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11:58:29

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1篇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生产要素和工业产出品的科技含量高,更多地依靠高新技术和人力 资本,尽量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 级的传统工业品提升到更高级的创新工业品。要求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做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其综合表现就是大大提高以技术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和资本 利润率。要使负面的外部效应最小化,做到生态破坏小、环境污染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在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尽量把 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结合起来,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概括起来,就是降低 社会总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这也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区别之所在。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江小涓研究员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型工业化”的“新”,是 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具体说,有四 个方面的新意。

一新,这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 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 颐峭耆梢栽诠ひ祷?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 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甚至能够使制鞋这样的传统产业也变得面貌一新。江苏森达 集团在国内皮鞋业第一家建成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董事长朱相桂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 小批量的订单,森达不敢接,担心成本太高;如今有了这个系统,哪怕是一双鞋的订单我们 也能接。因为只要轻轻一点鼠标,系统就会自动设计出最优化的生产方案,成本并不比大批 量高多少!”

二新,这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 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 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 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三新,这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 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从而出现了失业问题。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 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中国过去的工业化是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 主导,并且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工业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十分 有限。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 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2篇

**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早日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笔者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要更新、起点要更高、投入要更大、环境要更优。

一、要用更新的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一是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从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提升,总量扩张,效益提高,主导地位初步显现,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全县发展工业的氛围不断增强,工业强县、工业兴县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发展工业的思路逐步清晰,坚持走“资源型”的特色工业化之路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发展工业的重点突出,壮大骨干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等取得新的突破。二是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走县域特色的工业化之路,做到了放眼全局,立足本地,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始终坚持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工业化为龙头,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工业发展,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企业以民营为主,把国企改革与扶持民营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做大做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加快工业发展与推动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三是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省市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完善了一些发展工业经济的制度,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湘西地区开发县,享有许多优惠政策,为我们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加速产业升级换代,为我们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好的机遇;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省市市场将持续扩大,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以交通、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工业项目,骨干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开发有了一定基础。另外,**具有较为丰富的水电、矿产、农林产品和土地等资源,这些都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二、要用更高的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础平台。为此,**县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科学规划了工业园。按照已经编制的工业园总体建设规划,进一步做好规划论证和工业园小区建设详规编制工作。二是明确了工业园定位和布局。根据省市区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将工业园定位为“农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旅游产品、机电产品”综合加工基地。围绕这个定位,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抓好矿产、食品加工、建材、冶金化工、旅游等资源型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延长水电、矿产等产业链条,抓好产业衍生型项目的开发。三是加大了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要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即依托政策建园区、向上争一点;滚动发展建园区,财政挤一点;借助外力建园区,企业投一点;聚集内力建园区,民间筹一点,从而很好的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搞好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企业项目建设土地储备,使工业园区产业聚集的“洼地”效应尽快凸现。四是促进了园区产业聚集。按照打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要求,以产业为纽带,以政策作引导,促使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内资源整合共享效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大园区骨干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对园区内现有的规模企业给予大力扶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同时,要努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服装、鞋业等招商引资力度,促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加快以柑橘、葛根、杜仲、石煤、镍钼等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加工利用型产业开发进程,尽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增强园区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政策优惠的投资洼地,设施配套的产业平台,要素聚集的发展载体,经济增长的辐射中心。

三、要用更大的投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抓好园区建设,必须靠招商引资,特别要靠招大商、引大资。一是认真落实招商责任。要广泛联系客商,特别是要发挥各地**老乡联谊会的作用,关注外出务工人员投资意向,有针对性地招商信息,举办招商会,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激活民间投资热潮。对引进的项目,要组成专门班子,落实责任,一抓到底。对投资规模大的重点骨干项目,要落实好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切实突出招商重点。坚持大小项目一起抓,突出抓大项目;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一起抓,突出抓产业项目。重点是把眼光瞄准战略投资者,引进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对一些战略投资者,可以给予比园区其他企业更优惠的条件来引进。三是不断改进招商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逐步实现由粗放式招商向专业招商、高层次招商转变。坚持以诚招商,贴心服务,做到推介**要坦诚,结交客商要真诚,服务客商要诚心,兑现政策要诚信。

四、要用更优的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必须真心招商、贴心服务,切实抓好环境建设。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凡是与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都要进入政务中心集中办公,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个窗口收费”。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规定取消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凡是规定取消的收费一律不收,凡是可以精简的程序一律精简。要切实抓好政策和制度落实。要组织开展对县直有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进行满意度测评活动,对其进行打分,对综合评分不及格的要给予相应处理,保障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实。二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要树立主动为客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中服务为超前服务,变应付式服务为高效优质服务,想客商之所想,解客商之所难,努力营造一个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着力制定让利放权的政策,在投资、经营、利益等方面,给予客商最大限度的优惠。对好项目、大项目,要优先、优惠供地。三是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坚持做到以诚待人、讲究信誉、慎重承诺、有诺必践,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努力塑造诚信为民的良好政府形象。要努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强化全民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四是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一方面,政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得以执法为借口,无故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随便传唤、扣押外地客商和企业负责人。另一方面要依法严厉打击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企业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园区建设施工环境等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对阻碍项目施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断水断电、堵门堵路等破坏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加大教育和整治力度。通过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让客商在**安心生活、铁心投资。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3篇

