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范文

时间:2023-03-05 20:53:23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1篇

心理防御的概念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与本我和超我压力对抗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其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成份。”如此说来,防御机制的启动是每个人可能都会碰到的情形,适度的使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对应激源的适应;然而过度的使用,以致对任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选择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是病态了。

分类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分类,心理防御机制都具有以下特征,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②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防御机制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通过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我们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它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使自己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④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适度使用。⑤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以下按照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度进行分类,简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否认 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以暗示自己危险并不存在。例如,自己心爱的人已死亡,但是仍相信或认定他(她)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她)做些什么;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尽管他本人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这样的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于一下子承受不了痛苦。这的确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

压抑 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但这些被压抑的意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例如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从某一感官获得的信息。

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而不只是推延。与否认不同,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而不是否定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如果有一个人正在哭泣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如果他否认自己流过眼泪,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就可能是否认。

歪曲 歪曲,是指为了适合内心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它包括:不现实的夸大想法、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和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它也包括那些不现实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在歪曲时,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例如,“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我的所有要求”)。但是与妄想性投射相反,后者通过将感情的责任放在别的方面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而在歪曲时,不愉快的感情被它们的对立方所替代。

转移 转移,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而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却难以还手,于是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如“替罪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

合理化 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似乎有理但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被解释为“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隔离 是指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它可能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应、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也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

退行 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一种防御机制。有时人们在遇到挫折后,会放弃已经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例如一个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人最近新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的照顾而出现退行。成人中也常有退行现象。比如在疼痛时,成人也常会失声叫“妈呀!”,也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投射 把自己所不承认的感受归于别人。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他人亲密、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证据”。有些人在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后可能显得古怪或易怒,并且常常很执著。

被动攻击行为 应用者会间接地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表达在自己身上。它包括那些会影响别人甚至自己的失败、拖延或疾病。它包括为了获得注意而从事愚蠢的或挑衅性的行为,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故意失败。

反向形成 是指将自己内心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这种防御机制的表现包括:当某人希望自己得到照顾时却特意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所不喜爱的工作,甚至还可能一个有强烈的性冲动压抑的人却积极参与检查读物或影片的活动,并表现出超出正常范围的热情。

过度代偿 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疾人可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抵消 是指对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表达,以图解除焦虑。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祥的感觉,除夕失手打碎了碗后马上说“岁岁(碎碎)平安!”。

认同 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的一种防御手段。如高官显贵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态,以免除在人们面前的尴尬。

幽默 是指以幽默的方式面对困境。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责任及集中注意力面对困窘境遇,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自己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就像希望,幽默使应用者能够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力到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与之相反,诙谐往往表现出注意力涣散。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2篇

我们知道,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等消极与不良的心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一书中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为: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一般会启用自身的适应机制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自身适应机制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保护的心理自动机制,帮助人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维持心理平衡,如同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保持生理、生化活动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一样。心理防御机制的更大价值在于为个体寻找解决挫折的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提供时机。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

压抑作用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常将自己那些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欲望和行动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式。

投射作用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加诸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保护自己,并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

合理化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自己“找理由”。用一种自我接受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补偿作用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些不足和缺陷而感到挫折时,试图用其他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称为补偿作用。

升华作用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转化为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升华是把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为能被社会接受的事情。

启用自身心理防御机制被应用得当,能够起到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但需把握住以下3点:

1 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个体来说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能对我们有所帮助,而更多的时间是要用自己的力量,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平衡自己的心理。

2 解决心理问题不能只依赖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还需熟知情绪调控的方法,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维护身心健康。

3 启用心理防御机制需做到适时与适度,防御机制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如果每次都使用防御机制,会使人离现实越来越远,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人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官兵在不同成长阶段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心理上会起变化,这个变化会使官兵暂时出现心理失调,而出现偏态,这个偏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现了心理问题。一般以下几种情况――官兵在平时生活和训练出现竞争、生活有了变数且变数较大、获取的信息量过于饱和、即官兵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会引起官兵心理上的变化,如果这些心理变化没有被正确把握,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人人都会有心理问题,关键是要能发现和消除心理上出现的问题。通常方法是:

1 检查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思维、行为、情绪是否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了解自己这段时间的情绪变化,并能恰如其分地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

2 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确认,找出问题出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

3 了解和接受自我,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同时了解和接受周围的事及环境。

4 学会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如心理自动调适法、认知调控法、活动调适法、合理宣泄法、身心放松法等。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专业研究生;心理防御机制;师范院校

