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6:51:49

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1.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1.3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1.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2结语

农业期刊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服务“三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稳定自己的读者和作者群。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针对期刊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充分发挥期刊的媒介作用,实现其科技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好对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日照市为例,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调差情况分析,农村融资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为制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在对农村融资难的症结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融资状况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形势融资制度多元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没有有效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这个命题就很难突破。为此,我们以日照市为例,实地走访调查了涛雒、陵阳、高泽等乡镇30户中小企业及450户农户,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农村融资的基本形势

受政策、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农”的弱质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照市农村融资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一)农村资金投入渠道呈现多元化

一是金融投入已经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2006年末,日照市农村地区贷款余额61.84亿元,比l999年末增加42.4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57.94亿元。二是民间投入主要依靠原始资本积累。2005年全市农户生产性资金投入达50.18亿元。民间借贷成为弥补农村资金缺口的重要途径,规模约40亿元,64.3鬈的农户需要资金时首选民间借贷。三是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总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03—2005年三间,全市财政预算内农业支出总额3.08亿元,占财政总入的比例提高了0.63%。四是从市外争引资金投“三农”。2006年全市共落实各类农业项目35个.引进类资金8576万元。

(二)农村资金供求不均衡的矛盾相对突出

按照农村资金需求对象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农户、村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类:一是农户方面。调查显示,农户资金需求5000元以上的占21.6%,5000元以下的占78.4%,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53.73%。二是农村企业方面,多数小企业初期基本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虽急需外部资金支持,但由于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担保条件,所以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贷款满足率仅为26.4%。

而对于已经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贷款满足率高达92.6%。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金融资本基本没有介入这一领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资金瓶颈。调查还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直接决定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参与率,进而影响信贷供求关系。经济发展越好,金融的参与率就高,信贷资金利用就越充分,而经济越落后,金融参与率就低,资金配置效率低。据统计,经济发达地区的贷款满足率、人均贷款额、农村信用社贷存比等指标均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资金外流加剧农村资金短缺

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和农业的弱质性,导致资金外流的趋势比较严重.加剧了农村“失血”问题。目前资金外流途径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虹吸”效应。

2006年末,日照所辖五莲县、莒县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分别为41.86%、58.56茗,存差合计高达40.99亿元。而同期全市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为l44.87茗。二是农村信用社投向非农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多。受改革利益驱动,农村信用社更加注重追求经营效益,所以对非涉农企业贷款、存放同业及投向货币市场的资金较多。据统计,2006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仅投向货币市场的资金就达4.59亿元。三是目前城市二、三产业积累已成规模,收益率明显高于农村,农民进城经商、购房、建厂、打工等渐成气候,加上农民医疗、教育等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加剧农村资金向城市的转移。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农村资本积累

1978—1989年.13照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21.1%.1989—2005年,则减缓到12.1%.其中2002—2003年年均增长仅5.3%.2004—2005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年均增长l1.68%。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89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的2.38:1。从近几年农民的现金支出结构分析,对农业的投入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对教育、住房、子女婚嫁、医疗等非生产性消费支出不断攀升,进一步弱化了对农业的投入能力。

(五)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明显不足。2006年末。日照市农村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乡镇以下机构)有各类营业机构共184个,从业人员1724人。不考虑机构重合因素,相当于1个营业机构服务于16个行政村,1名工作人员服务于435个农户。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效率不高。农业银行乡镇营业机构基本是“只存不贷”,农业发展银行尽管试点性开办了小企业贷款。邮政储蓄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但对农民惠及很少。而基层农村信用社自主贷款审批权限一般只有5万元.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贷存比在60%左右,有的甚至不到40%。三是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深度不够。以涛雒镇为例,有75%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占全镇农户的25.3%.有贷款关系的农户仅占全镇农户的18.4%。四是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意识不强.使农民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特点的票据、理财、银行卡、信托、业务咨询、网上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欠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五是农村融资成本过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多数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甚至“一浮到顶”.农民对利率过高反映比较强烈。

二、农村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决定了“三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建国后,我国长期对农业实行价格“剪刀差”和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政策.从农业发展中获取了大量的工业化起步初始资本,减少了农村资本的有效积累。仅对“十五”时期统计,日照市第一、二产业平均年递增分别为4.9%和21.8%,两者相差16.9个百分点。财政对“三农”发展“取大于予”,农业税政策调整前的2003年,全市仅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两项就高达2.72亿元,占预算收入的15.7%,而同期农业支出仅占预算收入的4.6%。从农业发展模式分析。目前农村主要实行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农民对农业行情、项目前景、收入预期等把握不准,只能局限在自有资金范围内或依靠小额贷款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农业效益的提高。按照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05年日照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2002年仅增加1.38亿元。

