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试范文

时间:2023-02-23 12:23:15

心理健康测试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1篇

一 心理健康测试的精简运用

虽然教育系统不断在招收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但目前拥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中小学校还是少数,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都为兼职教师。一些非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一些误区。部分学校和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测试,认为对学生进行繁多的心理测试,得出一沓沓厚实的心理测试数据和结果,才能证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热度。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却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心理测试的繁多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让师生对心理健康测试产生误解甚至厌烦。心理测试次数过多,会使测试对象形成练习效果,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时,学校应明确测试的目的,有选择性地挑选测试量表。

二 心理健康测试的准确运用

一些心理健康老师在心理咨询中当需要运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测试来访对象的心理健康情况时,在众多量表中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一些学校,有些教师拿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给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而SCL-90的适用范围为16岁以上的对象,不适合测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量表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MHT量表仅仅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对象,而有些教师又将此量表用来测试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在选择量表时,量表的适用对象应把握好。应加强教师对各种量表的认识和掌握,多参加各类心理测试培训。现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大部分培训针对的是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关于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的认识和操作这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 心理健康测试的规范实施

实施心理健康测试,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健康测试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步骤,非专业老师在测试过程中没注意到测试前的提示语的重要性,或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一些对学生有所影响的行为。这些都会导致测试结果无效或者出现偏离,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受影响的测试结果影响到我们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情况。无效和受影响的测试结果如传达或不慎落入学生手中,则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信息和暗示。在心理测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测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 心理健康测试的有效运用

部分学校响应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测试,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心理健康测试,明白了心理健康测试是什么,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有所收获和经验积累。但是,当心理测试结束后,一切就又归于平静。那些大量的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和结果,并没有被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而是静静躺在档案袋里。心理测试的结束,其实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始。只有充分分析测试的数据,了解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关注部分达到预警线的学生,对从测试中显示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关心和咨询,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测试的作用。

五 心理健康测试的保密原则

心理测试的保密性原则是心理测试乃至心理健康教育能开展下去的重要支柱。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处理方式不恰当,将其随意公开,少则教师之间公布,多则学生之间公布,这样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还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有学校根据测试结果给学生分类、贴标签等,这样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在心理测试过程中,我们提倡保密“三知”原则:心理健康老师为第一知情人,必须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在有需要学生知情的情况下学生本人为第二知情人;在学生有心理问题需要联系父母或者老师且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父母和老师为第三知情人。

六 心理健康测试的硬件保障

传统的纸质测量问卷因统计分析繁琐等原因,已经慢慢被淘汰,现在的心理测试基本以计算机心理健康测试软件为主。部分学校的计算机室的电脑较为陈旧,可供电脑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一生一机的需求量。如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时,只能在一边等待同桌先进行测试。这样的等待也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在测试一半时死机或发生电脑故障,中断了学生的测试,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2篇

方法 对我科35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癫痫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关键词】 SCL-90量表;癫痫;心理测定;健康状况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274-03 中图分类号:R742.1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2.008

Analysis of SCL-90 for mental health test o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LANNinghu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Hechi 54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fe quality.

Methods Mental health of 35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test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 of SCL-90 of normal people.Results The factor scores of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pression, worry, hostility, horror and psychosis of the patients were average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P<0.05 or <0.01).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 total score of SCL-90,total average,number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positive items averagel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or <0.01).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must not be neglected. During medication,all-round psychological care and pertinent intervention can help the mental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Key words】SCL-90 scale;epilepsy;psychometrics

SCL-90量表自1984、1986年引进并建立常模以后,在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癫痫(epilepsy)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不可预测性、不定时性发作,需要长期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同时,长期以来社会人群对癫痫的偏见、歧视等均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往往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癫痫的发作,并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5例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有助于调适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35例癫痫患者,入院时均经CT确诊,其中男26例(74.3%),女9例(25.7%);年龄16~56岁,平均(44.6±10.22)岁。病程1个月~32年,平均6.7年。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4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6例。发作类型:复杂性发作19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6例。

2.方法 对入组患者,应用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与正常人的常模SCL-90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量表发放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达100%。

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癫痫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采用t检验,假设检验显著性水准设为0.05。

结果

1.癫痫患者SCL-90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癫痫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见表1。