兵团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06年前10个月的运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1月至10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5.69亿元,同比增赢2.5亿元;重工业增速达到23.2%,高于轻工业19.4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工业,是2006年兵团上下一致的声音。而兵团各级对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必要性的认识空前统一,形成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良好氛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兵团工业克服了建设资金短缺、能源供应不足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运力紧张等不利因素,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大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在新疆天业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之后,兵团重化工产业正向纵深推进。在北天山,兵团重化工业的产业带已见雏形。

目前,新疆天业已经成为新疆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已形成年产聚氯乙烯30万吨、电石32万吨、烧碱24万吨、水泥35万吨、发电20万千瓦时的生产能力。2006年,天业又投资64亿元,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到2010年,公司年新增工业产值可达120亿元,年实现利税12亿元。去年前10个月,新疆天业的主营收入已突破20亿元。2006年的新年报肯定将改写这一记录。

2006年5月29日 ,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化工项目第一期9万吨电石项目顺利投产运营。该项目总体设计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联产40万吨硫酸钾,项目计划总投资33亿元,建设期为6年。有消息称,二期工程的实施,将使该公司2007年的电石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可以预见的是,6年后,伊犁河谷将诞生兵团另一个重化工基地。

9月29日,大黄山鸿基焦化公司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鸿基焦化”是以农六师为主投资商的大型资源转化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0万吨焦炭以及相应的焦油、粗苯、煤气等中间产品,最终形成生产精萘、纯苯、二甲苯等精细化工原料以及50万吨尿素、燃料油等20多种产品,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以焦炭为基础,集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

12月1日,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生产加工设备开始全面订购,标志着兵团又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天富煤制甲醇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煤气化制甲醇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最终形成以煤转化和能源化工为核心的,集煤、电、油、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生态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理念正促使一些师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快速发展。2005年,农十三师工业产值比“九五”末增长了222%。2006年前10个月,该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4%。农十三师以58.9%的增速高居全兵团之首。

兵团团办工业的恢复性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四师七十一团双新焦化厂、七团葡萄酒厂等企业已成为团办工业的代表。

9月25日,中国纺织业巨头华芳集团投资建设的17万锭棉纺项目,在部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投产。燕京啤酒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一期工程建设已近尾声。在石河子经济开发区,以此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兵团招商引资促工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权威人士介绍,今年,兵团将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为项目重点,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工艺技术装备,重点支持纺织、食品、建材、矿业、化工、农业机械装备和节水器材行业中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

去年岁末召开的兵团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传来消息,2007年,兵团工业新的发展目标已确定:将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8%。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两型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两型社会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来探索在资源、环境、人口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新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和环境友好实质上是一个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社会、公众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二、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

什么是工业化?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定义。中国的学者们在辞海中对工业化的定义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钱纳里对工业化的定义是:“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前一种定义的特点是将工业化与机器大工业密切联系起来,工业化的起点从采用机器大工业开始,并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即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上升为统治地位的过程,或者说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后一种定义的特点是将工业化与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变化联系起来,即将工业化的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不管上述定义有多大差异,但东西方学者都认为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工业化构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

传统工业化弊端在现代经济增长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发展的中心内容,而发展则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增长。但发展中国家在实施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时也产生了下述严重弊端:

1.将工业发展的目标等同于工业化的目标,单纯追求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脱离,其结果是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2.发展工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不协调。

3.用工业发展速度、GDP增长等指标衡量工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忽视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即“重物”不“重人”。

新型工业化的涵义为了避免国内外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弊端,在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之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一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一,它是与信息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它的特征之一。

国外的学者一般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阶段,也就是说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开始信息化的。而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就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广大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中国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时代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时代环境已大不相同,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之下。中国是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呢,还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步进行,相互促进?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正是后者。

第二,判断新型工业化的标准有五个:其一是科技含量高,其二是经济效益好,其三是资源消耗低,其四是环境污染少,其五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南边缺煤,东边缺电,北方缺水,西部缺财,因而长期存在着“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东财西引”的格局。要克服这一格局所带来的不利,最根本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高科技手段,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较低的环境污染,获得较大的产出和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新型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而不是单指工业领域采用信息技术,实现效益好、投入少、污染低。新型工业化是为了避免传统工业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弊端,诸如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单纯在工业领域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不了上述矛盾的。新型工业化的对象不仅包括工业领域,而且包括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求工业领域尽可能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而且要求农业领域为现代工业提供高质量的农副产品、高素质的劳动力、高容量的市场;要求尽可能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农副产品,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采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要求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尽可能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也就是说,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不可能游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之外。如果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不纳入新型工业化进程,那就很难避免传统新型工业化所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加剧。可以说科学的发展观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是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三、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工业化

