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范文

时间:2023-03-12 00:05:23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范文第1篇

一、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有文化

英国的泰勒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

我感觉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独特的文化,便犹如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独特的个性,没有绵延的生命力。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

二、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硬要素”文化

学校的硬要素指的是拥有自己的组织、制度。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组织制度,这套制度应该是公平的、合理的、民主的、科学的。这套制度的建立者应该是全校师生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随便制定的。

三、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软要素”文化

学校的“软要素”文化指的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有着独特的文化、素质、信仰等。例如元甲学校的武术文化,普洱中学的茶文化以及由茶文化,上海七色花小学的美丽课堂与艺术教育,还有我们济源市王庄小学的读书文化、习作文化,坡头二小的军营文化等。这些软文化可以让在这所学校生活的师生形成独特的精神气质,从而影响终身,形成个性。

四、学校文化需要既“濡化”又“涵化”

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濡化”是指在同一文化群体中,通过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年轻一代在老一辈指示、引导或强制下接受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例如学校的已经形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我们就要“濡化”。

“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的人群,因为持久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在已有独特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构建。

这里要注意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一味地“濡化”拒绝“涵化”,这是封闭,僵化,很容易走向单质化,甚至消亡。清朝由“帝国”沦为人人欺负的殖民地,就是太拒绝“涵化”。

二是抛弃“濡化”一味地“涵化”,这样消亡更快。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学校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校要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就需要在濡化和涵化之间有所选择,有所倚重,形成积极的新文化。

研修日志范文第2篇

一、创建研修平台

(一)创建公共研修平台

1.进入网易网站/——2.注册免费邮箱——3.激活博客——4.注册一个月后创建我的圈子(公共研修平台——教师乐园)。

(二)创建个人研修工作室

研修工作室实际就是教师的博客。创建个人研修工作室的方法跟创建研修公共平台的1至3点方法相同。

(三)加入“公共研修平台(教师乐园)”的方法

方法一:

1.进入“研修平台( 教师乐园)”/jch899/——2.点击“加入圈子”按钮——3.输入自己博客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4.输入“加入教师乐园的理由”——5.等待管理员审核。(有多种方法)

方法二:

1.登录自己的博客——2.点击“关于我”按钮,进入博客个人资料页面——3.找到“基本资料”中的“加入的圈子”部分,点击已经加入的圈子“教师乐园”——4.进入“教师乐园”。(有多种方法)

二、网络研修

(一)上传资料

1.上传文本:(1)进入个人研修工作室(博客)——(2)写日志——(3)发表日志——(4)推送到“教师乐园”。

2.上传课件:在个人研修工作室(博客)中,没有直接上传课件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网易网盘(别的网盘也可以)来进行。先在网盘中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再复制一下地址,在自己的博客中插入链接就可以了。

3.上传视频:先在酷6网注册盛大通行证,再把视频上传,最后复制一下地址,在自己的博客中插入链接。

(二)研习资料

1.研摩文本资料。我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通过登录自己的工作室,来到公共研修平台(教师乐园),对这些文本进行研摩,进行反思,吸取别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达到进步的目的。

2.观摩视频资料。我们登录公共研修平台(教师乐园)观摩异地教师上传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借别人的好做法为己用,使自己的教学技法精益求精。

(三)参与讨论

1.在讨论区长期讨论。

2.在QQ群即时讨论。

(四)集体备课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情况和自己设计出的教学初案放在集体备课栏目里,让各位教师参与备课,最后得出一个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实用的教学定案。

三、网络研修意义

(一)模式改变

纵式研修模式是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举行的网络研修模式。材料、视频由上级制定,教师按规定和考核标准进行培训。横式研修模式是纵式研修模式的补充。出现了横式研修模式,网络研修模式改变了。

(二)促进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和更新知识、不断增长专业技能的动态过程。教师在个人研修工作室写日志,记录了思想活动、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变化,刺激了教师对教学进行思考、控制和调节。

(三)互动互助

公共研修平结着你我他的教研工作室,里面资源共享,问题互提。不受时空限制,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互动互助。

(四)共同进步

公共研修平台设有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多个栏目。教师既可以在那里推送材料,也可以在那里观看、阅读材料,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反思;对材料进行发帖、跟帖。在反复推敲中促进个人反思,促进成长,同时,给予材料推送者宝贵的反馈意见,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研修日志范文第3篇

1 “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研修功能的架构

1.1 教师个人博客的功能

1)为教师个人资源的积淀提供了空间。教师通过坚持书写博客日志,将自己日常的教育随笔、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实录、研究成果、教学课件等上传发表,在一个操作便捷、相对稳定的空间里积淀属于教师个人的丰富资源,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2)为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教师博客提供了个人反思的载体,它记录下了个人思想活动、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变化。书写博客日志的过程能激发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控制和调节;教师通过翻阅自己的日志内容,会产生更多的体会,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主张、调整教学方法策略等,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

3)为教师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机会。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写日志和对别人日志发表评论,参与交流,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之间通过相互阅读博客日志,在增进理解的同时,也能互相借鉴写作方式、写作风格等,从而提高教师写作水平。

1.2 网络研讨功能

网上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论坛上,教师可以阅读同事的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也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论坛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交流平台,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网上论坛”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研修中心,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及要讨论的问题随时到论坛上;教师可以跟帖,发表个人见解。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限制,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

2 校际网络研修模式的探索

网络研修是基于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的教学研修形式。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教学研修的精髓在于民主、平等、自由、宽松。这是最能吸引广大教师参与的一种方式,能够由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他们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探讨,充分发表见解和想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得到认识上的提高,思想上的升华,通过学习逐步探索网络研修新模式。

2.1 “主题学习——讨论跟进”模式

针对某个教学主题,在研修人员的策划组织下,定时进行在线研修。比起传统的交流方式,网络论坛交流的灵活性、即时性、广泛性显而易见。而通过这种交流所引发的教师思想的碰撞、认识的提高,效果也非常明显。

