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范文

时间:2023-03-20 10:35:10

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创新;不足;完善

1 预算法修改的背景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规范一国政府全面的收支行为,关系国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 新预算法的突破与创新

修改后的预算法在明确立法宗旨、细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制度、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以及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和强化预算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凸显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方向。

2.1 重构立法宗旨,强调对政府的控制

新预算法的立法宗旨在现行法强调“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基础上,增加“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内容。预算法以前是一部“帮助政府管钱袋子”的法律,现在则是一部“规范政府钱袋子”的法律。

2.2 细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强调预算的完整性

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范。“全口径预算”的确立有利于杜绝预算外资金,从而有效治理政府乱收费、小金库以及财败等问题。

2.3 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公民知情权

新预算法将“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纳入立法宗旨,并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规范预决算公开体制以及强化人大对预算审查监督等方面逐步实现财政预决算的公开透明,旨在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十分必要。

2.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预算法增加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这将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

3 新预算法的不足之处

新预算法虽然在很多方面有重大突破与创新,是公众满意度较高的一次法律的修改。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本次预算法修改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完善空间仍然很大。

3.1 “完整性”的缺陷

新法的问题是法律界定不明确,使得相当一部分公共收支和资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在这个范围之外。一些政府的单位、机构和企业取得的收入和支出就不在这四本帐中,例如,财政专户存储的收支就不在这四本帐中,国有资本经营利润只有不到10%反映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而90%以上在帐外,政府性基金也只是一部分在这个范围内

3.2 公开透明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预算法强调了预算要公开透明,但在一些重要方面预算法没有提出明确法律要求。关于“及时”,新预算法的规定是明确的,二十日之内要公开。但公开什么?透明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预算法规定要公开有关的报告、表格,但对这些报告和表格具体内容却没有做明确规定。

3.3 预算年度起讫时间安排不合理

新预算法在原则上确定必须经过人大审批才能进行支出,但在程序安排上仍保留了一些与这一原则相悖的做法。根据规定,中国预算年度从1月1日开始,但审批程序则需要到3月才完成,这意味着行政部门在审批前就需要花钱。

3.4 行政部门的预算调整权过大

新法的规定意味着支出的大部分类级科目以及所有更具体的预算安排都可以由行政部门自己来决定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人大审批作出的预算安排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由行政部门来改变。

4 我国预算法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4.1 实现真正的完整性

由于法律界定不明确,使得相当一部分公共收支和资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在这个范围之外,影响真正的完整性的实现程度。建议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项收入和支出范围的界定,使各项收支真正纳入到预算法的调整范围之内,真正保障预算法完整性的实现。

4.2 强化公开透明的程度

新预算法从原则上强调公开透明,加强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但是如何能确保公开透明的程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公开的时间已明确,但是对公开的报告及报表的具体内容却没有做具体规定,有待于通过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以强化公开透明的程度。

4.3 改革预算年度

在预算法缺位的时间段内,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新预算法虽然规定了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哪些支出,但是行政部门的权利仍然很大,很容易造成权利的滥用。建议将预算年度由目前的历年制改为跨年制。可以考虑将预算年度改为每年的5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或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4.4 进一步规范行政部门的预算调整权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给予行政部门一定的调整自是必要的,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由立法部门进行审批,但是新法给予行政部门的自主调整权过大,这样会使人大立法决定的预算失去权威性。应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行政部门的预算调整权,缩小行政部门自主调整的范围,以使行政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执行预算,增强预算法的权威性,避免行政部门的肆意妄为。

参考文献

[1] 傅光明,《修改与完善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1月,第1期。

[2] 王萍,《把权利关进预算的笼子》[J],中国人大,2014年9月16日。

[3] 董林林,《浅谈我国预算法立法宗旨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2014年3月。

[4] 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J],人民日报,2014年9月1日,第010版。

[5] 傅新,《预算“单项表决”值得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48期。

新预算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预算法制预算年度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调整

【正文】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预算法及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对规范政府财政预算起了重大作用,使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的纳入法治轨道。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我国现行预算法律、法规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现行预算法制的局限凸显出来,因此,进行预算法制创新已势在必行。

一、预算年度法制创新

预算年度是政府预算收支、管理的法定起止期限或预算的有效期限。世界各国的预算年度一般为一年,但各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不尽一致。一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主要是由该国的国情、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等决定,但立法的机构召开会议的时间直接影响着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①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预算年度大体上分两种类型:一是历年制,即预算年度按日历年度计算,由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二是跨年制,即一个预算年度跨越两个日历年度,其具体起止时间一般根据具体预算收入入库旺季及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具体时间来定。目前,多数国家的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如德国、汉国等,少数国家的预算年度采用跨历制。历年制抑或跨年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当预算年度与预算审批、执行等制度脱节,才会暴露出预算年度制度的缺陷。

我国《预算法》第10条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可见,我国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然而,中央与地方预算草案要等到每年3月份及以后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才能作为法律文件生效,造成预算年度以与预算审批、执行的时间无法衔接,出现了预算年度开始时间至预算审批、批复时间之间的空白阶段。因为我国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在每年三月份召开,地方人大全体会议一般在开完全国人大后的四、五月份召开,导致在预算开始的3-5个月,政府所执行的是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对这种预算先期执行的现象,《预算法》第44条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这一规定使得预算先期执行具有合法性,但在事实上可能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肯定了上年同期支出的合理性。但上年同期未必合理。二是未充分考虑到当年经济形势的变化。三是使预算约束流于形式。②同时,这种预算先期执行的危害较大,主要是弱化了预算的法律约束力,容易在制度上使上年同期不合理支出合法化,给本年预算平衡留下隐患。③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修改预算年度的立法建议,主要观点是我国预算年度采用跨年制,但对具体起止时间,说法不一。一是预算年度为每年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其理由是此举可与人大开会批准预算的时间基本一致,使全年预算执行有法可依,加强了预算的严肃性。④二是预算年度为每年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其理由是此举才能使各级政府在新的年度一开始就执行被批准的预算。⑤采用跨年制的预算年度是对历年制预算年度的一种变革,只是对国外跨年制预算年度的一种借鉴,而非创新。若在修改预算法时,采用跨年制预算年度,则须相应调整税收年度、企业(公司)年度、统计年度,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采用跨年制预算年度,仍然可能出现先期执行现象,如预算草案被人大驳向需要重新修订或做重大调整难以在预算年度开始时批准等。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先期执行,预算法应做出具体规定,即对于一般性支出可按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额安排支出,对于临时性的支出则应做出严格限制。

