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3 15:21:49

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特征 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可以服务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开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需要老师和学生高度重视。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征及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出发,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征

1.数学课堂中学生是主体。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学生亲力亲为的过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才能习得,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实践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应该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应该注重引导,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真正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此外,小学数学教学不是一味地记忆和练习,而是探索交流、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的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应该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老师应该转变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模式,发挥学习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2.小学数学更加趣味化。

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重,小学数学教学不会局限于教室中,而是一种面向生活的趣味性更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及任何社会场所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来源,学校生活及家庭生活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生活化的、富有趣味性的,这些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小学生的探索、交流、发现等能力的培养。

3.小学数学面向全体学生。

与高等的精英教育不同,小学数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全体学生提高数学水平。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对他们有价值的知识,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4.起始年级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差别。

起始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差别。首先,高年级的数学更加严密科学,讲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一些数学理论的解释更加科学严密。然而小学数学教学并不过多地强调缜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灵活地掌握知识,开发思维能力,乐学爱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会接触到更多的定理法则,并要求对这些定律进行严密的推理证明,这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定理定律较少,而且不会过多地要求证明和推理,而是会多让学生观察,通过细致地观察来归纳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实践经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逐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此外,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数学的认知不充足,课堂教学多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中学习和掌握法则定律。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1.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往往片面强调尊师重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居高临下,老师一味灌输知识,学生只知道听,只知道看,只知道抄。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只知道机械接受知识。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积极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不全面,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在交流中应该友善和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辅导接触中都应该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成长。此外,老师还应该努力与学生做朋友,师生之间是平等友好的关系,老师要放下架子,多与学生沟通联系,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必要的关心,与他们成为朋友,从而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老师在教学中要有平等的教学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偏爱少数好学生,而忽略学习不好的学生。要想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老师就要多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想法,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引导作用,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互助学习,努力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愉悦轻松。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这样良好的氛围和轻松的师生关系都会不断地鼓舞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乐学,教学效果也会不断地增强。

2.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老师必须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学生成绩落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老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并且因材施教,逐渐提高他们的成绩,最终收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有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但其他学科的成绩却十分突出,数学老师就要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对待这些学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班集体的关心和信任,同时也有对这些学生提出一些学习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激发起学习热情,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3.及时复习,特别要重视错题研究。

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每一章节甚至每个知识点都是紧密相连的,对于一些规则定律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运用中得心应手。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是会遗忘的,所以,我们要对知识点多练习,多巩固,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复习,让学生在牢记的基础上得心应手地运用。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增强。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犯错,有时错误甚至是同样的,这时我们就应该从错题入手,重视每一个错误,要求学生将错题收集并加以分析,及时督促学生研究错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忠.创设动人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J].华章(教学探索),2007.Z1.

[2]娄国杰.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2篇

《小学数学教育》(CN:21-1426/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小学数学教育》始终坚持“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规律,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 巧设导入语激趣。上课伊始, 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 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人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学习动力, 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其次, 设计擂台赛出情趣。小学生表现欲强, 爱争强好胜, 喜欢受人夸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 有意识地设计竞赛题和竞赛形式, 学生会兴致盎然,热情高涨, 学习空前活跃。如把基础数学知识或口答题设计成抢答竞赛形式, 把中等难度题设计成限时必答竞赛形式, 把难度较大的题设计成小数奥赛形式, 让学生以赛激趣, 以赛促学, 以赛提效。总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 选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 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会使数学课趣味盎然, 高潮迭起; 会使学生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学得有趣, 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 学得主动, 学得深刻。

二、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 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 又不局限于教材, 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 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 进行教学再加工, 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 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 就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创造精神, 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是学习的机器, 不能实际运用的不良后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创新。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 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 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三,鼓励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DD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DD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 实际能力 潜在能力 预习能力

记得教育家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提出: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个性的差别决定我们教育的迥异。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千里马而淘汰其余马,我们的孩子走进校园的那天起,就是带着一颗求知的心来的,他们就像一张张透明洁白的纸,怎样的绚烂,多姿全凭老师的一颗心、一双手,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班上每位学生的巨大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必备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在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所具备的已有知识,这一点常常被一些老师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认识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消除了课堂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教学概念时,教师应可能地从实际中他们已认知的情景引出问题,不要问一些远离他们生活环境的问题。记得06年我代表本校参加水局教育集团组织的一次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时,有一位上一年级“统计”的老师就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全班高兴地说:喜欢!!),那么,你们看过04年那届奥运会吗?(极少数学生小声地答:喜欢)。既然你们喜欢,你们能说说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勇夺了几块金牌?几块银牌?几块铜牌?(全班哑然)。这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拔高,而学生的回答却渐渐消沉。轻松、愉快的场面被这位老师的大意而破坏了,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成败不言而喻。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业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 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