2.2 “现场观摩——QQ评跟进”模式

通过即时评价方式,放大教师教学过程的每个活动细节,定格活动过程的得失成效,捕捉活动过程中思维撞击的火花,以细节剖析的方式再现整堂课的设计流程、实施情况。它以个人之语剖析着整堂课的展示成效,表达一家之语。交流是平等的,没有权威,有的只是思维的碰撞、新策略的衍生,它展现了最真实的信息资源,同时快速地捕捉住了瞬息的教学灵感、听课智慧。

2.3 “课后评议——论贴跟进”模式

听课评课是网络研修常见的一种方式。对执教者而言,每一次上课和阅读网上的评课意见,都是全方位反思自身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我们邀请执教者及时将教学预案与广大教师交流。要求听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评课文稿,最后汇总并上网交流。这样的评课方式,参与的教师多了,反馈的速度快了,但由于听课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常出现评课者对某一教学细节甚至对整节课的评价完全相悖的情况。而这些不同的意见的碰撞,对授课者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大有裨益,能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重建,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促使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扎实,引导和指导教师追求真实有效教学。

2.4 “资源征集——交流共享”模式

资源的积累和丰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研修网站充实内容的重要方式。各研修工作室的负责人利用网络,根据教学进度,在研修网上不断征集主题资源,所有教师均可上传好文章、课件、音视频等,这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研修人员的资源获取渠道,实现了有针对性的资源共享。这同时也是一种案例式研修:把典型的教学活动成为案例,供教学者自我反思,供同行下载观看,然后聚焦问题并展开讨论,激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这些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3 校际网络研修实效分析

通过几年的关注、研究和近期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城乡校际网络研修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便捷、高效的优越性,丰富了校际研修的方式。

3.1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当前,农村小学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缺乏骨干教师的有效引领;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学科教研组人数少,缺乏研讨氛围,缺乏深度与实效,而“城乡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的形成,使各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走出了本校,使优质学校的资源得到共享,促进了各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保障和推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发展。

3.2 创新校本研修的方式

1)变“听听评评”为“全程参与”。在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听课的教师没有预定的关注重点,也不需带着问题,不用解决什么问题。而在网络研修共同体中,改变了只是“听听评评”这一现状,整个研修组的成员都依托学校博客平台,一起全程参与到研究探讨之中。

2)变“课后评议”为“现场评议”。听课教师带着笔记本电脑走进教室听课,无需再去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只需对照事先下载好的本课教学方案,记下与原设计有改变的地方(即变化点或生成点)。重点是记录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并利用QQ群聊窗口,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即时评价,将随感随想、瞬间思维爆发的灵感与大家共享。研修组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整理发至研修博客圈内,提供执教老师与研修组成员再回顾反思。

3)变“漫游式反思”为“主题式反思”。课堂展示后的评议活动就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在传统研修活动中,很多老师在评课时想到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谈什么。评课过程中往往“大”“概”“全”, 缺乏主题,缺少深度,效率低下。而在该活动模式中,每次展示结束,研修组长将教案、现场Q评记录、教师的主题反思等于研修博客圈内,由研修组成员结合自己本次研究主题进行专题讨论跟帖,对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能对执教者改进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4)变“集中研修”为“自主研修”。通过将网络研修共同体平台,将学习讲座、研修讨论、听课评议等活动移植到网络博客平台上来,让学校教师利用这种快捷、便利和自由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参与讨论、开展研究和反思,让教师拥有了一个“自主研修”的空间。

研修日志范文第4篇

在15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有过刚工作时的壮志凌云,有过不折不扣的艰辛和努力,也有过小有成就的自豪与喜悦,但更多的是一路前行的迷茫:理想与现实的困扰、付出与回报的反差、内心倦怠的禁锢……就这样在迷茫中寻找,在寻找中困惑,在困惑中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但心中的寻找与渴望一直在继续,我希望能找到引领自己前行的航向、渴望能有一种力量能引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这块领域中翱翔。在寻找与渴望中走我进了知行,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知行就在灯火阑珊处,在知行,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与渴望已久的力量,就如一句阿拉伯语所言:“莫在倦时退场,力量来自渴望。”回首知行路,感受千万,认识也万千,但千言万语汇做八个字:感谢、感动、感想、感悟。

一、感谢知行

感谢知行班主任培训,它犹如暗夜广袤大地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了前行的的方向,给了我前行的力量和希望;它犹如一个运筹帷幄的智者,引导我在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网络里找到了寄托和弥补缺失已久的情感寄托的源泉,让我在这一源泉里充分吮神的甘露;它更犹如一个充满了智慧、温馨幸福的大家庭,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接纳着来自八方的的挚友,及时给予每一个成员以智慧启迪、精神的鼓励和行为的引领。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让天南海北的同行朋友聚到了一起,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在讨论中互助,在分享中进步,在互助互学中坚持着、在坚持中成长着。因为知行我认识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一走进研修网,我就被研修首页的内容深深吸引了,阅读一篇篇精彩简报、日志、作业,浏览一篇篇精彩沙龙,徜徉于一个个优秀网络班级中间,聆听精彩视频讲座是我每天知行学习之余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我将研修网首页的内容和知行培训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在学习中,同行学友的学习成果,班级学友们的学习劲头既给了我动力,又给了压力。尽管相比于他们,自己是如此稚嫩,但我还是认真对待每一个专题的学习内容,认真聆听视频,认真研读文字案例和分析,及时将重点语段摘抄下来,认真思考,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感受写下来。不管工作多忙,精神有多疲倦,我总要抽时间进入研修网学习学习浏览、做研修作业,写日志,生怕落后于其他学员,又生怕错过一个个精彩视频,尽管因经常熬夜而脸色憔悴,但我的精神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充实,不断地体验着学习过程中一个有一个思考感悟的快乐,尽情品尝着来自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次智慧的盛宴。爱拼才会赢,知行路上虽然一路艰辛,但我却收获颇丰,所以对于知行,感谢之情无以言表。

