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8 17:44:18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松劲、关口卡点松弛”等问题,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疫情防控“回头看”,认真查漏洞、找不足、防反弹,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以更紧更高的措施和要求,重点防范外来人员输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保障我镇境内社会大局稳定。

二、排点

(一)交通运输管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村营运的公交车和交通运输工具是否落实通风消毒,出入村的外来车辆是否登记检测,村内出入往返人员和外来人员是否进行体温检测及居家隔离,发现的发热人员是否及时登记报告和处置。(责任单位:镇交通防控工作组、各村防控队)

(二)重点人员隔离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湖北及外省返镇人员是否按规定隔离到位,并解除隔离,对即将返镇人员是否劝阻,返镇后是否进行隔离观察,居家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境外来镇人员是否按规定统计上报,是否定点隔离。对外出务工人员和进京人员是否按规定开具证明。(责任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组、各村)

(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零售药店对发热咳嗽腹泻类药械产品销售是否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及报告,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发热咳嗽病人是否预检分诊并及时报告。镇内各处小卖部、超市、菜店等生活必需类场所是否按规定消毒通风,开业的饭店、澡堂等生活服务类场所是否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责任单位:镇卫生院、镇复产复工工作组、各村)

(四)各村防控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各村是否严格实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对重点人员是否落实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的防控措施,各村“外防输入”工作是否严格落实。防疫知识教育宣传、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是否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杀是否落实到位。(责任单位:镇疫情防控工作组、各村)

(五)用工企业责任是否落实。复工复产企业是否履行防控责任,是否对员工进行日常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并登记报备,是否对工作场所、公共区域、职工宿舍进行通风消毒。返工人员是否全程佩戴口罩,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是否及时登记报告,及时进行隔离。(责任单位:镇复产复工工作组)

三、实施步骤

(一)自查自纠(3月5日-3月12日)。各疫情防控组、各村按照本方案要求,全方位、地毯式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对排查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排查的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二)督导检查(3月12日-3月13日)。镇领导对各联系村开展“回头看”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并向各村进行反馈。

(三)整改落实(3月13日-3月15日)。各工作组、各村要对照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排查,严格整改,确保不漏一项,不落一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疫情工作组、各村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松劲的心理,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工作力度不降、措施不减、劲头不松。

(二)狠抓责任落实。各工作组、各村要严格落实部门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组长和村主要干部要亲自部署落实,确保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确保完全整改。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2篇

一、规范医疗机构和药店管理。辖区各类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对发热患者初步筛查,未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禁止收治发热、呼吸道等症状的可疑患者。对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方可营业。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不断优化预约诊疗流程,缩短预约等候时间,避免患者聚集。规范设置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强化院感控制,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对危重患者坚持开放生命救治绿色通道,实施边防护救治边采集核酸样本,及时送检,根据检测回报结果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各类药店必须严格执行“一退两抗”药品销售实名登记制度,对购药人进行测温扫码和监控管理,引导药品实际使用者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将以上信息上报至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和发热人员所在的社区(村屯),并拨打“120”转运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规范发热病人闭环管理。通过社区(村屯)排查,单位、学校、公共场所入门测温,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药店实名制信息登记等“哨点”发现的发热病人,实行就地隔

离管控,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安排专人专车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市人民医院每天向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报告,形成“闭环式”管理。发热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屯)单位报告。

三、加强面对面流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24小时内完成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不能排除的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人员以面对面方式为主的流行病学调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配合,不得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密切接触史,不得逃避医学观察。拒不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加强协作,依法、依规、严谨、细致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最大程度地扩大追踪调查范围,查找密切接触者,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四、严防疫情输入。认真研判“带疫解封”和边境口岸开放可能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由派出所牵头,各村对全街旅居国(境)外人员进行排查,保持沟通联系,准确掌握情况,每日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严格闭环转运。要根据本街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各村推送的信息,提前做好返(来)蛟人员接转准备工作,专人专车将各类境外返(来)蛟人员转运回目的地,做到“点对点接送,面对面交接”,全程录像管理,实现完整转运闭环,并按要求进行集中或居家隔离管控。严格隔离管理。对入境返(来)蛟人员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未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1天的,要补足集中隔离21天,解除集中隔离后继续居家单独隔离7天,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继续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口岸确诊病例治愈后,康复治疗未达到14天的,闭环转运至市人民医院继续康复治疗至14天,经“双法双测”,对不符合居家医学观察的,继续集中康复治疗;对符合居家医学观察的,安排专人专车接回,严格落实28天健康随访,避免外出活动。第2周和第4周到院随访、复诊。严格宣传教育。积极与境外人员家属沟通,广泛宣传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政策和返(来)蛟有关管控措施,加强风险预警和提示,积极倡导非必要不返蛟。同时,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地区返(来)蛟人员管控工作,及时掌握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对中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地区返(来)蛟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措施,做到隔离到位、管控到位、监测到位。

五、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加强对确诊治愈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医学观察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健康随访登记,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切实做到追踪随访到位、医学观察到位,记录登记到位。对各类养老机构、看守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落实人员进出管控、人员防护、健康监测、消毒等防控措施,新进入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鼓励采取视频等非接触方式探视,确需见面的要做好个人防护。落实学校(托幼机构)封闭式管理,严把校园入口关,实行动态排查,精准掌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接触史、旅居史和健康状况,落实师生健康“日报告”“零报告”和“三检一追”制度。要加强对公园、广场等场所的严格管理,落实行业部门和属地责任,加强宣传引导,严防人员聚集,倡导保持安全距离。

六、强化社区(村屯)防控。进一步充实社区防控力量,配强配齐党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民警、志愿者、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常态化防控工作队伍,在基层党组织的指挥调度下,落实各项防控要求。积极探索发挥“楼栋长”微信群作用,畅通信息管控渠道,进一步加强社区(村屯)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突出国(境)外来(返)蛟人员、国内重点地区来(返)蛟人员、发热人员、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的排查管理。进一步健全社区(村屯)重点人员报告制度,实行登记造册分类管理,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充分发动群众,设立公布举报电话。进一步加强小区(村屯)防控工作巡查督导,持续做好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问题督促整改,强化上下联动,守好社区(村屯)第一道防线。

七、强化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一是按照国务院《病毒肺炎各类防控技术指南》、《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和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复工疫情防控指南(1.0版)》、《关于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贴近实战、易于操作、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要求,科学制定本行业、本系统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作为常态化防控的强制性标准。各村负责制定村屯(社区)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具体分工见附件)。各类《方案》和《应急预案》务于6月14日下班前报防控办。二是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部门和行业管理责任。三是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明确应急处置措施与流程。落实专人负责,有异常情况,核实后及时报告街道办事处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体温检测、通风消毒、环境清理,做好个人防护。引导企业和个人严格规范使用“吉祥码”“健康码”,精准掌握人员流动及健康状况。因企制宜实行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严控会议频次和规模,提倡视频或电话会议,减少人员聚集。按规定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专人专车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四是餐饮单位要按照国家行业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根据经营规模,制定完善预案,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人员限流等防控措施。

八、强化物资保障。畅通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来源渠道和经费保障,健全药品、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建立统一的防控物资应急协调调配机制,动态掌握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物资需求,强化重点防护物资日常储备,做好调配使用工作。

九、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前期疫情防控实际,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不断加强卫生应急专业人才队伍、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十、完善防控指挥体系。建立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组织机构,统筹全街疫情防控工作,推进疫情防控规范化、专业化和常态化。建立健全扁平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坚持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指挥、各条战线分兵把口,完善平战结合、快速响应、精准防控机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职责。科学精准防控,及时研判疫情形势和防控能力,因时因势科学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至最小单元,精准实施各项管控措施。

十一、严格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常态化防控措施执行到位。落实部门和行业监管责任。坚持“管行业必管防疫”,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日常行业监管范畴,切实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防控工作。加强联防联控、统筹调度,强化对基层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落实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主动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和健康监测,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个人和家庭责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法律法规,做好个人防护,主动依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十二、强化督查检查。落实包保制度。坚持分区域分战线领导包保机制,多方联动,统筹协调,推动防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实行定期调度和日报告制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情况,研判形势,作出部署。防控办每日调度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报领导小组。各部门、各乡镇街(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按照常态化防控规范和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抓好分管行业、分管领域疫情防控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督查检查机制。街道纪委监委会同防控办督查室建立工作专班,开展常态化督导督查工作,通过明查暗访、问题反馈、督促整改等方式强化防控,压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明确各级各类责任制,行业主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直接管理部门负主管责任。对疫情防控工作存在失职失责行为的,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分管责任,并视情况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十三、加强群防群治。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畅通咨询沟通和线索报告渠道,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教育引导群众,强化防控意识,做到思想警觉、行动自觉,减少聚集,严防疫情传播。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努力改善卫生环境,进一步降低疫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总结推广“十户联防”村屯防控、“五包一”社区防控等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不断完善“人防+技防”防控体系,提高人员排查、体温监测、隔离管控、信息报送等工作效率和质量。强化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加强景区景点、个体工商户、餐饮等公共场所管理,落实测温扫码、流量管控等防控措施;强化应急值守,加强行业监管,严防输入性、流动性和聚集性风险。

十四、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思想引领,积极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宣传部要扩大宣传范围,创新宣传方式,加强防疫知识普及,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科学引导广大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养成“一米线”、少聚集、多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分餐制、科学佩戴口罩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扎实开展“疾控知识大培训”等活动,推进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全社会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相关单位要积极推动健康防疫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3篇

一、加强教育,重在实际工作上落实

(一)支队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以开展“保先教育”、“八荣八耻”和市局开展的“树忧患意识,创行业新风”等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抓好稽查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照标准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形成了人心向上,积极工作的良好风气。

(二)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廉政执法的相关规定,文明规范执法,执法人员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政制度,不执“利益法”和“关系法”。____年,稽查支队无一人因违纪而受到查处。

通过夯实思想基础,支队全体同志进一步增强了党性,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觉悟,加强了群众服务意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支队的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管理,重在队伍素质上提升

(一)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稽查支队把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规范执法、规范服务的新机制。并以各项制度的落实狠抓了队伍建设,在文明办公和文明执法上下功夫,对内要求保持清洁的办公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纪律,对外则树立公正、公平执法形象,努力塑造了一支规范文明的稽查队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按照年度学习计划,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理论学习,提高队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并选派人员参加市局、省局组织的各项培训共计__余人次。__月份,支队还组织召开了各县(市)局稽查大队队长专训会,会上不仅培训了业务知识,还互相交流了稽查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使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办案能力普遍提高。全年共办理简易程序案件___起、一般程序案件__起,已全部办结,无一起案件受到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三)做好档案管理,奠定工作基础。支队今年重点对涉药单位的档案进行了清理和完善,把所有涉药单位的相关信息收集入册,并重新编订了档案内容,加入了经营企业违法广告警示与抽验制度、广告品种备案登记制度等动态管理项目,使档案管理更趋于科学。支队还收集了主要负责人和单位的联系方式,建立了通讯录,为下步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求真务实,重在监管效果上突破

