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学范文

时间:2023-03-09 09:50:01

信息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1篇

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

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

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英文摘要】once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s basically built among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industrial countries during 2010—2020,

a series of new things and problems willappear,and changes will take plac

e in mode of production,economic structure, style of working and livi

ng, ways of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will becomeprominent. the

se change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by scholars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ocicty will form a new area ofstudy——information sociology. the target

s of the study inthis area are also discussed.

【关 键 词】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 society/information sociology

【 正 文 】

自本世纪40年代末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高度发展和广泛应

用,由于各相关学科(如控制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

、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的发展,扩展了信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使信息理

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信息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其研究对象不断拓宽,研究不断深入

,产生了许多新学科。人们常把信息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

广义信息论。

广义信息论,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科学,并不单纯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也不属

于思维科学。从信息科学研究的对象看,范围非常广泛,扩展到各个领域。与其它学科

不同,它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种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许多不同

的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的方面——信息和信息交流过程为研究对象。所以

,信息科学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已形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学科

群。信息科学对应于广义information science, 笔者认为可对应于information scie

nces。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涉及领域将不断

拓宽,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丰富和发展信息学科群。

近20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作、生活的各个

领域。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网

络的建设及其功能的扩大与增强,正在大力推动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993年9月

, 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紧接着世界许多国家竞相仿效,“

信息高速公路”热席卷全球。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型的internet网近几年来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正在广泛、 深

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可以预计, 当2010 —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

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它们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整个世界

几乎都维系在信息网络上,世界将深刻地改变面貌,出现一系列新的事物和问题。笔者

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广泛、深入地应用

于各个生产领域,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np的比

重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呈现进一步高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方式、结构

将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网络工厂”(或称“虚拟工厂”)——为生产某一产品,

由许多小型的、高度专门化的工厂(生产单位)在网络上组建“工厂”,当这一产品的

市场生命周期完结时,该“工厂”就解体,从而为某一新的产品再组建新的“网络工厂

”。这种“网络工厂”极具竞争力、生命力。随着“网络工厂”的逐渐普及,一个国家

乃至世界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将逐渐一体化。

(2)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多媒体信息网络联结着整个社会——政府、学校、

商店、医院、银行、公共交通、家庭……,使得公务、事务处理、贸易、金融往来、购

物、医疗、教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学术会议、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都在网络

上(或网络辅助)进行,届时将出现“网络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

变化。

(3)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电视、电话、数据传输通道的合一,计算机

、电视、电话三合一装置的普遍应用,多媒体、交互式信息交流方式的实现,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人际交流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格局与方式。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获取

信息,点着自己需要的电视、电影、演出节目,方便地浏览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阅读报

纸、刊物、公告、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文稿,进行心理

咨询和休闲活动等。这一切将破坏现存的人文环境,逐步地改变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

交流方式、文化氛围,产生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4)社会结构的改变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社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①地球空前变小,社

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不论你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属于何种阶层,只要你与网络相连,你

便既是“信宿”又是“信源”,真正体现了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名言:“信息是社会的

粘合剂”。信息网络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获得商业、成才的机遇,接受医疗、教育的

水准,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权利等这些现代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得到缓解,社会将变得较

为公平。②社会原有的块状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将

呈现一种网状结构;目前高度自由的、开放的internet网已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网络社

会”管理模式;整个社会维系于信息网络,使社会变得更加脆弱。这一切必将导致形成

新的社会结构,要求探索新的社会结构和控制、管理模式。

(5)信息生态问题突出

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

会中,如管理不当将产生信息生态失衡,即信息—人—环境之间的非平衡状态。它主要

表现在以下诸方面。①信息超载。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指信息量过大,阻塞通道,

甚至使网络瘫痪;二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超过其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

的状况。②信息垄断。指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③信息污染。指信息

垃圾、冗余信息、色情信息、电脑病毒充斥网络。④信息犯罪。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骚

扰、诈骗、盗窃、破坏活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至隐私。⑤信息侵犯。指国家之间利

用信息网络进行间谍活动,干涉他国内政,进行文化渗透。⑥信息综合症。指诸多与信

息有关的症候群。如个人信息综合症,即个人难以适应外部信息环境的症候群,包括信

息饥饿症、信息孤独症、信息恐惧症。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比较高,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d·贝尔于1973年提出了

“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a. 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阐述了社会面临

“第三次浪潮”的深刻变化。s.诺拉和a.孟克于1980年提交了法国社会信息化的报告,

讨论了信息化社会的社会模式、结构和信息化政策。1982年,j.奈斯比特进一步提出当

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在以“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1988年w.j.马丁发

表专著《信息社会》。我国学者自80年代末起,也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理论的研究。

上述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

推动一门相应的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信息社会学是信息学、社会学的交叉学

科,涉及系统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传

播学等学科。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过程;信息化社会的社会

结构、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机制和控制;人文环境、个体行为

方式、道德规范的变异和控制;信息生态的平衡与控制;信息化社会的法制、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信息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d.贝尔著,高锋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3] 胡昌平等:《信息社会学》,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w.j.马丁著,胡昌平译:《信息社会》,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2篇

赵保佑等认为信息社会学虽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但因其更多地涉及社会学的内容,又主要以信息与社会的关系相互相影响为研究对象,所以在学科的大类划分中,信息社会学应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6]。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是一门信息时代的社会学,它是对工业时代社会学的一种全面超越和整体发展。尽管信息学知识是信息社会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内容,但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应当是社会学[5]。符福峘认为信息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是在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科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交汇点,属于社会学科体系,信息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7]。魏秋玲则认为从目前科学的多元整合趋势来看,信息社会学可归属信息科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范畴。信息社会学是工业时代社会学向信息时代社会学转变的前导,信息社会学承担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不管”地带的大量课题[8]。信息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较为明确,虽然这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但众多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其还是应该归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关于研究意义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3.1.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3.1.3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3.2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3.2.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3.2.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2.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3.2.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不可否认,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是其他社会学科不可比拟的。未来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将进一步加快,其理由是社会信息化加速推进必然拉动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加速发展;诸如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的成熟、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多样、信息社会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等其他信息社会学研究趋势,有助于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社会各界对社会信息化现象和信息化社会现象的关注将成为我国信息社会学加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纵观全局,我国各界学者对信息社会的研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此期间,虽然有关信息社会的研究成果众多,研究人员各异,但相互之间却不难发现一些明显的联系,彼此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继承与发展。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和梳理,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对信息社会学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3篇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学基本规律运动定律借鉴探讨

[分类号]G250 G350

顾名思义,信息社会学是研究情报信息工作与社会之间依存关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科,毫无疑问是当代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科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分支。鉴于学科建设中最关键的任务是基本定律的探求、论证和确立,针对该领域内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两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可借鉴经典物理学中牛顿运动定律的思想方法对有关实际现象和问题加以分析与建构,进而归纳和确定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理论范式。

1 基本概念的衍生

首先需要在信息社会学中建立与牛顿经典力学相应的衍生概念,才能实现两者的交融与互通:

1.1 速度矢量概念衍生

1.1.1 对应关系的建构

・速度矢量对应于表征图书情报事业基本运动状态的抽象范畴,它的量值对应于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信息工作效能,反映一定时间段内信息工作效能的强弱,而这又包括两层内涵:一是从图书情报事业自身发展角度定义的效能(即自身经济效能及图书情报科技、图书情报文化上的效能);二是从图书情报事业服务对象角度定义的效能(即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效能,实际上,它应当视为各信息工作定位上的分效能之合成),本文在讨论信息工作效能时暂忽略第一种效能。

・速度矢量的方向对应于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信息工作定位…,其方向代表一定时间段内信息工作定位的坐标(这种“方向”与“定位”的概念可形象地理解为同一个圆盘内沿不同方向分割而成的扇形区域,某一特定图书情报组织的定位即指在某一层次上一个或若干个方向区域之组合,见图1)。主要包括一级定位与二级定位,一级定位是指在社会功能上的定位,主要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本文暂不计及为支持政府部门行政决策提供的社会发展情报),从我国的图书情报工作实际发展历程来看,公共图书馆侧重于文化定位(大学图书馆则侧重于教育定位),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侧重于科技定位,近年来新兴的经济信息咨询事务所及企业内设情报部门等组织侧重于经济定位;二级定位则隶属于一级定位之下一层次,一般含社会群体、专业方向、文献类型等细分变量,如数字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等。

