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理范文

时间:2023-03-09 19:08:25

阳光心理

阳光心理范文第1篇

一、心理调试

心理调试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心理调整,以使其达到健康状态的过程。心理调试不仅针对瞬间的心情,还针对比较持久的心境。因此,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意义重大。

目前,随着经济形态的转轨,变革力度的加大,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遭受挫折的机率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当今社会存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但可以谈话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里边住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大学生的数量在增加,获得成就感的人数却在减少……?究其原因,我看是大家的心态出了问题。

作为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必须受到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和限制,这就要求个体要根据社会信息及时调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冲突,尽可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使之适应于社会的要求。

人们从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作出相应反应,这中间有一个大脑根据以往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有三个要素:一是外部信息的刺激;二是已有的心理认知的参与;三是个体心理的自我整合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外部信息所作的适应性反应并不总是成功的:个体的心理体验与原有的心理认知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动力,也可能导致其心理应激(如彷徨、自责、压抑、痛苦、愤懑等)以及相应的肌体反应,引发心理问题甚至身心疾病。

个体通过对外部信息接收角度和强度的转换,或对原有心理认知在重组、迁移、升华的基础上予以整合,使外部刺激与心理认知互为进退地实现协调一致,以避免心理矛盾冲突激化所造成的心理困境,这就是心理调试的重要方法――合理变通。

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回避――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2)变通――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

(3)转视――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

(4)换脑――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

(5)升华――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6)补偿――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求实――切合实际调整目标。

人生路上,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二、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即健康心理,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任它雨打风吹,我自阳光普照。阳光心态:平常心态、积极心态、知足心态、感恩心态、达观心态、包容心态……

概括地说,健康的,和谐的,平衡的,愉快的,积极的,向上的,包容的,感恩的心情、心境和心态。就是阳光心态。

1.发现并制造快乐

阳光心态的人,把工作当成自我实现的乐趣,当作愉快的带薪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在为老板而工作,为赚钱而工作。

2.多元成功思维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为什么就不是成功者呢?阳光心态要求我们抛弃一元成功思维模式,树立多元化成功思维模式,完整、均衡、全面地理解和阐释成功的定义,在活出真实的自我中享受到阳光般的幸福和快乐。

3.操之在我,褒贬由人

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但是,得到认可的愿望一旦达到竭斯底里的地步,或者说要求别人或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过分强烈,则会造成精神的沉重负担和心灵的扭曲。

4.职业竞争不相信眼泪

在崇尚效率、效能、效果的今天,职业竞争不相信眼泪,一个人成功的速度取决于他(她)对不良情绪的调整速度。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时代,我们没有时间为刚才发生的事情懊恼不已或追悔莫及,我们能做的就是让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如瞬间飘逝的过眼烟云,用积极的阳光迅速驱除消极的阴霾,使自己始终生活在明媚灿烂的阳光之中,去享受工作的挑战,享受生活的美好,享受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三、培养健康心理、保持阳光心态

心理健康是行为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基础,对于公务人员来说,心理健康对各项工作包括婚姻家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从一个常规和常理的角度看,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合理正常的行为,非健康的心理,会导致异常,或者偏执的言行。公务人员由于承受压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达到抑制力无法控制的程度,那么轻则难以处理好各种关系,影响我们的工作成效,重的可能会导致贪污和腐化堕落。

对于心理非健康的同志,要进行心理调试也就是“心理疏导”,实质上就是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运用说明、沟通、解释和理解等方式去化解人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心理障碍,以有效地调节人们不断增长的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多层次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使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人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才能把人的潜在力量很好地展现出来。

保持阳光心态是公务人员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公务人员现时学习之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活在当下,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生命最宝贵之处,并不在它的长度,而在它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我们能很精彩地过好每一分钟,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必定精彩。

改变态度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在享受生命的过程中快乐充实地活在当下。让我们用阳光的心态拥抱智慧的人生!

