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0:22:35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黑格尔《美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70年了,中国新闻学的创立也70年了。然而,知道后者的为数很少;知之者中,对此持轻率态度的又居多。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那是“照抄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是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第二,内容“肤浅”、“庞杂”。偏见和麻木使中国的新闻学如此轻视自己的历史,这在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是少见的。久而久之,年轻一代的新闻学研究者能够面向世界,却几乎忘掉了新闻学在中国的历史足迹。但是,时间无法消灭过去。处在中国文化氛围内的新闻学,只有了解自己从何处来,才可能真正知道往何处去,特别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当今,用历史的观念观照新闻学,对以往重新评价,并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

新闻学从启蒙到创立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自公元前841年至清末,只有太史采风、兼听天下、通达民隐、教化蚁民等等一整套舆论控制的观念体系,以及使国人引以自豪的古老的邸报。16世纪以来的现代新闻学观念,对封闭的中国来说,是海外妖言。邸报的钦定性质,使任何读者都必须把它视为神圣和永远没有错误。因而,马克思在他的第一篇政论(1842年)中就不无讽刺地说:“请给我们一种完善的报刊,这种报刊的原型好几个世纪以来就一直在中国存在了。”(1)同样基于这种对中国“报刊”性质的准确认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1748年)中,把亵渎邸报列入了“大逆罪”。

显然,现代新闻学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新闻学在中国的启蒙和创立,从逻辑上看,是纯粹的“西化”过程。但在强大的中国舆论控制的观念体系面前,这个过程的开始,却几乎表现为“东化”。这种“东化”,从最早的几家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期刊的发刊词(上个世纪10--30年代)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传教士们谙练孔孟之道,满口“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致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等等,而所要宣达的西方新闻学观念,则淹没在这类中国传统的说教里了。这个时期,中国依然被怡然自得的天朝心态笼罩着,统治者对几本期刊在大陆的传播,虽不以为然,却也不以为意。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形势改观了。当中国的文人们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马克思对中国已经看得很透了,他写道:“历史的发展,好象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3)如果说马克思讲的“旧中国”是指清王朝,那么他的预见是天才的;如果他同时也理解为旧中国的传统和黄色文明的迅速解体,那么他就太性急了。现代新闻学在中国立足的艰难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

朦胧地意识到中国古老的交往体制面临危机的,首先是一些较多地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文人。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他们向西方寻求现代新闻学的观念,撰写有关现代报纸的论文,着手创办国人自己的现代报纸,以尝试自强御侮的新方法。图强意识和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唤起了新闻学的启蒙。但是,这种启蒙还必须依赖于天朝心态这根思想支柱。中国的新闻学启蒙者们尽管可以用许多赞美的词汇描述西方新闻事业的发达和交往的开放,但却都把这些视为“仿于中国之邸抄”(汪康年),“抑亦乡校之遗意也”(王韬),“窃取我中国作誓作诰之遗意,以为传檄露布之先声也”(陈衍)。“西学原本中国考”之类的文字,在早期国人所写的有关现代报纸的论文中,几乎篇篇要加以重复。传统的中国舆论控制的观念体系,在新闻学启蒙中显然居支配地位;为洋务运动到的一系列“国事”服务,始终是新闻学启蒙的主旋律。在这一总体环境中,即使感到需要发出“危言”,也得以承认“同治中兴”为前提。郑观应的著名论文《日报》(上、下两篇),便是这样囊入他的《盛世危言》的。

百日维新的失败,使早期鼓吹新闻学启蒙的梁启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着眼点。在其“新民说”的新观念下,他摒弃了泰西报纸中国源的旧论(虽然有些含糊),而认为现代报纸与中国的古代采风和邸报性质不同,并为启蒙中的中国新闻学提供了言论出版自由、第四种族、舆论监督等等新内容,设计了一套通过现代报纸改造国民素质的方案。从新闻学的“东化”到梁启超喊出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但是,梁启超只是一位中国新闻学史上的过渡人物。在他那里,新闻学始终不是“学”,而是“术”;现代报纸和通讯社,只是服务于其政治理想的“器”,一种现代化的新“器”。在他考证报刊史资料时,可以心平气和地讲出邸报与现代报刊的性质差别,而一轮到他宣传自己的报纸作用时,便又把断烂朝报搬出来打动人心:“中国邸报视万国之报纸,皆为先辈,姑无置论。......”(4)即使摆脱了天朝心态,这时的政治依然要求新闻学服务于它的一时需要。梁启超在回忆往事时这样作了结论:“惟好攘臂扼腕以谈政治,政治谈以外,并非无言论,然匣剑帷灯,意有所在,凡归政治而已。”(5)。政治唤起并强有力地推动了新闻学在中国的启蒙,但达到一定程度,它又会阻碍新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这个矛盾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解决的。

辛亥革命以前,政治斗争始终是先进的中国知识群落的兴奋点。随着旧的传统政体解体,学而优则仕的单一道路被打破,多样化的人生和心灵之路展现在人们眼前,知识群落的兴奋点开始从政治转向文化。从政治控制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袁世凯和两大强权的时空地带,人们在并不自由的时代,获得了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得以比较从容地研究学术。对这一时期,不少论著反复谈及“科学”和“民主”这两个口号,却忽视了“自由”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相当多的论著把注意力集中到五四是否全盘反传统和西化、中化的论题上,却没有着意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朽建树;近年的一些论著所重视的五云人物几乎是一致的: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等,但都忘掉了蔡元培--这位具有中国式的温良恭俭让风度、推崇古希腊精神的美育、倡导希伯来平等意识的五云人物。

正是五四时期强烈的自由意识,打破了古老中国学术的大一统和一元化,开启了一个兼容并蓄的学术多元化时代,成就了蔡元培“培国家之大本,立学术之宏论”的志愿,使中国出现了现代文学、哲学、史学、语言学等等一系列独立的学科和各种学派。中国的新闻学经过40年的启蒙之后,也顺利地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宣告了自己的独立存在。由于它缺乏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中国的独立存在更为困难。只有五四时期,新闻学具有完全独立的品格。

随着救亡运动的再次兴起和持续,政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新闻学的主旋律,甚至与之合一。中国的新闻学何以会如此命蹇时乖?它如何以独立的品格重新自立于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林?在此,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是必要的。

“报馆有益于国事”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中国新闻学启蒙者对新闻学的基本认识,那么梁启超所讲的“报馆有益于国事”是最恰当不过了。那个时期的新闻学启蒙者,无论是在具体政治观点上有多大的分歧,儒家传统中的实用理性,始终是他们从事新闻学启蒙的出发点和归宿。商品经济、自由理性、现代社会对精神交往的普遍需求,等等问题,在他们的论述中基本上是空白,或者完全“东化”了。

西方传教士们创办的现代报刊在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以后,国人很自然地是从中国的历史环境角度看待这些外来事物。与这些事物最相近的是邸报,但邸报单纯上对下的作用,中国的新闻学启蒙者们是不满意的,于是又想到上古时代的太史采风、谤木谏鼓之类的古训。在他们的思维所能容纳的范围内,虽然所有人都认识到现代报纸“去塞求通”的作用,但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度里,它的具体运用仅可达到“通上下”这一点。

上个世纪60年代洪仁?的《资政新篇》,是国人最早论证现代报纸意义的文献,它企图给太平天国革命提示一条摆脱旧的羁绊的新路。大大小小29条改革建议,显示出这位接触过西方文化的农民领袖的敏锐眼光。其中第一条,便是“准卖新闻篇”。他写道:“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众下达而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设暗柜也。”(新闻篇即报纸,暗柜即意见箱)洪仁?并非没有需要和传统的上下为序的意识,终于使他把“准卖新闻篇”的作用归结到“通上下”、“以资圣鉴”这一中国社会的交往模式上。