(一)两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湖北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朝着“两型社会”的目标努力。要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大胆地解放思想,为中部地区建设“两型社会”探索经验。新型工业化也好,农业现代化也好,新型城市化也好,都要从建设“两型社会”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出发,时刻以“两型社会”的标准、要求,指导我们的经济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湖北的发展,建设好“两型社会”,最关键的还是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抓发展首先还是要抓新型工业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建立“两型社会”就会缺乏物质基础。两型社会是我们的最终建设目标,新型工业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物质基础。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和建议

武汉城市圈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因此,武汉城市圈建设要抓住机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改“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经济发展思路要彻底改变

首先是观念创新。“两型社会”是一个重视资源节约、重视环境友好的社会,只有大力发展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才能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过去我们走的是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水体保护问题突出。那么以后,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两型社会”就是发展的大方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转变以经济增量为重点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思维,始终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产力布局必须符合本地的生态条件,通过抑制污染、降低能耗尽快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也指出,改革试验的最大难点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他说,短期来看,高耗能的项目不能搞了,武汉经济圈的发展门槛要提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改变。这不但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能使发展的速度暂时会慢下来。但是,用新的观念、新的眼光去审视这样的改革,不仅最终会使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强,而且会给市民带来美好的环境、洁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

企业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出路。

第一,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体制。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并不高,大部分企业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企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其发展主要还是依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源的数量扩张,产品技术含量低。而企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因此,必须促进企业的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对生产的全过程监控体制,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企业除了要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长远,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具体地说,企业要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增加节能开发性、应用性的基础研究投入,注重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研究并开发能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我省近几年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逐步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关闭一些生产方式落后的高能耗小企业,扶持资产过亿企业的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环保,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升产业生产环境。

同时,资源节约型机制和环境友好型机制的专项思路也已成型: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以及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另外,武汉是“百湖之市”,仅城市中心就有40个湖,武汉正在将这些湖变成湖泊公园,为市民营造美好的宜居环境,还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圈内的洪湖、梁子湖的保护力度等。

2.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之路,为城市圈带来发展新模式

武汉大学博导伍新木在谈到城市圈建设的主要功能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武汉的纺织、服装业转移到周边的仙桃、天门和孝感的汉川等棉花集中产区,不仅促进了江汉平原的城市化建设,更有效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武汉市也缓解了“老大难”的排污问题。

首先,通过资源整合,结构布局的调整,武汉城市圈建设在探索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道路、新模式的同时,向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

其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武汉城市圈现有的交通环境,利用区位优势,依托武汉城市圈高新产业区、大工业集团,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体系,发展配套协作产业,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山水资源以及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风光旅游、文化旅游,以此带动旅游产业、服务产业。

第四,一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环保投入,切实降低工矿企业、冶炼企业的粉尘、烟尘、噪声污染,让企业彻底摆脱环境污染过重、资源消耗过多的包袱,焕发出青春。

此外,还要大力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进一步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社会经济滚动发展。

3.探索建立“两型产业”,发展无烟无污染产业

11月24日,中国第五届改革论坛现场,武汉市发改委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探索建立“两型产业”将成为武汉综合改革的重心。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统筹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和链条延伸;扶持现代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和互动。

目前,武汉的经济发展方向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国际金融服务业、物流产业等无污染的产业,争取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其余三极为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武汉有“中国光谷”之称,目前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而华工科技、长江通信、烽火通信则是光谷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在武汉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占居重要的地位。

建设两型社会,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凌,刘世庆.中部崛起: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3).

[2]罗以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思考[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3]项光勤.世界城市圈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5篇

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发展方式大转变,以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确保兵团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兵团内部、尤其是团场的管理体制,破除不利于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障碍,形成有利于实现兵团经济结构大调整、增长方式大转变,有利于兵团经济和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动力。

一、理顺关系,准确定位,积极构建有利于团场发展的运行体制

总书记要求兵团要处理好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兵团的特殊体制是由兵团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兵团既要履行“戍边”的使命,又要承担“屯垦”的责任。兵团的基础在团场,要正确处理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就要理顺团场的管理体制,做到角色定位准确,使“屯垦”和“戍边”两者相得益彰。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是推进团场管理、发展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纲领性文件。在团场落实《章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团场要通过组建国资公司,先将以往在二、三产业中出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划入国资公司,再将一产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团场小城镇区划中的建设用地划入国资公司,委托其监管和经营。团场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逐步向政府角色靠拢,一方面,依法向国资公司收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并享有属地企业税收返还收益;另一方面,强化对团场社会事物的管理和服务,履行好“戍边”的使命。国资公司作为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改善国资公司的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和投融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屯垦”的责任。

