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0:48:53

行政决策论文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1篇

(1)行政决策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2)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重大性、广泛性。

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的重大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只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所进行的,其直接面对的是公共利益,而非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权益,作出的是影响到不确定对象利益的决定,并非所有的行政决定,因而不公正、不合理产生的危害性也非比寻常。

(3)行政决策具有复杂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行政决策的对象日益庞大、复杂、多变,决策目标日益多样化。行政决策决定着价值分配,因此,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对它施加影响,所以行政决策过程必然是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有交易、有妥协、有针锋相对的冲突,甚至有战争,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一定要谨慎从事。

2法律监控的必要性

(1)从决策主题来看,我国法律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使之成为法律盲区,从而导

致决策主体的决策机构条块分割。现代行政决策理论认为,行政决策系统包括信息、咨询、中枢、执行、反馈五个机构。我国的行政决策系统还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以至于行政决策机构也不成熟。另外,政策研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也尚不合理。在知识结构方面,有相当部分的政研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现代决策研究者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缺乏现代公共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作风也是阻碍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因素。

(2)我国行政决策程学缺乏法律保障,使得程序成了走过程。

一是不重视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决策的目标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合理运用政策,使政策更好地为调整对象服务。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行政决策行为很多都不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方案的产生缺乏充分的依据。二是行政决策程序不健全。在我国行政决策实践中,一些重要环节往往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被忽视。行政决策程序尚未真正实行,不经过长期调研、理论探讨和专家论证,少数领导光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决策的现象仍不少。

(3)行政决策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法可依是推进领导依法决策的前提,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自上而下的监督由个人好恶左右,随机性很大,一旦决策失误,没有或很少追究责任,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造成不少环节弱监或者虚监,形成了决策失误和权利滥用的危险地带。

3完善法律对行政决策的监控方式

(1)塑造权力行使的合理结构。

①无论是何种体制的国家,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方式大都呈现一种相互配合,相互约束,彼此控制的格局。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自的权限范围的划分,在当代多数国家,都体现出一种相互“节制”的状态,即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相互尊重,同时也相互监督。三权的谨慎行驶的格局,最终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用制度从客观上控制人性的弱点,使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的发展,私权的保护,最终实现人权的最佳保障。

②立法从授权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行驶进行有力监督。在我国,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合理控制,是人民授权政府管理社会的体现,从而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某项禁止和控制就显得合理与必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保护。对行政决策的有力监督,是限制行政权力,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不可或缺的保障。

③立法机关通过预算等决策机制对行政决策进行有力监督。代表人民享有立法权的机关,可以通过决议来监控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而为政府决策预设一有效机制,使其在决策时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被通过。预算在行政活动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它能激发行政官员的工作动机,另一方面它为行政机关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资金基础。这样可以使行政决策更加谨慎有序的进行,以使其结果最优,最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的发生。

(2)完善权力行使的程序构建。

①完善以听证程序为核心的行政程序监督。结构上的安排强调在授权之时对行政机关的实体权利进行控制,而行政程序则强调对行政决策过程的控制。行政机关在作出一个重要的决策时,往往需要根据法律的授权范围,遵循一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结果,从而发挥行政程序的强大作用。在构建我国法治国家的当代,许多学者和法律事务人员对法律程序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行政决策中,完善和严格实施行政听证程序,扩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人的范围,给予利害关系人参与的机会,听取他们的申辩和建议,可以使行政决策更趋近于合理性与科学性。

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中相关制度的法律化。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实现的,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决策的实践,在一般行政决策程序中应当包括咨询制度、论证制度、听证制度(上已论述)、公示制度等。咨询制度主要用于解决行政决策中某些专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利用咨询机构的智力支持进行行政决策的做法已被纳入法制轨道。根据美国行政程序法的要求,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过咨询程序。公示则是指行政决策方案拟定之后,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公示制度是行政公开的重要方式,在行政决策中坚持公开原则,有利于人民群众发表意见,进行监督,帮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3)加强权力行使的法律审查。

我国所有行政机关都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既然如此,就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我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忠实地执行法律,在这里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反映到行政决策问题上,决策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禁止的事项,政府不能做出许可的决策,法律鼓励的事项,政府不能做出禁止的决策。决策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的步骤和方式,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的行政决策应归于无效,同时行政决策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法决策的行政决策主体,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必须首先做到真确的决策。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其他机关由其产生,受其监督。我国的法律是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所以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使其有效的实施,从而对其他机关进行有力的监控。完善政府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定,使行政决策的授权范围,决策过程,决策实施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确定起自由裁量的空间,全面实现对行政决策的有效法律监控。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突发火情;消防;灭火;管理;创新;人民;机制

一、引言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郭孝成《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车、消防技术。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对生产一时失神、失控、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经常性;纵观多年来火灾事故教训,尽管致灾原因复杂,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火灾乃源于一人一事一时之误,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条真理,只有广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控制、消除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又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群众性。

二、强化消防意识,杜绝火灾隐患

消防意识必须要贯穿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之中,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让人民群众自我的杜绝生活中不安全的用电习惯、用煤习惯等等,提高自身对于火灾的防范意识和思想。在企业中,消防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生产的重点摸排,对于消防设施不到位的企业或个人,要给与停止生产、尽快整改的措施和意见,督促企业或个人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三、摸排重点地区,设立特勤消防站

消防管理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于辖区内的重点防火单位进行摸排,对于人口密集、生产过度集中的地区,可以申请设立特勤消防站,可以保障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灭火和管理。

四、加强联动体制,联合灭火、提高灭火效率

联合灭火时现代消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现代的灭火“战争”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联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和协调机制,可以让消防灭火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财产,如某地交警驾警车巡逻至金马路看到,正昌水果市场内冒出阵阵浓烟,李钟勇立刻朝冒烟处赶去。察看得知,浓烟出自市场内一香蕉储存冷库,其间夹杂着蹿起的火苗,李钟勇迅速联系消防部门通报险情,附近值守的交警也闻讯赶到,立即对现场进行布控,划定警戒范围,疏导交通,为消防车开辟救援通道。约10分钟,消防车赶到,在交警及消防人员共同努力下,控制了火势,扑灭了明火。经查,火情因电源线路年久失修、下雨受潮短路所致。加强企业消防人员的联动和演练机制可以有效的帮助消防人员掌握企业消防设施、重点营救人群的位置等,争取一分一秒去挽救更多的人。如某地,随着火场总指挥“演练开始”一声令下,灭火演练在中医院门前正式开始。根据预案设定,当日下午,医院4层住院部发现火情,冒出滚滚浓烟,火势迅速蔓延。医院工作人员发现火后立即发出信号,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辖区客车厂中队官兵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经过火情侦察,按照准备展开、预先展开和全面展开的步骤,利用单干线出3支水枪,设置3个水枪阵地,利用水枪和水炮进行扑救。经过参战官兵的奋力扑救,火灾被及时的扑灭。消防官兵清理火场、清点器材,讲评归队,演练结束。整个演练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扑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能力。

结语

实践证明,加强各单位的联动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相关职能单位介入管理,在消防队赶到之前进行前期的灭火准备与人员疏散,保障交通畅通等一些列的措施,之后由消防人员进行统一而又专业的消防灭火与救援工作。作为消防管理单位,要积极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任务,提高专职人员的防火与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人民与企业的安居和安全生产意识。

参考文献:

[1] 谢菊,伏虎,熊亚楠.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5

[2] 徐耀州.浅谈消防与保险的良性互动机制[A].消防科技与经济发展――2014年浙江省消防学术论文优秀奖论文集[C].2015

[3] 谢菊,伏虎,熊亚楠.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5

[4] 谢菊.西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初探――基于重庆市某社区为个案的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 2010

[5] 郭亮.基层公安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民主决策:难题:对策

1当前基层民主决策存在的难题

1.1基层民主决策中的问题

我国基层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之中,对于其治理机构的领导人在民主的决策方面不难发现以下弊端:首先,是决策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太强。在基层的管理决策工作之中,不够科学客观,自治机构的领导有很多做不到民主决策,由主观想法决定,十分武断。在他们的决策观念中,狭隘地认为决策仅仅只是事项审批、资金筹划以及人事任免等工作,不了解当前的先进有效的决策管理方式,也没有学习以及引进现代决策的理论和技术。这就形成和延续了一些不正确的决策机制。比如:其一,由经验决定。在决策今天的工作时依赖昨天的工作结果,“刻舟求剑”的心态和现象严重,错误的经验主义盛行。其二,直觉性决策,对于需要决策的工作,不愿与人交流,也不去实地进行考察调研,而是闭门造车,依据“恍然大悟”的突发奇想进行工作的决策。其三,举棋不定类决策。决策的过程之中拖拖拉拉,耽误了最佳的决策时机,使得基层决策的效果收到了严重的影响。一项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要看该决策是否遵循着问题分析、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和择优以及最终的最终反馈等完整的环节步骤。

