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3 07:58:52

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183-01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音乐教学的侧重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在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一、开动脑筋创编游戏,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在教学中,学生对识谱总感到枯燥无味,难学难记。为了改变这些状况,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1《音乐树》: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教师弹奏,让学生仔细听,然后在“树上”找到取下后并唱出卡片上的音符或乐谱;游戏2《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带奏。如;小猫3、小狗11、小鸡777、小鸭6666、公鸡5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家,请他进家门。通过这些游戏,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易懂易记,让学生对简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学生唱歌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歌,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唱好一首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但怎样才能唱好一首歌呢?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如果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从而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如:我在教唱一年级的歌曲《火车开啦》时,由于歌词简单,旋律也简单,所以只教两遍学生就会唱了,但是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问:“同学们,你见过、坐过火车吗?能说一下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现在就坐着火车到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听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们心情又怎样呢?”这时,课堂气氛更活妖了,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中。这时我又问:“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北京看看吧!好吗?”于是我又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寞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的摇晃着小脑筋,甜甜的笑着;有的同桌兴奋的交流着感情;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的拍着手;还有的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等等,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律动或表演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教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律动即兴表演。2、找出跳得好的学生表演给大家看。3、总结出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4、个别检查。在表演时,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学生。这样,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自制乐器伴奏,提高学习音乐兴趣

教学生唱好一首歌,就必须要培养学生有很强的节奏感。由于条件所限,教学中各种打击乐器不能达到人手二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自制打击乐器:

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袋人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作串钤;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锤;用铅笔敲文具盒当小鼓等。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如我在教唱《过新年》时,让全班学生分成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擦,第三组唱歌;第四组即兴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2篇

一、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需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卢梭也曾指出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产生快乐情绪。例如,小学一年级教材《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刚从幼儿园或学前班来到小学的儿童,没有很强的学唱歌曲的求知需要,而有很强的听故事方面的求知需要。教师如果单单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自然不能满足其需要而引发快乐情绪。我在上这节课时,把准备好的一面国旗拿出来,问:“同学们看看这面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有些什么东西?”一名学生回答:“红色。”另一名学生说:“还有五角星呢!”教师说:“对极了,但你们知不知道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里面啊有个非常精彩的小故事呢!”学生们顿时被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看小国旗,又看看老师,都盼望着马上知道这故事到底讲什么,一团疑问在他们心中希望解答。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开始讲故事。学生都高高兴兴地听着,引发了学习的快乐情绪。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使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在求知的兴趣中自动、自悟,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二、教学过程中收获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快乐情绪并不总是由求知需要的满足来激发的,有时候成功需要的满足也可以引发快乐情绪。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和需求。它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更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成功需要的满足。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加表扬、多加鼓励,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音乐是唯一要求当众表现的课程,在音乐课上,我们要培养学生有勇气、有自信、有表情地歌唱。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开展音乐小擂台活动。新课程中贯穿始终并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每节课利用前后2~3分钟,请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决定。可以是独唱、小组唱、独奏、歌表演、诗朗诵、讲述音乐小故事、生活小品等。学生们事先都做了准备,通过表演,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胆量、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开阔了视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在娱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童年

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需要本是人的天性,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儿童更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正如杜威所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

例如,一年级新教材歌曲《动物说话》,这是一首非常形象生动的歌曲,在学生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时,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边唱歌边表演,很快学生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教师加以引导:“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其他的动物?”同学们都踊跃地说着:“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并让学生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这样,学生在娱乐中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这一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及打击乐,让学生分组去敲一敲、找一找、听一听、辨一辨,去感受音的高低。然后运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音的高低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去感受、表现音的高低。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

四、真诚真情给学生以喜爱信任

著名教育家夏D尊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态度,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例如,在教师节那天,我特地在五年级安排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的学习。上课了,我把事前准备好的一支大红蜡烛放在讲台上,点燃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蜡烛,这时我说道:“同学们,你们瞧,红烛不惜把自己化成滴滴蜡油和缕缕青烟,却把光和热奉献给了人类,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按下了录音机的按钮,让学生初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们沉浸在敬师、爱师的气氛中。有个学生激动地说:“现在我更清楚了,有许多可敬可颂的老师,他们为培养我们,做了无私的奉献,老师们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红烛精神吗?”老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已深深地印入他们的脑海,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加伟大。

