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1:02:0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在构建和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性能力和知识就是所谓的知识领域。分析当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依据重要程度可以将其拥有的知识领域分为两种形式:核心和辅助知识领域。当中,一些部分可以直接构成实际实施项目的具体目标,即为核心知识领域,主要涵盖整个项目管理的执行范围、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和实施时间等;那些为以上项目目标达成提供相应执行载体的领域,就是所谓的辅助知识领域,主要涵盖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拥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在整体管理作用之下,以上几种类型的知识领域将有效的服务于知识管理。在当前知识管理信息时代的影响之下,项目管理的中心就会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被呈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管理也将一种知识领域下的项目管理特征彰显了出来。在实现和提升各个领域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把提升知识管理的能力当作主要的基础。

2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模型

这一点能够利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所展现出来:当前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可以说密切的联系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建设过程的阶段划分。在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样的几个问题首先予以解决:在预定的研究方式之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应该怎样将相应的计划开展起来,并且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掌控。通常来讲,应该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存在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即系统选型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实施整个系统的阶段,详细到执行和实施项目的角度而言,在一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为:授权项目、分析需求、选择项目、开发制定和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及验收已经完成的项目等,在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在知识管理这一中心的连接下,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就会通过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展现出来。此外,也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知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融合性。

3分析以知识为前提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发展层次模型

对于这样一点,有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的进行认识:智力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现代意义上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大特点,往往有复杂化的内容结构和大量的工作人员类别存在于一个规模化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分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组成形式、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及其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组成等,同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管理背景的影响之下,有这样几种类型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层次中:智慧型、能力型、创造型、学习型和知识型,在这样当中,知识型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总体结构情况

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在知识管理支持下建立起来,构建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都要有高效统一的过程、组织关系和内容作为支撑,在构建起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知识管理当作其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载体,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协调和沟通上予以实现,保证顺利的实现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5分析具体的实例

以某单位近些年来所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项目为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基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基于系统开发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其他两项进行比较,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存在于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例如,某单位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平均增加投资、平均开发时间和平均费用节省率等都较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方法优越,甚至能超出1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起来,比其他两种形式要优越很多,得到了广大的用户的一致认可,并且各个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能够有效的围绕这样的工作体系来进行工作,将单位员工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起来。

6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升了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但是,市场竞争的趋势也越来越严峻,纵观整个竞争趋势可以发现,知识在其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并且,近些年来,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模式中,逐渐的将知识当作了其中的前提条件,并且,通过在多个领域的试验与应用发现,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值得积极推广的理念和方式,可以促进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逐渐的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迈进。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培训项目;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110-0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电力职工培训项目管理及员工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电力职工培训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电力员工人力资源质量是电力培训工作的落脚点。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针对培训工作实际和员工素质状况,采取多举措加强培训项目管理水平,使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实施两级评审,提高培训项目针对性

建立地市公司级培训项目储备库初审制度。甘肃电力公司严格按照国网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和培训项目管理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年度教育培训项目储备库建设工作。要求所属单位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本单位“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业务发展需要和员工绩效考核等核心内容开展方案设计、编制可研报告,必须聘请生产一线技能专家对项目进行初审,严格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规定未经本单位初审的项目不能参加省公司复审,此举有效保障了培训项目更加满足生产一线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

建立省公司级培训项目储备库复审制度。为了加强对地市公司培训项目储备库建设的监管,保证培训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省公司人资部出台了相关培训项目复审管理办法。要求复审时必须聘请省公司及以上级别专家人才担任评委,评审前研讨制定统一的评审标准,评审时根据专业特色划分各专业评审小组分层、分级、分专业对公司级、地市公司级的培训项目进行复审。复审结束后,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复审意见继续完善培训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可研报告,并按照紧急、重要程度确定进入公司年度项目储备库的项目。

二、六个环节控制,强化培训项目实施管理

控制培训项目进度安排环节。注重统一统筹省公司现有的培训资源,加强与培训项目主办专业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不同专业工作忙闲特点确定培训项目举办时间,使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制订更加科学合理,与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周期达到高度匹配。

控制培训项目方案编制环节。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加强了对培训项目方案编制环节的督导、审核。要求培训实施机构和主办专业部门需认真编制培训方案,从培训内容、师资遴选、学员分配、经费预算等方面严格把关,力求达到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科学、经费使用合规。

控制培训项目开班准备环节。在每个培训班开班前,要求培训实施机构精心做好培训开班准备,开班前15日内必须下发培训通知;班主任必须认真检查培训设备设施,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提前与培训师联系沟通,确保培训准时到位;加强后勤服务设施准备,落实好学员实宿问题。

控制培训项目实施环节。培训班实施过程中,实行班主任全程跟班制度,通过日巡视、两级干部听课、学员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培训班全过程监控与督导,保证课堂纪律,保障教学效果。

控制培训项目费用支出环节。严格执行国网“六不一禁”要求,培训费用实行“三控”,即单项费用不超标准,人天平均费用不超标准,培训班总费用不超计划费用,确保培训经费支出合理、合规。

控制培训班结班环节。培训班结束后,要求3天及以上培训班必须组织考试,并进行一级和二级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班结班7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培训班材料归档和信息系统资料录入工作,保证培训班资料完整和信息准确。

三、提高培训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深化应用国网SG-ERP培训项目管控系统。按照国网公司培训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扎实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力度,定期组织培训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班,及时交流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实用技巧。经过系统培训,各单位和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使培训项目信息填报质量显著提高。为提高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自主开发了培训项目实施决策分析系统,实现了培训项目动态监控和系统分析培训数据功能。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及时跟踪培训项目进展、经费使用、学员反馈等情况,并能对培训数据进行自动汇总、统计、分析,为培训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

建立培训项目信息管控指标体系。为了推动各单位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建立完善了信息化应用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有力促进了各单位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培训效果评估

建立柯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所有的培训班都进行了一级评估(反应评估),从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全面了解学员的培训满意度;对3天以上的培训班,全部实施二级评估(学习评估),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公司重点培训班学员开展行为评估,通过本人、下属和同事判断受训时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改善程度;从组织的高度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四级评估指标体系,对培训是否能给企业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作出了初步判断。

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效果评估。为克服评估人数多、任务重、数据统计与分析难度大的困难,在评估过程中引用了先进的光标读卡机,同时开发了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先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学员评估数据自动录入计算机,自动统计出评估结果,自动分析评估信息,显著提升了培训评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五、加强培训项目考核管理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国网公司培训工作以项目制开展的管理思路,建立了以培训项目为主线的年度培训工作考评体系,每月对各单位培训项目计划完成率、费用完成率、结班及时率、资料完整性等指标进行通报,及时督促培训项目开展,同时将各单位培训项目实施情况纳入了各单位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

将培训项目指标作为同业对标月度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国网《SG-ERP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块》和公司《培训项目管理监控系统》两个培训项目管理监控平台,对各单位培训项目管理的8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排序,纳入同业对标月度考核。

加强培训项目督导调研。每年专门成立培训工作督导调研组,深入各单位生产一线,督导基层培训工作开展,了解调研基层单位和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征集培训项目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培训项目管理和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

六、开展培训创新研究,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加大培训创新开发经费投入力度。为了鼓励培训创新,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培训开发项目组必须吸纳公司级专家加入,使优秀专家人才的示范、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涌现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培训软课题,培训多媒体课件设计精巧、内容精良、形式多样,紧贴生产现场。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为公司的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搭建成果共享平台。积极开展成果共享活动,定期举办“培训大讲堂”活动,邀请国内培训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培训师传授先进培训理念和经验;定期召开公司内培训经验交流研究讨会,交流培训心得与体会;及时征集培训典型案例和优秀管理论文并予以。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创新成为公司培训工作者的指导思想。

通过各举措的齐抓共进,公司培训项目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国网公司培训项目评审会上,公司培训项目准备充分,方案设计和可研编制工作扎实,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公司培训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评审。人资管控系统信息系统实用化指标验收成绩良好,满分通过国网公司SG-ERP人资管控系统实用化验收。在国网公司进行的SG-ERP人资管控系统实用化指标验收中,公司培训项目管控指标全部达标,以满分通过验收,评为A类单位。

目前,甘肃省电力公司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电力培训项目管理体系,以项目计划引领培训业务开展,以项目管理支撑培训体系运转,培训质量持续提升,受训学员满意率、培训质量满意率等指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准。

参考文献:

[1]石伟,陈显坪.电力培训教学质量控制浅议[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孟祥才,刘平.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J].人力资源管理,2014,(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推进创新步伐,以创新促发展,实施科技兴公司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员开展“三大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根据上级科技管理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第二条公司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管理机构设置如下:

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

主任:公司

副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3、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第三条管理机构职能

1、在主任的领导下,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公司的“三大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和管理;对下设的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平衡和协调,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在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两个方面,分别开展管理工作。

第四条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在生产技术部设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科技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范围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月度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它相关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项目的立项及实施

第五条公司级项目的立项。

1、每年11月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项目的立项工作。

2、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结合公司井发展规划及公司井安全、生产、经营、非煤产业等方面的需要,每年下达一次项目计划,实行立项管理。

3、公司属各单位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研究项目(课题),经各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向科技管理中心申报立项。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申报立项的项目(课题)汇总,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由公司行文下发到各单位。

4、年度中,各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或管理创新项目,需要追加立项时,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科技管理中心方可受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科技项目的立项。

凡是申报公司级及以上立项的项目,分管专业副总必须组织承担单位课题人员对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填写《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逐级申报立项。

第七条凡经公司及上级部门审定并行文下达的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要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措施、人员、资金、设备、仪器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管理中心人员要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督促、协调立项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保证立项项目按期完成。

第四章成果的申报和评审

第八条科技管理中心对完成的项目及时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材料整理。凡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写出技术工作报告,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申报评审。

第九条对所受理的项目成果,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汇同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初评意见,为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条由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召集委员会成员,对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初评的项目成果,按照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并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十一条凡申报集团公司级及以上评奖的成果,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及以上组织的鉴定或评议。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协助、指导成果完成单位,按照不同层次成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出具完备的鉴定或评议材料,提交组织鉴定或评议的部门。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鉴定(评议)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项目成果的申报评奖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开展月度创新活动,对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完成的效益、效果突出的创新成果,由完成单位及时整理好评审材料,经专业副总审查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登记汇总,按季度进行评审。

第五章科技人员的管理及评选

第十三条对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业绩量化考核管理,具体如下:

1、月度创新成果:每完成1项,记10分,经评审获奖后,加10分。

2、公司级成果:每完成1项,记15分;通过集团公司评议的,再加15分。

3、集团公司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集团公司特等奖的,记60分;获一等奖的,记40分;获二等奖的,记30分;获三等奖的,记20分。

4、省部级(包含省局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80分;获二等奖的,记60分;获三等奖的,记40分。

5、部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150分;获二等奖的,记100分;获三等奖的,记80分。

6、论文:每发表1篇论文,部级——记30分;省级——记20分;地市级——记10分。

7、专利:1项专利成果,记30分。

8、对同一成果,属多人参与的,第一名记满分,第二名按第一名得分的90%记分,第三名按第二名得80%记分,依次类推递减记分。论文参照成果,按比成果多10%的幅度递减记分。

9、本管理规定涉及成果级别包括: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公司年度成果,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奖励成果;涉及成果范围包括:科技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本标准涉及论文为在国内外公开(含经省级批准有内部准印刊号的)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

10、成果评定级别以证书、公示的文件为准。

11、科技人员业绩的日常管理由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第十四条公司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每年评选出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在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评选,参照第十三条规定,以一个年度为期限,量化积分占70%,综合考察其它方面业绩占30%(由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投票评选)。

第六章论文的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公司鼓励广大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表科技论文,并定期进行评选,择优奖励。本管理规定仅限于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不包括政研论文或通讯报道等。