2.癫痫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均分与常模比较 癫痫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讨论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已在精神医学临床、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Derogatis报道其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0.01),表明此表具有较高的真实性[1]。上海量表协作组研究亦表明其有效性。SCL-90量表内容量大,反应症状丰富,能较正确评估患者的自觉症状。其内容包括90个项目分为5级评分(从0~4级),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此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共10个因子,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个项目总分除以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1.癫痫患者SCL-90评定 我科通过对35例癫痫患者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常。本组患者除强迫和偏执(P>0.05)外,各量表分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P<0.01),敌对、精神病性因子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总均分与正常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这说明癫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成人水平,普遍心理健康水平差。强迫、偏执两个因子癫痫患者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癫痫患者隐藏了自我有关。由于长期受到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癫痫患者大都学会隐藏自我,从而使得这些因子水平上显现不出差异性。

2.癫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种信息渠道的广泛运用,人们获得医学知识逐步增多,对癫痫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癫痫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定时发作性,仍使社会人群对癫痫患者的不认同和排斥,导致患者惧怕参加集体活动及到公共场所,常常处于孤独的状态。癫痫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病情的反复发作,长期持续的服药、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及缺乏医药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家属对其过度保护或关心照顾上的疏忽;由于疾病的影响,学习、就业、求职、婚姻等均受到阻碍,社会的歧视和嫌弃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均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我封闭、自卑自弃,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个性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对刺激反应过大、冲动易怒、敏感多疑、性格孤僻等[2]。也有调查研究发现癫痫患者抑郁的患病率较普通人显著增高[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癫痫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极其重要[4],是治疗癫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积极控制癫痫的基础上及早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社会上大力推广癫痫科普知识,让人们对疾病提高认识,给予患者多一些支持和理解,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癫痫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通过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分析,我科采取以下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情绪,为其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条件。①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给患者发放癫痫健康知识小手册、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宣传黑板报等,培训心理咨询人员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②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或研讨会,为患者提供平台,共同探讨交流相关的心理历程和经验。③设立健康热线,方便患者的咨询;保持出院后的随访工作。④在物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无线短信和网络健康教育。

心理障碍对患者的伤害往往超过疾病本身,严重的心理障碍往往是癫痫的诱发因素并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本文通过采用SCL-90量表对癫痫患者进行心理测定,提示癫痫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强有力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减少癫痫发作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覃 玫,吴霖蒲,黄永新.脑卒中患者心理卫生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08,30(12):1894-1895.

[2]赵亚玲,马现文,魏 琦,等.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133-135.

[3]周晓琳,邱晓平,赵永波.癫痫患者的情感障碍[J].神经疾病与精神,2006,6(2):141-144.

[4]张雪琴.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6,5(4):316-317.

[5]张晓艳,楚平华,李冬梅.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9):72-74.

(收稿日期:2011-03-09 修回日期:2011-05-13)

(编辑:潘明志 英文审校:程家惠)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的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完善高校学风的建设,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了测试卷,针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经行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积极向上,对当前的状况满意,并且为未来努力着。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学风概述。学风,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的风气。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优良的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重大。学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元向上的校园文化,写有振奋精神话语的展板,都对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有所帮助。二是学生管理。完备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奖罚条例,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至关重要。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系统的准则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三是教育载体。学风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载体逐步形成的。这些教育载体涵盖了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等学校生活的多个方面。学生通过这些教育载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整个校园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学习风气。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是绝对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融入集体,进行一系列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害怕被孤立,由此引发的从众心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在打游戏,那么剩下的那个人即使不玩游戏,也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加入打游戏的行列;而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去上自习,都拿奖学金,那么剩余的那个人就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去自习,奋发向上,从而形成一个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如果以一个四人寝室为单位,对于一个活动,其他三个人都不打算参加,那么第四个人即使已经填好了报名表,也会抱着随大流的心理而放弃参加该活动。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如果善加利用,便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向上、严谨、刻苦的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

