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范文

时间:2023-03-20 01:14:48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范文第1篇

授奖辞

《新闻周刊》在2010年将更多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用更加细腻的眼光,从更深的层次解读社会变革期每个个体的变化,用真实、真情和真知来表现中国。堪称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的电视新闻杂志。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坐在主播台前,用同样的开篇语讲述一周发生的故事和感动。在信息庞杂、海量的时代里,媒体渠道的多元化让新闻信息以最快速、最广泛的方式进行传播,有没有媒体来总结、判断、深度解读这些充满整个时空的新闻信息?

有,《新闻周刊》一直在坚守。

从2003年创办至今,《新闻周刊》的定位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制片人王力军在创办了《新闻1+1》之后,又重新回到《新闻周刊》。他认为,从制作角度来说,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需要具备的,是更加深入和多元的信息版块。首先需要完成的是新闻筛选工作,《新闻周刊》和日播类新闻追求功能传播不同,其筛选工作更加偏向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是周播新闻节目的天然属性,选择就是新闻。”王力军说。

公共领域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受重视,尤其是关乎群众利益和安全生产生活方面的新闻事件。在盘点重要新闻事件时,《新闻周刊》对于公共领域的新闻事件报道切入点更小,传递出的信息是更加为普通观众所关心的,“新闻传播要找到对位感,才能引起共鸣,这是符合电视规律的,我们的表达必须要接地气。”王力军说。

2010年,《新闻周刊》将更多的视角转向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个体。无论是上海世博会还是广州亚运会的报道,在这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新闻周刊》力图用更加细腻的眼光来寻找大事件与个人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特定情势之下城市中的人群,展示社会变革期每个微观个体的变化。

“个体往往是社会生活的神经末梢,是反映社会事件的载体,他们的故事以及讲述故事时情绪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实的现场。这也是节目有时候用纯记录方式,有技巧地反映出某些东西的用意所在。”王力军说。

《新闻周刊》的报道向个体倾斜之后,“人物”版块故事更加丰满细腻,“视点”版块角度更加贴近。“老男孩”与其代表的梦想与执着、陆俊与其代表的足球界“公平公正”、贵州西部山区贫苦素朴小镇孩子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以及他们看到的城市生活,都在《新闻周刊》报道中给人以启迪和心灵震撼,节目始终不变的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思考。

在电视表达技巧方面,《新闻周刊》在报道角度选择上,姿态放得更低;在信息传递上,相关性更强;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坚定有力而又不失感性。新闻追求、媒体责任的担当以及社会公器角色的扮演,是《新闻周刊》始终保持的姿态。

制片人自述

新闻从业者要有自己的底线,即使不能传播真实的信息,也千万不能说假话。信息非常庞杂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去不断甄别。如果某些报道受到阻碍,可以选择避重就轻,但不能颠倒黑白。

在大的环境之下,无论我们选择哪种角度或者用哪种语言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手段也会慢慢用尽。在这个时候,经济学有一个规律,叫作黄灯理论:当信号灯在红灯和绿灯之间闪烁时,必须要大胆往前冲。人们在判断暴力和纪律之间关系的时候,黄灯往往会成为一种尺度:让你可以往前走。

理想没有变,只是环境在变。但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节目的第一功能依然是传播。我们要尽量在深层次上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要求。国计民生的宏观层面的新闻好做,难做的是更加细微、更加细腻的微观层面的报道,而这些报道更有价值,反映了改革进程中人的变化。我们必须用真实、真情和真知来表现中国,在报道中寻找更多空间。

――王力军《新闻周刊》制片人

评委点评

面对纷繁的信息,《新闻周刊》建立了“有判断、有价值、有效力”的信息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

新闻周刊范文第2篇

《中国新闻周刊》(周刊)创刊于2000年,由中国新闻社主办,CN刊号为:11-5313/G2,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新闻周刊》办刊宗旨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

新闻周刊范文第3篇

播出频道:央视新闻频道 播出日期:5月15日

《新闻周刊》是一档评论性新闻栏目,节目聚焦一周社会热点话题,既有专家的专业评点,又有主持人白岩松深入浅出的精辟讲解。本期节目,聚焦富士康的“第九跳”事件,从社会、文化、经济几个宏观层面以及人性心理的微观层面进行剖析。

点评:

节目经过改版和包装,令人耳目一新,消息、专题、深度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有机混搭,形式更为灵活多变。(刘静)

《大仓库》

播出频道:央视少儿频道 播出日期:5月19日

《大仓库》是一档寓教于乐的儿童电视节目,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采取小版块串联的杂志型编排方式,由多个独立的节目单元组成。节目以“怎么做”为核心,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本期节目介绍了陶瓷的特性和陶艺制作。小主持人带领观众一同学习如何区分陶与瓷,如何亲自动手创作陶杯等。

点评:

清新的画面与稚嫩的童音,让节目既有亲和力,又充满童趣,做到了知识性、趣味性合二为一。(刘静)

《粤来越开心》

播出频道:旅游卫视 播出日期:5月14日

《粤来越开心》是旅游卫视一档旅游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嘉宾需在10小时内完成主持人布置的6项任务,每项任务都是一个迷题。迷题浓缩景点信息,嘉宾通过解答迷题,找到迷题中所描述的景点。本期节目由主持人吉杰带领两位选手在广东中山市答题找景点。

点评:

游戏环节设置流畅,既有猜谜的悬念,亦有不同景致的游览,是一个设计巧妙的旅游节目,但主持人稍弱,和节目整体气氛不搭。(栾悦)

《家庭赛乐赛》

播出频道:东方卫视 播出日期:5月18日

《家庭赛乐赛》是一档以家庭为单位的民调式智慧博弈节目。不考知识、考常识,生活百科皆是节目中的问题素材。节目组在录制前随机询问100名普通百姓,将100个人的回答进行归类整理,取排名前6位的答案用于节目中。

点评:

生活化的题目,机智搞笑的回答,超值诱惑的大奖,加强了观众的互动参与。(刘静)

《非常故事汇》

播出频道:北京台社教频道 播出日期:5月17日

《非常故事汇》是一档明星访谈脱口秀节目,每期邀请1-2名当下热点红人或演艺明星。本期节目邀请明星陈道明、著名编剧刘震云,以电视剧《手机》为由头,对剧中人物及剧情进行了另类解读和探讨。展现了陈道明戏里戏外的别样人生,也让刘震云幽默智慧的一面展露无遗。

点评:

新闻周刊范文第4篇

《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是目前中国期刊行业的两个名牌刊物,两刊以其鲜明的风格、多样的内容使人爱不释手。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属综合类期刊,价格定位和读者定位也相类似。正是基于这些相同和相似之处,我们对比这两本期刊,使大家对两刊有更深入、更理性化的认识,这对于普通读者和我们的期刊出版界人士都有重要的意义。

刊物总体概况比较

《三联生活周刊》由中国出版集团属下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联书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北京复刊,其定位是做新时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他们在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追踪热点新闻的前提下,更多关注新时代中的新生活观。“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是他们的办刊宗旨。三联书店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他们的承诺是以“最快、最丰富、最好看”权威梳理一周新闻,从中体现韬奋先生70年前主办《生活周刊》时的立场:“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创办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办刊宗旨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是一本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大众读物。

