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3:51:33

学术研究论文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学术规范方面与国际不接轨,使得我们的学术成果难以走向世界。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有四个层次的失范,从浅层次的引文注释少;到深层次的,论题大而无当,原创性研究少;学术伦理失范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最严重的失范是研究方法的失范。传统的思维方式、治学方式与现代科学研究规范有距离。多方面的现实原因也使得学术规范难以改进。论文最后就研究方法该不该有本民族的特色,“应然”研究是否也应给予一定的地位,最能改进学术规范的学术群体是什么等几个问题发表看法。

Abstract:ThefactthatChinese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researchfailstoadoptinternationalstandardspreventsourachievementsfromwellrecognizedbytheworld.Theacademicabnormalityofdomestic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researchcanbeclassifiedinfourlevels,whichgoesfromtheshallowandobviousonelikelackingofnotesandcitations,tothedeeperandhidingonelikefocusingonover-extensivetopicsandlackingoforiginality.Besidesthat,Chinesetraditionalthinkingmodelandresearchhabitdiffergreatlyfromtheinnerrequirementofmodernscientificresearchstandard.DiverserealisticstatusquoalsorestrictstheimprovementofChineseacademicnorms.ThisarticlefinallyproposesitsownanalysisonthequestionofwhetherChineseresearchmethodshouldbeon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andwhether“should-be-styledresearch”deservesitsexisting,aswellaswhowillbethemostpotentialacademicgroupinChinatoimprovethecurrentsituation.

Keywords:Journalism&Communication;AcademicNorm;ResearchMethodology;AcademicEthic

我国设有新闻传播学院系或专业的大学数以百计,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数以千计,博士生、硕士生难以计数,但打入国际一流刊物的论文很少,在国外出版学术著作的也很少听说。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同的原因吗?传播学重在传播效果的研究,意识形态的成分少得多,为什么也同样如此呢?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因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与西方缺乏对话的空间,学术规范的欠缺限制了对话的可能。杨玉圣、张宝生认为,各说各话是无法建设学科的,只有在同一概念下,同一文献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才能推动学术交流和讨论[1]。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教授认为,大陆新闻传播研究属封闭型,写作的格式和内容均与西方学术传统要求相去甚远;[2]新闻传播研究甚至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对话中也难以交流,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认知缺乏使对话与交流的平台难以搭建。

一句话,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学术规范方面与国际不接轨,使得我们的学者难以参与国际对话,只能“自言自语”。当然,这是针对大陆学人中的情况而言的。香港、台湾传播学人经历了西方实证研究训练,能够登上与世界主流新闻传播学界对话的平台,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过不少成果。

本文准备主要研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在哪些方面失范,以及产生失范的原因,并讨论若干有待明确的问题。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个层次的失范

当然,不能仅仅因为在国际上发表的成果少就贬低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应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在量的方面有着很多累积,在质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学术规范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庞大的学术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源)相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失范的问题,或者说不规范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由浅层到深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

其一为具体操作的层面,表现为缺乏规范的注释、引文等。一项研究表明,2000~2004年CSSCI期刊中新闻传播研究论文篇平均引文数为2.01篇,大大低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平均引文量(6.06);新闻传播学论文中有引文的文章和无引文的文章之比为(50.5:49.5),这意味着只有一半论文含有引文,这个比例同样大大低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引文比例(66.4:33.6)[3]。学术规范中技术层次的规范,包括各种符号的使用、成果的署名、引文的注释等,虽然是外在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内容、道德水平,是基础性、核心性的要求[4]。学术论文规范的注释、引用,一方面体现对于他人成果的尊重,同时也促使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置于既有成果之上,延展研究脉络,实现知识增量。在国外的许多论文中,有引文注释四五十条是很常见的。

其二为内容问题,许多论题大而无当,实际上是在做重复研究;从小问题入手进行原创性研究的很少。因而知识增量很有限。

有不少论文都是整合性“研究”。整合研究也能创新,像拉斯韦尔整合出“五个W”的理论,像罗杰斯整合出创新扩散理论,那是大师级的整合,因为这些整合性研究发现了其他人多项研究的共同的本质性联系、规律性特征。而我们这里有些人不同,是把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一般性的归纳(还不一定都标出是别人得出的结论),稍加一些个人看法,就成了一篇论文。其论点随意、论证松散,完全不能体现学术研究的延续与继承。最近一个时期,“时评式论文”更是见诸学术期刊,实际上是一些随笔或政论型的作品,针对某一问题、事件表达个人的观点,论文并没有经过严密逻辑的论证过程,追求在很短篇幅内对于事物性质作出判断,有些观点初看令人新目,但细品之下难以信服。

其三为学术伦理上的失范,包括学术品质、学术责任等方面。前文讲到我国新闻传播学术论文引文、注释少的状况,实际上其中包含一种现象,就是作为论文重要论点出现的观点,明知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却不作引用、注明,只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该观点就是这位作者的创新观点。这种不尊重别人知识产权的做法,严格说起来有剽窃之嫌,却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还有人,并无真知灼见,却搬来一些国外的或外学科的连自己也没搞清的词汇装点文章,结果是绕来绕去,不知所云。另有人在不成熟的论文中拉名家署名以利发表,也有人在不该署名的著述上署名,出了问题却一推了之。如此等等,都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

其四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不规范。对于那些以学术为职业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已经不会在上述几个层次上多有欠缺。但由于研究方法使用的不规范,影响他们出高层次的成果,特别是走向世界的成果,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对于他们来说,研究方法的失范是问题最大的失范。本文随后会分析这方面的情况。

二、最严重的失范是研究方法的失范

前面已经谈到,对于新闻传播研究规范的强调,须和研究方法运用的考察联系在一起。研究方法对研究成果的质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所以研究方法的失范是最严重的失范。新闻传播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笔者以为有三种:思辨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其他的研究方法,许多是这三种研究方法的变化形式。三种研究方法不能分孰优孰劣,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它们分别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而我国学人在运用这三种研究方法中都有失范之处。

(一)思辨研究中有诸多毛病

我国学人最喜欢、最擅长的是思辨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把思辨研究做得很规范。常见的毛病是:1、不严格使用定义方法,重要概念在运用中其内涵时大时小,捉摸不定,影响了全文的逻辑性。有人在界定舆论监督时,把群众来信来访也圈定在舆论监督的内涵之内,然后又大谈舆论监督的特点是公开性。2、对源自西方的概念,不考察其源和流,对着翻译出来的中文望文生义,随心所欲地进行解释,比如,断言源自西方的出版自由(Freedomofthepress)不包括新闻自由,并推论,出版自由既是自然人的自由又是法人的自由,而新闻自由则不是自然人的自由,只是法人的自由。更有人讲新闻自由的说法不通,因为新闻是名词;只有出版自由的说法通,因为出版是动词。实在莫名其妙。3、对国外的或国内历史上同类研究的主要文献知之甚少,就开始洋洋洒洒,结果是在浅水滩上翻跟头,看上去很热闹,却逮不着一条大鱼。4、用领袖的话或者当前政策作为逻辑起点,进行推理,结果形势和政策一改变,“学术成果”很快成了垃圾。5、一篇论文提出若干命题,却没有一个进行充分论证,那就只是提出一些“假说”——“看上去有道理的陈述”,如果连这些假说都是别人那里搬来的,那这篇论文就不过是“经常讲,反复讲”的宣传品而已。6、大胆假设,却不肯小心求证。习惯于提出一个论点举一两个例子,以为这样就算立论成功。作这样没有说服力的简单论证的文章多得很。因为社会生活极端复杂,人们对任何论点几乎都可以举出一两个例子加以证实或者证伪。“”中通过报道不上大学的人做出成就,来证明“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进而证明大学可以不上、可以不办。这只是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例子,但有些研究者实质上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运用相同的思想方法。

以上不规范的现象不能说很普遍,但也绝不是很罕见。

海外学者还注意到大陆的研究中有太多的“应然”研究。美籍华人学者李金铨教授认为大陆传播学学术研究有着假、大、空的现象,传播学者许多人论多证少,有人甚至只论不证,新闻传播研究者凭直感和空话铺成一篇篇“应该”(should)如何的论文,独独说不出“是”(is)什么[5]。于是有人将其称为“应然”研究。“应然”的方法是一种从原则出发进行演绎和推理的方法,而“实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的方法。但“应然”研究要以“实然”研究为基础。否则会导致理想代替现实,价值判断替代现实判断。脱离了“实然”的“应然”是空洞、无意义的,没有说服力的。

(二)对定性研究产生误解

我国有些学人说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擅长定性研究,他们举出的例证是新闻学中大量存在的党性、阶级性的分析。把定性研究看作使用阶级性、党性等概念来对新闻进行思辨研究,这显然是陷入了误区。更有人又把思辨简单化地理解成有感而发,这就更加等而下之了。实际上,思辨研究是操作概念(当然可以而且应该举出许多事实和其他例证),主要使用演绎的方法。而主要使用归纳方法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一样,都属于操作事实,都是有严格操作规范的实证研究。可见,定性研究不同于思辨研究,更不是有感而发的随感录。

较早在国内介绍并倡导定性研究方法的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1996年在对国内外定性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后指出,定性研究是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中,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调查和分析对事物获得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定性研究方法虽不像定量研究那样要检测大量的因果变量,但也不是随意而为的方法,必须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以保证其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定性研究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研究对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撰写研究报告等。定性研究方法是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步骤和方法在形式上与定量研究有着不少相似之处[6]。

陈向明教授在2000年出版的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中说,“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为了与这种所谓的“定性研究”划清界线,她将qualitativeresearch重新界定为“质的研究”。她还指出,“‘质的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辨、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总结。非常遗憾的是,陈教授所指的有感而发式的所谓“定性研究”,在新闻学论文中非常普遍。规范的定性研究比规范的定量研究还要少得多。

(三)量化研究最受冷漠,且多有不合规范的

定量研究是西方人发明的,在美国新闻传播学中是最正宗、使用得最多的研究方法。但在我国,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广泛介绍,不少大学还开了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但使用这个研究方法的至今不多。从1995—2004年研究科技传播的论文中,在选择的366个样本中,只有两篇实证性论文。[7]在非常需要实证研究的报业集团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现象。在296个样本中,运用人文研究方法的论文高达212篇,占到总数的72%,实证研究论文只有84篇,占论文总量的28%,但真正意义上的定量研究只有一篇中国大陆报业集团十年研究综述[8]。

我国新闻传播的定量研究不但比较少,而且其中做得很规范的也不多。比如进行抽样调查,有的安排考核的维度、变量不足以回答假设;或者是同类的定量研究,其维度、变量设置每次都有变化,难以做连续调查和比较研究;有的抽样的科学性不够,致使信度不够高;有的在安排调查人员时没有重视对他们的素质的要求,调查人员中竟有不入户认真进行调查,想当然填数字者。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规范,都会影响抽样调查的质量。