第十六条论文级别的划分原则

1、刊物级别界定

刊物级别界定由公司评审委员会按照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发行面向范围大小等要素进行界定,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包括集团公司级)三级。

由部级部门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定为部级期刊;由省级主办的刊物,包括省局、高等院校学报、煤科总院下属分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为省级期刊;由地市级主办的刊物,包括集团公司级及有内部准印刊号的期刊,定为地市级期刊。

2、的级别参照以上刊物级别,按照《论文量化评审表》,由评委会进行综合审定。

第十七条本公司在岗职工发表的科技或管理论文,由完成者本人持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建档,不登记不予受理评奖。

第十八条符合评奖范围论文的基本条件:

1、本公司在职职工撰写;

2、内容必须与公司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相关联,经过审核后发表并已备案;

3、论文内容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针对本专业工作所撰写;

4、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刊物上发表;

5、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我公司改革发展的科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煤产业等方面的论文,其它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十九条凡涉及我公司科研成果项目或经济技术指标的论文,必须对关键技术或数据保密,在发表前,必须得到审核批准,方可对外发表。技术方面的论文由相关专业的副总审核把关,管理方面的论文审核由副总经济师把关。经审核后同意对外发表的论文,审核者签字,作者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否则,不列入奖励范围,并追究相关责任。审核者对论文涉及的数据、事项等企业秘密把关负责。

第二十条凡发表的与公司相关的论文,出现内容不实,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秘密,对公司造成形象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论文作者承担具体责任,并联带追究审核者的责任。由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核后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在公开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奖的论文,根据其会议级别、论文质量、获奖等级等因素,确定奖励数额。

第二十二条对同一类内容的论文,只奖励第一个发表的作者,其他发表的人员,不再重复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窃取别人成果作为自己论文材料发表的人员,不予奖励;对单纯以追求论文奖励为手段的人员,不予奖励。其识别界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四条对发表的论文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初评,对初评合格的论文,每季度向公司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由科技、管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按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奖励,年末在公司科技大会上发文通报表彰。经管理委员会评审确认,不属实的论文,不予奖励。

第七章创新项目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属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或招聘制),具体落实到人,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必须从事项目相关专业的研究,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应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在成果材料中,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名。

第二十六条对列入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完成后,在运行1~3个月的基础上,写出成果评议材料及报告交科技管理中心,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组织评议或验收。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完成并运行一个月以上后,将成果材料报到科技管理中心,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

第二十七条公司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成果鉴定(评议、验收)证书、经济效益证明、成果研究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八条对获公司奖励成果实行公示制度。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公司初评获奖成果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局域网和“科技橱窗专栏”内公示7天,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

第二十九条申报上级奖励的成果,必须通过上级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评议或验收。凡是有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申报奖励。

第八章管理现代化和QC成果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提高管理现代化和QC质量管理的思想意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都要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

第三十一条管理现代化成果管理规定

1、选题原则

管理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进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改革与创新相结合。

2、选题范围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创新性研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研究等。

3、立项管理

每年12月份,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立项,各单位填写企业管理现代化课题立项表,报科技管理中心。

4、申报奖励

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完成后,将材料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由公司推选优秀的成果申报集团公司奖励。公司级评选在年末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质量管理(QC)成果管理规定

1、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每年的2月份,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科技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注册。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

2、QC小组成果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首先参加本公司成果评审,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成果,由科技管理中心统一向上逐级申报奖励。

3、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并对年度QC成果进行评选奖励,评选办法参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对不注册的QC小组或没有小组活动原始记录的成果不予评奖。

第九章奖励规定

第三十三条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公司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公司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

第三十五条奖励范围

1、新研制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2、在本公司首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

3、在本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物业、非煤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

4、群众性的岗位小窍门、绝活等优秀成果。

5、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创新成果。

6、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技术或管理论文。

7、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成果。

第三十六条奖励等级及标准

1、公司科技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5%;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主要完成人员分别取前7、6、5位人员。

2、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0%;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

3、公司QC成果设优秀奖、先进奖、鼓励奖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奖励*元、*元、*元;

4、公司月度创新成果,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和所创效益的大小确定等级,每项给予100~1000元奖励。

5、公司设立效益奖项。对为本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奖,奖励标准按本年成果转化所创净效益的1~5%。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附计算基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字,经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执行。版权所有

6、对优化设计方案,产生明显效益的设计,经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按创效益的1~3%对有关设计人员给予奖励。

7、优秀科技或管理论文的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占所评选论文的10%、15%、35%。评选时,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的级别、内容质量、文字多少等方面的情况,按《论文量化评审表》所定标准量化评定;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与外单位合作的论文按一半奖励。

8、对公司评出的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元的科技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年度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

9、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岗位成才,对在地市级及以上级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地市级荣誉称号的个人,分别按照本人上年度实发工资总额的2倍、1倍、0.5倍给予一次性奖励,同一荣誉称号,以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1)个人年度实发工资总额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定证明为准。

(2)本条款中,地市级不包括集团公司级,受奖人员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的所有员工。

10、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奖励的成果的完成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见附表)

第三十七条所有科技奖励要按贡献大小分配,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同一获奖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奖金发到第一完成单位,由其负责分配;同一成果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时,按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第三十八条获奖成果的受奖人员以项目策划和具体研究人员为主,按贡献大小排序。项目主要受奖人员是指提出项目思路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直接参与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第十章考核规定

第三十九条采掘设计、通防、机电、运输等专业,每年至少提出1项系统优化项目,填写好《系统优化项目任务书》后,报集团公司对口专业一份,交科技管理中心1份。否则,对分管副总罚款200元,并对专业通报批评。

第四十条实行专业目标量化考核,全公司每年要保证完成集团公司级以上获奖成果10项,其中确保省部级获奖成果4项。指标分解为:采掘专业3项,通防安全专业2项,机电运输专业3项,管理经营1项,非煤产业1项。每少一项罚专业分管副总200元。每年各管理部室必须至少有2项公司级管理成果,部室主要负责人至少完成2篇论文,副总牵头完成至少2项公司级以上管理成果,副公司级领导至少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以上成果,否则,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版权所有

第四十一条实行专业领导责任制。公司各专业副总对本专业科技创新工作负责,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科技创新会议,落实科技项目、新技术推广项目的完成情况,筛选排查新的创新项目,对已完成的项目,要及时组织编写出材料,报送科技管理中心申请评议或鉴定。各专业副总每年至少参与完成一项集团公司级以上的成果,否则罚款100元。

第四十二条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年度科技业绩考核制。高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公司级成果1项,发表科技论文1篇;中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公司级成果,或2项月度创新成果;初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月度创新成果,或发表1篇科技论文。

第四十三条公司每半年考核一次。半年考核,对没有成果、论文的人员进行通报警告;对一项成果也没有的单位的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年终考核,没有完成个人规定指标的,对副总罚款200元/人,对工程技术人员罚款100元/人;对没有成果的单位罚款500元,并对单位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由公司年度立项的科技项目,若没有特殊情况,到期完不成的,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每项罚款100元。

第四十四条对由集团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包括系统优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不积极组织实施,到期没有完成的,所属专业承担集团公司的罚款,并对项目分管副总罚款*元。

第四十五条科技管理中心是全公司科技工作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科技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科技会,每月监督检查一次项目的完成情况,掌握项目的进度,协调解决出现的有关问题,指导正常开展工作,做好记录,定期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对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不力、不重视的单位进行通报,并给予100~500元的处罚。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大亚湾市政工程项目开发的不断增加,市政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大亚湾市政工程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市政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分析、研究,对市政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大亚湾西C路(南段)市政工程建设建设中,各参建单位采用信息化管理,在数据采集方面,各单位组织协调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大大提高了效率,优化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笔者有幸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主管参与了本工程建设,现将实施中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二、工程概况

大亚湾西C路(南段)市政工程位于大亚湾开发区西区樟树浦南侧,红线宽度 为40 米的城市Ⅱ级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 60km/h,路段设计全长为5.3千米,双向六车道宽 23 米,两侧设置绿化带和人行 道 6 米,中间绿化隔离带为 5 米。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存在非常繁多而又复杂的地下以及地上管网,同时很多煤气、排水给水、供电等建设单位交叉或者一同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的难度。而且在本工程里,存在很多隐蔽性的工程。可能在工程早期存在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管理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充分关注,从而留下质童隐患。同时施工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水平,也可能经常出现违规作业的现象,为此,该项目采用了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率。

三、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根据上述工程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建设方进行了信息化建设, 建立了市政工程网络管理系统。其目的是: 提高工程管理数据采集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及统计效率; 增强施工、监理与建设单位的沟通; 降低管理成本; 便于标准化管理。

2、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信息化和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结合,使得两者都得到了发展与进步,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也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将信息化运用到工程管理中意义重大,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而有效地查找信息,并对其加以修改和储存,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工程质量和速度的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因素加以追踪和预测。具体表现在:

(1)、在项目协调管理方面

要想解决市政工程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项目的指挥和控制 。面对工程项目控制和计划的全局性要求,原来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和网络计划技术等工具已不再适应,必须要对其加以改进,取长补短,以便把各种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采用“横道网络统筹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时间流、工作流及逻辑关系流的有机统一,还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所遇到的一系列困境,如横道图只可以在时间和工作两个层面上来测关系,网络计划技术仅可以在逻辑和时间的层面来协调关系。“ 横道网络统筹技术”的适用范围比较大,对工程项目费用和工程的优化,资源的均衡,以及对多部门工作的合并和优化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在市政管线有效管理方面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市政管线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城市市政管线的发展动向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纽带 。因此,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更新,也反映出了城市地下管线在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作用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不同种类的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步伐中,呈现出膨胀式发展的趋势,超出人们的想象 。城市地下管线的布置网络错综复杂,线路极其隐蔽,显示出了市政管线网络布置的综合性和提前规划的要求,当然,系统复杂性也不是伤透脑筋、无法解决的,目前各大软件的汇编成型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AUTOCAD与GIS相结合却可以使综合信息简单化和清晰化。AUTOCAD在绘图方面有着较大的突出优势,它有着强大的绘图操作系统和成型体系,在成型绘图方面赢得了设计人员的青睐,比如测量和设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工程信息时通常采用相关的某个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而GIS地理信息系统通常在空间分析、信息存储以及管理海量图幅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缺乏绘图体系的精确性以及实用性,因此二者相互结合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发挥出强大的功能优势,在实现数据和图形信息的共享方面大有裨益,对于地下管线的发展、维修、保养、统筹方面帮助良多。

(3)、在工程质量保证管理方面

通讯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技术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繁荣发展以及居民切身利益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信息管理频现各种弊端,严重影响了现代都市人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在通讯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同时,矛盾显现日益突出,比如: 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办事效率低下以及延误时机等问题。 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可以做出相关的补救措施,比如借助《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规章技术来加以解决 。在工程施工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化来监控各个施工阶段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比如绘制出工程曲线、生成工程质量报表,以及通过计算机所得数据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综合对比,有助于减少工程质量出现的误差和降低潜在的施工风险。

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各项指标做到全方位的管理,不管是在市政工程还是在其他工程建设方面,市政工程建设全方位都必须进行合理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在一系列相关正规体系下的工程管理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为此,为使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必须借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加强工程运作,实现信息及时共享。

3、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由于本工程采用了工程管理信息化,运用了市政工程网络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办公模式。由于系统中明确了管理流程及岗位要求, 在管理业务流程中起到了监督作用, 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其数据可以反复利用, 计算速度快, 准确率高,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 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远程管理,对探索市场化后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使用市政工程网络管理系统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管理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同时管理多个项目。

(2)数据采集方面。通过计算机填制报表, 对于需要计算的数据计算机直接计算获得, 避免人为的计算错误。报表上报时, 只需按一个按钮, 系统直接将报表上报至建设单位, 一旦出现问题只需对原有报表进行修改后重新上报。

(3)数据汇总方面。数据汇总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建设单位只需要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将数据上报, 数据上报后汇总数据自动生成。

(4)信息沟通方面。建设单位通过系统平台进行通知的, 施工、监理单位从网上就能了解通知的内容, 而且节约了原来通知各单位所需的电话费用。

(5)文档处理。规范了管理流程及项目资料, 明确了各类单位的工作规则, 避免了原来协调各种关系所浪费的时间, 提高了文档处理效率, 做到标准化管理。

四、加强市政工程管理信息化

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成为眼前最迫切的问题。针对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即市场管理存在漏洞、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改善市政工程的方案,提前制定有效的规划,把好质量关,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使信息技术应用于市政工程管理之中。市政工程管理作为展现城市风貌的一道风景线,要加强化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 也能为居民生活真正提供便利。

五、结束语

通过对大亚湾市政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管理在大亚湾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大亚湾市政工程的后续发展中,强化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对提高市政工程科学化管理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大亚湾市政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高峰.试论信息化工程管理[J].广州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09,(8):49-51.

