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1 23:45:06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坚持以"十" 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师德教育、学科培训、岗位培训、名师研修、国际交流及提升师能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面向全体教师,整合利用教师教育培训资源,在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和拓宽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更好地推动推动XX教育实现更加优质、更具内涵、更为协调、更有品位、更大影响,办人民满意的"更好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形式

1.全面完成国、省、市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各项规定指标,积极做好省、市培训的送培和派送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出国培训工作,落实各项培训任务。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县级培训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工作,同时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好校本培训,组织安排好"外教进校园"活动。

2.县级培训由局组织人事科组织协调,中等专业学校继教处、实验幼儿园具体承办,行政业务科室、教研室靠前指挥并参与实施,将采取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网络培训为支撑,以集中面授培训为重点,以骨干和专项培训为抓手,以专题讲座、学科专业知识辅导、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互动、研讨、观摩、网上交流、考核等为主要形式,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教师需求为切入点,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三、培训内容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之中,坚持教育先行。通过读书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宣讲形势政策、通报典型案例、重温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感言交流、征文评比、点述点评、公开承诺、自查自纠、专项整治等活动,引导教师定期进行师德总结、撰写自育笔记,建立教师师德电子档案,实施考评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培养造就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

2.有效开展教师学科培训。围绕我县教育抓内涵反展,抓质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研究各学科教师培训系统化、系列化实施的方案,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在培训项目设立、培训人员安排等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利用暑期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和国、省网络学科培训来加强各学科技能的培训,确保全县教师全员参与其中。每月花一至两天时间对所教学科教材进行阶段性梳理,通过名师对教材的分析辅导、课堂教学研讨,进一步理解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难点,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升教师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根据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培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分类培训的办法,放大培训效应,聘请高校教师开展业务辅导,提高培训层次,并以此培训班为阵地,更大力度的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达标、"荷韵杯"赛课、省"蓝天杯"会课、省微课大赛等活动,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目标。组织安排好"外教进校园"活动,指导、促进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为师生更深切感受国际文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大引资培训力度,英语教师通过观摩外教的课堂教学、参加与外教的沙龙研讨,每月一次外教集中培训等形式,丰富英语文化知识,增强口语、会话、交流能力,提高全县外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持续做好岗位技能培训。顺应我县教育发展需求,持续推进非教学岗位专项技能培训。办好与高校联办的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财务人员专业人才培训班;做好网络管理、网上结对平台、录播教室、视频会议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等现代化多媒体和软件应用的培训;组织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基建(维修)审计、责任督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社区教育、职成教新闻报道、实验技能、科技创新、七巧科技、航模制作等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员、保育员、通讯员、实验员、科技辅导员等特殊岗位专业人员素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人力支持。组织实施心理咨询师、新教师、班主任、教科研人员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锻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

4.大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围绕"十二五"规划中教师的学历目标任务和2017年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级监测评估要求,重点加大研究生学历的提升幅度,继续通过年度目标责任分解推进研究生学历提升,各单位要将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的任务分解到人,加强宣传动员,完善制度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并跟踪督查到位;县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好原有函授班基础上,与高校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班,尽力为教师学历提升提供便利和有效服务,保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既方便、又真正有所收获;现局对全县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管理和督促指导,严格执行好学历提升奖励制度。

5.抓实抓好学校校本培训。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教师业务状况,和当前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一体化机制,制定校本培训计划,确定内容、形式、人员和时间安排,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辅导活动。要围绕县、校师能建设"三项展示活动"方案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年度目标计划,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活动平台,有侧重的加强师德培训、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竞赛;要以骨干教师培训、参加省市培训的教师学习心得交流、结对单位和骨干教师的人才支援、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研究与实践、名师工作室优秀论文汇编,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努力发挥已有网络资源在教师继续教育,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各校要精心挑选适合本校的网络教育课,将其纳入自己的校本培训计划,一并上报。确保每名教师在"XX学习在线"实名注册学习,每学年完成3个以上、不低于8个学分的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并按8个课时计入校本培训总学时。负责"XX学习在线"后台管理的中等专业学校继教处要积极主动与基层学校联系,做好教师注册入学的指导、管理、考核工作。各职能科室要发挥好学科基地的作用,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对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6.全力拓展骨干教师培训。持恒办好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的效益,举办教学展示、读书交流,组织骨干教师送教到镇,承担培训任务,帮带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更好的引导、促进骨干教师自我提升,推动骨干队伍、教师队伍建设。