笔者认为,在保留现行历年制预算年度的前提下,调整预算草案的审批时间、审批主体,在预算执行前审批完毕预算草案。因此,当年预算的草案只能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审批,由于各级人大的全年会议一般在上半年召开,只好由各级人大的常委会来审批预算草案。与笔者同持历年制预算年度观点的另一种实现机制是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一项临时法案,作为当年正式预算批准前的执行依据。⑥

二、预算编制法制创新

预算编制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应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我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预算编制的依据、方式、方法、原则、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但有些制度仍需改革。

(一)预算编制时间的调整

我国预算编制时间较短。根据我国《预算法》第24、35条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第24、25、27条之规定,国务院于每年11月10日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各部门下达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中央各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置,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的要求,具体布置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负责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财政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汇总的本级总预算草案,应当于下一年1月10日前报财政部。现在,国务院将下达编制预算指示的时间提前至9月份,比过去约提前两个月,实际的预算编制时间达3-4个月,但仍显得时间紧迫。从西方国家情况来看,预算正式编制前的准备时间普遍较长,如美国联邦预算编制于预算开始前19个月。⑦我国多数学者建议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至半年左右,等时机成熟,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到一年左右。⑧

(二)预算编制方式的改革

《预算法》第26条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所谓复式预算是指将一个预算年度内所有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收支表上所形成的预算计划。我国各级政府预算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然而,复式预算编制存在着偏差,只在中央和省两级试行复式预算,且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复式预算;市、县、乡级预算仍是单式预算。因此,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借鉴国外实行复式预算的经验,全面实行科学的复式预算。

(三)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法”,即根据上年的基数加减本年因素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收支规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存在着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盲目沿袭上年项目、不符合公平规范透明原则、导致单位之间若乐不均、造成资金极大浪费等局限。因此建议采用“零基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⑨这也是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在立法层面上应将《预算法》第二十五条“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的规定,修订为“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按零基预算方法进行编制。”同时按部门预算管理原则设计预算科目,将体现政府职能的预算内外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政职能和政府活动范围。《预算法》应对编制部门预算作出一定的规定。

(四)预算收入编制依据的改革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29条之规定,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依此条法律规定,是无法判断预算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相适应,究竟是以全国平均增长率相适应,还是以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事实上,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尽相同,每一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又很难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相同。立法中的模糊规定,将导致实践上的混乱。建议将一规定修改为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保持与本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三、预算审批法制创新

预算审批是预算过程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现行预算审批法制不够完善,过多地流于形式,不利于规范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预算审批法律制度。

(一)调整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12、13、39条之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预算草案及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只行使审查权,不行使批准权,而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批准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在预算年度开始后的3-5个月内或者更长时间召开,同样造成预算先期执行现象。为此,建议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时间应在上一年度终了之前。

(二)延长预算审查时间

预算审查分为初审和终审。根据我国《预算法》第37条之规定,我国现行预算初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的决定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三是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人常务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以上初审时间大约为一个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对预算草案的审查为终审,审查时间最多为半日。可见,我国预算审查时间较短,难以保证预算科学性、合理性,而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向议会提交财政预算草案的时间,一般都在正式批准前的3个月到半年左右,以便使议会有一个充分讨论和仔细修订的时间,如美国,政府于2月份将预算草案提交国会,国会在7月份最后批准,审批时间是5个月。而我国预算审查批准时间大约为40日。为保证预算审批的科学、合理,则应适当延长预算审批的时间,完善相应的审批机制。具体做法如下:将预算草案至少提前3个月送交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预算草案审查机构⑩的各位成员审查,提出意见或建议,并由预算草案审查机构组织其成员讨论,汇总各方意见,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要求预算草案审查机构必须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而不能滥竽充数。

四、预算调整的改革

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这是我国《预算法》第53条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有的专家已透彻地指出这一规定使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超收部分增加财力安排的支出可以不通过人大审批;二是预算收入减少而相应调减预算支出不需通过人大审批;三是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支出科目留用;四是在预算收支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部门或地方预算的追加、追减。[11]可见,《预算法》所规定的预算调整范围较窄,造成预算执行中预算变更、调整随意性较大,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流于形式,人大对预算调整监督职能弱化。针对这种情况,修改《预算法》时,应重新界定预算调整的概念,对预算调整的定义作更严格的限制,将超收安排的支出、短收削减的支出、收支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的追加追减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调整范围,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

【注释】

①⑤张丽华、杨树琪、良:预算法的修订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迫切要求,《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1期。

②④⑧唐丽华:关于适当修改《预算法》的几点建议,《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③④⑧李燕:适时修改《预算法》的几点建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⑥陈炜、朱大兴、王飞雪:完善《预算法》若干问题的思考,《四川财政》,2002年第1期。

⑦贺飞跃:中美预算制度的比较与借鉴,《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1期。

⑨徐志、林学富:《预算法》编制与贯彻中存在的偏差及其纠正,《现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⑩预算审查工作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设置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都设立了预算审查专门委员会,六届全国人大以后才按政府的对口部门设立专门委员会。目前,全国除深圳市人大设立了负责计划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把预算审查的职责依托在对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而设立的财政经济专门委员会上,大部分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设立有权进行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

新预算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算法制预算年度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调整

【正文】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预算法及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对规范政府财政预算起了重大作用,使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的纳入法治轨道。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我国现行预算法律、法规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现行预算法制的局限凸显出来,因此,进行预算法制创新已势在必行。

一、预算年度法制创新

预算年度是政府预算收支、管理的法定起止期限或预算的有效期限。世界各国的预算年度一般为一年,但各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不尽一致。一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主要是由该国的国情、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等决定,但立法的机构召开会议的时间直接影响着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①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预算年度大体上分两种类型:一是历年制,即预算年度按日历年度计算,由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二是跨年制,即一个预算年度跨越两个日历年度,其具体起止时间一般根据具体预算收入入库旺季及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具体时间来定。目前,多数国家的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如德国、汉国等,少数国家的预算年度采用跨历制。历年制抑或跨年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当预算年度与预算审批、执行等制度脱节,才会暴露出预算年度制度的缺陷。