尽管政见不同,被清末官方赏识的洋务商人对现代报纸的认识于洪仁?却是一致的。郑观应在他的《日报》(下)中吁请清政府广设日报,他这样写道:“日报馆每日所出新闻,必以一纸邮寄京师,上呈御览。其有志切民生、不禅指陈、持论公平、言可施行者,天子则赐以扁额,以旌直言。不准地方官恃势恫喝,闭塞言路,......如是,则国势之隆无不蒸蒸日上,......将见直道复行于天下矣”。这里,“上呈御览”显然是问题的中心。如果把洪仁?讲的“兴各省新闻官”视为最早的关于报纸监察作用的论证,那么,这种监察和郑观应的思路完全相同。并非是报纸在监察,而是最高统治者通过报纸对官吏臣民的监察。不同点仅仅在于,一位“圣上”叫天王,另一位叫皇帝。在这种情形下,报纸依靠“圣上”支持的“独立性”,本身是很可怜的。

无论如何,能够从“通上下”的角度考察社会的稳固,毕竟是一种觉悟。通上下包括上、下两个方面。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均来自中下层社会,不同程度地属于新派人物,因而多少都偏重“下”这一方面。于是,通达民隐和教化百姓成为这些人思考现代报纸作用的重要方面,出现了“辅教化之不及也”(王韬)、“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梁启超)等等论证。

然而,即使在最激进的维新派人物那里,这种认识仍然是一种上对下的俯视。传统的“重民”、“民本”思想贯穿其中。试看谭嗣同《<湘报>后叙》(下)的结尾:“人之所以能喻志兴事以显其灵,而万过于禽兽者,以其能言者耳。而喑之,而哑之,其去禽兽几何矣。呜呼:‘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周之所以亡也;‘不毁乡校’,此郑之所以安也;导之使言,‘谁毁谁誉’,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吾见《湘报》之出,敢以为乡民庆,曰诸君复何忧乎?国有口矣。”在这段论证中,新的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和周召公、郑子产的治人之术融会贯通,崭新的改革结论与古老的社会阴影相伴生。也许谭嗣同真的象有的评论者说的那样,想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但他能够达到的水平,确是欲超出周召公、郑子产,而不得超出。其结论“导之使言”即白话“让人说话”;“口”不属于人,而属于“国”。从民主政治角度看,这里的语态显然都颠倒了。

与谭嗣同一样,所有新闻学的启蒙者都不是在追求个体心灵自由的前提下,注意到现代报纸的。梁启超的著名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的结语,代表了这一代人的心态:“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正是这种儒家士大夫的政治胸怀,使他们时时处处把现代报纸与“国事”联系了起来,其逻辑推导虽然简单,却也颇具热情。例如吴恒炜的话:“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退,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6)在这里,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受到极大重视,现代报纸得以产生的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则被忽略了,以致对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地位的描述,出现了不少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而带来的差误。

王韬的《论日报渐行于中土》,是国人第一篇公开谈论现代报纸的文章,开篇便流露出对《泰晤士报》政治作用的仰慕:“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这种认识在激进的梁启超那里,变得更走样了:“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如俄土之争战,德奥意之联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观泰晤士之议论”。(7)《泰晤士报》的政治作用被他们过分夸大,并且所讲的情形在西方正在成为历史。当西方人开始鄙视政治与新闻业结盟的时候,在中国,它却刚刚成为国人的政治理想。新闻学的启蒙者们在认识上,与世界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差。仅就中国现代报刊的作用而言,也出现了历史错位,当西方从政治报刊时期转入商业报刊时期时,中国的报刊刚刚进入政治报刊时期,并且缺乏相应的新的经济体制基础

时代背景的异质,决定了政治(图强、御侮、维新等等)在国人的新闻学启蒙中必然居主导地位。王韬、郑观应、陈炽、陈衍等等关于设新报馆、设洋文报馆、西人报馆只准用西字报章的论证,与其说是研究报业,不如说是一种图强御侮的政治活动。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汪康年、吴恒炜、唐才常等等围绕报馆的“通”,所展开的通上下(这是主要的)、通中外、开民智、造新民、监督政府、出版自由、第四种族等等议论,无不直接服务于维新运动。他们看到了世界大通,却只想到这种世界性精神交往的趋势与“国事”的关系,给予现代报纸以不堪承受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梁启超的一段论述很典型地表现了一代新闻学启蒙者的视角。他写道:“抑今日之世界与昔异,轮船、铁路、电线大通,异洲之国犹比邻而居,异国之人犹比肩而立,故一国有事,其影响未有不及于他国者也。故今日有志之士,不惟当视国事如家事,又当视世界之事如国事。于是乎报馆之责任愈益重”。(8)广大的政治胸怀和昂扬的政治热情,使新闻学的启蒙者们(主要是维新派)把实现政治抱负的期望,相当程度上寄托于现代报纸。“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堕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9)怪不得梁启超要高呼“中国各报馆万岁!中国万岁!”(10)

新闻学与“国事”如此紧密联盟,除了现实政治的要求外,儒家传统无形中也在起作用。新闻学在国人看来,类似于文论诗话,文以载道,自然亦把它看作是教化的工具,服务于社会政治的实用功利目的。因此,在王韬、郑观应、陈炽那里,新闻学只是作为“术”而被部分接受。他们坚决排斥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无保留地拥护中国的传统。“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王韬)“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郑观应),“形而上者谓之道,修道之谓教,......亘千万世而不容或变者也”(陈炽),等等,表达有异,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在维新派的新闻学启蒙者那里,他们虽然几乎接受了与现代新闻学有关的全部政治学说,但中国文化传统的肯定性认识和情感,其心里积淀足够深厚,他们总是想从中发掘、附会与西方新闻学观念一致的适合于“国事”的东西。因此,现代新闻学与中国传统的舆论控制观念体系的差异,远没有被揭示出来。就象刚学会外语的人,总要在心里把外国话译成本国语后才能讲出来一样,翻译本身亦是一种“东化”。

例如西方词汇里的“发言”、“表达”、“嘴巴”、“机关报”等等,总是与一定的主体相连的,不带有被动意味。只在特指一些人或机构,专为别人当喇叭而没有独立意识时,才使用相当于中文“喉舌”一词的概念,如Sprachrohr(德,喉舌)、Mundstock(德,传声筒)、mouthpiece(英,代言人),等等。也许缺乏与西方相应的词汇,当梁启超在中国第一次将“喉舌”用于比喻现代报纸作用时,即使他很清楚这个“喉舌”不同于西方的代言人或传声筒,但它在中国读者头脑中闪现的只能是本国现实和历史中相应的喉舌模式。何况,梁启超自己对此也是模糊的。“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11)“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12)这里的“喉舌”与政治相联系,是古代“王之喉舌”简单的反向运用,颇有革命色彩,却未能跳出传统的舆论控制观念体系。

梁启超代表了中国新闻学启蒙时期的最高认识水平,他在百日维新失败后,转而思考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向国人提供了一系列现代新闻学观念。然而,这些观念被模糊和销蚀掉了与儒家传统绝对不相容的成分。就在他最集中论证这些新观念的文章里,报馆的作用被他归结为两条,即“政本之本”和“教师之师”。(13)他十分巧妙而自然地使西方的新观念纳入了中国的“文以载道“的儒家传统中。历史开了一个玩笑,第四种族、舆论监督等等现代新闻学观念,后来服务于他的“开明专制”的主张;(14)现代舆论理论,为他教练袁世凯制造舆论以治人提供了思想依据。(15)

梁启超走到了从新闻学启蒙到新闻学创立的边缘,但一步之差的距离他始终没有跨过去。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一带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尚逃不脱只在政治方面体验人生、在政治生涯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命运。无论如何,这些新闻学的启蒙者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们有关新闻学的论文,不论带有多少中国的传统色彩,毕竟是创造性的。正是通过这些文章,现代新闻学的大部分观念被简单地介绍到中国。特别是梁启超,他那带着感情的笔端所流淌的一系列西方新闻学观点,构成了新闻学启蒙和新闻学创立之间的必要的思想环节。超级秘书网

