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范文

时间:2023-02-27 23:20:57

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工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化系统;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08-0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已经突破了地区和行业的障碍,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也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我国的许多发展中的企业也逐渐以会计信息化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账务核算[1]。纵观20多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义及重要性

(一)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指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制单、记账、算账、报表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此外,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2]。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

1.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够将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从外部向内部采集数据,并进行实时的处理,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也将会计从传统的记账算账中扩展了。

2.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可以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质量。

3.会计信息化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或软件,而是企业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连接、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产生的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在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容易产生的误区

(一)企业领导人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滞后 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意识到传统的手工账务核算向会计信息化改革是历史的发展趋势,认为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其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从而保障财务会计的安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者只满足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现状,认为只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就行了,不用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可以将企业搞好,殊不知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对营造企业信息文化,推动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滞后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方面。目前的会计理论很少考虑计算机及网络进入会计领域所引起的变化,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建立在传统会计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原则也不能适应信息化会计的要求,也要在新的会计假设基础上进行重新设定[3]。

(二)企业的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会计信息化系统只是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当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建立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联系,彼此共享,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才能真正从全方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但事实上,大多数的企业并未这样考虑,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信息一体化,这样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效果[4]。

(三)硬件软件设施的配备误区 企业认为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就是购置些计算机,购置软件设备即可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更多地依赖网络通信技术,是会计与信息技术、人员的融合.仅仅购置一些硬软件设施是不够的,在信息化的操作上需要设备和人员的协调配合。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领导观念,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重视。企业领单人应当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帐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并且,应当认识到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后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减轻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财务分析,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流入企业,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5]。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同步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最大的有点是能够将企业的业务发生与财会相结合,及时有效地分析出该项业务的各项指标和数据,为企业快速的提供各类所需要的报告,这样使得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最大化的应用,也提高了企业的业务发展水平。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应当从计算机的软硬件、企业的内部控制、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入手,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必须检查软件是否具有财政部颁发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合格证》,软件的指标应符合单位特殊核算的要求和行业特性以及单位发展的需要,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控制体制,合理地进行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会计工作风险。此外,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应当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网络安全措施,严格网内主机管理,设置好网络环境,对操作命令的使用必须严格限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网络机关,把本单位网络与外网隔离[6]。

总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基于会计信息的需求,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的产物,对其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并积极的解决,以避免给日常工作带来的损失,同时,应当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强化制度管理,使系统能有序稳妥地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会计信息化系统使得会计信息在一个更加稳定、更加高速的平台上发挥其经济决策作用,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高财务运行效率,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张胜菊,浅析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J].财经界(学术),2010,4(5):160。

[2]于泽,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25(18):191-193。

[3]黄丽君、周春华,发展中企业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误区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3):158-159。

[4]韩斯宇,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及策略[J].中国医疗前沿,2009,4(6):122-124。

[5]黄丽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调查分析—基于常熟地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调查[J].会计之友,2010,3(36):46-48。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2篇

一、国库信息系统的特点

当前国库信息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整合而成,各子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链接,并与财政、税务、商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实现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一)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当前国库信息化系统包括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TCBS)、国库综合管理系统(TMIS)、地方横向联网系统等子系统。其中,TIPS系统作为连接财税库银之间的数据交通枢纽,是连接金财工程、金税工程、金关工程之间的一个网络平台,为多个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功能。TCBS系统是国库部门进行处理业务操作的平台,自动对国库部门确认的数据进行会计处理、生成会计账务报表体系,发挥国库会计核算职能。TIMS系统的功能是专门用于数据分析及监督管理等,使国库部门能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地方横向联网系统具有地方特色,用于连接地方财税库的网络平台,与TIPS系统的区别是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并且与TCBS系统无法实现无缝链接,各种国库业务数据信息必须经过人工处理。

(二)资金统一清算,账务处理简单。在当前信息系统环境下,财政资金的清算是由TCBS中心以直接参与者身份与支付系统进行连接,集中处理与外界的支付往来业务,统一清算。其他各核算主体以间接参与者身份通过中心办理与TCBS外其他单位的资金往来业务,改变了以往支库处理资金清算必须由分库进行周转的情况,从而优化了财政资金收支流程,也使国库会计核算流程得到简化,核算内容变得简单。

(三)前置链接,系统控制。国库信息化系统利用TIPS前置机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等单位进行信息网络链接,以组成具有标准内部控制意义的网络业务处理系统。在处理国库业务时,先由TIPS前置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合法性校验。在系统的其他功能模块中,系统控制也非常健全。比如,TCBS业务受理系统优化了国库业务处理流程,从而完善国库业务的授权、岗位职责控制、内部稽核等内控控制机能,有利于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

(四)交易触发,自动转账。在当前的系统业务处理过程中,国库业务人员不必根据各业务原始凭证进行记账凭证制作、登记账簿等原始会计业务活动,而是由国库业务人员通过TCBS系统业务录入终端向TCBS数据中心提交各业务明细信息,再由数据中心对信息按事先设定的业务处理规则进行各种国库会计账务处理,实现预算收入直达入库、支出即时到账、账务统一处理、数据集中存储、数据共享等国库现代化管理目标。

二、当前国库制度的特点

当前国库制度主要是基于国库信息系统体系建设之前的国库环境而制定的,其目标是为了防范和降低当时国库各种风险,其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以国库业务有纸化操作为基础。当前,国库制度规范的对象包括国库纸质凭证的清分、审查与核对以及根据纸质凭证进行国库会计处理与会计监督管理等国库业务,主要是基于国库信息系统单机版、网络不成熟版或手工业务处理等有纸化操作的基础上进行。

(二)以维护单个系统正常运行为目的。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从TBS系统向TCBS系统转变、业务处理资料来源由手工纸质凭证向联网系统转移过程中,虽然各种规范制度也在不断地增多与完善,但大部分制度都是以规范各自的系统操作为目的,导致多个系统操作规范各自为政,系统参数维护无法统一,加重系统处理量,阻碍信息交流的速度及业务流程的优化,无法充分发挥其整合潜能。

(三)以规范国库会计核算过程为主要内容。在有纸化操作的条件下,国库制度为了应对国库纸质凭证量大、凭证审核过程繁杂等环境,其规范的重点只能集中在纸质凭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国库业务会计核算处理的工作上,重视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轻视国库信息系统的规范操作以及国库部门对外管理的规范,忽视系统共享信息资源的利用,导致会计核算内容粗放,量化意识薄弱,体现不出信息化管理的动态实时性及其信息数据的要求,使得当前先进的信息系统与落后的管理制度反差巨大。