我国《预算法》第10条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可见,我国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然而,中央与地方预算草案要等到每年3月份及以后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才能作为法律文件生效,造成预算年度以与预算审批、执行的时间无法衔接,出现了预算年度开始时间至预算审批、批复时间之间的空白阶段。因为我国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在每年三月份召开,地方人大全体会议一般在开完全国人大后的四、五月份召开,导致在预算开始的3-5个月,政府所执行的是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对这种预算先期执行的现象,《预算法》第44条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这一规定使得预算先期执行具有合法性,但在事实上可能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肯定了上年同期支出的合理性。但上年同期未必合理。二是未充分考虑到当年经济形势的变化。三是使预算约束流于形式。②同时,这种预算先期执行的危害较大,主要是弱化了预算的法律约束力,容易在制度上使上年同期不合理支出合法化,给本年预算平衡留下隐患。③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修改预算年度的立法建议,主要观点是我国预算年度采用跨年制,但对具体起止时间,说法不一。一是预算年度为每年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其理由是此举可与人大开会批准预算的时间基本一致,使全年预算执行有法可依,加强了预算的严肃性。④二是预算年度为每年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其理由是此举才能使各级政府在新的年度一开始就执行被批准的预算。⑤采用跨年制的预算年度是对历年制预算年度的一种变革,只是对国外跨年制预算年度的一种借鉴,而非创新。若在修改预算法时,采用跨年制预算年度,则须相应调整税收年度、企业(公司)年度、统计年度,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采用跨年制预算年度,仍然可能出现先期执行现象,如预算草案被人大驳向需要重新修订或做重大调整难以在预算年度开始时批准等。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先期执行,预算法应做出具体规定,即对于一般性支出可按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额安排支出,对于临时性的支出则应做出严格限制。

笔者认为,在保留现行历年制预算年度的前提下,调整预算草案的审批时间、审批主体,在预算执行前审批完毕预算草案。因此,当年预算的草案只能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审批,由于各级人大的全年会议一般在上半年召开,只好由各级人大的常委会来审批预算草案。与笔者同持历年制预算年度观点的另一种实现机制是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一项临时法案,作为当年正式预算批准前的执行依据。⑥

二、预算编制法制创新

预算编制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应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我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预算编制的依据、方式、方法、原则、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但有些制度仍需改革。

(一)预算编制时间的调整

我国预算编制时间较短。根据我国《预算法》第24、35条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第24、25、27条之规定,国务院于每年11月10日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各部门下达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中央各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置,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的要求,具体布置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负责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财政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汇总的本级总预算草案,应当于下一年1月10日前报财政部。现在,国务院将下达编制预算指示的时间提前至9月份,比过去约提前两个月,实际的预算编制时间达3-4个月,但仍显得时间紧迫。从西方国家情况来看,预算正式编制前的准备时间普遍较长,如美国联邦预算编制于预算开始前19个月。⑦我国多数学者建议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至半年左右,等时机成熟,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到一年左右。⑧

(二)预算编制方式的改革

《预算法》第26条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所谓复式预算是指将一个预算年度内所有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收支表上所形成的预算计划。我国各级政府预算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然而,复式预算编制存在着偏差,只在中央和省两级试行复式预算,且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复式预算;市、县、乡级预算仍是单式预算。因此,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借鉴国外实行复式预算的经验,全面实行科学的复式预算。

(三)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法”,即根据上年的基数加减本年因素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收支规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存在着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盲目沿袭上年项目、不符合公平规范透明原则、导致单位之间若乐不均、造成资金极大浪费等局限。因此建议采用“零基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⑨这也是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在立法层面上应将《预算法》第二十五条“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的规定,修订为“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按零基预算方法进行编制。”同时按部门预算管理原则设计预算科目,将体现政府职能的预算内外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政职能和政府活动范围。《预算法》应对编制部门预算作出一定的规定。

(四)预算收入编制依据的改革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29条之规定,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依此条法律规定,是无法判断预算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相适应,究竟是以全国平均增长率相适应,还是以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事实上,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尽相同,每一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又很难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相同。立法中的模糊规定,将导致实践上的混乱。建议将一规定修改为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保持与本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三、预算审批法制创新

预算审批是预算过程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现行预算审批法制不够完善,过多地流于形式,不利于规范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预算审批法律制度。

(一)调整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12、13、39条之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预算草案及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只行使审查权,不行使批准权,而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批准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在预算年度开始后的3-5个月内或者更长时间召开,同样造成预算先期执行现象。为此,建议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时间应在上一年度终了之前。

(二)延长预算审查时间

预算审查分为初审和终审。根据我国《预算法》第37条之规定,我国现行预算初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的决定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的工作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三是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人常务委员会进行的初步审查。以上初审时间大约为一个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对预算草案的审查为终审,审查时间最多为半日。可见,我国预算审查时间较短,难以保证预算科学性、合理性,而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向议会提交财政预算草案的时间,一般都在正式批准前的3个月到半年左右,以便使议会有一个充分讨论和仔细修订的时间,如美国,政府于2月份将预算草案提交国会,国会在7月份最后批准,审批时间是5个月。而我国预算审查批准时间大约为40日。为保证预算审批的科学、合理,则应适当延长预算审批的时间,完善相应的审批机制。具体做法如下:将预算草案至少提前3个月送交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预算草案审查机构⑩的各位成员审查,提出意见或建议,并由预算草案审查机构组织其成员讨论,汇总各方意见,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要求预算草案审查机构必须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而不能滥竽充数。

四、预算调整的改革

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这是我国《预算法》第53条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有的专家已透彻地指出这一规定使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超收部分增加财力安排的支出可以不通过人大审批;二是预算收入减少而相应调减预算支出不需通过人大审批;三是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支出科目留用;四是在预算收支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部门或地方预算的追加、追减。[11]可见,《预算法》所规定的预算调整范围较窄,造成预算执行中预算变更、调整随意性较大,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流于形式,人大对预算调整监督职能弱化。针对这种情况,修改《预算法》时,应重新界定预算调整的概念,对预算调整的定义作更严格的限制,将超收安排的支出、短收削减的支出、收支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的追加追减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调整范围,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