A Study on Defense Styl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in Normal U niversity. Wu Ling, Liu Zhih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 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defense style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psychol ogy in Normal University. Methods 112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 g in psychologyand 93 graduate students not majoring in psychology in four Normal Universitieswere assessed with DSQ.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 und in immaturedefense style and middle style between two group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def ense styl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Co nclusion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can copy life eventsbetter than others with their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defense styles.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Defense styles;Normal Universities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一些极 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病的事例也时有报道。然而,既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 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群体还比较薄弱,甚至在许多高校还是一 片空白。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心理专业研究生将来从事的大部分是与人类心理健康有关的 工作,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更高的要求。前人研究表明,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水平密 切相关[1,2]。本研究从调查心理防御机制入手,了解心理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状况及心理学教育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国内4所师范院校(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 大学)随机抽取了心理专业研究生112名,非心理专业研究生93名。

1.2 工具 本研究采用1989年版本的防御方式问卷(DSQ)[3]。该问卷分为4个因 子,成熟 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其中,不成熟型主要有投射、被 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和躯体化8种表现形式;成熟型主要有升华、 压抑和幽默3种表现形式;而中间型主要有反作用、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 、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消费倾向和期望等13种表现形式。DSQ 共包括88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1~9的9级评分方法。

1.3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师范院校不同专业研究生防御机制问卷评分比较 从表1可见,心理专业研究生与非心 理专业研究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2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

2.2 心理专业不同性别研究生防御机制得分比较 由表2可见,在幻想、退缩、幽默、理想 化和伴无能之全能防御机制上,心理专业男女研究生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

2.3 心理专业不同年级研究生防御机制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 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心理专业研究生与非心理专业研究生在应用成熟防御机制的频率上无统计 学意义上的差异。而心理专业研究生对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应用频率明显的 低于非心理专业研究生。国内师范院校一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心理课,非心理专业学生 大都能接受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学校大都设有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专业机构,这 就使得非心理专业研究生面对心理冲突或是处于应激状态时能够有效地运用积极成熟的防御 机制。但是,心理专业研究生比非心理专业研究生接受更多、更系统、更专业的心理学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过4年左右的心理学熏陶,他们对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因此较多的应用成熟防御机制如升华来维持心理平衡状态,相对于非心理专业学生更少地 应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非心理专业研究生明显多动用分裂、躯体化等防御机制,表明他们 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更多的采用对内的防御方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专业男女研究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从总体来看没有显著差异,他们运用成熟型防御机制的 频率最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然而,女性研究生在退缩防御机制上得分高,而男性在幻想 防御机制上得分高,这可能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女性自身角色认同的影响有关系。传统 价值观念认为女性天生就比男性脆弱,男性凡事应表现得更为坚强[4]。所以一遇 到挫折和 压力女性表现出退缩更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而男性在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上却受到了性 别社会角色的限制,故多采用具有隐秘性的幻想防御机制。在成熟防御机制中男性较女性更 多的采用幽默的方式,而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中女性在理想化防御机制上得分较高,男性在伴 无能之全能防御机制上得分较高。

由此可见,心理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国内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的现状,高校应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把 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 教育工作,并开设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认真分析 研究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起因,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 ,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对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和治疗。

4 参考文献

[1]Stein D, Bronstein Y, Weizman A. Defense Mechanisms in A community- based Sa mp le of Female Adolescents with Partial Eating Disorder. Int PsychiatryMed, 200 3,33(4):343-355

[2]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2-2 94

[3]肖计划.防御方式问卷.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15-120

[4]陈志霞,沈丹.研究生心理防御方式及特点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 :480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4篇

自我防御机制是人格结构中的稳定组成部分,能够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个体行为符合外界要求。安娜・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方式或手段,“自我”借助它可以摆脱负面情绪,控制过度情感和行为,从而调节内在冲突,使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自我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广泛,它能帮助人们适应环境,保持内在一致性及自我的完整性。

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获取生存技能为主要目标,学生培养体制更侧重于以就业为终极目的,对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方面的引导则远远不够。大学的扩招和改革及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新生适应、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社会化角色转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里大学生由只靠分数获得评价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但由于抗挫折能力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迷惘、困惑甚至自杀。

当大学生遭受挫折后,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体验到一系列负性情绪。于是,他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自我美化的方式对事件加以解释和处理,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维持内心的安宁。心理防御方式是大学生应对挫折、减轻心理冲突和焦虑的手段之一。因其具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因此它亦是一种心理自我保护法。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反而在维持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适度使用。

适度应用防御机制能缓解紧张情绪,但如运用不当或过分使用,则会影响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成为病态的表现。防御机制有很多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而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则是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过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将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又会导致个体更倾向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两者互助互长,陷入恶性循环。

防御机制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并不是要消除学生的这种防卫机制,而是要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因此,本文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构建心理防御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

防御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帮助个体合理化对事件的认知并缓解焦虑情绪。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使其直面遭遇的挫折,合理的宣泄情绪。在帮助学生宣泄情绪时使其明确心理上的不适是由于自己应对方式不合理造成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防御机制,把失败的压力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二、改变学生不合理认知