1.1.2 案例分析为了更明确、具体地阐释论述本文提出的创新思想,特举证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以配合展开理论分析。笔者申明,这里举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基本定律,而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内的研究因社会现象的复杂性、随机性、偶然性一般很难做到绝对精确(但这不等于否认基本理论原始创新的价值与意义,而是必须强调在实证基础上尊重研究者的理性思辨,反对唯科学主义的机械实证观),因此读者不宜对本案例中的数据分析、计算公式作盲目的生搬硬套,而应重在理解领会其研究思想方法。

举例:现有一图书情报组织,同时承担科技、文化领域的信息服务工作,笔者认为衡量信息工作绩效的量化指标以采用特定时间段内服务对象(用户)的满意度最为合适,现定义如下:

经济、科技、文化工作效能=∑某一满意度等级评分值+与该满意度等级对应的用户数

(1)

显然,这一计算公式对于评估每一定位层次上的工作效能都是适用的(例如,对于考察机械专业信息工作效能的情形,则等式右边的用户数均指利用机械专业信息用户数)。

现规定满意度等级按归一制划分为5个级别:很满意(1分),基本满意(0.8分),勉强满意(0.6分),较不满意(0.4分),不满意(0分)。将该图书情报组织1990 ―1998年间科技分馆、文化分馆各满意度用户数实际分上则布的数据统计结果汇总见表1、表2。以表1首行数据为例,其综合工作效能的计算方式为:

1*260+0.8*400+0.6*320+0.4*340+0*180=908

(2)

1.2 内生力分析

1.2.1 图书情报工作受力情况 借鉴经典力学的思想方法,认为特定社会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的典型受力结构见图2。

从图2可见,物体所受外界的作用力对应于图书情报事业所受社会施加的各种作用力,但有外生力与内生力之分,外生力须在导入图书情报事业内部后才能发挥实际作用,而内生力与外生力之间、不同内生力之间又存在相互调控制约关系,整体上看力的种类共计四种,除行政力外的其余几种力的特征对比见表3。

至于行政力,则是指科技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促进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笔者认为行政力既是一种强制力,又是一种依附力,其必然依赖于文化力、科技力或经济力共同生效,例如行政机关设立专项基金、拨付补助专款、整顿信息服务业市场是行政力与经济力合力的结果,而通过行政手段保护珍贵古籍纳入馆藏,在拨款金额不变的前提下控制审批年度采购计划、举办专题纪念活动导引读者文化品位则是行政力与文化力合力的结果。

当具体考察某一图书情报组织的工作状态时,在情报信息服务全过程的语境下,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直接作用力的内生力,笔者认为共存在三类对内生力产生影响的因子:

・主导因子,即此种内生力所对应的同类外生力,它是当前社会环境的多维映像,也是形成内生力的来源和基础,在形成内生力的过程中,它有可能受到行政力的强制支配。

・调控因子,即第一种内生经济力与其余内生力的相互调控作用,具体而言,第一种经济力影响着科技、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后端力的强度)和科技文化需求的挖掘力度(前端力的强度),其方向则影响着科技文化资源与科技文化需求的最终定位,例如经济力元素之一的人力资源(馆员)素质的高低(或所学专业的类型分布)显然关系到科技文化资源的开发成效(或定位重心),经济力元素之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定位显然关系到科技文化需求的定位结果。反之,第一种内生经济力也受到来自其余内生力的调控作用,例如信息需求量大(科技力强)的图书情报组织显然要求配置数字化、大容量、响应效率高的设备与技术,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显然要求配备相应专业及素质的学科馆员担任参考咨询。

・共生因子,指某一种内生力内部的相互作用,即后端的科技、文化资源与前端的科技、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例如用户在需求不明确时易被现存的信息资源影响其最终决定,反之,在定题跟踪等业务中用户的兴趣所向也直接影响着信息资源的更新调

整。此外,某一种内生力的量值与定位之间也构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科普与科研的科技力定位区别导致在量值上前者的信息需求量远大于后者而价值量远弱于后者。

1.2.2 案例分析 以下计算前述案例中该图书情报组织所受到的实际内生科技、文化力,笔者认为对此进行衡量的量化指标可分为累计值与当年值两种,计算时以前者采用特定时间段内所有信息资源(包括固定馆藏的原始文献与动态开发的二次、三次文献)价值评估等级与对应的信息资源馆藏量相对比例及用户需求数量之乘积、后者采用相邻两年累计值之差最为合适,现定义如下:(此方案在具体操作中必然涉及到信息资源统一评价问题问题,但这并非本文主旨,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

科技、文化力累计值=(∑信息资源价值某一相对等级评分*该评价等级信息资源馆藏量与当年信息资源馆藏总量之比*该评价等级信息资源用户需求量)

科技、文化力当年值=科技、文化力当年累计值一科技、文化力上年累计值

现规定信息资源价值等级按归一制划分为5个级别:很高(1分),高(0.8分),一般(0.6分),较低(0.4分),无价值(0分)。将该图书情报组织1990―1998年间科技分馆、文化分馆各评价等级实际需求量分布的数据统计结果汇总如表4、表5所示(中间各列表示各评价等级所对应的信息资源馆藏量相对比例与需求量的乘积,且该组织于1990年正式成立,此前内生力累计值为零)。信息资源馆藏量的计量单位采用文献件数(数字资源按有效记录计算,印刷资源的不同印刷复本不重复计算),信息需求量的计量单位采用每100次文献需求次数为1个计量单位(这主要是为简化数据处理),同类文献在不同需求场合的需求量应重复计次(参考咨询、定题跟踪等业务中动态产生的文献可做对应折算),以表4首行数据为例,它表示的含义是:1990年,评价等级为“很高”的文献馆藏量比例为0.4,实际需求总量为650*100次(取需求量的值为650),两者的乘积为260,则其科技力的计算方式为:

科技力累计值=1*260+0.8*216+0.6*72+0.4%12+0*O.001*6=480.8

科技力当年值=480.8一O=480.8

1.3 作用力、反作用力概念衍生

假设外力均为正向作用,则图书情报事业对外界的反作用力中,对文化力的反作用力表现为图书情报事业对全社会文化素质的充分提升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对科技力的反作用力表现为图书情报事业对全社会科技素质的充分提升和对科技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对经济力的反作用力则表现为自身(即图书情报事业)和服务对象(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与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即对社会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对行政力的反作用力则表现为将业务实践中汇聚的业务资料、经验体会、研究心得反馈给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改进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

1.4 加速度及惯性概念衍生

物体的加速度对应于经济、科技、文化效能的增减和经济、科技、文化定位的转变,物体的质量则对应于信息工作惯性的量度,反映为图书情报工作组织在长期沿革中持续存在的(固化的)、能代表其本质特征的(原生的)、在相对意义上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恒定的)习惯性要素。2运动定律的变通

・定律1:图书情报事业在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总保持一定的经济、科技、文化效能与经济、科技、文化定位,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与物理学中的解释类似,第一定律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属于理想情形而不易在现实中得到验证,但不妨这样理解:在经济萧条时期若政府给予相应倾斜政策加以扶持,或是在文化荒芜时期政府组织相应主题活动加以激励,或是经济力上社会资本雄厚而市场购买力(或读者消费能力)相对不足,或是文化力上文化需求旺盛而文化资源相对短缺,则图书情报事业仍能维持相对恒定的发展状态。

