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19 18:31:59

信贷政策

信贷政策范文第1篇

进入9月,维持了整个8月慢跌加暴跌的中国股市出现一波反弹行情,上证综指从9月1日的2683点再次上攻3000点大关。

8月超过预期的信贷投放数据,连同其他政策信号,再次扮演了市场指挥棒的角色。

9月1日,国务院总理强调,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9月4日,中国银监会表示,将分步实施将商业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扣减资本的规定。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称,计划将单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申请额度上限由8亿美元增至10亿美元。

9月8日,央行货币政策系统在青岛召开了例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传出的信息仍为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特别强调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全面研究”,以免误判。央行的基本判断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变化,货币因素终究会带动物价发生顺周期变化。

尽管货币政策的表述并无显著变化,但信贷尺度的微妙调整还是对市场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与上半年明确的宽松基调不同,进入下半年后,货币、信贷政策与市场的博弈越发强烈。

这一点,在7月、8月的信贷数据上已有所显现。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8月,信贷新增则为4104亿元。“8月的最后一周,信贷应当又向上冲了一次,”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称。一抑一扬,既牵动了市场的神经,又反映了决策层的困境。

申银万国研究所乐观地认为,信贷正常化不会影响经济向好的趋势。他们测算,下半年月度信贷新增只要不低于3000亿元,加上贷款结构转换的因素,中长期贷款的新增能达到4000亿元,足以维持经济发展之需。

收缩“基本盘”

9月中旬,央行将按计划向中国银行发行450亿元定向央票,向九家股份制银行发行550亿元定向央票。

上半年信贷投放领行业之先的中行,在年中会议上并未提出规模控制的原则。不过,进入8月,该行内部对信贷投放实际已有所收缩。8月24日,该行一个沿海省份分行下发特急通知,要求将各分支行贷款规模控制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评价范围。

当月,央行一个西部大区行在召集辖内商业银行开会时了解到,这些银行都在主动进行信贷规模控制。

“高层的‘监管要求’正在明显发挥效力。年中以来,地方政府背景贷款下降得很快。”一名监管官员对《财经》记者说。

一名大型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信贷审批部负责人表示,7月和8月的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确实在减少,而其他行业贷款则无明显变化。他认为,下半年此类审贷条件会日趋苛刻。

具有政府背景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被业界视为上半年天量信贷的“基本盘”。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以北京地区为例,上半年,银行业近一半新增贷款投向了各类投融资平台。据监管部门初步了解,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的项目主要通过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获取贷款。全国有3800多家政府融资平台,其中85%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工行公司部有关人士表示,有些大行的此类贷款做得比较激进,“比如呼伦贝尔这样的二线城市都抢着去做。”

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授信增长快,风险隐患大”,7月中旬,监管高层在年中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措词严厉的“监管要求”,包括严格按项目逐个进行调查、评估、审批、放款,不得与地方政府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已签的,不允许执行;对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金运用不健全的,要坚决调整、严格限制贷款;等等。

民生银行一名正在操作融资平台贷款的信贷员告诉《财经》记者,尽管这家平台公司拿来了当地政府的担保函,但“这些文件在审贷中已不起关键作用了,至少要拿出土地做抵押”。

对于一些储备项目的放贷情况,中行总行一名人士日前曾做过调研。他表示,由于政府平台公司的项目分段实施,下半年需要资金会比较多,但一些银行原本承诺给平台公司的授信,如今也在寻找各种理由推迟放款。“至少也要拖到明年1月。”一名银行信贷员说。

监管当局“矫正信号”的不断释放,以及来自银行内部自发的风险控制,将使9月信贷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

信贷资金流向调查

据一家股份制银行了解,该行发放贷款给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和央企后,这些资金并没有投向实体项目,很多都是留在手上。

“挪用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房市的情况肯定存在,但究竟有多少资金入市,银行和监管机构一直很难查实。”一位大行公司部负责人表示,原因在于,银行只能对该行系统内的资金流向进行排查,但很多资金入市前,会先在银行之间转几道手,更多的入市资金则已经脱离了银行体系。此时,监管机构往往鞭长莫及。

一位国有大行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近期已进驻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开始对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名为调查,实际上就是检查。”他透露,一些动手略早的派驻办,已经从银行拿到了相关数据和材料,而信贷资金是否流入股市、房市是检心之一。

审计署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有信贷资金以其他面目进入房市,比如非房地产开发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之类,很多大型央企都廉价拿了不少地,但资金未必都属于房地产开发贷款。

“信贷资金入市是此次审计署进行的‘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内容之一,近期已经有一些来历可疑的资金从股市闻风而逃。”一位资深银行家坦承,由于审计部门“有惩罚权力”,其检查的威慑力不言而喻。

一位大行公司部负责人称,一旦被审计署查出违规问题,将会被追究责任,所以,一般人忌惮三分。“审计署有延伸调查权,不仅可以查银行,还可以查企业,如果他们下决心,花力气,是有可能查出来的。”

至于审计手段,知情人士则表示,审计检查会部分采取“倒查”的办法,即审计署可能对部分证券公司的大额账户进行排查,进而查出资金来源。

“这个办法通常是一查一个准。”一名银行内部人士直言,在现实中,除非贷款封闭使用,银行对资金流向通常难以监控,但如果贷款资金真的被挪用,银行也难辞其咎。

不过,前述银行高管直言,审计调查和一系列自查、风险排查,正成为近期银行信贷工作的阶段性重点。他坦承,经过上半年的信贷高速增长,需要适当放慢脚步,检视一下可能的风险,加强贷后管理。他并不讳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牵涉了一定精力,成为银行信贷增长放缓的因素之一。

一位由公募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介绍说,严查信贷资金流向的消息令他们的客户颇为紧张,客户的资金来源多为短期票据融资,经过来回倒手拿到股市上来,其中部分资金已经到期,银监会的表态加速了这部分资金流出市场。“身边做私募的朋友有不少都遇到了这种情况。”这位人士说。

宽货币,稳信贷

市场绷紧的神经,在9月初,随着8月信贷数字的向好逐渐松弛下来。

央行8月25日的《2008年年报》虽是总结2008年的情况,但实际定稿是在年中,因此被认为会透露一些下半年货币政策意图。该年报称,央行下一步要结合宏观调控需要,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则判断,下半年货币信贷的特点是“宽货币、紧信贷”。而“宽货币、紧信贷”以往一般被业界认为是货币信贷“顺周期”的主要特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最近监管部门关于加强资本金监管的新规,实则是顺周期行为。

针对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不再极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生态而言,受访的货币与监管部门及银行人士认为,信贷平稳增长应是下一步的特征,而不应给外界造成“收紧信贷”的印象,即信贷将“理性回归”,不至于大幅紧缩。

《财经》记者从工、农、中、建四大行内部获得的数据显示,8月四家银行新增贷款仅1658亿元。然而,有大行高管分析指出,如果考虑到大量前期票据到期因素的话,实际新增贷款投放量达到2275亿元,本身并不低,但下半年信贷冲高的情形将很难再现。央行数据显示,8月票据融资减少2764亿元,降幅超过7月。

促成“宽货币”主要因素在下半年逐渐显现。一般而言,“宽货币”主要由于外汇占款投放过多。

一位中行人士分析称,如果明年出口增加,外汇占款会增加很多,届时对货币政策的压力会更大。7月,中国外汇占款数额增加约2205亿元,环比多增778亿元,出现明显回升。

前述私募基金经理称,虽然目前银行贷款下降了,但货币供应未必会下降,因为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货币流通速度会提高。尽管从7月以来,银行间拆借利率略微上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银行间七天回购定盘利率仍为2008年年中信贷紧缩时的二分之一,说明市场的资金供给仍然比较充裕。

满足“宽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银行资产非贷款化倾向加剧。

一位工行人士透露,上半年北京地区信托理财产品新增3000亿元,规模约为新增贷款的六成。如果算上表外贷款融资规模,工行这两个月的新增贷款量并没有出现很大的萎缩。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表示,由于监管层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股份制银行下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已经被严格限定,差不多只有平常一个月的规模。从6月底开始,银信合作的信托表外融资业务已成发展重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财产品中心统计,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数量从6月开始大幅上涨,6月、7月和8月分别为180只、135只和145只,超过前五个月发行之和,月度发行数量已经与去年同期信贷紧缩时的规模相当。

作为“宽货币”形成的第三个特点,民间借贷也已开始回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介绍,最近有机构追踪的温州地区民间利率数据显示,民间利率从2008年10月超过60%的水平,快速下降至今年%左右的水平,但6月至7月,该利率温和上升。

温州研究民间金融的人士称,8月银行放贷收紧,加上房市火爆,民间借贷利率可能继续有所上升。■

信贷政策范文第2篇

2月下旬,兴业银行年初调整房地产相关融资政策,一度引发市场震动。消息流出的第二天,沪深地产板块下跌超过5%,市场普遍担心,银行信贷政策的改变可能绷紧房地产企业资金链,从而引发局部风险甚至向外扩散。

此次兴业银行暂停与房地产相关的供应链融资和夹层融资,未涉及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

为稳定市场情绪,在监管层的授意下包括五大国有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在内的13家银行于2月26日集体发表声明,称近期未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

兴业银行随后正式公告,称为了进一步优化授信投向,调整资产结构,春节后要求各分支机构做好存量资产梳理及相关市场调研,并将在此基础上于3月底前出台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在此之前,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所停办夹层融资业务规模在本行业务中占比极小,对该行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但去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地王不断涌现;三四线城市则交易清冷,冰火两重天。房地产泡沫之声再度诱发市场对风险的隐忧。分裂的房地产表象,也迫使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处于两难,而普遍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 兴业信号

在国内银行中,兴业银行快人一步较早布局房地产,一直被看作该类业务的风向标。根据中金公司测算,该行截止2013年上半年所有表内房地产相关融资规模高达5000亿元,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靠前。

除了总量可观,兴业银行较为倚重同业市场开拓负债业务,相应地在投资端房地产融资形式也更为多样化,夹层融资、信托融资、同业业务项下的融资渠道发达。此类业务接触的项目较之传统表内融资项目资质有所降低,对风险的感受也更为直接和敏感。因此市场对兴业银行的政策变动关注度颇高。

