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09 23:39:33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范文第1篇

系统科学是对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除外系统科学又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在大型军事科研项目的社会背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背景:整体思维的科学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汇流,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由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科学方法。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也是这样出现了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70年代以来,又相继产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新三论)和超循环理论,极大的深化和发展了系统科学理论。

二.系统科学包括的内容

系统科学所包括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三.系统科学所研究的内容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如对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应立即立项组织科学调研,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使这项工作有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各个局部与整体间关系更加协调,各项目标更加合理,宏观调控更为有效,还可实现预警作用,及早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出发,把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最佳的处理和解决具体系统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方法的关键是考察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如:对于研究教育系统中,我们要知道影响我们现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们就要从教育这个系统出发,联系我们现在教育的制度,师资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外部环境等问题实行综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现代教学本质和规律。

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层级性原则:层级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就必须从系统的这一普遍特性出发。

3、结构性原则:结构性是任何系统所共有的重要属性,因此,结构性原则是系统方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统方法最基本的出发点。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是通过系统整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从系统整体出发,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

5、相关性原则:由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系统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必须与这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统方法的相关性原则也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6、模型化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时,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统的模型以代替对象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7、最优化原则:系统整体的最优化,既是系统方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系统方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贯穿与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过程的始终。

六.系统科学目的

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如为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我们用系统科学去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合理的工作目标。一是短期工作目标,二是长期工作目标。短期工作目标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大部分(90%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工作目标应该是: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岗、分流、置、再就业制度和机制。通过进行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系统分析研究,并不是脱离当前的工作实际,既要考虑长远的工作目标,也要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可以分时间阶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础性工作,又做到长远目标与当前工作相结合,

使当前的工作得到改进,使得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

七.目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向

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如:对于金属材料,有两个这样的科学问题。(1)能否将已建立的电子结构、相结构和组织结构3个层次的理论整合成相互关联的系统理论?(2)金属材料系统中合金相的多样性是否由基本结构单元序列的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为此“金属材料系统科学”提出了“基本原子团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是构建合金相的三个基本结构单元的新见解并建立了计算合金相状态、能量和体积的新方法。实施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时开展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

八.系统科学发展的成果

1.近年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体育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总结经验,使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筹备举办第三届亚冬会的黑龙江省体委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他们认为,系统科学的运用,为举办好第三届亚冬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管理的保证。从近两年来的筹备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所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们借鉴北京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经验,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去组织管理筹备工作。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术运用上的突破。

2.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系统科学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研究如何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帮助物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学科。它是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标是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和强调用户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参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活动,使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更加适合管理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以采集、处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应用标志着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献:

1.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系统科学范文第2篇

Abstract: Earth system sciences are scientific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earth system scienc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developed, Chinese scientis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programs. Earth system science is considered as principal melody of geosciences at the 21st century.

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Key words: earth system science;global change;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016-01

0引言

地球系统科学可以概括为:把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与人类活动结合起来,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并预见未来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全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已广泛列入各种有关的科学研究发展计划,并广泛开展,成绩卓著。20多年来“全球变化”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当今世界的自然条件都在变化,而这种种变化之间,又有着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后果,不仅使大气的CO2增多、全球变暖,而且造成地球表面一系列界面的抬升:海平面抬升,雪线上升,大气圈对流层顶的高度也在上升[1-2];还改变着海水的化学成分,温室效应甚至还可以间接地改变地球重力场:冰消期以来冰盖消融、地壳反弹,地球扁率长期下降。全球变化研究还认识到生物过程同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强烈相互作用,形成了适于生命居住的地球环境,海洋生物控制着海洋与大气间的二氧化碳交换方式(生物泵),陆地生物是地球系统运行的重要组份。2001年IGBP科学丛书之四强调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揭示了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该系统的方式;全球变化已经超越地球系统过去50万年的自然变率范围,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的本质,变化的幅度和速率都是前所未有的。四大计划强调要构建一种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以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1未来世界研究方向

地球系统的观测与模拟:2005年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审定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十年计划。计划涵盖地基,海基,空基,天基观测。连续监测地球系统,增进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了解,增强对地球系统的预测。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核心项目: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CLIVAR)、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试验(GEWEX)、平流层过程及其在气候中的作用(SPARC)、气候与冰冻圈(CLIC)、海洋表层-低层大气研究(SOLAS)。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核心项目:地球系统的分析、集成与模拟(AIMES)、全球大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全球土地项目(GLP)、国际全球大气化学(IGAC)、综合土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研究(ILEAPS)、综合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研究(IMBER)、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LOICZ)、古全球变化(PAGES)。国际生物多样性科学计划三个核心项目:发现生物多样性和预测其变化(bioDISCOVERY)、评估生物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ecoSERVICES)、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科学(bioSUSTANABILITY)。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文因素计划核心项目: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安全(GECHS)、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IDGEC)、工业转型(IT)、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UGEC)、全球土地项目。