读者定位比较

期刊必须对读者进行细分,寻找到适合自己刊物的目标读者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市场。期刊读者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读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等相近性原则来细分读者市场,二是根据读者内在兴趣、情感方面的诉求细分目标读者群。

两本刊物都采用了两种定位方法交叉使用的形式。《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说:“《三联生活周刊》面向的这批知识分子,应该是有大学左右的学历,他有比较宽的视野,他在现在的社会改革中走在比较前列;他又比较敏感,他自己又追求跟世界时展能够同步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展进程,不断从中寻找自己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积极作用的主流人群,有较宽的视野,敏感于社会变革;有与时展同步的新观念;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会阅读专业杂志。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读者群,该刊执行主编靳丽萍说:“我们的读者主要是那些有一定知识水平,对社会的主流问题比较关心、收入在中层的人,70%是男性,从读者结构上来看,主要有政府中的官员、中层经理、知识分子,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一本周刊来说,并不是意味着读者数量越大越好,我们选择的是较高端的市场,我们瞄准的是目标中的读者人群。一个典型的《中国新闻周刊》的读者是什么样的?他是一个具有中产阶层的收入,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动向并乐于思考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即使不是很大的读者群,对广告商和投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他们是一群真正具有消费能力而且有品位的人。”这两家刊物的读者定位更关注的是读者的心理和情感特征,他们比较在意读者在个性和思想上与刊物气质的共同点。

尽管存在差异,但我们在以上两本新闻周刊的读者定位中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即他们的目标读者都不是普通大众,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中产阶级”、“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阅读人群”,新闻周刊追求的目标读者都是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的人群。对普通百姓而言,一份报纸就可以满足他们对新闻的欲求,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咀嚼“新闻背后的新闻”的人当然是与传统期刊的低端读者相区别的一群人。由此可见,新闻周刊在追求高端读者群上已经达成共识。

市场定位比较

期刊的市场定位即期刊经营者根据读者的需求特性及竞争者在市场上的情况,对期刊经营、服务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并把形象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认知,从而确立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位是做新时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从1993年试刊之初《三联生活周刊》就以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为仿效对象,它的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钟诚说:“我们有更清晰的理念,就是我们要做有影响力的主流的新闻类周刊,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角度以及用中文的传播方式,向中国乃至世界传播一种来自中国的声音。”这就是《中国新闻周刊》明确的定位。曾任香港《亚洲周刊》驻莫斯科特约记者的孙越评价说:“《中国新闻周刊》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指出:“《中国新闻周刊》的定位是一个观察家的角色,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的特色是通过讲故事、摆事实来进行深度新闻调查。”

从市场定位可以看出,《三联生活周刊》着力于一个“新”字,关注的是新时代的新事物和新人类的新生活。《三联生活周刊》很在意文化和时政,但它的核心是生活,三者的结合使得它在市场上的差异化特征十分明显。《中国新闻周刊》的定位是综合性的时政杂志,突出的是新闻性。

主要栏目比较

栏目是展示期刊内容、彰显期刊个性、体现期刊气质的窗口。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好栏目,不仅可以为期刊吸引相当一部分稳定的读者,而且还会成为期刊品牌特性的一部分,传达出期刊的精神追求和品质特征。

以下是两种新闻周刊的主要栏目设置:《三联生活周刊》有《封面故事》、《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文化》、《考古》、《科技》、《人物》、《国际》、《评论》、《专栏》、《特别报道》、《环球要刊速览》、《生活圆桌》、《声音》、《娱乐》。

《中国新闻周刊》有《时事新动》、《特别报道》、《新闻人物》、《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国际》、《北大讲坛》、《专栏》、《新闻浮世绘》、《目击》、《读者来信》、《话中有画》、《新闻榜》、《第一现场》、《随笔》、《学界》、《传媒》、《出版》、《潮流新品》、《电视电影》、《时尚人物》。

从以上的栏目设置可以看出,《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两本新闻周刊的内容覆盖面极为广阔,几乎涵盖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栏目设置更偏重于文化生活,《中国新闻周刊》与《三联生活周刊》相比,更偏重于社会时政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更具有新闻性。

《三联生活周刊》栏目以目标受众的审美情趣为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度报道,全面、精深、严肃;另一类是快餐式趣味栏目,轻松、俏皮、机智。《三联生活周刊》的《声音》栏目凭借其独特的编辑手法和各种各样或严肃或幽默的观点吸引了不少读者,成为比较有特色的栏目。主打栏目《封面故事》追踪社会热点,做深入详尽的评述,从不同的角度采写新闻,以引起人们从不同层面理解和诠释社会热点。或纵向,或横向,你都可以找到你所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叙述。《三联生活周刊》的栏目设置紧扣目标受众的需求,赢得了由不同审美情趣的小众组合起来的庞大受众群。

《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是栏目的主菜,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的报道――既有独家调查,又有精致的资讯,集权威性和理性于一身。《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广为国内外传媒关注、摘引和转载,经常成为中国社会中高层面关注的焦点。

两者的栏目设置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这一点仅从栏目的名称中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经济”、“社会”、“专栏”这样的栏目名称就被重复使用。所以,维持特色栏目的独特性与创办一个特色栏目同样重要,对于新闻周刊而言,烹制好这道“招牌菜”的关键是在保持栏目相对稳定的同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内容和风格比较

虽然同属于新闻周刊,但两种周刊在内容上各有侧重,风格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和生活融合为一体。关于《三联生活周刊》一直强调的“生活”二字,主编朱伟说:“我们说的是一种生活观,作为一个新的时代里生长的新型的知识分子,在这样新的时代里他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观。”

《三联生活周刊》强调以新闻调查与文化评析相组合的方式,对一周信息作深入追踪,关注新时代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以独特的编辑理念,将文字、图片与有关资讯有机组合。密度和内容的含金量高,尽量在有限空间内安排丰富的阅读内容。所有报道均求有鲜活的人物故事或事件细节,培养记者各自独特的叙述风格,文字力求生动简洁而饶有兴趣,强调与读者的交流。这就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风格。

《中国新闻周刊》更符合新闻期刊的标准定义,它的特点是在新闻性上下工夫。《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强化时政新闻的内容。关于刊物的内容,《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指出:“2002年9月复刊后,从内容上来说,《中国新闻周刊》主要侧重于专题策划等一些概念性的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辑风格、编辑思想、编辑部的内部结构上都做了调整和变化,编辑思路回到了做时政、社会、经济等硬新闻的路上,而在操作层面,我们强调的不是关注新闻的表相,而是着重于新闻的背景,分析其中的利益矛盾和各种关系,做更深度的挖掘,进行深度的新闻调查。在编辑思想上,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把握,不是跟着热点新闻跑,而是更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热点新闻,在新闻选择中更清晰地体现我们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我们保持不变的风格是强调理性。虽然我们是做社会时政的报道,但我们不希望只做到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黑幕,而是要把社会时政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告诉读者为什么是这样。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内容的差别造成了两种刊物在风格上的不同。从三联书店走出的《三联生活周刊》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来自母体的文化特质,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中国新闻周刊》背靠中新社放眼全国,强大的资源保障令其在新闻制作上不断尝试大手笔。

参考文献:

1.曾宇:《试析中国新生代新闻周刊的报道风格》,《新闻通讯》,2000(6)。

2.吕书练:《中国新闻类周刊调查》,《中华读书报》,2001(12)。

3.李亚星:《中国新闻期刊的发展特性》,《出版广角》,2003(2)。

4.陈亦骏:《起航扬帆的中国新闻类周刊》,《中国出版》,2002(3)。

5.刘宁、田惠明:《〈中国新闻周刊〉特别企划――中国之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6.马飞孝:《竞相登场色彩纷呈――90年代中国新闻周刊综述》,《中国出版》,2000(6)。

7.曹艳、李陪林:《美国〈时代周刊〉特色剖析》,《新闻界》,2002(5)。

8.翟晓路、江凯:《研究当代美国主要新闻周刊的运作模式》,《传媒观察》,2002(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闻周刊范文第5篇

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个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广泛讨论:异地高考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高考移民”潮?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实现公平?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中国格外引人注意。尽管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提高幅度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绝对差距却持续扩大。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值得庆幸的是,从19世纪80年代的“讲师团项目”到今天的“中国教育行动”和“常青义教”,等等,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平衡城乡教育差别的努力始终没有间断。

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研究者指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相比,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要高出数倍。要真正抓住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关键领域,就必须改变农村教育滞后发展的现状。

现在,全球已经有105个国家的358所高校建立了孔子学院,其中美国就有76所,除此之外还有500所中学设有孔子课堂。外国人对孔子学院的兴趣不仅在于学汉语,更大的兴趣是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的生活状况等。据国家汉办介绍,我国对孔子学院在下一个时期,即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希望能够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从原来单纯教汉语的路子中走出来,使孔子学院成为综合文化交流平台。

新闻周刊范文第6篇

【关键词】杂志性新闻栏目 《新闻周刊》 叙事话语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周末杂志性新闻栏目,每周六22:15播出。作为一档浓缩过去七天中国历史的新闻杂志栏目,在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它包含了一周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固化观众对一周新闻的记忆。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在有些情况下,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人们的分析能力,妨碍了人们的决策效率。收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周刊》以其独特的视角,选择与人们相关的新闻,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新闻周刊》的栏目宗旨中写道:“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7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

所谓“杂志型新闻栏目”是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包含多种内容与形式的一种电视节目。它借鉴杂志手法,将长短不一、表现形式各异的专题节目,按栏目的宗旨加以取舍,有机地组成一个定期播出的单元。本文将从叙事话语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作为杂志型新闻栏目的《新闻周刊》的特色。

一、线性叙事结构与非线性叙事结构相结合

叙事结构是作者对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不同的结构不仅会产生不同叙事效果,更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新闻周刊》在叙事结构上各个板块表现出杂志式的连接和呈现。每期《新闻周刊》都分为5个大的板块: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人物回顾、本周人物、本周特写。用杂志封面的样式向观众展示出来,但又加入了电视生动形象、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具体从每一版块的文本来看,则是将排列有序的线性结构和新叙事学中的非线形结构相结合向观众讲述一个个故事。“线性结构”叙事的人物情节连贯、结构紧密,可以使复杂的叙事变得条理清晰,容易被感知者所理解。采用“线性结构”的结构方式,在叙事中以某一中心事件为贯穿全篇的中心线索,所有素材都是围绕这一中心线索而展开。这在《新闻周刊》的本周人物版块中有所体现。例如2010年10月16日的“本周人物”对黄光裕的叙述,就按照时间顺序将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调查立案开始到案件的开庭审理,二审判决及最新进展情况等都一一交代清楚,以完整的线性结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得十分清晰。

“非线性结构”拒绝传统叙事作品的连贯性、完整性,并且打破以时间为线索,由“开头―高潮―结尾”组成的叙事结构。而是将人物和情节切割、分离成许多片段,没有贯穿全篇的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所叙述的事件也没有明显的因果联系,而是跳跃式的并置。例如2010年10月9日的《新闻周刊》在本周视点的版块中,针对人们刚过完十一黄金周怎么休闲及休闲时遇到的困境做了生动的讲述。从对游客现场的采访、铁路客流量的采访到典型堵车案例、网友的看法、专家的看法、景区存在的问题,黄金周中学生的情况、保姆的假期、网络中流行的视频甚至结合动画片中“樱桃小丸子”的画面配音等方面一一铺展开来,再加上主持人的评论,清晰而具体地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十一黄金周的休闲困境到底是什么”。虽然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故事从头讲到尾,但是能够使观众在接受一个又一个情节的同时将被切割的片段不断地进行拼凑、重组,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情节。再加上节目本身明晰的叙事节奏、有冲击力的画面和个性的音乐让栏目显得生动活泼,具有可看性。

二、全知型叙事视角与限制型叙事视角相结合

作为“盘点型”的电视新闻杂志,抢发时效性新闻显然不是其有效手段,而将已经传播过的新闻议题进行重新组合,反而能够再创新的信息环境。《新闻周刊》是对一周信息的二次利用。应该说,一周之内发生的新闻事件数不胜数,能够进入《新闻周刊》筛选视野成为盘点对象的议题显然数量众多。但《新闻周刊》始终把握既定的视角,其选题一般是软硬搭配,用独特的角度阐释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

从叙事视角来讲,《新闻周刊》其实是将全知型视角与限制型视角结合运用,并进行合理转换。任何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的叙述者。而叙述者所处的位置即是叙事视角。在《新闻周刊》中,不仅有全知型视角(如画外音解说)向观众叙述新闻事件所处的独特历史背景,同时也有限制型视角(如被采访者)对事情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新闻通过镜头、人物的不断转换在不同视角间频繁、自由地跳跃。

《新闻周刊》搭起了这样一个话语平台,让民众说话,让更多的声音传递出来,让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在这个平台得到释放。有专家的解读,有百姓的感受,有民众的呼吁和建议,同期声给观众以极强的影响和震撼。用独特而多样的叙述视角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亲和力,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关联性评论与事实性描述相结合

叙事作品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就是完成叙事过程、实现叙事价值的载体。而《新闻周刊》则运用了电视这一媒介,营造出适合现代口味的独特表现形式。在《新闻周刊》中既有令人思考的精心解说和被采访者深具魅力的讲述、符合情景的音乐,也有不时穿插其中的主持人串场和评论;有经典影视作品配合当前新闻事件的再现,又适时加入网络流行视频的演绎。