(二)落后的农村产权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弱化了农村的融资能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关系的一些弊端开始暴露。一方面,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法律保护不足。这种产权不明晰,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缩减,部分土地被征用,并且补偿有限。1993—2005年日照市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从2.24亩缩减到1.16亩。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实现。农村土地划分面积少而分散,土地使用权又有30年的期限规定,没有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具备现实条件,农民很难实现自愿、自由的流转,导致农业规模化发展不足。

(三)农村投融资环境相对不佳,制约了农村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

土地、劳动力、资金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三大生产要素。在资金问题之外。由于国家对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农村企业用地基本通过租赁形式,无法通过抵押获得贷款。

2005年末,13照市乡村劳动力资源134.76万人。但目前农民的劳动力素质还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含文盲)的占83.5%,高中以上的仅占16.5%。同时。农产品市场小而分散,中介组织和流通队伍发育滞后。产品品牌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订单农业发展程度低;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全市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面仅为30%、25%和20%,县域以下担保机构仅有2家。以上因素,限制了农村经济内部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明显不足

按常规,财政有义务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但农村多数公共产品则长期靠农民筹资投劳来解决。据统计,在2005年日照市66.63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资金只占3.8%,贷款占6.9%。近两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减少,对“三农”投入明显不足。目前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分布在财政局等20多个部门,项目交叉重复,投向重点不突出,管理缺乏计划性和透明度,地区分布不均衡,贷款贴息规模小,资金到位不及时,极易形成权力寻租现象。财政“以小博大”的作用发挥有限。

(五)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的实际金融需求

一是缺少真正为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因改革动因从农村地区撤出,只有农业银行在乡镇一级保留了少量分理处。贷款投放很少。农村信用社贷款集中度高,对农民的小额信贷支持明显不足。二是政策性金融长期缺位。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手段的延伸,是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狭窄,决定了其支农的有限性。三是农村农业保险、期货交易等发展滞缓。据统计,2005年末,全市农业保险收入仅68万元,占全市财险保费收入的0.23%。按全市75万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1元。

三、改善农村融资状况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相关立法,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惠农政策

要确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建议尽快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等,保证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持续有效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关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综合运用税收、贴息、参股、担保等手段,建立健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必须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定位不同、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扩充政策性职能,把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社会效益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期示范性、引导性农业投资项目等,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为商业性金融的有效介入创造条件。二是农业银行充分发挥其资金、管理和服务优势,重点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工业企业、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等。三是邮政储蓄银行要定位为社区零售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点和网络优势,做强做大中间业务。重点发展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业务和满足临时性、周转性资金需求。四是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机.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信贷服务产品,提高支农深度,保持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衔接。五是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允许其组建多种经营形式、灵活方便的新型小额信贷组织。六是由政府出面协调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涉农保险业务,并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设立。

(三)在农村地区合理增设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

目前国家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逐步放宽.提出了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对农村地区增设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分析,并根据现有的金融机构整体分布,指导各地制定具体规划.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实施,切忌一哄而上。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一是要立足现有农村优势产业,以产权为纽带,坚持扶优、扶大、扶强.推动企业间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的融合,大力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建立农业产业链,加速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镇企业进入农村设厂围绕当地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市场中介连同农村专业户、农技推广站等,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结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创新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人股、租赁、专业户承包等方式,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形成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的良性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二是完善农民补贴机制,实施如高效农业生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项目。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把补贴的重点由生产环节逐步扩大到加工和销售环节。三是整合现有的各类支农项目,根据受益范围和决策权匹配原则,把大部分项目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给熟悉本地情况的地方政府,由地方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或采取由农业发展银行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做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衔接。财政资金要在弥补信贷资金的风险溢价方面发挥补偿作用,而对于财政资金启动的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信贷资金要及时跟进,充分发挥杠杆作用。

(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体制上促进“三农”融资能力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课题建设,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

2、培养优秀的基层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应主动与地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打造能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农村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实现载体上,高校要以强化主体班培训质量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培训班次,改进课程设置,让学员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实现形式上,增加专题设置,注重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相长。“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牵扯面广、执行难度大、社会舆论对此又十分敏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宣传,还必须引入大量案例教学,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学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3、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以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科技兴农的途径

