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2:16:22

心理语言学论文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心理语言学自20世纪7O年代末介绍到中国后,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起步和快速发展三个主要阶段。我国心理语言学学科建设分为理论建设和实际具体研究两个方面。

心理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介绍到中国后,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起步和快速发展三个主要阶段。我国心理语言学学科建设分为理沦建设和实际具体研究两个方面。下文将分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分析。

一、我国心理语言建设理论研究分析

l-吸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最早在公开刊物上正式向国内学界介绍囤外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是桂诗春教授。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心理语言学专著《心理语言学》,全面阐述了这门新兴~-:N-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2.起步阶段(8o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囤内学者们开始展开自己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不断将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现实教学实践中。在这些研究中,集中反映国内学究成果的有桂诗春的《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彭聆龄教授主编的《心理语言学》,朱曼殊教授主编的《心理语言学》和常宝儒教授的《汉语语言心理学》。这几部著作都概括了世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有的是以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实验材料,有的是以汉语语言事实来丰富心理语言学的内容,表现出中国心理语言学家对本门学科诸问题的系统的理论见解。

3.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学者们结合了中国本土的特点,基础性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

一是心理词汇的研究。研究者们试图发现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词汇和二语词汇是如何储存的,又是如何从大脑中提取的。董燕萍对中国学生的二语词汇进行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对于翻译对等词所共有的概念元素来说,概念表征在大脑中足共享的,但一语词名和共享概念的联系要强于二语词名和共享概念的联系;xt,于翻译对等词所不共有的概念元素来说,这种不共有的差异一;h-面表现出一种被“调和”的趋势,另一面.TK表现出一种“独立”的趋势。该研究提出了“二语词汇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董燕萍、桂诗春对双语心理词库的七个表征模型进行了对t:Ic~)-*r.g-,发现其中存在四对冲突:(1)双语概念存储共享与存储独立;(2)概念调节与词汇连接;(3)局部式表征与分布式表征;(4)单编码系统与x2z.编码系统,并进一步说明了“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的合理性。董燕萍、周彩庆则通过实验证明,对于中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来说,集中接触高频熟词的多个义项及其搭配知识,能够很快提高受试的理解性词汇知识,而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义项进行组织整理,则能提高受试的产出性词汇知识。张淑静重点探讨了二语心理词汇和母语心理词汇的差异,发现二语涮汇和母语词汇存在系统性差异,导致这些差异的既有语言因素,也有非语言因素。张淑静还采用联想实验的方法,通过比较母语者与二语者的反应类型,探讨了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发现对于相当一部分词而言,二语学习者还没有建立起语义联系,语音联系在二语心理词汇中起主导作用。赵翠莲的研究通过四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

二是句子的研究。李志雪简要介绍了句子理解中的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及其理论基础。董燕萍、梁君英考察了动词和沦元构式在二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发现受试的分类随语言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倾向。邓玉梅总结了近lO年来西方心理语言学关于篇章与句-T-加工两大领域的研究成果,多仁简要分折了一B1’-H学研究trl出现的新动向和解决心语学核C.-问题的可能途径。

三足篇章的研究。索玉柱研究r中囤大学生在英汉语篇解中的逻辑推理特征。他发现,从英汉语的差异方面和英汉语的共性来看,逻辑推理的处理时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比较类型。索玉柱在研究了中围学生的逻辑推理后发现,中国学生在阅渎英汉语篇时进行连接推理;在理解篇章的过程类型语句(typesofprocess)时,中国学生对汉语的敏感程度明显要高于x,J-英语的敏感程度。而杨炳钧则综述了语篇理解的主要理论(命题理论、式理沦、容量理论),指出了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李绍山在对文本易读性的研究中发现,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文本的易读性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这对阅读理论和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3Z.。他认为,影响易读性的因素很多,除文本因素外,也不能忽略读者和环境这两个因索。而井世洁、李西君则指出,语篇主Pdi的建构是语篇理解的主要目的,它通过主题推理加工来实现。主题推理存在自动)m2r2~策略性加212两种方式,主题推理加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完善。

二、我国心理语言eleeleN-建设具体应用研究分析

1.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此之前,国内心理语言学界几乎没有实证性研究,而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仍然以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包括了一些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桂诗春研究了心理词汇问题,他通过视觉词汇辨i.k实验证明,英语学习者的英汉语共享统一的心理词汇,激活扩散可以在两种语言中交叉进行。桂诗春和李崴在另一项研究中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学生词汇检索的语音编码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在词汇检索中遵循多数实验所揭示的规律,英语字母或汉字的回述率较高一些;对中国学生而言,两种语言的词汇检索是不同的。桂诗春和李崴还研究了句子的短时记忆功能和特性。他们的实验表明,汉语句子加汉语词表的回述率与外国学者在用英语的受试中所获得的数据大致相同。李绍山使用快速系列视觉显示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的主要因素,发现命题和熟悉程度是影响阅读的最重要变量,难度和频率的重要性次之;包括命题和难度在一起的语言变量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大于背景知识所起的作用。李崴利用PDP模型中的交互激活和竞争对记忆的提取和概括进行了模拟,初见成效。

2.发展阶段。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探讨外语教学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涵盖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听力、口语以及阅读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贾冠杰简要介绍了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并讨沦了这些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而很多学者研究了阅读的心理过程及影响心理过程的因素。严慧仙也以心理语言学模式为出发点,探讨了阅读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_解决这问题的办法。荣卉讨论_『学生在『蒯谈中趔到的障碍及眼动与阅读障碍之间的关系。蔡旭东提出,心理语言学有关阅渎过程的心理分析及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卡lI关理沦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三、国内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在研究广度上存在失衡现象。心理语言学涉及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和语言习得三个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理解方面(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而对语言产生(=f5面的和口头的)和语言习得的研究很少。

2.研究深度不够。虽然学者们进行了不少基础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但这些模型往往是借鉴西方学者的模型,或对原有模型稍做修改,原创性还不够。:

3、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较低。国内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大都以重复性实验为主,或者仅仅停留在个人经验的思考上,在研究设计上还不够严密,研究结果说服力还不够强。

4、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国内心理语言学研究通常都是借用国J''''b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上创新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发展。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发展现状;二语学习;教学

1.现状及研究主题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族语的教学、诊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心理语言学诞生的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已经问世的有关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达600多种。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除了回顾乔姆斯基、里奇、布隆菲尔德和韩礼德语言学理论及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他语言学家有关语音学、语言符号学、语法、语义学、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顾巴南洛夫、桑代克、斯金纳、埃里克森、皮亚杰、托尔曼、奥苏贝尔等心理学家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探索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言语错误”、“语言记忆”、“话语分析”、“语言本质”以及“语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础”和、“语言信息”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纵观各国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尽管德国、前苏联和我国的心理语言学者均从各自的母语(德语、俄语、汉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心理语言学中的相关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大都仍是基于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以英语为研究客体所做的工作,超出美国心理语言学研究框架的研究尚不明显,特别是在“心智本质”和“语言理解”关系的深层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目前心理语言学以“言语产生”、“语言习得”、“语言理解”为研究主题。

2.实践意义

首先,心理语言学告诉人们,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但关键是学习者,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者身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动力和才能。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小孩学习语言有强烈的动力:懂话与否决定他们能否与周围人发生接触,并成为其一员。因此小孩学话是一种生活需要,丝毫不是负担,反而以此为乐。这种“动力”比那种把外语当成工具而掌握的动力往往收效更大。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掘这种动力是一个重大问题。此外,学习语言的才能也是心理语言学家的另一个研究课题:为什么学习者存在差异?能否根据这些差异来预测外语学习的成败?如何提高学习者的才能?