主持人白岩松的经典点评成为该栏目的一大特色。他的语言独特、精辟、深度和力度结合得恰到好处,能够理性地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度和意义,又将其温情地表述出来。其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评论和坚持使用人们能够从内心真正接受的语言来对新闻进行表述和解读,已经成为这档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关联性评论也是《新闻周刊》叙事语言的另一个特色。它往往将人们的生活与已知的新闻联系起来,并能找到不同的新闻与不同的人物之间的联系点。《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不拘泥于某一事件本身,而是往往与多个相关事件、相关线索、相关情景纵横向连接,使其选择的议题更具代表性,更具有解析的意义。《一周新闻人物回顾》的评论把关联性用到了极致,每个新闻人物都是因为不同的新闻事件受到了关注,但栏目总是通过本周发生在他身上的新闻事件作为关注点。每个人物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主持人总能把他们联系起来,这个联系的纽带就是社会共有的人性、情感、道德等,一旦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观众就容易印象深刻,这种记忆已经超出新闻事件本身,更能引起观众共鸣。例如2010年10月16日《新闻周刊》“新闻人物回顾”的版块中回顾了四个人物:助人维权的赵作海、再夺第一的张琳、精彩活着的刘伟、井冈山上来的彭儒。主持人找出了他们共性的地方――精彩。主持人是这样说的:“有的时候命运拥有一种特别的公平,所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比如刘伟,命运好像看着不公,让他从小失去了双臂,然而他并没有失去双臂。最后,精彩如约而至,他成为赢得众人掌声的冠军。作为井冈山时期最后一个老红军,彭儒的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她离去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八宝山以为她送别的方式赞叹属于她的人生中的精彩。对于张琳来说,精彩过,这精彩也将会变成新的压力和别人的期待。接下来,他会更精彩吗?”通过“精彩”这一共性,关联性地回顾了一周内的几个人物,还串联到下一栏目――《本周人物》。这样的评论,就使观众很容易在以后的某一时间,借助“矛盾”这一点,回忆起这几个人物和他们在这一周发生的新闻。

作为叙述语言的重要部分,《新闻周刊》解说词即对事实的描述也是独具特色的。例如在2010年10月16日《新闻周刊》的“本周人物”版块,解说词是这样描述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在本周,这个脸庞黝黑且消瘦的中年男子站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时,那稍微有些紧张的表情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又普通的人,台下间或有人抹去的泪水,不是因为郭明义的道德有多么高尚,而是他平凡讲述的某一件小事。”这样的描述,将郭明义的精神与人们受到的影响生动地一一道来。另外,符合情景的音乐、经典影视作品配合当前新闻事件的展示,又适时加入网络流行视频,使整个节目的叙事语言变得丰富、个性、有感染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单纯告知式的报道,已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就要求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不仅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受众知道这些有什么意义、对受众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在信息过剩的今天,《新闻周刊》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的综合性,更在于它独具特色的叙事话语体系、个性化的优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用七天视角的历史感,引领受众在凌乱的信息堆中建立起一个坐标系,使受众看清一个事件在一周当中的位置。这样的栏目必然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①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②威廉.E.布隆代尔 著、徐扬译:《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③大卫・麦克奎恩 著、苗棣 等译:《理解电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④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⑤于珈,《〈中国周刊〉的编排风格与报道特色》[J].《电视研究》,2005(12)

⑥徐黎,《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新闻周刊范文第7篇

《新闻周刊》主编蒂娜·布朗在声明里表示:“放弃纸质版是一个艰难的时刻,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依然有印刷品情结的人。大概还会有很多人将会怀念过去每周五阅读新一期《新闻周刊》的美好时光。但是,在即将迎来《新闻周刊》出版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需要继续前行,保持和追随新闻理念赋予杂志的核心价值,同时迎接全面电子化的未来。”

《新闻周刊》的衰落与挣扎

新出的《新闻周刊》将改名为“《新闻周刊》全球版”,会以收费订阅的形式在平板电脑和互联网上发行。这个转变将使《新闻周刊》成为目前放弃纸质版的杂志中阅读量最大的。这也反映出当前传统的印刷新闻媒体在面临读者和广告商向网络转移情况下的困境。自2005年以来,《新闻周刊》的发行量下降了约一半,而广告页数量缩减了超过80%,这导致了杂志的年亏损量估计达到4000万美元。

《新闻周刊》早在1933年由一位前(《时代周刊》杂志编辑创立。自此以后,《新闻周刊》伴随美国人经历了近八十年来的世界风云变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美国民权运动,从越南战争到“9·11”事件。杂志的内容也非常多样,从新闻事件到电影评论都有所涉及。在1961年,华盛顿邮报集团收购了《新闻周刊》。

然而互联网加速了这本杂志衰落的进程。

两年前,华盛顿邮报集团将杂志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音响设备大亨西德尼·哈曼。不久之后,哈曼将《新闻周刊》与IAC/InterActiveCorp公司旗下的新闻网站“每日野兽网”合并。

哈曼2011年去世。2012年6月,哈曼家族对《新闻周刊》撤资,由IAC掌握多数股权,并继续提供资金支持。这也被不少媒体看成《新闻周刊》最终决定放弃纸质版的诱因。

其实在决定完全转入电子版之前,《新闻周刊》为寻找出路曾做过多方面的努力。其现在的总编蒂娜·布朗便以成功拯救了多家杂志而著称,其中包括英国的《Tatler》,美国的《名利场》和《纽约客》。

在她担任主编的几年中,《新闻周刊》的封面关注度远大于它的内容。一些具有争议的封面图画包括一张电脑制作的戴安娜王妃50岁时的照片,以及在一团光环下的总统奥巴马,标题为——“第一位同性恋总统”。

这些封面给布朗带来了许多批评之声,但布朗对此毫不在意。不仅如此,她还表示,“《新闻周刊》的封面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游戏——人们讨论它,分享它,它将人们引向杂志内容。”她还表示这种杂志封面的风格将延续到电子版中。

即使进行了努力,神奇的蒂娜·布朗和她引入的争议性杂志封面也没能填补《新闻周刊》4000万美元的资金空缺。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杂志管理层最终决定全面转向电子版。这样的转变可以消除掉印刷、投递的昂贵成本。另据一些消息来源称,杂志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一轮大规模的裁员。

尽管如此,此举依然是一场。如果印刷版的订阅用户不再改订电子版杂志,那么节约的成本可能还抵不上广告收入的损失。而目前,《新闻周刊》网络版的订阅量只有2.7万份左右。但是《新闻周刊》和每日野兽网的CEO巴里·谢迪估计,未来一年内这个数字将增至数十万。

谢迪说,在这次转型过程中,公司将不再向广告商保证读者的最低数量。正由于这一行业惯例,很多杂志可以人为地压低订阅年费。取消这个保证,《新闻周刊》就可以灵活地提高订费。

新产品“《新闻周刊》全球版”的数字订费将是单期4.99美元,与目前的纸质版杂志价格一样;年订阅费是24.99美元,比目前《新闻周刊》网站上纸质版每年39美元的订费便宜。但业内专家预计,第一年的价格主要是用来做定价实验,《新闻周刊》将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消费者究竟愿意付多少钱。

《新闻周刊》此举无疑将受到杂志业同行的密切关注。业内其他领军品牌曾直言不讳地表达通过增加订费收入减少对广告依赖的愿望。这正是《新闻周刊》期待在这次转型之中能够实现的转变。

杂志同行的转型策略

目前,杂志业整体都在遭受着与图书和报纸印刷品类似的命运:新媒体兴起后造成大量的读者和广告流失。

从美国杂志业来看,根据美国出版业信息局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杂志中广告页占整本杂志的比例下降了8.8%。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的数据,整体报摊销售额——一个决定杂志生命力的数据——在2012年上半年下降了10%。

甚至时代华纳的发行部门也没有因为旗下拥有众多大牌杂志而有所不同,比如《时代周刊》、《人物》和《财富周刊》,其收入在上半年下降了7%,而同期的运营收入下降了60%。