7.全面落实幼师培训考核。为深入贯彻精神,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针对我县目前幼儿园师资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起点很低的现状,继续加大对幼教师资培训力度。以县实验幼儿园为培训基地,以集中培训、分散指导、园本培训、教学观摩、教育论坛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幼儿教师的师德培训、普通话达标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教师资格两学辅导、专项技能培训等,提升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幼儿园保教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培训(考核)工作,今年对全县幼儿教师进行键盘弹唱的培训考核。

8.高度重视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是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全员培训的保障,是为教师提供终身学习资源和空间的主要途径。本年度培训工作安排中,认真落实好部级、省市级教师网络培训,遴选有能力、有热情、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好的人员担任网络培训班班主任、辅导教师和管理员,重点指导网络学习的方法,帮助教师学会对专题式、单元式培训资源进行积累和梳理,多掌握综合性和通识类知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四、培训要求

1.根据有关安排,做好培训前准备工作,带好自备材料;

2.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需提前提交书面请假手续(加盖单位公章);

3.及时复习消化所学知识,并加强自学;

4.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五、培训考核

县级各类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核。

1.考核形式:书面知识闭卷考试,过程检查记载。

2.考核内容:①学科知识(70分),包括教材理解与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和相关学科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②出勤率(15分);③遵章守纪情况(15分)。

3.考核办法:学科知识以书面考试卷面成绩为准;过程考核由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实施,最后综合统计,得出考核结果。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我省教育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城乡互动的原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城镇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支援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明确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三)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县域内支教为主。支教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通过选派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建立起校与校之间长期和相对固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全省农村学校的受援覆盖面要达到80%以上。

(四)需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城镇教师主要是指,各市、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中小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高等师范院校(含有师范生培养任务的其他高校,下同)的教师。

(五)支教形式。

——中小学教师县域内支教。县域内支教是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支教工作计划。具有农村教育任务的县(市、区)首先要安排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没有农村教育任务的市、区要安排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

——中小学教师跨县域支教。跨县域支教以市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为主,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长期稳定的“县对县”或“校对校”的对口支援关系。省教育厅、省人事厅每年从发达地区教育强县集中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欠发达县和海岛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师范院校师生支教。高等师范院校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各高校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并要选派一定数量从事教师教育的新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省部属高校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由省教育厅统筹安排,地方属高校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师范院校要在农村学校建立实习基地,选派教师带队指导高年级师范生实习支教,积极探索实习支教的有效途经。

——骨干教师支教。要充分发挥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等骨干在教育、教学、科研和师德等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组织他们为农村教师开发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省教育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省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开展组织骨干教师送教活动。

——高校毕业生支教。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16号)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招募部分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

——管理人员支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从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选派部分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或中层干部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选派农村学校校长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经验,增强管理能力。

(六)支教工作方式。

——全职支教。全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班上课,指导和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全职支教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受援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支教工作期限为一学年及以上。重点安排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城镇教师和城镇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高等师范院校的新聘教师和被招募的高校毕业生参加。

——兼职支教。兼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农村学校的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兼职支教实行累计工作量制,累计达到480个课时视为完成一年的支教任务。重点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城镇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及高等师范院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参加。

三、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城镇教师积极参与支援农村教育

(七)参加全职支教的城镇教师、师范院校新聘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同时享受支教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情况自行制定。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单独安排予以保障。

(八)选派到农村学校支教的高校毕业生支教期间的待遇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中组部、人事部等《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16号)规定执行。

