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1 02:26:27

学前班教学计划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学前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的要求及分析

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 学前班班务计划

一.班况分析:学前班本学期新生5名,共有孩子32名,年龄在5—6岁之间。通过上学在期末的测查及平时的观察,我们对孩子在身体、认知、社会性三方面有了相当的了解,以下是三大领域的详细分析:

身体发展方面:

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大肌肉动作:孩子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正常水平的约99%,学会了有组织有纪律,学做文明孩子的良好思维。

2.小肌肉动作:多数孩子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孩子不会握笔,有的孩子写字时不时写倒笔画(笔画笔顺颠倒)就是姿势不正确等。

3.生活能力:一部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一般。自制能力和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

4.自我保健: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还不太懂得自行增减衣服(或告诉老师)。

认知发展:

1.智力能力:学习了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分类。学习了运用视觉、触觉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等,学会区分早晨、晚上,学会听琴唱歌、听音乐节奏拍手。

2.语言能力:学会了用举手请教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听懂语意,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有些孩子发音不清,表达不完全或站立起来了不敢大声讲话。

3.自然概念:对身边的自然物感兴趣,在很多情况下会有顺序的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

4.数学概念:学会比较长短、多少、高矮;按图形配对分类等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接触。

社会性发展:

1.品德行为:使用礼貌用语、节约使用能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懂得收放玩具、爱护玩具和公物,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回家。

2.交往能力:多数孩子比较活泼,不认生。但有个别孩子比较内向,爱独处,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

3.情绪情感: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并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老师和小朋友等。

4.个性特征:与逐渐形成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部分孩子依赖性较强,自制力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专心做简单的事情。

二.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一>幼儿生活管理方面:

随时对幼儿进行思想健康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孩子进行重点指导,有认真按顺序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正确使用餐具,有文明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保持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洁,餐后会擦嘴和用水漱口;能安静入睡室,衣裤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二>教育管理方面:

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三会”目标和围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专项课题,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内容及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三.各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

<一>常规工作:

1.班级卫生保健管理:

抓好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使孩子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在每日的饮食起居中,得到细微的养护照顾,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2.幼儿安全管理与教育:

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安全、健康、科学化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在抓好孩子生活常规的同时重点抓孩子的学习常规。

<二>教学活动:

合理利用分区、分组、集体、方案活动、游戏等形式,确保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三>家长工作:

日常性的家长工作: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孩子情况,相互沟通提出建议等。

(2)运用家园联系,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个别交换意见,互通情况信息。

(3)以家长园地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园和班级活动安排和教育计划,结合各月重点并针对家教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介绍家教经验等。

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1)家访(或电话):

完成新生普访工作,取得家长配合、孩子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2)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有关制度;本学期园内的大型活动项目;对孩子在上学期的生活、学习情况作详细总结;分析班级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同时,教师还鼓励家长大胆提合理化意见,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进。

(3)家长开放日:

请家长来班,观看或参加活动,使家长以直观方式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方法,直接看到幼儿在园表现,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增强与教师的相互理解,增进情感联系,也为扩大幼儿的社会接触提供了良好机会和条件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 、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社会领域

1、知道四季变化与人、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主动探究人与四季变化的规律。

2、初步了解人类、动物、植物都生长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萌发“地球是我们的家”,应该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知道自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能做的几件事。

3、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知道应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

4、认识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情况,激发入学学习的愿望。

5、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助人为乐的愿望和情感,关心他人,积极认真的协助成人劳动,愿为弟弟妹妹做事。

6、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懂得个人的行动不应妨碍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语言领域

1、会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朗诵诗歌、散文。

2、能有顺序描述人和事,根据图片线索自编、续编故事。

3、能用连贯的语言有顺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正确运用反义词,掌握易理解的成语。

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种场合、用适当的音量、速度、表情讲话。

科学领域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会自编10以内及加减应用题。

3、 学习20以内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7、认识钟表、会看日历。

8、能主动探究各种科学、自然现象。

9、种植、观察、记录几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其实,幼儿园与学前班并没有谁先谁后,由低到高的关系。它们同属我国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机构,但学前班是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需要的一种补充;幼儿园接纳3―6周岁的幼儿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学前班招收没有条件接受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的5―6周岁的幼儿,对他们进行学前补偿教育。