心理语言学认为,对教学法不可持绝对主义的态度,但也不是说不存在客观标准。教学法必须与第二语言的学习模式相一致。第一语言的学习模式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模式则是从表层到深层结构。它们都需要靠掌握规则,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规则创造新的句子。心理语言学启示人们研究一些与教学法相关的基本问题:学习者采取什么学习手段?练习、模仿、巩固、传递、转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起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要不要解释?用归纳法好还是演绎法好?除了这些问题以外,心理语言学的一个中心观点是学习必需是有意思的。教学时必须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他们的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才能和学习方式。

不同语言的使用者的信息加工和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使用者脑中产生的“概念连接”或“意念联想”有很大程度不同。同样是学英语,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却大相径庭。要解释这些现象,心理语言学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总结

心理语言学要发展成为一门既能把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融为一体又有别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学科,还需要深化人的思维和心智方面的研究。诚然,心理语言学所研究的“客体”是语言,但研究的实质不仅仅是心理学所关心的心理机制或语言学所关注的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而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机制的运作过程和运作规律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同语言相关的思维现象。在近百年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基础之上,在上千年人类对“心”的研究启发之下,心理语言学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造福人类,具有雄厚理论基础又有很高实践指导意义的新科学。

【参考文献】

[1] [英]伽曼.心理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 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初名.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 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5年,

[6] 朱曼殊.心理语言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 许高渝,赵秋野,贾旭杰,等.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胡晓研.语言学概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王福祥,吴汉樱.现代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

首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Behavio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心理学理论不但影响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

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GeoffreyL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面,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

三、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中期发展大体可以从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语言学专著的大量问世为根据的。无论该划分是否准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疑是心理语言学发展壮大的“酝酿期”,而这个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语义学”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

首先,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s)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可归结为以下4点:一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二是他针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语言模块”论,区别了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也是影响此后语言研究最为重要的新的语言理论。然而,正当乔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时,以勒考夫(L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与以乔姆斯基本人为代表的“解释语义学派”又在深层结构的“深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勒考夫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深层结构已经“太深”。此后,尽管有人又提出“格语法”或“功能语法”或“交际语法”等的理论,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语义”的理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语言学的研究。

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言语产生

“言语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2)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3)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4)言语产生模型。首先,“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对“言语失误”、“言语停顿”、“言语障碍”的数据分析,研究言语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第二,在“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人们在“音素段”、“语音特征”、“单词”、“词素”和“短语”5个方面的语言行为以及对言语者所表现出的“言语失误”现象的分析,研究言语的产生过程。第三,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计划;(2)词汇组织;(3)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起因。在“言语计划”的研究方面,主要以莱施勒(Lashley,1951)的“词语产生表现”和佛恩尼(Fournie)的“词语层级组织”等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专门探究语言产生模型中“言语表现”和“言语失误”的阶段和言语失误的预测。在“词汇组织”的研究方面,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88)和戈莱特(Garrett,1988)有关同音异义词和近似音词所造成的言语失误的论说为基础,揭示“语义替换”、“音位替换”以及“语义/音位混合”等现象并以此研究词汇组织的过程以及造产言语失误的原因。在“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莱特(Garrett,1988)和卡特勒(Curler,1980)有关“词缀”和“功能词”在句中“换位”现象的分析为基础,探究言语失误的规律、成因以及言语产生的过程。第四,对言语产生以及言语加工模型的研究,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71)提出的“话语生成器模型”、由戴尔(Dell,1986)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和由莱沃尔特(Levelt,1989)提出的“信息构成器”分别代表的“串行模型”、“并行模型”和以莱沃尔特的“信息构成模型”的研究为基础,从语音的辨听,到单词的提取以至到语意的联接和确认,讨论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言语产生的各种因素。

2.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不但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且也是心理语言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1)语言发展的研究方法;(2)言语感知的发展;(3)儿童语言词汇;(4)句子的学习及理解;(5)语言的交际用途;(6)儿童语言习得理论。

首先,在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利奥颇尔德(Leopold,1948)提出的“日记和家长报告”为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利奥颇尔德通过对其女儿希尔得嘉德(Hildegarde)在英语和德语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观察认为,观察和研究儿童日记的语言发展有助于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研究。但后来贝茨(Bares,1991)却认为更有效的途径是家长对其子女语言表现的观察。因此,儿童日记和家长报告就成了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一大途径。除此之外,观察数据、采访和实验也是研究语言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二,言语感知发展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家长的语言输出和儿童语言学习的关系;(2)儿童早期言语感知;(3)语言特化。第三,儿童语言词汇研究包括:咿呀学语、单词学习、双词学习、语法联接、词语和词义联接。在这方面,其研究的重心集中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得”、“使用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词语与语义的连接”3个方面。第四,句子学习和理解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单词和短语向简单句的过渡过程;(2)语法在造句方面所起的作用;(3)句子的形成和理解策略;(4)简单句向复杂句的过渡以及对较为复杂语句的理解和使用。第五,在语言交际用途的研究方面,贝茨(Bates,1976)和韩礼德(Halliday,1975)提出的“语用学功能”、奈尔森(Nelson,1973)提出的“指涉和表达功能”成为研究语言功用的主要理论基础。特别是韩礼德提出的7种语言功能,不但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经典,同时也为心理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考线索。第六,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方式为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途径。但就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而论,以斯金纳和布龙费尔德“刺激—反应”或“强化”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以乔姆斯基“天生论”为代表的“遗传”或“传递”理论构成了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两大分支。此外,以皮亚杰(Piaget)和布鲁纳(Bruner)为代表的“认知”理论、由贝茨(Bates)和麦克威尼(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模型”和由波特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代表了儿童语言习得模型研究的主体内容。由此可见,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心灵主义的“内在”理论,交互作用理论的“认知”、“信息处理”和“社会交互作用”理论构成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基础。

3.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其研究包括:(1)言语感知;(2)词汇提取;(3)句子加工;(4)语篇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

首先,“言语感知”牵涉到“言语感知的研究手段”、“言语感知的条件”、“言语信号的产生和语音的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连续性的语音听辨”、“书面语言的感知”和“言语感知模型”共7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感知的研究手段最早是用达得立(H.Dudley,1939)发明的“声音记录仪”(vocoder)记录和分析语言的输出信息的。后来,制造“声音记录仪”的原理又促使“声音摄谱仪”(soundspectrogram)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按照声音频率的分布,专门用来分析语言信号的“二战”期间的生成物。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受声学语音学和发音语音学的影响,又出现了“电子肌动记录仪”(electromyography)和“电子记波仪”(electrokymography),分别用来记录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电压变化和说话时口、鼻腔的气流变化。当然,最新的研究手段当属“摄影摄像技术”(cineradiography),人们用该技术记录发音的动态变化。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信号产生方面的研究,大都与“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相关。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是一项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的“音素”听辨研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当然,语言感知研究最为重要的领域当属“言语感知模型”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利博曼(Liberman,1967,1970)及其同事提出的“肌动模型”理论(MotorTheory)、史蒂文斯(Stevens,1960)提出的“合成分析模型”(Analysis-by-Synthesis)、马塞罗(Hassaro,1987,1989)提出的“模糊逻辑模型”(FuzzyLogicalModel)、马斯伦和威尔森提出的“交股模型”(CohortModel)和爱尔曼(Elman,1984,1986)提出的“轨迹模型”(TraceModel)成为语言感知研究的5大模型,是影响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研究的5个重要的“模型”理论。