防御机制是通过歪曲现实起作用的。歪曲的认知虽然能暂时维持心理平衡,但长期运用则会使人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大,变得偏激、孤僻,人际交往困难。在不合理认知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多的使用逃避、反向、合理化等防御机制。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困扰是由不合理认知造成的,逐渐改变消极观念及处事方法,构建起更加积极的防御机制。

三、积极开展心理防御方式的教育

虽然目前大学生的防御机制总体倾向于积极、成熟,但表现水平并不算高。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心理防御方式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区分哪些是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哪些是消极、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如何主动采用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逐渐提升大学生运用防御方式的成熟度,习惯使用成熟的防御方式。

四、开展通识教育,促使各专业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使用防御机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利用专业优势带来的良好效应帮助学生克服因专业问题给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如对理科大学生增加人文精神教育,对文科学生增加科学精神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各专业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五、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并重视成长经历对学生防御机制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应该看重并调动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人成长环境复杂、成长过程中受到较大心理刺激的学生应给予应有的重视,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其给予人文关怀,不要给对方贴标签并区别对待。我们可以在开展的集体活动中更加关注他们,给他们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运用成熟的防御方式。

六、重视新生教育,加强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低年级大学生的防御机制较高年级同学来说是不成熟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一学生初入校园,会面临很多适应性问题,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我们可以把构建心理防御机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中,针对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开导,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七、家庭和社会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和生活的另一个主要环境。其中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做出正确引导。双方协同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多一重保障。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5篇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体育竞技运动也发展得越来越快,不管是业余比赛还是专业运动员竞争都越来越激烈。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代大学生运动员之间不仅仅是运动员本身的天分、身体素质、战术水平的比拼,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训练效率的高低。如果他们在训练甚至是在比赛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低自尊水平、负面情绪或是训练心境不好,都会影响他们的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自尊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尤其是运动界的重点关注。另外,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越来越丰裕的同时,他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关注在各个方面碰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运动员而言,他们除了要面对运动成绩以外,还要考虑学业以及以后的就业等问题,这就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时,运动员如果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技术上的训练之外,更要加强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指导。由于运动员在这过程中,他们的身心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调节这种紧张情绪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发挥,一旦过于紧张,或是不良负性事件的影响再加上低自尊水平,就有可能导致运动员动作失常,活动效果明显降低,这就会影响到原有成绩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运动员使用什么样的防御机制、自尊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训练效果。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与体育界的学者更多重视的是外显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很好地把内隐自尊纳入到研究中来,因此很有必要引入内隐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运动员在使用不同的防御机制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从这个角度而言,把防御机制对运动员的影响进行研究,也显得很有必要。中西方的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研究者眼里,它与个体的人格有着紧密联系。自尊理论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有研究者投入了很大精力去探索高自尊个体的差异性。就防御机制而言,它是自我减少内心焦虑、减少冲突的重要方法,自尊水平的高低与防御机制的使用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关注他们的自尊与防御机制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了解他们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如何更快地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也能提供实践与理论支撑。

......

1.2 研究目的

当个体在遭受挫折与困难时,如果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就有可能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时这种防御机制的运用还能很好地帮助个体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会让他们拥有更强的意志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本研究以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40)、自尊量表(SES)以及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运动员的防御方式、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同时,运用 IAT 测验对运动员的内隐自尊水平进行测量。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了 t 检验、相关分析、F 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同防御方式对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内隐自尊水平的高低对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个体的内部心理机制打下基础。

从理论上讲,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防御机制与外显自尊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研究比较充分。随着内隐自尊概念的提出,对内隐自尊的研究有所增加,但就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关系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防御机制以及内隐自尊在体育方面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通过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的关系研究,它们对运动员的影响的研究,以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交互关系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尊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实践来看,自尊对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水平都有影响,人们在很多方面都要对自尊加以测量。在研究中,笔者以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内隐自尊以及防御机制的测量,从而了解防御机制与内隐自尊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的预测、运动水平的发挥情况,给学校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给体育界提供有效的研究资料,同时也给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的更好开展带来有意义的帮助。

......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防御机制

在现代精神动力学中,很多学者们都在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研究,研究氛围十分浓厚。1894 年,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防御机制的概念。在研究初期,弗洛伊德把压抑与防御机制等同起来,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焦虑与压抑有关,当个体在焦虑时,就会出现压抑内心的这些想法,心理防御机制是要通过个体在回忆现实经验或重现时达到阻止他们对痛苦情感的体验。随后,弗洛伊德又停止了一段时间对防御机制的研究,到了 1926 年,弗洛伊德又重新开始了对防御机制的研究。弗洛伊德在他的着作《抑制、症状与焦虑》中提出了个体保护功能假说,他认为每个个体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这些个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或行为动作时,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防御机制的一个或以上的具有明显特征性的组成部分。1936 年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的研究基础上,对防御机制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她指出,当个体出现过度的冲动行为、焦虑或不快时,防御机制的运用就是用来调节或压抑处于现实性之间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手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个体内心的痛苦,达到一种内在的心理平衡并让个体的外在表现达到符合外界现实的具体要求。