总之,音乐是一门富有情感的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始终贯彻“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习。教师播下种子,要勤于浇水施肥,使每粒种子都生根发芽,长成茂密的大树。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现状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的价值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但由于受到社会对整个音乐评价环境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功能取向突出表现出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因此,在目前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端正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便成为广大音乐教师必须深思和重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必要性再认识

1.是小学生德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道是:“一个人再坏,只要他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就坏不到哪。”可见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比比皆是。一直以来,音乐教学的道德教育功能为大家所重视,如在教授小学生学唱《卖报歌》时,便会让小学生在唱歌的同时了解解放前贫苦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在教授《茉莉花》时,可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学唱《歌唱祖国》等作品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有利于小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由此可见,新课标把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所在。小学音乐教学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优美的旋律、充满激情的演唱和富有形态美的表演,既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丰富其想象力,活跃其思想,又能鼓舞士气,展现出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小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属于“副课”的观念仍然存在

传统应试教学中,常常把音乐课归为“副课”一类,这是人们急功近利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然存在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音乐课常常被其他所谓的“主课”占用的情况,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多向语文、数学倾斜,许多学校很少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便会挫伤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很难发挥音乐在小学美育中的作用。

2.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如何教会学生顺利掌握书本中的内容知识,较少有知识的延展。这样一来,教师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于唱歌、简单的乐理等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简单的“教”“唱”方面,整个音乐课变得枯燥无味,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较大损害。新课程改革后,提高了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重视人的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小学生能力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培养,迫切需要将包括多媒体在内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农村地区小学音乐专业教师匮乏

以作者所在的河北省为例,由衡水学院马少帅教授对河北省232所小学中的235名教师的学历、教龄、专兼职等所做的一项调查统计后发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而且很多是刚毕业的学生,教龄在5年以下的音乐教师占到被调查的48%。其中音乐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只占到被调查教师的26%,专职音乐教师占到被调查的41%,“专业不专职,兼职不专业”等现象较为普遍。以上众多情况的存在,一方面对农村音乐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拉大了城乡之间音乐教学的差距,也违背了城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原则。

三、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建议

1.教学观念要更新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应当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把音乐教育作为关系到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育的重要手段,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对音乐教育科目重要性的认识。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观念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转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教学方式要多元化

小学音乐教育最忌讳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立体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多元化,在课堂上以提问讨论方式精心设计教案,调动课堂气氛;充分考虑小学生爱玩好动的个性,不妨将游戏穿插在音乐课的设计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教学中除了“唱”“听”之外,还应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歌舞表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参与表演的机会。在教学媒介上体现多元化,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幻灯片、音响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常识和基本技能。

3.树立正确的考核观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讲求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标准,因人而异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唱”“弹”“演”等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以此来充分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挖掘他们的潜能。在考核时要坚持以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考核结果能真实反映音乐教学课堂效果。

总之,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找寻快乐。丰富教学模式,利用多种艺术教学手段,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当然,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长期的研究和探讨,才能真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刘元平,《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甘肃教育》,2005

2.周莹,《新时期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

3.马少帅、刘立新,《河北农村小学音乐师资现状与改革研究》,《衡水学院学报》,2010

4.叶巧玲,《小学音乐教学考核方法的尝试与探索》,《教育探究》,2006

5.冯会,《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4篇

1.1教学内容专业性太强

通常为了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会在欣赏教学前为乐曲划分章节,对各章的曲式结构等进行讲解,以此加强小学生对歌曲结构的理解,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唱和欣赏歌曲。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音乐知识,但是也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障碍,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感受,片面强调了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给小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担。

