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范文

时间:2023-05-09 16:47:40

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堂 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学生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3、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需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整理、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5、注重教学反思、适当的表扬奖励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应“偏爱”学困生。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整理,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4、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引趣

数学活动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和多媒体,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能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架起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点,有理有节地融入教学中,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好数学,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生动课堂;小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数学教学内容常常包含比较晦涩难懂的概念或规律,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严重的无力感。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导致教学案例设计不到位。数学教师常常一味地照本宣科,忘我演讲,将学生的感受与认知置之度外,最终导致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独自神游的空间、教师自导自演的舞台,二者成为异度空间中永远无法相交的直线。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延伸,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开始注重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但是现实中,部分数学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视频的制作和挑选上,但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学模式陈旧、课程缺乏实践性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弊端,导致数学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学生需求无缝对接,导致学生认为学无所用,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二、小学数学生动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一)以生活话题为催化剂,播放生动教学旋律

一切理性逻辑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与数学教学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而小学生τ谟敫鋈肆系比较紧密的更感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观念上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更深入地了解现实世界,理解事物内涵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让教学导入既生动活泼,又联系实际,灵活学习生活化中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以生活话题为催化剂,播放优美教学旋律,让数学教学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生动数学课堂。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时,我通过一个例题“蛋糕每个4.5元,买3个蛋糕多少元?”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手写出计算过程。学生遇见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其计算的积极性被激发,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让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4.5+4.5+4.5=13.5元;4.5元=4元5角;4元×3=12元;5角×3=15角;12元+15角=13.5元。引导学生思考更简便的方法:把4.5元看作45角,再进行乘法计算,即45×3=135角=13.5元。

(二)以信息技术为助推剂,散发生动教学信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数学阅读材料的设计制作、多媒体平台数学问题的归纳总结、数学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等教学环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师以现代技术为助推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数学课堂的生动高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有吸引力的时文阅读材料传递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敏捷性思维习惯。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创意和想法便捷、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再现数学课本各章节的知识框架,实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直观化,学生进而自主学习,在头脑中构建成立体式的知识网,享受生动学习的快乐。

(三)以微观指导为强心剂,奏响生动教学最强音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基础等,设计有差别的发展目标,逐渐提升全体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缜密的思维品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其次,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使用差异化的教学措施,实施微观指导,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学习潜能。唯有实施有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互助合作,积极参与教学,奏响生动教学最强音。例如,笔者所教学生小文由于自制能力较差,在上课阶段,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始终走神,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笔者与小文进行深度心理交谈,了解小文的现实心理、学习、生活状况,进而结合实际引导其从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开始,逐步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深入探究了小学数学生动课堂构建策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使更多的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关注数学教学,逐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以学定教 小学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23-02

以学定教的重点就在于“学”与“教”的关系融合,从课本内容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启示,为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而教。本文主要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方法与教师全面的教学手段整合内容作出分析,对小学生主要在课堂的实践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与方法作出分析,最终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

一、“以学定教”不是“盖棺定论”

以学定教的教学目的就是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然后才能让学生从中获益,不断进步。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特长”的一面,有的学生善于在课本中获得知识,有的学生善于在交际中充实自己的能力,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以学定教”不等于“盖棺定论”,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现状,重新去引导,让他们主动去发现新的知识的重要性,并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起来,精确地“命中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本事。

在PEP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方法更为重要,因为PEP英语的教学计划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能力塑造上有着重要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我们应了解学生的习性、主动能动性、学习方法等,从实际出发,解决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为他们做好学习计划,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实践是主要手段

(一)教学“三段论”

首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三个方面来巩固课本知识。PEP小学英语课目设计极为科学,对于每课时的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很高,教师应该从每课时的课前预习上下功夫,重点的内容重点划出,节省学生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形成一种习惯,将来才能在自己的努力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打牢基础,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其次,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智力、平时训练时的成绩,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弱项与长处,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指导要更加“和谐”,不要偏离教学的实质,才能使学生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这种学习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最后,学生的学习之后,是要有任务的,教师给学生下达的任务主要就是作业,学生根据自己在课下做的习题,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现实情况,不懂的地方在课上就要进行询问,学生把自己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反复地斟酌,慢慢掌握自己原来不懂的地方,循序渐进,才能获得不同凡响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主动性提升