2我国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和机理研究。地球系统研究中,既有采集记录、现象描述的方面,又有追踪过程、探索机理的方面。现象中必然会有地球系统运行、演变的自身规律,这就需要通过现象的记录去探索机理。加强基础研究,强调全球化的研究工作特点,面向全球,突出过程和机理。

加强学科交叉,发展综合性多学科论坛。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我国有普遍的共识,但付诸行动有时又不那么容易。美国AGU有着88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多学科学术组织,每年春秋两次大会吸引了全世界地学家的眼球,说明了它的影响力。我国地学界各个学会是否要逐步考虑“分久必合”,2007年在北京举办全球变化的联合学术大会,是好的开端,综合的地学会议可以从中小规模的论坛开始,从培养综合交叉文化做起。

热点创新和原始创新。跟踪外国的研究方向,有时受到指责,但在国际的研究热点中创新应受到鼓励,有人分析历史上的诺贝尔奖,一段时期内在一些热点中产生了多个奖项,海底扩张说形成的热点导致板块构造理论的产生,热点代表着新开拓的园地,众人的耕耘使其百花盛开,果实累累。原始创新常常有一种更高的要求,希望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方向,提出新的学说,新的理论;选择有前景的重大科学问题,设置大型研究计划,开展长期工作,实现原始创新的突破。

3结论

地球系统科学最有可能以全球变化为中心建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地球生物学和地球微生物学将在地球系统的学术框架中发展起来,地球系统概念同地学各学科的互动继续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出现新的分支学科,进一步提高我国地学研究水平,加强学科交叉,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根据实际的研究力量和科学积累,选择有突破前景的重大课题,通过记录、模型与观测三结合,实现既有本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和长期性的大型研究计划,朝着地学强国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Munk W.Ocean freshening,sea level rising[J].Science,2003,300:2041-2043.

系统科学范文第3篇

《系统科学与数学》(CN:11-2019/O1)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系统科学与数学》主要刊登系统科学以及与系统科学有关的数学、交叉科学、工程应用等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以及重要学术动态的报道。

系统科学范文第4篇

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实证研究韩永进,HANYong-jin

解决不确定问题情境的系统方法论及其反思闫旭晖,YANXu-hui

"系统科学范式"研究述评叶立国,YELi-guo

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系统科学学报 刘建香,LIUJian-xiang

系统演化过程是自组织趋势与自分解趋势的统一常绍舜,CHANGShao-shun

试析SSM如何使高校国际化建设真正具有可行性秦洪雷,QINHong-lei

系统科学视域中的中医理论及其创新连冬花,LIANDong-hua

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竞争机制的系统设计刘社章,LIUShe-zhang

论社会的自组织演化特点——兼评五种社会形态论朱志宏,赵晶,ZHUZhi-hong,ZHAOJing

关于系统与点关系的哲学思考彭纳揆,彭瑚,PENGNa-kui,PENGHu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分析法在建筑项目标书评价中的应用崔靖,廖为鲲,徐罗山,CUIJing,LIAOWei-kun,XULuo-shan

社会经济组织的自组织机制陈心宇,CHENXin-yu

先秦诸子与广义进化段勇,DUANYong

系统科学视野中的劳动价值论研究提纲曹宇鹏,贺华,CAOYu-peng,HEHua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人——钱学森心身观思想研究杜胜利,邱兴平,DUSheng-li,QIUXing-ping

"模式"的系统解析徐晓敏,XUXiao-min

信息科学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思维方法与实践研究杨帅,YANGShuai

风险投资系统演化描述方法与模型研究姚洪珠,邓飞其,YAOHong-zhu,DENGFei-qi

反整体论,还是局部整体论?——库恩的整体论思想探析宋志润,SONGZhi-run

下向因果性与附生性——论金宰权对突现论的反对邢如萍,XingRu-ping

系统科学的探索之路姚轶崭,于景元,YaoYi-zhan,YuJing-yuan

系统哲学方法论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思考系统科学学报 梅可玉,MeiKe-yu

论系统责任观与和谐社会构建寇进忠,KouJin-zhong

系统科学、集成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开发刘翠兰,LiuCui-lan

Supervenience和Emergence之辨析——论Supervenience和Emergence两者的融合冯艳霞,FengYan-xia

论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系统思想漆捷,QiJie

论大实践视野的信息理性与科学发展的系统思路徐岿然,XuKui-ran

从传统商业文化化透视系统和谐范式吴国良,许斌,WuGuo-liang,XuBin

创新型湖南评价系统分析曹山河,CaoShan-he

新农村建设之系统工程刍议张国民,祁维仙,廉利,ZhangGuo-ming,QiWei-xian,LianLi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思考李锐锋,徐建桂,LiRui-feng,XuJian-gui

和谐系统的非线性意蕴朱浩,ZhuHao

科恩系统性的科学史观评析苏玉娟,SuYu-juan

西方现代民主的系统分析秦志敏,何海明,QinZhi-min,HeHai-ming

信息——复杂生成的系统机缘李银香,LiYin-xiang

试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管理价值——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李晓红,李润珍,武杰

