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2-21 00:39:07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fine management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Eighteen major 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 adhere to the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wn mutual coordination of benign interac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Visible urbanization progress in the future is no longer a reinforced cement type "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formation city, smart city.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onnotation; thre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 “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 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 “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 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 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 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 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 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 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 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 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 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 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 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 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 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 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分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 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 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 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 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 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 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 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 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 相反。 (7)城镇联动紧。我们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 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 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 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 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 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 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 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 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 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 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 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 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 戒。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新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即整个国家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体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当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收入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村也拥有与城市相近的基础设施。具体还包括:

①.新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总体背景,拥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体系,“内需为主、消费支撑”的需求体系,“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结构体系,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企业结构体系,充满活力的经济。

②.新型社会。以新型社区、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社会管理为基本要素,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社会阶层橄榄型的包容和谐的社会。

③.新型环境。城镇主导背景下的城乡,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节约,环境保护有效,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共同塑造绿色低碳的环境。

(2)新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市民化

①.让所有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这三项城镇化的占比大致各为30%,其他形式的城镇化占10%。人口城镇化的新内容是让这三类人群尤其是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原来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当是保障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享受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

②.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主要有三个区域:老城区、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城镇化的新内容是: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减缓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的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③.着力克服“城乡病”,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因此,防治“城乡病”,确保城乡健康发展和城乡双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3)新的基本动力是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日益信息化以及重大技术突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

①.新的拉动力。

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需求拉动力。

②.新的推动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供给推动力。

③.新的源动力。

信息化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了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4)新的发展方式是内涵集约增长

①.提升城市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充分利用有关地上地下城市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②.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依托合理的城镇及乡村空间布局和便捷的联系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③.完善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功能。完善和配套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外部经济的作用。

④.培育和利用高端要素。改变过去依靠物质资本投入和资源大量消耗的做法,利用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2篇

郁鸿胜,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主持承担了部级重大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部委办、上海市政府等重大课题十多项,出版专著数十本。在《求是》等各类刊物、文章200余篇。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走一条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 E .Sti sli tz )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 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一、是该称“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在我们很多的用词里,常常有时称城市化,也有时称城镇化,到底是应该用那个词呢?城市化和城镇化,在英文中表述是同一个词:urbanization。所谓城市化,是一个学理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可以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其最本质的内涵是: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所谓城镇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这一词的出现显然要晚于“城市化”。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有20种以上。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城镇化”的定义: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目前使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范围来看,学术理论界从学理的角度出发更愿意提“城市化”。从实践和政策设计上,更多的提“城镇化”。

从我国的现实发展的进程中,用城镇化概念更为现实些。比如,我国设市的城市有655个,其中,人口超过100万以上城市有122个,50—100万人的城市有118个,50万以下城市就有400多个,还有19239个建制镇。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也就是说,我国13.5亿人就有50%的人生活在城市(镇)。由于我国的城市是处于一个人口承载力与资源供给都比较弱势的环境之下,中国有400多个城市是缺水型城市,其中200多个城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就根本无法容纳近7亿多人口的生活空间。我国实行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方针。因此,我国的城镇是中国人口转移的主战场,不是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城镇化”的内涵演绎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首次提出,中国的城镇化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是根据我国的土地资源少,耕地更少。城市用地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的国情,迫使我们要走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而提出的战略设想。在城镇化的道路发展上不要那种初级工业化阶段的城镇化,而是城镇化必须要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决不步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源破坏的后尘,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弯路,必须走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十六大报告还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完整的表达。

党的“十七大”报告补充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涵:“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第一次将小城镇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具体来说,“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走好三条具体的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个提法为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战略基础。

党的“十”报告对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在新型城镇化内涵表述上,我们可以来这样理解新内涵: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就是相联工业化良性互动,相融合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制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方法就是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城市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能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重点就是公共服务、户籍和土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目标就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大致上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和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阶段是以建立国家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城镇土地、产业和人口有计划按比例地计划经济稳步增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1953一1958年, 国家开始进行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国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大规模的重化工业项目建设纷纷上马,重化工业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农村土地、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工厂的劳动者、需要一定规模的城市和城镇人口规模。这个时期中国拉开了城镇化的帷幕。

第二个阶段是逆城镇化的徘徊阶段,特点是工业化停止不前,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从1958一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 由于“ ” 和“ ” 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运动干扰, 中国一度出现了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思潮 ,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工人被动员返乡支援农业,全国千百万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业经济大幅度下降,逆城市化的政治运动比比皆是。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三阶段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特点是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催生了工业化迅猛发展,全国出现了数亿流动人口大迁移的壮观景象。从改革开放的1978 年至今, 我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的向我国转移,产业投资的多元主体,突破了按计划经济控制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全国的流动就业规模迅速扩大,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水平增长较快。