《时代周刊》作为当前全美发行量第一的周刊杂志,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追随《新闻周刊》的脚步时,执行总编理查德·史坦盖尔表示尽管杂志内容已经以多种形式出现,纸质版将依然是“品牌的核心”。当然,他也承认制作、印刷和递送杂志的成本是“最昂贵”的事情。

面对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每一个杂志主编都会头疼。如今,他们需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内容从而将读者从免费的网络信息上“抢”过来,并让他们愿意付费获得内容。

作为新闻类周刊的《新闻周刊》,它的发行特点让它在趋向萧条的杂志业中显得更加弱不禁风。《新闻周刊》每周发行一份,内容以新闻类文章为主。但在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关注实时发生的事件。已经没有人会关心一周前发生的故事。连每天发行的报纸都受到有新闻分享功能的社交网站的强烈冲击,更不用说每周一期的《新闻周刊》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类似的周刊杂志采取了不同的转型策略。有的杂志开始选择专注于某一个主题,以一些非时效性的内容为主,从而在人们的书桌上停留更久的时间。比如《经济学家》杂志,它现在提供包括新闻、专题故事等多种内容形式,增加的观点性内容和非时效性文章让它得以避免陷入类似《新闻周刊》的困境。

而在2008年已经全面数字化的原新闻类周刊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据主编布里安·凯利说,公司已经盈利,现有180名员工。据com.Score的数据,由于其出版的大学排名很受欢迎,网站一个月的独立访问人数在590万左右,但它基本上是免费的。

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不同,要求付费订阅的网络出版物则处境艰难。创刊仅仅18个月,新闻集团旗下以订费为基础的平板电脑报纸《The Daily》在2012年7月份不得不裁员三分之一。

旗下包括《纽约客》、《名利场》和《VCGUE》等顶级杂志的出版商Conde Nast总裁鲍伯-索尔伯格说,目前很难在纯数字化出版物订阅模式中看到非常成功的例子。但他依然表示,他对“付费数字内容的前景”感到乐观。

《新闻周刊》完全转向数字化是否是一条好出路?

每日野兽网上的知名博主安德鲁·萨利维安在博客中写道,他早在几年前就曾建议管理层进行这样的改革。“我发现在这个年代还能看到纸质版的杂志和报纸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他写道,“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人已经没人看报纸了。”

路透社的菲利克斯·赛尔蒙对此并不乐观。“《新闻周刊》作为完全数字化杂志的成功率毫无疑问是百分之零。”他写道,“市场上没有对电子版《新闻周刊》的需求。同时,绝对没有必要划出每日野兽新闻的一部分并将其命名为‘新闻周刊’,把新闻放在一个没人会看的平台上。”

新闻周刊范文第8篇

曾经以深度报道和独到分析闻名的《新闻周刊》成为了其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的对象。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去年10月份《新闻周刊》主编蒂娜·布朗(Tina Brown)宣布《新闻周刊》将停止发行纸质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当颇有些凄凉意味的最后一期纸质版封面发出的时候,这样的讨论达到了一个高峰。

蒂娜·布朗在自己为《新闻周刊》纸质版撰写的“讣文”中写到自己是“以一种苦乐参半的心情来迎接《新闻周刊》的新未来”。这种“苦乐参半”的情绪很快传给了整个媒体界,在有关《新闻周刊》遭遇的讨论中,有的人认为这是《新闻周刊》自己的遭遇,不具有代表性;有的人则认为这是“数字技术消灭纸质媒体的开始”。

自作孽,不可活

“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每周都会有最新的《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送到我们家。我比较喜欢《新闻周刊》。” 《福布斯》专栏作家John Seignthaler说道,“它看起来很漂亮、时尚,每次都提供一份政治新闻‘开胃菜’,再来一道国际消息‘主菜’,最后是流行文化‘甜点’。这是我一周的享受。”

在John Seignthaler看来,“拿着最后一期《新闻周刊》印刷版,就像握着一位即将离世的老朋友的手,心中的酸楚不言而喻”。

不过,他认为造成《新闻周刊》如今惨状的除了数字技术外,更有《新闻周刊》自己。

“最后一期的主题文章是回顾自罗斯福以来上过《新闻周刊》封面的美国总统以及简·方达、史蒂夫·马丁等文化名流。” Seignthaler说,“看着这些曾经的辉煌,我突然想到,我什么时候开始失去每周阅读《新闻周刊》的乐趣的呢?”

1933年2月17日出版的《新闻周刊》第一期用希特勒和罗斯福的照片做封面,反映纳粹德国的崛起和美国金融大萧条,很快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周刊》成了美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读物,向读者提供从越南战争报道到《终结者》影评等各种文章。

然而自蒂娜·布朗入主以来,《新闻周刊》从以前的深度报道转向了一些博取读者感官刺激的文章,比如引起很大争议的“猜测戴安娜王妃50岁的样子”。

美国作家Del Stone Jr.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我以前总是被《新闻周刊》大篇幅的深度报道所吸引,这是我在其他媒体上看不到的。但是现在的杂志充满了各种琐碎无聊的文章,还有一些我以为只能在《娱乐周刊》上看到的报道。”

风格的转变让《新闻周刊》不再受到欢迎。据统计, 2011年,《新闻周刊》的年发行量为150万份,比2005年降低了50%,而广告页数则下降了80%。

发行量和广告数量的减少导致收入水平的降低,2007-2009年,《新闻周刊》的收益下跌了38%。2010年,华盛顿邮报集团将《新闻周刊》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音响大亨西德尼·哈曼(Sidney Harman),同年,《新闻周刊》与蒂娜·布朗创办的Daily Beast新闻网站合并。

这样的转变也不能改变《新闻周刊》的命运,近几年来,《新闻周刊》的年亏损额在4000万美元左右,转向发行成本较低的电子版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闻周刊》的衰落是由于自身造成的,它不能代表整个出版行业的命运。”《时代周刊》总编理查德·斯特恩格尔(Richard Stengel)表示。“《时代周刊》会继续以印刷版的形式存在,向读者提供他们所喜爱的报道内容。”

灭绝与进化

尽管斯特恩格尔表示纸质媒体的时代不会那么快过去,但他也承认电子出版物的崛起不可阻挡。《新闻周刊》2013年的第一本电子版杂志以会动的深海景色作为封面,配上阐述人类深海探测活动的封面报道,倒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新闻周刊》电子版阅读便捷度上要胜过纸质版一筹。John Seignthaler说:“我很喜欢在iPad上看《新闻周刊》,图片更大、更清晰,文字也更容易阅读,我还可以轻松地翻到我想要的页数。而且定价也和纸质版一样,都是一个月2.99美元,或一年24.99美元。”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造就了数字媒体的兴起。现在,有39%的美国人将网络列为他们最主要的新闻来源。而根据美国发行量统计局的调查,有87%的媒体有适用于iPad的应用,约63%的媒体认为“平板电脑是出版商未来最重要的发型渠道”。

著名电视媒体人迈克尔·罗森布鲁姆(Michael Rosenblum)称之为“纸质媒体大灭绝的开始”。

也许是“灭绝”这个词过于恐怖,罗森布鲁姆的言论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巴诺书店董事长莱昂纳德·里吉奥(Leonard Riggio)认为纸质媒体伴随人类文明几个世纪,不应当以这种方式结束。而美籍日裔农业科普作家大卫·增本(David Masumoto)则表示自己无法从iPad上获取翻书时的乐趣。