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笔者以为,原因首先在于它们要花的金钱和精力都很多,有些研究如内容分析,也许不要花多少钱,但精力消耗大。从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说,也是喜欢读思辨研究的著述,而不喜欢看一大堆数目字。

但定量研究的意义不可小视。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曾经指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的证明是建立在更高的精密的逻辑推理上,具有逻辑严密性和结论确定性,这种推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完全不容争辩的和确定无误的。所以定量研究只要操作完全符合规范,它发现的原理和结论就能保证科学性,就能为不同国度的人所接受。我们要想打开通往国际学术的大门,定量研究必然是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我国在定量研究上过于不足,笔者在这里作了倡导,以求有所弥补,但笔者也不希望出现为定量而定量的热潮。在量化的方法论原则下,“真理是不断发现的事实的积累这一信念压倒了一切其它的假设”[9],单纯的定量研究由于有时过于微观以至于割裂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弊端,西方学术界自己都感觉到了。思辨研究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好方法。我国学人的特长不可丢失。需要看到的是,客观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在学术研究中,没有一种方法论是完美无缺的。有的项目适合定性,有的项目适合定量,有的适合多者结合。正如吴廷俊教授2006年在一次讲学中所说的,“无论用哪种方法,它的终极价值诉求是要最方便地、最大化地逼近真理”。

三、传统的思维方式、治学方式与现代科学研究的距离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有着传统的和现实的原因。本节谈一谈传统的思维方式、治学方式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距离。

(一)中国人缺乏逻辑性、分析性的思维传统。在用概念、范畴去固定和网络自己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时,主要不是以形式逻辑为依据,而是通过意会和体悟来达到对其特性的系统说明。古人的意会和体悟无需辨析、说明,不像西方人基于认识论的认同而生发出的科学精神。[10]个人的体悟、意会是一种直觉思维。没有形式逻辑作为基础,只能运用大量直觉思维,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比较轻视经验考证和逻辑推理,也没有产生出用以把握对象世界的严谨的概念系统和逻辑规则,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无论是对世界本体的理解,还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始终带有挥之不去的神秘性和模糊性[11]。以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例,它是中国哲学中对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这种思想,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大约是天人合一的说法的正式确立。两千多年来,很多哲人都论述天人合一,直到程朱理学,仍在继续论证。但是从直觉思维出发的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却不能把天人合一的理论向前推进。一两千年前的子思、孟子所说的天人合一,与一两千年后的程颢、朱熹所讲的没有多大差别。[12]

(二)中国人喜欢作非白即黑的两极判断。例如,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就没有人说,人之初,无所谓善恶,或亦善亦恶。中国自古以来就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其实大量的人是芸芸众生,既算不上君子,也不至于是小人。“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实,对芸芸众生来说,其死既不重于泰山,也不轻于鸿毛。总喜欢把文学艺术作品分为香花、毒草两类,要么就捧,要么就灭,其实整个绿色世界中大量的是不香的花和不毒的草。对事物作两极判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现代传播学的统计方法可以表现出无数个梯级层次,如实反映事物多样化的特征,从而克服简单化的毛病。

(三)中国人崇拜权威,喜欢借经立言。中国人在数学和医学上两千多年前就有很高的成就,在汉朝就有《九章算术》和《黄帝内经》。这些被奉为数学、医学领域的最高峰的经典,后人就不敢突破,充其量不过是通过注释经典的方式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以至于后来一直没有超过这两本经典的著作出现。在文科领域更是如此。孔孟思想奉为经典后,没有人敢于突破。一千多年中的科举考试,考生们无不是借孔孟之经立言。不敢挑战经典,只能借经立言的风气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古人以上缺乏形式逻辑,依靠直觉思维,喜欢作非白即黑的两极判断的思维习惯,以及崇拜权威,借经立言的治学方式,不难看出会导致以下几个缺点:其一,论证的主题往往是宏观话题,古代思想成果多是对于天地人的论述,议题重复,且因循守旧。而具体的社会问题则被搁置。由于思维不是从现实出发,因而得出的结论对于实践难以有适用性。其二,论证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现实的具体内容,论证过程弱化,论据以一些“原概念”为主,尊奉经典,最终的论据还原为天地、阴阳、五行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其三,中国文人往往停留于一般的思辨,停留于想当然。讲究求证,肯动手做试验的人少之又少。由于不肯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对知识总量贡献甚少。对这些古人的思维习惯和治学方式,如果现代学人不能意识到其不足,在现代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受其影响,就必然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规范的现象。

四、学术规范难以改进的现实原因

(一)党报学的传统——重心是领会宣传方针和策略

学术失范本身,是主客观因素,或者说是研究者与研究环境交织的产物。就新闻传播学科而言,缺乏某种规范的原因,公正地讲,客观的原因甚至比学者们主观的原因更具决定性[13]。新闻传播学科的自主性程度如何,对于新闻传播学学术规范能否确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我国新闻学的起源来看,新闻学研究的政治意涵对于新闻学的限制是明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发端于延安解放日报时期,“开始有目的地、系统地建立自己的新闻学体系,即无产阶级的党报理论体系”。[14]从此新闻学变成党报学,学科的重心在于领会执政党的宣传方针和策略。“术”,即新闻业务,成为研究的焦点。而“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因而产生“新闻无学”的说法。随着近二三十年新闻改革的发展,新闻改革实践与新闻学产生积极有益的互动。阶级论逐渐淡出新闻学研究;信息概念的引入,在新闻实践层面开始厘清宣传与新闻的关系,对于新闻学研究有直接影响;媒介企业属性的增强,拓宽了新闻学研究的领域。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并没有改变,党报理论依然处于新闻学的核心位置。在各国新闻理论或新闻哲学中都会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新闻自由问题,包括如何用法律调整新闻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在内的新闻法问题,在我国仍很少有人研究,因为在这方面出了成果也很难面世。好在随着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之风也渐渐吹进了新闻学领域,新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得到拓展。

(二)政府学术基金有可能变成“遵命学术”的指挥棒

学术基金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但我国学术基金除了政府的几乎没有民间的。政府学术基金研究指向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与促进新闻管理与控制的课题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单一的学术基金把许多人才引向比较单一的课题,造成大量的重复研究,比如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课题组研究突发事件报道、传媒与和谐社会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新闻传播研究过于追逐“政策热点”、“理论热点”,浪费大量国家资源作重复研究则是不必要的。有的学人把各级政府学术基金这样使用,称为搞“计划学术”。这当然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事。“计划学术”、“规划学术”的现象[15],充斥整个社会人文学界。这在课题的申报和评审中尤其明显。“计划学术”意味着学术评价的易位,行政的而不是学术的标准占据主导位置,课题申请前的指导性的课题指南设置了学术研究的议程,其中诸多研究只是出于政治需要、宣传需要,对于现行制度或者思想进行“科学性”或者“学术性”的诠释。在这种微妙的上下互动中,行政体制掌握着学术的议题权与评价权,在学术资源的调配中,不仅隐含着研究的目标与方向,甚至已经预设了方法与结论,课题的意识形态意涵以及实用性被强调[16]。学人为了中标,获取经费,在申请中主动追逐与臆度审批者的思路,结果真正的社会需求被搁置,甚至研究结论被扭曲。在这样的互动中,学术发展的内生逻辑被遮盖,其结果是泡沫学术与垃圾知识的出现。

(三)业界刊物的文章算作学术论文传出不利于学术规范的信息

在我国新闻业界,至少省部级以上媒体都有刊物,这些刊物上的大多数文章是媒介从业人员所写,多是实践感想、政策诠释和经验介绍,写作者的身份以及题目的性质就决定它们不会遵守学术文章的规范。这些文章对业界的作用当然不可抹煞。但媒体工作者在评中、高级职称时必须交学术论文,而这些文章都算作了学术论文。长此以往,在青年学人中,这些文章也就成了学术论文的样本。不但青年学人,即使一些大学新闻院系,也把它们看作学术论文。比如,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把新华社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的《新闻战线》这样业务性的刊物列为新闻学的权威学术刊物,而复旦大学的《新闻大学》竟算不上。他们区别是否权威学术刊物,其标准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区性的,而不是按学术规范、学术水准。学术规范被何等轻视由此可见一斑。

五、几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能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

西方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引入是必须的,但我们不必完全照搬。这是一些人的观点。这个观点当然是有些道理的,但还值得作进一步分析。对于思想观点等内容形态的东西,笔者赞成取这样的态度。正如陈寅恪所言,“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吸收输入”却也置于“不忘本来”之前[17]。但学术规范、研究方法属于操作规则,毕竟与思想观点等内容形态的东西有所不同,接轨与引入是发展的前提。就像踢足球、打乒乓球,你不能强调民族化,而自立一套规则。只有武术、中国象棋你可以自立规则。当然,研究方法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不能排除我国学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会发现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

尽管学术规范与竞赛规则多有相似,不能有明显差异,但考虑到我们的治学传统与西方差别较大,笔者还是认为,适当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也未尝不可。现在举一个笔者身边的事例。考虑到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对理论色彩的讲究和追求(通常认为这才显得有学术性),笔者的博士生何志武在撰写博士论文《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机制研究——以武汉市取缔“麻木”(三轮车)的政策过程为例》时,在进行问题讨论中,与国外同类的定性研究的博士论文相比,增加了很多思辨研究的内容。这是为了适应环境呢,还是本来就应当这样做,也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二)“应然”研究是否也应给予一定的地位?

西方国家,例如美国,新闻制度定型几百年了,所以大量的是“实然”研究。批判学派对现行制度作了不少批判,却没有做出像样的“应然”研究,因为他们无法提出改变现存局面的办法。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闻改革千呼万唤二三十年,学术界参与其中,发了多少文章出谋献策,才有今天这样较好的局面。我们不能反过来把那些“应然”研究一概否定。它们至少为新闻改革增加了舆论力量。那些在实践中还没有或很不充分,在过去甚至连提也不能提的事物,如新闻自由、新闻立法、媒体创办改革等,难道不能作一些“应然”研究吗?理论研究不仅仅是总结实践,还要指导实践,自然有一部分成果是对于新的实践提出设想和主张。

只是许多作者总爱在文中或文末谈应该如何如何,这种“应然”研究确实不甚可取。某些“应然”研究,完全可以也应该改为写研究报告。比如,多花些功夫,进行现实调查资料和中外对比研究资料的大量搜集和深入分析,提出某一方面的改革意见,这种“应然”研究,岂是那种在文中随感式地高论应该如何如何的文章可比的?

(三)最能改进学术规范的学术群体是什么?