(一)抓好中心目标落实

支队围绕全年_项工作目标,积极、稳妥的推进市场监管工作。

_、加强__区药械市场日常监管。支队以规范药械购进渠道和整顿药械使用行为为重点,对__家乡镇卫生院、__家药品零售连锁门店、单体药店及药品专柜、___余家村级卫生所、个体诊所及分门诊进行了检查。处理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件__起,处罚使用假劣药械案件__起,购进纪录不真实、完整案件__起,罚没款金额总计_.__万元。

_、开展了对血站、防疫站、结防所的医疗器械使用情况的检查。支队配合市局器械科对市内血站、防疫站、结防所等__家机构进行了检查,重点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单位资质的合法性、储存、养护环节进行了规范,对存在未及时索取相关资质、库房混乱等问题的_家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查封扣押了_家单位注册证失效的相关医疗器械。

_、推进规范药房建设工作。支队在进行市场检查的同时,对各卫生院所的规范药房建设进行了规范和评定,现城内___家、乡镇___余家医疗院所达到“示范药房”等级的有__家,“达标药房”等级的有___家。已圆满完成市局在全年工作目标中要求的达标面__。

_、集中整顿了外县(市)药械市场。支队先后开展了对五个县(市)的市场检查,共检查___余家涉药单位,对存在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未建立药品购进记录等问题的___家单位进行了处罚,罚款金额总计为__.__万元。

_、开展了药品的监督抽样工作。完成了在__区的__批抽样任务,另外还完成了对所属县(市)的___批次(全年共___批次)。

_、推进了信用分类管理工作。支队已完成了各涉药单位基础材料的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档案,年末全部评定到位并予以授牌。

_、开展了对一次性无菌器械销毁的规范工作。支队继续巩固了北林区医疗机构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销毁成果,城乡各医疗院所的检查面已达___。

_、配合市局市场科进行了对疫苗、连锁店统一购药、外埠OTC品种进入市场、义诊变相卖药、中药饮片的专项整顿。

(二)强化重点问题整改

_、规范了OTC药品的经营行为。开展了对北林区_家药品经营企业的检查,重点对OTC药品购进单位的资质、购进和验收环节以及对药品包装、标识等情况进行规范,对存在索取供货单位资质不全、未认真执行购进验收制度等问题的单位下达责令整改 通知,并跟踪问效,对_家拒不整改到位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

_、整顿隐形眼镜的经营行为。支队配合市局器械科对北林区的__家眼镜店进行了检查,对无证经营隐形眼镜的__家眼镜店给予了“警告”的处罚,督促了这__家眼镜店进行申办《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_、牙科整顿工作。从__月份开始,支队开展了对__区各牙科院所的复查验收,重点对牙科院所使用医疗器械及相关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目前__区__家牙科院所已全部复查验收完毕,经评定已有_家达到了“示范用械牙科院所”,_家达到“规范用械牙科院所”的标准,并对_家存在问题的牙科院所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下步,支队将对验收合格的牙科院所授牌。

(三)促进工作亮点提档

_、开展了对经营企业的两次全面检查。支队对_家企业开展了重点为GSP的执行、药品分类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等情况的全面检查,对_家企业下达了违反GSP责令整改通知书,对_家经营违法广告品种的企业下达了警示通知书,并对其中_家的广告品种进行了监督抽样。对各企业存在的处方药抄方量小于销售量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_、走访了“两员”工作站。支队与__区所属的__个“两员”工作站的兼职站长进行了沟通联系。召开了“两员”培训会,现场征求了相关意见和建议,指导了相关工作,并进行了关于有效发挥“两员”作用的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_、对突发事件进行了整顿。支队对_月份突发的“齐二药”事件和_月份国家局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_个品种的紧急通知以及_月份的克林霉素事件进行了整顿,城乡___余家的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全部检查到位。共查封“齐二药”__个品种,约_._万支,设立回收点回收了五种假药中的“盐酸奈福泮”__支;查封了鱼腥草注射液_._万余瓶(支)、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____余瓶。

_、理顺了稽查工作职能。从_月份开始,支队增加了七项稽查综合职能,在人员紧张、工作全新的情况下。一方面保证各项工作不耽误,另一方面保证相关职能不耽误,妥善做好了各项稽查职能的交接,全年转发省、市局协查函、专项整顿文件__个,查处上级交办的案件__起,向省稽查局及所属县(市)局传递药品检验不合格报告书___份。面对突发的“齐二药”事件和暂停“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品种以及克林霉素事件的部署,每天能够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种报表和信息,受到了省稽查局的肯定。

_、快速查处了举报案件。全年共查处举报案件__起,全部办结完毕。典型的主要有__康泰药店出租柜台,案查封扣押了__个品种;__医药经营假药清血败毒胶囊案;__县周影无证经营药品案;__县中医院私配制剂案;__市__乡__药店批发药品案等。

四、存在问题

(一)目前推进“规范药房”建设工作在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各医疗院所的硬件设施配置差别较大,为今后统一“规范药房”标准带来了困难。

(二)农村“两网”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就目前工作情况来看,如何有效的提高“两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两员”的作用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三)由于稽查工作的随机性较大,致使人员培训工作的规律性不强,开展得还不经常。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4篇

一、2020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提质增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力落实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并联审批、一日办结、企业简易注销等便民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民众的创业激情,市场主体数量继续平稳增长。截止2020年6月5日,区共有市场主体103345家,今年新增8862家(其中企业今年新增2726家,个体户今年新增605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81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2.多举措推进企业和个体户年报工作。出台了《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度年报工作方案》,力争企业年报率最大化。截至2020年6月5日,2019年度年报工作进度分别为企业应报23704家,已年报15659户,年报率66.06%;个体应报65696已年报23535户,年报率35.82%;农合应报1861家,已年报967家,年报率51.96%。

3.认真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帮助企业盘活资产,破解重点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

4.“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制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工作方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工作计划并公示。督促区双随机15家成员单位,制定本部门的2020年度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工作计划,稳步推进。

(二)强化安全监管,守住三大安全底线。

1.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更加严格。一是贯彻落实党政同责,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共治防线。按照区两办印发的《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全区36个乡镇、街道进行201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和“党政同责”安全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压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二是积极开展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目前已完成示范街创建3个、示范店创建260户。着力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小学及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进度,目前全区完成10户。三是加大对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力度.在食品流通环节,检查食品销售者3465户,完成覆盖率47.47%。在餐饮服务环节,出动执法人员2680余人次,监督检查各类餐饮单位3200余家次,责令整改65份。在药品监管领域,疫情期间巡查100%全覆盖;日常监督检查及风险分级药品经营企业169家次,检查医疗机构13家次,责令整改2家次;开展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经过摸排筛查,区只有1家企业获得省局药品网络经营批文,暂未经营。开展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检查批发企业2家,均为经营。开展疫苗专项检查工作,检查疫苗接种点1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搜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303例。在中药和化妆品领域,重点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经营企业38家,限期整改16家;检查医疗机构10家,限期整改2家;开展2020年5.25化妆品宣传周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1人次,设置展台8个,邀请企事业单位10家。搜集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7例。在医疗器械监管领域,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经营企业16家、医疗机构2家。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2家经营企业、1家使用单位责令限期整改。

2.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效明显,安全形势稳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和属地管理制度,确保各方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督查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

3.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扎实有效。积极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上半年重点突出消费品,防疫物资、水泥、肥料、柴油、车用尿素、低压电器等进行监督抽样检验,其中防疫物资口罩不合格3家、柴油1家、车用尿素2家现已对抽查不合格企业进行事后立案处理。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开展围绕社会舆论反映突出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专项检查,辖区生产非医用口罩企业4家、防护服1家。发现一家虚假认证问题已上报市局调查。

4.执法力度和消费维权力度逐步加大。充分依托省网络交易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展互联网广告监测工作,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截止目前,累计巡查辖区企业网站、网店9800户次,监测互联网广告10560条次;开展专项监测9次,日常监测188次,发现涉嫌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站24个,及时将违法信息线索报送至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三)强化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区战略。

1.质量提升行动高位推进。一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质量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把质量发展纳入党委中心理论组、党校、园区教学计划;二是组织企业申报第五届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及2020年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的申报推荐工作;三是深入企业指导申报第五届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培育四家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的申报推荐工作;四是开展工业企业质量承诺活动,引导、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推进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制度,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和承诺,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五是组织开展了全区烧鸡行业产品质量提升调查研究活动。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调研人员有6人,共走访企业6家,召开座谈会议4次;六是开展全区工业、服务业、商贸等企业的质量提升行动。

2.突出抓好民生计量工作。一是对全区的加油站进行专项检查,出动了100余人次,检查了加油站50余家。对于加油站是否有加油机超期未检定,还有加油站人员的是否持证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摸排,并组织33人报名市局的计量培训。二是“520”世界计量日围绕主题“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联合市局和市计量测试所深入到集贸市场对百十余家经营户在用的电子秤进行免费检定,同时向经营户和顾客宣传计量法律法规知识,讲解防范计量器具作弊的方法,规范集贸市场计量行为,确保公平交易。

3.标准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省级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市汽车驾驶技术学校有限公司2020年服务业标准化省级试点相关工作。健全标准体系,抓好标准实施,改进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服务品牌,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

(四)强化党建统揽,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1.发挥模范作用,打好疫情防控战役。疫情期间,区市场监管局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奋勇当前,坚守工作岗位,一是立足职能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公益宣传工作,在部署防控任务时,把加强宣传嵌入到疫情防控总体环节,实现宣传工作与其他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二是区市场监管局党员同志冒雪出发开展巡查,从超市到农贸市场,从大街到小巷,从白天到黑夜,巡市场、查假劣、稳物价、严劝诫。三是区市场监管局党员从群众关注的菜篮子、米袋子、口罩、消杀用品入手,投入到阻击疫情的战斗中。在农贸市场,他们查禁活禽交易,根除污染源头;在商场超市,他们严查商品质量,确保市场供应;在药房药店,他们严查防疫用品,稳定市场价格;在餐馆饭店,他们落实防疫措施,消除传播隐患。

2.抓好学习教育,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机关党建首位,针对疫情特殊情况,将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学习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省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专题培训、知识测试;同时,机关党员坚持常态化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

