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时间:2023-03-19 08:25:25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1篇

中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语文学习方面,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从中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起初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中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也许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怎样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方法很重要。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狠抓基础不放松

万丈高楼必须有扎实可靠的根基才能平地而起,学习也一样,打好基础很重要。

小学一、二年级是小学的第一学段,语文学习重点在字词,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并通过方法积累,如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升入三、四年级以后,语文学习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远远高于低年级,学习要求跨上了一个台阶。三、四年级学生考核内容更多是以段落为主,除了考查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情况以外,还要考查学生读懂词句的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打好字词理解、辨析基础,就变得尤为重要,三、四年级也不能放松。

二、立根原在阅读中

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更深层次地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让学生喜欢阅读,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写作的源头。阅读可以巩固字词的学习,加深句段的理解;阅读可以令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可令人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不管是要巩固语文基础,还是想要出口成章、下笔如神,都必须深深扎根于阅读的土壤中,立根阅读才能更好地汲取写作营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积累摘抄,如此,当学生自己写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三、日记随笔勤练习

语文学习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三、四年级的孩子不求多,不求快,但求写作时能“我手写我心”,那么日积月累,用词准确、描写细致,自然水到渠成。然而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这就需要平时通过写日记、随笔的方式来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要留心观察,乐于动笔。在日记、随笔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日记、随笔的素材,如对身边人物进行描写,就从观察动作、模拟对话场景、神态等各个方面来写;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记录学校的活动;关注感兴趣的东西……细心观察,勤加练习,长此以往,身边不起眼的事情也会在笔下变得惟妙惟肖!

其次,常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小孩子总是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家长、朋友交流看法;也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四、书写态度长鸣钟

学生一开始写字时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工工整整,但随着三、四年级识字量的增加,独体字过渡到合体字,作业量的加大,以及钢笔的使用,学生的书写越来越差,对待写字的态度也越来越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让学生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这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写好字,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比如把头埋得很低,或身体歪斜,就会使他们的眼睛近视,脊椎歪曲,躯体的形态歪斜,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很多学生已在没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养成一些坏习惯。如写字时歪着头,身子靠着桌子,手指紧握笔尖等等。因此,要时刻注意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2篇

一、编织经纬,丰富习作命题库

“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行苏教版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每学期有七次到八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习作教材为“经”,进行横向的命题库设计;同时,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将习作的先后做纵向的调整,这样就成为习作序列的“纬”。从多角度设置命题,丰富、充实“库存”,方便教师在习作命题、习作话题的引领下展开“前作文”的备课与思考。如:国标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作文安排的是《春游建议书》,时值开学不久,刚是早春,孩子们棉衣还裹在身上,春色、春景怎能描摹?一般来说,学校要到三月底、四月初才会安排春游。学生没有这个现实的需要去积极地设想和建议。因此,我们就对现有的习作教材进行了大胆地修订(见下表)。

四年级(下)习作教学序列的修订

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修订过的习作序列,不仅达成了教材的目标要求,还丰富了命题的角度与方式。同样是关于“话题讨论”的习作,笔者将题目命名为《元芳,你怎么看?》一下子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启发他们都来做元芳,参与老师公开的意见征询和讨论,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收集“素材元”,贴近儿童年段特点

所谓“素材元”,是套用当下“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而言的。习作“素材元”的“元”:一是指“元件”,儿童每天积累生活当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二是指“元始”,“也就是开始的意思,即从无到有、从有到小、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儿童每天积累的小练笔、小短文是随性的记录与书写,为日后的习作提供素材。笔者在小学低中高年级采用不同的“素材元”收集方式,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动笔机会。低年级是倡导写“每日一句”,中年级改为写“三句话日记”,高年级则写“我的日记、小组循环日记、周周记”等。

以四年级下学期为例,笔者从三方面为学生链接“素材元”,建构素材库:

1.课文延伸类“素材元”

《走,我们去植树》:介绍一种常见的树木,柳树、香樟树、广玉兰、棕榈、悬铃木、桂花树等任选一种;

《第一朵杏花》:延伸写《特写一朵桃花》,或者《校园里的垂丝海棠》;

《春日偶成》:仿写诗歌《春游偶成》;

《苹果里的五角星》:延伸观察《形形的水果》,或者《水果大变身》;