“我还是喜欢阅读纸质版的书或杂志,就像我现在都很怀念《新闻周刊》上的黑白照片一样。也许电子刊物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但我还是怀念一本杂志封面所反映出来的简单描述。我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回味一下最后一期纸质版《新闻周刊》。”大卫·增本在《Sacramento Bee》报纸上的专栏写道。

罗森布鲁姆认为那些反对他用“灭绝”来描述纸质媒体命运的人反应有些过激。他套用达尔文主义,说明这是一种进化,一种无纸化的、对人类文明有好处的进化。

“我们的祖先消灭了尼安德特人,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更早一些,三叶虫、鹦鹉螺和恐龙灭绝后,都会有一种更高级的生物来取代它们,这是自然进化的规律。”罗森布鲁姆说,“现在则是技术进化,这种进化对环境、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都有好处。”

《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Kathleen Parker也是“进化论”的支持者。她写道:“在我看来,《新闻周刊》停止纸质版只不过是一个转变,而非所谓‘纸质媒体消亡’的证据。最后一期纸质版《新闻周刊》只不过标志了它进入了‘来生’——文字还是一样的文字,风格还是一样的风格,名字也叫《新闻周刊》。对于读者来说,本质的东西没有改变。”

新闻周刊范文第9篇

作为全球新闻类周刊标志性的杂志之一,美国《新闻周刊》如何走到被“贱卖”的这一步,有何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一、《新闻周刊》何以由盛变衰

《新闻周刊》(Newsweek),最初的英文名称是“News-week”,是托马斯・J・C・马丁于1933年2月创立的一份新闻类周刊。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购。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新闻周刊》和《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起跻身美国三大新闻类周刊之列,内容涵盖了国内外的深度报道到新闻评论的各个领域。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闻周刊》拥有全球超过400万的发行量,除了英文版本之外,还出版包括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俄语等6种非英文版本。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该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新闻周刊》品牌名居78位,先后12次夺得“美国国家杂志奖”奖杯。①

但是这份美国传媒业的重量级刊物,近年来却遭遇亏损寒流,广告和发行双双下滑,营业收入在2007年到2009年里下降了38%,2009年的亏损额甚至达到近3000万美元,发行量降至149万份。

那么,这股寒流的源头来自何方?换句话说,什么导致了《新闻周刊》由盛变衰?

首先,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空间的挤压

长期以来,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和外部环境信息的主要通道,并形成了报刊、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媒体迅速把人们带入“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中,个体第一次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和参与者。尼葛洛庞帝的著名预言――网络技术终将实现“每个人都可以办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正逐渐成为现实。“媒介及赖其进行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类须臾难离的中介,成为当代人类交往的基本形态,成为社会的总体表达形式。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社会,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特征。”②

如此背景下的受众需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更全面,传播内容更丰富、传播速度更迅速。更为关键的是,受众从过去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理论上,任何人借助于手机、博客、播客等形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新闻,真正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突发事件中,尤其如此。比如,2005年的印度洋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伦敦大爆炸等,一手图片都是源于普通民众。如此情况下,以提供新闻为主的传统媒体阵营大幅缩水。《新闻周刊》亦是其中之一。

其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其雪上加霜

次贷风波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房产企业倒闭破产的同时,对美国传媒业广告收入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根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稽查局2008年的数据,2008年7月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全美最大的530家日报的广告收入平均下降22.3%。单一靠广告收入的传统媒体盈利模式遭遇困境,处境十分艰难。2009年7月14日美国网站AdvertisingAge了《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三大杂志近十年的广告页数图表,其中显示,1999年三家杂志包含6193页广告,但10年后的2009年,广告页码仅为2204页,下降了64%。

同样,2010年美国发行量稽查局公布的美国主要报纸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平日日均发行量显示,美国主要报纸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8.7%。③相关的分析认为,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大量企业和个人停止订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报纸,比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落基山新闻报》,《西雅图邮讯报》纷纷从平面媒体中撤离,专攻网络版本。

传统媒体重要形态的新闻类周刊也难以独善其身。200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最终变成月刊;《时代》周刊加大新媒体发展步伐,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大规模改版,以期从这场寒流中“突围”。遗憾的是,其改版重塑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未能扭转其一路亏损的局面。

再次,杂志更为突出的党派倾向性致使读者流失

为了摆脱新媒体以及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2009年《新闻周刊》曾高调转型,声称“将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思的’内容上投入更多精力,减少对‘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道”。具体策略包括:一,从编辑策略上,减少过去见长的以一周新闻报道为主的特色,转而加强分析评论;二,在受众定位方面,从以广大读者为主转变为以精英读者为主;三,版面设置上,改版后主要分设四大板块:封面深度报道、简短报道、专栏、文化和社会。④

《新闻周刊》的改版被分析人士认为是一场对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模仿秀。但《经济学人》无论文本还是观点,都有独特的英国风范,其观点虽然稍偏左,却一直能超越党派政治,报道立场和角度、覆盖领域均让读者感受到超越英国之外的“国际眼光”。而且《经济学人》作为一份全球定位的杂志,不依赖于任何国家和政府。

相比之下,《新闻周刊》的改革坚守甚至强化了自身的左派作风,将其历史上反战的态度延伸到极致,甚至在支持的惯例下丧失新闻原则。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新闻周刊》支持的奥巴马,在一篇针对奥巴马对手麦凯恩的竞选搭档萨拉・佩林的报道中,未经其本人同意,刊出了佩林的性感全身照,招致广泛抨击。许多读者对这份以严肃时政新闻见长的周刊专业性开始质疑。

改版后论述性报道以及评论栏目的加强,也使得《新闻周刊》倾向性更加明显,中间派读者也开始流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沙米尔・胡斯尼(Samir Husni)认为,“即使周刊不能报道所有新闻,读者仍然期望对于大的事件的梳理。但是《新闻周刊》的做法似乎更适合一份月刊”。

二、对我国新闻类周刊发展的启示

从2009年《商业周刊》被收购在到2010年的《新闻周刊》被“贱卖”,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新闻类周刊带来警示。尽管和欧美传统媒体下滑的趋势相比,我国的纸质媒体,尤其是新闻类周刊还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成长环境,但也要看到,我们并没有盲目乐观的条件,不能抱有侥幸获胜的心态,而是应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

启示一,媒体融合是趋势,但要力求“分”的特色

如果将新闻类周刊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数字技术所引发的冲击只是当下传媒面临挑战的因素之一,在目前依然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制约下,我国的新闻类周刊不至于像美国《新闻周刊》一样,短期内遭遇灭顶之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类周刊就可以忽视新媒体技术的浪潮。

就目前的现实看,数字技术使传媒融合成为主流。这种融合是深度的、彻底的融合,包含了传媒组织的所有方面:传媒科技融合;传媒所有权合并;传媒战术性联合;传媒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新闻叙述形式融合等等。⑤从传媒产业角度来考虑,传媒融合的经济动因在于对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期待。因为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人才、资金、物质、信息和受众等资源,可借助于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或是借助于产品数量的增加提高效率(范围经济)。其原因在于,当传媒作为一种信息通道(传播载体)不再是“稀缺”资源时,就必然寻求多通道传播或是多产品提供。如一家报纸,将同样的内容到不同的载体――手机、网络、电视等,或是通过联合诸多载体,提供异质化的内容。因此,传媒融合在某种程度消除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使得传媒产业逐渐发展为两大基本领域――内容生产商和内容传播商。