・定律2:图书情报事业的经济、科技、文化效能与经济、科技、文化定位改变的程度与其所受的对应内生力正相关,跟其信息工作惯性负相关。

作为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图书情报事业所受的各内生力具有改变其运行状态的两重效应:一是改变图书情报事业的信息工作效能,内生力强则信息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显著,图书情报工作单位实力增强;二是改变图书情报事业的信息工作定位,内生力的方向如与图书情报工作单位原信息工作定位有角度差异,则将迫使其定位发生转向,风格出现嬗变,直至与内生力方向相同。在一定的内生力作用下,图书情报事业的信息工作惯性越大,思想越故步自封,行为越因袭守旧,其效能的增减难度越大,定位的转变效率也越低。

现利用前述案例中给出的数据绘制某图书情报组织科技分馆、文化分馆的效能增量一内生力图(见图3)。

关于力的加速效应,可从图3中得到清晰的验证:①效能增量一内生力图上各点折线连线(实线)近似逼近于直线(虚线),这至少证明了两者间满足单调递增数量关系,并且还有线性化的趋向;②该连线必经原点,这也证明了第一定律,在受力为零的情况下效能增量亦为零(科技分馆1992、1993年的数据即属于此情形)。③科技分馆那条准直线的斜率明显大于文化分馆,表明在相同内生力作用下,科技分馆的信息效能改变率大于文化分馆,即证明了前者的信息工作惯性小于后者,也就是说信息效能改变的程度与惯性之间满足单调递减关系。

对于力的方向效应,在社会学视阈下作简要定性讨论:图书情报事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承担了全社会知识信息的贮藏流通职能,其知识组织和信息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迁移)理应与人类社会的知识结构体系保证严格的同步与统一,从而力求做到反映时代潮流,体现地域特色,彰显民族魂魄,服务国家战略。从这个意义上看,科技、文化力的变迁本就意味着社会知识信息的重组和重构,进而导致图书情报事业信息工作效能定位的趋同转变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

・定律3:图书情报事业和社会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相互作用的。

由于图书情报事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视为知识信息能量的积蓄和释放,故从图书情报机构单侧能量输入输出的观点看这是一种相反的双向互逆过程,而从两者之间能量交换的递进关系看,又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单向不可逆过程,能量的释放(图书情报事业对社会的推进力)须以能量积蓄(社会对图书情报事业的驱动力)为前提,而能量的积蓄则是能量释放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定律3的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社会文化促进图书情报事业的文化效能不断增强,定位不断优化,则图书情报事业也反过来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其力度不断加大,整体格局不断趋于合理化(余可类推)。但是,由于行政力具有依附于经济、科技、文化力(即间接作用)的性质,且作为行政手段必须面向社会

公众统一实施,带有明显的时效性低、灵活性弱、针对性差等缺点。同时,行政力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抑制、束缚第一种内生经济力中的“活力”要素(这种“活力”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能对其余内生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因子),因此由行政力驱动的经济力、科技力、文化力的反作用力相对较弱。应当指出,与物理学定律的区别在于,这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保持同向而非反向。

3 定律的实际应用

基于前文所构建的信息社会学运动定律,笔者试对我国当前图书情报工作的现状与趋势作一初步审视与评价…:

建国以来大多数图书情报工作单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所受的外生作用力是行政力与经济力、文化力、科技力的合力,即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决定经济资源的分配、文化体系的布局、科技角色的分工,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资源较散、实力较弱,日益显现出诸多弊端。

近年来各地纷纷兴起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系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创新之举,其积极意义在于:①打破了部门、行业、地域、服务群体的屏障,通过各成员单位优质信息资源的广泛汇聚实现了前端经济力、文化力、科技力的充分加强,根据第二定律,因而也增强了信息工作的效能;同时,多种外力不同方向的合成则令其重新定位于一个覆盖面宽、可用度高、互补性强的优势定位;②协同共建的另一特点是充分吸纳了各成员单位原有的各类用户资源,亦即实现了后端拉力大小的增强及方向的优化重定位;③建立了独立的行政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多头管理,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意义。笔者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它必定要向着行政力的进一步削弱、正方向经济科技文化力的进一步融合,最终向资产国有化、经营市场化的大规模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的目标完成演变。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5篇

生 平 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世界著名的信息社会研究专家、城市社会学家,1942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个贵族家庭。1958-1962年,曾在巴塞罗那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1964年毕业于梭尔邦大学(sorbonne)的经济法律系。1965-1967年就读于巴黎大学,师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杜罕(alain touraine),并兼任巴黎大学高等实践学院工业社会学研究室研究人员。1967年在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同时也获得了梭尔邦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并留任巴黎大学南特校区任教。1969-1970年,卡斯泰尔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drid)担任社会学助理教授。1970年又转回到巴黎,尔后在巴黎大学高等社会科学院担任副教授暨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达10年之久。1979年,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盛情邀请,卡斯泰尔离法赴美,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系和社会学系教授。同时,担任马德里自治大学(universidad autonoma de madrid)的新技术社会学学院的教授兼院长和巴塞罗那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员。 成果与荣誉 卡斯泰尔是当今世界上信息化、城市化研究领域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一生勤奋刻苦、耕耘不止,迄今已出版过20多部著作,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其代表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的城市化》(1973)、《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市民:城市运动的跨文化理论》(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5)、《西班牙的新技术、经济与社会》(1986)、《信息技术、经济重构与城市发展》(1988)、《信息化城市》(1989)、《世界的科技城:21世纪工业复杂性的构成》(与斯科特合著,1994)、《区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与博雅合著,1996),以及被称为信息时代三部曲的《网络社会的兴起》(1996)、《认同的力量》(1997)、《千年的终结》(1998)和《网络星空》(2001)等等。尤其是1972年出版的他的第一本个人专著《城市问题》曾被转译成10多种语言,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他通过对法国、西班牙、拉丁美洲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田野调查而做的有关城市社会运动和社区组织的比较研究,不仅使他获得了1983年赖特·米尔斯奖(c. wright mills award),而且还被学界誉为“新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1998年,卡斯泰尔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的罗伯特和海伦·林德奖(the robert and helen lynd award),以及马德里地方政府颁发的都市计划最佳论文弗兰德斯奖。2000年因其对“加泰窿工人商业团体”的杰出研究而获得国际五一奖章。1995-1997年卡斯泰尔曾受聘担任欧洲委员会信息社会高级专家组成员。也曾担任过国际社会学协会城市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人和加利福尼亚大学西欧研究中心主任,是伯克利国际经济圆桌会议的资深研究员,古根汉(guggenheim)会员。此外,卡斯泰尔曾在大约40个国家的300所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发表过演说,担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欧盟,以及智利、法国、厄瓜多尔、中国、俄罗斯、巴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政府的高级顾问。 一、网络社会的兴起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今天,电子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原先仅存在于科学家或计算机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在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了。网络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话题的一个重要背景和技术手段。正如蒸汽机带来了工业社会一样,网络也正在催生一个崭新的社会模式,型构出一种新的社会型态----网络社会,其重要特征体现在:经济行为的全球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工作方式的灵活化、职业结构的两极化、劳动生产的个性化等等。网络社会的到来代表了人类经验的一种巨大变化,尤其是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时空抽离性、互动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契机,并成为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重要源泉。正如卡斯泰尔所指出的,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型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为社会的整体性变革提供了动力源泉。 与传统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卡斯泰尔认为网络社会的兴起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新的信息技术和基因工程为基础的新技术范式的出现,并不断地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创新,从而在总体上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二是全球化通过借助于网络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并在全球网络的广度、全球联系的强度、全球流动的速度和全球影响的深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是互联网将连接个人与群体,并共享多媒体的超文本(hypertext),而这种超文本构成了新文化的支柱,使其在享有意识形态和技术上自由的同时,得以跨越整个地球和整个人类历史。四是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的全球网络,将造成民族国家社会的终结。五是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运用将使工业时代以来的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调整。六是网络社会的社会变革还超出了社会和技术生产关系的范围,从而改变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