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作定量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城镇化对发展带动的影响。根据国家官方的数据,在2011年中国总人口为13.474亿,其中城镇人口为6.908亿,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达到了51.3%,首次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从2010年的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55%的对照基数来看,以及参照欧美等先进国家的高城市化率,如美国82%,德国74%,日本的66%,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无限的商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有专家测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为3 个百分点左右。就可以有15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平均每年至少创造出150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增加投资和拉动消费,成为推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专家初步推算,2010年,农民工的年均消费支出在6000元左右,相当于城镇人口年均消费水平的50%。农民工占城镇人口的37%,但只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因为农民工收入主要不在城里消费,消费只占收入的40%。而在城里的消费又以食品消费为主,只能占到50%。有资料表明,目前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如果是举家迁移,并且恩格尔系数能降到40%左右,那么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就可能增加到7000元左右,相当于城镇水平的75%。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在城镇流动就业的农村人口举家定居问题,有可能带动城镇低端房地产市场以及工业制成品市场的消费,并带动农产品的商品消费。

二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社会事业的重大影响。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根据哈佛大学德怀特·铂金斯的估计, 未来二三十年内, 中国将会有2-3亿人甚至5亿农民进城, 按每人2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 就会产生40-120亿平方米的潜在住房需求。这对住房的需求又将派生出对住房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的需求。

据专家测算,在城镇化进程中,每增加1万城镇人口,可以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8亿至10亿元。如果按我国每年增加1500万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城务工,可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1.5万亿元。城镇化需要大量的生产性投资,以创造就业岗位并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品需求。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要对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规划建设,要对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要对商贸、金融等各类服务业的设施进行建设;城镇化需要大量房地产投资,满足住房需求和工商业生产经营需要。从全国来说,城镇居民每年将多增加近20万亿的国内消费需求,将会快速拉动我国内需。

三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推动了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的生产业和推动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业。城镇化有利于城市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城市的发展质量,城镇化也扩展了城市空间,增加了城市的数量。2011年,我国共有655个城市,比1978年增长了2.4倍。小城镇数量达19249个,比1978年增长了8倍。其中,20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达36个,增长2.6倍;100万—200万城镇人口城市达83个,增长3.4倍。各类城市人口3.4亿,占城镇总人口的57.6%;县城城镇人口1.2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0.3%;小城镇镇区人口1.3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2.1%。

从目前全国2.2亿的进城农民工来看,在总体布局上是向沿海省市迁移。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这六省市承接了我国流动人口总量的85%。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施战略布局,规划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体系,在东部地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在中西部,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如果将一些中等城市的平均人口规模增加到100万人,对全国的上百个城市来讲,则可容纳6.55亿人,超过了现有城镇人口的总和。我国目前县城城镇人口平均为7万人,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为7845人。如果每个县城平均人口增加到10万人,那么对全国来讲,就可以容纳1.6亿城镇人口;如果每个小城镇平均人口达到1.5万人,那么对全国来讲,就可以容纳近3亿城镇人口。

四是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实现节约农业土地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人均国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节约土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针。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面积户均高达2.42亩,人均约180平方米, 是城镇人口人均占有建设用地面积的2倍多。如果按照每年从农村转移出1000万人口计算,可为国家节约1800平方公里土地,