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就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比如对话、听力等,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现中,发现哪些地方有问题,哪些地方符合课本要求,增强学生的信心,查漏补缺,才能使学生获得进步。

比如在第三课时训练两个人的对话,先要清楚重点要掌握的音准、音标是什么,才能进行下一课时的训练。下面对这个课的重点要求与内容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教学重点: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回答的用语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的学习,以及道别的另一种表达法:See you.

教学难点: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中“name”的发音和欢迎用语Welcome!的发音。

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注意学生对“name”一词中“a”的发音。

学说See you.,告诉学生其意思是“再见”或“一会见”。教师同时可介绍一下英语中有许多单词是一词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义不同。如“Welcome”还有不必表示感谢的意思,当对方说Thank you.的时候,通常可以回答 You are welcome.表示“不用谢”或“不客气”。学生在此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教师可在今后多说多用,起到引导、表率的作用。

英语听力试题中一般具有停顿、犹豫、语序颠倒、拖长音、略音、重音、思考与重复等特点,句子也一般比较简短,冗余信息较多,语调及语音纯正。教师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强调听力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分步骤地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实践

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从基础上破除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解决平时课堂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观察学生采用哪种学习方法更好,尤其是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在读与写、听与练的整合训练上,促进教与学的关系完整提升,才能使学生获得更长远的进步;在预习、课堂训练、课下复习中,不断总结学生遇到的困难,学生要主动提出问题,在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能力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量。

参考文献:

[1]叶玲.论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以学定教――建立发展的课堂教学系统的途径[J].南京高师学报,1995,(02).

[2]孙姗姗.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让课堂教学“回家”[J].新课程(上),2012,(05).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一、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的一些村。比如:我所任教的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比较贫穷的几个小村庄。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孩子自身的缘故。2.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氛围不足,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教研气氛不浓,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小学中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3.没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的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必须改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要想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必须先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多种做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教唱英语歌曲,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我观察了我所教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发现他们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在课间都用教室里的录音机来播放流行歌曲。在利用每堂课的课前让学生一起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内容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的程序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由于农村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活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带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劲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①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适量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②情景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③在课堂中,给学生灌注西方文化的知识。在课堂上,不能每天就单单关注学习课文上的内容,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渗入西方文化知识。这从学生的内心中吸引他们去学习英语,使课文中的内容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吸收。

三、把握好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参加教学的信息量加大了,活动密度增强了,课堂节奏加快了,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条件,创造性地自制教具、运用简笔画、肢体语言、歌曲吟唱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使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焕发光彩。

四、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反馈信息主要靠我们教师通过每节课学生课堂的反映来获得的。教师可以根据上一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在下一班的教学中力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们写好课后反思很重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研究教材,就会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尤其在听、说、读、演、唱等语言实践能力方面。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并加以改进。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是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大纲将多种教学要求结合在一起,力求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综合型人才,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

2.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和认知出发,不断向外拓展,不仅是学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引进很多其他与语文相关的信息。通过从不同领域引进的教学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学习语文创建出丰富多彩的课堂。

3.教学方式具有互动性

目前,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仅如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加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师生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教学技巧,并且以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语文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再加上熟练的教学经验,从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其中教学技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核心,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才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导入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良好的导入技巧,从而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导入技巧有很多种,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设置悬念,故事导入以及设置情景,游戏导入等。一个运用得当的导入形式,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始,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求知的氛围里。导入技巧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将不同的导入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配以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

2.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和启发。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还不够健全,而且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提问技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问技巧不仅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提问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提问技巧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方式。例如在讲解到某一重点问题时,教师的适时提问,就能够成功的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构建互动式课堂。其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问题设置的要巧妙合理,能够一针见血,既要反映出问题的本质,还要注重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让学生积极开动大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3.讲解技巧

