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2 05:08:5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2007年5月《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子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在启动项目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分工和落实,为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总结一系列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我们决定了解我县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及我县小学科学教师的有关情况,特做此问卷进行调查。

二、调查组成员

《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子课题组成员。

三、调查内容及对象

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33份,回收29份,回收率87.88%。调查对象来自全县各乡镇学校,具有典型代表性。调查主要涉及教师基本信息、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学校实验开展及实验器材配备、教研氛围、自我成长等方面,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四、调查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9年11月8日

地点:实验学校阶梯教室

五、调查样式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模式。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34题(不含教师基本信息了解),选择题30题,问答题4题。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学校实验开展及实验器材配备、教研氛围、自我成长等方面,及基于“点拨—探究”为核心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

六、结果分析

我们在细致准备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统计,为了做好2009年我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及做好科学课题工作,我们对我县部分小学科学教师(涵盖全县各乡镇及城关学校)及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小学科学课教师的特点

1、教师配备。

科学专职教师比例为10.34%。城关及个别中心学校有1—2名专职教师,但很多学校无专职科学教师。各校所开设的科学课都由其他任科老师兼任。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是带数学的老师兼任科学,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2、学历层次。

专科及以上的占89.7%,但所学专业大部分是小学教育及现代汉语专业且为职后学历,大部分的科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中师,相对缺乏科学知识背景。

3、年龄、职称结构。

中青年教师占75.2%,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不多,为20.7%,且科学高级教师仅为3.4%,绝大部分是其他学科的高级职称。属于科学高级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学科。

4、任教科学年限

任教科学教龄在5年及其以上的占31.01%,大多数在五年一下,且具有不稳定性。科学学科在很多学校作为副科在处理,在优先满足语、数、英教学后,作为副科配给其他教师(以数学教师为主)以平衡教师的工作量,故而科学教师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这也导致科学教师必须作专业化的发展并提高。

(二)、对当前科学课程的基本认识

1、对实施科学课程不利的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有69.3%的人认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影响了科学课程的开设,另有21.02%的认为教学设施影响了科学课程的开设。(众多的学校中仅中心学校及城关学校建立了科学实验室,还有大部分完小没有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就更加的匮乏。)科学专职教师少,缺乏科学教研氛围,对科学教学质量的推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参加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受调查的29人中,仅有13.8%的人非常想成为专职科学教师或长期兼职教科学,而有13.8%的人不想成为科学教师。受调查者中63.2%的人认为科学课难教。在让他们自由选择任教学科时有79.3%的人不愿选择科学。由此可见科学课较其他学科难教,专业的教师比例太小了。

2、教师的教学方式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5.2%的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讨论法,41.01%的人在教学中主要使用活动法。有37.9%的教师认为学生活动耽误时间,不如自己讲授的效率高,由此反映了我县科学教师的观念落后,没跟上课标的要求,把师生的地位没有摆正。

只有46.7%的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效果非常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21.3%的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及时指导,一部分教师感到的学生的探究活动无从指导,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有的教师对教学持畏惧、茫然态度;有的教师换汤不换药,以前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低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一部分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一部分兼职教师把其他学科教学移植到科学教学中,忽略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本次调查中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70.4%的教师反映教具不够,75.2%的教师反映实验器材缺乏,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教师对校内资源或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加之校内教具及相关教学设施的不足,科学课程实施的阻力还很大.。

(四)、小学教师的培训需要

1、提升专业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我县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极少,科学课教师主要由原数学课教师(大约占70.5%)和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大约占12.5%)组成。原有的自然课教师中,感到能够或者勉强能胜任科学课教学的不足17%,而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特别是科学实验操作),知识水平上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

2、理解新课标

由于接受培训少,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有限,85.1%的教师要求专家带领他们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但新课标的学习不能空谈大道理,需结合教学实际。

3、吃透教材

从自然转到科学,教材变化很大,教师们急需掌握如何把握教材,理解教材,落实课标。

4、提供教学示范

调查中100%的教师都提出要提供教学示范,少讲理论,而且要求通过教学示范来提升教育理论、更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5、如何开发教学资源

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但教学资源不足是困扰我县科学教学的最大问题,70%以上的教师迫切需要掌握如何利用当地条件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校内资源。

