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2:14:37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 论文写作 评估体系

1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发挥英语专业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保障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职高专外语系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高校校园网宽带的不断升级,使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成为可能。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参与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才能建构自己的学术研究理念和实践技能。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整合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网络技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

基于网络的论文写作教学新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他们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而以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不能对教学过程起到跟踪、监控、检测和指导的作用。为了弥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运用更具个性发展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众多更具特色的学习个体融于网络学习这个大环境中。

3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评价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评价体系:

(1)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2)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分五个步骤:

1)选题;

2)搜集材料;

3)论文提纲的撰写;

4)撰写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论文。

根据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选题分为前期写作任务,搜集材料,论文提纲的撰写以及撰写初稿分为写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论文分为任务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分成3个方面: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主要任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同时在论文写作各个阶段进行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涉及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方法、规范格式、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就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如定期抽取某个小组,了解其组员毕业论文撰写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表。在论文写作进展到中期时,教师自己填写其中检查表,对自己的进度、组织安排、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查。学生意见反馈表主要涉及教师的态度、科研水平、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组织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4 实施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首先是通过网络监控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填写毕业设计选题表,并通过e-mail发给指导教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毕业设计选题应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语言技能,更应该是英语语言技能与文秘、商务、旅游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此外,题目难度应适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同时题目还要求有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对选题进行审批。

其次是对设计过程的管理。毕业设计前期,管理部门落实管理选题工作并监督进展情况,提供标准来确定各种表格填写是否规范。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学生网上提交选题报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毕业设计中期,学生网上提交设计稿并汇报设计情况。教师通过检查工作进度,了解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网上指导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能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对部分态度不认真或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和教育。通过网络,教师可全面审阅学生的书面材料,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思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关键环节如设计方法、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时,指导教师通过存储的学生的初稿进行评阅并做批注,最终论文定稿。毕业设计后期,指导教师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进度缓慢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决定毕业设计答辩的具体安排等。

5 建立评估体系,导向规范评价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依据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我系建立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包括6个评估要素,细分为18个评估项目(见表1)。

6 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

我系学生毕业设计始于2006年,几年以来,我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文件。我系制定了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毕业设计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发挥了系、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毕业设计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而系、教研室两部门在过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观监控组织,教研室则针对高职英语专业特点,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制订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相关细则。

(3)加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在贯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过程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1)提前选题时间,选题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并充分利用寒假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增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及时选择或更换题目。实践结果表明,提前选题时间,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查阅、调研文献资料,提前进入角色,为第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2)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教学督导组成员、主管教学系主任、教务处有关人员深入到各专业查阅有关毕业设计的教学文件,了解设计的选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编写了毕业设计指导用书,规范了毕业设计的撰写形式。4)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审阅,了解当前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评出系、校级优秀毕业设计。5)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时,组织专家组按照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对当年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评分,明确现状,找出差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我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成绩分布合理,设计优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稳定在60%以内,中等率在20%及格与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论性题目保持在40%以内,而实践性题目稳定在60%以上。

参考文献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4]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促进发展,2007(29).

[5] 曹兰.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资讯,2007(32).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质量 保障体系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总结性成果,直接体现了研究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 2009] 1 号)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与学术型学位论文相比,专业型学位论文在选题、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各培养单位经过四年多的经验积累,对如何保障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目前仍未形成成熟、全面的适用于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入手,分析了影响其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学制、学位论文撰写标准及评价体系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 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难以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体系,教学内容与实际要求脱离,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方式中,仍是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能力的训练和现场应对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跟不上基础教育实际发展步伐,缺乏前沿性和时代性,削弱了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和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教育思想的载体,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形成,一篇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质量学位论文便无从谈起。

(2)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对实践过程系统的、完整的一次总结。可见,实践是保障论文写作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起步晚,使该类研究生的培养过多地依赖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资源,受到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不健全,实践基地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培养效果难以保证,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3)以学术型导师为主的单一导师类型,无法保证学位论文指导质量。近年来,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大量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之下,师资力量发展严重滞后。高校现有导师队伍仍以学术型指导教师为主,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经验,了解熟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师队伍缺乏,无法保证其学位论文的指导质量。

(4)学制短,论文的写作时间不足。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按照通常的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为在校学习时间,论文写作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从开题到答辩时间较为短暂,而这期间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又面临教育教学实践和求职,这些都要占据大量时间和精力,可用于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体现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力的学位论文,需要较为充足的写作时间,才能保证撰写质量。

(5)学位论文规格和标准不健全,评价体系亟待完善。教育部文件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相对于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专业学位论文缺乏关于写作规范和评审体系的相关规定。大多数高校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以及答辩与学术型研究生同时进行,统一管理,学生不由自主地以学术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模式为参考进行论文写作,难以突出特色。此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主要涉及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这就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对论文的评判,以确保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实际评审过程中,缺少这些专业人员参与的现象普遍存在。

2 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1 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一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实地教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课堂教学中应多运用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方法,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在课程安排中应尽量增加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去中小学观摩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带着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实际教学领域寻找解决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另一方面,应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全日制教育硕士知识学习是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其教学内容需反映实际教学的需要,根据基础教育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先进的、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武装学生,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为实际教学服务。

2.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践

加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培养,就要不断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单位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主动加强与基础教育单位的联系,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机制。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整个实践环节可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为其学位论文撰写提供现实基础和资源。鼓励和提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具体问题并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能为实践单位带来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实践单位也较容易从研究生中物色到本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

2.3 促进师资转型,积极推行“双导师”指导制度

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质量学位论文的重要保障。现有师资转型与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是目前许多高校值得借鉴的经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导师资源,通过加强培训,促进现有师资转型。比如选派教师到中小学进行交流学习,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其指导学生进行教育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同时,在遴选新任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时,注重对其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选择具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导师,不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挖掘社会人力资源, 聘任基础教育系统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合作导师,弥补校内指导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建立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合作为辅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从研究生入学就开始双向培养,从课程学习、论文开题到实践,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提高理论基础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