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乡镇企业(转制企业)的土地资源节约有效利用。据统计90% 的乡镇企业(转制企业)分布在自然村, 7%的乡镇企业(转制企业)分布在建制镇, 仅有1%乡镇企业(转制企业)在县或县以上城市。分散的乡镇企业(转制企业)使占地规模增加了约30%左右。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施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原则,提高土地产出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内涵特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43-0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内涵与特征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的迁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漫长过程。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不仅低于城镇化率70%以上的日本、韩国,更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是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质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漫长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的转化过程,四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城镇化冠以“新型”二字,就包含了对过去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对路径的选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以人为本[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人口城镇化,注重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实质提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目前由于“半市民化”问题突出,大量进城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要把促进有能力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是优化布局。[1]优化布局就是要推动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网络式对接与延伸。以河南为例,在布局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提高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大力推进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和县级城市扩容提质,有重点地发展中心镇,健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以大带小、以小补大、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生态文明[1]。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四是传承文化[1]。传承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近年来,不少地方城镇建设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人情味淡薄,吸引力缺失。中原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城乡关系深刻变革的新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自身所蕴含的各种红利将近耗尽,同时随着环境与条件的逐步变化,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以河南为例,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主要产业就业支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的需要,出省务工农村劳动力超过1 100万人;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大量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两栖状态”;三是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农村配套改革滞后,农民转市民后财产权益的保护和实现机制尚不完善;四是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扩张过快,占地过多,用地粗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五是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六是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和水平滞后于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趋势,个别地方出现了“城市病”的一些现象,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对城镇化工作方向、重点把握不准,一些地方在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实践中偏离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跟风赶浪、搞大呼隆,政府干预过多,干了很多本由市场决定的事,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新村搬不进、旧村拆迁复垦难、财政债务负担重、运转难持续,正如指出的“如果城镇化路子走偏了,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则可能积重难返,带来巨大风险”[1]。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1.遵循规律,积极稳妥,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超越现实发展条件而急于求成,不能盲目大干快上,由于受城镇化受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总结中国实践、借鉴世界经验、立足时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搞行政命令层层加码,把提高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作为硬任务,不要揠苗助长,一哄而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要提升质量。新型城镇化是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发展过程[2]。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的“无形之手”用够,政府的“有形之手”用好;处理好城乡关系,不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绝不能非法剥夺农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搞城镇化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要协同作战,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关系。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2.突出就业导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全国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全国已经有2亿多,河南省有2 600万农民工和其他人员在城镇居住,处于“半市民化”状态,首先要解决好这些人员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技工、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城镇落户率,应该尽量把他们稳定下来,而不是人为大幅度吸引新的人口进城。落实好已经转移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必须牢牢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城镇集聚的产业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来决定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要靠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

要靠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中工作不好找,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缺乏技能。因此,要把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全民技能水平作为事关长远的战略来抓,围绕转型升级,以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为重点,把“80后”、“90后”农民工都能得到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在强化就业导向基础上,强化住房、教育“两牵动”。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要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与城镇户籍人口同享受住房保障待遇。保障农民工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不得跟风赶浪,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得盲目大拆大建,逼农民进城,让农民“被落户”、“被上楼”。

3.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土地问题始终是城镇化的焦点和难点,关乎发展大业、民生大计。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加快征地,出让土地,获得丰厚的土地财政,导致土地快速非农业化,土地征用催生失地农民,农民权益受损。有些地方,农村“建新不拆旧”,耕地侵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乡村病”日趋严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诸多土地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亟待破解的首要难题。

要严守底线,管住总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土地,农业现代化要保证土地数量和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决不允许借占补平衡之名,占用好地,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要坚持发挥规划管控作用,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大力推进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逐步地搭建节俭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坚持市场化运作,提高指标流转收益。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

4.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指出,财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1]。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和奖补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下转172页)(上接144页)务支出持续稳定增长。要着眼于“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推进与城镇职工、居民保险整合,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异地衔接,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污染处理、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创新投资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挥好其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提供规范透明、成本合理、期限匹配的融资服务。要放开市场准入,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探索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公商协同,以商补公,搞好土地储备和两级循环开发,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并合理分配,提高用于城镇建设的比例。

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创新城镇化管理机制。要突出建管并重,服务高效,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指出,城市建设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1]。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避免走弯路。基本要求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增强文化魅力,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力气去遇山推平,弯曲的河流改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要求,“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特别要保护一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城市的竞争力、活力、魅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这些年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管理不到位有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对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只重建设而忽视管理,将给社会稳定埋下很大的隐患。因此,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随着城市发展及时调整完善社区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让农民“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因此,必须自觉把握城镇发展规律,产业成长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增强运用规律科学决策的本领。推进城镇化方向必须对头,路子必须走正,不准破坏青山绿水,不准一味求洋求异,不准造新城为鬼城,不准让市民成为流民,不准一届政府一张图,不准乱举债摊大饼,积极稳妥发展,避免犯难以纠正的历史性错误,既要对现实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更要对人民负责。

参考文献:

[1]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5.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 水平 内涵 改革

中国城镇化水平现状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研究指出,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城市化数据的研究,建立包含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发展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将中国的城镇化数据与之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偏差逐年扩大,即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另外,与同等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也显得滞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原本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就相对较少,而重工业更少。根据研究,以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也说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与常态城市化水平、同等工业化水平等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都比较滞后。与美日韩三国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也明显偏低(见图1)。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未来的城镇化空间仍然很大。从毛城镇化率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已经超过50%,但离70%的水平还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以70%的城镇化率和每年1.4%的发展速度估计,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13年左右。考虑到我国目前户籍城镇化率(真正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