二、感动知行

在培训中,每一次学习、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进步,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点滴、每一个瞬间都有让我感动的画面:研修网管理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省领队、学习班班主任、学习导师耐心、周到、时时在线的帮辅与鼓励;学员间互助互学、积极讨论的激烈场面;学员不甘落后、克服种种困难迎难奋学的学习干劲。这些画面时刻都让我感动着,为我鼓劲着,让我在惰性萌生时又有了坚持的动力,在坚持中品尝到了学习的甜蜜。我们学校参加此次知行培训的37名老师中,一部分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在学习中相对比较吃力,有的老师在此之前对QQ、Q群的认识几乎为零,电脑的操作也不熟练,登录、选课、写日志、上传资源、发起话题、留言等操作他们几乎不会,有的甚至还从未接触过电脑,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开始知行培训,我们学校参训老师的各项学习进程和数据在全县200名参训学员中学员中总落在最后,不光陈老师、班主任老师、学员导师着急,作为小组长的我更着急。我一个一个发短信或打电话催促他们、告诉他们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习的操作方法,电话里说不清,就抽时间到办公室、家里亲自教她们,老师们有问题也喜欢问我。所以知行培训这段时间,我的电话异常繁忙,上班时间、午休时间、周末,有的时候深夜十一二点还有老师打电话问,连老公趣打趣我说:“想不到我老婆还蛮畅销的!”。这段时间,我既要忙于自己的学习,又要帮助学校老师学习,有时确实感到身心疲惫,但在与学校老师的一次次接触中,也让我有机会了解了平时因各自忙于工作而疏于接触的同校老师们,她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为我我树立了榜样。打我电话最多就数刘玲芬和田李芬两位老教师,她们经常学习到深夜,不会的就打电话问,或者亲自来请我教他们,刚开始她们写留言、写作业不知道事先用WORD编辑,再加之打字不熟练,好不容易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因为用时太长,系统自动退出登录而未能成功上传,导致两三个小时的成果前功尽弃,但她们没有因此而灰心放弃,不厌其烦的又重新一个字一个字敲写,看着她们年迈的身躯,忙碌的身影,内心总涌起一股股感动。其实,在知行培训的这一广阔平台上,让我感动的事太多太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广大班主任队伍中正在逐步壮大的蓬勃的力量,从他们身上,也找到了值得自己学习许多学习的优秀榜样,我将以她们为目标,不断奋勇向前。

三、感想知行

知行班主任培训,对中小学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犹如一股沁入心脾的甘泉,带来了浇灌内心饥渴的甘露。观看视频、点击画面、跟贴留言、深入研讨,一种独特的方式带给我全新的感觉,眼前一亮,欣喜满怀,悄然改变,一根网线,沟通无限,无声的语言胜过有声召唤。培训中六个模块的内容,以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天、每一学年、每一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育人与管理专题讲座为内容,每一个模块的每一个学习内容紧扣一线教学实际,从生动而有针对性的案例出发,通过对话班主任、对话专家、综合评析、拓展案例、相关文献、作业设计的形式,深入浅出,层层深入,从多种角度引导学习者学习、感悟、运用。(班主任 )不但为一线教师、班主任提供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指南,还提供了工作中教育理念、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思想提升和理论指引,也释解了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迷惘,打开了引导班主任自身思想、能力提升的新型学习途径与方式。三人行网络班级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打开也一道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渠道,班主任E站,则为班主任的交流与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只要认真参与学习的人一定都大有收获。

在知行学习中,我也有自己的困惑,我在做研修作业和写日志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没案例可写,自己的工作中似乎没有太多生动典型案例,所以写的日志、做的作业总是联系实际工作的内容太少,思想认识方面的过多。当我充分浏览了首页推荐的日志、案例、作业后,除了佩服之余也感觉到老师们所写的内容似乎似曾相识,自己工作中也发生过,但还是觉得自己做得没人家精彩,似乎也就没人家写得精彩。在假期,可以无牵无挂的投入学习了,刚好学到第六模块,“如何做一个专业班主任”,在学习中,我豁然开朗,也逐渐打消了写日志的种种不自信和顾虑,也尝试着就围绕实际工作来写日志和做作业,于是尝试着结合实际完成了第六模块的作业<<沟通无处不在》,相比之下,这篇作业也是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因为它来源于自己对实际工作的总结与思考。这两天,我又在研修网首页看了王宝祥老师致学员的一封信,看完王宝祥老师的信后,眼前更觉一亮,要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写日志,记录工作中的问题、困惑,记录点滴所感所悟,只要坚持,就能有收获。是啊,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疲惫,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才能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我有信心得到这份收获。

三、感悟知行

都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在知行班主任培训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具体、深刻的认识,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抽象、都高深莫测、望尘莫及,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其实就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点滴环节中,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具体的事件中,这种艺术来源于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学习激情、用心动情的有效沟通、敢于实践、敢于尝试的勇气,勤于总结、长期坚持的恒心。

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只有始终报有火热的学习激情,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广文博览,博闻强记,才能使自己具备育人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涵养,才能不断理解教育的内涵,不断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有育人工作中的高瞻远瞩、游刃有余的教育智慧,才能明白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什么叫育人,怎样育人……

良好的沟通就是良好的教育。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金钥匙,只有用心、用情的去沟通,才能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谈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班主任工作无小事,但不是事事必躬,事事必做,关键是因事施教,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只要运用好沟通这把金钥匙,就能使繁琐、忙碌的班主任工作忙而不乱,使之忙在点子上,忙在育人上,把班主任从无效冗长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实践出真知,没有尝试便没有成功。不要怕失败,在班主任工作中少些束缚、少些顾虑、大胆实践,既解放自己的手脚,也释放学生的手脚,少些压制、少些命令,多些行为的实践和行为过程的指引。大胆尝试,博取众长而形成一家,在尝试中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要发展学生,首先必须发展自己。可以说,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发展自己,只有自己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要发展自己,就必须注重对自己的工作总结,坚持写工作日记,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进步、成功,在总结中不断弥补不足、不断获得教育智慧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莫在倦时退场,力量来自渴望,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只要永存信念、心存渴望,只要拥有学习激情、用心动情的有效沟通、敢于实践、敢于尝试的勇气,在实践中勤于总结的恒心,在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最终会在班主任工作这门艺术沃土上盛开出瑰丽的奇葩。