如果从硕士生、博士生算起,包括新闻院系的教师在内,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群体是很庞大的。这个群体中,硕士生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会继做作学问,老教师中对大部分学术规范遵守得很好,但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走老路,发挥老方法(主要是思辨方法)的优势,除了少数已熟悉新方法者以外,要他们去做规范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全面地掌握现代学术规范,登上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寄托在中青年学人身上,特别是正在培养的博士生身上。

要求博士生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做学位论文,是培养新的学术群体的重要环节。现在有的导师鼓励博士生一毕业就能将论文出书,结果博士生将学位论文一味地加大篇幅,实际上是大量堆砌一般化的资料,结构松散,逻辑主线不清晰,常常是在支线上“炫博”、“吊书袋”。出了书也很快进入半衰期,即文章受关注、被引用的期限十分地短。在一个场合,李金铨教授曾问一位博士生:根据你的博士论文大纲,哪是你的创新点。对方回答:我归纳的六个特点啊。李教授问:这六个特点中,哪一个是你研究出来的。对方无语。李教授指出的问题,在笔者看到的不少博士论文中都存在。宁愿归纳六个特点,也不肯以一个特点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这是我国一些博士论文论题大而无当、文章长而空洞,充满假说而无创新点的原因。

笔者曾请两个博士生(滕朋、张振亭)从网上下载国外优秀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论文各100多篇(只是自用),研究他们的学术规范,并撰写和发表了相关论文,作为博士生们写学位论文时的借鉴,大家感到颇受启发。

笔者相信,只要学人们认识一致,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规范会比较快地得到改观。

[注释]

[1]杨玉圣,张宝生(2004).学术规范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论.

[2]转引自:金兼斌(1999).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

[3]段京肃,任亚肃(2006).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现代传播,(5).

[4]陈学飞(2003).谈学术规范及其必要性.中国高等教育,(11).

[5]李金铨(2004).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4页.

[6]何志武,孙旭培(2007).有感而发不是定性研究——对于新闻学定性研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

[7]李尧鹏(2005).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述评.新闻大学,(4).

[8]屠忠俊,刘建强(2006).中国大陆报业集团十年研究综述.世界媒体实验室,,2006-03-13.

[9][美]卡尔•博格斯(2002).知识分子和现代性危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39页.

[10]汪涌豪(1999).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631页.

[11]杨谦(2004).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直觉性特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12]孙旭培(1999).新闻学要讲究规范与方法.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13]金兼斌(1999).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

[14]吴飞(2002).时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与局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2-09-08.

[15]参见:许纪霖(2004).计划学术何时休.中国新闻周刊,(2);喻大翔(2005).“计划学术”膨胀伤害了什么.文汇报,2005-05-25;江晓原(2005).泡沫学术是计划学术的直接产物.科学时报,2005-04-27.

[16]王焱(2005).知识生产机器与行政支配下的课题审批制.中国书评,(1).

[17]李慎之(1998).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开放时代,(5).

[参考文献]

[1]陈力丹(2004).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国际新闻界,(1).[ChenLidan(2004).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fordevelopment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inChina.Journal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1).]

[2]童兵(2006).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国际新闻界,(9).[TongBing(2006).ReflectionsontheResearch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9).]

[3]刘勇(2006).想象力缺失:中国传播学研究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6).[LiuYong(2006).TheLackofImagination:TheRethinkingofCommunicationStudiesinChina.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6).]

[4]王春泉(2001).历史意识在新闻学研究中的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WangChunquan(2001).TheSignificanceofHistoricalConsciousnessinJournalismStudy.JournalofXid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1).]

[5]孙兆亮(1995).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取象方法.社会科学,(4).[SunZhaoliang.(2006).ThePrematurityandTraditionalAbstractMethodofChineseCulture,SocialScience,(4).]

[6]李景鹏(1999).《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序言.[LiJingpeng.(1999).Prefaceof“ThePoliticalTheoryandMethods”..]

[7]喻大翔(2005).“计划学术”膨胀伤害了什么.文汇报,2005-05-25.[YuDaxiang(2005).WhatdoestheInflatingofPlanningAcademicHurt,WenhuiDaily,May25th.]

[8]熊秉纯(2001).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5).[XiongBingchun(2001).OnQualitativeApproach:EngenderingSociology.SociologicalResearch,(5).]

[9]翁秀琪(2001).台湾传播教育的回顾与愿景.新闻学研究,总第69期.[WengXiuqi.(2001).TheReviewandVisionoftheCommunicationEducationinTaiwan,JournalismResearch,No.69.]

[10]风笑天(2000).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社会学研究,(1).[FengXiaotian(2000).ResearchMethodsoftheChineseSociologyinthePastTwentyYears:theUseandtheStudy.SociologicalResearch,(1).]

[11]邓正来(2004).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西南政法大学学报,(3).[DengZhenglai(2004).RetrospectingandCriticizingtheApparatusWhichKnowledgeIsMadeoutof.JournalofSWUPL,(3).]

[12]江晓原(2005).泡沫学术是计划学术的直接产物.科学时报,2005-04-27.[JiangXiaoyuan.(2005).TheAcademicBubblesistheDirectOutcomeofPlanningAcademicSystem,ScientificTimes,April27th.]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为社会所强烈关注的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最后以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其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而告一段落。①针对此事,教育部部长周济痛心疾首地说:“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②为此,教育部还首次专门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

“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虽然发生在医药学研究领域,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显露出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换句话说,对任何学科研究领域来说,学术规范问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问题。

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目前,新闻界对涉及新闻学学术规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新闻传播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术规范体系等尚存在争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阐述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对于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一争论的焦点根源于对学术研究是否有规范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学术规范“是通过专业认可的‘入场券’”,即“一套‘做活’的规矩,而且必须与学术界当下的认可结合”。另一种观点认为,“‘规范’虽则对建立学术秩序、发展常规研究有意义;但毕竟是一种束缚(尽管是必要的束缚),故成熟的学者往往部分逾越‘规范’。”③

面临整个学界的质疑和争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规范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论。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规范”的最朴素的表达。尽管在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使学术研究抛弃规范的理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存在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首先,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规范论。

关于规范与自由的关系,历史上有过很多论述。托克维尔在探讨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时,曾说过“既要自由也要法律”。他认为得到前者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于后者,“自由和顺从并不互相抵触;正相反,自由包括对自己所立法律的服从。”?④这里托克维尔所指的“法律”更多地是具有与“自由”相对的“规范”的含义。涂尔干也说过,“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⑤这些论述都认为“规范”是“自由”的基础,二者不是绝然对立的。

正在此基础之上,规范论得以发展起来,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规范、规则以及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有人提出规范“是调控人们行为的、由某种精神力量或物质力量来支持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⑥也有人提出:“规范是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⑦这些定义其实都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规范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对于新闻学研究来说,学术规范同样是必需的,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通过合理的框架设定和制度体系来保证新闻学研究在“轨道”内进行的规范,看似是具有限制性的规范,但却是学术对话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新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其次,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现实依据是学术失范现象的客观存在。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同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也还存在不少失范现象,如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制约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化,同时也大大损害了新闻学的学术声誉,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

例如,“新闻无学论”的产生和影响的扩大与新闻学研究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就有很大关系。由于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不强,导致新闻学论文的独创性较低、书籍内容重复较多,所以尽管近些年新闻传播学科已被列为一级学科,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的影响也已大幅减弱,但是“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不但许多新闻从业者不大认可新闻有学,就连一些新闻领域的研究者也对新闻学的学术性产生怀疑,更不用说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性表示质疑了。

正因为如此,阐释新闻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以及探求新闻学实现学术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路径与策略,应当是当前的一个急需破题的工作。

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认识上的障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以新闻学学术失范研究取代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统观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有相当部分是对学术失范现象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要继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但是,究竟何为学术规范?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规范的保障机制何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反而没有得到回答。或者说,新闻学学术失范首先要有“范”可“失”,然而,目前的研究却避开这个较难回答的问题,直接进入对学术失范的研究,这在研究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第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缺乏宏观视野,陷入细节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并非只是那些简单的“规定”、“规则”、“条例”,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体系。但是对这一点,现有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并未体现出来。其实,新闻学学术失范中的一些问题的确可以通过操作层面的规范进行约束,例如“抄袭剽窃”、“注释规范”、“一稿多投”等,然而,有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某个环节的细节研究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新闻学学术规范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理念、道德、结构、保障等各层面的问题,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研究,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操作细节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缺乏宏观视野,使得研究者的思维产生了某种惯性,即将学术规范研究局囿于表面的技术研究,甚至仅仅将学术规范看作是对学术论文的格式规定。

第三,缺乏将英美学术规范研究经验与我国现实状况的有机结合。英美的学术活动被加以规范的历史比较长,其所积累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的学术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但是有的研究一味地以英美学术规范为标准,却不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学术活动的现状,因此,基于此探讨我国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用性,难以实际应用。所以,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需要以西方为参照,同时也要以我国学术界的现实为基础。

第四,缺少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特有问题的针对性。美国哲学科学家库恩说过,如果你得出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门科学就不能发展了,因此就不能叫做科学了。⑧同理,新闻学研究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之处,这也决定了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不能仅仅取得与人文社会其他学科的共通点,而且需要着眼于新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改善学术规范现状有所作用。

上述四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不得不正视的,需要我们调整研究思路,能够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三、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开展学术规范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学取得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其中,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破题之道,也是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为基础,建立新闻学学术规范结构严密的体系。新闻学科只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学术规范上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问题,许多学术失范的现象也并非新闻学所独有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提供捷径。

同时,目前,我国关于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对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而这些恰是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新闻学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应地,在学术规范研究上也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的针对性应该更强一些。例如,“一稿多投”的问题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一稿多投”毫无疑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但是,由于新闻学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研究领域,而不少论文都是用新闻理论来分析即时发生的新闻报道事件的,这些论文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具有时效性的,而现在期刊普遍的审稿期都在两个月以上,所以,一些作者不得已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来保证论文可以更快地刊出。这种做法虽然是有违学术道德的,但是就新闻学领域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却是充满无奈的,因此,在“一稿多投”问题的讨论上,新闻学学术规范应当体现出自身学科的特点,寻找更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建立适合新闻学研究现实的学术规范体系。

总之,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现状迫切要求在理论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不断深入,能够透彻地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的内容与机制,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体系,并且通过完善的学术规范管理和保障制度,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提升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新闻学学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为了对新闻学学术规范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将“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一个重大课题立项,本文就是该课题项目研究最初的成果之一。今后,课题组将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和规范的研究,也期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予以关注和积极投入,共同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出力献策。

[注释]

1/2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3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提炼自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参见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69-279页。

4[美]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2页。

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6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1月,第2页。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死刑的存废问题,已逾二百年的历史。现在,死刑存废之争已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笔者也仅在此借助前人的精辟的理论与学术成果,表述一下对死刑存废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死刑制度死刑复核存废之争

