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8:37:23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1篇

(一)浅析新媒体市场的发展基础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环境中,广大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其感兴趣的多元化信息,提升了各领域间的沟通频率,从而强化了市场营销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简单来说,新媒体市场环境也意味着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各类型的新媒体手段来获取信息,诸多及时、有效且丰富的信息被人们所接收到以后,人们对于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需求便可能由此而生。

(二)新媒体市场框架搭建的核心新媒体时代的市场营销最突出的一点内容便是“:知识营销策略将会在新媒体营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对营销人员提出了较以往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熟悉各类型新媒体平台的运作规程以及信息技术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媒体时代与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发展几乎同步进行,促使市场以地域形式划分的策略已经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极佳的体验与口碑等内容来吸引受众群体关注营销事物本身,选定属于企业或服务机构自己的特定目标市场,为某一层面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这才是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基础,也是当下大数据时代环境中的媒体化营销模式。

二、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新媒体营销建立在网络媒体平台之上传统的市场营销指的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广活动,最终达到销售的目标,而新媒体营销也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新媒体营销是一种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营销活动,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来开展营销活动。由此可知,新媒体营销涉及直复营销、整合营销等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同时,还运用到了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等技术平台的功能,最终也起到了一种提高营销效率以及推广产品及服务的作用。

(二)浅析新媒体市场营销的核心策略

(1)新媒体市场营销要顺应信息时展的主流趋势。从实践过程来看,新媒体市场环境及企业或组织机构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管理创新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进行某类型产品的市场营销时,企业的决策者首要考虑的是该品牌的宣传力度与市场影响力是否符合预期,尤其是在媒体信息繁杂多变的时代氛围中,企业的营销模式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顺应了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趋势,才涉及产品本身的内容以及质量。

(2)新媒体冲击下企业或机构有必要调整营销模式。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快速渗透,对于产品营销而言,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战略目标,转变以往将产品作为销售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更加注重客户的体验感,从根本上激发客户内心的需求,从线上营销渠道入手,逐步推进媒体化市场营销的步骤,并最终促成线下的实际交易。这种市场营销策略是当今电商企业、网络微商或是媒体推广等的主流营销模式。

(3)新媒体营销手段与市场环境的契合将起到产品服务推广的决定性作用。现阶段,随着新媒体时展的逐渐明朗,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人们的需求,即便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也在信息的洪流中选择有一定媒体影响力的产品或服务,一方面,这类型产品服务是有一定的质量保障;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慰藉与满足,这是新媒体营销手段的特别之处。从总体来看,新媒体营销手段与市场环境的契合度越高,则产品或服务的推广效能就越明显,尤其是在当前碎片化营销广泛铺开的媒体渠道中,新媒体营销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例如,网络微商营销推广等,已经侵入到了绝大多数现代人的网络空间,必然会有一定比例的人群被发展成为微商等服务主体的准客户,并最终达成实际的销售结果。

三、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经验综述

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价值十分突显,近乎改变了整个社会行业的运作模式,激励着传统行业在新时代环境中实现创新发展。随着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的不断融合与应用,新媒体营销终将突显其独特的实践效能,辅助并规范现代企业或是社会各领域组织机构的健康发展,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领域也逐步成熟起来。

(一)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实质上,新媒体是一种技术类型的科学,依托多种科技手段来实现理想化的媒体宣传目标,或者说,当人们在研究新媒体市场营销时,往往会应用到有关技术科学的内容。在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且经过了实践磨合,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经验已经积累了很多,这些都是新时代环境下促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珍贵研究资料,由既往的研究内容可知,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则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化的发展变动之中,与社会产业格局的发展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在现阶段的城市社会环境中,几乎人人都拥有至少一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从而建立起自身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例如,微信APP,其中的微信公共平台则是移动营销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也是当前发展最为快速地移动软件,而且,微信在不久前也推出了独立的营销推广平台服务项目,为各大企业做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广告宣传,其新媒体市场营销效应巨大。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动对于营销管理创新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时代下,实际上,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特别是当某些商业机构或传统企业进行强制性推广宣传的过程中,消费者所能够参与的营销传播活动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在新媒体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要围绕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展开。例如,当下时代中,微信、微博已经是绝大部分现代人生活中普遍接触的事物,而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所产生的商业化营销行为是目前主流的市场营销模式。即便如此,在碎片化信息“狂轰滥炸”的信息平台之上,人们也会动用自身的“自主选择权”来应对新媒体市场营销对其自身生活的侵入,具体表现为“:接收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同时屏蔽掉无用的垃圾信息等”。这对于市场营销而言,也意味着消费者自己决定与哪个商业组织建立连接,人们在各类型营销活动中享受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的同时,也在极力避免其中的一些无用信息侵占正常的生活。因此,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氛围中,与其说是商家采取一定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推动市场,不如说是消费者选择优质的企业或是服务机构来实现主动消费,而在这一过程中,商家所要做的便是努力提升自身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进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起到口碑宣传的效应。

(三)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模式的可复制性极为有限

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市场营销无论从产品营销渠道、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方式还是管理创新模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总体来看,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媒体市场营销的受众范围较为广泛,突破以往传统媒体推广方面的框架限制,依托互联网平台来推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其次,新媒体市场营销具备跨时空的特性,实质上,只要人们有消费的意愿,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及空间范围内,达成交易。最后,新媒体市场营销的直观性与交互性都较强,商家往往采取线上营销的方式来积累潜在的客户,并借助多元化的媒体手段,虚拟体验营销,其核心内容是以商家服务为基础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以体验式营销为基本销售策略的一体化O2O服务。这就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关键内容是,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是媒体手段与技术平台,主要依托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O2O)的模式来进行实际的运作,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入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某些商品,这样一来,商家便可以将线上的客户纳入到线下客户管理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流程化技术服务等目标。以上所提到的是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模式的可复制运作部分,但鉴于市场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化的趋势之中,如若完全复制以往的新媒体营销经验来拓展市场,则起到的推广营销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因为人们对于新媒体营销模式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也就是为何管理缺失的微商或组织机构在市场中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所在,主要与初期的市场营销调研以及客户群体细分等管理手段的实施过程有关,而且,绝大多数网络微商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身独有的品牌,这就容易给受众群体留有一种非专业的负面印象。所以,基于新媒体营销模式的产品及服务推广模式要与时俱进,切忌完全照搬以往的产品营销策略,因不同服务或产品的营销管理方式不仅相同。此外,传统模式下的市场营销会依托售前、售后服务来拓展新的市场,并积累更多的准客户,同样,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也借鉴了此种模式。例如,易趣网平台的客户服务团队采取了二十四小时网络实时更新服务界面产品的管理模式,并能够保证及时回答客户的线上疑问,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客户对新媒体市场营销管理的满意度优良。

四、结束语

“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的提出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的,且与现代人所关注的焦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实践过程来看,可将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及其管理创新经验灵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行业领域之中,新媒体营销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营销管理的不足,从而实现营销创新,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构建起一种基于新媒体渠道的营销管理与服务模式,为现代人带来更大的便利与更优质的产品服务资源。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2篇

策略一:整合营销的策略对于整合营销来说,这一营销模式是多种营销工具以及手段的结合,比如说公共关系、广告以及促销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其主要的思想就是要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继而通过双向性的沟通和交流,使其长期良好合作,继而达到共赢的目的。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要借鉴新媒体的优势,要与新媒体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整合方式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继而使得整个营销成本有所降低。

对于电视营销来说,应当善于借鉴和应用当前新媒体的营销方式。新媒体的营销一大优势就是具有及时性的特征,电视媒体可以借助其优势,提升电视节目自身的质量。另外电视媒体还能够借助和使用网络平台以及移动媒体等进行信息的传播,使得节目自身的播放渠道得到更大的拓展,继而使得自身的受众层面得到进一步扩大,抓住更好的营销机遇。另外,随着新媒体营销方式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电视台应当在背景下积极搭建新的营销平台。所谓的营销平台主要就是体现当前营销资源整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为宣传以及更好的广告合作打好基础,还能够为合作关系以及公共关系的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说,电视台相关的形象片或者是展示相关的成果的时候,都会借助整合资源自身的开阔性以及前瞻性,继而使得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之间的优势能够得到有效的互补,使得电视营销自身所具有的主动权更加明显。策略二:品牌营销的策略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进行营销,塑造营销品牌是提升自身节

目质量以及创造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电视台之间就营销所进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说,电视媒体应当从自身的节目质量以及社会形象入手加以实施。节目的质量是整个节目品牌以及电视台质量打造的基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电视节目的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其营销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说,电视营销也应当从提升节目质量入手。比如说,电视台在进行广告选择的时候应当考虑该广告与节目自身是否匹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有专业性的团队来对节目进行制作和打造,继而对市场的定位加以明晰,提升节目自身的质量,做到不断地推陈出新,显示出电视台自身的风格与品牌定位。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对节目的选择范围往往比较广泛,很多高质量的节目往往更能够吸引受众,继而增强整个电视台的竞争力,形成电视营销的强大优势。

对于电视台来说,在确保自身的电视节目质量有所提升的同时,还应当逐步确立和打造自身的社会形象。电视台应当积极树立为整个社会和群众服务的理念以及意识,在对节目进行严格把关的时候还应当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提升电视台的社会服务职能。电视台上的广告除了有商业性的广告之外,还应当有公益性的广告,通过多参与公益性的活动逐步确立和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形象。在商业活动之中逐步融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理念,比如说在选择商业赞助的时候应当对电视台自身的一直保持的风格、文化理念以及整个时展的脉搏相符合。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营销的优势可能会逐步弱化,但是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应当积极充分地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利用。比如说在电视节目以及专业能力方面,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媒体所拥有的这一优势将会得到彰显,但是面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电视媒体只有进行积极的参与、整合与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3篇

结合中国市场形态发展阶段特征,运用普赖斯“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和关键词词频统计与聚类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脉络和理论架构。研究结果显示,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总体可以划分为:萌芽期(1979-1992)、成长I期(1993-2001)和成长II期(2002-2009)三个阶段;当前消费者研究理论架构由六大分支研究领域构成: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心理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研究、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和策略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围绕上述分支展开的相关研究构成了我国消费者研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消费者研究;文献计量;发展脉络;理论构架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4-0040-11

引 言

作为营销学分支的消费者研究引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933年丁馨伯翻译的教材《市场学》①。但由于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消费者研究进展较为迟缓。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处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由国家计划分配,消费者研究被严重忽视。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三十多年间,我国消费者研究由弱渐强、从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逐步构建出当代中国消费者研究的理论框架。如今,理论总结的契机已然成熟。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正面临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型,消费者研究的现实需求快速提升,理论创新的任务亦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1979-2009年的消费者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并简要剖析其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期为本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些有益和科学的参考。

(一)分析方法

本文的消费者研究(Consumer Research)是指围绕作为消费行为主体的人及其消费行为等所展开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对某一学科/领域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的常用方法有内容综述、专家访谈、课程和学位点设置考察,以及课题立项情况分析,等等。其中,基于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是最常用、最权威的方法之一,可以较为客观、系统地掌握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

因此,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8-2009)中收录的528种期刊为论文样本抽样框,抽样时段为1979-2009年,抽样的具体方法为:首先,检索文章标题、关键词或摘要中含有“消费者”的文献,然后,再进行去重复处理,并滤除新闻消息、感想、人物访谈、企业经验介绍、法律条文解读和释义等非研究性文献,最终获得与本论文主旨关联度较大的文献样本2601篇,其年度分布如表1所示。

(二)发展阶段判定

文献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D.S.Price)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第1阶段:学科刚刚诞生,绝对论文数量少,增长不稳定,很难通过统计的方法求得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第2阶段: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在此阶段,该专业理论迅速发展,论文数量急剧增加,较严格地服从指数增长;第3阶段:学科理论日趋成熟,论文数量增长减缓,演变为线性增长,仅维持固定的文献增长量;第4阶段:随着理论的完备,学科文献日趋减少,曲线逐渐平行于横坐标,或出现不规则各类振荡”

邱均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图书情报研究》2009年第2期。

。简言之,根据文献增长呈现的规律可将研究发展阶段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完备期四个阶段,该理论通常能较好地适用并解释世界各主要学科/学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已被作为判定各学科/研究领域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述理论为依据,对CSSCI来源期刊中的消费者研究论文,计算从1979-2009年的逐年文献累积量,再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逐年累积论文数量用Y表示,年份用t表示,对两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研究论文逐年累积文献量呈逻辑曲线分布, P

一般而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其所处市场环境的变迁关系密切。以此推断,我国消费者研究与市场形态演变之间应该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结合学者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从1978年底改革开放序幕拉开到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从1993年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并逐步由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至今,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

另据表1文献增长统计显示,1979-1992年每年发表消费者研究文献量均在50篇以下,1993-2001年每年文献量基本在50-100篇之间波动,2002年以后每年文献量均在100篇以上。结合上述普赖斯“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运用SPSS软件对1979-1992、1993-2001、2002-2009三个时段文献数据进行回归验证,得出我国消费者研究的发展阶段判断:

(1)1979-1992年间,每年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消费者研究论文数量在50篇以下波动,与普赖斯关于学科文献增长第一阶段“文章数量非常少,且增长不稳定”特征吻合。故将此阶段确定为消费者研究的萌芽期。

(2)对1993-2001年文献累积数据进行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数据分布与指数曲线具有很高的拟合度,R2值为0.995,如图2所示。符合普赖斯关于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中第二阶段文献累积增长呈指数增长特征的描述。故将此阶段确定为消费者研究的成长期。

(3)对2002-2009年累积论文数量同时进行指数和线性回归比较分析发现,二者p值均小于0.001,皆具统计意义。但数值和图形对比结果显示,该时期的文献增长规律更符合指数增长规律。指数模型R2=0.999,F=11496.880,T=755.576,明显高于线性模型R2值(0.976)、F值(245.889)和T值(15.681),如图3所示。因此,根据普赖斯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笔者认为,该时段的消费者研究仍处于成长期,尚未进入文献呈线性增长的成熟期。亦即1993-2001年和2002-2009年这两个时间段的研究阶段均处于普赖斯所指的成长期。但由于二者文献增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且时间跨度较大,宏观社会环境上的变迁在两个阶段的消费者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均有明显差异,故暂将同为成长期的两个阶段区分为I、II两个时期进行分别研究。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和指引,某研究领域相关论文关键词的分布频次与特征,能显示该领域研究的总体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脉络与方向、重点与热点等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情报学报》2006年第2期。。因此,通过对2601篇消费者研究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聚类分析,除去综述类文献,我国当代消费者研究主要汇聚在以下六大分支领域:消费者行为(542篇、占20.8%)、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相关研究(520篇、占20.0%)、消费者心理(433篇,占16.6%)、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策略(308篇、占11.8%)、消费经济(275篇,占10.6%)和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257篇、占9.9%)。此外,消费哲学、消费社会学和消费者研究方法等文献也占有一定比例(如表2所示)。

(一)萌芽期(1979-1992)

1.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萌芽期,消费者权益问题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位列研究内容分类的榜首。研究核心为消费者保护策略和相关法律法规两方面(如表3)。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策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首先直接呼吁重视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有些文献标题中直接包含“要(必须)维护(照顾)消费者利益”的字样,代表性研究者有:尹世杰、丁世和等。其次,范家甫、王树林和肖经建等人对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原因和保护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法律法规制度研究方面,李景禧、史际春和国世平等人不仅呼吁尽快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并论述了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相关原则和建议。同时,刘南昌等人大量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泰国等国外消费者保护立法实践,并阐述了对我国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消费者心理研究

消费者心理研究排在萌芽期研究内容分类的第二名。心理动机是本阶段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其他各细分主题的文献较少(如表4)。

消费者心理研究始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起到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消费者研究正名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消费者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者基本停留在对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和规律的描述阶段,代表性研究者有:果洪迟、易昌泰和华光彦等。

在消费者心理研究核心领域――心理动机研究方面,基本以消费者分类研究为主。郎宝书描述了购买动机中的主要心理现象(求实、求安、求廉、喜新、趋美、仿效)和影响购买动机的因素(商品本身特性、外界信息环境、消费者自身特征)