[2]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9-20.

[3]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4):75-7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中图分类号: B025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大,电子信息类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宽口径应用型专业,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领域内的一门主干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培养目标上的优化调整

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院校应在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上不拘传统,有一定的突破:是在基于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应针对学院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应突出本专业在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生产实际,有创造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应在制定目标上突出本地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2.1、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

从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必须逐渐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在大学理工科专业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专业课程及基础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加大这些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学好这些基础课程;英语是全校的公共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类专业本科生今后发展必须要求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必须加强英语的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为后续的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创造条件。

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她是体现该专业特色与方向的主干课程。我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据库等。因此我院大力加强了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2.2、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3、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通识教育课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增加了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疆历史、高等语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必修课及选修课,要求选修素质教育课不低于10学分,涵盖文学、美学、音乐、书法、社科、写作等各类人文素质课程。

同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积极参加校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及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口语、演讲等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必须选修其中一门课程,体现了为学先为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人文社科基础课与理工基础课相结合,公共人文选修课与学科选修课相结合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2.4、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学不致用”的状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要贯穿整个学程,并增大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按照“多样化、综合性、分层次、重创新”的原则,一是注重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相结合;二是通过课程实验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四是不断改进实验方式,推进开放实验教学;五是延伸课程内容进行技能认证;六是补充和强化社会实践环节;七是加强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的支持;八是结合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构建了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形成了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层次是专业技术基础的动手能力,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开展《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设计》等模块的技能训练,同时开设电工工艺实习等,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锻炼动手能力。第二层次是针对专业技术方向开设专项能力训练。其功能是巩固和强化课程中重点内容、方法和原理,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专项能力。这部分训练以课程设计为主,辅之以技能认证。如《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第三层次是针对专业结构开展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其功能是掌握相关领域的软硬件、信息系统和工程应用的设计、分析、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全面促成学生对本专业某一方向具体认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如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大赛竞赛、高年级开设的《网络工程与技术》、《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等。第四层次是针对专业领域进行综合训练。包括科研训练、工程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逐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完成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方向的“三级跳”。

为此,要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习平台。校内实习平台,采取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实习内容、方式、手段、课程比例由相关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定。部分实习可以采用自行开发的实习平台,一方面自行开发的平台更经济,也能达到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行设计实习设备,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校内校企合作实验室。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设备,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力量,建立校内实验室。将企业的典型案例整理为实训案例,企业定时派出人才进行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指导。

在合作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院与许多软件公司、电信企业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平台。定时派学生赴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注重熟悉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文化和接触基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发流程。

2.5、师资队伍建设,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带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结束语

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这对努力探寻新形势下开展高等学历教育的路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充分发挥教育引领教育科学发展的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思耀,曾繁华.高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46-51.

[2]谢志远,尚秋峰,李新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与培养模式研究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教育研究及管理论丛专刊,P109-11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MOT的雏形可追踪到1960年的美国大规模研发项目管理,但通常认为MOT教育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Burgelman,2000)〔5〕。MOT教育兴起与技术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有紧密关系。1996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的一个报告指出,技术发展是国家可持续经济成长的关键决定因素,它在过去的50年中带来了美国50%的经济增长。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项目任务复杂性和风险性的增强,与此同时项目周期要求变短、跨职能工作增加,虚拟组织的兴起和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作用的提高,使得组织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快速、低成本、创新和快速响应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有关技术管理的学术机构也陆续建立并发展起来,包括国际技术管理协会(IAMOT)、技术管理教育协会(TMEDA)、波特兰管理工程与技术国际中心(PICMET)、工程与技术管理教育与研究理事会(ETMERC)、欧洲技术创新管理机构协会(EITIM)、日本技术管理社团、技术管理国际论坛(IFTM)。

八十年代,斯隆管理学院出版《美国制造》一书,指出美国生产力增长速度在放慢,其全球竞争力正在退化,呼吁美国不仅要重视研发,更要重视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它认为当时的美国教育需要加以改进,以便为高竞争的技术领域提供所需的管理人才。斯隆管理学院作为MOT教育项目发起人之一,提出“MOT教育旨在为未来的技术组织培育创造者、建设者及领袖人物”。在随后的时间里,MOT教育项目推广到世界各国,在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国家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美国已经有200个大学和研究生院开设技术管理专业,平均每年有一万名技术管理专业人才毕业。日本在MOT教育项目上后起追赶,将之作为培养日本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00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开设技术管理专业,在2002年日本举办MOT教育项目国际研讨会,2003年日本通产省举办了MOT教育全球化论坛。如今,日本每年有约2000个MOT项目的毕业生,并计划到2007年底达到年毕业生一万名的目标。

二、MOT的内涵

关于MOT教育项目的性质基本上形成了一些共识,但各类办学主体在执行中还存在差异性。最近一项研究也反映出了这一点。该学术调查涉及270个学术项目,从回收的148个有效样本中,发现MOT项目的办学主体多样化,包括商学院、科学与工程院及其中心。同时项目名称也有所不同,包括技术管理、工程管理、工程与技术管理、MBA技术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等。不同项目的内容侧重点不尽一致,课程范围超过了30个。同时师资来源涉及20多个协会。除此之外,有些教育机构还将MOT项目作为其它项目中的单一课程。因此,很有必要对MOT的内涵以及MOT教育项目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界定。对MOT较为权威的定义是198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所提出的:综合工程、科学、管理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组织中技术能力的计划、开发以及实施,以实现组织的战略性及其运营性目标(Taskforceonthemanage-mentoftechnology,1987:9•:Managementoftechnology-linksengineering,science,andmanagementdisciplinestoad-dresstheplanning,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of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toshapeandaccomplishthestrategicandoperationalobjectivesofanorganization)(Nambisan,2003:949)〔12〕。此后不少学者也发表了对MOT内涵的理解,将MOT与企业的变革过程联系在一起。1989年Berk提出技术管理不仅适用于生产性或高技术公司,它还对开发、营销或使用高技术的企业都具有应用价值(Zehner,2000)〔15〕;同年Badawy指出技术管理可以视为变革管理,因为高层管理者在应对变革管理时必须在公司职能的稳定性以及一致上加以管理。技术管理要求组织开发并使用新方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市场,通过生产与营销工作快速将技术创意转化为产品,有效的战略管理要将内部技术(研发、工艺、制造)与经营(财务、人力资源、营销)密切结合(Badawy,1998)〔2〕;1990年Noori将技术管理定位于变革过程,认为MOT是管理组织流程以及人员变革的过程(Liker,1999)〔8〕。

在这一过程中,组织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开发必要的组织技能,创造鼓励员工追求有效变革的氛围(Badawy,1998)〔2〕。在第二次技术管理国际会议上,Bayraktar认为MOT是对技术机会所带来的创新与影响的理性系统的认识,技术管理涉及与创造力、技术资产和能力相关的各层面问题,包括创造新技术和有效使用现有技术,技术变革对个体组织、社会和自然的影响与对策,以及有关技术课题的方法技能与过程开发。此阶段,对技术管理的讨论没有涉及到技术对管理实践及其方法的影响(Bayraktar,1990)〔4〕。1993年Dankbaar提出,技术管理包括与技术研发、技术调整、技术挖掘有关的将技术用于产品和服务生产的所有管理活动(Dankbaar,1993)〔7〕。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本专业重要学术期刊(IJIM、IJTM、IAMOT、IFTM、PICMET等)中得到论文响应。1998年Badawy提出技术管理是整合技术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实际工作,是对研发、制造及其它服务功能的协调。他认为由于技术管理的研究依然不成系统,还处于演化之中,因此有必要对科学家进行技术管理教育(Badawy,1998)〔2〕。近年,有学者提出MOT还应该具备维护成熟技术、培育新技术、预测未来技术的功能(Wky,2004)〔13〕。哈佛大学StevenWheelwright等人提出MOT传授将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及艺术,用于开发产品和服务并将它们推向市场(Burgelman,2000)〔5〕。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MOT,国内也曾有学者将MOT的发展归纳为从“研发管理、技术转移、技术创新、技术战略到公司的风险投资管理的递进过程”(吴贵生等,1999)〔17〕。总结不同观点,我们认为MOT是以挖掘组织中的技术能力为核心,并将之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管理系统与方法的总称,它尤其适用于环境变化迅速的高技术企业。

三、MOT教育项目的性质与特点

3•1MOT教育项目的性质

首先,MOT教育是集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实践导向型的技术管理人才教育项目。MOT教育项目的内容涉及管理工程、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行政科学中的计划、决策、开发及执行技术,关注运营能力开发(如制造分销及服务),运营过程工具、技能及人员管理,开发产品及服务中的领导能力,包括企业战略、组织文化及业务环境分析,将交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个系统(Chanaron,1999)〔6〕。2003年技术管理国际年会的圆桌会议上,一份有关日本MOT教育的报告中指出:MOT教育包括技术人员管理、研发过程管理以及创新管理,它必须应对标准的演变。MOT方向的MBA项目以及管理学硕士项目需要涉及以下内容:管理技术追求竞争优势、预测技术及市场趋势对新兴技术的影响、规划组织变革、管理信息技术、设计及应用公司战略、进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理解系统思考及反馈的价值、管理项目及有效建设团队、解决冲突及谈判。MOT教育项目属于研究生项目,学员需要具备实践经验,项目内容涉及行为科学、定量技术、组织(技术组织)理论,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操作性。结合相关的理解,我们认为MOT教育项目是集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导向型技术管理人才的教育项目,通过整合工商管理与技术研究领域的知识,系统传授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技术型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其次,MOT教育需要立足产学研服务国家创新系统。MOT教育中的部分内容与MBA教育有共同之处。根据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在技术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十个个体层面的挑战中,有七个问题属于管理行为中的技能问题,而非技术决窍类范畴①(Mallicketc•,2000)〔11〕。与MBA的普及型教育项目不同的是MOT教育必须有很强的产学研(科学技术研究)合作做支持。该项目旨在服务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国家阶段性的创新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战略计划,针对部分技术领域,选择有条件的机构来承办。国外著名高校的MOT教育项目均十分关注国家科技计划中的战略性技术领域,开设出特定技术方向的MOT教育项目,针对产业界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紧密结合,学习与共同探索具体技术管理技能方法,并与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单位保持紧密合作,起到教育服务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