(四)以规范单个窗口处理为手段。当前,部分国库业务系统操作规范是以维护单个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为目的,其重点是规范系统窗口处理操作,单纯强调国库人员对窗口的录入标准,轻视信息系统对整个国库业务处理流程操作与管理的规范,忽视国库信息化管理意识的培养,满足于使用方法的介绍,从而使国库人员的业务参与意识薄弱,参与思路单一,影响了人工智力资源的挖掘。

三、国库信息化系统对当前制度的影响

国库信息化系统的变化导致国库制度要素和规范的对象都发生了改变。系统改变影响业务处理的信息来源、业务处理流程、会计凭证借贷方内容、报表体系、账务核对与监督过程,国库制度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国库业务处理的需要。另外,由于系统建设也导致一些新国库管理事项的产生,迫切需要新的制度进行规范,需要对当前国库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一)不能规范业务无纸化操作。随着国库系统的信息化发展,TCBS与TIPS等子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功能不断完善,国库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系统数据链接逐渐向TIPS系统转变,电子缴税及财政电子拨付逐渐取代了国库业务的手工操作。国库业务处理的凭证依据由手工凭证数据来源向网络数据来源转变,处理方法逐渐由有纸化操作转为无纸化操作,致使当前制度在某些方面无效。

(二)关键风险控制点得不到控制。信息系统的运用,一方面使国库部门的某些风险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本身的内控程序进行自动控制,从而降低国库人工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库信息系统的使用,在不同部门系统间的数据传递面临新的安全性风险,增加国库部门面临的系统控制风险以及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检验风险。因此,国库信息系统的使用将导致国库业务处理程序发生改变,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发生了转移,需要各种控制制度重新控制。

(三)影响国库监督制度的内容与形式。国库信息系统的使用使资金清算方式发生改变,资金风险控制点发生转移,信息沟通速度更迅速,沟通形式更电子化,信息内容更加复杂,从而增加了制度的规范对象。目前,国库监督工作仍停留在对纸质凭证、报表、账薄等方面,监督手段也以手工监督为主,不能适应国库业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四)未能规范档案电子化管理业务。国库系统的使用使国库会计信息更加丰富、会计报表格式与内容更能符合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各种会计信息更加电子信息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种信息以电子文件格式进行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国库部门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国库部门应在传统档案管理经验和形式基础上,结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制定国库档案电子化管理制度。

(五)未能发挥国库管理会计职能。联网功能促使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国库部门能利用到的信息数量大大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也更加快捷,有条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有利于加强国库部门对资金业务活动进行衡量、评价和预测等国库管理职能。但是,这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

(六)影响制度规范的国库会计核算内容。在当前系统环境下,国库资金清算流程发生了改变。基层国库可以经过TCBS系统中心直接通过支付系统进行国库财政资金的大小额清算,改变了基层国库经分库调转的清算方式,从而使处理国库业务的会计核算内容发生变化,会计核算流程变得相当简易。除TCBS中心外,各级国库核算主体不存在“大小额往来”账户,不同核算主体之间的资金往来通过“内部往来”账户进行核算。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BOSS系统;风险评估;广电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99-01

1 项目背景

随着公司整体融资上市,陕西广电确立了“管理架构集团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运作市场化”的“三化”战略构想,并在全国率先完成网络整合,实现有线电视业务和数据多业务等全业务运营,公司从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2010年,伴随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陕西广电将加大全业务运营的步伐,有线电视数字化、数据业务、高清、互动业务等蓬勃发展。为适应企业业务的转型和业务的飞速发展,陕西广电于08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运营支撑平台BOSS系统,这是陕西广电业务运营上台阶、管理上品质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举措,将全面优化陕西广电的业务运营,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因此,BOSS系统建设的成败、是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陕西广电至关重要。

根据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的三同步原则,陕西广电决定同步着手构建BOSS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从风险控制以及安全经济效益的角度,“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避免来自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实现BOSS系统安全可管理、可运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大限度实现间接的安全经济效益的提升。

那么,BOSS系统的信息安全如何建设、如何运营管理,依据是什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它将明确告诉我们BOSS系统有哪些信息资产,信息资产存在的漏洞、所面临的威胁以及主要的信息安全风险点在哪里,从而为企业的信息安全规划和建设提供最直接的决策依据,使得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能够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2 项目实施

2.1 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属于企业信息化中信息安全领域,陕西广电网络BOSS系统风险评估项目的重点是对BOSS系统的核心区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同时,鉴于地市分公司之间在信息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共性,因此以抽样的方式,抽取了3个节点进行风险评估。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信息资产的清理和重要性赋值

2)安全技术漏洞和威胁的调研评估

3)安全管理漏洞和威胁的调研评估

4)全面分析BOSS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5)提出BOSS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6)提出合理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建议

7)提出若干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2.2 项目实施内容

2.2.1 系统业务调研。业务调研的目的是使评估活动业务密切结合,安全建议能够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通过调查BOSS系统上运行的所有业务和应用,了解主要业务流程,清楚的掌握支持业务运行的网络系统基本结构和安全现状,收集评估所需的资产属性信息。调研范围包括:评估的业务或应用、信息资产、人员、环境、活动、IP地址信息。

2.2.2 资产识别与估价。在BOSS系统的评估范围内,按照网络安全拓扑结构图的业务系统为主线,列出所有网络上的物理资产、软件资产和数据资产,并为每项资产赋予价值。首先根据调查结果对资产属性进行权值定义,然后对进行影响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违反了有关法律或(和)规章制度、影响了业务执行、造成了信誉、声誉损失、侵犯了个人隐私、造成了人身伤害、对法律实施造成了负面影响、侵犯了商业机密、违反了社会公共准则、造成了经济损失、破坏了业务活动、危害了公共安全。

2.2.3 威胁评估。BOSS系统威胁评估过程中,首先要对组织需要保护的每一项关键资产进行威胁识别。用于威胁评估的信息能够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人员,以及相关的商业过程中获得。

接着要做的是对每种威胁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最终为其赋予相对等级值。评估确定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其中,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受下列因素影响:资产的吸引力、资产转化成报酬的容易程度、威胁的技术力量、脆弱性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2.2.4 脆弱性评估。针对BOSS系统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找出威胁所能利用的脆弱性,并对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脆弱性评估主要从技术、管理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远程和本地两种方式进行系统扫描、对网络设备和主机等进行适当的人工抽查、对关键外网服务主机进行远程渗透测试;管理脆弱性评估方面主要是按照ISO27001的安全管理要求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策略脆弱性评估方面主要是从整体网络安全的角度对现有的网络安全策略进行全局性的评估。脆弱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顾问访谈、工具扫描、人工检查、文档审查、渗透测试等。