二、信息时代的三部曲 卡斯泰尔倾心14年心血著成的有关信息时代的三部曲使其一跃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尤其是其在网络社会方面的研究成就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国际声誉。在他的三部曲中,第一部《网络社会的兴起》主要讨论的是网络社会,并试图说明借由网络媒体的资本主义信息化的资本主义劳动的新时代和新类型变化,尤其在生产关系、全球经济、网络公司和劳工模式方面的变化;第二部《认同的力量》主要研究正在发生的文化现象及其重要变化,尤其是大量不同的文化运动,重点在权力和经验关系,范围限定在民族-国家危机、全球制度和相关政治民主危机以及新建立的相应的认同上。第三部《千年的终结》主要考察了大的民族国家或中央集权下的经济统治问题,以及在他们的中是如何衰落的问题,把许多表面是“松散结果”的案例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信息时代的重要形态。 在《信息时代三部曲》中,卡斯泰尔追溯了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的三个独立的过程,但这三种同时到来的效应催生了我们的新时代。他所说的三个过程指的是信息技术革命、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及诸如环境保护和女权主义等新社会运动。根据卡斯泰尔的论述,信息技术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苏联和东欧的解体以及更有效力、更强劲、更牢固的资本主义的兴起。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则是由民族国家、男权社会以及传统社会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危机所引起。同时,这三个过程共同引发了新的社会结构——信息社会、新的经济模式——全球信息经济和新的文化形态——原生文化。同时,卡斯泰尔从城市经济结构和劳动结构入手,以全球化的眼光对三个相互联系的领域——信息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做出了宏观的概括。 卡斯泰尔的《信息时代三部曲》毫无疑问是一部卓有成就的著作。因为,此前从未有其他人能够有更好的洞察力来审视当今世界诸多大趋势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的分析简洁、深刻又极具纪实性,所涉及的问题也极为广泛,从苏联的解体、“和平时代” 的到来到全球性犯罪组织的出现,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宗教排斥和社会冲突到男权社会的颠覆、民族国家的削弱。卡斯泰尔正是通过整合这些表面上互不相干的社会现象,才诞生了这套他本人称之为“信息时代”或者“信息社会”的理论,并为正在迈向信息化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描述与解释的范本。 三、信息资本主义理论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的高度发达及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影响,卡斯泰尔认为,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转变成信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所谓“第四世界”的现象,即其经济相对落后,而文化价值不被“信息资本主义”所认同的地区或国家。而且,作为“掠夺国家”(predatory states)一方,西方资本主义信息文化总是对“第四世界”之类的非主流文化持有一种歧视和偏见,各种符号暴力和网络霸权现象伴随着信息资本主义的扩张而走向了全球化。 然而,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理论家,卡斯泰尔的任务不仅仅是描述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而是一直试图在理论研究上超越“传统”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以发掘新兴社会秩序的完美形式和主题。在其信息时代的三部曲中,他依据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框架,讨论了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建立了独特的信息资本主义理论,并认为网络根植于信息和信息技术,而信息和信息技术衍生出信息主义,信息主义又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结构化,从而形成信息资本主义。而作为当代社会普遍范式的信息主义,它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1)信息就是原料;(2)新技术无处不在;(3)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都具有网络化逻辑;(4)信息主义范式以弹性为基础;(5)特定技术将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因此,卡斯泰尔的信息主义范式实际上就是全面性、复杂性、全球性、网络性等特性的融合体。由此,他还做出了预测,认为21世纪就是一个由网络构建的具有全新意义的信息社会,21世纪的资本主义精神来自信息技术和“电脑空间”,其实际就是信息资本主义。 今天,我们的确可以看到,经济形态与工业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种以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而这种新经济的核心就是强调生产力要以知识为基础,并脱离工业经济单一的增长方式。因为信息化以其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形成新的技术范式,将使得成熟的工业经济所蕴藏的生产力得以全面释放。而网络化能使信息技术产业逐步围绕着互联网组织起来,成为整个经济新技术与管理专业知识的来源,生产力增长也主要依赖于以网络化为基础。全球化则使得金融、贸易、生产、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对专有劳动的强调使得劳动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

四、信息化城市 卡斯泰尔于1989年出版的《信息化城市》(精装版)一书,曾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该书于1991年改为平装版,其后又分别于1992年至1999年六次修订重印。在这部书里作者关于信息化发展模式和网络社会的研究,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社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著名学者彼得·霍尔评价道:“《信息化城市》是一部真正的杰作。尽管其他许多社会学家也一直在理解新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卡斯泰尔却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人,并且我相信,这一分析的高度在今后若干年中都将无人可及。” 的确,《信息化城市》可以说是卡斯泰尔展开对信息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和总领性研究纲要。在这部书中,他不仅描述了城市信息化的过程,而且还通过分析大量案例来展示城市信息化和城市空间变化的细节,以此来揭示城市信息化过程的规律,并对信息化城市的形成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引起我们注视和思考。虽然不能说卡斯泰尔已经给出了有关信息社会研究的最终答案,但他比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丹尼尔·贝尔以及其后的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已经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因此,有人称他为“90年代的贝尔”,是信息社会研究方面的一个大飞跃。 在这本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还催生着新的社会空间结构,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也逐步走向分散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卡斯泰尔的著作比以往任何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都更加深刻和具体,他的研究领域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又认识不清的一个新的空间——城市的信息空间或叫做“虚拟空间”,并通过分析大量案例来展开城市信息化和城市空间变化的细节,以此来揭示城市信息化过程的规律。同时,他又从多方面探讨了信息化和空间变化给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针对信息化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卡斯泰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政策建议。 五、主要学术影响  千年交替,曼纽尔·卡斯泰尔的名字在西方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卡斯泰尔的著作经常被人们与马克思或韦伯相提并论,尤其是他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世界性声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杂志称他为 “虚拟世界第一位重要的哲学家”。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亚当·斯密解释了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卡尔·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不能运行。现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与经济脉络是由曼纽尔·卡斯泰尔握于掌中的。”他的著作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项最伟大的成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宣称,即便是将卡斯泰尔的论著与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相提并论也毫不夸张。彼德·豪尔(peter hall)则将其与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阿兰·杜罕(alain touraine)盛赞其前瞻性,称这部写于20世纪末的作品将成为21世纪的巨著。克里珊·库玛尔(krishan kumar)更是指出,既然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了,那么就应该有像卡斯泰尔这样的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而按照巴西前总统同时也是政治社会学教授的费尔南多·卡多索(fernando cardoso)的看法,卡斯泰尔的著作揭示了当代文明制度的内在逻辑,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信息社会的内涵。的确如此,卡斯泰尔是信息时代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和解说家,其理论贡献就在于他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对信息社会进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哲学的思考。也正因为如此,卡斯泰尔不仅对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崛起的过程作了描述,而且从更高的层次上揭示了信息社会之结构、信息社会之变迁的技术逻辑。 卡斯泰尔青少年时期就聪敏过人、踌躇满志,非常热衷于政治运动。曾在西班牙阿尔瓦塞特、喀他基那、瓦伦西亚和巴塞罗那等地居住过。在巴塞罗那学习期间,他是一个反对佛郎哥独裁政权的学生积极分子,曾与其姐姐一同断绝家庭关系而投身于反抗佛郎哥独裁政权的社会运动中。因为这种原因他被西班牙政府驱逐,以致未能取得巴塞罗那大学的学位。在巴黎,他因受益于政治难民的救济才得以完成自己的学业。但1968年的“五月风暴”时,年轻气盛的卡斯泰尔又再度卷入政治运动之中,这次他又被驱逐,最后只得转赴加拿大。 卡斯泰尔会讲六种语言,被誉为具有惊人的“欧洲式”理论分析能力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经验研究大家。30岁时他就曾以《城市问题》一书震惊世界,迫使整个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为超越“美国式”的经验研究,他的足迹又几乎遍及全世界。卡斯泰尔对发展中国家尤为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邀请他做高级顾问,巴西总统卡多索,南非总统姆贝基,甚至俄国前总统叶利钦都纷纷邀他当政府高参。2001年5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专门在纽约召集会议,特邀他主讲。会上,他大胆提出“科技马歇尔计划”,旨在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科技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飞跃,以缩小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这一提议受到了与会代表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6篇