3•2MOT教育项目课程设计灵活实用

MOT教育项目在课程设计上结合产业界需求,进行有侧重点的灵活安排。MOT教育项目涉及四方面的主题。一是技术为中心的主题,包括技术核心理论、技术预测、新兴技术、特定领域技术,此部分课程内容十分专业;二是与技术相关的管理课程,包括技术预测、研发管理、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这一部分有开发较好的学术资料;三是企业职能管理课程,包括战略、市场营销、财务、运营、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这部分内容十分标准化;四是支持学科,包括国家政策框架、系统论、未来学、产业生态、伦理、经济学、行为学、计量方法、会计和法律,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很广。根据MOT项目侧重点,以上四类课程可以做到不同搭配(Badawy,1998)〔2〕。MOT教育项目的关注点较为广泛,国外一项研究就高技术产品开发中的技术管理问题开展了两次德尔菲调查,发现了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24项重要工作(George,2001)②。但是MOT项目又具有相当的实践服务导向。因此该项目管理技能内容设计应当从本国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方面共同制定业界所需的技能,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学内容。

四、国外MOT教育的发展现状

4•1在全球范围内呈兴起趋势

MOT教育近年在全球呈现了兴起趋势,欧美及亚非地区都不断有机构来推广MOT。我们的周边邻国,韩国、日本等都投入巨大精力来兴办MOT教育项目。汉城大学就设有跨学科的技术管理教育项目,由工程学院及管理学院合作,学生在掌握了MOT理论后参加实际技术管理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日本更是将它上升为一项国策来执行。国内的院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探索,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的办学力度较为薄弱,远未形成有效的办学体系。

4•2欧美正在进入发展期

欧美的MOT教育正在进入发展期,有关项目的排名研究也出现在专业期刊的论文中。例如,2004年《产品创新管理》杂志的一篇论文基于技术与创新管理学术期刊上文章的引用率与发表率(包括:《IEEE工程转化管理》、《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研发管理》、《研究政策》、《技术创新》、《工程与技术管理期刊》、《产品创新管理期刊》、《技术管理国际期刊》以及《技术分析及战略管理》期刊),将国际上120个研究中心的413个研究人员(共699个研究人员,调查时去除了两个人员的机构)进行排名。五年内教师在以上期刊中的两个期刊以上发表文章的老师属于“活跃的教师”,以此为标准,将美国大学的MOT教育项目分为三类①(Linton,2004)〔9〕。由于技术管理仍然是个有待成熟的领域,目前教师的知识在课程质量上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教材在许多课程中所起的作用还较小。由于各院校研究的擅长领域不同,使得其MOT教育项目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在第一阵列中,GeorgiaTech擅长技术政策、MIT擅长市场及战略有关的研究、Rensselaer擅长战略及商业化、Rutgers在宏观及微观的组织领域研究领先、Stanford则在风险及决策支持的研究上领先。欧美MOT教育项目的开始呈现出特色。以下介绍两家有特色的MOT教育机构:一是MIT。1987年MIT得到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资助,它的MOT教育项目开始提速发展。参加该项目的学生需要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来自大公司的管理人员。目前瞄准了生化与纳米技术领域。MIT的MOT项目有两个特色:一是与业界的互动十分密切;二是具有全球化的特征。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内容为老师的研究成果,随时更新,有些不实行案例式教学。二是位于纽约Rensselaer大学的Lally学院。该学院没有根据传统的学科门类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将学科知识分为五类知识流(streamsofknowledge),包括:创造力、企业管理、网络、创新及价值创造。学生将在这种大概念下学习各门学科。教员紧密合作组成教学团队,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以项目为导向与产业关系密切(Altman,2005)〔1〕。

4•3日本顶层设计积极推进MOT教育

日本将MOT教育的推进视为国策。它在2002年投入了12亿日元,2003年投入了20亿日元。通产省在高级管理者中进行MOT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应用的培训,同时还培育相关的人力资源,包括讲师、项目主管、支持先进的教育方式研究。它已经委托教育机构作了113个MOT教育开发项目。结合76个产业机构及61个教育机构组成MOT教育协会,下设委员会。政府出面作为项目主管方,下设6个项目主管,包括:MOT教育项目开发、MOT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MOT教育的推广及普及、MOT教育项目的协调、项目可行性认证、举办MOT教育的研讨会。2004年日本推广MOT教育的教学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包括培育面向中小制造业的MOT教师;培训基于案例方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为相关管理人才提供案例教学法培训、培育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培训先进人力资源;在职发展项目指导者的专业技能、项目开发能力与学习资料开发能力;国外的MOT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如哈佛商学院两天的案例教学法、写作培训,以及十天的强化训练;在WesternOntario学院进行三至五天的案例教学方法培育)。委托七个机构征集MOT教育的方案意见,建立当地企业及亚洲商学院合作项目,与MIT合作企业高层MOT教育项目(日本两周,两周在MIT,培养思考能力);企业高层培训,MOT教育项目的知识产权计划;日本式MOT教育,高技术公司的MOT能力;举办技术、企业、竞争研讨会;在当地企业的技术管理高层中推广MOT教育(整合不同科目课程,课后提交本公司问题并一起讨论;五天的MOT方法学习,来检验本公司所面临的MOT问题);在特定区域的公司高层管理者中普及MOT知识。2003年日本分析了MOT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征求产业与学术界观点,明确企业界要参加什么项目,学习目标以及能力提高的目标。引入第三方对MOT项目的评估,整体应用前,检验系统,发现问题,认证资格以确保高质量的项目。日本的MOT教育项目推广力度反映出该国在建设与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对技术管理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深思。

五、国内教育现状以及发展MOT教育的几条路径

5•1现有教育体制不利于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育

现有教育体制对培育技术管理人才十分不利。主要体现为研究所与高等教育脱节、文理分科培育专才。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200余所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形成182所高校。1950—1954年全国划分了六大地区,分别设立教育机构协调本地计划。它们由教育部领导的3—4类大学构成:应用性理工科专业工科院校、基础文科和理科综合性大学、文理与教育结合的师范大学。还有大量的部委下属院校,专业狭窄,培养特定人才。科研工作主要由中科院、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领导下的独立科研体系承担,国家计划下达研究课题和经费。研究机构与大学系统没有多少联系。目前培育技术人才的主要是工程专业教育。从历史上看,工程学科正式成立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尽相同,工程管理侧重于企业的运营,而技术管理服务于技术商业化的各个方面工作。工程管理教育提供高级技术人才、技术管理教育提供技术管理人才。新奥尔良大学的工程管理主任说过,如果学员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理解商业领域并提高管理技能,可选择工程管理;如果想以工程知识及专业作为铺路石,发展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那么应该进入技术管理专业。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育体制基本上是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钢铁、地质、矿冶等工程专门院校,进行“专才教育”。形成了几下特点:根据工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新建12所专业的工业院校。注重与工业部门对口,专业分工细(张海英,2005)〔18〕。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2005年中国排名31。其中“合格工程师或获得程度”与“合格信息技术人员或获得程度”排名非常低,反映出我国缺少合格的工程人才。传统的研究所与高等教育脱节、文理分科的人才培养格局,不利于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育。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系统的技术管理教育,对个人以及技术型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5•2国内MOT教育现状

MOT教育项目已经登陆我国,开始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国内技术经济学会召开了两次会议探索MOT教育模式,相关国际交流增加。国内开始引入并探索MOT教育模式。目前以两种方式运作:一是与国外合作办学,如2001年上海交大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日本早稻田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合作、伯克利加州分校与中山大学合作短期项目;二是放在现有的MBA或博士教育体系内,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如上海交大在MBA教育下设技术管理与创新研究方向。其课程设计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战略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运营管理、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管理、技术创新动态分析、创业管理、高新技术投资、管理创新、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论坛。但是目前这种各自为政的项目引进行为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一是由于缺乏系统安排,不能整合产学研力量,无法实现MOT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有可能沦落为某些单位的创利项目;二是教育质量无法保证,MOT教育项目的课程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性质与师资力量的多元化,不仅仅是某些单位通过聘请国外的专家可以解决,需要国家层面有系统的方针政策进行指导,结合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需要,针对关键技术领域,深入实践,有重点地选择项目领域。

5•3发展我国MOT教育的几条路径

由于我国技术管理研究领域人才力量薄弱,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MOT教育项目在我国的推广是当前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一项迫切的工作,该项目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及机构的系统化推动,日本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可以有以下选择:

一是选择理工科背景强的研究生院进行试点。这类院校的特点是技术型专家云集,有丰富的研究与教育经验。同时,这类院校面向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与产业界有天然的联系。发现并培育理工科研究生中具有管理兴趣与潜力的人才,系统传授MOT专业知识,并结合产学研项目和产学研实习平台建设,结合具体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技术管理技能,对推进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有深远的意义。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每年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去了企业单位,并从事高技术领域的经营管理工作,推广MOT教育项目,在高技术人才培育上进行创新,将有助于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此外,技术管理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发展此类院校中的管理学院以及工程学院,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培育自身队伍,在技术管理领域的专业研究与教学上跟踪与超越国际同行是很有可能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围绕思想锻造和胜任提升,国华管理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和沉淀,以研发、评价、培训为职能,以能力模型、学习地图和学习资源为研发,以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为业务,以人才动力圈、人才云模式和人才白皮书为创新,以“小业主,大咨询”的企业大学管理思想进行资源整合,致力于人才发展体系、标准、工具、项目、平台的建设,成为企业大学集成化运行模式的最佳实践。“

——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专家评审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在美丽的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湾,坐落着一所别具特色的花园式校园——国华管理学院。它成立于2002年10月,历经十年务实与创新发展,于2012年11月,收获“中国最佳企业大学”这一殊荣,被国华电力人亲切地称之为“我的大学”。

培训基地之探

——以服务企业为根本,建成中国的“克劳顿村”

造就高素质人员的培训大本营

国华管理学院由国华电力公司出资设立,是国华电力直属机构,其定位是为国华电力公司的战略发展、管理运营、人才成长服务,成为党政领导人员学习研究理论、提高政治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党性锻炼的阵地,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党政领导人员的基地。国华管理学院以成为国华电力高级管理人才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胜任能力的培训基地,成为中国发电企业界的“克劳顿村”为目标。

该学院位于国华台山发电公司厂区明珠苑,总体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8栋纯西式木结构设计的别墅组成,共有房间45套。其中,3号别墅为多功能会议室,可容纳约40人,三面投影,可实现远程互动教学、多方视频会议及现场培训教学等需求。

开放融合的培训平台

国华管理学院与著名的培训和咨询机构、优秀的大学、商学院以及其他企业内的学习组织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发挥着对外品牌传播媒介的作用。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国华电力系统现职的党政领导人员、后备人才等,也包括与国华电力相关的供应商、承包商、合作伙伴的高级管理人员,让他们了解和认同国华电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控体系和企业文化,彼此加强相互交流与沟通,共享管理经验,在一个管理理念下合作,有效地支持和服务国华电力事业的发展。

企业大学的运行机制

国华电力公司历任总经理均亲自担任国华管理学院院长,并作为内部讲师,承担授课任务。公司高管层均为内部师资库讲师团成员,亲自设计和撰写课程,完成国华管理学院授课任务。学院从组织形式上设立培训教务部、国际交流部、综合管理部三个职能部室,分别承担相应领域的职能模块;从业务形式上又分解为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三类,三个部门的职能发挥呈矩阵交叉式结构。人力资源部与国华管理学院及其辐射架构形成了水平联络、职能互补、管理交互的组织关系。

在对高级管理人才的评价和培养上,国华管理学院引入了基于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最能影响工作绩效的行为特征,以及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的个人条件,分析其实质性贡献。借助胜任力模型来直观地描述高级管理岗位对人才的期望,为的是使高级管理人才的考评有尺度、培训有目标、任用有依据、个人努力有方向。