阳光心理范文第2篇

一、专家疏导,活动减压

我园成立了心理工作室,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心理咨询师担当工作室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咨询、矫治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疏导;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坛,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讲座,为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把脉,指导教师进行心理的自我维护;我们把舞蹈房、图书室、多功能室开辟成心理减压室,让教师在业余时间来跳舞、打球、下棋、读书,丰富各自的兴趣爱好,消除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烦恼;幼儿园还定期组织卡拉OK、交谊舞、打扑克、养生美容经验交流等休闲娱乐活动,缓解教师们的精神压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们的心情舒畅了,情绪稳定了,心态阳光了,青春的容颜和童心母爱又回到了她们的身上。同时,教师们还懂得了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情绪,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班子感召,影响带动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园长首先要积极地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成为热爱生活、情绪饱满、充满激情、笑对压力的人。园长心理健康了,人格健全了,对教师的心灵就会产生感召力。

我园一直注重领导班子自身的人格修炼和心理健康,倡导“修炼素养,塑造健全阳光的人格魅力”。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我们提出了“六个态度”的目标:一是人格有硬度,做到坦诚做人、严以律己、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二是思想有高度,做到理想坚定、理念前瞻、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三是形象有亮度,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四是心态有光度,做到人际和谐、心胸开阔、诚实守信、乐观豁达;五是待人有宽度,做到善于倾听、广开言路、民主决策、包容汇通;六是专业有厚度,做到学识广博、业务精湛、善于实践、勤于反思。领导班子努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热情开朗的阳光心态、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和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带动着每一位教职员工,全园因此呈现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

三、宽容理解,引导激励

教师团队中汇聚了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有的教师直率热情、不怕困难,但做事浮躁,缺乏自制力;有的教师多愁善感、沉默寡言,但做事谨慎踏实。作为园长,应当有容人之短的雅量,以宽容的心态善待每一个员工,同时更要有用人之长的见识,善于发现并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性格各异的人能够组成一个和而不同的团队。我们仔细分析了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尽量把性格不同的教师安排在一个班级,做到共生互补。同时,我们还注重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如每周五的业务学习,专门安排5分钟~10分钟时间集中分享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美文;团支部、工会经常组织开展展示团队精神的心理拓展游戏;在幼儿园论坛“阳光驿站”栏目里提供“好书美文推荐”平台,供教师选择阅读,并召开座谈会交流阅读体会;开展“我班的家长工作”“夸夸我的配班”等专题演讲活动,提升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她们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园领导主动、及时与教师交流,做好疏导工作;对因家庭、生活等原因而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园领导从不视而不见,简单处理,而是弄清原委,给予精神慰藉,尽力抚平教师的心理伤痕,让教师感受到来自幼儿园的关心和温馨。

阳光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整合

一、高校违法案件及原因探究

近十几年来,大学校园里频频发生人身伤害等犯罪案件,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打架、伤人、杀人、,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先是震撼校园的马加爵案件,再有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的饮水机投毒事件,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流行的问候竟然是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曾经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似乎也发生了些许变化,这让我们对高校大学生及室友之间可能存在或隐藏的危险关系感到担忧。

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没有稳定,突出的心理矛盾冲突造成的。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天之骄子们刚踏入大学,开始构建自己的心理世界,谋划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会感到各种不适应。他们害怕被否定和拒绝,他们害怕失败和挫折,在这个“心理断奶”的关键时期,这些矛盾和冲突没解决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加,这些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目前,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和家庭经济条件、个人恋爱、择业就业、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疾病等有关。

心病终需心药医,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恋爱、生活及就业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怀和疏导,缓解冲突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知法守法,坚决抵制犯罪。所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有效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各项资源,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入刻不容缓。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重应试教育,内容单调,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并且能够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认真课堂教学。但是这样的设置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罗列的教学,忽略了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学生仅会应付考试,很难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法律能力。

此外,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没有系统规划的实践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果不佳,学生自觉守法意识淡漠。

(二)师资力量单薄,水平参差不齐

各高校师资力量单薄,一般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法制教育教师,通常是由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兼职居多,经验也不足。同时受教师专业的限制,高校教都学过心理学,但是专业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的确很少,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专业师资力量奇缺,很难实现这二者的专职化教育。

三、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象和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我们整合资源,更好的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的栋梁,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理性的思维、健康阳光的心理及坚强的法律意识,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它能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它能使国家人才质量和国民精神面貌大幅提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着重教育大学生要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个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合格接班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是预防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教学,不能各自为政。只有在日常行为养成下功夫,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为开展法制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制素质,必须遵循素质形成的心理规律。在我们法制教育的实践中,霍夫曼的“心理内化论”很好地揭示法制教育的心理机制。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要激发学生严格守法的行为应该采取惩罚手段、爱的取消和诱导这三项手段。其中,适当强度的惩罚手段和爱的取消能使学生重视法制教育,但如果强度太高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诱导方式会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接受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锻炼坚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产生坚强法制意志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法制教育中尤为重要。所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进行。大学生中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行为都与他们的自控力不足有关,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强,他们抵制不住诱惑,最终走上犯罪之路。因而高校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使他们形成坚强的法制意志。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练好内功,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增强法制教育“最后一道行为防线”的实效。