2、努力搜寻学生的潜在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研究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搜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搜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改变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学生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中可了解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哪此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搜索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高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的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 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当然这并不是所有小学生能做得到的,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一个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会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5篇

假如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喜好,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喜好。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喜好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喜好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参和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重喜好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和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和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推导,不仅在参和公式的推导中理解了公式,同时也有机地把图形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把握了量和量之间、形和形之间、量和形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心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保持学习的喜好。

(二)应用知识中持趣

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征之一。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新问题,这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初步的几何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新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熟悉”时,可让学生到商店里观察“商品标价”,也可观察“菜篮子价格”等生活实际来加深熟悉。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如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捐书数量,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新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喜好,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三)目的性教育中持趣

正确的学习目的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喜好,保持浓厚的喜好需要对学习意义有清楚的熟悉。就数学而言,一方面,它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工具和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所必须的知识,体现着“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反映了“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作为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摘要:“无论将来干什么,要为祖国作出贡献,都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从小学开始好好学习,付出不懈的努力,愿望才能成为现实”,从而帮助学习从小树立学好数学的志向,使美好的愿望成为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告诉他们摘要:“当医生就要懂得药性和剂量搭配”,“当建筑师就要会计算面积及用材多少”,“当企业家要懂得计算成本和利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数学,买东西算钱需要数学,做衣服量尺寸需要数学。学生正确熟悉到数学的功能和学习它的意义后,就会(四)榜样教育中持趣

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数学家的为了追求一个成功的实验或演算而废寝忘食的故事,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解决思想上怵头学习数学的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保持喜好。如陈景润如醉如痴地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而在浴缺中侵泡而忘了洗的故事;牛顿、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就都不是靠天资,而是靠勤奋学习和肯钻研得来的。

同时,也可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选择在数学学科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介绍自己如何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刻苦努力使成绩很快提高的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五)成功体验中持趣

对成功的体验是提兴奋趣的最佳强化物。学习动机和学习喜好能促进数学知识、方法的把握,反过来,把握了数学知识方法又会激励和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喜好。假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喜好。数学因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在学习上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信心,才会出现“越学越爱学”的境地。笔者曾做过调查,在喜爱数学的学生中,因数学成绩好而喜欢数学的约占32.5%,而数学学习差生中,因为不会,就爱学习要占其86.3%。这说明学习的成功,对促进和增强学习喜好起重要功能。

因此,选择练习时要注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作业测评时最好少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课堂提问时面要广一些,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增多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六)表扬评价中持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喜好。小学生的荣誉感非凡强,其学习喜好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抉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经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

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新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重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学,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喜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七)竞赛活动中持趣

一般认为,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胜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喜好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合理开展一些课内、课外竞赛活动,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准”、“看谁答得快”等竞赛的形式要注重多校,并使学生获得竞赛的成功感,获奖面应大一些。又如组织学生进行“智力登山”活动,在山脚、山腰、山顶等处的设立若干“关卡”,派人把守过关的学生须正确解答各种数学题后方能通过。这些活动都能调控学生适当的激奋水平,保持喜好。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育反思

一、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语言的规范要从教师本身开始。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精炼、准确,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做到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教师出示情景图,问:“从这张图上你发现了什么跟数字有关信息呢?”这样的提问就使得学生接下来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回答具有针对性,避免了绕远路又说不清的情况。然后根据数学信息交流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引导,减少了学生不愿开口说的僵局,更多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要经常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课堂上要经常使用鼓励学生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述应以肯定和赞扬为主,要运用表扬、激励等措施,激发学生进行数学“说话”的兴趣。教学中教师授课要本着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原则,尤其是要鼓励中下生,对优秀生独到的见解要热情的表扬,对表达困难的学生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帮助他们,在发言之后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回答,再循序渐进指出回答的不足,让他们体会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例如在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出题“164÷4=?”,教师可以提问“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学生也会感知“老师对我们真好!”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

小学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对知识逐渐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问与回答是让学生深刻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积极的提出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踊跃回答问题,这样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语言多样化,加上面部语言,肢体动作语言,用另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能够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动力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好老师。例如“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找到这个问题的已知条件”“你愿意说说你对这道问题的想法吗?”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可以问类似“为什么”等的问题形式提问,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使老师显得和蔼亲切,就像是与学生一起在解决问题,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主动配合,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领悟,达到非常好的的教学效果。

四、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要注意批评语言的幽默

对于小学生来说,上课时刻保持集中注意力听讲是一件比较难的问题,批评的幽默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学生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真是一举两得。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以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是两全其美。