1.2教学过多地以灌输为主

在现在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即以老师讲课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少相应的主动性,一味地采用教师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缺乏积极性,这样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师灌输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往往来自于老师,很少存在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悟,音乐欣赏变成了单调的填鸭式知识教学,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音乐。在课堂上教师习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音乐背景以及思想情感的介绍,学生对音乐缺乏自己和思考和体会,使得音乐欣赏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成为一种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1.3忽视了音乐教学的目的

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而部分教师过多地在课堂上讲授创作背景和人物故事上,使学生关注的重点成为音乐背后的故事而对音乐欣赏本身丧失了兴趣,这样削弱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目的,没有发挥音乐教学应有的作用。

2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2.1以时代背景感受音乐内涵

为了更好地把握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思想,必须先了解音乐创作的特有时代背景和地理背景。比如说一些抗战革命歌曲《松花江上》具有特定的时代历史意义;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唱祖国》等歌曲则是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造时期创作的,用来歌颂祖国和幸福生活。从歌曲创作的地域环境上,我国各地区的曲风节奏都有所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北方民歌粗犷豪放,江南蜀地民歌则轻盈婉转、细腻含蓄,西北民歌语言朴实、贴近生活、思想明练、手法多变,东北民歌则整体上接近自然、节奏鲜明、富于感染力。通过对各种地域和时代背景有了框架性的了解,就会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比如许多教材中都有的《游击队歌》,由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于抗日战争年代,讲述了游击队员与敌人顽强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必胜的革命信心。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历史情境再现,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2.2通过实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只有使学生亲自参加音乐实践,才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知,增强学生给你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有很多实践方式,包括演奏、歌唱以及音乐游戏等。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音乐教学可以抓住这一点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巨大魅力,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比如音乐教材中的《丰收歌》,其歌曲节奏明快动感,旋律优美自然,真实再现了劳动人民欢欣喜悦庆丰收的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跟着歌曲轻声哼唱,使学生感受音乐传达出的喜悦情感,然后通过歌唱、舞蹈等实践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本文来自于《学术论坛》杂志。《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2.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内涵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传递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然而通过歌词更能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如《我和我的祖国》歌词优美、结构工整、节奏舒缓、旋律雄壮,通过对歌词的分析可以使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深爱过热情。只有从歌词上领会和把握歌曲,才能理解音乐的深入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结语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和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转变教学方法,明确音乐欣赏教育的目的,善于分析和抓住教学素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就可以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教学的质量和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5篇

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课程的启蒙,而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比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产生对音乐的基本理解,进而得到美的启蒙。针对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推动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歌唱教学;兴趣引导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逐渐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获取与感知更多地来源于直观的感受,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意义远大于对抽象的知识的讲解。探究歌唱教学的实践策略,成为推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发展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处于感性认知多于理性思考,只有通过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自觉并且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其中。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魅力就在于通过音乐语言带给人们心灵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愉快的旋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富于感情,将自己的情感与热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等的主题曲作为导入,为歌曲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整体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自觉投入到音乐中。歌唱属于一种良好的感情抒发渠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歌曲内容转变的具体而形象,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进行教学步骤的规划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到音乐课程的系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为学生合理规划音乐学习的步骤。在最开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触一定的歌曲、旋律等,熟悉音乐,进而再教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在学习演唱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简单的熟悉乐谱、音节等,了解不同音节的特点。除了基础的教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奠定音乐基础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基础有一定判断。事实上,有些学生天生的音乐感较强,而有些学生天生的由于气息等原因会有一些五音不全的现象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发现并做出教学的调整。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以学定教,推动教学稳步发展。教师在选择歌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挑选适合小学生进行演唱的歌曲,相应的难度不应太高,避免过分追求声乐技巧,要尽可能的保护还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的嗓子。让学生在学习歌唱的同时,正常的度过变声期。