自由意识和新闻学的创立

隋唐以来,将文人的绝大部分招纳入政,一向是中国传统的舆论控制体系的一部分,致使中国的文人以仕途为唯一理想归宿,自由从事学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并且多视为叛逆。因而,思想文化的新陈代谢往往只发生在官僚文人阶层(严格地说,中国只有文人,没有知识分子)。中国新闻学启蒙者的历史局限,也在于此。只有严复在维新运动高涨时讲过几天“自由为体”,但很快连“自由”一词也不提了,他所译密尔《论自由》一书,出版时改成了《群己权界论》。梁启超对现代自由的理解,竟是“团体之自由强,而个人之自减”(16)如果说他们缺少些什么,那就是个体的心灵自由。他们作为洋务派或维新派整体的代言人,其思想是自由的,因而可以激扬文字,讲出一番泰西报纸如何的宏论;而一旦实现个体心灵自由的条件具备了,他们反而要求退回去。于是,五四“新青年”接替了昔日的“少年中国之少年”,24岁的现代大学教授徐宝璜写出的《新闻学》,替代了24岁的末代六品官梁启超写出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意味深长,是指以设计的文字、图形和色彩为基础,利用比喻、联想和想象等方式,体现出来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而中国艺术创作素来有寓意的传统,很多创作者都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体现出了这种寓意特点,从而获得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其能够给欣赏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使设计的深意得到突出表达。如夏衍话剧《赛金花》的封面设计选用了一座大炮对着老北京城墙的图案。赛金花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面对八国联军的侵华,为保护北京城和北京市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此处用一门大炮来代表八国联军,用古老的北京城楼代表赛金花和她的生活环境,使人不禁联想到了当时环境的复杂和危险,设计者以此来体现对赛金花所做贡献的肯定。

比喻是把甲比作乙,甲和乙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特征,通过这种比喻能够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曹辛之所设计的《九叶集》,其是一部当时九位进步诗人的诗歌合集,曹辛之别出心裁,用略带抽象的手法画出了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枝干粗壮,枝叶繁茂,而且恰好有九片叶子,而且每片叶子造型各不相同,曹辛之以此来比喻这九位诗人,告诉读者他们的诗歌创作是植根于生活这片热土的,所以才能够枝繁叶茂,而且每个人的诗歌都是独具特色的,各有各的风格。

象征是指用甲表现乙的形式。鲁迅的《坟》创作完成后,很多设计者的封面设计都难以让他满意,原因在于多数设计都过于直白,没有象征意味,不能和杂文本身相配合。最终封面还是选定了陶元庆的设计,此设计的画面使用两个土灰色的三角形作为坟墓,将几个细长的圆锥体作为坟地里的树木,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一个棺材的侧影。单看画面,我们难以看出其描绘的是一座坟墓,但是联系到书籍的名字,就能够体会到设计者的深意:其描绘出来的是一个象征的坟墓,即封建文化的坟墓,令人回味无穷。

2.中西合璧

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现代艺术思潮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发生了交融,使得书籍封面设计走进了一个兼容并蓄和多元发展的时期。面对这种形式,鲁迅、丰子恺、陶元庆、郑川谷等都纷纷开始了关注西方现代美术和中国传统设计的融合,并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使作品呈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面貌,大大扩展了意境的审美表现。

如丰子恺为《护生画集》所设计的封面。其选用了莲花,并将和蜻蜓作为主要的表现素材,将莲花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并将画面底部中央的一朵莲花上的长方形空间作为题写书名处。而该长方形两旁的莲花则是左右对称的,这表现出一种整洁的美感。而且为了防止这种整洁过于规整,设计者又画上了几只蜻蜓穿插在连花丛中。之所以选用莲花,是因为其在日本留学时期,对日本艺术中莲花的含义有了深刻的了解,其正好和画集本身所表达出的意境相一致,体现出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和圣洁唯美的感受。

又如,叶灵凤为《戈壁》所做的封面设计,就明显表现出了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倡导将迷惑、错觉、灵感等无意识或下意识用形状表现出来。而这幅作品中充满了各种黑色的、不规则的形状,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多边形等无所不包,让人摸不透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戈壁本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此处却使用了浅绿色来表现,体现出了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再如,曹辛之于1945年创作的《江之歌》封面设计。其先是用抽象主义的手法画出了一条河流,以三条1厘米宽的波浪线以斜构图的形式描绘出了河水的湍急。而在这湍急的“水流”之上,却是三个纤细的宋体字,即书名“江之歌”。如果说采用表现主义手法表现出的是河流的湍急,给人以震撼之感的话,那么这三个纤细的宋体字则给人以清新和飘逸的美感,两者在变化中呼应、对照,这种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深远、视野宽广的感觉。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并没有在文化的碰撞中走向极端,而是充分挖掘两者的优秀质素,使封面设计呈现出了一种中西合璧之美。

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个传统思维和新思想的激烈冲突、中国和西方文化猛烈碰撞的时期,中国封面设计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而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封面设计在这场变革之中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意境这一审美追求不但得到了保留,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使书籍封面设计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全新的突破,通过今天的回望,我们才能够感觉到当时传承和创新的可贵。在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要想让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则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而如何坚持和表达,百年前的艺术设计家已经用书籍封面设计中对意境的追求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小康社会

如果说口袋空空的农民不可能有幸福感,那么住上了新房、终日饱食但精神空虚的新农民同样不可能有幸福感。而且,光有物质的提升而缺乏精神的文明,很有可能会加剧农民群众的心理不平衡,造成新的社会不平衡。

在我国十三亿的人口中,有九亿在农村,“三农”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重点,发展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至少要建一所集图书阅览、广电传播、电影放映、科普宣传、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和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整合村支部活动室、村委会办公室和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等公共资源,建成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学校的图书馆(室)、电子阅览室要确定专人服务,定期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使之成为当地的宣传、文化和信息中心。

依托镇、村文化资源,鼓励农民群众自办文化,建成一大批文化中心户,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自然延伸。政府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照顾,并加强对这些文化中心户的有效引导和管理。配备图书报刊、文艺体育器材和硬件设施,使其有条件自由开展一些小型文化体育活动。

二、深入推动城市反哺农村的惠农工程

1.深入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程

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对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把科技、文化、卫生送下乡。充分发挥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车和文化小分队等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因地制宜、行之有效。

2.深入推进城乡捐助工程

动员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以各种形式捐赠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家用电器等。可由捐助者直接交付农村,也可由民政部门、人民团体和相关民间组织发送。

重点捐助建设一批文化站(室)、图书馆(室)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充分发挥这些示范工程的文化辐射功能,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培养本土文化人才、落实群众文化活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不只是“送文化”,而是更要“种文化”,从而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注重发掘民间传统文化,努力形成民间文化的再造机制。结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加强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街镇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乡镇文化站的文化干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推动者,这是一个核心的节点,必须十分重视抓好这支队伍建设。利用文化站设施和人才优势,加强对镇、村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形成一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骨干力量。

加大对各类农村文体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利用农村庙会、赶集等时节,抓好文体表演队伍的正常化、经常化。在农闲时,组织一批反映农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现代京剧、淮剧等,指导农民群众自己排、自己演,让“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农村文化建设

1.建立健全领导保障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领导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目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2.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要长久、持续、有效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营管理机制作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综合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农村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和市场管理等工作。

3.建立健全多元发展机制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使社会力量也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双流现有的文化基础、人才资源、物质条件与发展趋势和改革要求,我们把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定位为:到2020年,把双流县建设成我国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与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

(一)改革的目标定位

1.建成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力争2020年把双流建成我国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是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应当“把文化民生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改善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营造公平均等的文化发展环境,尊重人民的文化艺术追求,不断提高文化创造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建设公益性、基础性、均等性、便民性、创新性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