郎宝书:《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现代财经》1982年第3期。

。研究者们还通过购买动机的研究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马小冈和王玲玲分别论述了男性、女性、老人和青年四种类型消费者的七种购买动机(理智性、冲动性、生存性、被迫性、习惯性、时髦性和诱发性)和三种消费心理(节俭性、时宜性和制约性)

马小冈、王玲玲:《谈谈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消费心理》,《商业研究》1983年第5期。

。李良知则将消费者的动机分为三类:理智型、感情型和惠顾型,并将消费者划分为友好型、急躁型、冷静型、推宕型、犹豫型和周密型六类

李良知:《消费者购买动机初探》,《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第11期。

3.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萌芽期的第三大研究领域,主要可分为综合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和消费行为过程研究三类(如表4)。

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是萌芽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核心领域。闵建署、胡钟京和伊志宏等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了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动机、知觉、学习和态度等心理因素;职业、年龄、生命周期和生活方式等个人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社会阶层等社会因素;文化、亚文化等文化因素;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商品陈设的微观环境、购物中心的规模、类型和距居住地的距离等地理环境因素,等等。

消费行为过程研究方面,主要分析了决策与选择过程、行为模式和购后行为研究三个方面。杨锡勇、苏亚民、刘方和张少龙等对消费者的决策和选择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杨锡勇的消费者购买过程分析结论较具普遍意义,他将购买过程分为问题认识、信息搜索、选择评价、购买和购后评价五个步骤

杨锡勇:《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分析》,《财贸研究》1990年第5期。

。关于消费者行为模式,季远着重论述了消费者的学习模式,他认为“消费者学习模式=消费过去的经验+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搜集+消费者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消费者对商品的比较和评价+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季远:《略论消费者学习模式》,《北京工商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4.消费者经济理论研究

本文中的消费经济理论研究主要指由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理论延伸而来的相关消费者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消费力概念、效用理论、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和消费信用理论等。其中,王美涵、易然和袁培树等人关于“消费力”概念的争辩文章构成了该阶段消费理论研究的热点。论争开始于1980年,约历时五年。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涉及消费结构、消费模型、需求与供给、消费者剩余、价格问题、消费者承受问题、消费趋势、经济制度与消费行为关系等问题研究。

5.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策略研究

在营销理论方面,1984年“市场经济为辅”政策确立以后,研究者们才逐步关注由

消费者构成的市场的研究。因此,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1985年以后。市场细分理论是萌芽期学者们讨论的重点,励瑞云和吴建安等人着重分析了市场细分理论在市场学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以及具体的细分标准、原则和策略。在营销策略方面,马某超、陈文生和晁钢令等主要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应的销售技巧。在营销理念方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逐渐清晰。

萌芽期,我国的消费者研究处于一个大量引介国外理论和方法的阶段,共有文献322篇,23篇/年。1985年以前每年文献量较少,随着《中国消费者报》和《消费经济》(1985-)杂志相继创刊,为中国消费者问题研讨开辟了专属学术园地,之后,文献增长速度开始趋于稳定(如表1)。各领域研究的共同特征为:概述性综合研究多,细分领域研究少;国外引介性研究多,国内具体问题分析少;表象问题描述多,解决对策深入分析少;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问题探讨还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痕迹,如学术概念前以“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作为限定区分的现象较为常见。各研究领域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研究合法性论证与确立的过程。尽管本阶段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消费者研究框架,但在将国外理论本土化实践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尤其在推进消费者保护组织化和法制化进程方面成果显著。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值逐步确立的过程中,故市场营销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对消费经济理论探讨以及以消费者行为和心理为据的营销理论和策略分析等均居于权益类研究之后。

(二)成长Ⅰ期(1993-2001)

1.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在成长I期,该领域研究仍居研究内容分类首位。与萌芽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呼吁、探索和引介等初级研究有所不同,本阶段的研究主题进一步深入,较为偏重系统的保护策略研究,并在消费者保护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现实需要和学界倡导的双重力量促使下,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终于面世了,它标志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正式进入了法制轨道,也意味着我国消费者保护工作取得了质的突破。随后,许思奇和涂昌波等人就进一步构筑和完善我国消费者法律保护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均有明显进展,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在消费者教育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进一步对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与其他研究领域相仿,同样有一些研究者对国外消费者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引鉴。在消费者运动研究方面,曾坤生、洪兵、李伍荣等人就我国消费者运动兴起的原因、大众传媒和政府在消费者运动中的角色和职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消费者组织研究方面,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完善我国消费者组织和更好地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等问题。

2.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策略研究

随着1992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全面展开,市场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对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和策略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在成长I期,与消费者相关的营销理论/策略研究跃居内容排名的第二位,研究核心为基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市场营销策略。其中,基于消费者需求和满意心理的营销策略研究成果较多。在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方面,关于消费者忠诚与营销策略的研究较为突出。此外,吴丽珍、郑琦和袁炎等人还着重分析了市场细分理论和生活方式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其中,市场细分理论具体应用研究又分为:人口学应用与营销策略研究和基于年龄标准的青少年、青年、中青年、老年等消费群体营销策略研究两大类。

3.消费经济理论研究

对消费者研究现实需求的增长,推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消费者经济理论研究探索。所涉研究领域比较稳定,与萌芽阶段基本相同,但研究层次更为深入。代表性研究者有:尹世杰、袁志刚和施祖辉等。

4.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成长I期的第四大研究领域,其中综合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和消费行为过程研究仍为该领域的三大研究重点(如表4)。

在综合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杨锐、卫兴华、李颖等人探究了体制转换时期消费

者行为的特征、变化和趋势等。在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与萌芽期以消费者个体为核心的影响因素探析路径明显不同的是,成长I期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外界因素为主。如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地理、空间等环境因素,品牌、价格等产品因素,代表性研究者有:司金銮、王海忠和李东进等。在消费行为过程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仍旧分布在决策与选择过程、行为模式和购后行为研究三个方面,代表性研究者有:司金銮、王高和黄维梁等。

5.消费者心理研究

成长Ⅰ期消费者心理研究重点领域有心理动机、态度和知觉三个分支(如表4)。在心理动机研究方面,李立红、赵曙明和孙元明等探讨了消费者的动机类型、以及消费者需要、需求、意向、意愿和预期等问题。在消费者态度研究方面,黄沛、王海忠、唐庄菊等分析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偏好和满意/不满意等心理。在心理知觉研究方面,符国群等分析了感知、认知和注意等消费者心理。

成长I期,我国消费者研究处于一个西方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全面引进,并与本土实践充分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共有文献542篇,约60篇/年,年平均文献量约为萌芽期的3倍。研究的基本特征:从萌芽期概述性研究为主的特征逐步向细化的方向发展。但研究重点比较分散,且就单个理论而言,研究还不够丰富和深入。但本阶段研究有两项不容忽视的突破: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使消费者权益保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二是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直接推进了大规模、规范化的消费者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中的应用和普及。

从1993-2001年的成长I期,亦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初期,因各方面制度仍不完善,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仍旧突出,从而导致相关研究再次成为热点和重点。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营销意识逐步增强,业界和学界均开始强调消费者的核心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研究大量涌现,使得该领域文献量排名由第5位上升至第2位。但关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仍处于引进和本土化阶段。此外,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关于网络消费者的研究已初露端倪。

(三)成长Ⅱ期(2002-2009)

1. 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成长II期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其中,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和行为过程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如表4)。

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本阶段研究主要围绕内因和外因两大层面展开。内因指与消费者自身相关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性格、年龄、职业、收入、家庭生命周期和生活方式等,代表性研究者有:张红霞、左洪亮和张梦霞等。外因主要是指消费者个体以外的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指产品、市场环境、营销策略、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代表性研究者有:李晋锋、王海忠、刘世雄等。其中,在产品维度,符国群、庄贵军、于坤章等人主要从价格、品牌和原产地三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

在消费者行为过程研究方面,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决策、信息处理、购买与选择和购后行为研究四类(如表4)。(1)关于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者主要进行了不同情景、不同消费群体和不同消费对象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考虑集、模型、特点和过程等研究。其中,考虑集理论是本阶段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的重要突破,代表性研究者为王晓玉和晁钢。(2)关于信息处理行为的研究是成长II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热点研究领域,议题主要涉及信息搜寻努力影响因素、过程、模型等,核心研究者为李东进。(3)关于消费者购买与选择行为的研究,可分为传统型议题和特色议题两大类。传统型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领域展开:消费行为的心理、文化和品牌营销策略等影响因素,行为模型、行为成本、重购行为和转换行为,以及普遍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等,代表性研究者有:宋思根、张梦霞和李东进等。特色议题主要指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国情特色的研究选题,如绿色消费、原产地偏好、理性购假和冲动性购买等,代表性研究者有:符国群、吴坚、谢庆红和张剑渝等。(4)关于消费者购后行为的研究,主要议题为消费者满意/忠诚和不满意/后悔-抱怨心理行为过程和影响因素。其中,后悔与抱怨是购后行为研究的一个焦点议题,代表性研究者有:李芳芳、周庭锐和王照国等。

2.消费者心理研究

在成长II期,消费者心理研究也是文献增长较快的研究领域,由第5位上升至第2位。各类主题均有显著增长,且各类别之间的均衡性略有提高(见表4)。其中,态度、知觉和影响因素分支研究增幅较大。

在心理态度研究方面,可分为一般态度和具体态度研究两大类。具体态度研究议题主要聚焦在满意、偏好、信任等三个领域。在具体态度研究领域,以消费满意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符国群、涂荣庭、董大海等人深入展开了对消费者满意度理论、满意与否的缘由探讨、满意度测评指标和消费者满意模型分析。

在心理知觉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感知或认知研究领域,尤其对风险、安全、公平和新概念等方面的感知/认知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在新概念的感知方面,黄季、杨晓燕、曾寅初等人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绿色食品等概念认知程度和购买意愿。另一个重要的认知研究领域是消费者自我认知,曾德明、章燕、吕筱萍等人分析了自我概念与消费选择的关系和自我概念结构模型两个方面。

在消费者心理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文献较多集中在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两个领域。董大海、王守中和田阳等人分别从过程、绿色认证、公司形象等角度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丽芳、董亚妮和高杰等人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产品伤害危机、不同来源国等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

3.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际互联网,对消费者研究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高速发展的成长II期得以显现。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但改变了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为消费者理论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对象,也为消费者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本阶段,围绕网络应用展开的消费者研究文献达240篇。研究主题非常广泛,涵盖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营销策略等,其中,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是核心领域。

基于网络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主要议题有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新特点、网络消费行为模型、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网上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等,代表性研究者有:刘立、琚春华和刘枚莲等。其中,李念武、柴海燕和孙春华等人专门探讨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基于网络的消费者心理研究,研究议题较为集中,主要有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购物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模型、信任问题、风险感知和网络口碑研究等。其中,尤以信任问题研究为众,共计34篇,占45.3%。从议题的分布情况看,该领域信任与风险热点研究与网络购物环境的虚拟性特征密切相关,而口碑传播研究的兴起亦与网络用户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便捷性不无关系。当前,网络消费者的信任问题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初始信任问题上,而持续信任问题则次之,代表性研究者有:鲁耀斌、何莉、王沁、王守中、王学东和李志宏等。

4.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策略研究

成长Ⅱ期,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与策略研究虽然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4位,但所占比重仅略微下降(从13.8%降至12.3%),仍不失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阶段,主要形成了以品牌理论为支撑的营销理论和策略基本研究格局;市场细分理论仍旧是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体验营销是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基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内部因素与基于广告和产品价格等外界因素的营销策略分析是本阶段的重点研究领域。此外,成长II期营销策略研究层次比前两阶段明显深入,出现了较多基于消费者需求、满意等具体心理或忠诚、转换和敏感等具体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

5.消费者权益及其相关研究

在成长II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在数量上略有增长,但比重大幅下降,由上一阶段的34.9%降到12.1%,同时,在同期文献量排名中由第一位降至第四位。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壮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进入了法制化、组织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轨道;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运动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消费者权益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有所加强。因而,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权益研究也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调整研究重点,并逐步趋于稳定。

在成长II期,消费者权益研究领域在议题细化方面有显著的突破。首先表现在对各具体消费领域中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的探讨方面。其次,在消费者群体层次方面,展开了对农村消费者权益及保护的研究。第三,针对特定环境下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网络媒体环境下展开的相关研究较多,共有文献35篇。第四,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和消费者权利意识的提高,知情权成为成长II期中消费者权益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一方面,研究者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探析,另一方面,研究者积极探索知情权内涵、获取方法和保护途径等。最后,在国外相关研究经验引介方面也更为具体,如《欧盟货物自由流动与消费者保护》、《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督察机制及其对消费者的保护》和《德国的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等。

在成长Ⅱ期,我国消费者研究处于一个系统构建和融合创新阶段,各个领域基本完成了理论和方法引进及本土化的历程,并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框架体系。其基本研究特征为:年度文献增长量显著加快,8年累积达到1737篇,年均篇数达到217篇。研究视角和议题更加多元化,且继续朝理论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围绕单个理论展开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学科交叉特征明显,新增了少量消费哲学和消费社会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向。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比重显著下降至53.5%。同时,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比例大幅上升,尤其在消费者行为和心理两个研究领域中,问卷调查和实验法使用率达到50.1%,而在成长I期使用率仅为17.7%。其中,在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比例。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焦点小组、在线调查等研究成果陆续出现。网络也为消费者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如在线调查、虚拟民族志、热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然而,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三个阶段均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即欠缺均衡性。主要表现为重城市消费者研究,轻农村消费者研究;在城市消费者研究中,又偏重于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分析;在性别方面,则表现为重女轻男。

在成长Ⅱ期,我国消费者研究不但在文献量增长、内容深化和方法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在研究架构方面也实现了重大跃迁:研究重心回归到西方传统消费者研究核心领域――即以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分析为支撑的消费者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研究趋于稳定,但比重大幅下降;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异军突起。到本阶段末期,我国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与发达国家的时差日益缩小,几近持平。可以说,我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消费者研究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结 语

本文以普赖斯“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和关键词词频统计与聚类分析方法验证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脉络和理论架构。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者研究发展至今总体可以划分为:萌芽期(1979-1992)、成长I期(1993-2001)和成长II期(2002-2009)三个阶段。纵观我国浓缩式的消费者研究发展历程,它经历了一个西方消费者研究理论与方法引进与本土实践融合发展的过程。历经三十多年的演进,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架构:以消费经济理论为渊源;以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研究为理论主线;以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为理论双核;以营销策略为理论应用平台;以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研究为趋向。因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迁主导着消费者研究主题的变化,故不同理论分支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完全同步,其研究成果也并不均衡,如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也较为丰硕(如表3、4所示)。而基于消费者的营销理论和策略、消费经济理论等还有待深入开展。同时,互联网作为全新环境变量被引入消费者研究,并与其他基础分支领域相互结合,为消费者研究提供了全新动力,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研究领域,亦将推动相关分支领域的新一轮理论创新。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heory Structure

of Chinese Consumers Study

Dai Lina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growth law theory of D.S.Pric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Chinese consumers study. After a systematic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first stage is 1979-1992, the second is 1993-2001, and the third is 2002-2009.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y structure of Chinese consumers study. It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structure consist of six main parts.