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要把对外开放和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与兵团内部资本嫁接,迅速使兵团经济和社会融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解决兵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可以迅速做大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带动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要把对外引进和自我培育结合起来。对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市场开拓有限的产业,不当老大,甘当配角,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控股,迅速做大产业;对有一定基础,但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覆盖面不大、经济效益不稳定的产业,要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资本融合。实现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各师、团场尤其是位居南疆的师和团场,要侧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长期以来,各师和团场针对本区域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布局并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具有围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加紧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构建有利于产业链各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产业。兵团和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优势,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在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侧重矿产资源产业的开发,加速推进兵团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兵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远近结合、以近为主,难易相权、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和基本原则。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做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要脚踏实地地抓好跟前的工作,避免近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起大落,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同时,各级各单位应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实干,决不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空想那些一时做不到的事情上,而贻误发展的时机。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兵团内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秩序,充分发挥兵团、师和团场的积极性,实现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集中力量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加强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的产业整合、企业并购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兵团内部尤其是师、团所具有的资源相对贫乏,更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内部的联合重组。要引入区域发展和大资源观,按照资源禀赋、市场分布,对南疆、北疆大的区域,各师所处的区域,若干连片团场小的区域,进行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吸收多方投资建立产业园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要企业化,经营要市场化。对园区形成的增加值和税收返还部分,要按照师和团场的出资比例,由出资人分享;园区和企业经营获利,要及时向股东分红;企业所需员工要择优从出资企业中录用。

坚持产权结构多元化,注重维护中小企业股东利益。股份制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确保对企业的科学有效治理。为了避免好的企业治理体制不能发挥应有效率的问题,兵团在对原有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新建企业时,应当按照产权结构多元化、基本形式股份制的要求操作。产权结构多元化,就是对涉及兵团和师团出资的企业,既不要搞独资公司,也尽量不搞国有股超过51%以上的一股独大,而是要大力提倡跨所有制、跨区域、跨隶属关系引进投资者,尤其是能够做大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产权同质出资人多个的股份制企业。基本形式股份制,就是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议事决策程序规则,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重大事项和公司日常工作时,一定要依法确保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据实获取红利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股东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企业的发展,股东才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投资回报。

按照专业化分工,构建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由一个产品向一个产业延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围绕产业链形成的企业之间的系列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日趋协调密切。兵团企业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突出主业,做精做强主业。当前,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关键是调动团场的积极性。龙头企业要强化管理,深挖潜力,增加效益,逐步建立原料最低保护价和以丰补歉机制,尽量削弱市场波动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震动;团场和龙头企业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出资组建的企业化合作组织,通过向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周到的服务,合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既能够降低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维护农户的合理利益,又能够使团场增收。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的形成,将极大地促进兵团工业化的发展。

聚集人才,尊重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流入的良好环境。当前,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但营造适应人才成长和成功的环境更重要、更紧迫。环境要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去营造。在识人辨人标准上,要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作为主要内容;在经济上,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与人才市场价值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和股权激励制度;在考核体系上,要把可持续发展、创利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强化任期目标,相对弱化年度目标考核;在政治上,要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机会,对在专业领域、企业所在的区域范围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兵团各级要珍惜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全力支持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大好局面,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群策群力,趁势而上,吹响大调整、大转变的号角。紧紧依托兵团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全力以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在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上高歌猛进。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职业教育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克服国内外种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GDP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各种数字反映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但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从产品看,存在着总量大人均小、产量多档次低的矛盾。从工业内部看,存在结构不合理、工业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等。从城市化水平分析,我国迄今仍有6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部门的速度缓慢等。

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0多年的不断积累,达到目前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他们走的是一条消耗大、重污染、综合成本很高的道路,而对于人口基数非常大,现代化水平较低的中国,路该怎样走,摆在了我们面前。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新旧行业更新的速度,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总结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

由此可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回顾中国几千年人口发展、资源变化、环境变迁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负担,资源消耗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已经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因此,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再走大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要抛弃老路,利用教育的支撑,依靠科技进步,寻求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根据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现状,大多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生产方式为主,这就要求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那些资源消耗少、能源利用率高、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按照“退一保二进三”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优势产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老路,而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合二为一,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同时紧跟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两个发展阶段的并轨。

所谓新型工业化,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坚持集约经营,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纵观历史,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蒸汽机技术应用的机遇,发动产业革命,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的核心技术当属信息技术,这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机遇。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我国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工业化进程一步跨越几个阶段,用全新的方式,利用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得到加强,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因此,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快速完成工业化的明智选择。

新型工业化的“新”表现在:第一,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个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带动工业化。第二,传统工业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型工业化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协调发展,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维护生态良好运行。第三,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普及,需要高素质的从业者。因此,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需要各类教育的支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新型工业化道路,说到底就是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道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要牢固树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根本,劳动者素质是关键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职业教育如何在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1.新型工业化可以对教育产生导向和推动作用

(1)工业化的发展,为人才培养确定了规格和专业要求,是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

(2)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为现阶段或今后一段时期人才的“新”提出了要求,将促进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

(3)工业化发展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实训设备、实习指导人员,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非常有益;