【注释】

①⑤张丽华、杨树琪、良:预算法的修订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迫切要求,《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1期。

②④⑧唐丽华:关于适当修改《预算法》的几点建议,《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③④⑧李燕:适时修改《预算法》的几点建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⑥陈炜、朱大兴、王飞雪:完善《预算法》若干问题的思考,《四川财政》,2002年第1期。

⑦贺飞跃:中美预算制度的比较与借鉴,《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1期。

⑨徐志、林学富:《预算法》编制与贯彻中存在的偏差及其纠正,《现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⑩预算审查工作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设置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都设立了预算审查专门委员会,六届全国人大以后才按政府的对口部门设立专门委员会。目前,全国除深圳市人大设立了负责计划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把预算审查的职责依托在对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而设立的财政经济专门委员会上,大部分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设立有权进行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

新预算法范文第4篇

修改后的预算法在明确立法宗旨、细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制度、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以及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和强化预算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凸显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方向,并将于2015 年1月1 日起施行。

张德江委员长在闭幕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预算法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家称,预算法修改是中国步入精细化立法时代之后收获的又一法律硕果。作为财税领域的“龙头法”,修改后的预算法解决了现行预算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严密的预算制度,防止权力滥用,将引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开启大幕。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政府支出按经济属性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知道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资,多少用于办公用房建设等。两种方式不能偏废,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 防范债务风险

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 违纪铁腕追责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新预算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预算法;预算制度改革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原预算法自1996年落实以后,对于预算管理,要充分发挥国家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一开始的计算方法已经跟不上发展的实际步伐,这就对预算各方面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一些单位的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类型以及预算公开等各类改革也推行了近10年,但在原预算法中仍没有体现,至今仍没有法律依据,所以,也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主要有以下几处亮点: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预算管理体制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国内预算方案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调整,一些项目规划方案已经完全被政府预算所控制,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这一点与现代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联系,实现了全方位预算改革的调整。所以,新预算制度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又做了新的规定:全部收入纳入国家财产,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对其加以利用,这样被认为“腐败温床”的小金库就再也无藏身之地。对于相关科目的划分,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性的原则。只有按经济分类才有助于公众知晓资金用处,并方便对政府支出进行经济分析和行使监督权。

二、确定了全新的预算口径

在新预算法中,还明确规定了全口径预算体系的建立。在该体系中,主要包括了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一般的公共预算这四项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对着四本预算之间的功能与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此外,新预算法还进一步把从中央到乡五级的政府预算体系进行了完善的规定,将其中不具备设立条件的相关预算设立条文删除掉了,以此来充分的体现出了现代化预算的完整性要求,也在此基础上来实现了全口径预算建立改革方向的优化完善,使得预算范围实现了全面的扩大,并更好地提升了预算的完整性。

三、增加了预算公开透明度

实现预算工作的公开性,对于确保群众对财政预算的各项权利,具有积极的影响。新的规章制度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纳入了规则总体系。实现了相关规定的科学化。制度条列明确提出“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允许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必须要在获得肯定之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将其转给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审核,然后再具体投入使用中,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外进行公开,同时要根据涉及到的标准要求,将上述规范标准公开,牵涉到国家相关机要文件的必须要严格考核。通过这些规范,进一步实现公开化与透明化,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加强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这项预算制度的修整提高了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工作的有效管理。让各级政府更加清楚地掌握具体的动态,该项法律调整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预算编制优化的具体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大对预算体系的进一步监督,实现了各项条例的完善:有关审核部门以及人员,会对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审核检查。进行调整过的法律还需要在预算检查以后给予及时的调整,有利于团结各级人民群众。经过修改后的法律条文一旦获得批准将会得到各方面监督管理,制定会议审查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多种形式来调整,以社会各界的反应为具体的标准。

五、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经过完善后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了地方管理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新法律条例给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足够的支持:进一步确定了负债方,在经过各个部门审查后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并且有明确的偿债计划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明确债务规模和管理方式;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在法律限制范围以外的领域内随意发挥职能,不得私自提供担保服务;对于那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要给以严厉的处罚。确保政府单位基金预算要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根据经费项目制度;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活动进行调整。

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新的法规条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根据具体的工作标准,该项制度体系应该遵循规范、公平、公开的原则,实现各个范围内的制度均衡化发展。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达到不同地域范围内财政力度的平衡性发展。根据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要求,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方式,用来对特定事务进行调整。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支付期限的设置。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协调,可以优化调整的方案必须要得到专门化的处理。有关部门在安排具体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下级部门进行配套经费的有效管理。

七、提高了监督问责的实效性

新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算审查监督时效性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新预算法将预算草案中的编制要求进行的相关的细化处理,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对预算编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其还对预算审查的制度进行了相关的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预算审查的流程与重点以及执行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此外,新预算法还进一步对预算中存在的违法事项进行了明确的列举,并且根据情节的不同,指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违法追责的操作性。

八、打破了一味强调收支平衡的僵化规定

通常来说,在传统的预算法当中,其一般会把预算审查的重点放在收支平衡上,并要求相关的征收部门来完成上缴任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预算法的审查出现僵化的现象。而在新预算法中则对这种审查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并且将审查的重点转变成各个下级政府的实际转移性支出是否符合标准需要,并且相关的预算安排是否满足方针要求等。除此以外,新预算法还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并以此来对基金进行调节,弥补预算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断收情况来说,如果通过一系列的基金调节,还是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其列入到财政赤字中。

九、对债务风险进行了把控

在新预算法当中,还对行政事业单位中所存在的举债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举债的主体、用途以及规模和管控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相关的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到债务公开,然后从法律的角度,来对债务的管、借还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行政单位与国有资产融资的公开化,同时,通过规范性的举债融资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好地便于人民的监督,利于其对债务风险的有效应对与及时防范。

新预算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 小学 预算管理 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这使得我国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国各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学生食堂,各地中小学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新预算法在经历了十年四次易稿后,终于在2014年8月31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新预算法中对现行的预算法进行了多达82处的修改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亮点。