Keywords: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炭营销 绿色营销 营销管理

1 研究背景

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明确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的决定,对于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的煤炭行业来说,变革势在必行。煤炭企业营销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管理比较薄弱、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不完善、未得到严格执行等[1]。作为煤炭企业,营销是企业的核心。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营销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立足的关键。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水平已成为消费者选择经销商的主要依据,只有科学合理采取营销对策,尽可能减少浪费,煤炭企业才能在销售价格日趋下降的形势下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煤炭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煤炭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煤炭企业应在研究现代企业战略发展的绿色经济及其所涉及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的前提下,实施以绿色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发展战略。②绿色发展战略是最好的发展战略,可以使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生态企业的科技经济的发展,并且可以利用生态科学,技术和文化实现一个企业的经济、科技、文化、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和谐发展。③绿色煤炭是现代煤炭企业的最佳定位。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目标追求,因此现代煤炭企业进入绿色企业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2 绿色营销概念

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2]根据绿色营销观念,我们可认识到: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盈利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不因为追求利益而损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绿色营销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其宗旨是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一种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3 煤炭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绿色营销还不够成熟,其发展水平远不及发达国家。在我国只有那些大城市的消费者形成了绿色消费意识,其他的很多地区并没有树立这种意识,只有一小部分优秀的企业具有环保意识,大部分的企业还没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3]。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对于完成我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国家生态安全计划影响是非常大的,企业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必将处于被动地位甚至面临破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缺乏环保效益的前沿目光 绿色营销更加注重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但是,我国煤炭企业的营销的理念还只是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只是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

3.2 价格问题 绿色产品价格过高,绿色需求不足,每个层次的消费者都愿意消费绿色产品,也期望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但是这种愿望在企业中得到实现时会使其产品成本上升,引起价格上涨,当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时,产品就不会被消费者接受。

3.3 未能真正有效落实清洁生产 绿色营销的前提是要生产绿色产品,解决消费环节污染的根本方法需通过改善生产环节来实现。我国还未曾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内部大多数采用的还是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进而获得的效益也不高,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制造了危及环境的工业“三废”。所以企业还是没有实现清洁生产方式。

3.4 营销策略问题 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未能综合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的有效结合,忽视了绿色生产在销售过程中的作用。过去常说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一切按计划办事,而今计划没了,卖煤靠的是用户,但大多数煤炭企业的营销策略都死板单一,缺乏竞争性、适应性,无论是对于内部的营销队伍还是对于在冷静旁观的用户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而丧失了很多可操作的机会。

3.5 促销渠道问题 企业没有采取足够的绿色生产措施并积极利用绿色媒体向公众传达绿色信息,刺激绿色需求。并且没有做好从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4 针对问题制定的绿色营销策略

4.1 制定绿色计划 要贯彻好绿色营销战略,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绿色计划。煤炭企业在绿色计划中,应明确企业的环境事务的方针和方向,在确定了企业要承担哪些研制和营销绿色产品的义务外,还要对如何进行环保工作有个详细的说明,并且日常决策要遵循这一计划。此外,企业绿色计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企业长期战略计划,使资源能够合理利用。

4.2 绿色产品策略 煤炭行业要开发绿色产品主要是考虑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对环境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核心就是绿色设计,注重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设计产品,不能只考虑某一因素,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如设备选择、无污染等。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一种清洁生产”,要求使用最少的物料和能耗,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如生产的绿色煤电,建立企业从矿山设计,采矿技术选项,交通运输仓储,废物处理,消费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手段,直到产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绿色煤电。

4.3 绿色价格策略 首先利用人们的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在消费者心中通常都觉得绿色产品价值高些,也宁愿花高价去买这些产品。其次根据“污染者付费”和“环境有偿使用”的现代观念,企业的成本应将用于环保的支出算在内,从而成为价格构成的一部分。由于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淡薄,绿色产品价格不能定的太高,尤其是在小城市中,在大中城市可定的高点。

4.4 绿色渠道策略 能否真正实施绿色营销,畅通的绿色营销渠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也影响着绿色营销的成本。因此,煤炭企业要合理选择绿色渠道:一是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如注重环保,得到消费者好评的一些大中间商,客观上利用这些中间商的良好信誉,销售绿色产品。二是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吸引更多的顾客。三是所选择的中间商应不经营相互排斥的、相互竞争的,而且相互补充的非绿色产品,这样中间商能更好的销售绿色产品。

4.5 推行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就是在企业的营销和生产活动中树立环保理念[5]。这体现了“5R”原则:研究(Research):把环保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本企业的环境对策;减消(Reduce):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协助下,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discover):变传统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争取“绿色商标”;循环(Recycle):回收废旧产品,循环利用;保护(Reserve):加入到社区的环境治理中去,不断开展环保宣传,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煤炭企业要遵循绿色管理原则,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绿色管理政策,争取尽快转变成绿色企业,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生产更多有利于社会和消费者的绿色产品,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绿色营销是人类营销活动的新飞跃,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共生共赢的营销活动和过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企业营销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在煤炭企业中推行绿色管理、实施绿色营销以期望为企业营销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立企业的绿色营销形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万后芳.绿色营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屈云波,郑宏,张平淡.营销方法[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5篇

一、网络营销创新的特征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应用互联网的热潮,各行各业都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变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网络营销正是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出现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的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它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因特网的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销前、销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营销风貌,它如同一种“万能胶”把企业、组织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在这样一种新的营销环境下,网络营销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全球化

网络营销给旅游企业与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将旅游企业与市场推向一个更广阔、更具选择性的全球市场。互联网信息量大,时效长,且信息交换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全天24小时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2.互动性

网络营销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信息手段,与消费者作双向互动沟通,实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意愿,建设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同时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获取,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迅速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3.经济性

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免费性的服务,它的媒体功能,可使旅游企业与市场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节省了实际传统宣传的资金,降低了成本。同时网络营销为中小或者不知名的旅游地提供了发展契机。任何旅游发源地,不论名气的大小,都可以不再受当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只需花极小的成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展示。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需要。2l世纪中国旅游业的营销将围绕网络营销这一焦点展开,旅游业不能再依赖传统经济中固有的营销模式,而必须转变营销理念,[来源二、我国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建议

1.开展网络营销要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实时互动的特性使消费者全程参与到营销管理成为可能,消费者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网络营销面对的是买方市场,营销主动权在消费者手中,我国旅游业必须贯彻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营销思想,及时了解每位客户个性化的4C需求,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费用,顾客购买的方便性,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并以此为前提做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网络营销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大程度上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动机。

2.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但我国旅游互联网网络基础比较薄弱,互联网并没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全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即使是网民也没有达到只接受互联网信息而忽略传统媒体信息的地步。因此,实施网络营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效果。旅游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适当的投入,构造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上网计划和模式,同时要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完善网站,实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与发展。国外电信业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商务活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旅游市场应该借鉴外来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部条件,不断发掘旅游网络传播的潜力。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如果不及时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必然会输掉未来的商机。而在潜心做信息基础建设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两手都要抓,只有在这个原则下,才会形成高效有序,富有活力的商业运作机制,电信业的管理才会走向成熟。

3.开展网络营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合理的价格决定产品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利润,是否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旅游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新开发的旅游地价格较低定位,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降低成本,谋求稳定的利润;

(2)分时段定价。将旅游市场按不同时段形成相对应不同级别的价格区,便于游客按值选择比较;

(3)设置价格讨论区,与游客协商定价。根据游客自身的旅游愿望制定初步的旅游方案,并参照游客的期望价格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案。

4.加强管理监督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政策上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和协调,与开发商合作,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法制上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环境,实行经济运作法制化,以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上加强全民主人翁意识的教育,树立游客即是上帝的观念,积极创建更多优秀旅游城市,净化旅游服务环境。如果监督不力,政府政策失灵,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很多开发商认为,投资旅游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再来考虑社会效益。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一旦某旅游开发商好不容易拿到某旅游地旅游项目的开发权,就势必竭尽全力去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或造成在短期内旅游地的压力过大,人为的导致资源的过早老化、破损、衰竭,导致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管理监督工作,防止其利用旅游地进行寻租。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旅游地的规划,另一方面,规范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经营行为,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资源及其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旅游实施行为,树立起保护资源比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理念。

总之,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又是一个经济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与此同时,营销管理是新兴起的管理学门类的一个学科分支。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旅游市场融人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管理,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旅游营销,同时要加强营销管理,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营销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的深入与成熟发展,中国许多旅游地进入生命周期的滞长阶段,为了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着重以消除营销管理差距为目标,通过探讨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创新与管理,全面综合规划、预测、实施与监控旅游业的营销市场,以期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飞: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J].北方经贸,2006,(5):103-104

[2]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2005,(14):72-79

[3]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6:56-59

[4]吴殿廷: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3,1:9-13

[5]李景宜:“黄金周”山地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研究[J].山地学报,2002,(5):531-534

[6]黄细嘉:略论我国度假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J].南昌大学学报,2000,(4)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6篇

01.001 黄金十年梦 兴业无限情 / 康 宏

02.001 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 解国记

03.001 关于课本的联想 / 海 飞

04.001 编辑应有“金规则” / 任 火

05.001 惊心的发现 / 秦文君

06.001 召唤“会发光的书” / 秦文君

08.001 传统与现代

09.001 市场图书实战心法 / 张秋林

11.001 为文化为读者为社会的职业精神 / 刘硕良

特稿

02.006 中国居民全天候媒介接触图景的三维透析

――基于天津居民的“时间-空间”多维研究范式的考察 / 喻国明

03.006 公司创造奇迹 转型成就未来 / 齐 峰

04.006 中国传媒业总体状况分析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5.006 近年我国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演变趋势 / 王泉根

05.010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2012)总报告

――对于中国媒介经济的关键,结构与走势的实证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6.006 跨界、整合与改制:社会视野下2011年中国传媒业发展关键词

――基于传媒业相关文本的词频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CMDI)”课题组

07.006 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 / 陈力丹 曹文星

08.006 传媒做强做大冲动呼唤体制创新 / 范以锦 张天赦

09.006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 / 陈培爱 闫 琰

11.011 数字化时代的书业状况

――访加拿大莫塞克出版社社长霍华德・阿斯特先生 / 本刊记者

沙龙

06.010 民国怀旧老课本 经典重温再思考 / 本刊记者 健 文

11.006 编辑规范与创新三人谈 / 任 火 姬建敏 蔡克难

12.006 学术期刊走出去路径新探 / 本刊记者

书业

01.006 屹然似五岳 河水正汤汤

――中国出版十年回顾 / 张志强

01.013 塞马一声嘶 蔽日大旗飘

――中国出版集团十年考 / 朱静雯 李 靓

01.019 风暖雁寻去 松高人独来

――中国图书“走出去”十年步伐 / 潘文年

01.025 轩昂阔步走 畅通四方流

――中国出版上市公司发展十年盘点 / 周正兵

01.031 丽新著雨 雏凤朗朗音

――童书阅读十年回顾 / 余皓明

01.037 晴空红日远 青竹翠然滴

――十年背景下看消费性阅读与出版的崛起 / 杨莹骅 崔久成

02.025 后转制时代,中小出版社如何演绎服务升级 / 皮 胜 柏子康

02.028 论科技类出版社的社会职能 / 李彦雪 曾庆宇

02.030 图书植入广告运作模式及策略探析 / 刘艺琴 刘 艺

02.034 精益成本管理在出版社的应用 / 马荣贵

02.037 数字化出版时代期刊社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 刘文华

02.040 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讨 / 李东红

02.043 对融合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媒介环境及其发展的思考 / 杨斌成 汤晓芳

02.046 信息资源共享下图书在版编目问题研究 / 纪洪权

02.050 刍议图书版印次“变更记录” / 吴 朋

03.010 2011年中国出版回顾 / 张志强

03.014 出版集团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及其对价值链建构的意义 / 陶喜红

03.017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成因、影响与变革 / 王文锋

03.020 出版企业上市融资的若干思考 / 田 鑫

03.023 英语类图书出版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 / 江红斌

03.026 体育类图书出版如何服务全民健身大计 / 陈艳艳

03.029 图书价格的竞争策略分析:价格歧视的理论视角 / 许加彪

04.020 内容管理系统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 / 刘 争

04.023 电子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博弈与策略 / 张国强

04.026 基于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的出版作业链分析 / 史建农 顾金亮

04.029 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启示 / 程海燕 杨庆国 许运斐

04.033 电子时代纸质类图书的发展 / 杨文霞

04.037 数字出版环境中的受众阅读及其反思 / 崔 磊

05.036 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论 / 郭旭东 阿布都哈德

05.039 双策划制:数字出版时代外语教材选题策划新思路 / 牟 丽

05.041 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探讨 / 高 岩

06.020 儿童出版领域的“民国潮”透视 / 戴元枝 张心科

06.023 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博弈分析 / 许天骆

06.026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 马 勇 赵文义 杨 琦

06.029 数字化时代我国出版企业盈利模式的若干思考 / 谢朝阳

06.032 数字资源“低碳”出版的策略研究 / 康存辉

07.027 出版的品质 / 贺圣遂 姜 华

07.030 双重视角下的图书感知价值差距分析 / 尹 杰

07.032 基于全媒体产业链的出版企业ERP系统使用研究 / 熊善丽

07.035 出版社与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关系研究 / 樊 普

07.038 外宣编译中的受众意识 / 胡兴文 张 健

07.04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传媒业的“文化自觉”浅析 / 盛 夏

08.021 中小出版社经营战略管理刍议 / 贾震奇

08.024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你撑住了吗? / 刘 静

08.027 试论教育出版社的转型与回归 / 刘立平

08.030 关于医学图书出版政府采购招标的问题与思考 / 董采萱

08.032 转企改制与出版责任 / 杨晓洁

08.034 图书印装质量管理的若干浅见 / 陈荣杰

09.024 大学出版社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 / 成 华 卢章平

09.027 大学教材编写出版机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韩 鹏

09.030 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的质量评估体系养成 / 朱小丽 宋雯苑

09.033 研究生英语专业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尚 华

09.035 基于行业素质培养理念的行业英语教材建设 / 高小姣 董艳萍 冀玉然

09.038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出版刍议 / 王婉婉

09.040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夏建军 郭 飞 王学军

09.042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探讨 / 张 晓

09.045 中国音乐艺术教材编辑特点分析 / 叶文辉

09.048 音乐艺术类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朱叶莉 张译文

09.051 对《大学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 邬 江

――培养创新能力 / 丁金芳

10.016 我国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的视角 / 李 康

10.020 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 / 阎立峰 张彦华

10.025 网络出版流程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 孙艳华

10.028 出版集团多项目管理(MPM)初探 / 崔 平

10.030 项目进度技术在图书出版中实施流程再造 / 李睿 吕芳萍 陆小新

10.034 隔阂与交融: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 尚亚宁

10.037 论引进版儿童绘本的文字编辑质量 / 邹 琳

11.014 数字技术环境下出版产业组织建设初探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 陈邦武

11.017 出版企业声誉创建与提升的战略思考 / 和芸琴 郭志强

11.020 基于项目的矩阵式运营管理模式

――以兰州大学出版社为例 / 雷鸿昌 张 仁

11.022 工具类出版社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探析

――以上海辞书出版社为例 / 程海燕 张大力 聂 静

12.011 图书出版产业链演化下的中南传媒投资战略研究 / 王 冰 邓 超

12.017 社企合作出版模式与出版社的对策 / 周建华 徐诗荣

12.020 “出版平民化”的狂欢泡沫

――析自助出版在中国普及的可行性和面临的困境 / 王 武 彭巧灵

12.023 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的怪现状 / 孙世权 石春让

12.026 试析出版经营化趋势下的观念转变 / 孙旭秋

专题

02.014 2011年中国期刊新现象 / 张泽青

02.017 童书出版依然“黄金”

――2011年中国童书出版述评 / 海 飞

02.022 2011数字出版:纷乱中的格局调整 / 任殿顺

03.033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李秀娟

03.036 现行主要几种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比较分析 / 葛厚伟

03.039 传播学视域下的英语教辅图书出版“5w”探析 / 王 延

03.042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以《21世纪大学生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 朱 耕

