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4:07:39

形式政策论文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申论作文本质上是一篇既定的议论文,所以具备议论文的一般属性,其总体结构模式为“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若胶柱鼓瑟的以此为原则,将申论作文不加变通地设计成“三段式”,其结果大多只会是一篇相当糟糕的“八股文”。“三段论”只是一个总体的结构框架,考生必须结合公共权力运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行文要求,对这一结构进行灵活的变化,敷衍铺陈,设计出更加详细精当的文章结构。

由于结构往往跟文体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文体差异角度来讨论申论作文的结构设计。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和文章结构的差异,通常可以细分为三大类型: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

一、策论文的结构设计

所谓策论文,指的是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提出对策措施的一种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是:首先是结合所给定资料,概括存在问题,探究深藏于表象背后的因果逻辑,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随后是文章主体部分,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或具体的实施策略。简言之,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策论文侧重于回答“怎么办”。

策论文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常见的文体,特别是在省、市一级公考中,策论文更具普适性,以此测查考生面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具备相应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例如2010年××省考题“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市的考题“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为主题”、××市的考题“以‘中国应如何创造未来的人口红利’为话题”等都是典型的策论文考题;2010年的国考题“以‘海洋的保护与开发’为题”和2013年的国考题“以‘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为题”、2014年××省的考题“以‘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为题”谈污染治理问题等,策论文都是最佳选择。

为进一步了解策论文的结构设计,不妨以2010年××省公考题为例:“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请联系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题干看,本题的重点落在“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上,因此如何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文章的主体。同时,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意义亦不可不谈,因为这是推动农民增收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与之相应的,目前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哪些障碍,则是制定农民增收政策的现实依据。至此,文章所涵盖的三大部分内容已经确定,其主次详略也已安排好,只要对之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形成一篇策论文了。试看下面一篇范文: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十三亿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对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然而,由于长期的基础薄弱、投入与管理环节不到位、农产品价格涨幅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慢,农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这种不利状况亟待改变。

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增收与否,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走向。各级政府应该持续深入研究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以及解决的对策,并将之落到实处。其中,农民增收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该问题若是解决不好,国家的发展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真考虑:

一是加大投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的投入,完善水利、电力、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管理功能,应对自然灾害、人口增长,文化需要等带来的挑战。

二是加快政策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制定农民工就业、务工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吸引农民工回家乡建设,合理引导人才流动,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保、医疗合作等农村养老服务机制,使农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优越性在农村得到彰显。

三是加强培训、建立培训基础,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实用技能,如养殖技术,电脑操作等,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家致富。

四是加大土地利用率。政府合理引导农民对土地依赖的心理,鼓励其大胆盘活土地资源,在保证土地不抛荒的情况下,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五是要在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让农民收入来得更直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业这条国民经济的脉搏有力地跳动起来,既符合农民的心愿,也符合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可以说,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只有将之切实解决了,才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科学高速、平稳、健康发展整体规划的实现。

本文通过第一段来简单介绍背景,同时引出话题;第二段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三段阐发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指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为随后将要提出的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随后,文章进入主体部分,分别从资金、制度、培训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文末进行总结,并对主题进行适当提升,分寸感把握适度。不难看出,本文大体依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作者对之进行了较为灵活的变通,依据公共权力运行过程基本原理,将三段扩展到了十段。虽然是由简入繁,但因作者理清了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注意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语言通畅,在“结构完整”的同时也做到了“条理清楚”,且在主题的挖掘和提升方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可算是一篇上佳的策论文。

二、政论文的结构设计

政论文指分析某一问题(事件)具有何种价值,或者解决某一问题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立足政治高度,从具体问题、事件的表象中探究其本质,追根溯源,剖析其前因后果,阐明其重要价值或意义,或强调解决某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言之,面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政论文的核心任务是回答“怎么样”,阐释某种价值理念的“正当性”,完成“政治游说”。从历年考题看,政论文也是常见文体,如2011年国考题“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2011年全国多省市联考题“以‘家底’为题”、2013年的国考题“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地市级)、2014年国考题“以‘米兰・昆德拉的慢生活’为话题”、2014年全国联考题“以‘价值输出’为话题”等都可以写成政论文。一般而言,相对策论文,政论文对考生的理论功底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2010年上半年××省公考题为: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根据给定资料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国民健康工作的推进并非与之同步,状况堪忧。特别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即所谓“带血的GDP”。据资料获悉的背景知识,再结合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的重点是要诠释国民健康对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及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以此唤醒国人的健康意识。试看范文:

健康是一笔宝贵财富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是国民的一大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污染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巨大工作压力、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造成缺乏锻炼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国民健康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情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国民健康状况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应将之视为一笔宝贵财富加以好好珍惜。

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的大问题。国家强盛归根结底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其中,人才无疑是最为基本的要素。而人才除了有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作为基本保障。因此,国家对国民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不仅是民生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高屋建瓴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此外,国民健康状况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只有树立健康的国民形象,才能成为真正强盛的国家。

国民健康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大问题。单纯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能带来社会和谐,只有重视民生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形成“带血的GDP”,给当地民众健康带来损害,引起民众不满,甚至引起,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不可不重视国民健康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

国民健康是关系人民幸福的大问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幸福。幸福无疑需要身心健康作为基本保障,否则幸福就无从谈起。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国民亚健康、缺乏锻炼等状况依然比较严重,甚至由此“因病致贫”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因此,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必须重视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民健康,既需要政府扶持引导,也需要个人重视和参与。只有实行多管齐下,综合管理,才能推动国民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