三、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在组织音乐课堂时,要考虑到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并且乐于尝试,但缺乏持续性。通过丰富的课堂表现形式组织课堂,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自觉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可以体现在多变的课堂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变化课堂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歌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变化,使学生不断获得新鲜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丰富课堂表现还可以借助于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内容与多彩的变化,可以使教师单纯的讲解变得声情并茂,也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创建情境。丰富的课堂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中得到展现,对于音乐的赏析,教师适当加入一些作者的轶闻趣事,使音乐课堂出现更多的人文性。这些都是丰富课堂组织形式的表现,具体的运用,则需要教师进行探索。

四、上好音乐赏析课

音乐课程由音乐赏析与歌唱两个方面共同组成,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这也是对音乐歌唱产生极好辅助的环节。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世界本身就存在着新鲜感,他们遇到事情不仅想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而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很难识别抽线的乐理知识,但是赏析课程中对于音乐作品作者、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赏析课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如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将一些传统的乐器介绍给学生,尽管这些介绍并不一定能够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却能在学生的心中埋下探寻的种子、埋下美的感受能力等,这是单纯的歌唱所不能提供的。在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演唱,也能为学生造成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的暗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投入到歌唱的学习中。

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有着良好的声音或是乐感的优势,而有些学生则天生的存在五音不全的问题,这些先天的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儿童而言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的深入程度却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发生改变的。毕竟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还不清晰,对于自身的优势可能并不能及时发展,而对于自身的缺点也不是十分清楚。如果此时教师针对音乐有缺陷的学生进行指责或者批评,就会是他们对于音乐逐渐失去信心与兴趣,甚至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以鼓励为主推动教学。首先,教师要对音乐感强,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并且能够自信的投入其中;对于音乐感不强的学生,教师要从与之交流中发现问题,如果是因为气息等因素造成的,教师可以尝试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调整,如果是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如一些学生天生肺活量不足,在短期内不易调节,或者身体素质弱,难以展开调整,教师可以选择弱化,而是鼓励学生大胆的歌唱。整体而言,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唱比学更重要。

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需要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且深入地发掘学的创造能力。在实际歌唱教学中,音乐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歌唱方式来唱歌,让学生理解不同歌唱方式下的情感表达和效果,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在讲解《美丽的夏牧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情境: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才学习关于美丽的草原的内容,大家都说一下,关于草原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教师可以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让学生思考印象中的草原,并且描述自己心中美丽的草原。对于去过、内蒙古或者新疆的同学,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讲关于草原的故事。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分组讨论歌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具备的感情,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合唱、独唱、朗诵配合演唱等方式来表现这个歌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获得有趣的学习体验,锻炼自身的创造能力。

七、结论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是领导者、引路人,通过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实践,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及快乐,这是音乐歌唱教学的意义所在。

作者:张珊珊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

参考文献:

[1]实用音乐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235.

[2]陈位萍.浅析新时期小学歌唱教学“三步曲”[J].音乐时空,2015,(07):48-49.

[3]中学音乐教学天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5.

[4]赵桂荣,王照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祖国,2016,(21):64-65.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82-001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大多是老师教学生唱歌,以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来评价教学效果。但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认识到,小学音乐课应将音乐欣赏作为教学的重点。

首先,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这就决定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听觉的重要性。

其次,从思维方式看,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不够稳定,对音乐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但从意志上看,他们的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如果要学习较难的音乐技法,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愿意学习音乐。

再次,人们欣赏音乐,这是所有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的机会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小学音乐课的重点应放在音乐欣赏教学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尝试,现总结出来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要精选教材

音乐的教材很多,包括有课本、音响、音像、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辅助材料等。但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生活背景精选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并能使学生产生美感的乐曲,让学生欣赏。

二、要以欣赏音乐为主,以讨论讲解为辅

以欣赏音乐为主,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进而对音乐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一些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乐曲的作者、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乐曲的曲式结构等内容作为重点,详细讲解,唯恐学生不能理解,结果讲得多听得少,学生无兴趣,无形中扼杀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也有的教师在音乐欣赏中不讲或很少讲解,只让学生自己去听。由于小学生的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文学艺术修养还很浅,对音乐的理解只能处于音乐音响的感知和肤浅的认识上,很难达到欣赏的目的,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了。