在提供发展机会方面,国华电力对参加过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都会提供进一步表现才能的舞台。对经过培训的一级后备人才,给予总部的高级主管岗位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副职岗位挂职锻炼;对经过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给予总部部门业务经理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副职岗位挂职锻炼或任职;且还会给予总部部门经理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正职岗位挂职锻炼或任职的机会,直到送到总部的决策层进入高级领导者岗位。

培训力量之探

——以提升素质为引领,打造国华电力的“黄埔军校”

注入“创新”与“传播”的力量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天地,这里是企业未来发展与企业领军人才携手,让梦着陆的地方。在这里,聚合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前瞻培养和造就适应与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政治过硬,思想活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党政领导人员,通过他们的“创新”与“传播”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国华管理学院认真细致地编制了《学员管理工作规定》、《学分管理办法》、《学员班委会工作管理规定》、《学员临时党支部工作管理规定》、《学员毕业论文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严谨的流程,让汇聚于此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学员都成为学院最最普通的一名学子,在这里,学员们放下一切工作级别的优越感,需要完成的是:服从学院统一管理,认真完成课程,努力交付合格的毕业论文。

“创新”与“传播”是这里的主旋律。学院要求每位学员都需带着创新的动机或现有的创新成果,通过互动、学习,寻求失去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总结成模块,然后再回到工作实践中,进行更高水平创新。学院要求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位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弘扬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播最佳管理经验。

内外结合,建设强有力的培训师资队伍

内部师资由学院、党校聘请国华电力经营决策者团队成员或总部的部门经理以及子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这是内部师资的主体。内部讲师均在国华电力任职多年,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管理心得,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将这些个人宝贵的经验、个案与学员直接交流,使学员获得传统高校鲜有的“第一手”资料与“实战”经验。

外部师资来自于学院聘请的精英企业家、知名学者教授以及培训机构、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担任。目前,外部讲师库有约40余位讲师,比例占讲师总数的50%。所聘请的外部讲师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教学、实践和学术方面均有建树,他们具有不平凡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为学员打开全新的视野。

有的放矢,特制专属的培训方式

在借鉴知名跨国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和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华管理学院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培训需求并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选取多种形式对党政领导人员实施培训。每一种形式都是为不同类别的学员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属性。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设有补课性的专项培训、强化性的实战锻炼、提升性的管理论坛、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复合性的深造学习以及自的网络学习等。

培训方法之探

——以“精工细琢”为己任,打出人才培训特色“组合拳”

学院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对国华电力党政领导人员“精加工”、“再雕琢”视为己任,精心设计培训方式、选取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实施系统培训,并采取了“干中学,学中干”的方法,不仅通过培训向学员提供知识与技能,还努力把课堂培训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员们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很快转变为处理实际问题的真本领。

补课性的专项培训

补课性的专项培训是对所有学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后,将具有同一类需求的学员组合成一个特训班,针对共有的短板实施补课性质的专项培训。如,长期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人员,对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甚少,需接受系统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让学员就该领域问题进行专项探究。此类专项培训多以案例讲解分析为主,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方式。培训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学员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讲课内容随时提出相关问题,请讲师把脉诊断、释疑解惑、定案支招。每个专题讲课结束前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与讲师、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和探讨,相互启发,破解难题。

通过管理知识的传授、理念的梳理、经验的分享、思想的碰撞,有效激发了参训学员的潜在素质,提升了驾驭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能力。

强化性的实战锻炼

强化性的实战锻炼是对已经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经测评和考察具备任用条件,而只是缺乏拟聘用岗位的实战经验的党政领导人员,给他们创造机会,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行动学习方式,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派他们去指定的子公司挂职,进行实战锻炼。例如在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间,第13期研修班历时9个月,来自国华电力公司系统的20位学员在经历了1个月集中培训后,按照培养方向分别被派往各子公司挂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等职务,转入长达6个月的实战演练阶段。这一阶段采取导师责任制,导师由所挂职的单位总经理担任。学员将先与导师共同确定实战演练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课题,课题的选定侧重于该工作单位的重点、难点问题。学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战任务,撰写实战论文,随后专家级评委对学员的论文进行综合评定。全部培训课程结束后,组织学员们填写《职业生涯发展意向调查表》,并结合各位学员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学员,并以书面方式对每一位学员提出培训评价。

提升性的管理论坛

提升性的管理论坛是让那些具有不同管理经历的学员在同一平台上面对面地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展的主要形式有,组织学员围绕公司当前的工作任务或内外部发展形势进行研讨交流,必要时聘请资深专家参与点评;或者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之后,让学员回到实际工作中去收集典型事件,编写案例,并组织案例讲解与交流,在学员的讨论中通过思想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火花,从刁难的提问和激烈的争论中练就应对困难的韧性,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2006年第14期研修班中,培训学员撰写的36个案例涉及到国华电力的各个业务领域,且有的案例已向上游延伸到企业文化对战略决策的影响,向下游延伸到对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探讨。这一期学员撰写的全部案例均被列入国华管理学院案例库,部分案例在后来的培训课程中作为教学案例得到了较好地应用。

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是为党政领导人员特制的课程,旨在提升他们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为不同层面、类别的党政领导人员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调研课题,内容多为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点问题。方法是根据党政领导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自身特质,有针对性地制定课题进行调研。完成课题调研报告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行动计划”或“解决方案”,并通过“课题”答辩。学员总结的经验与做法,提出的建议与意见,能及时梳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公司管控效率、效能和业绩指标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复合性的深造学习

复合性的深造学习源于企业始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华电力要求党政领导人员到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校接受继续教育。选派对象的前提条件是业绩卓著,一方面体现出公司对于人才的认可和激励,另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开阔学员的视野,持续更新管理理念,挖掘管理潜能,修炼个人魅力,帮助他们迈入管理者新的境界。从2002年至今,学员已累计选派了42名优秀的党政领导人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深造。

自的网络学习

国华电力ERP系统中开发的e-learning网络化学习平台(物资、财务等),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学员们在网络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指定的课程,还可以选择性地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在网络学习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和思考,并将自己的学习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供大家交流与共享。

培训体系之探

——以提升能力为主线,创办自主开发的精品课程

开发能力素质测评工具

为了能将高级管理者队伍中的绩优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确保评价元素标准化、模式化,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应用了高级管理人才能力素质测评工具,并组装成“工具包”。将管理者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作为检验学习力的指标,并视为个人绩效的一部分参与绩效管理,每年对高级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进行一次考评,对每位个体作培训需求分析,为下一步的培养做准备。

此外,国华管理学院还以国华电力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深化及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模型建设为契机,强化岗位分析、业务流程分析、能力分析、规划学习内容等方面研究,着手设计国华电力公司全岗位学习地图,动态化规范员工在公司的职业生涯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学习内容,为国华电力公司系统各级培训部门提供较强针对性的学习项目,帮助学习对象快速提升工作能力。

开设“情景模拟”案例系列课程

“情景模拟”案例系列课程是以国华电力典型的管理案例为素材自主开发设计的一整套与被测试学员职位或拟任职位相似的工作情景,根据实际需要在事例情景中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测试元素,通过被测试学员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的表现,来观察判断其综合能力素质和潜质,并帮助学员提高问题的分析判断、局势把握、情绪控制、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此案例过程类似于“相马”与“赛马”的双重效应。典型课程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课程、基建项目管理情景模拟课程等。

开设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课程

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课程源自国华电力自身的管理实践,是实践的沉淀与精髓,是对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以及对相关业务领域的研究和分析。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推出了“国华电力管理实践系列课程”,课程涉及《发电企业组织与管理》、《新经济形势与企业品牌建设》、《发电企业战略规划》、《发电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及实践》、《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团队建设与个人价值》等共计11门课程。

培训成效之探

——以创新为车轮,助跑企业育人高速路

时间对于所有人与企业都是公平的,在国华电力学院从2002年迈出坚定步伐至今的一路风驰电掣中,我们可以体味它一路高速前行的步伐。

运行效率

国华管理学院自2002年创建至今,共举办23期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累计培养856人次。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和一级后备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华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2年,国华管理学院与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引进“管理模拟课程(TechMarkⅢ)”。

2003年,国华管理学院建立“百名精英”讲师库,广泛利用内外部优质培训师资。

2005年,国华管理学院启动旨在培养拟聘岗位领导人员的专属培训项目——“砺剑计划”,20名学员经历了1个月的集中培训和6个月的实战演练,经测评和考察后进入领导团队。

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建立“学员案例库”,目前已累积形成超过100份学员案例和管理报告,对培训知识管理形成有效整合和二次开发。

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设计“国华电力管理实践系列课程”,课程教材均由国华电力的管理决策团队成员亲自设计并撰写。

2007年,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列”、“基建项目管理系列”情景模拟案例投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

2009年,国华管理学院完成“国华电力高管领导力素质模型”项目研发,“基于国华电力高管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评价与开发项目”荣获2010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1年,国华管理学院完成“国华电力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项目,并荣获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奖”。

2012年,国华管理学院启动网络学习平台“国华电力学苑”建设,旨在推动网络学习的课程内化、主动推送、社区管理和移动呈现,构建从独立培训活动转向建立持续学习的文化。

组织发展

国华管理学院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七大类人才开发管理工作,为国华电力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起到重要支撑:

构建国华电力公司学习发展体系,推动学习内容与能力发展路径、职业发展路径的紧密结合。

构建国华管理学院、国华党校网络学习门户,突破差异化业务壁垒,建立领导力培养课程,以领导力文化传承管理基因,并带动战略执行。

构建资源集约化整合平台,盘点和整合国华电力公司内、外部资源,推动人才发展资源区域共享服务,组建人才开发培训基地网络。

构建国华电力公司级内、外部师资队伍,实现培训师资队伍全序列管理,强化内部课程开发能力,形成基于国华管理内涵和沉淀的核心课程和各类专属课程体系。

构建功能强大的人才发展信息系统,形成学习资源、在线课程、业务流程、技术支持、数据分析、学习社区、虚拟团队等核心模块,凸显专业化管理品质。

人才发展管理报告,强化人才发展对战略发展的支持价值分析,通过学习评估和人才盘点,为改进人才发展管理系统提供依据,为企业人才资源配置提出管理建议。

把HR职能延展和管理支持的范围尽可能扩展到各个需求层面,为国华电力公司本部、HR管理、子公司乃至集团内部提供全方位支持。

人才成长

国华管理学院成立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华电力的年均人员增长率约为15%左右,分别拉动了23%的年均装机容量增长和16%的年均发电量增长(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1.5和1.1),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公司的用人水平在“十一五”期末达到了5.5人/万千瓦,远远超过电力行业14人/万千瓦的年平均用人水平。

在人才的素质发展上,公司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比超过30%,高出行业25%的平均水平;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群体中,公司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了18%,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专业技能人员占比达到了1%,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充足的人才支撑的作用下,国华电力连续盈利11年,综合获利能力处于行业最优水平,连续9年保持经济增加值(EVA)大于零,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为自电力体制改革以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持续盈利的发电企业之一。

培训创新之探

——积极探索培训板块开发与应用,将培训转化为生产力

国华管理学院以搭建国华电力人才发展体系为龙头,以研发、评价、培训为职能板块,以岗位能力模型、学习发展路径和企业学习资源为研发板块,以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为业务模块,以人才动力圈、人才云模式和人才白皮书为创新板块,形成了贴近公司管理需求,职能涵盖面广、响应灵活度高的运营特征。

知识创新板块

创新之一:人才动力圈

这是国华管理学院基于人才发展体系与HR业务关联提出的管理模型,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清楚地阐释了国华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创新之二:人才云模式

这是基于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思路提出的人才发展新模式,即国华管理学院(“云端”)负责人才发展云资源的整合、、升级和管理(包括硬件、软件),将国华电力公司人才战略需求和HR管理机制转化为信息化技术和工具,该公司系统内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人才开发与培训业务服务的交付、使用和发展模式。