兴业银行新年伊始做出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整,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

一位兴业银行分行负责人解释,类似的政策微调不定期都在执行,只不过这次赶上政策敏感期所以引起了市场关注。对于为何要暂停一些房地产相关贷款业务,他表示“看不清路的时候,自然的反应是要踩一点刹车”。

而根据兴业总行的文件,此次政策调整的动机是认为“在经济下行,资产价格泡沫过大,货币政策紧平衡的环境下,风险急剧上升,一旦发生风险暴露,处置起来将十分困难”。介于股权和债券之间性质的夹层融资,由于对应项目资质弱于传统开发贷款,风险更大,因此在此次调整中被暂停。

另外一层原因则来自监管导向。2013年监管层一直对银行表外业务持规范和限制态度,资产配置灵活的兴业银行感受到更多的压力。

“这次对夹层融资的调整,实际上是在等政策,未来政策明朗了,允许我们做就做,毕竟市场有需求。”上述人士称。

至于兴业银行贸易融资项下的房地产供应链融资被暂停,内部人士称,涉及到的主要是房地产有关企业,诸如门窗、水管、水龙头等供应商。至于钢铁、水泥等一直以来的过剩行业,有专门的指导意见,一直是严格限制的政策。

此次房地产供应链融资被暂停并非突然,兴业银行涉及房地产业务范围广,融资形式灵活,一些走得过快,触及风险较多的业务暂停甚至回缩都是可以预计的。上述人士称,虽然这两年房地产融资还在继续扩大,但是银行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和房地产大势的判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不同地域的风险也在分化,三四线城市房产供大于求,银行退出是正常的经营决策。同行交流的信息是,各家银行都会在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程度的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导向也会有明显差别。

“目前的房地产大的信贷政策确实没有变,但是分支行具体项目判断和选择上已经表现出不同,只是不公开承认罢了。”一位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说。

兴业银行此次调整,除了行业普遍的判断,部分原因来自自身,其政策变化也不可过度解读。

过去几年兴业银行虽然一直受益于先知先觉的房地产战略,但也一直受到各种舆论和监管政策的困扰。银监会近年来持续警示信贷行业集中度风险,兴业银行表内表外融资中房地产行业比重明显高于同业受压最大。

“兴业银行一直以来被称为半个地产股。”兴业银行一位地方分行负责人称,对于房地产的资金配置要压缩总量占比。他理解这次的政策调整是“微调”,而非对房地产业看衰的战略大转折。

“未来房地产仍然是(兴业)的重要业务,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业务肯定要继续做下去。”他认为。

目前,兴业银行各家分行正在向总行汇报相关业务数据和分析结果,而最终的总行政策调整还存在很多变数。

据兴业内部人士分析,总行政策的调整动机部分来自资本、存款等资源的约束。网点较之同类银行稀少的兴业银行,一直以来存款规模有限,资产配置方面对回报率要求相应较高。

“从现有的情况看,我们的业务分布范围太广了。”兴业银行一位北方省分行副行长称,新的思路就是怎么把钱投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去。另外,“部分地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是否存在操作违规等情况,也需要排查一下,明确政策。”

地区分化

据了解,目前多家银行对于房地产区域选择采取更谨慎态度,资源重点倾斜一二线城市,对于供大于求的三四线城市则尽量回避。

“部分银行的退出力度会非常大,”一位股份制银行公司部人士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基本供大于求,退出是正常的。

在近期13家银行集体否认调整房地产政策的公告中,除了否认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称房贷业务一直正常开展,没有下发过额度收紧和暂停办理的通知外,部分银行也在强调“将根据市场变动采取有保有压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激进者如平安银行仍在大举拓展房地产业务。其3月7日的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年其房地产贷款规模近科翻倍。而保守者则有意识回避传统房贷的风险点。

中金公司对银行业的相关调研结果为,2014年银行将收紧“三四线城市住宅和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两块业务。

一位近期考察了所在分行地区房地产业务的大行人士称,“银行自然的选择就是看成交量。”一二线城市房产交易的火爆对应三四线城市的冷清,冰火两重天。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月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2014 年1月监测的43个城市成交量环比超九成下跌,其中蚌埠下跌幅度最大,为56.78%,其次是大连,下跌53.11%。反映在价格方面,报告显示1月一二线城市价格稳中有涨,三四线城市价格稳中微降。

“成交量是金标准。”上述大行人士称,“2013年房地产项目开工多,今年的供给增加,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压力大,加上信贷政策比较紧抑制了需求,可能全年的成交量都会不振。”

这一判断在银行人士中较有代表性。另外一位在信贷管理和风险部均有多年经验的大行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黄金期已过,现在同时遭遇多重压力,从国际资金回流到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和宏观政策的收紧趋势,以及居民收入增长状况来看,都难以支撑房地产继续快速上涨。

“但是房价本身并不是银行做业务时最关键的判断标准,还是要看成交量。”他认为,这是今年房地产政策“有保有压”的一个重要标准。

部分房地产企业去年大举进行土地收购,因此未来一年财务杠杆可能进一步上升,但受到国内融资环境明显收紧的影响,其销售目标是否能达到预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年初开始,多家银行大幅压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额度,并采取利率上浮的策略。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驱动力正在发生根本转变。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在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方面存在很大优势,存在“跨越进城”的现象,“一步来到大城市,而不是选择小县城一步一步来”。他认为这会加剧房地产行业在地域上的分化。过去一年个别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就是开端。 风险权衡

兴业银行对房地产融资政策的调整,目前尚未引发其他银行“一窝蜂跟进”。目前银行业人士以及监管层普遍认为,房地产可能出现“局部风险”。

银监会年初明确2014年银行业监管工作重点时强调,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这是在2013年“加强名单制管理和压力测试”之外,特别提出要重视“局部风险”暴露。

根据银监会数据,2013年上半年银行新增房地产贷款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占24.5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占74.17%,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

“开发贷本身总量有限。”曹远征认为,本身可能产生的风险也是可控的,国际经验表明房地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个人按揭贷款大量断供的可能性,这会造成一系列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从而传染和放大风险。但是一直以来,国内个人按揭贷款严格执行30%甚至更高的首付比例,因此大批断供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总体看,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房地产相关贷款所产生的不良资产,目前未对银行造成太大压力。

“从去年下半年的情况来看,房地产相关贷款上涨速度较快,且资产质量相比中小企业等贷款要好得多。”一位大行人士称。根据此前银监会的2012年数据,房地产相关贷款不良比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大行数据普遍低于1%。

尽管如此,银行已经开始考虑加筑“长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谈到银行应对可能存在的房地产局部风险时建议,除了“控制总量”,还要对不同品种和地区选择做调整,不能简单地追逐高利率。另外,在房地产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要设置合适的抵押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商业银行最关心的房地产交易量如果持续下降,则可能带来更大的资金流动性压力。

曹远征提示,应当关注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变化: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信号,要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是长期的影响因素,政府负债投资的传统模式正在遭到质疑并发生深刻变化。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也在发生变化,淡化GDP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

“政府的投资意愿和能力都充满变数。这可能在根本上改变房地产的走势。”曹远征认为,房地产预期如果发生转向就可能进入循环加速风险暴露。

信贷政策范文第3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稳,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政府通过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998—2004年,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方针、保持社会总需求的稳定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财政资金和国债配套贷款拉动了投资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2005—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标志着实施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信贷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与宏观调控政策总体要求基本适应,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如企业债融资比重明显上升,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2006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为抑制过度投资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引导信贷结构优化,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中长期贷款的37.6%投向基础设施行业。

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形势,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信贷结构优化。

2008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是2003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及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延续和加强,明确地向社会释放了未来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风险加大的警示信号和总量政策导向,有利于引导和调节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

2、信贷政策

从信贷政策实践看,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措施覆盖了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间接融资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发展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必须努力发挥好信贷政策的作用。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政府将不断优化信贷投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协调配合,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目前信贷政策的重要方面有,一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二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三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199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实施贷款规模管理,信贷政策主要是通过人民银行向各金融机构分配贷款规模来实现的。信贷政策的贯彻实施依托于金融监管,带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色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正在从过去主要依托行政干预逐步向市场化的调控方式转变。依法履行中央银行信贷政策职责,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提高信贷政策调控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

2004年以来,国务院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贷款结构调整。

2008年,以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紧缩货币信贷总量以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又要防止“一刀切”,保证经济发展中的“软肋”和需要加快发展的行业或领域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除了继续用好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经典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以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有效引导和调节信贷结构的积极作用,不断优化信贷资金结构配置,促进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信贷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一,需要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信贷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工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战略和产业政策,着力解决“市场失灵”或“市场分割”状态下的资金结构性配置问题。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着力解决市场有效运行状态下的资金总量调控问题。由于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靠贷款,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信贷资金的配置结构将受到信贷政策的影响。在认真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结构,加强对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3、利率政策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利率政策在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强调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与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2003年,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调控主要根据利率水平和结构,即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需要,通过灵活运用利率杠杆,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以及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我国的利率水平调整综合考虑物价总水平、宏观政策和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以及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宏观调控注重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我国铁路建设的资金结构及资金成本

1、铁路建设资金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8%~9%,而铁路的平均增长率只有1.4%,其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在承担大量公益性运输的基础上,其中货运请求装车率仅为35%左右,造成了重点物资运输的紧张;95%的货物运输是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如煤炭、粮食、石油、化工产品、棉花等,不仅运价低廉,而且有的还免征收建设基金;旅客运输突出表现在“春运”、“五一”、“十一”期间“一票难求”。我国铁路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紧缺产业。

铁路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始终制约铁路的发展建设。自1986年以来,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开始尝试多种改革,逐渐形成以铁路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为主,以外资、国债资金及铁路建设债券为辅的格局(见表1)。铁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铁路建设基金和国内银行贷款。长期以来,铁路建设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使市场化融资受到限制,筹资方式主要以国债投资和国家资产实物投资、地方财政投资、铁道部投资三种形式为主。1998年国债开始注入铁路建设,截至2002年底,铁路建设共使用国债341.2亿元,重点用于西部铁路建设;政府的实物折价和政策性投资主要为土地折价入股及税收返还资金等作为资本金投入。1998—2002年地方政府财政支持47.3亿元,主要用于地方和合资铁路的建设。铁道部的资金来源仍然主要依靠铁路建设基金等财政性资金和银行贷款,2001年和2002年,这两项资金来源占到了81.3%和82.1%,从根本上反映了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