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先听后讲,再听最后讨论的方式。讲解主要向学生讲清两点内容即可。一是音乐的形式因素,二是音乐的背景因素。如:这部作品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是声乐曲,那么它是哪种演唱形式的歌曲,女高音独唱、童声表演唱还是混声四部合唱等;如是器乐曲,那么它是哪种类型的器乐曲,是独奏、重奏,是西洋交响乐还是民族管弦乐。背景因素,即是围绕乐(歌)曲的产生而折射出的社会历史状况。一般来讲,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会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涟漪,它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感化、受到教育和鼓舞,能引起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社会意识的导向性思维。如我们在了解了香港、澳门及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后,再来听听唱唱伴随香港、澳门回归而生的《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其它内容可根据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三、要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有时还借助直观的视觉来辅助听觉感知,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思维联想和想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应尽量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如在欣赏《小青蛙》时,如果用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花好月圆的夜晚,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这样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四、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音乐中去

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去。比如通过学生跟着音乐打节奏,或通过敲击打击乐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乐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欣赏《钟表店里》时,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乐器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水族馆》时,让孩子们用口琴、沙球、小铃分别模仿了海水流动、鱼儿吐泡泡、海洋生物狂欢的乐声,这些都加深了孩子们对乐曲的理解,培养了乐感。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欣赏,各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与人的性格、气质、修养及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音乐欣赏要注意音乐的这种不确定性,不能强求一律。

另外,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通过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提问,如节奏是欢快的还是舒展的?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乐器发出了什么声音?你能描述表现的内容吗?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来感受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更深一步地理解音乐。

同时可以通过听辨、欣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掌握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从而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六、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判断音乐艺术是非标准,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能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欣赏音乐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我们不能枯燥地给学生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道理等,这样学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这些道理,逐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内容在当时具有怎样的进步作用,在今天它还具有哪些现实意义,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有哪些美的特征,艺术家们的演唱和我们自己的演唱有哪些不同,判断雅俗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这种逐步渗透,学生易于接受,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也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7篇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二元体制改革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两级分化严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等音乐课程标准似乎并未在乡村小学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近五年来,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方针,力求在最大限度上覆盖农村地区的教育服务体系,但城乡基础音乐教育水平的差距仍然在逐年扩大中,这就要求乡村小学教育管理者把握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大胆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基础音乐教学水平。

二、音乐教学对小学生“智”与“美”平衡发展的辅助作用

熟记乐谱的过程能够不断刺激学生完成瞬间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活动,在巩固其基础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大脑的潜能;视唱练耳和乐器演奏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或抽象或具体的思维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大脑发育,使其从小形成灵活敏捷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智力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乐曲。一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宽泛的、不确定的,这种朦胧的联系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三、当前我国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

(一)乡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究其根本,当前我国乡村小学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漠视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经济实力薄弱,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当地小学的教育管理者也就无暇顾及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乡村小学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校方与家长普遍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是副科,学生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的学习中来。一些乡村小学取消了音乐课,部分小学减少了音乐课的课时、占用音乐课进行文化课的教学活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接受基础音乐教育的权力。

(二)乡村小学音乐课堂内容空洞,教学质量不高

现阶段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以演唱红歌为主。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社会历史积淀不深,不能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导致其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审美能力无法进步。此外,乡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主体多为教师本身,教学方法以机械式的灌输为主,不仅使得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艺术表现力得不到锻炼,更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加之学校的音乐学科教学设备配置不齐,教师多使用教材、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既无法适应当前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节奏,也无法同国内外音乐文化的发展接轨,最终导致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四、因地制宜,优化乡村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一)灵活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制造土乐器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声音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虽然现阶段我国乡村小学的多媒体音乐教学设备尚未得到普及,但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当地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创造基础音乐教学的物质条件,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例如,在竹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可将竹块做成响筒,通过置入容量不同、性质各异的填充物来改变其音色与响度,使之成为一套极具地域特色的土乐器。因地制宜,将自然物品进行创新性的手工改造,不仅能够扩充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能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丰富其自然常识与社会生活常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全面地发展成才。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热爱之情

