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1 15:33:0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系统管理总线(SMBus);I2C;通信

System Management Bus

Lu Qiushe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PC:100050

Abstract: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is a two line interface;by way of SMBus each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with system’s other unite can communication.SMBus’ working function based on I2C.SMBus is one control bus which can carry out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for system and power system management.By way of SMBus one can make each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and not need an independent control line.

Key words:SMBus;I2C;communication

1.系统管理总线(SMBus)

系统管理总线(SMBus)是一种双线接口,通过SMBus可以使挂在SMBus上的有关部件相互通信,SMBus主要基于I2C技术,SMBus是用于系统和与电源管理有关任务的控制总线,采用SMBus可以简化系统的设计,便于系统的扩展。通过SMBus可以由有关器件提供制造商的有关信息,告知系统它的模块/部件号,保持一个事件的状态信息、报告各种错误类型、接受控制参数、并返回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

SMBus可用于电路系统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和为系统管理总线芯片写程序支持代码的应用场合。

SMBus技术文件主要有V1.0、V1.1和V2.0三个版本[1],V1.0总则部分在1995.02.15,V1.1版本在1998.12.11,V2.0版本由智能电池系统(SBS)实施论坛(SBS-IF)在2000.08.03。

SMBus技术文件V2.0主要由Duracell;Inc.;Energizer Power Systems;Inc.;Fujitsu;Ltd.;Intel Corporation;Linear Technology Inc.;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Mitsubishi Electric Semiconductor Company;PowerSmart;Inc.;Toshiba Battery Co.Ltd.;Unitrode Corporation;USAR Systems;Inc.等公司推出[1]。

SMBus技术文件V2.0主要由简介、总体特性、层1-物理层、层2-数据链路层、层3-网络层、附录A:可选SMBus信号、附录B:I2C与SMBus的异同、附录C:SMBus器件的寻址等部分内容组成[1]。

做为数控电源系统,需要一个用于电源通信管理的工业标准协议,在这个标准协议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这个协议对电源系统设计人员而言要简单、易懂和易学,并且造价要低,SMBus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

系统管理总线(SMBus)标准涉及三类设备。主设备、从设备,接收或响应命令的设备。主设备用来命令,产生时钟和终止发送的设备。主设备是一种专用的设备,它提供与系统CPU的主接口。主设备必须具有主从机功能,并且必须支持SMBus通信协议。在一个系统里只允许有一个主设备。

1998年,智能电池系统接口论坛(SBS-IF)了SBS 1.1和SMBus 1.1,在SMBus 1.1中的主要技术改进是在每个SMBus通信数据包的结尾引入了可选的数据包错误检测(PEC)字节,这个8比特数据包错误检测(PEC)字节是采用标准的数据包内容循环冗余校验和纠错检错(CRC)方法。

2000年,SBS-IF了SMBus2.0,即所谓基于PCI的SMBus,SMBus2.0中充许器件的地址被动态分配,然后,外设元件互联特殊兴趣小组(PCI-

SIG: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

-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在2000.10.20日)将它PCI连接器的第40和41引脚分配给SMBus的时钟和数据信号。

在2000年,SBS-IF公布了它用于Windows的SMBus的驱动程序,和微软的SMBus驱动程序不同,SBS-IF推出的SMBus驱动程序可以用于Windows98系统,并且工作时不需借助于嵌入式控制器。

SMBus的主要任务由负载点联盟POLA(Point of Load Alliance)和分布式电源开放标准联盟DOSA(Distributed-Power Open Stand-

ards Alliance)加以赋予。

采用SMBus的主要优点如下。

(1)像I2C一样造价低。

(2)比I2C更鲁棒。

延迟到特定定时点强迫总线复位。

(3)比I2C有更多的新特性。

1)SMBALERT#信号线用于终端控制;

2)数据包出错检测(PEC);

3)主机报告协议。

(4)在常规电技术性能上和I2C兼容。

2.I2C总线与特点

I2C总线接口技术标准创建于1982年,Philips发明I2C总线接口技术的初衷是要解决在同一块电路板上或同一机柜里电子部件之间的通信问题,I2C总线为一双线串行总线,一条为串行信号线(SDA),一条为串行时钟信号线(SLK)。1987年Philips公司为I2C总线申请了美国专利,通过I2C总线使挂在同一I2C总线上的器件之间完成通信,通信内容包含通信命令、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主控设备和被控设备之间共享。I2C总线的简单应用场合是有一个主控器件来完成通信控制工作,由于I2C总线使用简单,所以I2C总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2C总线的技术指标也在不断的改进,现I2C总线已获得了更高的通信速度和更广的寻址控制范围。

(1)I2C总线最主要的优点

I2C总线最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性和有效性。由于接口直接在组件之上,因此I2C总线占用的空间非常小,减少了电路板的空间和芯片管脚的数量,降低了互联成本。总线的长度可高达25英尺,并且能够以10Kbps的最大传输速率支持40个组件。I2C总线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支持多主控(multimastering),其中任何能够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设备都可以成为主总线。一个主控能够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时钟频率。当然,在任何时间点上只能有一个主控。

(2)I2C总线的特点

1)只要求两条总线线路,一条是串行数据线SDA,一条是串行时钟线SCL;

2)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唯一的地址和一直存在的简单的主机/从机关系软件设定地址,主机可以作为主机发送器或主机接收器;

3)它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如果两个或更多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被破坏;

4)串行的8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

5)连接到相同总线的IC数量只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的限制。

3.SMBus的适用范围

SMBus技术文件V2.0主要介绍了有关SMBus的电性能、网络控制环境和SMBus器件使用的通信协议等内容,这些可以通过7层OSI网络模型的前3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加以理解[1]。SMBus的主要目的是定义智能电池、智能电池充电器和系统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问题。但是,SMBus也可用于连接电源有关的器件、系统传感器、EEPROMs等器件,使相互之间完成通信任务,SMBus技术文件V2.0是V1.0和1.1版本的更高级版本,V2.0和版本V1.0、1.1版本在技术上是兼容的。

SMBus是I²C总线的一种具体应用,在SMBus中规定了数据通信协议、有关器件寻址方式、有关具体数据传输命令的电气技术要求,SMBus主控设备的信息传输和有关智能器件的信息传输等技术内容。