2.1.1 防御机制的定义

弗洛伊德在他的《自我和本我》文章中提出了人格的三元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防御机制归属于自我。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功能。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遇到焦虑等不好情绪时无意识地对这些情绪进行的一种自我控制,它是“自我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中所采用的全部策略”。弗洛伊德的有关防御机制的概念里,核心是对本我的压抑,即防御机制通过篡改现实或曲解本意来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维持身心健康水平,维护自尊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防御机制概念提出是划时代的,但他对防御机制的论述还是比较简单,没有成一个系统,后人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与完善。1937 年,安娜·弗洛伊德(A.Freud)对防御机制的定义在其父亲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在

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与继承。她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指自我在避免焦虑与各种不愉快时一种方法与手段,它是对个体产生的冲动行为、本能欲望以及各种不良想法的控制。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着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指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患有神经症的个体,他们的某些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着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性组成部分。①她还详细地对各种防御机制进行介绍与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安娜·弗洛伊德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有关防 御机制的概念。 她首次提出了不同防御机制的产生与相应心理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她的防御机制的观点从对本能与冲动的关注转为对自我调节、自我适应与整合,相比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而言有更大的内涵,很多从事心理学研究者们都比较认同与接受安娜·弗洛伊德的有关防御机制的观点,她在这方面研究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从精神分析领域、病理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对个体人性的理解,甚至还扩展到个体的成长等各个方面,意义深远。

......

2.2 自尊

自尊(self-esteem)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个体的个性与心理倾向有很大影响。从研究进程来看,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对自尊的研究一直非常感兴趣。詹姆斯 W·James(1890)最早提出了自尊的概念,从此以后,很多心理学学者们投入到了自尊的研究领域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2.2.1 自尊的内涵

虽然,有很多研究者都对自尊进行了研究,但对自尊的定义却还是没有统一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W·James 最早对自尊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自尊就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感觉,具体而言它就是实际取得的成绩与个体潜在能力的比值,即自尊水平=成功/抱负。随后,弗洛伊德(Freud)从本我的角度,马斯洛从控制感的角度,而有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自尊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自尊的概念的确定都存在较大的分歧。R.E.Bill & E.L.Melesn(1951)认为,自尊是由一种差距决定,这种差距就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随后,Cooper [文秘站:]Smith(1967)也对自尊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行为的评价,他把这种自尊表述为“防御性高自尊”,这种提法是表明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是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和成功的。后来,Steffen Hafen(1983)则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总和。另外,H.Marsh(1989,1990)和 J.D.Brown(1998)等都对自尊进行定义。

我国学者也在自尊的界定上有不同的观点:朱智贤(1989)指出④,自尊是个体需要与社会评价的一种反映。随后,顾明远(1990)也对自尊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自尊是在以个体自我意向对自我社会价值的理解的基础上,对个体受到尊重的程度与重要性作出的评价⑤。后来,荆其诚(1991)也对自尊进行了定义上的研究,同时,也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自尊是个体进行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能够胜任愉快情绪并值得受尊重的自我概念。1995 年,林崇德也对自尊进行了研究,他指出⑥,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一种与自我进行与自尊的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黄希庭(1998)指出自尊就是自我价值感⑦。还有其他有关学者也对自尊做了界定,蔡建红(2001)指出,自尊是指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综合体验。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前期的研究重视“认知”,而后期的研究则更多的是重视情感体验。

2.2.2 自尊在体育方面的相关研究

自尊在体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有不少研究者对自尊在体育方面的作用也作了一些探讨,他们认为自尊与生活适应能力相关,同时也与健康行为的选择关系密切。2002 年,Biddleand Mutrie 对运动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自尊的提高可以通过更多的运动来获得。对于那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个体,他们的自尊水平相对要更高一些。这种锻炼时间越长,自尊水平就越高,这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与此同时,自尊水平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间接影响。

......