(一)区域上更多着眼中西部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正相关。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4%,而东部为60.8%,中部和西部仅为45.5%和43%,东部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有趣的是,中国劳动力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异地城镇化率偏高,比如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外务工的比例超过60%,虽然这几年趋势下行,但是仍处高位。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城镇化区域的一个变化将体现为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会加快。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看,要素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国家的扶持政策等正在逐步带动人流和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发展。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也相对成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土地等要素成本也明显提升。原先在东部发展的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寻找新的目的地。从比较优势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成本也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完全有能力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中西部地区的GDP、投资以及工业占比都逐步提升,外商去中西部投资明显增加,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如果发展顺利,中西部将成为国内的生产基地,而东部地区将成为消费基地。这必然也会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镇规划上更加强调城市群和小城镇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主要推行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分别以江苏集体经济和浙江私营产业为载体的小城镇化为代表。江浙地区的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出现产业负载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不经济等问题。上世纪后10年至本世纪前10年,我国实施了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化,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中拉美化、大城市病、城乡二元化等矛盾。

十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方向,将侧重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城市立足解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县域、村镇形成小城镇网络,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市群建设辐射更广阔区域,解决大城市承载能力的问题。已有成熟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城市群对周边城市都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果。未成熟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大,将带动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半成熟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通过这些城市群的带动,将使得区域性的城市发展提升为全国性的城市发展。

(三)产业上更加依赖服务业

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过度城镇化和偏低城镇化的现象。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服务业的提高相一致,但是相比同等工业化水平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处于偏低水平。导致中国城镇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过度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并不强。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其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图2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GDP增加值占比与就业占比,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就业占比,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两者相互促进依然大有作为。但是,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城镇化相比以前更要依赖服务业的发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越来越多劳动者就业问题的需要,二是增加城镇承载能力的需要。可以预料,如果实现国家规划的城镇化水平,将增加数亿人民进入城镇生活,那么服务业尤其是和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必须具备的。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第三产业,而且大有可为。

(四)生活方式上更加强调农民的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公共服务差异大,这一现象既存在于城镇人口中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居民之间,也存在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必然要逐步解决城乡人民的公共服务差别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已经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使得现在2亿左右户籍在农村、生活圈子在农村的城市流动人口能够真正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体面生活。这是新型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基建等体系支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转变,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提升,以消费为例,过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民的3倍,如果进城农民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消费的倍增效应将更加明显,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配套改革

(一)财税体制改革

户籍的差别在公共福利的差别,在财政覆盖人口和覆盖水平的差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财政只有从目前的户籍人口财政转变到常住人口财政,从城市财政到转变到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才能有效地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之一是公共服务差异大,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户籍制度,认为户籍制度是罪魁祸首,但是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税体制。如果财税体制理顺了,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差异大的问题都会轻松解决。作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自然是多发展企业,同时也希望外地人到当地的企业打工,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但是并不希望外地打工者成为户籍人口,因为会相应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分税制体制,完善地方税制。

(二)户籍制度改革

在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有序推进。十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户籍制度试点,在探索中前进,预计今后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将逐步推广开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户籍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户籍制度改革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制定公开透明的城镇落户政策。根据2013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6号文),成为城镇居民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优先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另外考虑到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避免只是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预计国家也将对户籍制度改革进展比较快的地区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激励。

(三)破除垄断

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破除垄断、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是否能够平等地进行竞争,在一些领域是否对民间资本有歧视的问题大家有诸多争论。从掌握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比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占比偏高。从投资的占比看一般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基本上实现了公平竞争,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明显。垄断导致的价格高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可实施性和紧迫性看,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最有可能先行引入民间资本。

(四)收入分配改革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收入分配改革必不可少。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提高收入水平,更主要是建立一个不同经济主体,包括不同所有制企业、城乡居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既包括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在这方面,我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金融改革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想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改革、引进新的金融工具、制定并改变规则,对一些有综合收益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持。即使在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日本,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地方债也占有20%左右的比重,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贷款、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因此,迫切需要丰富融资手段。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改革能够大幅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化解银行风险,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资本市场很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4.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2-0004-06

作者简介:江泽林(1959-),男,安徽安庆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这对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我们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要求。

新型城镇化要在“新”字和“人”字上下功夫。与传统城镇化相比,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上,一个是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摊大饼”式发展向限定城市边界、培育城市群、组团式发展转变;一个是城市发展重心的转变,即由过去在城镇化中重物轻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明确要求西咸新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根据中央要求,结合陕西省和西咸新区的实践,我这里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谈谈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决定的。

