完善奠定了法律依据。建立药品企业信用档案,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根据信用等级进行监管,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创造鼓励诚信,打击失信的氛围。同时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如何防范虚假广告,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信用监管与评价中来,共同打击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和者。

4.5建立更为严格的惩罚制度和实施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明确各广告主体的责任乱世必苛以严法。在欧美,许多国家将虚假的广告列为违法犯罪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判刑。即使是一次罚款,也能让众多作假者破产,也能使他们身败名裂,也能使虚假广告的制作商被清除出广告行业。在目前虚假药品广告泛滥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应该借鉴国际上许多有效的做法,针对违法虚假药品广告制作企业和单位,建立更为严格的惩罚制度和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它们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所获得的非法收益。

发生药品广告违法行为要追究相关行为者的责任,特别是要加大对广告者(媒体)的责任,将停业整顿、吊销营业的行政责任也适用于广告者。除行政处罚以外,还应明确违法药品广告行为的民事责任,由广告主承担患者由于服用该药品而造成的损失,从实体和程序上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严惩广告主,从而维护法律的有效性和尊严。在惩罚主体上,除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外,还应该将广告表演者列入广告行为主体范围。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2005年第五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的通知[Z].国食药监市[2005]627号.

[2]公文卿.虚假医药广告及法律规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28:486.

[3]王静波.药品广告审查合理性与法律保证的探讨[J].中国药师,2005,9(6):564.

[4]陈晓东,汪宏智.从欧美经验看中国虚假药品广告的治理[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1):82.

药品广告范文第7篇

药品广告违法现状

1全国药品广告违法现象不容乐观

近几年的违反药品广告的形势不容乐观,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从2001年9月1日至15日,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晚报上的1318条药品广告中,有957条违规,占总数的72.61%;在2002年7月15日至30日进行的同样检查中,1589条药品广告中违规广告也高达1357条,达85.40%。

2山东省违法药品广告情况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公布了5期药品违法广告公告,1至6月份共有209起违法广告事件。

上半年山东省还对省属生活日报、山东商报、齐鲁周刊及各市20家生活类报纸3月10日至14日5天内的广告,省及各市有线电视影视频道或电视2台19个电视频道3月17日(齐鲁、济宁、德州、菏泽为3月25日)全天的广告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是医疗和药品广告。在抽查时段全省被检查的39家媒体单位广告4305条,其中的医疗、药品广告1375条,涉嫌违法1270条,违法率为92.4%。其中药品广告863条,涉嫌违法777条,违法率为90%。在检查时段,全省20家生活类报纸共广告1645条,其中医疗、药品广告为331条,占总量的20.1%;两类广告涉嫌违法304条,违法率为91.8%。全省19家电视台共广告2660条,其中医疗、药品广告1044条,占广告总量的39.2%;两类广告涉嫌违法966条,违法率为92.5%。电视广告违法率高于报纸广告。

3药品广告违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目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医药广告存在以下一些违法形式:

(1)宣传夸大治愈、有效率。许多医疗、药品广告为招来患者都宣称自己的医疗方法、药品有百分之多少的治愈率、有效率。这是违反《广告法》规定的,因为所谓治愈率、有效率都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2)宣传安全绝对无副作用。很多药品广告在对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作一番陈述后,最后向患者“承诺”:本药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作这种断然承诺是违反《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因为任何机构都不能断定自己的药物没有一点毒副作用。再就是有些厂家利用人们对传统中医的信任,动辄便是: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3)宣传含有内容。现在街头散发、送上门来的药品广告,很多都充满了肉麻、下流甚至淫诲的内容。这种广告为《广告法》所禁止,因为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

(4)标明获奖内容。很多药品广告用大量篇幅宣称药品获得了什么国内国际大奖。这是违反《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因为获奖只能说明某个机构、组织对药品某种性能的肯定,并不能说明其他什么,更不能做为招来患者的牌子。