4.SMBus的特点

SMBus是一种可以挂接多个器件的双线双向串行总线[1],总线主控制器和总线从控制器可以连接到SMBus总线上。SMBus总线可以用于小功率和大功率电路的应用场合,V1.0和V1.1针对小功率的应用场合,例如智能电池或更低功率器件的应用场合,V2.0主要针对更高功率的电性能指标和更高驱动性能的应用场合,例如SMBus器件和PCI板卡之间通信的应用场合。图1表示采用SMBus总线的电路拓扑结构,在图1中分别采用了VDD=5V和VBUS=3V的两组电源供电,这里VDD=5V±10%。SMBCLK和SMBDAT为双向传输信号,通过上拉电阻接RP至电源供电VDD。当总线上无数据传输时,SMBCLK和SMBDAT信号线均为高电位,接至SMBus总线上的器件输出应为集电极开路输出,以便实现线与逻辑功能,在设计SMBus总线器件的输入和输出级时需注意,以便在它们的供电关断时不要有对地的电流通路形成。

当SMBus总线器件发出一个“0”电平时应使总线电位为低电位,当SMBus总线器件发出一个“1”电平时应使总线电位为高电位。总线电位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一个电流源将总线电位拉高,在总线分布电容较大的应用场合,在电路上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总线上高低电位变化速度能满足电路的技术要求。SMBus总线上拉电路如图2所示,附加技术要求如下[1][3]。

1)在400pF容性负载和2.7kΩ到3.3V供电的上拉电阻条件下的最大下降时间为300ns;

2)在20pF容性负载和2.7kΩ到3.3V供电的上拉电阻条件下的最小下降时间为10ns;

3)在去掉电源供电的工作条件前,SMBus应处于三态工作状态;

4)如果系统没有供电输入,应不给SMBus加电加载。

5.SMBus总线支路电路模型

图3为SMBus总线的电路连接模型,为使电路具有例如智能电池的热插拔工作特性和具有ESD保护功能,使用时应加一只串联电阻RS2。SMBus器件和连接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应不大于1.1kΩ,以确保能满足SMBus总线在小功率应用场合对低电平VOL;MAX的技术要求,图3所示电路模型也适用于大功率的应用场合,由于小功率和大功率应用场合的不同,所以有关元器件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上拉电阻RP的参数值和系统电源供电VDD和SMBus总线的分布电容值有关,如果SMBus总线的电源供电采用电流源(IP),电路的工作性能会更好些,但是,电路的造价可能会高些。图3中的二极管为ESD保护二极管,ESD保护二极管在例如有可插拔的SMBus器件(例如智能电池)的应用场合是非常有用的。多个SMBus总线器件的连接如图4所示[5]。

6.SMBus总线在智能电池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池系统(SBS)是指采用了总线技术的电池系统。智能电池利用内部电子线路来测量、计算和存储电池的有关数据,使电源的使用和管理更加可预测,使用更方便。现在智能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不间断电源、手机和便携式电子等产品中。智能电池极大的简化了电池系统的设计,还能防止意外的系统停机。一个基本的智能电池系统(SBS)系统由系统管理总线(SMBus)、智能电池充电器和智能电池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智能电池配有专门的硬件,用以提供电池的现有有关状态信息,将计算出的有关信息或预测出的有关信息传送到SMBus,并由软件控制主控充电设备对电池的充电。

智能电池系统(SBS)的模块化特性使得设计闭环电池充电系统变的非常方便,这样的系统允许采用电池组独立充电器(智能充电器),智能电池对高可靠性电池备份的应用场合非常重要。

与非智能电池系统相比,智能电池系统需要不断地与系统主控制器交互信息,使电池系统的构成增加了复杂性。

智能电池系统有关部件的连接框图如图5所示[2][4]。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智能电池系统中,系统主控制器需要实时地与电池系统交互信息,以确定何时应该对电池充电或放电,以及面向使用者实时提供电池容量的有关信息,在Windows7系统下有关信息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在笔记本电脑的智能电池系统中可以显示当前电源供电的来源、使用电池数量、电池当前电量、电池报警、休眠等信息,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池系统的电池控制信息设定显示界面如图7所示[6],电池系统的电源选项设置界面如图8所示。

正是这种信息交互,使系统控制主机和使用者能更准确地掌握电池的状态(例如电池有效容量、当前充/放电率、历史累计充放电次数、预测寿命等状态信息),从而使电池的使用非常方便。

智能电池系统(SBS)可以极大提升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充电对锂离子电池造成危害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电池充电电压过高;充电电流过大(过大充电电流会引起电池发热);不能正确地终止充电过程,或在过低的温度下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在设计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时需采取额外的预防性措施以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以确保锂离子电池充电系统有关工作参数在安全的范围内。

例如智能电池充电器要求允许

-9%的电压偏差,并强调正偏差不得超过1%,以确保符合智能电池充电的安全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池充电电压偏差的正负是随机的,所以应使充电器的目标电压值误差要小,一般设定在额定值的-4%的范围内。

由于电池充电电压的不准确(无论是-4%还是-9%),电池始终处于充电不足的状态。据统计,即使充电后电压只比额定值低0.05%,锂离子电池容量的下降却高达15%,所以锂离子电池充电电压的准确性很重要。

对充电环境更详细的检测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假设充电器的精确度为100%,充电通路上位于充电器电池间的电阻元件会引入额外的电压降,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由于电阻引入的电压降会随充电电流的降低而逐渐减弱,充电器最终会完成充电过程,但电池的充电时间会延长。这些额外的压降会导致充电过程过早地从恒流进入恒压充电阶段,而影响电池充电的准确性和充电效果。最理想的充电状态是充电器的输出准确地消除了电阻电压降的影响。

理想的智能充电系统应能提供两个或更多个SMBus端口,这样,两个或更多个电池就可以同时与充电器通信了,从而使两个或更多个电池可以被同时充电[6]。

一个好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SBS)可以实现更完全、更快速的充电过程管理,同时进行高效的电池放电过程管理,并对危险情况(例如电池充电电压超限)实现检测和进行快速反应,将电池充到真实的容量,避免智能电池充电器由于监视电压不准(例如一般电池充电精度为-4%到-9%)而造成的充电不足。

7.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利用

SMBus可以极大地改善电源管理系统的可控性,提高电源管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并改善电源系统的监控特性。由于SMBus的使用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工作性能。

参考文献

[1]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Specification Version 2.0 August 3,2000.

[2]Smart Battery System Specifications Smart Battery Data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1.December 11,1998.

[3]Robert V.White,Introduction to the PMBus,Arttesyn Tevhnologies,Chair,PMBus Specification Working Group,May 2005.