1.2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对基层民主决策的实际考察及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影响民主决策的制约因素:首先是决策中对现代先进理论以及科技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决策的手段变得陈腐过时。决策者的主观决断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在基层工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由于受限于决策者本身的经验水平以及知识储备,判断和决策产生出的结果很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如果决策不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重大失误和问题。现代化基层的决策要求必须结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理论为依据,确保基层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对于基层民主决策问题的解决路径

2.1转变决策观念

决策者一定要以科学先进的决策理论作为决策指导,同时不断提升决策者自身的额综合素养。决策的进行需要具体的客观环境,如果决策者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不能独立进行决策的时候,其就会出现误差,背离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正确轨道。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除此之外,决策者要有合理的思维结构。一种是创新思维,这是因为民主科学的决策需要及时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以及提出新的思路,时刻保持创新的心态,灵活地进行决策。第二,决策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的素养,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在决策时需要考量这些基本学识,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第三种是民主思维,人类历史和社会的真正创造者是群众,决策者要真正听取人民群众的观点,集思广益,才能发扬民主作风,最终实现决策的民主化。最后一种是果敢性思维,决策的时效性要求决策的制定要及时,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决定的时候要果敢,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效果。

2.2善于咨询专家的意见

为了使得决策尽可能的趋向民主及科学化,决策者应该多参考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在某一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其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阅历都有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决策过程之中为了使得最终的决策结果符合科学性及民主性,最好咨询相应的专家。不过这其中也存在相应的缺陷,因此在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后,要防止专家组意见的片面性。这是由于基层的民主决策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事情,它会涉及到基层多方面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全方位的考察与思量,结合不同方面的各个影响因素。再者,要务必确保该制度的独立,防止出现领导进行决策,专家最后“圆场”现象,确保该决策方式的真切落实。

2.3听证决策过程以及论证结果

建立决策过程的听证机制,这就是允许民众、非政府组织运用网络、多媒体及报纸等方式参与决策过程的协商,积极发动基层自治主体的广泛参与进来,共同商讨决策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使得决策过程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建立听证制度可以很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公开透明,使得形式主义得到了杜绝。该制度位于最终决定与议案形成雏形之间的步骤环节,比较独立。而决策论证的作用是可以查出和修改决策在初级形成时的缺陷,基本是以专家证明、会议协商、及社会讨论和群体发言的形式进行的。其考量的因素包含了本社区的文化、经济等,所以决策论证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全面性、民主性及科学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合理,可以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最终目标。

3结语

基层的民主决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决策者所处的环境的自然人文环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决策的科学进行。民主科学的基层决策有赖于社区文化的氛围和人民的民主意识等因素。这就要求领导者和公民共同积极参与,科学决策,才能最终做出满足基层利益最大化的民主决策来。

参考文献

[1]王飞南.论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的乡土基础及其绩效评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33-36

[2]董江爱.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化:直接民主理念的实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1):103-107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4篇

[1]杨时展.1935.原料处理论(一).会计季刊, 第一卷第3期

[2]杨时展.1935.原料处理论(二).会计季刊, 第一卷第4期

[3]杨时展.1935.原料处理论(三).会计季刊, 第二卷第1期

[4]杨时展.1952.成本会计的任务.工业会计,4

[5]杨时展.1954.诱导指标及其在差异分析中的应用.工业会计, 3

[6]杨时展.1957.论连锁替代. 中南财经学院学报, 2

[7]杨时展.1980.关于竞争的几个问题.湖北财经学院学报,3

[8]杨时展.1980.会计科学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

[9]杨时展.1980.从管理会计学看近三十年西方国家会计科学的演变.会计研究,4

[10]杨时展(第二作者).1982.如何利用外资.湖北财经学院学报,2

[11]杨时展.1982.管理会计通俗讲话(一).湖北财经学院学报,3

[12]杨时展.1982.国家审计的本质.当代审计,2

[13]杨时展.1982.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一) 第二讲 总论(下).湖北财经学院学报,4

[14]杨时展.1983.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二)第三讲. 规划论(上).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

[15]杨时展.1983.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三).湖北财经学院学报,2

[16]杨时展.1983.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四).湖北财经学院学报,3

[17]杨时展.1983.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五).湖北财经学院学报,4

[18]杨时展.1983.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六) 第六讲 决策论(下之二).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5.

[19]杨时展.1983.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一节).武汉财会,1

[20]杨时展.1983.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二节).武汉财会,2

[21]杨时展.1983.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江西会计,1

[22]杨时展.1983.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会计研究,4(转载自江西会计)

[23]杨时展.1983.现代会计与经济效益(录音记录稿).武汉财会,S1

[24]杨时展.1983.郭著《中国会计史稿》序.湖北财经学院学报,6

[25]杨时展.1984.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七).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

[26]杨时展.1984.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八).湖北财经学院学报,3

[27]杨时展.1984.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九).湖北财经学院学报,4

[28]杨时展.1984.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十).湖北财经学院学报,6

[29]杨时展.1984.效益十策.陕西会计通讯,7

[30]杨时展.1985.微观效益基本.财会探索,2

[31]杨时展.1985.微观效益基本.湖北财经学院学报,2

[32]杨时展.1985.微观效益基本.广西财务与会计,6(转载湘机会计第三册)

[33]杨时展.1985.为加强会计监督欢呼.财会通讯,4

[34]杨时展.1985.审计公设刍论.财会通讯,7

[35]杨时展.1985.不能唯本企业之利是图.中国财政,7

[36]杨时展.1985.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当注意的问题.财会通讯,11

[37]杨时展.1986.社会效益审计的设想.湖北审计,2

[38]杨时展.1986.社会效益审计的设想.财会通讯,8

[39]杨时展.1986.迎1986年. 武汉财会,1

[40]杨时展.1986.宏观控制的关键――目标.中南财经大学学报,4

[41]杨时展.1986.宏观控制的关键――目标.广西财务与会计,4

[42]杨时展.1986.贯彻会计法应有行政、司法和教育三项措施.财会通讯,9

[43]杨时展.1986.“七五”计划期中面临的会计问题.会计之友,1

[44]杨时展.1986.会计人员面临的历史任务.广西财务与会计,6

[45]杨时展.1986.审计的发生和发展.财会通讯,4

[46]杨时展. 1986.贯彻会计法应有行政、司法和教育三项措施. 财会通讯,9

[47]杨时展.1987.我这几年.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

[48]杨时展.1987.我这几年(一).武汉财会,5 (转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49]杨时展.1987.我这几年(二).武汉财会,6 (转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50]杨时展.1987.会计学的改革.武汉财会,2

[51]杨时展.1988.论会计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学习十三大报告的体会.财会通讯,3

[52]杨时展.1988.介绍一本外贸会计中的新著――《对外贸易会计学》. 财务与会计,9

[53]杨时展.1989.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上).财会通讯,1

[54]杨时展.1989.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中).财会通讯,2

[55]杨时展.1989.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下).财会通讯,3

[56]杨时展.1990.我国制度基础审计的第一部专著――评《制度基础审计学》.财会通讯,7

[57]杨时展.1991.现代会计特质(上).财会通讯,2

[58]杨时展.1991.现代会计特质(下).财会通讯,3

[59]杨时展.1991.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会计现代化.武汉财会,2

[60]杨时展.1991.综合经济效益会计“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广西会计,4

[61]杨时展.1992.会计信息系统说一评――会计的属概念问题.财会通讯,4

[62]杨时展.1992.会计信息系统说二评――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财会通讯,5

[63]杨时展.1992.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财会通讯,6

[64]杨时展.1992.论我国会计工作者的思想解放问题――兼论会计的“阶级性”.财会通讯,11

[65]杨时展.1992.现代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评《现代财务会计结构》.财会通讯,3

[66]杨时展.1992.遵循经营规律提高经济效益――有关利润的几个规律.财会月刊,6

[67]杨时展(第二作者).1992.评《会计审计大辞典》(两则).当代财经,6

[68]杨时展.1993.会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问题.财会通讯,1

[69]杨时展.1993.《中华会计思想宝库》总序.会计之友,1

[70]杨时展.1993.《西方会计史》序――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会计之友,5