1、参与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前提。规划涉及到水、电、道路等多方面生活设施,同时包括科、教、文卫等多项社会公共事业规划及农业生产规划。唯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制定和谐的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完全有能力编制出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

2、为农村提供创新科研成果并加以转化。为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高校应主动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把在服务“三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源泉,不断地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探索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的一大难点,我国每年有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其转化率却不足三分之一。高校支持新农村建设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契机,地方高校应当在科研部门中下设“现代农村实用技术转化推广中心”,更加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村和农民急需的技术。要以技术成果转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和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

3、鼓励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以农林学科的院校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实施“教授带一村、村村有教授”计划。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农业科技顾问等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科技问题需求。

4、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农户,发展农户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农村进行实验,进行科研数据的收集,新产品的研发等,通过研究生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缺乏知识的实际问题,又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经验相结合,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

5、发动学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人才的缺乏,使农村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而我国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广阔的职业空间。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大学生村官、假期支教等形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帮助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工程,高校有良好的科技优势及物质保障,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通过社会、政府及高校的通力合作,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明国.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2008(3)

[2]傅强.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村,2008(1)

论文关键词:高校新农村智力支持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健全的农村金融管理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

国家近几年从法律上赋予县级人民银行领导和监督管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现有人员在开展农村金融工作时有法可依,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新农村建设。而且各级银监管理部门通过认真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在县域农村地区增设金融机构,鼓励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资金,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组织保证。

(二)农村金融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因素。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单从邮政储蓄来看,其贷款业务由原来的只存不贷,改变为又存又贷。而且,为了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国家还成立了一系列的新型农村金融结构,这些按照商业可持续发展原则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金融服务格局,为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提供支持。

(三)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采用市场和政策干预的最佳组合,在明确经济走向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这就需要很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提高实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

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国家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研究推广农村信贷,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和联保贷款的办法,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还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县域金融机构开办了个人、企业委托贷款业务,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有序流动。鼓励和积极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拓展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回流制,增加了农村可使用的资金量。邮政储蓄在积极办好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开拓信贷服务品种,努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适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和组织实施“金融人才工程”,为金融业务开展奠定了群众性基础,营造了社会氛围,也培养了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农村金融机构及时地构建农村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传导交流体系,增强了金融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制定自己的企业文化并进行宣传教育,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道德,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产业投资基金在农村得到发展

为缓解新农村建设资金紧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招标的形式交由公司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兴建。这样做,一方面给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GDP;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配合国家投资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新农村发展。

三、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面向农村的业务萎缩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只有部分被用于新农村的建设。工商银行从本世纪伊始就大规模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基于面临市场化改革,不愿意在农村开展过多的业务,农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30%,而邮政储蓄银行更是只存不贷,大量抽走农村资金,使得农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消费性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能再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满足,从而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信用文化缺失,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缺乏,贷款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小,数量较少,供求结构失衡,农民的购买力较低,赔付率居高不下。所以,一般的商业性的保险公司不愿开办此项业务,只有政策性银行经营此项业务。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是8.5亿元,全国财险保费收入是1509.4亿元,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尚不足财险的0.6%。从这一组数据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滞后,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呈现出二元结构特征,即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的主导型制度与由地下钱庄、高借贷等组成的民间金融并存。对于后者,政府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而前者始终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运行。由于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在通货膨胀时甚至为负数),形成了旺盛的资金需求。在资金缺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长期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四、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国家要加大力度扶植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政策支持、加强金融监管等途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壮大经营实力,全面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源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央银行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对资金困难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要给予临时贷款支持,同时,要允许贫困地区的银行机构少缴或免缴存款准备金。在利率方面,对于贫困地区的贷款要实行差别管理,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二)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错位与不足,使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农村资金超出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农民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但是,民间金融伴随而来的高利息、高风险给农民带来了高成本、高负担。要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管理力度。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间借贷政策,规范民间融资合法经营。通过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参照国外经营理念,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扶持专门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投资公司,引导、规范民间互助会等互的融资形式,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有组织、有计划地注入农村金融市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或者建立相应的中介机构,增加民间金融交易的正规性和安全性。

(三)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新农村建设要想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除得到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自有优势去吸引其他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加入WTO后,外国银行将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对于外资企业,可以吸引其在中国农村直接投资。但也要注意在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时,忌盲目引入,要切实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保证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

要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发展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以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培养农民的参保意识,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根据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不断增加农业保险的险种,扩展我国的农村保险事业,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要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大力推进信用村镇、信用企业和信用农户活动,在农村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切实增强农民的金融法制意识,营造稳定、和谐的融资环境。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提升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信心。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机制,制定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部门考核范围中,形成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发.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重构农村金融体系[J].广西金融研究,2008,(4).