[4]Part I General Requirements;Transport 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PMBus Power system Management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vision 1.15 February 2007.

[5]Power Supply Management Interface Design Guide Revision 2.12.

[6]Windows 7 operating system.

作者简介:

路秋生(1956—),男,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程维东(1976—),女,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系统管理范文第2篇

一、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系统管理思想的比较

传统管理体系与现代管理体系的差异源于两种管理思想体系的差异。在近代大工业产生之初而形成的管理思想,由于其面对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环境的复杂度展示不够充分,人们对管理本身的认识还不够完整和深入,因此其思想特征具有五方面的集中表现:一是物本观念突出,即偏重于对设备、厂房、物料等的管理,即使是人员也只把他当作一种静态的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安排。二是个体观念突出,即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管理的着眼点总是某一单独事物,或是生产、或是销售、或是人事、或是物料等等。面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大多是就事论事,就部门论部门,就环节论环节,通盘考虑不多,缺乏系统管理化的思想。三是简单决策观念突,即决策是直观的、经验的、线性思维的决策。四是战术管理观念突出,即管理问题的揭示、分析、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方法的调整大都是针对企业或行业内部的,或某一工作环节的、或当前的状态变化而进行的。它属于一种狭隘单纯的技术行为。五是定式观念突出,即管理行为的实施、选择基本上是依据经验判断一种管理方式或手段在某一范围内获得成效,很快就变成一种公认的“经典”作法,形成管理定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管理环境的复杂结构日益展开,人们对管理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在21世纪的今天,全新的现代管理思想体系基本形成,它所表现出的思想特征较传统管理思想相比,同样也可归为五个方面:一是人本观念突出,即一切以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的管理思想。二是系统观念突出,即注意组织内部管理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注意个体与整体的配合协调,强调一切从整体出发,旨在优化整体功能的管理思想。三是择优决策观念突出,即决策必须是多角度、多因素分析之后的多方案比较,然后择优。这种决策不是单纯的经验指导,也不是直观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应处理,而是一种多元、动态、系统的管理行为。四是战略观念突出,即对管理问题的揭示,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方法的调整是针对企业内外环境协调一致,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的,它强调管理行为要高瞻远瞩,管理者要具有超前思维。五是权变观念突出,即管理行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必须是随机应变,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系统性表明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传统企业管理行为与现代系统管理行为的比较

由于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化系统管理思想的不同,因此,由不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企业管理行为也就大相径庭,现代化系统的管理体现在目标,决策和解决条件三者统一运筹协调的关系,尤其对人的管理上.两者呈现出多方面的基本差异:第一,人与物管理的侧重点差异,即传统企业管理重在管物,重在对物的分配、调度、安置、收入、支出;而现代企业管理重在管人,重在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第二,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用周密的制度约束,确保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人的素质、人的协调、人的激励和人的自控。它旨在通过较高的领导层素质和员工素质,以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搭,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自律自激机制,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第三,单维管理与多维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某一管理因素实施,不管是在对问题的揭示、问题的分析、或处理措施的制定基本上是直观的线性思考。而现代管理行为总是针对多个管理因素实施,注重多维因素协调处理,注重控制信息(流)和控制系统的管理,如销售问题绝不单纯是销售部门的事,它和生产环境、技术开发环节,人员安排,分配制度,经营方向,市场定位等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多维管理(物质和能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第四,单质管理与全质管理的差异。即传统的企业管理对产品的质量保障只着眼于生产过程中,而现代化的系统企业管理则着眼于产品生产有关的全过程、全环节,从而建立起了全员参加、全过程展开、全面质量概念的全程管理体系。同时根据过程的正,负反馈的结果交替使用来调整管理过程。第五,数量优先与技术优先的差异。传统企业管理偏重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产品实物量的增大,因为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阶段,有产品就有效益,无产品就无效益,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大小,因而数量优先是必然的反映。现代化系统管理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大工业建立初期的状况大不相同,企业直接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产品是否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决定于产品从质量到包装,从内容到形式,从基础使用价值到延伸消费功能是否能为消费者所青睐,以及能否适应市场的变化,这一切实质上都取决于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新技术的应用程度)。有先进的技术才有先进的质量,先进的功能,甚至也才有先进的生产规模,因此技术优先(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第六,生产效益与管理效益的差异。传统的企业管理偏重于生产过程的管理,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只能是产品生产,因而数量优先,产值优先天经地义,也因此管理层的管理重心理所当然在生产过程。现代企业管理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决定于企业内的多方面因素,如经营决策是否正确,产品设计是否合理,产品创新是否及时,资源调配是否得当,员工积极性是否发挥,市场开拓是否得力,质量管理是否有效,产品生产是否规范等,一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管理本身要出效益。一个企业如果管理水平高,则经济效益就优,反之就劣。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抓管理的,不会系统性抓管理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管理效益观念已基本取代了生产效益观念。第七,小市场营销与大市场营销的差异。传统企业管理在产品销售方向选择上,一般着眼于区域内市场,部门内市场,和既定的市场范围,这种市场营销由于其市场容量是自生的,是相对有限的,因而称其为小市场营销。现代化系统管理则与之完全相反,它强调市场营销要跨区域进行,如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跨国境进行,要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来开展营销。而且它强调市场的多变性,引导性,企业可以引导消费,创造新的产品市场,可以开掘潜在市场,可以寻找替代市场。由于企业的市场开发和创新是持久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市场的时空界限是无限的,因此现代化系统管理在产品销售方向选择上,奉行的是大市场营销观念。