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设计的社会文化导入过程,鼓励学生把对家乡的热爱大胆地表现出来。例如,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乡村普遍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当地的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水元素有机融入到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以《长江之歌》的教学为例,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教师可以巧妙地改编歌曲,力求在教学中加入当地主流的、经典的文化元素,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堂,使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音乐创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歌唱家乡、赞美家乡,既锻炼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五、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让孩子学习乐器,陶冶情操。反观现阶段的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大部分乡村小学并未对音乐教学赋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当地的音乐教学长期面临着各方面的瓶颈与困境。内容空洞的音乐课堂与停滞不前的教学质量不仅埋没了学生的音乐天赋,更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因此,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拥有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8篇

“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是学生非常希望参与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开展教学设计,创设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师生互动同乐,在演唱中享受快乐,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快,引感的共鸣。

1.游戏引入

有趣的游戏、小故事能调动学生们的思维,也能唤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儿童的本性是爱玩好动,对单调的音乐知识,他们会觉得呆板、遥远而疲于接受,那么,简单有趣的游戏不但能创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气氛,而且会使学生们觉得音乐并不陌生,就在自己的身边。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攻克歌曲学习的难点,充分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新理念。

2.设置“艺术擂台赛”

小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比较狭窄,但对音乐感受能力很强,自我表现欲特强,他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在演唱歌曲的教学之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一个“演唱擂台赛”:根据歌曲内容和演唱形式分为多个小组进行PK,并由师生共同评选出三个奖项:优、良、差。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歌曲演唱的热情、活跃气氛,又轻松地巩固了歌曲演唱,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潜质。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的音乐

在中外美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就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爱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引导。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审美趣味是狭窄的。2011版音乐新课标倡导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扩大学生音乐审美的视野,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音乐,还能对古代、近现代一些优秀音乐作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欣赏马斯涅的小提琴独奏曲《沉思》一课时,我先安排了学生欣赏跨越古典、摇滚及流行音乐掀起乐坛美炫风暴的另类小提琴演奏家陈美的演奏曲《风暴》,激起学生对小提琴演奏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聆听《沉思》,通过学生喜爱的音乐拉近了他们与古典音乐的距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各种课内外教学活动,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音乐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从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扬长避短。让“感受与欣赏”教学充满生活味,让课堂教学设计充满生活味,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的音乐。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精彩,更加贴近生活!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评价 开放 情感 师生互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禀赋各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去教,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忘却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音乐课堂需要开放

(一)教学现状要求音乐课堂开放

谈音乐教学,首先得从我国目前整个教学现状谈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打闹。可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比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小学生从此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深渊。这样教学目的看似达到,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感到快乐与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年龄大的孩子,教师能做的仅仅是成为他们的小伙伴。音乐课堂正恰恰提供了这种氛围和契机,轻放的音乐正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放松。

(二)实践中的开放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能量

本人通过教学发现,音乐教学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友谊基础之上。把音乐课堂当成一次游戏,一次开放的游戏,效果会比普通课堂更好。

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尝试与学生沟通,问他们喜欢何种音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往往会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学生会轻松地说他知道贝多芬的故事,还说贝多芬就是专门创作音乐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他们的这种内心想法是自主迸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学习音乐的要求,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默然的;假如我说是做游戏,他们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还问是不是“我爱记歌词”的环节,我就顺势用力地点头以示肯定。之后的音乐课,除了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我总会留出大部分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我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歌名,还让他们说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教他们学会倾听和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学生的课外畅谈中,笔者终于听到了“音乐课”三个字;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也终于看到了学生们真诚的笑容。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只是让他们爱上音乐即可。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自我、陶冶自我,真正寻找自身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自我激励,不断前行。