2.4 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交叉进行,探索实行小学期制

在现有的学习年限内,要“延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时间,就要使其尽早进入实践选题阶段。因此,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小学期制”,如把一学年划分为三个小学期,以“学习-实践”为重复推进模式。在第一个小学期的理论指导性较强课程学习后,即进入第二个小学期实践过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并有针对性地搜集论文写作的资料、展开相应的教育教学研究,为学位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一段时间后,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入第三小学期的理论学习,在任课教师广博的知识背景指导下,将问题带到课堂上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并在讨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期制,使研究生结合实践活动提前进入论文选题和写作阶段,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学位论文写作时间,充足的写作时间,保证了论文质量。

2.5 规范论文写作规格和标准,完善论文评价体系

建立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写作标准是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应该遵循其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提倡采用案例教学、经验总结、调研报告或在上述实践成果总结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应针对不同学位论文形式,制定详细的参考性较强的写作规格和标准,才能真正促使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使其位论文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解决现实问题,并在技术上体现新意。完善学位论文的评审体系,各高校可从基础教育单位聘请专家,建立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从中抽取专家完成论文评阅。同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价,不要过多强调理论创新,而应该强调技术或实践创新,应以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否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

3 结语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将迎来第三届毕业生,而对于如何提高其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培养单位应从培养过程入手,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学制、论文撰写标准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

[2] 袁燕燕.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 孙红霞,张乐勇,王绍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石油教育,2012(3):54-57.

[4] 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4-8.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3篇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总体目标和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重要内容加以规定和说明,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各项工作实施的基本依据,也是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标准》对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相关的目标要求主要有: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观察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合理安排内容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标准》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培养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标准》基本课程理念之一,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然而,由于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语文教材中议论文课文所占比例偏小(如语文教材仅在8—9两个年级中编排三个议论文单元12篇议论文),在实际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加之各地中考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议论文写作的考查,因此,议论文写作教学在实践中存在明显被弱化和边缘化现象,这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接受义务阶段教育后走上社会,还是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知识和能力的缺失是毋庸置疑的。

重视并加强议论文写作教学应是贯彻《标准》精神的行为自觉,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纠正偏差、正本清源势在必行。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训练体系

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标准》对“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等目标要求就是对学生经过第四学段(7~9年级)之后学习结果的描述,亦即学生经过初中三个学年学习之后,能够在45分钟内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写出来的议论文能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为了让学生在经过第四学段学习之后能够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就必须构建完整内容体系,形成科学训练系统,逐项加以训练培养,逐一达成能力目标。这样,写作教学和训练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完整的系统性和渐进的科学性。

具体而言,可把总体目标要求细化分解,形成以下训练内容体系:

1.论点:论点的提炼确定,论点的基本要求;

2.论据:论据的类型,论据选择的基本要求;

3.论证:论证的基本方法,论证方法选择和运用的要求;

4.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5.就现实生活中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或褒扬,或批评);

6.针对自己的观点,选择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材料;

7.运用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材料,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

8.分析论证过程中适当联系社会现实,进行必要的引申和深化;

9.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

10.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事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11.论证语言通顺、简洁、准确;

12.完整的文章结构和清晰的论证层次;

13.45分钟内完成,篇幅不少于500字;

1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5.合理构思立意,起草文章的提纲框架;

16.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

17.对写作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18.相互评改作文。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写好作文,尤其是相对枯燥的议论文;而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则事关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前朗读,让学生感受美文的精彩与严谨;邀请作家学者讲授写作的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与学生同堂写作竞技,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题目,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的优秀作文创造交流、展示乃至发表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等等。而良好写作习惯如多角度观察思考的习惯,注重素材的搜集积累的习惯,动笔写作之前周密构思立意的习惯,列纲起草避免想到什么写什么的习惯,文章写完之后修改加工的习惯等等,则需要在平时教师的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践中规范要求,严格督促,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分学年、学期循序渐进

上面列举了《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的具体目标要求,并围绕目标要求构建的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层次不同、学生素质不一,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教材编排情况,把训练的内容体系具体分解到三个学年或8—9两个学年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逐项加以训练落实,循序渐进最终达成目标,而不是三个学年或8—9两个学年中每个学年都就整个内容体系进行同样的重复的训练,更不是在训练的内容体系中每一次课训练什么信手拈来,随意而为,没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四)有效使用教材

教材依据《标准》编写,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必需的规范文本,教学中必须加以有效使用。应当走出一个误区,即阅读教学才使用教材和课文。其实,教材中的议论文既是教师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也是教师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有效使用教材和课文对于议论文写作教学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通过议论文课文的学习感悟议论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路,学习写作的方法等等。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教材编写的局限性,议论文课文不仅篇目较少,而且部分课文又不是凸显文体特征的规范文本,对初步接触议论文的学生而言,仅有教材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生活,查找写作素材,交流习作体会等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和资源,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六)专项、综合训练相结合

议论文写作训练内容体系把《标准》规定的总体目标细化为18项训练指标,只有逐一把这些细化指标的训练落到实处,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才具有可靠的保证。因此,专项训练是基础、是根本。但是,专项训练又是单一的、零碎的,仅有这样的训练还不足以使学生形成议论文写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在进行专项训练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议论文整篇写作的综合训练。而且,专项训练的效果如何,可以在综合写作中得到真实的检验;专项能力的缺漏也可以在综合写作中及时发现和补救。

(七)课堂训练和课外写作并行

《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训练和课外写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内训练侧重于检测课堂专项指导的目标达成度和实施必要的限时训练;课外写作学生可以自由选题,有足够的时间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和修改加工,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有利于学生寻找和保持写作的感觉和状态。

(八)实施多种评价方式和多元评价主体

以往的作文教学评价大多方式单一,即结果评价,主体单一教师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只关注终结性结果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了对发展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只由教师实施评价,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讲,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评价应该告别评价方式单一和评价主体单一的历史,积极探索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发展性激励性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确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主体。还应该积极尝试引入社会主体评价,例如开展专项语文活动,邀请家长、作家、编辑等适当对象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等等。