2003—2006年,铁路建设资金结构不断改善,资金使用成本和风险不断降低。在大力发展合资铁路建设中,深入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和社会投资比例,新建铁路普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资金渠道进一步拓宽。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铁路建设的资金明显增加,4年共投资458.7亿元,占13.2%,尤其是2005、2006两年,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所占比例均达15.6%,两年之和比九五多50亿元。2006年底,包括所有客运专线在内有41个合资铁路项目在建设中,投资总规模为3735亿元。但在2003—2006年,铁道部资金中债务性资金比重为39%,其中2006年达到49%。

铁路融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不尽合理的方面。铁路建设基金的数额及未来增长有限,受国家政策影响因素较大;国内银行贷款资金成本较高,融资风险较大。一是资金综合成本较高,财务负担沉重,对未来盈利和资本积累产生较大的风险。二是铁路具有大量的沉淀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许多存量资金闲置,造成筹措巨额增量资金的缺口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直接影响着铁路建设投资需求和融资成本。在经济景气时期,商品和资金价格会出现普遍上涨,而钢铁、建材等铁路建设材料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铁路投资需求增加;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则会加大铁路建设筹资成本,融资规模和市场化融资的程度远远不足。因此,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制定相应的铁路融资策略,降低未来铁路建设融资成本。

2、资金成本

铁路是具有准公共性、经营的自然垄断性和投资的资金集合性的产业,铁路建设项目类别具有差异化的性质,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公益性项目。这类项目一般是出于国家政治、军事、国土开发所需建设,社会效益高,主要满足社会需求,这类项目应由政府财政拨款或低息贷款。二是基础性项目。这类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公益性,基础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主要有新建铁路干线、复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一般以政府融资为主,也可视项目的受益程度采取多种筹资方式,政府可提供政策性贴息、产业补助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个人资本进入投资领域。三是竞争性项目。该类项目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市场要求,注重经济效益,为项目融资提供了平台。这类项目主要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营条件和内外部环境比较宽松、客、货运收入较高的区域。由于项目融资投资回报率显著,往往是社会资本竞相进入的投资领域。针对铁路建设项目类别,一要充分把握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利用各种融资工具,拓展新的融资渠道;二要合理调动铁路行业内部的沉淀资金,优化调整融资期限结构,结合具有高、低成本的资金,组合多种融资工具,控制融资风险,有效降低铁路运输企业融资成本,减轻未来运营成本负担,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铁路建设低成本融资。

资金成本是铁路低成本市场化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资金筹集费用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律师费、公证费、担保费及广告宣传费。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他人资金应支付的费用,或者说是资金所有者凭借其对资金所有权向资金所有者索取的报酬。如股东的股息、红利、债券及银行借款支持的利息。作为资金成本一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金成本是较满意的财务结构前提下的产物;第二,资金成本着眼于税后资金成本,即考虑筹资方式的节税效应后的成本;第三,资金成本强调资金成本率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根据以上资金成本的特点,广义的资金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的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成本;狭义的资金成本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长期负债和权益)的成本。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要付出代价。由此可见,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渠道与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密切相关,在满足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前提下,利用金融市场多种融资工具进行组合,寻求尽可能低的资金成本,使融资总体成本与铁路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匹配。

三、利用货币信贷政策实现铁路融资的主要形式

1、国家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

铁路公益性项目在融资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国家继续发挥其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进行倾斜投资,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对铁路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和灵活的价格支持政策,以及大量的财政补贴或政府出面担保获取优惠信贷。另外,国家应通过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铁路建设征地代价的原则标准,使铁路项目建设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还包括加大地方政府的投资,充分发挥区域性铁路建设地方政府投资的重要作用。

2、债务性融资

铁路基础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均可以进行债务性融资。铁路债务融资主要包括国内银行贷款、外资和铁路债券,其资金成本要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确定。国内长期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一般高于同期铁路的总资产报酬率,资金成本过高限制了铁路的盈利能力,收益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还本付息压力的逐渐增大,债务融资应有一个限度。负债规模的指标为资产负债率。铁路适度的负债规模可以通过铁路的总资产报酬率水平和资金成本来判断。第一,如果铁路总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则能够通过举债获得避税优惠;第二,铁路总资产报酬率小于负债率但大于负债利率与资产负债率的乘积,股东利益开始受到侵蚀,逐渐落入债务陷阱;第三,铁路总资本报酬率小于负债利率与资产负债率的乘积,铁路处于亏损状态。可接受的负债规模由多重因素决定。以铁路年度经营净利润为正的目标值,可以根据一个阶段平均税前利润,假定未来平均税前利润以一个年均率增长,在该阶段的利率水平下,根据债务融资的敏感性分析确定可以增加的负债规模,从而计算可以承受的负债规模极限值。有研究数据表明,2002年铁路的总资本报酬率已经低于债务融资的资金成本,尤其是低于国内银行贷款利率,加之考虑到未来银行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使铁路的负债空间可能更小。

债务性融资工具有几类。一是国内银行贷款,是目前铁道部主要的筹资方式。基于铁道部独特的信用资质和当前国内银行充裕的资金状况,国家开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对铁道部放款的态度十分积极。由于我国的利率管制,借款成本的弹性较小、债务成本偏高、负债空间有限,对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信用优势没有在融资成本上体现,铁道部良好的信用资质无法得到“变现”。二是铁路债券,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行次数最多、累计发行量最大,铁道部根据我国利率水平处于较低时期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铁路融资方式,加大了铁路债券融资的力度(见表3)。2007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600亿元分两期发行完毕,创年度企业债券发行量最大规模。铁路建设债券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扩大规模发行,充分发挥了市场定价作用,满足了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丰富了债券市场投资品种,对扩大债券市场容量和提高债券交易活跃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有资深人士认为,铁道部目前负债率不算太高,铁路发债空间仍然很大。但是我国铁路发展对债券市场的利用程度不够,发行主体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发行债券的市场。三是利用外资,主要包括有世界银行贷款、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以及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家政府提供的贷款,外资的数量十分有限,存在一定的汇率风险。2006年,铁路建设吸引外资27.72亿元。

债务融资总的策略是以银行贷款和铁路债券为重点,控制总量规模,积极争取大额铁路建设债券。除此之外,随着金融工具创新速度的加快,铁道部还可以争取发行境外铁路债券、铁路可转换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债等,丰富铁路债券品种。另外,债务融资与项目资金需求匹配,尽可能延长还款周期,资金期限以中长为主。

债券融资可以分为公募债和私募债。公募债的投资者众多,融资成本低于银行借款,铁路债券融资的空间很大,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受规模额度的限制。私募债的投资者一般为特定的机构投资者。银行间市场集中了大量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专业投资人,资金非常庞大,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铁道部可以积极争取在银行市场间直接针对特定投资人定向募集资金。

3、股权融资

在工业化时期,股权融资是市场经济国家铁路建设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铁路发展过程中,对较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普遍的铁路融资方式是以资本市场融资为主、政策援助为辅、适度利用国外资本,资本市场融资在铁路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需要先于或同步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上为铁路大规模建设迅速筹集大量资金。股权融资包括公募股权融资和私募股权融资。

公募股权融资是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是发达国家铁路公司采用较多的方式,可以募集到较大规模的资金,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如大秦铁路是我国铁路重要的煤运通道,是第一条以路网干线为主体的上市公司。2006年,大秦铁路首度亮相国内资本市场,以超过700亿元的市值成为A股前五大上市公司,创下全流通新股发行以来最大的网下配售冻结资金额纪录。大秦铁路发行上市后,实现了铁路投融资改革的突破口,太原铁路局持股73%,其他六家股东持股6%~7%,其余股份由社会股东持有。

私募股权融资是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有合资或项目融资,通过设立项目公司,共担项目开发与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铁路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营边界清晰、规则明确、经济效益可预期并达到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以上、建设周期短的项目,可以向一般财务投资者募集;二是专用运输线路、运量可确定的项目,可以向相关供给方和需求方等战略投资者募集,如与发电集团共同开发煤运专线项目;三是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可以向沿线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募集,如城际客运专线、地方铁路等。

考虑到铁路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沉没成本高等产业特性,资金规模大、时间紧、股票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预期等因素,铁路公募股权融资应采用“存量换增量”的滚动开发方式,即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成熟的铁路资产,使铁道部实现资产套现,进行自主增量投资。

4、内源性融资

铁路自有资金是所有资金来源中铁道部最可控、运用最灵活的部分,资金成本主要体现为机会成本。一直以来,铁道部坚持尝试、探索努力自有资金收益率。加大自有资金在未来线路建设所需资金中的比重,不但能有效缓解集中筹资的压力,还对于降低线路建设成本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全路常规的沉淀资金超过1000亿元,以各种形式分布在全路各个单位。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全路的沉淀资金,可使用于线路建设的自有资金潜力有较大的扩张空间。在未来几年内,随着铁路运力的不断增长,自有资金的总量会随之扩大。

5、其他融资

(1)信托计划。积极的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如信托计划、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贴现等新的融资领域。2001年以来,随着《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信托公司步入快速规范发展的轨道。信托投资公司通过发行“资金信托计划”这一直接融资工具,使社会投资者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成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创新方向。适于铁路建设资金筹集的主要是资金信托业务,它可以组织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金运用到铁路建设中来。采用信托计划进行融资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资金成本较低且付息期限灵活,信托资金利率和付息期限由委托人指定,可灵活调整,而银行贷款一般为固定利率、按季付息,目前长期信托资金一般为按年付息;第二,手续简单、灵活方便,目前信托产品实行备案制,事先无需审批,只要委托人和受托人自主商定,事后备案即可。