二、音乐课堂需要培养细腻、大气的情感

(一)音乐课堂应培养学生的性情

音乐课堂上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我反复对他说:“大声唱出来,一次就好了,迈开第一步,你就能适应了,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一脚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听那种振奋人心的音乐,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音乐的梦想,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把梦想唱给台下所有的人听。舞台上闪光灯亮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端。

(二)音乐课堂应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性情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性情、成绩、作为等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我会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渗透细腻的情感培养方法。比如对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学生,以及一些过度自信、张狂的学生,我会着力去培养他们细腻的感情。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这种情感因素的熏陶、锤炼。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渗透;在播放音乐教学时,我也会有所侧重。同样,本人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男生,则会侧重培养他们大气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弥补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从而使其更加健全地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当一个羞怯的学生终于学会了开口,哪怕是随时随地的小声哼唱,教师也要觉得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其心里生根发芽。我曾遇到过很多不幸的小孩,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封闭,于是我推荐他们听那种有抚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乐课时也经常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表扬,说他们具有别人没有的音乐灵感,能听出更特别的东西,并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班集体中来。其实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他们在品析音乐的时候可能有更加独特的想法与发现,但是需要借助音乐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才能使他打开心扉。那种比较叛逆的学生对父母有着较强的抵触情趣,对于这类学生,单单让他们听几首歌是不够的。我会隔三岔五让他们看一段有关音乐的小视频,在看和听的同时,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歌词的意味深长,他们会慢慢懂事,开始懂得他们年少无知。小学生是活蹦乱跳的,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需要一种轻松恬淡的氛围。我们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三、音乐课堂需要和谐的师生互学

春风化雨,就是对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最好肯定。其实教师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融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相互补充、相互弥补,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读。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带着最大的热情去体验他们的世界,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向他们学习。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接受你,接受你讲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亲近学生,不仅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和学生们谈心聊天,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认为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十分重要。互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会给学生一种亲近的体验,使之更加乐意接受音乐的感化,更加富有音乐创造力。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因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更体现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师凡事要能起到带头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成就他们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来。

四、小结

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拥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变化点。教师对音乐教学做出的评价只是交流教学心得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学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天其.浅论小学音乐教学方式[J].小作家选刊,2015(03).

[2]桂生勇.激活小学音乐教育方式[J].快乐阅读,2014(02).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应当将态度和情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将是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工作的重心。总的来说,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大,所以,其改革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来说较为肤浅,许多人认为我们学不学音乐无关紧要,一个人的音乐素质好,与他自身的天赋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小学里,音乐课作为一门副课,许多时候待遇比体育课还要差,往往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许多教师认为音乐也不用参加升学考试,有时候它还被其他科目给占据。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学到的音乐知识十分有限,教学效率严重低下。另外,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较为传统,灌输给学生的多数是理论知识,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情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扼杀了学生去发现音乐之美的创造力,使学生觉得音乐课可有可无,学习的兴趣也不大。

二、小学音乐教师改革的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水壶,而学生是需要水的水杯,教师的责任就是将一个个空杯给灌满。介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音乐这门较为活泼生动的课程而言,难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

因此,要改革音乐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里不合适的教学观念,试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不同的音乐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学习一门课程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生对这一门课是否有兴趣,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教学时可以尝试着营造一种和谐、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边玩边学,对小学音乐这门课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此外,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以表扬,鼓励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要气馁等。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参加一些音乐文化活动,了解与音乐文化相关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3.拓展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内容仅为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老师教授给学生的音乐知识多是课本上的知识,局限性较强,再加上学生的教材有一些会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教师讲课多喜欢照本宣科,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气,十分沉闷,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动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气息浓厚、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制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不能仅仅将音乐课上成一堂只是教学生唱歌的课,而是应该让学生增长知识,例如,在教授学生音符、五线谱时,可以让学生去听一听二胡、钢琴、吉他等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时所产生的效果差异。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多了,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

4.进行实践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教学与实践将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平时,学校里可多举行一些歌唱、乐器比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学生取得了多么优秀的名次,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极大的提高。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人情操的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去摸索,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改革也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数学例题教学范文 下一篇:函数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