3.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组织开展“严强转”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召开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机关纪委班子。三是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增强了党支部工作的原则性、纪律性和党员防腐拒变的能力。清明节进行机关效能督查,开展廉政谈话;

4.强化精准帮扶,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按照要求制订全年工作计划,认真开展走访调研,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强化资金支持,开展节日慰问,抓好扶贫工作队管理工作。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5篇

一、村卫生所情况

在去到的金村、高都、北义城三个乡镇中,我组共深入行政村93个,涉药单位108个,村级卫生所78个,其中2个卫生所没有正常营业。

(一)村卫生所是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在农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级医疗机构,目前的大多数卫生所由于种种原因,实质上已经变成了药店,在所调查的年药品流水在20060元以上的10个卫生所中,药品的收益占到95%以上,剩下的5%大多数是接产或缝合收费。也就是说一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仅有5%,以药养医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还有不得不提的是,除了个别村卫生所确实是集体性质外,绝大多数卫生所实质上已是个体,村大队对卫生所不闻不问,将其和杂货部一样看待,这也是三级医疗保健网底破了的集中体现。

(二)村卫生所作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为此,村卫生所成为农村从事医疗行为的“抢手山芋”。在今天的形势下,“一村一所”的模式有所松动,在北义城调研时,北义城村有卫生所2家,卫生院1家,西张村有卫生所2家,南义城村有卫生所2家,西黄石村有卫生所2家,下城公村有卫生所2家,这些卫生所都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有合法证照;而在金村镇枣园村,有村卫生所3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只有1个,在司药人员开的卫生所中,许可证上的卫生所负责人手中无证,也在家开有卫生所,但是许可证上登记的负责人是此人,又不能说他无证,另外一家,手中持有合作医疗办颁发的定点医疗机构证件,这样形成了三家都有证,三家都无证的尴尬,造成药品监管的被动。

二、村卫生所药品购进情况

(一)合法渠道

1、从有批发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购进。在调查过的卫生所中,100%的卫生所都有在此种合法企业进药。也只有这种购进方式才是合法的;

2、从相关渠道领取药品,如防疫疫苗、糖丸等

(二)非法渠道

1、从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此种行为虽然大部分卫生所负责人也知道不合法,但在卫生所的营业中,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部分药品的批发价格比药店的零售价格还高,卫生所就近在药店购进药品又方便又实惠;第二、部分村卫生所药品流量较小,而部分药品的使用更少,药品批发企业不会给他们拆开大包装,以小单位销售;第三、药品配送企业以固定时间送药,不能满足卫生所的日常药品使用;

2、从乡镇卫生院购进药品。随着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村级卫生所承担着所在村村民的门诊费,而门诊费必须由卫生所向乡镇卫生院兑换现金,而卫生院为了小集体的利益,把兑换的门诊费给卫生所直接换成了药品,这种行为其实已经构成了卫生院的无证批发药品和卫生所的违法购进药品事实,这种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存在。

3、从个体非法药贩手中购进药品。个体非法药贩基本分三种,一是以非法购销药品为职业的。这些人通常都打有一个药品经营企业的名义进行销售药品,如在山河镇的药贩王某打着"河南药品经销部"这个不存在的企业的旗号兜售其药品。这种药贩经销的绝大多数都是假药,严重扰乱着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危害极大,是我们重点打击的对象;二是合法药品批发企业的业务员,在销售本企业产品同时,自己还带有非本单位药品,一般情况下,他们带的药品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等卫生所使用完药品后才索要药款,以躲避卫生所向其索要发票,进而在药监部门查处时逃避责任;三是个人到外地顺便捎带些药品以获利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农村最常见而群众又不理解的,就是自己在其他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的药品未使用完,放在卫生所能卖一点算一点,这种药品卫生所无利可图,但卫生所人员碍于情面会放在所里代卖。

(三)验收记录情况

我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的规定,要求涉药单位建立药品购进验收记录,经过近二年不间断的督促,药品购进验收的记录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村卫生所在记录药品时,只是简单地对照购进发票,照抄上面的内容,票据上没有的,购进验收记录上也体现不出,特别是在最后的验收情况栏中,卫生所的填写基本上都是空白,可见,验收记录还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甚至应该说是在应付药监部门,记录的重要性相对人理解严重不足,个体诊所也是如此。

三、卫生所药品的保管情况

卫生所药品的保管比较松散,在调查过的78个卫生所中,对药品定期进行清理的仅仅9个,在检查中会发现,一些过期、失效的劣药不及时销毁,如在黄六坡村卫生所的药架上,摆放着20多年以前的针剂近10种,看情形卫生所也不会再使用这些药品了,但反映出了卫生所对药品管理的不善。

(一)药品随意摆放

村卫生所药品的摆放随意性很大,在工作中我们一直提倡药品分类摆放,这是药品分类管理最起码的要求,通过检查村卫生所,我们可以看到,药品摆放的整齐度、外观整洁度与药房的规模大小成正比,有相当部分卫生所药房设在家中,药品、蔬菜、食品、生活用品、杂物等各种物品堆放在一起,使人在感观上对药品的疗效产生怀疑。

(二)药品的效期管理不足

药品的效期管理对一个卫生所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卫生所在购进药品时,离药品效期越近,其风险就越大,而且在我县的村卫生所,仅北义城、高都、金村三个乡镇,就有92%的村卫生所只有一名医生,经济上也是自收自支,这样在药品效期快到之前,卫生所医生必然会加大该种药品的使用频次,药品的使用合理性就得不到保障,或者即使药品过期了,还是照样使用。还有绝大多数的村卫生所,因为脱离集体,药品不报损,过期药品依然摆在货架上。口服药品,尤其是中成药,相当多的卫生所医生认为只要没有严重污染,依然可以使用。在实际中,他们也是如此操作。

四、卫生所涉药人员管理

在检查过程中,常发现卫生所开着门也有人,但一问,看门的会说医生不在。给人看病的医生不在,那还开什么门?不错,在家户式卫生所中,司药人员往往就是家里的"闲人",他们既不培训,也不体检,对药品管理知识一无所知,仅凭道听途说的一星半点就开方卖药,他们是农村药品销售端最可怕的隐患。

五、卫生所药品管理知识欠缺

村级卫生所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管理知识十分欠缺,主要表现在:不凭处方使用药品,不明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区别,将卫生所当成了两用机构,既可看病,又可卖药。将药品调配给患者时,不给患者药品说明书,不讲清服用药品注意事项;擅自调换药品的包装。在农村卫生所检查时,经常发现,有的卫生所把小包装药品拆开放入大瓶中,其理由就是取药时方便,不知道药品外包装也是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擅自自配制剂;药品的不良反应不登记不上报,在78个村卫生所中,2006年度没有一家上报一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此外在本医疗机构内用食品冒充药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购进、使用不记录,用后不销毁或销毁后不登记等现象时有发生。

六、卫生所的监管思考

(一)认真调研,依法行政

在监管的同时,认真调研,了解村卫生所的难处,打击违法涉药行为,是维护卫生所生存的重要途径。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北义城镇、高都镇、金村镇三乡镇有无证经营药品户24家,这些无证户大多都是家户式经营,这种模式在监管中难取证、难处理、难取缔,反复性强,只有采取保持持续监管的高压势态,让他们自动放弃,停止经营。

(二)规范卫生所的购药渠道

加强药品批发企业在我县销售行为的监管,在只要规范、合法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我县药品主渠道的经营动态,与主渠道建立监管、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与此同时,使主渠道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

(三)加强培训,提高卫生所人员素质

农村卫生所造成药品管理上的不规范,主要和涉药人员的素质有关,在调研的三个乡镇中,63%的村卫生所医生是通过省卫生厅集中进行的一次培训,取得中专毕业证的,也就是说这63%的人员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即使在取得中专毕业证后,他们的管理思维和业务水平也令人担忧。在与村卫生所负责人座谈时,他们张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经济效益太差,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旧的医药资源统一配置的年代,卫生所作为一级医疗机构,应该让全村的人都到村卫生所看病买药,把个体诊所、零售药店当作异物,认为它们的存在出现,阻碍了卫生所的发展,从政策精神上看,应该是药店凭价格优势,村卫生所凭信用与医疗技术优势进行生存和发展竞争。上述卫生所人员观念,如不改变,常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竞争,导致药品质量的不稳定,假劣药品屡打不绝。

(四)加强监督管理与指导

在调研中,78家村卫生所不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应付,都谈到了希望药监部门多来指导、规范,及时发现问题,有什么政策,及时通知大家。卫生所按要求整改,尽量少罚款。这一方面反映出了药监执法的力度大,也反映出了药监人与相对人沟通少。药品监管与卫生所药品管理,要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参入人性化管理,局与所沟通,药监人与涉药人员学习、交流,比如向老中医学习中药饮片的真假劣鉴别知识,相互间取长补短,让卫生所人员在主观上有合法经营药品、合理使用药品的想法,以此支配其行为。如果只采取简单的强硬手段,只会使卫生所违法行为更隐蔽,危害更大,药品监管难度也更大。在规范指导的同时,监管也不能松,监管能督促卫生所整改和规范。以法制、人性的模式,合法、合情、合理的管理,才能使药监人与被监管对象之间,形成正常的监管关系,才能形成村卫生所与药监部门“双赢”的局面。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6篇

2020年,我县食品生产企业5户,食品流通单位439户,餐饮单位406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40家,化妆品经营单位48户。食品药品监管立案6件,一般程序5件,简易程序1件,结案4件,罚没款3.942万元:其中餐饮6件,结案6件,一般程序4件,简易程序2件,罚款2.25万元;食品生产经营共立案6起,结案4起,罚款19.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3128万元;药品立案1起,为简易程序,罚款金额0.09万;医疗器械立案1起,没收违法销售医疗器械金额共计人民币0.007万元,罚款2万元。全年共检查食品经营1920户次,其中食品生产企业52家次,其他食品经营1092户次,检查药品经营单位199家次,检查医疗机构14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71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9台。开办业务知识培训6班次,参与人数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下达监督意见书75份,辖区今年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有力保障了我县食品安全。

一、强化宣传狠抓培训

一是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化妆品科普宣传周、5.25爱肤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贯《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疫情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使用防范宣传册》等法律法规宣传,动员企业及社会各界积极参加。二是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展示伪劣、现场讲解法律、专题讲座、移动短信平台、县电视台制作专栏、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进寺庙、进农村、进市场、进学校、进社区,加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和消费维权意识。三是以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业务、农村家宴监管实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务、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对监管人员和管理相对人培训,实现每年食品经营参训人员全覆盖,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食品监管生产、小作坊、社会餐饮、学校、机关单位食堂、化妆品培训6次,参训人员500余人次。