按照这种补偿原则,很多有条件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是不需要上学前班的。但是,由于目前小学教育进程较快、大部分孩子都上学前班等等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学前班上还是不上,成了许多家长的心中难题。

[家长说]:

A:我家小孩是明年上学,要是想上学前班的话今年9月就得去,我也四处打听了一下,现在的想法是不准备让孩子上学前班。第一,孩子现在这个幼儿园虽然没有学前班,但大班的教学计划里也有识字、拼音和数学加减法的内容,我觉得这些东西让孩子在入学前有一个简单的基础就可以了,现在看来,如果能够按照幼儿园大班的教学计划完全掌握,应该可以满足孩子升小学的需要。第二,现在的学前班基本上是以学习为主,和小学一年级的生活流程差不多,每天玩和休息的时间都很少,有些学前班甚至还留家庭作业,我觉得这样孩子太辛苦了,跟提前一年上学没什么区别。第三,从学习内容上来讲,学前班的学习内容基本上就是提前进入小学课程,这样孩子上学之后学的知识都是已经掌握的,没有新鲜感哪来的求知欲啊,长此以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知识不求甚解都是极易发生的。

B:打听过很多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都说学前班必须得上。我们单位有个同事,她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上学前就没上过学前班,结果上学后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越学不会的越多,后来就不爱上学了,说老师和同学都瞧不起她。后来没办法,就换了个学校降了一年,上了两个一年级。现在好了,由于学过一遍,所以在学的时候就挺轻松的,也爱学习了。

C:我儿子现在正上学前班呢,其实,之前我一直对上不上学前班这个问题挺头疼,关于学前班的种种利弊我都考虑过,最后还是选择了随大流,既然大家都上,那咱们也上吧。这么做不是说我没主见,虽然我自己在家也能教,但我想孩子的成长主要还是一个集体化过程,没有必要特立独行,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代人的行为,再说,上不上区别好像也不会十分大,所以就按部就班随大流吧!

[老师说]:

学前班,上不上要因人而异

沈阳市和平一校教师 齐跃

学前班上不上?这个问题总体上来说要因人而异,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做出判断。

从目前小学一年级的授课情况来看,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由于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很多学习内容接受得比较快,因此喜欢展示自己,自信心也比较强,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良性循环,爱学习。

从老师的角度讲,有学习基础的孩子相对而言也比较受重视,因为他们一学就会,所以老师也愿意给这样的孩子表现机会。

以上都是上学前班的好处,当然,相对而言也有一些不利之处。比如说,从学习习惯上来说,有些孩子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失去新鲜感,老师再讲时,就容易溜号、不专心听讲。这种习惯养成后,对今后的学习非常不利。另外,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角度来看,过早地进入和小学生活非常相似的“学前班”生活,负担也比较重。

有些家长考虑到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可能会选择不让孩子上学前班,如果这样的话,孩子在入学之前,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也要帮孩子打下一些基础,以便日后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在学习基础方面,入学前,数学方面应该达到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语文方面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字词,认得越多越好,随着识字量的增多,也有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建议在入学前,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进行广泛阅读。另外,汉语拼音也要有一定的基础,现在小学用的语文版的教材,汉语拼音这部分的授课时间是一个半月,如果孩子之前一点都没接触过的话,学起来会很吃力。

在学习习惯上,如果不打算参加学前班的话,在入学之前也要尽量参加一些兴趣班的学习,无论是美术、表演或者棋类都可以,关键是培养孩子最起码能坐得住40分钟,以避免没下课就要上厕所、或是上课时也要吃东西的坏毛病发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有一样比较精通的特长,也会相应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从生活习惯上来说,孩子入学后要自己整理书包和服装,要自己收纳文具,看管好自己的东西,避免书本、文具经常丢的现象发生。

学前班学的都是啥?

