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担保范文

时间:2023-03-17 04:27:02

信贷担保

信贷担保范文第1篇

②“也许是爱,无私的真爱!”我微笑着回答。

③作为巴西阿克里州农村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员,我的主要工作是为那些申请贷款的人服务,受理他们的贷款申请,交由审核部门审核。

④这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叫莫西尼的中年男子。每个月的第一天,他都会准时来到登记大厅,向我要一张申请表,然后请登记大厅里的其他申请人帮他填写申请表。

⑤可是,莫西尼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要申请的贷款金额不菲,折合约5000美元。而在担保条件这一栏,他只写着:可在6年内分期还清贷款。

⑥将这样的承诺作为担保条件,当然无法通过审核。但莫西尼不死心:“请帮我再申请一回,求您了!”他每次都这样说。而我能做的,也只能是每月替他递一回申请表,其他的实在无能为力。

⑦一年后,我被调岗为一名乡村信贷员,负州内几十个乡村的贷款发放事宜。此时的莫西尼还和两年前一样,每月都去信用社填写贷款申请表。

⑧有一天,我脑袋里突然冒出个想法,去莫西尼的家里看一看,了解一下他到底为什么要贷5000美元。之前,他从没告诉过我这些钱的用处。

⑨按照申请表上的地址,我很快就找到了莫西尼的家。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呀,真的是家徒四壁,不过收拾得相当干净整洁。

⑩莫西尼不在家,一个30多岁的女人接待了我:“尊敬的信贷员先生,请原谅我这么久才开门,因为我的眼睛不太好。”

11当这个女人站到我面前,我才发现她的双眼几近失明。“莫西尼贷款是为了给您看眼疾吗?”我试探地问。

12“是的。里约热内卢的医生说,我的眼睛只需要动个稍微复杂点的手术就能复明。莫西尼说,到那时我就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还有我们将来漂亮、乖巧的孩子。”女人的脸上挂着一丝羞涩。

13我有些感动。“那么,为什么莫西尼说他能在6年内分期还清贷款?”“哦,因为莫西尼的工作还不错,收入比较高,他在一所小学当司机。” 我很惊讶,但控制住了自己。“莫西尼是个好人,他为了安慰我,每次一回家就把自己也扮成一个盲人。他说,这叫‘患难与共’。”女人继续说道。

14作文评点报・中考版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匆忙告辞。在回来的路上,我恰巧碰见了莫西尼,他拄着一根拐杖,摸索着艰难前进。是的,莫西尼是一位盲人,这是一件除了他的未婚妻外,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他的真实工作,是帮路人按摩,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这也是信用社一直不愿贷款给他的真正原因。又过了一个月,莫西尼高兴地告诉我,他的贷款批下来了。他十分不解:“是什么原因让信用社改变主意了呢?”“也许是爱,无私的真爱!”我微笑着回答。

15莫西尼并不知道,我在他一个月前提交的贷款申请担保条件一栏,偷偷补充了这么一句话:信贷员尼曼自愿用一年的工资收入为莫西尼提供贷款担保。

(选自《安徽青年报》)

【阅读训练】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3.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从选文内容来看,莫西尼是一个怎样的人?

信贷担保范文第2篇

1.农村信贷体系中金融供给者

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者包括了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资金大户,其中正规金融组织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然而正规组织的金融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在2007年,全国的县级金融网点数量与2004年相比有着下降的趋势,大型的商业银行服务网点数量减少了6000个以上,并且分布在农村金融网点的服务人员少了将近4万人。目前,商业银行逐渐从县级以上的地区撤出,而与此农业银行的改造也已完成,可以为农村的金融进行支持。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但是由于其历史的遗留问题,很容易导致其垄断地位。农村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了金融服务社、私人钱庄、民间集资、互自由信贷等其他的民间借贷组织。农村非正规信贷组织的形成也具有其合理性,农村资金的外流,以及农村市场上资金需求的增长都为其生长提供了条件。非正规金融组织有着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其不受制度的干预,运行效率较高,信贷双方具有信息互通、比较了解以及时间成本较低等优势。然而其也有着自身的局限,首先是受到地域的限制,所以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可能发展壮大,资金的流转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并且其关联交易现象比较严重。内部管理制度混乱,没有健全的财务审计体系。所以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自身的缺陷阻碍着其发展,还容易造成一些债务纠纷、诈骗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安定。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限制,从此以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作转入到了地下。

2.农村信贷需求失衡的现状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当中,对金融商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农户、乡镇企业、农村企业和村级组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企业和农户。农村企业包括了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农村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于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讲,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考虑到它们自身的风险较高,往往对其发放的贷款难以满足需求。对于已经能够成熟运作的农村产业龙头企业来讲,农村的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贷给它们。然而,对于那些正在发展中,尚未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其商品还没有固定的市场需求,而且没有能够用来抵押和担保的条件,因此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难以满足它们的需求。对于农村的农户来讲,它们根据其条件不同,又可以分为贫困型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贫困型农户本身并没有什么贷款需求,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问题,金融机构基本上不会对他们提供贷款。所以,他们的资金需求一般都是靠政府的政策性的支持获得。对于维持型农户,他们在贷款方面的行为和信用比较好,所以金融机构会对他们发放一些小额度的贷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对于市场型农户来讲,他们的资金需求比较大,由于缺少必要的抵押品,所以贷款的数额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3.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

对于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农村信贷失衡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逐渐撤出,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不规范的行为造成的,其实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农村个人信用、财产信用没有保障造成的。在进行贷款时,银行需要对农村贷款者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然而农村的企业经营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现状,其产权不明确。尤其是一些农户,往往是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并不是以固定的工资形式进行发放,这样就缺少了收入证明,银行不能够准确地获得贷款者的信息,因而就无法为其提供贷款。与此同时,农村贷款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一些企业在贷款时故意隐瞒一些不利于贷款的信息,这也就造成了银行惜贷的情况。造成农村贷款现状的原因,还在于农村信用环节出现了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农村贷款者的信用意识比较低,造成了贷款难的现象。然而,这跟农村长期的金融缺乏现象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农村财产信用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户的生产成果无法进行贷款的担保,比如一些粮食作物、宅基地、耕地等不能作为担保,这也导致了他们不能够获得满足需求的贷款。

二、财政在构建农村担保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1.财政有着对农村金融补充的功能

在支持农村发展的问题上,财政与金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目前我国也已经对财政支农进行了改革和深化,但是其中存在的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然存在。所以要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制定出能够将财政和金融资源进行很好融合的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专业机构的调查和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支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并且不能够长期影响农村经济,这说明了我国财政对于农业投入的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国各个财政部门没有能够对财政资金进行很好的管理,资金效率逐层降低,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利用管理政策上的漏洞进行“寻租行为”,这些都降低了财政资金的效率。资金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不仅存在于财政支农的资金上,同时在金融支农方面也存在。为了能够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就需要利用农村信贷担保的机制。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当中,资金往往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资金渠道也不相同,所以要想能够对这些分散的资金进行融合发力,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各有优劣势,财政资金有着固定的来源,但是对其整合的难度较高,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金融资金整合比较容易,但是对农村的风险比较敏感,所以财政在农村信贷体系中应设定与金融进行补充的功能,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改善农村信贷担保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财政在农村信贷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1)财政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中担任引导者的角色

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稳固需要多种政策和部门的支持,农村保险、农村信用环境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都能够促进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科学构建。从财政支农的角度出发,要想构建科学支农的框架,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个综合管理机构,该机构要能够测算出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中各种资金的需求量,并且测算出财政应该投入多少的比例合适。这就要求该机构能够对农村信贷体系中的供求差进行统计,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开设一定数量的信贷担保机构。同时,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与其他的制度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对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能够促进其他制度发展的具有“引擎”作用的制度,然后通过财政促进该制度的发展,进而带动其他的体系发展。不同的地区对于担保制度的适应也不同,所以财政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引导。

(2)财政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中的功能体现

首先从中央银行的角度,一些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对农村扩大贷款额度,降低金融贷款风险,中央银行会对这些金融机构降低贷款的利息,甚至是进行无息贷款。与此同时,也会不断地将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发展功能进行一定的引导。同时也可以制定出一定的制度,来刺激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积极性。如果金融机构能够为农村提供的贷款数量越多,那么就能够获得更低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将二者挂钩,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贷款力度,从而满足农村对于资金的需求。另外,要对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的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农村信用社具有基础和平台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当中,在将来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中也会体现出这样的作用。所以,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调整,将其目标定位成农村政策性金融,对农村信贷担保机构进行贴息、补偿和担保,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和农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为了能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再担保的服务,也可以对农村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出农村政策性再担保体系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并且不断地对其进行规范。邮政储蓄银行吸收了农村的大量资金,对于农村的贷款很少,所以要改变农村的邮政储蓄银行的功能,将其定位为批发银行,促使农村资金进行回流,可以利用一部分财政资金来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帮助其实现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一些商业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对于农村的信贷和担保行业的发展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给予财政的支持,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对于财政的支出问题,也要对相关的法律进行调整。对于农村的财政支出,应该更多地向农村信用担保进行倾斜,可以考虑设定专项的资金。

信贷担保范文第3篇

农村金融体系一直受到国家及地方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到城乡金融差异、农村缺乏实质性的担保物、农村信贷担保法律制度与农村环境不对称以及农村经济主体信用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信贷担保在农村地区发展极为滞后,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传统的三农信贷担保方式及担保方式缺乏创新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陷入了迷途,并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合理适用的农村信用担保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三农”信贷;担保方式;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18-02

1 传统“三农”信贷担保方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有效的抵押担保方式是“三农”信贷得到支持最主要的保障。创新担保方式、开发新的信贷产品是打破“三农”得不到信贷支持这一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传统的“三农”信贷中,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比例(见图1)。现如今,传统的“三农”信贷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们能加深广大农户对“三农”信贷担保方式的认识,并对其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有所帮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1 “公司+农户”保证担保

“公司+用户”的信贷担保方式时间性较固定,资金回笼周期性较长,申请贷款时,应当考虑农户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借款期限。由于其贷款期限短,资金尚未回笼,易造成拖欠,形成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今后的信贷行为,而贷款期限过长又会导致贷款利息增加。

1.2 担保公司保证担保

担保公司虽然能够对外提供担保,但部分业务偏离了正常的经营轨道,所以担保申请人应谨慎地在申请贷款前到相关银行咨询与该银行合作的担保公司,以免因担保公司的业务涉及对外投资、炒股、非法发放“过桥贷款”和非法集资等非法行为而对自己造成损失。