1959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首次探讨信息社会问题,当时他用的术语是“后工业社会”。1963年,日本社会学家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1979年,贝尔认为“信息社会”的概念比“后工业社会”更确切,接受了信息社会的提法,从而使信息社会的概念为学界普遍接受。

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进程分成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三大阶段。在本文中,为叙述方便,我们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统称为“传统社会”。

如果说在丹尼尔•贝尔的时代,信息社会只是未来的话题,那么在当今社会,信息社会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一个老字号的凋敝

成文厚的凋敝,折射出这样一个现实: 新兴的信息系统正在取代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书系统,从而成为控制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

2002年6月,考古人员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约20余万字)。经专家研究,里耶简属秦时县级政府档案。有一简书曰: “出弩臂四输益阳”,这是军械库的调拨单,意思是“从军械库提取四套弩机送往益阳”。里耶秦简将2000多年前政府运作的成熟完备的文书系统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古以来,社会就在文书系统的驱动下协调运作。千百年来,在传统社会里,先是基于简牍,后是基于纸的文书系统,文书制作―传递―按文书操作―归档,一直是协调与控制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

账薄是文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账薄最大的进步源自成文厚,成文厚创办于1904年,上世纪40年代,开发引入新式的复式记账簿取代了传统的流水账。90年代中期,成文厚的发展达到顶峰,年销售额达到5700万元,占有全国会计账簿市场的90%。

当时的财务和会计日复一日地用笔把一组组数字从收到的各种各样的三联单上抄到成文厚的帐簿上,用算盘加三遍,确认无误后,把数张纸叠在一起,中间夹上复写纸,用直尺在纸上画出表格,把算好的数字抄上去,最后把做好的报表分别呈送给相关的主管。

施工队按收到的文件开挖土方,采购员按收到的文件出发采购,仓库管理员按收到的文件将货品入库或出库,税务员按收到的文件征税。总之,人们一切实际操作都必须以纸质的文件为依据。

按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成文厚应该前途无量。可是,进入新世纪,成文厚的年销售收入降到200万左右,员工人数也从数百人锐减到45人。成文厚账簿卡片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企业对会计账簿等纸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这位负责人无意中点破了传统社会与信息社会一项最基本的标识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这些外企的办公室里,桌上大多有一台电脑终端。90年代中期以后,电脑终端换成了PC。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办公桌上,电脑取代了传统的文件夹、文件柜,也取代了复写纸和算盘。

PC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从90年代以后出现爆发式放量增长的局面。我国PC销量1990年突破10万台,1995年突破 100万台。进入新世纪发展更快,2001年突破1000万台,2008年突破3000万台。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PC市场不断开创新高,以核算型财务软件和EPR为代表的管理软件市场也在高速发展。2000年,管理软件市场规模首次突破5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9年有望超过300亿元。

在电脑和管理软件大普及的背景下,成文厚的凋敝就不足为奇了。这说明,社会在进步,传统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演进。新兴的信息系统正在取代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书系统,从而成为控制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而这,正是传统社会与信息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标识性变化。

一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客户送来设备要求保养维修,工作人员查完账本十分困惑,因为账上表明这台设备还没卖呢。这家企业实施了ERP以后,就把从前的平常事当成笑话了。

某税务局在实施了税务信息化以后,发现为数众多的企业进行过税务登记,但从未上过税,税务信息系统为国家挽回大量税务损失。

虽然还没有系统的统计分析数据,但无数的事例表明,信息系统与文书系统相比,对社会运行的控制更精确、更有效率、更全面,总体成本更低,使得人类对社会运行的掌控能力更为强大。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取代文书系统的过程还在进行中,我们在许多地方还能看到熟悉的红头文件,很多重要的指令还是被批注在纸质文件上。确切地讲,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系统与文书系统并行的时期。

信息之惠

信息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归根到底有两个: 信息性便利和信息性丰富,这是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区别的另一个显著标识。

每年的6、7月间,随着旱季来临和青草逐渐被吃光,上百万头的非洲角马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迁徒。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子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的马拉河,每年都有数十万角马死在路上,遗尸荒野。

进入农业社会的人类却不必为一口饭如此辛苦。黑龙江畔的农民们收成一季就够享用一年,冬天来了,零下四十几度,一家人从仓中取粮,窖中取菜,老婆孩子热炕头,其乐融融。

进入工业社会的人类生活更美好。大姑娘小媳妇用不着织布缝纫,现成的衣服买回来就穿。苏州的女人再也不用抬着木盆到河边浣洗衣衫,把衣服往洗衣机里一丢,一按电钮,OK。

同样,信息社会也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和实惠。

从前,发工资都发现金。每到发工资的时侯,出纳就要把所有员工的工资单找出来,用算盘加出一个总数,然后到银行把钞票取出来。钱取回来以后,出纳们按一份份工资单数出钱,有整有零,不能多不能少,把钱装到每个人的工资袋里。等到发工资的日子,大家排长队,出纳把工资袋交给对方,员工数清钱,签完字拿钱走人。下班后,大伙再到银行排队,把钱存回银行。

那时侯,发一回工资财务科得忙半个月,数钱是每个人都得会的一门手艺。1956年,沈阳银行出纳员姜俊华3分26秒点了1000张钞票,当上了全国先进工作者。

现在,企业只要在银行为员工开好工资账户,到时侯给银行一个电子表格,工资就会自动转到员工的账户中。谁都不用排队,钱根本就不出银行的门,也用不着一遍遍数钱了。

从前,起草文件在纸上改一次就得用手和笔誊写一次,现在,在电脑上可以轻松完成; 从前,吃饭、买东西只能用现钞,出门钱带多了还怕丢,现在,只要带张卡就行了; 从前,小两口分居两地,只能写信,打长途电话都太过奢侈,现在,随时随地都能通话。

这些生活、工作与学习上的便利是信息社会独有的,这样的变化还可以列出很多。所有这些,我们不妨将其统称为信息性便利,信息性便利是信息社会带给人类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其他传统社会形态中无法获得。

其实,信息社会带给我们的好处不仅仅是信息性便利。

有这样一家日用消费品企业,每年需要采购大量纸包装箱,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企业所在地的两三家供应商中选择合作伙伴。后来,这家企业把需求在电子商务网站上,一下子招来了全球数百家供应商,其中一些国外供应商的产品不仅质量好于当地厂商,价格也便宜得多,这家企业选择的余地一下子大了很多。

信息社会使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所有这些,我们不妨再起一个名字,将其统称为信息性丰富。信息性丰富也是信息社会带给人类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其他传统社会形态中无法获得。

仔细分析,信息社会里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有了网购,人们可以用较少的钱得到所需的商品,从而使人们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由于在网上能查到详尽的信息,人们可以把旅行内容安排得更为丰富多姿。这实质上是由于信息性便利使生活更为丰富。为了与上面所说的信息性丰富相区别,我们不妨将这些情况统称为间接信息性丰富。

至此,我们似可断言,信息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归根到底有两个: 信息性便利和信息性丰富。而这也是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相区别的另一个显著标识。

以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何谓人性?人性说到底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天性。从幸福感受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工业社会的人比农业社会的幸福指数高,信息社会的人又比工业社会的幸福指数高。信息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将是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不论是社会运行质量还是人类生活质量,都将在信息社会里达到新的高峰。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将享有前人不能想象的幸福生活。

探究信息生态

信息社会存在一个传统社会所没有的信息生态系统,在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信息生态。

长久以来,人们频繁使用信息产业、IT行业这样一些词汇。从常识看,这是指与电脑、信息技术、信息化相关的人群、组织、产业或行业。如果这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刻画,似乎总让人感到有点隔靴搔痒。比如,以信息社会的观点看,微软与呼叫中心是何种关系?百度与东软有何区别?如此话题,总让我们感到一两句话无法说清楚。

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社会的社会形态肯定发生了一些独特的变化,一定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信息生态系统。借此机会,我们不妨一起试着对其进行探究,希望能给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刻画。

首先,我们将信息定义为比特。接着,从社会生产,而不是社会消费的角度定义信息生态。这样,因工作目的,以信息或信息设备为操作对象的人群、组织、产业及行业构成信息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信息生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由四个子层组成的结构。