03.045 联手行家,把握行业英语教材定位与选材 / 高永芹 高小姣

03.048 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 王开义

03.051 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 张 利

04.011 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 王鹏飞

04.014 从招聘信息看数字媒体编辑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

――以“中华英才网”上海地区招聘信息为例 / 姜洪伟 纪元元

04.017 关于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探讨 / 肇英杰

05.019 童书“大国”寻觅“强国”之梦

――少儿图书出版问题及对策探析 / 范 李茂兴

05.022 搭建童书出版传播公益普惠互动平台的思考 / 谭可可

05.025 我国儿童英汉词典编纂和出版现状探析 / 赵 丹

05.028 童媒品牌建设的缺失与策略 / 侯 岩

05.031 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视角刍议漫画期刊对儿童的教育 / 余 鲲

05.033 少儿期刊细分化趋势之浅析 / 田 俊

07.010 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 刘 锐 谢耘耕

07.015 政务微博热的冷思考 / 牛炳文 王春玲

07.018 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与创新策略 / 张沭宁

07.021 浅析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何 芳

07.023 “政治博客”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 黄 伟

07.025 探索博客传播方式的困境 / 娄文龙

08.009 融合与分化的博弈

――云信息超市中的自媒体传授 / 蒋晓丽 杨 珊 曹漪那

08.013 媒介融合本土化反思与评骘 / 南长森

08.017 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反思 / 秦红雨

09.011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 魏巧俐

09.014 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 王亿本 杨涵雯

09.016 高效运作我国植入式广告的策略分析 / 王 雪

09.018 植入式广告对当代影视创作的影响 / 王文权

09.020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 / 戴海波 杨 惠

10.006 二重性的数字阅读及其产业影响 / 林 玮

10.011 从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谈起 / 王晓丽

10.014 出版的大阅读时代:当纸媒遭遇网络 / 李秋芳

营销

01.040 艰难奋长戟 阅历几番尘

――中国图书发行十年变迁录 / 汪耀华

01.044 长风三万里 吹度玉门关

――中国报刊发行营销十年回顾 / 吴 锋

02.066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困局解析与出路探讨 / 厉春雷 孙博文

02.069 试析专业实体书店经营网上书店的营销之道 / 李夏凌 蔡雨坤

04.040 整合营销4C理论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 王 佳 杨 琦 赵文义

04.043 产业化导向下音乐期刊的经营策略探寻 / 陈刚毅

04.045 音乐期刊的营销策略探究 / 詹艺虹

05.044 我国中小型期刊社的经营策略分析 / 曹晓莉

05.046 浅谈期刊转企改制后的经营之路 / 宋彦霞

06.060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旧书业营销模式探析 / 林志标

06.063 中国互联网旧书经营模式初探 / 赵玉琦

07.044 国有发行集团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以新华文轩为例 / 曹 磊

07.046 中美体育图书营销策略分析 / 穆瑞杰 王清川

08.047 三网融合下及“云计算”生态下期刊业经营战略“三问” / 程忠良

08.051 基于品牌管理的英文期刊差异化经营之路 / 谷 峰

09.072 书媒:图书营销新模式探究 / 周 凯

09.075 哲学书籍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 李 悦

09.077 数字环境下英文原版书营销策略研究 / 朱 洁 张从益

10.050 家教类图书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 刘 燕

10.053 浅谈专业高等教育教材的人员推广与服务 / 张晓芳

11.032 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吴周吉

11.035 书店商业模式再造带来的启示意义 / 张慧芬 吴 非

12.043 基于4C营销的学术期刊经营策略 / 周华清 张艳萍

12.045 晕轮效应对电子图书营销的启迪 / 张天竹

传媒

01.053 春风拂大地 兰芷芬芳长

――党报改革十年回眸 / 丁柏铨

01.059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都市报十年改革与发展 / 郑保卫 宫兆轩

01.064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新媒体十年发展评述 / 陈力丹 曹文星

01.069 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

――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 / 石长顺 柴巧霞

01.077 雨歇春乍寒 月上桃花枝

――情感类电视节目十年回眸 / 刘 辉

01.080 最是台城柳 烟笼十里堤

――中国广告十年回眸 / 姜智彬

02.072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娱乐节目的发展 / 郑亚鹏

02.074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探析 / 郭 青 王晓红

02.077 论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 向延桃

02.0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分期综述及批评 / 张 王立新

02.084 粉丝电影热映的传播学解读 / 田 华

03.05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探讨 / 李建新

03.057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过程中对话机制的建构 / 牛炳文 王春玲

03.060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成因的分析及战略抉择 / 马志勇 云 鑫

03.063 体育新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 / 张 涛

03.065 报纸纪念性特刊的编辑原则刍议

――以重庆主要报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征为例 / 邓海荣

03.068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吴 宁

04. 048 在泛化与控制之间

――从“限娱令”看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 / 张冠文

04.052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负面影响探析 / 许 丹

04.055 论帮忙类节目的媒介越位 / 牛炳文 王春玲

04.058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 孙 黎

04.061 网络政治信息处理与转化方式分析 / 周 薇

04.064 网络议程设置与公众导向需求的融合框架分析 / 李安定 李巨尧

04.067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伦理冲突与重构 / 吕慧琴

05.048 关于中国传媒集团产权问题的思考 / 郝彬彬 张世海

05.051 报业集团在制度创新中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多元模式 / 包东喜

05.054 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的编辑策略研究 / 谢太平

05.057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 陈红梅

05.060 新闻文本攫取注意力的三法宝 / 陈瑞群

05.062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 冯俏俏 赵 明

05. 065 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模式分析

――基于动漫产业的经济力理论视角 / 韦文杰

05.067 虚拟社会管理视阈下的执网平台优化路径探析 / 董子铭 蒋晓丽

06.034 关于我国出版集团所办日报的“SWOT”分析 / 张振亭 陈 玮

06.037 论速读时代的报纸标题编排理念的转变 / 王春玲 牛炳文

06.040 中美报纸微博出版比较分析 / 罗 昕 邱 妍

06.043 再谈教辅类报纸的社会功能 / 李 勇

06.045 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信息传播 / 程肖芬

06.047 传播中的仪式对于群体归属感建立的作用分析 / 刘 慧

06.049 传播学视域中的数字电视广告分析 / 张曼缔

06.052 青年族群网络使用及网络娱乐活动状态写真

――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调查 / 李 辉 戴剑平

07.048 双向互动: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媒介融合 / 秦红雨 董小玉

07.051 网络视频的生存分析 / 刘雪梅

07.054 门户网站品牌构建与传播研究 / 高 辉

07.057 网络新闻的道德缺失与对策研究 / 许 丹

08.054 自媒体化生存对网络新闻编辑的重构 / 王志华 刘弋枫

08.057 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新闻生产的转型及行动者策略

――基于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视角 / 陈荣美 黄和节

08.060 自媒体传播中把关特征分析 / 邓若伊

08.062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症 / 王春玲 牛炳文

08.065 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多元解读 / 陈洪友

08.068 新媒体时代融媒生态下的新闻编辑意识 / 姜 鹏

08.070 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发展的四个维度 / 余秀才 黄鹏程

08.074 微博时代的电视媒体应对 / 栋

09.079 对外出版与国家形象传播 / 陈世华 韩翠丽

09.082 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和效果研究 / 沈 捷

09.086 非官方形式国家软实力传播的理想及其局限 / 范定希

09.089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 / 许梦婷 巩 雪

10.055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 杨旦修

10.059 屏幕文字在电视画面编辑中的规范性运用 / 范

10.062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力分析 / 吴 胜

10.064 电视体育传播中的媒介话语权分析 / 廖 军

10.067 中国动漫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 彭 地 徐立人

10.069 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 赵文晶 贺 婧

10.072 数字时代下的社会舆论导向控制研究 / 程利娜

10.075 党报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发展战略探讨 / 梁贵红 罗一斌 李娉婷

10.077 新媒体时代对科普传播的新思考 / 罗子欣

11.038 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 许 静

11.041 困境与突围:省级卫视合作模式探析 / 孟志军

11.044 香港TVB电视剧文本生产模式述要与启示 / 戴剑平 李 辉

11.047 电视娱乐的“异化”表征 / 李林容

11.050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赵 鑫 党传艳

11.052 手机摄影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的可行性研究 / 陈 勇

11.055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 / 李西莉

11.057 从角色理论看记者微博的身份定位 / 廖建国 李晓蔚

12.048 媒介环境学视域中的“走转改”活动 / 赵鹏升 黄旭辉

12.051 海外华文媒体现状、问题与对策 / 郑文标

12.054 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 江 凌 李 丹

12.057 用信息限制引导网络舆论 / 林 凌

12.060 基于5T分析模型的网络口碑传播 / 段淳林 潘百安

12.063 基于公共外交视野刍议网媒突发性新闻报道 / 操林英 武欣博

12.065 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英文翻译 / 邱春安

12.068 人肉搜索的体验经济价值分析 / 韦文杰

12.070 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 / 冯 海

刊界

01.047 破浪会有时 容止在

――中国期刊业十年发展回顾 / 张泽青

01.050 娇红春慵懒 灯下云鬓低

――中国女性期刊十年回眸 / 王 蕾

02.052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 / 赵枫岳

02.056 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的功能缺失及应对 / 梁小建

02.060 学术期刊的品牌与盈利模式分析 / 王 磊 赵文义

02.063 文化周刊的生存境遇及运营策略探析 / 李 骏

03.071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再思考 / 彭桃英 陈玉国

03.074 浅议科技期刊出版梯级结构发展模式 / 杨立涛

03.076 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自身不断优化的探讨 / 聂兰英

03.078 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 / 辛督强

03.080 浅谈医学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控制 / 孙敬诚

03.082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整体布局及其影响力分析 / 朱漪云 陈 燕

03.085 教育期刊网络化发展策略研究 / 程新峰

04.069 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之误与功能再定位的改革思路 / 崔 宁

04.073 浅谈高校学报档案的活化 / 褚金红

04.075 塑造领导力:高校学报走出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出版体制改革下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考 / 林丽芳

04.078 教育培养科研人才是师范院校学报的基本功能 / 王映苗

05.070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 段春波

05.073 从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差距看国内外办刊理念的差异 / 杨 雷

05.075 电影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探析 / 张金华

05.078 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 / 徐明霞

06.065 学术期刊的公共品性分析 / 刘 辉

06.067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探讨 / 李 华

06.069 用数字化实现高校学报的专业化 / 周小华

06.071 英文报刊品牌化发展战略刍议 / 全 红

07.060 78种邮发医学科普期刊定价分析 / 陈 钢

07.062 期刊编辑修改文稿应重视的5种表述

――以医学期刊为例 / 贾 明 王 虹 白永利

07.064 科技期刊开放存取资源整合模式发展思路探讨

/ 钟 琳 梁光铁 陆 娜 凌慧春

07.067 基于开放存取的体育期刊出版模式探讨 / 刘 可

08.037 青春文学杂志书的前世今生 / 胡 博 彭贵昌

08.040 国内时尚期刊市场化运作研究 / 雷 鸣 刘慈音 杨文清

08.042 当前科技期刊失泄密风险及对策探讨 / 马 龙

08.044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 / 王兴全

09.055 传媒经济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问题

――对2006年至2011年四家刊物的分析 / 王 亮

09.059 8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 许花桃

09.063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 朱艳华

09.066 论高校社科学报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 武文茹

09.069 透视中国男性时尚刊物的特征 / 皮永生 红 尘

10.041 关于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思考 / 肖 宏

10.045 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策略 / 赵 俊 余 琨 陈灿华

10.048 科技期刊与新闻传媒的融合发展 / 刘雪松 赵景辉 朱 瑶

11.025 我国报刊业集团上市现状及趋势分析 / 赵国强

11.028 管理者视角下的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重点 / 许升阳

11.030 中国DM广告杂志的运营特征和市场困境 / 潘湖波 傅 海

12.029 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话语权流变及分析 / 张 楠

12.032 现行学术期刊评价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新评价指标的介入 / 史庆华

12.035 政策视域下的高校学报版面费难题的破解路径 / 杨荣星

12.037 移动终端上的杂志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思路 / 谢 征

12.040 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后的做大做强 / 韩晋生

数字

01.085 月下沉吟久 几时锦字裁

――中国数字出版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预测 / 张 立 汤雪梅

02.087 数字出版“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 郭常斐

02.090 论数字出版时代的“传受关系”与媒体责任 / 曹海涛

02.094 数字期刊发展的SWOT分析 / 刘依卿

03.087 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再思考 / 夏海清

04.081 我国数字出版:形势、发展走势及建议 / 沈 群

05.080 新媒体2.0的发展特征诠释及运营策略探讨 / 浦贵阳

05.084 我国电子书产业盈利模式的几点建议 / 邱细平

06.074 2011-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述评 / 汤雪梅

06.078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物营销策略分析 / 余 庆

06.081 微博文学――网络微博时代的新文体 / 丁 文

07.070 “新媒体”的再认识 / 吕宇翔 张 铮

07.073 论手机出版的内容创新与应对策略 / 曹海峰

08.076 融合与互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路径选择 / 郭赫男

08.079 手机报发展困境的波特竞争力分析 / 徐 栋 王唯薇

08.081 校园手机报的可行性分析 / 陈 燕

10.080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问题研究 / 肖 洋 谢红焰

10.083 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 / 余 庆

11.060 中日电子书生存与发展比较研究 / 庄 溢

11.063 试论“iPad是国内纸媒救星”的伪命题性 / 汪宴卿 刘文敏

12.072 基于6R理论手机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 陈 熙

12.075 浅析数字出版产业化的人才培养策略 / 李 敏

个案

04.084 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探讨

――以凤凰卫视资讯台节目为例 / 罗卫光

11.094 从希望童书到童书希望 / 本刊记者

12.109 创新发展:行业期刊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 / 张俊平

实务

02.09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复合式标题的结构特点 / 刘永芳

03.089 如何快速提高教辅期刊新编辑的审稿能力 / 黄桂坚

03.091 科技论文应规范使用统计学符号 / 张亘稼

/ 崔云莉 宋素梅 马少怡 李迎新

03.097 英文报刊标题的修辞特色 / 任季萍

04.095 编辑选题策划如何也能“点石成金”

――以高职艺术类《大学语文》教材策划为例 / 张丽萍

04.097 关于出版规范的几个问题刍议 / 王亚丽

04.099 编校工作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 / 檀彩莲

05.086 新媒体语境下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 李亚青 柴 智

05.088 跟周振甫先生学写《审读报告》 / 王书华

05.090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开发 / 许海丽

05.092 三线表中百分号“%”使用探讨 / 张亘稼

05.094 科技期刊图形处理方法 / 师宝萍 高 林

06.084 论多模态外语教材的特征及编写理据 / 李 枫 李 娜

06.087 法学论文的语言特点及编校策略 / 陈红娟

06.089 在英文编辑视角下对论文稿件英文题名、署名、摘要撰写问题的剖析

/ 郭书法 章新生 吴守伟 明 泽

06.092 移动互联新媒体的阅读与编辑刍议 / 肖 健

07.079 以裘法祖院士医书编辑观为视角浅议医书的编辑 / 赵 骞

07.085 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分析 / 段 靖 孔红梅 刘天星

07.089 英语话语适切性培养途径探析 / 刘 美 牟爱鹏

07.092 英语素质: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 赵 丹

07.095 外国人名的类别与编辑策略 / 石春让 涂永前

08.086 为书刊编辑进言:勿以细小而不为 / 夏登武

08.088 期刊编辑与作者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 高长明

08.090 怎样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 / 赵玉琦

08.092 科技期刊常见翻译错误探究 / 姚志英

08.094 副刊编辑应“眼力”“手力”兼备 / 邢晓梅

08.095 先秦文献词典注音探讨 / 陈长书

08.098 2010―2011年网络流行语研究 / 王 娟

09.092 文学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 徐 伟 徐冠楠 杨 卓

09.094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答卷情况分析 / 李 俏 曾红梅

09.096 几个常用字词规范分析 / 吕 佳

09.098 试论高校学报档案资料的价值功能 / 许海丽

09.100 信息时代编码多元化与编辑模式的缔构 / 张玉梅 王美兰

10.098 小议新闻报道中流行的“XX门”类词语 / 聂桂兰

10.100 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的规范和编辑问题研究 / 魏艳伶

11.076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 / 宋艳丽

11.080 司法先进人物报道编辑特点之研究 / 张大海

11.082 论文学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陈世华 山 榭

11.084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工作问题分析 / 徐艳甲

12.081 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 / 岳 岭

12.083 高校续编校史过程的编纂原则 / 白 薇 吕 明 吕兴宇 李树伟

12.085 转企改制时期编辑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调整策略

/ 闫玉玲 仲崇民 王亚新 宋官龙

12.087 编辑劳动价值的时间律解析 / 徐祝林 徐春霞

12.089 社科类学报在编排规范化要求下的“失范”表现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被忽视的几个项目 / 杨 氡