系统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李晓敏,杨杰,LiXiao-min,YangJie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自主创新系统朱晓娜,袁望冬,ZHUXiao-na,YUANWang-dong

企业成长的系统共轭观——企业成长路径分析的新视角刘拓,朱发根,傅毓维,LIUTuo,ZHUFa-gen,FUYu-wei

交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曾庆东,严新平,ZengQing-dong,YanXin-ping

商业智能在社保系统中应用的实现框架汪泓,吴忠,WANGHong,WUZhong

系统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观的继承和新发展温勇增,WENYong-zeng

未来从这里起步——国家管理科学瞻望李明,LiMing

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乌杰,WUJie

论系统基本辩证特性:"定聚性"和"变聚性"的对立统一温勇增,WENYongzeng

突现、分层与对称性破缺李润珍,武杰,程守华,LIRunzhen,WUJie,CHENGShouhua

事物系统与和谐统一——关于进步发展问题的现实性探讨系统科学学报 刘国章,LIUGuozhang

论系统的联系与发展张强,闫佼丽,ZHANGQiang,YANJiaoli

论系统的多样性和多样系统彭纳揆,彭瑚,PENGNakui,PENGHu

复杂系统层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原理研究顾文涛,王以华,吴金希,GUWentao,WANGYihua,WUJinxi

孤子的实在特性与哲学意蕴李梅,梅素珍,LIMei,MEISuzhenHtTp://

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秦书生,QINShusheng

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系统论探析苏玉娟,SUYujuan

论系统非优的普遍性冯爱红,FENGAIhong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仇海果,马启明,QIUHaiguo,MAQiming

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梁吉义,梁枫,LIANGJiyi,LIANGFeng

企业自主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孙晓华,杨彬,SUNXiaohua,YANGBin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及启示何郁冰,HEYubing

企业系统目的过程演进机理探讨彭启山,鲁涛,PENGQiShan,LUTao

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分析姚慧丽,张丽,YAOHuili,ZHANGLi

科学化历史:系统思想从素朴到科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照射邱志诚,QIUZhicheng

复杂性前沿探索Ⅱ:综述和展望——以2007《涌现》文献分析为例吴彤,WuTong

广义进化的定义段勇,李真芳,DuanYong,LiZhen-fang

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应用与扩散特征研究岳洪江,刘思峰,YueHong-jiang,LiuSi-feng

复杂性研究的计算方法黄欣荣,HuangXin-rong

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之异同齐磊磊,QILei-lei

广义信息序量范式建构初步沈骊天,SHENLi-tian

信息超循环原理的序量范式表述陈红,CHENHong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仿真模拟实验研究赵玉林,李文超,ZhaoYu-lin,LiWen-chao

山西省城镇体系结构的分形分析武晋芳,冯玉广,WuJin-fang,FengYu-guang

运用网络科学研究军事理论的哲学思考张国宁,沈寿林,赵姝淳,朱江,ZhangGuo-ning,ShenShou-lin,ZhaoShu-chun,ZhuJiang

从系统的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复杂性系统科学学报 彭瑚,李菡,PengHu,LiHan

从系统观整体性原则看科学技术学建设陆勇,童鹰,LuYong,TongYing

耗散结构与生态系统新探史晓平,ShiXiao-Ping

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侯合银,HouHe-yin

社会利益及其系统结构李文管,LiWen-guan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组织性的六大特征常绍舜,ChangShao-shun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系统思考梁吉义,梁枫,LiangJi-yi,LiangFeng

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进行全方位改革杨秀让,YangXiu-rang

系统层次结构性思想探析姚茂权,YAOMaoquan

论系统的时空观彭纳揆,PengNakui

系统辩证论新议温勇增,WENYongzeng

从形式结构看辩证法的系统维度程本学,ChengBenxue

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李以渝,LiYiyu

基于系统科学的和谐社会研究陈建新,陈至杰,CHENJianxin,CHENZhijie

论和谐文化建设的差异协同机制吴雪娟,WUXuejuan

系统与系统研究的本质彭启山,鲁涛,PENGQishan,LUTao

自组织临界性的经济学应用的方法论思考梅可玉,MEIKeyu

生命复杂系统——进化场中的自组织系统刘春琴,侯云花,刘素珍,冯玉广,ChunQinliu,YunHuahou,SuZhenliu,YuGuangfeng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朱志宏,ZHUZhihong

论利益群体非均衡博弈及公共组织的复杂性杨博文,YANGBowen

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牛冲槐,芮雪琴,王聪,樊燕萍,郭丽芳,NIUChonghuai,RUIXueqin,WANGCong,FANYanping,GUOLifang

复杂性视角下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性研究系统科学学报 王海峰,王建琼,WangHaifeng,WangJianqiong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统学分析毛明芳,MaoMingfang

国家生命体的系统学解析杨多贵,高飞鹏,YANGDuogui,GAOFeipeng

技术发明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和序参量王金柱,WangJinzhu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王凤洲,周琦萍,WANGFengzhou,ZHOUQiping