四、走好“行知”路

研修日志范文第5篇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普及技术

我们认为要想“在网络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改变“单兵作战”的状态,必须围绕“教师从不会到会,从排斥到喜欢”这一核心来开展全方位的网络引领工作。为此,我们一开始就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排除教师对网络的陌生感上。

1.网技培训:掌握规范化的网络应用技术,熟练网络操作,离不开专题培训。幼儿园在组织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平台应用技术的培训中,教师按照要求统一注册博客,起个有特点的博名,进行专题分类。重点对网上日志的撰写、和管理进行了培训和考核。聘请专业人士做指导,通过园本教研举办“如何进行叙事研究”“案例论文撰写方法”等系列讲座,重点对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及案例、论文撰写的培训。在行动操作实践中,让教师上交作业式的手段,运用博客(blog)、论坛(bbs)、专业网站、QQ群、留言板、e-mail等网络技术,传送相关文件,以跟贴、发邮件的方式参与讨论,请教问题,以撰写心得或简单的互动评论式来熟练教师网络技术的操作功能。结合集体授教,对口支辅的形式,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2.小Q激趣:网络对农村海岛教师来说如此的高科技,与海岛教师的生活行之遥远。起初幼儿园电脑只是摆设,教师躲而避之,生怕有个差错弄坏电脑。抱着谁爱玩谁玩去的思想,更别说要用电脑,申请博客。学校为了让老师跟上现代信息化的快车道,通过“QQ激趣――创建空间――丰富日志”系列流程让教师爱上网。首先,申请QQ,要求教师楼上楼下互相聊天,感受QQ聊天带来的奇妙,建立了网络感情,消除对电脑的陌生距离感。其次,美化空间。QQ资源模板丰富,好学的教师纷纷创建QQ空间,精心装扮属于自己的美丽小屋,教师间相互的传染下,爱接受新事物的教师也学样创建了QQ空间。最后,日志互踩。在适时的激励下所有老师都学会了操作QQ网络技术,随着在教师QQ日志中互相踩踏,留言论事中,教师的日志也逐渐丰富,创建教师博客也变得水到渠成的事。

3.螺旋推进:为了让教师没有压力的面对现代网络技术,避免消化困难,影响学习效果,幼儿园讲究有序推进的方式,让教师在Blog上面撰写网络日志,进行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学行为。采用螺旋状阶段性上传手段,如第一阶段刚开始从个人成长简历角度及童言稚语的记录到第二阶段原生态随笔展示及学习撰写学习笔记、教育教学反思,到第三阶段的课例研讨、专题研讨(反思)及最终的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由一个扶到放、依次提升的循序渐进过程。从而不断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

二、要见意趣,必先乐学――营造氛围

宋代陈颐曾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为避免网络研修“作壁上观”、“有形无实”的状态,我们千方百计努力营造教研氛围,激发教师内在学习动力,发挥教师无限的潜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

1.人气凝博:我园巧妙地利用象山教师博客人气激发教师创博热情,带领教师在本城区人气最旺的象山教师博客中定居。在象山教师博客里有县教科研中心的专家,校长级领导,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幼儿园教师,在博客虚拟的环境中,虽然彼此互不相识,但初入博网的教师带着一种好奇,一种敬仰,一种满足,与五城四农的博友们欢聚一堂,共话博客,共同成长。以老博客带新博客、园长带头开博等方式,打造优秀博客,分享教育幸福。如通过座谈会,网络诉博情、一起踩响象博的未来日子的感言、博客诗歌赛等形式,让教师们深切地感受到博客的真正魅力,通过每月分享品读蓬岛南鹤,海山居士、拍遍栏杆、常人眼光、灿烂阳光等各篇精华博文,在谈论博客伴我成长中的欢声笑语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激励了更多的教师自愿发表观点和热情参与博客圈建设的状态。

2.榜样引领:用榜样激励更多的榜样,用精彩引来更多的精彩,园领导不断去关注榜样、树立榜样,言说榜样。一是设立精华帖:网站版主及时关注着论坛所的各篇随笔,对具有代表性的博文进行加精推荐,组织教师们跟帖畅所欲言。既能鼓励教师利用博客,进行个性展示,又能对其他教师予以极大鞭策。二是骨干引领:园内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参与网络教研并形成特色领雁。骨干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带领,能有效激起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三是无形感染。最快的带动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园长应是网络教研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不能只停留在布置的层面,园长应以个人的“非园长权威性”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教师,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从不自觉到自觉,参与到网络研修中。

3.争鸣提升:在日积月累的撰写过程中,定期组织学习交流,通过你来我往的反思――评论――跟帖中形成“百家争鸣”的空间,促进教师反思的提升,激发教师研修的兴趣。教师在论坛上公开发表自己的见闻与思想,内心往往渴望能得到一些肯定、关注或切磋、交流,若自己的文章长时间得不到与大家的交流,常会感到失落,渐渐丧失对撰写的兴趣。为此,园领导通过图文、音乐温馨提示的方法对版主提出了要求,对教育论坛上的教师博到每篇必看、有感必复,对教师成长博客中的文章篇篇留言回复,或鼓励,或讨论,或建议,或指导,坚决杜绝“零回复”现象。教师把自己搜集、整理的教学资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故事、网络教研的心得体会等,以文展博,以博会友,在与更多的同仁互相交流中,便多了一个个伙伴,多了一份份关怀,在前行的路上不孤独。很多教师正是在这种鼓励中一路前行。