好豆豆幼儿园园长 陈萱

学前班这一阶段有一学年的时间,分上下两个学期,幼儿的年龄在5~6周岁。在好豆豆幼儿园,这一阶段除了幼儿园教学大纲上要求的五大领域教学之外,还会根据时间情况,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堂语文和数学的课程。

在语文和数学课上,今年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但脉络上基本是一致的。上学期会进入拼音和数的计算,上学期结束时,数学基本上能达到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的独立运算;到学前班毕业时,拼音能够达到独立拼读,也就是说带拼音的书孩子能够独立阅读,数学可以达到100以内的加减法独立运算。而且,从下学期开始,还会进入思维训练和硬笔书法。英语方面,是每天都有英语课,用的也是牛津英语的教材,在学前班毕业时,基本上小学二年级英语课程能学完。

在生活方面,学前班上学期还有午睡,从下学期开始就没有了。户外活动一般能保证上下午各40分钟。

[专家说]:

沈阳师范大学郭瞻予教授认为,学前班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与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实际上,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把早期教育生硬地理解为提早教育。而学前班“读、写、算”的特殊功效正好迎合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殊不知,对于发育不够完善的幼儿来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比较;原因;建议

德国是学前教育的发源地,具有先进的自身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因此,比较研究中国与德国的学前教育,借鉴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对当前中国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德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中德两国学前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造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结合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与我国国情,对我国学前教育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中德学前教育比较

(一)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主要有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托儿所、“白天的母亲”、林间幼儿园等。具体而言,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交费入学;德国学校附设幼儿园主要为已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还不适合上小学的孩子而设置的公立预备教育机构,儿童入园完全免费;德国的学前班是针对不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已经适合上小学的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特殊幼儿园主要是为残疾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托儿所是为0-3岁双职工子女设置的保育机构;名称为“白天的母亲”教育机构是一种教育形式,一些不外出工作、在家照看子女的妇女在接受一定的培训后,帮助邻近职业妇女照看儿童,当儿童“白天的妈妈”;所谓德国林间幼儿园,是指以大自然为教育资源库的幼儿园,在这样的林间幼儿园里,儿童可以从事各种游戏和运动,从而既可以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又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并且不会使儿童因过多的管束而产生心理压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组成。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前的儿童,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幼儿园主要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同时也为父母参加工作提供了方便;学前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幼儿园里的学前班,另外一种是存在于小学里的学前班,学前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要进入小学的儿童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综上所述,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能照顾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状态的儿童,能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发挥其潜力;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偏少,不能很好照顾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需求的儿童。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大纲,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体验课程。这些课程以游戏为主,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独立性、合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中国,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体验课程涉及领域广泛,让幼儿大开眼界,课程以游戏为主,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我国的学前儿童所学课程涉及面也广,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多面发展,只是侧重点稍微有所不同。德国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以及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发展个性。而中国则是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出发,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比较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最明显的特征是混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小,每班不超过20人。这种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与“自我教育”的特点,日常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小组活动,基本不组织全班性的集体活动。然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编班是按年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大,每班基本都超过30人,主要是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德国的混龄编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量采用小组和个别教学的形式也能使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中国的学前教育则主要按年龄分成大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也阻断了不同年龄儿童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比较

德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学前学校教育辅助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换言之,家庭教育始终是教育的第一位。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各项活动,并在每学期开学初和家长讨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也欢迎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充分体现了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家庭教育是学前学校教育的辅助。每学期学前机构也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活动中教师告诉家长幼儿园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显得比较被动。由此可见,德国学前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而中国学前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殊不知家庭教育理应在学前儿童健康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不能包办学前教育。

二、中德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的比较不难看出,两国学前教育在教育机构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上差异明显。以下主要从政治背景、价值观念两方面来分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经济背景

就政治背景而言,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有很大的自。各联邦州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联邦儿童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等。在中国,教育部会颁发政策,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微观调整。就经济而言,德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德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此,两国政治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国学前教育在机构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差异。

(二)价值观念

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将孩子努力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就要不仅发展孩子的社会属性,而且要发展孩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换句话说,学前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中国的教育实情是: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不是掌握的途径和过程。因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学前教育更多地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对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的强调还不够,孩子与自然、社会互动也不够。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学前教育机构应多样化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而且每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特定儿童发展而服务的。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相对较少且没有针对性,学前教育机构都是整齐划一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就送去好的幼儿园,而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较少。鉴于此,我国应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注重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德国学前教育目标的鲜明特色。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目标侧重于对儿童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过早地摄入了小学才该学习的知识内容,而较少关注对儿童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适当借鉴德国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实际,顺应儿童天性,培养儿童独立的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三)学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因具有混龄编班与较小班级规模这两个特色,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以个人和小组活动为主,有利于学前儿童主体性、合作性、个性的发展。而我国幼儿园班级规模较大,且按年龄分班,多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儿童,往往较多地关注表现比较优秀的和活泼的儿童,不利于因材施教,同时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社会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国学前教育要考虑我国实际,在采用集体教学的同时也可多采用小组或个别活动,使每位儿童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四)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前阶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儿童在幼儿园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幼儿园老师教的好坏。家长很少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只是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在家也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不重视家庭教育。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家长也慢慢地转变了“学校教育是主体”的错误观念,开始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也要逐步让家长主动参与儿童活动,共同商议教学计划。家长不再是活动的观众,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四、结论