总之,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是一笔宝贵财富,应引起政府包括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只有增强国民健康,才能实现国家未来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范文首段引出话题,同时简单指出目前国民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在主体部分重点分析、论证了国民健康之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政府角度简单讨论增进国民健康的大致思路;结尾点题,并进一步提升、强调本题立意。文章总体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逻辑严密,有一定理论深度,可算一篇不错的政论文。

三、评论文的结构设计

评论文是侧重于对某一观点或问题发表评论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通常情况下,先简介既有的某种思路或问题,然后将之作为“靶位”,发表评论和意见,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时还会针对某些思路附带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因此,相对前两种文体,评论文主要侧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要点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思考、分析问题,并且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式来评析“靶位”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章结构特别强调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连接,讲究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从历年考题看,相对而言,评论文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其中2005年国考题“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2006年××省考题“以‘效率与公平’为话题”、2009年××省考题“以‘产品免检制度存废’为话题”可为代表。试以2006年××省公考题范文为例:

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从公平与效率问题想到的

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趋严峻,比如城乡、区域差距,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暴露在社会大众面前。特别是随着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更使得公平与效率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一对矛盾体――讲求公平就无效率可言,讲效率就得牺牲公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不公平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实践证明,牺牲公平不仅不能产生理想的效率,反而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其实,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们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没有公平就难有效率,即便出现了一时的“高效率”,那也是短暂的、靠不住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应该且能够得到最佳结合。以牺牲公平换来“高效率”,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很难长久维持。我们应该着力经营怎样把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而不是纠缠于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证公平的最优结合点,从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公平,而保证公平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其次,改革税制,加大税收调节的力度;再次,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及民主政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机制。

古人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公平与效率可以兼得,其关键就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兼得的良性循环机制,来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本文采自网络,作者佚名,笔者对原文作了修改)

作者首段先介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以此引出效率和公平的话题;紧接着,引出当前人们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既有观念,将之树为“靶位”;随后,对“靶位”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并且亮出己方观点――效率和公平可以和谐统一;其后进一步论证如何解决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几条措施;末段以名言起句来收束全文。总体而言,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论证有理有据,一气呵成,是一篇典型的优秀评论文。

上述可见,在申论作文中,立意角度不同,文体选择不同,作为形式部分的结构设计自然不同。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丰满无缺”、“言之有序”,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在实际写作中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的原则和模式,合理安排好观点和资料之间的衔接,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那么就算迈出了征服申论作文的重要一步。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北宋 古代公文 繁荣 原因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北宋是一个历史的转型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政治家不断涌现的时代,也是政坛万象更新的时代。而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北宋文坛更是群星璀璨。这一切造就了一个公文极其繁荣的时代。

北宋出现了坡、王安石、欧阳修等一大批文学功底深厚的政治家,也出现了一大批政论文(亦即公文)佳作,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这些使北宋与先秦一起成为历史上两个公文最繁盛的时期。

一般来说,古代公文是指古代谈论政事的奏、议、书信等,在北宋来看,还包括大臣之间讨论政事的文章。北宋之所以是公文的一个繁盛期,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包括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的影响、独特的广开言路政策和士大夫精神、科举制度的影响、党争现象与公文创作的互动和文学流派传承变化上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和党争。

一、政治制度

北宋公文之所以繁荣,政治制度的变化是基础。

北宋建立之前,是两百余年的封建割据时期。从唐王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纷争不断,朝代更迭很快,长期战乱,军阀混战,地方藩镇势力与中央对抗,因而宋太祖以武臣的身份夺得后周政权,建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首先是收回兵权,整顿军队,并把三帅的统兵权与枢密院的调兵权分开,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其次是对行政机构及其权限进行调整,实行政事堂(中书院)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的“二府制”,以及新设机构与省、部、寺、监等旧机构并存的行政体系。在地方政权的设置上,分州县两级,由知州和通判共掌。最后是制钱谷,把地方的财政大权收归中央。这三项改革成功地结束了五方方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使百姓消除了常年战乱之苦,也使武将权力旁落,文官受到重用。宋太祖宣称:“五方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有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史记事本末》卷二《收兵权》)《宋史・文苑传》也说:“太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将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文臣替代武将主持大政,甚至大量文职军权,遂成常制。宋太祖乃“以士大夫治天下”,实施文官政治,这些都从根本上重文抑武,使尚文成为当时的价值取向,大量文人做官,使文人文风盛极一时。当然,庞大的官僚机构,众多文人出身的官员也成为北宋公文繁荣的基础。

另外,这三项改革也直接导致北宋以后的积贫积弱,国家防务空虚,官僚机构庞大,造成财政困难,败于外番之手,变乱频生也必然导致奏议等公文文章的增多。

因此,宋太祖在政治制度上的改革和“以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之策,是造成北宋公文繁荣的根本原因。

二、科举制度

北宋公文之所以繁荣,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科举制的变化。正是这一制度造就了一大批善于公文写作、讲究策论的人才队伍。科举制可以讲是人才基础。

北宋的科举制罢“公荐”之制,确立殿试制度,并推广“别头试”、“锁院”和糊名誊录等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最大的改革还是在于考试内容的变更和取士门槛的降低。

宋代的科举考试科目贡科常举的主要有进士、诸科、武举、童子举等,其中,进士科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主体。进士科的主要内容有诗、赋、论、策、贴经、墨义等。其中贴经主要考《论语》,属于填空式考法;墨义是默写全文,包括经书原文和注疏。以上两项主要考查个人记诵经书的情况,考官并不把它们作为考较标准。诗赋是唐代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它主要测试文辞,非聪明博学难成佳作。策论则是一种政论性很强的综合性考试,考题从经史或时务中出,多提问一些与治理国家有关的内容,考生必须对所提问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结合现实,旁征博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考试方式既能考出举人的文辞是否通畅,也可以从中发现文人对经济、历史及时事的认识水平,即“试之论,以观其所以是非于古之人;试之策,以观其所以措置于今之世”。(《苏轼文集》卷49《谢梅龙图书》)