6、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第一把钥匙: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

科学实验之前,笔者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做这个实验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为了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笔者把实验分成两种:

一种是验证性实验,如“物体都能导电吗”,这类实验学生往往知道结论,需要引导学生来验证、证明这个结论;

另一种是研究性实验,如“摩擦力的秘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等,这类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进而探究原因。

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物体的传声”这一课时,上课开始,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课要研究的两个问题:“你听到了吗?”“水能传声吗?”只要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个教学探究目标也就完成了。明确了实验目标,接下来就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猜想,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步骤、选择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器材,设计好相应的表格和设想安全措施等一点儿都不能马虎。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

因此,有个好的开始就会有个美好的结局,只有学生明确了实验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实验。学生确实把握住了实验目标,从而也激发了实验探究的兴趣。

第二把钥匙: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流程

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需要发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流程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没有流畅清晰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步骤,实验做得很乱,容易导致实验失败。笔者尝试在实验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实验流程,明确操作规范,指导学生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流程、步骤和规范操作,学生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实验“研究磁铁”中,验证磁铁有指示南北的作用。这个实验比较简单,笔者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流程,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选择好的实验操作步骤和规范,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实验成功率达到了95%。

在学习“磁铁的两极”时,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探究磁性的传递。用磁铁连续吸起大头针,看能连续吸起几个。

第二步: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将条形的磁铁放在泡沫板中间,再将泡沫板放在水中,轻轻转动泡沫板,静止后看磁铁指示方向;用力转动泡沫板静止后看磁铁指示方向;先把它转向东西方向,松手后看磁铁指示方向,连续实验三次,得出最终结论。

实验步骤流程一目了然,学生做实验就会得心应手,成功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时,笔者会请几名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先上台示范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规范流程,师生共同讨论,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步骤,避免了学生实验错误的重现,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高难度的实验或其他实验中的高难度环节,这就需要教师亲身示范了。

笔者在做“空气压力”实验时,课文中是这样说的:“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板会掉下来吗?”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实验能取得成功,笔者先把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笔者把玻璃杯换成了塑料杯,用塑料胶板代替了纸板,原因是塑料胶板比较光滑,容易与杯口紧密结合,胶板不像纸板那样容易被水弄湿,用手按住的时候不会塌陷下去,而且可以反复使用。

为了实验更加直观,效果更加明显,笔者在塑料杯底插入了一根静脉输液针头,将针头的另一端用塑料套密封。笔者演示完实验后,把塑料胶管的密封套取下来,空气从杯底进入杯中,塑料胶板掉下来,水也流出来了。

两个对比实验,学生明白不是水吸住了塑料胶板,而是杯外的大气压力向上托住了水。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再一次提示实验成败的关键:杯中的水要满,中间不能有空气隔在里面,要按住慢慢倒过来再放手。学生按照正确的流程做了一次,又以部分学生不正确的步骤演示了一次。两次实验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了高难度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正确操作要领。

第三把钥匙:诱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

对于实验现象,学生自己很容易就会观察到,也能表达出来,但他们很难主动去顺藤摸瓜,由实验现象去分析背后的实验原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诱导。在做实验时,笔者要求学生除了观察大的明显的实验现象外,更要关注实验现象的细节变化。

如做“沸腾”实验时,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时有依据,特设了以下问题:“如何判断水是否烧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虽然设置了问题,但是有的学生粗心大意,只看到了水花翻滚的表面现象,深入不下去,于是笔者设置了更加详细的问题:

1)在烧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2)在烧水的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3)在烧水的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4)在烧水的过程中,你经过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这样学生观察就有了依据,很多学生在观察探究中注意到了沸腾全过程的细节性现象:底部产生小水泡水泡变多变大水泡上升水上下翻滚试管口出现蒸汽。学生发现了现象,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激发了探究原理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一步步发现了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