一、新预算法与小学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

(一)新预算法要求小学预算管理必须坚持公开的原则

这是预算法中的基本原则。为了充分体现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那么各小学的预算必须经得起监督与检查,而监督的基本前提就是公开。因此,新预算法要求各小学的预算一定要坚持主体公开、形式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所谓时间的公开主要是指小学的预算必须坚持即时性原则,除非涉及到国家的机密事项外,应当在预算批准20日内进行公开,只有公开才能经得起监督。

(二)新预算法要求小学预算管理必须保持其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主要是指小学的所有收入、支出都必须在预算的范围内列出。例如:小学在预算中用5000元来购买粉笔、用1000元购买纸张,那么,就只能用这5000元购买粉笔,用1000元购买纸张。如果这两笔资金不用于购买粉笔、纸张,那么在下一年度的预算中,这笔预算应该予以撤销,决不能出现没有购买粉笔、纸张而是去购买其他物品的现象。可见,新预算法中要求各小学列支什么就购买什么,如果不购买就撤销,所有的支出必须在预算列支的范围之内。再例如:我国的相关部门曾对新预算法实施前中小学的预算做过调研,发现有的地方中小学的支付中有40%属于其他支出,那么什么是其他支出?这种支出师出无名但是能报销。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新预算法中要求各小学预算必须贯彻全面性的原则。

(三)新预算法要求小学预算管理必须具有权威性

权威性就是指给小学的预算必须严格按照新预算法来执行,如果不执行就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预算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各小学而言,是关系到小学资金使用情况、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对其更加专业、更加慎重。目前,我国已经有31个省级人大常委中设立了23个预算工委,预算工委的设立一方面保证了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更加强了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

二、新预算法条件下提升小学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新预算法的内容

这就要求各小学的领导首先必须以身作则,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摒弃传统的预算管理中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需要。各小学领导应树立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在这一全新的中小学预算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既重视对各项资金的合理、科学使用,还必须重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思想是指导一切行为的准则,各小学领导与财务人员只有彻底转变认识树立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才能不断完善本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另外,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这就要求我国各小学应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并宣传新《预算法》,并将新《预算法》修订的亮点与改变的内容及时在学校内部进行宣讲,并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参加。例如:通过讲座、聘请专家等形式在学校内部对新《预算法》的内容进行培训,这也是进行宣传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要求小学的财务人员熟知新《预算法》,这样才能使这些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时在头脑中形成法律规范预算的意识。

(二)调整思路,实现小学预算管理收支的透明化

如前所述,新《预算法》的实施要求各小学必须将预算收支进行透明化管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各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办学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都涉及到资金的运转,而各中小学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加强对各项预算资金的收支的透明化管理,使学校上下都能认真对待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立足长远,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预算管理是目前我国各小学中迫切需要的。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内部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中来。由于在各小学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条件经常发生变化,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就需要对预算进行一些调整。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通过及时的反馈,总结预算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四)提升约束力,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这就要求各小学的财务部门必须加强预算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进一步明确预算的责任,并对预算进行强化约束,并进一步细化审查的具体内容。例如:对于学校中的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的使用必须明确对其的审查要求。重点审查学校的重大支出与投资建设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因此,不断强化对预算的监督审议的力度,以此来适应新《预算法》的规定与要求,全面提各小学预算的科学性、民主性、真实性。

总之,预算管理在小学的日常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小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小学发展的预算管理新模式与新体制,从而有效的促进各小学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智慧.中小学预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新预算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改进;法治政府

中图分类号:D922.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一、原预算法修订的原因

(一)原预算法的制定

原预算法于1994年颁布,恰逢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符合当时我国实际,对规范政府预算管理、增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原预算法存在的缺陷

一是预算范围规定不够完整。原预算法关于预算内资金的规定,不能适应全口径预算发展实践需要,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财政资金运行的整体情况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二是预算执行规定缺乏规范性。原预算法对预算支出的执行缺乏严格的规范要求,随意对待预算支出,影响预算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三是预算透明度不足。原预算法对预算公开没有进行规定,使预算何时公开、怎样公开等缺乏法律依据。四是预算监督规定笼统。原预算法没有详细规定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程序、内容和方式等,不利于人大有效行使预算审查监督权利。

(三)原预算法修订的必要性

2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健全,原预算法逐渐显现出了不能适应改革新动向、经济新常态、财政新状况的问题。表现在预算内容涵盖面窄、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规范、预算监督缺位、预算活动不公开。调整修改原预算法亟待解决,使各种预算行为有法可依,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阳光。因此,新预算法对于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预算法对若干重大问题的改进

(一)全口径预算体系形成

新预算法中规定了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四部分组成的预算体系。明确了四项预算部分的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和相互关系。用全口径预算方式涵盖了预算外资金等内容,明确要求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纳入到预算之中,以符合现代预算完整性原则。为全口径预算体系改革提供了法律支撑。

(二)透明公开预算原则确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好的监督。新预算法在原有预算公开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预算公开的内容、程序、解释说明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上涵盖了财政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以及政府采购的公开,政府举借债务情况、“三公”经费情况说明等方面;在预算公开主体上,规定了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预算公开,部门负责本本部门预算的公开;预算公开的时限上,政府预算和部门的预算、决算均要在批准或批复后20天以内完成公开。

(三)地方债务管理加以规范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是预算法修改的重点也是广泛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新预算法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了地方发展实际、政府债务化解、以及债务风险防范等因素,确立了疏堵并用原则。即在为地方政府举债“开绿灯”的同时,也设置了若干安全措施来“设规则”。 限制性规定了举债主体、规模、用途、方式、管控五个方面,解决了地方债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的长期遗留问题。促使地方政府在新预算法框架下将原有的“隐性”债务“显性化”。从而逐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形成合理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人大和社会方面对地方债务的监督,也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了外部保障。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得到明确

新预算法明确了分税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长期坚持的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对财政资源进行再分配,以“拆肥补瘦”的方式来弥补地区财力发展的差距。有利于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预算法将确立了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公平、公开的原则;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转移支付主体,专项转移支付为补充;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平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同时,又完善了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制度和退出机制。

(五)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加强

从外国经验上分析,审查预算是议会机关的最重要的职责。因此,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议会审批预算制度要建立起来。可使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并保障公民基本的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在人大预算审批制度上,新预算法破旧立新,修改显著。增强了初审机构权力。政府预算初步方案、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草案等均由人大财政经济等专门委员会初审。明确了人大预算审查的重点领域。表现在预算安排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收支政策可行性评估,财政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科学性审查。加强社会公众对预算的审查监督的重视,规定了县级及以下人民代表大会审查财政预算草案前,要积极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倾听人民群众建议要求。

三、结语

修改完善法律,是为了匡正了立法的宗旨和法律的本质定位。新预算法转变了预算法过去“政府管理法”的形象,转换成了规范政府、管理政府的法。 新预算法推动了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公开性,强化了人大和社会监督,同时也对2014年6月中央专门对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依法行政和这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与法治化。

参考文献:

[1]孙磊.新预算法与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J].宏观经济研究,2015(02).