一、引言

死刑属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罚种类——主刑与附加刑两类之一的主刑之中,是所有刑罚中最严厉的一种,它剥夺人的生命,而生命一旦被剥夺,人就消失了,以人为载体的一切就不复存在,因而历来受刑法学家的重视。在当前世界上人权运动方兴未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死刑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笔者认为应当限制和减少死刑,但对情节严重的犯罪保留死刑

人民网上关于废除死刑问题投票中有9.7%的人赞成立即全面废除死刑,尊重生存权;6.9%赞同废除死刑,但要循序渐进,先限制、再废除;24.8%认为限制和减少死刑,但要对情节严重的犯罪保留死刑;58.7%反对废除死刑,要加大刑罚力度。笔者赞同限制和减少死刑,但要对情节严重的犯罪保留死刑。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笔者认为立即在我国废除死刑是不现实的。第一,我国现在是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最多的国家,我国刑法在42个条文中规定了69个死刑罪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规定死刑最多的国家。并且也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每年被执行死刑人数是全球其他国家执行人数之和。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立即在全社会废止死刑,全国范围内的各层人民和司法机关必定会有所不适应。并且从人民网的民众投票来看,有90%以上的人不支持立即全面废除。第二,我国现在仍需要死刑来对犯罪进行威吓。尽管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和我国部分学者认为死刑并不能对罪犯起到威吓作用。但笔者认为,人毕竟是怕死的。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死刑对于一些犯罪分子还是具有一定的威吓力。使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所顾忌。

其次,笔者认为加大死刑执行力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太严厉不仅不能够遏制犯罪反而会让犯罪行为更加猖獗,更加残酷;且会让人们对被执行死刑者产生怜悯之心。

第一,从犯罪产生的根源来看,犯罪是一定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关系等社会因素与犯罪者个体所互相作用的产物。死刑不可能根除产生犯罪的复杂根源,自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犯罪的产生。中国清末伟大的法学家和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就曾指出:“苟不能化其心,而专任刑罚,民失义方,动罹刑纲,求世休和,焉可得哉?”“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从潜在的犯罪人对死刑的态度来看。死刑对激情犯、情境犯、亡命徒有明显的威慑力。如某些杀人、伤害、等,犯罪人多是由于某种矛盾激化或情境刺激,以致丧失理智,感情冲动而一时控制不住实施了犯罪行为。这种情况下,犯罪人往往不能准确地去酌量其犯罪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和权衡犯罪所得与因此而承受的刑罚之苦之间的得失比例。对这些人来说,死刑的威慑力无法发挥。而对“亡命徒”的犯罪人来说,虽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严重性并且确信犯罪后必然被判处死刑,却仍然要孤注一掷实施犯罪。对这类犯罪人来说,死刑的威慑力是明显没有意义的。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就死刑与凶杀犯罪案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使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实行死刑的国家与废除死刑的国家之间,或实行死刑的州与废除死刑的州之间就凶杀发案率进行比较,这是一种横向比较。第二种是在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州之内对废除死刑或恢复死刑前后的凶杀案发案率进行比较,这是一种纵向比较。大多数研究者的报告,都否认死刑的存废与凶杀犯罪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死刑对犯罪有遏制力。还有人研究过使用死刑的频繁程度与凶杀发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二者相互关系不大。

第二,死刑的执行过多反而会不利于遏制犯罪甚至会引发更多的犯罪。比方说,一个抢劫别人钱的人如果也被判死刑,就有可能引发抢劫对象被杀死,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司法部门无法有效地侦破犯罪,因为抢劫是死,杀人也是死,索性抢劫的时候把人杀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同样,如果女人的人被判死刑,也会引发女人被杀死,这样反而不利于保护社会上的群众和公安部门对案件的侦破。

三、对我国死刑执行现状的一点看法

在部分地区,死刑在群众聚集的地方执行,如我国古代就经常将罪犯游街示众再拖到菜市口处以死刑。因此,在部分人眼里,死刑变成一场表演,死刑执行时被执行者的痛苦表情使某些人对它怀有一种忿忿不平的怜悯感。占据观众思想的主要是这两种感情,而不是法律所希望唤起的那种健康的畏惧感。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当怜悯感开始在观众心中超越了其他情感时,立法者似乎就应当对刑罚的强度做出限制。贝卡里亚认为用终身苦役来代替死刑,如果把苦役的受苦时间加在一起,痛苦程度与死刑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苦役有一个好处,它使旁观者比受刑者更感到畏惧,因为,前者考虑的是受苦时间的总和,后者则分心于眼前的不幸而看不到将来。在前者的想象中,刑法的恶果变得昭彰了;而后者却从他那麻木不仁的心灵中汲取旁观者所无法体验和理解的安慰。再从我国的执行程序来看,我国法律规定在执行刑罚中的变更措施很多,有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有的被关15、20年就放出去了。再加上有关程序不公开、不透明,一些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借助关系逃脱处罚的情况时有发生。前几年,媒体披露的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处死刑后改死缓,绰号“虎豹”的大连黑社会老大邹显卫,在投监后买通监狱领导,将死缓改为有期徒刑,还在高墙内住高级套间,专人伺候,召妓,乘豪华轿车随意出入,最终又在社会上滥施,杀死一人。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刑罚执行中也有变更程序,但执行比较到位,透明度高,程序严格,因此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轻易出狱的事极少发生。

最后,笔者认为要减少和限制死刑的适用,对于非人身暴力犯罪或情节不严重、过失犯罪增设长期刑或者终身刑。借鉴国外的制度,有期徒刑最长30年以上,一些国家甚至上不封顶可判几百年。无期徒刑完全可能终生不放。而罪行极为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犯罪分子,再次回到社会会造成社会危害的处以死刑。另外,笔者还认为要做好被处有期徒刑的人回到社会后的一系列工作。例如:指导就业,给予一定就业指导和安排等。因为,被判20、30年的人,回到社会后大多已经50、60岁。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或心理疏导,这些人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无保障,受到歧视很有可能再次犯罪。因此,这类人出狱后的情况,我们不得不考虑。

现在且不论废除死刑是不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因为目前很难做出绝对肯定的答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发展变化,总有自身的规律性。死刑作为应对犯罪的一种极端手段,也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理论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现实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如何改革是复杂和曲折的,这还需要学者和政治家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主编:《新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95页。

[2]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笔者以全国著名的3大数据库,即维普网:仓储式在线出版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大型文献搜索及获取服务平台“读秀中文学术搜索”作为统计分析数据的资料来源,对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学术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和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的发表状况,并可从中分析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用以指导和推动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可为其他省市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了解全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年度学术研究状况提供基础条件。由于统计数据所采用的检索词精确地选用到具体图书馆,所以,对于图书馆作者的单位仅标注到学校的情况难以纳入统计数据。另外,此统计数据不包括在一些学术会议上产生的相关研究论文。

二、发文图书馆状况统计分析

1.发文整体状况统计分析

河北省目前共有高职院校图书馆51所(不含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1篇。其中共有23个图书馆发表有学术研究论文,占全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45.1%,平均每馆发文4.4篇。尚有28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文数量为零,占全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54.9%。由此可见,没有发文量的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所占比例在半数以上,这说明近55%的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必要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有发文量的23个高职院校图书馆中,高于平均每馆发文量的图书馆有4个,低于平均每馆发文量的图书馆有19个。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说明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能力总体上尚需加强。究其原因,一则,在于高职院校成立历史较短,且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合并升格而来,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相对比较弱;二则,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组织成立的并不晚,但成立后所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和业务培训工作数量较少,往往仅是为开会而开会,这些也正是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努力提高和改进之处;三则,由于目前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基本上都需要付费,对于在无法报销相关费用,全部由作者个人承担的情况下,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和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许多论文的发表只是由于受到职称评定条件所迫,因此其学术研究必然不具有可持续性。当然,也有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能力较强,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和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这4个图书馆的发文量占到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发文量的半数以上,达到56.4%,可见其学术研究能力是较强的。

2.各馆发文状况统计分析

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各馆发文状况的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各馆的学术研究状况和水平,及其在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中的整体地位和作用。在具有发文量的23个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发文1篇的有7个馆,发文2篇的有3个馆,发文3篇的有6个馆,发文4篇的有2个馆,发文7篇、14篇、15篇和21篇各有1个馆。参考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的区域表示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正,可以将发文14篇以上的图书馆确定为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文核心图书馆,将发文3-7篇的图书馆确定为2012年的发文相关图书馆,将发文1~2篇图书馆的确定为2012年的发文边缘图书馆。其中2012年的发文核心图书馆有3个,它们占发文图书馆数量的13%,发文50篇,占全部发文量的49.5%。由此可见,发文核心图书馆的不到1成多的数量小比例和近5成的高发文量之间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发文核心图书馆对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带头和引领作用;2012年的发文相关图书馆有10个,它们占发文图书馆数量的43.5%,共发文38篇,占全部发文量的37.6%;其余10个图书馆为2012年的发文边缘图书馆,它们占发文图书馆的43.5%,共发文13篇,占全部发文量的12.9%。各馆发文统计数据见表1,表中数据按发文量及发文单位名称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

三、发文作者状况统计分析

1.发文作者队伍状况统计分析

作者是学术研究论文的直接创作者,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并参考相关的资料,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并产生出体现作者思想特性的学术研究作品的人或团体,因此,作者是学术研究论文产生的源泉。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共有23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1篇,共产生了具有85人的图书馆研究作者队伍(注:1.合作发文的作者分别计入个人及单位统计;2.非图书馆作者11人不计入统计)。其中发文8篇的作者3人,发文6篇、5篇和4篇的作者各1人,发文3篇的作者2人,发文2篇的作者19人,发文1篇的作者53人。人均发文1.2篇,馆均发文4.4篇。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人数占到作者总人数的62.4%,说明有6成以上的作者没有进行持续性的学术研究。

2.发文核心作者状况统计分析

作者队伍中的核心作者,是在学术研究中发文数量最多,最具有带头、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骨干作者。他们对于相应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带头和促进作用,也会产生相应的示范效应,往往会带动某学术研究领域加速研究的进程。参考确定核心作者的普赖斯定律,并加以适当修正,依据作者发文的数量多少,即发文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将全部作者划分为核心作者、相关作者和边缘作者3种类型。其中,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可确定为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发文的核心作者,共有4人,占全部作者人数的6.7%,共17篇,占全部发文量的28.3%。由6.7%的作者发表了28.3%数量的学术研究论文,可见核心作者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发文2篇的作者可确定为相关作者,共有9人,占全部作者人数的15%,共18篇,占全部发文量的30%;发文1篇的作者可确定为边缘作者,共有47人,占全部作者人数的78.3%,共47篇,占全部发文量的78.3%(注:由于合作发文的作者分别统计,故统计总数会有溢出现象)。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发文作者统计表见表2。表中作者的排序规则为:按作者的发文数量多少排序;作者发文数量相同时,按作者的发文位置排序;相同的作者发文位置时,按作者的姓名汉语顺序排序。