第二,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4个方面。研究词汇提取,离不开对词的基本原素的分析,因为词的基本原素与词意直接相关。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直接关系到语言理解研究,是语言理解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时实验”、“命名/词汇检索”和“言语错误分析”3种。其中,“言语错误分析”和“命名”是研究词汇提取最为重要的两种方法。人们可以通过“嘴边现象”、“词语换位”以及“失言”等的言语错误以及对造成这些错误的分析搞清人们是如何理解词意或提取语言信息的。在“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词汇性效应”、“语义性效应”和“语境效应”3个方面。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效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以福斯特(Forster,1976)词汇提取的“自动搜索模型”为代表的“串行搜索模型”(SerialSearchModels)和以摩顿(Morton,1969,1979)提出的“词汇发生模型”为代表的“并行提取模型”(ParallelAccessModel)已成为词汇提取研究的两大主流。尤其是摩顿的“词汇发生模型”,在“词汇激活”的研究方面为后来词汇提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线索。此外,另一个加入“并行提取模型”行列的是“连接主义模型”。这是一个由心理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一个重要的学说。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除“连接主义模型”外,还有一个被称之为“交股模型”(CohortModel)的听觉词辨认模型。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1987)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的“激活”理论对解释语言理解的复杂过程仍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第三,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该领域的研究分为:(1)句子结构的性质;(2)句法加工;(3)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4)句子分解模型;(5)语言加工与记忆;(6)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toocold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那么,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4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在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的研究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局部模糊”和“永久模糊”两个方面的讨论之上。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利用“句子分解模型”研究模糊语句的理解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理解的一大手段。在分解模糊语句的研究方面,克立森(J.B.Cleason,1998)将其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花园小径模型”,另一种是“强求圆满模型”。花园小径模型以“结构优先”或“词汇优先”的原则讨论语句的理解过程。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该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表层结构的记忆”、“语义推理和句子记忆”、“命题和句子记忆”3方面的研究上。当然,要了解人们是如何记忆语言信息的,“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便是研究语言理解的根本。到目前为止,由弗德(Fodor,1974)等人提出的“感知策略”、由贝弗尔(Bever,1970)提出的“非转换策略”、由基姆鲍尔(Kimball,1973)“表层结构句法分析7原则”和以弗雷兹泽(Frazier,1978)提出的“灌肠机”理论已成为句子理解加工的四大主体模型(22)。特别是基姆鲍尔的“7原则”(23),基本上概括了句子理解的大体过程和研究思路。

第四,“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3个方面:(1)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2)语篇记忆的研究;(3)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Hasan,1976)提出的“上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杰基米克和格兰博格(Jakimik&Glenberg,1990)在言语感知的研究中也将“上指”和“下指”视为语言理解的重要前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由克拉克和海威兰德(Clark&Haviland,1977)提出的语篇信息的“已知/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1932)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五、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目前已出版的作品来看,仅在1975~1997短短的21年间,已问世的有关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就多达600多种。在这些专著和论文中,除了回顾乔姆斯基、里奇、布隆菲尔德和韩礼德语言学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他语言学家有关语音学、语言符号学、语法、语义学、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回顾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艾里克森、皮亚杰、托尔曼、奥苏贝尔等心理学家的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之外,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探索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习得”、“言语错误”、“语言记忆”、“话语分析”、“语言本质”以及“语言的生物和心理基础”和“语言信息”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

1.有关言语感知的研究及成果

首先,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面,Lindblom就“听觉语音学”的问题专门探索了听觉模型用于解释语音学的应用问题,并于1984年发表了题为“论声音形式中离散性和恒定性的起源与目的”一文。两年后,即1986年,Ohala就言语感知的听觉研究发表了“驳言语感知的直接现实观”的文章,提出5种证据并以此支持有关“听觉客体”的论说。此外,Liberman(1971)、Samuel(1981)、Remez(1987)、Jusczyk(1986)、Klatt(1989)、J.L.Miller、(1990)、Stevens(1991)和Nygaard(1993)等人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或发表了论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言语感知研究中有关声音和语音听辨的不同立场。在言语感知模式的研究方面,Liberman(1973)、Fowler(1980)、Massaro&Hary(1984)、Fowler&Rosenblum(1991)和Eimas&Miller(1992)相继发表文章,阐述他们有关视觉、听觉、感观和直觉方面影响言语感知的言语形式。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方面,Bregman&Campbell(1971)、Laekner&Goldstein(1974)、Dorman,Cutting&Raphael(1975)、Gould&Lewontin(1979)和Steiger&Bregman(1981,1985,1990)等人均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声学、语音学、发音语言学等角度阐述了他们有关言语感知的组织的研究及论点。在言语感知的组织策略的研究方面,Goldstein和Bregman两人的研究成果可谓是“鹤立鸡群”,而在言语感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包括Bernstein、Bregman、Fowler、Liberman、Remez、Stevens、Massaro、Marslen-Wilson和Elman。迄今为止,Liberman在言语感知研究方面于1970年提出的“肌动模型”、由Stevens及其同事已于1967年提出的“合成分析模型”、由Massaro于1987年提出的“模糊逻辑模型”、由Marslen-Wilson于1987年提出的“交股模型”和由Elman和McClelland于1984年提出的“轨迹模型”都成了心理语言学在言语感知研究方面的经典。当然,上面所列出的人名单只能算是从事言语感知研究并成绩卓著者队伍中的“凤毛麟角”,诸如Blumstein、Borden、R.A.Cole、H.Dudley、J.L.Miller和W.Strange等一大批的学者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法、言语感知模型、言语感知合成以及在语言经历和言语感知的关系等的研究方面,其成就是巨大的。他们都为言语感知的研究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有关言语产生的研究及成果

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面,其成果主要表现在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言语失误分析、言语计划和言语产生模型4个方面。对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和言语失误分析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包括Fromkin(1973)、Butterworth(1980)、Cutler(1982)、Garrett(1988)、Shattuck-Huffnagel(1986)、Garnham(1985)以及Lashley(1983)、Levelt(1983)和Maclay(1959)等人。研究言语产生,主要数据来自对言语失误的观察和分析。Fromkin之所以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大名鼎鼎,一是由于他首先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言语失误;二是由于他建立了“语料库”;三是由于他提出了“重音也可以错位”的独特看法。Fromkin的研究成果累累,仅1973~1988年间,他就出版了《言语失误的语证》(SpeechErrorsasLinguisticEvidence)并发表了诸如“造成言语失误的语法面面观”等8篇学术论文,在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颇具影响力。Butterworth是研究语言产生和言语失误的专家。仅在1980~1982年的3年间,他就发表了3篇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一篇是有关“语言产生模型”的研究,两篇是关于“言语失误”的研究。但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语料所采用的自然的观察方法,这就使言语产生的研究摆脱了语言理解研究常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的束缚。Cutler是研究重音和口误的专家。仅在1979~1982年间,他就发表了有关“言语失误”和“言语的音系和超音系表现”等4篇学术论文并编辑出版了《口误与语言产生》(1982)一书。1980年,Cutler在其“重音和语调失误”一文中指出,不仅词缀词素在说话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原词、动词的人称变化和名词所有格也会发生移位现象并扭曲词组的原形。Garrett是研究句子加工和语言产生的专家。仅在1975~1988年间,他就有7篇学术论文分别被7本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所收入。此外,他和Shattuck-Huffnagel在研究言语失误方面所建立的“MIT语料库”为研究言语失误现象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Garnham的著述虽不像Fromkin和Cutler那样丰富,但他提出的“现代语音格律理论”(1988)为统一语言学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关键问题上保持的一致性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更值得提及的是,Garrett对在言语失误4个方面有规律的特征的归纳不但为其后的言语失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途径。在言语失误的研究领域,另外三两个值得提及的人是Lashley、Levelt和Maclay,因为他们分别在“语言行为与大脑构造”、“言语失误的监察与自我更正”和“言语支吾和口吃现象”等的研究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独到见解。特别是Maclay有关“首字母对调”(spoonerism)的研究和发现,为后来的言语失误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当然,Levelt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言语失误的自动更正方面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他在“言语计划”和“言语信息生成”的阶段划分方面也作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究,其成果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颗不小的璀璨明珠。