(5)广播咨询节目泛滥。以新闻报道、健康栏目、健康热线等形式出现,内容却涉及医疗机构名称、药品名称、医疗器械及产销商名称的现象十分普遍,明明是广告却又冠之以健康服务热线,误导病患者,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

(6)禁止的广告依然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治疗肿瘤等7个方面的药品广告,但有些单位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仍在。

目前,这些利用群众治病心切的心理、缺少医学药学知识的弱点而的过多、过滥、过虚的药品广告,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和严重的社会现象。这就需要药品管理、广告管理、媒体等各部门,不要只在“钱”字上下功夫,而是要切实面对医药这一特殊商品的消费群体,挤出广告中的水分,还其本来面目,以免误导消费者,拿人的性命开玩笑。

药品广告违法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分析

不断的骗与被骗,老百姓强烈不满,政府屡禁不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药品生产和销售利润诱人,一些药厂忽视了新产品的研发,把精力集中在市场推销上,引发了低水平恶性竞争,广告战的升级在所难免。第二,广告监管不力,目前药品广告由两个部门管理,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广告审批;依据《广告法》、《药品管理法》,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负责违法广告的监督查处。由于医药广告的审批、管理分属两个不同部门,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医药广告市场管理混乱。第三、作为广告载体的一些新闻媒介无视社会影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医药广告把关不严,给违法广告以可乘之机。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地区经济利益,对虚假广告、庸俗广告放任自流,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给主管部门的查处制造了障碍。第四,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法律威慑力。

在任何时候,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忽视法律,进行违法宣传是符合人的趋利性的。要做到规范经营者的行为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进行违法宣传的收益小于可能被惩罚的成本,而其前提便是违法宣传者随时都有被惩罚的可能性。所以说在以上众多原因中导致药品广告违法的出现的最首要原因就是药品广告的监管体制不健全,效能低下,同时违法广告的处罚力度也不够,缺乏法律威慑力。

我国目前的药品广告监督体制中监管主体多,方式和渠道多。药品广告的管理机关是工商部门,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审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批准的药品广告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广告,应当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根据这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督检查,但却无权直接处理,需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这种多部门的监管体制导致了监管效能弱化,首先,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药品广告,作为广告管理机关的工商部门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和力量,对违法药品广告不易及时辨别发现,无法及时制止;其次,药监部门发现违法药品广告后,除吊销广告批准文号外,不能直接进行行政处罚,这样药监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对违法药品广告不能及时打击、有效治理。再次,这种多部门的监管体制也易发生责任的推卸,两部门都有权进行检查,但违法广告查处不力该由哪部门负责却难以分清。而且虽然《广告法》规定了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和广告审查机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责任,但规定得比较笼统,责任不具体。最后,处罚力度不大,广告者被处罚的损失小于广告获得的收益。依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违法广告主,广告管理部门最多只能处以广告费5倍以下罚款的处罚,药监部门也仅能处以“撤消广告批准文号”和“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的处罚。这些处罚对于大部分违法广告主来说“无关痛痒”,不能产生威慑作用。2003年1月被国家药监局召集进京的违法广告情节严重的19家企业,其共同特点是违法广告频次高,2002年被发现违法广告均在15次以上,至少有1-2年,且大多因违法广告被多次处罚过。

美、英药品广告管理制度

1美国

药品广告管理作为药事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多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19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FDCA(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的修正案,将处方药广告管理权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移交给了FDA,并在FDCA中作了一些简要的规定,特别强调处方药广告应包括关于有效性、副作用、禁忌症等的简要说明。

在美国药品广告不需要审批,FDA虽然无权对处方药的DTC广告内容进行预先审批,但它要求处方药广告主在广告首次后,将广告促销材料作为促销药品上市后监督的一部分提交给FDA,当然广告主也可以在广告前,预先将促销材料提交给FDA进行审评。虽然预先审查没作要求,但是许多厂商都自愿将他们的广播电视广告内容材料提交给FDA进行预先审评。1999年,FDA对大约30000份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促销材料进行了审批。