但在融合的大趋势下,同时存在着“分”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指出,“融”是为了“分”,通过融合达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才是传媒融合的终极目标,这种“分”包括:业务形态的整合和生产流程的细分;产品的汇聚与受众市场的分化;发行渠道的集中于接收终端的分散;传媒机构的大联合和再分工。对于传媒个体来说,做出特色和差异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具体到新闻类周刊而言,在开拓传媒融合的新模式方向上,要再度强化自己原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处于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中的新闻类周刊,必须在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思考问题:第一,在多大层面上与新传媒生态的大趋势融合?第二,如何在大趋势中凸显自身特色?前一个问题意味着传媒环境――社会与受众都在变化,新闻类周刊不能不适应。但如何适应,是全面拥抱新媒体,还是有理有节?后一个问题,则是在传媒竞争中,如何建构自身特色、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归结到核心就是:提供何种以及如何提供有差别化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换言之,无论传媒技术环境如何变化,提供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群体的高质量的信息仍然是不变的铁律。

启示二,内容创新能力决定未来

新媒体技术的最大冲击在于模糊了传统媒体的边界,因而从总体上出现了融合的倾向。这种融合呈现出由技术融合发端,并逐渐向传媒价值链的全面延伸。有研究者指出,清晰的数字媒体产业链将由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虚拟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硬件制造商等构成。⑥从实践来看,数字媒体产业中形成的是一种多变市场,即产业链中的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交换行为的市场模式。亦即,各类企业并非固守自己的领域,而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进发,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换。

然而,由内容提供进入技术提供的转变耗资巨大,且由于既有的网络壁垒很高(政策限制、技术门槛、资金投入),一般而言,周刊的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从整体上而言,新闻类周刊致力于内容提供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实际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的改版正是寻求内容战略的创新,其隐含的逻辑前提是通过优质内容的提供,能够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只是,《新闻周刊》的内容创新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失误。

作为专业新闻信息生产机构,与其他媒体形态相比,新闻类周刊具有一些优势。全国性发行渠道、独家报道、深度报道的广泛使用、市场细分的程度,都使得新闻类周刊成为中国增长较快的媒体类型。

如果说,传媒融合是为了形成一个大的平台,那么在基础平台建设之后,如何提供差异化新闻信息,就成为接下来各传媒的立身之本。就笔者供职的新闻类周刊的经验,新媒体技术对于新闻周刊的内容生产进行着全方位的渗透,从选题策划、采访方式、编辑方式、传播方式、互动与参与、资源再利用在各个环节,数字技术都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生产方式。需要明确的是,数字技术只能视作生产工具的革新,却不能偏离内容创新的根本,即新闻类周刊需要通过各种创新和改革来保持“这一个”的特征――即保持周刊内容和形式的传统优势,而非“去周刊化”。不仅要保留新闻类周刊的传统优势――深度、独家、针对性、收藏价值等,还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新的功能,如增强互动性、强化受众表达、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等等。如何在这些方面形成特色,也是包括新闻类周刊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共同面临的大课题。

启示三,传媒丰裕时代,细分市场的目标受众需求是新闻周刊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实际上,与其说《新闻周刊》是被新媒体击垮,不如说它由于内容缺乏吸引力而被受众抛弃。因为前者似乎带有强烈的技术决定论倾向。而《经济学人》的成功从正面验证了内容为王的道理。

任何一家传媒的生存都在于有一定量的固定消费群体的支撑。在完全市场经济的状况下,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消费者的关系。新媒体之所以可以视为一个新的生态环境,是因为技术革新使得传媒的数量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增长。面对越来越多的传媒,显而易见的推论便是谁能赢得更多的受众,并且通过持续的信息提供吸引住这些受众,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因此,撇开其他因素,新闻类周刊的内容定位应该始于目标受众群体的需求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中国的新闻类周刊市场历史较短,发育尚不成熟,存在着定位模糊、同质化程度高等诸多问题。这使得新闻类周刊的竞争仍然处于低度竞争状态。就内容生产来说,“我生产你消费”的卖方行为仍为主流,并没有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受众导向的内容提供方式。所以,对于中国的新闻类周刊而言,寻找到目标市场,根据特定受众群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定位,才是当务之急。

美国《新闻周刊》的式微有多种原因,笔者认为,内容报道上的倾向性错误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对无原则的支持严重削弱了它作为严肃公正立场的著名周刊的影响力。如同当下的中国新闻传媒的一个特征,只要稍加观察,那些自诩为“新闻专业主义”、“公正立场”、“公信力”的传媒都能赢得市场的青睐。――不管是否真的客观公正,对于这类信息的渴求正是当下中国受众的基本现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闻周刊》的出售并不意味着它从此又有了美好的未来,当然也并不是一个惨烈的结局。对于受众来说,只要能够通过内容创新,无论是纸质版的《新闻周刊》,还是电子版的《新闻周刊》,他们都愿意花钱消费。

对于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来说,《新闻周刊》似乎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新媒体浪潮近在咫尺,是被浪潮吞没,还是屹立潮头?在笔者看来,应该首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你学会了游泳没有?■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博士生、新华社《t望东方周刊》编辑)

注释:

①薄旭,《新闻周刊:周刊的历史,新闻的未来》,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13期

②[英]詹姆斯?马丁:《信息化社会漫话》第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③参见《美国传媒业遭遇寒冬困境中艰难求生》,新华网2009年3月2日

④余婷:《经济学人缘何对数字媒体从不热衷》,《新闻实践》,2009年第9期

⑤宋昭勋:《新闻传播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第1期

新闻周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 新闻周刊 改革优化

一、《新闻周刊》栏目分析

1、栏目定位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开播于2003年5月3号,原名为《中国周刊》,首播时间为新闻频道每周六的22:15——23:00,时长45分钟。在2006年1月1日,《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作为一个周播栏目,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它要呈现给受众一周较为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为观众补上由于各种原因错过的一些重要事件。从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不同于日播的新闻节目。七天是它的制作周期,它是站在七天的高度、以七天的视点、七天的深度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央视《新闻周刊》共有五个子板块,分别为《新闻回顾》、《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和《本周特写》。《新闻回顾》是第一个部分,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来回顾这周发生的三件到四件事情,虽然事情不多,但都是经过编导精心整合加工过的,是这周以来每一件事情连续动态的综合表述;《本周视点》是一期栏目最为精华的部分,要具有足够篇幅和深度;《本周人物回顾》,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回顾本周的4个新闻人物,这些人有可能是政界、商界也可能是体育和娱乐界的,只要是足够被大家关注的,就有可能会被入选;《本周人物》的主人公是1个人,板块时长为9分钟左右。《本周人物》是在《人物回顾》之外另行选择的;《本周特写》,从文学上所讲的特写的突出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精细、突出的描述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栏目内容