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是通过一系列生产要素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要素水平来体现的。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升级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农业”“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商品交换)”及其“城堡”“市场”等要素形成,为后来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产业的发展及每一次的产业升级既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质变,同时也反映着产业进一步巩固提高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农业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这是第一产业发展的成果。这个成果为第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和原材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劳动力及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投资需求看,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对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提出要求。从消费需求看,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远大于农民。这些需要的产生,强烈地呼唤着服务业出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巩固了第二产业发展的成果,而且为教育及科技进步开辟了广阔空间,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生产力发展与产业升级和非农化与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我们可以将前面的分析简要概括为:第一产业(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农业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为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产业在消化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产品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完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投融资需求、社会服务需求,必然呼唤着生产业和生活业出现,从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律通常是: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呈抛物线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方向。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带来了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和社会资源的集合,必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最终促进了人的发展。所以从这一角度说,实现城乡居民美好新生活是城镇化追求的最终目标和不竭动力。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强大动力。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产业升级是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并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不断满足和扩大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城镇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无论是居住条件、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文化生活等,城镇整体上高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给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之间的相关联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见表1)。

表1 经济水平与城镇化率的相关联系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从我国情况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将我国城镇化水平分了五个区域:一类是北京、天津、上海;二类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三类是湖北、河北、黑龙江等;四类是四川、陕西、江西、安徽等;五类是青海、甘肃、贵州等,通过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关联度分析,二者之间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城镇化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也反映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来源于城乡居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城镇化发展必须符合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否则城镇化最终将会失去发展动力。

结合陕西省省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来看,去年全省一产、二产、三产所占比重分别是9.5%、55%、35.5%。近几年陕西省产业结构比重发展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升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其他发达省份目前第二产业比重是从高往低降,而我省却是一直往上升。有人提出,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否在向相反方向变动。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陕西的工业化还没有到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抛物线的顶端,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陕西省推进城镇化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动力。

西咸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实现新区内城乡居民美好新生活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规划,限定城市发展边界,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方式,强调“大联通、小布局、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努力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成本攀升等城市病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努力把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农村美好的环境结合起来,让城乡居民共享美好新生活。我认为,这一发展要求体现着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集约节约高效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文化、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社会资源在城市集合的过程,必然有利于节约集约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优化布局、集约高效”是新型城镇化一个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据统计,我国土地城镇化速率与人口城镇化速率的比值,1990-2000年是1.71倍,2000-2010年上升到1.85倍。由此,有人认为城镇化导致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我们认为,这恰恰是传统城镇化、“见物不见人”带来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在城镇化发展中没有实现相应农村人口的迁移落户和农村土地的有效集约利用。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26%,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必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西咸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方式,按照“组团式”发展模式优化城市布局,努力形成“大开大合”城市发展格局。“大开”,即水为脉、绿为基、路为廊的广阔空间延伸,以渭北帝陵风光带、周秦汉古都文化带为支撑形成“人”字形大遗址保护带,重塑渭河、泾河、沣河三条生态长廊,贯穿绿色廊道于城市组团之间,营造大水大绿的生态环境,形成开敞疏朗空间格局。“大合”,即在大面积绿地和现代农业的绿色基底中,限定城镇发展边界,建立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小城镇―优美小镇构成的点状市镇体系,强调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和功能复合。着重打造多层次的综合交通网络:对外交通方面,通过高速铁路实现与武汉、成都、重庆、兰州等中西部城市的快速衔接,构建覆盖关中城市群的高速城际轨道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与关中城市群地区的快速联系;内部组团之间,建设城市轨道与有轨电车,打造30千米核心层半小时通勤圈及组团1小时交通圈,并结合“七横四纵”的快速路和“六横两纵”的干线性主干道建设促进组团之间的高效联系。同时注重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形成“休闲廊道贯穿、通勤廊道内部集散”的自行车网络结构和“五横三纵”的步行出行系统。