文化的系统审视刘芳君,LIVFanjun

系统科学范文第5篇

经过20世纪一百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人类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奥秘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这些科学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还原论这一近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许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发现都源自于还原论。例如,对于物质结构和生命奥秘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典型的认知过程,从分子到原子再到更细微的基本粒子,从个体、组织器官、细胞到DNA。事实上,除了以上物理和生物所代表的自然科学领域外,还原论已经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原论的局限性也逐渐凸现出来,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对于系统基本结构单元的性质和规律的了解并不能让我们全面地理解系统的行为。例如,仅仅基于细胞的知识我们不可能理解组织器官的功能,生命整体本身并不只是生命物质的简单组合。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紧密地连成一体,人类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面临全新的挑战,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社会和自然都面临着同样的复杂性问题。加强系统科学和社会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于认识复杂系统的基本性质与规律、发展社会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社会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地球系统已经成为自然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复杂适应性系统。自然系统不再像以往那样独立地、不受干扰地运行,社会已经成为全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想成功的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涵盖全球社会和自然环境各个方面的有效信息采集网络,同时发展处理信息、生成模型并形成政策支持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到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不同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国家和社会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基于信息共享、联盟和价值共享的多层次、多网络动力学结构,社会治理面临的种种重大问题通常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需要从系统的视角,综合包括社会管理、系统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多方面社会力量开展集成性的研究。

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管理问题提出了挑战,而且为认识社会、建立社会管理的基础理论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事实上,“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的存在已有时日,而今年来引起人们关注,恰恰是在社会科学和社会管理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从各个层面考察人类行为,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加深我们对生活、组织和社会的理解,为社会管理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层面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基础。

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但对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必须通过技术手段,但仅仅通过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的将是大规模、动态且相互耦合的系统。在现代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个体、组织、经济和政治等,我们所面临的系统和问题都更加错综复杂,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研究的方法必将在其中起主要作用。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我们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的综合性与适应性。与已有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相比,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整个系统的组织,这就使得系统思维和复杂性的研究范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与实验方法成为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复杂系统研究特别强调的是子系统与组织结构根据新的条件和任务所具有的功能适应性,这对于我们建立相应的管理范式与结构具有启发作用。例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资源利用和分配形成了用户的新的社会网络,他们以一种新的形式产生、共享、散布信息和其他资源,使人类行为与技术发展紧密地耦合在一起。理解、认识这些结构和现象,对于创新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管理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十分重要。而实验与大规模计算机仿真模拟,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系统行为、性质与功能的重要手段。大规模计算机模拟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群体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或社会的各种问题,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社会管理中的系统科学

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是在人类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科学概念,而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近制定的一级学科简介中,系统科学被描述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演化和控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以及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控制系统的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学科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新兴学科,系统科学加深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按照钱学森院士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划分,任何学科都可分成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和实际应用三个层次。对系统科学而言,基础理论层次的内容是系统学或称作系统理论,技术基础层次的内容包括运筹学等理论方法,实际应用层次则是各种各样的系统工程。建立系统学,是发展技术、开展实际应用的基础。而针对复杂系统涌现性的复杂性研究,是建立系统学并进而发展系统科学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应用的重要途径。鉴于系统科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及目前发展的水平,又由于各种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领域等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复杂系统,所以系统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具体系统的探讨,并通过对具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性质的研究,寻求复杂系统的一般机理与演化规律。

国际国内探索复杂性的研究路线基本上都是以首先解决具体系统中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的。2006年欧盟制定的复杂系统研究路线图,就是围绕着以下主题领域展开的。(1)自然系统中的涌现:集体行为和远离平衡态的涨落,包括复杂物质的自组织和时空动力学,多层次和多尺度系统的建模等。(2)理解生命,包括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认识大脑,从分子、细胞、生理、生态等各个层次全面地理解生命的奥秘。(3)社会与环境系统,包括计算社会学及经济学,具体问题有理解个体认知和群体行为,基于网络重建的集体智力过程,经济与金融网络以及危机的产生与扩散,环境、生态与社会经济的耦合演化规律等。(4)网络与技术系统,特别是与信息技术与Internet发展相关联的科学问题,包括基于网络的信息挖掘与信息扩散,WWW网络与虚拟社会等。(5)人工复杂系统。模拟和仿真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是分析、模拟和调节自然的、社会的复杂系统的途径,同时,也成为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对象。

社会系统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与其他自然和社会领域中的复杂系统一样,具有很明显的层次性。魏礼群教授曾谈到:社会可以分为大社会、中社会和小社会几个层面。大社会包括自然和社会,中社会包括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小社会包括中央讲的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研究从小社会开始,但研究需要大视野。魏礼群教授指出,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比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更复杂,社会管理中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方面需要加深探讨。另外,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在这个社会管理下,就提出了人类要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在信息化社会管理的基础理论上需要加强。