(九)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除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外,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其他城镇中小学教师,在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参评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时,须有在农村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没有农村教育任务的中心城市中小学教师,应有在薄弱学校任教一年的经历。其中,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要求具有全职支教经历。

(十)支教工作实绩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晋升晋级、评优评先和获得科研资助的重要依据。参加农村学校实习支教且表现突出的师范毕业生,在教师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十一)派出地区和学校要积极帮助支教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支教工作。受援地区和学校要妥善安排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十二)派出全职支教教师学校出现的缺编问题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派出兼职支教教师的学校缺编问题由学校内部统筹解决。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十三)各级政府要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加强领导和协调,全面推进支教工作的开展。

(十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教工作的具体落实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引导和鼓励城镇教师支教的政策,制订和组织实施支教工作计划,并加强对支教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每年5月底前制定具体的支教工作计划,并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于7月底前上报省教育厅备案。

(十五)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支教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支教工作情况,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保证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人事部门要在教师职务评定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共青团组织要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的支教工作。

(十六)高等师范院校、城镇中小学校要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支教工作计划,积极动员和组织本校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支教,履行支教义务。

(十七)受援学校要会同派出学校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全职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由受援学校管理为主,其年度考核工作由受援学校负责,考核结果存入支教教师档案。

(十八)全省统一使用《*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登记卡》,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情况由派出单位负责登记,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由派出单位负责保管。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管理模式 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是主要的理论表现形式,能够作用于管理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因此应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探索,争取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

1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解读,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是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优化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管理模式的构建将省级管理作为基础,希望能够借助省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保证国家继续教育立法、方针政策等得到贯彻和落实,真正将继续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等全面执行,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保障。从本质层面上进行分析,对中小学继续教育省级管理目标进行定位应该保证其与培训模式相适应,切实满足全省教师的实际需求,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这样在省级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教育省级管理模式能够将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作为主要依据,将区域性继续教育的稳定运行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进而逐步建立将中小学继续教育行政和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二元架构。唯有如此,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才能够得到逐步的完善,在宣传机制、立法、业务管理机制、控制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设角度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切实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2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

基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广西凭祥市教育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希望能够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并结合系统的理论指导对管理模式加以完善,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广西凭祥市从以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2.1基于“十三五”规划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创新

广西凭祥市为了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效果,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区和凭祥市教育局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精神,基于“十三五”工作理念的指导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和未来教育改革探索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规划,以发展为主要追求,拓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影响力,希望在协同推进中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

2.2全面推进网络研修,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为了能够保证网络研修工作的高效运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后,加强对管理者培训建设工作的重视,并明确各项工作标准,让各级参与者都能够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为网络研修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各项培训任务的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争取取得更好的继续教育成效。

2.3对多种继续教育项目进行整合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了适当的创新,积极组织开展工作坊项目,并且将工作坊项目作为整体,联合网络和校本两个方面的研修项目、送教活动等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体化探索,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对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师职教能力强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多部门协同推进,增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广西凭祥市教育局和教育机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做出了共同的努力,希望能够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队伍,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真正发挥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和作用,实现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广西凭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项目领导团队、培训管理者团队和研修引领团队,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性,希望能够借助协同推进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

3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广西凭祥市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借助系统的理论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后,随着“国培计划”的贯彻落实,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成效。大量中小学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网络研究项目实现了对464名中小学教师的引领,整体教育效果显著,中小学教师的职教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性强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以及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著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付小平.中小学教师非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5(3):67-69.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适用范围:

1、凡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均应根据本人的任职要求,参加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未达到国家规定学历者,必须先参加合格学历培训。

2、继续教育是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扩展和更新、教育理论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训练及法制教育等。

3、继续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学用结合的原则,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形式,以业余、自学、短训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二、中小学继续教育分类:

1、新教师培训:对新分配到中小学任教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使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在一年实习期间,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其中由教师所在学校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

2、教师职务培训:按教师现任职务的任职要求和高一级职务部分要求进行的培训。培训时间为每年72学时,五年一个周期。

3、骨干教师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骨干教师的要求和现有骨干教师按学科带头人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在教师职务培训每年72学时的基础上,另加50学时。