通过信托计划所募集的铁路建设资金进入,其中长期资金可以由部直接拨付到项目上,到期后归还;短期资金参与铁路建设,资金的进出十分频繁,需要建立一个操作载体,并代表铁道部不断对外筹集资金,从而保持资金水平稳定,向建设单位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2006年,由中海油控股的中海信托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行一年期银信合作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为铁道部募集30亿元低成本资金。另外,经国务院同意,部分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将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试点,投资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铁道部也将向保险资金定向募集项目资金。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形式的资本都逐渐进入到铁路投资领域。

(2)产业基金。投资基金是“集合投资、专家管理”的市场投融资工具。产业投资基金的一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中投资、分散风险。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等方式聚合分散的社会资金,以信托方式交由基金管理人集中投资,因此具有规模化投资特征。这种“聚合资金、集中投资”的效应,有助于突破某些产业在投资规模方面进入壁垒,同时也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为投资组合提供广阔空间。二是专家运作、专业保管。按照“经营管理与保管分开”的原则,投资基金由富有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由信誉良好的银行等机构负责托管,基金受益人(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投资基金运作的这种制度安排保证了基金资产安全和高效规范运作。三是品种繁多、创新性强。投资基金可利用一切投资工具进行投资,是众多投资工具的组合,为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投资基金还可根据投资者不同的偏好进行投资工具的创新,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种个性化需要。四是理性投资、运作稳妥。在资金运作层面上,投资基金作为由机构投资者进行的专家运作,通常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经营目标,投资行为较中小投资者更为理性。既有利于培育资本市场,也能够促使被投资企业规范其行为,促进被投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铁路融资的重点是建设项目的资本金融资,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铁路尤为重要。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以股权投资方式进行投资的市场投融资工具,能够为铁路项目筹集大规模的项目资本金。有利于降低铁路企业的债务率,减轻债务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铁路的债务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未来经营的财务风险。产业基金的基本特征使储蓄能够转化为对产业的直接投资。铁路通过应用产业基金,可以将部分储蓄积累转化为对铁路项目的股权投资,既为众多的、分散的社会资本提供了一条风险适中、收益相对稳定的有效投资渠道,也有利于扩大铁路的股权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属于封闭式基金,主要是对铁路非上市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差。建立基金在投资项目的退出机制至关重要,对吸引基金投资人、保障基金投资者的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供选择的退出渠道有四种:一是被投资企业直接上市(IPO),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股票;二是在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的同时,签订股权回购协议,事先约定由被投资企业回购的条件等内容;三是直接向其他投资者转让股权;四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实现退出。

四、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融资风险

1、政策风险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最大风险是政策风险。铁道部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后,至今还没有其他相应的正式的文件或政策。铁路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收益周期相对较长,在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过程中,利益主体如何协调才能形成多赢?尽管产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相联系是其他领域惯用的资本退出机制,也是投资铁路的社会资本可探寻的一条道路,但是制定透明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公平规则,以及规则的约束和指引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政策,在融资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融资各个环节的操作风险。要根据政治、经济环境及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战略,抓紧机会,调整债务结构,保持及增强项目的竞争力。

由于铁路的基础产业特征,建设成本巨大,铁路的债务利息、折旧、资本金规模等因素深刻影响着铁路的经营效益,与净资产收益率关联度很高。各国在大规模建设铁路时,都会创造条件控制建设成本,国家或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无偿增予土地、减免税收等。因此,控制铁路建设成本既是社会资源有效运用的需要,也是推进市场化融资的必然要求,应遵循铁路建设的国际惯例,争取国家政策,控制融资成本。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变动而引起的利息额变化给债务性融资项目所带来的财务损失。我国的利率市场尚不完善,即使在近20多年来利率市场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利率也不完全是由市场机制确定的,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央银行控制,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调整利率。近年来,利率的不断调整使铁路建设项目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变动对债务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债务利率同收入利率不对称带来的问题。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债券。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会面临比较大的利率风险。另外,铁路建设项目的现金流量大,其现金流入主要为每天的客货运运输收入,由于现金流入是连续的,而现金流出(经营费用和贷款本息)是间断的,在同一时段内,必须支付高利率的负债利息,同时以低利率或零利率存入现金收入。利用外资的铁路建设项目,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于汇率变化对项目债务结构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及时分析利率走势,在利率水平较低的时候,锁定利率品种,规避利率风险。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铁路运价和经营的双重风险。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应该拥有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包括一定的价格决定权和经营收益权。因此,国家放松对铁路运输业的价格管制,确立铁路运输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将为铁路经营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国家放松对铁路的运价管制,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业的经营和发展,又有利于不同运输方式的公平竞争,更有利于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形成。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建立良好的市场化融资机制,有利于吸引社会向铁路注入资本,促进铁路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运价风险将对铁路的经营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从宏观调控的社会理性出发要求控制铁路运价、稳定社会物价;铁路运输企业从自身的经济理性出发要求运价调整到位,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的状况。为将政府的社会理性与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改革现行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改变铁路运价水平过低、运价结构扭曲、运价管理过度集中、运价形成僵化的状况,建立反映铁路运输产品价值、市场供求关系,体现保本、还贷、缴税、微利的运价形成机制。将国家对铁路运价管理由具体管理转变为总体水平控制,即国家确定铁路基本运价,并建立基本运价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适时调整基本运价;允许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上下浮动,运价浮动标准由铁道部制定,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赋予铁路在规定范围内的运价定价权与浮动权,从而实现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铁道部首度披露引资渠道06年利用外资逾27亿[EB/OL].中证网,2007-04-15.

[2]杨靖:一条通往A股的铁路[J].中国企业家,2006(16).

[3]彭化英:铁路投资:机遇还是陷阱[J].新财经,2006(7).

[4]史立新:关于铁路应用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思路[J].中国铁路,2006(11).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信贷政策是国家实现宏观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改善铁路投融资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建设的资金结构及资金成本进行分析,列举利用货币信贷政策实现铁路融资的主要形式,最后提出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融资风险,以期推动我国铁路的和谐建设。

信贷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政策 信贷结构 效应

一、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理论上而言,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指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还应该包括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即调控货币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分布,也包括其在不同企业、不同执行单位的分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贷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各国货币当局通常把总量控制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着力点,并在科学确定货币政策总量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以实现信贷资源的最优配置。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信贷政策一般只作为短期的窗口指导,不承担结构调整、信贷创新等多重任务。而我国的信贷政策不仅要进行窗口指导,还要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从货币理论看,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职能是属于货币政策范畴的,而诸如出台消费信贷政策、助学贷款政策、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政策等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职能,实际上并不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而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目前市场经济仍不发达,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信的贷配给现象出现信贷市场失灵,信贷配给理论否定了利率自主调节,市场自动出清的假说,为政府的市场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克服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引导信贷结构趋于平衡。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地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展和完善信贷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要更好地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理解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准备金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着力解决市场有效运行状态下的资金总量调控问题,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持币值稳定。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政策工具,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战略和产业政策,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着力解决“市场失灵”或“市场分割”状态下的资金结构性配置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控手段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性手段和调控措施。

信贷政策的内在要求是结构性、区别对待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总量性、一视同仁的政策。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不少领域是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理分析

信贷政策传导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信贷政策媒介和信贷政策目标。信贷政策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影响个人、企业、银行等媒介的信贷行为,从而实现其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信贷政策力求在多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寻求最佳效果。在众多目标中,信贷政策主要关注三个目标,一是调整信贷结构,二是鼓励信贷创新,三是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兼顾其他目标。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我们主要是考虑信贷政策的调整信贷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效应。要实现信贷结构调整目标,只有通过信贷政策工具或手段的运用。

中国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比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等;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三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四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二、影响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目标多重性导致目标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对信贷政策没有广泛一致都接受的内涵界定。从政策实践看,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措施覆盖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既有对不同行业,如农业、中小企业、房地产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不同地区,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支持;既有对不同社会群体,如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信贷政策支持,也有对“非典”、禽流感、雪灾、地震灾害、猪肉涨价等应急性事件的信贷政策支持;同时,现阶段我国信贷政策很大程度上还具有推动金融创新、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衍生职能。正是因为实际操作中信贷政策涵盖内容宽泛,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分不开,信贷管理和信贷风险防范分不开,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风险监管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界定,信贷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信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如何加强有机协调配合缺乏明确、清晰的制度保障。

(二)信贷政策长期化效应缺乏保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实际工作大部分涉及信贷政策,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没有清晰明确各自的“信贷政策”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十三项职责、第二十三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六项货币政策工具中都没有明确提到信贷政策或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一章第三条和第三章第十五条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目标、业务范围和职责界定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包含信贷政策管理的内容。信贷政策宏观管理法律依据不明确,直接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信贷政策制定、管理和组织实施方面职责不清,信贷政策管理责任模糊,短期、应急性的单项贷款政策或贷款管理制度比较多,信贷政策长期、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三)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贷政策效果不明显。一是信贷政策一般是非市场调节手段,而且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再加上部门间监管协调不充分,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大多是“软约束”,导向力不够,从而影响了信贷政策的有效传导;二是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不高,影响信贷政策顺畅传导;三是信贷政策制度设计缺乏符合市场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主体执行信贷政策内在动力不足。信贷政策媒介由于自身的利益驱动,逐利的动机让他们可能不按信贷政策导向进行信贷行为,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效应。对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信贷增长是各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利益的驱动会促进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安排上更倾向于目前效益较好的地区和行业以及利润较高的中长期贷款,这样就较难改变目前的信贷集中到部分地区、部门行业和期限结构的错配,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与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出发点的矛盾阻碍了信贷政策的传导,从而弱化了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建议

(一)多种调节手段组合使用,提高信贷政策调整效应。一是比例控制。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扩大流动资金贷款比例;合理控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贷款比例,扩大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控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信贷比例,扩大能源、科技、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信贷比例。二是利率调节。实行结构性的利率政策,使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衔接起来。具体地说,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行业差别利率,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发展项目和出口企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等,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实行高利率政策。三是拓宽再贷款的信贷调节功能。近年来再贷款,主要是调剂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和保证其支付能力。下一步要偏重于结构调整,按照国外一般做法,融资的主要领域有:政策性融资;对出口进行优惠融资;对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进行倾斜式的融资。四是延伸具有信贷政策功能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在再贴现方面,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不同再贴现率,诱导商业银行增加支持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减少对限制发展的产业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进一步运用差别准备金制度。依据对国有商业银行用于优先或限制发展产业部门的信贷投放量或投资量确定低的或高的准备金参数等等。

(二)深化信贷政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中央银行信贷政策执行力。一是明确法律依据和部门监管职责,加强信贷政策监管协调。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贷政策制度建设和政策系统性设计;把信贷政策的实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及财税政策、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改革以及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个部门和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联动效应。二是抓住调控重点,加强总结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创新信贷政策管理模式,拓宽信贷政策调控视野。三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贷政策产品化。没有信贷产品,信贷政策调控缺乏有效依托和支撑。不注重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信贷政策调控有可能损害金融效率,缺乏可持续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解释,提高信贷政策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通过加强灵活多样的政策宣传解释,建立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互信机制,使全社会在更大范围内理解央行的信贷政策导向,感受到央行信贷政策的调控效力,努力探索开创央行信贷政策管理新局面。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首先,优化产业结构,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工业化为突破口,增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实体经济的附加值,提升信贷主体的竞争力,从而吸引资金投入。其次,是优化信用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加快金融安全区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尤其要进一步总结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的适合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信用较高的企业和个人,促进金融支持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贷款难的瓶颈问题。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大额贷款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社会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江曙霞等.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J].经济学动态,2000,(3).