3 研究假设与方法..........................................23

3.1 研究假设...............................................23

3.2 研究方法..............................................23

3.2.1 研究对象...........................................23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8

4.1 被试基本条件统计分析 ................................28

4.1.1 内隐自尊效应分析 .................................28

4.1.2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29

5 研究结论与展望.......................................35

5.1 研究结论............................................35

5.2 研究展望............................................37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被试基本条件统计分析

4.1.1 内隐自尊效应分析

通过对内隐自尊的相容与不相容分类的判断反应时,同时把这些反应时进行对数转换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2。

表 2 反映的是不同运动员在相容词组与不相容词组时的反应时与标准差,在实验中,把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化,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极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到相容对数组与不相容对数组。

通过 t 检验,得出相容组与不相容组的差异见表 3。

从表 3 可以看出,检验内隐自尊的存在我们用配对样本的 t 检验,得到t=9.68,P=.00。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当相容组-不相容组转化为对数组反应时差异显着,从而表明运动员更趋向于把自我与积极属性词联系起来,并且反应时间相对要短。反之,当运动员把自我与消极属性词进行联系时,反应时间更长,当在对他人与消极词相联系时,反应时更短,他们在把他人与积极词连接时反应时要偏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运动员们愿意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内隐自尊是存在的。同时,通过单因素分析,内隐自尊在年龄、性别以及不同训练专业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这一点表明,内隐自尊是普遍存在且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的。

从上述结果还可以看出,运动员对自己更倾向于积极的态度,而对他 人却倾向于消极态度。这种情况的形成,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个体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有研究表明(蔡华俭,2002),个体从童年起,就有一种对积极反馈的明显偏好,这种偏好是天生的,而且这种倾向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它是一直存在的。到青春期,由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对自我倾向发生了影响,这个期间个体的自我积极评价会减弱,但由于早期形成的自我积极倾向已经因为多次练习已然自动化,内化到了个体的自我认知图式中,长大以后它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通过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

4.1.2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通过对运动员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不存在显着性相关(r=0.

17,p=0.24),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相关系数 r=0.17 低于 Greenwald 等(2000)提出的 r=0.28,这点表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区分效度,这就预示着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着不同的自尊结构。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1)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着,因此,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属于两种不同的自尊结构。正因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结独立的,更应该提高运动员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一致性。在本研究中,我们知道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水平是否一致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可以针对他们这一类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焦虑、情绪困扰等去提高他们对自我的肯定程度,有意识地增加他们的外显自尊水平。同时,促使他们对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的评价能够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高度,对自我进行客观、正确的把握。在对运动员进行理想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关系上,要让他们在充分认识客观自我的基础上去确定一个既高于理想自我又能经过努力实现的现实自我,发展一个内外和谐的自我,提高个体的心理能量。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学生运动员们培养积极的又能达到的自尊,从而达到缓解不良情绪、纠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的目的。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死亡焦虑;心理防御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8

一、案例简述

(1)来访者一般情况:男,18岁, 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一般,和父母基本没有交流。

(2)一般印象:体貌与年龄相符,衣着整齐,初次来访时显得较为紧张,话语不多,比较被动。随着咨询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逐渐放松,话语变多,主动讲述自己的想法、梦境及现实生活。

(3)精神状态:情绪平和,没有过于激动的时候,情感比较淡漠;思维较为清晰,有时语速比较慢。

(4)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正常,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人际关系差,没兴趣与周围的人来往。

(5)来访者主诉:初次来访时主诉自己觉得很空虚,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害怕荒度人生。随着咨询关系的建立及信任的加深,笔者了解到,来访者从初中开始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出了一个无脸人,无脸人是自己的理想体,并且非常完美,也是自己的上级,自己的绝大多数行动都听命于无脸人。来访者还认为他虽然拥有人类的身体,但在精神上却是异类,和地球上所有人类都不是一个物种,他更高级,且只有他一个。因为有无脸人的陪伴,他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条路上才不感到孤独。

这个个案的特殊性在于它涉及了存在主义的四个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和责任、孤独、无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从这个案例当中折射出的死亡焦虑及其两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死亡焦虑

自古以来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意识到死亡、消逝这一事实终将到来后会产生恐惧、纠结、不解等复杂的思想和情绪,进而导致出现死亡焦虑。

在以上个案中,来访者曾多次描述他的梦境,这些梦境鲜活地反映了来访者的死亡焦虑。来访者梦到自己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婴儿,当他注视着这个婴儿的时候,婴儿的皮肤像老化的橡皮一样裂开,最终化成粉末,消散得无影无踪。还有一次,来访者说他在梦中吃了一个患有艾滋病的病人,因为他知道吃了艾滋病病人会被传染致死,可是如果不吃,他会因饥饿死得更快。

三、面对死亡焦虑的两种基本心理防御机制

为了应对这些死亡焦虑,我们建立起防御机制以避免对死亡的觉察,这些防御机制以否认为基础(诸如压抑、潜抑、置换、等)塑造人格结构,如果防御机制无效,就会导致我们看到临床症状。根据存在主义治疗流派的观点,人类面对死亡的基本心理防御机制分别是以下两种。