三、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和行为

上面列举了《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议论文写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的具体目标要求,并围绕目标要求构建了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体系。必须十分清楚的是,这一训练体系是第四学段学生三个学年完成的,这些目标要求是三个学年达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和行为,突出训练的计划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把目标要求和训练内容分解到三个学年,循序渐进,逐项训练,最终实现至第四学段学业任务完成时即学生初中毕业时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字,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这一总体目标。

(二)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并重

《标准》对初中即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学生议论文写作之所以只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性文字”,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初步接触和粗浅学习议论文,对多数学生而言,议论文是相对陌生的文体;从年龄特点上讲,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不成熟,思辨能力不强。由于学生初步接触、学习议论文,对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要求知之甚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方法的指导便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什么是论点,怎样确立论点;什么是论据,怎样选择论据;什么是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怎样选择和运用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等等。没有必要的系统的方法指导,学生就写不出有一定规范的哪怕只是“简单的议论性文字”,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方法的指导是为能力的培养和达成服务的,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更不能唯法是从。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和最根本的任务,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写作的知识和技巧,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巧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文的阅读得到内心的感悟,通过议论文的写作获取实际的能力,通过反复修改锤炼提升写作水平。因此,议论文写作教学着眼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切实形成和不断提高。

(三)贯彻《标准》要求与坚持实事求是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是基础不一、水平各异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面对客观现实,正视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议论文写作教学既不能以情况特殊等借口不贯彻《标准》要求,也不能拘泥于《标准》的条条框框。在面向多数学生实施《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个别基础太差、写作能力低下的学生,与其按统一要求难以达到,不如大胆在某些方面适当降低要求,既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进步和提高,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有成就感。而对语文素养高、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高于《标准》要求,助推个性发展,引领驰骋翱翔。

事实上,《标准》本身对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的表述,既有刚性的要求,又有弹性的描述。“有明确的知识和能力达成度,有的还作了量的规定” ;“在对‘量’的规定上,用了‘左右’、‘不少于’这样的弹性表述,这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既然如此,在教学实践中直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灵活可行的方法策略,实施不同的目标要求,这本身就是贯彻落实《标准》精神的科学体现。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4篇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得数量学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用人原则,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多多聘请社会专家到学校来任职或者讲座。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以往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的束缚,主动走近用人单位,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行业技术发展需求,对企业所需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这不仅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矛盾,而且能使学校与企业都得到“实惠”。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可以派有理论知识、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讲授最新、最实际的知识;学校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借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高职院校借助这种“学研产训”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

[2]穆诗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8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8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以其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满足了现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教育层次、知识更新的需求。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中央电大和68所普通高校试点现代远程教育以来,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形式,步入快速发展的规模扩张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当将此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大多为在职从业人员,本身都在随岗实践,但随岗实践不能取代毕业论文教学。毕业论文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方案设计与比较能力、计算与绘图能力、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形式及教学对象上与传统高等教育截然不同,如何在远程教育背景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指导服务,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摆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围绕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一、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充分利用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等特点,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支持服务。

2.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突出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要求。因此,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必须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3.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学生基础较差,多数为在职学习者,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的应用能力需求。因此,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4.明确教学主体各自职责

传统全日制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主体由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主体除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之外,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外学习中心,如图l所示。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各教学主体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

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由教学资源体系、论文指导体系、论文答辩体系以及论文监控体系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如图2。

1.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师资源、学习资源与平台资源。为了增强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形式,除了学校聘用的异地指导教师外,学校需要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学习中心在当地聘用符合学校要求的本地指导教师。针对相当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毕业论文环节经常无头绪、无思路,不知道做什么论题的问题,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建设论题资源库,论题以应用型论题为主。此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初始阶段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类以及参考文献类的论文辅导资料,供学生写作参考。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还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网上论文指导与管理平台、网上答辩与集中答疑平台等平台资源,以便为学生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

2.论文指导体系

论文指导体系包括指导环节与指导形式。指导环节包括学习中心毕业论文动员、学校与学校中心指导学生论题库选题或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稿及终稿的写作、指导教师给出终稿评语及成绩等常规性教学环节。指导形式包括论文平台指导、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论文平台指导应作为论文指导的主要形式,同时辅以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电话、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

3.论文答辩体系

论文答辩体系包括答辩环节与答辩形式。答辩环节包括学校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学校与学习中心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小组给出答辩评语及最终成绩。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与学习中心共同组织的网上毕业论文答辩应作为论文答辩的主要形式,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4.论文监控体系

论文监控体系用于学校对上述体系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符合学校要求,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学校审批同意后才能作为学校的本地论文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论文指导质量,学校需要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并对指导教师给出的指导评语及成绩进行审核。为了保证答辩质量,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的本地现场答辩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所有答辩评语及答辩成绩进行审核。

三、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

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根据上述构建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1.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论文平台指导与管理,同时辅以远程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形式进行指导

为实施网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学校开发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论文指导平台主界面如图3所示。通过该平台实现论文写作环节的控制、论文辅导资料的上传、论文任务书的发送、教学信息的传递、论文的答疑与批阅、指导教师指导行为的监控等。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论文终稿阶段遇到的问题,学校在论文终稿环节利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远程集中视频答疑,答疑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指导教师也经常采用电话、QQ、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论文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

高质量的师资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及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聘用的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及其相应的教学团队;二是学校引进的985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为此,学校搭建起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工程实践平台,每年定期安排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有效地提高了远程教育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即首先由学校制定出毕业论文指导准则,比如学生留言必须在24小时之内回复,学生稿件必须在3天内批阅完毕,学生稿件批阅意见或评语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等;之后学校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准则在论文指导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及学期考核;最后学校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同时支持学生自主选题

为了解决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不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结合学生基础与需求,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所谓“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即首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各专业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为每个专业制作多个毕业论文模板,形成“毕业论文模板资源库”,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性质,选定某个毕业论文模板,最后学生在该毕业论文模板的引导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个毕业论文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某一论题的目录和格式,并且每一章都配有引导性内容,正常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模板的引领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为了避免使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学校制作的毕业论文模板绝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毕业论文模板,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或项目来做,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由于学生选择的具体项目或工程不一样,也就避免了采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此外,对于少部分希望自主选题的学生,学校也允许其采用自主选题模式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学校实施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4.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