创新之三:人才发展报告

国华管理学院每年年度专业管理报告,以国华电力完整运营年为时间维度,以国华电力公司全系统为空间维度,内容涵盖全公司人才队伍发展数据整合梳理分析、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实践总结、人才发展瓶颈问题诊断调研分析、人才发展规划行动监测、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等综合性人才发展现状分析,在人才发展层面为国华电力公司战略决策提出深度建议。

价值整合运用

创新“小业主,大咨询”的企业大学管理思想。

国华管理学院推行“小业主,大咨询”的管理模式,充分依靠“小而专”的专业力量,带动“大而全”的外部资源,体现人才培养的集成化过滤、集成化管理、集成化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理清”理念,即理清共同性以及差异化的需求;理清内、外部机构的资源现状;理清不可替代的核心业务范畴;理清内、外部组织的共同意愿,确保了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深度资源整合

国华管理学院充分开发与利用自身企业的内部资源,探索并实践业务委托模式,强化业务的支持与管理;积极筹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开发培训基地,逐步构建国华电力公司互有侧重的区域人才开发培训基地网络,促进了内部培训资源的专业化配置和集约化共享。

此外,国华管理学院与知名人才开发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形成交流合作机制,选择互补性好、专业能力强的外部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引进、消化、应用先进的人才开发培训管理先进理念、经验、技术和工具,使培训课程更具实用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编后语]

用心成就品质,坚持终有所成。如何做到在最合适的时间,选出最合适的人,接受最合适的培训,怎样从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中突围,始终是国华管理学院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使命与心愿。

一路踏歌,一路追梦,一路前行……在这个国华电力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培训大本营里,十年历练,任智慧挥斥方遒,任理想策马扬鞭。纵深探寻,国华电力不是简单地把国华管理学院作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场所,而是把它当作资源的集散地和成果分享的中心。因此,作为国华电力培养和造就高级管理人才的平台,国华管理学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部门,而成为了企业战略思想的重要传导工具。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油田企业; 财会队伍; 一体化建设; 精细核算; 学习型组织

胜利石油管理局财会系统现有在岗人员1 800多人。近年来,企业在推进财会队伍的职业化、精细化、复合型建设,培养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财会队伍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为油田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财会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适应新形势,不断调整完善财会队伍体系

1.适应体制机制变化,调整财会队伍组织架构

油田重组上市之初,财务管理实行“三级核算,四级管理”模式,为减少核算层级,从2002年开始,集中财务资源,减少核算层级,变二级财务科为财务资产管理中心,撤销三级核算单位,将三级财务人员行政工资关系上转到财务资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委派财务人员到三级单位参与管理和监督。将原财务结算中心的资金结算业务和财务监督业务进行分离,突出财务监控,实现职能转型。财务组织架构的优化,为提高财务管控效率提供了组织保障。

2.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会队伍人员结构

随着油田外部市场战略的提出,胜利局外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外部市场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4.86%;国内外部市场形成了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市场和以四川为主的西南市场;海外市场形成了以中东、中亚、北非、美洲、东南亚五大区域市场。为适应市场变化,提出要像重视外部市场一样重视外部市场财会队伍建设,领导思想上重视,机构设置上考虑,政策上倾斜,待遇上优厚,着力建设一支与胜利局市场战略相适应、相匹配的高素质财会队伍。胜利本土市场,是财会队伍的“主阵地”和“大本营”;国内市场,是企业重要的生存空间,配备了300多名财会人员,参与财务管理、招投标和项目运作;国际市场,是企业生存空间的有效延伸,根据项目需要配备了33名既能驾驭语言和财务专业知识,还熟悉国际商务规则、惯例和国际贸易的一专多能财会人员,参与海外项目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等诸多环节。人员的充实到位,构建了适应胜利本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财会队伍格局,较好地满足了外闯市场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需要,从生产经营领域选拔60多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财会队伍中,初步建立了复合型的财会管理队伍,其中25人具有双职称。

3.适应一体化要求,搭建一体化平台,促进一体化交流

适应一体化管理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和形成了“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一个经济活动分析平台,一套精细管理、挖潜增效措施和标准,一套内控制度,一体化考核”的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以实现资金、资产、投资、成本、市场等资源的有效配置。着力推进上市、非上市人员的经常流,促进胜利油田的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对上市、非上市两个财务处之间、机关和下属单位之间以及下属单位之间进行了交流。其中处级和科级之间相互交流24人,一级与二级单位之间交流21人。通过换位置实现换位思考,切实增强了财会队伍的大局意识和共同发展意识。

4.适应优化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和储备人才

在财会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不分上市、非上市界限,拓宽选拔渠道,发现和储备干部,建立财会人才梯队。从2007年开始,对二级单位的总会计师岗位,探索建立公开竞聘方式选拔处级干部模式。在全油田范围内先后分三批选拔二级单位总会计师,通过笔试、业绩评价、面试、综合考评等多个程序,从500余名参选人员中遴选出30多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人员担任二级单位总会计师。同时还从相关专业中选用一批人才,充实到财会队伍中来,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激发了财会队伍活力,增强了队伍后劲。

(二)以职业能力建设和精细财务管理为重点,努力提升财会队伍素质和能力

1.加强财会队伍的培训

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胜利本土市场,培训重点是加强财务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及财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着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国内市场,重点培训提高财会人员参与招投标、项目管理和独立作战的能力;国际市场,培训重点是加强对国外语言、合同、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能力。我们按照不同管理需求,采取基础培训与提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和针对性。2007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160多期,总会计师业务提升班26期;举办16期英语和小语种培训班,培养220人;先后举办了22期涉外合同、税收法规、物流、金融等专业知识培训班。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2.强化岗位练兵,增强财会人员复合能力

建立挂职锻炼和基层联系点制度。油田机关与二级单位采取下挂、上挂等方式,每年选派10名以上财会人员进行挂职锻炼;建立各级财务人员定点联系基层单位制度,动态掌握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反映基层问题。促进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延伸。我们定期组织生产经营、定额造价等方面的专家给财会人员授课,财会人员下基层了解生产运行,通过财务管理与生产流程的结合,使财会人员能够较好地把握成本控制的关键节点和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切实增强了财务工作能力。用好经济活动分析平台,提高分析决策水平。目前油田已形成上市、非上市一个平台,“财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具体分析”、“分专业、分专题、分重点”展开的经济活动分析模式。通过分析,使财会人员在对生产经营状况“体检”和“会诊”的过程中,提高了决策水平,逐步成长为财务的专家、管理的行家。

3.多措并举,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学术研究

建立履职报告制度。要求二级单位总会计师和财务中心主任,每半年就工作开展情况形成自己的履职报告,向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做一次汇报,并书面报油田财务部和组织部门,进一步增强了财会人员管家理财的责任和意识。建立总会计师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财务管理经验交流会。通过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工作,相互启发,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献计献策。我们在系统内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活动,并纳入油田整体合理化建议工作体系。近三年来各级财会人员共提出合理化建议750多项,获得局级以上成果的有32项,另外有530多项成果被各单位采纳应用。开展会计业务拉力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2008年开始,在全局范围内举办了会计业务知识拉力赛,通过分站比赛和总决赛,财会人员对财经法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掌握更加牢固。参加集团公司会计知识大赛。2010年集团公司组织的“中石化会计人员知识大赛”活动中,胜利局通过培训和层层选拔,选拔出7人参加了中石化华东片区的比赛,其中4人进入集团公司总决赛个人前五十名的排名,其中2名同志分别取得了中石化集团个人第五名及个人第十名的优异成绩。搭建财会人员业务交流的平台。胜利局每年定期组织财务系统经验交流会和财务管理论文研讨会,通过交流与研讨会的形式,促使二级单位培养财会人员在工作的同时,注重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注重业务处理经验的积累和提炼,促进财会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财会人员动手、动脑、动笔的习惯,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三年来在《会计之友》、《财会通讯》、《中国石化财会》等杂志80多篇。

(三)以财会业务发展和管理手段转型为平台,着力打造适应财务管理精细化和效益化的财会队伍

随着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TMS)和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的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财会人员的职责也由原来的以会计信息获取、记录和报告为重点,转为以资源有效利用、生产经营过程优化、业务精细化等价值管理为重点的财务管理方面。适应财务管理方式的变化,财会队伍建设重点也转向培养财务管理精细化和效益化的财会人员。

1.通过细化预算和严控成本,培养财务人员“细”和“实”的工作作风

在油田一体化预算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管理局从2010年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开展了以精细预算编制,精细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为重点的预算管控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成本管理上依托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油田开展了系统节点管理、区块成本管理、单井成本预算管理、对标追标、项目组运作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成本消耗控制,夯实成本管理基础,提高成本竞争优势,确保挖潜增效任务完成,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通过预算、成本管理的“细”和“实”,培养了财务人员的精细化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通过优化资金管理、做好税收筹划和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培养财务人员优质和高效的工作理念

资金管理上从研究政策,优化资金源头流入开始,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统筹资金运行,通过优化资金占用和债务结构,控制贷款规模,优化结算流程,来保障资金安全和高效运行。税收筹划从单位成立、公司注册开始进行税收筹划研究,对生产经营过程做好引导,做到合理节税。资产管理以摸清家底,实现资产保全效益为基础,通过加大资产调剂使用力度,最大限度发挥闲置资产使用效益,实施资产运营情况跟踪分析制度等工作,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实现整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通过资金、资产管理的“优”和“效”,培养了财务人员当家理财的能力和素质。

3.通过精细会计核算和风险防控管理,培养财务人员的精细和防范意识

精细核算是精细管理的基础,会计核算要在统一核算标准的基础上,从业务处理流程入手,紧贴管理需求,扎实推进会计核算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市场经济环境下,防范风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以内控管理为桥梁,积极构筑审计、内控、财务稽核、效能监察等多维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油田财务风险整体受控。通过规范和精细会计核算,培养财会人员规范处理经济业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维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培养和提升财会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

二、财会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多年来,财务系统通过有组织地培训学习、考试取证、强化交流等措施,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全局人员配置、人才激励等因素影响,与目前油田生产发展形势的需求相比,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着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队伍总体情况的分析来看,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会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不能形成正常的队伍年龄阶梯

从全局目前会计人员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上财务人员占财务在岗总人数的53%,30岁及以下人员只占财务总人数的7.6%,不能形成正常的人才年龄阶梯结构,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二)复合型人才短缺,不能满足海外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胜利油田的情况看,目前已有33名财务人员被派到海外市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基本上能够胜任语言、财务专业知识,还有国际商务规则、惯例和国际贸易谈判等一专多能的需要。因海外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培养大批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海外市场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三)目前财务管理整体工作压力大,财会队伍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

随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等信息化手段的实施,油田目前的财会队伍中,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稽核和会计档案的仅占财会人员总数的7.62%。从事预算、成本、资金、应收款和存货管理以及资产、内控、税务信息和综合事务管理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5%。从事这些管理岗位的人员中,有很大部分的工作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特别是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化和细化,财务人员承担的工作量会越来要多。因此,现在各级财务管理机构都缺员。

(四)人才成长通道单一,人才发展的空间受限

目前财会人员的成长与发展,只能走行政岗位晋级一条路,由于岗位有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晋级到科长及以上领导岗位。这种人才成长模式,不符合“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人才培养思路。

三、油田企业今后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路重点工作

按照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目标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油田企业实际,进一步优化财会队伍结构,着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今后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工作如下。