《人类的“老师”》:仿写课文片段,介绍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其他事例,并举行交流会;

《三顾茅庐》:用上“来到……,只见……”的句式,仿写隆中优美景色的片段。介绍校园一景,《春到蘑菇亭》《天真池畔绿意浓》等;

《燕子》《鸟语》: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练习5》:抓住事物特点,创作谜语,开展猜谜会等。

2.观察、白描类“素材元”

清明时节,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以《清明节踏青忙》为题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笔者带领学生开辟了苗圃,种植了黄瓜、南瓜、鸡毛菜等,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学生们写了一系列的观察日记;

每年,我们班的孩子都要为养蚕忙碌,写养蚕日记,早已成为了习惯,喜忧哀乐急,五“味”俱全。

3.想象、情景类“素材元”

三八妇女节,《给妈妈的节日惊喜》;

《向你介绍我喜爱的书》、《我的双面同桌》;

收看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上天,写《我所知道的宇宙飞船》;

《天鹅的故事》:在生活中,或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拔,拔,拔——拔河比赛》《千手观音是如何练就的》等;

《沙漠中的绿洲》: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带学生参观“无锡城市摄影展”,选取其中某一幅,以“无锡风光”写一段话。

正如刘晓东教授所言:“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儿童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我们的习作教学理应基于儿童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儿童,满足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拓展空间,步入生活习作之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最终形成习作与阅读,习作与综合课程,习作与自我,习作与伙伴,习作与父母……习作与儿童生活的全面融合。

孩子们在低年级时,我养成了每天带领孩子们观察的习惯。或赏校园中的茶梅青松,看看它们在四季轮回中的细微变化,细数花瓣、松针;或养几条蚕宝宝,悉心照料,比照课文所说的四次蚕眠、蜕皮,吐丝结茧,亲眼看到蚕宝宝辛劳的一生;或开个水果派对,让孩子们发现水果的穿着打扮,细细品尝平日里未曾发现的香甜。有了这样细致的、调动感官各觉的素材积累,孩子们就渐渐掌握了观察的技巧,心思逐渐细腻,为写话和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中年级时,笔者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苗圃,带领孩子们种植。养花种菜,培植护绿,孩子们分工合作,动手、动脑,劳心劳力,每个小组每天轮流循环写种植日记。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安排了两次“话题讨论”类的习作,笔者就让学生围绕“小学生上网利多还是弊多”进行辩论;2008年国家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请学生交流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每年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引起了世界人民空前的关注,在这关注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该怎样做?让学生围绕话题搜集资料,开展“世界气候大会模拟演讲”。中年级的孩子要写好议论类的文章,教师必须为他们搜集具有价值的议题,先有话可说,言之有理,头头是道,再下笔成文是写好议论类文章的关键所在。

高年级,我倡导每个孩子建博客,每天更新,哪怕是只言片语,每天累积。然后,鼓励孩子们相互之间进行评论,提出修改意见。

儿童习作是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种具有情感性的创造活动,它是反映儿童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习作教学应当凸现以人为本,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顺应儿童自我成就的动机与需要。

语文教师是习作资源的开发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树立起自主开发、主动建构教学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架构能力,为儿童的母语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3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是提高其写作能力和发展智力关键的一步。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怕写日记,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无话可写,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有话但不知道该怎么写。针对以上情况,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生活中积累素材。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有了写作素材,才能写好日记;只有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学生才不会怕写日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玩游戏、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赛、爬山、放牛、赶鸭、捉鱼等,如果教师能适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充满童趣的事记录下来,那么学生的日记也就有了素材。因此,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教师要鼓励他们把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记下来,不必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想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格式,放开胆子写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常不笨。”只要坚持写,常练笔,就会渐渐地下笔如有神。当学生对观察产生了兴趣时,能够把观察到的写进日记之后,再要求他们在观察中做到准确、细致、透彻,日记才能写得真实生动、具体。例如,一位学生在写《卷笔刀》时是这样写的:“我有一个漂亮的卷笔刀,它是心形的,表面是浅绿色,两侧都有一只蓝猫在吹泡泡。卷笔刀的正面有一个小孔,那是放铅笔的地方,只要放入铅笔,转动后面的摇把,就可以削铅笔了。小孔下面是盛铅和木屑的盒子,卷笔刀一削完了,铅和木屑就在里面了。如果铅和木屑盛满了,拉出来倒了,就可以了。”小作者在写自己的卷笔刀时观察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生动,而且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所以写得具体、深刻。可见,学生在写日记时是用心去观察的。学生有了写日记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就有可写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把写日记当作苦差。除此之外,欣赏、评论也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写日记,教师对于学生的日记都要进行批改,并每周进行赏析,先挑选有普遍性优点的日记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题材选得好的,词语运用恰当的,或者某位差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学生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到的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学生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