一堂优秀的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精湛的讲解,讲解技巧是语文教师必须必备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讲解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成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还不具有熟练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多知识点都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才能熟悉和掌握,因此讲解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好,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反而会使课堂气氛非常的高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热烈。反之,如果教师的讲解是没有技巧性的,讲解不够到位,学生就会感到课堂气氛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走神的情况,更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4.板书技巧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其能够直接的向学生展示出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精华所在。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还在识字写字的阶段,更加需要教师做好榜样和表率,如果教师板书的书写技巧非常规范和精湛,长期以往,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反之,如果教师板书的规范较差,学生很难看懂,那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板书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很多教师都是习惯将重点知识按照顺序一一书写,方便学生阅读和记录。

三、结语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程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放在首位,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构建一种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的优化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心理情绪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教“年、月、日”一节时,上课伊始我先问学生: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同学们都说:过!我又告诉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年年都过生日的,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老大爷2008年有多大吗? 与学生原来判断结果大相径庭的教学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自然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难道还有人在一年中不过生日?”的疑问自然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相对静态的课堂教学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变得动态、活化。

二、调动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使数学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才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情感策略:①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增加对的学生感情投入,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以富有激情、善于诱导的教学语言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②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用有趣的故事调节课堂气氛。如讲“三角形的特性”时介绍“杨辉研究三角形的故事”,讲“小数的意义”时介绍“高斯在数学上的创新故事”,以此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规律的探求过程。③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效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在学习《圆锥》时,我们用FLASH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变换,以立体、直观的动画给学生鲜明的感官效果,在降低教学梯度的同时,增强了数学课程的趣味性。④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诸如抢答、竞猜、挑错等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富有情感韵味的小学数学课堂,拉近了师生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情感投入

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中,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潜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迁移性和求异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中,学会思考合理性,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对知识理解不同点的反复讨论与辨析,深化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情感投入。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下列教学问题:①观察自己的刻度尺;②动手测量纸条长度;③总结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④感知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⑤实际测量课本、教室、书桌的长度、宽度;⑥探知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对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将“讲堂”变成“学堂”,促进了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学生学会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享受发现真理奥秘的快乐中更爱学习和探究。

四、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愉悦学生自信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成功是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度及自身条件,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班里有个小男孩数学一直很差,他自己也有些自暴自弃。一次,他偶然答对了一个数学问题,我立即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并由此萌发了学习的欲望。我就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施以“特别的关照”,没多久,他的数学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愉悦学生自信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动力去更好地学习数学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强化教学效益观念,在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张海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2]潘弘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1,5.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情况却并不理想,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仍在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呆板机械地进行教学,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提高不上去。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互换位置,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还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有效教学。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学习,会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反之,缺乏兴趣,他们就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动力,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成功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良好开端,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利用问题设疑导入,联系新旧知识导入,利用数学故事导入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能够解决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针对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操作性情境、设障质疑情境等。只有这样,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小学生尤其强烈,这种好胜心能促使小学生更积极努力地去学习。数学教师应把握好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他们在你追我赶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二、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牢牢占据着主置,完全不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课堂教学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由课堂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完全控制着课堂,师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实际上,在学习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教师应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并放到与学生同等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凝聚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教师要怀着满腔热情,真诚地对待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鼓励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必须丢掉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以往威胁或惩罚学生的做法,将尊重、信任给予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尊重他们的意见,相信他们能够改善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学困生,更要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完全的信任,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师生之间互相关心、尊重、信任,就一定能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占据课堂主体的位置,按部就班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可能好。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解决以往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具体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我利用多媒体对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进行了演示,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反复进行了回放,从而让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特性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得出了结论:有两个端点,不可延长,可测量的是线段;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边无限延长,不可测量的是射线;无端点,可以两边无限延长,不可测量的是直线。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到多媒体,也不是整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选准时机,适时切入,合理运用,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创小学数学教学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云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点滴体会[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9).

[2]李方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2011(4).

[3]权松爱.略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4).