[2]尹中卿.新预算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全口径预算[J].中国经济周刊,2014(09).

新预算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 法律责任 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810;D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00-02

一、新预算法概述

预算是我国政府收支的基本计划,与此同时,预算也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其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完善我国现有的预算制度,总体来说新预算法中的法律责任制度呈现出以下几点重要性特征:首先,新预算法作为法律,其具有强制执行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到法律强制力的约束,执行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新预算法对于法律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法律责任的明确有利于国家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合法、合规的使用,提高了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最后新预算法不仅对执行主体进行了规范,还对实施主体进行了规范与制约,通过对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

1.新预算法的现实意义。新预算法是党和政府在对国家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理性判断后,做出的法律层面的政策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我国的预算体制改革任务。预算制度的调整必然会使得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应地发生变革。新预算法对于预算实施主体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阐述,规范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预算执行行为。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存在,使预算法律责任的追究流程变得清晰,实现了预算执行的权责统一与公正公开,杜绝权利的滥用,防止腐败的滋生,提高了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果,保障了国家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

2.新预算法的内容亮点。国家预算体系作为政府财政部门收支的基本计划,既是各级政府部门占用和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以往的《预算法》相比,本次《预算法》的修订具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法律责任制度的强化。在新《预算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充与完善,其篇幅及内容从过去的三条三款,增加到现在的五条二十五款,条款数目上的大幅度提升,使得法律责任制度的内容更加的周全和细化,在条款中对预算操作的违法行为和处分方式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规定和描述。二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流程。新《预算法》具有更强的实际可操作性,对于以往预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挪用资金、违法举债等进行了逐一的梳理和解决,明确了责任追究机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三是纳税人监督权益的保障。新《预算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了纳税人的相关权利,即对于国家机关的检举,使得纳税人的权益得到了更为完善的保障,也使得预算法的责任更为明确。

二、新预算法中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不足

1.违法行为列举不完善。只有当预算违法行为的列举趋于完善,预算追责程序才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而提高预算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更好地理清法律实施主体的权责关系,加强对预算操作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与原有的《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列举描述,违法行为的种类从以往的3种,新增到了现在的20种,让以往笼统、不够具体的违法行为列举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预算法》制度开始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当前经过充实和丰富后的预算违法行为内容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新《预算法》中对于预算违法行为的列举,集中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这两个方面,而有关预算审批和预算监督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却少有提及。预算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涉及到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同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辅相成,因此预算违法行为的列举也应该涉及到预算流程的方方面面,以减少预算操作的漏洞。

2.责任形式内容不具体。新《预算法》在充实行政责任内容的同时,还新增了刑事责任的内容,其中刑事责任的出现,标志着预算法对违法惩处力度的提升,提高了预算法的法律效力层级。可是新《预算法》没有把与资金运行紧密相关的经济责任纳入到自身的法律责任体系之中,而且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内容条款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行政责任方面,当前行政处分依旧是新《预算法》中最为常见的责任形式,但是在新《预算法》的行政责任的处罚条例中却存在内容笼统、不够具体等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自由裁量权的空间过大,既可能会导致行政处罚的有失公允,让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也可能会造成行政处罚中权利的滥用和现象的发生;刑事责任方面,因为刑事处罚能够制约违法行为有限,一般只有重大的预算违法行为,才会受到刑事处分,因此刑事处罚在很大一个程度上只能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对日常预算违法行为的监督力不足。

3.责任追究机制有漏洞。预算责任追究机制的存在是保障预算实施主体能够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有效的机制,这是因为承担违法责任是一种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后果,行为人主体存在着不愿意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始动机。当前因为我国较多的预算违法行为都无法被归结到行政诉讼的范畴之中,因此相关的监察部门会缺少对预算行为的司法审查,这就让预算的责任追究处于一个尴尬的“无审查”局面。同时新《预算法》中体现出来的预算责任追究的形式,是属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它的违规主体和追责主体同属于国家机关的上下级层,因此预算责任追究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完善新预算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措施

1.加强违法行为列举。为了让新《预算法》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在法律责任制度方面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列举,保障违法行为列举的全面性和详细性,减少违法行为列举中的漏洞,保障新《预算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在加强违法行为列举工作的时候,我国可以参考国外优秀的预算立法经验,吸收他人所长,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法律责任制度建设。例如,在违法行为列举的详细性方面就可以向《俄罗斯联邦预算法典》学习,把其中对于违法行为事无巨细地列举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借鉴吸收;同时,在考虑我国预算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在对违法行为进行详细列举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出列举方式的全面性,以编制、审核、执行、监督的各个流程节点为分界线,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分类和规整,提高违法行为列举的专业性。

2.细化责任形式内容。预算违法行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违法行为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行为人进行违法行为,其往往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因此在进行责任形式内容细化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因素,从经济利益着手进行,加强对预算行为实施主体的制约和监管,把经济处分纳入到预算责任形式的内容之中,参照《俄罗斯联邦预算法典》的做法,在发生预算违法行为时,首先要按照违法行为的轻重,对相应的违法行为人主体进行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其次还要依照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的大小,以此来确定违法行为人所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让其承担全部或者部分预算经济损失,以此来加强对预算损失的事后补救,提高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以此来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参照加拿大的预算法则,深化个人问责机制,削减违法行为人主体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