二、重视阅读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历来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提高阅读量,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许多著名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都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能力,一定的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名著,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范例,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范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以及名言警句,还要让学生就某一句话进行仿写,并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领悟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阅读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写日记的动机。例如,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启蒙》,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写写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我又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以此来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外看了书,就让学生把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感受写下来。

三、因级施教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指导写日记的措施应当各异,一是在记日记的数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记日记便可;三、四年级学生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两篇;五、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并且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因为小学各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要一点,开始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修饰语句;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记一篇日记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六年级学生还要运用各种形容词,各种说明方法,以及修辞手法。这样,学生的日记就能由低年级向高年级不断地发展,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就逐步地形成了。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观察能力;随文练笔;微型日记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的“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讲方法的“审视”。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马看花”,层层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他们的观察能力有限。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习作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姿态、结构、变化、声音等方面,指导学生去仔细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具体写下来。根据学科整合思想,整合科学课的观察内容,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内外的学习与生活,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布置了观察蜗牛、蚂蚁、凤仙花,校园的雪松、广玉兰,回家种豆芽、种蒜苗、种水仙花,观察家养的小动物等一系列观察主题的习作任务。在习作实践中发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的作文就会言之有物,觉得有东西可写,好多同学的观察日记都达到七八百字。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变观察为习作的“源头活水”,使学生能写出形象生动的好文章。

二、高举随文练笔的旗帜

叶圣陶老先生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新课改以来,对读写结合又有了新的观点:强调阅读教学要文意兼得,依文得意、据意识言、学会表达。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前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从写作心理的角度提出,模仿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中介是必不可少的。中央教科所郭林同志在《探索小学作文教学规律性问题》一文中,也主张“从模仿到创作”,认为给学生以范文,让他们模仿,对帮助学生写好文章,逐渐提高作文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特别重视随文练笔点的设计与训练,并小结了以下的练笔方法:(1)练在文本空白处,练在对比深化处,练在典型语言处,练在拓展延伸处。(2)精彩句段练仿段,典型例文练仿篇,推陈出新练改写,顺水推舟练续写。

三、倡导“微型日记”的形式

当快餐式的阅读生活,功利化的写作指导搭上了小学生“习作”这条船时,我们看到了文笔的华美、立意的深邃,但却失去了习作教学中最重要的“真我”。习作应是抒真情、思无邪的,还原学生的真实、真知、真性、真见,作文教学才能是“彼岸花”,即使不能摘取,也必会存活于心。

日记在促进学生的习作情感方面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了条件。因为日记注重的是写“放胆文”,不刻意强调、规范写作上的技巧,只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手写我口”。

可以说,命题作文是“要我写”,是无材料可写而硬挤,只能是搜肠刮肚,东拼西;日记是“我要写”,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因而情文并茂的佳作不断涌现。实际上,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感受的一种分析思考过程、综合提高过程。因此,长时间地写日记,既培养了学生认识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又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为命题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与题材,最终解决作文题材虚假空泛的问题。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做一件事情不难,但每天要做这件事情却很难。再加上中段学生课余要完成好几门功课的作业,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因此,坚持让学生每天写日记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日记简单化――微型日记,就像电脑时代的名词“微博”那样,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习作方式。

我的学生正处于三、四年级的中段学习,这两年的实践证实,积极倡导微日记的习作形式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的一条好途径。

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它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文学语言的理解,超越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词义层次,进入了欣赏的领域。这就要求读者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对文学语言的识别、接受、赏析能在较高层次上进行,领略其优美隽永的妙处。

总而言之,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对习作充满了期待。通过合适的途径,给予正确的习作引导,会为他们今后的习作练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5篇