(1)独特性。我们都知道,在基本的存在边界内,我们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相信必死的法则只适用于别人,绝不适用于我们自己。在此个案中,来访者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神奇的角色,这个神奇的角色可以让他超越自然规律,超越平凡,可以让人否认自身的生物属性――命中注定必将死亡的属性。

(2)终极拯救者。人类的信念中存在着一个全能的解救者:永远关注着、热爱着、保护着我们的力量或物质。有些人是在超自然生命中找到拯救者,如各种宗教中存在着不同的神;有些人则是在现实环境中找到一个领导者或是一个崇高的目标。数千年来,人们以这种方式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此个案中,来访者的终极拯救者就是他创造出来的非常完美、可以指引他的无脸人。来访者报告的一个梦境也显示出他对终极拯救者的寻找:来访者上楼时看到有个人下楼,来访者清楚地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但是一直看不清他的脸。

四、死亡焦虑的意义

对于死亡焦虑,治疗的目标在于帮助来访者了解对死亡的觉察和恐惧。死亡帮助我们了解焦虑,提供了一个心理动力的架构,它是解释的基础,也是一种能够激发观点大幅转变的边界经验。

参考文献:

[1] 欧文・D・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成人依恋类型;心理防御机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of SAD and Defense Mechanism. Wu Weili. The Mental Consulting Center,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Methods 82 social phobia patients and 82 normal controls. Tools: AAS (adult attachment scale), DSQ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are statistic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D patients who use the middle defense mechanism,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Mature Mechanism and concealment and the NC group.Conclusion SAD patients utilized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more than NC's. Many kinds of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and Neurotic Defense were worked by the fearful style ofattachment. Preoccupied style had Psychotic Mechanism and Mature Mechanism. Dismissing style had Mature Mechanism and Psychotic Mechanism. Safe style had Mature Mechanism.

【Key words】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Defense mechanism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最早由Leibowitz(1985)提出[1],是一种常见的、损害社会功能的慢性疾病。在社交焦虑障碍中,可以看到患者使用了各种防御机制来减轻焦虑,回避危险。有研究发现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2]影响到社交焦虑的产生。而成人依恋关系研究提示SAD患者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方式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类型有关。本研究目的在于探寻SAD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SAD的发病机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及分组 来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SAD住院和门诊病人及成都市大中学生SAD流行病学调查中18岁以上的阳性检出者;正常对照(NC):成都市大中学生SAD流行病学调查中18岁以上正常师生及成都市机投镇居民。

1.2 纳入标准 SAD组:符合DSM-IV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18岁以上,未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性别、文化、生活背景不限。无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正常对照组(NC):与SAD文化、性别配对。

1.3 排除标准 正常对照组(NC)排除躯体及精神疾病、精神病家族史、长期饮酒、吸毒及服精神药物史。SAD组排除精神分裂症.严重躯体疾病。

1.4 工具 AAS(成人依恋量表)[3],DSQ(心理防御机制问卷)。

1.5 统计 采用方差分析和scheffe法多重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2.1 SAD组与NC组的DSQ的均数比较 见表1。

上表提示:SAD组在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以及掩饰上与正常人相比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SAD患者比正常人更多使用回避、制止、隔离、否认、期望的中间型防御机制,同时也比正常人更多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呈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防御机制,而比正常人更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而且掩饰分较高。

2.2 社交焦虑障碍(SAD)组与正常对照(NC)组成人依恋类型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到社交焦虑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成人依恋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SAD组4种成人依恋类型DSQ方差分析及scheffe法多重比较 见表3,表4。

从上表看出:投射、被动、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升华、解除、回避、理想、利他、无能、隔离、否认、掩饰等防御机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从用scheffe法进行多重比较可知:投射、解除、隔离防御机制上安全型与先占型、恐惧型有统计学差异;抱怨防御机制上恐惧型与拒绝型、先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幻想防御机制上恐惧与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裂防御机制上拒绝型与恐惧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他、掩饰、退缩防御机制上先占型与恐惧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华防御机制上拒绝型与安全型,拒绝型与恐惧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想化防御机制上安全型与先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能、否认、回避防御机制上安全型与恐惧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4种成人依恋类型DSQ使用比较 见图1。

3 讨 论

3.1 结合方差分析表与scheffe多重比较表,从上图可以看到4种成人依恋类型相比:恐惧型较多使用投射、被动、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压抑、反向形成、制止、解除、回避、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消耗、交往、掩饰等防御机制。先占型更多使用投射、被动、分裂、反作用形成、解除、理想化、同一性、利他、交往、消耗等防御机制。拒绝类型更多使用升华、幽默、回避、同一性、否认等防御机制。而安全类型更多使用压抑、交往、期望等防御机制。