2英国

药品的真伪、质量、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源头堵住伪劣药品流入医药市场是关键所在。在英国,任何一种药品在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得到英国医药监管局的许可证。医药监管局对药品的药效、质量、副作用及安全标准都有严格的一整套审查和试验程序,许可证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每五年审核更新一次。对于在医药监管局获得许可证的任何药品,广告推销时都必须符合医药法的各种相关法规,以及许可证上规定的各项条件。在英国,负责电视广告监管的“独立电视委员会”对医药广告文字的规定有36条50多款,涵盖医药、治疗、保健、营养和食品添加剂五大类。

英国各个媒体在刊登广告之前,首先会根据法律检查希望刊播广告的产品是否已获得医药监管局颁发的许可证,其次还要检查它的合法性。不符合规定的坚决摈弃,而且绝对不允许医生参与广告。投诉制度是监督广告的最后一道防线。英国广告管理局新闻处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如果受广告诱导使用药品导致有害后果,或发现广告违反了某项法规,可以通过任何途径直接向该局的部门投诉。

对加强药品广告监管的建议

屡禁不止的违法医药广告,不仅危害了普通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还扰乱了广告市场秩序,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到了非遏制不可的时候。面对庸俗不堪、夸大其词的医药广告,消费者可以说不;可是对于那些声势浩大、真假莫辨的医药广告,光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又有什么用呢?企业和媒体的自律性往往抵制不了利润的诱惑,所以关键还在于完善药品广告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所以就以上的分析并结合我们工作中一些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职责,统一管理

明确职责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监管。可以将药品广告的管理权限统一集中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特别是对处方药的监管。

2取消审批环节,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我们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而忽视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药品广告的监管工作也是一样。药品能否打广告,前提条件是必须取得药品上市许可证,而广告的形式、内容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该就是检查广告的形式及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而不是广告上市的审批。所以说可以取消药品广告的审批,凡取得药品上市许可证的企业都可以广告,广告后只需要到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即可,把监管的重点放到广告时的监督检查工作上。

3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即为社会中介组织,是代表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直接为社会或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也可以成为药品监管的协助部门。不断完善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同样需要我们善于利用行业组织连接企业和政府的“桥关堡”位置,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的引导、服务、咨询与协调的作用,使其成为承担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者、运行者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切入点;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它们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广告监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要求协会做好广告的自律工作,这样既加大了对协会的扶持力度,又减轻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强度。

4加强对广告者的监管

通过立法,规范广告者的监督管理,需要明确规定各个媒体在刊登广告前检查是否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上市许可证,同时要检查内容是否符合《广告法》。