(一)树立四种意识,强化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财务队伍建设,德和廉尤为重要。财会队伍建设要注意对增强四个意识的培养。1.增强自律意识。廉洁从业,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身处经济要害部门和关键岗位,要始终常怀律己之心,正确审视自己的岗位和正确把握自己的权利,树立财务人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财会人员的职责和内控制度要求,树立风险意识,在执业过程中对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把握清楚,自觉规范言行,防范和规避各类风险。3.增强主动意识。财会人员要把财务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事后算账为超前预算和过程控制,积极参与经济运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按照集团傅成玉董事长提出的从五个环节把握价值创造,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创造效益提供财务技术支持。4.增强责任意识。财会人员要在改革发展中当好主人翁,把本职工作纳入促进油田科学发展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大局中来谋划和运作,不仅要立足本职当好管家,更要为管理和决策出谋划策。强化职业道德作为财会人员从业的重要基础,其中廉洁自律是财会人员从业的标尺。我们要继续将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教育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反复强化培训,树立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意识。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学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通过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自觉规范行为,筑牢职业道德防线,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二)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为财会工作提供强动力

继续发扬勤俭节约作风。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理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搞好挖潜增效活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弘扬精细化作风。大力倡导财务精细管理和精细持家的理念,积极引导财会人员立足岗位,着眼管理,推动细化预算编制,做实成本控制,精细会计核算,努力推进预算分解到单元、成本控制到单元、会计核算到单元,考核评价到单元的单元管理思路;在责任主体上细化到基层队及班组;在重点费用项目上,建立成本项目组管理体制,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建立机制。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油田企业经济运行始终面临经营压力大、挖潜增效任务重等实际困难,这对财务工作和财会人员都是一个挑战与考验。要继续发扬严谨细致、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克服困难,干出一流业绩。

(三)继续改善财会队伍结构,加强财会队伍的知识化和年轻化建设

胜利局财会队伍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为47.46%,学历总体比例偏低,财会队伍中有两个不同学科以上学历和两个不同专业职称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财会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2.71岁,偏大的年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高强度财务工作的需要。需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多引进一些新近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改善财会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议集团公司建立和完善财会人才培训和成长的长效机制,规范人才培养渠道,能够快速并长期培养各个企业财务管理急需的各种人才。

(四)适应“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加大涉外财会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涉外财会队伍建设,就是要根据“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要,对财会人员进行涉外税务、法律、招投标和外语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涉外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涉外财会人员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做好“市场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理念”的培养,以适应中石化“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树立市场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理念,就是要熟悉市场规则,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标准来审视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要从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人员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快与国际接轨,支持油田“走出去”快速发展的人才需要。

(五)适应“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是总部确立的一项崭新的课题,“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内涵就是要创造世界一流的财务绩效,达到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建成世界一流的财务管控体系。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建立世界一流的财会队伍作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财会队伍,需要引进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世界一流的财会队伍,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从生产经营行业选拔优选的非财务专业人才进行财务知识培养外,通过参加会计职称考试,要求达到会计中级职称,这种途径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二是要更加注重从现有的财会人员中培养,通过举办工程技术、涉外合同、税收法规、物流、金融等专业知识培训班,培养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继续的复合型人才,做到一专多能,满足市场化、国际化财务管理对人才的基本需要。

(六)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学术研究氛围,提升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全体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

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培养追求目标的动力。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党校举办的各种干部培训班,以及采取目标激励等方法,培养组织内的成员实现目标的动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其次要训练完成目标任务的毅力。通过拓展训练、艰苦作风教育、日常培养磨练以及选树典型等方式,逐步培养成员完成目标任务的毅力。创建学习型组织还需要培养成员实现目标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各级财务组织的领导可以把对成员能力的培养作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通过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中石化财务骨干培训班,举办各种专题培训,鼓励自学或参加各种学习班,加大对知识学习的奖励与考核等方式,提高成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速度;通过挂职锻炼、工作业绩评价等方式,培养财务人员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优秀论文评比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逐步提升组织内成员的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还需要学以致用。各级组织的领导要搭建好学习的应用平台,即建立人才成长通道,给成员提供“发展有空间,成长有通道”的成才理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医学国际合作; 平台; 共享; 优化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0. 03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0- 0059- 03

0 引 言

过去30多年间,中国国际医学合作的模式特点为科研项目较多向发达国家申请资助,精英人才流向欧美而医学信息主要源自欧美,中国在国际医学组织中扮演从属角色,国际交流以接待来访为主。各地各级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对外联系与国际合作长期处于被动、无序的状态。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和有望在10年内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配角时代”缓慢落幕,“主角时代”悄然来临。在医学界,我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发达国家逐步收紧甚至终止对华医学卫生项目资助,在重大项目上推动中国发挥领导作用,海外人才回流,以及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中国寻求支持和指引等情况。就国际组织而言,中国有可能逐步在主要国际医学卫生组织中扮演重大甚至主导作用。还会有些组织准备将总部迁至中国。无论是由德国发起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卫生峰会和美国发起的西雅图世界卫生峰会都在竞相争夺中国的声音和意见。源自中国的医学SCI论文数量和质量正在快速增长,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顶级医学刊物上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正在快速发生和发展,呼唤我们从体制、机制方面尽快转换思路做好准备,迎接新角色的挑战。

1 建立统一医学国际合作平台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医学界与国际合作的体制机制却远未做到与时俱进,内部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创新。例如,尽管英国在基础性研究领域正成为欧盟国家中与中国进行科研合作频率最高的国家,但其科研机构和组织也颇受目前的科研资助体制下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合作等问题的严重困扰。即便英国(也包括其他国家)希望就某一全国性课题出资与中方合作,也将不得不面对令人沮丧和困惑的问题:一个对双方都有重大利益而且甚至主要由外方资助的项目要找多少个东道主、签多少个双边协议? 对于创新这一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部门分割、地方利益和系统壁垒等因素,往往将全球协作实现创新的萌芽闷杀在坚硬的地面之下。

在目前的格局下,科研资助渠道(对国内单位和国际合作项目)分为国家部委渠道、部门行业渠道、地方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资助等。国家部委主要包括科技部、基金委、财政部和发改委4大家。因为政府设定的目标是要在2015年实现科研经费的总投入达到国民总收入的2.0%,在2020年达到2.2%,国家的研发经费近年来保持在20%的增长水平。

与之相比,过去财大气粗的欧美同行们却在面临经费大幅缩水或停滞不前的困境。根据美国生物科学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一旦自动削减赤字机制之剑落下,美国主要科研部门的经费都将大幅减少,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经费将减少25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岗位流失、项目下马等诸多弊端。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医学科学家和科研单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的合作机会。合作科研、合建实验室和人员交流的趋势正在加快。如何把握这一机遇,通过高水平国际合作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就成了摆在我们目前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时常见诸报端的所谓“国际化”,首先要实现“全国化”,做到左手知道右手在做什么。

2 英国科研体系的有益启示

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由科学和技术设施理事会、艺术、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等7个研究理事会组成。其中最值得中国医学界和科研资助部门研究效仿的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模式。

英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她以占世界1%的人口, 从事了世界5%的科研活动,产生了9%的论文,13%的引用率。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是英国唯一的政府性医学研究基金会,每年预算约5亿英镑,总人数约4 000人。MRC凭借其统一的政府和民间融资/资助渠道与有效的资助模式,作为统一的对内对外窗口,有效地开展工作,对英国医学科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龙头作用。

MRC下属40家研究所、研究室和各个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大学和医学院校研究团队。其多学科医学研究中心近百年来在国际医学领域获得了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内的突破性医学进展,有23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MRC十分重视中国,曾经长期在北京设置代表处与中国医学界保持紧密合作。通过这一渠道,中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英国的对口科学家和单位进行合作。打破了中英研究人员之间的包括地理、文化和语言方面的距离,以及两国研究经费拨款体制之间的差别。尽管因为金融危机而撤销了办公室,但仍然在英国使馆保留了办事和联络机构,使得中英间医学研究合作顺利进行。MRC前任首席执行官鲍里斯(Borysiewicz)勋爵就曾经多次提出,MRC非常希望与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干细胞和慢性病等领域进行高效和对等的科研合作。但是,希望中方各参与单位能够建立统一、对等的合作渠道与MRC对话,捋顺沟通管道。

3 建立和优化医学国际合作平台机制

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主体不应局限于外事部门,而应是在有关单位主管领导统筹制定政策,由外事部门牵头和协调,医疗、教学和科研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国内和国外两大群体:对国内服务科研型医院、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和广大科研人员;对国外服务于希望与中国医学界开展全国性或地方性合作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平台的功能主要为信息沟通、项目评审、人才评估和引进、最佳实践推广和项目管理,以及地区性合作机制等。

3.1 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中英文门户网站群,针对对国人威胁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以及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建立检索功能强大的中英文项目数据库。定期慢性病和传病国内外最新科研进展的实用信息。

英文门户网站建设就是医科院国际合作目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目的是设立为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和外事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方便中国医学界进行内部沟通,了解海外同行进展,出版电子版《医学外事Newsletter》,面向读者群为单位、主要处室领导、所院级领导和外事部门负责人,同时出版《中国医学简讯》网刊英文版,面向国内同行和国外高端专业读者,建立医科院的国内领导地位和国际知名度。梳理中国已经参加和准备参加的国际医学组织,让国内同行了解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医学界的声音和意见。加强现有国际合作中文网站功能,协助领导掌握外事工作的具体资料,提供对外协议检索、国际国内医学专家检索等功能。

在建设和优化医学国际合作平台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建立外事信息化之前,应先建立外事基础档案。外事基础档案是由外事文件、国际交流和合同项目3类组成的,也是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事工作中,外事档案中的公文、信函、计划安排、会议纪要、合作协议及相应成果汇报等,都应该做好详细记录并分类妥善保管。除做好这些工作外,还必须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强化,对出访申报和护照办理等网络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资源共享和数据库建设,及时更新外事工作信息和医学科学院最新英文动态。为了强化资源共享和数据化建设,还要明确不同级别工作权限,使越来越多部门享受数据资源成果,真正实现信息化服务和电子化服务,为中国医学界实现信息化、电子化和数据分享创造条件。

3.2 项目评审中心

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和高水平实现,需要聘请高水平的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书和建议书评审进行严格把关。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将承担这一重要使命。这个平台可以发挥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组合国内外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结题报告成果进行了国际水平的评审。

国际化项目合作,特别是在新医改形势下针对重大慢性病和传染病,与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机构合作,是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外事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通过国际化协作,可以寻找契机,使医科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国际化品牌项目。在国际化合作过程中,先要对国内的优势院校和专业,突出的专家和研究成果进行相应调研分析,将整合好的资源作为和外方合作、交流的基础。在合作前,必须与不同地区的医学研究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促进多方双边合作。也要不断地与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科研机构合作,以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实质性互动,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多方位、多层次化合作的基础上,需要将我国较有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开拓国际合作项目,以提高我国医学科研机构国际知名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与世界级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相应项目,以不断提高科研机构的竞争能力。可以与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合作,通过合建实验室和共同研究等方式汲取其先进经验和实践,提高中国医学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国际化标准。也可以通过引进外籍教师或海外学者,为医学院学生进行课题讲座。

为确保外事工作有序进行,有必要设置专项资金。为配合中外合资办学项目,尽量争取全英文教学,打造国际精品学科,吸引留学生和一些爱好医学学生前来学习,从而扩大留学规模,拓展学生视野。也可以开展师资培训项目,拓宽相应工作人员的思路,促进国际交往能力。或是举办一些国际级别的学术会议,为医学院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不断提升其能力。