(三)模仿心理和替代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模仿心理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语言,记住一个大概,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及行为的过程。大学生还未能达到完全的成熟,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产生一个模仿心理。如果一个学校学生作弊成风,老师监考不严,放任学生作弊。那么在模仿心理的驱使下,越来越多内心正直的学生渐渐会走上考试作弊的不归路。而如果一个学校学生都能自我约束,老师监考认真负责,那么即使有作弊心思的同学也会渐渐放弃作弊。由此可见,高校学风建设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约束,只有两者都做到了,才能让积极的风气占领上风,从而使整个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而替代心理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或态度后进行的自我批评,并由此进行一些自我的改变。如果看到别人因为违纪而受到处罚,那么在学生心里便很容易进行自我反省,并记住违纪造成的后果,从此更加谨言慎行;如果看到别人因为成绩优异而受到奖励,那么在替代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使大学生为了获得荣誉而不懈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高校对优秀同学的褒奖,对违纪同学的处罚,很好地运用了大学生的替代心理,对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四)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高校建设的影响。每一个大学的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家庭条件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呈现多样性。

1.优越性与自卑性。有一些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花钱大手大脚,这一行为易在学校引起攀比的不正之风。也有一些大学生成绩优异,对知识的理解较其他的同学快,付出的精力却不一定比其他同学多。以上两类同学往往易形成优越心理,从而在很多事情上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另一些同学或是家境不好,或是成绩不好,往往易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丧失信心,形成自卑心理而低估自己。这两种心理对于优良学风的建设都是有害的,他们很容易使大学生找不到方向,走到错误的道路上。

2.情绪起伏较大。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只能说在不断接近成熟,而并不能真正达到成熟。所以,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产生较大的情绪起伏。有些同学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便大受打击,质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学不好,从此一蹶不振。这类同学由于这一个情绪波动,有可能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有些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得到学校的奖励和同学们的关注,产生骄傲的心理,并从此沉浸在这一次的胜利中,不思进取。这类同学很容易在面对考试失利时转变成第一类同学。

3.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活是我们首次离开父母外出生活的经历。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普遍较强,而离开了父母之后,自我意识得到了增强。很多同学很少为别人着想,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这就引发了同学间的一系列矛盾,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的嫌隙渐渐加深,校内易形成一种不和谐的氛围。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一所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这所学校至关重要,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奖励及处罚制度可以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产生奋发向上的斗志;而完备的管理制度也给教师以约束,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种种效果的叠加,使高校的学风趋于严谨、求实、创新、向上。

(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学风。由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非常重要。学校可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举行定期的讲座,并开设心理咨询室,给每一个内心感到困惑却无处倾诉的学生一个可以随意倾吐心声,困惑得到解答的地方。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迷失的心找到方向,走回到正轨上。同时,学校也可定期进行心理测试,掌握学生心理的最新动态。

(三)利用模仿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应该联系优秀的校友,给在校大学生进行一些成功经历讲座,让同学们对未来充满希冀,拥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辅导员也可以不定期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把一些高效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收获了学习方法的同时也燃起了对优异成绩的向往,从而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形成刻苦治学的学习氛围。

作者:吴昊 刘晓贺 魏乐 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一、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部队是一个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力量,在部队中的军人有着繁重的作战和训练任务,在部队的生活也是受到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部队的生活与我们当前社会的生活可谓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对一些新入伍的军人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上的不适应以及与其原来生活的巨大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有心理问题的军人越来越多,因此部队也广泛的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部队已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但是由于军人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不足等,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开展和落实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下笔者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当前部队已经认识到军人中有一部分存在著心理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基层部队乃至上级部队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一时的,更不是病,只要摆正心态可以慢慢自愈。还有些部队领导认为部队就应当以训练为核心,不愿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而耽误训练时间,因此也不支持官兵在训练时间去进行心理咨询。

(二)专业心理服务人员不足

心理服务是一门专业性的服务,当前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但是在部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却严重不足,有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由卫生干部实施,还有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由思想政治干部实施,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兼职,本职工作的繁忙以及对心理服务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能够为军人提供的心理服务水平也有限。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部队心理服务人员中具有专业的证书,但是缺乏经验,能够分析出官兵心理存在的问题,却也不能给予实际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三)缺乏心理测试专业系统

在心理问题确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往往采用专业的测试系统,虽然当前部队在各个基层单位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室在实际运行中却缺乏科学的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以及相关的测试仪器、设备等,只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问卷,但是这对于军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很难发现和确定,尤其是在对新入伍军人进行心理测试时,由于问卷较多,人力不足,也缺乏系统的分析,难以发现问题所在。