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和总体完成情况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论文环节,顺利获得学分。对于拟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对写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做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申请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从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制定,指导教师对学位毕业论文的指导,到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建立起学位毕业论文三把关的严格制度。首先,每个专业分别制定了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难度要高于非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如对于工科专业,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原则上要求是设计模板,需要申请学位的学生只能选取学位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位毕业论文时,毕业论文完成质量要求较高,只有学位毕业论文终稿环节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才允许申请答辩。最后,要求拟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只有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在毕业论文环节满足申请学位的条件。

5.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同时审核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考虑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答辩效果良好。同时,为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审核同意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为保证自行组织现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学校通过答辩巡视或远程视频对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6.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具有学生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才能成功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根据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如图4),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了检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春季参加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的59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满意度调查与答辩成绩的统计,如表l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53人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选项,只有6人选择了一般的选项,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90%;共用54学生的答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2%。可见,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结语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评价体系

一、引言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财务理论支撑不够、与财务实践脱钩、内容空泛、抄袭严重、没有创新精神、写作不规范等现象,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取舍就成了当前争论的热点。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理论成果较多,而专门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则少见。李三乐、肖政宏(2009)从选题质量、文献综述与文献翻译、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论文撰写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指标体系。赵肄江、李章兵、刘建勋(2009)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两个主体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主要从课题难易程度、所做工作量、设计过程中学生表现、课题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结构以及毕业论文文字表述与图表等要素评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阅教师主要包括从课题难易程度、所做工作量、课题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结构以及毕业论文文字表述与图表等要素评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同时列出了各要素包含的等级数、等级分值及其权值。黄猛、雷银生、刘小红(2009)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研究视角,从开题小组、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小组四个主体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评分要素及其权重,并将评分要素分为必备要素和备选要素两大类。杨文超(2009)提出了学生对本科论文教学质量总体评价以及满意程度测量体系,认为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维度有: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院系、指导教师、学生)的管理、院系领导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院系领导对本院下属专业及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其中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对本科论文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影响最大。在实践方面,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往往应用自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制订的适合所有专业的通用性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包括6个方面,即论文选题文献资料、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格式规范化。长沙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分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其中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评阅指标为文献阅读和外文翻译、学习态度或工作量、撰写规范及文字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与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答辩环节的评阅指标分为内容、答辩和创新。中国民族大学、武汉工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与长沙理工大学基本类似。吉首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4个,即选题质量、能力水平、成果质量、评阅与答辩;二级指标18个,其中重点指标共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综上所述,各高校现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基于毕业论文本身,而没有跳出毕业论文本身、基于系统的视角;评价内容往往是适合学校所有专业的抽象化、概念化的模糊语言,而不是体现专业特色的可观测的具体语言;评价者往往是教师,而被评价者是学生。这种没有跳出毕业论文和体现专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审体系,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成绩,也不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往往只能发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却不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各有特色,只有在系统论视角下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而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科学的构建原则和具体的评价内容。

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系统原则 系统概念已普遍运用于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系统论方法,就是发掘事物本身存在的系统性特征,着重从系统和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关系中把握考察对象,达到客观认识、准确把握、最优处理问题的方法。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适用系统分析方法。由于本科生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本身没有错误,专业目标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学生认真不够、教师不重视等才是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系统应由目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构成,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应包括这四部分的内容。

(二)专业原则 评价目标设计得好和差,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传统特色高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各所高校在设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时,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区别对待,让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本专业的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传统特色,从而指导评价者对该专业毕业论文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判断的准确性。为了减少评价体系的数量,又不降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高校在综合各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大学科的原则,按一级学科来制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因此财务管理也可以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三)操作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部分应是依有关评价目标逐步分解而成的一个个指标,一条指标就是一个评价项目,指标和指标之间不相互重叠,多级多条指标就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具有联系的指标群。一个易于操作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测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因此,指标系统的末级指标内涵不能太含糊,应该比较明确,用可实际观测或考评的语言加以描述,一些模糊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应放人到综合评价中去。为增加指标体系的操作性,我们应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目标设计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指标群,同时赋予各指标相应的量标和权重。事实上,操作性好的指标体系,往往可以抹去评价者的主观价值取向,避免靠印象给分的现象,缩小现实分值与实际分值的偏差。

(四)公平原则 一个好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其结果能体现公平,能客观反映各个相关主体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优劣。公平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保证的首要条件是同一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有同一目标、统一的考评

内容、考评量标和考评方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只有按照同一目标、统一的考评内容、考评量标和考评方法进行质量考评,其结果可才具有可比性,才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共同属性。要使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结果公平,还需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为无论选取的指标如何客观,权重和计算方法如何科学,由少数几个评价者垄断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抹去评价者自身的价值取向色彩。通过设计适合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大学教务管理部门、院系教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社会新闻媒体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评价的指标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实行全评与抽评、互评与自评、校内评审与校外评审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从而强化评价过程的开放透明和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

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内容

(一)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质量评价子系统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目标的设计应服从于自身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培养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季宝成说:“大学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人才。”钱伟长则提出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矢志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J3-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不同专业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不同,培养的人才也应不同。中国财务管理本科本科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定位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鉴于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微观层面的实际工作,则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即培养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才能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培养的学生应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李培根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钱伟长认为大学应从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始,否则培养的人才是“费才”、“庸才”,甚至可能是“坏才”。可见,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是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同时,每―所高校为发扬传统特色,还应在国家、社会人才培养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身传统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任务。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与国家和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培养任务相符、是否体现高校的传统特色等内容。

(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高校职能部门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到位情况,能否有效地组织、指挥和监控该专业毕业论文主要活动。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高校职能部门通过管理能规范和约束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学生的行为并对其论文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分为校级管理和院系级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校级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资金和人力的保证程度、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设计的完善程度、学校对下属院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落实和主要毕业论文环节开展的监控程度、学校对下属院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程度等内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院系级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资金和人力的保证程度、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具体管理措施的制订情况、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及其教师与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工作管理的到位情况等内容。