[2]管红彬.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现代金融,2008,(4).

[3]钟兵.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李颖.发展壮大农村金融的探讨[J].经济,2008,(3-4).

摘要: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扩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的问题。国家要加大力度扶植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设而来,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与农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历史因素、重工轻农思想、重城轻农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工农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设施差,教育水平落后,科技水平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发展缓慢也影响到了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2.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三步走”战略的一个目标,也是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农村,根据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截止到202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近年来平均年增幅为4.0%,这是无法达到需求的。在近二十余年之中,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村面貌变化并不大,如果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扭转,是无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走特色化的工业发展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要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现阶段来看,促进经济水平增长的渠道有贸易、投资、消费几个方面,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主要是贸易与投资。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缓慢,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他们消费需求小、消费水平低,无法拉动内需,供给与需求不对称必然会影响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从这一层面而言,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点在农村,扩大农民消费,发展农村经济也成为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

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现代化农业就是应用先进管理措施与现代化科技水平对农业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农场化、市场化管理的活动,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产销一体化农业。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从以下几渠道开展:第一,提升粮食生产量。为了有效提升粮食生产量,可以采用田间灌溉、土地整理、品种更新等措施,提升粮食单产量与土地产出率,发展优势产业带,实现标准化、专业化以及区域化生产,提升粮食效益与品质。第二,注重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在未来阶段下,需要做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注重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从各个渠道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第三,促进龙头企业的转型。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转型发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保障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综合效益。第四,做好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切实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还要做好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为农民提品加工服务、市场预测服务、价格信息服务、营销物流服务,形成科学的服务网络。第五,改善生产环境。各级政府需要适当增加农业投资力度,做好农村生态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以及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农村各项产业的协调发展。

2.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综合生产力,种种实践证实,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一个见效快、投资少的经济有效渠道。就现阶段来看,农民依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要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1亩,不到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农村实施的是一家一户土地经营承包制度,要想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在市场与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单纯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劳务收入开始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够达到繁荣农村的目的,才能够提升农业效益,采用劳务输出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民数量,避免过多的人口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将多余的土地资源贡献出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集中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民实现增产增收。除此之外,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要求,农民外出务工可以获取到经济收益,还能够接受城市文明的感染,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与风险意识。

3.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

农民的素质水平对于新农村建设质量与建设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农民综合素质并不高,还存在很多的文盲与半文盲,大多数的农民也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培训。农民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要真正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懂技术、文化素质水平高、会经营的农民。为此,必须要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动力。

4.实施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国体,在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体制因素中,农村土地制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不仅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内容,也是提升农民收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要进行集中生产与经营。分散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脚步,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从总体上而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表现出了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以及规模扩大化的特征,有效整合了农业资源,避免耕地抛荒,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土地流转进展不平衡、土地流转基础不牢固、土地流转价格存在悬殊、土地经营者耕地保护意识不强几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严格遵循农村土地流转原则、完善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四、结语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各方面建设的根本前提与重要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始终牵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使命,这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任务,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乡镇基层政府的努力,而农村审计工作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笔者拟对该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期对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继续推进有所裨益。

1.当下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农村审计机构不规范。农村审计没有正式列入国家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文(农经办〔2005〕12号)规定,农村审计由农村经管站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体系是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村审计由农经站直接实施,缺少明确的、独立的审计机构。由于农经站从事审计的非专业性,往往在审管结合上难以统一,审计专业职能难以兑现到位,而法律没有赋予农村审计经济监督职能,农村审计所在开展工作中也难以定位。即使设立了农村审计所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媒体报道,“据调查显示,苏北地区某乡镇成立的审计所,因受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通常与乡镇农经部门合署办公。人员较少,既要做好农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和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又要开展日常审计工作,限于人力不足只好一身二任,难免顾此失彼。”