二、食安办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重视制度保障。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及安排,及时制定了年初计划,制定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县政府领导工作责任清单》,不断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在疫情期间针对乡镇、机关食堂、群体性聚餐等食品安全印发文件6个,有力的保障了全县食品安全。二是突出目标管理。印发了《县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安排》,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纳入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责任落实。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已全部签订。基本达到从县到村食品安全工作年初有目标、中期有督查。四是设立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单位,增设了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作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单位。五是开展了食品化妆品培训。6月11日至6月12日举办为期3天的食品化妆品安全业务培训,召集全县各乡镇分管食安办领导、乡镇协管员,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校长,分管食品安全副校长及司务长,特邀教育局分管食品安全相关人员,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食堂负责人和司务长,生产企业负责人、食安管理员和小作坊负责人,社会餐饮从业人员,化妆品经营单位,培训了500余人。

三、食品生产流通及特殊食品工作监管有力

截至目前,我县食品生产企业5户,食品流通单位439户。实行“三小”备案登记439户,其中:小作坊24户,小食品经营店405户,流动摊贩10户。今年办备案登记证75户,变更2户,延续9户,注销2户。为规范我县食品生产流通及特殊食品安全,我局不断强化监管力度。一是开展散装白酒经营环节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散装白酒、虚假生产的小作坊和“小灶酒”、自制泡酒中违法违规添加剂等行为的执法办案力度;严肃查处违规添加甜味剂。对不履行进货查验和产品检验职责、票证票据不全、销售来源不明散装白酒的行为进行整治。我局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9户,出动检查人员20人次,车辆5台次,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二是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分头行动,撒网排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市场乱象。此次行动重点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的生产环境、原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及产品储销等情况,重点查处生产经营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死因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假冒伪劣的牦牛肉及其制品和散装肉制品虚假宣传行为。此次专项行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共98人次,车辆32台次,整治重点区域6处,立案1起,罚没款0.852万元。三是开展生产企业日常安全整治。对我县5家生产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项整治,主要对原料、生产过程、出厂检验进行重点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共56人次,车辆15台次,整治重点区域5处,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四是开展湖南益阳重金属超标大米专项清查行动,5月8日至10日,对全县农贸市场、粮油店铺、超市进行专项核查,经核查我县目前共有34家店面售卖大米,其中所售卖的大米大部分为东北吉林、黑龙江生产,有少量陕西汉中、广汉、生产的大米在售,无湖南益阳大米在售。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共13人次,车辆3台次。五是开展乳制品、包装饮用水、固态饮料、压片糖果、茶叶制品等食品专项整治,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共47人次,车辆7台次;六是持续部署“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辖区内开展冷库及省外输入的生猪产品排查工作,做到全排查、零风险。 重点排查经营主体依法取得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主体资格情况,重点查验冷库存入产品货物来源证明、合格证明、进货查验和记录等情况,严禁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的冷鲜(冻)猪肉禁止进入市场销售。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共86人次,车辆15台次;七是特殊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展销售普通食品虚假宣传特殊功能经营行为专项行动,排查倍氨敏和雅乐迪配方奶这两款固体饮料在县内有无销售情况,对全县超市、药店、母婴店进行检查,未发现以上两种情况,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共120人次,车辆30台次;八是抽检工作。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通过政府招标与谱尼测试签订合同,今年计划抽检200批次,已全部完成。九是开展冷链食品核算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以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为重点,对涉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从加工、贮存、运输、经营等环节,强化追溯管理,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严防疫情传播。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执法车辆10台次,检查涉冷链食品经营单位25家次,其中涉及超市12家次,农贸市场9个次,配合疾控部门对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19人次,环境采样41人次。十是开展打击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根据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打击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严禁任何涉食单位经营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及其制品。联合县农业畜牧水务局、生态环保局、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开展了一次联合检查,一造声势,二督促乡镇部门,三警示群众,深刻表达从中央到地方对“十年禁渔”的坚强决心。此次专项行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共40人次,车辆8台次。十一是开展关于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通过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强化注册备案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序衔接,进一步落实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严厉打击当前在辖区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违法生产经营、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等行为。此次专项行动,我局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执法车辆10台次,进行科普宣传215人次。四是开展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十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对照食品销售者的经营种类和类别,优化调整评定程序,按照食品销售静态和动态风险因素,量化打分,确定风险等级。同时摸清辖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备案证的发放情况,对档案内容不齐全的,要求应补尽补。该项工作我局共出动50人次,车辆5台次,任务完成50%。十三是开展食品经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日常监管、应急处置、抽检监测、投诉举报、舆情监测等综合情况,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对本辖区内食品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严格、日常检查发现问题较多、问题整改不到位、两年以来发生食品经营安全问题的单位开展重点治理工作。十四是采取网络抽考的方式,抽查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十五是开展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截止10月16日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销售经营者85%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发放备案证的食品销售经营者60%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四、全力保障餐饮经营秩序

我县有餐饮单位406家,其中机关企业食堂59户,学校食堂18户,社会餐饮329户。今年1月1日至今新办77家(其中食品经营许可证33户,三小备案44户),注销77家(其中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1户,三小备案76户)。为规范餐饮经营,我局强化监管,全力保障餐饮经营秩序。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完成“明厨亮灶”的有406家,完成率达100%。全县学校18所,其中,幼儿园5所,初中1所,高中1所,小学11所,明厨亮灶完成率100%。一是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目前县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分别是美厨萌萌菜、松潘县皓晨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美团),对其进行100%备案,分别签订了《落实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书》。为了更进一步落实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主体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行为,打造良好的网络餐饮服务市场,5月15日,对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无违规现象。二是开展学校专项检查。开展了春季、秋季学校食堂开学前期专项检查、春季、秋季学校食堂开学前期专项评估、州局联合检查,整顿中小学校内食品经营场所等8次专项检查,重点对疫情期间,县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82份,下达责令整改书6份,立案4件,办结4件,罚款2.25万元。共执法人员共67人次,车辆10台次。三是加强社会餐饮监管。对食品安全信息栏进行了统一补充完善,并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128份,在疫情期间并要求各餐饮店不提供堂食,实行打包制,检查各类餐饮单位869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2份,共动执法人员231人次,车辆124台次;四是强化食堂监管。对全县59家机关、企业单位食堂进行摸排,对证照不齐、卫生不达标、使用塑料袋等问题的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车辆6台次;五是全部保障重大餐饮活动。共开展重大活动餐饮保障任务5次,保障800多人次安全就餐;六是不断规范农村家宴。疫情期间共计取消农村家宴235次,对农家乐、农村家宴容易引起群体性餐饮事件的进行了强化监管,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共出动执法人员123人次,车辆60台次。七是开展餐饮服务分级管理,截止10月16日,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食品经营者90%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发放备案证的小餐饮经营店50%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入网餐饮提供者100%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五、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保障用药用械安全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药品经营使用单位40家,其中药店16家,医疗机构24家。化妆品经营单位48户。一是“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期间,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先后三次对全县的防疫储备物资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防疫物资56个品种,其中医疗器械17个品种;二是清查县域内假冒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针对州督察组在茂县凤仪镇发现有假冒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情况,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在县域内开展清查工作。此次检查目前已营业的药店11家,抽查杂货店3家、化妆品店3家、超市2家、小卖部7家,均未发现销售假冒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违法行为。三是开展药品流通使用监督检查。以《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全面施行为契机,对疫苗、特殊管理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病毒肺炎防控药品为重点品种,检查经营使用单位是否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检查了全县医疗机构的药品购进渠道;冷链药品控制和流向追溯情況;有无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情况;是否按要求存储、养护药品等情况。全年共检查药品经营单位199家次,检查医疗机构14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9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1台次,签订《关于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药械质量安全监督意见书》11份。四是开展网络销售药品企业检查我县共有药品经营企业15家,其中县城11家,乡镇4家,在营业的有11家(乡镇药店全部未营业),经查,我县无网络销售药品的情况,已收到10家药店《网销药品自查表》,未交自查表的那家药店已经通过电话咨询,该店无网络销售药品的情况,由于法人在外看病,自查表需后期补交。五是开展第二类安全检查我县只有县人民医院经营使用第二类,主要有阿普唑仑、咪达唑仑、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曲马多、唑吡坦。经查,上述第二类均从合法渠道购进。六是进一步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监督机制,设立了相应的监测机构,并设立专人兼职检测员。截止6月,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6例。六是认真完成2020年药品抽验工作5月25日至28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州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对辖区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零售企业、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药品抽样工作。县局执法人员结合药品流通使用监督检查及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在开展抽样工作的同时,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药械购进、储存、销售等流通领域情况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对于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责令其改正。此次药品抽验,共完成27个品种27个批次样品的采样,采样过程严格按药品抽样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全面完成2020年药品抽样任务。七是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上半年主要为企业自查阶段,要求全县经营和使用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于6月20日前上交自查报告,下半年将加强对中药饮片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八是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对经营环节、使用环节进行专项检查,此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执法车辆34台次。九是开展美容美发机构化妆品专项整治。完成不合格化妆品清查工作,目前我县无文件涉及的3批次检出禁用物质化妆品、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44批次假冒化妆、4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和87批次、76批次假冒化妆品。各化妆品使用经营单位所经营使用的化妆品是否由取得有效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取得“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产品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者标注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是否存在有经营过期化妆品等违法行为。三是各化妆品使用经营单位是否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认真查验供货商及相关质量安全的有效证明性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或复印件备查,加强台帐管理,如实记录购销信息。此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执法车辆34台次。

六、食药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监管范围广,监管难度大

我县食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偏低,多数为小作坊;此外散布在城乡的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摊点、小市场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小作坊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周边环境和生产条件较差,尤其是流动商贩的监管难度大,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较弱,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

(二)人员少,工作量大。食药股目前有人员10名,执法人员8名,工勤2名,平均年龄偏大。食品药品共有监管对象938家,监管执法人员少,相关专业人员短缺,机关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严重制约着监管工作的开展。

七、2021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以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推进日常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把监管工作抓实、抓出成效,让顾客根据餐饮单位的公示牌来选择就餐场所,起到让消费者监督的效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做到食品安全工作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不安全的食品,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7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宣传教育,强化规范管理,以查处“两非”案件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源头监管、规范管理等整治“两非”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通过综合治理,使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逐步消除“两非”行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二、治理重点

治理的对象是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店、无证B超窝点和各种“两非”行为等,活动的主体以各乡镇及公安、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为主,各相关单位紧密配合。