分析比较中德两国学前教育,借鉴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能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改革提供非常有益的借鉴。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针对不同身心发展的学前儿童有针对性地办有不同类型的学前机构;根据儿童的特点设置课程;实行混龄编班、且班级规模小,并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德国与中国学前教育在政治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上有不同,因此造成了两国学前教育具有明显差异。据此,学前教育机构应多样化;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学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切实处理好学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我国可以借鉴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改革发展当前的学前教育。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集体备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41-02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幼儿园选择了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失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保教质量。然而,针对乡镇幼儿园同年龄段班级少,专业教师少,转岗教师多,年龄大,教师业务水平低的现状,如何利用好"集体备课"这把双刃剑,让集体备课焕发它所特有的活力,碰撞智慧的火花,既能短时高效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能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园从2011年秋学期开始,开展了"乡镇幼儿园集体备课有效性途径探究"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践探究,摸索出适合于乡镇幼儿园集体备课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经一年半的实践研究,本园教师在活动设计、评课、课堂驾驭能力等均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旨在抛砖引玉。

1.跨年龄段分组,创设浓厚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

乡镇农村幼儿园、学前班,平等班级少,乡镇中心幼儿园同年龄段班级往往1~2个,以年级分组的话参与讨论的教师数太少,讨论没有氛围,也达不到优势互补。为此,采取了跨年龄段分组的形式,将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4个班级做为一个集体备课组,学前4个班为另一集体备课组,保证每一备课组有8个教师参与集体讨论,这样参与讨论的人员多,想法多,发言也热烈多了,真正实现集思广益的目的。

2.按上下午班安排集体备课时间,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乡镇幼儿园大多数家长从事农活,收工晚且时间不一,接园的时间也较晚,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的时间就不能像小学那样安排在放学后,只能根据本园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教师带班按上下午安排,利用上下午不带班的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时间,这样,既保证集体备课有充足的讨论时间,也能保证完成一学期集体备课任务。

3.乡镇中心园,村小幼儿园联园集备

在本镇农村幼儿园、学前班,平等班级少,全镇9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学前班中,共有小班2个,中班5个,大班6个,学前班9个。大部分村小只有学前班一个班,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难以落到实处。开展乡镇中心园、村小幼儿园联园集备,有效的解决这一现状。每月安排一次中心园、村小幼儿园学前班联园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乡镇中心园示范辐射,引领带动各村小幼儿园教师参与集体备课,达到资源共享,推进村小幼儿园、学前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不同村小幼儿园、学前班保教质量。

4.集体备课以《纲要》、《规程》为指南,体现课程新理念

4.1集体备课要与学习《纲要》、《规程》、五大领域教学目标相结合。《纲要》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作了重要的诠释,对幼儿园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指南,为幼儿教师的实践指明了方向,是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的理论依据。集体备课要以《纲要》、《规程》为指南,要体现《纲要》的理念,为了让每位教师全面的熟悉《纲要》的内容和要求,在活动设计中体现《纲要》的新理念,把集体备课与学习《纲要》、《规程》相结合,每学期初开展集体备课前要组织教师学习《纲要》、《规程》,并要求每位教师将《纲要》、《规程》中的总要求摘抄到备课本的扉页上,以便教师备课时随时对照,为教师们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

4.2集体备课要体现课程理念,突出科学性、创造性。

①开展学期备课。在学期初要求每位教师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组各主题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备课组讨论确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②开展主题备课。要求集体备课组在每个主题教学进行之前,拟出一个主题的教学计划,目的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个活动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明确应该培养目标。

5.`活选择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

对于教学经验还不丰富,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的新老师,开展"一课二上三讨论"集体备课形式,对于赛教课则以"一课多研"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一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组教师进行集体讨论、任课教师几次执教、磨课,发扬"将一口井挖深,把一节课磨精"的教研精神,为教师提供多次磨练的机会,促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更快的提高。