2.2.5 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BOSS系统安全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安全措施和保护性安全措施两种,预防性安全措施可以降低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性安全措施可以减少因安全事件发生对资产造成的影响。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是对已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防止安全措施的重复实施。对于确认为不适当的安全措施应核实是否应被取消,或者用更合适的安全措施替代。

2.2.6 现状与风险的分析管理。首先是对各种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管理等方面全面分析,得出系统的整体安全现状,输出安全现状和风险报告。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成相关的安全建设方案,明确保护哪些资产,防止哪些威胁,如何才能保证系统达到某一安全级别;所提出的安全方案需要多少技术和费用的消耗等。

3 项目推广情况及前景

3.1 贯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原则

此次项目开广电行业之先河,从公司最重要的BOSS系统开展全面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真正从业务战略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信息安全工作。遵循国内和国际标准的同时,充分借鉴信息安全工作先进行业和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高起点、高要求开展评估工作。管理与技术并重,项目的成果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全面展现了陕西广电网络当前阶段面临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同时参考行业先进做法和经验,充分考虑系统和网络的整体性、层次性,提出了《BOSS系统的安全域划分与边界整合管理规范》以及《BOSS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博物馆,文物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air dep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mproving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capacity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eet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major initiatives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museums in china, coordination,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seums, heritage

文博系统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术的信息化、数据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及虚拟博物馆等五个层次。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它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文博系统如何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与整个社会共同成长,如何让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让中华文明重放异彩,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文博系统管理的规范化。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摸清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家底,确认藏品的准确数量;建立完备的藏品档案,使每件文物都纳入数据库管理;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中,对每类文物都确定了统一、规范、标准的指标项,从而使文物藏品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标准化,极大地促进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

2、促进文博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在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中,指标体系比较复杂,这不仅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更要注重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基层工作人员在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文物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文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的过程,通过文物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为文博系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

3、促进文博行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文物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从而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我们文博行业管理机构在资产管理、经费管理、宏观决策工作上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可直接带动保管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了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扩展了博物馆的生存发展空间。

4、促进文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来讲,除部分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以外,大部分资源价值未得到利用;作为馆藏文物来讲,除部分通过博物馆展示以外,大部分尘封在库房,文物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为文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数据库建设项目的实施,给文博管理、文物宣传和文博资源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契机。

5、促进先进文化的大众化。通过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开发,借助虚拟展示和交互技术,建立基于祖国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电子游戏、网上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知识库。通过校园、家庭、网上等多种途径,把优秀文化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用健康、益智、有趣的游戏和传统文化知识吸引青少年,使他们在游戏和娱乐中也能得到身心放松、知识积累和情操陶冶。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扩大、延伸文物展览的空间和时间,改善展示手段,从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人民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自主欣赏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充分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文博系统信息化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文博系统就已开始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对馆藏文物信息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各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文博系统信息化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文博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及基础性研究取得进展;信息化工作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原来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只是一种初步的应用,与文博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滞后,导致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系统通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一、协调开展。

2、对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重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认识不足,尚未建立起统一、有效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运作的意识较为薄弱。

3、文博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满足文博事业发展需要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和交换体系。现有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缺乏可靠保障,数据备份系统、安全认证体系亟待建立。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受资金缺乏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数据,重新建、轻整合与维护等问题,资金管理力度不够,使用效率不高。

5、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数量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文物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从业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较低。

6、计算机数据库中录入的馆藏文物藏品的档案信息不够完整,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文物藏品的完整情况,给藏品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带来极大不便。

7、文物信息化缺乏对外交流和宣传平台。文物事业信息化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广泛和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没有充分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和文物博物馆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未能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手段,通过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促进文物信息资源的推广和传播。

三、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对策

1、提高认识是关键。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社会形态的重要转变,对传统的办公方式、管制职能和决策过程提出新的要求,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虚拟社会和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文博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文博事业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确立信息化建设在文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紧制定文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工程规划及文化遗产地区域性专项规划,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以规划为指导、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序建设,规范管理。

2、人才队伍是保障。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广泛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吸收、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信息化业务骨干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普及培训,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同时要研究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发展高水平的文物信息化人才队伍。

3、资金投入是保证。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鼓励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并确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在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吸引社会和企业投资,扩大与相关行业和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模式。

4、传承文化的目的。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物文化要求我们将它们展示给世界、展示给国民。博物馆的工作就是要将我们先进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世人,通过人们的传播和理解来保证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扬。要大力推动与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参与国际文物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优选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建立若干示范工程,促进文物事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广泛宣传文物事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借助各种媒体和文化产业增加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5、需求主导是方向。文博事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需求。文博事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定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工作而自行其事,要强化信息技术研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和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信息化应用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要重视行业信息化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记录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虚拟展示、古汉字编码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要以解决文博行业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加快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文博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

6、信息资源是核心。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而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因此,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明转化为文化信息资源优势,突破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的瓶颈,实现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到信息资源大国的重要转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基础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安全,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

7、基础研究是源泉。加强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对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建设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基础性研究工作,科学地阐述文博事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信息化发展给文博事业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构建全面、系统的文博信息化发展体系、把握行业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加快研究制定文物事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库、元数据、信息交换、软件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建库、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

四、结束语

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博系统应该抓住机遇,不可坐失良机;要开拓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古老的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文物事业在信息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文物事业的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杨俊艳.关于博物馆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2001.