(一)强化宣传

1.设置有关禁止“两非”内容的固定标语,各单位要在主要路口、人员密集场所等显眼位置刷写标语2条以上,每个村(居)要在主要路口刷写2条以上。每一个医疗保健单位、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每一期宣传专栏必须有禁止“两非”内容。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在超声诊断室、染色体检测室、药房(库)、妇科、产房等工作场所,统一设置有关禁止“两非”的醒目标志。

2.各乡镇、区直有关单位在开展专项行动期间,举办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可采取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踩街游行等宣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3.设立有奖举报制度,开通“两非”举报电话:,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两非”线索。各乡镇也要开通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对举报属实的个人给予1万元奖励。

4.进一步落实计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给予农村纯女计生户更大的优惠,让他们政治有地位,经济得实惠,生活有保障。要通过利益导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出生人口性别结构问题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管理

1.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

一是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各医疗单位在为产妇分娩接生时,必须核实产妇身份证,经身份证阅读器验证及电脑储存产妇信息,按规定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保存好存根联、分娩接生登记簿、出生证发放登记等有关资料。

二是终止妊娠手术实名登记。各医疗保健机构、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在落实终止妊娠手术时,必须核实孕妇身份证,经身份证阅读器验证及电脑储存孕妇信息,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场施术并签字,并保存好登记簿、电脑储存信息等有关资料。

三是孕妇超声波检查实名登记。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对怀孕14周以上(含14周)的孕妇进行超声波检查时,必须核实孕妇提供的身份证,经身份证阅读器验证及电脑储存孕妇信息后,方可实行超声波检查。在场两名医护人员、孕妇必须共同签字或盖手印确认,并保存好电脑储存信息及登记簿等有关资料。

2.严格规范B超使用管理制度。各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必须制定B超使用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并定岗定责。超声诊疗工作场所应当张贴从事超声医学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公布本单位和公安、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必须在规定的执业场所开展超声检查,除经批准开展义诊活动工作外,不得随意改变超声诊断工作场所,并严格按照超声检查的管理制度进行超声诊断。严禁进行超声流动检查或将超声诊断仪借外单位及他人使用行为。

3.严格落实防疫、接生登记信息共享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执行信息统计、报告、通报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沟通。要按照《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认真记录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并发症的原始资料,认真填写新生儿出生、死亡和预防接种等登记表,按时上报主管部门;按照《预防接种管理规范》要求认真记录接种对象的接种卡、接种证等相关资料。记录项目要真实、完整,故意漏、错项,造假、谎报和瞒报,视为出具虚假证明行为,依据《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每月10日之前向计生部门通报上个月接生登记信息;要严格遵守信息通报工作制度,适时向计生部门通报住院分娩、终止妊娠、孕妇B超实名登记情况。开展助产技术以及妊娠14周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单位,要及时收集14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信息,并于每月10日前上报区卫生局、区人口计划生育局。

4.严格落实手术报批制度。

一是对孕14周以上出现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胎儿患严重缺陷、或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必须查验并保存受术者由省卫生厅指定的有产妇诊断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的产前诊断结果或市病残儿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医学鉴定证明方可施行。

二是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单位可以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实施手术,或由医疗单位出具的有三名相关学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签署的“确需终止妊娠”医学诊断结果后,经科主任、分管院长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在手术后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报告。

三是对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已婚者必须查验并收取其由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同意终止妊娠证明》(并由乡镇级计划生育机构的人员陪同,陪同人员需出示计生办证明,同时在手术单上签字负责),出示身份证原件并登记身份证号码后方可实施;未婚者必须查验能证明其未婚的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和未婚证明等)并收取复印后方可实施。

四是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终止妊娠手术。对特殊情况医学需要住院分娩、终止妊娠、B超的,必须报告院分管领导,经分管领导、科室主任确认签字后方可施行,并于24小时内通报区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局,同时报送B超检查(急诊)、住院分娩、人工终止妊娠孕妇无法提供有效证件情况登记表至区卫生局、区计生局、本单位医务科备案备查。

5.加强孕情跟踪管理。

一是各乡镇要组织计生专干、计生管理员对近三年持《生育服务证》对象生育情况全面清理登记,重点排查孕情非正常消失对象。

二是对持二孩生育服务证的对象,实行全程跟踪访视,凡“双查”发现有孕的,指定包组村干部为孕情服务跟踪责任人。凡发现持证怀孕对象孕情不明原因消失的,或发现擅自引产,要在24小时内报告区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计生局),并协助调查取证工作。

三是村计生管理员及时做好登记,每月5日之前汇总上报上一月孕情跟踪服务落实情况,乡镇计生办每月10日之前汇总上报区计生局。

四是对主体合法未领证人员怀孕14周以上的,不予终止妊娠,按照有关规定,补办《生育服务证》;发现持证对象孕情非正常消失的,属二孩的取消生育服务证;对持证育妇超过预产期一个月未申报出生的和孕情检查结果与实际相差2个月以上的,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落实责任

开展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公安、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专项治理的主要部门,要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落实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真正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治理的工作局面。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部门职责,支持配合全区打击“两非”专项整治活动,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1.计生部门

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大《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宣传,组织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加强对《规定》的学习,要做到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与工作相关的《规定》内容和条款。要加大打击“两非”案件的对外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压力;同时,加大宣传倡导,改变生男好的观念。

二是要强化协调。人口计生部门虽然不是打击“两非”工作的主体单位,但是做为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协调联合工作,应当主动做好乡镇及公安、卫生、药监等部门的牵头联系和工作信息的沟通工作。

三是要落实保障。人口计生部门、计生协会要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给予农村纯女计生户更大的优惠,让他们政治有地位,经济得实惠,生活有保障。要通过利益导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出生人口性别结构问题的良好氛围。

2.卫生部门

一是要大力宣传《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各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均要悬挂《规定》的全文和“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以下简称“两非”)的警示牌,且要做到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与工作相关的《规定》内容和条款。

二是要加强B超市场整治工作。首先要对所有购买、使用B超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是各级医院、个体诊所。其次要对所有从事B超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逐个登记审核,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对所有B超从业人员实行严格资质审定和持证上岗,签订岗位责任书。严格落实实名制,对所有使用过的B超进行病历检查,实行全程监控。最后要严格技术准入,建立健全对利用超声、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管理制度,实行定点、定人、审批鉴定制度。

三是要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任何行医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对外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个体诊所从事计划生育手术行为;查处医疗机构施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督促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执业资格认证》、《B超使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定点人工终止妊娠和审查登记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定点孕情管理服务制度》、《定点住院分娩制度》、《出生婴儿死亡报告制度》、《制度上墙、警示牌制度》等制度,规范执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建立健全打击“两非”的工作长效机制。

3.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要积极履行职责,加强监管,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品和器械清理整顿活动。调查清理终止妊娠药品量批发企业、零售药店,依法查处非法经营销售终止妊娠药品行为,建立终止妊娠药品流通的管理、监督制度,严禁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禁止药品生产、批发商家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得终止妊娠手术资历格的机构和个人。

4.公安部门

在打击“两非”工作中,公安部门要起牵头主导作用,要牵头组织会同乡镇、卫生、计生、药监等部门开展打击“两非”联合检查执法工作,负责“两非”案件的侦破;采取有力措施,对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严厉打击。

5.检察院

要及时协助公安部门对“两非”案件当事人进行审查,主动配合人口、卫生等部门,依法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

6.法院

要加强执行力度,及时对“两非”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对非法行医者坚决进行严惩。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例会制度

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时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阶段工作开展情况,交流整治“两非”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二)强化协调联动,建立联合执法工作制度

各职能部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特别是要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重点场所、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工作全面推进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三)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兑现奖惩

1.对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工作、查案办案能力突出且成效明显的个人,在组织考察人选时给予优先推荐。

根据工作实绩并组织乡镇及相关部门测评,对工作认真落实到位的,设立“贡献奖”、“落实责任奖”给予奖励;每完成吊销医师执照1例或完成案件侦破做出刑事处罚1例的部门分别给予5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专案组查处“两非”案件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达到吊销执业医师资格证以上标准的,每查处一件,每名破案人员按三等功标准给予奖励;对查获取缔黑B超窝点的,每查处一件,对每名破案人员给予嘉奖。因非法出售药物达到吊销药店营业执照或吊销药店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每查处一件,对每名破案人员给予嘉奖。

2.在落实实名制工作中,发现故意不登记1人次的给予经办人扣除一个月绩效工资;2人次的给予经办人员待岗一个月并扣除半年绩效工资,科室负责人扣除三个月绩效工资;3人次的给予经办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效能问责”并扣除全年绩效工资;4人次及以上的给予经办人开除或解聘处理,科室负责人给予免职,分管领导给予降职,单位主要领导给予党政纪处分,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3.民营医疗机构落实实名制工作中,发现故意不登记1人次的,定点医保、新农合业务暂停一个月整顿;发现2人次的,定点医保、新农合业务暂停三个月整顿;发现3人次的,定点医保、新农合业务暂停一年整顿;发现4人次及以上的,给予取消定点医保、新农合业务资格。整顿期间民营医疗机构必须对经办人做出处理,否则延长整顿时间直至处理到位,情节严重的,报请市卫生局给予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在查处“两非”案件中:一是对涉及“两非”的医务人员,除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外,吊销其执业证书,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二是对涉及“两非”案件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对单位的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给予“党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对涉及“两非”案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经查实的,给予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5.“倒查”问责。对孕情跟踪非正常消失、假双查(或未“双查”人登记已“双查”)或弄虚作假导致政策外出生的案件,要从对象开始实施责任倒查,对所涉及责任人存在工作失误或违规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6.把整治“两非”工作纳入计生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因工作不力,查处“两非”案件全年任务达不到80%的乡镇,视情给予效能问责,同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8篇

大致了解情况后,我们积极开动脑筋,进行计划安排,医疗卫生队八个人按照各自专业特长相对分工,立即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医疗护理队员协助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恢复对留观病人的查房,完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文件,队员走村串户,深入居民临时帐篷安置点,有时还要沿着崎岖山路巡查诊治行动不便的零散病人;督查指导乡村卫生人员诊疗、消杀工作;开展业务知识讲座7次,包括《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要点》、《危重病文秘杂烩网人急救要点及注意事项》、《新形势下护理安全管理》、《当前乡镇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患沟通的技巧》、《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检验结果常见影响因素分析》;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000多份;主动为援助*的公安、文教、前方指挥部、支援者等人员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安排卫生院人员到××进修提高,在局领导的支持下,*镇卫生院已有一位人员于9月初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进修学习。护理队员与卫生院护士一起完善输液室工作;清理修复废墟中刨出来的残存物资器材,建立了清创室。援助期间医疗队共接诊门诊病人1300余人次,义诊5次,就诊者逾600余人次,参与疑难危重病人会诊9次,较好地履行了医疗援助使命。