新区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实现节约利用土地和提高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目标,形成集约节约、清新优雅、便捷舒美、健康时尚的现代都市美好新生活方式。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将城市的发展向“三维立体式”转变,以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嵌入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功能,建设物质和精神要素密集、具有综合功能和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城区,并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发展,将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相结合,打造七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带动周边区域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依托核心城区打造功能建设居住、消费、休闲、生产、生活综合配套的特色小镇,集聚现有的农村人口,承载经济社会综合功能,并通过村镇适当合并、土地复垦、农业现代化等途径,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以中水回用为核心的水循环系统,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推广红外开关等节水设施,采用灌溉自动控制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在能源利用方面,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运用、推行装配整体式节能住宅、建设冷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系统、鼓励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汽车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新型城镇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条件的均等,简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服务的机会是平等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制度改革。2013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相差17.7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迫切程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根据各类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100万―300万人口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300万―500万人口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明确了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总体方向,是户籍改革的重大突破。规划还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这既强化了政府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责任,又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预期和选择。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对人均耕地0.3亩以下,在册农业户籍16周岁以上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范围。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每年按我省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缴费补贴,除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权利和公共卫生权利外,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每户至少安置一个劳动力就业,降低了村民变居民的成本。

2.深化公共服务配套改革。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与市民、新市民和老市民的城镇“新二元”社会结构矛盾逐渐显现。农民工进城后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方面改革相对滞后,从而使长期徘徊在城市门槛之外的农民工、新市民很难迈进城市门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全国平均约为13万元。成本测算主要包括六项成本: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养老保险成本、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管理费用、保障性住房支出。预计2015年-2020年潜在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将超过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将超过5000万人。按此计算,至少需投入39万亿元,年均需投入6.5万亿元用于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庞大的成本需要我们审慎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财政支出结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

陕西针对长期以来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偏少,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条件比较落后、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现象,制定了教育投入政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长效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并依法建立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对已经办理居民户口的进城务工农民,实行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入学,保证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营造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义务教育地区差异,建立合理的教育财政体制和规范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义务教育机会不足的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大于较富裕的城乡,对于极端贫穷的山区或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可实行专项补助,保证该地区教育机会的供给。对于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地区可适当减少转移支付的经费,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增加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陕西省总人口3764万,农村人口1833万,大约50%的人口在农村,但是陕西省的医疗资源70%却集中在城镇,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生病,无法在本地得到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为此,要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

3.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要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一要坚持市场供应为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二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三要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四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西咸新区现有人口90万,其中城镇人口21万。“十二五”期间,新区需要住房保障的人口为4.9万人,新区已经承建4.3万余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390.33万平方米,已分配1265套,累计完成投资73.2亿元。

四、新型城镇化是产城互动融合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产城互动融合就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集聚膨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方式迫使城市居民向城郊迁移,一些地方出现“空城”“睡城”,产生了“产”和“城”分离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互动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要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考虑就业导向、职居平衡,将城市生活半径与就业半径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从资源环境、区位特点和解决就业出发,统筹考虑产业与就业,“集约、集群、集成”发展产业,加强产业――社区型城市建设,增强产业集群和居民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减少交通和环境压力。

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根据自身综合资源、环境条件和劳动力特点选择产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来规划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以就业为核心来布局产业,以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沣东科技统筹示范园区、空港临空产业园区、沣西信息产业园区、秦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泾河物流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形成了五个组团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格局。利用西安中端人才聚集、地区区位居中的优势,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重大机遇,把信息服务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后台服务中心。在沣西新城规划了20多平方公里的信息产业园,推动与国家部委、世界顶尖的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目前已引进微软项目,聚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产、学、研、投深度融合的全生态产业链,建设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青年社区,搭建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五、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发展的城镇化

早在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当代居民追求现代服务和田园生态兼容的美好新生活的根本途径。

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集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协调共生、互动相融、融合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西咸新区提出建设“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形态,通过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力争打造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范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新区失地农民就地城镇化,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失地农民市民化,实现就地城镇化。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周边进城就业农民落后新区,实现就近城镇化。二是建设优美小镇。新区规划建设了太平小镇、崇文重点镇等若干特色小镇,点缀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之中,实现现代化城市服务和农村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城市建设区和绿色空间高度融合,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分担大城市人口等发展压力,演绎一种新的都市生活。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是新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必然选择,新区点状分布的城市规划将真正带动农村发展,对小集中、大分散,高就业、高附加值的复合农业的需求增加,即传统农业与休闲、教育、文化、科技、加工业、现代服务业高度结合,极大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之成为城市产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

党的十确立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聚集,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工业化发展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城镇化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工业化的发展将反哺农业,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并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资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这就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对信息化有推动作用,信息化对城镇化有带动作用。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行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四化同步”,以信息化来引领带动,实现“四化”深度融合发展。