[4]阎爱华.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尝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0).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 优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语言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小学生学习、仿效的标准语言,是小学生语言修养形成和提高的楷模。教学语言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基本手段,是“一种什么也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及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准确规范

语言规范准确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引导和陶冶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自身语言的准确性和示范性。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教读一个字音到解释一个词义,从分解一个句子到剖析一篇课文,从提问学生到回答学生提问,语言都必须准确、毫厘不差、合乎逻辑。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接受语文知识。

同时语言要精练简洁,以最经济的语言输出最大量的信息,使受教育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有用的东西。说话尽量减少重复信息、多余信息和无用信息。如有人说话总是使用“阿”“是吧”“是不是”“就是说”“这个”之类的口头禅,听起来令人生厌。高尔基曾经说过:“简洁的语言中蕴涵着最伟大的哲理。”简洁就是语言的灵魂。

二、倾注真情

语言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的能量,艺术地运用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中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话语比单纯的理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可以用“坐下”或“请坐下”对学生进行指示。前者只是一般的语气,而“请坐下”则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一字之差,便会从某种程度上拨动学生的感情,使课堂教学达到融洽、和谐的效果。同样,对课堂教学也可运用情真意切的语言来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情感效应。要创造教学语言的情感美,就需要教师把情感融汇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之中,然后恰当运用语调的变化来表情达意。

语调,是指贯穿整个句子的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是语气外在的声音形式,是使教学口语声情并茂的一种特有的技巧。作为语文教师,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课堂中能巧妙运用语调变化,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语言,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教学人教版四下第四单元习――《一张旧照片》时,我设计了以下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相册里,肯定有这样的照片(课件出示“幸福童年”的照片),一张张照片记录着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这些瞬间,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瞬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说这些话时,我用激昂的语调,欢快的语气引导,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欢快愉悦的情境中,让他们尽情回味和享受那些幸福的时刻。接着话锋一转(点击音乐),“但是,有些照片给我们留下的,却是痛苦的记忆。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吧。”这句话我用低沉的语调,悲伤的语气引导,将学生带入那段不堪回首的沉重历史。教学时运用两种不同语调引导,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充满真情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被认可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次在课堂教学中,一个不起眼的男孩子主动举手要求朗读课文,那是一个平时读课文磕磕绊绊的孩子,请他起来时我还有些犹豫,可是当他拿起书本,流利地朗读起来时,我感到很是意外。我想一句“读得真棒”已经不能满足我想对这个孩子的称赞了,于是我说:“孩子,相信你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你读得那么正确、流利!请你继续把课文读下去!”那个孩子自信满满、声情并茂地将课文读完了,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想这样倾注真情的语言已经不再是平常简单的信号,而是加进了某种特殊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语言。将这样的语言运用于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把学生带进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

三、幽默有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即使是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在当今这个日益青睐口才的开放社会里,幽默感更应在教师的语言修养中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事实上,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的的确确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多得的教育手段。如说“这件事是多余的”,莎士比亚就能用趣味性的语言把它立体化:“给金子再镀上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往往别具一番情趣和理趣。趣味性的语言和设计能够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一次上公开课《钓鱼的启示》,学生积极性很高。“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这是一个美丽的月夜,学生朗读时都想展示自己,读得非常大声,朗读变成了“喊”读。我对他们说:“这样子读,鱼儿吓得不敢出来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同学们会心而用心的又读了一遍,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能调节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制,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四、活用肢态语言

体态语是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小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口语和书面语都不能理解。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这时,教师便可运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体态语与口语同时使用。这样,就能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大方洒脱,自然和谐,更具感染力,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情绪更加高昂,印象更加深刻,理解得更加透彻。