五、小学数学教育语言,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高效率的掌握学习的重点,将抽象的定义用形象的语言来形容对于小学生的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比喻等修辞方式,形象生动的讲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解大于号于小于号区分的时候就有好多同学分不清楚,我们可以编一个顺口溜让学生记住“尖角对小数,开口对大数”这样形象的记忆方式来让学生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了。

结语:数学是一门精练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数学语言的训练是非常之必要的。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的规范性、多用鼓励的语言、提问的艺术性、批评语言的幽默以及语言的形象性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秀兰.小学数学探究教育方法论[J].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J].上海教育出版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7篇

数学的学科特性主要体现在逻辑推理与理性分析上,侧重使用建模思维将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原理和公式对问题进行推导和求解。要想掌握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公式推导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对数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养成数学化思维模式。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专心听课,主动接受数学知识,总是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单纯的生活问题,并引导学生用生活化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从根本上看,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导致数学化流失。

二、恢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化特性的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应盲目使用多种教学手法进行教学,而要结合本节课所讲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盒,并在课堂上用直尺分别测量纸盒的长、宽、高,记录数据后将纸盒完全拆开,观察纸盒展开后有怎样的形状特点,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这个展开图形的面积,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总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可以体验到数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同时,开展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可以让课堂呈现出数学化特点。

(二)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数学原理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但要结合生活问题导入课程知识,还要适当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概念和原理,并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理解。例如,在讲《直线、射线和角》时,教师应该先为学生介绍和解释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教材课本将直线定义为,经过两点,且两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端点;射线为,从一个端点出发,可以朝某一方向无限延长;角的定义为,以同一点为端点延伸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区间就是角。直线、射线和角这三个概念较为抽象,为了能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三个抽象概念,教师可以使用手电筒的灯光来演示射线和角。在解释直线是时,教师可以把直线比喻为时间,时间就是一条直线,由无数的时点组成,但是时间的首尾没有端点,这是因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无穷的。通过对概念进行解释,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创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讲到《简易方程》时,可以将方程的概念简化为“拼凑”。比如有9个同学一起数240颗豆子,其中有5个同学每人数了24颗,剩下的豆子交给其他4个同学数,平均每人需要数几颗?在创立这个问题的方程时,一定要凑足240这个数字。5×24=120,120是240的一块组成部分,还需拼凑出“另外一块”。把另外四位学生要数的豆子设为x颗,4×x=“另外一块”,那么120+4x=240就是这个题目的方程式。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事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最首要的工作应该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保留最初对数学本身的兴趣。数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特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数学化教学,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恢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数学化”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8篇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随着基础教育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育观念与目标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一直以来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依赖数学教育实现的,所以数学教育也不能只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唯一目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综合能力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思维。二是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代替。这种变动更加强调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以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很少将所学到的与实际相结合,而变动后的方案更加强调“探索”过程。通过设定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终身学习这样的学习理念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早点了解“学会生存”课题。数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在少年时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让其在年少时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发展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所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统计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区特色,在数学课程内容上的安排也存在差异,但是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必要性的认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数学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第二,数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变化。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全部小学数学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有一种是针对理科学生的课程。在此,我们对第二种进行分析。

1、必修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课的主线是几何、代数、分析。在高等代数的学习中,由于新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抽象代数。抽象代数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方面,通信领域。抽象代数的思想在基础教育的很多学科中都有体现。基础知识的讲解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对数学家的介绍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用现代的数学方法讲述传统知识。

2、必修应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以及概率论与统计等。而其中,概率和统计是新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用随机的思想来分析数据。数学建模是一种使用数学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形成具体数学结构,然后再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其主要是对数学方式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

3、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兴趣。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具有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

4、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对数学史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数学史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完整的把整个学科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满足国家新课程标准,二是要培养儿童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以及探索能力,三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9篇

一、导入新课。介绍游戏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前,教师需要做到导人设计,只有在一开始抓住小学生的兴趣,才能有一节课好的开始。巧妙设计数学导人,让小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产生新课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笔者会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引人数学教育游戏,在导入阶段给小学生介绍游戏,让小学生大概了解新课内容,激发小学生对新课学习欲望,继而掌握新课知识后完成教育游戏。

在新课开始前,笔者向学生提问:“大家喜欢玩游戏吗?”学生:“喜欢”,兴趣非常高。在调动小学生注意力后,笔者给小学生介绍了“紧急迫降”的游戏。(“紧急迫降”是一款益智类游戏,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设计,通过单击键盘左右键控制飞船的方向。游戏规则:大嘴在降落飞船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飞船降落至特定地点。一旦降落地点错误,玩家任务失败,飞船爆炸。)在游戏中,大嘴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安全降落飞船,可是想要帮助他,只有掌握这节课内容才可以。

二、讲解新知,师生互动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数学学习需要小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新知讲解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积极性,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新知学习,形成师生互动教学,一问一答,一引一随,一导一思,让小学数学变为“走动教学”,小学生全员参与,让数学新知难点在师生互动下“土崩瓦解”,小学生迅速占领新知“高地”。

师:(1)小李有89元,买粽子22元一盒。(2)小王带了198元,买裤子38元。(笔者给学生阐述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提出数学问题。)

生:(1)小李可以买几盒粽子?(2)小王可以买几件裤子?(3)小李和小王买完东西后,各剩多少钱?