2.建成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实现双流2020年建成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的奋斗目标,是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把成都市“建成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为重点”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促进双流干部群众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变革,也是双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举措。

(二)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重点工作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阵地建设有待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县文化馆建于1984年,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馆舍老旧,难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多样性开展。二是服务体系保障仍需加强。双流各级文化事业从业人员中的专业人才还相对不足,队伍整体呈现老龄化、缺失化。财政投入基层阵地的运行经费仍显不足。三是文化在基层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在基层依然存在部分领导较为看重经济指标而轻视文化发展的情况,认为文化是花钱又浪费时间的事。目前仍有部分村民议事会上文化活动的议题被否决。四是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尚显不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力度较大的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平台。文化产业供地政策扶持力度略显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够健全,重点项目落地审批环节过多。

2.改革的重点工作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突出抓好文化管理体制、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投资融资体制与政策激励机制等重点工作。(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关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全局。当前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出现管理“越位”、“缺位”的现象,因此,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是重中之重。(2)深化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改革。健全人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机制、奖惩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做到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着力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优环境吸引人才,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制定文化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3)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主体多方式的投资融资体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文化产业的培育、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健全和落实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和政策优惠。(4)转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变直接性的行政拨款为间接性的绩效刺激。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服务供给的多样化。政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

二、创新双流特色的文化发展体制的基本路径

(一)坚持文化发展观念创新,努力实现文化富民强县的认识飞跃

针对双流“社会文化自觉还不够高,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独特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文化自信还不强,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不够”的问题,应当努力破除制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观念障碍,促进全县干部群众对文化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飞跃。

1.破除文化务虚观念,增强文化兴县富县的观念文化不仅具有务虚功能,而且是地区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尚需破除文化务虚的片面认识,把文化与区域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一是在发展战略上,突出文化与经济的统一,明确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二是在发展思路上,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三是在发展标准上,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起来。

2.破除文化花钱观念,增强文化乐民安民的观念必须树立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的文化民生“准则”,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牵引、人文塑造的引领作用。推动双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破除“一手硬,一手软”的认识障碍,增加对镇(街)目标考核中文化工作所占比重,既抓文化民生的“花钱”事业,又抓文化产业的高效实业;既考虑当下的GDP,又注重远期的软实力。

3.破除文化浮躁现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破除文化拜金、文化颓废、文化奢靡、文化媚俗等等文化浮躁现象。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培育和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彰显双流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国际形象。

(二)坚持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实现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的转变

1.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理顺双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民参与、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合理配置行政资源,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由直接管向间接管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政府要逐渐退出文化产业领域,回归政府本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转变县政府职能,加强双流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中介机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吸纳和发挥市场主体、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群众、媒体机构等参与文化治理的功能和作用。把一些政府的事情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办法、招标的办法,交给社会团体、中介机构、院团去承担。

3.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在文化内容管理上,要把文化主管部门从经办各种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到制定政策,落实法规,科学规划,注重指导,加强服务,严格监管上来。改善管理、审批、服务等方式,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等职责。进一步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完善双流行政许可运行机制,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4.由单一行政管理方式向多种方式管理转变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以精细化、差别化和个性化为管理原则,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以市场化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与调节,逐步实现从“行政化”到“资本化”的转变,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文化资源。同时,强化文化管理的依法行政,规范与清理文件,保持与上位法律、法规、规章的和谐统一。

(三)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努力推进文化民生供给力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双流文化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针对双流“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提高文化民生供给能力,让百姓享有的文化服务更丰富。

1.推进双流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协作一方面,以政府为核心,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文化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通过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私人拥有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鼓励符合时代精神、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2.实现双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民覆盖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城乡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县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阵地为龙头,镇(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阵地为支点,村级广电阵地为辐射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落实政府主导责任担当,以重点镇为先导,带动多功能数字影院建设,形成双流集中居住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3.助推双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着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动态提档升级,落实标准化是提供公共文化供给力的基本要求。需进一步制定并落实双流公共文化、服务种类、场地设施、人均资源、服务半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一系列标准。进一步加快推进大型文体设施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光纤“10元通”工程,助推双流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逐步建立公共图书流转计算机管理系统,推进双流数字化进程。

(四)坚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努力激发文化旅游产业运行的活力

紧紧围绕建设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的目标,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诚信、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推动文化市场主体向现代化和规范化转变继续推进双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现代管理理念。创造有利于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投资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条件,提升文化市场主体的活力、能力和竞争力。着力于培育动漫游戏、文学与艺术品原创、文化创意等产业主体,巩固扶持影视传媒、广告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主体。重点打造双流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加强政府的服务与监督结合,指导与执法并举,规范双流文化市场主体的行为。

2.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化和品牌化转变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断提升双流城市感召力、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深度挖掘双流文化资源,发掘传承槐轩文化、农耕文化、古镇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把文化创意和设计融入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着力构建双流“一镇一山两廊”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黄龙溪古镇提档升级,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集古镇观光、文化体验、滨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知名的古镇文化旅游目的地。

3.助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融合向综合化和协调化转变文化旅游产业是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体系。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使文化旅游产业与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信息、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形成健康、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农旅互促,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积极创建旅游特色村,培育主题乡村酒店;加大双流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包装和推广力度,培育特色旅游商品。二是商旅互动,高端化发展休闲旅游。充分利用成都市“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力争将旅游商品免税店落户双流;针对过境商务游客开通双流机场、成都主要景点到双流主要景区的旅游直通车,并积极引导旅行社定制个性化旅游服务。三是以文兴旅,产业化发展文博旅游。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中国西部陈设艺术创意中心”“、天艺浓园文化交流中心”、梦视界创意工场等优势资源,实现文博旅游产业化发展。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如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教师先以辛亥革命推行的民主共和观念、革命果实被窃取、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了探索等内容为话题,引入新文化运动这一课题,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选取新文化运动的视频或文章供学生欣赏,并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评价新文化运动,培养学生用客观态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接下来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开始解析,主要内容、先进人物的代表作品和奋斗史,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是重难点知识解析,按照这种有计划,有重点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除了认真备课,教师还应运用好教材知识,将前后知识点进行关联性讲解或是采用类比教学,比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时,可将以往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或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巩固知识点,一来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二来可以加深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便于课文后续内容的讲解,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已经成为习惯,转变师生之间的教学地位成为了重点,因此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的探讨式教学方式

所谓探讨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前的互相沟通,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缓解知识点的枯燥乏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想实践好探讨式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要清楚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答案,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历史的深入认识和感悟,最终达到提高学习高中历史的能力和实现教学高质量的目的。如在学习完《八国联军侵华》后,教师循序渐进、有层次性地向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是为什么我国在清朝时期屡次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我国闭关锁国,在思想和实力上都落后于其他国家,那么教师就可以接着问为什么我们落后别的国家,具体原因体现哪里?这就属于比较开放的问题,可能有的学生会从思想方面入手考虑,有的则会从政治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多提醒和引导学生,这样能在互相探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然后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列强侵略都集中在这一段时间呢。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提高,而且从教学方面来说,课堂安排的较为严谨和符合实际情况,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以学生为主体的鼓励式教学方式

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有所欠缺,有的则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目前对高中学生历史知识点的考核也不在仅仅是复制书本内容,而是需要对历史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能对其融会贯通,所以对有些学习成绩较差或是跟不上上课节奏的学生而言,在心理上会产生压力,由此教师应多鼓励这类学生。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这类学生敢于回答,敢于暴露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问题,或是在自习时,教师多询问这类学生,最近是否存在知识点理解不了或是跟不上上课进度的情况,通过多沟通,多了解,多鼓励,为这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和学习中。

3.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有很多图片或视频可以作为进一步讲解和阐述历史知识的素材,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能有效克服文字的呆板性,从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等资料都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展示,利用视听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被电脑图片或是视频所吸引和感染,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效率自然有所提升。