1.3 森林权抵押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规定:(1)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2)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3)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作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物。但是在将森林或林木资产进行抵押时需要注意,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但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1.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形式已经逐步被社会认可,并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难的困境。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土地流转性上受到诸多市场因素的限制,从而抵押权变现相对困难,在使用权抵押问题上也存在较多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1.5 存货质押

存货质押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主流信贷担保方式,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从2009年开始存货质押业务的声势逐渐减缓。存货质押业务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企业要根据经营需要适当变更货物,从而执行有较大的局限性。

1.6 多户联保

多户联保即多个贷款申请者自愿形成连带责任制的贷款互动小组,小组成员间履行互相监督的责任,彼此承担担保义务,互相提供担保。小组中有任何成员出现违约或发生损失不能按约清偿债务时,其它成员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代其履行还款责任,否则全体小组成员均将无法继续从银行取得贷款。

2 “三农”信贷担保创新方式

为破解农户有效抵质押物少与银行信贷条件严格的矛盾,缓解“三农”、“寻保难”、银行“难贷款”的压力,积极探索新型“三农”信贷担保抵押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2.1 商铺经营权质押

商铺经营权质押是一种以商铺经营权作为质押的担保方式,它充分发挥了经营者的经济实力、担保能力,在实现银行、客户与市场三方共赢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铺经营权质押担保方式能够缓解商户经营者资金短缺矛盾、促进市场经营的扩张。个别银行出台了小企业商铺经营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2 创新抵押担保品

针对农村存在的抵押登记混乱、担保抵押物范围过窄、抵押权行使受到诸多限制等问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大力创新抵押担保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寻求新的农村抵押担保物。努力将法律法规允许、产权归属明确的各类资产作为贷款抵质押物,从而扩大有效抵押担保范围。

2.3 施行农村专业合作社担保模式

农村专业合作社、信贷联保协会等农村信用担保社团组织可以为农户提供担保,从而帮助农户取得金融机构贷款。如果贷款逾期未还,协会按一定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此模式有效克服单个或几个农户实力弱、贷款风险大的问题,有利于金融机构及时向农户发放贷款。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农村中农业专业合作社、信贷贷联保协会等部门的建立。在农村基础建设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有望取得更好地推广。

2.4 加强和保险机构的合作

加快设立各类能以政府资金为主体为涉农业务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有力扩充抵押担保范围,创新三农信贷担保方式,进而有力解决农村“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通过带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着力打造适应三农信贷需求、“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构建多元化的三农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加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良服务环境,为农村信贷担保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

一是为方便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抵押担保贷款,要成立农村产权评估中心,把农村产权用以统一的标准评估出比较公正合理、借贷双方都满意的价值;二是加速成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形成交易市场与交易机制;三是成立农村产权登记服务中心,对相应农村产权做出权属明确、度量准确、界限明晰、具有权威的登记,并颁发相关证书,更加方便农村信贷担保抵押用;四是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平台,扩大农村地区的诚信教育,培育农村信用文化。

2.5 “信用证”农户信贷

“信用证”农户信贷是企业通过其开户银行开具“信用证”,交由诸多农户选出的“农户”,当企业按约定日期收到符合要求的货物后,向“农户”支付货款的信贷方式。由此,农户和企业受到了对等的制约。“信用证”作为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农户”担保贷款中的信用风险。

3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三农”信贷担保方式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传统的信贷担保方式有其固有的不足之处,要对其加以改进使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其二,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将农村信贷多元化,促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综述,“三农”信贷担保方式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政策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信贷担保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运用自身特有的资源带动农村信贷产品的推出,从政策上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以农村金融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支持农村银行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刑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为农村信贷资金的良性运作提供支援。使农村信贷担保得到充分保障,从财政上加大对农村信贷担保的支持力度,让农村信贷担保在友好、合理的环境中创新发展。

3.2 改善实施环境,保障信贷有效性

信贷相关部门为农村信贷担保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环境,应全方位保障农村信贷担保的有效进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三农”信贷担保方式的创新。

3.3 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投放

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农村信贷的投放,降低信贷管理成本。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的基础上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赋予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和信贷产品担保方式的研发权。多培养信贷人员,以充分了解农户的经营状况,降低赔偿几率,并与实现成果、效益挂钩,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考核机制,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变换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金融机构可以做如下改善:一是农村信用社要提高对信贷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在加大对信贷责任追究的基础上,设定各种免责条款,实行尽职则免责、失职则追责,提高信贷员投放贷款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农村信贷担保的创新发展。二是农行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进而加大三农事业部的推行力度。三是邮政储蓄银行要加速融入农村信贷市场,剔除过度依赖不动产抵押的经营理念,不要仅仅紧盯农村房产等不动产,而应放宽眼界,寻找各种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探索农村信贷担保的新途径。

3.4 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农村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创新考核激励机制,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允许农户更广泛拥有的耕地、宅基地、房产所有权等进行流转和转让。逐步推进使用农作物或活物等动产抵押的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如:土地流转权、山林承包权等,还可利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对农村企业预收款进行登记质押放贷。可以说,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预期收入或现金流,养老保险账户等预期保障,都可以试点的方式用于贷款担保,让“三农”信贷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顾福珍,王吉恒,黄涛.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小额信贷担保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

[2]向毅.中国农业银行湘乡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信贷担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贷担保;担保物;担保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6-0061-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贷业务中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银行“放款难”、农民“还款难”、银行“收款难”四难问题。这四难问题的症结是农民担保物缺失、担保体系未形成、贷款风险控制机制未良性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制度层面予以创新和改进,这对加快农村信贷业务发展意义重大。

二、我国农村信用贷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贷款难”

农民“贷款难”主要原因是目前担保物的缺乏和农村担保体系未形成。一方面农户本身的财产有限,无合适的资产为贷款作抵押、质押担保。从农村信贷的实际情况看,农民的主要财产是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和承包的耕地,对于宅基地上的建房,多数银行或因房产手续不全,或因难以清收变现,一般都不接受这样的抵押物,这就造成农民向银行贷款时很难以房屋作为抵押物;对于农民承包的土地,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转让,所以,土地和房屋抵押的法律基础不存在,难以为贷款作抵押、质押担保。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本身信用环境较差,愿意给别人做担保的人越来越少,农村担保体系难以建立,造成农民“贷款难”。

(二)银行“放款难”

当前,银行向申请贷款农户“放款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银行放贷能力,而是由于目前许多金融部门为了防范信贷风险,规定贷款必须实行存单等规定的有价证券、不动产等抵押,或者由保证人担保,而农民没有房地产权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证等抵押物品,根本无法办理抵押手续,造成抵押物缺失,故银行不能放款。

(三)农民“还款难”

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中国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6年南方的旱灾,2007年重庆的水灾,2008年年初的雪灾和地震灾害,2010年西南五省的旱灾,都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由于农民没有其他固定收入,只能拖欠贷款资金,从而一部分经济损失会转化为信贷资金借贷危机。同时,由于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经常出现逃废债务等现象,银行为减少信贷风险,设置了繁琐的贷款手续或是不愿意向农民贷款,也导致农民“贷款难”。

(四)银行“收款难”

在农村信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回收难制约着农村信贷业务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资产少、担保物缺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规定,农民以宅基地上的房屋作抵押是有效的,但是抵押权的效力不能及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一旦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以抵押房屋的建筑材料作为动产优先受偿。将房屋拆除后以建筑材料还债,大大降低了房屋的价值,银行回收贷款困难。因此,银行虽然有借款人用农村房屋设定抵押,却难以诉讼、执行、收贷。此外,因农民的道德风险隐患、贷款前和贷款后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也致使银行到期难以回收贷款。这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信贷陷入发展瓶颈、发展脚步渐缓的主要原因。

三、突破担保瓶颈,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如何解决上述农村信贷中的四难问题,使农村信贷达到惠农、使贫困户脱贫的目的,需要突破担保瓶颈,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以促进农村信贷业务良性发展。

(一)突破担保融资瓶颈,探索新的担保方式

突破担保融资瓶颈,农村信贷机构应该成立专门的信贷担保部门,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信贷担保业务的开展,突破传统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现状的新的担保方式,分散和规避银行信贷风险,使我国农村信贷业务步人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1 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产抵押担保方式。《担保法》第34条第1项规定了“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但同时该法第37条第2项也规定了“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按照上述规定,农民的宅基地只可自己建房,不可流转,不可出卖、转让,也不可以抵押。虽然以宅基地上的房屋抵押是有效的,但是抵押权的效力不能及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一旦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以抵押房屋的建筑材料作为动产优先受偿。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上的限制,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一般不愿意接受借款人用农村房屋设定抵押。《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制订时为了维护现行法律和现阶段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政策,并为今后修改有关法律或者调整有关政策留有余地,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因此,在农村信贷业务中,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产是大多数农民家庭最有价值的不动产,但因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不能流转,因而影响了宅基地上自建房的流转、抵押,致使其价值没有最大化发挥,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创业、致富。所以,应加快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产流转的相关立法试点工作,使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产能够抵押流转,以利于农民向银行抵押融资。以浙江嘉兴实施的农民以农村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的制度为例,嘉兴市2007年出台了《嘉兴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住房抵押借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以帮助农民解决申请贷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抵押难。因为农村住房只有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无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不明晰,过去农民很难以农村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但自2007年11月开始,嘉兴农民可以用自己的住房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实施该办法后,在嘉兴拥有农村住房所有权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以农村住房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农民就可获得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期限至多不超过5年的抵押贷款,贷款额度则不超过农村住房评估价值的70%。目前,该办法已在秀洲区和嘉善县试点。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使用效益,扩大了农村信贷抵押物担保范围,为农民融资、创业、致富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做了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地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可以延长”,“承包期满,农民可以继续承包”。从相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实施情况看,该种抵押方式对农民,尤其是对农村种粮专业户、林业专业户、花卉种植专业户提供了融资抵押平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不仅能有效突破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这一瓶颈,而且能够盘活农民的固定资产,激发农民创业的热情,同时也相应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农民加大放贷的信心。鉴于该种信贷担保方式的优越性,2008年10月15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三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下发通知,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通知要求“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