(一)目光――威严警告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往往可以透过他的目光告诉对方,利用眼神的接触,可以打开沟通、延续沟通或终止沟通。所以,对教师而言,借着眼神的接触拉近师生的距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巧妙地利用眼神适时地给予个别同学以提醒警告。如我们班的刘嘉鹬同学,外号“大嘴巴”。这“大嘴巴”并不是因为他的嘴巴大,而是因为他上课特别爱讲话,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所以同学们给好取了个“大嘴巴”的外号。有一次上课时,我正津津有味地给同学们讲课,大家也听得兴趣正浓时,突然发现刘嘉鹬同学的那张“大嘴巴”又张开了,在座位上叽叽咕咕地自言自语。为了不让老师发现他在说话,他还用书本遮住了自己的脸。看到这种情景,我本想暂停讲课,提醒刘嘉鹬专心听讲,可这么一来不但会浪费大家的时间,还会破坏同学们的听课情绪。于是讲课时我有意提高了语调,刘嘉鹬在老师高声调的语音刺激下,稍稍抬头看了我一眼,就在他偷偷看我的那一刻,我立即用严厉的目光瞪了他一眼,他好像觉察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刻有所收敛,放下书本,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讲了。此时用庄重而威严的目光警示他,远远胜过大声的斥责。

(二)抚摸――消除胆怯

轻轻地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我们会发现,学生脸上会放出光彩,一脸的幸福,一脸的自信,小眼睛也是闪闪放光。我们班的佩君同学性格内向,胆小怕羞,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言。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总是看见她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老师叫到她自己。偶尔目光与老师相遇时,脸立刻红彤彤的。像这样的学生,我们作为老师的就应当多给她鼓励和自信。在课堂上,我常用抚摸这种方式来鼓励她踊跃回答问题。具体做法是在提出问题后,轻轻走到她的身旁,伸手去她的肩膀,摸摸她的头,暗示她你能行。这一招果真见效,在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下,她终于战胜了自己,能主动举手发言了。

(三)微笑――化解矛盾

授课时面带微笑,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能创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微笑也能化解师生间的矛盾,避免正面冲突。有一次我在检查作业时,发现陈晓毅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丑八怪”,图边还写着“林老师”三个字。这不是明摆着在骂老师吗?我顿时怒火中生,本想把他揪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一顿,但随即一转念头:这样做不就是利用老师的权威不问青红皂白给他定罪了吗?我想让他自己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特意指着那画,望着他微微一笑。晓毅看到老师的笑容时,浑身不自在,脸刷的一下红了,也不敢抬起来,看到这里,我什么也没多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下课后他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想不到这短暂的微笑还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心,也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了宽宏大量的教师形象。

(四)鼓掌――给予鼓励

掌声可以表示欢迎,可以表示感谢,也可以给予人鼓励。我在教学中,如果发现有同学学习进步,表现有好转,哪怕只是一点儿的进步,也会毫不吝啬他送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让他们在鼓励的掌声中找到学习的动力,找到进步的自豪,找到征服困难的勇气。

一片深情的目光,一次动情的抚摸,一个灿烂的微笑,一阵热烈的掌声……往往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声的良好效果。

“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确实,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应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始终需要不懈追求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用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让语文课堂闪亮生辉。

【参考文献】

[1] 鲁林华,邱乾. 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2] 黄华林. 审视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4).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教师专业素质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在所学科目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科目,而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分清主次,没有抓住教学重点,没有对重要知识进行着重讲解,大多抱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及教学内容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1.2教学方法固化。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1]。

1.3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上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老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遇到一位良师益友那将是锦上添花[2]。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教学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比较感兴趣,那么它的这门科目成绩一般会比较好,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实行“满堂灌”,忽略学生的主动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低。

2.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调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等,并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知识的讲解,并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2.2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创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新学生能理解的情境,让抽象的数学变成有兴趣的数学、成为有用的数学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3]。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采用情境教学法,与学生加强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实中的某些例子,将数学中抽象的名词理论采用形象化的方式讲解,或者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极具抽象性,而且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经验少,对抽象的事物理解起来很困难[4]。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数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察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上课时背诵电话号码。这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并熟悉家里电话。

2.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反省意识,时刻反省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学反思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才有针对性,有亲切感,才看得见、摸得着[5]。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加强对专业知识及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改正自己、提高自己。

结语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习科目,其影响着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3(9):118.

[2]崔昌贵,吕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啊[J].才智,2012(6):67.

[3]王金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150.

[4]广粉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5):29.

小学课堂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效率;提高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

“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上一篇:科研预算管理范文 下一篇:纳税监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