[2]黄强.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华中建筑,2001,(03).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 信息化系统 重构

校财务信息化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孤立的内部系统,应加快信息化重构的步伐,使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信息处理等方面得到提升,促使财务信息化系统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重构的意义

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现有的财务工作模式及各种财务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和重组,建立能够及时归集、汇总各种原始的财务信息,提供准确、综合的财务资讯,对财务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提高高校各种经济资源使用效益的综合系统。

(一)强化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经过一轮高校扩招和合并后,高校相继完成了外延发展阶段,办学规模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和办学经费来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进入到精细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对高校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财务部门通过对现有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利用当今先进的IT、互联网技术,将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改变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陆续展开,再加上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后勤社会化和收入绩效分配体制的改革等,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管理、一级核算”变成“二级管理、二级核算”甚至“多级管理、多级核算”,原来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核算体制的要求。因此,重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对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财务决策信息要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金来源逐步多样化,各级财政对高校经费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财务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管理层对用于决策分析的各种财务信息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独立运行的财务信息采集整理系统已不能满足高校各级决策需求。因此,重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对推进高校财务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满足高校财务公开化要求。随着国家、社会对高校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的力度加大,以及高校教职工、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要求高校各类事务公开化,特别是财务信息公开化的要求渐高。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适当、及时、准确地公开必要的财务信息,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放心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让各部门、教职工和学生了解到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也是高校财务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比如“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各类经费的预算申报与下达、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结余情况;个人收入发放情况、往来款项结算情况;学生费用缴纳情况等。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现状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高校普遍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学校领导支持力度不大、资金相对紧张,因此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从建设开始就没有进行全局性考虑和规划,仅针对当前已不适应需要的单个子系统进行处理,存在各个财务子系统使用了不同厂商的软件系统,或同一厂商的软件版本前后不一致,导致各子系统互相不兼容,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在各个子系统之间传递需重新整理;也存在支持各个子系统的硬件由于配置未超前考虑,导致一套子系统必须配一套对应的硬件系统,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信息数据编码标准不统一。财务信息来源于学校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由于财务信息的数据编码的标准不统一,不同部门使用的编码规则自成一体,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教职工工号、学生学号、学校校区、不同部门、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编码等没有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造成数据采集、传递和处理口径不一。相同信息在不同软件之间更新时,必须先转化成子系统的识别编码规则才能更新,所以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这样导致财务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降低,同时还给数据的准确性带来不确定因素,导致相同财务信息在不同子系统中的结果不同。

(三)财务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体系通常由账务核算管理系统、学生费用管理和收缴系统、教职工收入酬金管理系统、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等子系统组成,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以账务核算管理系统为核心,仅对学校已经发生的经济数据资料进行收集管理。这种体系主要是对手工会计的模拟,财务部门提供信息的方式也是对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汇总,以会计报表等形式进行上报。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只能反映历史数据,只能反映过去一段时期学校财务运行状况,财务数据缺乏超前性,对将要发生的经济行为不能有效地进行预测,不能够向各类使用者随时提供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不能够实时支持高校财务工作中的决策、规划、分析活动,更不能满足学校管理层和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管理与决策的需要。

(四)安全问题是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隐患。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财务信息化系统基本上都独立于其他网络,财务信息化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时,通常使用互联网、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加上财务信息化系统是独立的系统,安装的防毒软件因不与互联网相连,很难及时升级,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很容易造成信息化系统内部病毒的肆意传播。二是很多高校的信息化数据备份没有实行异地同步备份,一般都是软件公司安装人员直接在服务器上进行备份,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复合型人才队伍。随着高校上一轮的扩招和合并,目前高校财务人员基本都由合并前各学校财务人员组成,由于编制和学历等问题,财务部门很难大规模对人员进行更新。但绝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方式,这主要体现在高校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相对于企业,高校财务工作复杂程度不高,财务人员只满足于日常的业务核算,不愿主动学习先进IT、互联网技术,影响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在高校的深入推广。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重构的措施

(一)充分调研、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财务信息化系统。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充分了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充分调研学校各类经济资源;通盘考虑财务信息化系统应包括的功能和实现的目标,要用超前的眼光来评估财务信息化系统在高校财务管理上的优势;在数字化校园的框架内坚持“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建设”的原则,充分考虑财务信息化系统重构的软硬件需求、注重软硬件升级的统一与配比、重新考虑财务人员岗位设置和具体人员分工等。

(二)根据多校区、多级管理、多级核算的思路开展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化给高校财务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为学校实现多校区、多级管理、多级核算带来了可能,但财务工作毕竟是很严谨的工作,所有工作都必须在财经制度的范围内执行,因此在重构财务信息化系统时,高校应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对原有财务制度,特别是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和内控方面对各类财经制度进行重新评估,并对过时的制度进行“增、删、改”工作,确保在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成时,财务人员可以根据最新的财务规定处理各项业务内容,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三)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制定统一、合理的财务信息规范,加强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统一规范学校各部门、各系统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编码才有可交换性和可比性,才能实现原始数据在高校内部各部门或外部一次输入,在校内外被分次或多次利用,这样既减少各类财务数据的输入量,又实现财务数据一致性,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性,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和质量。

(四)重视数据安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高校财务人员要明白维护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要有共同维护财务信息化网络安全的责任和意识。首先,要做好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的宣传工作,强化高校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IT网络安全新技术的教育;对一般工作人员要请专业技术人员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病毒防护常识。其次,要安装防火墙,并实时进行病毒库升级。在财务处内网和外网接口处建立访问控制系统,对相关访问信息进行筛选甄别,目的在于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最后要对财务数进行定期备份,并异地存储。通常可分层次地采用服务器双机热备份、RAID镜像技术、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自动备份等多种方式,备份数据要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个外部存储介质上,定期使用压缩、加密软件对备份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并及时将必要的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中,保证数据在损坏后能够及时恢复。

(五)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为使财务信息化系统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必须重视引进和培养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同时要引导和激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既具有扎实财务理论与实务基础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也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Z

参考文献:

1.陆美娟,周伶俐,雒敏.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财务人员培养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可行性;无偿献血

当前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血站、医院已经广泛应用,二者彼此联网是输血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在其发展过程所起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下面笔者就本市输血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全市输血信息化系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输血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本市输血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本市于1993年成立血站,当时的采供血业务全部由手工进行登记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不易于管理;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献血者由个体卖血和计划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1999年,为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经考察,本市中心血站采用了河北唐山现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血站管理系统V3.5,这一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差错,加强了科室工作质量,有效监督了科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的效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对本市输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2年,对该系统进行了升级。随着当前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献血模式的改变,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血站管理软件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作用划分,经历了从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从信息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过程。

1.1信息录入时代(1993~1999年) 主要实现了对采供血业务的信息录入功能,代替了手工登记管理。

1.2信息管理时代(1999~2002年) 实现了采供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1.3标准化管理时代(2001~2006年)随着无偿献血的普及和深入发展,新的采供血管理模式的确定,ISBT128编码体系的引用,管理软件基本上采用了统一的编码体系,对业务流程实现了较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2输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实现输血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由计算机代替手工管理,信息化系统本身的发展是要实现标准化管理,其最终目的是要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如何才能使信息化系统为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信息化系统应具备什么样的构成、功能和特点,见图1。