(4)工业化发展将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出口旺”将带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全面提升民族素质,提高中华民族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的繁重任务。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步伐。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因此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职教育必须及时更新专业,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规格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广泛的应用性人才。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在建设的“世界工厂”需要更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2.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还存在混乱,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格,没有立足当地的经济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第一线的劳动者;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院校大多校舍陈旧,设备落后和不足,硬件设施急需改善;

(3)许多职业院校师资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匮乏,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偏差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5)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够明显,适应社会需求、依托行业办学等不够深入,学生所学知识陈旧,难以满足现代技术的需要等。

3.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性职业人才。

(1)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搞好市场调研,研究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情况,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处理好短线专业和长线专业的关系,精心培育长线专业,及时开发短线专业。把职业教育办成企业需要的人才库,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开办专业的主要根据,以就业率的高低作为专业招生规模确定的主要依据。

(2)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培养知识型、应用型的劳动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上做大的调整,教学内容贴近实用性,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考核注重层次性、特异性和过程性,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要求等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使考核达到引导学习的作用。

(3)着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就业的广泛性和长远发展。重点培养的素质以“优良公民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为主;重点锻炼的能力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等。

(4)增加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如信息化技术手段、现代管理知识、专业新发展等,通过增开相关课程,向学生传授社会科技的最新发展;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职业教育不仅传授精湛的成熟技术,同时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

(5)要切实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实行多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重点岗位获得相应的证书;重视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引导学生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采用“订单式”模式,加强企业与学校联合,把实际工作需要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6)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开辟多种渠道,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实习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形式,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使教师在给企业的服务中提高自身能力,为培养合格毕业生打好基础。

总之,发展新型工业化,职业教育责无旁贷,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新型工业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找到联系的纽带,解决合作不好的症结,使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使之持续释放旺盛的活力,加快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

[2]周济.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技术教育,2004,6:5~6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7篇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互联网引导的新工业革命既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也可能是生死攸关的挑战。

新型工业化背景对于中国企业,意味着更加复杂和变化更快的生态环境。为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对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持续创新、开放整合、精益经营以及管理现代化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争取领先于同行。

中国企业面临的宏观生态环境

――全球化体系新格局。在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并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的缩小,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普及应用,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初现端倪。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相互之间开始从非对称竞争向对称竞争转变,客观上要求各国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工业国,正在构建新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联盟,应对中国的崛起。中国也正在构建多个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联盟。

――新科技革命与信息化浪潮。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资源和能力,为发展各国经济提供了巨大机遇,围绕信息消费及信息生产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又对人类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革命已经开始,出现一系列挑战,中国的产业结构、资本市场、产权保护制度、教育体系等等尚存在不适应技术创新的短板。

根据麦肯锡最新研究结果,在较低端就业市场,到2020年将出现2300万富余劳动力,他们的教育程度多为小学,或者几乎没有上过学。在较高端市场,我们预测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劳动力,相当于2400万的供应缺口。企业如果以低技能员工弥补缺口,可能影响生产率或者产品和服务质量变得更差。有些公司可能因为空置这些岗位不得不推迟发展或扩张计划。麦肯锡估计,如果中国2020年未能弥补该缺口,或将损失2500亿美元(约占2.3%的GDP),比香港或以色列的经济总量还大 。

――生态压力加大,生态文明理念兴起。全人类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挑战。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尤其严重。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治理在全球得到强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不符合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将受到各方面的抵制。企业生态环境维保成本显著上升。

――多元化文化相互作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最近几十年来,一方面全球化及互联网推动的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特别是民主潮流,对传统体制形成了压力和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违反商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现象普遍而严重,加大了社会治理的成本,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效益。

――半市场化的机制已经发挥到极致,经济结构化矛盾突出。经过30多年经济发展,中国以追赶发达国家为目标的半市场化的机制,包括重复先进工业化路径、刚性需求挖掘、成熟技术的应用、与政府职能强相关的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益等几乎已经发挥到极致,许多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消费结构出现畸形,人口红利快速下降,社会福利负担快速上升,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探索新的发展机制。

――中国的改革与转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财税、金融、城乡发展一体化、国有企业、市场体系、民主法治、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等方面,企业的宏观生态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

新型工业化情境下的产业生态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信息寻租机会减少。在Web1.0时代,消费者信息渠道有限,常常是媒体告诉我们哪些是好的,哪些值得信赖。因而,消费者选择商品与服务的权利有限,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赚钱的行为很难识破。到了Web2.0时代,消费者不仅方便比较厂商提供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平台,诸如点评网、口碑网、众言网等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体验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购买决策更加理性。

再例如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也可以利用商务智能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提升信贷决策质量,减少信贷风险。