四、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与法制教育队伍,实现师资专业化。

校领导应该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学校一各院部一班级三级联动的心理和法制教育机构,使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体系更加完整。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使整个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使教育目的落到实处。构建一支由心理健康课、法律基础课教师、思政教师、学团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教育队伍,通过培训学习、研究讨论、交流备课等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打通专业壁垒,具有“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给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典范。

(二)因势利导,实行教育内容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高校教师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起来,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学的规律,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中的法制因素,因势利导,把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资料变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师们可以把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学生违法案例拿来教学,利用心理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制教育,实现心理和法制内容的相互渗透。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就剧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你就是该剧中的主人翁,你应该如何做?这么做是否会避免违法犯罪?如果违法犯罪了又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高校可以采用模拟法庭,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坚定守法护法的决心。此外,我们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利用新媒体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国家大事,学会明辨是非,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效果的合理考评对两项教育的过程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我们除了考评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外,还应该检测大学生的法制情感、法制意识以及法制行为的形成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心理一法制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突出并加强阳光心理的教育,使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研究、探讨学生法制教育的心理机制,打造学生阳光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素质,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全员参与,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整合的必备条件。塑造大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努力打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高校在管理育人的各方面,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努力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地加强校风校纪、学风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理论学习,积极进行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及校园实践活动,打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氛围,继承优良传统的育人环境,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L。

阳光心理范文第4篇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重视,但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为主,即主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的,显然这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思想动力,它从一种崭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它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等,力图全方位地看待事物,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山中专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以“大心理教育观”为理念,以心理社团为载体,构建中职学校“朋辈辅导、阳光心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构建中职“朋辈辅导、阳光心育”的理论依据

1.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 peer counseling)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 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 Mamarchev ,1981)。有些来访者咨询的问题并不需要专业的咨询人员进行解答和处理,选拔一些优秀的同龄人经过专业培训,也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学生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往往不是一两天就形成或突然表现出来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当身边的同学有异常时,朋辈心理辅导员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找心理教师,能起到监督防范作用。此外据相关调查,青少年受同伴的影响远超过师长等人群。同龄人在价值观、经验、情感体验、爱好、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通过向友人倾诉来获得心理安慰与帮助。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看,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能量和发展新力量的能力, 因此在朋辈辅导这种非正式的互助关系中,无论是被帮助者还是助人者都能获得相应的成长。

2.心理社团

心理社团是指由对心理学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共同开展心理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心理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发挥着心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同时也能有效融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开展“朋辈辅导、阳光心育”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中山中专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心理社团为载体,构建中职学校“朋辈辅导、阳光心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的。它能最大程度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功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促使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得以发展,使学生在校园里更加快乐地体验生命的成长。

二、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朋辈辅导、阳光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整合学校有利因素,创建积极的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积极品质与环境分不开,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积极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中山中专树立了新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观,整合学校的有利资源,创建温馨而积极的心理环境。例如,校长朱家良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感悟”型自主发展新模式,各种各样的社团纷纷成立,我们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幸福课程、学科渗透、影视、宣传栏、微博等多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宣传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创建阳光环境,以影响学生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积极品质,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幸福心理学”选修课,融合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和马丁・塞里格曼的《真实的幸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阳光心晴社就是在这样一个自主的环境中诞生的。社团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完善架构,健全机制,建立了“阳光心晴社―科级心委部―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分层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做到精挑细选、选贤任能,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社团成员自主管理、快乐工作。同时注重与其他部门和社团合作,在学校“每周一演”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融入心理因素,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在积极体验与积极情绪中形成积极的心理,在共同感受心理健康快乐的同时互相发现并学习彼此的优点,进而培养积极