三、完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只有部队领导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相应的支持,因此下至基层部队领导,上至各上级部队领导都要转变观念,加强对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能过分的强调军事训练成果,还要关注广大官兵的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才能提高战斗力。重视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三点意识:一是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岗位上安排专门的人员,改变从思想政治岗位或者卫生岗位人员中兼职的情况,由专门的人员全身心的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广大官兵自身重视起心理健康问题,鼓励他们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及时的进行排解和疏导,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业的人才来实施,因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二是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首先,部队应当拓宽专业人员的招收途径,从军校以及地方高校心理学专业招录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既具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的临床实习经验,到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直接开展工作。其次,积极鼓励本单位卫生人员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专业资格,并积极为他们转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部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拔一部分卫生人员参加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学专业培训,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增加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心理测试是一项基本的内容,但是要想发现和解决部队官兵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进行科学的测试,当前在心理测试方面已经广泛的开始应用心理测试仪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配备心理测试仪器,因此部队应当给予各基层单位经费支持,配备专业的设备。同时,部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引进并应用心理测试和治疗专业的系统,建立统一的平台,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交流,获得上级部队更加专业的心理服务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部队中军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对军人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重要,虽然我们看到当前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遍落实,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要客观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对策加以改进,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作用,为军人为部队发挥稳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志伟,周师军,陈琨等.关于加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J].预防医学杂志,2016,34(2):262-263.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心理普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目的

1、对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全面掌握2007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通过普查,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并为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干预。3、通过普查,进一步强化和改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选择量表及测试程序

(一)量表简介。本次心理普查利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的大学生心理测验系统(6.0版)在学院机房进行,使用的测试量表为“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量表”(简称UPI)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简称16PF)”。

1、UPI:UPI由日本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是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

2、16PF: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卡特尔(R.B.Cattell)教授采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编制的人格测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普查的实施阶段。根据我院现状,此次普查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各系安排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带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全时段现场指导。第一阶段:校历第9周(2007.10.29~11.4),安排新校区的会计系、工商系、电子系、外语系、艺术系新生上机测试。第二阶段:校历第10周(2007.11.5~11.11),安排新校区的信息系、化工系及分院的机械系、物业系、生物系、旅游系、音乐系新生上机测试。第三阶段:校历第11周(2007.11.2~11.14),为前两周未参加测试的学生补测,并安排2007级预科生及部分插班生参加测试。

(三)测试程序

1、登录。参试学生在学院机房上机,从学院主页依次进入“学生处”和“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点击“心理普查”,进入心理健康测试系统。

2、测试。在测试主界面里,学生凭学号在“修改信息”、“用户注册”后“开始测试”,分别点击“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即可进入量表测试。

3、答题结束后,系统将自动交卷,并将答题结果自动保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集中处理测试数据后,可为2007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四)普查完成情况。根据《淄博职业学院2007级新生心理普查实施方案》,应参加心理测试共计99个班级,4,100名学生。截至2007年11月15日上午,实际完成测试4,012人,未完成88人。本次普查有效统计样本4,012个。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UPI统计结果分析。UPI共63道题目,其中最后三个题目为辅助题,主要是了解被测者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治疗,有什么具体咨询要求,不记分。剩余的60个问题中除了5、20、35、50(测伪题)不记分外,其余56个问题做“肯定”选择的记1分,做“否定”选择的记0分。因此,UPI最高得分为56分,最低得分为0分。根据得分情况,划分出三类调查结果:

1、三类结果分布比例(表1)

2、UPI三类结果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第一类结果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在这类学生中,通过进一步诊断确认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没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称为B类学生,该类学生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第二类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但没形成心理障碍;第三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预警筛选(表2、表3)

(二)16PF统计结果分析

1、16特质低、中、高分值分布情况(表4)

2、16个性因素分析。占总样本数的17.7%,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将被列为我院2007级新生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从测试答案中可以反映出这些学生的问题表现(列举5%以上者):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10.61%);对脏很在乎(10.06%);情绪易被破坏(8.7%);思想不集中(8.35%);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7.76%);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7.61%);父母期望过高(7.56%);情绪起伏过大(7.21%);容易被人误解(6.52%);曾经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6.49%);

四、对策与建议

(一)根据2007级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各系的心理辅导站,将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作为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对象,尽快约谈并掌握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