12.091 科技论文中表格加工的几个问题 / 柏晶瑜

12.093 汉语俗语词典编纂工作的现代化转向 / 马启俊

12.095 对日语图书中叠词的探讨 / 张 欣

学研

01.089 绿杨曾折处 踏遍早春路

――编辑学研究十年回首 / 姬建敏

02.104 文化传播中编辑的角色修养与角色定位 / 乔瑞雪

04.087 媒介融合加剧编辑解释上的偏差风险分析 / 汤晓芳

04.090 利益平衡视域中的编辑主体权益 / 陶舒亚

04.093 编辑“逸位”对出版的意义 / 刘庆楚

06.094 建构危机传播的批判取向、主体意识与话语理性 / 苏 蕾

06.096 略论翻译出版中编辑人员的身份定位与权力责任

/ 莫兴伟 蒋晓丽 余清秀

07.076 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 / 来向武 赵战花

08.084 论编辑整合思维的批判与创造性 / 佟群英

10.086 云编辑:概念与实践 / 唐 真 吴化碧 林义华

10.089 学术期刊编辑应坚持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 / 马宇红

10.092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卢 政 唐雪莲

11.066 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 / 孙静怡 王和平

11.070 主体性与主题性:编辑价值考量的二重维度 / 龚曙光

11.073 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 马殷华 黄 勇

12.077 2002-2012年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基于CNKI的数据 / 罗坤瑾 龙 潜

人物

01.094 数年领 地灵人才杰

――出版传媒界十年十人感悟 / 陈 梁等

06.056 中国出版业发展历程的镜鉴

――基于韬奋出版奖获奖人物的分析 / 甘险峰 董 骁

10.094 譬如春风之于后来人

――刘杲先生访谈手记 / 仇倩倩

荐书

10.102 区域性期刊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读《山西期刊史(1900―2008)》随感 / 范 军

10.104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评章宏伟《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 余同元

12.098 《书业问道》序 / 周百义

12.100 精思深悟 自成一体

――《民国出版史》的意义及其启示 / 周国清

释疑

04.101 从“阎”姓和“闫”姓看姓氏的规范用字 / 韩 爽

04.103 报纸中结构助词“的”的误用问题 / 沈基松

05.096 “大滑答子货” 释义商榷 / 相宇剑

05.098 《HSK应试速练(初、中等)全真模拟自测》指瑕 / 赵金色

06.105 “粘度”应为“黏度” / 林章碧

11.098 浅析我国出版企业的标志设计 / 刘艺琴 刘 艺

11.103 设计之“私”:饱餐图像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赵 帅

版权

01.103 一枝一叶间 雀鸣争执何

――中国版权制度十年发展综述 / 王 清

01.109 燕宿雕梁处 花丛辨一香

――TRIPs协议十年回顾与反思 / 许 超

02.106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 汪玮敏 洪来兵

03.106 刊名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策略分析

──对一起刊名商标专用权典型纠纷案件的简评与思考 / 李 云

03.111 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技术措施与法律规制 / 蔡晓东

04.105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 / 阎冰清

04.109 医学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 / 龙 玲 杨光业 黄玉妹

05.100 数字时代的版权新问题:私人复制与版权补偿金 / 范

05.103 论版权制度对版权产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 曾绚琦 汪曙华

06.099 西方文论著作版本“十三页”的价值 / 曾洪军 曾洪伟

06.103 网络原创文章版权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究 / 徐双军

07.097 论版权的经济性质与价值实现 / 王智源

07.101 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思考 / 裴永刚

07.105 任重而道远

――如何保护中国数字音乐的版权 / 胡 亮

08.100 新媒体时代下UGC带来的隐私权问题探析 / 张君浩 师栩栩

08.10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 阎桂芳

09.102 试析影视作品中字体使用的著作权问题 / 吴晓波

10.107 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应当取消

――音乐人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 / 张维胜

11.087 我国英语语料库的版权保护研究 / 程亚丽 王海萍

11.091 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

――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 / 王喜军

12.103 论作品转载法定许可的适用 / 刘明江

12.106 论媒体侵权的法律规制 / 饶冠俊

装帧

02.109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 刘 瑞

02.112 书籍设计中的材料运用 / 徐胤嫣

03.114 信息时代期刊装帧的设计策略 / 刘海飒

03.116 词典类图书装帧设计刍议 / 丁志军

04.112 从本体论角度看书籍装帧的审美追求与符号价值 / 谭小荷 赵唯阳

04.115 初探科技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笔墨意韵 / 莫 克

05.106 儿童故事性绘本的版面节奏探析 / 夏 平

05.109 浅谈动漫出版物装帧设计的新思路 / 刘 博

06.106 医学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 孙昌朋 陈望忠

06.109 医药卫生期刊封面设计的探讨 / 张富庭

07.108 本源哲学美学文化意识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 李 涛 王晓华 林崇华

07.110 论美编与文编的深度合作 / 王宜青

08.106 论书籍生态系统的“体”与“魂” / 姚光明

08.108 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美 / 黄 彦

09.104 从吕敬人的作品看书籍设计的理性内涵和感性外延 / 王 刚

09.106 纸质图书的独立审美价值

――对书籍审美价值纯粹性的思考 / 董晓丽

09.108 试论书籍装帧设计中汉字符号的运用 / 刘 卷

史料

01.113 风移斑驳墙 珊珊可爱影

――2011年出版大事记 / 章宏伟

02.114 留日学生创办期刊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魏善玲

02.117 《礼拜六》成功之道探析 / 贾金利

02.121 士与中国现代新闻业

――以《申报》为例 / 李 霞 张世海

03.120 近代报刊对中国媒介素养的启迪 / 谢慧铃 赵立新

03.126 论党报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作用

――基于《晋察冀日报》冬学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 / 张 蓓

04.117 《三朝北盟会编》异文类型研究 / 罗 舒

04.120 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的编辑思想及其特色

/ 冯文开 王 娟 张 保

04.123 关于编辑出版《一法通》的思考 / 安志伟

04.125 文人政论的唯物辩证法 / 谢太平

05.112 新中国成立前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成功之道 / 金源云 李国强 程 慧

05.114 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期间的绘者考辨 / 张 梅

05.118 我国古代图书编辑理念探微 / 张申平 李荣菊

05.120 民国三大丛书编印过程再思考 / 刘坤伦

05.122 辛亥革命前《图画日报》的社会图景 / 刘家林 熊 丽

06.111 古籍编排模式的选择及其在文化传承、传播中的意义 / 李 旭

06.117 传承与建设:《学灯》编辑群与五四新文学 / 吴 静

06.121 抗战胜利后《观察》对经济形势与前途的分析 / 沈 毅

06.124 浅谈都市报纸的历史起源与传承 / 郑 敏

07.112 《良友》画报与都市现代性的文化记忆 / 刘 敏

07.115 《陈修园医书全集》版本鉴别及真伪考证 / 张忠礼

07.117 论新中国成立前的报刊观 / 杨彩娟

07.120 “民族镜像”的认同之舞:试论《新青年》的出版史意义 / 代晓冬

08.111 论袁枚《随园诗话》的编辑特色 / 胡贤林

08.114 袁枚《随园食单》编纂特色试探 / 王彩红

08.117 西方新闻纸在华本土化的早期尝试

――以初创时期的《申报》为例 / 卢 宁

08.121 《申报》明星报道研究的现实意义 / 余庆华

09.110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迄今发现的中国俗文学最早刻本 / 唐晓云

09.112 浅析中国清末报纸副刊的消闲性 / 王 欣

09.114 民国时期的校勘学研究 / 邓怡舟

09.117 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刊物――《中国妇女》 / 刘人锋

10.109 变革突破与回归传统

――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笔记小说出版 / 文 娟

10.114 我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 姜卫玲

10.117 《论语》的创办与归属之争

――从林语堂的记述谈起 / 安拴虎

11.106 魏晋别传体例考论 / 裴媛媛

11.109 《庸言》编辑思想的变与不变 / 郭讲用

11.112 对工农通讯员制度的传播学解读

――以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视界 / 刘慧珍

11.115 论新闻经典的建构

――以《西行漫记》为例 / 高宪春

11.119 范长江新闻思想的贡献及当代启示 / 李 华

12.112 唐代编辑思想的总体特点研究 / 芦珊珊

12.115 《两汉三国学案》编辑特色刍议 / 程得中

12.117 论清代畅销书产生的历史条件 / 孙文杰

12.121 论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的地位及贡献 / 陈长松

12.124 “意见领袖”引领中国青年成长的若干要素探析

――对早期《中国青年》兼与《向导》的考察(1923-1927) / 周树立

域外

02.124 BBC和VOA停播中文广播原因浅析 / 甘险峰 杨博雅

05.125 英美学术著作匿名评审出版制度规范探析 / 王立平

06.127 英国旧书业的历史剪影――查令十字街 / 郭瑞佳

07.123 美国图书出版业“自出版”现象初探 / 刘蒙之

07.126 浅析美国亚马逊公司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 饶 毅

08.123 方兴未艾的英国数字出版业 / 吴 琦 苏 蕾

08.126 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征与历史启示 / 王金龙

09.120 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 / 郑素侠

09.124 美国高等教育类教材的出版和服务借鉴 / 熊 艳 郭 平

09.126 浅析融媒体时代美国大学广告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实地调研为参照 / 张幼斌

10.121 当代英美大众出版业的社会学想象 / 刘 琼 刘 兢

10.125 美国书评媒体的类型与定位 / 刘蒙之

11.122 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四大困惑 / 马 可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7篇

2.接受美学视觉下的《红楼梦》诗歌翻译——娆斯诗歌三级接受论下的"葬花辞"翻译个案分析李文凤,王鹏飞

3.文学界·人文 从目的论看徐光启的翻译思想陈海燕

4.质疑与执着:鲁迅演讲中悖论性启蒙心态分析郑鹏飞

5.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布局谋篇杨芸

6.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探究夏霖

7.文化哲学视阈下存在性英语教学之意蕴探究闫兵

8."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探孙丽娟

9.互文浅谈周雪琳

10.读其书,知其人——品贾谊文,论贾谊人李玉平

11.大学生求职语言的特征探析姚金海

12.情与理的困惑——论《金瓶梅》女性形象塑造的矛盾性吴永萍

13.新升本院校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康学院数学学科建设为例赵临龙

14.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的应用徐铁华

15.试论人文精神视野下的创新精神李贵荣

16."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罗梦华

17.论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开展"又红又专"教育——对教育价值观的新思考秦洪雷,刘海涛

18.在财经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陈祖君

19.保证独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机制探析张友福,向江

20.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卢珉

21.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庞有栋

22.解读八字院训品味医院文化刘雨滋

23.浅谈化学教学对学生几种能力的训练方法贺卫平

24.让语文课堂洋溢着和谐的音符王艳

25.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谈对中学生的情绪教育范月娥

26.中国的同性恋简考吴玥

27.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化认证的探讨王中向

28.文化交融视域下的族群与族群认同——河南省灵宝市西水头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建红英

29.美国政治制度安排之前提思考苏四清,粟利萍

30.略论罗坊会议与整肃""江小华

31.论实践及其规律性文学界·人文 王文虎

32.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论辩之殇赵旭辉

33.浅议张之洞的人才观方莉,申忠民,李红梅

34.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的演变历程申忠民,张宏伟

35.中国当代艺术表意性图像结构李倍雷

36.浅谈服装材料的选用刘宇,李金琼

37.浅谈材料动画王会三

38."天人合一"对中国画透视法的影响李萌

39.浅谈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回归杨扬

40.在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文文

41.浅谈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廖威

42.现代前卫艺术对传统艺术的颠覆——兼谈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张颖,敬锋

1.文学创造的客体略论温长青

2.论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陈建生,李杨源

3.《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近代小说翻译史上不该被遗忘的角落何敏,李延林

4.普通话最早的倡导者——瞿秋自苗体君,窦春芳

5.谈彭燕郊诗中的散文化现象尹文偈

6.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细读张玉霞

7.大学生翻译障碍初探崔薇

8.论《哈利·波特》中的圣经意象刘雪晴

9.打工文学研究论略张一文

1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沈从文《边城》创作探析冯德辉

11.论《欲望号街车》中布兰琪叙述的可靠性孔令云

12.儒、道、佛、基督的交响曲——论许地山的文艺思想余晓静

13.浅论语言模糊性与语境的关系王娟

14.论明代文学与朝鲜文学的交流方式及影响梁明玉

15.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深度思考高庆

16.基于创新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王雄伟

17.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简析郑永廷,董伟武

18.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社会适应刘骅,陈昌文

19.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李雅兴,陈建华

20.高考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谢骅

21.《启示》的文化隐喻与审美结构李兰

22.发挥产学研特色优势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魏平

23.文学界·人文 浅析几种报刊时评模式杨娟

24.论的青年观及其对我国当代青年的启示江秀乐,段鹏飞

25.薛岳主持湘政时期的"六政建设"李岱峰

26.西方学者的明代经济研究王乐

27.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湖南发展的新机遇——为《两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序郭开朗

28.大都市区公共资源配置研究钱志洪,黄超

29.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两型"社会建设刘镇江,肖祥敏,肖明

30.我国廉租房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其完善方案李勇辉,曾锴,李新华

31.破解城市规划利益博弈难题李航星,田欢,马艺枫

32.浅谈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周友兰

33.大型情景歌舞《长恨歌》的一点思考赵临龙

34.浅议玲珑茶的绿色营销策略陈小军

35.论沈括的管理思想徐大勇,卢晓君,韩云辉

36.浅论学校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的创新发展胡玉兰

37.手机短信在湖南人口计生行业中的应用初探章葵

38.十年建设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左"倾错误的回顾与思考洪文杰

39.推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及时机分析杨欣然

40."蛋壳脑袋"规则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宋治礼

41.试论和谐社会的法律诉求陆骁

42."选秀"现象的音乐社会学分析——以"超级女声"为个案杨建,张浩

43.论舞蹈与素质教育汤艺

44.浅论篮球专选课课堂气氛的营造郭世彬

45.传统体育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特点和作用张广容

46.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研究陈文岳

47.湖南省健美操训练基地发展模式的研究连娅

1.元明戏曲中的"遥祭""奠像"考王政

2.古代小说与现代传媒曾耀农

3.汪曾祺小说风格论文学界·人文 温长青

4."知音"与"粉丝":古今接受者之比较石群山

5.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词句的等值翻译严永怡

6.英语拼读——急待解密的单词"音基"系统杨春

7.基于语料库汉语动结构式有界/无界动词体限制研究杨玲

8.言语中异类属性的类比推理彭有明,田志军

9.湘方言中的"V不C"带宾语能性述补结构熊浩hHTTp://

10.论王维诗歌的静美精神刘丽红

11.隐喻的作品与隐喻地解读——残雪笔下的卡夫卡黄稼辉

12.母爱的无私与无助——解读莫里森笔下的母性形象邹燕

13.《子夜》新论——透过买办看《子夜》何苑,谢海燕

14.网络词汇特征及其构词法探讨谭丽华

15.隆平精神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罗毅华

16.浅谈大学英语模块教学——以湖南商学院为例崔薇

17.从餐饮管理看美国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构建王斌

18.人本主义视阈下的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探讨欧彦麟,李迎伍

19.论高校如何留住人才王立芳,姚中华

20.目前高职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孟正文,周艳

21.推行民主管理,有效防治院系腐败刘剑辉

22.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程欣慧,孙光泽

23.试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黄道德

24.文化交融视域下的族群与族群认同——河南省灵宝市西水头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建红英

25.浅谈校长如何管理学校李建民

26.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曹双喜

27.坚持"三个代表"提高忧患意识肖学敏

28.浅议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徐诗群

29.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杨凤鸣

30.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程峥嵘

31.论历史教学中合理创设历史情境肖琼芳

32.九年级政治活动课教学之我见陈友密

33.文学界·人文 古诗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朱金军

34.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戴卫群

35.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雷啸

36.虚拟性认识探析陈金美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8篇

2.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朱汉民

3.充分发挥专家在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彭国甫

4.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湖南管理科学的探索与发展唐未兵

5.强化政治意识,突出军事特色,提升科学品位——努力创建军队领先的哲学社会科学刘戟锋

6.湖南社科联与全省思想解放的三十年刘建武

7.雄姿英发的比较文学"湘军"——湖南比较文学三十年回顾季水河

8.伦理学在湖南的发展与未来李建华

9.湖南社会学: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前行方向新

10.论数学方法的一般理念李醒民

11.关于孔子秩序观的思考颜峰,罗方禄

12.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当代启示张登巧,周开扩

13.论代际公正的基本理念——以老年伦理关怀为视角刘喜珍

14.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伦理困境及其制约机制彭建军,胡彬彬

15.无"我"的存在主义——澄清对萨特的一个重大误解尚杰

16.略论王阳明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及其意义傅秋涛

17.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陈石明

18.当代中国交通发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胡鞍钢,童旭光,王亚华

19.关于基金会研究的初步解析杨团

20.如何焕发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思考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特点谭献民,唐政