图1未来输血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2.1以保障血液质量为核心输血信息化系统要在实现标准化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着如何保障血液质量为核心。从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实现到修改维护原则等,都要符合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要建立全面的、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系统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完善。

2.2系统性、全面性输血信息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将是由多个系统有机的构成。保证临床用血和安全输血是血站的最终目标,如何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血、建立完整的血链系统是血站的重要工作之一。实现与医院血库的联网,建立临床输血管理信息信息系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发展目标。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①订血预约:医院根据用血情况和库存情况,填写订血单据,传输到血站,请求血站及时向医院供血,血站工作人员收到订血单据后,确认订血单据有效,将血液发往订血医院;②数据交换:包括订血信息上传、血液信息下载、临床用血信息上传、研成果库存明细信息上传、输血反应信息上传;③血液入库:包括实物核对、信息下载、扫描录入、打印单据;④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包括卡式配血、凝聚胺配血、抗人球试管法;交叉配血结果包括主侧无凝集、无溶血;右侧无凝集、无溶血;⑤临床出库: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交叉配血信息、血液出库信息、附属项目信息、打印配发血报告单;⑥医院退血:包括医院入库回退:医院将血液中心的血液入库后,如果只是操作失误,允许回退出库操作;临床用血回退:临床用血出库后由于操作失误,允许将发给患者的血液信息进行回退操作;⑦血液处理:包括白细胞过滤:允许医院输血科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血液的白细胞过滤处理,并且根据加工后的血液打印标签;打印血标签;⑧血液报废:包括报废血液、报废原因、报废操作;⑨数据维护:包括科室维护、附属品维护、临床诊断维护、血液单价维护、科室和工作人员维护;⑩统计查询:包括血液入库列表、出库登记列表、报废登记列表、订血登记列表、库存明细汇总、日月报表统计汇总;B11数据接口:包括血液入库、血液出库、患者退血、血液报废、科研用血;B12卫生行政管理:查询血站采供血基本信息、查询医院临床用血及库存信息、输血前检测信息、输血反应信息。更好的统筹安排全市血液,保障突发事件用血。

3全市输血信息化的可行性

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已全部实现微机网络化管理,大部分医院已单独成立输血科,主要担负着医院输血患者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反应反馈等工作。医院用血主要通过输血科用电话方式向血站订血,在通话过程和记录过程中,有时会因通话质量或记录错误发错血,同时,在血站和医院之间,每到月底都要有专人去对账,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网上订血则可以避免电话订血带来的差错,实现血站与医院血库库存血数据的同步管理,避免血液偏型,杜绝血液过期报废,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安全输血提供可靠保证;网上财务管理可将财务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载入数据库,实现网上结帐,及时打印标准票据,大大减少拖欠血费,主管领导也可随时监控财务结算情况。另外,卫生行政部门也需要随时掌握采供血情况以及临床用血信息。输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审计人员;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实现各部门信息化的同时,我国许多企业开始着手整合与集成其信息化应用系统,内部审计的对象也悄然向信息化进军。审计信息化的兴起与发展向审计人员发出了新的挑战。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求审计人员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操作;审计线索的改变要求审计人员装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知识;经营风险的变化与控制手段的多样性要求审计人员认识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的特点、风险及应有的安全控制。审计信息载体的转移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2年7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刻认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①。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时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审计署2008至2012年信息化发展规划》也表明,以探索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为核心,加大适应信息化需要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如何构建优秀的审计人才队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审计信息化产生的动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计算机也成为计算、分析、设计以及存储的主要工具,实施审计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必然(郭城伟,2007)③。同时在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逐步接轨以及国外会计师行业对我国审计市场的不断冲击的情况下,黄作明(2012)④提出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审计的要求。

在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模式下,审计业务内容依据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估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逐步取代以制度为基础的采用抽样的随意性审计。基于风险控制的审计越来越离不开一个安全的、可靠的信息系统来应对其所服务对象所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以保持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快速地反映影响财务报表是真实性、公允性的直接或间接因素。从发展情况看,企业正在不断地扩大信息技术在其经营活动和会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信息化时代,基于“风险模式”下的审计业务的有效进行,需要从根本解决传统审计工作方式难以满足企业评估风险、内控测试与评价信息化要求的难题。由此,审计的信息化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三、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在国际上,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程,分别是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时代、信息系统审计时代和信息技术审计时代。

(一)审计电子数据化时代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应用蔓延到了企业大多数部门,这些部门独立开发了简单的系统,用来提高部门事务处理的效率。在数据处理电算化的初期,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实现了计算机化,但很少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审计,主要是对计算机打印出的资料进行传统的手工审计。人们称这种审计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此时审计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信息系统,而是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

(二)信息系统审计时代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不再局限于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而是进一步扩大到计算机系统,审计必须要搜集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地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经济地使用资源和完成组织目标,这一阶段是信息系统审计。

(三)信息技术审计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企业开始注重外部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信息化审计发展到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效率、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审查,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审计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外联网、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这一阶段是IT审计,即信息技术审计。

我国信息化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随着审计署颁布独立审计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⑤,我国信息化审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最初利用通用的电子表格、数据库等软件(如EXCEL、ACCESS等)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辅助审计,逐步发展到开发专用的审计软件(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审计。审计的信息化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配备相应的人才素质,才能推进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审计人员队伍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审计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变成全面的企业资源审计,由事后审计转向了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这使得监督职能的实现提升了一个大台阶,把审计信息化推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审计人才队伍的发展若跟不上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势必阻碍审计信息化的进程(胡雅萍,2005)⑥。对于这一点,笔者表示担忧。

(一)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8篇

摘要:认为当前亟需泛在信息制造技术,使生产制造过程在广度上实现互联互通,在深度上实现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为此,提出了一种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及相关技术群,实现制造资源的网络化互联,信息资源的语义化表达和制造服务的自组织运行。此外,还指出如何实现多种数据流的混合传输,如何实现异构信息的集成与互操作,以及如何面向复杂时空关系建立抽象模型,是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

关键词: 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工业控制网络;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服务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at ubiquitous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realize interconnection in the extent, and achieve integration of cyber space and physical space in the depth. Therefore, a ubiquitously information-based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its related enabling technologies are proposed. In this way,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are network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semantically described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re self-organized. More challenge problems are also pointed out, such as how to transport mixed data flow, how to integrate and interoperate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and how to build the abstract model facing the complex space-time relationship.