第二,农村审计人员能力不够高。目前我县农村审计还缺管一支过硬的农村审计执法队伍,农村审计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由于欠发达县,地方财政困难,培训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滞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够,甚至是一片空白,难以开展审计工作。农村审计人员无专职化、抽调难、专业素质不高的局面,使农村审计往往走过场,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和效能。审计人员素质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审计工作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农村审计人员的结构上看,大多是长期从事农村财务会计的人员,他们从事农村审计全是靠传统的手工查账,多数人员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审计,审计业务和技能水平严重落后。

第三,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方式,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监督制约方式,而这种方式势必会对某些地区或群体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首先,乡镇没有建立关于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责任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起审计联动机制,致使审计结果的运用大打折扣,对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其次,对责任人追究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用党纪政纪处理较难,在向司法机关移交的行政案件中,往往以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问题久拖不决,难以采取实质性措施对其处罚并促其整改,从而造成审计工作的无奈,难以有效遏制个别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2.农村审计工作的有效完善的思考。

第一,明确审计监督的主体。建议尽快围绕国家和省、市制定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逐步理顺农村审计的管理体制,明确提高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助其发展壮大。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可以考虑强化县级审计机关培训指导,乡镇领导应当积极支持农村审计人员及时参加业务培训。如果出台专门法律进行规范的条件还不成熟的话,可以考虑在当下情形下,有效发挥乡镇农经站的作用。同时在加大农村审计组织的经费保障,审计机关还可以每年召开农村审计工作会议,利用例会,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座谈讨论、排除疑难,促使整体素质提高。注重农村审计业务规范,加强对农村审计的业务指导,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第二,提高农村审计人员能力。首先,实行审训结合。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措施,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审前集中培训,做到以老带新,逐步解决乡镇内部审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上级审计机关和乡镇要鼓励和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专业业务培训和审计职称考试,不断提高执业水平。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培养一支适合当前农村新形势新要求的审计队伍。最后,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农村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不以原则做交易,要对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定期组织乡镇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审计法》和审计署廉政工作规定等,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内管理、外监督的管理机制,确保依法审计,廉洁公正。

第三,优化农村审计环境。首先,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涉农部门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有效开展乡镇内部审计的关键。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支持农村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帮助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说情、不加压,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遵循依法独立审计的原则。农村审计是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内部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规范审计行为,克服随意性。使审计工作严格按审计程序独立进行,任何单位、组织、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阻挠。再次,通过宣传、结果公告等措施,努力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群众对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最后,农村审计部门要主动和执法机关沟通,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及违法现象及时移送纪检、司法机关,使审计结果真正的发挥作用,更是把审计工作的监督实质发挥出来。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实践在全国蓬勃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深入。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学者们或者是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者是从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有助于今后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有论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原因在于全国和谐的薄弱之处是西部地区,城乡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西部农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着力点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论者还指出,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预期作用。大多数论者一致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和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观,达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论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中概括。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其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其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其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或突破点放在哪里,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设计和实践成效。在此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议颇大。有论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生产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以及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有的论者更重视人的因素,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有的论者更重视生态问题,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的论者更重视经济发展,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最后,有的论者认为,应该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一)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资源条件。所有论者都指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岖,岩多土少,石漠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结构和思想观念等人力资源条件。所有论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偏低,对市场的认识粗浅、模糊,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数人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有论者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消费观念方面,有论者指出,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费显得相对滞后。在文化消费方面,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消费不足,而低级庸俗文化消费仍有较大市场。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从而导致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三)发展总量、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条件。就总的情况来说,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较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发育迟滞,产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就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有论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不明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不易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低水平、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偏离。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

(四)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和管理等政治条件。一些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一是执行政策无力,二是加快发展无门,三是服务群众无钱,四是化解矛盾无法,五是自身致富无能。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和自身能力欠缺,、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识,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一些村委会主任,缺乏民主意识,在决策时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巧。广大农民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条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论者指出,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明显不足。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广大农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有论者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资源开发的控制与农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经济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论者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以下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地区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完整统一的工程,实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五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牧民自己的选择权利。正确处理鼓励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引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论者指出,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和机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及其与其他各种力量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论者认为,构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体,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之后,才能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相反。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政府代替农民包办的新农村建设,而应是农民自主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也很难取得成功。最后,有论者对主体和主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三农”问题首先是体制性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三农”问题又是发展性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常态,“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农民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农民和各种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有论者提出,西北新农村建设应更加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论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照搬、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急功近利行为,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有论者提出,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原则。还有论者提出,坚持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与外延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大多数论者都强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二)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论者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引擎。具体来讲,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发展非公经济,引导企业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