[71]杨时展.1993.我国会计改革的一座丰碑――庆祝《企业会计准则》公布.财会月刊,1

[72]杨时展.1993.会计――市场经济的灵魂.湖北财税,2

[73]杨时展.1994.让会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纪念帕乔利《簿记论》发表500周年.财会通讯,S1

[74]杨时展(第二作者).1994.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续) 无形资产.对外经贸财会,3

[75]杨时展(第二作者).1994.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债务的清偿(续).对外经贸财会,8

[76]杨时展(第二作者).1994.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现金流量表(续).对外经贸财会,11

[77]杨时展.1995.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财会通讯,1

[78]杨时展.1995.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财会通讯,2

[79]杨时展.1995.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财会通讯,3

[80]杨时展.1995.管理会计对会计学术的贡献――1994年12月在中国海峡两岸管理会计研讨会上的发言.对外经贸财会,3

[81]杨时展.1995.有关我国〈会计法〉的几个问题.财务与会计,4

[82]杨时展.1995.有关我国〈会计法〉的几个问题.财务与会计,5

[83]杨时展.1995.有关我国〈会计法〉的几个问题.财务与会计,6

[84]杨时展(第二作者).1995.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会计变更(续). 对外经贸财会,8

[85]杨时展(第三作者).1995.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续) 物价变动. 对外经贸财会,11

[86]杨时展.1995.从立法精神看我国会计的演进.财会通讯,11

[87]杨时展(第二作者).1996.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续)――或有事项.对外经贸财会,8

[88]杨时展(第二作者).1996.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或有事项(续).对外经贸财会,9

[89]杨时展(第二作者).1996.现代企业制度、受托责任与会计准则.财会通讯,9

[90]杨时展.1996.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上).中南财经大学学报,6

[91]杨时展.1997.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下).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

[92]杨时展.1997.管理会计对会计学术的贡献.财会通讯,5

[93]杨时展.1998.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财会通讯,10

[94]杨时展.1999.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一).会计之友,7

[95]杨时展.1999.我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二).会计之友,8

书 籍

[1]杨时展.1998.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杨时展著(沈如琛选编).1997.杨时展论文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3]杨时展、高局成.1989.会计师知识手册.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4](英)安德鲁・孟罗著、杨时展等编译.2000.英汉对照基础会计.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5篇

以政策论证的民主化水平和科学化水平高、低为标准,我国存在四种公共政策论证类型: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和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四种类型可以通过2008年之前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怒江水电开发论争、新农合制度实施、新医改方案制定分别加以验证。每种类型既在论证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上有所不同,也有各自的适用领域。

关键词:

政策论证;论证民主化;论证科学化;类型学

近年来,专家、民众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决策更加关注,由此引发的质疑、争辩层出不穷。事实上,一项质量较高的公共政策,其目标应经得起质疑,假设应经得起考验,方案应经得起比较,唯有经过批评、质疑、论证,公共政策才最有利于民众。①这种对公共政策进行批评、质疑、澄清的过程即公共政策论证。公共政策论证可以引发改进政策有效性、正确性和有用性的讨论,呈现最有效和经验上正确的结论,劝说他人接受某个观点,②因此在政策研究与实践中不可或缺。现实中,由于公共政策主体多、领域广、问题纷繁复杂,因此要想进行研究,最好先找到能够简化复杂现实的做法,这种方法就是分类。分类是依据经验上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质概括某一事物的特点、全貌,将其划分成性质各异的若干种类的研究方法,③是有序控制和预测的开始。对复杂的现象而言,分类比描述更紧迫。④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我国公共政策论证的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目前国外学界对政策论证类型的研究主要有:威廉·邓恩根据从政策信息推导出政策主张的方式将政策论证划分为权威模式、方法模式、归纳模式、分类模式、直觉模式、原因模式、符号模式、动机模式、类比模式、相似案例模式和伦理模式等十一种类型,⑤斯洛格莫顿、托格森等以论证中如何构建、形成政策为基础提炼出修辞模式和叙事模式,⑥费希尔、海杰尔等以政策论证中如何形成决策和协商为基础,将政策论证分为“通过技术专家的政治化、⑦借助话语联盟和科层化制度化的政策程序、⑧政治判断、①政策商讨”②等类型。这些研究揭示了国外政策论证的类型,为本文提供了基础和启发。而在国内,朱伟根据公众接受度和专业技术程度的高低将官员、专家、公众间的互动模式分为“多元平衡、理性主导、价值主导、自主决策”四种类型,③王锡锌等认为行政规则制定存在大众参与和专家理性两种模式。④这些研究虽然揭示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具体类型,但并不是从政策论证角度进行的研究。而国外研究由于描述的是当地实践,难以揭示中国现实。

一、公共政策论证的测量指标与类型

有了测量指标,我们才可以对政策论证进行分类。政策论证离不开相关主体的参与,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衡量我国公共政策论证的指标———相关主体能否参与论证。相关主体参与论证后,讨论了哪些议题呢?这是第二个测量政策论证的指标。在对相关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论证者是否对具体主张及其理由进行了证明,有没有遇到必须接受某种论点的情形?这是测量政策论证的第三、四个指标。这样,共有四个测量政策论证的指标:论证参与者、论证议题、证立程度、强制程度。其中,第一个指标描述的是论证的民主化水平,因为民主化首先关注参与者数量多少,后三个指标描述的是论证的科学化水平,因为科学化首先意味着通过符合逻辑的论证而非依靠经验、表象,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理由;其次是指通过这种符合逻辑的论证行为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而论证议题、是否进行证立、论证强制性能够反映这些特征。现实中,论证主体可用“多”“少”描述,论证民主化则可分为“高”“低”两种状态。同样,论证议题也有“多”“少”两种状态,证立程度和强制程度则可分“高”“低”两种情形,这样,论证的科学化水平也有“高”“低”两种状态。将论证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高”“低”两种状态交叉组合,可得到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分别代表了公共政策论证的一种类型,这样就可以得到公共政策论证的四种类型(见表1)。接下来本文将通过案例法对这四种类型进行检验。

二、比较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针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社会组织或事件,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允许研究者从价值中立立场出发研究它们的发生机制及发展过程,并给出普遍研究结论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案例研究更适合本文。其一,案例研究适合“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与本研究一致。其二,“案例研究适合研究发生在当代但无法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的事件”,⑤这也契合本文。其三,案例研究还具有“探索较为深入,研究结果使人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可能发现被传统的统计方法忽视的特殊现象;适合个体研究者,无需研究小组即可进行”①的优点。为了运用案例法,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则选择样本案例,即在由于可预知的原因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时,选择4至6个不同的案例对不同的假设结果进行验证。这种策略是可行的,因为案例研究并不是考察某一特定现象发生频率的最佳方法,它既需要研究现象本身,又必须研究现象的前后关联,因此变量会很多,如果在案例研究中被迫采用随机抽样法则,那么许多重要的问题将无法进行实证分析。②据此,本文选择四个案例来验证四种类型。所需资料主要来自公开文献,即公开出版的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档案等。依据为:

(1)所选案例的论辩已接近尾声,或早已结束,参与观察等无法发挥作用;

(2)访谈法存在很多缺陷,例如被访者有意识地按照采访者的意图回答问题,或被观察者察觉有人在观察时刻意调整、掩饰自己的行为,或只提供无关紧要的信息;

(3)公开文献经过了出版审查、社会舆论的检验,可信度较高。在选择样本案例时,本文采取了如下标准。

(1)典型性。所选案例符合政策论证的特征,包括各参与者的论证过程,内容涉及论证的民主化或科学化。

(2)资料丰富、可获得。凡是新闻媒体、政府文件、专著、期刊论文等提供了丰富素材,且能公开获得的案例都是本文筛选的对象。

(3)时间上的要求。第一,所选择的案例持续时间都较长,这样能够充分体现论证的特征。第二,所有的案例都发生在2000年以后,这是因为社会各界关注政策质量主要是从这时开始的。依据上述标准,本文最终选择如下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见表2)。