5加大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者

药品广告范文第8篇

对药品功能疗效的不恰当宣传药品广告关系千家万户的用药安全,绝不允许广告中出现虚夸和自我吹嘘的成分,《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对广告中不得含有的内容做了规定,要求药品广告应当宣传和引导合理用药,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过量地购买和使用药品。但就目前的药品广告来看,以上不恰当的宣传现象十分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②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的。④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的。⑤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小”等内容的;含有明示或者暗示中成药为“天然”药品,因而安全性有保证等内容的。⑥含有明示或者暗示该药品为正常生活和治疗病症所必需等内容的。⑦含有明示或暗示服用该药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和升学、考试等需要,能够帮助提高成绩、使精力旺盛、增强竞争力、增高、益智等内容的。⑧其他不科学的用语或者表示,如“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2012年3月上海工商部门通过其官方微博2012年第一号虚假违法广告公告,集中曝光“江中牌儿童健胃消食片”等12则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例。江西江中医药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广告宣称,其产品“江中牌儿童健胃消食片”的销量为“每天卖出71万盒”。经工商部门调查,这一数字与事实严重不符,属于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行为[4]。利用公众人物、患者和专业机构等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宣传《药品广告审查标准》指出,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但目前,我国的违法药品广告中,利用公众人物、患者和专业机构等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宣传的不在少数。药品广告中邀请公众人物,譬如影视名星,就是医药企业利用这些公众人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相应的药品或企业的形象作宣传,其主要手法是借明星、“专家”和“患者”之口虚构故事,大说假话,介绍药品功效如何神奇,说服广告受众,让消费者对该药品产生信任,诱导消费行动。如21世纪网通过官网与整理药品广告资料发现,近年来出现在修正药业产品广告中的明星近10位,包括孙红雷、张丰毅、陈建斌、林永健等明星,代言了斯达舒、肺宁颗粒、六味地黄胶囊、感愈胶囊等多款产品,其一年的广告代言费用可能接近千万[5]。使用以软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广告分为硬广告和软广告,常见的电视、报纸等直接宣传药品的广告为硬广告,这些药品广告大都有获得广告批准文号,诉求方式比较直接,功利性较强,就是为了提高企业或药品形象,促进销量。但软广告则显得更为隐蔽,软广告包括植入式广告、健康专题、新闻广告、事件报道等。所谓植入式广告,或称为隐性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植入式广告并非形式上的广告,但其功能与目的和广告并无两样,其效用也与广告类似,甚至比广告有更强的渗透性,比直白式的营销广告的效果好得多,它能够巧妙地渗透受众对广告设置的过滤网,做到“此处无声胜有声”,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软广告的其他形式也很常见,是现在一种广告的流行趋势,如以新闻报道、健康专栏、专题报道、人物专访、科研成果喜讯等名义进行药品疗效宣传。目前软广告深受制药企业和广告业者的青睐,很多药品企业把广告内容做得类似新闻,或直接与媒体联手策划药品新闻或企业新闻,这样,受众就可能以对待新闻的心理来对待广告。这类广告由于难以认定,目前不属于广告范围,刊播前可以不经审查,也没有列入监管范围,因此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与媒体互惠互利的首选。新闻广告即药品生产企业花钱在报纸或杂志等宣传媒体上刊登的新闻性的广告,他们通过策划在报纸、杂志或网络等宣传载体上刊登的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或可以促进企业药品销售的一切宣传性、阐释性文章,如特定的新闻报道、新闻短讯、专栏文章、人物采访及典型案例分析等。虽然此类新闻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是虚假、违法的,但一定意义上应属于广告,有引导消费者消费的目的,它们看似新闻,实则是隐去广告标记的药品广告。网络成为违法药品广告的新宠网络已成为广告的重要传播媒体之一。艾瑞咨询2012年1月13日最新数据报告,2011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同比增长57.3%,相较于报纸广告453.6亿高出了58.3亿,预计2013年有可能会达到千亿的规模[6]。网络具有媒体性质、工具性质,其类型有弹出广告、悬挂广告、首页通栏广告、动漫广告、竞价排名广告等多种形式,其特点是不受时间、国界的限制,传播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进入门槛更低、广告价格便宜、获利水平更高。又由于网络广告的监管比较薄弱,整个网络广告都处于监管相对缺失的状态,因此许多药品企业和广告商将虚假广告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开始加大互联网广告的投放,因此利用互联网药品信息和广告成为众多药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看好的广告新媒体。