护理队员还带领卫生院护士按层次展开工作。一是落实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对常规物品器械消毒的方法进行现场指导;就地取材,用空塑料输液瓶和纯净水瓶制作锐器盒,医疗垃圾分类处理,预防交叉感染。二是改革查对方法,确保护理安全。输液时一张病床上有2-3名患者,三查七对制度改为病人自述必要的个人信息,仅这一小小的措施,确保了输液、处置、注射等基本护理工作的准确、安全。给她们讲解床头交接班的重要意义、方法、内容,带领她们对重点病人逐一进行床边交接。三是示教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对常见操作不规范之处,及时给予纠正,示范正确操作,并把操作规程引入护理程序。四是用情温暖心灵,用爱浇灌生命。灾后伤员在渡过了最初的惊恐和生命的危险期之后,最需要的就是心理的宣泄和心灵的抚慰,护理队员不断地给卫生院护士灌输人文关怀的理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她们展示和诠释人文护理的内涵。只要有时间就会呆在病房里和那些伤员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哭诉,同感着他们所有的情感,精心呵护着他们惶恐脆弱的心灵,共与200多人进行了倾心交流。

我们对卫生院医疗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覆盖率达到100%,拟定了25000多字的管理规章、规范、制度、职责及考核评价标准。通过两个多月的援助工作,更新了卫生院人员的服务理念,使她们强化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人文意识、学习意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灾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卫生防疫队员指导落实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指导做好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控制的指导,恢复了重大疾病、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报告、免疫预防等常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做好科学消毒工作,有效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帮助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绵竹市*镇活动板房安置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开展了12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6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的应急接种。至9月底,全镇共接种甲肝疫苗857人;常规计划免疫门诊,通知172人,接种129人,接种率75.0%,对未接种的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对在治的6名结核病人,由乡村两级负责结核病人的督导治疗和管理;调查了4个集中安置点周围的钉螺分布,发现局部钉螺分布密度高达每平方米5只;对制水点进行余氯测定,对村、居委会、村民小组的消杀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坚持每天到学校督促做好学生晨检,严密监控疾病苗头,为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供保证。在9月20日××援川医疗卫生总队和绵竹市卫生局组成的防疫工作联合检查中因工作细致详实得了高分,受到一致好评。

卫生监督人员摸清腌卤副食摊店、集中式供水单位、集中就餐单位的基本状况,对5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家临时集中式制水点、3家食堂和13家医疗站、药店建立了相应的基础档案,同时帮助建立了乡村两级卫生监督网络,明确各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深入到镇村对腌卤摊点、鲜肉摊、副食品店、餐饮单位、临时集中供水单位、医疗机构以及公共场所进行了卫生监督监测,对分散居住村民的井水消毒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监督覆盖率达300%,并根据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地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卫生监督意见。以集中的方式,对所有防保医生、乡村医生、村组相关负责人以及集中就餐单位、学校食堂和临时集中制水点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应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以流动分散的方式对所有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灾民进行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防暑降温、夏季防病等方面卫生知识的培训,对各村组、社区、学校等单位负责环境消杀人员进行了消杀方面知识的宣传培训,接受培训500余人次,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率达200%以上,发放卫生宣传资料1000余份、卫生安全告知书55份;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49份,监督覆盖率达到400%以上;现场培训饮用井水消毒方法500人次以上。对各村组、社区、学校等单位环境消杀、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相关单位(户)300余次。卫生监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援助期间没发生一例传染病疫情、重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和介水肠道传染病等可能产生社会影响的事件,为灾区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围绕第二阶段援助目标与任务,我们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协商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我们参与过渡板房医院的规划与设计,将分配给卫生院的板房,按照功能和流程,从水电管网防盗到各功能区的内部改造进行规划,建立了门诊、住院、手术、产房、防保及办公、后勤、生活区域,建立了b超室、心电图、化验室、透视拍片室等医技检查部门,经过努力,*镇卫生院已于9月初搬进板房运行。在绵竹市纪委、监察部门监督下,返回的前一天晚上10点钟,完成了××市卫生局委托绵竹市卫生局经办的第一批捐赠设备采购招标任务,从而实现了省厅下达的本阶段“全面完成临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恢复正常医疗卫生服务秩序”的目标,完成医疗工作对口支援“医疗机构进入过渡板房,消除帐篷医疗点,配备相应设备设施”的任务。

针对*镇卫生院服务区域人口少、居住散、离县城近致使病人流失多、卫生院职工人手紧缺等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我们利用援助的机会,与卫生院领导及职工一起商讨对策,提出了激发大家的发展热情与动力、加强人员培训、发扬专科特色、用好援助设备、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与形象等建议。

灾区条件虽然艰苦,住的是闷热的帐篷,吃的是麻和辣,洗澡因供水紧张很不方便,但全体队员毫无怨言,大家纷纷表示,灾区人民比我们更辛苦,我们都是做好吃苦的准备的,条件再艰苦,我们都能克服。大家克服不断余震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克服蚊虫叮咬、水土不服、生活不便的困难,也克服思家念子,特别是两位为妻为母的女性克服对家对亲人的牵挂,相互关心,相互鼓励,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好,都希望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多做点工作,多为灾区人民减轻点痛苦,并始终保持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我们要求党员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全体队员团结协助,开动脑筋,献计献策,力求工作创新;大家珍惜和爱护集体荣誉,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荣誉与个人荣誉的关系,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在绵竹是为了完成××市政府、卫生局和××460万人民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为了通过我们的辛勤工作传递和表达××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关爱。××队员的工作表现也得到了××医疗卫生防疫总队和*镇卫生院领导职工的高度赞扬。

我们在绵竹*工作期间,市卫生局潘惠局长、尹亮副局长等领导到灾区一线亲切看望慰问我们,队员派出单位领导、媒体朋友及许多爱心人士也通过电话等形式慰问我们,并看望慰问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倍受感动和鼓舞,市卫生局领导还特意安排给我们每周邮寄《××日报》、《××晚报》、《××卫生》,一下缩短了*与××的距离,全体队员倍感亲切,大家惟有勤奋工作,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待与重托,努力实现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受援单位满意,我们自己也满意的目标。关心、温暖给了我们鼓励,给了我们动力,在此,我们对市卫生局领导、单位领导、媒体朋友、爱心人士及各位同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队员上门看望死亡职工家属,为他们体检,并为他们捐增钱物;绵竹人民接受援助后,他们不忘感恩。他们承受的已经太多,但是到处可以听到“感谢你们××人民”、“你们辛苦了”的话语,其实我们为他们做的太少了。他们请我们作客,请我们吃饭,我们婉言谢绝,有时会执意送我们水果;路上看到我们队员,他们主动招呼并要免费送我们,他们为我们修车也不收钱。临别时我们队员与卫生院员工相拥而泣,大家依依不舍。绵竹市卫生局、*镇政府及*镇卫生院送给我们“抗震救灾勇往直前,救死扶伤大爱无边”的锦旗和感谢信以表达谢意。我们真切感受到市委季书记所说“××*一家人一家亲,一个目标一条心”的浓浓氛围。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9篇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问题的研究上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徐 英实施农村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药品“两网”建设,是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农民用药安全有效,对于维护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用药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__年10月起,我局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围绕“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方便农民购药”这一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努力推动我县“两网”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上饶县现有人口73万,其中农村人口近80%,国土面积2240平方千米,全县辖21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98个行政村。辖区内有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约1100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4家,药品批发企业4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家,药品零售企业146家,县级医疗机构5家,乡镇医疗机构24家,村卫生所(室)、个体医疗诊所893家。近年来我局一直坚持不懈地抓药品“两网”建设,通过多年的扎实工作,全县药品“两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乡镇药品协管工作站及行政村信息网络已基本完成,基本上达到了监督网覆盖率100%、供应网覆盖率100%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两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两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为使我县“两网”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我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别做出批示,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内容。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药监、卫生、工商、公安、监察、广电、物价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了乡镇药监协管机构正常工作。县政府制定印发了《上饶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实施方案》(饶县府办字[20__]46号),并于6月25日召开了由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分管领导、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和管理相对人参加的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县政府副县长黄统征出席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分阶段部署了“两网”示范县建设工作;7月2日 ,黄统征副县长深入上泸镇、黄沙岭乡、四十八镇等乡镇食品药品工作站及卫生院检查指导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目前全县24个镇(乡、街道办)都成立了“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具体落实相关工作,使我县“两网”建设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两网”工作深入民心“两网”建设是一项以保证农村药品质量、改善农民用药环境为目标的民心工程,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为使“两网”建设家喻户晓,我局共投入4.7万余元用于两网建设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做到电视里有形、专栏里有画、专刊里有字,以进乡村、进农户、进课堂为重点,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和“两网”示范县建设宣传工作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广泛参与、多方受益的和谐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利用上饶县报、县电视台、市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两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二是编印800余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培训教材》、1000余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宣传单,送进村庄、送进农户,张贴到农村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村委会的醒目位置进行宣传;三是在国道、乡村公路沿线、行政村出入口刷写“两网”建设永久性宣传 标语38条,各乡镇工作站都设有“两网”宣传栏或黑板报,医疗机构、药店制作悬挂了“两网”建设宣传栏;四是制作了两网建设电视专题片,每月编印《上饶县农村药品“两网”工作简报》,及时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两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两网”建设的认知程度。(三)精心组织,勇于创新,“两网”工作稳步推进我局在认真落实县政府印发的实施方案的同时,注重创新机制与发挥实效相结合,注重“两网”建设与“新农合”相促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健康保障。1、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化。我局坚持以专为主、以协为辅的原则,在我局药品稽查人员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现有资源,聘用作风正派、办事公道、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的干部群众为协管员、信息员,在乡镇实行双协管员制,负责政府组织协调工作和日常药监协管业务;每个行政村聘用1名药监信息员,负责日常药监信息工作,做到了县有监督员、乡乡有协管员,村村有信息员,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广泛覆盖、高效运行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从而扫除了农村监管盲区,提高了监管的有效覆盖。目前全县24个乡镇(街道)共聘请了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48名,信息员239名。并已建立了协管员、信息员、医疗机构、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培训档案、医疗机构、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监管档案。2、两员工作管理正规化。今年我局将食品安全监督网与药品安全监督网进行了整合,两网合一,建立了协管员、信息员培训档案。制定出台了《“两员”工作职责》、《“两员”工作程序》、《“两员”培训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两员”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受训方式,并颁发了工作手册,切实发挥“两员”作用。“两员”的管理工作已步入了正规化管理轨道。今年我局统一对乡镇聘任的协管员进行了上岗前业务培训,乡镇对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达到了参训率百分之百。为鼓励协管员积极参与药品监管,提高协管工作效率,我局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近两万元用于对协管员进行工作补贴,较好的调动了两员的工作积极性。3、技术监督专业化。我局不断加强药品技术监督体系建设,设立了“药品快检室”,加大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现场监督快检,做到“人人会快检、个个会抽样”, 充分发挥快检的初筛作用,提高监督抽验针对性,提升药监执法的技术含量。截止到10月底,送上级药检所检验63批次,已收到检验报告书61批次,检出不合格药品45批次,检验阳性率达74%。同时,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任务数196例、器械不良反应任务数3例,完成率达100%。4、药品监管电子化。为加强对涉药单位监管,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我局开通了政务网站,建立了药品安全电子地图,将涉药单位基础信息和监管记录存入电子数据库内,实现了动态监管。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首先从县城药品零售企业着手,通过召开远程监管动员大会,对在线远程监控做了系列的宣传工作,为该系统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截止日前,县城12家零售药店和2家药品批发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已安装到位且正常运行,并实行出具电脑销售凭证,同时,根据省、市局统一安排,我局投入资金为所有乡镇所在地的69家零售药店订购了药品管理软件,村级有条件的我局也免费提供安装软件,进一步提高药品监管信息化水平。5、药店、药房管理规范化。农村药品终端包括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抓好终端管理是保证农民用药安全的关键。我局一方面加大农村零售药店的监管和培训力度,督促药店认真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目前全县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均已通过gsp认证。20__年投入资金1.3万余元对全县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参训人员400人,参训单位达100%。另一方面,与县卫生局密切配合,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联合制定印发了《上饶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评分标准》(饶食药监字[20__]3号),对医疗机构的涉药人员资质、药房条件、药品管理进行了细化,提出“八个方面规范”:即涉药人员培训上岗、管理制度统一制定、药橱药柜卫生整洁、药品摆放分类整齐、购进票据保存完好、验收记录规范完整、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医疗垃圾有效处理。目前,全县30家集体医疗机构,有5家医疗机构通过了规范药房验收,有13家正在实施改造,计划12月底进行验收,村级卫生所有115家已通过验收,有130家安排在12月底或09年元月初验收,其余的安排在09年底验收。6、农村药品供应配送化。农村药品市场点多面广,卫生所、个体诊所比较分散,我局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加,市场运作,科学监管”的原则,抓好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在县内四家批发企业中择优选择江西新源医药有限公司作为县内药品主配送企业,并与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和村卫生所(室)、个体诊所签订包括药品质量条款内容的配送协议书。目前,江西新源医药有限公司对县内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直接配送率已达100%,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通过随机抽取20个品种的药品价格调查,药品平均价格下降13.5%,有效遏制了药价虚高的现象,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7、农村医药行业诚信化。开展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我局在“两网”建设过程中,坚持把诚信建设与监督执法、企业自律、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初步构建起全县药品信用管理运行体系。一是按照《江西省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全县涉药单位安全信用等级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等级、评价管理和评价公布方式;二是积极倡导涉药单位开展行业自律,向全社会作出“质量第一、诚信发展”的承诺,悬挂群众监督公示牌,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针对性,制定了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和管理方法,将全县涉药单位划分a、b、c、d四个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定期药品质量信息,曝光典型涉药违法违规案件。从而努力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农村医药市场环境。8、学习交流定期化。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药品“两网”建设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使“两网”真正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满意网、放心网、方便网,今年我局分批组织干部到余江 县、乐平县、婺源县、玉山县参观学习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就“两网”建设中的工作方法、经验教训、资料整理、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通过学习交流,搭建了长期交流的平台,建立了共同的信息资源,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四)结合“两网”建设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