另一方面,在细化责任形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经济责任,将预算违法行为纳入我国惩罚性赔偿的规制范围。惩罚性赔偿作为我国经济规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得到了较好的适用,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预算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将其纳入惩罚性赔偿的范畴,既有其现实依据,也符合法律发展的需求。在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相应的经济处分的前提下,对其实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违法所得处以相应倍数的惩罚,有利于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更好地惩处。

3.弥补责任追究漏洞。对于新《预算法》中责任追究机制的漏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弥补和修正:首先,可以参照意大利预算法中“设立专门法院对预算进行司法审查”的条款,把预算违法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核的范畴之内,加强预算责任追究的强度,允许抽象行政诉讼的发生,拓展现有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其次,可以引入公益诉讼机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正常实现,让纳税人的监督权益得到更为有利的保障,把预算公益诉讼的主体从个人扩展到群体,加大社会力量对预算行为的监督;再次,可以参考美国的“诉讼前置”制度和“举证责任制度”,来合理的解决预算活动中的纠纷,减轻司法部门的诉讼压力。

4.构建预算法律责任与问责机制。要确保违法行为人的行为得到更为有效的制约,离不开预算法律责任制度与问责机制,预算法律责任制度是对其制约的前提,而问责机制则是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后盾。新《预算法》对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进行了规定,而其文字形式,则倾向于行政机构的内部问责形式。这种问责形式将影响新《预算法》问责制度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在此背景下,应当在新《预算法》中增加对于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的问责制度。诚然,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于政治问责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务过程中,不论是国家党政机关、还是政府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政治问责的重要性。因此,应当紧跟时展的需求,对于违法主体课以不信任投票、弹劾、罢免等政治责任。经济责任问责的前提在于责任形式的细化,即前文所述内容,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最后,A算问责机制的落实,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主要是内在问责机制与外在问责机制制度。内在问责机制主要为行政问责机制,而外在问责机制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问责形式为司法问责。通过细化预算法律责任,构建问责机制,对于违法行为,才能实现更为全面、有效的惩治。

结语

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战的重要阶段,加强对新《预算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反思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预算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国家加强对政府经济的管控,发挥财政预算的调节作用,以预算制度的调整与革新,来保障国家的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尹中卿.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J].中国人大,2014(23)

[2] 王柏能.新预算法开启财税改革[J].浙江人大,2015(05)

[3] 祝江燕.浅析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

[4] 廖晓军.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改的预算法,努力开创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人大,2015(23)

[5] 文雨辰.新预算法视域下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推进[J].中外法学,2015(3)

[6] 蒋悟真.中国预算法的政治性和法律性[J].法商研究,2015(13)

新预算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1]。新预算法以规范政府的财政收支,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为宗旨,为引导和约束政府花好纳税人的钱建立了法律保障。高等学校部门预算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新预算法的突出贡献

新预算法明确了预算法的立法宗旨,“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从原预算法“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到新预算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这是一个从“政府管钱袋子”到“管好政府的钱袋子”的重大转变。立法宗旨的转变带来了新预算法全新的改变[2]。

(一)预算做到全口径,保证预算完整性

按照新预算法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不应再存在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收支,保证预算做到全口径。换句话说,政府预算需要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从而做到预算全口径,保证预算完整性。

(二)讲求绩效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在新预算法中,共有8处提及“绩效”字样,第一次将“绩效”的理念纳入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强调了“绩效管理”。第一章总则中,将“讲求绩效”列入各级预算所要遵循的五原则之中;第四章预算编制中,将上年度预算支出绩效的评价结果作为各级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六章预算执行中,要求各级政府及预算部门与单位,必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在有关预决算审查的章节中,明确要求人大负责审查年度预算如何提高绩效以及重点项目支出结果绩效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审查将终结粗放管理阶段,逐步过渡到“得绩效得天下”的精细化管理轨道。

(三)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加大预算公开力度

新预算法总则第一条就提出要“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首次把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同时。预算法还重点强调预决算公开的详细内容、具体时间以及保障措施。为保障预算信息的有效公开,新预算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于“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将“对有关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四)规范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但是从主体、用途、规模、方式、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既达到了从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目的,又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五)严格管理结余与结转资金

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新预算法加快了财政资金的支付进度,让更多的财政资金不再躺着睡觉。

二、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日趋精细化

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高校而言,全部的收入与支出都需纳入年度预算,意味着高校除了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外,还需将其他收入如横纵项科研收入、非本级和本级横向财政拨款等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将这些收入涵盖的支出纳入预算。全口径预算的实施,要求高校必然要提高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只有预算管理达到一定的精细化水平,才能做到全面预算,涵盖学校可能取得的所有收入,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落户所有支出项目。

(二)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

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新预算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为了充分体现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高校的预算必须经得起监督与检查,而监督的基本前提就是公开。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公开透明的原则,高校应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项目,对于公开的信息提供必要的通俗的说明与解释,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三)新预算法要求高校确立预算的权威性

新预算法确立了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一经批复,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未列入预算不得支出。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具有权威性的预算制度,保证预算严肃性,在编报年度部门预算时做到收入应编尽编,支出全方位覆盖,凡是没有列入年度预算的支出项目,除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外,一经上报、批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权威性的预算管理既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也是实现全口径预算的重要保证。

(四)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快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

新预算法规定,当年未使用完毕的项目资金可以作为结转资金下年度继续使用,但是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结余资金一般是需要收回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于缓解高校自有资金投入不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按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加快项目资金的支出进度。

三、新预算法下高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新预算法的宣传力度,促进财务人员加强学习

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必将引发高校预算的一系列改革,各高校应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认真学习并宣传新预算法,通过讲座、聘请专家等形式向全体职工尤其向预算直接相关人员系统讲解新预算法的出台背景、内容变化、政府意志、具体要求等等,要求全体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熟知新预算法。全体人员知悉新预算法,才能自下而上编制科学合理、精细化的预算、认真贯彻执行预算,财务人员熟知新预算法,才能自上而下发挥预算监督的职能,维护预算权威性。