四、发文期刊状况统计分析

1.发文期刊状况统计

对学术研究论文的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学术研究论文发文期刊的分布特点和研究论文分布的层次、类型、地域分布状况。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的发文期刊共有61种,其中发文8篇和6篇的期刊各1种,4篇的2种,3篇的5种,2篇的12种,1篇的40种。参考确定核心期刊的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的区域表示法,可将这些期刊划分为核心期刊区、相关期刊区和边缘期刊区3个区域。其中,发文3篇以上的9种期刊为核心期刊,共发文37篇,占发文量的36.6%;发文2篇的12种期刊为相关期刊,共发文24篇,占发文量的23.8%;发文1篇的其余40种期刊为边缘期刊,共发文40篇,占发文量的39.6%。发文期刊统计数据见表3,均按期刊发文数量和汉语拼音次序排序。

2.发文期刊状况分析

在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的61种发文期刊中,其中有6种为各类核心期刊,占发文期刊数量的9.8%,共发文7篇,占全部发文量的6.9%;非核心期刊有55种,占发文期刊数量的90.2%,共发文94篇,占全部发文量的93.1%。这说明在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中,有不到7%的论文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它们应当属于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论文。在61种发文期刊中,有10种属于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占发文期刊数量的16.4%,共23篇,占全部发文量的22.8%;有6种属于高职院校学报类期刊,占发文期刊数量的6.8%,共13篇,占全部发文量的12.9%;其他45种发文期刊则属于教育类、科技类及其他类期刊,占发文期刊数量的73.8%,共65篇,占全部发文量的64.4%。图书情报类期刊和高职院校学报类期刊的数量约为1/3,而其他类期刊的数量则约占到2/3,这说明图书情报类期刊和高职院校学报类期刊并非是2012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的主要发表渠道,同时也说明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论文在图书情报类期刊和高职院校学报类期刊上发表仍然具有相当的难度,更多地是选择在其他各类期刊发表。

参考文献:

[1]维普网:仓储式在线出版平台[EB/OL].2013-01-29.

[2]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EB/OL].2013-01-29.

[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B/OL].2013-01-29.

[4]读秀中文学术搜索[EB/OL].2013-01-29.

[5]冯瑶,王立洪.国内文献计量研究的特征分析[J].现代情报,2012,(2):81-84.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高等教育体制自身的存在的弊端

虽然高等教育阶段比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水平及各种硬件软件的水平要高很多,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决定了高校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不会很高。在高等学校,我们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学生们发表自由言论发表自己见解进行学术研究的机会很少。我们在大学里的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很多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也很缺乏,而一旦我们到达研究生阶段就硬性的要求我们要具有学术研究兴趣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并且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几乎没有培养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培养,可到了一定时间却硬性的要我们出成果,这样的成果是不会包含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在里面的,即使有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2.论文的要求过高

有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盲目的提要求,没能充分考虑到尚处于学术生产“初级阶段”的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在论文写作中提出了一些过高的要求及不切实际的规定。比如在部分高校里,规定研究生必须在指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允许论文答辩和毕业,这给研究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动机,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像一些著名的学术研究专家,穷其一生可能只发表一两篇具有真才实学的学术文章,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校里这种情况是不被接受的,作为学生我们要面对毕业就业的压力,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完成规定的论文数量,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的兴趣只能先被抛在一边。

3.学术研究的功利性

任何的学术研究都不可能是纯粹的、非功利性的。在学术研究中一旦掺杂进这样的因素,学术研究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作为学生,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写论文是我们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如果我们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术论文数量我们就会面临难以毕业的问题,因此我们只能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去研究。如果我们是业余的研究人员,没有毕业的要求,没有学校的压力,即使我们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也不会对自己的学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实是我们不可能忽视这些问题,为了学业,为了晋升,只能放弃兴趣。因此,学术研究的功利性是导致学术研究兴趣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4.学术研究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滞后性,减弱了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

众所周之,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现实是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然后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术研究成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学术研究兴趣的途径

1.健全完善现有高等学校教育体制,创造有利于进行学术研究的条件

高等学校要改变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展灵活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已经比较成熟,不必再采用本科和基础教育阶段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而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教给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从开始就交给他们简单的学术课题进行研究讨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慢慢培养他们自己的研究兴趣,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期培养。而不是等到必须要他们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时候再强硬的教给他们死板的写作方法和硬性的写作要求,这样不仅无兴趣可言,写作的内容也只是流于形式,质量更不会很高。

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聘请各专业的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会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了解的知识,不仅是涉及本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了解到专家对这一领域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术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对他们各自感兴趣的话题组成不同的小组,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任何情况下老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师生间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各自查资料发现问题然后各自发表意见,形成自由的学习讨论氛围;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小型的沙龙讲座,对学生或老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在进行讨论,在这些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能让他们明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哪,这样对他们的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

3.适当降低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硬性要求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人员对于参与档案学术成果评奖活动缺乏积极性

1995年学术论文报送数量为303篇,到2000年仅有60篇,总体呈下降趋势。档案学术论文数量的减少,反映出档案人员撰写论文和参加学术评奖的积极性逐渐减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人员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人员因自身业务工作繁忙,如档案馆、室的达标升级以及本行业系统的业务指导任务较多,还要负责其它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再者,很多单位处于机构改革时期,档案部门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档案人员无法专心于研究工作。

2、档案人员缺乏自信心。有的同志认为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参加学术评奖就更是高不可攀,于是不敢投稿;还有的同志虽然多次投稿,但因始终未能获奖,而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3、档案学术成果奖自身缺乏激励机制。由于档案学术成果奖与职称评定不挂钩,不作为档案人员考核晋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依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人员参加学术评奖的积极性。一些同志认为,不写学术论文,不参加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对自己无任何妨碍,评奖活动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有的同志认为档案学会要求会员写论文是-种压力,久而久之对学术成果评奖产生抵触情绪。

(二)、参评学术成果形式单-

北京市档案学会1996年2月实施的《北京市档案学术成果年度奖奖励办法》试行第二章评奖范围中的第五条规定参加评奖的档案学术成果形式包括三大类:档案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类;档案学著作类;软科学研究成果类。而几年来的学术成果评奖所征集到的855项学术成果中,学术论文为841篇,占98%;调研报告14篇,占2%。其它形式的学术成果如:实验报告、档案学著作及软科学研究成果等则严重匮乏。

参评成果形式单一,反映出我市档案人员对档案学术研究的深度不够,涉及领域不够广泛。

(三)、获奖学术成果推广不够

其一,每年经过评委们精心评选出的获奖成果,虽然学会也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但时间明显滞后,读者不能及时看到获奖论文。二三年之后,当大家看到论文集时,文中的很多观点可能已经过时了。其二,大部分论文集只下发给学会的会员,而非会员则不知道学会出版论文集这一信息。因此,获奖学术论文无法得到广泛的传播。还有些论文,虽然不能获奖,但是论文中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值得提倡,但却也因为没有获奖而被束之高阁。

(四)、档案人员写作功力欠缺

1995年至2000年,档案学术成果评奖活动征集到855篇学术论文,而仅有119篇论文获奖,占论文总数的14%。多数论文质量不高,反映出大部分档案人员的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不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①对于一篇档案学术论文,有没有提出新的论点和问题,对档案工作是否具有指导意义,选题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没有获奖的论文中,很多论文在选题上存在问题。有的论文作者将别人已经研究多年的问题作为选题,而自己又不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比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题目已经研究了好多年,如果不能有独到的见解则很难有所突破,而且容易出现抄袭的现象,让人一看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的作者选题过大,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无法驾驭全局。如一个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的论文题目为《中国档案馆的演化及其依据》,这个题目需要作者对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起源、发展及其变化有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而这篇文章最终因作者的材料依据不足,而没有写作成功。

2、文章缺乏新意,论述不够充分

这方面问题在大多数论文中普遍存在,也是导致论文写作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文章缺乏独到见解,观点陈旧,信息量小;二是文章论述一般化,洋洋洒洒数千字,却都是泛泛而谈,浮语虚辞,空洞无物;三是论点与论据不相协调,论据不够充分,文章缺乏说服力。

3、档案工作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

“档案工作经验是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对档案工作过程的各种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②“经验不是科学,只是处于较低层次的感性认识,它代替不了理论的指导作用”。③

档案人员所撰写的论文,都能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叙述清楚,但是能将这些问题分析、总结并形成理论者甚少,因此许多文章缺乏理论深度,致使论文既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对档案工作实践也无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基层档案人员长期在某一个单位从事档案工作,其工作经验不免带有-定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二是有些档案人员平时阅读档案业务书籍、报刊较少,对学术界发表的论文内容了解甚少,不能在较高的水准上作进一步思考;三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交流较少,除定期参加协作组或学会组织的一些交流活动外,档案人员没有更多的机会就档案业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分析与交流。写作缺乏理论基础,也就很难将工作经验升华为理论。

二、几点建议

档案人员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档案人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档案学术团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档案人员应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档案工作者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阅读业务书籍、资料,善于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并加强对档案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与了解,掌握档案学研究发展动向及学术动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为促进档案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协调、处理好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让学术研究工作在全市档案事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把档案学术成果评奖与职称评定联系起来,将会更有效地激励档案人员从事档案学术研究。

(三)、北京市档案学会应针对每年的学术成果评奖召开讲评会,邀请参加评奖工作的评委对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让作者知道自己的论文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通过论文讲评会,档案人员可以系统地掌握如何选题,如何调研分析、如何谋篇布局等要领,逐步提高写作技能。

(四)、北京市档案学会要鼓励、带动我市档案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如制定课题,组织人员开展调研等,提高我市档案学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五)、市档案学会及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学会分会及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根据会员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组织学术研讨、学术论文交流、学术论文写作培训等活动,使档案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交流,互通有无,博采众长。

(六)、市档案学会应加强档案学术成果的推广

首先要及时出版论文集,加强宣传。学术成果评奖之后,学会应及时将获奖学术论文出版发行,并将这一信息刊登于相关刊物上,让更多的部门和人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档案学术成果的信息。其次要加强学术观点的交流与推广。对于那些虽然未能获奖,但是论文中包含一些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对工作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术观点,学会可以对其进行归纳、汇总,然后组织会员及档案人员围绕这些观点展开讨论,并可邀请档案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并及时解答档案人员提出的问题。

随着我市档案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从而为全市档案人员从事学术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①林清澄《档案学术论文写作概要》,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②尔东《论档案工作经验》,《广州档案》1993,3.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论文评价;学术论文;质量评价;大众评价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04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020-05

〔Abstract〕Existing academic papers evaluation methods mainly use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or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as evaluation index,which can not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academic papers content in a comprehensive way.Ba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academic papers evaluation,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public evaluation by mos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which has a theoretical basis named berrypicking model by Bat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public evaluation,the structure of index system of the public evalu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was discussed,the meaning of specific indexes such as paper rating,the type of papers value,the expert opinions,public comments and other authoritative indexes were explained as well.