三、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系统管理的关系

首先,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着质的区别。传统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和处理基本上是静态分析、个态分析、近态分析,把经济系统基本看成一个封闭系统。而现代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处理基本上是动态的、系统的、前瞻的,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复杂的耗散结构。两者的思维空间和运作空间大相径庭。如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冶金行业整体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不利环境。由于竞争激化、价格下跌、利润下滑,使得降低成本成为冶金企业的共同关注点。有的公司把市场与企业经营动态地联系思考,把公司各部门、各环节、各人员有机地联系思考,把成本构成作为一个成本系统来思考,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较强市场适应力的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最终在成本降低,利润增长方面取得了鲜明的业绩。反之一些就成本论成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寻求降低成本的做法,或只图一时见效而采取偷工减料、掺杂使假行为的企业却始终未走出买方市场带来的困境。其次,传统管理是“基础结构”,现代管理是“上层建筑”。传统管理并不是现代系统管理的完全对立物,现代化系统管理也并不完全扬弃传统管理,而是包含了传统管理,提升和完善了传统管理。如“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系统思想,现代管理会计原理、行为科学、目标管理等作为理论基础的,可谓不折不扣的现代化系统管理,但如果缺少了科学合理的定额制定,缺少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度,缺少规范的工作操作程序,这套现代化系统管理方略能否奏效,恐怕没人敢持肯定的态度。事实上,实行现代化系统管理并不意味着传统管理中的制度约束、定置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数量规模效益等就不需要了。恰恰相反,没有这一切成熟的传统管理的实施,就不可能有效开展现代管理。两者之间是前者的身体自然包容着后者的生命细胞。第三,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适用对象不同。传统管理与技术水平较低、规模程度较小的企业相适应,而现代化系统管理与技术水平较高、规模程度较大的企业相适应。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一种方法在彼企业有效,而在此企业失效;一种管理模式在甲地区失败,而在乙地区成功。一个管理者在小企业得心应手,而在主管一个大企业时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其启示在于企业管理不能不看对象搞一刀切。如在外国奏效,而在中国失灵;满负荷工作法作为改革年代的新事物在石家庄诞生并应用成功,却在异地后难以立足;曾在中国企业管理舞台叱咤风云一时的步鑫生、史玉柱等,在其创业之初时管理方略频频得手,而在其企业壮大之后又都频频出现管理失误,最终退出了企业家舞台。这一切事实都说明了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能奏效,它并不绝对取决于是否采用了完全的现代化管理或曾经非常有效的传统管理。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化系统管理思想是不同的思想体系,这不同的思想体系作用于实践,造就了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系统管理本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但是从空间角度来考查,即使在现代,由于生产力在空间布局的不平衡状态存在,即手工技术、半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技术、自控技术等的同时存在,因此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系统管理自然具有共存的条件。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系统性,有序化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开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是管理能够取得最大成效的有效前提。

系统管理范文第3篇

1.1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应用系统管理功能也在趋于完善,而且,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供电企业中,对促进供电企业快速发展以及提升供电企业的管理质量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从当前供电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例如,在规程、规定的管理中,未能结合实际的情况考虑,信息化管理的套用现象屡见不鲜,未能充分将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发挥出来,而且,信息化具有的更新性也未能充分的体现出来,长期使用一套信息化管理程序,信息化技术过于落后都会影响到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发挥,严重的影响到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1.2各项功能之间的衔接不足

信息化管理会结合实际的情况设置相应的管理功能,将供电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充分应用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组织来建立各项功能,在满足岗位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的向着信息化的管理方向发展。然而,作者在对供电企业当前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调查中发现,在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各项功能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功能之间出现脱轨的现象,功能前后的衔接不足将会给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2目前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解决思路

2.1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管理

信息应用系统管理主要是对各类信息进行管理,而信息管理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管理的不够全面,会遗漏部分信息,将会对供电企业信息管理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引发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无序性,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作者建议应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的管理。由于信息的载体主要以文档的形式存在,一旦信息量过大的话,文档就会积累,而以往对文档的管理主要是分散在各个员工的存储介质上,虽然信息系统已对其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利用,从而造成文档管理不得当的问题。而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管理,主要从对文档的跟踪、组织、传递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并根据供电企业岗位标准来对各项文档信息的进行考核,确保系统各项信息管理的可靠性。另外,要对各项管理文档进行归类,尤其是对一些抽象角色库的文档进行有效的归类,要确定文档与各个管理角色之间的相联性,这样不仅更有利于对信息的有序管理,同时更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且将一些信息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等功能有效的融合为一体,能够提高供电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管理有效性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信息应用系统开展有序管理势在必行。

2.2合理增强信息系统功能

结合以上信息应用系统管理的功能分析,现阶段,供电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不够完善,而且管理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旦管理的信息出现问题,将对供电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引发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系统功能的不足,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增强信息系统的功能。当然,在增强信息系统功能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问题:例如,用户系统与功能的连接问题,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等信息数据的管理问题,专业工程师、管理人员等权限提交的文档问题,必须将其妥善安排,避免系统功能增强后却与系统运行不匹配问题的发生;此外,信息系统功能的增强应考虑到文档传递和共享的问题,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管理会涉及到大量的文档传输,而传输过程为了避免文档信息外漏,应对其做好保密措施,而且文档的共享也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共享文档可以被任何登录系统的人员进行阅读,为了确保文档的安全性,对其实施保密措施以及设下相应的共享权限,可以保证只有具有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查看,从而保证信息应用系统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性。

2.3加强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

通过以上对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不足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管理功能不完善、功能衔接不足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首先,应对信息应用系统管理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供电企业岗位要求来分析管理结构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采取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次,要对结构以及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同时,要将各个岗位的具体责任清楚的描述出来,并根据角色库的变化来对管理职能以及结构等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实施的有效性、适应性,充分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再次,应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进行重视,由于供电企业以及岗位的工作要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对系统也应进行功能改进和创新,确保信息应用系统功能符合岗位的发展要求,才能确保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实施的有效性。另外,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结合岗位的发展需求,适当的对部门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等功能进行合并,确保各个管理职能所产生的系统管理信息有着一定的连续性,从而有效的解决功能之间衔接不足的问题,提升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实施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各类信息的管理也逐渐应用到信息化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信息应用系统管理也逐渐在完善,根据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岗位的标准要求,不断的对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进行完善,从而保证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而通过文章对当前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对供电企业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管理、合理增强信息系统功能、加强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等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升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与同行人士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系统管理范文第4篇

IT管理成瓶颈

“毫无疑问,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遇到了最严重的发展瓶颈。到了一个总结、提升与再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IT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说。

当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技术问题的时候,企业要更关注对信息服务的管理。“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IT服务管理较弱的问题,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事故管理、财务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等内容,这就使信息化的投入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信息化效果很难控制。”业界专家认为。

从事件管理入手

据调查显示,企业的IT标准化流程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比如记录IT相关事件就是典型的事例。BMC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永坚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有一次住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宾馆,无法上网,拨打了服务台电话,服务人员解决问题后,给了他一个号码:1314,第二天,电脑又无法上网,他直接告诉服务台,这个问题曾被编号为1314,服务台立刻根据号码解决了问题。

BSM示意图

事件管理还仅仅是BSM中的一个环节,如图,BSM(Business Service Management业务服务管理),就是IT系统管理加上IT服务管理。

IT系统管理管理的是终端设备,如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网络、分散式服务器、PC、以及无线终端如手机等。IT系统管理就是监控这些设备,监控的目的是“事件管理”。IT系统管理用的最多的名词就是“监控”,如网络监控,磁碟机的监控,服务器的监控,以及无线的监控,移动设备的监控等。