《新闻周刊》所回顾的新闻事件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是与中国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举例来说,2011年2月26号的节目中,《新闻回顾》选择了这些事件:①保障房,全面启动;②丰田召回 ,无关中国?③新统计 “新真相”;④公安部,执法考评新标准。2010年12月18号的《新闻回顾》的事情分别为:①新疆黑工厂,再现包身工;②浙江台州,30余名干部倒卖“房票”;③寒潮来袭 猝不及防;2010年12月25号的《新闻回顾》安排:①年末地王再度频现;②山西:煤焦腐败涉近千官员;③昆明:“最短命”经适房;④公安部告破特大黑枪案。

很显然,每一期节目当中所回顾的新闻事件并不是独家的,最新鲜的,但这些确实都是跟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重大的民生事件,关乎衣食住行,关乎百姓温饱。比如“住”,关于楼市、房子的问题,三期节目中不约而同的都谈到了,“保障房全面启动”、“浙江台州30余名干部倒卖房票”、“年末地王再度频现”、“昆明:‘最短命’经适房”。房子问题成为了继医疗、教育等问题之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下最为突出的矛盾,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家眼前关注的就是《新闻周刊》要选择的。

《本周视点》是占栏目比重最大的部分,本版块通过对事件的解读向受众解释某一类社会现象,并且在现象背后引发受众思考,向受众传达一种理念和信心。

《本周人物回顾》,该选谁?依照怎么样的标准呢?让我们通过实例来分析。

2011年2月26号的节目人物回顾分别为:韩志鹏 ——追问公车;马云——刮骨疗毒;刘心武——续红楼梦;刘宏玲——幸存。韩志鹏是广州市政协委员,他从2010年两会就开始关注公车使用问题,要求公开公车数量、公车消费情况,车上不仅要注明是政府公务车,还要写明属于哪个部门,监督电话是多少。他今年的提案同样是关于公车的问题。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的提案就得到了回应。广州市纪委书记苏志佳特地约见他,跟他聊了40分钟,一些相应的举措也将出台,包括在公车上安装GPS跟踪系统,对公车私用进行收费等。这让韩志鹏感到很意外,公众也对安装GPS系统的成本感到疑惑,但是韩志鹏说他依然会对公车问题坚持到底。

这些人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才使得他们能够选入到同一个节目板块?栏目这样编辑:“面对本周众多的人物,一个大大的逗号跟一个大大的破折号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们都意味着未完、待续,接下来又将如何呢?提出约束公车的方法,媒体热议一片,但问题是接下来呢?可行吗,真的实行吗。还有更好的招吗?未完,待续。

而对于刘心武续写《红楼梦》,栏目认为不要大惊小怪,原本就没写完,谁都可以续,包括您。然而估计将来最被人认可的还是那个《红楼梦》。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事情发生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下一个结论,所以只能让事件来考验。《新闻周刊》的编辑们站在受众的角度,想受众所想,告诉观众,对每一件事情,应该静静地等待结果不要急于下结论。

《本周人物》讲到了喜洋洋的动画将入住哪个公司?主持人说他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成了未完待续。

栏目的最后一部分是《本周特写》。特写的事件是真实的、典型的,与观众有着强烈的共鸣。2月26号的特写是回家,讲述了当月16号,利比亚国内发生暴乱之后,我国政府派专机接利比亚的华侨的事情。特写综合运用了录音采访、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再现当时的场景,令观众感动不已。

3、品牌经营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强大的品牌能够树立消费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对于一个栏目来说,树立栏目品牌同样是必要的。树立起强大的品牌栏目就有了强大的公信力和忠诚的收视群体,也就保证了栏目的收视率。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资本的运作会使得电视制播分离的模式越来越向成熟发展。制播分离制度日趋成熟的今天,电视台得栏目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电视台自办的节目只有做强、做精才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新闻周刊》从2003年“创刊”到今天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10年的时间里,《新闻周刊》始终坚持办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品栏目的主张,每一期的栏目编辑都各具特色,但是坚持民生、实事求是的方向从来没有变。不变的坚持给自己带来了多处回报,除了收视率不变以外,在新闻频道的多次对栏目调整改革中却没有改变《新闻周刊》。

4、地方台《新闻周刊》栏目概况

随着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的播出并不断被广大受众的认可,从2004年以后类似《新闻周刊》一类的电视栏目在各地方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如宁波电视台推出新双语新闻栏目《新闻周刊》,用手语和声音同步向全市人民播报一周来天下事、宁波事及世界各地的奇闻轶事。通辽电视台推出《新闻周刊》节目,节目每周日19:40首播,内容包括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政策资讯等。2005年10月,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开播《拉呱》栏目,也是一档民生新闻综述栏目。河北廊坊电视台2005年在民生栏目《廊坊零距离》中,每周六晚8点推出新闻综述类节目“一周视点”,同样也是《新闻周刊》类节目的衍生和创新。经笔者调查,虽然地方台节目名字花样繁多,节目内容各具特色,但与央视的《新闻周刊》相比,存在的问题也不尽一样。

(1)“一周新闻回顾”选择的新闻事件不突出,不完全是当地群众普遍关心,备受关注的事件。

(2)“本周视点”对新闻事件深度分析上存在欠缺。笔者观察,有的地方台在分析新闻事件中,在新闻背景方面,不是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分析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入手,而是从中途入手单刀直入,使观众自始至没明白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什么。

(3)在评论中,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采访人群比较单一,没有“集纳性”。要集百家智慧,纳百家之言,这样对新闻事件分析的才不会片面,不会孤立。

(4)要选择一位有深度,即睿智型的主持人做此类节目的主持人。如央视《新闻周刊》白岩松的加入,为栏目注入了知性的血液。笔者观察,有的地方台此类新闻综述节目选择入门不长的俊男靓女做主持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可殊不知真正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淋漓尽致的分析。只有选择一位合适的主持人,才能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更加平民化,以大众化的风格在电视观众中树立良好的节目形象。

二、《新闻周刊》的变与不变

当下的中国正在以高速度在向前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栏目,面对着这样的背景,《新闻周刊》是有压力的,因为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众口难调,栏目编辑稍微拿捏得不准就会陷入到进退维谷的境地。

《新闻周刊》能够长期良好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要归功于定位的准确。有了准确定位,栏目才能有进行的方向。

《新闻周刊》的定位是“7天的高度”,所以选择的内容是一周中有代表性的深度新闻,要对这些事件做综述式的深度解读。唯有站得更高才能继续看得更远、走得更稳,《新闻周刊》当坚持并且继续坚持自己的定位,栏目才能持久的生存下去,为受众带来更多深刻和新鲜的体验。

《新闻周刊》除了整合一周现有的资料以外,也可以增加诸如“本刊记者特稿”等内容,更主动地发挥媒体的优势,把“被动”变为主动,派遣本栏目的记者到新闻现场采访,给观众带来更多直观的体验。

如今,电视科技水平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让这些科技成为我们工作的手段,让它为我们服务。在剪辑上,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让画面更为流畅,镜头之间不出现画面空缺;声画更加对位等等。音乐的使用可以为栏目锦上添花,借助互联网的便利优势,多增加栏目音乐素材,使栏目的一体化程度更高。

总之,《新闻周刊》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在“不变”与“改变”之间做好平衡。不变的是栏目的定位和宗旨,要改变的是栏目的形式。只有这样,《新闻周刊》才能成为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一棵常青树。

上一篇:新闻联播范文 下一篇:财经新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