(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行为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相关制度,是否满足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受学生专业写作态度和专业写作能力的影响。心理学家Upmeyer(1989)等人甚至认为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学生的写作态度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作态度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遵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的积极程度、学生完成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饱满程度、学生撰写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主动程度、学生在撰写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中对良好学术风范的认可程度、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价值的认同程度等内容。能力是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内在创造性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查阅财务管理相关文献技巧高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认知水平、学生财务管理实践经验多少、学生基本写作能力大小等内容。

(四)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相关制度,能否指导学生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承担指导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其专业指导态度和指导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和层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态度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时间和精力的充裕程度、教师领会和贯彻落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的认真程度、教师解答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疑问的积极程度等内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能力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财务管理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经验的丰富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方法的灵活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意见的针对性大小、教师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主要环节的监控程度、教师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公正性等内容。

四、结论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目标、管理、学生和教师四个子系统,其质量是这四个子系统质量的函数,系统、专业、操作和公平的质量评价体系也离不开这些内容。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我们发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我们从高校决策者、职能管理部门、学生和教师四个视角分析与解决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提供了

坚实基础。对高校决策者而言,一定要树立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高校只有拥有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才有可能得到保证。而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必须满足国家、社会的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和体现高校的传统特色。对高校各级职能管理部门而言,一定要有效组织、指挥和监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活动。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规范的学生和教师行为,而规范的学生和教师行为又离不开职能管理部门的科学组织、指挥和监控。科学的组织可以保证我们拥有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所需的必要资源,科学的指挥可以引导我们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科学的监控可以约束我们始终围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开展工作。对学生而言,一定要端正专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和培养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直接主体是学生,学生专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决定毕业论文的最终质量。端正的专业论文写作态度有利于学生在撰写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时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服从管理、消除急躁。专业论文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有通过系统的财务训练才能培养这种能力。当这种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就能轻松、顺利、高质量地完成财务管理类的毕业论文。对教师而言,一定要树立良好的专业指导态度和具备丰富的专业指导能力。财务管理本科生通常由于财务视野狭窄,对财务理论与实践认识不深、不透,在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是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其专业指导态度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教师指导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的态度不仅影响自身的教学实践行为,也影响学生的论文写作情绪。财务水平高、专业指导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帮助学生开拓财务管理视野和启发写作思维,最终将前期学习和积累的财务知识恰如其分地外化于毕业论文中。任何一篇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背后必然有位态度良好和专业能力强的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春梅:《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不能取消――对武汉三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

[2]黄溶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及其管理创新》,《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

[3]李三乐、肖政宏:《基于Rough Set的毕业论文质量决策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年第2期。

[4]赵肄江、李章兵、刘建勋:《基于量化规则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及评语生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观;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论文是成人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本科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对在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基于成人学生特点的论文写作观

(一)学习环境分析

1.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

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是搭建信息化师生交互平台,这解决了传统面授教育无法解决的一些固有问题,具有一些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丰富性、共享性和便捷性,二是学习方式方面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协作性,三是学生学习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2.网络学习环境的不足

网络学习环境的搭建,在为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行为、能力对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制约,如网上学习的孤独感、网络资源遴选的复杂性、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网络交互的适应等方面,都会对最终的学习结果产生制约作用。

(二)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特征分析

成人学习者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学习特征,如自主性较强、重视个体生活经验的积累、适合采取问题或任务为中心的学习等。同时,一个成人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其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这个个体学习者所处的网络环境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有研究者指出,“网络学习动力”对网络学习者学习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引起、推动和维持网络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活动的力量。

1.在职学习为主,工学矛盾突出,能整体适应网络学习环境

成人学习者的构成复杂,工学矛盾突出,能适应网络学习这一便捷的学习环境,但大部分学生上网学习时间不足。根据2009年北京师大网络教育“关注学习者学习体验”活动对300名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98.1%的学生是成人在职人员,身份包括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等。其中,40.9%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仅在2~5小时,56.1%的学生是在家里上网学习,而学习已经成为74.2%学生上网的兴趣所在。

2.年龄跨度大,学生学习目标多元化

成人学习者的年龄跨度大,但一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明确。从各类调查数据反馈来看,获取文凭、提高素质以及工作的需要是在职学习的主要学习动机。北京师大网络教育2012年对在籍学生的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年龄跨度大,学生群体主要分布在从18岁~60岁的年龄段,其中25%集中在30~40岁,9%在40岁以上,也有部分60余岁的学习者。从与学生的访谈显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机具有明确的“获取文凭”的功利性。但近年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正在发生转变,正从以获取文凭为主要目标向获取文凭、提升素质、学习兴趣等多个学习目标融合的多元化方向转变。

3.学习追求方便、灵活,能基本掌握学习进度

成人学习者所学专业一般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这有助于学习者将已有的工作经验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适当安排学习进度。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尤其是部分年龄偏大、基础素质差、自主学习能力低、工学矛盾突出的学习者,其学习状态多被动或停滞,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这就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必须要考虑学习者的这些学习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调整。

(三)把握符合网络环境下成人学生特点的毕业论文写作观

成人学习者由于群体的复杂性、差异性而具有其特有的学习特征。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学习能力差异和学习动力的差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符合教学目标规范。

第一,毕业论文环节需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经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提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这就对论文选题以及论文内容本身都提出应用性的要求。

第二,既要设计统一的毕业论文写作标准、规范与步骤要求,又要允许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调节。要允许学习者在统一的时间规定和程序要求之下进行自我调整,论文的选题方向可以自拟,可以与学习者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第三,要通过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平台系统,让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指导教师之间在系统中充分交互、交流,加强协作学习的设计,消除网络学习的孤独感。

第四,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加强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保障学习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

(一)建设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平台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网络学习环境的核心在于促进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能够使用多种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一起协作并相互支持。结合北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构建,网络平台环境的搭建要体现如下主要特点和要求。