(二)向学生进一步宣传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心灵家园”网站,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向良性发展。

(三)为2007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政法教研室及各系心理健康辅导员等相关教师集中授课,迅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科学看待心理问题,正确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消除心理隐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各系心理健康辅导员及学生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学生班级―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工作平台的工作能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拟定我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预案》。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SCL-90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1.研究目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众多调查研究表明,新生进校后会面临很多的心理压力,易诱发心理问题,新生心理健康对其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为了对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各系(院)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①对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我院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本次测试对象为黄淮学院l6个系(院)的2010级新生,有效测试的总人数为5176人,其中男生2333人,女生2843人,专业涉及中文、外语、社会科学、管理、体育、艺术、护理、计算机、化学、数学、建筑、物理等12个专业。

2.2测量工具。

本次新生心理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道题目计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方面。量表采用5级记分制,“从无”记1分、“轻度”记2分、“中度”记3分、“偏重”记4分、“严重”记5分。因子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在该因子上表现的心理症状越严重。

2.3测试方法。

以系(院)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经过培训的各系(院)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主试,再由这些指导教师向新生说明本次心理测试的目的、意义及测试中需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集中新生统一上机进行网络测试。测试时间为2010年10月10日至2010年12月15日。

2.5测试平台。

本次测试采用北京奥泰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学网络2.0版。

2.6数据处理。

用测试系统自带的功能分析一些基本的数据,再运用SPSS13.5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处理。

3.测试结果

3.1测试结果总体情况。

一般认为,各因子大于2分的为阳性项目,表示被测者在该项中呈现“有症状”;各因子大于或等于3分者被认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按照以上标准,将SCL-90的各因子分所占百分比进行排序,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因子出现中度以上问题的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其他、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所占比例最高。

表1 各项因子得分总体情况

3.22010级新生测试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组、全国大学生常模组的比较

由表2可知,我校新生SCL-90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我校新生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我校新生SCL-90因子得分(除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四个因子)均比较低,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2010级新生测试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组、全国大学生常模组的比较(X±SD)

注:*表示P<0.05,T1表示我校大学生与国内正常人群的T检验,T2表示我校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的T检验。

3.3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的SCL-90因子分得分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男生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比女生高,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比男生高,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的SCL-90因子分得分比较(X±SD)

*表示P<0.05,**表示P<0.01

3.4文、理工科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得分比较。

从表4中可以得知,文、理工科学生在各因子得分上,文科学生均高于理工科学生,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 文、理工科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得分比较(X±SD)

*表示P<0.05,**表示P<0.01

3.5不同学历层次大学新生的SCL-90各因子分得分比较。

从表5可以得知,本科学生的测试得分和专科学生测试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学生的测试得分均低于专科学生测试得分。

表5 不同学历层次大学新生的SCL-90因子得分比较(X±SD)

*表示P<0.05,**表示P<0.01

4.讨论与对策

4.1201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测试结果表明,我校有15.96%的新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一比例较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低②。这表明我校新生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总体水平还是比较好的。

调查结果还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我校新生的SCL-90因子得分比较高,这可能与我省的经济、文化落后有关;而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我校新生的SCL-90因子得分(除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四个因子)比较低,这可能与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

男女生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这可能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对自我的评价不同有关,也有可能与他们对社会的评价、受家庭教育、担当社会角色的不同有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文科类学生的SCL-90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在访谈工作中得知,这与他们所学专业不同导致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敏感性等不同有关,也有是因为文科类专业的实用性比理工类要差这一因素,这个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科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历层次上,本科学生的测试得分均低于专科学生的测试得分,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专科生与本科生相比,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自我认知偏颇等问题。由于学历偏低而产生自我否定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表现出忧郁的情绪。在用人单位方面,由于用人单位普遍趋向于选择名牌大学或高学历毕业生,对专科生则另眼相看,认为专科生能力差。

4.2对策

针对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改善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1)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新环境适应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清晰地认清自我,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2)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帮助他们尽快解决心理问题。(3)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特征,对心理问题的性别、学科专业、学历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开设心理教育选修课及相应主题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的技能与水平,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5)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系统培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注释:

①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②秦瑞莲,曹晓平.辽宁省三千名大学生SCL-90测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5-297.