事件管理包括6个主要活动:事件查明和记录、归类和初步支持、事件调查和分析、解决事件和恢复服务、事件终止以及负责事件并跟踪、监督、控制和协调解决过程。

当IT运营大致上没有什么问题,7天24小时不宕机的目标完成后,企业可进入更高层面的管理,即IT服务管理。罗永坚说,这时的IT服务管理上升到了业务层面,首先CIO需要知道哪些IT组件和哪些业务相关联。第二,需要了解自身企业的IT资产状况。

系统管理范文第5篇

在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中,物流一般都是以商流的服务者和后继者的身份出现,但是物流往往是商品实体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最终表现。没有上好的物流服务活动,电子商务在前端商务环节的基本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电子商务活动最终变成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物流配送活动支撑下,才能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完整交易流程。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管理指的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流动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和全局性的把控,如对商品的储存、运输、配送、保管以及商品的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而言,包括商品的配送分类、配送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规划设计、配送信息管理以及配送成本管理等。除了信息咨询、电子出版物以及相关信息软件等少量商品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物流配送管理外,多数的商品服务还是需要通过物理传输的方式来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不仅仅可以保证商品服务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利的物流服务,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特点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从商品服务物流配送方面来看,大量的商品服务交易在电子商务平台环境之下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随机性,这样可能导致物流配送的量小频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会给物流配送日程调节、路线规划、配送车辆调度等带来诸多的挑战,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越来越复杂,最终导致物流成本的高涨和服务水平的不增反降。

二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响应快,能及时配送需求。现代企业在降低库存的不断努力中,使用即时生产、取零库存等相关管理策略,对原材料提供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网上订购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准确的商品服务,从而保证供应商能够顺利进行生产。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统需要在接收到电子商务平台发送的商品需求指令后,及时进行商品服务的组织、配装和运输服务,从而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准确的商品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三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车辆路线选择问题凸显。物流配送活动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城郊进行的,主要特征是运输路程短、商品配装多、运输路线和客户分布信息复杂等。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网络订货信息后,需要根据相应的配送点来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可见配送路线和配送方案的选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中GIS的运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库与计算机图形于一体,将空间数据进行储存和相应的处理,结合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将地理位置等相关属性进行合理结合,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来分析、组织和管理相关信息,并根据实践需求图文并茂、真实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输入给用户,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以此为物流配送管理者提供形象的决策支持模式。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运用核心是将地理坐标信息及相关位置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管理,并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一维、二维电子地图)表现物流空间地理位置。GIS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和交叉分析,为用户提供监测、预测以及规划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等,GIS的空间分析查询优势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查询方法,更是一种信息模式挖掘的有效技术。

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表达和管理物流实体的属性和空间信息,还可以分析物流实体在空间要素方面的几何关系。GIS的空间分析查询优势与MIS进行深度集成,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配送中道路空间分布、道路通行状况以及客户位置分布等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物流配送从空间上达到可观的效果。GIS图形表达功能可以在物流配送可视动态监测上将物流配送空间信息转化为网络图,使得物流配送空间表现得更为形象,并通过智能启发式车辆路径分析方法自动生成最佳的物流配送路径,通过物流配送空间信息网络图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动态监测,发挥GIS最大功能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顺畅和资尽其用。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策略

1.电子商务环境下GIS在物流配送系统中管理功能的实现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集数据管理、配送运输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其物流配送中心决定了物流配送路线及方案的选择,是整个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在电子商务环境之下,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优化可以通过将物流管理系统与GIS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客户可以利用客户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订单的网络填报、货单位置等相关信息的查询,物流公司则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货单相关信息,对物流配送方案进行全面优化管理,科学合理分配物流配送车辆路线和配送方案等。

2.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功能分析

首先,从订单信息处理方面来看,物流订单信息的处理包括订单收集及网络托运申请等,根据收集的订单进行货运量的统计分析,为物流配送计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同时,建立客户信息管理档案库,加强对客户相关资源的管理分析,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合理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的对外形象,推进企业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其次,从浏览查询方面来看,对相关图像数据比如放大、移动、图层管理图片等,通过地形图数据、道路图像以及车辆位置等进行显示,并对相应的位置属性进行信息查询、空间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实现对物流配送、司机以及车辆信息等的跟踪查询。

再次,完成对物流企业路线选择、需求分析以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最后,对物流配送路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根据系统统计分析的位置信息合理制定相应的配送车辆和配送路线方案,根据物流配送动态运行图实时进行车辆调度,并由系统自动生成物流配送路线方案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和车辆调整。与此同时,需要从长远角度对企业物流所涉及的地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加强对数据的日常维护管理,随时为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

3.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管理技术分析

首先,从物流配送系统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环境下GIS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融合主要集成了MAPxtreme服务技术、服务技术、SQLServer服务技术以及COM组件技术等,物流地图对象相关数据主要通过地图集以及图层的方式储存在MAPxtreme服务器上,关系数据库中相关地理对象属性与图层数据之间集成,通过可视化来表现相应物流信息。用户可以以不同的登录名进入到网络进行订单填报,并通过途径连接到SQLServer服务器的相关数据库中,实现对原始数据的收集。MAPxtreme在MAPX的引擎下在DELPHI7开发平台上实现物流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相互访问。

其次,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存储结构来看,GIS(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具备较多空间分析功能以及空间拖布结构功能,但是在大量数据操作方面显然不及ACCESS以及SQLServer服务技术等专业数据库操作软件。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属性数据需要在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实践操作处理,为达到数据库资源节约和检索便利性的效果,应该在遵循相关原则下来进行数据库存储结构的优化设计。

再次,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物流配送点快速准确定位方面来看,在物流配送方案实施前,应该对物流配送坐标点所属位置道路进行准确定位判断,并及时对该段路实行内插;对于一些限制性道路、单行道等应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时间实行权值调整。判断物流实际地点与坐标地点的定位是否一致时,可以对坐标进行转换,并遍历所有的数据库点,计算定位坐标点与这些数据库点的距离,从中找出距离最短的点确定为物流实际地点。对数据库的查询方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企业物流配送的整体效率。