1.经济适用房建设(1998—2008年)。1998年启动的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经适房)建设包括1998—2003年迅速发展和2003—2008年争议徘徊两个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完善了经适房的土地划拨、建设销售、监督管理等政策细则,各地积极建设经适房,较好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过,经适房自开建以来,商业银行、房产商、社会公众就对其颇有微词。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经适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自此,经适房新开工和销售的比重迅速下降到9%以下,最低时仅为5%,③日益衰落。经适房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地产商、中低收入家庭、政策研究组织。参与论证的主要是中央政府,在经济政策和简单的福利政策思维主导下,④中央政府的初衷是“促进住房制度改革,拉动住房消费,改善供应结构,平抑住房价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⑤这决定了出台具体方案时无需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产商、中低收入家庭和政策研究组织等的实质参与。随着政策执行出现各种问题,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产商、民众才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总体上,中央决策集团和地方执行联盟彼此隔绝,普通民众和政策研究组织被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作用甚微。⑥在论证议题上,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决策者不断完善经适房的建设、销售、管理等细节,是发现问题、修正解决的过程,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产商等无法深度介入。正因为此,经适房政策主张及其理由也主要由中央政府提出,其地位、态度、看法至关重要,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进行高质量的质疑、讨论,只能被动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论证强制性较高。本文将这种政策论证方式称为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即:在政策论证过程中,以官员为主的核心决策者主导政策论证,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实质参与,政策方案主要是官员自主决策的结果。这种政策论证模式的特点是:

(1)作为核心决策者的官员垄断决策论证过程,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实质参与。

(2)论证议题主要由作为核心决策者的官员确定,是对这些议题的细化、完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受制于这些议题。

(3)做出决策的官员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理由,要求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学习、执行。

(4)论证中作为决策者的官员有较强的倾向性,地位不平等。这样,无论是民主化水平还是科学化水平,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都较低,其结果是制定出来的政策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广受质疑、批评,最终政策被终止,或出现重大调整。不过,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适合下列事务:

(1)政府内部事务,如日常管理事务,机构调整、体制编制改革、管理制度优化等内生性政策;

(2)涉及国家秘密、机构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务;

(3)重大危机事件,因为这些事务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快速做出判断、抉择。

2.怒江水电开发论争。怒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水能资源富集的河流,因此1998年被正式列入开发日程。2003年国家发改委通过《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后,环保部门、民间组织、国际组织围绕是否应该开发怒江、如何开发怒江展开了激烈论争。根据论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及关键事件,本文将论争分为五个阶段:1999—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过怒江水电规划方案,2003年9月—10月国家环保总局反对开发,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支持开发者与反对开发者达成开发共识,2005年1月—2005年8月支持开发者邀请科学家参与论证,2005年9月—2008年3月反对开发者寻求联合国的支持。五个阶段共有中央政府(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地方政府(云南省政府、怒江州政府、云南省自然遗产管理机构)、水电企业、怒江民众、政策研究组织、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自然之友、云南大众流域、绿岛等)、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环保组织、部分外国领导人)参与其中,数量多且构成复杂,①大体分为支持开发、反对开发两派。论证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参与者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水电公司、政策研究组织,第二阶段是以国家环保总局为核心的反对开发者,第三阶段是支持开发者和反对开发者,以民间环保组织和地方政府为主,第四阶段是科学家和民间环保组织,第五阶段是民间环保组织和国际组织。总体上看,除怒江居民外,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深度参与了怒江开发的论争过程,因而民主化水平较高。在讨论的具体议题上,第一阶段围绕如何开发怒江进行论证,第二、三、四、五阶段分别围绕开发的生态经济社会后果、移民利益,环境影响评价、利弊、公众权益保护,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建坝的影响、决策程序与公众权益进行论证,每个阶段重点各不相同。在此过程中围绕地质生态、自然遗产、民族文化、移民利益、能源需求、环评、决策程序、国际趋势等议题,参与者进行了激烈交锋,支持开发者和反对开发者都能找出充足的理由支持自己的主张。不过,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为首的支持开发者主导论证,第二阶段环保部门主导,第三阶段发改委和环保局达成共识,民间环保组织和怒江居民被边缘化,第四阶段支持开发的科学家继续反击、引导论证过程,第五阶段支持开发者拒绝公开决策细节,通过论坛、文章等形式指责反对开发者,②可见,虽然论争中参与者较多,议题比较丰富,但论证由政府、水电企业主导,强迫度较高。总之,怒江开发论争的民主化水平较高,但科学化水平较低,论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水电企业、科学家、民间组织领袖等精英人士。本文将这种政策论证方式称为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所谓精英,是指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更大的个体或群体,怒江开发中主要是政府决策者(权力精英)、与政府联系密切的水电企业(经济精英)、官方政策研究组织(知识精英)、民间组织领袖。精英们都有相对固定的价值理念,因此表面上看怒江开发论争是精英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却是这些精英们秉持的不同价值理念的博弈。表现在,在怒江开发中精英分为两派:支持开发者与反对开发者,前者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云南地方政府、水电企业、部分水电专家,他们关注经济价值,认为开发怒江可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后者主要是民间组织领袖、国际组织、部分水电专家,他们关注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认为开发怒江会破坏当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得不偿失。为了捍卫自己的价值理念,支持开发者采取了直接启动决策议程、主导方案选择过程、结成同盟、借助政策研究组织和媒体形成支持网等行动,反对开发者则运用了参与咨询会论证会、上书领导人、发起签名、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影响、实地调研访谈、公开辩论、寻求决策程序的漏洞、借助国际组织等策略,价值理念的差异导致论争持续了5年之久。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的特点是:

(1)参与论证的前提是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否则会被排除在外。

(2)论证议题服从于政府部门和特殊利益集团等精英的目的、意图,其他主体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可以发挥多大作用均取决于其是否被精英认可,其价值理念是否与精英一致。

(3)论证的主要任务是阐明精英主张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让其获得更多的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精英们采取了特殊的策略:①拒绝反对者参与论证;②诉诸专业知识、权威和精心策划的议程,以获取优势;③主要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不是对事实和理由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这种论证的优点是政策方案能够经过持久的讨论和争辩,决策的民主化水平较高,缺点是政策方案是既定的,反对者很难更改,因此主要适用决策部门已有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处置方式,无需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以及主要为了弥合价值理念分歧的政策。

3.新农合制度实施。2002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个人集资缴费、生产合作社提供公益补助金的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①然而到1998年农村居民参合人数仅占6.5%,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②2002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起开始试点。试点期间以县为单位,农民自愿参加,每年缴费10元,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每年分别补贴10元。③试点启动后,各地参合人数逐年攀升,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农民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卫生保健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因此从2007年起新农合进入全面普及阶段。新农合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有中央政府(卫生部、财政部等14个部门)、地方政府、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农民、政策研究组织。政策试点前主要是政策研究组织和中央政府设计具体方案,试点阶段增加了其他相关的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参合农民代表。试点前围绕“政府在新农合中的地位与角色、农民参合意愿、农民支出额度、政府补贴力度”进行论证,试点阶段论证议题集中在“新农合的定位,试点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如何改进”上。证立首先由专家学者做出,提出科学合理的备选方案,中央政府吸纳这些方案,是二者碰撞、对话、达成一致的结果,因而论证强迫度较低。这种以专家的理性判断为基础制定完善政策方案的论证方式可命名为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这里的专家指所有能够提供科学可行的政策备选方案的政策研究组织和个体,他们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非官方的,甚至是境外的。专家可能分布在高等学校,也可能就职于政府下辖的研究机构,还可能在民间机构中供职。专家拥有的专业知识远多于普通公众,因此通常是理性的。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是:

(1)专家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决策者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独立研究摸清问题症结,提出科学、可行的备选方案。

(2)利用国际会议等形式,专家充分吸收其他研究者、政府技术官僚、政府部门的意见,完善政策方案,取得部分利益相关者的认可、支持。

(3)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接触,详细阐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寻求其支持。

(4)政府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解决相关问题,于是将专家的研究成果送达最高领导层。

(5)最高领导层将相关问题列入议事日程,邀请专家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方案,公布实施。

(6)政策正式实施后,政府部门建立与专家的制度化工作小组,继续寻求专家的支持。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之精髓在于专家能够充分建言献策,政策方案是决策部门吸收专家研究成果后做出的。在此过程中专家的角色是对某一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与政府部门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完善决策方案。政府则为专家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支持,通过特定机制持续吸收专家智慧。在日益强调决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技术性较强、跨多个学科,问题极度复杂,影响面广,而决策者又对关键信息不了解,没有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政策,更应采用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方式。