三、以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保障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评价,而且也包含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方式做出的客观评价。以往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是采用试卷的形式,现在可以采用提问、作业、演讲、考试等形式来进行综合评价,一来避免学生习惯性死记硬背知识点,二来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历史视野也是很有帮助的。以往对教师的评价也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其实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学校可以组织临时听课小组旁听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氛围,或是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打分,以促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3.道德建设——诚信为本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应用;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引导企业职员与企业的价值观相融合,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被世界知名企业应用实践。然而,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并未认识到进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认为没有必要像大企业一样进行文化建设。有些企业模仿其他成功企业,但只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并未认识到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谈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少有人会提到文化建设,大多数人认为中小企业的关键是生存,甚至一些管理界的专家也认为中小企业谈不上文化建设。但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同样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治病的妙药,却是强身健体的良方,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树立企业形象,而且还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动力源泉,而且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企业创建的真正意义。每个企业的创建都应有一定的文化精髓,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进行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梦想,而且还能为今后中国文化的流传奠定一定的优良基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仅代表着中小企业奋发向上的拼搏,而且也体现了当代民族的文化气息,彰显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

二、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忽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有本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和企业职员渐渐形成的观念形态。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营理念、厂风厂貌、规章制度、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及道德规范等。如今,部分中小企业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领导阶层不够重视,对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

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引领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也没有个性。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企业激励员工工作的口号中,“团结”“创新”“进取”一类词汇的使用率分别高达41%、20%、10%,市场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口号却坚不可摧,丝毫未变。部分中小企业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的,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发生矛盾冲突,影响企业的发展。

3.家族式文化的弊病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0家中小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80%的企业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因为受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家长制集权管理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使得员工的意见不能很好地反应到领导那里,且领导权的垄断也打消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使企业走向没落。

三、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建立创新的制度及激励体制

企业要想进行创新文化建设,首先应树立创新观念,让员工能在其职位上自觉按照新观念完成任务,然后建立创新的制度及激励体制,将其应用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创新的规章制度下,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造力,提升其实际操作水平。并聘请创新人才,满足其精神与物质层面的需求,使其创新观念能有效浸入企业的血脉。落实科学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优良的企业就有优良的文化内涵,如海尔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始终坚持“海尔,中国造”。这种文化理念深深体现了海尔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在经营管理方面,海尔也具有一定的激励志向,采用的励志格言为:海尔理念——只有创业没有守业;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种管理经济模式更为中小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借鉴依据。

2.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将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企业文化转变为有效的成果,并且加强对理念的宣传,使得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全面落实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创建学习型企业组织,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所以,企业要培养“言必行,行必果”的事态作风,没有好的执行力度,便只能成为宣传口号,这不但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今后企业在执行控制力方面也缺乏效应。

3.提升领导方式的创新

领导方式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小企业的领导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注重自己与员工的交流方式,创建全新的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使领导与员工不仅仅是雇佣关系,领导和员工一同商讨企业的发展计划,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制环境,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导,创建更多的管理机构,为其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促进中小企业文化的形成。领导更应体贴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领导的优良作风。其次,企业文化的创建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中产主义路线,规划企业完美的文化史。这样,企业文化才能跟随时代潮流,走向更完美的企业人生。

四、结语

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正面形象,而且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以往总结出来的发展规律,构建与本土文化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沈国春 单位:扬州赛尔达尼龙制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剑.论中小企业文化创新[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38):18-19.

[2]曾婷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2,10(3):24-25.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氛围;编码分析

引 言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而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国,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存在阻碍科学技术革命的文化障碍(苏昕,2012)[1]。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特(2009)曾指出,文化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会影响人类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2]。创新文化作为人们对待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滋生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创新行为,包括引发新思想、促进新实践、激发创造性等。基于创新文化的重要性,(2013)在论及深化改革时就特别强调要有“冲破观念障碍”的批判精神,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冒险精神[3]。因此,要成为创新型大国乃至创新性强国,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但是,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又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保障?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创新文化概念进行归纳式的逐级抽象和系统的逻辑分解,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科学、系统和完整地探讨我国创新文化的建设问题。

本文的后续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回顾;第三部分,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第四部分,数据编码过程与结果;第五部分,创新文化概念体系构建;第六部分,结论与启示。

1 相关研究回顾

关于创新文化,学术界主要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包括引发新思想、促进新实践、鼓励创新、鼓励冒险、激发创造性等。Frohman(1998)认为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它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目标[4]。Thornberry(2003)认为创新文化的内涵包括对组织内创新行为的奖励和对创新冒险尝试的激励,表现形式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信念和创新意愿等[5]。Robinson & Cousins(2004)将创新文化类比生物学DNA,是组织内部最为关键的精神密码[6]。孟建伟(2005)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7]。

在创新文化层次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观念、价值观和制度三个层面。基于企业文化的睡莲图、冰山图和同心圆图,创新文化主要包括深层次的观念或信念、可以描述的态度或价值观和最表层的行为(水常青,2005)[8]。金吾伦(2004)认为创新文化包括内在文化即观念文化以及外在文化即制度文化两个层次[9]。陈依元(2007)认为创新文化是利于创新实践的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创新价值观,可以区分为主体、制度和环境三个层面[10]。

关于创新文化的特点,Wong等(2008)的研究表明与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利于创新,并且交叉文化比单一文化更利于创新[11]。Shane等(1995)调查了30个国家的1228名人员,探讨民族文化和国家创新战略偏好支持的关系,认为不确定性规避越强的社会,人们更喜欢通过组织规范、规则和程序来推进创新;权力距离越大的社会,在采取行为之前,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获得当权者的支持而不是在组织成员之间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来支撑新想法;集体主义感越强的社会,人们更喜欢寻求跨职能支持[12]。余日昌(2006)探讨了西欧诸国的创新文化特点,总结出意大利“柔性生产综合体”、德国“思想大工厂”、法国“跨地域步伐”和英国“服务于全过程”[13]。钱继钰等(2005)分析了硅谷高技术企业家的成长环境,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家群体勇于创新、乐于冒险、崇尚开拓进取以及敢于承受失败的精神,支撑着高技术企业推陈出新[14]。乔万敏、邢亮(2010)认为开放式教育是多元、民主、自由、创新的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15]。

现有研究涉及创新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等诸多方面,为本文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与借鉴,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 对创新文化的定义欠严谨。有的定义偏窄,只反映了创新文化的部分侧面(如仅限于冒险等少数维度),造成了概念的片面与偏颇;而有的定义又偏宽,把本来属于前因(如环境条件、制度、组织等)和后果(如行为等)的因素也一并纳入到了创新文化的概念之下,造成了概念边界的随意扩大与逻辑分类上的混乱。(2) 对创新文化的概念结构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划分。现有的睡莲图、冰山图、同心圆图等都只是对文化的显示度划分而不是概念划分,因而未能构建出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基于此,本文拟对创新文化概念进行归纳式的逐级抽象和系统的逻辑分解,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便于进一步科学、系统和完整地探讨我国创新文化的建设问题。

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2.1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逐级归纳的方式构建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归纳分析的素材来源于现有创新文化研究文献。以现有文献作为研究素材的优点在于:(1)研究文献是专家观点的汇集,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系统性;(2)通过大样本抽样获取的研究文献,具有统计推断的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同行专家群体的共识;(3)现有的文献数据库为研究文献的全面搜索和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保障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文献分析法可以克服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搜集中存在的外行意见干扰、样本容量不足、随意性较大等缺点。具体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2.2 文献资料收集

2.2.1文献语种确定

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以“创新文化”为检索主词,以“篇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目,共检索出2632篇论文,在EBSCO数据库中以“Innovation/Innovative culture”为检索主词,以“Title”或“Abstract”或“Key word”为检索项目,共检索出317条结果,中英文献之比约为8.3:1,表明“创新文化”在中文文献中的关注度远高于英文文献。这或许反映了“创新文化”在我国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少成为问题。考虑到这一点,以及大样本容量的需要,本文拟将文献语种确定为中文文献。