品质。

2.开展朋辈辅导,进行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的管理者,人人都有积极的潜在心理能量,人人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它还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处在一个容易孕育焦虑、抑郁等情绪的环境中,要防止不出现心理问题是较难的,但是人拥有可以抵制这些问题的力量,如勇气、毅力、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积极预防就是要通过恰当的干预塑造这些良好品质。只要个体的心理得到了发展, 潜能得到了发挥, 就能减少心理问题和困扰的产生。也就是不把学生当成问题的来源,而是把他们当成具有巨大潜能的个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参与活动。我校开展朋辈辅导,引导学生防微杜渐,以积极心理品质对抗问题,进行积极预防。

“初级朋辈辅导员”和“中级朋辈辅导员”培训班分别定在每周二、四下午的选修课时间。培训的课程有心理常识、青少年心理特征、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沟通的艺术、青少年常见问题的应对技巧、心理咨询常用技术等。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成员将获得相应的“初级/中级朋辈辅导员”证书。目前我校已经培养了一百余名初级朋辈辅导员,三十余名中级朋辈辅导员。

中山中专在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学知识素养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阳光心情、阳光生活的积极心态,实现助人自助的宗旨。每个学年初,朋辈辅导员都会面向新生开展讲座和朋辈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游戏、经验介绍、聊天等形式帮助新生了解和适应新环境,使新生更快地融入新班级,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朋辈辅导员还会集体备课,为有需要的班级召开心理主题班会。有的主题非常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青春的抉择”和“责任”等。每位朋辈辅导员都是心理志愿者,热心帮助一些有心理援助需要的同学,做班级同学、舍友的知心伙伴、心理观察员,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心理信息的传递员。他们平时留心观察周边同学的心理状况并以聊天、写信、赠送卡片、共同活动等形式及时干预引导,让同学们体会到“青春路上,你我相伴”的温暖,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朋辈辅导员会及时汇报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便心理老师及时干预解决。朋辈辅导员在心理自助、他助、互助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开发了潜能,培养了爱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成长为合格的心理志

愿者。

3.注重积极情绪体验,开展阳光活动、阳光心育

人的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许多研究发现, 积极情感如快乐、兴奋、兴趣等对人的行为具有扩展和增强的效能。拓展建构理论认为当早期的积极情绪体验产生,将会拓宽个体的注意和认知,让个体能更好地应对逆境。而良好的应对又预示着未来的积极情绪的产生,进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并实现个体的成长。中山中专提倡阳光活动,创新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传达正面积极的信息,宣传“阳光心情、阳光生活”的理念。

举办的活动具有长期性,成为学校的特色心理活动,得到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其他学校纷纷效仿。在“5・25阳光心晴活动月”中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梦想宣言”征集活动、原创校园心理剧评比活动、心灵征文、心灵涂鸦、“快乐秘籍”征集活动、愚人节“愚人活动”、心理电影有奖竞答活动、黑板报、手抄报、读后感评比、笑话墙等,在娱乐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从知识、意志、情感、个性、人际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升。每年策划一场主题鲜明的心理剧演出,用歌曲、舞蹈、小品、现场互动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观念,如“快乐人生”剧场就是以旅游大巴为引线,以“快乐”等为主题,以歌曲、舞蹈、小品、现场互动为形式的表演。这是一场心灵之旅,展现了学生不同的烦恼,把三情(亲情、爱情、友情)生动地描画出来,牵动着你、我、他的情思,告诉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形式新颖,独领的“阳光之星”评比活动为学生树立了阳光的榜样,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阳光心晴杯”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辐射面大,掀起了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热潮,让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深入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体验积极情绪,促进个体优良品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的工作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中山中专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的“朋辈辅导、阳光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我们坚信: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面引导学生,给予学生积极体验,学生必能获得成长!

阳光心理范文第5篇

当代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或听到一些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采取极端手段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何那么多学生会无所顾忌的走上犯罪得到路,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原因外,更多的还是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下产生了家庭格局的多样性。许多受教育者处在一个个不完整的家庭,幼小的心灵受到扭曲,教育又忽视了他们所出的环境,更重要的事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他们心理不够健康。

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我们每个人教育者的面前。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 帮助特殊家庭学生更好地面对因特殊家庭环境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 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只是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从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学生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异及因家庭变异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都有着差异。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孩子由于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其行为和心理的偏差,无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感到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他们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

二、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三、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特殊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教育失误有关。

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开设家长教育讲座,请教育专家介绍家庭教育方法,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进行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学校召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这些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家校同步共商教育对策。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准较低,教育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学校对这些监护人更要作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这些监护人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避免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2000年