宋初,受唐代重视诗赋风气的影响,进士考试主要取决于诗赋。真宗咸平年间,省试增考策论,而考试顺序为:先诗赋,后策论,且实行“逐场去留法”,即诗赋成绩过关,方可试策论。“但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在有识之人的呼吁下,要求皇帝“参考策论,以定优劣”。庆历三年,知谏院欧阳修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提出分三场考试,首场试策,次场试论,终场试诗赋。次年,宋廷颁布了由欧阳修执笔确定的《详定贡举条例》,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试策三道;第二场,试论一首;第三场,考诗赋各一首。

这种先策论后诗赋的考试方法是科举考试考评内容的重大改革。策论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宋儒由声律之学向义理之学转变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宋代学风的转变。“先策论,则辨理者得尽其说也;简程式,则闳博者颇见其才”。(《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30《贡院定夺科场不同诗赋状》)由此,重策论轻诗赋成为时代的共识。欧阳修说:“国家自兴建学校以来(指庆历新学),天下学者日盛,务通经术,多作古文。其辞艺可称,履行修饬者,不可胜数。”(《欧阳修全集》奏议集)苏轼也说:“国家自天圣中,诏天下以经术,古文为事,自是,博学之君子,莫不群进于有司。”(《苏轼文集》卷七《修废官举逸民》)

通经术、能议论成为一代士风,也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苏轼、苏辙等古文大家。宋政府培养了大批通经致用的文学家兼政治家,由科举而官,成为当时人们的价值趋向。能议论、擅写公文成为文人追求的目标。

宋朝在政策上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一条就是广开才路。隋唐科举取士,曾经选拔了一批庶族寒门子弟,打破了六朝门阀用人制度,但是,当时科举之路不广,取士人数不多,从唐初唐末,文人学者仕途并未完全解决,“怀才不遇”始终是唐代诗文创作的一个主题。而宋代不然,宋代开科取士,比隋唐有大发展,其取人之多,超过唐人几倍,而且宋朝制禄之厚也非唐时可比。据统计,北宋开科六十九次,共取进士一万九千一百四十七人,诸科一万五千零十六人,两科合计三万四千一百六十三人(《论北宋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历史作用》何忠礼)。北宋还有恩科之制,“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尝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允许他们参加殿试,别作一甲奏名。庆历年间石介撰《庆历圣德颂序》有云:“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期间非无神圣之主、盛名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精、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当?实为希阔殊尤,旷绝盛事。”因此,宋人文人极少“怀才不遇”之作。仕途比前代广阔,产生了大量文人从政的现象。仕途无忧,自然关注时事,勤于论争,优秀的公文也就层出不穷。

三、广开言路与士大夫精神

唐初统治者惩于隋世之亡,曾经广开言路。宋代继承了唐代这一传统,而且宋初言路比唐时更广,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曾立有“诫碑”其别讲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而且告戒后代“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稗类抄》卷一)。作为封建帝王,居然立此不杀之诫,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尚属仅见。

统治者大开言路,文人学者好发议论也就蔚然成风,论政、论兵、讲学、鸣道,成了一代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品中议论之多,超过战国以来的任何朝代。

议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言事论政,这是从宋初开始的,到了庆历、熙宁朝政改革期间,论政之文大有发展,几乎人人言事论政,议论文章压倒一切。

另外,宋代士人身份与唐代不同,唐代或以诗名,或以文名,很少兼擅经学史学的作者,宋代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为一身的复合性人才,政治家、文学家、经术家三位一体,是宋代“士大夫之学”的有机构成。宋代士人以“经世之学”作用于参政姿态,也就会“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宋代“士大夫之学”还表现在士人好读书和“走万里路”上。读书,读史书,读经学之书成为文人的风尚。勤学好读成为一代风尚,研究与辩论也就使言事论政的文牍更多。“走万里路”的精神使宋代文人更实际,更注重比较与论争。

此外,宋政府采用台谏制度,“台官”、“谏官”事权相混,合成一势,成为人主之耳目,并享有“风闻言事”、无须查实的特权,台谏势力和制度空前加强。在维护君主集权的过程中,台谏官因其独特的身份和权利较其他官僚更勤于言身,勇于言身,典型体现了宋人好议论的作风。

这些宋文人的特质和特殊政策,使宋代文人好议论,勤于论政、撰文。语切时蔽,不为空谈,从而造成了公文繁荣的局面。

四、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尤其是公文创作的互动

北宋党争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人士大夫以具体的文学创作参与党争,更体现在创作主体与党争的相互关系上。其中熙丰党争是代表。

在党派意识下的政见之争,是熙丰新旧党争的性质所在。这种性质使文人士大夫激发了“志在当世”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欧阳修在庆历五年所作的《镇阳读书》中写道:“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士大夫好恶纷然。”就是因政见不同而引起的论争。而综观熙丰文人士大夫参与论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一是以文论事,二是托诗反讽。从而使诗文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有时甚至成了参与政争的重要手段与方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复信,文章就司马光所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和招怒五个问题,逐一加以扼要驳斥,最后以洗练的语言揭示自己与司马光“所操之术多异”的根本区别所在,这就是借文论争的一例。因而,从文体上来看,熙丰新旧两党在论争时事政治中,运用最多的莫过于奏议之属,因为奏议本身具有应用功能,议论时事,陈述己见,为其长处,而运用书信、序、论诸体也不胜枚举,即使论史,不少也具有政争功能。在元佑党争时期,元佑党人的捐身报国、舍我其谁的参与意识也是通过散文创作主要是奏议的形式表现,数量很多。以《苏轼文集》统计,奏议有一百七十五篇,《栾城集》中直接议论时事的书状共一百五十一篇。因此,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尤其是公文创作的互动是很重要的。