[3]金永军 陈柳钦.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行业非对称效应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穆争社.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信贷政策范文第5篇

作为环保部门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关,切实加强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管理。同时,还要与银行业密切配合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向银行业提供环境信息。人民银行及各分支行要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将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防范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环保部门、人民银行、银监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都要加强合作与联动,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加强对企业环境违反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以改变“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

笔者长期从事银行金融工作,在多年的信贷管理工作中,深深感到:建立绿色信贷长效管理体系是绿色信贷政策具体化、规范化的表现。依据国家绿色信贷政策,搞好银行绿色信贷管理能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及银行业实施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的指导作用。这样做,可以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还能增进地方党政领导对银行信贷政策导向及各金融机构执行相关信贷政策情况的了解和认知度。怎样依据国家绿色信贷政策,搞好银行绿色信贷管理工作呢?这是摆在每一位从事信贷管理工作同行面前一道值得钻研的深奥课题。笔者认真学习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经验,探讨了搞好绿色信贷管理工作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愿与业内同行共同研讨这一课题,力求通过认真研讨,闯出一条创新与发展绿色信贷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一、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管理体系

信贷评估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技术环节。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绿色信贷政策,优化配置银行的信贷资源,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引导、支持、保障和控制作用。笔者了解到,最近河北省环保厅与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联合出台的《河北省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办法》开创了绿色信贷政策评价的先例,这个“效果评价办法”对形成绿色信贷管理机制为各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笔者认为,银行业可借鉴河北省环保厅、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省银监局的做法,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管理体系。(1)建立绿色信贷工作标准。银行业可根据各企业的建设项目、潜在影响和风险程度,将项目分成A类、B类。对A类和B类项目分别进行社会和环保评估并写出评估报告。针对分类时发现的问题,责成贷款企业制定出以减轻和监控环境社会风险为内容的环境管理方案和企业解决存在问题的行动计划。(2)建立绿色信贷评估标准。银行业可成立以经济研究专家和环境保护专家为成员的审查小组,对A类项目和B类项目递交的环境评估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并请专家小组成员根据审查情况拟定评估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决不能。银行业每年还要向上级领导递交绿色信贷评估过程报告和经验报告。(3)建立绿色信贷审核制度。银行业应责成借款企业在融资文件中承诺事项:遵守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在项目建设运作周期内遵守行动计划要求,以及定期向贷款银行提交项目报告等。同时,还要责成贷款企业建立公开征询意见和信息披露制度。银行业应建立投诉机制,征求当地受影响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创新绿色信贷管理模式,支持低碳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环保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金融资本也成为绿色环保的助推力。银行业应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以低碳、环保、节能为核心的绿色信贷,这不仅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履行社会职责,也是改进银行业业务发展和调整结构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其中就蕴涵着巨大商机。这就需要银行业以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机构的要求为导向,按照国际“巴塞尔协议”和“赤道原则”的理念,坚持政策制定着眼绿色环保,资源配置优先绿色环保,产业支持倾斜绿色环保,制度保障考虑绿色环保,客户服务促进绿色环保,积极创新绿色信贷管理模式,支持低碳发展。笔者认为,首先,银行业应在“绿色信贷”领域中加强渗透创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银行在支持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传统优势,总结推广经验,继续保持信贷资源配置向绿色环保倾斜的优势。同时,对生物质等新兴领域进行跟踪研究,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其次,满足个性化要求,进行产品创新。笔者建议,银行信贷部门应根据客户的特点与资金运作模式,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加大供应链融资、中间业务产品、并购贷款、上市融资等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一批绿色信贷品牌。然后,银行业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服务创新。银行领导应与信贷部门员工根据客户、产品、区域的特点,组成金融专门团队,做好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工作,加强对低碳环保运作模式和清洁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客户全面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最后,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机制创新。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必须履行对社会全面负责的义务,决不能见利忘义、袖手旁观。要着眼于低碳环保大局,对低碳环保企业在信贷政策上继续大力支持,在资金上重点做好保障,建立一条项目申报、评估、审批、放款、管理一条龙服务的“绿色通道”积极支持低碳环保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利率引导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多样化

笔者在从事银行绿色信贷工作中深深感到:作为金融机构,银行业应积极发挥地方银行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市场,全力支持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尤其要突出对新能源和环保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的支持。对以上产业要想尽一切方法确保信贷资金的优先满足。同时,银行领导与信贷人员还要做好企业的投资顾问,合理引导他们的贷款投向,加强利率引导作用,以提高他们的资金使用率,使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充分体现“择优扶优,区别对待”的绿色信贷政策。银行信贷部门要通过实施战略合作伙伴、重点客户、名单式管理、专项利率优惠等政策,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融资财务成本。通过设置市场调研系数适度调节担保风险系数,贡献度系数及政策调节系数,有效发挥差别利率政策的投放作用。同时,银行领导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多样化融资的方面上来。笔者在与同行共同探讨“绿色信贷管理”工作情况时发现,目前市场融资情况是这样的:一些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由于担保原因而导致融资困难,影响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银行领导就要与信贷人员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他们的产业发展。银行可采取担保方式多样化,以不动产的抵押、动产抵押、动产质押、企业保证、联保等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贸易融资类、置业按揭类、联贷联保类、权利质押类等产品,并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银行之间还应联手合作,积极解决有进出口贸易背景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问题,适度利用商票、敞口、进出口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手段来满足优质企业多方位的融资需求。在积极促进环保企业发展的同时,银行业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钢铁、水泥、房地产开发贷款实行余额控制,对违规建设项目采取限贷、停贷和收贷措施,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严禁发放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及用信,促使“绿色信贷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四、支持绿色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发展相对落后,环境承载力较弱。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我国城市化波及13亿人口,比世界现有56个高速度发展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出3亿多,这种形势对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工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把握战略机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支持绿色工业,促进经济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银行业要支持绿色工业发展,形成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因为绿色工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数处于产业初创期,风险较大,所以在融资方面面临很多困难。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枢纽,支持绿色工业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银行业要运用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方法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发展绿色工业起到积极作用。(2)发挥优势,联合作战。银行业应与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及地方政府等在绿色工业、生态环境领域的企业联合作战,坚持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方法,引导社会向绿色工业投资。(3)严把贷款关。银行业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信贷”政策,在审批企业建设项目开发时,对因环保问题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给贷款,并积极为绿色工业领域发展提供顾问和融资服务。

五、结束语

信贷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银行;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信贷政策

信贷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投资政策,并衔接财政政策、利用外资政策等制定的指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政策。信贷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扶优限劣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1]。中国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比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等;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三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2]。四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二、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现状

(一)目标与实际达成差距较大

信贷政策既然是通过具体的政策内容规划指导金融机构信贷行为,那么信贷政策在制定之初必然是有信贷目标的,但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现代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目标与其实际的完成往往存在较大程度的差距。信贷政策的目标与实际达成差距较大,这体现了信贷政策缺乏有效的行为指导,同时也体现了信贷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与起初的信贷政策出现了偏离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

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央行在信贷政策的制定之上也相应的指出了,应当对于弱势企业,通常较多展现为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也主要展现为,降低信贷标准,提升信贷优惠政策等方面;而在实际的政策实施环节之中,笔者发现,现我国多数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依旧是较为倾斜优势行业,而对于弱势行业执行较弱,这对于我国弱势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绝对依靠某一个行业的发展带动,而是全行业的整体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国内的多数金融机构信贷政策都无法真正的将政策转变为执行力,特别是针对弱势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相比较高,因而其便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执行大打折扣,这对于我国当代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

(三)信贷风险较高

信贷风险是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风险,且其也是金融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挑战里的风险管理项目之一。众所周知,现代金融市场较为复杂,信贷的风险增长速度较快,这不仅是我国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全球多数的国家普遍性的存在问题之一。金融机构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辅工具,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信贷业的发展,同时信贷风险的过高也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众多的不稳定发展因素。从我国现代的信贷政策体系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对于信贷风险规避的政策性条款较少,存在较大的落后性。笔者认为只有信贷政策在具体的市场指导过程中,具有较大程度的超前性,才能最大化的避免信贷风险;而由于缺乏对于市场的超前性预判,信贷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本无法有效的对于信贷风险进行良好的规避。

三、问题分析

通过上节中对于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信贷政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保障机构,金融机构的政策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会折射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之上。概括性的来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信贷政策机制不完善,就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机制中,其主要是具体的针对信用作为企业作为信贷衡量的主要标准,而缺乏全方位的有效的对于企业的评估;其次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在金融机构的信贷控制过程中,并不是说实力雄厚的企业就一定拥有更为有限的信贷资格,同时也不一定就要获取最优惠的信贷政策;根据笔者的经验发现,中国很多资金雄厚的企业由于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出现一度的经济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信贷资金的最低效率使用。再次,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对于中小企业等弱势企业的扶持力度,而在实际的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只有很少的金融机构能够有效的进行贯彻实施,部分金融机构为避免承担更多的风险,而拒绝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四、完善策略