第四把钥匙:辅导学生写实验报告

从现象探究结论,从口头述说到书面表达,教师要辅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这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主要要素,培养学生养成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发展他们的科学知识和能力,这是教学的宗旨。知识能力是否真正掌握,实验原理是否明白,步骤流程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其最终体现在能否正确写出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学习并运用新知识和解决问题中一步步学会写实验报告,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严谨做实验的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写实验报告关键在于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对显而易见的实验,诸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都能导电吗”这类实验,学生可以自主或在实验小组合作下完成实验报告,组与组之间进行评价,最终选出最完善的实验报告。而像“热空气性质”这一类比较抽象的实验,学生用语言去表述从现象到原理,就有些难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袋子里有冷空气和热空气时,袋子大小有什么变化?以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实验现象和结论,从而写出自己满意的高质量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观察;猜想;实验报告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要做到这些我本人任务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注重科学实验中的科学猜想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太阳系的家族中,冥王星是一位姗姗来迟的小弟弟,它的发现和命名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佩西华尔?洛费尔认为,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的误差是由于受到一颗离太阳更远的未知星体的影响。并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最后被年轻的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如在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猪肉被烤熟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大胆猜测,并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又如在《金属热胀冷缩》实验中,先让学生猜测铜球加热后会通过铜环吗?为什么?因为有前面《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两课做基础,学生都能正确猜测并说出科学依据。然后用科学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看到自己的猜测一个个被证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科学》课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课程,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使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三、按照学生情况设计实验过程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二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四、注重科学实验中实验报告真实性与规范性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亲历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记载下来。这一环节是对实验过程的再现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必需了解学生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就有了交流汇报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教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的需要。实验汇报是学生发现事物本质、科学真谛的必要途径。实验汇报力求做到“求同存异”。

如在教学《花、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让学生解剖油菜花,发现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单上雄蕊的数量有的小组填的是6,有的小组填的是5或4,汇报时同学们就雄蕊的数量产生了争论,我没有制止学生的争论,也没有马上把正确的数量说出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几朵油菜花,说说有6个雄蕊的油菜花与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有6个雄蕊的油菜花开的很好,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凋谢了。我又提醒学生观察这几朵油菜花的雌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的雌蕊要粗一些。”“喔!我知道了,油菜花本来是有6个雄蕊,是后来掉了的。”我听着同学们的讨论最后总结说:“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衍新生命的任务。花朵传粉后,雄蕊的任务已光荣完成,这时花朵枯萎,花瓣、雄蕊凋谢,植物把更多的营养提供给果实,使果实长得更好。”学生很高兴,觉得收获很大。

五、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科学实验后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兴趣探究

一、实验的次数要安排恰当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要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验,在课堂上科学课的学习要以课本知识为主,做实验为辅,不能让实验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有些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做,这样可以合理地运用课堂时间学习课本知识。而且,有一些实验是需要长时间观察的。比如有关动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内容,需要一个长时段的观察,课堂上不可能解决学生观察的问题,像这种课教师就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来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小学科学课实验虽多,但没有必要各个都做,教师要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让我们的课题教学真正地做到课本上,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同实验有机地集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百之效。

二、师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动脑、动手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知识前,教师把本单元所做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出一份清单,让学生按清单上的条目去收集材料,学生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科学规律。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质疑,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去解释实验现象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分析。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中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我让学生想把沙和粘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慢慢地摸索,不断进步。

三、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一些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能体现逻辑思维的科学课,最明显的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上这一课时我准备了做实验的材料:两盆液体和两个马铃薯。然后我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进两盆液体当中。实验结果表明一盆液体中的马铃薯是漂浮的,而另一盆马铃薯是沉底的。为了证明这个实验,我们又把两个马铃薯交换,同样出现了一样的实验结果,浮着的还是浮着沉底的还是沉底。我们把两个马铃薯都放在一个盆里结果有一盆两个都浮着,另一盆两个都沉底,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大声喊有一盆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这样的科学实验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操作实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科学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学生的学习就应分为低年级阶段与高年级。低年级是小学生初步学习科学课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理解主要是靠感知的,他们的思维常常要借助实际事物的操作进行。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去认识一些事物比较明显的特点和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简单化和直观化,让学生很轻易地就可以看到实验现象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制作植物标本、磁铁隔水能否吸铁等实验活动都比较符合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些实验都比较简单,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已经具备,而在这时教学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实验上也不能停留在观察那个阶段了。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通过一些实验推理出一些结论。同样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逆向思维和逆向推理。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这样的教学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五、注重科学实验中实验报告的填写和汇报工作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亲历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记载下来。这一环节是对实验过程的再现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这种通过文字填写和汇报的方法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与思维的概括能力。在一个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样一个一个交流汇报环节。实验汇报力求做到“求同存异”。