首先,毕业论文写作平台要涵盖标准化资源库、信息系统、指导交互系统、答疑论坛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功能模块,要依据选题、提纲写作、初稿写作、终稿写作等各个环节开发平台程序,要体现较强的应用性。

其次,毕业论文写作平台系统要围绕学生的写作与指导活动展开,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便于筛选的网络参考资源、范本样例的同时,重点要搭建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次交流的渠道,师生可以在系统中反复交流、互动,要建立基于学习者的学习社区。

再次,毕业论文写作平台不仅要便于对学生的写作进度与结果进行监控,还要具备数据统计、分析、评估、提醒等众多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进度,实时给学生提供提醒与多方位的支持服务。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指导模式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学习者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并规划如何完成写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发起者与合作者,而教师的角色则由传统的知识拥有者、传播者转化为协助学生完成目标的指导者、协作者和促进者。论文指导过程实践了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助与交互模式,在这种交互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发起者地位,教师则负责解答学生发起的问题,通过合作协助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分析和思考,最终达到问题解决和目标的实现。这便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动交互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模式。

北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每一次师生交互,都意味着一次论文修改,单独的师生答疑互动则在答疑区完成。对北师大2009年第二学期毕业论文写作师生交互次数比较分析,显示参加写作的学员中,77%以上的学员在提纲写作环节师生交互超过5次,85%以上的学员在初稿写作环节师生交互超过5次,有40%以上学员的初稿交互次数达到7次以上,其中甚至有师生交互达、论文修改到20次以上的。这说明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愿意通过协作来完成写作目标。

(三)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成人学习者的规模较大,需要的论文指导教师也较多,并且论文写作时间比较长,设计的环节比较多,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教学进程。为便于管理和服务,需要通过平台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

1.多角色共同参与

依托教学平台,要构建高校管理者、班主任、论文指导教师三位一体的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运行管理体系。三种角色的教师全程参与论文写作过程,有效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为学生的写作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

2.实行全方位的写作过程监控

具体涵盖学生写作资格审核、指导教师资格审核、师生交互的要求及写作数据实时监控、论文质量的评审鉴定、论文成绩评价等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和监控。另外,通过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规划,以任务必须完成的时间点为依据,将论文的选题、提纲、初稿、终稿四个阶段性任务完成时间作为重点监控点,实行基于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进度控制、过程督导的一站式监控服务模式,提高监控与督导的实效性。

3.实行主动、灵活的人性化支持服务

有效的论文写作指导过程离不开主动、灵活和人性化的支持服务,这种支持服务一般是基于学习者非学术性的问题而展开。成人学习者由于个人因素,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脱节和断点。同时,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基础素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产生的个性化问题较多,需要支持服务团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经验证明,综合利用网络平台论坛、QQ群、短信系统、邮件、电话等多种媒体工具,并采取主动服务,会给学习者提供最大化的论文写作支持。

三、建设科学有效的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科学有效的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对正确评估网络环境下成人学习者的论文写作效果尤为重要。北师大网络教育多年来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保障环节的构建,从多个方面、不断进行工作改进。

(一)专家团队督导、全程参与

通过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行专家团队督导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制度制定、指导教师聘请和培训、专业论文选题设计及选题改造、论文标准与规范的建立、论文成绩的评定、论文质量的复审、论文答辩的组织和主持等环节,始终坚持实施专家团队督导和专家直接参与的质量监管原则。

(二)建设丰富资源,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开辟论文资源区,有选择和成系列地给学生提供资源素材,把分专业的论文选题、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文本素材、资料素材呈现给学习者,弥补了学习者因与指导老师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而无从获得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方面的不足,扩大了学习者的阅读面,对保证论文质量、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实行二级评审的双重质量审核制度,严格把控论文质量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质量双重审核的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各专业学科教学指导专家带领评审团队,对每一篇论文再次进行网上审核,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内容、论文评语以及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定论文终审成绩。终审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抄袭论文的查处工作。这种二级评审的双重质量审核制度,对指导教师的初评工作起到有效规范制约,更对学生的论文质量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

(四)持之以恒的指导教师培训和评优奖励机制,保证论文指导教师的良好工作状态

学习者多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一线从业人员,有着不相同的实践背景和论文写作能力,这会对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指导教师评价奖励机制,是建设指导教师团队的有力手段。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手段,作为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手段,存在于历史的任何时期。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促进教育发展是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成人学习者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工作,需要面对复杂而具体的问题,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并就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写作意识、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提高论文写作效果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更大程度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更大程度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戴维・H・乔纳森,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立新.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J].中国远程教育,2002,(9).

[3]焦小英.网络学习动力及其教育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邱崇光.叶忠民.远程教育更需要学习支持服务和人文关怀[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6]李小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4,(3).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特尔菲法;质量;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45-03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措施, 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1]。当前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体系,评审过程监控不严。这使得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更加缺乏重视,论文质量日趋下降。针对这种状况,有必要探索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本文使用特尔菲法来构建质量指标体系。特尔菲法是决策、预测和技术咨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群的成员的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归纳和统计,然后进行多次信息反馈,是成员意见逐步集中,从而做出群的比较正确的判断方法[2]。

特尔菲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群体的预测比个体的预测正确性可能更高;各个体的预测估计随着实验轮次的增加存在着趋于一致的趋势[3]。特尔菲法主要有三大特点: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专家以“背靠背”的方式接受调查,提供鉴定信息,收集到的信息经过汇总、归纳、分析再反馈给专家。这样通过多轮调查,最终使分散的意见逐步收敛,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使用特尔菲法构建具有可行性。

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某高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状及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在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时应着重考虑其内部影响因素、论文本身质量及论文指导等环节,将选题、开题、论文质量、答辩质量、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五个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也为了使评审教师在评阅论文时有更直观、具体的参照标准,在一级指标下设计了15个二级指标,具体介绍如下。