第一层是信息设备及通用软件制造开发层,第二层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层,第三层是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层,第四层是信息运营层。

微软、IBM、联想、英特尔等属于第一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这类通用软件的作用与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很相似,它们是通用的,不需订制,都是处理信息的基础装备。这一层与传统术语中的信息产业最为接近。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Intenet、域名解析机构、广电网等属于第二层。第一层所提供的装备在这一层中组装成信息基础设施,为社会提供信息传输、存储等公共服务。

种类繁多的咨询实施公司、系统集成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各类组织中的信息中心、网站负责数据中心的部门等属于第三层。这一层将在从第一层得到的装备和第二层提供的基础设施上,建设并维护一个服务于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一个地域的、特质化的信息系统。这一层常常也被归入信息产业,但其任务是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最后,一切以工作为目的,在第三层所提供的信息系统上操作信息的人、组织、行业都可以归入第四层。如果一个组织、一个产业、一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人,不管他们的具体职位是什么,只要其工作需要从电脑上获取或输入信息,那么,这个组织、产业和行业就应该属于信息运营层。按照这个定义,百度、银行、沃尔玛超市、呼叫中心等都处在信息运营层。正是在这一层上,最终达成了信息性便利和信息性丰富,实现了信息社会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另一个标志性区别就是存在一个传统社会所没有的信息生态系统。在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信息系统逐步替代文书系统,必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卷进信息运营层,进入信息生态。

工业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小农经济解体后,所有人都成为直接或间接的商品生产者。可以想象,与工业化进程相似,信息社会的发展,最终将把全人类都融入信息生态,全体社会成员都将在信息生态的某一层位上确立自己的位置。那时,传统社会就完全演变成了信息社会。

《耕织图•耕图》所描绘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交通社会学;社会学方法论;系统整体论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我国学界出版的社会学专著多达几十种,但相比社会学大花园中许多学科百花齐放的局面而言,交通社会学研究领域不免显得有些沉寂,其专门性的学术著作可谓寥若晨星。值得欣慰的是,以黎德扬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历经多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在2012年12月撰写并出版了这部极有分量的大部头专著《交通社会学》,着实为交通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增添了亮色。

该书洋洋洒洒,达48万字,总共有十二章,全书在充分吸纳当代社会学的新进展和当代交通发展的新资料的基础上,以宏大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当代交通的社会新形象,描绘出当代社会交通的真实状况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创建起较为完善的交通社会学的体系框架,是我国交通社会学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通读全书,掩卷而思,发现该书有如下一些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该书提出大交通整体观作为构建交通社会学的前提。传统的交通主要指的是实体交通,即实施物质时空变换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的交换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该书所提出的大交通除传统交通外还包括了信息的交换,这就大大扩充和丰富了交通的内涵。以这种大交通的视野构建交通社会学,就使得该书具有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惟其如此也才能更真实地勾画出当代交通的社会形象。

其次,对“交通人”这一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任何学科都应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作为逻辑单元,并以此为支撑通过一定的逻辑推演进而建构起整个逻辑体系。该书把交通人作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应该说是抓住了交通社会学学科的关键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构成交通行为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要素。“交通人”概念理应成为交通社会学的基本逻辑单元。

第三,理论分析与现实关注相互交融。该书始终直面现实,紧紧围绕当代交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材料,对解决当代交通问题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超出了一般交通社会学的范畴,而步入了应用社会学学科体系。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25―04

自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没有接触或者很少接触信息技术,没有机会感受信息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2006年3月开始,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微软(中国)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课题研究。我们对全国22个省市的38所微软项目实验校的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调查问卷于2006年6月初发放给微软项目实验校,每所学校发放三种问卷,包括校长问卷1份、信息技术教师问卷3份、学生问卷100份。2006年7月初进行问卷回收工作,总计收到38所学校的问卷361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556份。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再配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地调研,我们初步得出了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一 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关于学校基本情况的结论如下。①学校生机比差距很大,最好的为5:1,最差的为84:1,平均为22:1。虽然同样是农村学校,但不同的地区学校生机比差距很大。②最近三年信息化建设投入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上机费、上级拨款和项目配套经费,其中学生上机费是最多的。实行一费制后,学校不能再向学生收取上机费,但上级部门若不对学校给予适当的补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就会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产生很大的影响。③46.8%的信息技术教师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间在三年以内,这些教师是目前农村地区学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所主要依靠的主力军。④77%的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了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学历已经基本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但只有31%的信息技术教师所学专业为计算机专业。⑤最近三年中,信息技术教师接受的培训主要是以县(区)级培训和微软培训为主,市级培训主要集中在2004年,之后逐年减少。

二 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从整体上看,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较差,亟待提升。我们把学生信息素养分为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学等三个部分。每个方面又按照目标发展程度分为概念原理、基本应用和问题解决三个层面。[1]每个模块的具体情况如下。

(1) 信息科学模块。问卷中有14道关于信息科学的题目。如表1所示,在信息科学的概念原理部分平均数只有1.91,显示了多数的农村初中学生在信息及信息相关概念原理方面的知识欠缺。信息科学的基本应用部分的平均数也很低,只有1.53,但在运用信息科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模块平均数为2.49,这说明学生虽然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清楚如何运用,但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会很自然地运用信息科学的方法。

表1 信息科学各模块均数及差异情况

(2) 信息技术模块。由于此模块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在问卷中有54道关于信息技术的题目。各部分平均数及差异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信息技术各模块均数及差异情况

从表2可知,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解决方面平均数最高为2.59,显示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概念原理部分的平均数看,虽然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并不是很清楚。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部分平均数最低仅有1.44。这主要是因为在本模块所设计的问题是要通过“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从不”几个不同程度来反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情况。

(3) 信息社会模块。在问卷中有26道关于信息社会的题目。在信息社会的概念原理方面的平均数为1.93,在对信息社会知识的基本应用上平均数为2.17,但是在信息社会知识的基本应用平均数仅为0.84,与其他两个模块相比差距很大,说明了农村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社会知识,但是还不能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一方面是学生自己没有很好的信息社会意识,如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了解、对网络道德的认知等;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很好的信息环境可以运用所学的信息社会知识,以致于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表3 信息社会各模块均数及差异情况

三 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相关性分析

为了了解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我们对可能的影响因素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分做了相关性分析。基于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1) 学生信息素养高低与学校生机比的相关性。生机比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最直接反映,是学校信息化环境好坏的直接体现。因此,生机比会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38所学校中,生机比最好的是5:1,最差的是84:1,虽然生机比最好的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试得分不是最高,但为了了解生机比与学生得分情况的相关性,我们对生机比与学生得分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而可知学校生机比与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得分高低相关性不大。

(2) 学生信息素养高低与家里是否有计算机的相关性。数据显示,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得分情况不是很好,平均分仅为52.72分,没有达到及格分数。但家里有计算机的学生平均得分为61.47分,因此可以推测,家里有计算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3) 学生信息素养高低与学生是否去网吧的相关性。数据显示,经常去网吧获取信息的学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63.48分,要高于学生整体的平均得分。这些去网吧的学生在信息素养的技能部分得分较高,这与他们经常在网吧中接触计算机和网络有一定关系。虽然在网吧上网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但对信息素养的提升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4) 学生信息素养高低与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时量的相关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是保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每周2个课时的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试平均得分为59.32分,每周1个课时的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测试平均得分仅为46.12分.每周2个课时的学校比每周1个课时的学校学生得分要高13分左右。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与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的相关性。

(5) 信息素养高低与学生性别的相关性。本次调查的学生总计3441人,其中男生为1628人,女生为1813人。数据显示,男生的信息素养得分(53.24)与女生的信息素养得分(52.2)相差不大,说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性别的相关性不大。