药品安全监管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立局之本,我局结合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把抓好药品安全工作作为搞好“两网”工作的着力点,以日常检查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手段,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县药品市场秩序。1、开展了药品广告的专项检查,对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传播进行监控,对省市局阶段性分期的违法药品广告品种进行了逐一排查,重点以保健品充当药品宣传的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未经注册审批的广告进行了全面清理,截止10月份,我局对药品广告进行检查涉药单位90余家,受理核查户外广告宣传10余次,有效地净化了药品广告市场。2、开展了对疫苗的专项检查。重点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预防保健所、社区服务中心和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各单位购进疫苗全部是从市防疫站购进,运输过程能够冷链运输,基本保证了疫苗的质量。在检查中对各单位购进票据不规范、购进记录不完整等进行了规范指导,以切实保证疫苗质量。

3、开展了对一次性医疗器械、植入性器械、骨结合用无源金属植入医疗器械及电疗、磁疗、光疗物理治疗设备、隐形眼镜产品质量的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969家,其中乡镇以上医疗机构24个,村卫生所893家。检查中有21家供货资格档案不全,骨科植入性器械有2家购货资质不全,另外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销毁不及时等问题,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了责任整改通知书,要求其立即整改。4、开展了兴奋剂药品专项治理行动,我局与工商、卫生、公安等5个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与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签定了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承诺书150余份,对全县涉药单位含兴奋剂药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没有标示的规定标识的兴奋剂类药品进行了查处。5、开展了抗震救灾药品专项检查,5月份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四家药品生产企业江西泽众制药有限公司、江西一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恒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5.12赈灾药品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确保了特殊时期食品药品安全。6、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根据市、县政府下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分别于6月13日召开了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会议,6月25召开了各县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药品批发企业负责人会议,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并与各涉药单位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承诺书,在各涉药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专项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三、取得的实效(一)规范了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保证了农村药品质量。通过“两网”建设,规范了农村药品的购销渠道,打击了违法经营药品行为,维护了农村药品市场正常秩序,基本杜绝非法渠道采购药品行为。药品规范化管理覆盖了药品购进、储存、销售、使用各个环节,药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二)改善了农民用药环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通过“两网”建设,药品批发企业由无序恶性竞争变为有序规范竞争,服务功能得到加强,配送药品进乡到村,满足了农民用药需求,方便了农民购药用药;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创建“规范药房”活动,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提升,改善了农民用药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降低了农村药品价格,促进了“新农合”的发展。通过“两网”建设,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药价进一步下降,减轻了农民用药负担,促进了“新农合”的全面发展。(四)提高了药品监管效能,扫除了监管盲区。通过“两网”建设,农村三级药品监管网络正在发挥实效,弥补了药品监管的力量不足,扫除了农村药品监管盲区,“两员”举报线索和上报监管信息使县局执法监督有的放矢,提高了监管效率,特别是在处置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上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清晰、相对集中的药品供应网络也使县局得以全面掌控农村药品市场状况,减少药品安全隐患,使涉药案件及时得到有效查处。(五)增强了企业诚信意识,促进了医药经济和谐发展。通过“两网”建设,建立健全了科学的信用评价制度、完善的信息收集制度、有效的信用教育制度和公正的信用奖惩制度,基本构建起农村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全县医药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医药经济和谐发展。四、存在的问题(一)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药监工作未列入乡镇政府的年度工作,乡镇政府对药品监管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有的乡镇领导认为乡镇一级没有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无法将这一工作纳入到正常工作中;有的乡镇领导认为药品都是从医药公司购买的,出不了大乱子,出了事也由医药公司负责,因此在乡镇一级政府中药品监管工作尚未走入正轨,从而直接影响了协管员和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二)协管员和信息员开展药品协管工作主动性不强,工作水平有待于提高。在我县,很多农村药品监管网络是依托当地乡镇政府建立起来的,协管员、信息员由所在地乡镇、村干部兼任,由于协管员、信息员(特别是信息员)综合素质不高,学习药品监管知识难度很大,对开展药品监管工作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进入角色缓慢,而且他们的主要工作并不是药品协管,难以保证药品协管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际监督检查工作中,有的协管人员碍于情面,不愿去卫生院、个体诊所检查药品的购买、使用和管理情况;有的怕打击报复,不敢举报药品违法违规案件;有的借口平时本职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开展药品协管工作等等,总体表现在工作主动性不强,敷于应付,这些都影响了当地药品监管工作的开展。(三)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如果说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那么能不能给农民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医疗机构就负有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的重大责任。然而通过检查发现,不少农村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方式上并不能适应药品质量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药品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二是药品购进验收制度执行不力,购进记录和质量信息登记内容不完整;三是药品储存、陈列场所硬件设施设备落后;(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价格缺乏有效管理。通过市场竞争,农村药品供应价格已经下降了一些,但由于缺乏物价的强制管理措施,仅仅按照现行的药品价格管理和购销协议 的约束,难以确保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将药品价格同比降下来,无法将药价下降的实惠真正让利于民,影响了供应网络的成效。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用药问题、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的治本之举,因此在推进“两网”建设中,一定要把“两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应从“重规模”向“重实效”转变,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应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我局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把这项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持久有效开展下去。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领题人:徐英课题组成员:徐英、徐小彬、邓凌燕执笔人:邓凌燕

药店防疫整改报告范文第10篇

在有关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肺炎事件”)的风波渐趋平缓之后,豪夫迈・罗氏公司――一家以科研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上市不到两年的一种新药,却因为肺炎事件陷入了麻烦。

罗氏公司曾经是广东肺炎事件的一个受益者,该公司生产的“达菲”因被传为“惟一特效药”而在广东省内销量骤增。据悉,2月8日前广东省内该药的保有量仅1000盒,2月9日后飙升到10.5万盒。

传言从何而起?全球第六大医药企业罗氏公司在整个事件中的一系列所作所为引起了人们的质疑。2月16日,广东省公安厅宣布对罗氏药业展开调查。

“达菲”销量飙升的同一天,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在广州假日酒店约见了广东地区的记者,被邀请的媒体包括广州地区主要的报纸以及广州市内主要电视台。

罗氏公司向与会记者提供了两份资料,一份是《广州流感》,另一份是《新型抗病毒药物――达菲》。参加这次会议的罗氏方面负责人包括“达菲”产品经理陈奇和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企业传播部经理顾蓓红。

据与会的一位记者回忆,在见面会上,罗氏公司介绍,今年1月31日,广州市各大医院均报抗病毒药物“达菲”已经告罄,各医疗单位打至罗氏公司催货的电话不断,经向各大医院了解情况后,罗氏公司得知广州市部分医院出现急症病人,并已经有死亡病例报告。

当记者们追问有无发现致病原因时,陈奇称罗氏公司有关方面主动与北京国家流感中心(全名应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郭元吉沟通,在致病原因尚未明了的情况下,从症状判断,与1997年香港发生的禽流感有极大类似,初步排除了普通流感、登革热病毒、军团病毒等可能。国家流感中心郭元吉主任认为是禽流感。陈奇当时还表示,记者可以向郭教授求证,并当场提供了郭的电话。

陈奇还告诉记者,如果证实该病为禽流感,目前惟一可以对该病进行预防及治疗的抗病毒药物只有“达菲”。2月10日,有记者再次找到陈奇了解有关广州“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陈奇告知,北京有关专家及中央有关权威部门已经初步认定,广州暴发的“疫情”最大可能是禽流感。陈奇还告知,“达菲”在各大医院治疗有关病例时,退热作用相当明显,经过治疗后,有超过40%的病人迅速退烧。

2月17日,当记者就此向郭元吉求证是否说过罗氏所介绍的那番话时,郭元吉却表示,“这是纯粹的造谣”。郭称近日广州很多记者都打电话询问这事,这令他十分愤怒:“哪有什么B-2型禽流感,根本就没有!广东的具体情况我都不知道,也没有实验根据,我怎么能胡说八道是禽流感什么的呢?没有说过!”