最后,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配送车辆路径选择方面来看,由于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选择问题是重难点问题,精确计算方法只能解决简单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因此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之下物流配送的实际需求。根据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具体特征,可以运用先进的智能启发式算法(禁忌搜索、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求出科学合理的最佳物流配送车辆路径,并在物流地图上得到可视化显示,为物流配送管理决策提供合理依据。由此可见,通过电子商务环境下GIS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构建,物流企业可以快速掌握城市物流空间位置等方面的信息,并能及时分析出最佳物流配送车辆路径,这对物流企业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决策工具,并能在合理控制物流成本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系统管理范文第6篇

《系统管理学报》(CN:31-1977/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系统管理学报》及时报道各种学术动态,包括学术会议、学术交流、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书评、书讯等。为高校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服务。

系统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利信息系统 漳卫南运河 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53-02

一、水利信息系统简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等),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水利信息系统包括为实现水利信息化而建设的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各种应用系统等,主要是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电子政务以及其他水利工作提供服务。

二、水利信息系统的发展及构成

水利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到语音、数据并举,再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多种应用系统蓬勃发展的历程。早期的水利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以语音交换网为主的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语音通信、G3传真、低速数据服务等,数字传输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结合使交换机之间可通过数字中继联网,实现灵活多样的局向连接及拨号方案,这基本上代表了语音通信网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TCP/IP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以其开放的协议标准和标准化的高层协议等优势成为多种应用的传输载体,视频监控、异地会商、安全防范、遥控遥测等应用系统,只要按TCP/IP协议设置与计算机网络的接口,便可轻松接入计算机网络传输,通过计算机终端及专门的软件实现其特有的功能。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利信息化。

按照传统的功能划分,水利信息系统可分为传输系统、语音交换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政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统等。传输系统是指基于PCM时分复用技术的有线或无线数字传输系统,目前常用的设备有SDH光复接器、数字微波设备等,SDH光复接器可同时提供E1接口和以太网口。许多微波设备也可直接提供传输速率高于基群速率的以太网接口,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语音交换系统是指基于线路交换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交换机之间通过传输系统互相连接,构成语音交换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前主要是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交换)网,各局域网之间通过广域网设备及传输系统相连接,构成大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即无纸化办公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过电子政务服务器及软件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统等与电子政务系统相似,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系统,所不同的是这些系统由专用的前端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音频、视频、开关量、模拟量等信息传送到专用处理设备,然后再接入计算机网络。要保证以上系统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机房、铁塔、电源、空调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的支撑系统,没有该系统提供的正常电力和良好工作环境,系统是无法正常运行的。

三、水利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设置及主要管理内容

水利信息系统作为非工程措施,在防汛抗旱及水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为水雨情信息的可靠传输及调度信息的上传下达提供了可靠的通道,为提供更多、更及时的资料提供了信息通道,以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要想使信息系统在水利管理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保证信息系统自身的可靠性,而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又依赖于系统的管理。

水利信息系统管理是指该系统的管理部门,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管理中需要对组织或部门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调度,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水利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设置受其发展过程影响较大,早期的信息系统只是语音通信系统,因此那时的管理部门一般称为通信中心(科、处),后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相关应用的推广,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高,有的水管单位将计算机网络纳入原通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将通信中心改为信息中心,也有的单位成立与通信中心并列的网络中心,分开管理。在管理机制方面,各管理部门均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行管理机制,这里不一一列举。

信息系统管理包括规划、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其中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好的设计,那就会先天不足,不会有好的功能和效益;系统建成后,要想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最重要的却在运行管理,而在运行维护中,除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外,运管人员对系统故障的正确判断及迅速排除是系统良好运行的关键,也就是说,系统故障的判断及排除的效率,最能反映出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

四、管理实例――水利部海委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管理简介

1.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简介。漳卫南局水利信息系统包括传输系统(以微波通信为主)、语音交换系统(由数字程控交换机和传输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各单位局域网及传输系统组成)、电子政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统、支撑系统等,几乎囊括了水利信息系统的所有内容,还有防汛内网、财务内网等。这些子系统(内网系统)为漳卫南局各项职能的实现提供了信息化渠道,提高了漳卫南局的工作效率。

在以上各系统中,传输系统是漳卫南局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该系统是信息系统中各种应用信息的传输通道,不管是由程控交换机为终端组成的云因交换系统,还是由计算机网络设备为主要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各种信息都要通过传输系统传送,否则只能成为孤立的设备,不能组成功能强大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又是电子政务、视频监控、异地(视频)会商、信息采集及控制等系统的基础,电子政务等系统的信息都要依靠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

2.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负责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漳卫南局信息中心前身是办公室通信科,后来成立通信中心(处级),再后随着漳卫南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局领导将计算机网络系统也纳入通信中心管理,并将通信中心更名为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下设四个科,分别为综合管理科、传输科、交换机科、网络应用科,综合科负责日常办公管理,包括文件管理、计费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传输科负责传输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交换机科负责语音交换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网络应用科负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

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在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管理中,信息中心的地位相当于运营商,只负责基础系统和需要专用设备的应用系统的管理,包括传输、语音交换、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异地(视频)会商、信息采集及控制以及支撑系统等,一些以软件应用为主的系统则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包括电子政务系统、防汛内网、财务内网等。而在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子系统(子网)中,信息中心又负责综合布线、远程传输、服务器硬件及操作系统等技术设施的的管理,使用单位只负责应用软件层面的管理。

信息中心内部,则根据技术人员不同的的专业及工作经历,为各系统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负责人负责所辖子系统的运行维护,而在规划建设时,则是群策群力,由大家共同完成。由于信息中心所辖系统较多,而技术人员数量并不充足,因此运行维护中并不是“各管一滩,互不干涉”,日常工作中,在“责任到人”的同时,加强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直接相关的系统,其负责人之间经常进行必要的交流,做到“精于一项,了解多项”,对相关系统的一般故障,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一个子系统并不是只有一个人维护,负责其他子系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对该子系统进行维护,但负责人只有一个。

4.漳卫南局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管理。漳卫南局这种统一管理的优势首先在系统的规划设计方面。由于各子系统由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因此规划设计时会根据各子系统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协调各子系统的规模,避免出现明显的瓶颈,这就做到了合理利用资金,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漳卫南局的水利管理;在技术方面,更会统一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匹配,使各子系统更加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相反,如果传输系统和其他系统分开管理,各部门往往首先根据本部门的需要进行设计,鲜能顾及其他系统,即使想从全局考虑,也不可能做好各个细节,往往出现某子系统建设规模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过大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小则会给整个系统造成瓶颈,使系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漳卫南局计算机网络建设初期,由于传输系统容量小,无法实现高速率的广域网连接,因此局机关及各二级局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中主要进行本地网络的综合布线建设,远程连接仅通过廉价的协议转换器解决,使有限的网络建设经费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微波干线升级改造,为高速的广域网连接提供了条件,于是再投资路由器等高端设备,逐渐建成了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规模。在漳卫南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统一规划,使每一分建设经费都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5.漳卫南局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由于各子系统都有专人负责,这就保证了系统运行状况了解的连续性,某子系统的负责人对该系统的维护历史、运行现况、改造计划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更有利于维持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