3.3 最佳实践推广中心和项目管理中心

中国因人口众多和疾病谱广泛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患者资源和本资源,优秀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随着国家经费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各科研院所购置的仪器设备条件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行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国外同行间的差距更多的在于软实力的落差,或者说机制之差。如果能够通过平台建设,引进、消化和推广国外先进同行的最佳实践,将大大促进中国医学的进步,提高科研的效率。所谓最佳实践,也可以说是规矩、规则的建立过程。要出大师、得诺奖,必须首先培育甚至再造优良的科研生态环境。从我们目前的探索看来,要引进和留住顶尖人才,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环境的改造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在各医学院校内部和相互之间,因为门派之争或条块分割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甚至内耗,在低水平重复进行某些科研项目。例如医学院作为教学、科研主体机构,一些教师和工作人员对国际化的理念并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国际化规划和策略也不能了解得很好,这就使得医学院的一些机制略显僵硬和不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外事部门应该对传统的外事工作进行改进,大力宣传和促进国际国内资源共享的理念,鼓励科研人员实现多赢。而外事平台队伍建设是外事平台优化的重点,需要强化外事队伍建设,以促进医学院校与国际接轨。

在建设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汲取我国传统外事工作精华,也要利用科技手段对医学国际合作工作进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平台可以将重要来访、出访计划、国际会议计划等提前预报。之后对国际项目的年度报告进行审核,审核后对资金状况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在我国的一些非政府机构和中方的合作进度及发展方向进行核对。要做好上述工作,就需要对外事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在外事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在满足工作性质要求的前提下,严格依据外事工作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外事工作任务明确、步骤清晰、审批合格和结果正确。对外事工作进行规范时,还应明确其细节问题,不断对外事程序和机制进行完善。

3.4 人才引进评价

医学院校的国际化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中组部的“”和各地推出的不同措施加盟国内医学院校,对中国医学界整体实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进成功的关键,在于成功遴选德才兼备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因此就要首先对海外人才的现状、回国意愿、能力、品德掌握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要了解目标人才能否适应国内目前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避免“水土不服”造成引进失败。

3.5 推进国际医学卫生合作

过去2年来,我们通过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咨询项目“中法新发再发传染病比较研究”,整合了卫生部、农业部、中科院等部门的专家,与法国医科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跨学科、跨部门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结题阶段。我们在组织实施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有可能通过部级医学合作平台,进行中国与一国或一地区(例如东盟、上合组织国家)等进行共同感兴趣的医学科研合作。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周边国家,可以在此平台框架下由一家单位牵头,多个部门单位参与,与国外同行进行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项目,促进相关国家人员的健康水平。

4 结 语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我们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建设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平台不仅是中国医学界实现国际化,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也是中国大外交框架下的民间外交的有益尝试。对内可以整合和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可以促进国际医学合作。特别是整合科研单位和资助单位,形成统一的对外合作窗口,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改造为利益共享、声音统一的“新大陆”。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雯. 略论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大观周刊,2011(8).

[2] 林琳. 论科研院所外事工作素质构建的途径及方法[J]. 科研管理,2012(4).

[3] 张佳音. 浅析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工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4] 夏清文. 谈高校外事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J]. 教育探索,2009(9).

[5] 蔡公煜. 谈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 陈林,林超. 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中外事工作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孙晓敏,王家铃,何超. 我院外事管理在医院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9).

[8] 王前,鞠永和,苗木,等. 医院外事工作的定位与实践[J]. 医院管理论坛,2012(2).

[9] 柳桦. 有关高校外事工作的理性思考[J]. 管理与科技,2012(1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1.1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个必然的“路径选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大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1.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对办好开放大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开放大学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结合的标志性产物。开放大学应用教育手段,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不是“课堂搬家”,而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之中,深刻而有机地作用于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2]。开放大学要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换言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直接决定开放大学“价值链”和“生态圈”的形成[2]。

1.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中的“内核”

教育部通过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战略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建设的重点任务是: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分银行建设。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等地方开放大学也在各自的建设方案中明确了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每一项重点任务,都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其中的“内核”。没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战略目标就不能实现,重点任务就无法完成。开放大学建设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的过程,就是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2开放大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开放大学的发展。有了完善的邮政系统,就有了函授大学;有了广播电视,就有了广播电视大学;有了因特网,就有了网络大学。技术革新是推动开放大学发展的无所不在的力量。以下以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阐述开放大学近年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在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2.1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陕西开放大学近年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楼、十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拥有计算机1100余台,多媒体网络教室60余间,完善了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环境。通过提高网络出口带宽、改善网络结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扩容服务器等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通过研发移动学习、非学历教育学习、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等系统扩展应用平台功能;通过构建远程呼叫中心提升远程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多频道录播系统、扩容服务器存储等多种途径,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陕西开放大学在省教育厅的主导下,与中央电大奥鹏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构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同时,为实现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奥鹏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资源,省教育厅确定依托陕西开放大学建设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为实现高等继续教育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习平台、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已在西安正式启动[3]。

2.2建设了一大批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课程及其教学资源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陕西开放大学通过实施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建设了一大批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基层教学点实际需要的课程及其教学资源。除国家开放大学统建课程资源外,陕西开放大学目前自建IP课件6400余讲;网络视频课程和网络课件520余门;与西部地区11个开放大学签署了教学资源共享协议30余份,共享西部开放大学网络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陕西开放大学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50余门次自建和90余门次交换共享的IP视频资源供学生浏览使用。30部获奖的多媒体课件与新疆、四川、重庆等地开放大学进行了交流与共享[4]。有百余部网络课程、课件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课件评比中获奖,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量逐年上升。

2.3适应成人碎片化学习需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近年来,为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的学习特点,以及互联网传播“微”时代的到来,陕西开放大学对现有部分课程视频资源进行“颗粒化”改造。“颗粒化”改造,是由课程教师和技术人员对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把一堂45分钟的课程变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并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截至目前共改造26门课程,共分割出1000余个知识点视频。与此同时,开展“微课程”实践。微课程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微化”,而是对整门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超链接和互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课程的整个开发设计和录制过程中。微课程重视对最新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以主题模块为课程基本结构,内容相对完整独立,一讲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2010年,陕西开放大学首先在省校教师中开展试点,共有20多位教师参与,录制了20多门课程近80讲微课程资源。从“颗粒化”到“微课程”,陕西开放大学在努力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成人在职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4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改革

2009年,陕西开放大学与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采用3G网络技术,开发了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基于手机的在线学习、课程讨论、考试、证书兑换等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移动学习,学习者能够借助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络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即时开展与教师、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周周更新、时时回复、刻刻能学”。陕西开放大学通过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直播系统的整合,实现直播主会场转移,把直播的主会场从省校转移到地市分校,使得分校的教师在当地就可以直接开展面向全市的远程教学,不仅做到全省师资共享,使分校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全省的直播教学中,而且通过教师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激发学生远程学习的积极性。陕西开放大学通过金虎系统建立一个虚拟的答辩教室,使答辩人与答辩小组成员打破了空间局限,能够实时、流畅地完成整个答辩过程。这种答辩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多媒体设备,解决了偏远基层办学单位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带来的聘请指导教师、答辩教师难的问题。

2.5深化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改革

陕西开放大学针对基层办学单位反映省校教学、教务、考试、教材等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渠道多、杂、散的问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2007年9月起在网站开通了“教务管理论坛”,把教学、教务、考试和教材等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信息、通知、工作流程进行统一管理与,保证了省校与基层办学单位之间业务信息的便捷沟通,有效提高业务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陕西开放大学还深入研究近年来省开课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形成性测评任务的次数、题型题量、组卷方式、成绩权重等细节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促进过程学习”的理念融入形成性考核管理,达到了引导学生落实过程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自行开发的省开课网上形成性考核平台经多次升级已较为成熟,80%以上的省开课完成形成性考核题库建设,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随机组卷的省开课网上形成性考核管理模式。开放大学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开放大学系统内部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育信息化仅仅是教育技术问题,没有放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建立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有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忽视了教学信息化这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重管理轻教学;在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上没有到位,没有形成相应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上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开放大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方面,资源品种基本相同,数量相对不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明显,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优质特色资源严重不足,可交互性的资源不多;资源制作方法简单,资源的模块结构以及质量不能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部分网络课程制作“模式化”,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单一。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和灵活便捷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在学习平台建设上,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开发上大家各搞各的一套,造成重复建设,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有的学习平台建设仓促上马,流于形态构建,平台应用性不强[4]。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受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影响很深,要接受“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开放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师资队伍信息化的素质和能力还相对薄弱,很难适应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四是缺乏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教育信息化将带来高校办学的开放化,办学开放化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共享和再利用。而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我国开放大学尚未建立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机制,相互间封闭隔离。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以及其他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仍然面临很大困难[4]。

3开放大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2012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会议时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国教育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在2012国际远程教育论坛上指出,开放大学要勇于做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和引领者[5]。为此,笔者就开放大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对策与建议。

3.1进一步认识信息化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信息化,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开放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关键问题,诸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的搭建,以及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因此,只有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开放大学的发展。开放大学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开放大学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统筹规划,超前部署,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要加大中央、地方财政对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等建设经费除了开放大学自筹部分外,中央、地方要将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建设内容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予以经费支持[6]。

3.2加快“六个网”建设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变化,云计算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和趋势。开放大学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六个网”建设[2],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网络核心课程建设。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高校、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网络核心课程。课程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相关知识点链接、形成性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方便学习者基于网络学习。要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以知识点为单位建设课程资源,增强课程资源的实时性和实用性。二是网络教师团队建设。开放大学要以专业为基础,以课程为单位,组建网络教学团队,开展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活动。要聘请著名专家教授、行家里手、一线技术专家,遴选开放大学系统的优秀教师和专职教师分别担任主讲教师、骨干教师和辅导教师,建立三级梯队协同工作机制。同时,要为教师开设网络教师空间,方便教师在线开展教学事务管理、团队交流协作和课程教学,为教师网上教学、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提供支持。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以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线,搭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涵盖学习全过程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要为学生提供课程超市、公告、作业、测试练习、虚拟实验、辅导答疑、学习进度、毕业论文、查询成绩、缴费、预约考试等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为学生提供网上校园新闻信息、好友交流、社区交流、公共资源和咨询帮助等个性化的服务。四是网络考试测评建设。要根据在职成人学习特点,改变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和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学习评价模式。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加大形成性考试比重,降低终结性考试比重,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评价。要推进数字化试题库建设,支持随学随考、预约考试。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学习测评与课程考试相结合、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适应多样性、多元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五是网络学分银行建设。开放大学要探索建立基于网络的学分银行,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目标,能够实现各种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要研制学分标准、课程认证以及学分认证、转换和累积规则,建立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流程,为不同地域与不同教育类型的在籍学生,以及开放大学联盟成员,提供学分认证、存储与转换服务。探索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及教育机构实现学分互认,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6]。六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开放大学要依托高水平的网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搭建连接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相关教学、科研组织,降低办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3.3促进有支持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形式之一就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第一,注重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媒体组合,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提供教学服务,构建情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第二,促进技术的优化。面授、电视、教学平台、呼叫中心等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承载和传送知识,有的是实现人机交互,在教学中相互的结合,就会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支持的学习;第三,注重新技术的应用。要根据各种业务需要,升级改造现有的应用软件系统,自主研发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形成一个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要有信息集成、团队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主线、多种交互、虚拟校园、知识管理、精细管理、动态监控等功能,并且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还要关注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的优势是灵活、多样、开放。要以手机为载体,开发小课程等微型资源,适应在职成人碎片化学习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时时、处处的学习服务[6]。

3.4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开放大学必须加大信息化队伍建设力度。第一,加强教师的思想观念与信息化技能培训。要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新教育观念。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第二,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精干的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队伍,确保信息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运作,及时排解问题、处理问题;第三,进行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素养。强化开放大学系统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他们能够并且善于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设备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3.5探索市场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要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持久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远程教育主要还是举办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功利性教育,难以获得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大笔投入,地方高校或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在教育资源上也不可能无偿提供。因此,如何突破资源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的瓶颈。开放大学首先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资源建设协作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一线教师建设与共享资源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共建、广泛共享的资源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其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利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主动加强与成人高校、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6]。

上一篇: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