4、应急培训:根据工作急需进行的专题内容的培训

5、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对已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高一层次学历的培训。参加这一类培训的教师,免予参加同期教师职务培训。

三、目标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切实做到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和法制观念,补充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依照职务级别提出如下的目标要求:

1、高级职务教师:通过学习和研讨,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独立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且能进行经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学科带头人,部分教师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2、中级职务教师:通过学习和进修,扩展和更新知识,学习和研究所任学科的教法、学法,广泛了解本学科的教改信息,提高准确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成为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部分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3、初级职务教师:通过进修和学习,提高其政治思想和专业理论水平,学会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工作,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或骨干教师。

4、试用期教师:通过培训使其热爱教育事业,熟悉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四、管理措施

1、发证:根据省人事厅制定的《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证书登记。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内容、成绩均由培训学校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确认登记,《证书》是中小学教师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证书》由省人事厅统一制发,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办证,人事行政部门和行政教育部门负责验证及管理。

2、接受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凡在任职年限内未被安排进修的教师,有权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县教育局要督促落实。同时中小学教师要服从任职学校和培训单位的安排,努力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3、主管部门及其职责:教育局是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辖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规划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实施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本级教师进修基地建设。会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验《证书》;指导、检查和评估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4、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督导内容,保证继续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5、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构。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各乡镇教委、县办民办各学校也要确定本乡镇、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6、对任职学校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任职学校要将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继续工作的精神,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切实保证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进修活动,解决好工学矛盾。通过以老带新、教研活动、组织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7、经费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责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费按《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费的批复》(冀财综字[1999]第10号;冀价行费字[1999]第4号)执行。

8、奖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侵犯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

五、本规定由**教育局负责解释。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教育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县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经。各有关部门、乡镇和中小学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城乡互动的原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城镇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支援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县域内支教为主。支教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规划,通过选派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建立起校与校之间长期和相对固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全县农村学校的受援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

(二)需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城镇教师,主要是指武康建成区中小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学校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县级名教师和2000年以来被评为县教学中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

(三)支教形式。

1.县域内支教。县域内支教是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由县教育局制定支教工作计划,分批实施。

2.跨县域支教。每年选派若干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统筹安排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结对支教工作。

3.骨干教师支教。充分发挥县级以上名教师等骨干在教育、教学、科研和师德等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组织他们为农村教师开发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县教育局每年至少组织二次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4.学校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支教。县教育局要有计划地从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选派部分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包括学校后备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指导帮助受援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选派农村学校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包括学校后备干部)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经验,增强管理能力。

(四)支教工作方式。

1.全职支教。全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班上课,指导帮助受援学校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全职支教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受援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支教工作期限为一学年及以上。重点安排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城镇学校教师、后备干部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

2.兼职支教。兼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农村学校在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兼职支教实行累计工作量制,累计达到480个课时视为完成一年的支教任务。重点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城镇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县市级名教师和年以来被评为县教学中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参加。

三、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城镇教师积极参与支援农村教育

1.参加全职支教的城镇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同时享受支教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单独安排予以保障。

2.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凡年月日以后出生的城镇中小学教师,在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参评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时,须有在农村任教(或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其中,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要求具有全职支教经历。

3.支教工作实绩作为中小学教师晋升晋级、评优评先和获得科研资助的重要依据。

4.参加高校统一组织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且表现突出的德清籍师范毕业生,在本县教师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5.派出支教教师的学校,要积极帮助支教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支教工作。受援地区和学校要妥善安排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6.派出全职支教教师学校出现的缺编问题通过受援学校派出上挂教师途径解决。派出兼职支教教师的学校缺编问题由学校内部统筹解决。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加强领导和协调,全面推进支教工作的开展。

2.县教育局作为支教工作的具体落实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引导和鼓励城镇教师支教的政策,制订和组织实施支教工作计划,并加强对支教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每年5月底前制定出具体的支教工作计划,并上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县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支教工作。县财政部门要根据支教工作情况,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保证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人事部门要在教师职务评定、教师招录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4.城镇中小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支教工作计划,积极动员和组织本校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支教,履行支教义务。