2.2.2文献检索条件设定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构建,因此将文献检索主词设定为“创新文化”。在文献检索系统中,与检索主词“创新文化”相匹配的检索项目包括“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五项,其中,“篇名”、“关键词”两个项目是文献作者最为强调的,其权重远高于其余三项,核心概念往往出现在这两个项目中。为突出重点,减少检索结果的发散性,本文将检索项目设定为“篇名”或“关键词”。

现有中文文献数据库主要包括CNKI、维普、万方等三大数据库,其中,CNKI具有资源综合性强、注重二次加工、强大的整合能力等优点(李金兰,2011)[16],而维普、万方与CNKI存在较大的同质化,因此,本文将文献数据库的选择设定为“CNKI”。

CNKI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新闻、年鉴、百科、词典、统计数据、专利等,其中,从学术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期刊论文是最具学术性的文献,因此,本文的检索对象限定为期刊论文。另一方面,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往往与期刊类型等级相关,现有的中文期刊类型包括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等三种类型,其中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更具有学术性,因此,本文将文献来源设定为“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2.2.3文献的数据库检索

在CNKI数据库中,按“篇名”或“关键词”检索“创新文化”的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为控制检索信度,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设备终端上,同时按照上文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两人的检索结果均为660篇论文,说明检索结果可信。

2.2.4文献的初步阅读筛选

对CNKI数据库检索所得的660篇论文,进行初步阅读筛选。初步阅读筛选的标准是: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否属于创新文化?如果是,则初选通过;如果否,则初选不通过。为保证初步筛选的信度,拟由多名具有创新研究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筛选,原则上采用“全体同意才通过”的筛选准则。通过初步阅读筛选,从660篇论文中初步筛选出346篇。

2.2.5文献的深度阅读筛选

对初步阅读筛选出的346篇论文,进行深度阅读筛选。深度阅读筛选的标准是: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否涉及创新文化要素?如果是,则深度筛选通过;如果否,则深度筛选不通过。在信度控制上,深度阅读筛选采用与初步阅读筛选一样的方法。通过深度阅读筛选,我们从346篇论文中最终筛选出210篇论文。

2.3 数据编码方法

数据编码,就是对收集得到的文献资料,围绕“创新文化”特质进行分层编码,并逐层抽取概念的过程。本文的数据编码流程如图2所示。

开放式编码是在没有理论指导下,对文献资料进行分解、提炼、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周江华等,2012)[17]。本文对创新文化特点的编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原文编码方式,即当原文对创新文化特点作了较为精炼的描述时,就直接采用原文描述语作为节点进行编码;第二种是关键词编码方式,即当原文对创新文化特点描述较为详细但又不适合直接采用原文描述语编码时,就通过提取原文描述语的关键词进行编码。

轴心式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所获得的初始范畴,按照潜在的脉络或因果关系作进一步的整合约简,最终形成副范畴和主范畴(孙新波、齐会杰,2012)[18]。选择式编码是选择核心范畴,并将其系统地与轴心式编码形成的主、副范畴加以联系,从而建构概念体系(周江华等,2012)。轴心式编码本质上是对开放式编码结果进行降维的过程,而选择式编码则是基于轴心式编码结果建构顶层概念体系的过程。

为保证数据编码结果的信度,本文采用多人参与、专家评判、专家讨论等信度控制方法。其中,多人参与系指在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过程中,由多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编码,编码结果由研究人员共同商讨决定,若有不同意见则需经3次协商并最终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准则。专家评判系指邀请同行专家对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结果进行抽样评判 ,以确认各级范畴的归属关系是否合适。专家讨论系指邀请同行专家对选择式编码结果进行讨论评判,以确认核心范畴的设立与归类是否合适。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即当收集新鲜数据不再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也不再能揭示范畴新的属性时,理论就饱和了(李文博,2013)[19]。

3 数据编码过程与结果

3.1 开放式编码

对表3最终选出的210篇论文,通过阅读和分析,从中搜索对创新文化特点的描述,并对其进行编码。所谓创新文化特点,是指所选论文作者认为能够促进创新的文化特点。在统计操作上,同一篇论文的同一观点只记录一次,而同一作者在不同论文中阐述的类似观点则分别予以记录。基于上述统计准则,本文最终获得创新文化的开放式编码点1160个,其中采用文献原文编码的有1104个,采用提炼关键词编码的有56个。表2列举了关键词编码的部分示例。

在上述1160个开放式编码点中,总共包含了652个创新文化特质,其中统计频率最高的创新文化特质是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等。对该652个创新文化特质进行分解、组合、提炼与整合,得到246个与创新文化相关的概念。之后,再对这246个相关概念作进一步的比较,按照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归纳整理为134个初始范畴。

3.2 轴心式编码

借鉴Corbin & Strauss(1999)的观点,本文轴心式编码采用“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编码范式,寻找初始范畴之间的联系[20]。由初始范畴到副范畴和主范畴的归并过程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直接将初始范畴作为副范畴,例如,初始范畴“淡泊名利”、“摒弃浮躁”、“务实精神”之间存在以下“轴线”关系――“过度追求名利社会成员浮躁弄虚作假诚信缺失”,因此这几个初始范畴就可以直接作为副范畴,并进一步整合为主范畴“诚信文化”。另一条路径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初始范畴合并成为一个副范畴,如初始范畴“追求进步”、“积极进取”、“敢于超越”、“追求卓越”可以整合为副范畴“进取精神”,初始范畴“努力钻研”、“敢于拼搏”可以整合为副范畴“拼搏精神”。

按照上述思路,对初始范畴进行轴心式编码,直至全部初始范畴被覆盖。最终将134个初始范畴整合为69个副范畴,并进一步归纳到11个主范畴。主范畴及其内涵描述参见表2。

3.3 选择式编码

在本文所获得的11个主范畴中,“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态度和偏好。基于这类偏好,人们会大胆摆脱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追求变革和彰显个性。该4个主范畴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文化特质,是任何情形下创新者都必备的素质,因而构成了创新的“核心文化”。

“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复杂创新和联合创新的态度和偏好。基于这类偏好,人们会倾向于采用联合攻坚的方式从事创新活动,并努力保持矢志不渝和坚忍不拔的劲头。该3个主范畴是顺应创新活动社会化、复杂化趋势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创新者必须额外具备的素质,称之为创新的“扩展文化”。

“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和“平等文化”反映的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该4个主范畴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同时也可以催生和支撑其他创新文化要素。例如,“平等文化”可以催生和支撑“个性精神”,“诚信文化”可以催生和支撑“合作精神”与“开放精神”等。由于主要起支撑和保障的作用,将这4个主范畴归并为创新的“支撑文化”。

根据上面的选择归类,得到如图3所示的最终编码结果。

4 创新文化概念体系构建

4.1 创新文化的维度构建

本文从文化主体、社会化程度、维度属性三个方面,对图3得到的三大核心范畴进行剖析,并由此建构创新文化概念架构。

(1)从文化主体上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的主体是创新者,而支撑文化的主体是社会公众。核心文化、扩展文化是创新者对待自己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态度能够驱使创新者产生新思维、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知识和生产新产品;而支撑文化是社会公众对待他人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态度能够诱导、暗示并支持人们投身于创新活动。从析因的角度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是滋生或者抑制创新的内因,是内生于创新者的根本性因素;而支撑文化是滋生或者抑制创新的外因,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条件性因素。

(2)从社会化程度上看,由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到支撑文化的社会化程度是逐渐提高的,即核心文化是个体层面的心理状态,扩展文化是团队层面的心理状态,支撑文化是社会层面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核心文化只需要创新者个人具备即可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与社会化程度基本无关;而扩展文化需要整个创新团队共同具备才可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则与社会化程度正相关;至于支撑文化则需要全社会整体具备方能发挥作用,其对创新的作用强度亦与社会化程度正相关。