五、北宋古文运动对公文的影响和一批公文大家的涌现

北宋古文运动对公文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汪藻在《苏魏公集序》中曾说过:“宋兴百余年,文章之变屡也,杨文公倡于前,欧阳文忠继之于后,至元丰、元佑间,斯文几于古而无遗恨也。盖吾宋极盛之时也。于是丞相魏国苏公出焉。”在宋初,还是承袭唐代的声律之体,骈文、时文居多。刘曛在《答友人论时文书》中说:“盖宋朝束缚天下英俊,使归于一途。非工于时文无以发身而行志。虽有明智之才,雄杰之士,亦必折抑而局于此。”欧阳修也在《记旧本韩文后》中说:“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曾有道韩文者。”以柳开为首的几个作者,开始力诋时文而倡古文。《宋史・尹洙传》说:“自唐宋五代,文体俾弱,至宋初,柳开始为古文。”一以“偶俪工巧为上”,一以“断散拙鄙为高”,这是宋初文章的两个趋势。庆历新政前后,随着朝政改革,文章变化不小,作者辈出。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范文度模兰亭序》云:“自唐末兵戎之乱,儒学文章,扫地以尽。圣宋兴,百余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绝,文章之盛,遂追三代之隆。”古文运动的中心作者是欧阳修。欧阳修在政治思想上是和范仲淹一致的,他在学术见解上也是开拓领先的,他于经、史、哲都有创见,文章更为当时之冠,对于一代文章的发展变化影响至大。《宋史・文苑传序》说:“国初,杨亿、刘筠尤袭唐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复古而力不逮,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古也。”这也特别强调了欧阳修对于一代文章的影响。欧阳修在庆历朝政改革前后,言事论政,是是非非,曾为一代表率。宋代文风一变,始于欧阳修,一方面是他写出了“众所莫及”的文章,可谓模范,另一方面是他选拔、成就了大批人才。

六、结论

由上可见,北宋公文出现文人辈出、优秀公文层出不穷的局面,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北宋朝政的独特的内因和历史流承的原因。宋朝独特的政治制度的影响,重文抑武的治国政策、独特的广开言路政策和独有的“士大夫精神”、科举制度变化造成的人才基础和文风的变化、党争现象与公文创作的互动和文学流派传承变化上的影响以及文人政治家的示范作用,都直接导致了北宋公文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

[3]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

[4]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

[5]中州出版社编.宋史论集.

[6]宋史・文苑传.

[7]苏轼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两汉时期 中央政府 贵州 民族政策 文献

民族政策是中央政府为处理民族关系而制定的方针,它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对于今天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地缘因素,贵州历史上留下许多“空白处”,古代文献中有关贵州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因此,相对其他地区,专门论及贵州的专著、论文较为缺乏,特别是专题研讨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民族政策的成果更为稀少。本文仅就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论述作一综述,旨在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概况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目前学界所关注的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主要包括政治上的建制、经济上的开发和文化上的影响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政治上的建制。《贵州通史》(贵州通史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指出,西汉初年,即从汉高祖至汉景帝这七十余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所以在政治上基本无所作为。政治上的大规模建制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唐蒙入使夜郎、修“南夷道”,之后汉政府在贵州先后设立键为、二郡,贵州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统一的行政建制。西汉成帝时,夜郎王反叛被灭,从此夜郎地区直接纳入郡县制体制。王莽时期,改郡为同亭郡,东汉建立后仍恢复原郡名,重建在的统治。上述事实,木芹在他的《两汉民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也做了详细叙述。除此之外,木芹还从汉族的内聚力和少数民族的内向力这一角度论述了中央政府政治建制成功的原因。侯绍庄等著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专门叙述了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夷”的开发和设置,并谈及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贵州建制上的特点,一是郡县的划分以各地原有的民族集团及所属氏族、部落的居住范围,并适当照顾经济区域的原则来划分,二是郡国并存、土流并治。其他如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对此内容也有涉及。

其次,关于经济上的开发。《贵州通史》以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了汉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书中指出:汉初,中央政府虽与贵州地区无官方经济往来,但民间经济交流并未断绝。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上的建制,中央政府也加大了经济上的开发力度,其主要措施是“募豪民,田南夷”。税收方面异于内地,仅以贡赋的形式向地方王侯象征性地征收少量地方特产,此政策持续到王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贵州地区虽有反抗中央政府的行为,但原因大都是政治上的压迫和民族歧视所致,而非经济剥削。东汉时期中央政府曾一度企图按内地标准对贵州地区征收赋税,遭到反抗,遂仍沿袭西汉时的政策。《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一书明确指出汉族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则从汉族经济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如铁制工具的传入使用、铁矿的开采等角度来谈中央政府对贵州经济上的经营成效。

第三,关于文化上的影响。《中国西南民族史》一书认为,汉武帝时,随着中央政府在贵州政治、经济影响的提高,汉文化已逐渐为“夷”族所接受,其典型代表为舍人和盛览。东汉时期接受汉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层次也有提高,其典型代表是尹珍。《贵州通史》指出,东汉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贵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学说也开始传入,出现了一些熟悉儒家经典的人物,代表性人物也是尹珍。而范同寿的《贵州历史笔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则对汉三贤中的舍人和盛览是否真有其人、籍贯是否在贵州提出了质疑。蓝勇《西南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认为两汉时期整个西南地区就是移民文化,移民主要有屯户、官吏、士兵、罪犯、商贾等。