在“语言计划”和“语言产生的模型”的研究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仍是Levelt(1989)、Fromkin(1971,1973)、Garrett(1975)以及Dell(1985,1986,1988)和McCkellandd&Elman(1986)等人。首先,在语言计划的研究方面,Levelt可算得上是“一代大师”。他在“意念的信息转换”、“信息向言语计划的转化”、“言语计划的执行”和“言语行为的自我监察和更正”的研究方面成绩显著。Levelt将交际中讲话人的意图作为执行语言计划的开始,因此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实施言语行为并达到预定的目标状态,他就必须首先对意图进行编码。这就涉及到“思想信息向言语计划的转化”或“言语计划的制订”过程了。言语计划的制订包括“宏计划的制订”和“微计划的制订”。宏计划的制订包括“计划的出发点和依据”、“语篇计划的制订”和“宏计划的信息资源控制”。在这方面,尽管Beattie(1980)提出了“信息传达周期与连贯语段的关系”并强调讲话人的言语行为呈新的信息传达目标新的信息加工周期新的连贯语段的模式,但Levelt则认为,如果一个说话人的注意力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波动,这些波动只有在宏计划起作用时才会导致轮换。在言语计划的执行的研究方面,“言语的肌动控制研究”和“自我监察”是讨论言语产生的两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言语的肌动控制主要是指语言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发音控制。发音包括词语音素的重读或弱读,还包括升调和降调。此外,语速也是言语肌动控制的研究对象。在言语计划执行过程中,自我监察是一种心理行为。讲话的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时常按照语言和社会标准对自己的言语进行监控。Levelt(1983)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我纠正”(seif-repair)。“自我监察”或“自我纠正”包括3个内容:一是发现言语失误;二是自行打断话题;三是插入新的语言内容。对此,Levelt(1983)将描述具体颜色的语言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证实了“自我监察”过程中的发现错误中断话题纠正话语的“自我纠正”模式的必然性。在“言语产生模型”的研究方面,Fromkin(1971,1993)提出了“话语生成器模型”,从而把言语产生分为6个阶段。尽管Garrett(1975)对Fromkin的“模型”多次作了补充,但Fromkin的“模型”已经成为言语产生研究领域中的一大“概念化”的突破。然而,就在Fromkin(1971)提出其“话语生成器模型”之后的不久,Dell(1985,1986,1988)、MacLay(1982,1987)和Stemberger(1985)等人提出了与“轨迹模型”相一致的“并行模型”。从而使言语产生模型的研究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派别:串行模型派和并行模型派。

3.有关语言习得的研究及研究成果

“语言习得”是一个老的话题。在这方面,Fodor(1975)、Piaget(1926)、Whorf(1956)、Halliday(1977)、Brown(1958)、Chomsky(1968)、Lenneberg(1967)、Skinner(1957,1969)和Brunner(1966)都是来自心理学和语言学并共同从事“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一代大师。直至今日,心理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面仍时常提及上述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作过的研究,特别是Skinner的“刺激—反射”或“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主义理论和Piaget的“认知主义”理论,在当今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仍占有一席重要领地。

近30年来,出现了一大批研究“语言习得”理论的心理语言学家和学者。他们包括:Barrett(1995)、E.Bates(1976,1979,1995)、J.B.Cleason(1989)、R.N.Bernstein(1986,1987,1988,1993,1995)、L.Bloom(1970,1973,1991)、P.Bloom(1990,1993,1994)和B.MacWhinney(1978,1985,1991)等人。在他们当中,Barrett曾在1963年发表文章,专门论述儿童早期词汇的发展过程。然而,Bates(1976,1979,1985,1995)则从语用知识的获得、儿童认知与交际、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假设、个体区别与语言发展等角度探讨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Cleason(1998)在其《心理语言学》(第二版)一书中则从发展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和儿童言语感知的发展过程。R.N.Bernstein是心理语言学在儿童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著述颇丰的人。仅在1984~1995的11年间,他就发表了6篇专门讨论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学术论文。除上述外,L.Bloom(1970)、P.Bloom(1990a,1990b,1993,1994a,1994b)分别从“语法与语义的连接”、“儿童的无主语语句”、“语言发展的语法连续性”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和决定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P.Bloom是研究儿童晚期词汇发展的专家。他不但在语言对比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在儿童语言句法特征的研究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儿童语言中的句法区别”一文中提出“句法与语义映射”理论,为以后心理语言学在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参考。

六、心理语言学发展前景展望

纵观目前美、德、俄、中等国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尽管德国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学者(如JohannesEngelkamp)、前苏联的Vygotsky和Leontiev、我国的桂诗春等人均从各自母语(德语、俄语、汉语)的角度探讨了心理语言学中相关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都仍是基于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以英语为研究客体所做的工作,而超出美国心理语言学研究框架的研究尚不很明显。特别是在“心智本质”和“语言理解”关系的深层研究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首先,以“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学习者语言行为的差异为例。英美人在单词和语句的理解方面,其信息加工和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方式与其他国家学习英语的人的理解过程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仅以对TheAmericanDream这一名词词组的理解为例。英美人听到这个词组时脑海中出现的“概念连接”或“意念联想”与中国学习英语的人的脑海中所出现的“连接”或“联想”就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如果有人说“这是因文化差异而致”的话,那么“文化”又是怎样影响人的语言理解呢?我们再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所关心的“词素换位”或“词语换位”的现象为例。在英美人的言语中,他们有把carpark说成parkark的,但中国人就很难犯这样的“错误”。这又是为什么呢?看来,要解释这些现象,心理语言学家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二,语言感知、语言产生、语言理解均同语言习得紧密相关。我们知道,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母语同是英语,然而,澳大利亚人讲的"Icometoday"常被美国人听成"Icometodie";北京人讲的“旮旯儿”很多南方人也听不懂,这是为什么呢?这不但牵涉到“语音”和“方言”的研究,同时也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发展的空间。赵元润先生是研究方言的大师,伍铁平是研究“模糊语言学”和汉语词源的大师,但心理语言学虽在言语感知的研究方面提到过“模糊逻辑模型”(FuzzyLogicalModel),但尚未就“模糊语言”的习得和感知作深入的探索。要说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这不能不算是另一个“用武之地”。

第三,人类的“行为语言”有同有异。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初次来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一见到中国人早上在大街上锻炼身体时打“太极拳”就认为中国人在准备“打仗”呢?此外,“哭”和“笑”也是语言,而且也是各文化几乎都在使用的语言形式。那么,人们是如何学会使用和理解这类的“非文字语言”的呢?为什么“点头”的动作在绝大多数的国家意指“同意”或“赞同”,而在有的国家则表示“不同意”或“不赞同”呢?这无疑也为未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

第四,心理语言学很多的研究成果具有指导语言实践、语言分析和语言研究的很高的“应用”价值。比如:心理语言学在“心理词汇”的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激活”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就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但遗憾的是,心理语言学家们尚无暇顾及对其理论应用价值进行宣传和推广。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二语教学 二语输入 学习动机 个体差异 二语文化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一门学科。它的许多研究成果在二语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对心理语言学做了简单介绍;在第二部分,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笔者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心理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贡献。

一、心理语言学简介

心理语言学是基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以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人们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儿童怎样习得母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何建立心理语言学的计算机模型。作为一门仅有几十年历史的边缘性学科,尽管它的某些理论和观点尚不成熟,但它的有些研究成果确实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

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二Z教学领域的应用

在充分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从二语输入、学习动机、个体差异和二语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心理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1.二语教师应提供给学习者“可理解的并有一定难度的、真实的并预先调整”的二语输入。首先,二语输入应是可理解的并有一定难度的。就“可理解”而言,为了使学习者有效地习得二语,二语输入的内容应尽可能被学习者理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的输入假设理论把“可理解性”作为有效输入的一个重要特点。该理论认为,“learners acquire language as a result of comprehending input addressed to them”(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270),即学习者主要通过理解语言输入来实现语言学习。就“一定难度”而言,有一定难度的语言输入也是必要的。Krashen 的输入假设理论中提到了“i +1”理念,即“the language that learners are exposed to should be just far enough beyond their current competence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most of it but still be challenged to make progress. Input should neither be so far beyond their reach that they are overwhelmed, nor so close to their current stage that they are not challenged at all.”(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270),意思是学习者接触的语言应该恰到好处地在他们现有的语言水平之上,一方面使他们能理解大部分语言输入信息,另一方面语言输入信息对学习者是要有挑战性的,以给他们提供进步的空间。换句话说,语言输入既不能超越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以至于他们无从下手,又不能过于接近他们现有的语言水平而失去挑战性。任何过难或过易的二语输入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二语学习。

其次,真实的并预先调整的二语输入也是必要的。一方面,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真实的语言输入能使他们感受真实的语言场景。正是在真实的语言场景中,真实的语言交流才会发生,真实的语言运用才会展现,同时,语言背后真实的文化才会体现出来。一部分二语教师把二语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对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讲授,而忽视二语的真实运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考虑到母语和二语的差异性以及真实语料的难度,真实的语料必须经过调整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因此,预先调整的语言输入(premodified input)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即要“根据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事先对语言材料进行精细调整”(语言学教程,266)。这种语言输入既具备真实语言输入的特点,又能满足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的需要。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中使用的听力材料为例,这些语言材料就属于真实并经过预先调整的二语输入。“真实”体现在,这些材料是由英语母语者来呈现的,具有英语原汁原味的特点;“预先调整”体现在,听力材料的速度、篇幅、内容、词汇和句式的难易度都是经过调整的,速度慢于真实的英语语速,篇幅控制在高中生能承受的范围,内容尽量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词汇和句式的难易度和他们实际的英语水平相当。