(6) 学生信息素养高低与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情况的相关性。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数据显示,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在信息素养的得分上比不感兴趣的学生要高20%,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制约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与访谈,我们认为,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制约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信息化环境仍然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信息化环境包括信息化硬件环境和信息化软环境。硬件环境主要是指信息设备的配置。统计数据显示,有55.6%的校长和51.9%的教师认为当前农村初中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要“集中资金改善信息化设施和设备”。虽然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支持之下,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上的情况仍然是较差的。很多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都是两名,甚至三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信息化硬件环境仍然制约着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化软环境是指学生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能够有条件感受信息文化。相对于硬件环境而言,信息化软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虽然农村学校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学校内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机会并不多,在学校之外的地方,学生可以接触到电脑的地方主要还是网吧。多数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接触不到计算机和网络的,这就造成了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应用,很容易遗忘。

2 信息技术课程是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最主要途径

信息技术课程是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直接影响着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由于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过分强调技术操作,所以信息技术模块的水平较高,而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学两个模块则水平相对较差。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直接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多少。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除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之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其次,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也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主要集中在讲练结合的方式,突出工具性,脱离学生生活世界,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也是不利于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

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我们迫切地感到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是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整体水平尚可,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较差,尚未从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教学人员的角色。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尚可,但是教学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差,不能够开创性地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目前现状开展教学。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数据显示,只有30%的信息技术教师是计算专业毕业,而且每四名信息技术教师中就有一名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有70%的校长认为自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有40%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欠缺。(2)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时间短,经验不足。从时间上看,46.8%以上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时间都不到三年,这些教师由于从事教学时间短,因此不可避免的会缺少教学经验。工作时间在6年以上的教师仅有20.8%。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上来的,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仍然很薄弱。

五 主要建议

根据对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以及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我们提出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策略。

1 开发基于STS理念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参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开发符合时展潮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可以按照STS理念来架构。STS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架构就是分为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学三个纬度来思考。[2]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过分强调了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信息科学以及信息社会学方面的相关内容。用STS理念支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就需要加强信息科学以及信息社会学的课程内容。信息科学就是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建立课程内容科学化的概念,即要用信息科学的思路来设计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增大。而越是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加强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使其能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2 坚持信息技术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仍然主要为教师讲练结合方式。这种方式在进行工具性软件教学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不能够适应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要求。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让信息技术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呢?如何有效发展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主题式教学模式来实现。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以一定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主题为教学任务的承载,旨在通过基于“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形成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

3 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信息技术教师是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在职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既要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差别。可以采取开发网络培训课程,进行网络教育。另外,可以搭建区域教研平台,使优秀的教学经验与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可以采取专家引领、课题行动研究的模式。②加快建设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系统培养优质教师队伍。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系统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范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应尽职责。

4 提供一定差异下共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经济上表现为经费投入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求多种实施模式才是发展之路。①确保教材的质量和多样性。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课程开发、管理和评价的规范性,确保各地区都能够获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教材。②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我们可以将各地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后传递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此,有必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教育资源的采集、整理、传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董玉琦.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董玉琦.STS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构建[J]. 信息技术教育, 2007,(12):1.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知识不饱和 对位性思考 二元化知识 比较图书馆学 泛图书馆学 分类号 G250

前言――追求图书馆学的高度与际当

图书馆学的生机,在于图书馆学尚有许多开拓的大空间,而所有这些大空间发展都将统合于解决人类社会历代以来的三个问题。在中文,我将它命名为“三差”问题:分别是各种识读能力落差ICT divide、各种信息(信息)取得时的差别Information gap,以及各别知识流布与创新过程中的差异Knowledge difference。图书馆学学术的研究生机,似可以从这个“三差”问题所形成的方圆之中,去追求、去探求。

图书馆学的概念超过二千年,图书馆学的成“学”,百年以来讨论不已,惟图书馆学的学术理论研究,几乎阙如。图书馆学的研究内涵,亦至今(2008年)始终未定。

图书馆知识是所有学科与学门的最底层学习,图书馆知识的学术高度又是所有各科各门知识的最顶端,图书馆的成学和知识发展密不可分。追寻图书馆学的研究高度与学术际当,是持续发展这门学问的命脉之所系。

汉代刘氏父子的“别录”,把知识本身和图书馆管理知识带入了“二元”的境地。他们二人把2000年前的中国知识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类别,再把六类群书种别为七略,并形成提纲书目性质的“七录”。“七录”工作是图书馆管理知识的发微,也是二元化知识管理的鼻祖。

公元2003年至2005年,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资助的一项研究亦提出了“二元化知识”的具体概念与分析,把人类的整体知识区分为广域知识meta-knowledge和各科知识subject-based knowledge。广域知识的理论便成了我们这个学科的当今理论;广域知识的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向量研究和质量研究,便成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广域知识的教育便成了我们这个学门的教育,包括理论性的学术教育和实务实作性的专业训练这个面向。

在数字时代的21世纪,追求图书馆学的研究高度与范围际当relevance,比起以往任何时代,均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图书馆学必须要摆脱不必要的徘徊,破除学科名称的“自我困局”,不论是“图书馆学”、“图书信息学”、“信息管理学”、“图书文献处理学”、或者是“信息科学”,乃至于“知识管理学”。历数十年以来,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受困于“名称上的自我困局”是其他学科所少见的。划定自己的际当,追求图书馆学成学的方圆。

2 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的研究

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是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进阶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的研究有助于图书馆系列教育内容的“完整建构”。衔接过去一百年间,不同时空下的图书馆教育内涵,进一步找到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精神主轴。

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的探讨、研究、教学与阐扬是一个必须。图书馆学在一千年前与历史纠结在一起,一百年前和教育混淆同处,十年前又开始和信息交错换魂;图书馆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困难,在于学术理论上如何与其它学科主、从关系的厘清,找到自己真正的学术位置,探索自己本科学术的方圆。图书馆学应该不是学术上的菟丝花,也不是知识的葛藤。

以我个人从1973年开始陆陆续续的教学经验,一直未察觉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暮然惊觉,我自己和左右的同仁大都偏重实务实作性的专业训练教学,甚至如“图书馆法与图书馆国际组织”、“信息科学导论”,或者是“图书馆与大众传播”这样的课程都偏向传授实务实作的讲说,而较少涉及基本理论的方向性剖析。

二千年以来,不同阶段的人类文明诞生了不同阶段的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学研究。但是,不同阶段的图书馆学事实上是为人类社会解决相同的问题。换句话说,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的研究,首先需要掌握住图书馆学的“变”与“不变”。我们检视过去50年或是25年的各家论文,可以发现图书馆学是建立在图书馆的变动、转型与变律之中的研讨与研究,而绝少研究图书馆的恒变原因以及和“恒变”相对应的不变因素。事实上,图书馆的恒变与不变正是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的核心课题。

图书馆学基本上是一种社会科学,图书馆的变动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最近西方学者提出Information Sociology信息社会学,这是进一步讨论图书馆这方面“变”的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不变”,也充分反映出图书馆在社会体系中的基本存在价值以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元素性成分。以我个人最近几年的初略性研究,发现图书馆的“不变性”研究,在于能够透视图书馆的真正本质与存在目的。所以,在研究图书馆从自动化管理趋向变换化管理之际,往往亦把“图书馆的变”与“图书馆的不变”投入一个“对称”的思考中去衡量。

研究图书馆学学术的学术理论,须同时注重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变律”与“定律”这两个元素,惟如此,似乎这个学术理论才能浮现与真正诞生。3欧洲地区图书馆学研究

根据Leif Lorring的说法,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后,促进了欧洲各国的关系和联系,欧洲图书馆教育机构亦增加了许多互动,各国并发表了Bologna宣言,亦即The Bologna Process Towards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追求在2010年建立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高等教育领域,并使这个欧风系统全球化。

在Bologna宣言影响下,2005年百位欧洲各国的LIS教育学家,共同规划了一份LIS教育课程,European Curriculum Reflections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的反映报告,这份报告由西班牙,荷兰,英国,挪威,德国,立陶宛等六国的LIS的学术机关领衔,有100余位参与者提出超过500份书面意见,并且经过2500位的网络参与,分成12个分组讨论所总结而成,这份报告的内容集中在12个议题之下,分别是:①广域Meta-leve!LIS教学课程;②文化资产与文化资产数字化;③信息素养与学习;④信息查找Seeking与信息检索;⑤信息社会;⑥知识管理;⑦知识组织;⑨图书馆在多元文化信息社会的国际交流;⑨历史观点下的图书馆与社会;⑩调和欧洲文化的特色;⑾图书馆暨信息机构的理论与实务;⑿图书馆管理与推广。