三、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规范

网络教研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已经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跟进,也难以使网络研修真正成为促进海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设置底线:博群建立后,园长号召广大教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并提出了底线要求,即“每位教师都要写随笔”。同时要求各教师再结合本班实情,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根据班情、师情的不同,分类制定出不同数量底线,认真执行。当然幼儿园可以依据不同的办学设施、师资力量、外部环境等不同提出不同要求,如要求80%的教师开设随笔专辑;按年龄不同来分层,青年教师要做到一周一篇,中年教师一月一篇,中老年教师可以一学期一篇。这样的底线管理,使教师书写随笔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如通过幼儿园网站、论坛的建立,幼儿园也可进一步对教师提出底线要求。

2.制度保障:任何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制度的保障,网络教研自然也不例外,必须健全并执行相关的制度。在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中我们注意走好以下三步棋:譬如第一步建立《培训跟进制度》,第二步《骨干带领制度》,第三步《评价激励制度》。在制度实施中,园长尤其要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可通过教师精彩博客展示、优秀日志征集、通报日志发表、评论情况等激励措施,推动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从而鼓舞教师更大的劲头。如《网络教研制度》、《教师网络教研要求》、《教师网络教研评价考核标准》等制度。

3.表彰激励:幼儿园成立专项基金加强对撰写随笔积极分子、注重原创、写作优异教师的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教师会写、乐写、勤写。一是定期通报,加大对教师写作理解与支持的力度。每个学期都会以简报的形式,综合点评每位教师随笔书写情况,对优秀博客提出表扬,引起教师对随笔的重视。二是多投多奖。发扬撰写信息报道精神,积极向象山报、教育信息网、《象山教育》杂志不断投稿优秀随笔和参与县市组织的评选活动。对录取稿件按篇幅和不同级别报刊设立不同的物质奖励。三是表彰优博。召开表彰会,每年年终,根据教师每阶段学习的进程创设不同的奖项。如第一年评选出“创新奖”、“创作奖”、“优秀奖”、“鼓励奖”。第二年评选出“优秀论坛会员”、“优秀博客会员”。第三年评选出“优秀品论家”、“积极回帖奖”,召开专门会议,对获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这样优秀会员得名得利,热情更高,干劲更足,更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行走方式,既顺应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更契合了海岛教师自主研修和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在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过程中,不同教师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更应该关注教师各自的特殊个性,更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提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为内心的需求而学,为有效的工作而学,为幸福的生活而学,才能让网络研修真正成为海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鹤浦幼儿园)

研修日志范文第6篇

为了能够在这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在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如下 :

一、聆听——积极主动的学习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遵守培训院校的各项要求,每天提前到学习地点,按时参加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笔记。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报告,解读专家思想,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参与——向专家请教对报告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找机会向专家请教。并努力向培训的教授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学习,各位学员都是各个地区的一线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或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三、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每天晚上坚持整理笔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并且坚持每天更新新浪和网校office搏客日志,作为“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省名师”,对照自己以往的专业成长道路,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至少要有3篇高质量的文章,向报刊杂志投稿。

四、读书——坚持自我内涵发展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或在网上搜集各位专家推荐的学习内容精心研读。并且在这接近20天的时间内,争取读完《名师备课经验》这本书,写出3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研修日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67-03

*本文系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13126)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丁月,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网络研修的内涵

网络研修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模式,它是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持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它不是对传统的教研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的取代,而是对传统的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1]。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要素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网络研修平台、学习共同体、交流与互动、管理与评价,其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虽是建立在网络资源基础上的一种虚拟的学习型团队[2],但却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开展网络研修活动的主体。网络研修具有节省成本、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学习、专业反思、专业发展等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与方式。

二、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网络研修平台技术薄弱

当前,网络研修平台主要采用以下几类软件系统:CMS(内容管理系统),以内容储存和分享为主要功能的网站较多采用的系统;BLOG(网络日志),网络研修平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软件系统,能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试听感受;BBS(网络论坛),是一种交互性强的信息服务系统。一些网站会选择其中的某种技术系统作为支撑,或者将多种软件技术集合在一起,虽然上述几种软件系统的价格不高,但其功能却有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在一些非盈利性教育网站中。由于这些软件系统不是专门针对教育开发的,因而并不能满足教师研修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比如教师研修是一个集体性活动,而BLOG是“由个人管理的发表文章的系统”,通常是由个人提供某一话题的相关资源,如果将BLOG作为网站的技术支持系统,显然存在技术与需要上的矛盾,这也是当前许多网络研修平台无法有效组织活动的技术层面原因。在课件领域,许多教师喜欢使用灵活简便的PPT,但对于一些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教师,效果无异于“小黑板”,甚至还不如小黑板让人印象深刻,而对于可以制作精美PPT的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制作课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往往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由此可见,适合的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技术工具的缺乏限制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

2.网络学习共同体交互深度不够

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是网络研修平台的核心,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组成的,经过有意识的设计,通过沟通、分享、合作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以求互相促进的学习型集体。其中学习者主要指广大教师,助学者包括研修员、网络班主任、辅导者、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等。网络学习共同体交互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许多研修教师对其感受度与参与度较低,体会不到自己是在与其他网络学习者进行交流,只是单纯地作为浏览者从网站上获取信息与资源,下载所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试题等。虽然获取资源是网络研修平台的一个基本功能,但其更大的功能是通过系统有序的学习活动来促进人际交往,发挥群体动力作用。研修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习共同体中每位成员的参与,相比于获取教育信息资源,提升教师人际交往能力、协作组织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此外,专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不足。由于学习者和助学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不同,在讨论发生意见分歧时,经常需要专业教育人员对该问题在一定高度上进行解释和指导,使得研讨能够顺利进行。而实际上,被邀请来的教育专家很少及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回复和帮助,当研讨活动遇到瓶颈时,往往被搁置或者烂尾,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3.网络研修评价与管理体系落后