阳光心理范文第6篇

第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尽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创造条件,甚至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尽情挥洒他们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并自由舒展他们澄明自然的心灵空间,让他们产生自信并得到自己并不“差”的体验。

第二,教师在帮助“学困生”分析“差”的原因时,既要分析客观原因,又要分析主观原因,并做好外界的障碍排除工作,同时,教师应主动为“学困生”承担一部分责任,以减轻“差”对“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相信“差” 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教师在语言、表情等反面,要避免对“学困生”产生不信任和失望的态度,更不能使用“只是”、“一贯”这些全盘否定的字眼;要在教师的情感中,对他们抱有期望,对他们倾注更多的耐心、爱心和信心,使他们受到鼓励。

第四,教师要看重“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闪光点,充分利用适当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相信,过去的“我”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我”还待自己去塑造,让他们平等地分享学习成功的欢乐。从而避免“学困生”用消极心理暗示把自己“定型”成为一个自我认可的“学困生”形象。

阳光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阳光心理;分析;自我调整

一、大一新生阳光心理分析

(一)大一新生的心理发展现状

对于刚刚迈入象牙塔的大一新生们而言,既有挣脱高考桎梏的愉悦心态,又有即将踏入社会的深深担忧。他们大部分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从未经历任何社会人情冷暖。在现今成人们的眼中,他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巨大改变,社会、家庭两方面已经开始尝试着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所作所为。由此,他们的心理就要有一定的转变。如何改变学习方法是他们遇到的首要问题,从小学到初中他们总是被逼迫性地学习,老师和家长压制着他们喜欢玩耍的天性,少年时代的学习缺乏任何的自主性,恰恰相反的是充斥了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无忧无虑,义务教育的一切后果都与孩子自己无关。高中时代的教育又是一种应试教育,他们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变化,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气的他们感受到了中考带给自己的残酷和压力,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补充笔记,对老师布置的题海战术深信不疑。来到大学的他们有了一种压力释放的轻松感,他们的心理慢慢转变了放松的状态。但是习惯了老师严加管教的他们有了一种束手无策的乏力。学科的差异让他们分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专业,老师们的上课模式让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无聊烦闷,课程难度的参差不齐让他们难以随堂跟进。与此同时,他们渐渐地发现自己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全新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对自己的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二)影响阳光心理的发展因素

阳光心理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影响阳光心理的发展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经济危机的产生加剧了失业率,竞争热门职业趋势让大学生失去了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的能力;其次,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转变,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学生,他们缺少基本的社会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他们的个人心态和自我情绪难以与社会相适应,得不到社会承认的他们渐渐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消极情绪;再者,从学校的角度上看,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对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研立项、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大一新生与任课老师和辅导老师之间缺少见面交流的机会;最后,大一新生们开始了全新的寄宿式生活,自身感觉难以化解与寝室成员之间矛盾的同时,学习与就业上的压力难以释放,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感和失落感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严重阻碍了阳光心理的发展。

二、保持阳光心理的自我调整

(一)如何自我调整保持阳光心理

对现今大一新生而言,保持阳光的心理至关重要,而如何自我调整保持阳光心理也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和关心的热点话题。总的来说,保持阳光的心理要求大一新生们做到如下几点:一,在原先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尽量避免好高骛远的心态和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大学生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调整自我心态,争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迈进。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大一新生们应客观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相关专业的科目要点作为个人学习的重点,通过点线联系的方式拓展式学习,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状态,放松自身的压力。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学和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从而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友谊,积累一定的人脉关系,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自己阳光乐观的心态。四,追求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大一新生只有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说,自我调整保持阳光的心理对于大一新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阳光心理的积极意义

大一新生阳光心理的形成不仅仅对于大一新生们本身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作用。从微观上看,阳光心理不仅能对个人而言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个人的魅力,同时对身边的同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让同学们齐心协力,在互帮互助中一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让身边的同学们感受到你身上的正能量,积极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共建和谐校园;而最重要的是让父母和师长得到了欣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态,取得学业上的进步;从宏观上来看,大一新生的阳光心理有利于形成校园内的良好氛围,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同时也是大学发给社会的名片,对国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重要的影响;最后也是中国传递给世界各国友好交流的信号,大学生阳光心理的发展对于促进国际间大学的文化交流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阳光心理的形成有助于个人的良好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昌盛。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应该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大一新生们要努力自我调整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阳光心理状态,微笑面对一切。

参考文献

[1] 谢利泰勒.浅谈健康心理的培养[J].人民大学学报, 2012(4).