信息网络技术大发展,极大地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使得社会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特征日益突出。作为理解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在微观层面,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人的行为特征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关联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其次,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或区域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第三,从国家层面,从自然、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层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是社会管理研究的最终目标。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推进改革措施,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因为只有制度才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在许多领域和层次的社会管理科学问题研究中,人类的群体行为、特别是群体决策行为及其形成机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人类决策是近几十年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认知与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极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探讨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而其中的群体决策行为,在网络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活越来越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今天则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问题都尚未得到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其中的科学问题,通过实验和计算模拟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群体决策行为,可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团体成员互动模式和策略选择的形成机制,了解合作、信任等社会行为如何演化,认识和优化组织的运作模式和管理范式,确定公众行为决策的特征与产生机制,并为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研究人类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首先,大数据时代可以让我们开展基于实际生活信息的行为挖掘。挖掘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并从中提炼和概括人类的群体行为成为我们建立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收发电子邮件,拨打手机,使用交通卡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利用信用卡购买物品,等等,所有这些都留下了我们的行为痕迹,成为我们个体或群体行为的细致刻画,提供人与人之间实时的交互结构与内容信息。许多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相关研究获得线索,例如,团队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通过E-mail通讯数据来考察,使我们可以研究以下问题:团队之间的通讯是如何演变的?演变模式与组织之间的亲密关系或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有什么关联?什么样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以使团队或个体更富有创造性?

其次,基于网络和虚拟社会的群体行为实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群体行为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一方面,Web2.0与社会服务网络、虚拟的网络社会、各种各样的大规模群体游戏为我们了解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群体决策的形成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从中探讨社团和领袖是如何形成的,群体交互对群体决策的影响等问题。例如,大规模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Massive Multi 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s)大部分已经模糊了游戏和实际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差别,虽然在微观上限定了角色和规则,但大量群体的作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行为可以在宏观上产生全新的结构和结果,追踪游戏演化的进程,可以加深我们对群体决策的实现、社会规范的形成的了解。另一方面,网络又为我们设计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构、信息传播方式和进程提供了技术手段,使得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特定的结构和作用对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影响。

系统科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 联合火力作战 系统效应

一、 引言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本作战样式是联合火力作战,这种新的作战样式要求进行系统化建设。这就是说,系统化建设是为联合火力作战服务的,必须以联合火力作战的需求为牵引。与此同时,系统化建设要注重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联合火力作战的实际需要。联合火力作战行动是由一系列各军种独立作战行动或各军种共同作战行动组成,作战中的协同主要是各军种军团之间的协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火力作战需要的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现阶段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的主题。然而联合火力作战的内涵在不断丰富联合火力作战能力生成模式实现了新的转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联合火力作战作为基本作战形式已登上信息化战争军事历史舞台。我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条件下的联合火力作战。

二、我军联合火力作战现状

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的消息引发举世关注,国际舆论再一次聚焦中国近年来陆续亮相的一系列新装备、新创举、新成果。从航空母舰到军事理论、军队体制、作战样式等的改革创新一个结论赫然在目:中国军队正大步赶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大潮战斗力转型呈现加速跃进的态势。10年来环顾大裂变、大跨越、大转型中的世界军事带着强烈使命感和危机感的中国军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展开了一场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集团冲锋。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一个国家的各军兵种、专业兵种、专业部队的联合火力作战和多个国家部队的联合火力作战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作战形式。目前许多军事强国都把联合火力作战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加以研究使联作战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我军由于军事技术相对落后对联合火力作战协同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联合火力作战的高要求与我军作战协同低水平的不对称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军联合火力作战发展的“瓶颈”。如何丰富和发展联合火力作战协同理论不断提高作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联合火力作战协同指挥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研究联合火力作战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从系统科学效应分析我军实行联合火力作战的必然性

(一)从组分效应分析联合火力作战。对于敌方的组成成分我们要找到其薄弱成分各个击破,曾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各个作战单位是军队大系统的组成成分,将敌方的军队一一消灭就会从根本摧毁这个系统。对于我方军队的组成成分来看,已经不再只是海、陆、空作战,更不是古时候的陆军独大而是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联合和作战。各兵种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来共同完成对敌军的打击,这就要求实行联合火力作战。例如海湾战争,伊拉克在美军强大的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火力打击下昔日称霸一方的他也只能束手就擒了,这也使世界认识到发展联合火力作战的必要性。

(二)从结构效应分析联合火力作战。军队系统中各作战部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层层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战争中就是要找到敌方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联系方式,将其摧毁破坏从而让各个部队孤立无援进而使整个部队体系处于瘫痪状态,让后再各个击破,做到破其一点,制其一面,毁其关节,瘫其体系的效果,这就要求军队不断优化完善组织结构,使各兵种、各作战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作战任务,这也就要求实行联合火力作战。