一、注重生活观察,加强主题日记有效写作

主题日记的写作,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多注意对生活的观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当教师确定一个日记写作的主题之后,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学会将发生的一些事情与日记主题联系起来,这就解决了学生“不知道日记应当记什么”的难题。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文之后,就可以将观察自己种植的一株爬山虎为主题,让同学们将每天观察到的变化,如种子的发芽、长出嫩叶到长大开花,都可以写成日记。当然并非都是爬山虎,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通过这种主题日记的方式,使同学们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出写作主题日记的兴趣。

二、积累优秀词句,提升写作有效性

1.当教师确定了写作主题,学生养成对生活观察的习惯之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增加对优秀词句的积累

因为学生还需要通过生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教学实践不难发现,积累优秀词句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积累好词、好句。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阅读所学习的语文课本,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这些读物中吸收养分。

2.主题日记的写作,要想提高有效性,还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学生具有了语感,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掌握文章的条理结构,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主题日记的写作中,学生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节课程之后,笔者布置了写作“巨人的花园后续”的主题日记,很多学生由于掌握了极为丰富的词汇语句,写作的主题日记都非常棒。一位同学写道:“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繁密的小草长出来了,夏天到处绿树成阴,秋天树叶黄了,冬天到处白雪皑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巨人老了,他只能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看小朋友玩,巨人想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天小朋友来找巨人玩,发现巨人睡在那,他们爬到巨人身上,他们大声地在巨人的耳朵上叫,巨人说我要死了,以后这个花园将属于你们了。巨人说完永远闭上了眼睛,孩子们哭着说,我们会永远保护好这个美丽的花园的。”从这篇日记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优秀词句,写得非常生动。

三、增加交流,提高主题日记写作有效性

语文教师在日记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度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当同学们完成教师布置的主题日记后,教师在评改之前先让同学们到讲台上面读一下自己的日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吸收对方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一些优美的句子,一个恰当准确的用词,都值得学习借鉴。语文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评价,指出日记写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多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热爱主题日记的写作,通过交流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写作的有效性。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6篇

一、明确“自由表达”的教学目标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教者对于习作教学的目标要心中有数。小学在一、二年级,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两段话,为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在三、四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是“围绕一个主题写几段意思通顺连贯的话,同时所写的话要能体现一定的中心思想。”到了五、六年级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在习作中“自由表达”的方法

1.依托生活,寻找素材。平时,不少孩子可谓是“谈文色变”,主要是他们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其实,生活就是写作的第一源泉。你让孩子写亲身经历过的事,他会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片,可见,生活素材服务于习作。

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班上不少学生忙着给自己的妈妈准备礼物。我便顺势要求学生送给妈妈的卡片必须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二天的习作课上,我抓住这一写作素材,让学生以《我给妈妈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很高,习作质量也比较高。

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的事情,把自己动手的经历作为写作的题材。所以,学生在作文时也就不会再感到空洞,而是觉得有写不完的话。

2.阅读积累,汲取营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事实证明,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写起作文来也是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求学生读作文书,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报刊。例如,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既可以从中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世界的奇妙乐趣,又间接认识生活。通过读书,让学生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一些新鲜事物,让学生体验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通过多读科普性的书籍,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也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记日记,积累素材。写日记是积累

习作素材的最佳方式,也是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日积月累,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而且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为习作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一时不知道写什么好,或是没东西可写时,便可以翻开自己的日记,寻找相关的一些素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作文思路,将所要写的内容娓娓道来。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何愁无材料可写,无事情可叙呢?

三、教师灵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让游戏占据孩子心灵,激发表达欲望。游戏可谓是小学生的最爱。在习作课中,可穿插安排与习作相关的游戏,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写,在写中再现玩趣,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例如,在一节学习描写场面的习作课上,我不是给学生直接讲解如何去写,而是在课前我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鸡蛋包装好。上课时,让孩子从教学楼三楼往下抛鸡蛋,并叮嘱注意观察整个比赛的场面,还要比出今天观察最细致的鸡蛋主人。游戏时,不少学生不但玩得起劲,观察得也很投入;不只是盯着自己的鸡蛋看,还注意观察其他同学鸡蛋落下去的情况,观察各自的表情。游戏结束后,我以“疯狂的鸡蛋”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可想而知,孩子们的习作写得是前所未有的好,不但用词准确,而且描写细致,写得情真意切。学生对游戏特别的感兴趣,也正是利用这种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