影响人类健康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加强对药品的监管,保持其安全、有效和质量的可控性非常重要。药品广告的不当宣传,容易延误疾病的治疗、滥用药物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一些违法药品广告,通常以“不健康”的卖点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打着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博得公众的信任。在这种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公众往往在各种药品的消费过程中,走向了“异化需求”,而忽略了真正的需求———健康[7]。由于“过度需求”,药品的毒副作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2002年发生在湖南的“梅花K”假药案造成70多人严重中毒。因为“梅花K”广告宣称对妇科病、性病疗效显著,所以株洲一些妇女和有难言之隐的男士纷纷到各大超市、药店抢购了该药,还有些人将它当作礼品送人,造成该药在株洲一时脱销[8]。据检察日报报道,2010年京城审理一起特大治疗糖尿病的假药案,在案查获的销售记录显示,造假团伙生产的药品已致使近1.7万名消费者被骗,获利人民币945万余元。其主要的推销办法就是在媒体上做广告,这些广告在国内多家卫视播出,时间专门锁定在中老年受众集中的早间时段。此外,还在多家省市报纸刊登过类似内容的广告[9]。可见虚假药品广告严重侵害了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益,它贻误患者的病情,加重患者的痛苦,导致患者的生活雪上加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害社会和谐。加重消费者负担近年来药品广告的投入日益增加,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以下简称CTR)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2011年,我国药品广告总量在各类广告中的排名一直位居前5名,2011年全国药品广告总量达到566亿元(按各媒体的刊例价口径计算,未考虑各媒体的折扣率),占广告总量的8.34%[10]。根据CTR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05至2009年我国药品广告平均支出已经占到药品企业销售总额的7.3%,投放量最大的如哈药六厂、三精制药等企业甚至高达40%以上。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违法药品广告数量也逐年增多,2011年就有7万多件。“羊毛出在羊身上”,制药公司投入的药品广告费用,尤其是这些违法广告费用最终都转嫁给了患者,加重了用药者的负担。如以“抗癌特效药”自居的“中华灵芝宝”,在2004年,只是被列为治疗某几种癌症的辅助处方药,但在广告中却被厂家冠以“抗癌特效药”的头衔大量,对其疗效进行虚假夸大宣传[11]。在被国家药监局多次通报曝光后,“中华灵芝宝”改头换面为“双灵固本散”,仍然在四处虚假广告。最终,国家药监局因该产品在注册过程中造假、广告宣传内容超出已批准的功能主治范围等,在2007年4月29日印发的“国食药监注[2007]253号”文件中决定注销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双灵固本散”2002B0798号药品批件,注销了“双灵固本散”的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28。“中华灵芝宝”售价极高,通常一个疗程至少要花七八万元,绿谷集团靠这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由此可见违法药品广告对加重消费者经济负担影响何其之大[12]。政府公信力下降药品虚假广告的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监管部门工作的严重缺位,而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管是政府的职能。当违法药品广告在电视、报纸、期刊及广播等大众媒体中反复出现,并因此导致公众受骗,耽误患者治疗,加重经济负担,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严重的“药害事件”时,就有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生。

目前,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多次布置对药品广告进行治理。2011年,中央十二部委联合发文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其别提到,“继续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作为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13]。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药品广告是导致过度购买药物或药物滥用的推手,二十多年下来,由于药品广告的狂轰滥炸,已导致激素和抗生素等药品的滥用。根据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教授2007年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的数量在138g左右,是美国人的10倍[14]。更为严重的是,消费者自行购买、服用药品后,没有经过专业处理,就把过剩的药品丢弃到马桶、倒入水槽或垃圾箱中,长年累月,造成河川、地下水体等生态环境的污染。我国紧急避孕药的广告充斥电视等大众媒体,大量孕龄妇女使用该药避孕。2012年5月17日,“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微博称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以至于水中雌激素在23个水源中都存在,以长三角最高。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英文核心期刊)2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6个主要水系的23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影响行业公平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有序化、有效率的内在动力,其核心在于竞争的公平性,公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15]。然而,虚假广告却大大破坏了这个基本原则,其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它们在使不法经营者获得暴利的同时必然会侵害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直接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虚假广告使规范经营的医药企业受到冲击,而靠非法广告营销的企业获得不正当利润,从而使规范经营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最终使整个医药行业、政府失信于消费者,行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对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医药行业而言,无疑是其健康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影响药企创新力国内的医药企业,尤其是非处方药(OTC)企业,其通常的经营策略就是依靠密集的广告来打品牌,技术方面创新不足,生产药品以仿制药为主,同质化严重。根据CTR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的2005-2009年我国制药企业的广告支出与研发支出数据(见表2)。2008年以前,我国药企平均广告支出占到销售收入的8%以上,而研发支出仅占到销售收入的1%,广告支出是研发支出的8倍以上。2008年起,广告支出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到销售收入5%以上,是研发支出的5倍以上,部分药企的广告投入已占到销售收入的40%以上。反观美国的制药企业,美国是世界第一制药大国,有8家制药企业位居世界10强之列,这些制药企业的平均研发支出占到销售收入的18%以上,是广告支出的13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制药企业更重视广告,国内医药企业之所以如此依赖广告,主要是因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存在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成功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密集的广告来打造产品的知名度。虚假药品广告,可以带来快速、可观的“创收”,根据哈药集团广告收入情况,其每1元的广告费投入可带来7.3元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尝到甜头的企业无动力去做风险较大的研发工作,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药品广告存在着诸多问题,违法药品广告大量存在,违法药品广告的手段亦日趋多样化,不仅威胁到社会公众的用药安全,并且,由于违法药品广告导致过度购买药物或药物滥用,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由于违法药品广告可以带来快速、可观的“创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品行业的公平竞争和药企的创新力。鉴于违法药品广告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建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尽快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建设一个健康发展、规范有序的药品广告环境,促进我国药品广告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吴志明 黄泰康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现代社会药学研究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广告范文第9篇