创建规范的网络研修管理体系,是网络研修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当前学校网络评价与管理落后,管理力度明显不够。首先,教师网络研修缺少规范的评价制度。在一些教育网站上,网络管理者并没有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教师发表的博文、上传的教学资源等。因此参与教师不清楚自己在研修活动中的表现水平,长期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参与状态。其次,教师网络研修缺少有力的约束制度。参与行为处于一种无组织管理的状态,教师便自己决定参与的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发言次数,部分教师甚至打游击战,网络上显示在线,但实际却在做其他工作,这些都是不利于网络研修活动开展的因素。由于缺少相关的问责制度,研修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都是随机的,不存在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当辅导员的组织管理经验不足时,就无法使研修活动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高度,或者无法灵活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导致集体研讨活动程序混乱、分工不明,甚至偏题。此外,教师网络研修缺少激励制度。教师参与多半是由于学校考核要求,只有少部分教师是出于对专业发展的考虑或自身兴趣,加之表现突出或积极的学校、教师团体或个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表扬或奖励,因而并没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师网络学习与研修氛围。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质量的对策

1.开发综合性的网络研修技术系统

创建先进的网络研修平台和服务体系,是有效开展网络研修的物质技术保障[3],当前网络平台在架构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建设“教”“研”“修”一体化平台。“教”是指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真实记录;“研”是指将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修”是指以教学评价和案例探讨为主的教师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问题、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评价记录下来,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实现更深度、更广度的交流讨论和专业引领。第二,建设立体化教育资源平台。立体化教育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服务于所有参与者在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教育资源。教师将自己的隐性智慧显性化,并通过校内网进行文件的互传、共享,帮助学校建立校内教育资源库。同时,学校还应与专门的资源库或其他校园网络建立资源联接,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所需资料。第三,建设能够深度交流讨论的研修平台。教师的个人反思总结不仅能够帮助自身专业成长,对其他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研修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研讨的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切磋交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对此,平台可以提供类似于QQ的聊天软件,方便在线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或小组讨论。

2.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研修互动机会

研究表明,教师更关注诸如观课评课、主题研讨这样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4]研修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强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提高网络交互深度:第一,丰富网络听课评课方式。教师先在现实课堂中进行听课评课,做好记录,再将其拿到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将教学视频传至网络共享,教师进行网络观摩和网络评课;基于名师教学视频进行专家同步点评。其优点是,既不会打扰现实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又增加了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使得普通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更多的交流伙伴。第二,增加网络集体备课的频率和效率。网络集体备课不同于教师单独备课,它的特点是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同时还具有普通集体备课所不具有的灵活性的优点,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集体备课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很高,组织者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的备课程序,同时加强备课教师队伍建设。第三,提高网络研修的专业引领水平。在教师陷入实践僵局的时候,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从更高层次上进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打破自己专业视域上存在的局限,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3.建立多元的网络研修保障机制

多元的网络研修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建设:第一,建立网络研修评价机制。网络研修活动效果的评价不仅需要总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时间、参与次数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形成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以及研修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创新性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第二,建立网络研修约束机制。每位教师的登录次数、浏览时间、上传资源数、发表日志论文数、回复评论、参与课题数等都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转化成分数汇总到网络终端,并自动将其与所在学校或科室相匹配,网络管理者对于得分低的学校进行通告,以此督促学校加强管理。第三,建立网络研修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如对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小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或公开表彰,如博客之星、协作组之星等荣誉称号。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如课件比赛、讲课大赛、基本功大赛等,同时对前几名颁发奖励证书。这些奖项或表彰都可以转换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积分,作为学校考核的参照。第四,建立网络研修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需要落实校长责任制,发挥校长领导力,校长不仅是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还是研修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需要将学校教师网络研修的发展水平视为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期促进网络研修早日成为教师常态化活动方式。

参考文献:

[1][3]马立,郁晓华.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

[2]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4.

[4]关晓明,蒋国珍.教研员引领的网上教研活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

Issues with and Solutions to School Teachers’ Network Research and Training

DING Yue

(School of Eduction Scien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2,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network research and training has gradually been carried out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issues, such as network technology is weak,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not deep enough in interaction, and network assessments and management are underdeveloped. Three strategies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network research and training, that is,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cal system, providing colorful and various chances of interaction, and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network protection mechanism.

研修日志范文第8篇

学科志愿者,

采撷“百花”酿春天

带着对品德教育的痴情,2005年9月我们成立了虞舜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学员是来自全市各乡镇的45位品德学科志愿者,班主任由市品德学科教研员担任,首要任务是开发品德课程故事资源,为任课教师提供方便。

要开发故事资源,每个老师首先就得是一个“故事资源库”。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老师和学生阅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于学生喜欢读的故事丛书;有的来自于手边的各类杂志;有的来自于某个网络论坛;有的来自于我们的各类语文、品德教材。我们精心挑选并编成小册子――《99个德育小故事》。这本小册子中,我们让教师带着六颗“心”(“爱心”“感恩的心”“宽容的心”“勇敢的心”“快乐的心”“欣赏的心”)和开启成功之门的五把“钥匙”。当学生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对学生讲一讲《鸡蛋小贩》的故事,说一说《昂起头来真美》的那位小女孩;当学生与人发生矛盾时,我们讲一个《表演大师》的故事;当学生变得有些消极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一起读《乐观者与悲观者》……现在,我们还在不断地收集小学品德课程的故事资源,我们在虞舜品德网络研修班的博客上设置了一个“品德课程故事资源”栏目,全市每一位任课老师都随时可以把自己读到或看到的故事发到博客上,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推荐感想,以供大家阅读使用。

N只“小蜜蜂”,

飞到故事花丛中

为了让我们拥有的故事资源给更多的教师在第一时间共享,让学生能在更多的故事中滋养心灵,我们探索网络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操作方法和模式,不断地为农村教师提供鲜活、便捷的课程资源。

每月的15日,只要打开虞舜小学品德研修网或者进入网络研修班QQ群,迎面而来的热烈探讨气氛一定会深深地感染你、吸引你。在这里,开发和运用品德课程资源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不断迸发激情和灵感的源泉。