(3)从维度属性上看,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属于创新行为的正向激发因子,支撑文化属于创新行为的负向保障因子 。其中,核心文化是任何情况下的创新活动都需要具备的文化素质,可以称之为创新文化的普适维度;扩展文化是在复杂创新和团队创新情况下需要具备的文化素质,是高级别创新对创新者心理态度的额外要求,可称之为创新文化的高级维度;支撑文化是创新活动对社会环境氛围的特别要求,主要对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而不是直接地正向激发创新行为,可称之为创新文化的保健维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创新难度不断加大,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信息、知识与合作,因此,扩展文化势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上述分析,将图3中的三大核心范畴――核心文化、扩展文化和支撑文化,分别具化为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等三大维度。

4.2 创新文化要素的结构层次

考察图3中三大核心范畴之下的11个主范畴,不同的主范畴对其所属核心范畴在概念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差异。下面将结合创新文化维度构建结果,分别讨论这些差异,并据此划分创新文化要素的结构层次。

(1)核心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创新就是突破已有观念,而要突破已有观念,首先就是要怀疑已有观念,但怀疑只是停留在破坏层面,光有怀疑还不能产生创新,因此怀疑精神只是创新的基础要素。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创新就必须敢冒风险,只有冒险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冒险精神是创新的驱动要素。“新”是创新的标志,创新的过程就是追求“新”、追求“变化”的过程,因此求新求变精神也是创新的驱动要素,但其强度稍弱于冒险。创新者需要有个性,没有个性是很难真正去怀疑、去求新求变和去冒险的,因此个性精神亦是创新的基础要素,但个性精神还具有一定的正面驱动性质,其主动性比怀疑精神稍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划归为核心文化的高级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基础层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偏向于核心文化的基础层面,但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仍然是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而不是环境条件(吴恒亮,2008;朱江,2006)[21-22],因而并不能将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划归支撑文化。

(2)扩展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复杂的团队创新是以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为基础的,而开放无疑是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最佳途径,但开放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团队创新,而只是对团队创新起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因此开放精神只是团队创新的基础要素。团队创新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既需要多人的共同参与和有效配合,又需要创新者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也就是说,团队创新既需要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又需要全体成员的奋斗与牺牲,因此奋斗精神和合作精神都是团队创新的驱动要素,但从主动性程度上讲,奋斗精神稍强于合作精神。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精神划归为扩展文化的高级层、中级层和基础层要素。

类似于怀疑精神和个性精神,开放精神尽管偏向于扩展文化的基础层面,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开放已成为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吴海江,2010)[23],因而并不能将开放精神划归支撑文化。

(3)支撑文化的主范畴结构层次:创新需要平等、诚信、包容和尚贤的环境,但平等、诚信、包容和尚贤本身并不能自动产生创新,因此这四个主范畴皆属于为创新提供环境条件的社会氛围。从这四个主范畴与创新的关联程度上看,平等与创新的关联最为宽泛、松散和间接,尚贤与创新的关联最为特化、紧密和直接,而包容和诚信则居于尚贤和平等之间,但包容稍显直接一些,诚信稍显间接一些。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分别将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和平等文化划归为支撑文化的高级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基础层要素。

创新文化的维护和结构层次参见表3.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库中研究“创新文化”的已有文献为素材,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文化的概念结构与层次体系。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创新文化是“人们对待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滋生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创新行为。基于这一定义,构建了由“核心范畴-主范畴-副范畴”三级概念系统所构成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

(2)核心范畴是创新文化概念体系的顶级层次,具体包括“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三大维度。其中,个体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己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是任何条件下都需要具备的普适创新文化;团队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联合创新和复杂创新的态度,是当代复杂创新所需要的高级创新文化;社会创新氛围反映的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是社会支持创新活动的保健创新文化。

(3)主范畴是创新文化概念体系的二级层次,是对核心范畴的概念展开,具体包括11个创新文化要素。其中,对应于个体创新精神维度的要素有四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对已有知识的怀疑精神”、位于中下层的“追求自我存在的个性精神”、位于中上层的“追求新知识的求新求变精神”、位于高级层的“涉足未知世界的冒险精神”;对应于团队创新精神维度的要素有三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对外友好的开放精神”、位于中级层的“分工协同的合作精神”、位于高级层的“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奋斗精神”;对应于社会创新氛围维度的要素有四个,分别是位于基础层的“自由民主的平等文化”、位于中下层的“诚实守信的诚信文化”、位于中上层的“宽以待人的包容文化”、位于高级层的“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尚贤文化”。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其一,全面梳理了创新文化的概念特征,定义了更加科学和严谨的创新文化概念;其二,系统构建了创新文化的概念体系与层次结构,科学划分了创新文化的维度结构与要素层次,深入剖析了创新文化各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将是,利用表3构建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进行创新文化测度量表开发设计,实际测量我国的创新文化状况,并据此查找我国创新文化的短板与瓶颈,为今后加强国家创新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苏昕.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再谈李约瑟难题[J].科学技术哲学究,2012,29(3):102-105.

[2]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2014年6月9日.

[4] Frohman, A. L. Building a culture for innovation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41(4): 9-12.

[5] Thornberry, D. M.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J]. Naval Institute, 2003, 4(4): 44-48.

[6] Robinson, T., J. Cousins. Internal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as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ystem: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4, 30: 1 - 22.

[7] 孟建伟.论科学文化[J].中国科学基金,2009(2):89-92.

[8] 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138-142.

[9] 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14-03-16.

[10] 陈依元.创新文化: 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7(3):131-134.

[11] Wong, Y. Y., A. M. Everett, J. D. Nicholson. Na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Some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Chinese-Americans [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8, 31(9): 697-712.

[12] Shane, S., S. Venkataraman, I. MacMilla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championing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5, 21(5): 931-952.

[13] 余日昌.西欧国家的创新个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61-66.

[14] 钱继钰,刘慧梅,刘景江.高技术企业家的成长环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54-155.

[15] 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106(1/2).

[16] 李金兰.CNKI、万方、维普资源比较与分析[J].情报探索,2011(4):59-61.

[17] 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2):112-130.

[18] 孙新波,齐会杰.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理论框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2):10-18

[19] 李文博.集群情景下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92-103.

[20] Corbin, J., A. Strauss.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Procedures, canons and evaluative criteria [J]. Qualitative Sociology, 1990, 13(1): 3-21.

[21] 吴恒亮.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J].科技管理研究,2008(8):273-275.

[22] 朱江.培植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创新文化土壤[J].科技管理研究,2006(4):117-118.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在现代文学史上,文化保守是一种思潮,学衡派将文化保守主义贯穿于其创作活动中,同时这种认知态度和文学创作态度也是其在民族大义上的反映。

一、对“学衡派”的误读

由于受主流价值意识形态“激进——保守”二元对立思维观的影响,对于“学衡派”的历史价值作出了与其不相符的评价。学衡派一直被视为开历史倒车论文联盟的“复古派”。而实际上,学衡派与林纾等守旧人物有着重要的不同。李怡就指出“要在‘学衡派’和二十世纪初出现的其他几大新文学‘逆流’之间划出界线其实并不困难。”“首先,与康有为、林纾、章炳麟不同,‘学衡派’中的主要成员都接受过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学教育……其次,与孔教会和“甲寅派”相比,“学衡派”显然缺少那种令人窒息的政治欲望和政治色彩……第三,全面审视《学衡》言论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学衡派’诸人对于五四新文学的态度其实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最后提出“‘学衡派’与其说是同各类国粹主义、同‘甲寅派’沆瀣一气,还不如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们有更多的对话的可能。”