那么,如何避免被虚假药品广告忽悠?下面4招有助于大家提高识别虚假药品广告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招式一 明辨处方药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广告

药品是特殊商品,国家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处方药只能在医药专业刊物上广告,即只能在以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的刊物上发广告;而不允许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也不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或以赠送医学、药学专业刊物等形式向公众。非处方药则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广告。一般而言,公众能看到的药品广告都应是非处方药广告(非处方药广告必须标明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TC),非处方药是可以不凭医生处方在零售药店购买的药品。如大家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上看到处方药的药品广告,且无OTC标识,肯定是虚假药品广告。

招式二 查找药品批准号

正规的药品商家,为了使药品广告有说服力,在广告中通常会展示其功效、适应证以及药品批准号。如无药品批准号,一般可认为该药品广告是虚假药品广告,是违法的。如某报纸的“悍×胶囊”广告,占了15×20厘米篇幅,却没有找到药品广告批准号,仅标注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准注册出口;号称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盖××”广告,声称是国家发明专利Z12××××××××,法国技术产品,但无药品批准号;美国“消×灵”广告,有治疗顽固性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症等疾病的表述,但无药品批准号。仔细寻找,在广告中印有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这些都属于虚假药品广告,大家不要被忽悠。

招式三 核实药品批准号

找到药品广告中的药品批准号以后,还不要轻信,需加以核实。在药品广告中找到的药品批准号,均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核实(http://)。很简单,在网站首页的“数据查询”中,根据需要,下拉出"国产药品"或"进口药品"等,再填写该药品批准号,提交即可。如果核查的批文号信息不实,即为虚假药品广告。当然,也可直接填入该药品名,核查其药品批准号是否与报纸上刊登的一致。只有一致,才是合法的。

小知识:药品批文中字母的意义:H 代表化学药品;Z 代表中药;S 代表生物制品;J 代表进口药品

招式四 核查广告内容与药品说明书是否一致

有时候,药品是合法的,但药品广告不一定合法,最常见的是广告过分夸大其治疗功效。要确证其是否合法,需请出合法广告(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广告原文),与见到的广告对照。这是一个照妖镜,非法广告一照就出原形。合法的药品广告在那里?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里。在查药品批文时,可在药品栏目的下部,有其广告信息的链接,点击查看即可。