当系统运行失常时,故障点的正确判断是使系统迅速恢复的关键。由于信息系统的运维人员在同一处室,经常进行交流合作,因此负责各子系统的技术人员配合更加默契,有利于缩短故障判断及排除的时间。譬如在处理聊城局网络速率过低故障时,单独测试微波设备、SDH复接器均无故障,单独测试网络路由器也无故障,在确定设备正常的情况下,传输子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子系统的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经过反复的试验,最终在修改局端协议的情况下将问题解决,因此而发现了路由器与SDH复接器配合中,自适应不是万能设置的问题,为日后的建设及维护工作积累了经验。

至于电子政务、防汛内网、财务内网等,信息中心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者负责其基础硬件的维护,保证其运行环境的可用性,根据其业务要求开通业务端口,而应用层面的功能改善、用户管理等,则由办公室、防办、财务等部门分别管理,共同完成其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这种模式既保证了这些子系统与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又充分利用了信息中心和其它专业部门的专业特点,避免了信息系统管理中面面俱到带来的管理不善问题,使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子系统有机地融入到漳卫南局信息系统中来。

正是由于漳卫南局信息系统管理在体制、机制上的优越性,漳卫南局信息系统才规划合理、运行稳定,在水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水利信息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结语

根据水利信息系统的特点及漳卫南局水利信息系统管理的经验,信息系统相关的各子系统应统一管理,这不但在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还可减少单位的部门设置,为单位节省人力、节省资金,是目前最佳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系统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弱电系统,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U66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弱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弱电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在自动化工业控制大行其道的今天,弱电技术也水涨船高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的弱电控制技术在信号、控制与测量中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网控制与信号测量中弱电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增多。针对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弱电系统的构成

根据不同公共场所场馆的弱电系统主要包含安全防范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两个方面.安全防范系统以空间来划分,可分为室内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的安全防范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共同保障了公共场所内的安全防范,并将场所馆的所有信息连接到公共场所的指挥调度中心。

三.电力系统中的弱电控制

电力系统中弱电化是将小电流、低电压作为信号、控制与测量系统回路中的操作电源。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弱电参数包括交流额定电压(50V或100V)、直流操作电压(48V)、交流额定电流(0.5A或1.0A)。在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安装有运动设备的变电站或发电站中,需要通过变电系统将100V的强电电压、5A的强电电力转变为±10V的弱电电压、±5mA的弱电电流。电力网络的弱电化降低了二次回路中设备的绝缘要求,同时将降低了设备体积,减少了控制系统设备的数量。而信号回路中可靠性的要求较低,弱电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而控制回路中,需要直接与断路器操作相关,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弱电控制的实现方式需要用到弱电与强电的转换环节,通过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来实现控制操作。

弱电选线控制是一项近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国已建成的发电厂与变电站,一般均由中央控制室进行强电集中控制。但是,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容量、多机组的电站逐渐增多,电站内的控制元件也随之增多,同时,控制的距离也将增大。如果仍采用原有的控制方式,不仅使运行监视感到困难,而且有色金属的消耗量,联络通道的投资也将增加。为了缩小控制元件的外形尺寸,并提高发电厂与变电站运行控制的水平,近年来采用了弱电集中控制,有时也称为弱电选线控制。

四.加强对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管理

1.设计合理的弱电工程实施方案

对建筑的使用要求、服务功能、使用功能、物业管理方式做深入的分析,从使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上综合的考虑,对弱电的实施做一个整体合理的规划。从总体的设计开始,设计人员应根据用户要求书面和规划设计方案,考虑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立系统的实施方案。

2.对设计方案讨论及会审设计图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是否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分析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情况,确保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会审图纸形成后,要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文件。

五.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措施

1.要使二次设备能安全可靠地运行,除了采用可靠的接线方案,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之外,正确地使用和经常有效的维护是必不可缺少的。大量的实际运行表明,在二次设备中发生的故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好造成的。特别是近年来在220-500kV变电所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弱电设备,对这些设备更需精心维护,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变电所的二次设备中,有一部分在户外,运行环境差,故障率高,是二次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对这些设备的正确维护也是提高二次设备可靠性的关键。

2.弱电设备具有精确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操作方便、功耗小、外型美观等优点。但弱电设备的电气距离小、机械强度低、触点断开的容量小、抗干扰性能差,这是弱电设备的不足,以前国产的弱电控制设备在材质和制造工艺上也存在某些问题,影响了弱电设备的质量。目前国产弱电设备的质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弱电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除了产品质量上的原因之外,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维护不当造成的。运行实践表明,只要精心维护,弱电设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运行效果。

3.弱电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接地。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土壤相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如埋地的钢管、角铁等。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极)相连接的金属导体(线)称为接地线。接地线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是不载流的,但在故障情况下要通过接地故障电流。接地体与接地线总称接地装置。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用接地线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其中接地线又分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接地干线一般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连接。熔断器是最简单和最早采用的一种保护装置,它可使电气设备免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的损害。当流过电气设备的电流大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时,熔体将被熔断,切除故障。由于熔断器价格便宜、结构及维护简单、体积小,所以在lkV以下的低压系统的电气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电力线路、电动机及其他电器的过载及短路保护。

4.在弱电系统管理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维护缺乏专业检测设备。目前对于一个集成度较高的弱电观工程系统,实施的方案还是在延续传统的设备方案,无法真正实现对大型的弱电工程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致使工程的弱电工程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我们应该完善弱电工程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效率,通过完善弱电系统自身的自动检测控制,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水平,提高管理维护效率和水平,降低弱电系统的工作故障发生的概率。比如,供电系统的弱电管理维护,可以从自动显示并记录供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入手。消防系统可以通过加强对消防系统弱电控制及其自动检测功能,使其能自动的控制消防系统的各种设备。更好的完善提升弱电自动检测的手段实现对公共馆内的弱电系统的有效管理和维护。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维护,公共场馆内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防雷接地的设计没有足够重视,那么最终整套弱电系统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防雷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干线。由外在的本体系统引入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弱电系统的接地线不能与强电交流的地线以及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接地线不能形成封闭回路。弱电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及其专业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因此建议在接地布线时要做好标识,以提高效率。

六.结束语

弱电应用和强电应用只是从电能应用的角度对电气工程进行的一种划分。事实上,在强电领域中有弱电技术的运用;弱电项目系统所包含的有、有线电视、消防、宽带、电话等,由不同的工程运营商实施,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过程复杂。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把握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保障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

参看文献:

[1]任泊晓,董中圆.对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299.