3 农作物收益抵押及农产品浮动抵押担保方式。实践中,抵押权的实现往往耗时过长,而通过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多为耕地,其中基本农田所占比例极大。耕地(含基本农田)多以种植粮食或其他短期农作物为主,时间紧、季节性强是其经营特点。抵押权实现拖时间久了,容易导致错过种植季节,最终造成耕地抛荒的后果,这不利于耕地的保护,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权法》的突出创新是创立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创立使农产品不但可以成为固定抵押的标的,而且可以成为浮动抵押的标的。允许农作物抵押,无疑能够便利农民融资,特别是浮动抵押允许以将来成熟的农产品作为抵押物,这就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也可以用其农作物将来的收益抵押融资,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农业发展速度。比如,农村创新抵押贷款方式的试点县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县,该县农民只要具有土地经营权,并将其经营合法取得期限三年以上的耕地经营权附带地上农作物为债权担保,就可到银行进行申请抵押贷款。根据年租地平均租金经营期限+土地上农作物净收益的原则,依安县农委、乡镇经管站与贷款人参照市场价格协商对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认定。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认定价值的70%,期限为一年,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农机购置、农业开发等方面。这种灵活可行的贷款方式,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 积极探索担保公司担保方式。政府应将国家投入农村的部分资金与农村信贷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农户贷款担保公司,协同其他商业担保机构在农户申请贷款时对其担保。另外也可以建立龙头公司出面为养殖户进行担保,以实现公司和农户的双赢。目前,这种“公司+农产”的贷款模式已在安徽省遍地开花,其县域覆盖率已达到60%。比如安徽省萧县70多户养鸡农民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陆续获得3万元至5万元贷款,不用任何抵押。因为这些养鸡专业户作为当地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符离集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农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这款金融产品,由公司作担保,为农产统一发放贷款,贷款专款专用于养鸡项目。这种创新的担保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拓宽了农民融资致富途径,是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的一个有力举措。

5 保证人担保方式。推广农户联保网络组织,即保证人制度,由信贷人的邻居、村民或亲戚等三至五人对贷款作信用担保,增加监督力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凡发现信用贷款转借他人、移用等不正常情况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包括取消信用户资格、强制收回贷款等,以有效地控制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例如现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行的“五户联保”贷款机制,加保小组的农户既是借款人又是担保人,每一成员均对其他成员的借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如果其中一户出现风险,其他农户必须代偿,否则在下一放款期,此联保小组成员将全部无法取得贷款。这种方式不但有效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也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6 积极探索农村信贷保险方式。

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相互制农户信贷保证保险,对因农业风险(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贷款项目失败以及意外事故导致借款人的财产受损、人身伤残或身故,从而最终使得借款人(投保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责任。农民通过购买农户信贷保证保险使得他们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虽然购买农户信贷保证保险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但是,相对于保险费来说足够的贷款对于农户来说更为重要。由于保险机构参与分担风险,扩大了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了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给信用社提供了保障,使农村信用贷款风险由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承担。以安徽省政府出台农村“信贷+保险”试点工作为例:一是以地方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产品为试点品种,先行在1-2个农业大县开展草莓种植信贷保险试点。二是依托农险机构和农村银行,为从事试点产品生产的种养农户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和信贷服务,并给予利率优惠。三是试点产品保费比照政策性农险给予财政补贴,按省财政25%、市财政25%、县财政30%比例配套,农民自行承担20%。通过保险机制和信贷机制的联动,转移农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不能如期还贷的违约风险,解决农民因无担保、无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问题。

(二)完善担保机制,促进农村信贷良性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要灵活运用担保方式,在一个成熟、透明和信用量化的市场里,保证人担保较之抵押物担保交易成本更低。但在信用普遍不高,农业风险较高和农村信贷风险很大的市场里,物保更为稳妥。因此,银行要灵活运用各种新型担保组合方式,以多种担保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

1 动产担保和不动产担保相结合。动产抵押,也就是指贷款人对于银行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动产抵押基本上具备了不动产抵押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但动产与不动产相比动产是可自由移动的物,是比不动产丰富多样而其价值又不亚于不动产的物。不动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将其不动产抵押给出资人,由出资人按其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支付贷款,借款期限届满并借款全部偿还时,撤销抵押权而终止借款的法律行为。作为农村市场农民所拥有的动产一般比不动产数量多、易处置,但动产价值低、损耗快,不动产数量少,但价值高、处置难,二者各有优缺点,农村信贷机构可以在信贷担保时使动产担保和不动产担保相结合,以达到防范风险、化解风险之目的。

2 质押和抵押相结合。抵押与质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担保方式:第一,抵押与质押的标的物不同。抵押的标的物传统上是不动产(现代立法,也包括部分动产),而质押的标的物是动产与权利。第二,对于抵押与质押中标的物是否转移占有不同。在抵押

法律关系中,抵押的标的物是不转移占有的,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收益。抵押权人的权利在于有权干预未经其同意的债务人对抵押物的处分,并有权追索该标的物,以及优先受偿权。而质押中,作为标的物的动产与权利是要进行转移占有的。在质押合同设立后,债务人要将标的交付债权人占有。动产要交付占有,而权利也要变更权利证书,如专利权证、商标权证等权利,并能使占有人根据此证享有利益的权利证书,才能起到担保的效果。因此,质押担保因标的物转移占用,所以银行信贷风险小、易处置、易回收,但就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农民所拥有的质押物数量少、价值小,单一质押,能申请的贷款金额小,不能充分发挥农村信贷利农、惠农的效果。抵押物标的物不转移占有,农民在抵押期间仍可收益、使用、占有抵押物。但发生不良贷款时,银行处置难度大,因此,要质押和抵押相结合,产生互补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担保物抵押作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3 保证人和抵押物相结合。保证担保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及其他组织或公民(自然人)可以做保证人。在我国农村,保证人担保中因农村信誉体系尚未建立,农村信贷法制不健全,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在保证人担保的信贷方式中,存在着保证逃避还款责任,不履行担保义务的现象。造成银行回收债权难,银行信贷风险大,诉讼、执行难。同时,因保证人在农村贷款中承担的风险大,农民不愿意作为保证人。因此,保证人担保和抵押物担保相结合的担保方式能够消除保证人顾虑,减少其还款责任,也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有力促进银行贷款的发放和回收。

4 农业保险和抵押物担保贷款相结合。银行出于对控制信贷风险的考虑,要求农民贷款时应提供相应的抵押物或担保物。然而,我国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在土地不能抵押,房产手续又不全的情况下,农作物收益抵押及农产品浮动抵押存在遭灾毁损的风险,可以按抵押物的价值对其办理抵押物财产保险,一旦抵押物发生风险,农户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的损失偿还贷款,减少银行信贷风险。

5 养老保险金与保证人相结合。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证(手册)质押贷款指的是已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居民,直接用自己持有的或借用他人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证(手册)》作为质押物,依据一定程序和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正式贷款手续。所贷款项主要用于农户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重要事项。借款人均要求是当地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被保险人),出质人则规定不一。养老保险金是农村农民的固定收益,但是价值小,可以申请的贷款数额小,因此养老保险金可以和保证人担保的方式相结合。

6 担保公司与抵押物担保相结合。农村担保公司的担保,因其注册资金少,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并且因该担保方能申请贷款数额小,对农村专业户的扩大再生产起不到应有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此,设定担保公司与抵押物担保相结合的方式,担保公司和贷款人提供部分抵押物担保联合担保,这样,贷款农户即可以申请到大额贷款,发展经济,也能减少抵押人和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达到风险共担,和共赢的发展局面。

7 担保公司与保证人相结合。采取担保公司和保证担保的复式担保,有利于化解风险,弥补单个担保的弊端,为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对担保方式的灵活组合运用,突破担保瓶颈,完善担保机制,能更好地为银行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有力地促进农民生产经营的扩大再生产。因此,灵活的担保机制是破解农民“贷款难”和银行“收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也要逐步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广泛开展“信用县(区)”、“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诚信单位”、“诚信个人”等评比活动。并大力宣传金融法律法规,使农民知法守法,营造依法贷款、依法还贷的法律氛围,破解法院诉讼难、执行难的局面,促进农村信贷良性发展。

四、结语

信贷担保范文第5篇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农和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国内金融体系的短板,银监会已经要求各银行调整信贷结构,要有保有压,争取今年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监管一部急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税收和就业方面贡献率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瓶颈。虽然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但是五大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银行在这方面仍然没有松动。

王兆星就此表示,银监会已经意识到这个情况,小企业贷款原本就比较难,再加上从紧的货币政策、信贷紧缩,有可能会给小企业贷款难雪上加霜。

他说,在今年召开的商业银行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明确提出,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和执行中央银行的货币从紧政策,同时也要求各银行注意调整自己的信贷结构,要有保有压;在信贷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要确保全年对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本机构今年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

王兆星认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有分支机构网络,又有资金雄厚的优势,所以五家银行对小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银行”也要转换机制,从过去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开始调整自己的信贷结构,转向小企业。

他指出,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银监会对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原来设在统计部改到现在的监管一部。由直接负责五家大银行的监管一部,来统筹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本身就意味着银监会开始关注大银行对小企业服务的问题。

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也告诉记者:“今年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之下,为了使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平均增幅,银监会已经专门下发了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加大小企业有效信贷投入的文件。”

权宜之策仍需调整

王兆星指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下,较好满足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可以支持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银行业的重要社会责任,也是银行业应对当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冲击,调整信贷资产结构,降低风险集中度的有效措施。

《通知》强调,要大力发展小企业授信业务。要重点满足个体工商户、农业种养大户、农业种养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进入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能耗和环保达标的制造业等各类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和城乡小额信贷需求。

招商证券投资银行部李黎明表示:“在目前货币政策从紧的经济形势下,银监会的这个“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解决目前小企业贷款难的管理取向,无疑会对有关的农业、劳动密集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影响。”

李黎明认为,虽然银监会的“通知”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贷款难题,可如以市场发展和行政角色要求,现有的行政方法只能是一种权宜之策,而从长远讲,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并以市场方式来解决市场问题,应该无论对行政角色回归还是对市场进步,也许都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通过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创新融资机制来解决在农村的金融功能建设问题。”王兆星认为。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表示,对于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后续资金来源等问题,还有一些政策需要协调,“目前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近期将把有关意见下发到各个省市。”

再担保安全系数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告诉记者:“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环境,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作用受到制约。”

作为一家知名商业银行高管,闫冰竹深知中小企业融资的不易。他表示,中小企业贷款大多单笔金额小、笔数多、单位信贷成本高,加之中小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信用水平较低、其贷款的不良率较高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之路难行。

事实上,为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担保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担保机构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由于缺乏中小企业再担保制度,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和转移,部分担保公司资金实力弱、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出现了代偿率高和代偿集中的现象,对担保行业的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波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闫冰竹说,韩国和日本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制度是担保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