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选题的科学性、恰当性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因而选题也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的首要指标。选题环节需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科学性和新颖性、题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论文题目要难易适中,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相符;所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开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性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及调研、开题报告质量。从拟定题目到开题,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归纳和总结,进而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及调研这一指标的考查可以通过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调研情况的方式进行;开题报告是学生论文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是开题这一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论文质量包括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的规范性、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论文写作水平、查找文献能力等六个二级指标。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指论文在理论研究或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突破,对生产、教学或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现实意义;论文规范性主要考查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学校论文撰写规范、字数是否达到要求、论文环节需提交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完整等;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采用了科学、恰当的方法完成论文,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外语应用能力从学生查阅、参考外文文献情况及外文翻译质量等方面考察;论文写作水平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功底,遣词造句是否恰当,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晰等;查找文献能力考虑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及恰当性等。

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论文质量的较重要的环节,该指标包括阐述论文内容表现、回答问题表现、对论文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三个二级指标。在答辩过程中,评审教师通过对学生上述三方面的考查,可以对论文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一定判断。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专门由论文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如遵守纪律、主动与导师联系、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等进行打分。这一指标的设立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与指导教师配合,进而较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该指标体系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以各指标在评价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时的重要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极重要、很重要、重要和不重要,并以0―9作为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判断,咨询调查表设计情况如表1。

表1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特尔菲法调查问卷(第一轮)

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出的对象为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授、讲师和部分有论文写作经验,正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应届文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毕业论文各环节都非常熟悉,对论文质量的评审也都有较为合理的标准,相信他们能够对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正在进行论文写作的大四学生正身体力行,相信有他们切身的体会,能给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很大的帮助。

1.第一轮调查问卷发出50份,回收50份,为可信赖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收回后,利用中位值和上下四分位数的汇总结果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在充分吸取被调查者意见的基础上,对第一轮咨询调查表中的部分指标进行了修正,并对某些指标作了增减变动:将“查找文献能力”改为“应用文献能力”,因为“应用文献能力”包括查找文献、在论文中正确使用文献等方面,更为全面;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删除,该指标更偏重于论文质量监控方面,属影响论文质量的外部因素,而本文中所设计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影响论文质量的内部因素,故不予采用该指标。在总结第一轮汇总结果的情况后,将第一轮的各指标中位值和上下四分位区间数值,及指标体系设计表中变动情况全部反映在第二轮调查问卷表(表2)中,并再次发出调查问卷。

2.第二轮调查问卷发出50份,收回50份,值得信赖。对第二轮汇总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将计算出的各指标中位值与上下四分位区间比较,发现四分位区间较小,且中位值的离散程度较低,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较高,鉴定结果具有较大的可信程度,无须再进行下一轮的咨询调查。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总分比重法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得出相关指标的简易权重,具体结果汇总情况见表3。

通过以上简易权重的计算可以看出,“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阐述论文内容表现”、“对论文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五个指标所占权重较大,在评价论文质量时要重点考查;“论文的规范性”及“外语应用能力”权重相对偏低,在论文质量评价方面不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其他指标权重较为接近,在评价论文质量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四、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现状

利用特尔菲法建立的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论文进行评定更具客观性和系统性。

由于时间仓促,该指标体系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还未考虑全面,有些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斟酌,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实际的论文评审过程中是否切实可行还有待验证。特尔菲法问卷调查只进行了两轮,这对最后指标的确定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在确定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的基础上仅使用总分比重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简易权重,此权重只能作为参考,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更为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完善该指标体系。

五、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作者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就如何提高论文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1.选题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内部因素之一,在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选题的简易权重占到了26.685%,选题包含的各二级指标也均占有较大的权重,选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

2.严格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审工作。 在对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外部因素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论文成绩评审不严格也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大制约因素。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论文评分标准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是论文成绩评定工作的重要基础。

3.加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通过对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学生写作功底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论文写作水平”这一指标所占权重较大,采用特尔菲法对这一指标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差异性也较小,可见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好坏与论文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训练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4.严格答辩程序。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在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答辩”虽只包含三个二级指标,但总体仍占有21.33%的权重,可见其对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答辩程序及成绩评定方法并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

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

[2]刘子龙.基于系统工程学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2004.

[3]汪柏林.采用德尔菲法评估金融不良资产时的收敛性检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1-02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围广大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组织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城市地理学作为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性、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矛盾及问题的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将城市地理学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力结合,既拓展了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课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了基础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城市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及课程特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条件;二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和城市分类的研究;三是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及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空间、市场空间及行为空间等研究;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不同于其它的教材建构在成熟的概念、原则及知识点上。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教材226~239页“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节,城镇密度、城市经济区等内容采用了许学强、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研究成果,每一种研究都涉及到数百个城市的数百种指标,尤其是顾朝林构建的“d系――d系――Rd链――城市经济区”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科技活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等。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深化的继续,是进行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所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及写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但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学生还是无从知晓。

三、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1.广泛阅读论文,拓展城市地理学知识面,深化对科技论文的理解

大学本科生习惯在图书馆翻阅参考书籍,不习惯查阅期刊论文,而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要求学生了解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人其事,了解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约翰・弗里德曼、彼得・霍尔,等等。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1]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2]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3]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4]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5]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6]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7]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8]讲解“中心地理论”时,提供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供学生参阅。[9]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共鸣,增加学习兴趣。如王青等“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0]张莉等“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计算了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及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论证了重庆CBD处于以低级职能为主的发展阶段。[11]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更清楚地懂得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2.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为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保障

城市地理学教材中所举研究涉及到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如教材118~122页“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所提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教材151~152页“城市职能及其分类”提到的多变量分析法、教材155~156页“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提到的多变量聚类分析及数据的标准化无量纲处理等,这些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方法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材里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分析统计方法是科研工作中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些统计分析的原理,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处理软件如通用的Excel、专业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还要列举一定的范例,如在讲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时,引用山东泰安城市发展地理条件综合评价的例子;在讲解“城市化水平预测”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学习。[12]如联合国使用的公式;周一星先生的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对数相关关系:y=40.62lgx-75.6;饶会林先生的工业劳动人口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y=a+bx;时间序列法预测城市化水平:yi=ati+b。通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3.实时作业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期末还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文。课程的成绩考核结合平时和期末论文的书写情况综合考虑。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要求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

[2]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

[3]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4]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61(8).