6.开展集体备课案例观摩活动

在集体备课研讨中,每学期有计划的选择一些集体备课案例,组织教师现场观摩,观摩后组织教师集体反思,让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教师搭建一个边讨论、边修改、边实践的平台,让教师在不断优化、改良教学策略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7.梳理集体备课流程,完善集体备课环节,提高备课质量

结合本园实际,按"个人自备形成初案――集体讨论、整理共案――个人结合本班实际、调适修改形成个案―实施教学―课后反思―收集归档"几个环节进行。

7.1个人自备,形成初案。要求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安排表上的内容,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真整理形成讨论初案。并于集体讨论前三天,将初案发到参与讨论的辅备教师手中,辅备教师在讨论前必须先研读教材,全面熟悉教材,并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记录,带着思考参与研讨,以便集备时提出讨论解决。

7.2集体讨论补充,整理形成共案。集体研讨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时,教师深入的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全组教师在认真领会主备教师的教案设计意图的基础上,针对初案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以及改进的策略,主备教师将集体讨论的意见、建议整理,形成集体备课的共案设计。为减轻教师负担,主备教师并将共案复印一份给同年龄段班级任同课程的教师。以便任相同课程的教师调适使用共案进行教学。这样,既达到资源共享,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7.3个人调适共案,实施教学。由于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因此,同年龄段班级教师要认真梳理研讨结果,立足本班实际和自身特长,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适当的调整,合理修改教学活动共案,实施教学。

7.4课后反思。每位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对该教案的亮点和不足、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等多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反思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下一次集体讨论时,将反思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进行交流,并由该内容的中心发言人把交流所得整理成文,并上交教研组存档。

7.5收集整理集体备课案例,归档。开展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累更多有效的园本课程资料,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因此,非常重视教师的集体备课案例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要求每个备课组将本组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典型案例材料用电子文件的形式收集、保存到电脑作为园内共享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课例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探索和构建园本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可爱的小朋友们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中,由于都是原班幼儿,彼此都比较熟悉,因此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新的学期新的知识。这个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了更有效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班况分析:

现共有幼儿7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0人。通过学部分幼儿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弱,个别幼儿的行为常规还需加强。本学期我们将认真规范幼儿的一日常规,加强纪律教育,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喜欢帮助他人,尊敬师长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教学工作:

1、对于学前班的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学习只剩下这一学期的时间。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幼儿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积极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2、在教课的过程中,尊重幼儿的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制定好每月、每周、每月教学工作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

识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的发展。进行赏识教育,留心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于那些较内向、安静的幼儿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更应及时的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3、结合节日开展好各个庆祝主题活动。本学期的节日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我们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主题活动和亲子活动。

三、安全工作计划

我们始终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管理,防止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避免人为伤害。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如晨午检,并在日常活动中穿插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四、班级管理工作

1、认真制订好月、周、日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幼儿一日活动科学合理,动静交替地安排好。

2、认真填写幼儿考勤表和晨午检。

3、管理好班级财特,每天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不让班级财物丢失;平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前班儿童24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0人。他们来自本村。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

2、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不够,表现方法,手段单一。

3、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4、个别幼儿内向,胆量小在自我保护较弱。

结合本班的情况制定了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 加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 ⑴开展我上学前班主题活动,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与老师共同制定出最适合的班级常规制度。

⑵师生定期共同推选出班级中卫生、学习、纪律等榜样,让孩子们在榜样的作用下,不断审视、不断促进,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3)通过儿歌、故事、歌曲等,加强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紧抓随机教育,通过轮流争当小老师、学做小花猫等活动,让幼儿与老师同步,高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活动中时刻注意保护自己,不伤害同伴。

二、工作要点

1.安排班级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

2.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1)制定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班风。

(2)布置适合学前班儿童特点的教室环境。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

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四、本期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的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

4、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的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五、安全与保健紧抓不懈

1、安全警钟长鸣,将安全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让幼儿高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有危

险等。随时组织幼儿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对幼儿的过激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教育。通过争当值日生、争当小老师、我长大了等活动,逐步让幼儿形成督促别人、]管理自己。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创建出美好的平安班级。

2、本期,我们将用更多的细心、耐心、爱心、恒心去照顾好每一位幼儿的生活,努力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园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通过《看谁穿得快》、《我长大了》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乐意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美好思想。

六、工作措施

1、教师认真制订好适合本学前班的班级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备好各学生基本情况花名册,认真细致填写充实;