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四化同步”,高度重视信息化的融合作用,全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一是构建城市信息一体化的基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区内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信息运营商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区内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技术、业务、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服务模式。二是全面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技术,通过城市基础数据共享服务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在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三是发展信息产业园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西咸新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园区,空港新城在综合保税区启动电子商务离境结算试点,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金融服务;沣东新城建设新加坡产业园,发展电子信息、物流运输等信息服务产业;秦汉新城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园,提供网上预约、电子病例等信息技术服务;泾河新城建设秦龙现代智能农业园积极,探索农业领域信息智能化生产。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西北数据中心以及陕西微软创新中心顺利落户西咸新区,标志着新区信息化、大数据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重大发展。

七、新型城镇化是绿色、生态、宜居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目的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实现“城市生活和谐宜人”的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有利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城镇化要求科学把握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度,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镇化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资源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一种积极的、生态型、智慧型、内涵式、可持续的城镇化。目前,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口号,绿色、生态、低碳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西咸新区在开发建设伊始,就坚持生态立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贯通城市绿色廊道,打造都市绿心,建设大面积湿地公园和水景公园,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延续大区域生态体系框架。首先,从规划层面强化生态环保理念。新区规划农业和生态景观建设用地占到规划控制范围的三分之二,保留了大量农田,使农田与山川河流、遗址保护带一起成为城市的生态功能区和屏障,通过环境治理和城市开发提升区域价值,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承载人口与节约土地的两个目标。第二,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选择符合新区“现代田园城市”标准的有关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把选址、达标和总量控制关,确保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内。第三,加快河流综合治理和森林绿化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新区把环保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综合治理渭河、沣河、泾河,努力将渭河打造成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城中河;规划建设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在渭北帝陵带形成5000亩生态保护林地。通过“渭河西咸新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沣河生态景观项目”“斗门调节水库项目”等一系列河流治理和森林绿化重点项目的实施,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生态功能区。第四,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新区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推行绿色节能建筑新规范。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提高节能建筑社会认知度。积极组织做好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工作,2014年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八、新型城镇化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城镇化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新型城镇化要让人记得住乡情,必须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内涵,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强化文化传承。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之间,拥有丰富的都城遗址和帝陵遗址资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周、秦、汉文明发源发展的核心地带。其中,丰镐二京是西安、咸阳地区首个建立的全国性都城,开启了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现阶段西咸新区发挥文化优势,推进历史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集中打造丰镐两京,把丰镐两京和渭河相结合,做成大关中的文化主脉。周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理应得到应有的尊敬。周朝先人以“德”作为天命转移的基点,确立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是儒家思想文化之源,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重要理念,成为后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思想的源头。周朝还施行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创立一套巩固统治的制度体系。周公制礼作乐,构建内化于心的礼乐文明,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丰镐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是西周时代的象征,见证了周文化的兴盛。可以说,丰镐两京是周文化的根脉所在,是儒家文化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集中打造丰镐两京,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记住乡情、挖掘西咸新区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

西咸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探索大遗址保护、文化旅游、生态环保融合发展的新路。在总体规划中,西咸新区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融合”为原则,完善古都历史文脉格局,沿五陵塬遗址构建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带构建周秦汉古都文化带,并以渭北帝陵风光带和周秦汉都城遗址带为支撑,形成具有西咸特色的“人”字形大遗址保护带,建设世界周秦汉文化综合展示中心,打造部级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彰显华夏历史文明,真正实现“寻历史之足迹,探文明之源头,思今日之行为,重振长安雄风”之目标。

九、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上即人口、资源、环境等各要素间的组合与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结果体现为城镇和城镇体系的形成。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特别是城镇之间各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加速了彼此联系和产业化分工,推动了区域整体发展。但是,在传统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城镇以自我发展为主,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城镇之间缺乏更有成效的统筹和协调,存在着产业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同质化发展等问题,影响了区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致力于促进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国务院批复要求西咸新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这些目标定位和历史使命要求西咸新区必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一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树立“合作促进生产力、合作产生生产力”理念,不但要与西安、咸阳两市加强协作,还要加强与关天经济区其它市(区)、西部地区有关省市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内外有关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建立并完善合作机制为突破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要在合作机制基础上,做好合作内容和分工协调,抓好新区在产业选择、项目引进、社会管理等方面与区域内有关省市之间的错位发展和取长补短,避免盲目恶性竞争。三要牢牢抓住部级新区的定位和历史使命,在“枢纽、引擎、范例、支点”方面做足文章,在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将西咸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通过自身发展和示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十、新型城镇化是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的城镇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治理”取代“管理”,标志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是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载体,社会治理也推动着城镇化向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协调互动、健康和谐有序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 ),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 龙岩 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部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学院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近些年,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必须看到,这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应当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应着力建立兼职教师聘任的制度与机制。高职院校要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岗”,建立兼职教师津贴制度,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参加人才培养和承担技术研发项目,建立兼职教师评聘教师系列职称和参与教学成果评奖等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7篇