21.社会簇理论模式在国际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解释力分析于光

22.论社区矫正与社区培育魏敏

23.论国际刑事司法的基本特征陈炜,赵香如

2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袁锦秀

25.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利益冲突问题研究黄艳娥

26.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制度障碍张车伟,张士斌

27.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集体与个人资金来源的法律思考刘峰

28.从社会公平视角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张迎春

29.湖南投资规模适度扩张战略研究肖毅敏,刘焕新,刘险峰

30.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方案设计研究晏艳阳,蒋恒波,钟学军

31.湖南利用外商投资的SWOT分析与对策王焕培

32.湖南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实证分析符桂珍,邓中华

33.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讨论蔡万焕,袁辉

34.产业集群政策的困境与出路方永恒

35.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思考柳春慈

36.提高消费水平促进和谐消费张俊英,赵研科

37.构建全面的管理者道德风险防范体系朱丽娅

38.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秦弓

39.以"民国文学史"替代"新文学"史考汤溢泽

40."行则膝颤,坐则髀痹"辨——以柳宗元为个案,论贬谪文人研究的"三突出模式"陈松柏

41.莎士比亚与中国曹晓青

42.生成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龙剑梅

43.当代隐喻学跨学科多元研究述评胡敏文

44.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刘伽

45.论大学执行力的建构赵运林

46.中英大学生资助体系比较与借鉴邹树梁,黄建美

47.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途径张飞燕

48.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权博弈模式研究李凤莲

49.高校商业贿赂治理行政问责探究罗斌

50.高校党务公开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裴春秀,佘俊凯,佘国华

51.就业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课程开发及动态实施彭蝶飞

52.坚持科学发展观与高职就业创新唐海君

53.清末知识分子从军热现象述论王莹莹,薛学共

54.健全民事执行程序中执行不能应对机制的若干思考左登

55.欧共体竞争法产生的法律历史社会学分析彭心倩

56.浅议刑事审判当庭宣判——来自H县的实证分析欧春燕,肖启生

57.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邝洁

58.中国共产党民生忧患的缘起与实践何纯

59.艾略特诗歌中的陌生化技法熊海英

60.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危机与转机——基于创新的理论范式耿蕊

61.我国科技期刊评估研究综述周舟

62.论数字报业的营销策略刘先根,董娟娟

63.论纸媒如何借鉴网络做新闻标题谢道怡

64.敬业·感恩范进军

1.深入学习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董石桂,DongShigui

2.学习中寻求创新创新中实现发展——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柳礼泉,黄艳,LiuLiquan,HuangYan

3.从"阶级论"到"人本论"看共和国60年的巨变杨寿堪,YangShoukan

4.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石文斌,徐习军,ShiWenbin,XuXijun

5.论当代组工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刘扫尘

6."女萨特",还是女哲学家?——波伏娃哲学地位的重估屈明珍

7.现代性的"原罪"——试论现代性和人的异化的关系刘(岑鸟),斐然

8.湖南科学跨越发展的理性解读课题组,ResearchGroup

9.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梁丽芝,罗媛,LiangLizhi,LuoYuan

10.当代中国廉政建设:困境透视与改革建议牛磊,李建华

11.古典自由主义国家本质观评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分析陈华森

12.论二战后英美宪法在日本的传承李军,蒋兰香

13.从世界到中国:论国家赔偿责任之法理探讨刘性仁,LiuXingren

14.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提升策略匡跃辉,王文强

15.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陈伟然

16.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方法吴桢婧

17.论刑事和解与刑法观的流变吴建雄,WuJianxiong

18.检务保障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思考吕赵龙,易志斌,LuZhaolong,YiZhibin

19.行政公诉权客体范围的界定刘润发,刘拥

20.试论确立刑法谦抑的司法观——以检察公诉为视角丁晓波

21.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述评课题组,ResearchGroup

22.竞争战略领先精要沈云林

23.中国农民6O年的变迁张友良,ZhangYouliang

24.略论的消费思想尹世杰,YinShijie

25.关于人力资本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探讨——兼与黄乾商榷尤琳

26.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胡愈,徐兆铭,黄含其

27.从2000~2007年工业结构演化看湖南产业集群培育贝兴亚,李银霞

28.论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

29.基于提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徐纯先

30.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其改进研究彭欲云

31.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认定标准及对驰名商标的影响王晓先

32.实施标准化管理提升高校资产保障能力——基于地方综合性高校的视角洪彬

33.刺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彭友山,王亮,郭平,洪源

34.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邓乐群

35.论西昆体义山体的渐变及其诗学价值估定——以咏史诗为例傅蓉蓉

36.现代性诗学的两极唯美主义与实证主义、自然主义诗学杜吉刚,DuJigang

37.林白小说:从生命深处生长变化李秋菊

38.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文化建设邓楠

39."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体"与情性关系解读熊江梅

40.内涵建设: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根本周先雁

4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本质及制度推进刘慧群

4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传媒教育嵌入谭可可

43.历史谱系的祛魅——五四时期现代历史剧的文化阐释范志忠

44.遗产的现形与现行的遗产彭兆荣,葛荣玲,PengZhaorong,GeRongling

45.良史乎,谤史乎?——关于王闿运《湘军志》百年纷争的评议郭钦

46.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制度安排的历史研究唐柳洁

47.建设创意城市背景下的创意人才开发董成

48.外资公平与公正待遇与国际最低待遇标准邓婷婷

49.对刑法正当性的追问与反思李翔

50.基于核心能力的长株潭区域物流联盟构建研究何景昆

51.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探析肖远翔

52.文史期刊的文化属性及其表现形式江涌

53.简论新闻信息产品的传播关系罗万里

54.论经济新闻标题的提示功能.肖鲁仁

55.传统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之强势冲击阎斌

56.新闻博客把关浅论邓榕

57.倡导华夏新国学任俊华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张全景,ZhangQuanjing

2.正确认识还是否定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刘放桐

3.风险社会与人的发展贾英健,孔祥翠,JiaYingjian,KongXiangcui

4.风险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张国华,庄友刚,ZhangGuohua,ZhuangYougang

5.风险社会与现代性发展观的批判与拓新何小勇,HeXiaoyong

6.创新的哲学释义何小英

7.论的"中国特性"对"中国特色"之影响邓一鸣

8.四类贫困的测量:以青海省减贫为例(1978-2007)胡鞍钢,童旭光,诸丹丹,HuAngang,TongXuguang,ZhuDandan

9.论行政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制姜明安,JiangMingan

10.论"弯道超车"与"政府角色"钱俊君,QianJunjun

11.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转型的实践途径冷树青

12.检务公开制度的法理思考易志斌

13.失地农民城市融合的一个分析框架聂洪辉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风险及防范陈君武

15.理念、机制、方法——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与发展陈小平,宁德斌

16.论环境视角的"两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张楚文

17.新中国6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李明贤

18.中国税制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谢芬芳,XieFenfang

19.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的回顾与展望王雅鹏,吴娟,陈娟,WangYapeng,WuJuan,ChenJuan

20.新中国60年来个人债权、股权投资收益税收制度变迁与改革唐婧妮,洪艳

21.湖南省财政收入科学跨越的实证分析与现实思考罗宏斌,雷志远

22.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60年刘辉

23.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供求与生成动因张笑寒

24.程序公平效应有限性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潘清泉

25.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王家奇,汤舒俊,记凌开

26.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周晓强

27.下属行为取向与上级评价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沈超红,郎晓新

28.湖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张小菁,周斌,刘峰

29.网络传媒艺术的文化消费性欧阳友权,OuYangYouquan

30.媒介与媒体:传媒的两种涵义及其区分赵炎秋,ZhaoYanqiu

31.电视散文生存的叙事策略李阳春,彭流萤,LiYangchun,PengLiuying

32.传媒介入文学批评的是与非欧阳文风,王静,OuYangWenfeng,WangJing

33.湖南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贺培育,潘小刚

34.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邓清柯,DengQingke

35.欧阳修对韩愈及其碑志文法的接受与超越全华凌

36.论六朝文章中的"落霞句式"陈鹏

37.从女性形象塑造看唐传奇创作意识——以李娃、霍小玉为例孙鸿亮

38.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移位与认知理解王丽群

39.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史历,程森成

40.基于项目实践的软件工程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探讨黄芳,任胜兵,刘高嵩,陈松乔

41.高校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周运来,ZhouYunlai

42.幼儿园师幼互动过程中的性别问题分析雷湘竹

43.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史学客观性问题肖雄

44.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的体育教育思想何叙,律海涛

4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郭树人,邓群策,李志民

46.基于机会公平的社会福利分配周谨平,ZhouJinping

47.论刑讯逼供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欧春燕

48.我国行政刑罚机制的考察及完善王泽群

49.《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作为补充或解释相关法律文件的原理及实践朱雅妮

50.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转型及其解释谢立言

51.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白蓝

52.论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严玓瓅

53.双语播音:伸展双语感知的触角赵琳

54.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角与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题组

55.原道——当代学者的使命朱汉民

1.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王泽应,WangZeying

2.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林国标,LinGuobiao

3.马克思的时间概念阳剑兰,YangJianlan

4.论科学精神与人自身现代化欧阳聪权,OuyangCongquan

5.中华民族伟大的"甲子":新中国6O年石仲泉,ShiZhongquan

6.基于国际金融危机下对党的执政安全再认识李晖

7.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张斌

8.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何以可能——基于道德、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余超文,YuChaowen

9.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何东原

10.论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之价值雷运龙

11.切实推行干部人本化管理彭冠智

1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平等权的法律保障及其制度困境朱海波

13.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钟建华,潘剑锋

14.论国家经济安全是经济法的首要价值罗杭春,LuoHangchun

15.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公司法》第72条之理解和适用刘康复

16.基于法务会计视角的假账法定违约责任制度建构研究董仁周

17.扩大农业生产内需的思考王征兵,WangZhengbin

18.扩大农村内需:基于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匡远配,曾福生,KuangYuanpei,ZengFusheng

19.以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以湖南农村为例杨婧,周发明

20.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分析郭朝先,GuoChaoxian

21.解决"三农"问题视域下的扩大农村内需辨析余显财,张国政

22.论发展科学技术与建设节约型社会黄铁苗,HuangTiemiao

23.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争论与启示刘剑,曾珍

24.利用各类管理资源提高公安社会管理效能研究郑孟望

25.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探讨肖谦

26.试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宋鲁萍

27.会计凭证舞弊审计及其防范胡宪

28.资本效率与产业结构:潜在矛盾及其解决路径莫山农,MoShannong

29.论文化生产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刘黎

30.漫谈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智慧袁济喜,YuanJixi

31.王昌龄"境思"说的诗学地位董学文,吴登云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企业品牌;传导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58 -05

品牌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用于市场竞争,而为其生产的商品或劳务确定的名称、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互相协调的组合。21世纪以来,在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生态体系下,面对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的企业,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品牌公共关系管理,力求通过有效的企业品牌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当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舆情和传播的主阵地之一,网络舆情应运而生,对企业品牌管理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在充分把握网络舆情的基础上了解网络舆情影响企业品牌的传导并提出相关对策,有助于企业在舆论导向的大环境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对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品牌管理面临新挑战

企业品牌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的管理,是塑造品牌和维护品牌的全过程。在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民用普及之前,企业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进行品牌宣传和公关管护,施以科学的品牌管理策略,有效监管品牌动态,维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品牌保持持续竞争力。而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方兴未艾,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传媒工具,对企业品牌公关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凸显,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品牌经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品牌公关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一)品牌塑造面临新挑战

在品牌塑造方面,首先,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在认识上有偏差,尤其是中小企业不积极创立和培育企业自身的品牌;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即使实施品牌战略也是短期行为。其次,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商标遭抢注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企业“为他人作嫁衣裳”或者需要巨大的成本买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第三,企业品牌定位不当,缺乏核心价值,品牌形象朝令夕改,无法迎合市场需求。

网络时代,企业品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在品牌塑造方面,不仅要解决传统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还要塑造网络品牌。互联网的普及要求企业采用企业网站、网络广告、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博客等网络工具开展企业网络品牌建设,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企业需要利用网络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工具更加生动形象、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品牌。企业在网上要与顾客互动,强化品牌联想,及时响应客户在网络上的信息需求,鼓励消费者分享品牌信息及个人体验,以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维护面临新挑战

企业创造一个品牌难,毁掉一个品牌却十分容易。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品牌生命力,预防和化解品牌危机,抵御竞争品牌,防止品牌老化,就要不断地进行品牌维护。我国企业传统品牌维护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不注重品牌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维护,产品或服务质量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因循守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令消费者满意,甚至出现各种“门”事件。第二,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对品牌结构缺乏监控和治理,品牌延伸不恰当,没有重点突出优秀品牌;第三,忽视品牌危机的预防和控制,企业难以预料一些突发的危机,对于产品质量不合格、竞争对手的攻击、行业危机的蔓延,甚至谣言等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和解决。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企业传统品牌维护问题还没解决好,网络舆情又将问题急剧放大。网络媒体信息混乱,引发危机原因更加多样和微妙,危机发展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大、厉害程度更高,危机公关更加困难,甚至连企业危机公关活动本身也能成为加深危机或引发新危机的动因。网络舆情的随意性等各种特点,加上“人们对于丑恶问题的关注总是超过对好的事情的关注”的特殊心理使一个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段个人博客都可能变成导火索并在网络强大的传播能力下引发一场危机。企业产品的质量危机经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可能造成销售量锐减、市场份额减少、利润率降低,进而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导致品牌资产流失,甚至引发诚信危机,企业需要巨大的成本向有关部门和消费者解释。网络舆情使得企业品牌维护面临的新挑战更加严峻。

二、网络舆情传导机制

网络舆情的传导机制是指网络舆情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舆情工具通过媒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包括事件、网民、媒体、内容等要素,经过舆情形成、爆发、高峰、减弱、反复、消散等几个过程。

(一)网络舆情传导要素

1、事件要素

主要有三种:一种由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到网络形成网络舆情;一种由网络原创、论坛转帖将热点话题放大形成网络舆情;还有一种由现实社会热点和网络热点交叉汇集引起社会动荡的网络舆情。通常情况下,这些舆情都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比较容易形成舆情热点事件,从而激起公众和网民心中的非理性情绪。

2、网民要素

由于网络信息的虚实不定,很多情况下,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反应都是通过网络的描述、自己经过想象之后信以为真的。因此,网民很容易无意识地将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融合,进而在发表或者评论过程中传播一些片面、虚假的误导性信息。网民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首先,大规模的“草根”阶层是网民群里中的主体力量,随意参与讨论,但是思想和情感容易受到群体领袖的引导;其次,网络“搬运工”,主要是将网络信息转帖和扩散,使网络的声音无限放大,信息得到充分广泛的传播和交流;第三,网络意见领袖,因为具有优势信息资源、专业知识、权威和名望使网民盲目跟随和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关注的焦点和意见方向;第四,网络推手,这类网民一般受利益导向,经常通过加工恶意炒作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无序。

3、媒介要素

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一般是“二次传播”,在时效上和敏感性方面要比网络媒体滞后。新媒体主要是指网络媒体,包括电子邮件、QQ群等即时通信工具这种信息传播平台,网络论坛、社区等网络民意集散地,个人网站、微博等展现个性、发表评论的多元化舞台等。传统媒体有固定的受众群体和专业的评论,使得其传播的信息更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网络媒体新闻时效性强、传播时间周期短、网民参与度高,并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更生动形象地传播新闻。两者通过互动和结合,才能使网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网络舆情事件的真实情况。