(一)优化信贷政策体制

传统的信贷政策所反映出的信贷结构过于单一,随着现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实现对于现代信贷机构的优化已经成为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主要工具。在优化信贷结构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对于中长期贷款比例进行控制,同时提升流动资金的贷款比比例。减少对于大型企业的信贷业务,强化对于中小企业以及环保企业等新兴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同时在金融机构的现展过程中还需要强化信贷政策与利率政策的衔接,这样能够有效的对于经济效益不同的企业在进行信贷的过程中实现不同的利率支持,以更大的获得企业的青睐。通过对于国外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研究,笔者发现按照国外一般做法融资的主要领域有政策 性融资、对出口进行优惠融资、对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进行倾斜式的融资。这样能够有效实现金融机构对于国家重点扶持企业的支持,从而有效的间接的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我国来说,就当代金融机构的外部展现特点来说,应当强化对于不同企业扶持力度科学化、均匀化才是推动我国当代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完善的主要方向。为有效的控制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应当强化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建设,只有监督机制的完善才能有效的对于金融机构实现有效的约束力,保障金融机制的完全执行。还有就是金融信贷体制的改革,必然需要强化对于信贷服务等相关方面优化,服务的优化是推动信贷业务以及信贷政策最佳执行的直接工具。对于中国当代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来说,优化信贷政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金融机构快速持续发展的最佳措施。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的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主要从四大方面进行性着手建设:一是加强金融知识和信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普及金融知识,促进社会各界增强信用意识。意识的提升能够有效的针对行为进行指导,仅仅依靠金融机构的意识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强化外界对于金融意识的提升,才能广泛性的提升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二是着力抓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建设,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优化信贷业务的最佳措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的过程中,应当广泛性的征求建议,以保障信贷政策的科学性。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制度和机制,切实维护银行债权。四是大力发展担保行业,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展抵押范围。五是建立区域金融生态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区域金融风险通报制度及高风险区域金融限制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北京市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对26个主要行业贷款情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02).

信贷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贷政策;影响;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0-0071-03

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制定了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由此,全国上下“保八”战役开始打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中国金融稳定、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下,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保八”目标,可谓十分不容易。由于原来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条件已不复存在,政府从“保增长、扩内需”出发,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财政政策方面,包括4万亿投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领域的政府投资等;就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出台了降低存款准备金、存贷款利率等措施,以期通过创造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为私人部门、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从实施结果来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银行信贷在上半年屡创新高,舆论形容为“天量”信贷。与之相伴随的,是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好转,以及股市、楼市的火热。在经济处于复苏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当前的信贷政策及今后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天量”信贷带来的影响

据央行的数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信贷发放总额即达到7.4万亿,如果再加上7月的3559亿元和8月的3000亿左右的投放额度,今年前8个月的信贷投放达到8万亿。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各项经济主要指标自6月起,均已出现明显企稳回升势头。可以肯定,由于银行信贷为实体经济注入大量资金,使市场中资金流动性大大增强,为我国经济避免遭受更大冲击立下汗马功劳。

我们在关注“天量”信贷规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信贷的结构、质量。就信贷结构而言,信贷资金至少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了以下3个领域:其中为配合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绝大部分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进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经济领域中;一小部分资金通过票据贴现方式被企业借出后,又再度被企业存入银行;此外,不排除还有一部分资金进入到了资本市场。就信贷质量而言,大量信贷涌入某些行业是否导致重复建设的问题,而且,绝大多数信贷投放项目属于银政联姻,其中一些项目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在地市财政负债比率上升的同时,如果项目本身缺乏商业的可持续性,加之再把官员任期因素考虑进来,未来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不可忽视。

所以,在看到银行信贷对经济复苏支撑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些经济中的隐忧。

(一)部分信贷资金可能流入股市、楼市,被用于投机,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形成了新的泡沫风险

这里关注的问题是巨额信贷资金是否进入了实体经济,是否能对“保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先是银行天量信贷,接着是股市、楼市连创新高。到底有多少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楼市,虽然目前没有十分具体的数据,但市场对流动性充裕助推资产价格新的上涨这一观点并没有分歧。如果信贷资金只是在“体内循环”,信贷政策的效果就完全得不到发挥,只会积累新的更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影响股市、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市场对担心巨额贷款质量有效性的一些担扰。

(二)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预期加大

历史经验表明,过多的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通胀有一个滞后期。虽然目前国家统计局监测的CPI还处于负值状态,但下降幅度已收窄。未来一旦CPI转正,经济面临的“通胀”预期将会有所抬头,这对受金融危机冲击还在复苏中的中国经济又是一重考验。

(三)银行业经营风险增大

这里关注的问题是贷款的高增长是否会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天量”信贷带给银行的后遗症是“银行缺钱”。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硬监管指标的约束条件下,信贷资产的增长使银行面临潜在的信用风险增大,资本充足率会降低,拨备覆盖率会提高,从而给银行业带来极大的经营压力。如果未来经济复苏仍然缺乏内在动力,银行在该期间形成的信贷资产将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而这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四)经济复苏基础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从更深层次角度考虑,在目前外需持续萎缩、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国内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问题日趋明显,单靠信贷推动投资,进而拉动经济的模式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支持经济的复苏,在一定时期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属于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的。目前,未来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一旦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开始减弱,在未来出口仍未好转、内需还未很好启动的情况下,经济复苏将会失去重要的支撑力。而这样的局面又会反过来遭遇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影响。这是对信贷支持经济发展不可过于依赖的分析。

二、今后信贷政策操作的思路探讨

总体上看,货币信贷的强劲扩张是上半年“保八”成功的关键所在。不过,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企稳,一些问题可能也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体现出来,需要及时的调整。如此巨额的信贷肯定不能持续,未来信贷政策必然会进行调整。在经济复苏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对于未来信贷政策的操作思路,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如下几点:

1、处理好巨额信贷不可持续与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的予盾,把握好定量宽松的信贷政策的调整时机。在当前还需要金融对经济“输血”的情况下,不可贸然转变定量宽松信贷政策。首先是关于宽松信贷政策的退出时机和力度的把握。理论上,退出应以危机的影响基本消除、经济恢复增长为前提。但在实践中,需要对退出时机和力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复苏带来压力;退出过慢,则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和恶性通胀。其次是关于信贷等货币政策与财政等其它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要保证在经济复苏时既可以较快地回收大量流动性,又不会使信贷市场发生较大波动,这非单一信贷等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的目标。最后是关于宽松信贷政策退出工具的选择。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前景下,不能通过直接行政命令方法控制信贷政策,也不能给社会以强烈的信号传达定量宽松信贷政策的结束,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法来进行宽松信贷政策的调整。比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硬指标等提高来内在地约束其信贷投放规模。

2、信贷总量的适当控制。在总量上,应适度控制信贷增长速度,并对信贷资金流量进行一定的监控,避免资金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资本市场。从国际顶级商业银行在过去一年多的经历,我们已经看到了金融市场波动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危害。适度规避资产泡沫是维护银行体系稳健的首要问题。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将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也并不是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治本良药。在信贷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应依据经济复苏的情况,通过市场化等手段来对信贷总量进行动态微调,既给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又不致由于信贷过度带来负面影响。

3、信贷结构的优化。在经济还处于复苏的过程中,今后一段时间信贷政策的主要思路我们认为应是“总量微控、结构优化”,而且重点在于信贷结构的优化。我们在关注巨额信贷规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信贷结构、质量。信贷结构、质量的优化能够对我国内需的启动、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实质的效果,从而加快经济的全面复苏。实现信贷结构的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客户结构的调整。这里指两个方面:企业贷款与居民贷款结构与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贷款结构的优化。私人部门消费信贷的发展有利于内需的扩大,这意味着信贷政策应该在消费信贷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企业贷款在信贷总量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居民部门贷款占比较低。虽然近年来,居民部门贷款增长较快,但大多集中在住房按揭贷款方面,消费信贷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对内需拉动的支持相当有限。应通过信贷政策的引导特别是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来鼓励居民等私人部门的消费,以促进我国当前内需不足、过于依赖进口的失衡的经济结构的改善。此外,企业贷款内部结构也应进行调整。在目前阶段,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已引起更大关注,因为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外贸出口地位等方面日益彰显重要作用。因此,信贷投放要改变过去偏好国有大型企业的思维,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

其次,是信贷的产业分布的调整。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信贷政策对经济的支持仍然要遵循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的方针。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日趋暗淡,而清洁技术和新能源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对银行来说,适时调整信贷的产业投向,不仅会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地趋避传统产业衰落可能导致的风险。同时,应防止信贷投向过量涌入某些行业带来的重复建设问题,注重形成合理的信贷投向产业结构,以既有利于经济复苏,又能给银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加强信贷监管,保证信贷质量。银行信贷对经济复苏支撑作用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银行与市场的关系,还在于政府的监管。在目前宽松货币信贷为“保八”目标实现立下汗马功劳的情况下,监管层也应看到巨额信贷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的监管,防止信贷资金在实体经济外循环,从源头上保证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发挥作用。应根据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适时通过制定信贷政策来引导信贷资金的分配,以提高信贷投向的质量。总体思路应遵循“总量的市场化微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应密切监测当前信贷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复苏产生的影响效果,研究信贷投向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关注信贷的质量、结构,以期使银行信贷更好地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三、结束语

经济体的复苏固然需要资金量的配合,需要宽松流动性的支持,但是,单纯依靠宽松的流动性无法堆积起经济复苏。我们在关注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它虚高了股市、楼市;不要让它给银行增加过多的坏账;不要让它带来的通胀威胁转化成现实的通胀。同时,在经济复苏还不稳固的背景下,今后的信贷政策操作上应遵循“总量微调,结构优化”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姜瑞红、冷淑莲.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思考[J].价格月刊,2009,(01).

[2] 曾刚.货币信贷与“保八”目标的实现[J].中国金融家,2009,(08).

[3]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和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08).

[4] 樊志刚、何崇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信贷高速增长探析[J].西部金融,2009,(07).