4.新医改方案制定。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我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这引起了巨大关注,也开启了新医改进程。根据新医改方案制定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政府内部协商,主要在医改协调小组内部进行,但无法达成共识,这是第一个阶段。从2007年3月23日到2008年2月2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麦肯锡、世界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部和广东省医疗卫生界先后提出10套医改方案,医改协调小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第二个阶段。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在吸收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医改协调小组对方案进行了192处修改,修改后的方案于2009年1月21日由国务院通过。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至此,经过三年的论证研究,新医改方案最终定稿。新医改的利益相关者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医药行业、社会公众、政策研究组织,内部协商阶段主要是卫生部等参与论证,随后政策研究组织、地方政府、人民团体、医疗机构、医生、社会公众等都参与方案论证,因而总体上看主体多元,不仅有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也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甚至与医改无直接利益关联的团体都参与制定,民主化水平较高。在参与过程中,围绕旧医改是否成功,如何界定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贴的数量和归宿,“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补供方还是补需方,如何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和医药卫生体系改革”,①参与者进行了激烈讨论。论证时政府部门、政策研究组织、医疗机构、医药行业、社会公众等不仅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明了主张背后的根据和理由,还通过质疑对话,力图取得对方认可,强制性较低。这样的政策论证方式可称为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所谓多元,首先是指论证参与者多元。新医改论证参与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呈现出数量多、性质各异、构成复杂、“闯进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②的特点。其次是指论证议题多元。从旧医改是否成功,新医改的性质,到如何推进新医改,参与者进行了充分论证,议题数量丰富、适时调整。而协商是参与者认真考虑各种信息与理由并独立作出判断,彼此说服一个好的公共政策由什么构成,并互相学习的论理过程。③协商不是让步妥协,不是单向说服,不是交易式的讨价还价,而是基于信息、理由和证据,依据相互性而展开的审慎思辨的沟通行为。①在协商中,论辩是基本的要素和形式,②因此协商天然地蕴含着论辩。新医改中的协商论辩体现在:

(1)参与主体多元,分为下层、上层与顶层三个层次,首先各自寻求本层次内的共识,然后将无法达成共识的交由上一层次整合,③三个层次间分工明确、目标一致;

(2)论证议题丰富多元而又根据结果不断调整,是理性的权衡数据资料的过程;④

(3)论证是充分表达观点、阐释理由、质疑辩驳、寻求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⑤

(4)论证结果不一定最优,但能够得到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在我国拥有较为深厚的民意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主要适合直接关乎普通公众切身利益,涉及多个主体,事务本身比较复杂,而政府又缺乏相关管理经验的政策。总结四个案例,可以发现其论证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是不同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论证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较低,怒江水电开发论争的论证民主化水平较高,但论证科学化水平较低,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论证民主化水平较低但论证科学化水平较高,新医改方案制定的论证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都较高(见表3)。上述四种不同的政策论证类型各有不同特点。

1.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只有作为核心决策者的官员参与论证,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实质参与,论证议题也局限于负责决策的官员指定的范围,论证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都较低。

2.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官方决策者、特殊利益集团、政策研究组织、民间领袖等精英人士实质性参与论证,政策目标群体象征性参与。每个阶段的论证议题都由精英人士设定,论证围绕这些议题进行。与官员—自主决策式政策论证相比,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的民主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论证科学化水平上,证立围绕精英的意图进行,虽然精英之间有激烈的辩驳、对话,但处于强势地位的精英的主张最终被采纳。

3.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实质性参与政策论证,其他利益相关者象征性参与。围绕政策内容,专家先进行科学、公正的研究,相关政府部门采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将之转化为科学的、可行的政策方案,试点实施。实施中相关政府部门继续吸收专家的意见,并充分尊重其他机构、农民的意愿、诉求,强制性较低。

4.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所有利益相关者均能参与论证,主体、议题多元。论证主要是多元主体对所需议题自由讨论、理性辩驳。与精英—价值主导式政策论证相比,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的科学化水平更高。与专家—理性判断式政策论证相比,多元—协商论辩式政策论证的科学化水平是相似的,不过政策方案更多地吸收了非官方政策研究组织、政策目标群体的见解诉求,民主化水平更高。

三、结论

综上,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一是提出了影响政策论证类型的两个关键指标:论证民主化和论证科学化;二是基于政府、专家、企业、公众等在论证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和互动关系,结合论证方式,将当前我国的公共政策论证划分为四种类型;三是认为不能简单地确定四种论证类型的优劣好坏,因为每种类型都有独特之处和各自的适用范围。而且,与朱伟划分的四种官员、专家、公众间的互动模式相比,本文的分类首先将论证主体和论证方式结合在一起,其次避免了理性主导、价值主导等描述重复的弊端。与王锡锌指出的两种行政规则制定模式相比,本文的分类不仅考虑大众、专家的角色和作用,还分析政府、企业在论证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因而对政策现实的描述更全面精确。不过,本研究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只采用案例法,并通过文献法收集资料,而没有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在分类结果上,本文总结出的四种政策论证类型是对复杂现实的高度概括和简化,现实远比这四种类型更加复杂、多变,因而如何更客观全面地描绘政策论证实践是未来应该重点研究的主题。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政府的行政决策制度,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四个机制中,责任机制是关键,监督机制是核心,法律机制是保障,技术机制是补充。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于社会及公众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这就要求作为决策者的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决策之前,必须谨慎、充分、全面、细致地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这个重要职能。考察目前中国的民族地区的行政决策机制,虽然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社会公示制、专家咨询制、决策论证制度等,但这些做法是缺乏内在的相互衔接性,整体性不强。要真正规范政府的决策职能,必须建立一套与中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区情相适应的政府决策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行政决策制度,首先必须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中建立和完善其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

一、责任机制

所谓政府责任机制,就是政府部门及其决策负责人,在行政决策失误后,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不仅仅限于做个检讨敷衍了事,以防止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决策的主观随意性,避免。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政府对人民负责,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同样也必须对人民负责。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承担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行政责任。

考察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政决策体制,这种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些官员心目中缺乏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从权利的来源看,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政府集中了相当多的社会资源,政府官员在充分的享受着某种社会优势的情况下,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体现在决策职能上,就是决策责任。

当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少数民族政府官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官员的升降一定程度上还是依托与上级官员的感情联络和家族势力,官员的政绩得失考虑的不够多,也不够全面,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我认为,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机制,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树立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目前,很多民族地区官员缺乏责任意识,部分官员虽然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却很少有官员知道要对人民负责,认为自己委居于偏远、贫穷和孤寂的少数民族地区奉献青春、热血,至于责任就不应该而且没有必要追究和承担了。这种理念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部门造成了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这是政府及公众所不愿看到的。究其根源,在于一些官员不清楚责任的涵义,只是看到了自身权力的增大,熟不知权力的变大意味着义务与责任的增大。我们的官员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层级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你所享有和决定的社会资源的增多,更是自身责任的成倍增加,特别当这些社会资源在涉及其他公民权益的情况下。只有树立这样的权利观和责任意识,才能及时让某些责任心不强的人退出公务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务员这个需要高尚道德品质标准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行业。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这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可喜的是,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今年来,反复强调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官员自身要真正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意识。二是建立正确的官员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正确的官员评价机制,除了包含一些客观的量性数据指标外,还应该吸收一些定性指标。定量数据指标比较容易制定,如社会、经济、文化的各种发展指标等。长期以来,在考核政府官员中,定量的指标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夸大,最明显的莫过于GDP指标。各地,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盲目追求单纯的GDP增长,以此来衡量官员的政绩,从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中的急功近利,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等社会问题。引入软性定性指标,能够极大的弥补硬性数字指标的不足,更好地全面衡量社会发展情况。事实上,只有采用将软性指标与硬性指标相结合的评审机制,才能科学有效地去评价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及其官员决策的实际效果。

在建立起客观公正的官员评价机制之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官员本身还必须树立起民族、大局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领导集体努力体现亲民、爱民的执政风格,以民为本,“群众之事无小事”,构建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疾苦,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政府政绩观念的悄悄转变,这是非常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二、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造成专制与腐败,政府部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的决策尤其如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决策一般涉及重大社会事务和民族事务,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涉及的范围及程度是其他社会团体和地区决策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决策的权利必须加以监督与制约,才能充分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稳定和共同繁荣。综观目前我们的监督机制,监督行政的主体虽多,大多徒有虚名,监督效果不是很明显。特别是涉及有关政府决策力方面的监督,几乎没有什么效力可言。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监督体制中存的弊端,我们必须对行政体制的监督机制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建议从以下三个力面去完善:

(一)完善行政监督的主体设置

后现代化民主国家的监督主体的设置,监督机构应享有广泛的授权并具有独立性。它只向最高权力机关负责,接受它们的领导,而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这种独立的监督机关应具有以下两个特性:一是自成体系。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监督行政的主体虽多,但各自为政,职能交叉,谁都没能监督好政府。因此,要对监督行政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就应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行政的机构,要从法律上确立这一机构的专门性、独立性,使这一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独立于其他政府机构。其二,拥有权威。仅仅建立一个监督行政的机构还是不够的,现有的监督行政的机构说起来也够多的了,但真正要落实监督职能却很难,主要原因是缺少权威。虽有机构,但缺少权威还是难以施行监督职能。形成一个拥有中心,又是多头进行的机构。这个机构不能是对现行机构的职能的重叠,而应具有协调职能,又进行职责分工的机构。

(二)健全行政监督的民主机制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政府的民主监督多是喊在口号上,往往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作保证。最典型的莫过于缺少对检举人的保护措施、奖励措施,不少的举报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甚至压制,使得更多的人害怕被报复而不敢行使监督的权利。我区某一位市民举报副市长,其结果是举报人被当地警方拘留,其弟弟牵连被判刑。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使公民和社会组织有足够的力量监督和约束政府官员行政,促使政府切实根据社会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进行决策,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不受侵犯。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应该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进一步发挥政协以及派、人民团体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二是要重视群众的来信和举报工作;三是要建立舆论独立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充分保障舆论的自由。

(三)完善行政监督的工作方式

目前,行政监督主体对政府的监督大多仅限于事后监督。监督的内容也仅仅限于对政府官员的廉正监督,很少对行政效能进行监督。这些监督的方式、内容仅是消极被动的监督,缺乏积极主动监督。我认为,应当积极引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机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监督主体应努力在整个决策过程的初期找出可能决策失误的条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避免。当然这种监督不是干涉政府行政决策过程,只是起到防止决策失误的作用。此外监督主体还可采用结合效能监督的方式,更客观、科学、公正地对政府行政加以监督。

三、法律机制

只有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还远远不能达到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决策的最终目标,必须加以制度化,以法律的形式将整个过程确定下来。否则,难以形成对政府行政决策必要的约束力。将整个决策过程法律化,并不意味着僵化的政府决策,导致新的。法律只在外观方面严肃整个决策过程,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减少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至于决策内部,如何选择决策方案等则不属于法律规制的范围,只要遵从法律及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定,不做有悖于社会、公众利益的事情,都不应当去干涉。否则,即使做出的决策也是不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情况的决策,是不具有法律效力与行政效力的。

这里的法律机制既包括程序上的也包括实体上的。在程序上,包括决策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整套规范,包括目标的设立,决策前的准备阶段,决策方案的设立以及方案的取舍,包括最后决策责任的承担等等。通过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做出制度安排,例如,听取意见、听证、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决策过程公开等程序设计,建立起对政府决策的有效监督与救济机制。实体上的法律是指决策的制定不得与其他法律相抵触,不得违背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民族区域特殊情况等等,制定的决策必须科学、效率、可行,没有造成重大的社会损失等等。

可喜的是,中国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对于健全中国行政法律体系,规范少数民族地区行政部门的决策,防止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技术机制

我国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了出了不少有益的行政决策机制,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社会听证制、专家咨询制等等。这些方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当地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胜。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决策机制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民意反映机制

只有在政务公开、政治民主的条件下,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决策者避免决策过程中的盲目与随意,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笔者认为要完善民意反映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首先是要坚持重大问题先广泛征求民族地区的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士的意见,后提交人大讨沦、审议的决策制度。各级政府在决策之前,必须遵循的要求,将重大问题提交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讨论和审议;其次,健全社会通报制度,例如对重大社会事项、重大社会灾难性事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诸如新闻会(用当地通用或少数民族语音)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第三是完善社会听证制度,扩大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民族参与政府部门的决策,实现与各族群众的对话交流,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为政府的决策出谋划策;第四是健全公开公示制度,如坚持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等等,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最后是强化舆论监督制度,允许新闻媒介对重大决策的过程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

(二)健全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在民族地区,智囊机构并不少见,如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各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中心和各类研究学会等。但这些机构对政府的决策影响并不是很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决策负责人缺乏现代决策意识,遇事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人如秘书等说了算,很难真正听取这些专门智囊机构的意见。为此,必须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立起政府官员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必须听取并积极采纳专家合理的意见的制度体系。

(三)完善决策议事规则和协调机制

决策是否科学,是否民主,取决于是否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取决于对最佳方案的采纳。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多的政府部门,政府决策不是依靠严谨议事规则和协调机制,而是按照一把手的个人意识行事,一把手说了算,这样的决策过程严重扭曲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违反了基本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必须加以纠正和改革。

(四)广泛采用备用方案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决策方案中,要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科学地制定备用方案,增强方案的灵活性,以防止意外出现风险对决策目标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综观目前民族地区的行政决策机制,意识到备用方案的科学性与重要性的政府官员并不很多,一旦确定某一计划方案,即使计划方案所依托的情势发生改变,也很少改换方案,缺乏应变性与灵活性。备用方案的应用能有效的避免种种意外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张劲松.论“五权宪法”对监督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中国农村研究网2D03-06-23.

[2]莫于川.论行政指导的立法约束[J].中国法学,2001(2).

[3]梁仲明,王建军论中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改革和完善[J].西北大学学报,2003(3).

[4]蔡放波论功奇责任体系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3(4).

[5]扶松茂.责任政府与政府改革[J].学术论坛,2002(1).

[6]高秦伟.论责任政确与政琦责任[J].行政论坛,2005(7).

[7]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邵冲.管理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7篇

一、经济民主的界定

经济民主是指在充分尊重经济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公众平等参与、多数决定、保护少数的机制,在共同体内实现财富、机会、权利、权力的均衡。经济民主在民商法范畴内,其侧重点是追求个体自由的民主,是代内范围的民主。而经济法中的经济民主是政府与市场互动关系的民主,是追求总体自由的民主,是代际范围内的民主。??经济法中的经济民主包括宏观意义上经济民主、微观意义上的经济民主和中观意义上的经济民主。??宏观意义上的经济民主指经济管理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中的经济制度要体现大多数公民的利益和意志。微观意义上的经济民主指市场主体中的企业在运营和管理中应当充分体现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意志。中观意义上的经济民主指介于经济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社会中间层主体其在协调市场经济行为中要体现的该层次所代表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可见,经济法中的经济民主主要是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经济过程时所反映和体现出来的。

二、经济法主体语域下的经济民主

经济法主体体系为“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三层框架,以下从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这三个主体来论述经济民主。

(一)政府主体的经济民主

政府主体,又称经济管理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的权力。政府主体的经济民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构政府职能上的政资关系和政企关系

政府主体具有政权主体和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的双重职能。双重职能的关系也就是政资关系,指的是政府内部的关系,而政企关系是政府与企业的外部关系。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要求公共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在主体归属和运行规则上相对分开。??就各级政府而言,允许其集两种职能于一身;就各级政府内置部门而言,应将管理经济的部门与行使所有权的部分分开。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存在普遍政府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现象,政府在经济领域充当了既是裁判员又是球员的双重角色,政企不分使得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法展开公平竞争。为了实现经济民主,在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应重构政企的关系,恢复企业的本质——自主性和营利性。

2.平衡管理职能上的集权与分权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管理经济过程中出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应无条件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主张,经济民主受到严重迫害,因此为了发扬和实现经济民主,应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根据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的不同管理对象,市场规制权和宏观调控权的集与分,应当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则。??市场规制权应主要由地论文联盟方政府来行使;而宏观调控权则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因为只有中央才有权力和能力获悉全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在总量失衡情况下,才能及时制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及政策。

(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经济民主

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介于政府主体与市场主体间,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而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社会中间层具有中介性,可以弥补政府无法调节的市场缺陷,也可以弥补市场无法调节的政府缺陷,这一性质正是其经济民主的体现。因为社会中间层产生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过程,故下文主要从社会中间层与政府、与市场主体以及社会中间层之间的关系去表现经济民主。