2.培养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大类。对于大部分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学习动机。这意味着他们仅仅把二语学习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如二语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就业,出国等。Gardener和Lanbert也把这种动机称作工具型动机。对于另一部分二语学习者来说,二语学习的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即他们学语的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求知欲、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因素,这些都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学语。

作为二语教师,应同时培养学习者的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通过二者的有益结合和互补作用,来推动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对此,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和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参考性建议。首先,二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者对二语学习的兴趣,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其次,二语教师应把交际作为学语的最终目标,并体现到平时的教学中,使二语学习变得活跃起来,而不应局限于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教授,忽视二语的语用功能。最后,二语教师应向学习者指明学语的社会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跨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学习者能掌握一门二语变得尤为重要。二语既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能更好地以它为工具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

3.充分利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心理语言学认为,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格、性别、能力、认知风格等,也会对二语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O的。作为二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差异,促进它们对学习者二语学习的推动作用,抑制其阻碍作用。基于文献和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关于如何利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建议可以借鉴。首先,二语教师需意识到个体差异在二语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其次,二语教师不妨充分利用有利的个体差异,合理处理不利的个体差异,从而形成合力,促进二语的有效学习。比如,如果一个学习者擅长语言知识记忆,教师不妨帮助他充分挖掘这方面的优势。反之,如果一个学习者不擅长语言知识记忆,教师可以提供给他这方面专门训练的机会。

总之,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二语教师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有利差异,克服不利差异。

4.促进学习者基于二语文化的二语学习。培养学习者的二语文化意识,也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一个方面。在每种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背后,都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对二语的学习必定会涉及对二语背后文化的涉猎。这种涉猎将有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对二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使学习者认识到同一个字、词或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在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时候需要基于文化含义去理解同一个词或短语的不同含义。以“green”为例,

1. Wait for the light to turn green.

2. The new trainees are still very green.

3. When I got the well - paid job in a foreign company, my friends were somewhat green with envy.

在句1中,“green”取其基本含义“绿色的”。然而,在句2中,“green”的含义是“不成熟的;缺乏经验的;幼稚的”。因此,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这些受培训的新学员还不成熟。如果学习者仅仅从其基本含义而不是英语文化含义去理解“green”,整个句子就被误读了。在句3中,通过句子语境“When I got the well - paid job in a foreign company”和单词“envy”,学习者能很容易推断出这句话的意思,即我在一个外企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我的朋友们有点儿忌妒我。“green with envy”在英语文化中的含义是“嫉妒的,眼红的”。总之,有时候二语学习者需依托整个二语文化去理解一些字、词和短语的特殊含义。

另外,有的句子和段落的理解需依赖二语所在国家的历史知识和风俗传统知识,背其道而行,理解将是遥不可及的。例如,以下是关于英语传播的一个段落。

4.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about five to seven million people spoke English. Nearly all of them lived in England. Later in the next century, people from England made voyages to conquer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because of that, English bega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段落,学习者不仅需要读懂字面意思,而且要具备英语传播的相关历史知识。据历史记载,17世纪,英国人开始通过航海征服世界其它地区,英语也被随之带到了这些地区。换句话说,正是英国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征服行为促进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了解了这些历史知识,学习者就能清楚地理解这个段落了。

三、结论

总之,心理语言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二语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论文将这些应用归纳为四个方面:二语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并有一定难度的、真实的并预先调整的二语输入;培养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充分利用个体差异;促进基于文化的二语学习。然而,本论文尚不能详尽心理语言学在二语教学领域的全部成就。因此,对该话题的进一步研究仍是非常必要而且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5-266.

[3]胡壮麟.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0.

[4]王福祥,周小成.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外语教学的一点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5]韩冰.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心理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4.

[6]查巍.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

[7]保惠红.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8]李绍山,李志雪.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心理语言学不仅为语篇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依据,更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的有力依托。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探讨最为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语言学理论是他们进行研究的依托,而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进行的深入研究更是值得重视,从该角度揭示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使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更快更好地确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佳模式。

一、心理语言学与阅读

“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简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其中包括言语感知、词汇提取、句子加工和语篇理解。而阅读正是将这四个过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体现。

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 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四个方面。马斯伦(marslen)和威尔森(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激活”理论。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 too warm 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四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 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

“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语篇记忆的研究和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 提出的“上指”(anaphora) 和“下指”(cataphor) 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语篇信息的“已知或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 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由以上的语言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分析中不难看出,“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语言活动”。 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man)还曾把阅读的心理语言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或修正”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一个彼此相联的、周而复始的理解、消化和表达的循环过程。他所阐述的阅读心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互相作用的过程。

语言学家威德森(widson)教授1979年曾指出,“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他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的重要性”,“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四方面意义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那就是认字、释义、思考和贯通。” 这其实正是心理语言学观点对于阅读的总结和概括。归根到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语言活动,通过赋予文字符号以意义,来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往往把这种阅读活动认为是“视觉的谈话”,是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未谋面的交流。

纵观有关语言学家对阅读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不是读者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从阅读材料中了解到不曾了解过的东西,也并不是仅仅辨认出文字即可;相反,阅读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主动过程。读者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运用其所学的语言知识、文体辨认能力、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已获得的阅读技能,来充分调动视觉、记忆和想象力等各种思维能力的积极活动者。因此,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读者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论、记忆,达到最后理解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依据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特点的研究,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诸多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运用的方法,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过多的讲解及其他的语言活动来代替学生自己阅读的心理过程。单纯的老师讲解、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能投入更多的机会来实践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因此违背了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他们必定要经历从“非自由阅读阶段”到“自由阅读阶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同时不仅要注重精读课的教学,也决不能忽略泛读和快读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通读、略读、查阅、评读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符合心理语言学模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经历阅读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2、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语境将会直接影响他自己要说的话和对对方所讲的话的理解与解释。如果学生缺乏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掌握,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首先把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本课文中呈现出来的背景信息解释清楚,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的,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的,扫清阅读理解中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弄清历史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3、鼓励学生提高自身潜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把零星的信息升华为概念,也就是将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理解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外语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所掌握的文化背景和外语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各种信息。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并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加强从语篇水平上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辨证、分析、推论及综合理解的能力。

4、积极创建语境,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语境对于将文中信息作为语篇理解的线索,综合运用阅读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语境,是指找出篇章的理解所依赖的各种语内境,把握篇章内新的语义联结网络。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体现在段落与文章中心、段落与段落、句子与段落中心、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将此种语境的建构程序运用在课内外的阅读训练中,例如,如果学生掌握了可根据阅读材料上下文的信息及词的前后缀来猜测词义这一阅读技巧的话,就不会因一词的障碍而使阅读的内容支离破碎、无法理解。在语境中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可以达到获取不同信息的阅读目的。

5.、以阅读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所能培养的英语应用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即“读”的能力。而资深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学者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道理,即英语运用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技能的体现。只有将听、说、读、写、译之技能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才能体现语言之娴熟,其中各项技能本身无一不体现了将人类的各个生理感官系统功能相结合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割裂开,应以阅读技能为切入点,综合并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语言学从理论方面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提供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从实践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给予了重要启示。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加入到研究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影响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滕玉梅,薛亚红.以心理语言学为依据探讨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1).