两汉时期的贵州民族政策。分两种方式论述:

第一,整体上论述。胡邵华的《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探索・中国西南民族史概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认为两汉时期在西南地区所实施的一系列政治措施,统称为初郡政策,包括六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其故俗治”的政策,二是对民族首领“厚赐缯帛”,以此拉拢,三是“无赋税”,四是移民屯田,五是选派廉洁官吏,六是帮助各民族发展生产和文化教育。胡邵华在其《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一文中再次强调了上述观点。《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提法则不同,它认为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的政策政治上是“羁縻”,经济上是移民垦殖。政治上“羁縻”的实施范围有个从小到大、不断扩大的过程:西汉时实施范围局限于生产相对发达、产生阶级分化的地区,对于生产相对落后的地区还不能有效地统治;而到了东汉,整个贵州甚至西南都已在“羁縻”政策的实施范围内。关于移民垦殖这一经济政策,书中指出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汉移民是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縻”的可靠支柱。

第二,分阶段说明。李正周的《两汉时期的“西南夷”民族政策》(《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一文从三个方面,即西汉时期、王莽时期、东汉时期论述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夷的民族政策: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位时的民族政策,包括厚贿、武力统一、以故俗治、开通道路等;王莽摄政时的收买政策,即位后采取的降低封号的民族歧视政策;东汉时期的以德化为主、辅以武力,具体包括以夷制夷政策、廉吏政策、征收赋税政策、武力讨伐政策等。该文内容翔实,论述全面,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少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思想理论依据;其二,某些方面史料说服力不够。孙长忠的《试论汉武帝的“西南夷”民族政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一文着重论述了汉武帝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他明确提出当时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论述内容更加翔实,除开通道路、以故俗治两方面与李正周提法一样外,还论及了派遣和平使者谈判,设置郡县加强管理,实行“无赋税”的经济政策,募民屯垦等内容。关于王莽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汤夺先《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一文认为只有一点,即民族歧视,包括降王为侯的贬黜政策和军事打击的强硬政策。陈金凤《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一文分析了光武帝在“柔和”指导思想下,针对不同少数民族实施的不同民族政策,对“西南夷”,光武帝认为它属于中原政权的管辖之下,所以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看成是政权内部问题,采用比较稳定的控制措施。陈金凤的另外一篇文章《东汉明帝民族政策论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认为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倾向于同西南加强政治联系。

从其他角度论述贵州在两汉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文章有:谷口房男的《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与民族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认为现存的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是中央政府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统治的证明,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张峻的《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则论述了这一时期民族迁徙的状况、特点和意义,而向西南地区的迁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时期西南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特点

综上分析,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对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的研究有以下特点或者说不足:

相关研究少,对贵州民族政策的专题性研究则更少。对其论述主要散见于对“西南”民族政策的研究中,或是对该时期整个民族政策的研究中。这一特点无论是在讲述开拓经营的事实或在分析具体的民族政策中都有所体现。如专著中的《两汉民族关系史》、《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探索》,论文中《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两汉时期的“西南夷”民族政策》、《试论汉武帝的“西南夷”民族政策》、《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等都是将其放在“西南夷”这一大的框架范围内,而鲜有单独就中央政府对“西南夷”民族政策进行论述的。这就使得,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民族政策的研究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申论一词,取自古代汉语,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并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

二、申论考试的由来

我国的考试制度源远流长,"对策"即是其中之一。"对策"作为一种选拔考试的方法,是西汉初年的产物。汉文帝十五年九月,"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正式颁布了这种选拔办法:诏命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推荐"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让被荐者把自己的意见"著之于篇",加以密封,由皇帝亲自打开,亲自考查他们的见解恰当不恰当,透彻不透彻。如确有辅佐之才,就可被朝廷录用。(见《汉书·晁错传》)由于当时没有纸,被荐者的意见都写在竹简上。送交皇上考查的,都是好几张竹简穿联起来的"简策",所以这种选拔方法又被称为"策试"。

文帝以后,这种方法有所发展,据《汉书》权威注家颜师古说,汉代实行的"策试"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对策",一种叫"射策"。"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属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见《汉书·萧望之传》注)两种方式的区别,一是密封若干问题,抽签作答(射策);一是公开提问,当场应对(对策)。汉代有些大臣是通过"射策"选拔上来的,著名的如倪宽、萧望之等;有的是通过"对策"选拔上来的,名气最大的是董仲舒。而不论射策还是对策,都是被选拔者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简策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

这类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列为一种文体,统称"对策"。于是"对策"不仅指一种考试选拔方法,也成为特定文体的名称。这种文体,后代亦称为"策对"、"策论"。作为一种文体,刘勰这样概括了它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文心雕龙·议对》)译成现代汉语,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对策"要求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要考虑时代的发展,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而不是脱离时代的高谈阔论;要通权达变来挽救世俗的不良风气,而不是发表刻薄的伪谬之论;文辞要有气势,像吹得很远的劲风,像汤汤流淌的江河,但又毫不过分。(注:"三五",语出《史记·天官书》"为国者必贵三五"。旧注解释为: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故这里译为"考虑时代的发展")"申论"从"对策"中借鉴的,主要便是这两点。一是用什么来考查,要充分考虑用人的实际需要;二是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成的文体。"申论"的提出,与这两点有一定关系。