(三)从整体效应分析联合火力作战。不同的战争形态虽然战斗力要素的组合与运用方式各不相同但强调整体制胜的观念却贯穿始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这一基本规律同样没有改变。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制胜观必需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的相应改变因而具有不同的指导方式和更加有效的实现途径。信息时代参战力量多元战场空间广阔作战领域多维攻防交织一体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多样指挥对象增多协同关系复杂对诸军兵种实施高度联合的一体化作战充分发挥整体威力夺取战役的胜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战役指导上贯彻联合火力作战、整体制胜的思想。在联合火力作战中依托战场数字网络参战的各军兵种、各类作战系统、各维战场空间和各种作战行动形成一个结构紧密、反应灵敏的整体作战体系。

四、从整体涌现性论述系统科学对联合火力作战的重要意义

一个系统可能兼有几个效应,越复杂的系统兼有的效应越多。一个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时间或空间或两者兼有的连接方式关联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使系统产生出新的、原来各成分和层次没有的性质――涌现性。一个系统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整体涌现性。联合火力作战就是以信息为核心将不同武器装备不同兵种不同作战单位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实现不同武器装备不同兵种不同作战单位不能实现的效果,可见联合火力作战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作战的必然选择。

五、结语

联合火力作战作为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主要作战样式 ,其地位和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军事所关注 , 深入研究一体化联合火力作战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方法,对于尽快形成一体化联合火力作战的理论体系,推动一体化训练的全面展开,尤为重要。联合火力作战内容丰富、内涵深渊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联合火力作战的精髓,为以后部队的联合火力作战发展献出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姜长斌.《一体化联合作战》,载于《国际经济评论》。

[2]王贺文.深入探讨联合作战理论[DB/OL].新华网,2005-4-13.

系统科学范文第7篇

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

企业组织变革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以改善和提高组织效能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最大诱因。运用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可分析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按照这一原理,环境对系统有两种输入:资源和压力;系统对环境有两种输出:功能和污染。

环境的输入直接塑造企业组织,这种输入的变化直接引发企业组织变革。对企业组织而言,环境对其资源输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本和自然资源;环境对其压力输入主要来自要素市场和商品(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中资源丰富,或者是资本充裕,或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那么企业就应当选择资源密集型的,或是资本密集型的,或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组织模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需要相应地变革组织模式。同时,环境的压力也影响着企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如果在要素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比竞争者具有更高的要素利用效率。如果在产品(服务)市场上竞争激烈,那么企业必须具备能够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组织结构。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企业的输出同样对环境有塑造作用。当企业的输出对环境产生影响时,环境的变化进而会对企业产生新的输入,从而引发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增加所有者权益以及向国家上缴税收。如果企业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那么就能够增强竞争优势,减轻竞争压力。如果企业是政府的税收大户,那么就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优惠。如果企业能够持续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资本。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进而减轻组织外部压力,促进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相反,企业的污染输出则会恶化自身的经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我们已有足够的认识。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污染。企业不尊重员工,甚至侵害员工的安全和利益,那么将没有人到该企业工作,可以说企业污染了自身的人力资源环境。企业投资决策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失信于广大的投资者。企业将很难再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说企业恶化了自身的融资环境。恶化了的环境会对企业产生新的压力,从而要求变革企业组织。

概括起来,环境对企业的资源输入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环境对企业的压力输入制约着企业组织的选择;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企业的污染输出会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企业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

对于企业组织变革的必要性,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认识:企业要么实施变革,要么就会灭亡。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些企业进行了变革,反而加快了灭亡。这就涉及到组织变革模式的选择问题。这里将比较两种典型的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初态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态组织模式。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初态组织模式向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转变。

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态,因为这种变革模式对组织进行的调整是大幅度的、全面的,可谓是超调量大,所以变革过程就会较快;与此同时,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组织变革反而加速了企业灭亡的原因。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达到目的态,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企业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的一个典型实践是“全员下岗、竞争上岗”。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国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全员下岗、竞争上岗”的实践既是其中之一。为了克服组织保守,一些企业在组织实践中采取全员下岗,继而再竞争上岗的变革方式。这种方式有些极端,但其中体现了深刻的系统思维。稳定性对于企业组织至关重要,但是当企业由于领导超前意识差、员工安于现状而陷于超稳定结构时,企业组织将趋于僵化、保守,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发展。此时,小扰动不足以打破初态的稳定性,也就很难达到目的态。“不过正不足以矫枉”,只有通过全员下岗,粉碎长期形成的关系网和利益格局,摆脱原有的吸引子,才能彻底打破初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再通过竞争上岗,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关心,只要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就有助于形成新的吸引子,把企业组织引向新的稳定态。此类变革如能成功,其成果具有彻底性。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建立新的吸引子,如新的经营目标、新的市场定位、新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如果打破原有组织的稳定性之后,不能尽快建立新的吸引子,那么组织将限于混乱甚至毁灭。而且应当意识到变革只是手段,提高组织效能才是目的。如果为了变革而变革,那么会影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局部的修补和调整来实现。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原有产品仅包括四种类型的直升机。每一种直升机有专门的用途。从技术上来看,没有任何两架飞机是完全相同的,即产品间的差异化程度大,标准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该公司决定变革组织模式。其具体措施是对个部门进行调整组合。首先,由原来各种机型的设计人员共同设计一种基本机型,使之能够与各种附件(如:枪、炸弹发射器、电子控制装置等等)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然后将各分厂拥有批量生产经验的员工集中起来从事基本机型的生产。原来从事各类机型特殊部件生产的员工,根据新的设计仍旧进行各种附件的专业化生产。这样,通过内部调整,既有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也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方式的变革对组织产生的震动较小,而且可以经常性地、局部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目的态。这种变革方式的不利之处在于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导致企业组织长期不能摆脱旧机制的束缚。