[2]翟伟盛,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雏护[J],消费导刊,2011(10):115-119。

[3]陈刚.浅谈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J].硅谷,2011(4).

[4]戚韫韬.弱电系统中的管理及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5]张立洲.试论如何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J].科技传播,2013(18).

[6]潘晶晶.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3):123.

系统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弱电系统;管理;维护

0.前言

有关弱电方面的技术称为弱电技术。近几年,我国现代弱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弱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生存生产制造、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等。目前,弱电系统可以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弱电系统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弱电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进而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对弱电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来看,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制度和方法,所以,本文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对今后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一些参考。

1.弱电系统的组成

1.1安全防范系统

从空间角度来看,将安全防范系统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其中,室内部分指的是由很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多个子系统不仅确保了公共场所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将场所中的一切信息传递给场所的指挥中心。也就是说,室内部分主要有防盗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多种系统组合而成。然而,室外部分主要用于监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通常由监控系、红外报警系统组成。

1.2自动控制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需要安防系统,而且更多的需要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对比较重要的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控制。一般来说,在公共场所所控制的范围主要由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等组成。

2.目前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现状

2.1缺少科学指导和系统的管理

现如今,弱电系统集成度较高,管理和维护就必须要依照传统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方式进行管理,把弱电系统分成多个部分,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单独的管理与维护。然而,对于弱电系统来说,通常是坚持没有问题就不去进行管理,对于较小的问题就简单的处理,出现较大的问题进行大修理的思想,这样一来,使一些高层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缺少科学指导和系统的管理。

2.2缺少专门的检测设备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都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手动管理和维护,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弱电系统恢复正常的运作状态。事实上,此方法对弱电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效率极低,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方案,而且在对弱电系统进行设备检测时,往往都是依靠传统的检测设备,例如:万用表。尤其对一些较大型的弱电工程,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与维护。

2.3缺少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

在我国,尽管弱电技术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然而,还缺少一批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难以对较大弱电系统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维护。我国的弱电系统正是需要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弱电系统进行专业的管理与维护,所以说,专业人才的缺少会直接影响对弱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加强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措施

3.1做好防雷接地维护工作

弱电系统中的防雷接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弱电系统,一旦忽视了防雷接地工作,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弱电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接地线要使用专门的接地干线。要特别注意的是接地线不能和电网零线混接,不能将接地线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在弱电系统中,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必须要和系统接地端接在一起。在接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而且干扰部分大小,最终都会显现出来,造成控制弱电系统失灵。除此之外,在布线的过程中,因为线路分布过多,很多都是采用人工布线的方式来完成的,稍有不慎,就会接错线路,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标记,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3.2认真做好建设单位和土建、装饰的配合管理工作

在弱电系统中,配合管理是比较麻烦的环节。对于涉及到在地下、墙面等的预埋线管工程,需要土建施工单位协助施工,而且,土建单位要按照市场上的收费标准进行承接,同时还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隐埋线管时,土建单位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同时建设单位要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这样一来,有利于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然而,在装饰的过程中,装饰单位应该提前通知建设单位和相关的监理部门,而且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给装饰单位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从而给弱电施工留有充足的时间。在土建单位和装饰单位施工的过程中,都要安排专人和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工作。

3.3对弱电系统实施过程化管理,降低事故维护的概率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对弱电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分别进行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使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将弱电施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包含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安装阶段、调试和运行阶段。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准备阶段,建立一个弱电系统就必须有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并安排专门的经理对其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而且,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制定一些管理制度和施工计划。在进入设计阶段中,首先要对弱电系统的功能进行确认,同时要及时和建设单位、招标单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对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制定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安装时,必须严格执行制定的施工计划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对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保证弱电系统的质量。当进入最后的调试和运行阶段后,制定出合理的运行方案,在调试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从根本上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减少工作任务,使弱电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

3.4对弱电系统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进行弱电系统施工之前,首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使用要求、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经济角度和实用角度考虑,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特别是对一些隐埋线管和线槽的设计要非常重视,土建嵌入尺寸大小要适合,如果是一些较大面积的平面来说,要尽量满足厚度的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和弱电系统相连的使用电器控制箱引入弱电电缆和接线端的设计工作,同时还要明确标示出强弱电的电压。

4.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几年,我国现代弱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弱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弱电系统可以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弱电系统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弱电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进而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对弱电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也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弱电系统和其它设备一样,在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及时排除掉系统中的存在的故障。在通常情况下,系统出现故障会有一些预兆,所以,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样,在弱电系统的施工阶段不仅要对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而且在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运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随时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红峰.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的一点心得[J].艺术科技,2007(3).

[2]戚韫韬.弱电系统中的管理及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3]张立洲.试论如何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J].科技传播,2010(18).

系统管理范文第10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7岁(1989年7月23日)

居住地:成都

电 话:130******(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10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职 位:系统管理专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网络

学 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乐观,待人真诚,对工作有上进心,适应能力方面强以及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并能很好地和同事相处并协同工作。在以往多年的工作中,对工作负责也能细心完本职工作,工作能吃苦刻苦,如有幸被录用,我将会竭尽全力为贵单位创造效益,以体现自身能力和价值。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目标地点:成都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系统管理专员

工作经验

2013/11 — 2015/9:XX有限公司[1年10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技术部

系统管理专员

1.域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系统服务器及后台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及数据备份。

2.公司局域网、网络设备、PC机软硬件及周边设备等故障管理维护。

3.Internet上网控制管理和网络安全状况监控维护、解决措施。

2012/5 — 2013/10:XX有限公司[1年5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技术部

系统管理专员

1.安装、部署、监控、管理和维护公司业务系统服务器。

2.安装和维护公司营业务终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接待并处理终端用户报告的计算机及网络故障。

3.解决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做好记录,定期制作系统运行报告,解答用户提出的与终端、网络相关的问题。

教育经历

2008/9— 2012/6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 本科

证书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上一篇:软件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