Key words: smart manufacturing;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cyber-physical systems; service oriented

制造I经历多年发展,企业内部业务分工日趋明确,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领域,即纵向生产管理控制和横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根据ANSI/ISA 65[1]和IEC 62264-3[2]的定义,纵向生产管理控制可以概括为3个层次:经营决策、计划调度和生产控制;横向产品生命周期涉及4个领域:产品设计、工程实施、生产运行和产品服务。随着自动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上述不同领域和层次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其中计算机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测控制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以及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在内的计算机辅助系统(CAX);网络包括互联现场设备、控制器、传感器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络,以及企业管理所需的以太网和互联网等[3]。

然而,种类繁多的系统和网络造成了以下两方面问题:

(1)在广度上,部分网络虽然实现了少数系统的互联互通,但是企业内部仍然存在大量信息孤岛,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系统与系统、人与系统之间还无法建立起广泛的互联,信息无法在企业内部高效地流转;

(2)在深度上,数字化制造的发展,虽然初步形成了信息空间的概念,但是信息空间还未能实现与物理制造空间的深度融合,无法根据物理空间的需求,主动提供数据、应用和服务。

综上所述,当前制造业企业亟需广泛、深度互联的基础,纵向上打破系统之间的壁垒,横向上打通信息与物理的隔阂,实现跨层次、跨领域的业务集成,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敏捷性。

与此同时,随着芯片制造、无线宽带、射频识别、信息传感及网络业务等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信息网络已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的现实物理空间与抽象信息空间,并向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方向演进[4]。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泛在网络是指在预订服务的情况下,个人和/或设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以最少的技术限制接入到服务和通信的能力[5]。泛在网络可以将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其服务能够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方式,实现在任意时间、地点,任意的人、物都能顺畅地通信,获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显然,泛在网络的相关理念、技术和方法有助于解决制造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泛在信息制造技术的概念:泛在信息制造技术是以泛在网络为基础,以泛在感知为核心,以泛在服务为目的,并以泛在智能拓展和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性、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技术[6]。

泛在信息制造技术为解决制造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将物理制造空间中跨层次、跨领域的物理制造资源映射到信息空间,从广度上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人、制造设备、生产过程的泛在互联互通;在深度上实现制造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按需提供主动的智能制造服务。因此,泛在信息制造技术的提出符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

1 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

系统的架构

根据泛在信息制造技术的内涵,基于该技术的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应当要满足以下3方面的功能需求。

(1)制造实体网络化:分布式物理资源接入、数据感知和信息传输,要求系统具备网络化能力;

(2)信息资源模型化、语义化:多尺度、异构虚拟资源的统一组织,要求虚拟资源的形式是模型化的,并且具备丰富的语义;

(3)制造能力服务化:支持多种应用业务协作式运行,需要系统为不同的业务提供核心服务。

为此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的4层架构,包括:泛在化感知层、全互联制造网络层、语义化信息集成层和服务化制造应用层。

首先,网络化是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针对制造系统网络化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两层的网络架构,其中泛在化感知层实现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现场物理资源泛在接入、感知,在此之上全互联制造网络层使现场级传感网、控制网与企业级管理网、互联网实现扁平化、对等化互联。

其次,模型化是信息空间的虚拟信息资源统一组织的必要形式,语义化是异构模型能够跨层次、跨领域集成的核心。一方面,模型化是信息资源集中组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语义化是模型能够进行跨层次、跨领域异构集成的核心。针对这种需求提出了语义化信息集成层,基于模型化和语义化手段,实现跨层次、跨领域虚拟信息资源的统一组织、集成和管理。

最后,服栈是制造物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实现集成的技术手段。制造服务聚集在信息空间根据具体业务特点,按需进行组合,实现制造应用的动态自组织。因此,针对系统服务化的需求提出了服务化制造应用层,为具体的制造应用业务运行提供核心服务。

2 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

系统的支撑技术群

图1所示的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的架构需要相应技术群才能支撑其系统特征。本节分别总结了各层相应的技术群。

2.1 面向泛在化感知的无线传感网

技术群

面向泛在化感知的无线传感网技术群是指实现工业现场传感器、控制器、生产设备接入、感知和控制的一系列无线传感技术[7]。作为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中虚拟信息空间与物理制造空间的接口,该技术群一方面从物理制造空间获取数据并映射入信息空间;另一方面接收信息空间的指令,完成对物理制造过程的控制。如图2所示,该技术群具体包括两方面:物理资源接入技术[8]和物理过程感知技术[9]。在资源接入方面,包括面向多种协议的物理资源即插即用技术,即根据协议类型、设备类别、生产流程等信息动态适配多种网络协议,为资源构建逻辑链路,满足其通信关系。在感知方面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技术[10]和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为代表的智能识别技术[11]等。

在无线传感网技术的支撑下,工业现场的信息泛在化感知和设备可移动运行促进信息流转,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信息―物融合深度。此外,无线传感网模块化、可重构、即插即用等特点,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底层系统对可组合性的需求,实现协作运行。

2.2 面向全互联制造网络的组网与

传输技术群

面向全互联制造网络的组网与传输技术群是指实现工厂全覆盖,管理和控制业务混流传输,并提供安全可靠保障的一系列组网与传输技术。作为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中完成网络化互联的核心,该技术群基于互联网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架构实现对工厂管理网络、控制网络、传感网络进行全面互联,并与互联网集成,实现无缝信息传输。如图3所示,该技术群的组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前现场传感网、设备网采用的专用传输协议的IP化设计[12],具体包括针对嵌入式设备的IP 协议裁剪技术、针对嵌入式设备的低开销IP 协议实现技术、面向完整和裁剪后IP 的多协议适配和转换技术和轻量级IP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二是信息流混合传输服务质量(QoS)保障技术[13],具体包括面向扁平网络的实时流交换传输技术、面向异构网络的资源动态认知与管理技术和面向混合业务流的流量控制技术。

上述技术群通过IP化手段,实现网络扁平化,同时提供混合传输保障机制,实现了不同业务的按需服务。

2.3 面向时空动态制造信息资源的

语义化集成技术群

面向时空动态制造信息资源的语义化集成技术群是指实现制造业中跨层次、跨领域的海量、异构信息资源语义化描述、存储、集成、组织与管理的一系列技术群[14]。如图4所示,该技术群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底层网络中信息资源如原始数据等,其质量不高,存在大量错误、不完整或多余的原始数据。因此,需要采用数据清洗技术、过滤技术、压缩技术和消冗技术等,处理质量较差的原始信息资源,保证其正确性[15]。其次,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中大量跨层次、跨领域信息资源不具备统一的格式。因此,采用数据建模等语法转换技术对多种语法格式的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保证信息的语法一致性[16]。最后,异构信息资源只有具备统一的语义,才能实现语义级互操作性,直接被跨层次、跨领域的应用业务访问和使用[17]。因此,采用语义转换技术,对模型化后的信息资源进行语义标注,构建统一的语义模型。