信贷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信贷;巴西;政策演变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39-03

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适于发展农牧业,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实现自给,是世界上少数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国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世界粮仓”。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2011年巴农牧业出口占巴出口总额的42.3%,达945.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巴西蔗糖、咖啡、橙汁的生产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一;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酒精和烟叶和产量居第二,出口量列世界三;玉米产量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三。猪肉、水产品、棉花、生物燃油、玉米、稻米、水果、干果等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巴西政府为推优┮档目沙中发展,有规划地制定了农业信贷、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农业保险、鼓励合作社和加工业发展、加强公路建设以及出口鼓励等政策措施。其中,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为农牧业提供了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宽松的支付条件,是巴农业政策的基础之一,下面简述巴近年来农业信贷政策及效果影响。

一、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简述

1965年第4829号法令确立了“巴西国家农业信贷体系”,旨在鼓励农业生产者或农业合作社加大在农业领域投资,为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实现生产工业化,支持中、小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生产,鼓励资本形成以及鼓励引入合理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业人口生活质量和合理保护土壤。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负责制定农业信贷有关法规,巴西央行负责政策的控制和执行。该体系由以下机构组成:巴西中央银行、巴西银行、亚马逊信用银行、巴西东北部银行和国家合作信用银行、巴西农业改革研究所、巴西农业发展研究所、巴西经济发展银行;此外,各州政府占大多数股份的银行、巴西联邦经济银行、私有银行、信贷、金融和投资机构以及获准经营农业信贷的合作社也作为辅助机构。

农业信贷分为3种,一是种植信贷,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二是投资信贷,主要用于添置固定资产,对购买土地不予贷款;三是销售信贷,主要帮助生产者解决销售资金周转。农业信贷发放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从事获批准的种子以及用于人工授精及胚胎的研究或生产、农牧业机械服务、人工授精服务、商业用途的捕鱼和水产养殖业开发、植株测量和与森林有关的活印

农业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一是低成本资金,来自政府货币发行、为农牧业贷款提供资金来源的银行存款和国家国库局预算资金;二是正常金融成本的资金,如来自巴西银行的“农业信贷票据”、来自劳工保障基金以及来自“农村创造就业项目”的资金;三是外国资金以及银行系统获得的资金。

二、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演变

由于受传统资金来源枯竭、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出台和调整、农业耕作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者的高额债务等因素影响,巴官方渠道提供的农业融资经历了较大波樱各阶段政策也各具特点。根据巴西央行统计数据,经折算,20世纪70、80、90年代巴西提供农业信贷资金分别为8298.62亿雷亚尔、8408.13亿雷亚尔和3031.79亿雷亚尔,2000-2009年为5023.30亿雷亚尔。

(一)上世纪7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20世纪70年代,农业信贷就是巴西政府通过大规模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最低价格政策对农牧业活咏行大力干预。这期间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农业信贷体系”实现的,在为生产成本提供融资,鼓励资本形成、加速新技术的采纳、加强中、小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中的作用,为采纳农业新技术、购买现代化农业设备和促进农业贸易和仓储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国际形势变化,70年代中期巴西对外账户不平衡、通膨压力大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资金和低利率信贷以继续执行之前的政策。农业信贷体系在70年代末遭遇了瓶颈,外债高企和通货膨胀导致了巴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巴国库对农业提供的融资被削减。同时,该模式也因执行中公平、效率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因素遭到了一些质疑。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资源分配不平等和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在政策执行中,大型农业生产者更容易获得资金,且全国仅20%的农业生产者使用了信贷资金。又因信贷增长并未伴随着产量提高,信贷不再成为推酉钅坑行Х⒄沟恿Α6对货币政策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信贷体系的运作转为依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强制执行。

(二)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巴通膨加剧和政府财政危机等困难阻碍了政府继续成为农业信贷的主要提供者。巴宏观经济政策改革对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融资、政府农业信贷的逐步减少进一步增加了私营业者在融资领域的活跃性。农业信贷额从70年代末占农业GDP的85%减至90年代初占农业GDP的29%。此后的经济不稳定进一步导致了农业信贷的减少,1989年信贷金额比1980年减少了58.2%。

80年代农业信贷政策主要包括: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占比,更多使用农业生产者自己的资源,改革公共账户以及统一预算,建立巴西国库局,控制巴西国库进行的各项活印4送猓还对信贷的获取增加了一些限制,如提高贷款利率和对种植信贷的获得增加限制。

(三)上世纪9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特点主要体现在,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鼓励私营机构加大在该领域投资力度,政府官方资金逐步减少,同时制定政策更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政府出台措施进行债务重组;政策制定中开始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90年代巴西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货币汇率的变雍突醣业奈榷ㄐ远技为敏感地影响到了农业信贷政策。外债危机对巴经济依然有重大影响,政府依照80年代取得的经验,希通过对银行利率的调整减少对农业融资的补贴并优化信贷的构成。受控制公共开支等因素制约,巴政府逐步减少了在农业领域融资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生产和信用合作社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资金等其他融资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政府信贷补贴。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并鼓励私营机构增加农业融资投入、为农业信贷提供资金。为此,1994年出现了“农业信贷票据”,这是农业生产者和合作社发行的一种票据,旨在获得流幼式穑特别是购买农用物资的流幼式稹8闷本菘捎糜谂┎品的后期交货,可现场提前销售部分产品。这一措施的实行使私营机构加入了农业信贷领域,这是第一个农牧业私有融资机制。

此外,高利率和“雷亚尔计划”执行初期的货币升值导致了农产品售价低和成本高,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损害。该行业合同不履约情况在90年代也大幅增加,根据巴西学者分析,巴西合同不履约率由1994年7月的22.9%升至1995年12月的38.8%,1997年9月达54.7%。巴西外债危机凸显了巴农业信贷政策的一些缺点,政府对信贷提供和信贷体系管理的过度干预导致了贷款的高集中度,1999年2.11%的借款人欠下了57.3%的贷款债务。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也引发了对债务再次磋商的激烈讨论,巴政府决定提供一个广泛的债务再磋商项目。具体解决方案是通过“资产重组特别计划”、“担保项目”以及“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复兴项目”进行债务重组,对农业债务进行保障,使欠债的农业生产者立即可获得免去金融税费的农业信贷,鼓励私营金融投资者加大投资以减少农业信贷对官方农业信贷体系的依赖。

90年代后5年,受“雷亚尔计划”推行带来的货币稳定、贸易开放深化以及把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等因素影响,巴西政府对农业政策机制进行了大幅修改。具体包括制定了植物产品分类和仓储的新法律,调整了农牧业保护系统架构,对最低价格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和农业保险等传统农业支持手段进行了重新规定。为解决农业领域社会、经济以及农村人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995年成立了“农村收入工作创造项目”。对环境保护的日益担忧使得巴政府也将此纳入了信贷政策,为此巴建立或修改了现代农业项目和现代基础设施项目。此外,政府还通过巴社会经济发展银行投资解决融资问题,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1997年政府实施了“家庭农业支持计划”,旨在确保小农户的基本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避免农民大量进入城市、抑制农业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流佣造成的城市社会问题。

(四)2000年以后的农业信贷政策

2000年以来,巴农业信贷增长极为显著,2009年比2000年农业信贷额增长了152.8%。在农业信贷政策上延续了90年代后五年的政策并且加大了执行力度。2000年以来巴西农业信贷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巴西国库局对银行利率的平衡和调整、新投资信贷渠道的建立、为减少银行系统波有圆扇〉恼务重新谈判措施以及“农业信贷票据”的使用。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的一系列项目是巴农业生产投资项目的新特征,此外巴政府还通过立法引入了新的农业融资机制。

作为投资项目结构调整的延续,2000年以来又新成立和重组了一些项目,被称为“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项目家族”。为增加官方渠道的农业信贷额,1991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在农牧业领域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而此前该银行传统上是为工业行业提供投资的银行。近年来,该银行下设的一系列项目经过不断整合和完善,形成了水果种植、现代农业、农业种植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几个大类的项目。经过巴西国库局对有关税费的平衡,这些项目均固定利率且还款时间长。

2004年第11076号法律和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了第422号规定标志着农牧业融资的重要进展,丰富了农牧业融资的选择。2004年颁布的第11076号法律,建立了新的农牧业融资机制,包括由仓储商出具的农牧业存款,认股权证证书,生产者合作社或贸易、工业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农牧业应收账款证书,公共和私营金融机构以及信用合作社以现金支付的农业贸易信用证以及农业贸易应收账款证书。此后,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的第422号规定建立了“农牧业商业票据”。这些金融手段对巴西农牧业的金融衍生品构成了有益补充。2006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建立了“种植畜牧业一体化项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技术人员,监控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

巴西的经济开放进程推恿舜邮屡┎品贸易的跨国公司扩展在巴贸易,这些企业对巴西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农业生产者可以争取到相关公司提供的大量低成本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共行业农业信贷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现代农业已开始倾向于逐渐回归到私营行业,即除家庭农业以外,政府包括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干预的影响逐渐减少。

三、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效果影响

综上所述,40多年来巴西政府根据本国不同阶段经济和农业发展情况及特点进行了灵活调整和不断创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业信贷政策,分别取得了较明显的阶段性效果。政府经历了从单纯的资金提供者到政策制定者和推诱叩慕巧转变,同时还注重因势利导适时引入私营机构,使其逐渐成为提供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指导下,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在农牧业领域一系列融资项目的持续进行不仅从资金上提供了稳定支持,更通过不同项目达到了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扶持部分重点行业发展的目的,效果显著。后期,政府还将关注转向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对农业人口尤其是家庭农业生产生活状况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和项目,使农业信贷政策不仅仅成为简单的信贷政策,更成为推优┮稻衡、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有力手段。

信贷政策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信贷政策;评估

JEL分类号:G32;E5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6-0038-04

一、我国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的背景

信贷政策是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在尊重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下,以货币政策为依据,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配合国家社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和规范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与货币政策着眼于调控货币总量相比,信贷政策着眼于调控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的比例、结构和期限,具有结构性的特点。可以说,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组成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左右手”。