闫冰竹建议,要在全国范围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制度,特别是要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采用定向募集再担保基金的方式,建立市场化的再担保体系,以提升担保机构信用、补偿担保机构代偿损失,从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信贷担保范文第6篇

《物权法》第一百七十条则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由此看出,在特殊情况下有担保的银行债权不一定就优于无担保的普通债权。信贷人不能确定其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顺序,一旦发生清偿,信贷人的担保权益将有可能受到侵害。从司法实践效果观察,担保物权制度保障物权的手段与效果有瑕疵。其一为实践中,担保合同被裁定无效的居多。据对某市近400件破产案件的调查统计,出于安置职工和社会稳定需要,在新《破产法》出台前,该市比照试点城市破产政策,91.6%的企业破产案件裁定银行与企业间订立的担保合同无效,裁定有效的8.4%的案件中,银行贷款受偿率普遍不足5%。诉讼执行难,债权银行往往是赢了官司,资金很难完全执行到位。

1998~2008年某市银行胜诉案件5116件,金额6.7亿元,其中,未执行的4907件,金额6.1亿元,分别占95.9%和90.1%。其二为抵押担保审查不严,担保合同问题多。表现为重复抵押担保,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主管部门对外担保,为自己担保,办理抵押物登记机关不对等。其三为抵押物管理难、处置难,银行合法权益常受侵害,表现为部分贷款企业随意处置、变卖、毁损抵押物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在行使抵押物处置权时,交易成本远远高于企业办理抵押时的成本,银行蒙受了巨大的资产损失。

从担保物权登记制度观察,现行操作办法有待改进。抵押贷款资产评估部门多、手续繁、时效短。当前,尽管《物权法》就担保物统一登记作出了详尽规定,但由于担保物权登记的法律依据不统一,登记机构不统一,分散在十多个行政部门,且登记手续繁琐、登记时间长、费用高,企业以其若干类财产为担保申请贷款时,需要和信贷人一起,到担保物所属的若干个不同的登记机关进行担保物权登记,而且登记机关要求提供的材料不统一、登记的内容不统一、效力不统一、责任不统一、收费标准不统一等,大大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成本,增加了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优化担保物权实现环境的建议构建统一的优先权制度,制定明确的优先权规则。立法部门应专门研究优先权统一衔接的问题。优先权制度是担保物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优先权制度中,同一担保物上竞存的权利之间的优先顺位规则应该是明确的,以保证担保权人及其他债权人清楚了解自己设立于该担保物之上的债权优先受偿顺序。优先权制度应体现“登记在先,受偿在先”的基本原则。建议专门出台对《物权法》中有关担保物权的优先权司法解释,方便金融机构及时做好资产保全工作,对已有的法定优先权的适用附加合理的条件,减少金融债权的风险。同时适时修改《民事诉讼法》,规范担保权的实现程序,保证基本担保权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统一的担保物权登记管理制度与高效的执行制度。以《物权法》实施为契机,建议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建立统一的担保物权登记管理制度,将分散于十多个相互独立的登记管理权集中于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建立高效的担保物权执行制度,使债权人能够准确地预见执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以及处分担保资产所能够回收的金额。

信贷担保范文第7篇

在物权法定主义之下,作为农村信贷担保物权标的的农村担保物的范围应由法律予以明文规定。[3]在现行法之下,能够作为农村信贷担保的担保物包括抵押财产和质押财产,其中,抵押财产限于不动产和不动产用益物权,质押财产则包括了动产和除所有权及不动产用益物权之外的其他财产权利。这两者的区分大抵与设立担保权是否以移转标的物为生效要件相关,不移转占有而以登记为其上担保权生效要件的,属于抵押财产;以移转占有为其上担保权生效要件的,属于质押财产。[4]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农村抵押财产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还可以将上述财产一并抵押。同时,《物权法》上明确规定以下财产不得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物权法》第184条)。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农村质押财产包括:“动产”;“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物权法》第208条、第223条)。同时,《物权法》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物权法》第209条。)

与我国《担保法》相比,《物权法》上对担保物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但由于立法方法上的限制,以上列举财产之外的财产则不能作为担保物,不能设立担保权。上述规定在解释上至少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的农作物、林木等属于《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1项所规定的“其他土地附着物”,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不动产范畴,可以作为抵押财产。但在信贷实践中,如何对这些不动产进行贷前评估、贷中管理、贷后追踪,无疑是一道技术上的难题。尤其是在我国农业相关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这些财产不能在一个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其变现和处置尚无公正的规则,如何权衡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利益,即成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端赖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和发展,只有在这些财产能够在公开市场上有一个相当公允的交易价格的情况下,这些不动产的评估、管理、变现规则才易于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才可对之进行风险控制。否则,金融机构不会接受这些财产作为担保物。

第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2项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之一种,可以作为抵押财产。我国《物权法》虽然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仅能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之上设立(《物权法》第135条),但也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发展留下了制度空间。《物权法》第151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物权立法之时,国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物权法》对此作出规定尚不成熟,于是就“作出原则且灵活的规定,为今后土地制度改革留下空间”[5]。在《物权法》中,仅承认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与其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物权法》第183条)。但《决定》在允许“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可在农村集体土地之上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准此以解,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一样,可以作为担保财产。

第三,农村村民依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所生的债权属于《物权法》第223条第6项所规定的“应收账款”,可以作为质押财产。以农产品期货和农业生产保险为支撑的订单农业是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就订单的气候性等损失投保,有利于有效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在接受应收账款质押的信贷风险[6]。《物权法》上所称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者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不包括因票据或者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示权[7]。由此可见,应收账款在性质上属于一般债权,包括尚未发生的将来债权,但仅限于金钱债权[8]。订单农业中,农民依订单应向买受人交付农副产品,同时享有向买受人请求交付货款的权利,这一债权在性质上属于“应收账款”。农户完全可以以这一权利向金融机构出质,从而获取部分农业生产资金。在应收账款的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均可控制的情况下,这一担保物完全可以在农业生产信贷中使用。

二、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困境:农村担保物范围中的争议问题及其解决

(一)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允许抵押?

我国《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其设立方式的不同对其是否可以作为抵押财产作了完全不同的规定: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解释上属于《物权法》第184条所称的“耕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9]不能作为抵押财产;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抵押财产。从《决定》的精神来看,这一区分应当修改。

《决定》首先明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实际上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属性和物权性质[10],同时,《决定》提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要求,允许农民在自愿有偿的情况下“以转让、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但在解释上实际上是允许的。

其一,抵押与上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一样,也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式之一,属于上述“等形式”的范畴。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至少在解释上没有障碍。

其二,《决定》明确允许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在解释上“转让”比“抵押”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负担程度要重,因为“抵押”毕竟不是“转让”,其所置重的只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价值,只有在抵押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或出现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才会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变现问题。依“举重明轻”规则,既然允许了限制程度较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自应允许限制程度较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准此以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为由主张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即无正当性。因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情况下,农村村民对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已经完全没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能了,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情况下,农村村民仍对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保有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能。

其三,至于有些人所担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途可能会发现改变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对象、用途管制等来实现。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禁止擅自通过承包地流转的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11]。也就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之后,如果农村村民到期无法还贷或者出现了约定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如约定改变贷款用途等)时,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即可实现抵押权,但此时并不是金融机构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就是说不是金融资本直接进入农业领域),而是必须按照《物权法》的规定,拍卖、变卖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从变价款中优先受偿。在《决定》明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情况下,只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土地承包经营权即可在流转市场上合法变现。这就要求在将来出台的相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时适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规则即可。

(二)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

在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争议很大。2004年8月3日物权法修改稿第162条曾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建造在该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权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但集体经济组织禁止住房抵押的,依照其规定。但《物权法》第153条最终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此可见,《物权法》保持了《土地管理法》等原有法律的规定,即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其立法理由是[12]:“宅基地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和赖以生存的所在。立法过程中,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可否抵押一直存在不同意见。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从全国范围看,现在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的条件尚不成熟。特别是农民一户只有一处宅基地,农村居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这一点与城市居民是不同的。农民一旦失去住房及其宅基地,将会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稳定。为了维护现行法律和现阶段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政策,本条禁止以宅基地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由此可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无法消除自身强烈的政策色彩[13],但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无疑是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14]。

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逻辑起点在于宅基地使用权不得转让。《物权法》将宅基地使用权规定于其第三编“用益物权”。所谓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15],由此可见,用益物权人对标的物具有占有、使用、收益等三项权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物权法对于“物尽其用”功能的追求[16]。就宅基地之上的相关权利而言,宅基地属于《物权法》上所称之“不动产”,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则是农村村民在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之上所设定的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设定后,农村村民对宅基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权能。而我国《物权法》第152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这里所谓“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应属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使用权能。准此以解,宅基地使用权人根本没有收益权能,它还是不是《物权法》上所规定的用益物权,则颇值怀疑。

《决定》明确指出“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就是要“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依法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逐步推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17]由此可见,《决定》意在赋予宅基地使用权人以收益权能。《决定》同时指出,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为集体建设用地,该集体建设用地在一定情形下也是可以流转的,这是否也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留下了制度空间?目前各方面对此都很关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解决,就难以避免农村集体以新村建设名义,侵犯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也难以避免地方政府以农村城镇化为名,与开发商联手,利用农民宅基地搞房地产开发等问题[18]。

《决定》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可谓指日可待。那种以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不足而宅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又起着社会保障功能为由而否定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阶段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决定》也从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几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要求[19],但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来实现和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以社会保障为由来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会隐入逻辑悖论,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20]。

在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情况下,宅基地使用权自然可以作为抵押财产,在农村信贷中充当担保物。据统计,现在,全国两亿农户,户均100平方米,共计200亿平方米的房产,按每平方米300元计算,农村房产市场将有6万亿元的市场潜力。如果仅仅按10%的抵押贷款比率,就会吸引6000亿元的贷款进入农村,为农民所用,这对农村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启动将会发挥巨大作用[21]。

(三)农村房屋是否可以抵押?