――学习和创新速度加快,技术生命周期缩短。通常,一项新技术出来以后,在竞争对手跟上以前,可以打一个高净值的时间差。二战前后,这个时间差可能需要几十年,现在因为信息和知识传播速度加快,这个时间差可能只要几年甚至几个月。能够形象表达这个特点的就是IT产业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在至多十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大家把这个周期缩短到18个月,事实验证了这个规律。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NIAK的速度是每秒完成5000次定点的加减法运算,2007年使用英特尔酷睿芯片的PC机计算速度是每秒500亿次浮点运算,为ANIAK的1000万倍,当年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IBM的蓝色基因计算速度达到每秒367万亿次浮点运算,与ANIAK比较,正好是每20个月翻一番;2010年11月中国的天河IA计算速度为2570万亿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3年内把蓝色基因创造的纪录提高了70倍 。实际上,网络的传输速率几乎按摩尔定律增长;至于存储容量的增长速度,甚至比计算速度更快,大约每15个月翻一番。

――行业边界模糊,业务互相渗透,不断出现新进入者和替代品。如果说,诸如华为和中兴通讯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联想从微机行业,海尔从家电行业,谷歌从互联网行业进入手机行业,尚有信息技术相关性的解释,那么电子商务企业阿里集团会进入金融,从事IT制造的联想会进入绿色农业,则属于较为大胆的跨界经营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支付宝,2013年开始通过余额宝平台销售一支货币市场基金,一年后,余额宝管理的资产已超过5410亿元人民币(合870亿美元),规模相当于全球第四大货币市场基金 。不久,百度、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巨擘纷纷跟风,推出了一系列类似的产品。

――颠覆性变革频繁出现。技术方面,数码影像颠覆柯达长期称霸的传统影像市场;智能手机颠覆了传统的通信工具;小型数码播放器iPod颠覆了传统的音乐唱片行业。1999年全球音乐唱片销售额高达400亿美元,10年后的2009年,CD几乎消失,整个音乐市场(包括iTunes)缩小到不足200亿美元;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企业的“免费”模式大获成功,类似于App Store的平台战略得到广泛认可。

――创新成本上升。计算速度的提高意味着晶体管集成数量的增加,1978年英特尔8086处理器仅有30000个晶体管,2007年1月上市的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集成了2.9亿个晶体管。这就意味着制造设备的投入大幅增加,据专家介绍,建一套能生产45纳米工艺酷睿四核芯片的生产线总投资需要30亿-40亿美元 。

――个性化需求上升,品牌忠诚度下降。中国服装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2005年,中国500强品牌的平均寿命仅为1.5年。究其原因,这是由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喜好变化迅速所致 。

【 延伸阅读 】

“可持续制造业”时代的来临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又发生了三次相似的革命。1840年-1890年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运输革命”,新的运输工具是其标志性的发明;1860年-1930年发生了“科学革命”,廉价钢材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产品;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以及半导体的普遍应用引发了第四次大变革――“计算机革命”。这些革命印证了制造业的普遍规律: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价格降低、质量提高。

未来,在所有制造业中,技术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定制化逐渐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价值链将制造业进行分割,新的利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持续制造业”的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制造业的关键生产地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新的工业革命已经爆发。

人类的制造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第一个阶段是少量定制;第二阶段是少量标准化阶段;第三个阶段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第四阶段大批量定制化;第五个阶段是个性化量产。

我们现在正处于个性化量产阶段。这一概念推动了产品多样化从定制化量产继续向前发展。然而,这一生产方式甚少用于生产特殊到独一无二的产品。定制化量产和个性化量产的差别极其细微――丰田生产方式无法为某一单独客户定制一款丰田车型,但是个性化量产就可以轻松做到。

当3D打印技术成为生产的日常部分,大批量个性化时代就真正来临了。到2040年左右,利用3D打印技术为很多产品(从喷气式发动机到汽车)生产零件将成为主流,定制特定的相关产品以满足个人需求或生理需求非常重要。这类产品包括医疗植入物、助听器、照明系统及专业家具。随着新工业革命步伐加快,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和允许客户施加更大影响的情况下,提供多样化产品将成为越来越明显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4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4(1)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工业化道路建设;经济发展指标;科技水平指标;人力资源利用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2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14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再次提到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指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依然在四化中是首要的位置,但也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战略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本文从什么是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述,并重点对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

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经典工业化的概念来说的,由于我国工业化的条件和环境与西方工业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作为驱动力,有效地降低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人力资源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和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始终学习、创新、完善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2 新型工业化指标的设计原则

2.1 可比性原则

在选择指标时需要准确分析指标的内涵,参考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其数据的来源和统计口径需要进行一致性分析,通过借鉴和国内外的通常做法,将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指标进行量化,与传统工业化有明显区别,并使指标体系和评价在进行分析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2 动态可行性原则

选择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上,要不断考虑指标体系的变化趋势,并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相应客观条件进行指标的动态调整,以适应各地方的工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指标数据便于收集整理和简单明了,指标不宜过多但需要有可以量化的可行性和代表性,换算也需较为便捷,以确保选择的指标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和价值。

2.3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是科学、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和特征,也需要符合客观规律和国情及地方特色,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客观反映新型工业化进行中的相关综合实力及水平,由此来判断客观状态和发展趋势。