参考文献:

[1]金华等.全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8,(5):125-128.

[2]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1):15-16.

[4]唐秋萍,程灶火.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9-23.

[5]魏俊彪.河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313-315.

[6]王艳,赵守盈.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8,(195):111-114.

[7]刘淳松,陈正.湖南理工学院大学新生SCL-90测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3,(23):180-182.

[8]宋芳.3779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9,3,(7):211-212.

[9]曾凡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6):96-100.

致谢: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测试;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心理测试自上世纪初兴起以来,逐渐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心理测试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其结果一方面可以帮助广大大学生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给许多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提供参考数据。

高职大学生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复杂、恋爱困惑、经济条件有限、就业前景迷茫、家长期望过高、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导致高职大学生心理负荷过重,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各高校为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使用心理测试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分析。可以说,做好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工作,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恶性发展的有效措施,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可以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测试使用的软件及方法

1.测试使用的软件

本次心理测试采用的是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量表。该量表简易易行,信息量大,筛选有效性高,测验过程不易引起心理抵抗,对施测人员无特殊要求,是用于新生心理健康筛选、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早期发现的最佳选择调查表。

2.心理测试使用方法

本次UPI心理测试以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购买的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为依托,利用学校机房进行网络普查,时间约20分钟。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系统可以承担较大团体或者个人心理测试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问题的发现和预警,测试结果能够快速查看,非常适合本次应用。

二、UPI测试结果

本次分析的是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2011级和2012级连续三届学生的心理普查数据,对结果进行比较,以期寻找心理测试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可行性方法,并探索应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措施与对策。

1.UPI量表的记分方法与筛选标准

UPI量表的60个问题中除4个测伪尺度不计分外,其余56个问题做肯定选择的题记1分,否定选择的题记0分,测验完毕后标出总分。

第Ⅰ类筛选标准(即可能有心理问题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②第25题(项目“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④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

第Ⅱ类筛选标准(即应引起关注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总分在20~24分之者;②第8,16,26题中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

第Ⅲ类筛选标准(即目前状态良好的):不属于第Ⅰ类、第Ⅱ类者。

2.数据分析

(1)总体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该校第Ⅰ类学生,即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中:2010级74人,占2.52%;2011级94人,占2.96%;2012级71人,占3.6%。三个年级共有239人,比例在逐年增加。数字的变化意味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加以重视并进一步深化,此外相对而言各个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可能和其专业以及生源构成有一定关系。详见表1基本结果统计。

表1 基本结果统计(单位:人)

从结果可以看出:结果符合常态分布,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第Ⅰ类心理问题中性别差异比较

表2 第Ⅰ类学生性别差异比较(单位:人)

注:百分比指的是在第Ⅰ类学生学生中所占比例。

由统计表三年的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大于女生。这一现象可能和该校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男多女少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男生性格以隐忍、内向、冲动的居多,则引发矛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3)四个关键项目因子结果分析

在UPI中的60个心理健康项目因子中,有4个关键项目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这些学生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症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可能会发生如自杀或者严重心理问题等重大事件。参见表3:四个关键项目因子统计。

表3 四个关键项目因子统计(单位:人)

注:百分比指的是在年级学生中所占比例。

三、结论

经过不同角度、不同因子比较分析,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的,但仍应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第一,心理测试的结果与国内已有研究相当。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相对已有研究,如姜伏莲通过对全国14所高校1996-2000级新生进行调查,绝大部分学校的第Ⅰ类学生检出率在10%左右;冯俊、尚金梅通过对2004-2007连续4年7650例大学新生的UPI结果进行分析,第一类学生占总人数14.1%,此次结果比国内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甚至更好一点。

第二,在关键问题和重要项目因子上,不同年级间无明显差异。

第三,每个年级都存在的不良情况。学生测试时可能没有坦诚、直率地回答问题,掩饰了自己对事情的真实想法;对测试没有足够的重视,随意回答问题,敷衍了事;由于对电脑操作不是很熟悉,造成误点答案等原因造成无效问卷。

四、对策研究

1.加大特殊群体学生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档案

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调查,对每年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找出有心理问题与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重点心理辅导,逐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另外,可以组织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定期对心理健康档案的重点人群进行跟踪回访,时刻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

课堂是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主渠道,通过讲授,学生可以运用心理相关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求学生参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的主要意义。