三、申论考试的实质

尽管以前的写作知识中并没有"申论"这种文体名称,但"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并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却是公务员经常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对所属单位汇报的各种材料,要读懂弄清,要辨明主要问题之所在,要向有关方面说明申报,要能提出处理意见,还要对处理意见的可行性有所论证。比如,对调查研究得到的各种情况,要分析归纳,要抓准症结,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甚至还要能提出推进工作的完整方案。比如,要随时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要善于收集、筛选,要有驾驭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能透过复杂纷纭的现象抓住本质,要有预见,还要有善于谋划恰当的策略。这些,无疑都是公务员的经常性工作。中国公务网2014-7-222:54:09

人们常常把一项复杂的工作比喻为"做一篇大文章"。如果把上述公务员的经常性工作也称为"做文章",那么这些"文章"其实就具有"申论"的性质。只不过这不是坐下来"起、承、转、合",敷衍成篇,而是面对实际问题,反复"申"之"论"之的一项艰苦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出色,肯定是高水平的公务员。若给这样的工作过程冠以"申论"的名目,当然未必确切,但"申论"比一般性作文更贴近公务员的工作实际,是没有疑问的。公务员的工作,与各式文字资料的阅读理解、提炼概括、综合分析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了能恰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务员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必须善于透彻、全面、清晰地说理,善于根据需要采用恰当的行文方式,否则是很难成为优秀公务员的。而"申论"的写作,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考查公务员的因素,使必须考查的能力得到了突出。

申论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

四、申论考试的特点

1、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考试,不可能与日常工作等同。在考场上,不可能召开调查会进行调查研究,也不可能把大量原始信息交给考生令其筛选。所以申论考试提供给考生的背景材料,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也并不分明--需要考生阅读材料时完成进一步的"梳理"。虽然这种材料已不是纯的"毛坯",但进一步的梳理、进一步的加工的工作,与公务员日常工作仍然是近似的。

2、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问题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也都是现实性问题。因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关心,应当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提供给考生的材料必须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背景材料】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题目】

结合背景材料,围绕“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准确,语言表述规范、结构条理清楚。字数在1200字左右。

【范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加文化软实力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提升我国软实力,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凝结历史、连接未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昌明,我们必将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通过不断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中华文化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点评】

行文思路上,文章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开篇,通过对其现状的阐述,引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文章观点。观点阐释直截了当,不拖沓繁冗,令人一目了然。然后引用十七大报告中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阐述,强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文章的观点,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然后就是对策论证部分,分别从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以及群众参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层次清楚,要点全面。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是材料上,政法干警申论材料大多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反映的问题较为单一。

二是要求上,政法干警申论试卷政治色彩不浓,而且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并且通过近几年的黑龙江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真题可以看到,黑龙江省申论侧重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表现在申论大作文上,一般都是要求写策论文。

三是格式上,政法干警申论试卷的作文一般形式单一,只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要求考生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论述等。

(二) 申论试卷特点

1、题材广泛: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普遍性,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都有所涉猎,涉及面非常广。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申论考试以“现代青少年感恩”这一微观问题为切入点,反映了现代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僵化、大学教育的方式单一、社会感恩教育缺乏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010年则围绕“高温补贴”来谈。

2、中心突出: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针对性,一般都会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问题展开,有明确的主题。可以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或者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某一方面的内容。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考试围绕社会感恩问题展开,2010年围绕“高温补贴”来谈。

3、形式多样:申论的给定资料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给出的一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几篇的文章或是访谈录等,但是黑龙江省主要以社会报道的材料为主,材料简单,很容易理解。

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真题有这样一段材料:

2006年12月,重庆记者邱朝举在博客上贴出了一个他帮助过的贫困大学生的来信,这位名叫张海清(化名)的大学生在信中写道:演员孙俪和她的妈妈邓女士曾答应资助他到大学毕业,但因为他上大学后花销过多而中止资助。此信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三) 备考方法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申论给定的资料一般在三四千字,给定资料的内容在此之前是没有看过的,所以拿到材料后,不要急于答题,应认真阅读两至三遍,把给定资料的关系和层次把握之后再答题,阅读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考生在此之前应先对一些省考的考试题进行训练,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之后进行运用。申论给定的材料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认真阅读进行梳理之后才能体会,所以加大阅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政法系统的干警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队伍,应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多了解一些,尤其是与民生有关的内容。如2009年黑龙江省的招警考试的内容就与民生有关,强调要加强社会感恩教育。2010年考的是高温补贴的民生问题,了解社会热点,既要理解来龙去脉,更要理解正确的观点和要求,以便回答问题把握正确的方向和政策。建议同学们多看人民网、新华网的新华评论。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7篇

从历史的进化观念出发,胡适认为论文联盟,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活的工具”就是指活跃在老百姓嘴上的“自然语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一种文学形式的最初发轫是在民间,一些独具慧眼的文人士大夫看见了觉得好,就把他吸收进创作里面。有文人的参与当然不是坏事,参差的字句变得规整了,幼稚的技巧变得纯熟了,平庸的意境变得高超了,但随后便会跟来大批拙劣的抄手,只知亦步亦趋,将形式玩得越来越复杂,完全遗忘了文学的精神,最后只剩下一堆陈词滥调坏在那里。一二天才巨手只得再次向民间寻找变革的基因。

与大批体制内作家运用死的语言放声歌唱的阵势相比,新时期以来也有一些作家能够充分运用活的工具“说人话,做人事”。比如,王朔的小说,于坚、伊沙的诗,王小波的散文随笔,李慎之的政论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先不说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为思想和审美是见仁见智的,单说这些作家能够充分吸收民间方言、俚语,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很不容易。尽管与真正民间语汇的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相比,这些作家由于受生存环境、出版政策、发表媒介、书写工具等的限制,仍然不能做到“有什么说什么”。