3、细致了解学前班学生起居情况和在家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和省教育厅《省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省民办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等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抓住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春天这个机遇,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工作,积极引导学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深刻理解我省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适应学前教育的新发展。

二、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单位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针对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等现状,各幼儿园要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游戏设施设备。县教育局将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开展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三、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各单位要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严格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科学安排符合幼教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教育局批准。在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注重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

四、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要注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幼儿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公约、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学前班领导职责等等,并张贴上墙,及时详细填写规定表册并存档。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学前班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班务计划

(一)班级概况

本班本学期共有幼儿10人,大部分孩子是大班直接升上来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能力均发展不错,个别几个是插班生,由中班直接升上来,学习基础没那么连贯,所以我们将会采取集体学与加强个别辅导同步的模式教育好孩子,让他们能在统一进度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个性,在入小学的前一年里从身心两方面作好准备,为入小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常规训练与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1、 继续训练听音乐喝水、入厕、睡觉、自由活动。

2、 自理大、小便,整理衣物及便后、餐前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能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漱口,同时养成在家自觉早晚刷牙的习惯

4、 课堂能自主、自觉地学习、思考,有良好的专注力与规则意识。

5、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强化自己收拾玩具物品的习惯,保持环境整洁。

6、 轻声说话,搬拿物品,轻拿轻放。

7、 喜欢书写,能用正确的方法读书、写字,自控能力强。

8、 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组织领导能力,能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组织管理任务。

(三)安全工作

1、 能熟练说出父母和幼儿园的名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2、 在生活、游戏中知道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3、 随机教育简单、常见的逃生、自救方法。

4、 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外面都应该遵守规则和社会公德。

(四)生活护理与卫生消毒

1、 引导幼儿能根据天气的变幻,及时的更换衣服,有不舒服的现象能及时告知老师。

2、 加强幼儿体能训练,注重幼儿跳跃、接力、跳绳、攀爬、翻滚等能力的训练。

3、 生活教师引导幼儿养成按时、自觉午睡的良好习惯,让幼儿能自觉睡好觉,不踢被。

4、 生活教师按时按质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班级物品及幼儿用品卫生。

( 五)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

1、 培养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往,学会分享、谦让与合作。

2、 懂得关心他人,爱护周围环境,能够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要求。

3、 讲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

4、 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 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5、 认真倾听,积极答题,热爱学习。

6、 爱惜粮食不浪费、不挑食。

7、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遵守规则。

(六)班级教师分工与合作

1、晨间学前班幼儿自主入园,不用家长送到教室,培养自主独立能力,主班负责带领幼儿参加晨间活动,生活老师负责督促幼儿完成交功课的工作及全面的卫生。

2、幼儿自主进餐:生活老师负责取、分餐点,值日生负责擦桌子和为大家派发食物,同时生活老师观察幼儿进餐、添饭情况。

3、早操、体能活动:主班组织幼儿做好活动前、后的喝水、入厕、整理装束工作,每天挑选出一名优秀幼儿带队做操和组织体能活动,鼓励、

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4、教学活动:主班制定好全期计划,完成备课、做教具和学具等准备工作。

5、幼儿生活护理:因天气逐渐变冷,生活教师应着重观察幼儿饮水情况,提高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自理能力。如:勤洗手,不咬、吸手指和身上吊饰,不玩鞋袜等。生活老师做好离园准备工作,检查幼儿装束、书包、衣物的整理情况,提高幼儿能顺利完成自主整理衣物、照顾好自己身体的能力。

6 、幼儿有异常情况,主班及时向家长汇报;各种通知,作业让幼儿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并做好记录,提高幼儿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7、每月的重大活动提前做好详细计划,并与班级老师商量好分工情况。

8、班级出现任何问题,主班及时组织班级会议进行讨论、分析、反思、及时处理好问题,并将事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班级工作能更好地开展。

(七)物品管理

幼儿用品:应做好标记,分类摆放整齐,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生活老师每天负责检查和整理。班级物品做好领用登记,由生活老师记录。班级老师对班级所有公物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

(八)家长工作

1、 每周根据幼儿情况及时填写家园交流本。

2、 晚间接送时间与家长简短交流幼儿情况。

3、 引导幼儿提醒家长每天准备好一条长毛巾,一套衣物放在书包备用。

4、不定期对乘车幼儿及特殊幼儿进行电访,对缺勤幼儿及时电访。

5、 期中进行公开观摩活动和学习成果汇报活动。

6、 每月派发班报,提醒幼儿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教育教学计划

九月份 (9月3日~9月28日 四周)