有了网络平台,我们尝试走上美丽飞扬的多元合作之路。组织网络研修班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博客培训,制作个人博客,并将它链接到班级博客上,鼓励教师经常撰写网络日志,与同伴在第一时间共享自己的信息与资源,不定期地进行优秀博客展示与互动点评。同时,我们将浙江教研网、新思考网、辰桦网站、东方星空、蔷薇百合等优秀网站当作我们品德课程资源的免费服务平台,实现跨时间的交流,进行无障碍的互动。研修班成员在学校带头撰写博客日志,开展博客培训讲座,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小故事及时传到博客上。有几所城区学校每学期还开展学生优秀博客评比,学生家长也自觉地参与到孩子博客的制作和维护中来,产生了老师、学生、家长多位一体的互动效应。许多担任班主任的品德课教师还开设了班级博客,把几十个学生的成长故事写进班博中,有些教师还在博客上点评学生日志,有的甚至开展班级故事接力。如今,小小博客已成了师生们展示个性和风采的大舞台。

为了用好这些丰富的故事资源,我们把故事演讲作为品德课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每年下半年开展故事演讲比赛,旨在提高一线老师的故事演讲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平台,开设聊天室、利用QQ的语音功能组织全市品德课老师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自己准备故事、演讲故事和聆听别的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切实提高了讲故事的本领。我们又在全市小学开展了“2008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网络征文比赛,通过讲述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难忘的小故事,表达从事教师工作的幸福感、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或讲述当教师的酸甜苦辣,或展现自己独到的教育艺术与智慧,或记述与家长、同事、学生、名师(名人)之间真情交往的心得体会,或陈述自己在教坛上成长的哲理故事……

通过多元化立体式的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N只“小蜜蜂”正在快乐地飞向故事花丛中。

团队大携手,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后,我们不断发现,在真实生活中有着许多可以利用的故事资源。我们发动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和编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好多故事被发现,好多故事一次次地感动着我们。有一位老师写下《两根手指的声音》,让我们听到这位老师班里的一位左手只有两根手指的女孩用她最坚强、最自信的这两根手指发出的美妙琴音。在我们发动孩子们收集身边的“十大善事”的活动中,我们读到了一段段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因其真实而特别能感动孩子。当我们把这些身边发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孩子们眼中全是惊奇、激动和感动的神情。

故事资源运用起来简便、灵活。一位会讲故事的老师身边围着一群睁着好奇大眼睛的孩子,听老师用富有变化的声音讲着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时可以没有光色音影,可以没有煞费苦心的教学设计。利用故事进行教育,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当一天开始之时,当孩子学习感到困乏之时,出去春游的时候,与学生聊天的时候,都可以讲上一个。这些故事,老师可以讲,学生也可以讲,家长也能讲。品德课上可以讲;语文课上也能讲;甚至数学课、体育课,都可以听到讲故事的声音。师生间、生生间、父子间、亲友间,故事交流可以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成为增加情感的最有效工具。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良好效果的展现,越来越多学校参与了研究。众人的认同、团队的携手、社会的支持,相当于为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增加十盏、百盏、千盏明灯。故事,似一阵和煦的春风,让课堂变得温暖轻柔,让教师成为智慧的引领者,让孩子轻轻开启心灵之窗,放飞童年梦想。我们与孩子在故事中携手成长,在成长中成就未来。

研修日志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作为市一级的教研部门,网络教研的组织应当以QQ为互动群组、以博客为个人空间、以UC为研培基地、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形成以学科团队为主体、以解决学科问题为主题、以多元统一为教研主线的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格局。

当纷繁的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方便、快捷和高效。这不能不让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者深思,是否教育也正在悄然地走进网络?行走在网络中,我们能找到海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跨越地域界限真切地交流,我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份不可抵挡的诱惑,我们似乎已经眺望到不再遥远的辉煌。我们确定:网络——必定给教育、教学、教研带来新的生机!那么,作为市级教研部门,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有效地开展区域性网络研修呢?

一、首先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要网络做什么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我们要的是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真实价值,我们要网络为教学研究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这也就决定了在“网络教研”的范畴里,我们选择了“网络”作为“教研”的一个载体、一种工具。通过网络将教研的内容、方法、过程以及效果,更广泛地传递于一线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使平时很难实现的不同层面上的沟通成为现实,作为一种“转换器”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帮助教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接着要寻找一种方案:我们如何应用网络

网络所囊括的媒介、软件异常丰富,我们要更好地应用网络开展教研,就要对各种网络工具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应用效果上的恰如其分,也要考虑到技术操作上的简单易行,不能让应用网络成为开展教研的负担。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选择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腾讯QQ、BBS教育论坛、Blog教师博客,以及多数人了解的新浪UC视频课堂,构建“四位一体”的网络研修模式。

1.以QQ为互动群组

以QQ为互动群组,在平日教学中做即时性的交流,也就是谁有问题、谁有反思、谁有困惑、谁有经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到群组里,与群友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分享。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其基本方式是:由一名备课的发起教师在群里提前做好集体备课的通知,在约定的时间由备课的参与者在群里集体备课。主要讨论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重点、难点的突破”。[1]

2.以博客为个人空间

以博客为个人空间,撰写教师个人日志,写教学反思、工作日记、学习心得、问题思考和经验论文等,其他教师可以随时浏览、评论,真正实现跨时空的教师间的交流。

3.以UC为研培基地

以UC为研培基地,将群组与博客中发现的问题、争论的热点以及课堂教学中的焦点等进行整理,组织集中研讨或集中培训,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拿具体的课例到大厅里播放视频文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理念、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

4.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

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以上三种形式的交流最终服务于论坛,在论坛中分学科、定主题、分阶段进行坚持性研究,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留下问题解决的策略,留下学科教学的经验,让网络研修一路走好。