如果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白话文学只有在互联网出现以后,才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网络文学就相当于过去年代的手抄本,网络作家就相当于科举时代以“俗文字”自娱娱人的“白话作家”。虽然网络对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农民、漂泊在城市的贩夫走卒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两亿网民在十三亿人口中也是少数,连零头都不到,但毫无疑问在当下中国有能力表达自己的人群中,“网民”属于最大的草根阶层。网络文学就是当代的民间文学。它的发达标志着“沉默”了几千年的“大多数”有望不再“沉默”。

夫网络文学,不足以取富贵,不足以邀恩宠,不入正统之法眼,每受网警之打压,而卒不能断绝者,何也?我以为是网络代表了一种人性之自然趋势。就像在古典时代,功名富贵买不动曹雪芹、施耐庵,政府的禁绝、毁版挡不住《三国》、《水浒》的流传一样,网络文学只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成为人们阅读交流的首选。因为网络文学使用的是一种更快的工具,更白的白话。官僚、权贵、士大夫之流当然瞧不起,但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文字一开始就不是写给这些官老爷或翰林供奉们看的,就像在文言时代人们瞧不起《水浒》、《三国》、《西游》一样,但几百年过去,那些翰林的“应制帖”、状元的八股文哪里去了?汗牛充栋、累筐盈箱的策论、时文不过是给历代收废纸的老汉提供了谋生的饭碗,倒是那些当时连饭

转贴于论文联盟

也吃不饱,喝酒都要靠“按揭”的曹雪芹、吴敬梓们的著作却代代流传下来,以每年数百万册的销量影响着千百年后的读者。因而从某种论文联盟意义上讲,网络文学不是和庙堂文学“争一时”,而是“竟千秋”。随着时间的无限延宕,新一代在网络中长大,完全没有纸质阅读习惯的读者成长起来以后,网络文学、网络语言对人们的日常交流与写作将会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2000年2月18日,北京举行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首次将申论作为重要考试内容。 2001年5月,上海举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三大笔试内容中明确规定,申论考试如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线,也不能进入面试。申论在其中具有了一票否决的作用。 2002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公开录用考试的考生,其中报考“A类”职位的笔试内容之一为申论。申论已被列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

什么是申论

先请看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的有关内容。试卷中给出了如下几点要求: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略)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从上述内容看,申论是这样一种文体:1.按给定资料作文。作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后,准确地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从某种职务职责的要求出发,对给定资料中的问题提出有一定见解,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三是对给定资料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2.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考试大纲》规定:申论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考查的重点为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对应试者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的全面考查。

总之,申论既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又有对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方案,是对策与论辩的和i睿统一。申论是一种新的文章样式,它包含了策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与给材料论说两种文体。

怎样写申论

第一步:阅读资料,概括问题。

就目前写作申论的情况看,抓住资料中的主要问题是其关键。只有认真阅读所给资料,找出主题,理清思路,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资料所反映问题的实质,区分主要的或次要的内容,经过分析、归纳、整理,对资料中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作出试卷要求回答的第一道题。如果对问题的理解本身出现了偏差或错误,那么其他的步骤就无法进行下去,提出的方案就会文不对题,更不可能写出对策性与论说性俱佳的文章。

第二步:提出对策,写出方案。

申论的第二题是按要求写出方案。方案是在问题出现之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依据写作申论的具体要求,提出方案的关键在于将给定材料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就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但又不能拘泥于材料,不可就事论事。只有理解了资料中提出的事件以及事件出现的背景、涉及的范围,抓住了主要问题,弄清了问题的实质,才能有的放矢,提出的对策才有针对性,写出的方案才能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要求。

第三步:阐明观点,深刻论述。

紧紧抓住资料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论证,充分表达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主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和本质.重在以理服人。从事实中提炼论点,通过对资料的研究、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主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进行概括。要保证论点的科学性,审察它的立足点,切忌泛泛而谈。要有新意,尽力“道别人所不道”。要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论据一定要真实可靠,把握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关系。要合理安排结构,弄清两个关系,即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合乎逻辑的思路。要恰当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引申法等论证方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学科权威理论家的有关言论,以典型事例为论据,深刻地说明问题,使你的文章具有说服力。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 借鉴国际著名期刊的栏目设置方法,提出了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建议。研究表明,高校学报不设栏目、栏目数量太少、栏目设置方法单一等问题依然严重。因此,高校学报应加强对栏目设置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设置专题性、特色强的栏目;开辟互动性栏目、评论性栏目和报道性栏目。

目前总的来看,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简单、单调,严重影响了学报功能的发挥和质量的提升,深入研究栏目的优化设置有着重要意义。

1. 国际著名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及特点分析

纵观世界上著名的期刊,暂不说其内容质量,仅看其栏目设置的丰富多彩,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了。本文仅以三家国际著名期刊的栏目设置为例进行简析。

美国的Science,主要栏目有:“报告(Reports)”、“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科学》指南(Science's Compass)”、“来信(Letters)”、“政策论坛(Policy Forum)”、“科学与社会短文(Essays on Science and Society)”、“书评及其他(Books et al.)”、“研究评述(Perspectives)”、“综述(Review)”等。这些栏目不仅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兴趣和要求,而且有很高的引用频次。

英国的Nature主要栏目有:“社论(Editorials)”、“研究集萃(Research Highlights)”、“争鸣(Opinion)”、“新闻(News)”、“新闻特写(News Features)”、“论文(Articles)”、“简报(Briefings)”、“新闻分析(News Ana lysis)”、

“通信(Correspondence)”、“评论(Commentary)”、“新闻观察(News and Views)”、“来信(Letters)”、“问答(Q & A)”等。