3.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协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之间彼此进行心灵交流,加强朋辈之间的沟通互助,发挥对学生团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4.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集中精力应对心理普查中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高职院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通过心理咨询访谈、电话交流、网上心理困惑解答、心理健康信箱、素质拓展等形式,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焦虑、紧张、抑郁、敌意、苦恼、挫折等问题而产生心理困忧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辅导。

5.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第一级网络,由班级组成。班级设“心理委员”,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及时反映。第二级网络,各系组成心理辅导队伍,密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行为,及时干预,及时上报。第三级网络,由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组成,负责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通过三级网络机制,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层层落实,保证和谐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8篇

1培训主试,提高主试的工作水平

当今各高校总体看来,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新生心理测试的对象相对庞大,动辄数千人,因此多数院校都调用了大量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作为主试,以应对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带来了主试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主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心理测评现场的组织、指导工作,现场秩序混乱、指导语解读不清、突发问题无法处理等等必将对被试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此种问题,我们对主试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使主试全方位了解本次心理测评的目的、意义、问卷构成以及心理测试的现场组织和指导原则,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案,并形成了书面方案。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指导语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许多院校都是由工作人员现场宣读心理测试的标准指导语,更有甚者,直接让被试自己照着电脑上显示的指导语自行阅读,读完后就可以进入测试了。我们认为,心理测试的指导语一定要由真正的主试来讲解,一方面,人与人的交流才具备亲和力,主试丰富的言语信息和姿态表情都能够传递更充分的信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而不是由被试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那样的话不是良性的互动,而是冰冷的单向传输,在被试方面难以形成合适的心理测试氛围。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主试的实际水平修改指导语,心理测试的标准指导语对于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调用的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干部并不都是专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标准指导语并且清楚无误的传达给被试需要检验,同时被试学生都是刚刚从高中来到大学,真正做过心理测试的很少,对于心理测试的认识本身就肤浅甚至存在误区,需要修订指导语,用主试朗读简单明了、学生易于理解的言辞。

2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提高被试的合作程度

被试的应试动机是影响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被试能够清楚的了解所要进行的测评的目的、意义和自身的关系,能够持正确的态度、本着深入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目的进行测试,则能够认真对待测试,听从主试的指导,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并如实作答;反之,被试不清楚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并且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在安排进行心理测试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正式通知的方式通知给各系,各系再将通知下达到各班,各班按照要求参与测试,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心理测试是一项任务,是被动强行安排的,所以带着完成任务、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参加,结果自然是很多人在主试还没有宣读完指导语的时候就已经匆匆忙忙做完测试准备走人了,结果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意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中加入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安排专人面向全体新生开展讲座,内容都是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心理学常识,力图达到既有专业知识,又生动有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新生较快的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测试的目的,号召学生从心理的角度关注自己,为后面的心理测试做好心理准备。笔者从2011年至2012年开始实施新的普查机制,结果显示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的。最明显的是废卷率有明显的下降,从2010年的5.7%到2011年的3.8%,再到2012年的3.3%。另外,在举办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主动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但是在心理普查后对测试结果显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访谈过程中,筛查的准确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通过改进机制,在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和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筛查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者高危人群,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9篇

一、调查对象、工具和方法

调查对象:石市职中一年级部分新生,共有352人参加测试,其中五人注册错误,一人因回答无一贯性测试无效,有效测试346人。

调查工具:采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软件。《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共有100个项目,包含1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量表。这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分量表得分之和即为全量表分。全量表分主要反映被测试者焦虑的强度,得分≤64分者心理健康为良好,得分≥65分者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分量表得分≥8分者表明被测试者在这一方面存在心理困扰。

调查方法:以团体方式进行,由心理教师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验,由主试宣读测验指导书,学生在学校微机室的电脑上填写答题卡,最后由心理教师采集数据并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有效测试卷346份,其中心理健康学生293人,占总人数的84.68%,存在心理问题者53人,占总人数的15.32%,远远高于沃建士等人2.5%的研究数据,说明该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偏低。

(二)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各内容量表显示,学生出现的心理症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分别占到总测试人数的24.86%、24.57%、21.10%和20.81%。症状最轻的分别为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分别为总测试人数的5.20%和11.56%。