师:大家列竖式,结合上节课学习过的整数除法,小组讨论如何计算。

生:89÷22=,198÷38=。(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哪位学生起来代表小组汇报下计算结果呢?

生1:第一题中,将22看作20,答案大概是4,我们得出商为4,余1。

生2:第二题得出商为4,余46。

生3:生2是错的,应该是商为5,余8。

师:余数要比除数小,当余数大于除数时,说明还可以再除以一个。我们看第二题,余数是46,除数是38,还可以再除以一个,那么46-38=8。答案应该是商为5,余8。

笔者总结新课知识:在竖式计算中,我们可以将接近整十的除数“四舍五人”,看作是整十数计算。如果在试商过程中,余数大于除数,那么说明商小了,需要再除以除数,把商调大就可以。

三、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新知讲解后,小学生可能已经“筋疲力尽”,有可能注意力分散,甚至走神,开小差。笔者建议教师在这个时候,推出教育游戏,符合小学生兴趣点,课堂一下子耳目一新,数学课堂变得活跃,小学生迅速兴奋起来,被教育游戏所吸引,跃跃欲试想要体验教育游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完成教育游戏任务。

在新知学习结束后,笔者引导小学生体验教育游戏,在游戏中应用新知帮助大嘴。在游戏练习前,和小学生一起在回顾下游戏规则,让小学生打开游戏,试玩5分钟左右,开始组队比赛,帮助大嘴安全停靠飞船,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少用时内获胜。通过游戏引入,小组竞赛,让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巩固练习课堂新知,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四、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通常能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在课后却忽略了练习,导致小学生忘记数学,在下节新课学习时,因为旧知识的遗忘,而存在新旧知R衔接问题。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学科,一旦在某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影响整个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后要布置作业,帮助小学生数学练习,温故而知新,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笔者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小学生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写在作业本上。(2)今天我们在课堂应用紧急迫降教育游戏,帮助大嘴解决飞船停靠问题,想一想,写一篇学习日志。回家后,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试玩完全失重游戏。

小学数学教育范文第10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时整个教育教学当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一门基本学科。它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散发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现如今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

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一个急需解决并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书本上的东西无法运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他们认为数学就是教材,只是一门学科,对生活没有上面帮助,无法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点?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1.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2.注重把数学知识教学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3.运用数学知识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4.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来使学生明确到学习的有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需要性,有了需要就会有学习的兴趣。而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最直接的关系。因而,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与期望变为学生自己内在学习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变被迫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那么我们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巧设导语,引发兴趣。2.动手操作,提高兴趣。3.精选练习,发展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说一定要学好数学,而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当中同时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

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就小学生而言,它的一些教材上的概念和介绍都很抽象,给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一定困难。那么,老师可以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三角形可以用纸折出来,然后动手裁下来,只有做到手脑并用,可以获得直接感性知识,并建立起清晰鲜明的知识表象,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故动手操作只有与思维紧密练习起来,才能促进感知转化内部智力,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领意义,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之创新能力。

五、授课内容要推陈出新

目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后再备课,不已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老师务必要做到这几点:1.方法的创新。可以采用设问法、联想法、动手法等等。2.目的的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3.过程的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六、教学要坚持全面性

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校全体学生,不仅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求整体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比如对于数学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老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关照,课上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给予他们上台发言的机会。个别的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熟悉教材,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而对于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优等生,老师要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智慧的舞台。

七、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由于受几千年师道尊严封建思想的影响,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基本上是把教师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绝对不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了绝对的权威。因此,要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人。要构建师生平等、民主、亲密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必须首先爱其生,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不管是问问题还是与学生交流或是评价学生都应是以平等的口吻,不能够区别取代,要让学生感觉你既是老师有可以是朋友。

八、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育教学当中中,数学老师应当充当好老师、朋友的角色,不仅在学习方法上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解题学习,并通过朋友的身份来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和成长心态。与学生关系融洽,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向上、乐观、创新的态度去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同时提高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有效的开展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作者:方慧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河坪小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思维导图范文 下一篇:农村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