在解释上,农村房屋属于《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1项所规定的“建筑物”,依法可以抵押,但《物权法》第184条第2项又同时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如果允许农村房屋设定抵押权,抵押权的实现将使农民居无定所,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违,由此可见,农村房屋不能作为抵押财产[22]。这一解释是基于“地随房走”、“房随地走”的土地与房屋同时抵押机制的逻辑推论。本文在此姑且不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有望松动的情况,仅就目前我国制定法之上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情形下是否允许农村房屋充当抵押财产展开讨论。

第一,农村村民对其合法建造的房屋享有所有权,已经得到我国《宪法》和《物权法》的确认,既属所有权,农村村民则可以该房屋为其或第三人的贷款提供担保,此为所有权权能的当然之理。如果在法律允许农村房屋转让的同时,又禁止农村房屋抵押,必将引起立法与执法上的混乱,违背法律的统一性[23]。

第二,我国《物权法》允许“建筑物”之上设定抵押权,而这些建筑物主要位于农村。如在解释上只有城镇居民可以以其房屋设定抵押权,农村村民不能以其房屋设定抵押,人为地限制农村村民进入统一的大市场,依其身份限制其财产自由,尚属“从身份到契约”之前的阶段,显然违背物权法所坚守的平等保护原则,是对农村及其村民的歧视[24],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村村民以其房屋融资的权利。

第三,以“地随房走”、“房随地走”的房地一致的管理模式否定农村房屋的单独抵押,理由似嫌不足。有学者认为,农村居民所有的房屋可以设定抵押,但是农村居民用于建筑房屋的宅基地,依法不得抵押。所以,农村居民所有的房屋,可以单独抵押。在农村居民的房屋上设定的不动产抵押权,其效力不及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宅基地[25]。土地与地上房屋同时抵押的立法本旨是维护“房、地权利主体相一致”原则。基于房屋与土地的天然联系,为避免发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利于物的有序利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房屋和土地在交易中必须共同作为交易的标的,不能各别对待,此即“房、地权利主体相一致”原则。该原则是我国房地产立法和实践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但在我国,房屋和土地分属不同的行政机关管理,并受不同的法律调整,各有其不同的权利证书(实行房地合一体制的地方除外),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相互分离的现象。有学者即认为“我国现行制度,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系将土地和建筑分别作为独立的财产。”[26]虽然本文作者不主张将两者视为各别的财产,但将两者分别抵押,只要解决“房、地权利主体不一致”的问题,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于因承认上述分别抵押所可能引起的权利主体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参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1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在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情形之下,只需在实现抵押权时将该房屋连同宅基地使用权一同拍卖或变卖给法律允许的受让人即可,就变价款中属于宅基地使用权的部分,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如果仍然禁止宅基地使用权向本村村民之外的人流转,上述抵押权实现之时,即应将设定抵押权的房屋连同其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拍卖或变卖给本村村民,并就抵押的房屋部分的变价款优先受偿。如此,分别抵押所可能引起的“房、地权利主体不一致”问题即可解决。

综上,即使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未作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农村房屋亦可作为担保物。对农村村民而言,房屋是其重要的不动产,在其财产总额中占据相当比重。如果不允许农村村民的房屋设定抵押权,农村村民的融资渠道必将受到重要影响。在浙江省湖州、温州和嘉兴等的农民房屋抵押贷款试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温州乐清农村合作银行从2006年开始试点办理农民自建房抵押贷款业务,将农民住房视同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办理抵押贷款。截至2008年2月末,该行已为3452户农民提供集体土地上的自建房抵押贷款,贷款金额达6.23亿元[27]。

(四)农村村民将来取得的财产是否可以抵押?

传统观点认为,担保权作为物权之一种,具有排他性,由此而决定,担保权只能及于特定物之上(这里的特定物非仅限于与种类物相对而称的特定物,特定化的种类物亦无不可)。因此,担保物应为特定的财产。如果不能特定,担保权人无从确定和直接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不能就标的物的变价优先受偿其债权[28]。

如果在将来取得的财产之上无法设定担保权,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融资担保几乎是不可能的。北美动产担保交易法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债权人既有的和将来取得的财产之上设定担保权在美国、加拿大的融资担保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在担保合同有效期间,担保权的效力及于债务人既存的所有动产之上。魁北克民法典的起草者亦没有忽视这一广泛适用于融资实践的担保现象。该法典规定,担保权可在债务人的所有财产上设定,动产抑或不动产、既存的抑或将来取得的、有体的抑或无体的,均在所不问。担保权的效力自动及于债务人取得的作为其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让渡财产替代物的财产。

实务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个案:甲向信用社贷款购买拖拉机,约定甲贷得之款项用于购买拖拉机,但需将该拖拉机抵押给信用社担保还贷。本案中,在担保合同签订之时并无拖拉机之存在,是否可以在将来取得的拖拉机上设定担保权?又如,乙向银行申请贷款,欲以存货设定抵押,但存货是为出卖之备,买受人欲取得其所有权而不愿意其上还有担保负担。而银行如在“死”的存货上设定担保权,无甚意义。但只要乙能保持正常经营,其生产流通过程会不断产生存货来替代已被出售的存货,如果银行能在替代的存货上设定担保权,而不是每次债务人取得存货时变更担保合同,银行就没有必要去干涉债务人在其正常经营活动中处分存货。果若如此,银行可能乐于接受之作为担保物。

我国《担保法》上由于坚守担保权之特定性原则,对将来取得的财产上设定担保权未作规定。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可以设立抵押权,[29]但并未将这一立法态度贯彻于质权的设立,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本文作者认为,担保物的特定性并不能作为否定将来取得之财产上设定担保权的理由。担保权为支配担保物交换价值之权,而其支配权利的具体行使是在担保权实行之时。若担保物在担保权实行时是特定的,担保权仍可得行使。由此,担保物的特定性表现为担保权可得实行时的特定性,只要在担保权实行时,担保物为特定即可,将来取得的财产之上仍可设定担保权。

三、立法论上的思考:现行法规定的完善

《决定》无疑为农村金融制度的重构指明了方向,就“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而言,修改现行法的相关规定无疑是必须的路径。

(一)立法方法的检讨

担保制度意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必须对担保物的范围作出宽泛的规定,涵盖任何性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尚不存在的或债务人尚未取得的财产以及浮动资产[30]。尤其对于农村村民而言,以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实属不易,扩大担保物的范围,发展间接融资途径,无疑是制度构建时首先应予考虑的。

我国《担保法》对标的物的范围采正面列举和反面排除的方法,颇具中国特色。但此特色是否为优良特色,尚值探讨。我国《物权法》对此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立法方法。对于抵押权的标的物,《物权法》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均可设立抵押权,体现了“法不禁止即为允许”的法治理念,极大地扩充了抵押物的范围。但对于质权的标的物,《物权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可以出质,并未将上述立法方法贯彻到底。正面列举标的物的范围,对于明晰法律关系,维护交易安全,颇为有益。但如此规定似有挂一漏万之嫌,虽然有“兜底性条款”之设,如“依法可以抵(质)押的其他财产”等,但任何“法”皆不可能穷尽和预测将来出现之新的财产(权利)类型,如待这种财产(权利)出现时,才以“法”定之,必定滞后于经济生活,加之我国立法之程序与效率,以“法”确认某一财产(权利)又谈何容易。我国采反面排除法,同时又正面列举标的物的范围,正面列举将仅具宣示作用而无任何实益。

本文作者以为,担保权为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的权利,作为权利标的的担保物首先应具有交换价值,其次应具有可让与性,为担保权的行使而最终变价标的物创造条件。满足这些要求的财产即可充任担保权的标的物。“为使物尽其担保的功能,似无限制必要,宜由市场需要决定之。”[31]在立法技术上,应采取反面排除法,以克服正面列举无法穷尽财产形态之弊端。我国《物权法》第180条在一个法条中同时出现正面列举(第1款第1项至第6项)和反面排除(第1款第7项)两种立法方法,正面列举的各项即成赘文,至为可议。

对于具体排除的范围,涉及有关政策选择,应由立法者考量。我国现行法对标的物的限制较多,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土地所有权不得为交易之标的物,不得设定担保权[32]。

(二)农村担保物的应有条件

农村担保物的范围本应以不作限制为宜,但在我国目前信用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应对其范围作一些限制。本文作者认为,可以充当农村担保物的标的物应当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第一,农村担保物须是具有独立交换价值且法律允许转让的财产。“抵押担保的关键是抵押物的范围,哪些可以作为抵押物。作为抵押物必须是能够转让的财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担保的目的。”[33]。信贷担保权以追求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目的,其中心效力在于对标的物价值的优先支配力。依此效力,农村金融机构有权以担保物折价或以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由此决定了担保物必须是具有独立交换价值且法律允许转让的财产,否则,担保权的效力将无从实现。

法律不允许转让的财产,主要是禁止流通的财产,如录像、录音带、书刊、、枪支武器等。对于限制流通的财产,虽其转让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交换价值毕竟可以依法实现。其上设定的担保权只须该财产依法律规定的方式变卖,农村金融机构就其价金优先受偿即可实现,只是农村金融机构不能直接就该财产折价受偿。因此,限制流通的财产也可以作为担保物。

第二,农村担保物须是权属明晰且农村村民有权处分的财产。信贷担保权的实现需就农村村民供作担保的财产的交换价值优先受偿,因此,权属不明晰的财产、农村村民无权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担保物。这里,“权”即对该财产享有的权利;“属”即对该财产享有权利的归属。权属不明晰的财产主要包括:(1)处于继承程序中的遗产;(2)对权属有争议的财产;(3)处于国家强制力控制下的财产。权属明晰但农村村民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也不能设定担保权。所谓处分权,是指农村村民依法对物进行处置,从而决定物的命运的权利,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权(对物的实物形态的处分权,将导致物的形体的变更或消灭)和法律上的处分权(对物的价值形态的处分权,即变更、限制或者消灭对物的权利,如转让物的所有权,设定他物权等)。以农村村民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设定担保权,该财产的交换价值将不能合法实现,担保权将无从实行。对财产享有处分权的,多是该财产的所有人,也包括依法享有处分权的非所有人。

本文作者认为,只要符合上述两个要件的财产,均可作为农村担保物。

注释:

[1]周小川,2008:《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在我国,担保物包括了抵押财产、质押财产和留置财产,其中留置财产仅在留置权这种法定担保物权中才可能出现,在农村信贷实践中不可能有留置财产,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考察范围。

[3]高圣平,2008:《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不过,这一区分标准在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之间会失去意义。这两者之间不是以公示方法而是以标的物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的,前者以不动产用益物权为标的,而后者以除所有权和不动产用益物权之外的财产权利为标的。

[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

[6]周小川,2008:《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7]胡康生等,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8]刘萍,2007:《应收账款担保与<物权法>》,《金融纵横》第1期。

[9]该条所称“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其实存在语病。依其文义,似乎是“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所有时才不能作为抵押财产,属于农村村民享有时则不在禁止抵押之列。但从该条的立法原意来看,实际上是禁止“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之上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财产,而不仅限于集体所有时。这里,《物权法》上使用了“土地使用权”一语,涵盖了对“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宅基地”的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对“自留地、自留山等”的(性质不明的)土地使用权。

[10]刘守英,2008:《“农地入市”突破城乡分治》,/2008-10-27/110023376.html。

[11]徐绍史,2008:《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12]胡康生等,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13]陈小君,2008:《宅基地使用权》,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名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蒋省三,2008:《农村制度改革正当其时》,/2008-10-27/110023650.html.