无独有偶。2月11日,互联网上一个署名为“昨夜西风”的人对“禽流感说”进行了推波助澜,并且宣称“目前国际上惟一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产品――瑞士罗氏公司的‘达菲’(化学名:磷酸奥司他韦)于前日在广州全面断货”,而罗氏公司在华机构――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已于2月9日空运大批药品至穗,2月10日起在广州市各大医院均有销售,零售价格每片30元”。

由于各种传言中都提到了“达菲”作为特效药,各医院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来满足前来购买该药的民众的需求。然而,与罗氏说法有异的是,医药机构大多是在2月8日以后才开始听说“达菲的特效”的,并非此前他们所说的1月31日就在医院大量使用。

广东省医药采购公司销售部刘经理告诉《财经》:“这种药在广州的库存量为零,从正月初八罗氏方面上班后,我们开始调拨连续空运,差不多几个小时一批,到2月14日,广州地区调进的7万盒,已经基本用上了。”据一位亲临现场的人形容,“达菲”在刚刚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时,就已经被等候在那里的各大医院一抢而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药剂科主任杨宏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正月初八以来罗氏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频频来医院,向他们散发预防流感的小册子,并介绍该药对近日出现的流感治疗十分有效。鉴于罗氏制药是一家国际著名的制药企业,加上院领导的推荐,该医院药剂科便购进了500盒“达菲”。2月13日,罗氏公司“达菲”产品经理陈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罗氏制药连夜加班,已向广东发货达10.5万盒。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制药厂不得召开以介绍处方药性能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会、咨询会、推广会,也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对于2月9日的“新闻会”,顾蓓红的解释是,“达菲”1月31日在广州全面断货,但罗氏的销售人员还是不断接到要货的电话,这就说明这个药销售量忽然增大,所以罗氏认为公司有义务通过媒体向大众专门有关正确使用处方药的问题,因为罗氏“达菲”是处方药,这样才有了这次的媒体见面。而罗氏在发给《财经》的一封信中却表示,所谓的“新闻会”,事实上是春节以后的一个非正式的早餐会。

2月16日,开始有媒体宣称“达菲”事件中有虚假宣传成分,并举报给了广东省公安厅。有消息表明,广东省药监局有关方面目前也正在介入调查取证。

板蓝根风潮

虽然“罗氏”事件尚待调查,但众多商家借机哄抬药品价格的现象却是无庸置疑的。

从2月10日开始,广东许多市县相继出现抢购药品的现象,商品涉及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罗红霉素等抗病毒药物及食用醋、医用口罩等,并波及到广东周边的广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地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广州香雪制药销售部的袁小姐告诉《财经》,按照政府指导定价,板蓝根大包(20袋)最高零售价为7.72元,小包(10袋)的最高零售价为4.03元。据她了解,药厂提高药品出厂价的并不多,涨价行为主要源于药店,一些药店甚至将板蓝根的药价提高到了50元一袋。她表示,“药店的行为厂家没有办法管理,只有政府部门去执行监督。”

截至2月12日,广州市医药公司从全国各地调来12万盒抗病毒冲剂与14万包板蓝根。相当于2002年一年的总和。从11日下午开始,广东省周边的地方也不断传来板蓝根等药品热销甚至脱销的情况。中国医药总公司南宁医药批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0日下午3点开始,站里就陆续接待了订购板蓝根的客户,并表示“有多少就要多少”。

在抢购和传言持续三天后,2月11日,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才先后出面辟谣,通报相关情况。同日下午,广东省物价局紧急召开新闻会,表示已在全省进行物价大检查,告诫药品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省里对药品最高限价的相关法规,并通报批评了部分药店的乱涨价行为。随后广东省委开始要求各地向广大群众辟谣和组织货源,确保药品和粮油食品充足供应,并组织了10个工作组迅速分赴全省。在政府强力介入之后,市场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据不完全统计,2月12日~13日上午,广东各地共出动3600多人次,组成1100多个检查组对哄抬部分药品和粮油食品价格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检查。深圳市仅11日就出动1300多人次,对3000多家药店、超市、商场进行了重点检查,对部分违法经营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从12日开始,板蓝根等抗病毒药品和食用醋、医用口罩的价格迅速回落到涨价前的水平。

板蓝根风潮在短时间内为厂商聚敛了大量财富。据白云山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白云山中药厂长李楚源透露,该厂主要利润源之一板蓝根,2002年全年销售额为1亿元,而2003年仅9日到12日这三四天,其销售估计已经超过了上千万元。该公司股票2月10日上涨了3%,11日开盘又上涨超过6%,同样生产抗生素的鲁抗医药与生产食用醋的恒顺醋业,当日也开盘涨停。

然而涨价行为并非没有代价。广东省物价局局长陈小川在2月11日的新闻会上表示,按照《广东省定价目录》,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均属政府定价范围,一些商家哄抬药价,致使这些商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些行为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所有突破政府定价限额的销售行为都属违规涨价行为,将予以严厉的行政处罚。

2月14日,广州市物价局率先处罚了二天堂大药房等三家哄抬物价的商家,并对330多个商家发出告诫通知书或口头责令整改,有11家商铺已被立案检查。据了解,广州市二天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不执行政府定价,总部在向各分店配送药品时,擅自将原来六七元一包的板蓝根提高到15元,16.8元一盒(10支)的抗病毒口服液提高到20元,所属加盟药店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加价5元出售。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物价部门对违法商家处以20万元罚款。对擅自提高食盐、粮油价格的东山区大昌岛货仓商场则处以停业整顿七天的处罚。

20万元的罚款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以往一般是计算违法所得,处罚需要通过认定、计算违法所得、听证等一系列的程序。但在近期的特殊情况下,不少哄抬物价的商贩也没有对高价销售的物品留下销售记录,因此需要特事特办。”广州市物价局局长沈志超称。

广州市一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财经》,由制造商(厂家)、批发商和零售供应商组成的产业链,在这次风波中都有违规的行为出现。因为大部分厂家在春节后都刚刚开始生产,存货不多,在利益面前,一些厂家就拿一些数量不多的存货当做要价的砝码。因为厂家不能随便将出厂价提高,进货商如果和厂里的供应处很熟悉的话,只要补加一块作为补偿,就可以拿到“珍贵的货物”,而对于买家来说,“拿到货就相当于拿到了钱”。

据《财经》了解,广州市物价局目前仍在进行调查的主要对象就是批发商,因为他们在哄抬风波中的嫌疑最大,甚至“还有几家国营药品批发商也参与其中”。而在零售供货商中,因为是最接近恐慌情形的销售末端,他们不断要货、催货,在一时没有新货源的情况下,就只好利用手上仅有的一些货,逐步将手中的药品加价。

来自广州市物价局的资料表明,在此次涨价风波中,零售终端的情况最为严重;此外,一些中小型批发商不但将药品价格提高,而且还故意将部分药品囤在手中,想看看这场风波的危害性到底还会持续多久。

事实上市场也在惩罚着投机者。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产销链中,有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三方。当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后,受消费者需求突然增加的刺激,产销链的每个环节都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依次放大,在产销链内部造成了一种加乘作用。汇总到制造商手中,突然就成为了“需求幻想”。针对这个需求幻想进行采购和大批生产并销售之后,几周之内,产销链的所有环节都从严重缺货变成了淤货。

教训是什么?

对于此次药品抢购风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杨宜音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公开和渠道的畅通是市场价格均衡的重要保证。政府部门作为信息的权威机构和信息的掌控者,如果极力阻止信息的充分流动,或者提供的只是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包含虚假内容的信息,则无异于提供了错误的和误导性的价格信号。这种做法会给各种小道消息留下空间,无助于市场理性战胜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不仅不能稳定市场,甚至可能加重市场的扭曲程度。

杨宜音指出,真正政府部门可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规范市场秩序即是其一。在一些商人囤积居奇,高价出售板蓝根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采取及时有力的行动,这是板蓝根价格一路走高的原因。只是在事态持续了好几天之后,地方价格和药品监管部门才开始对相关的价格违规行为进行打击,调拨药品和相关商品的动作也才展开。

实际上,药品的供应问题很早就已显示出迹象。在药品全国大面积脱销之前,今年1月份,广东省河源市就发生过类似的抢购风,抗病毒口服液一度卖到100多元一盒。然而,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在河源的销售是由一个经销商控制的,药厂很难直接插手。最后,在河源市卫生局与香雪公司协商后决定,直接调用抗病毒口服液进河源销售,这才缓解了当时的紧张局面。但遗憾的是,这并未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香雪制药的一位销售人员事后称:“假如对于药厂的销售渠道没有限制,药厂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首先将药品供应到国营药品批发公司,哄抬药价现象应该不会如此严重。”

杨宜音认为,在恐慌心理下的抢购,主要目的是为了储备,以使自己产生安全感,并非现实的需求,只要这种恐慌的心理消失,大量的储备需求也就随之消失,药价自然就会降下来。“所以这种高价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但是在大部分商家看来,在需求激增后的涨价行为正是价格规律的体现,涨价有助于调节需求。但专家指出,在危机中的需求具有特殊性,不会因价格而发生变化,而且往往变化过于迅速,不足以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过度反应。

在此次恐慌中,需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含义的不仅是政府,也包括企业。在2月11日的物价检查中,广州二天堂大药房的几家特许加盟店被查出存在乱涨价的情况。为了挽回此事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在物价检查组检查的当天下午就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加盟店立即将药价降下来。事后,公司还成立了临时物价检查小组,赠送药品,派出专家讲解非典型肺炎的常识,自费印制了疾病预防防疫的小册子,在分店派送凉茶,以改善同消费者的关系。

上一篇:防疫整改报告范文 下一篇:小区疫情防控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