总之,小学科学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实验教学是完成科学课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因此,作为科学课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长处,同时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科学课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小学科学实验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实验开出情况记录表》等。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小学科学实验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

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防火、防电

(1)防短路、漏电。实验教师要加强防火及防电害意识,不能麻痹大意,应不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防火及防电害工作。在学生实验前必须保证电路及各种电器的完好,认真检查插头插座是否合适或松动脱落,电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漏电、短路等情况,各种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排除解决。防止乱拉乱扯电线。

(2)学生做实验时,对易引起火灾的实验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操作要领,避免事故发生。

(3)严禁在实验室吸烟。

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实验教师要会使用,并经常检查,保持完好,到期申请更换。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一旦发生火灾要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9)。

2、防盗、防破坏

(1)实验教师每天离岗时要关闭应关闭的电源、水源,锁好门窗。门锁及门窗插销要保持完好,发现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好后再离开。

(2)学生实验完毕,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标本和模型作及时清点和整理,归柜保存。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不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做,损坏仪器和标本,须按损坏程度,要记录清楚,作价赔偿。

(4)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离开,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实验结束时,做好仪器药品检查记录和安全存放工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1 科学课以实验探究式教学为主——凸显科学探究价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最为重要的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在科学教学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作用、教材编排意图和实施意见,使每位教师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建构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进行科学探索实验,体验探究过程,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的形成,凸显科学探究价值。

2 切实保障科学课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

2.1 重视科学教学

规范教学管理,确保科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科学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科学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主任和实验室负责人组成。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确保了本校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由副组长具体负责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总务处主任负责仪器配备和有关实验用品购买,保证实验专项经费的正常使用,教导处负责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体管理。每个学期开学前都组织科学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计划,并列出本学期应开设的实验及实验用具情况,特别是仪器室不能提供的实验资源,教师要分类列出,师生提前搜集生活中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完善制度建设,保证科学教学工作实效。学校在推进科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先后完善制定《仪器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10项制度,对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保管、维护等明确了责任,并对实验管理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学校每月在各班评选实验小能手2人,将小能手的照片张贴到实验室专栏中,为其他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树立榜样。同时在每月的“校园之星”表彰时予以表彰奖励,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以激发其他学生参与探究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2 实验教学规范化

实验用具提前准备。为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应有的作用,学校实行科学教学单元备课制度。单元备课后,及早筹划、借用本单元使用的所有仪器,一方面教师提前熟悉实验,另一方面避免临时借用仪器出现遗漏的情况,直到本单元实验结束后将仪器完好的归还仪器室。

实验操作规范运行。教师在上课前预先做好实验仪器的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时,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预设实验过程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实验时谨慎、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对于具有安全隐患的仪器或材料进行实验前,严格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在教师的监管下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合理取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学校将科学实验教学相关表册进行了修改整理,将复杂的表格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诸如用学生的《科学活动手册》替代实验报告单。而对于科学教科书中的部分章节的内容,教师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季节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灵活地处理教材、科学地删补内容,如四年级第二单元“新生命”,根据实际调整到五月份油菜花开花季节。

3 管好用好实验仪器——物清、账清、标志清

物清:学校对仪器专柜合理分类,常用仪器清楚明显,便于检索和使用。仪器摆放遵循上轻下重的原则,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账清:总务处设科学实验仪器固定资产明细账和仪器明细账,按统一编制的仪器目录编号顺序装订,做好财产登记,每学期根据增减情况补充一次,账表、账账、账物相符,做到了仪器的种类、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清楚。

标志清:学校对将橱柜、仪器分类陈列,实施分类编号,做到了仪器编号等标志清楚;对于有毒药品及危险品,采取专柜专锁严格管理,要求用一次记一次,并处理好残余物品。

4 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教学与第二课堂、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和信息技术相结合

4.1 科学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校开设了科学探究兴趣小组,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定期开展科学探究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气象组”“生物组”“科技组”等小组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2 科学教学与各类竞赛相结合