5.受援学校要会同派出学校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全职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由受援学校管理为主,其年度考核工作由受援学校负责,考核结果存入支教教师档案。

6.支教教师统一使用《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登记卡》,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情况由派出单位负责登记,经县教育局审核确认后,由派出学校负责保管。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认真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增强教师务教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中心校研究,本学年准备做好七件事:

1、首先集中中小学校长学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小学支教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18年如一日,坚守在山区任教的先进事迹。然后让全乡中小学教师学习一遍,提高师德水平。

2、组织全乡中小学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校为单位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中心校与校长、校长与教师层层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和廉政从教承诺书。

3、聘请我县名师和教育专家、老教育工作者到我乡开展师德师风讲座。

4、中心校将根据我乡实际,制定师德标兵条件,在期末评选出20名师德标兵。

5、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和演讲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6、期末开展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并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7、认真开展“读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月日前,报所选择的书目,中心校将备案备查。教师必须有学习笔记。

二、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1、在去年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去年已培训的74名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和认证工作,并组织全乡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圆满完成县下达的培训任务。

2、学历提高培训。根据我乡教师学历情况,中小学教师中还有五名没有进入培训渠道,中心校将督促和学校协商,在今年尽快参加培训。

3、继续搞好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加大对中小学培训力度的监管,坚持和保证周三晚上的校本培训时间,中心校将在月——月对各中小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之后,将以简报形式通报全乡。

4、高质量、高标准确定中小学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并积极协调给骨干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5、中心校将在月份举行“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三字一画及计算机操作),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三、按照教育局“一帮一”结对支教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大章乡一中与洛阳市东升三中、赵岭小学与洛阳汉屯小学的对口支教工作,重点做好支教教师的安置工作,保证结对支教活动极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经费保障。中心校将针对每个学校的经费,进行审核划拨,确保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创新机制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创新机制是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前提。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

1.创新研究机制

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配套政策和规划;全面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作用和教师进修院校的指导作用,并使二者形成一种合力,这是搞活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

对我们富阳市来说,主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是教育局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因此,为创新机制,富阳市教育局、教育局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教师进修学校合作进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工作。这将取得两种效果:一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富阳市今后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都将在对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对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结果、实施情况等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产生,这将避免决策中的,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科学性;二是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实施的有效性,由于有教育局、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参与,使得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工作文件,因而这既可以提高文件的权威性,又可以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实施的有效性。

2.创新工作机制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有整合性特点,需要统筹本地区的职后教育,整合各种教育机构、师训单位的力量,形成“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新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又具有系统性特点。因为区域性的教师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继续教育的各种问题,它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联、互为促进、动态生成。构建区域性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关键要根据区情,根据区域的特征整体设计与规划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此,我校采用“四级管理”模式,确定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师进修学校、辅导学校和中小学校“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机制。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师进修学校、辅导学校和中小学校四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的职能定位分别为:

——领导小组。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代表教育局,行使对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决策职能。

——培训机构。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主要有根据上级有关教师继续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好师资培训的规划、统筹安排并指导好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就各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等。

——辅导学校。具体负责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主要有传达上级有关教师继续工作的文件精神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等。

——中小学校。具体负责本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主要有根据上级有关教师继续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好本校师资培训的规划、统筹安排好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二、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是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而整体规划的重点则是确立“三个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宏观角度来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三个为本”即: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以师为本。

1.以师为本: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目标

“以师为本”中的“师”即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要素,围绕“理论学习”、“实践内化”、“反思提高”和“创新发展”这四大方面去制定培训目标、设置培训课程、选用培训方法、开展培训活动,完善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2.以人为本: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抓手

“以人为本”中的“人”即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负责人。笔者认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善于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既是搞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抓手。因为是他们承担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他们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他们所在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好坏(详见下文“强化抓手”) 。