在确定了上述四种网络工具后,我们相应地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技术培训,送指导下县、送课到乡、送技术到个人,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好四种媒介,各扬其长,互补其短,为教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扫清技术障碍,同时也明确使用思想,为有效开展网络研修走好第一步。

三、最后是明确一个主题:何为有效网络研修

1.主体——学科团队

市里建立一张由6个小网共100人组成的大网。市、县二级教研员,每个中心校以上学校一校一个网络教研骨干,每个县就是一个小网,每个学校的每名骨干就是网上的一个点。对这个点(骨干)进行培养,市、县达成培训思路的共识:培养一人,带动一科,激活一片。以金字塔的形式,层层递进、蔓延开去。

2.主题——学科问题

网络教研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活动,而多主体的交叉点就是学科教学,只有围绕学科教学的难点、疑点、盲点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才能让网络教研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确定研修主题,研制研修计划,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帮助教师学习、反思、研究、对照、实践、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数学学科按内容领域确定第一年的研究主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统计与概率怎么教?”语文学科从教学板块入手,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怎么上?”科学学科则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研究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学科研究基本教学模式,英语学科则把主题定位在教师的教学技能上,还有幼儿领域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总之希望广大教师能对号入座,结合自己学科的需要来参与网络研修。

3.主线——多元统一

我们的整体思想是“以团队为主体,以因特网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多元统一”的主线,四位网络工具的一体化;市、县、校三级团队的一体化;天、地、人三网的一体化。

以数学学科为例:

QQ群中交流,围绕“统计与概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收集研讨话题:什么是统计观念?在论坛中发帖,开展延时讨论,通过大家的观点,查找问题的根源,在UC里聘请专家讲座,与名师对话,进行教材分析以及实践对照,将新体会、新认识形成自己的经验性网络日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最后在精彩博文中提炼、总结,积累学科教学经验提升学科认识。

通过一个阶段的网上学习与互动,每位网络成员以团队的方式,自下而上逐层汇报,在本校与同伴交流,汇报到县进修学校,再由县进修学校统一组织,汇报到市教育学院,最后分县区开展实践尝试,把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各县区参与评价、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最后由一位网络教研员辐射一所学校,由一所学校促动一个县区,由一个县区带动全市,从天网联动地网,以人网激活整体,三网结合,网网互动,通力合作,形成课程改革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我们的工作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

参考文献:

研修日志范文第10篇

一、基本概况

名师工作站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本省、本地区的优秀资源,本着共享、交流、探讨等,试引领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们在培训结束后,回到单位的第一时间就加入了江西省中学名师工作站的QQ群和中学英语学科工作群,熟悉建站流程,同时,对工作室栏目的设置、内容的定位进行了认真地考虑,同时积极邀请本地区教学骨干加入团队,利用集体智慧,营造氛围,引领本地区教师共同成长。

二、基本功能

江西省名师工作站功能比较强大,既有通常的文章管理,又新增了博客、学习圈、网摘功能。这样我们能及时交流工作站成员间的成果,使网络研修成为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源。

在栏目建设上,我们目前已经开设了成果展示、同步教学、团队介绍、研修日志、学术交流、工作简报、教学反思、学习资源、教学设计、能力训练、读书日志、团队成员主页等一级栏目,树立了“以理论为先导,研修博学,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室发展宗旨。

在运用当中,遇到任何问题都直接向QQ群里的网站技术人员请教,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的建站知识,包括对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栏目的设置、文件的上传等。

三、研修主题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充分发挥名师工作站“时间上是脱产学习、空间上是进城学习、方式上是拜师学习”。充分利用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需求,定期开展主题式研修活动,帮助教师分步学习或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工作站目前确定的主题是教学评价和网络平台运用。主题的选定一方面综合了广大教师的实需求,另一方面工作站的团队成员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工作站站长成文辉教师主持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对校本教研实施指导与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KM07-0317),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课题。除此之外还承担了2006-2007年部级重点课题《英语中考的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属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所撰写的系列相关论文先后发表,多次应邀在全省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

四、发展前景

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工作站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我们要将工作站打造成为我们学科课堂教学与研究的训练场、教学资源共享空间站、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给养所、在参与积淀中提升的研修之家。

五、活动组织

为了确保研修质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教师的需求,主要包括:(1)辅导与自学相结合;(2)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3)站长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4)专家传授与互相研讨相结合,组织专题讲座。

我们还定期召开工作站团队成员主题教研活动,发挥工作站集体智慧,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展开工作站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工作站对本地教学的示范、引领、指导的作用。

六、资源建设

根据工作站的定位,我们在开展工作站资源建设时,对资源的处理进行了划分:指导性资源、教学性资源、辅资源。

教学性资源主要指与教学同步的资源,包括同步练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这类资源主要是为参与研修的教师或关注网站的家长和学生提供教与学上的方便,同时也是希望大家在使用所提供的教学性资源当中找到相同的研修主题或交流分享的话题。比如,工作站的同步教学、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栏目。

辅资源主要是指那些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资源,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帮助教师不断适应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专门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源,如,工作站中的学术交流、能力训练,当然这类资源也同样适用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

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站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教学资源性工作站,而是真正地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走指导性、教学性、辅三类资源相结合的综合研修网站之路。

七、活动安排

根据工作站的研修主题,我们在活动组织上主要作了如下安排:

1.调查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共性问题,细化研修主题,根据主题确定研究方案并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召开工作站成员的调度会,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2.结合全县“三名”工程,以名师培训对象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3.跨学科、跨年段,组织团队成员和县教育名师一同深入课堂,实地进行听课、评课、共同探讨,加强团队成员与县教育名师之间的交流,借助优质资源丰富研修成果。

4.通过工作站定期开展网络培训、论坛、答疑,及时解决基层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

5.分段小结,认真反思,推广优秀的研修成果。

八、工作目标

“成文辉英语工作站”刚刚起步,与其他工作站相比,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将不断学习、群策群力,将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工作站将以服务于全县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为先导,发挥名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名师工作站真正成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上一篇:课题申报书范文 下一篇:科技托起强国梦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