在上述技术群支撑下,跨层次、跨领域的虚拟信息资源实现了模型化、语义化组织与管理,在统一层面上根据上层应用业务的特点,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

2.4 面向制造业务的服务化技术群

面向制造业务的服务化技术群是指一系列实现物理/虚拟资源服务化封装、注册、查询、组合、部署与管理的技术,以模块化、服务化的模式,完成制造应用的动态自组织[18]。如图5所示,该技术群主要分为3类:一是服务的封装和注册技术,是指采用服务化和虚拟化手段,将各种资源进行服务化封装,并在服务库中完成注册[19];二是服务的查询与组合技术,是指根据应用业务的需求,在服务库中查找合适的服务,并根据规则进行组合[20];三是服务的部署与管理技术,是指将服务部署到具体的软硬件资源上,并根据具体的业务要求对服务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与调度,满足共享资源上不同业务的运行要求。服务化首先将软、硬件资源抽象为简单的计算、存储、传输等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服务的组合规则,将基本服务组合为复杂的诸如加工、控制、监测、诊断、设计等服务,并且在面向具体业务实例化之后,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

正是在服务化的这种特性支撑下,系统能够以开放的、可扩展的方式集成多种服务。并且能够随着业务的需求变化动态组织相应的服务,使得系统功能具备可演进性。

3 实现泛在信息化制造

面临的技术挑战

3.1 异构动态网络环境下,多流混合

传输的路径规划与流量控制

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的全互联网络基于IP将传感网、控制网、管理网互联构成扁平化的异构传输网络,实现控制、管理和知识流的混合传输,但控制流传输需要保障实时性、可靠性,管理流和知识流传输需要保障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管理人员的移动性使得网络拓扑和知识流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综上所述,针对控制、管理和知识流不同的应用需求和负载特征,同时考虑工业物理网异构和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构建针对时延、可靠性、能耗、带宽利用率等混合关键性指标的网络资源调度策略和控制方法,是泛在信息化制造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之一。

3.2 工业多维、异构信息资源的集成

与互操作

泛在信息化制造需要构建跨域、跨层的统一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体系,但设计域,实施域,运行域,维护域涉及多维异构的信息资源。一方面信息格式不同,既有结构化的生产数据、控制指令、设计模型等,也有非结构化的声音、图像、文本等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含义不同,各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等工艺知识,热学、力学等结构知识和电子、电气等自动化知识。因此,如何构建可集成、互操作的统一信息模型是泛在信息化制造面临的又一技术挑战。

3.3 面向制造物理空间复杂时空

关系的抽象与建模

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的关键是信息空间能够准确对物理空间进行抽象与建模,以实现信息与物理的深度融合。制造物理空间生产过程具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并且时空特性耦合性强,如描述流程工业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通常采用动态偏微分方程来构建相关的机理模型。而传统意义上,信息空间的建模和抽象过程多面向离散事件以及解耦的多变量关系,显然无法实现对制造物理空间连续物理过程的抽象和建模。因此,面χ圃煳锢砜占涓丛拥氖笨展叵担信息空间如何进行描述、抽象和建模,是泛在信息化制造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

4 结束语

当前,在中国相继推出“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代表传统力量的制造业,还是代表新兴力量的互联网界,都在积极探索中国制造的创新模式,如何寻找到符合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泛在信息化制造正是在制造业内部需求拉动,外部ICT使能技术推动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符合当前技术、政策发展趋势的智能制造创新模式,因此开展泛在信息化制造相关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工程研发与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能够切实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自主创新等。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 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s ANSI/ISA 65[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 2010:3

[2]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Part 3: Activity models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IEC 62264[S]. Geneva: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2013:4

[3] SAUTER T.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Field-Level Networks―Evolution and Compatibility Issu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0, 57(11): 3585-3595. DOI: 10.1109/TIE.2010.2062473

[4] 张平, 苗杰, 胡铮, 等. 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5): 1-5. DOI: 10.3969/j.issn.1007-5321.2010.05.001

[5]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Overview of Ubiquitous Networking and of Its Support in NGN ITU-T Y.2002 (10/2009)[S]. Genev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2009:10

[6] WANG T 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7] GUNGOR V C, HANCKE G P. 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hallenges, Design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J].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9, 46(10): 4258-4265. DOI: 10.1109/TIE.2009.2015754

[8] DEMIRKOL I, ERSOY C, ALAGOZ F. MAC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6, 44(4): 115-121. DOI: 10.1109/MCOM.2006.1632658

[9] STANKOVIC J A, ABDELZAHER T F, CHEN Y L, et al.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Embedded Sensor Networks[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3, 91(7): 1002-1022. DOI: 10.1109/JPROC.2003.814620

[10] CHI Q P, YAN H R, ZHANG C, et al. A Reconfigurable Smart Sensor Interface for Industrial WSN in IoT Environmen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4, 10(2): 1417-1425. DOI: 10.1109/TII.2014.2306798

[11] GADH R, ROUSSOS G, MICHEAL K, et al. RFID―A Unique Radio Inno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10, 98(9): 1546-1549. DOI: 10.1109/JPROC.2010.2053871

[12] XIAO Y, CUI X Y, LI H, et al. A Protocol Simplifying Mechanism for a WSN Module[C]//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CEIE). USA: IEEE, 2010: 474-477. DOI: 10.1109/ICEIE.2010.5559820

[13] SUN W, YUAN X J, WANG J P, et al. Quality of Service Networking for Smart Grid Distribution Monitoring [C]//2010 1s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 (SmartGridComm). USA: IEEE, 2010: 373-378. DOI: 10.1109/SMARTGRID.2010.5622072

[14] WILLIAMS J W, AGGOUR K S, INTERRANTE J, et al. Bridging High Velocity and High Volume Industrial Big Data Through Distributed In-memory Storage & Analytics[C]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USA: IEEE, 2014: 932-941. DOI: 10.1109/BigData.2014.7004325

[15] WANG K, SHAO Y, SHU L, et al. Mobile Big Data Fault-tolerant Processing For e-health Networks[J]. IEEE Network, 2016, 30(1): 36-42. DOI: 10.1109/MNET.2016.7389829