3 新型工业化指标的设置和计算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发展创新,不断学习为前提,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相辅助,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和谐发展,由传统粗放式工业化发展向高端专业化整合资源型发展的进程,所以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协调整合系统的概念,包含了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活、资源等各方面内容。借鉴国内外相关工业化阶段的标准,笔者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有以下6个方面共24项:

3.1 经济发展指标

重点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人均GDP、城镇人口就业率、城市化率。

3.2 科技水平指标

该指标反映科技水平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从大制造到强制造的具体反映,包括5个二级指标:研究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专业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转化比率、高新技术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

3.3 人力资源利用率

该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人员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包括4个二级指标:工业从业人员比重、全员人均劳动生

产价值、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3.4 信息化水平

该指标反映在工业化进程中利用信息化的程度,包括4个二级指标:人均邮电业务量、互联网用户数、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量、社会利用“互联网+”占比综合指标。

3.5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该指标反映工业化进程中对能耗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包括6个二级指标:万元GDP能耗(电量)(水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染治理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6 国际竞争力水平

该指标反映该地区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水平,包括2个二级指标: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高技术产品占商品出口量比重。

在针对地区差异应该在指标上选择体现地区绩效水平的相应结构性地区绩效指标,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零售消费总额、恩格尔系数、工业经济综合指数和进出口产值等,同时还应加入权重分析使指标有一定差别。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型工业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而且还是系统的概念,包含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活、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方面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增长率和质量水平,计算时,一般采用综合评分法的简单线性加权法K=∑pw。式中:p为相应的评价指标;w为相应的权重,可以从国家和相关统计部门的权威统计资料中采集有关数据进行带入,以评价该地区情况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具体情况。

按照上述指标分析计算,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界定和判断:(1)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60%以下,可判定为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初级阶段;(2)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60%~100%之间,可界定为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级阶段;(3)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100%以上,应视为新型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综合有关数据和参考文献进行计算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含量水平等方面出现了较快增长,但是总体分值还是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这对我国今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提出很多要求,在新形势下新型工业化需要不断完善和加速,这需要多方面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状况,找出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引导各职能部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新型工业化进程,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4 新形势下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分析

4.1 创新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

创新是工业化的动力保证,推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不断从创新中汲取能量,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还是基于模仿的创新,从长远来看,模仿创新会无形之中给工业化发展戴上枷锁,有可能会形成瓶颈难以逾越。突出自主创新是保证力,借鉴大国的发展模式,创新是形成强国的必然之路,通过自我强化和自我能力的统一提升,不断在工业化发展中升级突破,同时依托创新成果信息中心、创新孵化园等平台,将创新成果转换、整合,实现资源共享的集群效应。然后在创新成果转换过程中,不断反馈改进,促进再次升级,使产业能够引领市场、创造市场,使市场优势资源围绕创新不断整合升级,以达到新型工业化新高度。

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类想象需求,这两点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为了保障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度,不断围绕市场进行创新,形成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模式,保持产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在想象需求中,国家应继续支持教育、科研机构和行业创新群体一起,不断发挥想象空间,推动无限创新可能,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保障创新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驱动力。

4.2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

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概念已经是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运用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将原有传统工业化的界限打破,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工业化进一步增强拓展和深化。

传统工业向信息化改造方面有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1)在研究创新成果提升方面,通过专业信息知识平台进行学习,对标准、行规进行研究、升级和借鉴,促使产业、行业向世界领先靠拢,通过标准化、精准化、自动化使工业化依靠信息化不断提升能力水平;(2)生产制造方面,将产业集成、数据融合、技术链接等结合信息化平台,使整体系统的整体效率不断提升,单位能耗下降,价值不断提升,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柔性制造和订单制造,也会节省相应成本做到精细化管理;(3)空间经济整合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实体产业突破空间限制,OEM和代工通过互联网融合不断加强,产业的跨区域和跨产业生产将会运用得更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局面。

4.3 升级产业控制和服务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

做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其实也是加强对产品线的上下游控制与服务化,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思想。

在上游环节,企业需要获取更大利润,就需要将研发、设计、标准、创意等元素转化成价值。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将应用和服务转化成为实际价值,如专利的申请和使用的平台也是信息化表现的一种,这可以实现企业与产品顶层设计的对接,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整体质量。在中游环节,工业化主要体现在原材料质量、制造工艺水平和同整体行业单位制造成本的对比,企业可以运用多元化生产,建立柔性生产系统和社会化协作代工等生产运营模式,使工业化有效地适用市场化的有机融合。在下游环节,针对市场变化进行工业化科技转化和升级,引领工业化发展方向,企业与消费市场互相反馈,树立产业产品文化形象,提升产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

4.4 金融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

金融化是经济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必然产物。工业化的升级必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金融产业根本上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相比传统性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对于国家、行业所感兴趣的方向,资金会不断输入,以促进该行业的加速发展,金融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推手和加速器。在具体运用中,金融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导,扶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也使金融业收益增加,两者利益共同。在运用资金方面主要有3个来源:(1)银行及民间借贷和投资资金,此类资金受政府和政策的影响较大,获得时间较长,需要有良好的发展基础;(2)受助资金,此类资金一般金额较少,局限性较大;(3)企业募集资金,此类资金数额较大,运用成本低,缺点是产业初期较难获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营造金融与实体经济整合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打造融资环境,使实体经济能有效快速发展成长转型,并创造经济效益回馈金融产业。