[2] 章峰.略论阳光心态的积极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9 (9).

[3] 吴少怡.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山东大学学报,2012(5).

阳光心理范文第8篇

⒈活动名称:爱的旅程

⒉主办方:文法学院学工办

承办方:文法学院阳光心理协会

⒊活动时间:2011年4月

⒋活动地点:文科楼模拟法庭B—204

⒌活动主题:爱情

⒍活动背景及活动目的:

⑴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已有了爱情的经历,而另一部分人正在前往爱情的途中。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必修课。爱情涵盖着很多因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这次以“爱情”为主题的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爱情,学会用健康的心理看待爱情。

⑵这次主题活动以专业为单位,这样可以加强专业间的凝聚力,使得各专业间的同学有更多的交流。

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期,协会成员渐渐学会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此次活动给予了我们新成员一个发挥的机会,以促进协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⑷这个学期,各个专业的课程都有所增多,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也相应的减少了,在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同时,协会借此机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娱乐与放松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二、 活动内容及流程

⒈活动对象:文法学院09、10级专业代表队

⒉活动形式:

⑴以本院09、10级为主体举办以“爱情”为主题的心理沙龙,

游戏的参与者。

⑵本次活动以专业代表队为参与单位,各专业同学参与此次活动。

⒊活动流程:

⑴入场:各专业代表队按指定区域入座

⑵开始:主持人在背景音乐中宣布活动开始

⑶打动公主的心

②大屏幕上有6种表白方式,女生从中任选3种自己喜欢的表白方式,选好后,两名男生按照要求进行告白。女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白方式,并把手中的红心送给那个男生。

③3种表白方式演绎完,获得红心多的男生与该女生配对成功,成为情侣并参与下一环节的游戏,被淘汰掉的男生下场休息。

⑷默契大考验

①在上一环节中配对成功的6对情侣参与此环节活动,分两组进行。

②在此环节开始前,6对情侣要进行抽签选取默契大考验的题目,分别是“情歌大对唱”和“我是你的眼”。

情歌大对唱的规则:选中该题的三对情侣要根据伴奏唱出歌曲,只要唱出一句即可,在三分钟内唱出最多且正确的一对获胜。

我是你的眼的规则:选中该题的三对情侣,要从指定的地点出发,男生的眼睛将会被蒙上,背着公主到达指定地点,并把已准备好的面包准确放入公主的嘴中,在最短时间内吃完面包并跑回原点的为获胜的一对

③获胜的一组将会获得奖品。

⑸失恋——爱情保卫战

①将上一环节中的6对情侣请上台,并将在第一环节中被公主淘汰掉的6名男生请上台,作为此环节中的“野兽”,与王子进行公主争夺战,进行智商、情商大考验(每组5道题目),公主静静等待王子的到来;

阳光心理范文第9篇

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保护让他们缺少了很多的锻炼,一进行练习家长就会在那儿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他们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下降。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较簿弱,不怎样喜欢上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上从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与积极性来进行练习。

一、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没有自信心,如果失去了自信心,那也就等于失败了。由于少年儿童比较弱小和容易产生恐惧,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发挥自己的潜能,给学生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体育课上有些学生就是认为自己不行,这时教师就要降低难度或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并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要给予肯定和及时进行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太过饱满了,嘴上说得很好,但是他们缺少了练习与思考,导致了最好的失败,这个时候我们要教会他们虚心接受教学与练习。

2、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人以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争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习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催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特别是低年级在学习垒球动作学生很难掌握动作,又不能专心学习。这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些同学投的最远,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得更好。

3、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行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自觉性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因为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或长辈又十分疼爱,生活又比较优越,各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特别是表现在高年级身上,如体育委员整队时他们无法做到“静、齐、快”,也不能自觉较好的上好课等等。这要老师在课上不断的对他们讲解自觉性的重要,以后在工作中它的用处,经过多次教育,有许多的学生表现的比以前更好了。