[5]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

[6]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

[7]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

[8]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7).

[9]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J].四川建筑,2010,30(1).

[10]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

[11]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108(4).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问题分析 对策

一、引言

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毕业论文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对学生而言,是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学术水平、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全面综合能力的重大展现,而毕业论文成绩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对学校而言,是对教学质量与培养效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严谨学风、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1]

二、现状

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论文质量低、抄袭现象普遍、学生态度消极、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对此,很多教师和专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建议[2][3][4][5][6][7][8][9]。

本文基于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工作,探讨和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就该学院实际情况而言,在论文写作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论文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

通过分析近五年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发现毕业论文的题目类型每次都是文学类占多数。2012届所占比例是36.11%,2013届是51.96%,2014届是52.08%,2015届是53.77%,2016届是42.45%。相对于如此大的比例,文学类论文写作所涉及和研究的对象总是一再重复,偏好于选择那些英美文学研究中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对历届论文题目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在2012届中,以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为写作主题的论文有三篇。在2013届中,以《瓦尔登湖》、《永别了,武器》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主题的各有两篇。2014届中有四篇论文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研究对象。2015届中研究《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和《动物庄园》的各有两篇。2016届中涉及《理智与情感》、《名利场》的论文各有两篇,以《喜福会》为主题的有三篇论文。在文学研究中,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并不少见,但是历届学生的论文研究视角高度重复,涉及《傲慢c偏见》的论文就是婚姻观,涉及《红字》、《简・爱》的就写女性主义,关于《苔丝》就是悲剧的原因,《追风筝的人》则是阿米尔的性格。相同的作品、雷同的主题、相似的研究方向都制约了写作的思路,难以创新。

(二)缺乏独立的见解。

历届学生论文中,除了少部分优秀和良好的论文之外,其他多数均是题目空洞,内容泛泛而谈,简单地堆砌材料,没有有效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虽然题目多含有“浅析”、“分析”等字眼,但实际论文只能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肤浅的说明,需要论述的地方言之无物,缺乏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支持。这样导致论文无论是分析还是总结,都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几乎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写作能力不足,论文质量低下。

英语专业因其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用英文写作,对于学院部分学生而言,完成一篇长达5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尽管在第六学期经过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但部分学生仍然缺乏学术型论文写作经验,在格式方面,对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不清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献引用不规范。一是参考文献数量不足,英文参考文献更少。二是文献引用生搬硬套,为了凑足字数盲目大段引用,缺少对文献材料的筛选、概括和提炼。三是对引用材料不按照论文写作规范进行正确标注。在内容方面,有的论文充斥着大量的语法错误,其中包括单词拼写错误,词性理解不清而将不同词性的词汇混用错用,词组搭配不当,时态使用混乱等。另外,部分学生将中文写作材料生硬地译成英语,或者用中式思维构建英语句子。一些学生把论文写成长篇作文,观点论述成了随感而发,分析问题则表达混乱,词不达意,同时口语化表达现象较为严重。在结构方面,部分论文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结构松散,难以表现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

(四)论文写作态度不端正。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查,是对其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一次极佳的实践与锻炼。部分学生却持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与能否顺利毕业之间关系不大,论文按时完成即可,质量只需要能够通过答辩就可以。甚至有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临时敷衍,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论文,然后“复制”加“粘贴”拼凑完成。有的则是利用翻译软件将拼接而成的中文论文转换为英文,认为只要交上论文自然就通过,不会影响到其毕业和学位授予。

三、问题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的原因,本文分为三个方面陈述:

(一)学生。

首先,英语专业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学生就业的压力较大。临近毕业,学生或者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因为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实习,提前上班,而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从选题开始就挑选难度较低、相关文献资料充足的题目。选题是否陈旧,有无创新自然不是关注的重点,能否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完成论文写作任务才是学生关心的。

其次,论文中暴露出来的大量语法、词法和句法错误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英语读、写、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最后,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开设之间的重要关系,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尽管该课程针对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撰写文献综述、论文等重要步骤和方法开展了理论知识教学,并进行了辅实践练习,但在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除了少量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外,不少学生暴露出缺乏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学术训练,导致论文写作思路混乱、论述空泛、观点模糊、重点不清楚、论证说服力不强、格式不规范等现象。

(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因为在进行指导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包括选题、审核、开题、修改、抽检、答辩等诸多环节的论文指导流程,尤其在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之下,难免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工作,导致指导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三)毕业论文大纲。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和作用的规定使其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10]。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除了部分专业知识较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撰写对自身学术能力的提高作用,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论文写作,更多学生关注的是能否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应对将来谋生的工作。偏重于专业理论、学术性强的毕业论文自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促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急需的工作中”[10]。

四、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应该是对学生知识面、知识深度、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等的全面考核,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目前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需要进行多样化变革,从偏重于学术和理论能力转向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兼顾。在形式上鼓励学生利用论文、文献和作品翻译、调查报告、作品创作、设计和制作等多种方式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多样化的形式、多种途径的方法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使得学生得以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充分展现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知识课程。该体系强调通过大量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活动培养专业技能,灌输专业知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体系不仅没能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而且忽略了发展学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面对符合其特色、满足其现实需求的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充分运用娴熟的英语技能和知识在相关领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真正的创新。

(三)指导教师的转变。

为了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导教师应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经验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研究兴趣,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在设计、制作和写作工作中充分激发其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强化创新的意识。

五、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在英语本科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当前此项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简单地将其取消是不可取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毕业生的学业考核方式,而是一项涉及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全流程的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不仅仅局限于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答辩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节,而是牵涉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

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彻底改变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现状,真正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6).

[3]颜静兰,倪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J].外国语言文学,2005(4).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5]盛国强,周永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4).

[6]唐丽娜.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

[7]郭庆,黄运亭.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8]朱艳敏.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9]贾军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营销实践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