英国的The Lancet,主要栏目有:“社论(Editorial)”、“评论(Commentary)”、“论著(Original Articles)”、“研究动态(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方法与设计(Methods and Devices)”、“短篇报道(Short Reports)”、“医学科学(Medical Science)”、“综述(Review Article)”、“假设(Hypothesis)”、“观点(Viewpoint)”、“临床服务(Clinical Practice)”、“医院服务(Hospital Practice)”、“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新闻(News)”、“伦敦透视(London Perspective)”、“环游世界(Round the World)”、“医学与法律(Medical and Law)”、“今日英国(In England Now)”、“札记与新闻(Notes and News)”、“当代观察(Occasional Survey)”、“书讯(Book Shelf)”、“读者来信(Letter to the Editor)”。

这些刊物通过多样化的栏目设置来传达方方面面的信息,以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同时栏目的多样化带来体裁的多样化,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恰当的体裁更完美清晰地表达。英国的《柳叶刀》杂志刊登了大量的读者来信,这个栏目的影响因子高达4.4,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2. 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建议

(1) 全力构建专题栏目

在通常以学科为依据设置栏目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开辟专栏。这样的热点问题或处于学科前沿,或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富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以此为专题,更容易吸引同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形成局部优势。专题栏目既适用于总体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学报,又适合于具有某学科优势的普通高校学报。有些大学学报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如《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的“分布式能源”栏目。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形式,是新兴事物,该栏目的开设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受到了国家能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栏目已成为该刊发展的切入点和特色标志[1]。再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的“烟草工程”、“园林工程”等特色栏目,这些栏目追踪报道了该校“葡萄引种及高校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这些学报栏目划分的特点不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是以研究领域或方向作为依据,这样更容易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更容易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也更能集中力量,从而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

(2) 积极开设互动栏目

互动性栏目是开展学术交流,沟通作者、编者、读者的好形式,办好这个栏目,期刊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3]。常用的互动性栏目有:“编读往来”、“读者来信”、“大家谈”等。这些栏目能拉近读者与杂志的距离,形式活跃,能增强读者订阅的积极性。如有的刊物开辟了“编者·作者·读者”栏目,在这个栏目中介绍科技写作知识、编排规范,对提高作者队伍整体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有的刊物通过开辟“读者来信”等栏目及时反馈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对刊物的意见,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例如,可以开设“读者评选好文章”、“我来当主编”等栏目,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网络版期刊在这方面就更有优势,可通过网上论坛、留言簿、电子信箱等实现互动。对于读者来信,也应该按照相关标准付稿酬。

(3) 高度重视评论性栏目

评论性栏目严格来讲,也是互动性栏目,但由于其在科学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因而一直被当做单独一项内容来研究。学术贵在争鸣,评论也是创造。前不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创建一流大学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中国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4]。人文的包容与学术的批判是形成大学创新文化的前提,创新的背后隐含着批判的精神。高校学报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国内外的一些著名期刊都有大量的评论性栏目,如“综述”、“述评”、“社论”、“评论”、“书评”等,这些栏目对加强学术导向、深入开展研究、及时纠正谬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报也应广泛开辟评论性栏目,约请专家写综述、述评,编辑部发表社论等等,这样可以有效活跃学术气氛。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稿件,先不要一下子就打入“冷宫”,给他发表的一席之地。过后,也可以通过广泛的评论鉴别其真假、优劣,真理总会愈辩愈明,有创见的论文也许就在争论中产生。在评论过程中,切忌以权威压人,而要以理服人。

(4) 不能缺少报道性栏目

作为以高校名称冠名的高校学报,开辟报道性栏目,经常报道校内的重要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信息一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满足读者对本校的关注。特别是本校的校友、合作单位等可以从学报这个窗口了解更多学校的最新消息。报道性栏目有“学术动态”、“消息”、“人物专访”等。

Science杂志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该杂志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科技新闻记者撰稿。 杂志社设有科学新闻部,在华盛顿、东京、伦敦等地设有报道员,同时还有一些特约通讯记者从伦敦、巴黎、柏林、布鲁塞尔、莫斯科、东京和北京发回报道。此外,每年另有至少7位独立记者从世界各地投送新闻稿件。第二部分以自由投稿为主。主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们所撰写的科学论文和研究简报。

目前有些高校学报也开设了报道性栏目,但大多是以补白的形式,内容不够丰富,连续性、整体性不强。国际著名杂志都有专职记者,但国内高校学报人员有限,因此有的主编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应做记者型编辑,这也正是出于刊发报道性文章的考虑。报道性栏目的文章可以由编辑撰写,也可以由作者撰写,还可以聘任一些写作能力强的作者做兼职记者,专门搜集报道各部门、各学院的科技新闻。

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技成果有多种表达形式,读者更有多样的阅读需求。高校学报在栏目设置上应努力全方位满足这一需求,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学术影响力,才能办成读者、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5]。

参考文献

[1] 王喜魁.立足学科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EB/OL].[20071008]. http:∥/newversion/Huixun/Detail.php Id=266.

[2] 熊楚才.精耕细作打造名刊[EB/OL].[20071008]. http:///newversion/Huixun/Detail.php Id=270.

[3] 方玉. 期刊栏目策划的互动意识. 科技与出版,2002(1):2628.

[4] 郭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缺少什么. 中国教育报,20070821(2).

形式政策论文范文第10篇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2.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3.注意限制要求。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繁,切中要点。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4.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申论还是一门新的考试科目,许多人并不清楚。应试者藉此可以了解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把握做题的速度,并且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有备而来,在考试现场不致手忙脚乱,影响临场发挥。

上一篇:学校经济论文范文 下一篇:信息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