1、引言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量”的提高,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城镇化发展质量广受诟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质量评价是了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传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因此适时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简要的说是指城镇化发展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发展原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1]。

2.2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相关部门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2]和城镇指标准则(UIG)[3],CDI是从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个方面评价城镇化质量,UIG中包括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制等5个方面的指标;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是叶裕民,她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城市化质量[4]。最新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有:张春梅等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测评分析[5]。何平等在已有相关城镇化质量测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及城乡一体化,较好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中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6]。

相关研究中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目前仍缺少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评价数据能够统计得到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城镇化质量研究的成果。

3、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文献评述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项准则下属24项指标。指标层以反映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和数据容易量化获取为原则,以正确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来选取。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04期:165~168.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2: 116-118.

[3]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8-9

[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5]张春梅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50-55.

[6]何平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6月,第30卷第6期:11-18.

作者简介:1.张高岭(1989——),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经济及管理。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从地域结构上看,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了河南省以及周边省份部分区域,中原经济区处于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经济发展共生的客观环境当中。中原经济区能够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于其具有区位优势,整个区域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当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文化积淀较深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人口压力较大。农业发展程度与水平都较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中原经济区属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开创之举,这意味着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针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性质结构上看,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城市的规模、数量以及地域扩张情况。内涵部分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体现。

其一,狭义内涵。也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二,广义内涵。也即是指于特定的环境当中,多个城镇主体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三,泛义内涵。也即是指多种城镇生活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是城镇以及乡村统筹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别分析

1.背景分析

我国的传统型城镇化建设发端于计划经济环境当中,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战略方式往往伴随具有多种缺陷。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集约化城镇化建设为内容,是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城镇化建设内容。

2.目标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一种粗放式的以外延扩张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型下,需要不断的扩大投入来增加发展的速度。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则将发展的关注点放在了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上来。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关注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

3.侧重点分析

传统城镇化的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有时为了城市甚至不惜牺牲乡镇利益;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换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科学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城镇化以及农业的方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提升。截止到2009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31个省市地区的655个市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46.6%“,十一五”以来年均增加约 0.9 个百分点。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一)推进方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城镇规模建设、区域差异性、城镇建设动力机制以及城镇特色发展等。

首先,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影响始终保持协调共进的步调。需要共同担负起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转移的责任。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允许模式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特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

再次,充分协调市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种经济发展内容。

最后,根据撑怎发展实际特点、空间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当中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格局。中原经济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渐进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或就地转化。科学把握城镇化的速度和节奏,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本土转化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速、过度城镇化”。

(二)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1.在形成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基本农田建设,在规划用地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造成土地使用浪费情况,高校使用土地资源。将发展紧凑型城镇作为规划用地的根本性原则,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2.充分建立和发展循环性,可持续性经济。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当代社会服务行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信息行业、服务也等多个行业与领域的共同发展。

3.实现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实现创新,激发创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4.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还需要发挥多层次城镇化对象的聚合做账用,形成通过发展,这时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在结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下形成的区别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其次,充分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方向,规划设计了有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众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多层次建设平台,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最后,从发展策略上看,需要采用集约式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管理,以此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2]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08(10):4041.

[3]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4]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规划,2008,32(11):9 -1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刘少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夏悦瑶,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2)

一、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联系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其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学者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浙江、广西、江西、河南、山东、湖南等省相继提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和肯定,进一步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更注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随着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众多学者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并没有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重要途径。而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以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内涵,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低碳城镇化网络。

3.低碳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圈,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全球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城市化时代。当前,为应对全球气温变暖问题,世界各国在创建和应用低碳经济上达成基本共识。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已先一步实现了从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移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行低碳经济,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多数省份也着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创建低碳城镇,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天津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狠抓节能降耗,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为方向,推动产业向低碳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排放量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能源总需求势必快速增加。在经过几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持续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正在日益凸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滞缓、经济建设资源瓶颈、传统发展模式惯性存在等等。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结构将经历深度调整,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要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亟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就迫切需要增强经济内循环能力、调整升级传统经济结构、转变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而发展低碳经济、推进城镇化正适应了这一需求和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而低碳城镇化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实现绿色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转型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内涵;主导路径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2]陈文科.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汉江论坛,2013(9).

[3]陈斌.市场化,政府别抢市场的戏.南方周末,2013年4月11日.

上一篇:特色城镇范文 下一篇:城镇化工作会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