4、内容要素

第一,网络热词。网络上广泛流行一些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标签化词语,这些网络流行语以一种调侃戏谑的语气表达了网民的情绪宣泄,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催化剂。第二,代表人物。网民通常将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通过网络形象表达出来,以排遣疏导愤懑情绪。通过这种英雄式的推崇来反映底层民众意欲改变现状和平衡利益的诉求。第三,时代潮流。网民以娱乐、轻浮的心态制造轰动效应希望掌控话语权,使得“门时代”、“杯具派”等网络潮流兴起。

(二)网络舆情传导途径

从网络舆情的生成来看,它的形成和发展一般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传导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报道被网络媒体转载网民大量跟帖讨论形成热点网络媒体推波助澜传统媒体跟进再报道网络再转载网民继续热议;另一种是论坛帖文或博客文章引起网民关注传统媒体根据网上帖文进行报道网络媒体转载网民热议。网络舆情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舆情传导机制

从时间段上分析,网络舆情的演进模型有两种,一种是消解型网络舆情演进模型,呈现单峰形态,过程为形成期爆发期高峰期减弱期消散期,如图2。一种是螺旋型网络舆情演进模型,呈现出双峰形态,为形成期爆发期高峰期反复期消散期,如图3。两种网络舆情演进过程大致相同,螺旋型网络舆情更为复杂,在此重点分析。

图2 消解型网络舆情变化形态

图3 螺旋型网络舆情变化形态

1、形成期

少数话题形成焦点事件逐步在网上扩散,是网络舆情的形成期。主要有两个方面促成了网络舆情的形成。一是网络话题的中心内容,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很快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传播,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都是一些能够激起公众和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的话题。这些敏感性信息快于普通信息扩散和传播,并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使点击率剧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总结了九类热点议题: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司法系统和城管队伍、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和央企、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严重、涉及国家利益和民族自豪感、重要或者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以及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和公众人物的火爆事件。二是公众和网民的反应。热点话题发生后网民要对所发生的事件积极参与,发表个人意见,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各种群体力量汇集形成网络舆情,才能使热点话题迅速地扩散开来。

2、爆发期

信息高度膨胀、网民情绪迅速集结,事件在网上的传播和扩散呈爆炸式增长,网络舆情进入爆发期。这个时期,各个网民群体都开始参与到舆情的讨论中,网民可以自由地从媒体中获得信息,这部分信息通常都会带有个人主观的认知判断,其的消息也缺乏一定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广大“草根”阶层网民参与式讨论、网络“搬运工”转移式放大、网络意见领袖掌控式主导、网络推手炒作式煽动,这些网络舆情的主体力量通过其自身的特征大量喷发非理性、无意识的情绪,共同推动事件的传播和发展。再加上传统媒体的强势跟踪、互联网新媒体的转载评论,网络舆情进入新的高潮。

3、高峰期

网民在经过第二阶段的热议之后,都开始寻求事情的真相。这一阶段,网民群体、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各种社会公众力量等多方参与,而网民所获得的真相都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提供的,所以这一阶段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引导舆论方向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无形资产,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专业的评论和深入的剖析,给公众传递的信息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网络媒体则会建立讨论组、贴吧等,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强了舆情的实践性和新颖性。门户网站新闻跟帖,论坛热帖置顶,博客转载评论,QQ群讨论转发等网络媒体汇聚网民的意见和情绪;电视访谈和专题节目,纸质媒体的头版头条等传统媒体深入挖掘报道;网民的持续关注,三者互动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网络舆情,网络空间形成巨大的舆论风暴,舆情的发展方向也更加多元化,网络舆情进入高峰期。

4、反复期

网络舆情出现了循环反复的变化,如果事件进展和网民预期一致,网民关注度会降低,逐渐转向新的热点议题(曲线①),如果新加入的刺激信息与之前的有出入甚至相悖,将形成新的一轮更为激烈和凶猛的网络舆情(曲线②)。网络舆情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网络和现实中汇集了公众的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经过高峰的讨论,每一种观点都聚集了大量的受众,不论哪一种观点受到再次刺激都会使舆情再次推向高潮。其次,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旦媒体的发展方向和公众的预期不一致,甚至出现新的刺激点就会再次引起公众的参与讨论。第三,舆情主体的危机管理意识和行为,也会对舆情的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舆情主体对热点话题的处理不当,引起网民和公众的不满情绪,可能会激化舆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5、消散期

主要是社会资源耗尽,网民关注度下降,媒体报道减少,社会影响减弱,网络舆情弱化。舆情的弱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政府和官方部门积极地介入和回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舆情向稳定的方向发展,在负面消息传播之前就进行了很好的控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舆情的报道在逐渐减少,开始报道新的舆情,使网民和公众的讨论方向转移;网民和公众对舆情的关注度降低,已经呈现疲惫状,舆情已经不足以再次引起关注。

三、对策建议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只有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走规范的品牌化道路,实施正确的品牌管理对策,企业才能拥有高价值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顺应历史潮流,摸清网络舆情的特征与规律,本着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利用网络舆情的导向积极制定符合企业品牌发展的各项战略,另一方面也应采取有效的、积极的监控措施以消除隐患或化险为夷,把应对网络舆情作为企业树品牌、重形象、拓市场的关键工作。企业要充分利用正面舆情,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同时也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客户群体和隐形消费力量。网络上的中性舆情,需要靠企业合理地引导,才能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舆情,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而处理负面舆情,维护品牌形象的关键在于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真实的原则下,最大效率地找到问题的所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企业摆脱窘境。此外,企业还应做好事后的相关总结,以防患于未然。

(一)基于网络舆情的品牌塑造

1、品牌定位

实施品牌战略,要加强市场调查,尽量避免在饱和市场以及有垄断性品牌的行业实施品牌定位,细分市场,设计与开发品牌内涵和核心价值,例如针对环保和健康开发绿色产品品牌,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发老年品牌等。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舆情可以更广泛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特点,更大范围地做好产品开发前的市场调研,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寻找新的不同特性的组合,塑造具有差异优势的适宜品牌和强势品牌。企业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更广泛地接触潜在用户,认识当今消费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企业品牌与顾客需求保持高度一致性,打造和谐关系,进而迅速占领市场。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有利于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的舆情,提高并维持其品牌忠诚。

2、品牌营销

在品牌的营销管理中,企业应加强品牌名称的开发与设计、与品牌紧密相关的色彩、字体、包装风格、宣传手册或条幅等视觉载体的设计,通过视觉符号的冲击宣传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要改变单一的广告传播品牌策略,重视直销、网络营销等成本较低的营销方式在品牌传播管理中的应用,将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理念和方法与品牌营销相结合,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基于网络舆情的品牌营销可以利用俱乐部营销、数据库营销等营销工具,通过网络对目标顾客一对一营销,精确有效地传播企业的品牌信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营销费用,同时也比大众媒介传播更迅速、更有效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形成品牌形象。

3、品牌延伸

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在传统品牌的基础上拓展网络品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和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品牌网络扩展。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打造综合性网络平台,客观中性的舆情,对品牌进行全方位展示,将市场调查、品牌定位、品牌推广传播、品牌更新等传统品牌营销方法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更好地提高企业品牌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此外,可以邀请消费者介入,共创品牌。网络时代,消费者更倾向于自主性和主动性消费,因此可以将消费者看作企业品牌网络的有机组成,让消费者主动融入品牌的建设当中来,通过进行网上头脑风暴,引导网络舆情,丰富品牌的内涵。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创意风暴”品牌社群,与消费者进行持续、全面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与消费者共创富有吸引力的品牌。还可以对消费者自发形成的网络品牌社群进行舆情监测,让主动型的消费者广泛参与品牌相关活动,从而建立和维系广泛而深远的品牌忠诚关系。

(二)基于网络舆情的品牌维护

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品牌带来的影响,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来维护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的市场地位以及品牌价值。要做好品牌维护,需要企业针对维护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在应对方案设计中要完善企业的产品召回制度,尽可能减少无形资产的损失;要仔细分析竞争对手可能出现的反应,准备好各种应对方案。企业还应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使品牌维护工作有序进行。基于网络舆情的品牌维护包含对品牌属性的维护以及对品牌精神的维护。

1、对品牌属性的维护

企业在面对品牌质量问题的网络负面舆情时,应立即通过媒体公开道歉,召回有问题的产品,并进行相应的赔偿,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运用第三方权威机构为品牌正名,负面舆情产生后,企业很难单靠自己扭转公众的负面情绪,企业应积极邀请并配合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产品检验检测,并及时公布检验检测结果,消除消费者对品牌的负面印象。

2、对品牌精神的维护

负面舆情使得消费者与品牌精神内涵发生较大的冲突,削弱了品牌与特定精神内涵的关联,影响了品牌价值。企业在面对负面舆情时,应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应对,而不能回避或遮掩。问题出在哪里,就对哪里下手,是该整改生产流程,还是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是否需要召回产品,如何进行赔偿等,应该以实际行动证明企业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以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使品牌精神重新充实丰满起来。负面舆情导致的品牌危机过后,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如向灾区捐赠等来强化品牌形象,使企业品牌具有诚信、社会责任感等社会价值,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总之,企业要以诚恳、负责、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置负面舆情,采取强有力的品牌维护策略,重塑品牌积极向上的形象,保证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建立舆情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企业品牌风险管理

诱发企业品牌舆情危机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营销策略、产品缺陷问题,也有企业家个人因素,甚至是处理危机时产生的新舆情危机。企业必须建立舆情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企业品牌风险管理。充分利用正面舆情,提升品牌价值;合理引导中性舆情,丰富品牌内涵;妥善处置负面舆情,维护品牌形象。

1、研究网络舆情发展特点与规律,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在网络时代,实际上形成了由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媒体的传统舆论场和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新兴舆论场。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趋势愈发明显,而且网络舆情载体显得更加多样化,微博、QQ群影响力日增。网络舆情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深入互动,越来越明显地推动事件的发展,因此企业不能仅关注传统媒介中的舆情。目前,网络舆情出现了由虚拟网络向现实空间“扩散”的趋势,甚至从网络监督、网络维权发展到“网络审判”、“网络暴力”等,网络社会学也认为“网上行为可能会转移到网下”。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并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建立全方位舆情监测队伍,把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而不仅是应对突发性危机的临时举措。

(1)舆情监测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可以把日常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交给专业的公关公司负责执行。中小企业可以指派一名专职网络舆情监测员,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有效的汇集以及整理,再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给管理层。同时,要动员全体职工共同参与,把舆情应对工作作为评价关注和管理舆情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纳入部门工作考核内容,通过建立完善舆情监控责任追究办法,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根据企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领域的舆情监测,做到网络监测无盲点。

(2)舆情分析

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公众和开放度高的网络舆论。企业网络舆情可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三大类。正面信息有利于树立企业的网络形象,中性信息可以作为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而负面信息则是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根据负面信息的内容和性质,负面信息可以分为属实信息、误解信息和捏造信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的负面信息,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否则,负面信息一旦被利用放大,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还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在监测舆情的基础上,对负面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信息的严重程度,及时会审分析,不同的等级要注意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针对舆情的真实度、发展趋向,网络民众的态度、意见和情绪波动情况等因素,对舆情的倾向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做到舆情分析无疑点、无漏点、无偏差。

(3)舆情处置

企业应根据舆情的分析情况,启动舆情应对预案,进行舆情引导。对热点舆情,实行话题追踪,主动进行网络跟帖、回帖和发表网络评论,对敏感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和预警。同时,对于不同的负面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对属实的负面信息,要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人,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将舆情控制在发展的萌芽阶段。对虚假信息、误解信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正面、真诚、客观、公开地给予回应。通过及时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同时,主动联系网站管理员或社区版主,及时删除虚假负面信息,以缩小信息受众群体的范围,减小不良影响。在有效处理突发性网络事件后,企业还需要认真做好事后总结,有效利用公关手段和社会资源,彻底消除负面影响。

2、掌握舆情应对技巧,维护企业稳定

企业在品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以顾客为本,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遇到负面网络舆情时运用舆情监测系统去发现危机源头,真心地为顾客去解决问题,得到顾客主动的谅解和支持。以诚信经营为基本原则,不欺骗顾客,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补偿顾客损失,以这样的态度才能将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产生和扩大,否则只能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

首先,要信息公开。近年来,许多网络舆情之所以造成强烈反响,信息不公开是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对网络舆情事件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说明真相、摆明事实,坚持信息公开化,消除网络谣言传播土壤。现代企业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勇于面对网络舆情,掌握舆情应对技巧,把握危机处置的最佳时机和应对时效,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否则会被公众认为是逃避责任,使公众产生新的质疑。经验表明,企业越早介入舆情事件,越有助于舆情消退。企业在信息特别是第一次信息时,要做到全面客观,以免陷入新一轮的舆情危机。

其次,及时把握网络群体的脉搏,主动公布自己掌握的情况。运用网络平台并联合传统媒体以及舆情事件当事人、有关专家学者等,提供全方位的真实、充分的信息服务,特别是信息披露的重点应放在迅速事情真相、及时回应公众疑问和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说明等方面。对已经造成的问题,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勇于承担责任,使危机事件失去炒作空间,有效减弱危机的负面影响。对有利于企业的舆情,也应把握时机,制造企业与该舆情事件的连接亮点,增加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在出现舆情时,要重视与媒体的合作。提高危机应对过程的透明度,以解决问题作为危机公关的目的,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降低危机事件对企业声誉的破坏力。在回应过程中要有理有据,保持道歉之态,低姿态回应并合作。避免“一言堂”,多邀请第三方参与到应对的过程中,把内部舆情的管理纳入整体管理体系之中,重视使用第三方机构、第三方信源,提高企业对第三方的使用能力。此外,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应杜绝高压手段、扭曲事实、遮蔽信息等错误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做好公众情绪的疏通、引导,让公众畅所欲言,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还要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声音,把公众各种各样的认识引导到积极、正确、健康的轨道上来,使企业转危为安,变不利舆情为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前沿论坛,2007,(01).

[2]杨宝琦.网络危机传播及管理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10.

[3]刘鹏飞.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4]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251-253.

[5]王勇,部先宝,郑长龙等.网络舆情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修课[J].发展月刊,2012,(02).

[6]郝文江,马晓明,武捷.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C].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7]李洪彬.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研究[G].安徽大学,2012.

[8]罗佳妮.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应对能力[J].传承,2011(16).

[9]方兴.网络媒体在与传统媒体博弈中体现的优势[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10]陶云彪.品牌共创:YOU时代的品牌管理[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04):70-72.

作者简介:

叶学平,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柯根松,男,湖北中烟黄鹤楼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媒体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10篇

三、 不足及展望

问政的一个永恒话题, 载体和平台至关重要。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问政手段, 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都有很强的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民众民主参政意识的增强, 微博问政这个新生事物必将得到进一步的科学发展和规范。目前对于微博问政的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但在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第一, 从宏观方面看, 目前微博问政热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微博载体的风靡以及加上媒体的炒作渲染而来。微博问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 开创了网络时代民众参政议政与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形式和有益补充。但如何用好这个新手段无疑才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多浮在微博问政这个现象本身, 现象描述多, 本质揭示和探讨少; 就事论事多, 提炼升华少; 个体研究多, 对比研究少等问题,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层面, 应摆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和视角单一性的问题, 应从政治学、 系统理论、 博弈论、 管理学、 法学等学科和视角切入。尤其是要注重政治学、 法学以及管理学视角的研究, 避免就微博而论微博, 应从政府问政的层面探索学理基础和支撑。同时应注重研究微博问政与其他网络问政的异同优劣。

第二, 从微观层面看, 目前微博问政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要着重加强微博问政的运作机制研究, 科学的运作机制是微博问政健康、 持续、 规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加强微博问政的监管和制度保障, 微博问政缺乏监管容易导致问政失真, 缺乏制度保障和规范容易流于形式。探索微博问政的渠道、 落实反馈以及考核评价研究, 没有畅通有效的渠道, 就没有问政效率; 没有问政的落实和反馈, 就容易导致问政的价值缺失; 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 微博问政就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此外, 还应加强微博问政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体研究、 微博问政与其他网络问政以及其他参政议政形式的关系研究、 以及微博问政的一般规律研究等。

微博问政是个新生儿, 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为其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迟源. 关于“微博问政”背后的思考[J]. 人大研究, 2011, (5): 35-36.