[15]王利明,2007:《物权法研究》(修订本•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陈小君,2008:《宅基地使用权》,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名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徐绍史,2008:《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18]蒋省三,2008:《农村制度改革正当其时》,/2008-10-27/110023650.html

[19]盛州,2008:《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杨明刚,2005:《允许农村宅基地有限流转利大于弊》,《检察日报》2005年7月26日。

[21]张红,2007:《宅基地使用权》,载徐涤宇:《物权法热点问题讲座》,中国法制出版社。

[22]梅夏英、高圣平,2007:《物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范晓杰,2000:《农村私有房屋可以抵押》,《人民法院报》2000年11月11日。

[24]孙毅、申建平,2007:《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中国法制出版社。

[25]邹海林、常敏,1998:《债权担保的方式和应用》,法律出版社。

[26]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995:《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法学研究》第3期。

[27]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2008:《农村住房抵押三地试验》,《领导决策信息》第19期。

[28]高圣平,2001:《担保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9]后一规定仅仅涉及浮动抵押,在固定抵押的情形,未来取得的财产是否可以作为担保物,《物权法》上并不明确。不过,在解释上,农村村民将来取得的财产应当属于《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7项所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应当允许抵押。

[30]HeywoodFleisig,1996,SecuredTransactions:ThePowerofCollateral,FinanceandDevelopment(June1996).

[31]王泽鉴,1994:《动产担保制度与经济发展》,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

[32]高圣平,2008:《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贷担保范文第8篇

科学选择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建形式

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应当根据“三农”融资主体分布范围广,融资需求小、频、急特征,充分整合运用金融机构专业运作和党政机关行政推动两大资源,采取省级、市级、区(县)级三级法人治理结构,且通过合适的股权关系建立起三级法人有机联系网络。具体形式可以是由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区县级政府共同出资打造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区县级机构由区县级政府与市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共同建立,且区县级政府资金即可直接注入区县级机构(若区县级政府处控股地位,则应通过股权托管确保市级机构拥有区县级机构经营管理权限),也可先注入市级机构,再由市级机构在相应区县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同理,由市级政府与省级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市级机构。省级机构由省级政府出资建立。当然,若市级政府选择先入股省级机构再由省级机构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则省级机构由省级政府主导、市级机构参与建立。同时,鼓励省级机构由各省市国资运营机构代为出资,以此确保省级担保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倡导引进国有背景的涉农商业银行、国有农业投资和农业龙头企业参股,以此优化股权结构和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提供现代金融和农业技术支撑。此外,鼓励支持区县级机构在乡镇设立服务网点。

建立适合“三农”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树立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经营理念

农业信贷需求主体弱势、业务风险偏大等特征决定农业信贷担保具有很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应当毫不动摇的坚持政策性导向。与此同时,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管理,否则,若由政府主导运作,则会陷入治理管理混乱、服务低效率低水平和业务风险不断累积等“陷阱”。市场化运作方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商业性业务与涉农业务板块相对隔离机制。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坚持以“三农”为主业的同时,应当通过开展一般类型的商业化项目、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以及强化资金运作等手段,提高创收创利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做到“以商补农”、持续经营和支农。具体方式上,可参照中国农业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事业部制,将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剥离出来,在信贷担保管理、资本金放大倍数管理、风险拨备与核销、对外投资与运营、会计核算、考核激励约束、财政税收和风险补偿政策7个方面对农业信贷担保事业部进行单独管理,形成一套有别于商业性业务的管理体系,以此支撑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大力拓展涉农政策性担保业务。

建立“风险为本、资本约束”的持续经营机制。要推行全员、全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的风险控制体系,依法合规提足风险拨备,将风险管理贯穿于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

依法合规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持续经营的又一必要条件。依法合规除要求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按根据担保行业特征,按照现行监管要求,实施资本约束,不得抽逃或变相抽逃资本金,不得集资或变相集资,不得非法从事资金业务,不得无限制放大杠杆倍数、无限制对外投资,不得对同一控制人或关联企业超集中度担保,不得不经风控程序随意承保,坚决杜绝行政干预、“人情担保”等现象,严防造成风险聚集与承受能力不匹配,导致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建立“客户至上、信用第一”的担保服务机制。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彻底用股权投资人的意识替代债权追索人的意识,将承保的涉农项目视为自身投资的项目,形成与客户一同分析市场、一同寻找销路、一同改进技术、一同优化模式、一同强化管理,一同抵御风险同发展、共进步的良性互动局面。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为客户提供高效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时,还应与资金供给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核心在于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信用经营。这就要求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扩大资本金规模、提足风险拨备、开发优质项目、降低风险水平等手段全面增强风险应对、防控能力,让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信“顶得住”。同时,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还应在风险发生时,快速、足额代偿以及代偿后高技巧化解,防止代偿向损失转化,让银行等金融机构“信得过”。

建立“接地气”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开发机制。一是找准农业信贷担保支持对象。农业信贷担保支持的对象应当是农村信贷有效需求主体,应当具备三个要素:真正投资“三农”;确因涉农项目经营管理产生资金需求;所投项目具有较好的预期现金流,能够或者基本能够覆盖融资本息。二是选准农业信贷担保作业模式。农业信贷业务具有地域分布广、主体融资能力弱等特征,要创新作业模式,采取批发、集群的方式开展。三是优化业务开发流程。农业项目小、频、急融资特征决定其应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具体可由业务人员、风险人员、合规人员平行作业,共同深入项目现场调查,根据各岗位职责,判断项目是否可承保,做到担保合同要求的核心要素全面、深入了解,其他事项仅作是否承保的了解和参考,以此全面提高效率、控制风险,真正引导金融资源快速流向“三农”。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涉农担保机构应顺应发展趋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云、物、移、智”一体化的现代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先进信息技术+金融”完美结合。

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核心资源集中配置模式

建立多层级法人结构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应当通过建立核心资源集中配置模式来解决市级、区县级机构独立运作不够专业和效能低下的问题,否则势必重现农村信用合作治理结构残缺、内部管理混乱等“悲剧”,政策效果不可避免产生较大“损耗”。核心资源集中配置重点是做到风控、资金和人力三大要素集中配置。

风险集中管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需要借鉴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建立风险集中管控机制。当然,为提高市级、区县级分支机构业务开展效率,可以采取授权审批制度,即:根据不同分支机构业务开发、风险管理、内部管控、人才队伍等实际情况,赋予分支机构一定额度的审批权限。但不论业务金额大小、时间长短,均应实时或定期集中报省级风险管控中枢,以便体系集中掌控风险。

资金集中运作。资金是担保机构的获取收益重要资源和取得银担合作话语权的重要砝码。如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不集中配置体系资源,而将资金分散于各分支机构,势必造成资金不能产生规模效应、难以提高资金供给议价能力、难以取得银担合作乃至争取各项政策(如机构落户优惠政策等)应有的话语权,等等。反之,如将资金集中配置,则可形成资金聚集效应。一是有利于提高资金运作效益。二是可以分散风险。三是可增强全体系风险应对能力。四是可提高银担合作话语权。

人力资源集中管理。一是对于金融理论、农村经济功底扎实、熟悉国内外金融业务、能够正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要集中配置到各层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经营管理层,充实优化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领军人才队伍。二是对于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开拓市场和经营管理、通晓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才,要集中配置到各层级业务、风控及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岗位,逐步建成一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三是对于懂农村金融业务、会经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集中于业务一线、风控一线、管理一线岗位,逐步打造活跃在农村金融一线的高素质金融专业队伍。四是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使每位员工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优秀人才,可根据其个人所处的阶段、各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人才需求进行调配,还可以推行内部专家顾问制度,实现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

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改革发展多重关系统筹协调机制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将在各级政府强力推动下逐步建立。经验表明,政府主导推进的工作特点是速度快、见效快,但也容易出现矛盾多、后患多等负效应。基于此,要着力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改革发展多种关系的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质量、速度、效益”关系。质量、速度与效益三者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一是严防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短期效益。政府官员进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担任经营管理者,虽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且他们容易受政绩观念影响,倾向于追求发展速度和短期效益,甚至不重视项目质量、不重视控制规程,肆意拓展业务,造成风险急剧积累,长期经济社会效益难以显现。二是严防过分注重质量。过分克服、惧怕农业信贷担保高风险,缓慢推进业务,甚至不作为,必然带来融资杠杆作用无法体现,致使广大“三农”融资难、融资慢问题难以缓解。三是严防肆意追求效益。既不能为降低风险、提高质量、提升经济效益而过多开发非农融资担保业务,偏离支农使命,丧失存在价值。

统筹协调“改革力度、进度和承受度”关系。不能让良好的改革初衷,由于改革力度过大、进度过快,超过当事各方承受程度,演变为各方诟病的由头,甚至阻碍进一步改革发展;不能让良好愿景的改革设计,由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得不到支持而流产;不能让改革只是少数人获益,而大多数人利益受损,偏离了改革的初衷。如:当前要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村土地收益权保证担保贷款,以逐步发现农村资产价值,实现增强涉农主体融资能力,但步子一定要稳,农房、农地、林地等是农民赖以生存和社会保障的基础,决不能因大力推进农业信贷担保而损害农民的根本利益。再如:当前通过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改进财政支农方式,也不能“一刀切”,对于不具备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主体要继续采取财政直补的方式救助。也即是推进农业信贷担保的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应注重各利益相关方的承受力、接受性,以便把改革可能引发的震动、激发的矛盾等负作用降至最低,实现“帕累托最优”。

统筹协调“政府管理、指导与监督”关系。作为以政策性为导向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其践行宗旨使命、合规合法经营离不开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指导及有力监督。相应行政部门要做到管理有度、指导有度、监督有度,切忌“o形的手”伸的过长,制约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经营管理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直接推荐业务、安排人事、抽调资金等。作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出资人代表的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国资管理规章制度及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公司章程》切实履行国资管理和出资人职责,做到及时补充、追加资本金,引导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践行支农惠农宗旨使命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融资担保行业监管规定,督导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管理好风险。