〔Key words〕papers evaluation;academic papers;quality evaluation;public evaluation

目前我国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主要采用文献计量等方法,从论文被引用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外部特征指标对论文进行评价,反而缺少对论文深层价值的评价和探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术论文是围绕客观现象形成的个人主观论述,隐性知识属性比较突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一概而论。加之论文本身几乎不存在可直接用于价值评估的量化指标,导致学术论文深层价值的评价工作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评价论文价值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使用客观易行的外部特征。近年来,随着科学出版由原来单一的纸质出版模式向多渠道、多维度的网络出版模式转变,学术用户间的时空隔阂被打破,学术论文的获取也变得唾手可得。在这种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学术论文质量评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1.1论文评价方法类型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衡量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科研项目成果价值、科技期刊总体水平的重要参考。在长期的论文评价实践中,为了使学术论文评价的结果更为可靠,学术界早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识:论文评价要重实绩而非头衔;重质量而非数量[1];减少期刊等级的影响力度[2];考虑建立平衡不同学科学术评价的指标体系[3];考虑开放存取环境下的论文评价标准[4]等。根据评价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及指标可以划分为“以刊评文”、“以引评文”、“以人评文”、“以网评文”4大类。

在“以刊评文”的方法中,主要采用期刊影响因子(JIF)作为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因子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计量工具。多年来,期刊影响因子一直是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最有效指标[5]。期刊影响因子高意味着期刊所载论文平均质量比较好,其学术价值比较高。

在“以引评文”的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指标有引文分析法[6]、引荐分析法[7]、h指数[8]、g指数[9]等。这类方法指标是基于论文被引情况进行计量的,一般情况下论文的被引量高说明其学术价值得到许多科研人员的认可。

在“以人评文”的方法中,“人”主要是指具体学科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主要形式有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等。比较典型的有F1000(Faculty of 1000 Medicine)同行评议数据库[10],该库通过世界上5 000多位生命医学领域重要专家的评价和推荐,对该领域学术论文的学术成就进行客观评估和分类,以便研究者轻松掌握学科研究进展。

在“以网评文”的方法中,典型代表有近十年来兴起的Altmetrics计量方法[11]。Altmetrics方法通过获取社交网络中有关学术内容的下载量、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推荐数等数据,分析W术论文及相关内容特定时段的学术影响力。此外,David Shotton[12]以网络出版环境为背景,提出了一种针对在线出版论文的五星论文评价模型(The Five Stars of Online Journal Articles)。该模型从同行评议水平、开放获取程度、电子内容完善程度、数据集可用性、元数据机读性建立了5个评价维度,采取量表方式对各维度进行打分,以此对在线出版论文进行评价。

1.2论文评价方法评析

随着论文评价活动的开展,这4大类评价方法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但在学术论文的实际评价过程中,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1.2.1间接评价揭示深度有限

“以刊评文”、“以引评文”的方法是通过测度产生的后续影响,来替代对论文内容价值的直接评估。主要采用被引次数、刊载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外部特征作为论文价值的表征。这两种方法是基于数据分析的客观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出一篇论文对其他学者及其论文成果的主观影响。并且,一旦一篇高质量论文的高被引次数拔高了一本普通期刊的影响因子时,利用影响因子对该期刊其他论文进行质量评价就会失当;当出现为了引用而引用的自引和“同刊互引”现象时,论文的被引次数也无法有效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水平。

1.2.2u价效果受限于评价主体

“以人评文”的方法是对论文内容的学术成就进行主观评价的尝试,但其评价主体仅为特定的专家团体,评价效果受限于参评专家的数量和水平,存在评价过程透明度低、评价结果可操作性大的潜在问题。同时,同行评议也存在“马太效应”,即年轻学者因知名度不高而很难成为评议专家[13],可能会出现用老观念评价新文章、影响学术创新的情况。

1.2.3网络评价不稳定因素较多

“以网评文”的方法在采用客观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社交网络的相关数据以及元数据信息引入到计量分析中,丰富了评价数据的类型和来源。这一方法的进步意义在于:一是它扩大了评价主体的范围,肯定了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参与到学术论文评价活动中的价值;二是减弱了学术论文从发表到第一次被引用期间的价值迟滞。然而,“以网评文”存在着参与评价的部分互联网用户学术素养不高的隐忧,其评论、推荐、转发、点赞等数据极易受到舆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学术论文计量分析结果的波动,无法准确反映出一篇论文的真实价值[14]。

综上分析,客观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期刊的水平、发表后的引用次数等作为指标,无法全面展现学术论文的价值。在主观的评价方法中,论文评价主体限定不够合理,或为学界专家精英,范围过于狭小,或为互联网用户,范围过于宽广。总体而言,目前尚未形成一种完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文内容评价方法和体系。

因此,本文提出“大众评价”的论文评价思路,将评价主体界定为“学术大众”。“学术大众”是指来自于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而非广义上的社会大众。考虑到论文评价所需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背景,社会大众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不一定具备基础的知识储备,让其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是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的。通常情况下,学术研究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对其所处领域研究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针对学术问题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提出个人的见解,此为学术论文大众评价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已有的论文评价指标,对网络化出版环境下论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体系进行探索,以期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大众评价的理论基础

Marcia J.Bates[15]于1989年提出了“Berrypicking Model”(浆果采摘模型,如图1),用以描述网络用户的信息搜集及获取行为。Bates指出,在信息搜寻过程中,用户不同于传统模型所描述的――遵循单一不变的问题需求进行搜索,而是从某一话题的一个简单初始特征开始,在与不同的信息接触过程中受到反馈和启发而产生新的搜索目的和方向,进而发现一系列有用的信息和证据。在搜索过程中,搜索目的就像待采摘的浆果,分布在不同地方,吸引着用户的目光,改变着用户的搜索路径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触发的信息事件。Bates提出的Berrypicking模型不同于传统信息搜寻模型的关键在于,它看到了用户搜索需求的动态变化,重视搜索过程中信息的积累和反馈,以及用户想法(Thought)对搜索过程的“进化”影响和搜索结果的决定作用。

Berrypicking模型可以用于描述学术研究者的文献阅读及论文评价行为。在此模型中,每一篇论文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论文评价体现在单元联系的构建过程中。学术研究者在围绕特定主题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时,一般会从一篇具体论文入手,基于阅读感受形成一定的评价(即Thought),通过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似文献或相关文献等路径,进行下一阶段的论文阅读和价值判断,最终形成一条独特的有向知识路径(如图2)。在这一路径中,体现出了不同论文内容价值的关联关系,包含了多重信息和重要价值:从论文起点到终点记录着学术研究者论文阅读收获的变化;从阅读过程的递进关系可以反映出上一篇论文对学术研究者下一篇论文选择的启发和作用;串联前后论文的评价(即Thought)包含了学术研究者与论文内容互动时产生的稍纵即逝的隐性知识――这也正是学术论文内容价值最为本质的体现。

从Berrypicking式的论文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学术研究者进行论文评价是具有可行性和实践基础的。首先,论文评价往往基于对论文内容的阅读,而论文阅读在学术研究者的学术研究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学术研究者对于阅读过的学术论文,通常都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次,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术研究者对论文内容价值的评判(即Thought)成为推动学术论文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来,由学术研究者组成的学术大众进行学术论文评价,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

3学术论文大众评价指标体系

3.1大众评价的应用分析

大众评价在互联网社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价模式。以“豆瓣读书”()为例,豆瓣读书是目前国内较为成熟、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化阅读平台,是一个以图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社区。从大众评价角度看,豆瓣读书评价的对象是图书,主体是广泛的读者用户,采用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开放性的特点,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豆瓣评分。在豆瓣读书中,图书评价使用的是直观动态的豆瓣评分。该评分等级从一星到五星,分别代表着该图书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的五种读者阅读评价。系统根据用户给出的评分计算出图书的总体评分,并展示出不同等级的评分人数。评分对于图书本身、作者、出版方、读者等不同的群体均有较大的影响。

2)图书标签。豆瓣读书以标签的形式揭示出了用户对图书特征的定义。豆瓣图书的图书标签由用户和系统进行共同标引,标引的标准是多样的。系统推荐的标签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用户在此基础上以图书的题名、作者等外部特征,或内容题材等内容特征,以及依据用户需求产生的标签进行标引。因此,按照图书不同的标签可以就对图书进行分类浏览。

3)热门评论。在豆瓣读书中,读者可以就一本书撰写不超过350字的短评、字数不受限制的长评或针对特定页或章节不限字数的读书笔记。公开评论中,被更多用户认为“有用”的短评及书评会进入“热门”评论。由此,好的评论会带动更多用户参与到图书的阅读和评价中,将大众评价的效果放大。

4)最新评论。豆瓣读书将用户的评论按时间顺序进行显示,最新发表的短评、书评会在页面中有所显示。大众评价往往数量极多,为了公正客观地展示广大评价者的评语意见,最新评论的方式便成为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通过对豆瓣读书具体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到:豆瓣读书立足于用户大众对图书的评价,注重读者评价意见的反馈,其大众评价模式体现出公开平等、互动性强、实时性高的特点。同时也印证了,“大众评价”作为一种开放式、多用户参与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方式的实用效果得到了体现。可以看到,大众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评价者的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使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因此,本文尝试将之运用到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中。

3.2学术论文大众评价的特点

3.2.1与豆瓣图书评价模式的异同

学术论文大众评价与豆瓣图书的大众评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的是,学术论文大众评价邀请更多的评价主体参与其中,以反映出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之不同的是,学术论文的大众评价会对评价主体做出限制,并非所有的社会大众,而是与学术论文息息相关的学术圈工作者。

3.2.2与传统论文评价方法的关联

学术论文的大众评价与目前所使用的论文评价方法相比,是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的。

首先在形式上。传统评价方式是权威性、集权式的,评价权利由少数机构和组织持有;“大众评价”的新意在于评价主体的扩大化、评价方式的开放性――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人员对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都有发言权,其个人评价会对总评价构成一定贡献。

其次在内容上。传统评价方式多倾向于关注可用于定量分析的数据,对于内容研究持保留态度;“大众评价”的重点在于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的相互结合。

再次在指标上。传统评价方式通过使用被引用次数、期刊影因子等外部指标来完善论文评价体系;“大众评价”则是以论文评分、大众评价等大众指标为基础,辅以现有的权威指标,构建出一个论文评价的综合体系。

最后在效用上。传统评价方式主要关注评价后的学术影响力;“大众评价”方式的意义在于实现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同时,突出了学术圈对学术论文内容价值大范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