从各国情况看,尽管不一定名为“信贷政策”,但多数国家都有从结构上调控资金流向,从而事实上履行信贷政策的职责的机构。比如,为鼓励金融机构将在社区内吸收的存款更多用于当地社区发展,美国制定了《社区再投资法》;又如,为支持中小企业,日本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我国信贷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与产业政策配合的信贷政策,如金融支持服务业、文化产业,限制向“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等;二是与区域发展政策配合的信贷政策,如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三是支持社会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政策,如金融支持“三农”、中小企业等;四是涉及民生的信贷政策,如金融支持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贫信贷政策、助学贷款政策等;五是消费信贷政策,包括房地产和汽车金融等;六是应急性信贷政策,如金融支持抗震救灾、应对禽流感等。

从我国信贷政策操作实践来看,信贷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直接调控阶段(1998年以前),中央银行通过严格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利率管制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业务,信贷政策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实施效果“立竿见影”。二是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型阶段(1998年——2004年),中央银行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信贷政策行政干预的色彩在淡化,“窗口指导”的成份逐步提高,信贷政策实施效果总体上比较好。三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设,人民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银监会专注于银行监管,这种体制安排在强化调控和监管专业分工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民银行对信贷政策的实施主体制约力减弱,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不到位,自觉性不强,信贷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有偏差。特别是当一些信贷政策支持鼓励的业务利润空间有限、风险也相对较大,与金融机构在市场化原则下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冲突的时候,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动力不足,人民银行没有更好的手段去推动金融机构予以落实,信贷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需要创新信贷政策手段和方法,探索在间接调控的方式下,如何加强外部监督和约束,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兼顾市场化目标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

完整的政策体系一般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三个环节。之前对前两个环节讨论较多,对效果评估重视不够。只有客观真实地评估总结政策的实际效果,才能借鉴好的经验,并对暴露出的工作不足,加以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就是从政策效果评估角度对信贷政策制度的创新,力图通过建立一套指标和方法动态跟踪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实施信贷政策的态度、措施、效果等情况,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督促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更加有效地落实信贷政;策,提高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二是及时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使信贷政策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信贷政策,提高信贷政策制订的科学性;三是加大政策的宣传沟通,增加社会各界对信贷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二、我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的探索实践

(一)区域试点

200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试点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的通知》(银发(2008]29号),尝试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为主体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试点。在促进信贷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信贷产品创新,促进改进信贷文化,促进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公平竞争的试点原则下,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因地制宜,创新性地推进评估工作,各地评估内容各异、方法多样。

信贷政策范文第10篇

信贷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贷政策不断发展演变,始终贯穿于宏观金融调控的全过程,对支持渐进式改革,实现经济平稳转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十年,信贷政策的作用范围逐步扩展,目前已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效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惠及大量微观经济单位和社会弱势群体,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年间,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大量专项信贷政策措施,为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提供融资制度安排。通过明确重点支持、审慎和禁止投入的信贷领域,促进了新兴、重点产业发展,限制了产能过剩和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扩张,有效支持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加大向重点区域的政策倾斜,积极支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总体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投向指引,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支持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全面构筑了支持“三农”信贷政策体系,确立和推广了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的信贷支农模式,并在建立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和尝试。推动金融机构不断改进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和服务,逐步培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织和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平台,确立了以信贷途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金融制度框架。

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推行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支持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余额已达到246.3亿元,累计支持超过2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积极探索和完善信贷扶贫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改进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

大力推广和规范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引导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推广个人消费信贷。支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规范房地产开发贷款,限制投机性购房,支持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截止到2007年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3.3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万亿元,为1997年末的140倍。

配合国家经济改革和特定时期需要,对特定领域采取特殊信贷政策扶持。推行主办银行制度,制定实施《封闭贷款管理办法》,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推行鼓励出口信贷政策,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规范控制,防止过度投机。推行民族贸易和民族产品生产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非典”、禽流感疫情和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做出特殊的信贷政策安排,支持灾后重建。

积极推动信贷创新,拓展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推动金融机构开办了大量有现实需求的新型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金融需求。加强二级信贷市场培育和信贷衍生产品研发。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为银行转移分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实现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通。

全方位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努力为信贷市场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加强宣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多方参与、社会共建的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机制。以信用建设为核心,建立完善失信惩戒约束机制,促进各地金融债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制订并颁布施行《贷款通则》、《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各类信贷管理规章,规范信贷市场运行,防范信贷风险,实现特定信贷政策目标。

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信贷政策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在初级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十七大”在深刻分析这些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当前形势及“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信贷政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和改善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间接融资仍居于主导地位,利率还没有市场化,相当多的企业还不是标准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金融宏观调控还不能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发挥好信贷政策的作用,可以有效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经济面临从偏快转向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信贷政策可以通过明确的“窗口指导”,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贷款投放合理增长,落实“有保有压”原则,形成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有力配合,同时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受财力限制较大。信贷政策通过对信贷资金的有效引导,能够实现社会资金在产业、城乡、区域间的均衡配置目标,促进产业结构按照产业政策优化调整,推动更多资金流入农村和相对落后地区,支持“三农”和相对落后地区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信贷政策通过设置激励机制和限制性门槛,可以有效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扩大国内需求,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真正落实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好”。

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信贷政策过去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改善民生发挥了突出作用。特别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方面,信贷政策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支持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延伸政策领域,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信贷政策将为国家的各项扶弱政策有效扩展资金来源,大大增强相关政策可持续性,有力地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从国际上看,类似我国信贷政策的做法,在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量存在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日本和韩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通过对重点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的倾斜性信贷支持来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欧盟成立后,针对区域经济明显不均衡的状况,设立了许多专门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各成员国差距。法国曾在80年代为推动老工业区“再工业化”和老工业区企业技术改造,专门设立优惠的“再工业化”贷款基金,以低于市场利率50%左右的优惠利率直接或通过银行贷给工业企业。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和意大利的南部开发实践中,也大量采用了差别化、倾斜式的金融管理或信贷优惠政策。韩国设立了政策性基金和专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中央银行还制定了许多指导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都采取了大量措施增加农村地区信贷资金的吸引力,鼓励和引导信贷资金向农村地区流动等等。这些政策对我国信贷政策的发展完善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当前制约信贷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信贷政策在宏观金融调控体系中的定性定位模糊。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人民银行金融调控措施习惯于笼统表述为货币信贷政策。国务院在出台许多政策措施时,也往往要求人民银行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办法予以配套支持。这与信贷政策实践的广泛性、信贷政策作用的重要性是紧密相关的,充分反映了我国信贷政策在整个宏观金融调控政策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一直对信贷政策的定性定位缺少明确态度。从目前人民银行每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信贷政策工作一直被列入货币政策操作范围,向社会公众传达了“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操作手段”的观念。在宏观金融调控实践中,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地配合货币政策。但是,把主要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定性为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与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性质存在明显矛盾。特别是,人民银行近年来制定出台和实施的信贷政策,其目标、对象、内容等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绝大多数与货币政策目标和操作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显示信贷政策实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非从属于货币政策。由于对信贷政策的定位定性模糊,导致社会公众、金融机构乃至人民银行内部对信贷政策的认识混乱,不利于信贷政策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更抹煞了信贷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突出作用和贡献。

信贷政策尚缺乏统一完整的政策框架体系。一个完整的政策框架至少应包括:明确的政策目标,为实现政策目标可用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效果反馈与评价机制。目前看,各项具体信贷政策的目标较为明确,但总体目标仍不够清晰,导致近年来出台的信贷政策大多局限于对产业政策或其他部门政策的被动响应,不能充分体现信贷政策的全局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在政策工具方面,信贷政策目前主要依靠引导性、软约束手段,强制性、硬约束的工具基本没有,导致国家要求信贷政策配合其他政策、实现特定政策目标时,信贷政策面临缺乏执行力问题。在政策效果反馈与评估机制方面,信贷政策具体种类繁杂,人民银行已经对能够从本部门获得统计支持的部分,建立了政策效果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能及时掌握有关政策效果。但对不能从本部门获得统计支持的信贷政策,目前还无法得到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获得相关数据情况的难度很大,建立相应的政策效果监测和评估体系面临很大困难。

信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少法律上的有效依据和支撑。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一直同时身兼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两项职能。但是,1995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只明确了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而未明确将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纳入人民银行的职责范围。2003年,银监会分设,无论中编办关于人民银行的新“三定”方案,还是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仍未明确体现和赋予人民银行信贷政策职能。因此,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作为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实际上处于约定俗成状态。造成这一立法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对信贷政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错误地以为信贷政策从属于货币政策。实际上,由于修正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列举的货币政策工具并不包含信贷政策,即便从货币政策操作手段来理解信贷政策,其合法性也不成立。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信贷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许多信贷指导和规定,特别是一些限制性的信贷政策,如禁止或限制商业银行对钢铁、电解铝、铁合金、水泥、焦炭等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支持,要求商业银行对“二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实行较高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等,都面临法律依据不足问题。从法律上讲,商业银行对这些信贷政策实际可执行,也可不执行,信贷政策的落实缺乏有效保障。

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信贷政策作用的建议

明确信贷政策在国家宏观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建议全国人大充分考虑信贷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请国务院尽快明确信贷政策在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具体可采取的形式是:提请国务院授权,确认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施行信贷政策的主体地位及信贷政策管理职责。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第四条就人民银行所履行职责做出的第十三项规定,即“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争取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的主体地位及相关法律权限提供了可能。建议参照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增设征信管理职能的先例,明确授权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的职能。

支持和推动信贷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议提请国务院统一组织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并公布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信贷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并要求人民银行每年向全国人大汇报制定和执行信贷政策情况。提请国务院统一组织加强对信贷政策的宣传,向社会公众解释说明信贷政策的作用以及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等,让社会公众充分认识了解信贷政策。提请国务院建立信贷政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委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信贷政策问题,分析评估已出台政策的运行情况等。

适时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为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建议全国人大重新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的主体地位,以及与信贷政策具体组织实施的有关法律权限。具体建议是:在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第四条有关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中单独增加有关规定,如“制定和执行信贷政策”。对部分有宏观性、全局性影响的信贷政策,如房地产金融政策等,给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检查权。同时,对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等重要领域,建议参照国际经验,推动逐一单独立法,如《农村金融促进法》、《中小企业融资促进法》等,为实施此类信贷政策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实现政策推进的全程法律约束。

上一篇:英语竞赛范文 下一篇:国际货币基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