3.2 成人依恋类型为恐惧型的个体在生活中动用的防御机制最多,而且几乎都是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其中大部分是神经症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其次是先占型,也使用了较多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拒绝类型使用了部分升华、幽默成熟的防御机制,所以拒绝型的个体SAD较少,但因回避、否认等自恋和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使用,也使其有患病风险。而成人依恋安全型的SAD患者多采用的是成熟性防御机制,但均不是特别突出,所以遇到挫折时容易失调,同时因为很少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所以心理治疗中恢复相对更快。

4 结 论

SAD恐惧型的特殊防御机制有投射、被动、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解除、回避、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否认、掩饰等。SAD先占型的特殊防御机制有投射、被动、分裂、解除、理想化、利他、消耗等。SAD拒绝类型更多使用升华、回避、否认等防御机制。SAD安全型多使用成熟性防御机制,但并不突出。

5 参考文献

[1]Leibowitz MR, Gorman JM, Fyer J, et al. Social Phobia: Review of a neglected anxiety disorder. Arch Gen Psychiatry, 1985,42:729

[2]林雄标,胡纪泽.社交恐怖症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91-193

[3]Collins N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810-832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调查分析中专生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状况,以探讨改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途径。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54名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试群体在掩饰因子上得分最高,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次之,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再次之,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最低;不同年级学生在成熟型防御机制及压抑和制止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伴无能之全能、消耗倾向等条目及掩饰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在制止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假利他性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问题者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专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总体上趋于成熟。

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对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内在精神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认知和调节的行为方式。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防御机制的运用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1]-[5]。可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人群、大学生及高中生群体,针对中专生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中专生群体为对象,对中专生运用心理防御方式的状况与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客观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我院254名中专生组成被试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1.2工具①采用derogatis编制国内王征宇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 [6](scl-90量表)。该量表有90个题目,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情感、思维、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反映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用5级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②采用由m.bond(加拿大)编制路敦跃翻译修订的防御方式问卷(dsq)[7]。该问卷共包括88个项目,涉及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四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用9级评分,分数越高应用此种防御机制的频度越大。

1.3方法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中专生防御机制使用的总体特点防御机制各因子均分从大到小依次为掩饰、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型。其中,得分较高的几个防御因子依次是期望、幻想、升华、压抑、解除、制止、假性利他、回避。

2.2不同年级学生防御方式评分比较由表2可见,被试群体在掩饰因子上得分最高,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次之,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再次之,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最低。不同年级学生在成熟型防御机制及压抑和制止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两两比较发现,08级学生在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07级学生;09级学生在成熟型防御机制及压抑和否认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07级学生;09级学生在分裂、压抑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08级,而在制止条目上显著低于08级学生。

2.3男女学生防御方式评分比较男生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伴无能之全能、消耗倾向等条目及掩饰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见表3)。

2.4城乡学生防御方式评分比较农村学生在制止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2.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防御方式评分比较非独生子女在假利他性条目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2.6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问题者防御方式评分比较以scl—90总均分≥2作为异常标准,把被试分为心理健康者和心理问题者两组。经比较发现,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问题者在幽默这一成熟型防御机制,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等上存在显著差异。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专生对成熟型防御机制运用的比较好,中间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相对较为少用,说明中专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总体上趋于成熟,能够运用较为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处理主客观间的矛盾,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以适应外部环境,也从侧面反映出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本研究中男生更多地采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伴无能之全能、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等方式来减轻心理压力,这可能与不同的性别角色及男女生心理发展成熟水平的差异有关。这一时期,由于社会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男生对自己今后的期望值较高,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思考问题易极端、片面,行为上比较自负,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自己的潜能没能够发挥出来[8]。这也提示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注意男女性别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多地运用制止这一中间型防御机制来缓解心理压力,可能由城乡经济文化的差异所致。农村的学生经济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思想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保守,使农村的学生多根据自己的能力等实际情况做事情,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或者在不能得到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多通过克制自己的思维或行为活动,以避免由这些思维或行为活动引起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自然就显得比较有自制力一些。

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多地运用假利他性这一中间型防御机制来缓和心理矛盾,可能与其家庭环境及教育有关。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其姊妹较多,相互之间需要互尊、互敬、互爱,相互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养成了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的习惯;而独生子女的家庭,多为父母、爷爷奶奶所娇宠,多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多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缺乏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习惯。

心理问题者比心理健康者较多采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等防御方式,这表明心理问题者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专生正处于心理品质从依赖向独立、自信方向的转折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方法的缘故;另一方面由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是比较原始的、简单的防御方式,易于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缓解内心矛盾,缓和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以适应外部环境。而心理比较健康的学生心理成熟度较高,一般比较稳定和理智,因而较少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而倾向于选择成熟的防御方式。这也提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特点,学习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的方法,纠正不良的防御机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freud.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london: hogarth press,1937

[2] 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5

[3] 杜玉凤,李宇彤,魏素丽.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的防御方式比较[j].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7.3