1.恐怖倾向。恐怖倾向在该校新生测试分量表中分值排在第一位,这是一种企图摆脱困难而苦于无力的情绪。新生中出现较多的恐怖倾向有可能源于对新环境的适应。调查显示,该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初次进入陌生的环境,自然会产生焦虑倾向,进而由焦虑产生恐怖倾向。同时,恐怖倾向与早期教育也有密切相关,家长的过分娇惯和照料,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到了新环境后很难适应,更易产生恐怖心理。

2.自责倾向。自责倾向分值位于分量表第二位,比例高达24.57%。自责是一种归因方式,具有自责倾向的人,往往把不利、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原因,并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愧疚、责备甚至是怨恨的心理。学生的自责倾向来源于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水平。在目前,家庭、学校、社会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学业成绩,而中职学校学生都是经历了学业挫败、承受了方方面面的负性评价的,最终极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归因方式。

3.对人焦虑。学生进入新的学校,意味着新的人际关系建立的开始。调查显示,该校新生80%以上是住宿生,与走读生相比,会面临更多的人际问题和人际适应,也会产生更多的人际交往困惑。同时,占新生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因人际沟通技巧的缺乏、与城市学生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的差异,势必会加重这些学生的对人焦虑倾向。

4.身体症状。身体症状位于分量表分值的第四位,调查显示,有5位学生的分值与单纯的身体疾症相关。其他可能是心理冲突的躯体化,即由于不善于表达情感,心里矛盾与冲突不能适时渲泄,继而在身体症状上呈现出来。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学生刚离开家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5.冲动倾向。冲动是强烈的反抗愿望的表达。冲动与早期不和谐的情感经历及遗传基因相关。一方面,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他们情绪不稳定、反抗性增强而自制力欠缺,再加上刚入学后的各种“适应不良”而导致的焦虑和恐怖情绪体验,增加了唤起他们不理智行为的可能性。

(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生,女生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比例比男生高出4.17个百分点。在分量表中,女生的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四人方面不同程度地高于男生,其中在恐怖倾向及学习焦虑两个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高出19.59和4.84个百分点。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与男生相比,女生的身心发育较早,情感细腻,对人对事敏感,追求完美,对自己的期望值较男生高,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一旦遇到学习和生活中不顺或担心遭遇挫折,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三、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1.全过程、高质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初始年级及毕业前夕的心理辅导是远远不行的。学校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顺利实现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全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充分体验,促成学生的自我调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

2.充生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把握心理疏导技巧,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及爱的需要,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在非心理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到关注学生的积极心态、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能减少学生的人际焦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资源,对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追踪。

(三)重视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测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不健康心理调适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已经成为适应社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中职学生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除了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劳动技能,强壮的生理机能外,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样重要。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现状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正值青年初期。在生理和心理上他们渐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朝气蓬勃,富有创造激情;渴望独立,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这些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使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相当的问题,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感染性,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无法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脆弱多疑,有的性格倔强,易冲动,攻击性强,有的逆反报复心重,有的唯我利己,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平时厌学,一遇考试就焦虑不安,有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更有的动辄出走,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提高、学习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常常影响到他人,使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

二、中职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行为表现不太理想。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双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还有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二)、学校因素影响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校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感情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三)、社会因素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是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中职学生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的对策-

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拓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方面主要采取了下面这些措施:

(一)、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调适的方法、战胜挫折、应对压力等,并附了心理测试题和答案。本教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正确对待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竞争,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中职学生。

(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对学生专门开设了每周1节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在每周1-4下午4:30―5:30分安排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和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教师为全校同学进行免费心理咨询。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青春期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悦纳自我辅导、生活辅导、贫困学生辅导等。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统计心理测试结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学生主动进行调适。

(五)、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请有关心理健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与学校心理老师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六)、特殊案例咨询

1、对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大赛前消除紧张心理咨询。采用测试卷、交流、沟通,介绍放松技巧,赛后回访等形式,消除了参赛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取得大赛的好成绩起了积极作用。

2、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调适。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测试,内容包括:课前预习测试、课堂学习测试、巩固复习测试、作业练习测试。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环节应该怎样去做。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对学生日常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调适。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测试,内容包括:在家庭: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上: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社区和公共场合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独处时: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等。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心理,同时又帮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去做。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七)、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范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