健全完善农业信贷担保配套机制

“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累已久,其彻底解决需要进行制度系统设计。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仅能解决融资增信的问题,其作用发挥还需要“一揽子”的配套机制。

探索打造以融资担保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组建农村资产评估及收处机构。“三农”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农村巨量资产得不到认可。要推动农村资产可抵押,除需政府健全完善确权登记、探索适度放宽法律约束等基础工作外,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还应主动作为,以强化风险管理纽带,前后延伸农村金融产业链,解决农村资产价值发现难、交易难问题,做到既增信又盘活农村资产。如:组建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农村资产管理机构。

二是组建类银行间接融资金融机构。现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强势地位,短期内脱离农村、低水平服务局面难有改观。为此,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撬动金融资源下乡进村、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还需通过自身改革,创新组建供血类金融机构。组建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村镇银行乃至资金互助社等被证明是满足农村金融小、频、急需求特征的有效途径,为此,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以主动作为,向下延伸产业链,组建此类金融机构,逐步摆脱银行束缚。

三是组建类证券直接融资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是当前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产物,随着农村信用体系的不断健全,农村资产价值不断发现,农业信贷担保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直接融资是金融发展的主流方向,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的满足需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作为专业经营管理“双重”高风险的金融机构,决定其在风险管理技术、对涉农主体信息掌握领先于其他金融机构,也即是其向投行银行、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服务商转型具有先天条件。为此,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探索建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金融机构,一方面满足涉农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周期,另一方面为转型升级为投资银行打下基础。

完善农业信贷担保财政税收配套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直投力度。担保机构核心实力象征就是其注册资本金规模的大小,资本金规模也是担保机构撬动金融资源规模的基石。面对农村巨量的信贷需求,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需要建立长效注资机制。建议整合中央财政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中央支农扶贫项目资金、省市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适度引进民营资本,形成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持续资本金追加机制,不断增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杠杆能力。

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重庆某涉农担保机构为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平均开发成本为2.3%左右,暂不考虑风险补偿成本,担保费率只有高于2.3%才能保障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持续经营,但鉴于农业信贷担保的公益性、政策性以及农业信贷融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可接受性,农业信贷担保费率往往不能高于2%,甚至需免收担保费。因此,除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以商补农”平衡一部分,还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套财政贴费政策,确保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

三是加大风险补偿力度。仍以重庆某涉农担保机构为例,其仅收取2.3%左右的担保费却要承担100%的业务风险,收益风险极不匹配,不利于涉农担保业务持续开展。为此,应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对农业信贷担保主体按风险项目给予适度的风险补偿,以确保融资担保杠杆作用持续发挥、金融资源持续下乡。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财政补贴、风险补偿制度设计要科学合理,如应放宽风险补偿范围、缩短补偿时限、简化审批流程,以确保这一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如:执行免征营业税,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风险拨备执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在设计税收优惠政策转入门槛指标体系时,要注重结合“三农”发展和多层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际,如:探索以全体系作为考核单元,只需全体系业务符合税收优惠政策即可给予税收优化政策;结合现代农业特征,适当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800万元标准,甚至对于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以放弃金额条件,只要其业务涉农即可。再者,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属政策性、公益性机构,遵循的保本微利、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其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局限于成立初期(如现行多数地区推行的成立前3年),而应长久执行。

健全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分担转移机制

一是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当前银担合作中,担保机构处于弱势地位,银行往往将风险全额转嫁给担保机构,而担保机构往往承担全额风险仅收取2.5%左右的保费,权责利极不对等,同时也极易引发银行因有担保机构“兜底”而产生道德风险。银担合理的合作模式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如:银担按“2∶8”、“3∶7”等比例分担风险,风险分担提前至代偿环节,即项目不能按期还款后,担保机构仅按风险分担比例代偿,以此减轻担保机构风险压力和引导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甚至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银担共同平行作业,或推行“见贷即保、见保即贷”业务开发模式,以全面提高双方业务开发效率、降低业务开发成本和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二是建立再担保风险转移机制。借鉴国内外融资担保实践,创新构建和充分发挥再担保机构作用。在构建新型涉农融资担保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再担保机构,同时在省级设立再担保分支机构,通过再担保机构进一步分散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发挥再担保风险兜底职能,促进涉农担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兜底机制。发展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信贷风险、增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中间收益、解决“三农”贷款难题的重要手段。在缺乏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实质上是由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承担了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和价格损失风险。由于r业生产所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办理涉农贷款时都不得不取最为保守的策略,造成了“三农”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四是建立银保担协同管理风险机制。银行、保险、担保作为农村金融风险的相关方,单一机构均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为节约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三方应加强合作,整合各自资源,探索实施“保险技术+信贷技术+担保技术”风险管理联动模式,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甚至共同开发设计金融产品,形成利益联合体,全面提升农村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赖以生存、发展和持续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必要条件。当前情况下,要从构建农村诚信教育体系、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全方位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资金“洼地”,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三农”,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司法支持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关键,也是保障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持续发展的关键,司法部门要努力实现与农业信贷担保相关法律、规划、政策相对接,为全面推进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创新、开展业务、代偿追偿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 4 B T Y 1 3 0)、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计划项目“新常态下涉农融资担保机构金融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 S T C2015J C C XB00038)、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12YBJJ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信贷担保范文第9篇

信贷配给是指在确定的贷款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上商业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商业银行通过非价格手段,部分地满足贷款需求的一种市场行为。它包括两种情况: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被拒绝的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能得到贷款;另一种情况是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部分地被满足。在间接融资方式下,创业企业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以维持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相对不畅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创业企业都会在相当程度上依赖银行提供的贷款,而银行在向创业企业发放贷款时,出于资金安全性、盈利性与流动性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会对创业企业实施信贷配给。在银行严格的信贷配给机制下,创业企业与大中企业相比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主要实施对象。

创业企业的有效担保和抵押物匾乏是创业企业信贷配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是由于创业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低,银行在向创业企业提供贷款时,势必要考虑如何保护自身利益这一问题。一些实证研究证明,银行对企业的抵押品要求可以缓解对企业的信贷配给(Brikc,2004)。因此,要求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是银行向创业企业提供贷款的必要前提条件。创业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同时,创业企业很难找到有实力的担保者为其提供担保,这样,由于创业企业抵押物匾乏和有效担保不足必然遭到银行的信贷配给。

二、创业企业信贷融资担保效果经济学分析

创业企业若有担保机构为其提供信贷融资担保时,其取得银行信贷就会相对容易,分析如下:

在图1中,纵坐标表示利率水平,横坐标表示信贷资金供给量;Rm是市场利率水平;D是创业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曲线;S1表示银行对创业企业信贷的供给曲线。在市场利率的水平上,创业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是OQ3,而此时银行愿意供给的是OQ1,。这样,市场利率水平Rm下,创业企业面临信贷缺口Q1Q3。若有信贷担保机构为创业企业的信贷提供担保服务,将鼓励银行向被担保的企业提供贷款,这将使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移向S2,使创业企业在市场利率水平Rm上获得的信贷资金为OQ2,信贷缺口缩小为Q3Q2。从图中可能看出,创业企业若有信贷担保机构为其提供信贷担保时,其信贷缺口明显减少,表明创业企业信贷融资相对容易。

信贷担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信贷担保机构实际上分担了银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事前信息搜集成本和事后监督成本,并为银行转移贷款风险提供了一条出路。相对于银行而言,创业企业信贷担保机构专门从事企业的信用调查和分析工作,既能更好地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还能更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本地创业企业的情况,较好地化解了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三、创业企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构建设想

第一,成立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的创业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信贷担保机构的组建模式一般有四种:一是社会化组建,市场化运作;二是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三是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四是混合组建,市场化运作。目前,创业企业信贷担保机构应采取“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政策性担保为主。同时,适当发展创业企业商业性和互信贷担保机构。商业性和互担保机构可作为政策性信贷担保机构的重要补充。与政策性担保机构相比,商业性担保机构最大的特点是社会化出资、经营管理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高等优势,可以涉及政策性担保机构所不愿或无力涉及的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可以加大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比重。互担保机构一般是以协会的形式存在,加入协会的企业都是该协会的会员,这种担保机构虽然要求其协会内企业的共求性较高,但它的存在有其他担保机构无可比拟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弱化单个创业企业的担保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协会内企业重视本企业的信用状况。

第二,加强创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信贷担保是建立在企业信用制度基础上的,建立信贷担保体系是为了促进银行更好地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是为创业企业违约提供保障。因此,必须强化创业企业的信用观念,加强创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让没有信用的创业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一是要开展信用教育,提高创业企业信用意识。信用教育的对象涉及到政府、创业企业、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经济主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创业企业。就创业企业而言,要树立“信用立企”、“诚信为本”的观念,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增强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形成以讲信用为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信用文化和信用品牌。二是建立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是一个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在内的,面向全社会、跨部门的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信用管理体系。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总结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等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三,颁布创业企业信贷担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法律体系健全是信用担保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信用担保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已经制约了信贷担保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我国信用担保业进行法律调整,促进信贷担保业的发展。2002年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没有对信用担保方面进行规定。因此,我国可以以法律的形式出台一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同时,还可以制定如《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及《担保条例》等法规作为配套。

第四,成立信贷担保业协会,规范信贷担保业运行,促进行业自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信贷担保业协会,如日本的全国信用保证协会联合会、美国的担保行业协会,加拿大担保行业协会等。日本的全国信用保证协会联合会由日本52家信用保证协会于1955年共同出资组建,在促进各地区信用保证协会自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信贷担保业协会的设立能对信贷担保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在指导、规范行业业务开展,监督管理担保公司业务行为,制定行业统一标准,促进担保行业自律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已成立了中国担保协会,但是与各地方的协会是独立的,没有能起到制定行业统一标准,促进担保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国应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信贷担保业协会,规范信贷担保业运行,促进行业自律。