[4] 梁军林,李东石,刘珍妮,全东明.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

[5] 全东明,刘珍妮,李东石.不同心理健康水平高中生的防御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4

[6]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7] 路敦跃.防御方式问卷(dsq)[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生;防御机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和谐

中图分类号:CA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43-02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率先提出的,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面临外界的威胁或刺激情境时,为保护自我,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保持内心平衡,在潜意识中采用的应对方式。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故,是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能够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应激源。社会支持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来自外界的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获得适度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人们保持心理的健康。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的概念,指自我内部的平衡与协调,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研究高职生自我防御机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对于如何引导高职生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选取河南省两所高职院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2份。其中,大一280人,大二230人,大三190人;男性498人,女性202人。年龄为18―25岁,平均21岁。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主要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二)工具

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是一项自评问卷,包含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由被测试者根据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进行评定。量表为五级评分,对个体近一年的情况进行评定。该量表适合青少年尤其适用于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出现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经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真实地评估效果,对被试的心理健康情况反映良好。

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从反馈回来的意见看,该问卷的设计基本合理,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 自我和谐量表(SCOS)

由王登峰编制,测试者可通过被测者对35道题的自陈报告,检测被测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借此推断被测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测验从三个方面测查被测者的“不和谐”认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体验的灵活性和自我观念的刻板性。量表的信度、效度较高,适用于14岁以上的正常成人。

4 防御方式问卷(DSQ)

1983年由加拿大学者Bnod编制,为被试自评的问卷,在1986年和1989年经过了两次修订。我国的路敦跃博士在1990年对此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很多学者使用了该量表,经检验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包含88个题目24个项目4个因子,包括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该量表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各个职业和文化阶层,各个年龄阶段,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精神病人,皆可使用。但目前在国内外该量表还没有常模。

二、结果

(一)高职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自我防御机制的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除丧失、受惩罚外,生活事件总分及生活事件各维度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

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与中间型防御机制、成熟型防御机制相关不显著。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为显著正相关(P值

(二)高职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防御机制的回归分析

以自我和谐总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事件总分(总应激量)为自变量,分别以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自我和谐总分和生活事件总分(总应激量);以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只有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见表1)。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总分(总应激量)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一个人遭遇的负性事件越多,就越容易导致自我的心理失调,更倾向于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来应对。另外,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等因子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大学生尤其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方面的困扰时更易选择逃避。

研究结果表明,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几率。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相对于主观和客观支持来说,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是高职生更应该注意把握的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负相关关系,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我越和谐的人较多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应对压力和挫折,自我越不和谐的人较多采用中间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来应对压力和挫折。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和谐总分、生活事件总分对不成熟防御机制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说明高职生的总应激量和自我和谐状况可以预测其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情况。这与以往的结论基本一致。当一个人遭遇很多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自我又不能使经验与现实协调起来,就会产生焦虑和冲突,作为一种挫折反应和应激策略,自我防御机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启动,来帮助个体减缓焦虑,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适应环境。自我和谐对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这是因为中间型防御机制使用消极的成分较多,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心理的压力,保持相对的平衡,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且过分地使用只会使当事人离现实越来越远,阻碍个人的成长,很难真正达到自我平衡与协调。自我和谐对成熟防御机制存在负向的预测作用。说明自我越不和谐的高职生采用成熟防御机制的几率越小。因此,高职院校要探索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以及方法上和谐一致的互动机制,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引导高职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同时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以保持自我平衡与协调,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2]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2―294.

[3]李志凯.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60-961.

[4]李莉,陈:,g--?-.女中专生自我和谐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31―133.

心理防御机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防御方式;人格特征;焦虑症患者,护理对策

焦虑症患者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对疾病的性质认识不清;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由于人格形成和社会化过程的复杂多样,人们的防御能力和防御机制是不同的,按照自我心理学的模式,防御机制应视为人格的一个方面或部分。为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和人格的特征,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对焦虑症进行研究,以寻求更为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之间住院的焦虑症患者3l例为研究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71±13.61岁,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排除其它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健康的社区居民31人为对照组,男17人,女14人,平均年龄46.71±12.87岁,排除神经症、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测试工具:防御方式问卷(DSQ);由Bond于1989年修订的自评问卷,由路敦跃翻译并修订,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采用国内广泛应用的龚氏修订本,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测试方法;对两组分别进行测试。

1.3统计方法 测试结果用SPSSll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DSQ防御机制因子及各防御机制均分比较研究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均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退缩、躯体化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中反作用、制止、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交往倾向、消耗倾向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熟型防御机制中,升华和幽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2.3研究组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DSQ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EPQ神经质(N)存在正相关(r=0.378);DSQ成熟型防御机制与精神质(P)呈负相关(r=-0.367)。

3 讨论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心理年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