语言主题《我长大了》;拼音,学习单韵母a o e i u 和声母b p m f d t n l及相关汉字拼读;数学,认识几何体、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巩固(如运算后连线、填空)和《我长大了》数学练习;综合,成长证明、我爱整理、营养丰富的食物、拉拉勾、我的标志牌、七彩太阳光、美丽的彩虹、小陀螺、泡种萝卜白菜

十月份 (10月8日~10月31日 三周)

语言主题《秋天的故事》;拼音,学习声母g k h j p x z c s及相关汉字拼读;数学,能熟练运用大于、小于、等于号进行10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填空和《秋天的故事》的数学练习;综合,干净的小手、上学的路和回家的路、找到好朋友、会说话的标志、美丽的树叶拼贴画、蔬菜水果变变变、丰收乐陶陶、种子的传播、我和空气做游戏、制造风、小小降落伞

十一月份

语言主题《让爱住我家》;拼音,学习声母zh ch sh r y w及相关汉字拼读;数学,认识尺子、了解测量单位--厘米,学习十几加或减几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和《让爱住我家》的数学练习;综合,我的心情和我的表情、我爱我的家人、今天我值日、接力飞毯面具、小弟弟早早起、妈妈的摇篮、可爱的小花猫、认识弹性、有趣的温度计

十二月份

语言主题《冬天来了》;拼音,做拼音练习册并进行总复习;数学,学习11--20的进位加法、混合运算和《冬天来了》的数学练习;综合,我会保护牙齿、神奇的大衣、装饰手套、铃儿响叮当、小动物过冬、有趣的冰、小雪花、神奇的贺卡

元月份

语言主题《欢欢喜喜过新年》;拼音,汉字拼读总复习;数学,学习用表格操作分类统计游戏、11--19的退位减法、混合运算和《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数学练习;综合,吃东西不过量、受欢迎的小客人、有趣的挂饰、沙拉酱diy、爆玉米花

重要活动安排

1、9月10日 教师节,组织幼儿进行爱师的大型绘画手工活动。

2、10月根据语言主题《秋天的故事》组织秋游,让幼儿带着问题出去游玩,积累关于秋天与集体安全活动的经验,同时开展幼儿功课大评比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觉、优质完成功课的良好习惯。

【学前班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前班儿童52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7人。达到学前班儿童年龄的有33人,有3人尚未年满5周岁,家长接送的学生34人。三人进出学校南大门,已开出门证,方便家长进出学校接送孩子。

二、工作要点

1.班级活动。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引导学前儿童开展各项学习和娱乐活动。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保证安全,明确活动要求,力求取得活动的最好效果。确定好本学期 活动的几大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家庭与社会活动等。

2.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制定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班风,选出优秀班干部。布置适合学前班儿童向小学生转化的教室环境。让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安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班级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

3.培养各部门小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班干部、精心培养小班干部。鼓励小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班干部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好整个班集体。

4.狠抓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本学期学校还有较多的施工点,环境恶劣,安全隐患比比皆是,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时时讲,每天要有负责的安全员(五人),监控学生的下课活动。

5.建立起健全的学生信息网,随时调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行为。力争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学生保持一致的要求,按时与他们交换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制订好适合本学前班的计划,提前两周细致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准备好学生基本情况多用表,认真填写,力求完备;

3、了解学前班学生在家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每天强调;

5、坚持卫生工作,坚持每天查,详细记。

四、具体安排

1、周一早晨检查个人卫生(洗澡、剪指甲)、强调安全教育;

2、周二阳光活动;

3、周三作业检查;

4、周四家庭关系;

5、周五班会总结。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9篇

任教班级一年级 班学生人数人

基本情况

分 析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认 知

能 力学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提前上学前班,对于点数、数字的书写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而有的学生,没有上过学前班,对于数字和数学语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认识,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

学习态度

及习惯每个学生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开始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来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谈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培养目标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养成喜欢数学,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其他