“学衡派”从1922年《学衡》创刊起,一直被视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敌人,直到80年代末才得以“”,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学衡派”的反对者中以鲁迅的《估<学衡>》影响最大,由于鲁迅在建国后的巨大影响,所以在后来的文学史编写中都延续了这条思想评判,“《中国新文学大系》作为对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总结,对以后影响很大。郑振铎在导言中把学衡派和林纾、章世钊并称为复古派,以胡先?、梅光迪为代表。以后的文学史几乎都延续了这些观点, 而且研究者们多以《大系》收入的几篇论文作为原始资料, 根本不屑于看《学衡》的原文, 因此在观点上也就难有突破。”从“”期间到80年代初的文学史都强化学衡派的“反动”政治立场,认为他们“集中力量攻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文化上的代言人”,这种批评的态度在左倾的大背景下更加被强化,当然这也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分不开,所以“学衡派”的历史价值一直被忽视,直到80年代,它才又随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复兴”而重新被我们认识,“学衡派之所以在80年代末开始受到关注,既与近年来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有关,又是当代研究者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学衡派对文化改革的稳健态度、对世界文化共通性的思考和坚持都得到肯定。”

二、“学衡派”的文化观以及文学观

我们可以看出“学衡派”的文化观是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来源,以“打通中西、融贯古今”的态度来建构自己的文化观和文学观,并进而对于新文化主义者的激烈反传统提出不同的声音。

“学衡派坚持以文化为体,以文学为用的基本立场,它并非纯文学团体,其文学观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的。”但是其与激进主义并不是完全彼此不相容的,在思想深处,仍有共通的地方。正如余英时指出的“相对于任何文化传统而言,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保守’和‘激进’都是在紧张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胡适等人宣称“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比用之利器。”并且试图借助政治力量来达到学术目的的做法,易峻批评胡适“学术上运动之不足,更是假政治权力来实行专制。”针对性文化倡导者的文学新旧对立观念,吴芳吉认为“真正之文学乃存在于新旧之外,以新旧之见论文学者,非妄即讹也”。其实“学衡派”是不赞成新文学倡导者的语言革新主张,但是他们并不是反对白话文,梅光迪曾经提出“文学革命四大纲”:“一曰摈去通用陈言腐语……二曰复用古字以增加字数……三曰添入新名词……四曰选择白话中有来源有意义有美术之价值之一部分以加入文学。”其实“学衡派”的很多对于语言文字观点也值得思考,“文学之体制,乃由多年之习惯,全国人之行用,逐渐积累发达而成。文字之变迁,率由自然……文章之格调可变且易变,然文字之体制不可变,亦不能强变也。”

其次是对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学衡派不赞同新文学倡导者将文学以“新”和“旧”区别对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展之初,新文学倡导者以“重新估量一切价值”作为自己的行动口号,由此,新文学倡导者提出了“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文化主张,试图以“新文学”来代替“旧文学”,并以西方现代文明标准来改革中国传统文化。吴宓认为东西文化并“无东西之界限,但别真伪”。学衡派诸人认为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无论是新兴文化还是旧有文化,只要它是能够“篇时救弊”的真文化,

转贴于论文联盟

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并且为我国所用。

总而言之,学衡派诸人在坚持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并不反对新文学倡导者引进西方新学的做法,只是在引进西方文化时,学衡派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梅光迪在《现今西洋人文主义》中认为介绍西洋文化必须要符合下几个标准:(一)所介绍者,必其本体有正当之价值。(二)中国也有自己的“历史民性”,所以他认为在引进西方文化时必须考虑到“与吾国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背驰”,“当以适用于吾国为断”。也只有符合以上两条标准的西方文化,才能够“超越东西界限,而含有普遍永久之性质。”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学衡派”的思想主张,不要放大其与新文化运动者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发现学衡派并不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他们所希望的是“真正新文化之得以发生”。学衡派与新文学运动倡导者们在文化倾向上是相近的,即双方都在思考着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都认为只有寻求建立“新文化”。

三、“学衡派”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近十年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表明,五四实际是一个多元的、各种现代思潮互相冲突的启蒙运动。”所以我们在承认的主流是激进主义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也对保守主义给与足够的重视和重新理解。

有人从对待传统文化的姿态出发区别了“学衡派”和“五四新文化派”,很明显,前者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于传统的肯定和颂论文联盟扬,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却对传统提出了更多的批评。然而,这只是最表面的现象,像吴宓这样的“学衡派”灵魂人物其实也对文学运动中的反传统形成了较客观的认识:“一国之文学枯燥平淡无生气久之必来解放发扬之运动。其弊则流于粗犷散乱紊乱无归,于此而整理收束之运动又不得不起。”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指标设计评价

1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自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创新两个方面。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管理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的人文内涵。科技创新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一系列文化要素的总和。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1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技创新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制度等社会环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成果转移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的主要要素囊括在内,以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科学性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准确的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以文化竞争力、公共选择理论、投入产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利用静态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现状和实力,又要利用动态指标体现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潜力、趋势和前景。并充分考虑指标数量大、各类中具体指标相关性强的特点,兼顾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前瞻性。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为某一区域的制度绩效和文化氛围提供定量考察,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势与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引导各科技创新实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引导各科研单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4)可比性原则。统计指标所测度的现象的性质具有可比性,当需要认识两种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数量联系时,要求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所度量的现象在性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两个指标的度量性质相同时,要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可比性还要求对末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无量化处理。

(5)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2.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科技创新文化、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

(1)科技创新文化环境。政府文化投入率(单位:%):即政府文化经费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家庭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单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单位:册);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单位: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单位:个);居民文化程度(单位:人):该指标选用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单位:张/人):该指标选用各地出版VCD数量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经商指数(单位:%):即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等等。

(2)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件数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数量);拓宽科技体制融资渠道(文件数量);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文件数量);市场化指数(单位:%):即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知识产权指数(单位:作/万元):该指标选用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政府规模(单位:%):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总人口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单位:%):选取出口额加上进口额与GDP的比例。

(3)科技创新经济环境。城市化率(单位:%):即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单位:%);通货膨胀(单位:%)。

2.2.2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本基础

每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即登记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区人口的比率;研发全时人员当量(单位: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指参与研究与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全时人员当量是指全时人员数加所有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科技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千元/人)。

2.2.3科技创新投入

(1)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即各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各地区大中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单位:%);企业技改投资比率(单位:%)即企业技改投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单位:%)。

(2)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单位:个);每万人高校教工数(单位:人);教学与科技中副教授以上人员(单位:人);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单位:项);R&D投入占GDP比重(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单位: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单位:%)。

2.2.4科技创新产出

获奖成果数(单位:件);每百万人口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单位: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万元):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新产品开发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单位:%);S&N、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单位:篇):即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件):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T(《工程索引》)、ISIP(《科学技术会计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国内CSCD、CSSCI收录论文数(单位:篇):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每万人火炬、星火计划及成果推广项目(单位:项)。

3科技创新文化评价模型

3.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样本矩阵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会发生重叠,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设某区域Ri(i=1,2,…,n)在指标Ij(j=1,2,…,p)下取值为,得到指标矩阵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问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指标较多,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为便于比较,对指标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令y=X/(对于逆指标如基尼系数、失业率等的处理需要把X取负号),得到规范化矩阵Y=(y)np

3.2计算相关矩阵

R=(r)=YY/(n-1)(i,j=1,2,…,p)

r=yy(t=1,2,…,n;i,j=1,2…,p)

3.3求特征值

解样本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方程|R-?姿Ip|=0得到p个特征值?姿1≥?姿2≥…?姿p≥0

3.4确定主成分

按≥0.85确定m个主成分,使信息利用率达到85%,求出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之规范化,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y1,y2,…,ym。

3.5综合评价

求出样本在每一主成分上的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a+…+a,ai为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按和F对样本进行排序,即可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其值越大,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越优。

参考文献

1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4(9)

3陈依元.试论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2003(12)

4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上一篇:新文化范文 下一篇:欧美艺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