[16] O'SULLIVAN P, THOMPSON G, CLIFFORD A. Applying Data Models to Big Data Architectures[J].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4, 58(5/6): 1-11. DOI: 10.1147/JRD.2014.2352474

[17] NACHABE L, GIROD-GENET M, HASSAN B E. Unified Data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5, 15(7): 3657-3667. DOI: 10.1109/JSEN.2015.2393951

[18] KARNOUSKPS S, COLOMBO A W, JAMMES F, et al. Towards an Architecture for Service-oriented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C]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USA: IEEE, 2010:1385-1391. DOI: 10.1109/IECON.2010.5675482

[19] KARNOUSKPS S, BAECKER O, SOUZA L M S, et al. Integration of SOA-ready Networked Embedded Devices in Enterprise Systems Via a Cross-layered Web Service Infrastructure[C] //Proceedings of 12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Factory Automation. USA: IEEE, 2007:293-300. DOI: 10.1109/EFTA.2007.4416781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9篇

1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简介

1.1基本概念。所谓的电力信息化就是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电力发展中,其中包括电力资源的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等等工作环节。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综合实力,还可以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从电力企业发展的角度上看,只有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认识,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高校进行。

1.2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力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点。如果电力企业无法顺应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需要,墨守成规,必然会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所淘汰。可见,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激励,促进电力企业的自勉。另外,这一信息化系统本身优点比较突出,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而提升电力业务办理的高效性。从客观上讲可以推动电力企业工作的高效性。

2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比较突出,在实际的电力企业营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对系统进行强化和完善。虽然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电力企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彻底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具体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缺乏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在电气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电力行业涉及到的内容较广,工作的重要性较强。因此,需要科学的体制进行控制。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严格地按照机制体制的规定来发展,才会更加有的放矢,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另外,从现如今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可以看出,很多电力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工作机制,不仅无法对工作质量、工作成本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控制,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信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从现如今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将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虽然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管理的高效性,还可以提升电力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从另一方面上看,由于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为主,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和制约,出现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这就是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现如今网络技术的高效发展,网络的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广,要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企业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减少企业的发展危机。

2.3电气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现如今,企业的竞争正在朝着人才的竞争方面转变,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程度较强。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也是一种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系统类型。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操作水平没有达到标准,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因此,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以专业的知识为指导和支撑,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复合型人才,这样可以提升营销管理的高效性。

3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途径

从整体上看,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工作有其必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系统构建工作的重视,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科学性。

3.1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机制。在营销工作进行之前,电力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自身企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将具体的目标和步骤以及应用的技术放置到首位。然后根据管理的相关条例来促进电力企业工作的高效性。其中,营销管理机制中还包括各种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工作态度积极,效率高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奖励,但是对于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营销人员来说,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人员进行勉励。

3.2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营销人员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对营销人员进行培养。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在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的应用中也应该达到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发展的高效性,进而促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3.3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维护。前面已经说到,信息安全已经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那么我们在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解除安全隐患,最终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3.4不断引进新技术。世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的,因此,无论任何事情,都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构建来说同样不例外,信息技术发展与更新的速度飞快,因此,我们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4结语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我们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构建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既要做好对营销部分的系统构建工作,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信息化系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 信息化系 统仿真系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盈利。受企业组织目标的影响和制约,会计核算信息化的目标应该在企业目标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生存、发展和获利三个方面,采集、存储、处理、传输企业组织经济活动的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1,描述企业组织中发生的经济活动,支持经营管理活动的执行,支持管理决策,从而支持企业的目标。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传统手32会计信息系统的仿真系

从会计管理现代化的角度讲,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它还是照搬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并没有改变传统手一r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模式,改变了的只是会计数据处理的于段和会计信息地成的效率,事实上它还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仿真系统:这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加以说明:

(1)从会计数据处理的总体上讲,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向传统手丁会计信息系统一样,都是以收集、存储和处理企业组织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或事项,并输出各种财务会计报告为目标的,无非是将会计数据处理从手工操作移植到计算机系统之中。

(2)从会计数据的输入界面讲,在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下,系统的输入是原始凭证。会计人员从其他部门或业务经办人员处接收原始凭证,进行确认与计量后,形成记账凭证、据以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人机界面是记账凭证,系统的输入自然也是记账凭证。但由于记账凭证的基础是原始凭证,基础数据的采集仍然分散在各个业务职能邪门,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信息孤岛。

(3)从会计信息的输出方面讲,电算化会计消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输出都是各种财务会计报告,而且是高度汇总的会计报表,只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更加快捷。会计信息什传输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二、如何构建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

建立一个系统。选样硬件和与之兼容的软件是很重要的事情,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系统分析人员必须不断地了解和熟悉各种计算机产品、软件、计算初(供应商以及他们的服务状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1 硬件配置

(1)核算单位众多,如果采用单用户版会计软件,则每台计算机都需购买一套会计软件,这将导致软件购置费用过高。而如采用网络版会计软件,则只需根据需要增加工作站点数,可节约大量资金。

(2)在网络版会计软件中,不管建立了多少账套,其数据都是集中存放在服务器的,便于数据备份与管理。同时,网络版会计软件,大多采用SYBAS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结合网络控制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核算中心的正常运行。

(3)选型规划

构建适合的会计系统是成功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选型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的性质、业务量、企业未来发展需求、现有信息化水平、企业财力、企业技术力量和信息化目标等因素确定建立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企业选型既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系统,不求大求全,不盲目随波逐流,也要尽量考虑到可预见未来的发展,通过实施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2 会计软件配置

会计软件的取得不外乎两种方式:定点开发和购置商品化会计软件。一般单位都采取后一种方式。购置什么样的会计软件,首先要看单位自身的特点及会计核算本身的需求,其次才是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考察,因此构建时需要对会计软件作出选择。不管选用哪家公司的软件,都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1)已有资源。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已建立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量通常不大,因此大都购买的是单用户版会计软件。如果基层单位普遍使用同一家公司的会计软件,可以考虑与该公司协商,以单位退回多套单用户版会计软件,换取购买网络版会计软件的优惠,以免造成原有投资的闲置。

(2)使用习惯。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通常是从被管辖的基层单位抽调上来的,这些会计人员原来使用何种会计软件,即软件的使用习惯,也是选择会计软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核算中心成立后将马上开始工作,不可能安排较长时间的培训,如果选择的软件与核算中心大多数会计人员原来使用的软件相同,则可使会计人员尽决进入工作状态。

上一篇: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