第五,加大政府对信贷担保业的扶持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信贷担保业的经验,各国政府均在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给予了诸多的优惠政策。尤其我国创业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政府部门更应加大对信贷担保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实行全面税收减免政策。政府不仅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实行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政策,而且对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收入中按规定提取的担保风险准备金和上缴的再担保保证金全部或部分实行免税政策。二是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建议各级政府可以按照担保总额的一定比例设立担保行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该基金用于对信贷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按一定比例进行资金补偿。这样,政府可以分担信贷担保机构的部分风险,提高信贷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信贷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鼓励担保产品的创新。应鼓励信贷担保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种类多样、期限较长的担保产品的创新。同时对信贷担保机构服务内容创新,应积极开展保付、注册资本金担保以及其他融资担保以外的担保品种。同时,有条件的信贷担保机构还可发展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资产评估等方面的中间业务,从而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宵等:《银行信货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本文系江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创业环境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向玉章)

信贷担保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担保文化;偿债来源错置;负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6-006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6.15

我国银行业的信贷业务经历了多年“政府干预”的局面之后,关系放贷、盲目放贷的行为目前已基本杜绝,但信贷业务问责制致使商业银行在经营贷款业务时变得过分小心,在发放贷款时必须寻找确定的还款来源,导致银行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贷款决策过分依赖担保物,贷款偿债来源严重错位。

一般而言,贷款的第一偿债来源是借款人未来的现金流,而担保物只作为第一偿债来源的补充,仅在借款人未来现金流出现问题时才启动其还款功能,因此称为第二偿债来源。但在目前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中,担保物的质量已替代了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成为银行发放贷款的第一决策要件,只要借款人能提供合格的担保品,银行甚至可以无视第一还款来源。银行这种过分依靠担保物进行决策、偿债来源错位的信贷思维,已经导致其在开展信贷业务的同时不断累积风险,并使商业银行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系列消极的放贷习惯。因此,片面强调本金偿还的“担保文化”是“不健康”的,因为这种文化已开始弱化银行对市场应有的判断力,并在担保物价格不断升值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风险,这一切都将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商业银行信贷“不作为”的负效应

1.偿债来源的倒置影响社会资源高效配置

众所周知,一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使经济增长的成本最小化。而我国作为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国家,银行在配置资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到信贷行为上则是指银行把存在于低效率领域的资金集中起来,通过实施对借款人尽职调查与筛选的义务,使闲置资金流向资金高效运作的领域。[1]

但若银行过份强调担保物,甚至以担保物的评估替代对借款人发展前景的评估,单纯以借款人是否提供担保物作为贷款决策的依据,那么,银行的经营行为便相悖于“优化资源配置”的经营初衷。对担保物的评估并不等同于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合格的担保物和“资金的高效使用者”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一家高效成长的企业,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未来的现金流的增长,而不仅仅体现是否有足值的厂房、固定资产或者存单、有价证券等。按资金增值规律来讲,资金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在高效生产领域实现增值之后才能还本付息,而银行根据担保物作出的资源流向决策并不能保证社会资金最终流向高效领域。即银行如把关不严,使信贷资金流向了低效领域,即使银行可以通过追索担保物补偿自身资金损失,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配置。

2.抵押品价格与信贷贷金正向反馈机制使银行系统积聚大量风险

抵押物是商业银行为确保本息偿还而要求借物人提供的担保物,一直被银行界认为是“安全”贷款。担保文化的传统思维认为,抵押物在变卖后一般都能保证还本付息,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住房按揭贷款。这种一度被商业银行视为“黄金资产”的贷款业务从2004年开始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其中的信贷“不作为”的现象十分普遍,以抵押物评估代替借款人评估的做法在行业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由于对抵押物过分倚重,银行对借款人未来还款能力的评价流程仅停留在形式上,借、贷双方没进行面谈便发放贷款的现象并不鲜见。但这种被银行视为贷款本息最可靠的保障物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覆盖本息损失的风险,当房价波幅过大时,按揭贷款的危机便会显现出来。

一般来讲,我国商业银行的抵押率在60%-80%,中枢值为70%,在抵押物市场价格波动过大时,抵押物价格在高价位时所进行抵押物估值并不能完全覆盖本息损失的风险,只要抵押物在价值贬价至抵押成数,银行的贷款本金将被侵蚀。[2]如假设房价为100万,抵押成数为70%,即银行贷款本金为70万,当房价格下跌30%,当前房价仅为70万,万一购房者断供,银行必须出售房屋,即使能顺利变现抵押房屋,还要承担评估、拍卖等一系列费用(约要贷款总额的10%)。如此一来,银行不仅损失利息,而连本金也无法安全回收。可见,当发生借款人大面积违约,抵押物的大幅度贬值极易导致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3.“担保文化“将导致商业银行丧失继续“作为”的能力

就微观层面而言,单纯以担保物来保证贷款的还款来源,此种行为站在安全性角度似乎也无可厚非。本息安全是信贷业务的第一要旨,从短期来看,100%的足值担保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息偿还的可能性,因此,在信用环境较差的我国市场中,以担保物作为贷款依据可能是一种最简单、成本最低的风险规避方法。

但是,银行竞争力的维持与提高是由长期的工作经验积淀而成的。在规范的信贷过程中,银行必须有所“作为”,即通过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业和环境等状况的分析与调查,有效预期和控制贷款风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才是商业银行积累经验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目前商业银行过分强调担保物,致使银行的信贷业务被简化为“放贷”与“收贷”两个行为,而省略掉贯穿于贷款周期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调查监督环节。可以说,这种简化甚至放弃必要的风险识别和信用评估等重要环节的“担保文化”,是以牲牺银行的长远利益和削弱银行的竞争力为代价的,将会使我国银行丧失今后继续“作为”的能力。

二、我国信贷环境与“担保文化”

特定的环境造就特定的行为习惯,我国商业银行的“担保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归咎于金融政策、信贷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等经营环境因素。

1.金融政策导向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为了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化不良贷款和提高资本充足率,都把防范风险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金融法规政策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实施细则倾向于过分强调抵押担保,而对于信用放款则持限制性态度。如《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六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质)押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与此同时,在某商业银行的年度计划中也强调“贷款方式要求以资产抵押为主,对纯保证贷款或抵押贷款占比未达到70%的,对其保证贷款按基准利率上浮100%执行;抵押贷款比重不达到70%的,按月压缩保证贷款”。

在金融法规政策强大的导向作用下,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实施细则中也明显地贯彻了这一思路,普遍采取贷款责任制,而且对担保信贷业务的鼓励政策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对抵押贷款比例不达标的行为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基层信贷人员必然会选择贷款决策风险最小化的风险规避方式,近年来尽量不发放信用贷款,从而导致过分依赖担保而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行为已成为普遍现象。

2.亚洲传统信贷文化的影响

纵观历史,注重担保品尤其是不动产的抵押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银行界的传统。[3]而我国银行业在饱尝专业银行时期依靠行政命令放款的苦果,并且还在为消化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而努力的同时,也发现了担保贷款模式带来的好处。因此,“有担保就是好贷款”的想法已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而当这种思路与做法逐渐成为信贷从业人员所共同遵守与奉行的规则与制度时,其便演变成了一种信贷文化。与行政放贷时期相比,担保放贷也是信贷文化的一大进步,但这种信贷文化不是积极主动的,国内已有学者引用日、韩的教训指出了担保贷款文化的种种弊端,而笔者认为最深远的影响是其对人的行为与习惯的影响。在“担保”信贷文化的影响下,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贷款决策依据的错位,把担保视为发放贷款的充分条件,并且把注意力过分投放在担保物的评估与管理上,当这种偏颇的做法上升为一种牢固的认同和自觉的习惯且成为行业的规则时,便会演变为全行业都认同的信贷行为。

3.社会信用缺失,借款人信息源真实性不高

社会信用化程度低下、借款人信息源真实性不高也是我国银行信贷“担保文化”产生主因之一。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化程度都不高,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银行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真实准确的经营管理信息,与评估现实的担保物相比,对借款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现金流状况作出科学评价的成本要高得多,银行很难通过实施尽职调查将高效借款人甄别出来。因此,在信用缺失的条件下,借款人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低,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应有的技能评估借款人信息,导致银行不得不放弃这一评价途径,选择成本较低、保障度较高的担保方式。

三、商业银行信贷“担保文化”化解之重――信贷环境的优化

1.政策环境优化

要彻底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过分依重“担保物”的问题是一个从上而下的过程。如前文所述,金融法规对微观主体的经营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对相应法规进行修改,货币当局在实施监管时,应把原有的硬性指标约束改为指导性条例。如欧美国家的监管多侧重于指导性,硬性的指标规定较少。因为不同的银行有各自的发展模式、风险偏好和盈利目标,因此各家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偏好也存在区别。因此,货币当局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监管不宜过细过死,尽量是指导性监管为主。同时,各家银行的经营思路也必须有所调整,通过修改实施细则和调整业绩考核重点来对信贷业务中过于偏重担保的行为加以修正与引导。

2.信贷文化优化

目前,一种新型的信贷文化――现金流信贷正受到学术界与业界的青睐与推崇。现金流信贷即是前文所指的以借款人未来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通过评价借款人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发展前景来指导信贷决策行为的信贷文化。其实,这并不是新的信贷风险管理思维,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这绝对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文化。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信贷员在考虑发放贷款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担保物,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和行业规则。因此,只有当“以现金流作为贷款依据”成为一种习惯和规范时,才能称之为现金流信贷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使银行信贷行为由“懒”变“勤”。

笔者认为,要实现担保信贷向现金流信贷的转变:首先,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先行,因为形成一种新型的信贷文化就相当于修正一种长期存在习惯,必须通过制度对每一位信贷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提高信贷员工个人素质和风险鉴别能力;此外,也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监管环境以及银客关系等环境的优化配合。

3.信用环境优化

关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是社会性问题,且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必须把握三大主方向: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行政信用立法;二是社会信用数据库的开发与推广;三是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与规范。

4.微观信贷环境优化

除了上述外部环境的优化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必须强化内部微观信贷经营环境。在微观环境的优化工作上,除了摈弃“担保=安全”的错位信贷理念外,还必须将以“未来现金流”作为贷款评估重点的信贷管理措施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上。具体工作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修正企业评价体系,在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中加大考核未来现金流指标的分值比重,适当减少考核担保物指标的分值比重;[3]二是调整贷后管理重心,把贷款监管重心从对担保物的监管调整至对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现金流变化情况上,并建立业务层面的日常管理操作机构,通常以基层支行为日常管理的主体,确保在日常操作中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综合监测、反馈和调控;三是建立借款人现金流波动监测反馈系统,对借款人现金流变动情况进行预测、监控和预警。

参考文献:

[1]张铃.试论行政不作为及其法律规制[J].云南人大,2007(2).

[2]韩杰.关于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作经济,2008(6).

上一篇:资本协议范文 下一篇:操作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