4.5 生态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

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表现从单一生产领域向全流通循环体系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整体产业链中,应更注意构建全流通循环经济的体系,在该体系中将生产、交换、消费、反馈等环节树立价值观念,实现整体价值体系的建立,通过在消费、反馈等环节要求新型工业化适应环境变化要求,进行升级转型。在大环境中更加注重最终产品对环境和自然的和谐,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循环体系中,把环境因素也作为消费者指标,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给予的物质,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先破坏再修复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价值环境的循环发展。

5 结语

新型工业化是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的新发展,它结合了现代工业对经济、科技、环境、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是不断融合时展要求、不断保持先进性、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之路,是为了满足人的自我提升创造动力的基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国在发展模式、科技政策、金融体系、产业政策、外资政策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2] 闫海强.高新技术价值、新型工业化水平与地区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以欠发达地区宿迁市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2).

[3] 谢德禄.建立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3).

[4] 杨||.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分析[J].经济管理,201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工业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B2015430)。

新型工业化范文第10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它和传统的工业化有什么重大差异?实施新型工业化是否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于上述问题的科学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理论,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什么是工业化?

什么是工业化?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定义。中国的学者们在辞海中对工业化的定义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钱纳里对工业化的定义是:“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前一种定义的特点是将工业化与机器大工业密切联系起来,工业化的起点从采用机器大工业开始,并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即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上升为统治地位的过程,或者说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后一种定义的特点是将工业化与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变化联系起来,即将工业化的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不管上述定义有多大差异,但东西方学者都认为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工业化构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

传统工业化弊端在现代经济增长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发展的中心内容,而发展则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增长。但发展中国家在实施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时也产生了下述严重弊端:1、将工业发展的目标等同于工业化的目标,单纯追求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脱离,其结果是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2、发展工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不协调。

3、用工业发展速度、GDP增长等指标衡量工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忽视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即“重物”不“重人”。

新型工业化的涵义为了避免国内外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弊端,在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之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一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一,它是与信息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它的特征之一。

国外的学者一班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诸阶段,也就是说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开始信息化的。而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就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广大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中国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时代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时代环境已大不相同,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之下。中国是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呢,还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步进行,相互促进?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正是后者。

第二,判断新型工业化的标准有五个:其一是科技含量高,其二是经济效益好,其三是资源消耗低,其四是环境污染少,其五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南边缺煤,东边缺电,北方缺水,西部缺财,因而长期存在着“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东财西引”的格局。要克服这一格局所带来的不利,最根本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高科技手段,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较低的环境污染,获得较大的产出和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新型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而不是单指工业领域采用信息技术、实现效益好、投入少、污染低。新型工业化是为了避免传统工业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弊端,诸如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单纯在工业领域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不了上述矛盾的。新型工业化的对象不仅包括工业领域,而且包括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求工业领域尽可能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而且要求农业领域为现代工业提供高质量的农副产品、高素质的劳动力、高容量的市场;要求尽可能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农副产品,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采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要求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尽可能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也就是说,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不可能游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之外。如果农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不纳入新型工业化进程,那就很难避免传统新型工业化所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加剧。可以说科学的发展观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意义正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既然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和信息化密切联系的,在实践中我们当然就要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新型产业加以扶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越强,对工业化的带动力就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地区都要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而意味着每一个地区都要尽可能发展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术制造业则是在一国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的。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游则旅游,不能片面地、不分地区,不分条件都上工业项目。

中国虽然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但中西部许多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许多地方政府官员认为:既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工业。但现在的环境条件已和八十年代初大不一样:其一是中国不再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工业总量已经很大,发展工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已比八十年代初高;其二是中国已是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上工业项目需要高投入、高技术、高人才,需要承担高风险。而这些条件正是中西部许多地区所不具备的。一方面处于工业化的初期,缺少资金和人才,另一方面又要上工业项目,怎么办?于是就勉强上一些五小项目和低水平重复的工业项目。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背道而驰,从一开始上马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当前出现的某些领域的经济过热,某些地区盲目上工业项目的现象,就其认识根源来讲,与误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有关。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千差万别,有些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有些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有些地区具有发展现代旅游业或商贸的条件,无论发展那种优势产业,只要是在尽可能采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都应视做是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应视做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地区分工。那种不看条件,从中央到省市,到县,到乡镇都搞工业园区的做法是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偏离和误解。

3、中国所选择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是将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能走国外工业化的老路,而要既打破常规,又按科学规律办事。

4、新型工业化道路既然是一种过程,那么在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到流通,从供给到需求,都要体现新型工业化的精神和思想。从这种意义上讲,新型工业化也是一种新的思想和思维。

上一篇:辐射防护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式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