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激进式变革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组织的毁灭;因而在两次激进式变革之间,在更长的时间里,组织应当进行渐进式变革。

企业组织变革的评价

首先应当明确组织变革对于企业的意义。企业输入各类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各类资源的简单加总,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各类资源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结合在一起,便具备了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种功能是各种资源在企业中整体涌现出来的。而这种涌现性正是通过企业组织来实现的。现代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企业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但对企业组织贡献的直接评价却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客观评价的困难,因而在实践中对于组织变革存在着模糊认识,要么是缺乏组织变革的积极性,要么是盲目地进行组织变革。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客观的组织评价模型。这里将尝试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建立企业组织变革的理论评价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KI-&,&(0,1)。其中:Q为企业的产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这里假定技术木变,A为组织贡献系数:A=Q/L&KI-&。在一个企业内,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一定的劳动力和资本,在企业现有组织模式下生产出一定的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贡献系数可以体现企业组织的功能。企业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标是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大于初始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以此为依据,可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对组织变革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

假设某企业进行一次组织变革。在初态组织模式下,企业投入劳动力为LI、资本量为KI,产量为Q1。代人组织贡献系数公式,可得组织贡献系数为:A1=Q1/Ll&Kll-&。完成组织变革之后,在目的态组织模式下,企业投入劳动力L2。资本量为K2,产量为Q2。代人组织贡献系数公式,可得组织贡献系数为:A2=Q2/L2&K21-&。比较A1、A2可以评价企业组织变革的效果。如果A2*A1,说明组织贡献系数提高了,企业组织变革是成功的。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组织变革是失败的。

系统科学范文第8篇

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

企业组织变革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以改善和提高组织效能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最大诱因。运用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可分析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按照这一原理,环境对系统有两种输入:资源和压力;系统对环境有两种输出:功能和污染。

环境的输入直接塑造企业组织,这种输入的变化直接引发企业组织变革。对企业组织而言,环境对其资源输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本和自然资源;环境对其压力输入主要来自要素市场和商品(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中资源丰富,或者是资本充裕,或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那么企业就应当选择资源密集型的,或是资本密集型的,或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组织模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需要相应地变革组织模式。同时,环境的压力也影响着企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如果在要素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比竞争者具有更高的要素利用效率。如果在产品(服务)市场上竞争激烈,那么企业必须具备能够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组织结构。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企业的输出同样对环境有塑造作用。当企业的输出对环境产生影响时,环境的变化进而会对企业产生新的输入,从而引发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增加所有者权益以及向国家上缴税收。如果企业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那么就能够增强竞争优势,减轻竞争压力。如果企业是政府的税收大户,那么就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优惠。如果企业能够持续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资本。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进而减轻组织外部压力,促进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相反,企业的污染输出则会恶化自身的经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我们已有足够的认识。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污染。企业不尊重员工,甚至侵害员工的安全和利益,那么将没有人到该企业工作,可以说企业污染了自身的人力资源环境。企业投资决策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失信于广大的投资者。企业将很难再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说企业恶化了自身的融资环境。恶化了的环境会对企业产生新的压力,从而要求变革企业组织。

概括起来,环境对企业的资源输入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环境对企业的压力输入制约着企业组织的选择;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企业的污染输出会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企业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

对于企业组织变革的必要性,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认识:企业要么实施变革,要么就会灭亡。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些企业进行了变革,反而加快了灭亡。这就涉及到组织变革模式的选择问题。这里将比较两种典型的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初态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态组织模式。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初态组织模式向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转变。