(二)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使命。要坚持勤俭办学,坚持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更多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绩效,更多注重投入产出的分析[3]。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快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但是加快进度不是盲目的突击花钱,而是要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考核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一套涵盖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考核指标,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以前某年度的数值、平均趋势、类似项目的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经验标准等,确定绩效标准,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预算安排的首要因素,提高绩效指标考核的分量和权威。

(三)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新预算法要求实施全口径预算,加强绩效考核,充分信息公开,这必然要求高校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收入分部门、分单位、分项目注意列示,综合考虑各种增减因素、数据量化,实现收入完整编入预算;对于支出,学校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实行零基预算,财务部门应与各二级单位共同研究编制,逐项论证,提升预算编制的精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高校作为教育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实现,社会民众对于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在预算管理实现精细化之后,高校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逐渐对外揭开“面纱”,更有自信全方位的实现信息公开。对于信息公开,首先是“三公”经费问题。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三公”经费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要特别注重“三公”经费的公开[3]。其次是债务问题。沉重的债务负担是所有信息使用者都关心的问题,高校应在综合评定偿还能力、学校长远规划、国家财政政策等多种因素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增减计划。最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在基本建设、大型修缮、政府采购以及大宗消耗性货物服务集中采购方面的信息公开。

(四)建立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

高校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于项目支出。高校应实行“单项核定,单项考核,结余收回”的管理原则,连续两年未使用完毕形成的剩余经费,收回学校统筹安排。建立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对于学院基本支出预算当年末如有结余,统一结转为学院发展基金,由各学院统筹安排,可用于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及其他发展性支出。对于其他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当年末如有结余,回到学校统筹安排[2]。总之,新预算法的实施给高校预算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应借此契机,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力,增强预算的公开性、透明性,让广大师生知晓资金的来源以及支出去向,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加快资金的列支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N].人民日报,2014-09-01.

[2]孙培清.新预算法实施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影响浅析[J].中国经贸,2015(5).

[3]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121-122.

新预算法范文第10篇

2015年初正式施行新预算法。新预算法在原预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针对原预算法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凸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调整,重点强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地方政府举债措施进行资金的筹集。本文从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及改进建议进行重点剖析。

关键词:

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

财务预算是财政合理使用的基础。旧的预算法施行二十年来,为我国的财政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原则和标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旧的预算法明显的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脚步。新预算法的实施可以继续为财政的发展保驾护航,新预算法在内容形式,执行力上等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化必然导致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现状

1.单位财务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尤其是在财务预算这一块缺乏工作的认真严谨,严重一点说就是工作人员不负责任,记账没有充分的依据,这就掩盖了财务的正确性,真实性。还有一方面就是财务在做预算、记账的时候不按程序走,记账混乱不清晰,不能真实的反应财务收支情况。对日后的单位财务清查核对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

2.单位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财务上存在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没有严格监督,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工作责任的懈怠。领导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督工作重要性没有充分的重视,单位内分工不明确导致职务混乱,不能很明显的区分。单位内应该设置专门的财务工作审查核对工作小组,对于单位的帐薄和会计的从业资格证严格的审查,让财务工作更加的公开透明化。

3.单位各部门之间工作独立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单位各部门之间工作没有相互沟通、交流,每个部门都是独立工作。财务部门在做工作预算的时候,没有主动的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了解各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实际工作中与最初财务预算或多或少的出现偏差,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措手不及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4.财务工作人员欠缺专业素质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很少有变动。工作的竞争力比较小,久而久之财务工作者就养成了懒散的毛病,对工作不上心,对待本职工作缺乏积极性,往往是拖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在去完成。由于事业单位对于财务工作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没有定期的让员工参加培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完善自身。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除了不能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外,更不能缺少的是个人魅力,工作中的协调能力不足。

二、新预算法的新要求

1.预算必须达到公开透明化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财务公开透明化是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最好的监督手段。新预算法对这一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有知情权,广大人民依法使用群众监督权。财务公开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更加科学,法治化的进行。

2.贯彻预算的全面性

财务预算需要全面具体,每一笔财政支出和收入都属于财务预算。这是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的。这一项规定不仅扩大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工作范围,而且对于财务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

3.保障预算审核的权威性

新预算法明确指出了审查的标准、机构、时间限制。在实行新预算法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预算审查的权威性,进行审查工作的机构是全国各级人大,严格规定各级人大行使监督权。

三、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要求

1.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财务制度

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定规章制度的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新预算法的各项法规,根据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出合理的预算。对于做财务预算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新预算法的全面学习。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来执行,切记财务工作不可违反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程序的合法化,财务公开透明化。财务支出预算应该严格控制在支出限额内,不可随意超支。当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虽然是给财务工作保驾护航,但是还是避免不了问题的出现。要求事业单位在做财务预算之前要深入市场,调研评估市场需求,做出合理、准确的财务预算。

2.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缺乏合理性。新预算法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各单位需要根据项目绩效的结果,重点的对于一些绩效较差的项目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原因,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实在无法解决的话应当果断放弃项目,撤出资金用于别的发展良好的项目上,为人民的生活幸福,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另外事业单位财务账目中必须对各项财务支出做详细的记录,尤其是招待经费更是需要明确记录。对于超出支出标准的招待费用不能予以批准,或者需要申请者重新作出调整,达到合理标准以后才能审核通过。对于预算支出要长期跟踪观察,严格监控,防止出现不合理的财务支出出现。

3.提高风险意识使风险最低化

任何一个企业单位的发展都是面临着风险的,尤其在财政工作上,如何规避风险,使风险最小化是首要任务,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更加要小心的控制风险。在进行预算初期要做一个全面的计划,深入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考虑怎么能够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情况,并且想好应对的办法,损失降到最低。严格把握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各个时期,进行全面的监管才有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发挥财务预算在工作中的作用。

四、总结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制度也趋于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为广阔的平台。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做出了具体的约束和指导,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预算法的要求下,事业单位需要根基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工作方法上、制度上、领导约束力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权责分明。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要有热情、责任心。公共事业单位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更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人员要有奉献精神,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违反了国家公职人员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作者:梁倩 单位:衡水市桃城区财政局预算科

参考文献:

[1]李竟榕.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探讨[J].会计师,2014,(24):77-78.

[2]李伟新,李纳.浅议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209-210.

上一篇:电工技术基础论文范文 下一篇:部门预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