2.方法引领,让学生轻松地自由表达。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外,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材料的选择,要想办法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原本储藏在大脑中的一些表象记忆转变成写作素材。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构思的指导、起草环节的指导等,如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哪些环节要具体写,充分写;哪些环节不要详写,要略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地学会写作。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通过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有东西可写,让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7篇

一、提前阅读积累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童话”“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成长的故事”“奇思妙想”等。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三大一细”,也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细心观察、大胆联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再加上细心观察生活,写作时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才能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花。

紧接着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在预备周和第一周重点阅读描写“景观或景物”的文章;第二周和第三周重点阅读各类“观察日记”;第四和第五周重点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第六和第七周重点阅读描写“动物”的范文;第八和第九周重点阅读“记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习作;第十和十一周则重点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的记叙文;第十二和十三周就重点阅读描写“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第十四至第二十周,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如果学生能多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我坚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提前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前积累语言素材,学生就能克服“没什么可写,语言贫乏”的通病,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二、坚持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前导和基础。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先出现口头语言,然后产生记录它的符号――文字,最后才形成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最先学习的也是口头语言。两岁左右,儿童已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字词,学习书面语言。

我认为“说”和“写”不应当脱节,而应该交错进行、互相渗透、紧密结合。“说”和“写”的训练应当一直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三、适时化整为零

时下的作文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完每组课文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后,即进行“布置任务”式的作文教学。其基本套路就是,一明确写什么,二明确怎么写,三明确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

要破解学生“畏惧作文”这个难题,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提前谋划,在讲读课文读写结合的练习中,让学生在读写小练笔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完成单元习作。

比如,为了完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观察日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第一单元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即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叶子,仿照第八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叶子;接着,在教学第二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则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仿照第二自然段抓住颜色变化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适时把单元习作的任务分解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习中去完成,不但学生学得轻松、压力骤减,而且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

四、学会构思提纲

学生步入中年级,知识较为丰富,见闻较为广博,为什么仍有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不知从何下手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构思,不知怎样把自己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板书时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了“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思维导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

通过板书,让学生懂得“圆圈图”可用于联想,“气泡图”可用于描述,“双气泡图”可用于对比,“树形图”可用于分类,“括号图”可用于拆分,“流程图”可表示程序,“复流程图”可表示因果关系,“桥形图”可用于类比。

通过实践学生就会明白,写作文时,只要恰当使用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写出的作文会言而有序、言之有物,更加具体、生动。

参考文献:

[1]王家伦,蒋淼.让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后记”[J].语文月刊,2014(6).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表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我回忆起在我所任教的闽侯祥谦中心小学三(1)班组织51名同学轮流写日记,共同记录校园生活。孩子们不亦乐乎,个个爱写!一年过去,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热情高涨,随着天天写、天天读、天天评,每一个同学的日记都“长”了,习作水平也高了。这一年,我收获了一本厚厚的全班同学的亲笔签名漂流日记本。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也可以在一附小的四年级学生中开展记“班级漂流日记”的活动。

二、记“班级漂流日记”的实践

1.从优等生开始记“班级漂流日记”

记“班级漂流日记”的初期,我先让优等生轮流写,提供日记范文样式!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继续写的每一个同学谁都想超越优等生!因为“班级漂流日记本”就像一个歌台、舞台或者竞技场,当你写日记的时候就像去歌唱、表演、献技,这些都让学生感到兴奋。

于是,我邀请四年(6)班全体同学民主推荐心目中的第一优等生、第二优等生,再决定谁有资格书写今天的班级日记……而后才开始按班级座号正式“漂流”。

孩子们推荐的第一个优等生是周义杰同学,他用236个汉字洋洋洒洒地记录了当天科学课上一次有趣的实验,书写工整,语言生动有趣。我欣喜万分,盖上“小作家”“棒极了”的印章,并在展台展示,让他朗读日记,并赞扬周义杰能从6节课中单单选择科学课来写,看来他是一个爱思考爱科学的小作家!