3.3大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术论文的大众评价是在网络出版的开放形势下,以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为基础,将学术大众作为评价主体,通过现有评价指标与大众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术论文内容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因此,学术论文大众评价在现有论文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选取了大众指标和权威指标两大类型的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这两类指标的交叉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评价指标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使学术论文质量得到更为鲜明的揭示。

3.3.1大众指标

大众指标作为学术论文大众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主体,是以学术大众对一篇论文的评价意见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指标,具体内容包含了论文评级、价值类型、专家意见和大众评语4个指标。

A1 论文评级。此指标是通过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方式,对论文的内容价值进行分级评价。对每一篇学术论文的评价可以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其中A表示论文非常有价值、B表示论文比较有价值、C表示论文有一定价值、D表示论文不太有价值、E表示论文没有价值。学术大众可以对论文内容进行评级,由此得到一篇论文内容与价值的总体评分。

A2 价值类型。每一篇已发表的论文都有其学术价值,价值类型这一指标正是通过标签(Tag)的形式,对一篇学术论文的突出成就加以分类标引,揭示出论文内容的深层价值。例如,使用“经典理论”、“研究新方法”、“研究新视角”、“关键实证”或“新发现”等标签,从其理论方法、研究视角、实证过程或研究结论等方面揭示出一篇论文成果的突出价值。

A3 专家意见。意见与评语的指标,主要是采用文字撰写的形式,将学术研究者对一篇论文内容价值的评价进行转化输出,以供进一步的分享和讨论。专家意见是指学科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专家对一篇论文的评价和具体意见,是以专家的主观意见形成的定性评价指标,同时也是对量化评分的一种补充。该指标与同行评议的区别在于专家人数并不设上限,符合“专家”资格的学术研究者都可以将其对学术论文的意见作为专家意见进行。这部分内容往往具有数量少而内容精的特点,对于论文评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A4 大众评语。大众评语指标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广大工作者对论文价值的直观感受和评价,同样以文字形式进行展示。与当前使用的评价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大众评语的参与不设高门槛,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学术圈人员均可参与其中。这一指标一般具有数量多、观点丰富的特点。大众评语与专家意见相结合,可以使论文内容价值得到更加完整的呈现。

3.3.2权威指标

权威指标是学术论文大众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辅指标。此类指标主要来源于权威机构的学术论文评价相关指标,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可为大众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增强学术论文大众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主要包括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作者h指数、全文下载次数、网页全文浏览次数等具体指标。

4总结

近年来,随着Web2.0思想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学术论文评价愈加趋向于对论文内容主观价值的探索。综合分析当前学术论文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以学术大众为主体开展学术论文评价的思路,并说明了学术论文大众评价采用的论文评级、价值类型、专家意见、大众评语等具体指标及内涵,以期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论文评价方法和体系,突出学术大众在论文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价值,推动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为使学术论文质量的大众评价更加完善,在后续研究中还需对这一评价方式及其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实际评价效果进行探索和实证。

参考文献

[1]李哲峰,诸平.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走出“以刊论文”误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4):72-77.

[2]金铁成.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三大误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84-286.

[3]郭红梅,何苗,邢星,等.不同自然科学门类间论文学术影响力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合理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2):62-68.

[4]刘菊红,黄凯文.开放获取资源评价模式的研究:基于单篇论文质量评价[J].新世纪图书馆,2015,(5):91-96.

[5]Donato H.Traditional and alternative metrics:the full story of impact[J].Revista Portuguesa De Pneumologia,2014,20(1):1-2.

[6]张慧敏.引文分析法的内涵及研究实证[C].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2006:174-177.

[7]周春雷.引]分析法:一种新的引文分析法[J].情报学报,2010,29(4):671-678.

[8]Hirsc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9]Egghe L.Theory and practise of the g-index[J].Scientometrics,2006,69(1):131-152.

[10]陈美伦.一种新的医学论文学术评价系统――医学F1000[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2):70-72.

[11]崔宇红.从文献计量学到Altmetrics:基于社会网络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2):17-20.

[12]Shotton D.The Five Stars of Online Journal Articles-an article evaluation framework[J].D-Lib Magazine,2012,18(1/2).

[13]谢岩岩.F1000同行评议数据库与SCI引文评价机制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14]毛鸿鹏,张志强.Altmetrics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5,(3):134-140.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科学通识教育的特点,特开设此门课程,目的在于规范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增强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提高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术论文和学术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学术研究;训练

在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的常态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大学毕业应取消论文写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科生没有办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导致高校学生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应被取消。深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本科生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因此很难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点,使得本科生学术论文的抄袭率屡增不止。为此,互联网上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降低重复比率的“特殊服务”,也不乏诸多“前辈”所传授的降低重复比率的各种经验,例如转换句型,调整文字顺序,语言互换转翻译,等等。这种“传、帮、带”的结果使得本应该认真、严谨才能完成的学术论文成为了文字游戏,甚至还衍生出互联网下大学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相似度、抄袭率检索等生意的火爆。上述现状的存在,使得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越来越浅薄、粗糙,对提高其知识能力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显然,要使本科生学术论文回归本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训练,为今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存在的各种弊端,有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没有必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再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笔者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对科研的基本过程得到初步的掌握。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管日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假如大学生在党政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要学会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这免不了在大学阶段就要学会收集与整理材料,使其能在提出问题之后准确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对于将来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其科研能力,专研经济学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难题。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无限创造和细致入微进行观察的能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不能因为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否定学术论文的必要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学术论文乃至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不仅是本科生在即将完成自己学业所呈上的一份答卷,也是对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显然,该份答卷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素养的养成水平。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如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对高年级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从而为其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程度的学术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就会面临来自考研、找工作或出国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接受“综合论文训练”的过程中选题和写作“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作为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必要性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不但培养出大批富于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其他职能的履行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培养研究型的本科生就是其最重要的任务。然而,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之初不清楚学术论文写作的规则,也不深入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建议,这使得很多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所做的报告作为学术论文,但显然不是的。因为从文体来看,学术论文应当属于议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是一种剖析经济事物、论述经济事理、发表政策意见、提出政策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文献阅读、摆事实和严格论证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或假设的正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一般而言,就其内容来讲,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内容是解决经济现状或某一经济问题,这种论文既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也可以提出经济学中的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通过研究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学术论文可以是平时的一篇作业习作,也可能是毕业论文,而前者显然是后者的基础。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就是希望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让学生对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理解,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设计的一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本课程的目的并非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表述学术思想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内容庞杂,经济学的分支错综复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中国经济问题,也有许多经济现象有悖于经济理论的特殊情况。大学生学术论文本身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例如,本科生由于选课较多缺乏写作经验,尽管写出了很多课堂作业,但写出的内容并非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此外,本科生的教学还未转向以引导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的过程中。因此,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规范性相对于创新性而言,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意义更为重大。

三、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课程对象及课程设计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对象是接受通识教育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说,他们的知识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在通识教育的培养下,这些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兴趣浓厚,知识结构完善,经济学知识和基础则更为扎实。然而,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经济学专业方面,由于其大四毕业时转入经济学专业也才两年半,跟大学一入学就进入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比,经济学基础显然薄弱,同时由于受到了社会学等专业通识教育的影响,学生在经济学问题思考、研究和写作上会受到来自不同专业知识的干扰。基于上述两个问题,通识教学体系之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更有必要接受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帮助其尽快学会写符合规范的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选题上,各方面都错综复杂,穿插在一起。为了使大学生能更有效地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特将课程设置如下:课程设置2学分,每周两课时,共计24课时,分别由四名教师参与,一名教师负责组织课程正常进行。具体设计如下。第一,请四位教师参与授课,分别从论文选读、文献整理、经济学论文写作方法、行文要求、文献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每人授课两次,每次两个课时,课后给学生留一定的阅读内容。在阅读文献方面,以往的教材是结论式或既定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可能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式。因此,要学会写论文,首先就应该多读优秀的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要坚持不断地写作。此外,学生不仅要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还要养成给每条笔记起题目的习惯。其次,学习写作的步骤。包括阅读、思考、研究、列提纲、打草稿、朗读、修改、多余材料的处理等。第二,抽签选题,忽视选题带来的主观性影响。选题由组织授课者根据课程讲述和当前经济时事拟定不少于20个学术论文题目,并让有选课的学生抽签决定论文题目。整个学期尝试三次小论文写作,授课教师要对论文选题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破题,并在选定题目之后对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给予方法指导。在写作方法上,撰写论文需要不断考证、辨析和评述,必要时还需要辩驳。如果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停滞,应重新写一份范围略窄一些的概要,这份概要涉及下面几句话或几段话谈论的要点。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概要,其要点都应该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也就是要记录具体的观点,而不是写出导论或结束段。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手头准备一张纸,写下一些词语或记录下一些头脑中闪现但尚未用到的概念。出现灵感的时候,不要靠记忆记录这种灵感,一个词组或单词即可以唤起对这个灵感的记忆。把学术论文写作提纲看成助手而不是主人。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僵局时,就像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那样,查看一下提纲,做一番修改,重新读一读已写出来的内容,扪心自问所写论文下一步的方向,想想自己要解释清楚什么问题。写完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技巧就是大声朗读并不断修改,如此才能从语言上获得读者的倾听。第三,举办两次学术沙龙,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在举办学术沙龙的过程中,要以学术论文匿名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请他们分别提出学术论文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匿名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不留情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更为客观地找到学术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以绝后患。第四,模拟一次学术研讨会,启发学生的学术思考。请授课教师或本单位其他有经验的教授参与点评,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再次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做好准备。

四、结语

通过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会使其经历撰写学术论文的全部过程。这不仅能使学生三年多来学习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得到检验,而且还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此外,通过学习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课程,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之际,利用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对经济学专业领域更为深入或现实的专题进行继续研究。这不仅会培养学生科研的志向,而且对于增强学生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作者:靳卫萍 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立彬.“学术研讨会”与高校本科生的学术规范训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3):64-66.

[2]庄边.学科升级与学科建设: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装饰,2014(7):54-61.

[3]张海燕.大学生学术写作能力训练的原则、模式和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18-20.

[4]苏鑫.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油教育,2015(2):8-9.

[5]杨冬.关于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规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1):43-46.

[6]朱文通.关于学术训练及其他[J].社会科学论坛,2013(5):102-108.