为凸显科学教学的实效,学校将科学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与各类竞赛活动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大赛、因特尔求知计划、明德项目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动手制作各种小发明、小创作,撰写科普小论文,各种竞赛活动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3 科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让科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搜集资源,自我探究、自我尝试,提高科学素养。在检测食物含碘的实验中,让学生课前搜集红薯、土豆、西红柿、馒头、米饭、萝卜、玉米等食物,进行分组实验,提高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将“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征清晰掌握;在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师生共同准备绿豆、花籽等,共同制订实验计划,共同管理观察记录,学生连续观察两周后,认识到了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也为数学的统计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4.4 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小学科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些内容单凭实验室、教师讲述是无法完成的,如六年级日食、星座等内容。学校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现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将一些宏观、微观的现象、物质跨时空变化及生活中难见的场景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开阔视野,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7篇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我们在重视德育、语言数字等的教学时,能轻视自然科学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吗?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是解题高手,却是科学发明的奴隶。回顾世界“诺贝尔”的获奖者,我们中国人却寥寥可数,不得不让国人深思,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当下的教育缺乏对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重要素质的科目,它所培养的相应能力是某些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下面就科学课教学、实验教学及其生活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观念,重视科学课的教学。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往往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小学的主要课程就是语文、数学,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他们往往是以应付的态度来对待的。配备的科学课的教师不是专业的,有的是兼职;课堂上照本宣科,毫无课堂艺术之感,更别说学生是收获有多少了。还有的干脆就不开科学课,学生发下的科学课本只有自己简单看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得不到这个阶段应有的教育,是孩子在开发智力和潜能的重要时段得不到开发,使孩子在以后真正的接触到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到时候,觉得无所适从,很陌生的感觉,当然学起来会更加的吃力。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造成对他们思维的一种禁锢,虽然他们在以后努力的学习,可是他的思维观念、他的创新高度依然无法达到所期望的那个顶点。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有一个很注重开发智力、重视科学的童年。所以我们科学教师要重视这些问题。

二、注重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1.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科学》课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课程,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使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2.注重科学实验中的科学猜想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太阳系的家族中,冥王星是一位姗姗来迟的小弟弟,它的发现和命名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佩西华尔?洛费尔认为,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的误差是由于受到一颗离太阳更远的未知星体的影响。并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最后被年轻的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如在教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猪肉被烤熟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大胆猜测,并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又如在《加热和冷却》实验中,先让学生猜测铜球加热后会通过铜环吗?为什么?通过猜测,然后实验验证这一系列科学过程,得出一个正确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两个实验做进一步的研究,学生都能正确猜测并说出科学依据。然后用科学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看到自己的猜测一个个被证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科学实验中实验报告的填写和学生汇报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亲历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记录下来。这一环节是对实验过程的再现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必需了解学生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就有了交流汇报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教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的需要。实验汇报是学生发现事物本质、科学真谛的必要途径。实验汇报力求做到“求同存异”。

如在教学《叶和花》一课时,让学生解剖油菜花,发现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单上雄蕊的数量有的小组填的是6,有的小组填的是5或4,汇报时同学们就雄蕊的数量产生了争论,我没有制止学生的争论,也没有马上把正确的数量说出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几朵油菜花,说说有6个雄蕊的油菜花与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有6个雄蕊的油菜花开的很好,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凋谢了。我又提醒学生观察这几朵油菜花的雌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只有5个或4个雄蕊的油菜花的雌蕊要粗一些。”“喔!我知道了,油菜花本来是有6个雄蕊,是后来掉了的。”

三、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就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学生本身就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所以科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自己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讲解更有效。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下,丰富他们学习的经历,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围和生活经验,这种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实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碰撞出师生情感的火花,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深入学生、深入生活,善于发现,精于设计,就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机无限,也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和锻炼。

四、精心备课,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教材是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但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圣经来念。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尤其是科学课的教学,更要认真备课。因此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由于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也并不是对教案原封不动的执行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灵活驾驭的过程。

此外,在备课阶段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科学学习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除了教材还要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资源。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人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验准备;自主设计;活动延伸

科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小学科学是自然学科的入门和基础概括,而实验是探索自然学科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科学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步骤中,学会观察和提高证据意识这一步,最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让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科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实验开展的重要性,总结了小学科学实验开展的有效措施,保证科学课程教学彰显实效性。