本学期我要狠抓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数学的能力。并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安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本教材多构建的“板块”编排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单元里,减少例题,强化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如“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二是减少栏目设置,构建了简单明了的结构。教材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这个板块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常识解决的问题。“自主练习”板块,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回顾整理”板块,是让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与深化。“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板块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本教材打破过去过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快乐的校园、妈妈的小帮手、走进花果山、谁的手儿巧、海鸥回来了、有趣的游戏、小小运动会、我换牙了、雪山乐园。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题要精选,不搞机械重复;练习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和个体差异,如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等,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另外练习一定要强调高效率。

3、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学前班教学计划范文第10篇

一、中德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

(一)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组成。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前的儿童,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幼儿园主要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并为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学前班是对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5至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学前班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则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样由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组成。其中托儿所是对双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0-3岁儿童;德国的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并且形式多样,主要有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特殊幼儿园以及林间“幼儿园”等;在德国,学前班是帮助5岁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的机构。

(二)学前教育班级规模的比较

目前,中国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但其规模相对于其它国家仍然很大。中国的幼儿园编班形式多是按年龄划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三至四周岁)25人,中班(四至五周岁)30人,大班(五周岁至六或七周岁)35人。[1]德国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每个班有16个左右幼儿,幼儿在类似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中相互交往。幼儿园通常由0-6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组成一个个小组(类似于一个个班级),幼儿园充满着家庭般的温馨。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比较

1996年6月1日,中国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1]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2]德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改革方案或大纲,一般幼儿园都是通过适用于所有儿童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课程被视为体验领域,包括游戏、生活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

(四)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的比较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幼儿的年龄来划分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根据幼儿园的性质,收费标准也略有不同:对公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基本实行政府指导价,幼儿园收费应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收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各幼儿园按该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综合考虑教育成本、幼儿家长的实际承受能力、招生情况、师幼比例、提供服务的类型、保育教育质量、所处位置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按规定办法报该地区价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后执行。在德国,上幼儿园是自愿的,不是义务教育。幼儿园与学校不同,德国的学校都是公立的,不是收费的,但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要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来收费。在各州的幼儿园法中,对家长交费的标准都有规定,但并不统一。

(五)学前教育法制建设的比较

1995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正处在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之中。我国专门的幼教法律法规主要有:《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制度》、《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也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虽然比较零散,但毕竟成为了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准绳,使幼儿园教育、管理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在德国,学前教育在法律责任和组织上都属于儿童和青少年福利事业,而不属于正式的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学前教育的立法权属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只有执行权。德国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儿童和青少年福利法案》、《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指导条例》、《托幼机构拓展法案》、《幼儿园教育条例》以及《发展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建议书》等都对学前教育的性质、职责归属、质量等各方面进行规定,因而从法律的角度保障了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中德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分析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中德两国经过长期的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有着各自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也略有差异,以下主要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居民收入、消费者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是决定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德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在欧盟,乃至世界都有一席之地,这种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德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相差几个经济发展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尽管二者都将幼儿园看作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3岁至入学前的这个阶段,但是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近年来,虽然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晚,加上受“”时期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仍不及德国。

(二)政治因素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由于德意志国家历史上长期分裂,诸侯割据,由选侯国、邦国、骑士国家等大小数百个国家经过战争与和平的手段最终完成的统一;所以,今天的德意志联邦国家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历史风格,各联邦州有很大的自。就教育制度而言,德国教育体制全国统一,各阶段学校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全国统一。但各联邦州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发展。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年福利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依据;对幼儿园的监督工作由各州的青少年福利局负责。另一方面,法律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来体现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与幼儿园有关各项事宜的讨论。长期以来,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受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事无巨细均听命于教育部,因此,1981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统得过死,使各地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地方的自有所增加,因此,学前教育的管理局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统一,对许多方面,教育部没有做过死的规定,而是给地方更多的自和灵活性。

(三)文化传统

德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7世纪,德国就非常重视对教育的发展,魏玛公国1619年的法令要求开列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以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巴西多创办的“泛爱学校”也提出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中等极富新意的办学设想。赫尔巴特关于经验、兴趣与课程的理论使德国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崇尚自然,注重与儿童的经验、兴趣相联系。福禄贝尔建立的以“恩物”和“作业”为主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及一系列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另外,康德、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有着自己的道路。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传统的封建教育远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提出了教育改革,主张改革旧教育制度,提倡西学,设学校;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陈鹤琴,他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的课程、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提出了“活教育”理论等,这些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也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受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我国的学前教育家提出了比较先进的教育思想,但并未在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及其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四)教育观念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