[2]郭??对于大学生英语阅读状况和语境利用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7).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校都是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训练。直到近年来.听说能力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点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里就有所体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听力理解分数的比例由原来的25%增加到35%,这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旨在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一、理论支撑

?1.心理语言学概述

?心理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研究语言行为中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涉及人们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言语产生、语言习得和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课题。

?2.听力理解简述

?听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认知和加工的过程,不同的听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语言学家将听力理解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上而下”(top一down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模式以及“互动”(interactive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往上一个层面发展,下一层面的处理不会受到上一个层面的影响。例如语音的辨认不会受到词汇、句法和话语层面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模式则相反,上一层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下一层面的处理。例如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人们对词的辨认。“互动”模式是指听者把听力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听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既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又要借助长时记忆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来对听力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从而理解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英语教学法

?我国外语教学思想观念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途径到交际途径的变革,对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场变革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外语教学效果。自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以来,英语教学研究受不同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流派,各种教学法流派都根据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来决定语言课堂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英语教学研究依据“所教等于所学”的思路,即相信发现某种最有效的教学法,英语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过程中,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研究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条新路。

?2.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困难

?1)听辨能力薄弱。听辨能力是指学习者把听到的连续言语信号分解成语言单位并获得有意义的词语的能力。学生听辨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词汇层面上的辨认和句法层面上的辨认。

?2)语篇理解能力薄弱。语篇理解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所听到的话语或篇章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它主要包含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主题大意,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理解,它是听力理解的高级阶段。语篇理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

?3)听力策略薄弱。心理语言学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识别、记忆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听者能够积极主动采用一些听力策略,会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提高。然而学生普遍忽视或不善于使用听力策略,主要表现是:(1)听前不善于用所给的信息比如标题、听力理解问题、所给选择答案等对所要听的材料积极地进行预测的信息来缩小注意的范围;(2)在听的过程中忽视记笔记的重要环节,往往是听完一些内容很快就忘了,尤其是一些重要内容和细节;(3)在听力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句,一旦遇到听不懂的词就会“卡壳”,大脑里总是想着前面没有听懂的词的意思,而不能专注于对不断更替的语流的听辩和理解;(4)在听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积极地利用联想调动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即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帮助理解。

?三、评述及展望

?心理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言语理解的过程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对意义构建的过程。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心理语言学家们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进行了积极的预测、筛选、释义和总结等一系列的心理加工。如果我们能预测说话人下面要说的话包含有重要信息,我们则会集中注意力去听,对要听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预筛选,从而大大减轻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因而,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顺应这一自然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理解受到记忆力局限性的制约。人类的工作记忆有两个功能: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当语言理解任务繁重时,工作记忆的运作势必减速,导致部分加工出来的信息被遗忘或扰。为此要提高记忆效率,朱放成(1999)认为,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听力思维时效性与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和信息作用的时间相关,如听力反应时间,信息变化速度,信息熟悉程度等因素。唐健安(2002)进一步从人脑信息加工理论阐述了听力理解的过程,提出提高听力的方法:(1)提高感觉记忆的能力,熟悉句型;(2)提高长时记忆中信息量。之后,陈吉棠(1997,1999,2002,2005)又多次研究了记忆与听力的关系。他认为,在语言收听过程中,瞬时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形式中容量最小的,为此,短时记忆的特征要引起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并应有效利用速记来增强记忆。

?过去对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其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而与学习主体(学生)相关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则相当低。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趋势是研究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将重点放到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的研究。进而,研究的重心要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转向学习者主体,特别是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为听力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需要,也是提高他们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有责任努力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而利用心理语言学及其他相近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来协助教学。可以明确教学和练习听力的目的性,增加有效性,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1.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9 2.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39)

?

?参考文献:

?[1] 赵秋野.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5

?[3] Michael Garman,心理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展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邹琼.大学英语教学论.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 言语失误 语用学

一、引言

言语失误(speech errors)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在使用口头表达进行交际时,由于紧张,受到压力而产生的不合语法或句法的非正常言语。对言语失误的科学分析始于上世纪7O年代早期Fromkin(1971)所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特异话语的非特异性质》(The Non―anomalous Nature of Anomalous Utterance)。文章探讨了怎样使用“言语失误”建立语言论据,观察语言单位在言语产生中的作用,并阐释关于言语产生的数据主要来自对言语失误的观察。Mefinger和Mayer(1895/1978)首先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言语失误。我们对言语失误的概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后,不难发现周围环境中口误的广泛存在,Fromkin & Rodman(1978:165―166)曾断言:“说话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口误。”Gamhan等人的数据更表明,一个保守的估计是平均每1800个词中就会出现一个言语失误。

Meringer & Mayer(1895)关于言语失误的首部心理语言分析论著附有8000余例错误个案,随后Freud(1901)的专著也相继问世,并成为对言语失误进行心理处理的经典著作。研究正常言语的Hermann Paul(1880)、Georgvonder Gabelentz(1891)和Otto Jesperson(1894),以及研究脑损伤病人所犯口误的学者Delbmck(1887)等,都更早涉及口误这一领域。Fromkin迈出了更大胆的一步,将错误系统同包括生成语法在内的语言综合理论联系起来,构筑一个行为模型“话语生成器”,将语言放入一个简单而又有说服力的心理体系。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莱特(Garrett 1988)和卡特勒(Curler 1980)有关“词缀”和“功能词”在旬中“换位”现象的分析为基础,探究言语失误的规律、成因、特征及言语产生的过程。言语失误产生的原因及规律性特征一直是语言学界和心理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讨论的言语失误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主要集中在儿童语言习得和失语症上(高素荣,1993;崔刚,1994;王德春等,1997;罗倩等,2000)。这些研究基本上属于“语言习得”和“神经语言学”的范畴。

二、言语失误的类型

Clark等(1977)从大量的英语言语失误数据中经分析归纳列出九种类型:停顿(分有声,无声)、重复、开始失误(分重复性,非重复性)、改正、感叹词、口吃、失言和口误。Gamham(1985)提出七种,Carroll(1994)专门针对失言、口误又提出八种类型:转移(shift)、倒置(exchange)、提前(anticipation)、延缓(perseveration)、增加(addition)、减少(deletion)、代替(substitution)和混合(blend)。

总的来说,言语失误的类型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区分。

1.从言语表达形式看,语言失误包括重复、重复性开始失误、不重复性开始失误、改正、感叹词、口吃、无声的停顿、有声的停顿、失言(包括转移、倒置、提前、延缓、增加、减少、代替、混合)等。

(1)无声停顿。指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停顿并且沉默不语。例如:Turn on the stove/heater switch.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言语失误例如:请把书递给我。

(2)有声停顿。指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停顿,停顿时词和词之间有ah,eh.例如:Turn on,uh,the heater switch.汉语中这种类型言语失误叫做口头禅。例如:那个,请把书,嗯递给我。

(3)重复指说话人在说话过程重复句中一个或更多的词。例如:Turn on the heater/the heater switch.汉语中的例子如下:请把书,把书递给我。

(4)重复性开始失误指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改正失误时,重复被改正的词前面的一两个词。

(5)非重复性开始失误。指说话人在说话过程改正失误时,不重复被改正的词前面的词。例如:Turn on the stove/heater switch.

(6)改正。指说话人在改正失误时,还加上一些插入语,如,I mean,or rather例如:Turn on the stove switchI mean,the heater switch.汉语中相应的语误如:请把笔,我是说把书,递给我。

(7)感叹词。指说话人在改正失误时,还加上一些感叹词,如,oh,well.例如:Turn on,oh,the heater switch.

(8)口吃。指说话人断断续续的言语。例如:Turn on the h- h- h- heater switch.