1.社会中间层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社会中间层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功能,即社会中间层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民主。具体关系主要体现为:第一,社会中间层与政府都具有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二者在行使该职责时优势互补。第二,社会中间层为保护某一利益群体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该制约表现在参加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听证,对政府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支持市场主体提起行政诉讼等。第三,社会中间层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与政府会形成竞争关系,利于扩宽市场主体的选择空间。当然社会中间层在弥补政府缺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受到政府的监督、指导。

2.社会中间层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杨紫?@概括了二者之间的四种关系,即民事关系、市场化监管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经济民主在民事关系中体现为,二者间的平等关系,例如评估服务行业中,市场主体与评估机构可以意思自治地通过合同确定评估关系,具有平等性。在其他三种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3.社会中间层主体之间的关系

每一社会中间层主体都代表着一定群体的利益或通过不同角度来维护该群体利益。社会中间层主体之间关系的民主性表现在各个中间层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未履行相关职能而相互分工、合作、竞争和制衡。

(三)市场主体的经济民主

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市场主体的经济民主主要体现于其民主化程度,而衡量市场主体民主化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第一,市场经济受政府支配程度;第二,市场进入与退出是否自由;第三,市场主体中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应有的特殊保护。对此,本文认为市场进入与退出并没有完全自由化,而是必然受到法律法规、政策所规定的条件的限制;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得到了立法者的特别照顾,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干预的程度下文再详细论述。

转贴于论文联盟

依各市场主体职能的不同,可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因此对于市场主体受政府支配程度,可以具体从四者的民主来阐述。

1.投资者的民主

投投资者的民主主要指投资准入民主和公司股东民主。前者体现在我国对国有资本投资范围的限制,为非国有资本提供广阔的投资领域。后者主要表现在对股东权益的平等保护,即同股同权;为保护弱势的中小股东利益,赋于其知情权、股东代表诉讼、公司回购股权的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2.经营者的民主

经营者民主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经营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具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其可以自由选择交易对方、交易内容,与其他经营者是公平竞争关系等。我国制定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从法律层面保障经营者的自由公平竞争。

3.劳动者的民主

劳动者民主表现为:第一,企业内劳动者的民主,即职工有权参加企业管理,如企业内设的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有权参与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第二,未就业劳动者之间的民主,主要体现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以及政府制定的对特殊群体的就业照顾的法规或政策等。

4.消费者的民主

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相比较经营者而言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经济实力一般弱于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受到经营者侵害的比率高于后者受侵害的比率。因此消费者的民主重在落实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体现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于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三、经济法追求的经济民主目标

经济民主作为经济法的原则、理念指导着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作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驱使着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民主目标的核心

由于传统的法律部门,如民法以私权为本位,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强调意思自治,即法不禁止即自由,淡化社会秩序与正义,以不违反公共利益为限,力避国家的干预。但在民法形式平等的规则下,形形的市场主体以追求自我最大利益为目的,优胜劣汰,导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最终限制了自由竞争和破坏公平竞争,因此民法在以私利为导向的情况下,难以有力地保障和协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能有效实现社会正义公平。而经济法体现的是实质平等,是社会本位的法,追求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经济法追求的经济民主目标是通过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经济,社会中间层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以实现市场主体自由公平的竞争,最终合理配置社会财富。因此可知,经济法追求的经济民主目标的核心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实现经济民主目标的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包括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这是经济法学界基本一致的观点。因此实现经济民主目标的途径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

一是在市场规制法领域内应明确列举何种行为构成垄断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为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活动,应以立法形式规定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预防立法滞后于实践,有效地规范实质上为破坏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形式上却在法律之外的行为。权责应统一,完善法律责任,明确何种行为应承担何种相适应的法律责任,多元化责任的承担方式,真正有利适当地惩处违法行为。

二是在宏观调控法领域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经济民主。第一,在调控主体方面上应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适度分权制度,政府与社会中间层间的优势互补;第二,在调控程序上应建立多元化主体参与和公开透明的程序,在调控政策、规定或方案出台前,应征求社会大众意见,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决策论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批评建议制度等;第三,在调控手段上“应尽量采取信息服务、利益诱导等尊重市场主体选择自由的柔性手段”。

四、结论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时期;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治安保卫工作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实现长足稳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越来越快,市场经济逐渐实现全面深化,在此背景之下,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而治安保卫工作能够切实保障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国有企业当中对治安保卫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强化治安保卫工作效果。事实证明,国有企业之所以多年以来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治安保卫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价值观念,加深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在爱岗敬业、勤奋刻苦的观念指引下,治安保卫人员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帮助国有企业不断扩大利益空间的同时创设和谐社会。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积极创新思政工作。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始终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严抓工作作风。同时需要对以往国有企业在对治安保卫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并不断结合时下最新的技术方法和新鲜事物进行创新。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应故步自封,而是应当对当前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面临的市场需求等进行深入剖析,在积极学习其他企业优秀的工作经验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使得其能够始终保持活力。

(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当始终贯穿在国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因此在思政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治安保卫人员,用积极正面的话语不断鼓励安保人员,并将人本思想融入思政工作,耐心倾听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落实解决其反映的问题。另外,国有企业需要充分展现出其人文关怀,通过适当提升治安保卫人员的绩效福利,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不忘维护其个人利益,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治安保卫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在国有企业当中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

(三)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国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利用其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和超快的传输速度等巨大优势,为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网上直播等方式开展治安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远程会议、网络讨论室等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全体人员均能够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当中。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加深员工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微博、微信和微课视频等方式完成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得治安保卫人员能够在优秀的企业文化熏陶之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向前发展。

(四)发展思政工作人才。无论何时,具有优良工作作风、先进思想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业思想政治团队都是国有企业对治安保卫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培养现有党务人员,在敦促其不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换岗方式使其能够深入到基层治安保卫工作当中,与一线员工进行接触交流。不仅如此,对于具有极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治安保卫人员,国有企业也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当中,通过对其展开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既有多年从业经验、又懂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新经济时代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定位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的“开大会”等形式的治安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逐渐开始暴露出弊端。为此本文从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人才队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落实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为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长足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德山,方亮. 试论新时期国有企业治安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J]. 经营管理者,2015(10):338.

[2]齐伊. 浅谈加强企业治安保卫人员思想政治教育[J]. 新西部(理论版),2015(02):74-80.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9篇