一、充分的课前实验准备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课前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完善设计。第一,要准备好学生的情况。开展实验教学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食盐在水里溶解”的实验中,教师明白学生会使用烧杯和玻璃搅拌棒,就不用增添这部分实验用具用法的讲解。反之就要重点强调具体的用法。第二,要准备好教材重点。了解教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班级、季节灵活处理教材,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第三,准备材料。材料的准备必须要全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全材料的同时对于安全性材料也要考虑充分,例如进行“热传递”实验时要准备一些烫伤膏,在用酒精灯时就要准备灭火装置等。另外,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不仅能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食物的营养”实验中,老师只负责准备铁架台、托盘等器材。而其他食物材料等可以由学生分小组准备。

二、实验活动的自主设计

科学实验活动不是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得出必然的结论,而应该是让学生自己考虑如何完成实验,实现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例如: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溶解第六课“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教师与同学共同了解教学内容之后,可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制定一杯水50 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学生的方案设计往往存在不足,教师可以帮助进行完善。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一杯水5 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生讨论20分钟

生汇报:A不能一次放入太多,否则会出现错误,我们准备逐步地放入,用天平称量出来的食盐。

B我们组认为一勺一勺地放入就可以了,记录有多少勺,最后再称重量。

教师补充: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

生:水;烧杯;盐;笔和纸;天平或弹簧秤。

教师补充:放入的每一勺的多少要尽可能平均,同时要记录好友多少勺,并仔细观察是不是达到难以溶解的情况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自己总结实验结果,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探索的精神,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要求的。当然,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计划制定、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汇报交流等都需要占用课堂时间,因此教师要设计好环节,重视准备工作的开展,保证能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

三、实验活动的有效延伸

科学探索不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的,生活之中处处有科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延伸实验活动。例如:教学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三年级上册的“观察蜗牛的运动”这个过程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耗费时间同时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往往会有兴趣玩弄蜗牛,而不会认真观察。因此,可以设计课外的实验观察活动,组织学习小组在课后观察蜗牛的运动,然后编写实验报告,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通过绘画、编写小故事等形式来丰富实验内容。实验活动的有效延伸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够拓展课堂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有持续的科学探索积极性。

上文是笔者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科学活动是一种求真活动,科学必须用事实说话;科学结论必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探索离不开实验活动。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要重视实验前的准备,鼓励师生共同探索和设计实验内容,并尝试延伸实验活动到生活之中,实现科学实验对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伟臣.提高小学科学观察实验实效性的探索[J].中国教师,2012(23).

[2]徐敏.浅谈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证意识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9篇

科学实验室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科学实验室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为了实现实验室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室将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科学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按照合格科学实验室的标准,着重添置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凡与现行教材配套的仪器、器材要配齐配足,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等活动的服务工作。

3、仪器保管责任到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做到:

(1)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存放定位存放,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

(2)实行仪器设备等入帐、借用登记制度,凡丢失或损坏的要酌情处理。

(3)实行易耗品入库、领用登记,严格控制易耗品在使用上的浪费。

(4)经常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做好使用与维修记录。

4、科学学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工作的领导。学校实验教学有分管校长负责,主要领导经常检查,科学教师的配备要相当集中、相对稳定,另外要配备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当兼管员。

5、执行好科学实验室守则、借还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6、配合组织教师开展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好实验课或公开课, 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撰写论文。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主任教师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

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

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问题;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改中的科学课要注重引领学生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以科学课程为载体,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精神,并形成科学素养。

一、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科学兴趣的培养很关键,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乐于动手进行操作实践,此时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教师是科学课的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探究活动中亲密的伙伴,教学中要抓住科学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科学探究情境,如,设置悬念、故事引入、实验激趣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受到启迪,拓展思维,在活动中发现规律,以此强化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科学课以探究为中心,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必须研究课标与教材,参与探究过程,精心设置探究问题,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讨论、去实验、去验证,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得出正确结论。如,学习“沉与浮”这部分内容时,我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这些物体全部浮起来?二是沉与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真的习惯和科学态度。

三、优化科学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多渠道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能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能熟练实验操作程序,能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小组内分工,提出明确的实验要求和目的,交代实验注意事项,为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并形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中的分工与合作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掘学生的科学潜能,并提高科学课的整体实效。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实验报告范文 下一篇: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