2.从话语内容看,就有导致意义的变化的言语失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讲错了话”。

3.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次看,即从言语单位区分。言语失误包括音段、语音区别性特征、音节、重音、语素、词、语法规则和短语等上的言语失误。

4.从语境条件看,一些不符合交际双方时间、地点、情景、对象、身份等语境条件的言语是一种失误。

5.从文化方面看,由于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或习俗,在交际过程中往往犯交际性错误,即某些话语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错误,但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却令人难以接受,这类不合符语境的言语也是一种失误(桂诗春,2000)。

三、语用学上的言语失误

在语用学方面,许多语言学家是从引起言语失误的原因,分为心理认知原因、社会交际的原因、语言能力水平的原因,但语用学比较重视言语失误产生后,听话者对失误的态度,以及言语失误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言语失误产出后,有时不仅可以使尴尬变成一种幽默,而且可以熏染幽默的气氛,说话者有时可以故意产出失误,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数学课上,老师正在教学生方程式转换,讲道:“同学们,我要变形啦!”学生哄然大笑。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之所以笑,是因为老师把我要给方程式变形说成我要变形,老师明显犯了言语失误。这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使得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味,这样老师的言语失误就有了渲染教师气氛的作用。

四、心理语言学与语用学在言语产出研究上的异同点

两者都从心理认知方面对人们产出言语失误进行分析,但心理语言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言语产出的内在结构进行分类,而语用学侧重点则在言语产出发生后说话者两者的态度。对于言语失误,以语用学分析原因时,也是侧重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视角进行分析,也就是讲,语用学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即以言行事。人们在进行言语行为时,是有一定目的的,即便是言语失误也是有一定的意图。在分析言语失误时,两者都是采取个案分析方式,采取收集数据的方式。

五、对言语失误的弥补措施

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通过两种手段让学生采取弥补机制。第一种是非言语提醒。即利用眼神、手势、笑声、和咳嗽等非言语手段提醒说话者。第二种是言语提醒自己去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意识到言语失误。第三种应该营造轻松的言语环境,避免学生因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而产生言语失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来说,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自动地纠正言语失误。此外,在言语交际中,教师应强调语境在语言理解及言语输出方面的重要作用。

2.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当学习者接触到新的语言材料时,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现有水平和相关语境的帮助下理解其中所含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对学习者来说,重复容易的材料是必要的,但重复多了容易让人感到乏味和枯燥,甚至收效甚微。太难的语言材料难以让大多数学习者扫除障碍,也不会有太大收效。因此,输入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准确的、规范的,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能使学习者便于了解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模仿、套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失误,在使用礼貌原则时,要更理解对方话语中的隐层含义,要随机应变。

参考文献:

[1]Carroll,W.D..Psychology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Clark,H.& Clark,E.Psychology and Languag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nvanvich.1997.

[3]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季益广,孙刚.中国大学生英语言语失误研究[J].Journal l of Nanjing Higher Finance College ,2002(3).

[8]王德春.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听力理解 听力教学

?一、理论支撑

?1.心理语言学概述

?心理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研究语言行为中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涉及人们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言语产生、语言习得和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课题。

?2.听力理解简述

?听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认知和加工的过程,不同的听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语言学家将听力理解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上而下”(top一down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模式以及“互动”(interactive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往上一个层面发展,下一层面的处理不会受到上一个层面的影响。例如语音的辨认不会受到词汇、句法和话语层面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模式则相反,上一层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下一层面的处理。例如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人们对词的辨认。“互动”模式是指听者把听力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听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既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又要借助长时记忆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来对听力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从而理解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英语教学法

?我国外语教学思想观念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途径到交际途径的变革,对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场变革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外语教学效果。自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以来,英语教学研究受不同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流派,各种教学法流派都根据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来决定语言课堂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英语教学研究依据“所教等于所学”的思路,即相信发现某种最有效的教学法,英语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过程中,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研究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条新路。

?2.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困难

?1)听辨能力薄弱。听辨能力是指学习者把听到的连续言语信号分解成语言单位并获得有意义的词语的能力。学生听辨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词汇层面上的辨认和句法层面上的辨认。

?2)语篇理解能力薄弱。语篇理解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所听到的话语或篇章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它主要包含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主题大意,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理解,它是听力理解的高级阶段。语篇理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

?3)听力策略薄弱。心理语言学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识别、记忆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听者能够积极主动采用一些听力策略,会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提高。然而学生普遍忽视或不善于使用听力策略,主要表现是:(1)听前不善于用所给的信息比如标题、听力理解问题、所给选择答案等对所要听的材料积极地进行预测的信息来缩小注意的范围;(2)在听的过程中忽视记笔记的重要环节,往往是听完一些内容很快就忘了,尤其是一些重要内容和细节;(3)在听力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句,一旦遇到听不懂的词就会“卡壳”,大脑里总是想着前面没有听懂的词的意思,而不能专注于对不断更替的语流的听辩和理解;(4)在听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积极地利用联想调动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即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帮助理解。

?三、评述及展望

?心理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言语理解的过程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对意义构建的过程。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心理语言学家们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进行了积极

的预测、筛选、释义和总结等一系列的心理加工。如果我们能预测说话人下面要说的话包含有重要信息,我们则会集中注意力去听,对要听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预筛选,从而大大减轻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因而,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顺应这一自然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理解受到记忆力局限性的制约。人类的工作记忆有两个功能: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当语言理解任务繁重时,工作记忆的运作势必减速,导致部分加工出来的信息被遗忘或扰。为此要提高记忆效率,朱放成(1999)认为,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听力思维时效性与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和信息作用的时间相关,如听力反应时间,信息变化速度,信息熟悉程度等因素。唐健安(2002)进一步从人脑信息加工理论阐述了听力理解的过程,提出提高听力的方法:(1)提高感觉记忆的能力,熟悉句型;(2)提高长时记忆中信息量。之后,陈吉棠(1997,1999,2002,2005)又多次研究了记忆与听力的关系。他认为,在语言收听过程中,瞬时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形式中容量最小的,为此,短时记忆的特征要引起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并应有效利用速记来增强记忆。

?过去对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其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而与学习主体(学生)相关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则相当低。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趋势是研究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将重点放到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的研究。进而,研究的重心要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转向学习者主体,特别是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为听力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需要,也是提高他们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有责任努力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而利用心理语言学及其他相近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来协助教学。可以明确教学和练习听力的目的性,增加有效性,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1.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9 2.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39)

?

?参考文献:

?[1] 赵秋野.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5

?[3] michael garman,心理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展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邹琼.大学英语教学论.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听力理解 听力教学

?一、理论支撑

?1.心理语言学概述

?心理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研究语言行为中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涉及人们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言语产生、语言习得和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课题。

?2.听力理解简述

?听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认知和加工的过程,不同的听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有着不同的理解。心理语言学家将听力理解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上而下”(top一down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模式以及“互动”(interactive processing)模式。“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往上一个层面发展,下一层面的处理不会受到上一个层面的影响。例如语音的辨认不会受到词汇、句法和话语层面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模式则相反,上一层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下一层面的处理。例如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人们对词的辨认。“互动”模式是指听者把听力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听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既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又要借助长时记忆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来对听力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从而理解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英语教学法

?我国外语教学思想观念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途径到交际途径的变革,对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场变革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外语教学效果。自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以来,英语教学研究受不同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流派,各种教学法流派都根据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来决定语言课堂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英语教学研究依据“所教等于所学”的思路,即相信发现某种最有效的教学法,英语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过程中,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研究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条新路。

?2.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困难

?1)听辨能力薄弱。听辨能力是指学习者把听到的连续言语信号分解成语言单位并获得有意义的词语的能力。学生听辨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词汇层面上的辨认和句法层面上的辨认。

?2)语篇理解能力薄弱。语篇理解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所听到的话语或篇章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它主要包含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主题大意,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理解,它是听力理解的高级阶段。语篇理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

?3)听力策略薄弱。心理语言学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识别、记忆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听者能够积极主动采用一些听力策略,会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提高。然而学生普遍忽视或不善于使用听力策略,主要表现是:(1)听前不善于用所给的信息比如标题、听力理解问题、所给选择答案等对所要听的材料积极地进行预测的信息来缩小注意的范围;(2)在听的过程中忽视记笔记的重要环节,往往是听完一些内容很快就忘了,尤其是一些重要内容和细节;(3)在听力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句,一旦遇到听不懂的词就会“卡壳”,大脑里总是想着前面没有听懂的词的意思,而不能专注于对不断更替的语流的听辩和理解;(4)在听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积极地利用联想调动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即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有效解读,帮助理解。

?三、评述及展望

?心理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言语理解的过程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对意义构建的过程。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心理语言学家们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进行了积

极的预测、筛选、释义和总结等一系列的心理加工。如果我们能预测说话人下面要说的话包含有重要信息,我们则会集中注意力去听,对要听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预筛选,从而大大减轻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因而,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顺应这一自然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理解受到记忆力局限性的制约。人类的工作记忆有两个功能: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当语言理解任务繁重时,工作记忆的运作势必减速,导致部分加工出来的信息被遗忘或扰。为此要提高记忆效率,朱放成(1999)认为,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听力思维时效性与大脑对信息的反应和信息作用的时间相关,如听力反应时间,信息变化速度,信息熟悉程度等因素。唐健安(2002)进一步从人脑信息加工理论阐述了听力理解的过程,提出提高听力的方法:(1)提高感觉记忆的能力,熟悉句型;(2)提高长时记忆中信息量。之后,陈吉棠(1997,1999,2002,2005)又多次研究了记忆与听力的关系。他认为,在语言收听过程中,瞬时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形式中容量最小的,为此,短时记忆的特征要引起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并应有效利用速记来增强记忆。

?过去对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其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而与学习主体(学生)相关的研究所占的比例则相当低。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趋势是研究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将重点放到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的研究。进而,研究的重心要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转向学习者主体,特别是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为听力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需要,也是提高他们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有责任努力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而利用心理语言学及其他相近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来协助教学。可以明确教学和练习听力的目的性,增加有效性,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1.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9 2.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39)

?