航标处的蓬勃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党将事业单位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中设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各种披着“民主”、“普世价值”外衣的西方社会腐朽价值观思想也趁机在国内得到传播,对事业单位职工也带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尤其对年轻职工的思维方式、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尤其是“定期考核”“竞聘上岗”等制度的进一步落实,职工的危机感和紧张感日渐增加,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相应降低。有效、恰当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及时帮助职工疏导心里障碍,缓解思想压力,坚定思想认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也是有效化解职工之间内部矛盾,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维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和安定,继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一是领导层对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领导干部严重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航标处的行业和职能特殊性,领导干部往往只将业务和效益放在首位,有些领导认为现在的党员素质比以前高,没有必要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领导层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松懈;二是随着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国外在国内的传播日益扩大,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思想的“总开关”把握不好,思想防线不能及时巩固筑牢,其他工作的开展也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变化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顺时而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应该有所提高;三是随着航海保障事业的日益发展,航标业务日益增加,航标处等事业单位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大,职工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健全。近年来,航标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工融入,其知识面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对目前新媒体、新技术的熟悉度和掌握度较高,对思想元素有着独到见解。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传统的单一的工作机制很难满足职工的工作需求,制约了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使其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厌倦感。此外,航标处内部的组织机制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只是在传统框架下流于形式。(三)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形式缺乏创新。纵观航海保障系统,目前各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通过红头文件、发放思想政治书籍、参加视频会议、开展会议学习等方式进行,由上至下逐级传达精神,学习方式往往单调枯燥,党员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党员学习活动重形式、轻内容,会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多,会下实践落实的少;支部开展活动少,内容缺乏针对性,学习浮于表面,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效果差强人意。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认识,以明确思想政治建设重要。性为切入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明确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航标处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特点、新观念和新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加强航标处的工作水平。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使思想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使单位职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正确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理论指导行动,更好地规范行为,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以人为本,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中。在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同时,也应当明确,以人为本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航标处更需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思路中。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以“公平、正义、团结、友善”的价值观来统领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在单位中营造诚信关爱的环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掘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思路。在开展工作时要从党员群众的诉求出发,在工作落实时要积极思考党员群众的反馈,《宋史•薛极传》:“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时刻围绕党员群众的需求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果。只有以人为本为核心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方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认识,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守正思想航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落脚点。党的十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要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又是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指导原则,航标处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引导,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总开关”来掌控方向,对于航标处而言,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航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坚定地履行维护海上助航设施和保障通航安全等社会职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坚守职责;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公共职能,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的价值体系;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树立爱国守信、敬业奉献等价值标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守正思想政治工作的航标,才能促进航标处工作和谐有序开展。(三)落实责任担当,以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建设保证点“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航标处的管理者应明确做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促航标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石。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既不能过于强调业务工作带来的实际效益而忽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亦不能因为业务工作的紧要而妨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一是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牢、抓严,全面加强起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具备高尚的精神境界,能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带动整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二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单位“一把手”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工作全局,分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要具体抓工作,其他领导干部要配合抓工作,党政团工作应建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三是培养中层干部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按照上级和工作的学习要求,实现学习成果向实践工作的有效转化。应要求中层干部学习以“结合工作目标”、“带着问题学”为主,强调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而学,培养年轻中层干部终身学习习惯,增强中流砥柱的担当作用,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贯夯实力量。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政领导要灵活工作思路,思政工作与业务工作要“两条腿走路”,使其相辅相成,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使责任担当层层落地,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四)健全机制体制,以培养高素质政工队伍为建设着力点。一是应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近年来,航标处不断充实了青年职工,注入了新鲜血液,应当借此机会选拔优秀适岗的青年职工充实到政工岗位上,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力量。在人才甄选方面,应严格把关,要严格选拔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政工队伍中,对于在群众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应优先考虑。大胆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感的青年干部,改善政工队伍“老龄化”的现状,逐步完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二是应注重政工工作的教育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工队伍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政治水平,拓宽人员知识层面,提高业务素质。在报培训计划时应对目前政工职工进行内部调研或意见收集,了解目前政工职工的工作水平以及业务短板等现状,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在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同时,注意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数据挖掘等内容研究如何开展政工工作,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前瞻性,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航标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航标处是业务职能单位,在实际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既要定量分析工作内容,也要定性分析工作方式,在奖惩方面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有效统一,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在制定机制过程中,还应立足于航标处的实际情况,明确总体目标,并逐一细化、具体化,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和监督制度,全面、认真地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使高素质和机制合理的政治工作队伍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五)创新平台载体,以推动航标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撑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的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已赶超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外部资讯和发表言论看法。因此,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围绕“忠于国家、热爱航保、以人为本、奉献社会”的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核心价值观,创建网络平台,不仅成为航标处对外发声的媒介、宣传的出口,而且也为职工创造了活跃思想、自由言论的空间,便于获取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创建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认证等,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宣扬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核心价值观,使职工树立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对航海保障事业的信心,自觉筑起思想堤坝,抵制不良思想侵袭,守正思想航标。在对内协同网络上设立党员交流园地、精神文明建设栏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涉及单位的重大改革等政策内容进行公布公示,定期开展网络答题、网络辩论,有助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迅速、准确地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培养专业的人才或团队对公众号和微博账户等进行科学、合理地运营,定期推送内容,避免出现面子工程、烂尾工程导致的僵尸账号。航标处的使命在于维护海上助航设施和保障通航安全,而航标处职能的有效履行离不开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导航和助航,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方法探究与航海保障系统航标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从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认识切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保证,建设政工队伍着力,以新平台载体推动航标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塑造保稳定、促改革的氛围,使航标处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共同推动航海保障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张继军 单位:大连航标处

[参考文献]

[1]韩亚鲲.论开展党工团工作对于稳定员工队伍的积极意义[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

[2]常乐.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北京: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

[3]徐艳萍.探讨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6,(24).

[4]厉海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管理观察,2015,(19).

[5]彭瑶.如何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5,(7).

[6]孙巍.浅谈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2015,(6).

[7]宇.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J].海事瞭望,2013,(Z1).

[8]林颖.论新媒体在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

[9]石平.思想政治建设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EB/OL]./2016/07/03/ARTI1467530373129531.shtml.

[10]颜晓东.以哲学方法论指导部队思想政治建设[EB/OL]./2016/08/22/ARTI1471819496456899.shtml.

行政决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德医德问题医德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正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根植于人们健康利益,又受制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医德也受到冲击,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医院的服务理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医德失范、医德失调等不良现象,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医德问题,提出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医德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医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1过度医疗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由过去的福利事业转变为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院发展已由单纯靠国家投入转向依靠自身经营维持生存和发展。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片面追求高额利润,凭借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和信息优势诱导患者接受超过其实际需求的检查项目、治疗项目和药品品种。将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强加在患者身上,助推了医疗费的不断攀升,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巨大压力,不仅浪费医疗卫生资源,而且会使患者对医院和医生在医疗过程别是费用的可靠性和保证性产生疑问,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感增强,必然会增加医疗纠纷;同时过度医疗导致的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会产生过度医疗提供和过高医疗价格并存的局面,这一局面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由于其价格承受力高,则日益成为医疗服务市场的消费主体,而社会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则看不起病,失去享受公正医疗的均等机会,产生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直接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

1.2医疗服务单纯技术化,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配套设施大量增加,各种辅助检查手段日趋先进,借助于第三媒介来诊断治疗疾病已越来越多地被医生采用。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医生注重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检测手段和方法获取资料,并以此作为诊断依据,提出治疗措施,滋生了医学技术主义趋向,使医务人员过分依赖先进医疗仪器,忽略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和提高,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医生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明显减少,导致医患感情日渐淡漠,产生了高科技离病人越来越近、医务人员在感情上离病人越来越远的现象。医生的诊疗服务越来越变成单纯的技术行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人患的病而不是患病的人”。这种职业冷漠,使患者和家属无法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暖和爱心,觉得医生缺少热情和同情心,自己没有被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

1.3部分医务人员价值取向错位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卫生医疗体制和文化价值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新的社会医疗整合机制及价值观念未能及时有效建立起来,致使医务人员新旧价值观念处于剧烈撞击的转型期,这种撞击突出表现在医务人员追求个体价值和经济价值迅速上升,部分医务人员出现服务意识的淡化和对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追求,把治病救人作为谋利的手段。在法律供给不足和政府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过分看重经济回报,向病人收受、索要“红包”等,影响了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加剧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对立情绪,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和谐。

1.4制度伦理的缺失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道德失范不仅有其自身原因,还有制度伦理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度和法规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对一些违规医疗行为仅采取道德和行政方面的处理。②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完善,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强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医院走向自我经营和发展的道路,成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追求营利的商业机构,以过度配置高新仪器来增加竞争优势;医学具有高风险性,而医生的收入与其所面临的风险不成正比。医院和医务人员只有通过扩大用药范围、提高用药档次、增加检查项目来填补不足。③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管理上只考虑经济导向、强调经济效益,但忽略了伦理导向,伦理理念及其机制在医院管理中不到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对经济指标有明确规定,对医德医风要求不具体、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的医德医风监控体系,无法对医德规范的落实情况及医疗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一些医院以经济利益作为道德评价标准、忽视卫生服务事业的社会效益、忽视道德教育和医院道德文化建设,忽视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医疗服务行为失去了正确方向,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和扭曲,故医德建设还有赖于制度的健全和伦理环境的塑造。制度伦理不但要求制度的合道德性,用道德来规范引导和制约制度建设,而且要求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建立起支持和保障道德规范得到真正落实的制度伦理环境。

1.5医学科研诚信缺失,科研道德失范

在科学社会化、科研职业化和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道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主要是科学研究的不端行为增多,表现在少数医学科研人员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伪造或篡改科研数据、虚报科研成果。

由于科技成果评估体制使人们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科研奖励机制的商品化和实用化,科技论文数量大增,但内容雷同,缺乏创新。

在临床研究中,一些科研人员忽视对受试者的保护,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如为了研究的顺利进展,不履行告知义务;进行药物临床实验时夸大药物疗效,采取欺骗手段促使患者参与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节省经费,不顾受试者健康和生命权益,减少对受试者健康监护的项目。

2现阶段加强医德建设的对策

针对上述对当前医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医疗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建立健全相关的医疗卫生和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把医德建设融于科学的管理之中,更有效地规范人员的行为。其次,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理想的教育,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和理解良好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第三,建立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行医环境,以减少医生的职业风险和防御性医疗现象。

参考文献

[1]毛源杰,刘奇.冠心病诊治中的过度医疗.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3):33-35.

[2]郑大喜.制度伦理与社会转型期的医德建设.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9):27-28.

上一篇:孝道教育范文 下一篇:乡镇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