[2]魏楠. 微博――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新阵地[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4): 1-4.

[3]张培娇. 2010年两会“微博问政”研究[D].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

[4]黎福羽. “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J]. 领导科学, 2010, (8): 25-26.

[5]程婧. 微博问政: 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J]. 理论与改革, 2011, (5): 46-49.

[6]郭昭如. 微博“网络问政”新路径的热与冷[J]. 上海信息化, 2010, (6): 16-18.

[7]秦前红, 李少文. 微博问政的规范化保护需求[J]. 东方法学, 2011, (4): 3-13.

[8]魏艳. 微博问政热的冷思考[D].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9]蒋东旭, 严功军. 微博问政与公共领域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 2010, (4): 40-42.

[10]张尚仁. 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 云南社会科学, 2010, (3): 28-32.

[11]许小美. 浅析我国微博问政的兴起及其理性限度[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272-293.

[12]王庆. 略论微博问政[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4): 21-25.

[13]李少文, 秦前红. 论微博问政的规范化[J]. 河南社会科学, 2011, (4): 100-104.

[14]周雪怡. 两会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的原因分析及困境应对[J]. 今传媒, 2011, (5): 99-100.

[15]孙忠良, 衣永红. “微博问政”与党的民主建设之间的互动[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28-31.

[16]蔡钰. “微博问政”与政府管理创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1): 78-19.

[17]廖海敏. 微博问政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 2011, (9): 4-5.

[18]刘. “微博问政”: 昙花一现, 还是民主参与的契机?[N]. 社会科学报, 2011-05-31.

[19]邓遂. “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J]. 对外传播, 2011, (8): 55-56.

[20]张楚楚. 让“微博问政”成为警民沟通的“直通车”[N]. 中国公安报, 2010-10-21. [FL)][HJ3mm][HJ]

摘要: 微博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微博问政自诞生后迅速风靡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近两年来, 微博问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微博问政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 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微博问政的概念、 特征、 表现形式、 产生因素、 作用意义及对策等方面, 为今后微博问政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微博问政的研究。

关键词: 微博问政; 述评

中图分类号: D0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014-06

微博问政是一个新生名词, 是网络问政的二级概念。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 自诞生后迅速风靡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近两年来, 微博问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现有成果看, 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其中有不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作品。

一、 研究的总体概况

从研究的内容看, 由于微博问政提出时间和实践历程较短, 目前尚无相关著作问世, 但研究论文可谓汗牛充栋, 数量颇多。据中国期刊网不完全统计, 自2010年以来有关微博问政方面的论文多达百余篇。其中仅2011年前三季度就达80余篇, 由此可见数量相当可观。同时, 还有部分硕士学位论文围绕微博问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如张培娇的《2010年两会“微博问政”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魏艳的《微博问政热的冷思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吴伟的《论微博的公民话语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等。

从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看, 现有成果主要采取了政治学、 新闻学、 传播学、 法学、 管理学、 社会学、 信息技术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 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 主要采取了文本研究法、 系统分析法、 数据统计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从研究的机构和作者看, 从事微博问政的研究机构相对比较分散, 除武汉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警察学院以及广西贺州学院等主要研究机构以外, 还包括南京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江苏警官学院、 兰州大学、 河北大学等几十余家机构。此外, 研究作者群体参差不一, 据粗略统计, 据有博士及副高以上职称仅占三分之一, 其余多为硕士、 硕士以下或未加标注。

二、 研究的热点问题及领域

通过对微博问政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 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微博问政的概念、 特征、 表现形式、 产生因素、 作用意义及对策等方面。

(一)关于微博问政的概念、 类型、 特征及实现形式

1. 微博问政的概念。目前研究者对微博问政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官方主体说, 认为微博问政指的是政府、 官员及代表、 委员等群体通过“微博”沟通平台征民意、 解民忧的政治现象。[1](P35)二是公众主体说, 认为微博问政是网民个体及网络群体利用微博参与以影响政治系统公权力的获得、 监督政治系统公权力的使用以及对私权利的保护为目的的政治活动的总和。[2](P1)三是互动沟通说, 认为微博问政, 就是网民通过微博客与各级领导代表零距离的沟通, 实现“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全民参政的理想。[3](P5)四是属性说, 认为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 即指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方式, 而是通过网络工具微博, 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 处理政务等活动。[4](P25)五是功能目的说, 认为微博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身、 关注公共社会、 表达民意的广阔平台, 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微博去更多地关注社会事务, 参与社会事务, 使原先分散的个人力量可以因微博而集合为成一种有力的社会普遍的力量, 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合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P46)六是综合说, 认为微博问政的本质在于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作用, 提高公民参政、 议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将原本高高在上的政府与普通民众以及公共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6](P16-18)

应当说, 学术界对微博问政概念的认识还不统一, 相关界定比较模糊, 仅仅是对微博问政这种现象进行了直观描述, 缺乏权威公认。以上几种说法都认同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形式, 通过微博载体实现政治参与的目的, 但并没有揭示微博问政的特质属性、 组成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同博客问政、 论坛问政、 邮件问政等其他网络问政方式加以比较区别。因此, 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的界定。

2. 微博问政的类型。从现有的成果看, 研究者对微博问政的类型大致有三种看法, 基本上囊括了目前微博问政的实践形式。一是从问政的属性看, 主要包括七种类型, 分别是主流型; 问责监督型; 政策、 决策、 执行引起争议; 微博问政形成“网络”; 微博声援弱者, 引起政府反应; 特殊个案在微博上引起争议; 微博组织和动员人民力量。[7](P5-6)二是从微博问政的主体看, 主要有五种类型, 包括政府的微博问政、 两会的微博问政、 代表委员的微博问政、 地方官员及领导人的微博问政及草根阶层的微博问政。[8](P18)三是从微博问政的内容来看, 目前大致包括统战微博、 组工微博、 党建微博、 高校微博、 警务微博等。[5](P47)

3. 微博问政的特征。微博问政的特征主要是基于问政的载体――微博的特点演绎而来, 目前研究的成果也基本上概括了其基本特点, 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微博问政具有重要指引意义。目前学术界主要包括三种观点: 一是基于微博特性的概括, 将微博问政的特征总结为文本的碎片化、 恰当的传播距离、 草根性和平民化以及公众议程影响力增强四个方面。[9](P41)二是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概括, 其特征包括涉及面广、 参与者众、 现场感互动性强、 信息迅速等方面。三是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概括, 认为微博问政的特征包括: 建立公共管理的全新的物理平台或称技术平台, 为公民表达政见提供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网络问政中, 网民处于平等的地位; 具有“互动”和便捷地特征。[10](P29-30)

4. 微博问政的实现形式。目前研究者对微博问政实现形式的认识比较统一, 认为微博问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一是政府部门的微博, 相对一于普通民众, 掌握了相对更大的话语权, 民通过政府微博的信息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第二种方式是代表委员的微博, 其问政效果则更为直接, 代表委员以实名开博, 随时更新微博的内容, 其内容一般涉及征求民意、 会场所感、 公布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提案, 与公众达成互动, 形成与公众共同参与政治生活的局面。第三种方式则是普通民众对某个政治议题的讨论进而放大, 微博的转发功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议题迅速扩散开去形成舆论, 影响最终的决策和结果。[8](P26)

(二)关于微博问政的产生条件、 法律依据及风靡原因

1. 微博问政的产生条件。微博问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从现有文献看, 微博问政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微博问政的产生是因为, 开放性技术是微博问政兴起的“土壤”; 政府角色的转变为微博问政提供了民主的社会政治环境; 公民角色的转变为微博问政坚实了广泛的网民基础。[11](P272)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需要“减压阀”以缓解社会矛盾, 公众需要设置议题以参与民主政治, 政府需要征询民意以辅助科学决策,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促成了微博问政形式的产生。[12](P22)

2. 微博问政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是微博问政存在发展的合法性前提和保证。有研究者认为, 宪法为微博问政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 内含了公民享有以微博这种形式表达政治意见、 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民主原则的具体化; 《宪法》第四十一条可成为微博问政的依据;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范, 也是公民微博问政的权利来源; 网络权入宪将是微博问政在宪法中的直接体现。[13](P102)

3. 微博问政风靡的原因。微博问政自产生后迅速风靡, 是外因和内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原因也恰恰体现了微博问政的优势所在。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 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微博问政风靡时尚的原因所在。综合现有成果, 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一是内外因论。认为微博问政的风靡是外因推动, 内因驱使的综合结果。其中外因包括web2.0时代的特色产物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限制; 门户网站(新浪)邀请代表、 委员参与内测营销策略以及传统媒体的高调加入, 营造了全民“围脖”的舆论环境。内因包括民众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民主自觉度加强; 代表、 委员责任意识回归, 自我素养提升。[14](P99)二是党建诉求论。认为微博问政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 防止腐败充分地发挥群众监督的优越性, 转变党的传统执政思维和工作方式, 实现人民群众与执政党之间的良性互动。[15](P29-30)三是破解难题论。认为微博问政摆脱了时下社会组织化不足的弱点; 解决了传统路径下公众参与门槛高的难题;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政府信息公开不足、 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资源不均衡的难题; 就政府而言, 因为微博传递信息快、 影响面广、 可直达大规模人群等, 微博问政也成为他们听取民意、 取得民众支持的重要渠道, 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 合理化和公开化。[7](P7)此外, 还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问政听取群众呼声更便捷, 开辟了政府信息的新通道, 可以与其他表达形式相辅相成等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当下的微博问政热。[4](P25)

(三)微博问政的作用及意义

微博问政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和现实合理性, 在实践中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微博问政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具体而言表现为改善政府治理结构、 创新公共管理、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提升执政能力发展等方面, 这些作用也获得学术界和社会的一致肯定。

1. 微博问政改善政府治理结构。微博问政不仅是拓宽汇集民意、 凝聚民智的渠道, 更是完善政府治理结构的契机。如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这种网络新技术的运用, 推动了体制外民意表达机制与体制内民意表达机制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网上网下的互动, 声音的共鸣性、 一致性, 使得舆情作用成倍放大, 推动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转为公共议题, 并借助“两会”迅速反映到中央决策中枢。这有助于推动中央政府对公共问题的高度重视, 促使政府的公共政策与民众价值取向的趋同性。[6](P19)微博问政对我国政府治理有着现实意义, 具体表现为沟通民意, 获取决策信息; 合理有效地转变政府执政理念; 有助于推动“阳光政府”的建设; 进一步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11](P272-273)

2. 微博问政推动公共管理创新。政府管理创新是舆论的一个新话题, 是政府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微博问政的出现, 网络环境与现代政府管理方式会更加紧密融合, 网络环境的存在对政府改革管理方式、 调整政府与公众关系、 促进政府管理决策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推动公共管理创新表现为: 网络环境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网络环境有利于政府管理决策创新, 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网络环境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反应能力和舆情应对能力。[16](P79)还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问政是公共管理创新的形式之一, 它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培育政治文化环境, 逐步走向市民社会。[10](P309-310)

3. 微博问政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微博是民主的新渠道, 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载体。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问政促进公众政治参与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 微博的公共协商调动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其次, 微博的公共协商消解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使公共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三, 微博的兴起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体制外的支持。[2](P4)还有研究者从微博问政提高民众参与政治有效性的角度指出, 以往被精英阶层所掌握的话语权得到了下放, 普通民众也可以用只言片语传递自己的想法, 用相互的转发形成合力, 精英阶层对话语权的掌控局面有可能被打破。微博问政是加强政治参与、 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传播形式, 其出现和传播势必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文明进步和公共领域的构建。[9](P42)

4. 微博问政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提升。微博在改变传统思维, 进而改变党委、 政府的工作方式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有研究者指出, 微博问政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提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情与汇集民智; 提升了公共决策的科学性; 提升了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 促使党和政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17](P4)还有研究者认为微博问政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包括激发广大网友参政热情,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5](P48)

5. 微博问政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认为微博问政对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包括民众的话语权得到延伸, 人民的维权意识增强,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政府执政模式的创新等。[3](P23-25)

(四)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微博问政是个新生事物。在实践和研究上都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目前对于微博问政的问题和缺陷研究也多是表现在操作层面和学理分析层面, 而对微博问政的具体实施渠道、 方式、 体制运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从现有的成果来看, 微博问政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微博网络环境的局限性对微博问政实效性产生影响。微博赖以生存的网络环境的缺陷和不足对微博问政实效性有很大影响, 有人指出, 微内容限制了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全面, “背对脸”的交流方式影响互动效果, 警惕拟态环境下的“伪民意”, [8](P23)这些都将对微博问政的实质效果产生影响。

2. 网络监管的不到位对微博问政的监管和可操作性有不良影响。由于目前对微博问政的载体互联网的监管、 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 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因此, 微博问政要警惕微博问政流于形式、 疏于责任; 攻击他人, 攻击社会, 宣泄对社会的愤恨和不满, 以侮辱、 谩骂、 诽谤等恶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非理性因素存在; 有关微博的、 传播等制度规范的不完善等因素对微博问政可操作性的影响。[11](P273)

3. 微博问政主体之间矛盾和冲突影响网络问政可信度。微博问政是网民和政府官员之间通过微博形式共同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 但由于作为微博问政主体的网民和政府之间在素养、 时间空间以及预期诉求之间的不对等性和局限性, 从而引发两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从而影响微博问政的可信度和形象。对于这些冲突和矛盾的表现, 有人认为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是网民素质良莠不齐, 有的以关心天下大事为己任,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第二是网民希望针对问题有问必答, 有始有终, 希望微博另一端的执政者二十四小时在线, 随时解决问题, 也希望这种便捷的沟通方式长期有效。第三是网民希望微博是一个平等通畅的沟通与交流互动平台, 而官方微博似乎还更习惯于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单向信息。第四是网民希望执政者能多了解民生疾苦, 除了微博上的及时互动, 更要言必行、 行必果, 解决实际问题。第五是网民希望所有声音都被听见, 特别是那些关于急事、 难事、 重要事情的个人强烈诉求, 还有满腔热忱的意见建议, 迫切期待得到有效回应。[12](P22-23)

4. 微博问政自身存在的缺陷。有人总结指出, 微博问政的缺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 尽管公众参与本身具有强烈的民主属性, 但它仍不能取代代议制民主。第二, 微博问政的易操控性让其发展面临很多变数。第三, 微博的匿名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无责任性。第四, 微博问政的虚拟性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第五, 微博问政不仅有天然缺陷, 规范化不足也让其面临很多障碍。[7](P7-8)

5. 微博问政本身存在的风险。微博问政带来的正负效应, 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趋势, 深刻认识其内在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 全面评估可能带来的各项风险。信息泄密, 多人维护造成的立场混乱、 意见失序, 可能出现的对政府的言语攻击及碎片传播、 回旋余地小等风险, 是政务微博运营中可能出现的。而从公共参与的角度看, 娱乐化、 非理性, 已是网络生活中的痼疾。[18]

(五)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

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得到了研究者的一致肯定, 并针对其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建议。其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微博问政发展的战略层面看, 有研究者认为, 推进微博问政的健康良性发展, 要解决网络问政的机制问题; 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 提高必要的制度保障, 促进言论自由; 兴利除弊, 科学规范引导; 增进微博拥护道德自律意识。[4](P26)

2. 从微博问政的内容建设方面看, 有研究者认为, 微博问政应重点加强三个层面的建设, 包括加强涉及民生、 司法等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建设, 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及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19](P56)

3. 从微博问政监管的视角看, 有人认为监督和管理是微博问政科学发展的保障和前提, 应从网络主体应加强道德自律,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强化运营商的技术监管职能, 建立常态化的制度保障, 科学引导微博健康发展等五个方面加强对微博问政的管理和监督。[3](P35-38)

4. 从微博问政发展所需的条件看, 微博问政必须具备和加强其发展条件建设, 包括建立舆情评判机制、 微博言论审核机制、 追踪问责机制、 引导机制等监管机制; 提升以健康心态对待个人的多重身份、 正确解读评判微博信息以及理解微博问政的内涵和价值在内的全社会媒介的素养, 并建立政府与公众间多种形式的无障碍声音通道。[12](P23-25)

上一篇:房地产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如何写市场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