2、坚持性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就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我记得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曾说过“如果你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或不错的工作那你就要坚持的做下去。”这说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要有坚持性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工作。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练他们的意志。所以,体育教学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们对某些体育项目没有很好的完成,因为他们缺少了坚持。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1、兴趣与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给吸引过去。比如在三年级一次跑的考核中,准备跑的学生因为和旁边的学生谈话而没有注意教师的口令,这就造成了成绩的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教师所教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那如何使学生产生注意力呢,而兴趣就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使在校的学生不视学习为负担,而感到非常愉快……”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而没有兴趣时,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多关心学生,少一点批评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上课,孔子不是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不是体育教学中最需要的吗!例如在二年级的前滚翻有些学生始终掌握不了方法,慢慢的起初愉快心情和学的兴趣也没了。教师改变了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跨下看天空,他们当时觉得很好玩。看完了天空在练习,他们就基本能完成了。学生们又恢复了一点学习的兴趣。

只要教师不断的从实践中创新,就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2、安全意识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和不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在安排教学内容之前,一定要进行准备活动。但有些学生做活动操很马虎,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准备活动中呢?我往往会对他们说准备操不做好容易受伤,但练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在一次少儿节目中看到小朋友的活动操,觉得很有新颖,就试着让学生练习,效果很不错,学生都很积极参与了准备活动中。

总之,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拒绝做温室中的小花,挑战困难,在困难中成长。让我们在阳光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们都可以成为新世纪的强者。

阳光心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59-0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线一直努力探索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新途径、新办法。在充分了解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在学校系统开展了“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系列活动。该工程紧扣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题,形式新颖,富有特色,制度健全,体系完善,八年多来收到显著成效。

一、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活动宗旨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特色活动

我校以三大系列的特色活动为主体开展阳光心理塑造工程。

1.应用校园心理剧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进行了校园心理剧剧本征集大赛及演出。对参加校园心理剧剧本大赛的作品进行评选,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及奖品。将优秀作品拍成DV在校园网上传播,并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通过学生演员的角色扮演,为学生们应对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较真切直接的体验与感受,让扮演者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使观众引发共鸣,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良好健康的自我意识。

2.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2.1成立大学生阳光心理学会。

该学会是由热心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大学生组成的学术性社团,自成立以来,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多次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功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会会员也成为宣传心理知识、进行朋辈辅导的骨干力量。

2.2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

在本校学生中招募朋辈心理辅导员,筛选出身体健康、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参加心理咨询知识的系统培训,并邀请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著名专家、著名心理主持人等为其做专题讲座。朋辈辅导员在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增加了才干,改善了人际沟通,提高了工作方法,来访的学生通过咨询的过程减少了心理疾病的发生,解决了心理困惑,防止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也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获得了可靠的学生心理信息,提高了全校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2.3举办系列主题心理沙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我校学生自行策划、组织了系列主题心理沙龙。每一期“心理沙龙”的主题都是以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为蓝本,不但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还穿插心理小测试、提问、采访、游戏等互动活动,寓教于乐,现场气氛轻松愉悦,内容务实,效果明显,创建起“共同寻找心理问题-积极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互动模式,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2.4开展朋辈团体训练

建立具有相近年龄、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团体,通过预先培训其中两三名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开展“潜能开发”、“人际交往”等团体训练。主持者和参与者都是同龄的大学生,学生可以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表现和分享。通过朋辈团体训练,最初产生适应不良的学生在适应良好的学生的带动下,不但在训练过程有明显的改善,还能将训练的结果迁移到生活中,训练中建立的同伴关系也顺利延展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了一段时间连续的训练后,原本的参与者也逐渐可以成为主持者。

2.5举办“风筝节”

以“放飞心灵,放飞希望,放飞梦想”为主题,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举办“风筝节”。此活动由于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2.6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我校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策划、开展了一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心理闯关、智慧寻宝”大型户外主题活动,同城高校心理协会联谊活动,阳光心理学会与本校其他社团联谊舞会,与沈阳电台著名心理节目主持人互动、参与节目直播等。多样的活动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学生参与热情更高,参与面更广,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

3.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培训心理委员、心理护航员

我校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阳光心理学会、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护航员,”五级心理保健网络,形成了一支金字塔形的工作队伍,并制定了《沈阳理工大学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紧急预案》,有力地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防御工作的覆盖率和到达率,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通过设立和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寝室 “心理护航员”,有力地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督察和心理辅导力度,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目的。

三、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成效

通过实施阳光心理塑造工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预防与干预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体系,广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有所增强,遇到心理困惑时寻求心理咨询的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政工干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及鉴别能力也有较大提高,能发现有心理隐患的学生并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而为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实施阳光心理塑造工程的体会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科研档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