1促进农业产业化。一些论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首先。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开发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产品。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素质。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一些论者指出,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有论者指出,一是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强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三是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强制性地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尽可能引进人才。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造就新型农民。首先,有论者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鼓励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倾斜,应着重强调非物质性、有长远效益的激励。其次,有论者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最后,还有论者指出,要引导西部地区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鼓励农民扩大文化教育投资,克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和等陋习。

(五)巩固基层党支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村干部,并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论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其次,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后,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有论者提出,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还有论者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六)加强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关于村镇建设的运作机制,有论者指出,一要听取群众意见,编制科学的村庄整治规划;二要集思广益,努力促使多方力量参与到村容整治工作中来;三要成立整治工作的村民理事会,加强村容整治工作实施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关于村镇建设的内容,有论者指出,首先,要科学规划村镇网络构建;其次,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村民聚集点;最后,要不断强化农村环境治理。关于村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有论者指出,必须把改善居住环境同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型产业结合起来,同基地设施配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同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实施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迁村并庄、扶贫移民等工程。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

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

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二结语

农业期刊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服务“三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稳定自己的读者和作者群。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针对期刊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充分发挥期刊的媒介作用,实现其科技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好对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巨大工程,如何建设小康社会,是摆在中国人民眼前的现实问题。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小康,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比例中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民的小康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基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就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巨大的障碍。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由于资源、市场、体制等多种原因,中国的城乡之间的经济基础差距较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体制不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局部的小康到全民族的小康。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农业是工业、服务业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使农村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力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促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杂草丛生的地方变成了娱乐场,崎岖的山路变成了宽敞的公路,矮小的茅草房变成了白晃晃的砖房,孩子辍学外出打工的情况也少了,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多种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对农用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中国人多地少,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农民的增收后劲因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而不足。“民以食为天”,农民没有土地,哪来粮食?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农用地不断减少,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显突出,要求我们规范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以云南省巧家县崇溪乡河玉村为例,多数家有两个孩子,如果两个都是男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必定有一人要修建房屋,多数人都把房子位置选在平坦又高产的自留地,导致许多农民在房屋周围种点菜吃的土地都没有。在房屋设计上也很浪费土地,例如,很多农民喜欢在正房前面设计一个很宽敞的院坝,个人认为这种修建设计极度浪费土地资源,虽然一家人浪费不了多少土地资源,但每一家都这样留一个宽敞的院坝,中国的农村加起来要浪费多少优质的土地资源呢?其次是土葬,以我们巧家人的风俗,亲人死后入土为安,都喜欢土葬,以我的家乡为例,漂亮的精致石头坟墓越来越多,后代子孙的攀比心理越来越强,都要把自己老人的坟墓修建得体面,这严重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加强对新农村的建设,相关部门制定合理且有效的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迫在眉睫。

(二)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创建规范乡村医院的各项制度。

虽然我国现阶段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农民的医疗有了更好的保障,但农民一旦遇到大病医不起,遇到小病舍不得医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农民还是最基层最平困的群体,遇到大病即使有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但报销下来还是要几千元甚至几万元,这个数字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他们一家几口一年的收入,子女要上学,老人要吃药,一家几口要生活,所以,当他们遇到大病,多数是在家找土方子治疗,而不是去大医院看医生;二是药价太贵,服务费更贵,农民对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院不是盈利机构,不能把药品作为医院的赚钱工具,当一个病人进入这家医院看病的时候,此时,医院拥有的药品对病人来讲是绝对垄断性的产品,病人根本不知道药品的价格是多少,也不可能和医院讨价还价,病人处于弱势,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医院应该要让病人知道药品的价格,据了解,有的药品医院的卖出价是买入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医生为病人服务,是理所应当的,医生的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价值也体现在其工资上,不能额外的在病人身上收取乱七八糟的费用。有的农民看病甚至不带农村合作医疗本,他们说,“如果我不住院,带起医疗本去输液也同样要用将近一百元左右 ,我纯粹去买点药回来吃吃看,不好了再输液”,所以农民遇到小病舍不得医。

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稍微大一小点的病就得跑到县城里医治,普通农村家庭中某人一场病意味着返贫,全家人以后这年的生活没着落。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切实改变农民的生育理念,真正做到少生优生。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最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抓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上一篇:高中物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音乐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