[7]罗红燕,罗林坤,周剑,等.利用学术案例训练法提升本科生信息素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47-250.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硕士;培养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42-02

自2001年入世以来,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使得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呈现阶梯式上升,带动国内经济腾飞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16.4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6万人,上升了约3.4倍。然而,2013年我国的GDP增速首次突破8%,除了决策层和政策制定者反思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外,教育界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学硕的学术观现状及特点

研究生的学术观是指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看法,其正确与否关系着学生科学研究的动力、效率和效果。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学硕的学术观存在很多乱象,诸如急功近利、科学研究的主动性较弱、学位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等。基于问卷调查的选项设计,我们从选择学硕的原因、学术研究价值观、学术研究目的、对抄袭现象的看法、是否具备科学研究的方法五方面阐述我国学硕的学术观现状。

1.经济因素选择学硕。很多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是,提升学历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把硕士学位当作获取工作岗位的一块敲门砖。据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选择学硕的几个代表性的原因包括:兴趣爱好、为工作增加砝码、父母老师建议以及费用。由于学硕和专硕的学费差距较大,使得学硕成为众多学生报考的首选。

2.对学术研究的看法不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硕认同学术研究是有价值的,约41%的学硕认为学术研究比较有价值,约23%的学硕认为学术研究非常有价值。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学硕撰写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人数凤毛麟角,大部分学生因为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撰写创新性论文,部分学生因缺乏必要的训练不知道怎样撰写有深度的论文。究其原因,这与学生仍然与没有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息息相关。

3.学术研究目的的功利化。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校园招聘中,除课程成绩外,开始重视学生学术情况,在校期间获得过科研立项的学生往往被大公司所青睐,所以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应聘竞争力,会选择进行学术研究,比例约为48%。功利化的学术目的只能昙花一现,在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后,其研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

4.能够容忍论文抄袭和剽窃。近年来,有关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和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调查了学硕对论文抄袭的看法。其结果发现,约10%的在读学生认为剽窃抄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约23%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接受。

5.缺乏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顺利进行的工具、手段和保障,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过程。调查研究发现,约40%的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并不了解,甚至不关心。比如,调查问卷的设计机制、Eviews和Stata等软件的操作机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收集数据时设计了问卷,在分析数据时使用了相关软件,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软件的操作原理均是未知数,当然,所得对应结论的科学性和隐含的政策含义也有待商榷。

二、学硕学术研究水平偏低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各种国际竞赛中都能摘金夺银,但最终成为科学家的却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高等人才科研能力偏低。而我国的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以培养科研一线人员为目标,所以探究我国学硕研究水平偏低的原因,对于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从培养模式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角度,挖掘学硕研究水平偏低的内外动因。

1.社会不正之风助长浮躁学习风气。在国际化的今天,部分高校研究生采取两年制,职业竞争导致就业压力日趋上升,促使部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习去接轨社会。其结果是,学硕不学,科硕不科,热衷于实习和赚钱,为了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没有崇高的学术追求和学术道德。

2.学术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调查显示,约51.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比如,以期刊级别来判断论文质量的高低。其实,不同的学术领域,其研究方法、思路和工具差别很大,有时候,不同学科的论文进行跨学科比较,真的很难,笔者认为也没必要。因此,判断一篇学术论文质量的高低应放到具体学科领域内来看,不能泛泛地以期刊级别定论。

3.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在招生环节,部分高校注重规模发展,扩建校区,扩大研究生的规模和人数,因此,研究生选拔标准单一化,仅以分数论英雄,忽视了科研培养潜力的差异。在培养环节,许多高校对入学新生就明确提出论文质量和数量方面的硬性要求,若无法达标将不能毕业,这种硬性要求使得学生在压力下创作,并非出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当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4.知识的原始积累匮乏。众所周知,庞大的知识储备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必备前提。虽然统计结果支持这一观点,约33.8%学硕赞同知识储备缺乏是导致研究水平不高的主导原因,约24.9%的学硕认同学术道德缺乏是影响学硕研究水平偏低的主要内因,然而,访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对图书馆资料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不完全掌握具体某一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前沿问题,这样,部分毕业论文中出现“以偏概全”、“分析浮浅”、“实证数据不符合模型的假设”等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下降,尤其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兴趣,拖延心理严重,这些内因促成了学生学术研究动力不足、求知欲下降。根据耿希峰等在2010年的调查统计发现,在高校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中,缺乏方法表现最为明显,懒惰行为次之。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是导致学硕研究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

6.导师疏于管理,学术道德缺乏。访谈发现,部分导师责任缺乏,与学生联系不深,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学术道德缺乏也是影响学硕研究水平偏低的一个因素,经常出现“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甚至多发”、“论文搭便车”等现象,这些势必会导致学术氛围淡薄,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偏低。

三、提高学硕研究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为提高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改革学费收费制度。如上分析,学费是很多学生选择学硕的一大因素,然而,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硕士研究生而言,专硕毫无疑问是更佳的选择。所以,降低专硕的学费,使得专硕学硕学费水平相当。

2.深化改革学术评价体系。鉴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本文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评价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式,学术论文要侧重理论创新和应用效果,项目评价要侧重是否解决某一问题或政策实施效果,人员评价要注重人的发展潜力。

3.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严格把好招生关,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摆脱数量规模影响,重心摆在生源的质量上。具体的,除了初试分数外,建议增加复试环节,对某个领域考察学生洞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环节,注重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的结合,在课程中增设实践应用,做到理论从实际中来,高于实践。

4.提高学生的自我科研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科研能力的自我培养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学校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挑战杯、圆桌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潜能,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点、线和面。另外,学生自身也要增加知识储备,在储备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把握科学研究热点和难点,实现厚积而薄发。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的发展都需要以良好的学风为前提,然而,现如今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缺乏方法、自制力差、懒惰行为等不良学习行为。改善研究生不良学术行为可以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来加强: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普及现在社会工作竞争的压力,以培养研究生的忧患意识,鼓励学生居安思危,积极进取,督促学生改掉陋习。同时,研究生自己也要克服懒惰心理,刻苦勤奋提高责任意识与危机感,积极完成学术活动中各项任务。

6.强化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道德是“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独创性”的奠基石,与其说社会风气助长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败坏,还不如说,学生自己的投机取巧和侥幸心理导致了他们的学术道德不端。当然,研究生本人也要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诚信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方润生,方东姝,郭朋飞.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

[2]李志,曹倩,明兴建.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观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3]张媛媛.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探析[J].理论探索,2013,(5).

[4]程海延,潘家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业、双导师培养模式探索及建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5]贾挚.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途径探究[J].人才就业与培养,2015,(8).

[6]徐丽娜,张静苗.浅议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7]耿希峰,李俊刚,马丽枝.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心理表现及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

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研究生学术研究的贡献

作为高校重要的学术研究参与力量,研究生在高校的学术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人欣慰。但是有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诚信问题也让人深感不安。调查表明,研究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实验中的诚信缺失。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研究能力,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是最严谨、求实、不容搀假的学问,它要求研究者通过严格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去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或揭示科学规律,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科学实验。所谓科学实验,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环境中或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科学实验同观察一样,都是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探索的基本途径,是获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创造或创新智慧。

在科学实验中,可以培养研究生正确的科学方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实验也是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完成研究课题的基础。研究生要以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对待科学实验。但是,在现实中,少数研究生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违背科学实验的诚信要求,进行实验数据造假。

这些都是研究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诚信缺失表现。

第二,论文撰写中的诚信缺失。撰写学术论文是研究生必做的功课。首先,论文是研究生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基础上具有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术论文的质量,可衡量出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高低。其次,学子们数年求学,学得如何,以学位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衡量评价的形式。实际上,学位论文应该就是学子求学过程中学习学术研究、从事学术探索的成果结晶。学子这方面的学习、研究、探索的成效和成果、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学位论文可以反映出来,所以学位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中的诚信缺失。是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传播和交流学术研究思想与成果的需要。研究生在过程中也有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论文一稿多投。据笔者访谈了解,研究生为了提高的几率,常常一稿多投。有时也因为版方不能及时回复投稿信息,致使研究生误以为自己的论文没有被录用而转投其他刊物,结果也造成一稿多投。此外,也有研究生投机取巧,一稿多发。他们不改变文章的主要内容,将题目和结构稍为改变,或把这篇论文化整为零,然后以多篇文章出现在多本杂志上。

二、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归因

诚信问题无处不在。当前研究生存在学术不诚信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研究生自身原因,也有学术制度、社会环境等原因。归纳起来,有个人价值取向偏离、个人学术修养不到位以及学术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认识到这些原因,对开展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是有益的。

第一,个人价值取向偏离。学术不诚信跟个人价值取向偏离有着较大的关系。学术诚信是个人价值观念的外化,是学术行为主体依据道德意识做出合乎学术价值观的道德抉择的结果。研究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晴雨表”,表现出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信息交流畅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各领,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蔓延到学术研究这种非功利性活动领域,一部分研究生价值取向向个人倾斜、向功利倾斜,他们丧失对至高生活境界和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待学术研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放弃了自身在维护学术诚信上的责任。他们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偏重眼前的物质利益。在竞争的压力下与困难妥协,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之下淡忘作为学者应有的基本价值观和规范性要求,认为献身科学、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价值的实现相矛盾,置不准抄袭、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等学术道德规范于不顾,在学术研究中不是匆忙轻浮、草率行事,就是放纵自我,随波逐流。

第二,个人学术修养不到位。学术不诚信,从根本上说是学术修养问题。学术修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术道德修养,一是学术研究水平修养。前者是思想修养,后者是理论修养。学术研究的第一特征就是它的诚实性和严肃性。因此,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要求研究生在学术领域中应该有着崇高、伟大的目标,自觉地抗拒“人的物化”的社会对自己学术修养的阻滞和侵蚀。在学术活动中遵从学术道德规范,严谨求实,不抄袭.更不捏造事实,自吹自擂。良好的学术研究水平修养要求研究生具备进行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掌握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良好的学术修养是研究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发展自己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在学术界立身处世的根基。

三、研究生学生诚信自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防止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偏离。研究生学术不诚信行为的产生,危害了研究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偏离。因此,开展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有利防止研究生培养目标偏离现象的产生或蔓延。

研究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研究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应当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了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能从己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符合时展的专业人才。对硕士生来说,一方面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比本科生更为高深的知识,还要通过科研实践,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养成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应有创新成果的发表。

第二,维护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声誉。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学术研究领域提供优质人才,社会也对研究生寄托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知识创新的精英和维护学术公正的楷模。然而,一少部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使人们对研究生的能力、素质产生了怀疑。不诚信事件的屡屡发生,难免不使研究生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名声扫地。

第三,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精神文明表现在许多方面,学风是其中最重要的体现。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和扩大。由于研究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其学术诚信与否,对学风、校风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无疑对大学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一向把自律看作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一个没有自制能力的人,难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在学术诚信教育中,“自律’,是指研究生依靠学术理性、学术信念和学术道德自觉自愿地发挥主体的意识、潜能的能动活动过程。学术诚信只有通过道德个体的自律,即自己要求自己,才能最终内化入研究生的心中,成为个体的自觉自主的行为。所以,通过加强自律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术行为,做必须做或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学术诚信自律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善超.当前我国科学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2004.

[2]史孝强.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研究[D].武汉:中国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XM-hlj-2011117)。

上一篇:银行卡产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全球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