这份具有欧洲风格的LIS课程计划,强调了文化内涵为LIS的重点,也把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纳入教程。LIS教育学者的心理极限,将影响从业人员的行为表现,预见集体的心理极限,必将影响未来的发展。欧

洲图书馆学风格中的数据处理学Documentation一直是一个特色。以法文名称会衔的“国际文献处理联盟”FID虽然进入历史的蛰伏期,资料处理学(Doeu-mentation)长久以来都是欧风图书馆学的重要部分,因此LID在欧洲图书馆界仍然是一个比较于LIS为更多人所接受的图书馆学称谓。

4 北美地区图书馆学研究

最近有一个四人专家组简称JITA,JITA是分别将四人小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为代表组串起来,他们是Jose Manual Barrueco Cruz、Imma Subirats Coil、Thomas Krichel and Antonella De Robbio四人,在JITA四人专家组分类下的“信息使用和信息社会学”这个部分,事实上也等于是现代图书馆社会学,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在这个领域内共计罗列了九项很重要的课题,包括:①信息使用和冲击影响Use and impact of information;②书目计量法Bibliometric method;③信息存在于社会Infor-mation in society;④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⑤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ics;⑥信息政策Information poli-cy;⑦信息传播与流通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dif-fusion;⑧信息需求和信息需求分析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⑨使用者界面和使用能力User interfaces usability。

四人小组特别把书目计量bibliometric列入信息社会,这是非常正确的认知,也具有深长的意义。书目计量bibliometfie有一连串的变身包括信息计量infomet-ric、网源数据计量webmetric以及科学计量scmntomet-rjc等,事实上正本朔源bibliometric一词即可涵括info-metric、webmetric。书目计量是一种针对知识行为的研究behavior study,包括作者个人知识习性和行为表现的研究,社会集体性知识行为的研究,并以统计方法呈现出这种知识行为的特征与图像,成熟的书目计量可以反映出知识成长的趋向。

目前,书目计量的研究尚处于蛮荒的原始阶段,2003年担任美国信息学会ASIST会长的Trudi BellardoHahn女士亦指出:信息科学研究者创出了书目计量学bibliometrics,以测量信息爆发Information explosion量,书目计量对于科技和学术的产生及传播,具有相当意义。我愿意指出:书目计量学的潜能和影响力尚未全面出现。书目计量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手段之一,书目计量也是研究信息社会学的起步,书目计量本身急待建立起一套系列性的方法。书目计量的初步完备,不仅可以测量各种信息在不同媒体与信道中的爆发,亦可以促成知识在量化计算后,进入到序列的合理状态。

崔蒂汉Trudi Haln女士2003年以美国信息学会ASIST会长的身份,反省反思:信息科学对于世界有什么贡献?她的睿智与自审能力指出除了上述“书目计量”之外,更包括自动化索引摘要系统、信息储存与检索系统ISAR、信息行为研究以及信息政策形成等四大“贡献”。

在北美地区的学术世界中,Information Science和Library Science是如此接近,甚至是一家亲。但是,在我们所处的学术界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港澳地区等,将library和information划上一个相等符号,可能还不是那么容易取得“无异议”,甚至异议可能特多。这方面的美国图书馆学研究,是值得我们羡慕的。

5 中文图书馆学的成学与建立

中文图书馆学Chinese Librananship或中国图书馆学科学Chinese Library Science的建立与成学,是一个值得好好思索的问题。就世界性的图书馆学发展而言,具有比较性研究价值者,才有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中文图书馆学研究在历史上的独特性成果,已然成为图书馆学门的重要分支学科如古典目录学,在信息应用方面亦由于中文文字的特性使然,促成中文信息系统在许多方面有别于西方罗马拼音文字的处理。中文的文献处理documentation,亦可自成一学,而成为中文图书馆学的重要部分之一。

中文图书馆学的特殊内涵与特色文化背景因素,其中无论是古典目录学的理论蕴底与演化、版本学的独树与文艺复兴,或者是现代信息学在词汇控制与索引系统中的比较研究,甚至是历代藏书、编书的大规模知识管理精神。在认真成学后,是可以在全球图书馆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中文图书馆学在各种识读能力落差ICT divide问题上,自古以来,有许多有别于西方文明的经验,从不同的书字史到文字统一的“恒不变”,从多语文并用的历朝历代文献,到不同文体的演变与演进等,都是这方面的研究资源。中文图书馆学在各种信息取得时的差别information gap,可以追溯到“孟母三迁”或更远的历史故事,官方的驿道与“报”以及清廷的七阁布局,则是另一种研究的重要资源。中文图书馆学在各别知识流布与创新过程中的差异问题,更可以上溯孔夫子“有教无类”的精神,九流十家的演变,性善性恶之说以及历来儒学发展中的辩证史程,中华知识的兴衰俱在其中。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是发展中文图书馆学的重要途径。中文图书馆学要跳脱“学科名词”的迷失与自我困局,前述的目录之学、版本之学、书法之学,甚至校雠之学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学”,均可纳入中文泛图书馆学的学术研究内容,再加入近代西风下所影响的新兴之学包括信息科学、知识管理、文献处理、图书与信息、信息管理等,以百川纳入海的角度看都是中文图书馆学成学的组成成份。新学与旧学的融合,能造成有如文艺复兴般的新兴学科:中文图书馆学,甚至直接命名为中文知识管理学。

6 泛图书馆学的共同理论基础

在主观与客观的条件下,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方圆,似乎必须要放弃“学科名称的我执”,不执着于称为“图书馆学”,或“信息科学”,或“信息管理”,或“图书信息学”,或其它等等。譬如台湾各图书馆学系所的名称,至少就有四种以上的不同称谓。各个名称和称谓自然就代表不同的意涵与研究范围,以其问的最大公约称之为“泛图书馆学”,涵括其学术研究的领域,并且找出共同的理论基础,才能划定本门学科自己追求的学科际当与成学后的宇宙方圆。

假若,我们可以找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泛图书馆学”,都有其“恒不变”的定律问题存在。经过辩证的证明,则泛图书馆学框架下的共同理论基础,便有可能确定下来。若如此,图书馆学的学术高度与际当的追求,可以成为一个目标去进行纯理论的研究、探讨。并获得学术研究上的丰硕与认可。

2007年4月6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我提出了“知识不饱和理论”可以成为图书馆学、信息科学和知识管理的共同理论基础。这个大胆的假设,尚须靠图书馆界的精英们,大家一起来探究、辩证与论证。

信息社会学范文第10篇

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在其主要代表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开篇即言:现在,人们经常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模糊――就觉得似乎更深。可以说,这也是米尔斯在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给出了一种颇具反讽和批判的警醒。接着,他又指出,造成现代人跌入陷阱感觉的原因往往是那些社会变革进程中一般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个人性因素所致。所以,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历史相互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其处境。

然而,要成功达到这一目的,并非易事。因为生活中每个人太习惯于局限在自己的视野,并受种种习俗、偏见乃至信仰的束缚,于是就容易缺乏一种对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者、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成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这些社会事实和关系网络愈发复杂多样,面对如此情境,只是依赖所谓的经验性常识,似乎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种超越常识之上的知识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在米尔斯看来,这就是要给予人们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即是一种心智的品质,它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以增进理性判断力,进而理解世事变故,不再局限于个人性的焦虑不安,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生活当中。

这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心智,主要体现为一种思想性的整体观。通俗点说,就是指每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变革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并掌握自身的命运,只有通晓自己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也才能明了自己的生活机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常识到知识的心智成长过程。很显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正需要用这样的新思维方式来反思和感受个人与时代何以会发展至此。

上一篇:文学社会学范文 下一篇:体育社会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