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态,因为这种变革模式对组织进行的调整是大幅度的、全面的,可谓是超调量大,所以变革过程就会较快;与此同时,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组织变革反而加速了企业灭亡的原因。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达到目的态,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企业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的一个典型实践是“全员下岗、竞争上岗”。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国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全员下岗、竞争上岗”的实践既是其中之一。为了克服组织保守,一些企业在组织实践中采取全员下岗,继而再竞争上岗的变革方式。这种方式有些极端,但其中体现了深刻的系统思维。稳定性对于企业组织至关重要,但是当企业由于领导超前意识差、员工安于现状而陷于超稳定结构时,企业组织将趋于僵化、保守,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发展。此时,小扰动不足以打破初态的稳定性,也就很难达到目的态。“不过正不足以矫枉”,只有通过全员下岗,粉碎长期形成的关系网和利益格局,摆脱原有的吸引子,才能彻底打破初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再通过竞争上岗,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关心,只要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就有助于形成新的吸引子,把企业组织引向新的稳定态。此类变革如能成功,其成果具有彻底性。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建立新的吸引子,如新的经营目标、新的市场定位、新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如果打破原有组织的稳定性之后,不能尽快建立新的吸引子,那么组织将限于混乱甚至毁灭。而且应当意识到变革只是手段,提高组织效能才是目的。如果为了变革而变革,那么会影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局部的修补和调整来实现。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原有产品仅包括四种类型的直升机。每一种直升机有专门的用途。从技术上来看,没有任何两架飞机是完全相同的,即产品间的差异化程度大,标准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该公司决定变革组织模式。其具体措施是对个部门进行调整组合。首先,由原来各种机型的设计人员共同设计一种基本机型,使之能够与各种附件(如:枪、炸弹发射器、电子控制装置等等)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然后将各分厂拥有批量生产经验的员工集中起来从事基本机型的生产。原来从事各类机型特殊部件生产的员工,根据新的设计仍旧进行各种附件的专业化生产。这样,通过内部调整,既有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也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方式的变革对组织产生的震动较小,而且可以经常性地、局部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目的态。这种变革方式的不利之处在于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导致企业组织长期不能摆脱旧机制的束缚。

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激进式变革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组织的毁灭;因而在两次激进式变革之间,在更长的时间里,组织应当进行渐进式变革。

企业组织变革的评价

首先应当明确组织变革对于企业的意义。企业输入各类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各类资源的简单加总,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各类资源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结合在一起,便具备了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种功能是各种资源在企业中整体涌现出来的。而这种涌现性正是通过企业组织来实现的。现代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企业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但对企业组织贡献的直接评价却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客观评价的困难,因而在实践中对于组织变革存在着模糊认识,要么是缺乏组织变革的积极性,要么是盲目地进行组织变革。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客观的组织评价模型。这里将尝试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建立企业组织变革的理论评价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KI-&,&(0,1)。其中:Q为企业的产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这里假定技术木变,A为组织贡献系数:A=Q/L&KI-&。在一个企业内,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一定的劳动力和资本,在企业现有组织模式下生产出一定的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贡献系数可以体现企业组织的功能。企业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标是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大于初始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以此为依据,可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对组织变革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

假设某企业进行一次组织变革。在初态组织模式下,企业投入劳动力为LI、资本量为KI,产量为Q1。代人组织贡献系数公式,可得组织贡献系数为:A1=Q1/Ll&Kll-&。完成组织变革之后,在目的态组织模式下,企业投入劳动力L2。资本量为K2,产量为Q2。代人组织贡献系数公式,可得组织贡献系数为:A2=Q2/L2&K21-&。比较A1、A2可以评价企业组织变革的效果。如果A2A1,说明组织贡献系数提高了,企业组织变革是成功的。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组织变革是失败的。

系统科学范文第9篇

作者:王浩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适时通过个人情绪等形式进行反馈,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整个教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情感转移,使师生间的感情渐渐趋于一致,进而完成知识的反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要重视前馈,教师应该预见到偏差提前加以干预,而不是等到学生出了偏差来纠正,以保证其不要出现大的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给予前馈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有序原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处理好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内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开放状态下,以保证教学的有序。为了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系统,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有序原理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保证每个个体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换。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各要素关系,使其找出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保证教学信息在内外部之间的交换,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保证其处在非平衡状态。在有序原理的指导下,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结构化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将记忆中相关的信息都联系起来,使之组成一个更复杂、更有序的结构。整体原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整体原理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教学理论中,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高校体育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整体结构把握,形成一个内在联系,进而形成一种对抽象形态的构架的准确把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每一个独立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还需要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在教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穿插讲授其他学科和体育学科的外在联系,让学生分析思考,最终使学生具备复合知识。高校体育教学各要素如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之间一定要协调配合,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

系统科学可以使高校体育教师发现,大学生也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随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变,大学生在思想上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按照系统科学的结构性和层次性的原理,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把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体现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新认识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学习效率,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只是单纯片面发展智力而忽视体力发展的教育是有缺失的,就不是全面的教育。体育运动可以有效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能使大脑供氧更加充足,获得更高的营养物质,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不是独立于社会大系统外的系统,它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就需要不断与社会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不断把能量充实到高校体育教学系统中来。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树立未来教育的观点,未来教育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上来探索研究。研究未来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高校体育教学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去考虑,最终让学生可以系统的、科学的对高校体育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就是模式,一般指可以作为模板、模本。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加以系统研究,是研究教学模式的先驱。他俩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系统各要素在一定教学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安排,建立起来的较为良好、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就是教学模式。

引导示范和自主学习要穿行,循序渐进,查缺补漏,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使不同的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学习能力、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生理、心理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样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就要求教师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同时,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应用体育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最终达到教学优化的效果。

系统科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40-04

[作者简介] 张伟成,广东省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经济学;(广东 河源 517000)

肖连斌,农行江西省分行经济师,律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律与合规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环保理念范文 下一篇:生态绿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