?参考文献:

?[1] 赵秋野.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5

?[3] michael garman,心理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展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邹琼.大学英语教学论.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心理语言学 语言生产 语言理解 二语教学模式

心理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叉学科,其理论的发生完善汲取了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继承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传统,通过多种在线的研究手段研究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的言语信息感知,语法解码和编码,心理词汇存储和提取等,有效地解释了语言处理的各种心理过程,这些恰好为追求双语语码自如转换的对外汉语专业的第二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本文试图结合心理语言学的两大研究方向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主要研究内容,讨论其对外汉语专业的二语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的构建起到的良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心理语言学的相关证据

语言理解一般细分为听辨和理解两个层面。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载体,与现实个体须臾不可分。语言听辨和书面语认辨是语言理解的第一步。肌动模型、合成分析模型以及模糊逻辑模型把听辨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听觉输入--语音听辨--语词辨认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不考虑词汇效应和认知计算。另一类模型包括了交股模型和轨迹模型,认为语音的听辨是自上而下完成的,多种信息源共同发生作用,高层次知识在这一交互式过程中尤其重要。

自然语言理解是对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属性的载体即文字和声音的解码。句子理解和语义理解的多种心理策略似乎遵循了一定原则。句子理解的最小依附性原则和后封闭原则分别强调了新项目和语言节点的关系以及记忆的省力原则。语义分析策略中的模块论和互动论观点颇具代表性,前者指出多种模块协同工作,每一个模块在某一个特定方面起作用。同语言生产一样,语言理解是一项多层面复杂内部加工行为, 包括大量不同信息领域的次级处理手段。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但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当前语言理解研究已不仅局限于反应时研究, 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p)研究能够反映语言加工即时连续的心理过程,已被视作心理语言学意义上的敏感指标,作为直接的实验证据帮助人们完善对自身的认知。应该承认,大部分erp研究都集中在早期微观信息加工阶段, 后期宏加工阶段包括如推理演算、命题整合以及篇章表征等的研究却明显不足, 可以期待将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同眼动(eye movement, em)技术的结合,弥补了反映速度同词汇加工和语义加工常速有异的不足,该研究对二语教学的相关方面都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语言理解理论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两类语言感知模型给二语教学模式建立的启示是:对比汉语基础突出的学习个体,更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增加纠音练习的频率,帮助养成正确的语音器官使用习惯,增强其熟练程度。同时,增加阅读量将有益于二语学习者的整体认读能力和词汇辨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加速内化的认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心理词汇提取时间。

从语言生产角度来看,弗洛姆金以及莱维尔特提出的语言生产模型以及各种语言流利性研究相关成果为双语对比教学研究提供了极大帮助。语言生产模型研究探讨智力、迁移和学习策略等言语产生的内在机制问题,观点之一就是儿童早期过早介入二语学习可能影响母语的习得,妨碍其思维能力以及包括像数学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尽管有些语言发展的论断不足,但实验证明,成人外语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将会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虽然两种语言间的相似度决定着二语学习的速度,而且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以及语音系统方面差异巨大,但语言的共性是与生俱来的,如语言产生过程中存在的语义加工和语音加工两个序列过程,先语义后语音编码等实验数据(余林 舒华,2001:44-48)无可否认。同时,二语习得的进程同语言学习者的个体认知固然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优良的外语教学模式必然可以培养学习主体的学习策略和综合认知能力以及后续的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交际策略,帮助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包括其逻辑归纳,记忆和言语的自我监察能力提升等。baars, motley和mackay(1975)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这样,即使在双语差别巨大的情况下,汉语言能力较强的学习个体的语言认知和交际策略是在语言学习的高语境中持续进行的,丰富的母语知识图式定将有助于二语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习者的双语促进效应,避免和减少干涉现象,在语言的高级应用阶段帮助学生

掌握语言交际策略,利用如口笔译,写作等多种课型,借助如社会实践,媒体,图书馆等手段和形式,积极丰富自身的中西世界知识,培养综合认知能力,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重视多种学习成效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帮助合理调控教学工作重心。心理语言学认为,增加词频刺激可能影响双语心理词库在高级阶段的互动,二语心理词库在言语使用者持续的词语内化过程中为现实的话语交际所用,这种动态属性会历时地渐由从属型(subordinative)向双语存储的复合型(mixed)转变,而这正是母语熟练者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优势所在。

二、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讨论

经过近40年的发展, 对外汉语专业构建起了由语言知识和技能、文化知识、经贸知识、汉外翻译等几大课型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外语课程设置从最初一两门发展为包括精读、(视)听说、口笔译、写作在内的近十门课程,有力支撑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一背景下,集理论的谨严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本科英语教学模式亟待建立。创建一种新教学模式,除了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以及评价体系等构成要素以外,科学的理论依据尤为重要,它将从根本上指导特定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与学各要素有机地结合成为稳定的新型关系,并使之成为被验证的样板形式(萧好章王莉梅:2007)。结合上述心理语言学理论和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下面本文将进一步从教学模式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宏观地探讨关于该专业本科英语教学模式合理构建的可能路径。

首先,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及专业二语学习的工具性目的,以双语词库通达研究为理论指导。对外汉语专业二语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汉语基础和文学文化基础,较强的汉英口笔译能力,较系统掌握汉英翻译、中外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科技教育、文化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有人甚至提出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文化人才”培养上。以华东师大为例,外语必修课程设有精读、听力、口语、写作等,选修课程包括泛读、视听说、报刊、英美文学、英美文化、口译、专题讨论等。不难看出,汉语的推广或文化的通达都是以良好的外语能力做为保障的。

其次,在操作程序上须注重个体的语言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具体任务在多种教学活动中调动参与的最大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在教学模式确立之初,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教材改革须立足于汉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归宿以及学科的独特的文化性特点,力推一批熟谙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双语能力较强的师资和文化型专才完善教材体系,借此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合理化课型和课时分配,多开选修课讲座课,激发二语课堂热情。

第三,在实现条件以及评价体系上,尽管语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不是现成的模式,但它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必须承认,将它应用于模式建立和评价体系等教改活动中时仍需要更多的探索,鼓励在专业内部尤其开展相关实验,历时考察和保证发挥其科学技术的合理性。

三、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英语教学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单一课型和体系分割的多门外语课势必没有合力,心理语言学指导下的外语课统筹化模型可以帮助优化资源配置,便于灵活操作,对于提升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心理语言学语言的研究成果一直都在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语言教师提供着有益帮助,同时,本文论及的二语教学模型的宏观架构还有待在未来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检验。

〔参考文献〕

〔1〕baars,b.,motley,m.,mackay, d.1975.the competing plans hypothesis: a heuristic viewpoint on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speech. in dechert, h., & raupach, m.(eds.) temporal variables in speech. the hague: mouton.

〔2〕david singleton, 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 〔m〕, beijing: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3〕david w. carroll,psychology of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ublishing house. 2000.

〔4〕董燕萍.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余林,舒华.语言产生中词汇加工的时间进程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6〕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2).

上一篇:体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职场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