自然,还可以与药品说明书对照。201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广告法》规定,药品广告内容不得与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不一致,不得含有说明书以外的理论、观点等内容。。如果药品广告内容和药品说明书不一致,可认定为虚假药品广告。此外,药品广告中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内容,必是虚假药品广告。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药品打着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病人的名义和形象,以及出现“安全无毒副作用”,明示或暗示中成药为“天然”药品,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内容,这些都属于虚假药品广告。

专家忠告

药品广告范文第10篇

三方努力,围捕漏网之鱼

随着纳税制度的完善,广告成本也随之下降,促成了营销手段的愈发多样。因为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那些密集投放的不科学方法也逐渐被淘汰。而更加和谐的药品广告环境需要各方的综合努力。首先,立法制度的完善是前提。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推出新的通知和法令,以达到严格监管广告各方,并规范市场的目的。哈尔滨海澜国际广告传播集团董事长潘阳向记者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有效的法令之下,才能打击不正当的广告行为。然而,一纸法令并非十全十美,其重复陛、不完全性,都使得漏网之鱼有可乘之机。各种非法、虚假广告钻空子、打球,这对于消费者,乃至正规药商都存在极大的危害。

其次,立法之后的执法力度也是重中之重。不痛不痒的惩罚只会给不法行为滋生更舒适的温床,这不但不利于合法药商的合法权益,更是会损害消费者对药品广告的信任度。关于这一点潘阳表示:“惩罚力度的加强,有利于保护合法药品广告,也有利于保护广告主和媒体的合法权益。并且在惩治过非法广告之后,应该公布惩罚结果,以做效尤。”所以说,在逐渐完善立法制度的过程中。还应该明确执法的方法和形式,并在惩罚之后进行通报,让非法广告伤筋动骨,才能防止其此起彼伏、阴魂不散。

第三,行业内的自律行为也是促成和谐药品广告环境的重要环节。潘阳说:“行业自律对于广告队伍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行业内成员的调节,以及广告协会等组织的监督管理,可以从行业内部淘汰害群之马,这也是目前广协工作的重点。”

全方位立体化的药品营销

“然而,广告只是营销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必不可少,但又远远不够。”潘阳表示。所以,在药品推广的一系列活动中,需要更加全方位立体化的操作系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药品行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海润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第一,更加严谨的市场调研。这也是药品广告整体的发展趋势。广告表现本身的改进已经走入瓶颈,创意本身或许已经很难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通过市场调研的数据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第二,更加精准的诉求定位。“挖掘卖点、单一诉求和诚实诉求,是我们―直坚持在做的。”潘阳介绍到。随着药品市场的日趋同质化。差异化的卖点诉求成为药品广告需要重视的。“药品本身并没有差异,治疗同一种病症的药品,备家与备家并没有根本的差异,这就要求从药品中挖掘卖点,”潘阳解释道,“并且在卖点中,确定一个最突出的,进行单一诉求。”的确,信息量的急剧增大,使得消费者每天都接触到不可数计的资讯,与其狂轰滥炸地信息,不如从一点出发给人以深刻印象。“诚实诉求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一点,”潘阳继续介绍,“比如葵花药业的‘咱老百姓的好药’就是我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做到诚实诉求。”

第三,更加独到的媒体运作。在媒体运作方面的针对性、组合性、创新性,也是药品广告投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第四,扎实的终端广告。避开主流媒体而言,药品的终端广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药店的销售现场广告,以及在医院中直接面向患者的广告。这些都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监管制度的马太效应

许多无审批、无登记、无药号的药品虚假广告的无孔不入,腐蚀着药品广告环境,这使得广告审批越来越严格,“这不会给像哈药这样的成熟企业带来阻力和冲击,所以其对现行监管制度持的是乐观和支持的态度。”潘阳说。实际上。对于成熟的药品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非法药品及其广告都是一个重大的抨击,而这有利于正规药业的健康发展。可见,监管制度对药品环境的影响产生了马太效应的效果,这无疑会让正规药品企业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而让那些旁门左道遭受打击,并最终被淘汰。

尾记:

上一篇:药品分类范文 下一篇:食品药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