2.课前5分钟坚持展示日记和点评日记

歌手那英在她的成名曲《雾里看花》中曾经深情演绎:“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在茫茫文字中,一眼相中“我手写我心”的构思精巧的日记,这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写日记。

当孩子们敞开心扉、流露真情,在“班级漂流日记本”上倾诉烦恼的时候,就像是跟知心朋友讲悄悄话,卸下烦恼,身心轻松!

3.加强“班级漂流日记”的内容的选择与写法的指导

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书院的门前,悬挂着明朝学者顾宪成的一副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这幅楹联告诉我们,日记的素材包罗万象。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以第一人称来写,是将一天中所见所闻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从中选择有意义的记录。日记的四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日记的特点是灵活多样,结构自由,可以写人物、事件,也可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小学阶段,二年级的孩子们就通过人教版语文第三册24课《日记两则》,学会了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24课《日记两则》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应该说,到了四年级,学生们早已经掌握了日记的格式,但是如何选材、如何表达?迫在眉睫!因此,在指导的时候要强化写日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文字描述做到具体生动。

在读写结合方面,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穿插指导。如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就要求当天的同学负责写日记的时候,模仿运用总、分、总的方法写写。

4.注意引导学生自能、互相修改“班级漂流日记”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日记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在课前5分钟坚持展示日记和点评日记

的同时,我坚持这样一个思想:边展示边修改,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错别字、修改标点、修改病句……每天坚持不懈!

三、开展班级漂流日记本《石榴班史记》的成效

1.珍藏故事的习作素材库

班级日记是一种积累素材的过程,每一个同学的观察角度也不同,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如同“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从而不怕作文时无从下笔、言之无物,同时养成用心把事记下来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以全面地掌握班级、家庭等各种信息。老师不可能全天候与班级、学生实现零距离,但班级日记可以帮你发现班级里各种关于人和事的信息,有欣喜的、有沮丧的,甚至是愤怒的……

2.记录成长的习作展示台

“连续反复的活动,可以叩开孩子天赋的大门!”(蒙台梭利)

日积月累的功夫是伟大到令人敬畏的!天天写、天天看、天天评,老师、家长、学生都是班级日记本忠实的读者。班级日记,记录着班级学生习作水平的成长史,更连接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心灵。

通过一年的实践,对比上、下学期的两本班级日记本,学生的字迹、写作能力、写作态度一一展示,可以说孩子们的个子长高了,同时日记的字数也长了!

3.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站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的语文教师,我发现作文其实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作文要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就是要纸上练兵、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作文在修改中“长大”……这些作文的规律需要老师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学生的作品,并从实践中沉淀理论,从实践中反思理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养成勤动笔、勤思考的好习惯!并在日常教学中将勤动笔、勤思考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我都持之以恒地进行5分钟渗透式的习作点评和习作方法指导,或情真意切,或妙趣横生,或见解独特,都是缘于日记给了老师和学生新鲜的空气、广袤的空间。批阅时,老师留下批语,重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是师长,似朋友。

我积极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感情真挚,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消除日记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我手写我心”。最要紧的是让学生敢写,写心里话。强调这一点,在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和空话大话连篇的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我积极推行将日记读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写日记的快乐,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题材和表达。

4.每月评选“小作家”的加油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写作潜能 激发 张扬 学生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倘若无心,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尽管每天所见所闻甚多,也会如过眼云烟。作文教学更不能离开生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习作资源,我们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习作,建立一个作文教学的开放系统。

二、积累好词佳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不仅要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还必须开辟广阔的阅读天地。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记成诵。另外,我还经常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并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适量的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兴趣,不仅促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大大增强其写作能力。

三、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积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提高习作能力,仅靠两周一次的习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做摘抄。摘抄文章中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其次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的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三年级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四年级侧重记录一天中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景、状物,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捕捉自己的体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如实记录下来,以扩展、丰富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联句成篇能力都会有明显提高,为各年级学生写好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写作的激情

习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可能不合情不合理,却符合事实,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任意修改。对于习作中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氛,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问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评语使用商讨性的语气,既指出不当之处,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学生接受。作文题目命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题目要让学生感兴趣,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可表,有倾吐的。

五、在合作互改交流中共同提升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给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从而激发创新潜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六、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习作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贴切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巧用眉批,例如,“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这个结尾很耐人寻味!”通过肯定性的评语、习作课上的范读、推荐发表等,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对于题材较好的习作,教师写上“选材典型集中,真实可信,构思新颖别致,叙述清楚,富有条理,中心明确,感人至深,实属好习作,值得一读。”这样的评语,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优秀作文可在习作课上进行范读,或推荐给报刊,争取发表机会;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四年级作文是学生的难点,要让学生能从没写过篇章作文到写得好是需要老师引领的,在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收效颇高,写出来与各位老师探讨。

一、要求学生写日记

让他们记录下一天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有意义的事,如果没有,就是写写自己今天上课的收获也好,再不然,写写自己看的电视也行,让他们每天都写一篇日记,只要有写的,就为作文开了一个头,也促使他们认真观察生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开始不管学生写得好不好,写了就行,日记一周交一次,老师要批改要表扬写得好的,书写规范日记内容丰富的,内容上我要求他们首先写自己的看听感,然后可以写读后感或者摘抄你看了作文书或许其他书以后的有趣的有感的东西。天长日久,孩子就有了写作的素材。

二、要求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每天二十--四十分钟,教科书或者作文书1--2篇,我认为作文最开始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课文,模仿作文书等,有些感悟是孩子们有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把它写下来,遇到有相同感悟的地方,我就告诉他们你要记下了,这个你也可以写,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孩子作文水平的高低,见得多了,他一定是有话可说,如果手里作文书都没有几本,参照标准都没有,怎么写,在班上建立小型图书室,每个学生捐出自己的书供大家阅读,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给他们阅读,当然最主要的是在家里阅读,学校只是一种氛围的培养,在作文课上或者自习课上请学生推荐优秀作文上台朗读,有一届学生我甚至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读五分钟作文,这样的基本动作,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作文之初要引

在作文课上,我首先把我们要写的说一说,或者举出很多实例供学生参考,状物的作文我就拿出这个东西供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帮他们拟好提纲,每一段写哪个方面的内容,详写哪段,略写哪段都交代清楚,让他们先依葫芦画瓢,这个“瓢”要是画得好,说明学生的起码的写作规矩懂了,以后再有自己的发挥,如写一种植物,我就让他们写自己看到过的,先仔细观察,远看怎样,近看怎样,花叶茎根果实又怎样,春夏秋冬怎样,然后详写近看到的,再看看范文,比如写榕树,我就让他们先看看《鸟的天堂》写榕树那段怎么写的,我们学校的榕树有什么不同,然后写出自己观察后的作文。另外,在讲课文的时候,遇到结构比较清晰的作文还可以仿写,比如《火烧云》这篇文章虽然是自读课文,可是我觉得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看见过啊,于是我先请学生说,然后让他们仿写,课文说看到了狮子,我可以看到其他,课文说像马,我看到的火烧云像牛,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一写,学生觉得很轻松,原来作文就是这样啊,降低他们的畏惧感,写人写事都这样引导,让他们最初都要围绕中心写,不要写与文章无关的东西,这个最初学生是做不到的,作文课上念几篇跑题的文章,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可笑,笑之余,他们就会明白,原来围绕中心写才是最重要的。

四、写好作文,进行修改

有人说作文只写一次,我认为小学生作文,特别是中段作文可以写二次或者三次,作文贵在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可以几种方法并用,首先由学生改,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要求,比如先看层次结构,看看分段合理不,看看句子通顺不,标点合理不,有没有错别字,深入一点再看看有没有与中心、标题不相符合的句子等,学生相互交换,看看别人的文章存在下面这些问题没有,帮助先改一改,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具备改以上内容的缺陷的能力了,而且能从别人的文章中汲取经验,这样初步改一改,再写再交上来老师看,这次交上来的作文就顺眼多了,至少没有或少了很多低级错误,避免造成老师的负担。

五、对于学生写的好的作文,进行鼓励

低段的孩子写作文,自己写得怎么样根本不清楚,适时的鼓励很重要,作文批改之后,对于好的作文或片段,拿到班上念出来大家借鉴或品读,对学生是很大的鼓舞,经常如此,不仅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加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久之,怎样的作文是好的,怎样作文才是对的,学生就清楚多了。

上一篇: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下一篇:我的童年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