3.以校为本: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途径

“以校为本”中的“校”即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条,哪条途径更有利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任职学校理应成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因为教师任职学校一方面是连接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的中间环节,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通过教师任职学校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具体负责本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三、强化抓手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方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实效、创新、开放、集成为原则,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我市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打造一支理念新、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培训类别

(一)学历培训

1、学历达标培训。未达到国家规定相应学历要求的中小学教师,应参加学历达标培训,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历。

2、学历提高培训。培训对象是已取得国家规定相应学历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达到更高层次的学历,以适应广东省建设教育强省和我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二)非学历培训

1、教师职务培训。本周期教师职务培训主要任务是新课程培训。根据教育部关于“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凡进入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本周期内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全员岗位培训。

2、新任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在一年试用期内,应接受不低于120学时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新教师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是我市新一轮教师培训的重点。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带动我市教师全员培训。我市将按照教育部、省教厅骨干教师研修班计划,按比例推荐选送部分骨干教师参加部级、省级骨干教师研修。同时启动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快打造我市骨干教师梯队的进程,促使一大批骨干教师由经验型走向科研型,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

4、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新任校长在上岗前或任职规定时间内要参加规定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已取得任职资格的校长要参加规定学时的提高性培训。在培训提高的基础上,组织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参加省级、部级举办的高级研修活动。

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新一轮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和实施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6、紧缺、急需科目教师培训。着重开展新课程改革急需学科以及英语、艺术等科目的教师培训。

7、培训者培训。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及教育行政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人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

三、培训形式与任务

(一)教师职务培训和新任教师培训。本周期要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以新课程培训为主,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课程标准培训相结合。培训方式坚持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小学教师由各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培训,初中教师由*教育学院组织培训,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组织培训。

(二)骨干教师培训

1、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各地要认真做好优秀骨干教师的推荐、遴选工作。本周期要分期分批选派3—5名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国1000名中小学专家计划”培训,选派30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国10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研修计划”培训,选派30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参加“全省6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计划”培训。选派一批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和教师参加省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培养和评定15名教育专家。

2、启动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市培训基地的作用,以*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和各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通过集中办班、专家讲座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训3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3000名县(市、区)学科带头人。

3、建立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机制。要加强与教育强市的合作,分期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强市跟班学习。要安排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能的青年骨干教师到我市基层学校挂职锻炼,并作为今后晋升的一个基本条件。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05年开始,我市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本项目上级认定的执行机构*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组织实施。主要采取选派主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再由主讲教师培训其他学科教师的方法逐步推进。同时,继续分批组织全市男50、女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计算机等级水平培训考核,其中40%通过高级考核。

(四)学历培训。加快实施“利用网络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工程”计划,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兼顾函授、自考、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大面积组织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到2007年底,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要全部达标,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以上。从2005年开始,逐年、分批组织4000名以上小学教师参加专科学历培训;3500名以上小学教师和3500名以上中学(含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参加本科学历培训;400名以上中学(含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到2007年底,我市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占有率提高到70%,小学教师本科学历占有率赤坎区、霞山区和开发区达到30%,其他县(市、区)达到2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占有率提高到50%,赤坎、霞山和开发区达到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0%,省一级学校和示范性高中达到15%以上。

四、非学历培训学时分配

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新教师岗位培训不少于12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为:师德与专业培训60学时;新课程培训60学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60学时;校本培训60学时。其中,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小学的教师应有40学时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取得(20学时属专业培训,20学时属校本培训);完全中学和县城初级中学的教师应有50学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取得(20学时属专业培训,30学时属校本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市成立“*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领导挂帅,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制订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以及各类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部以及各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制订实施各类培训工作的具体计划。

(二)建设基地。要采取措施,加快我市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要建设1—2所省级示范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各教师进修学校要建设成为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新型教师培训基地。

(三)落实经费。教师培训是政府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要争取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经费标准,按时足额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政府、学校和个人分担培训经费的新机制。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以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使课改实验工作取的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取得新成果.为全面提高我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镇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目标

2,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幼教事业,确保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3%以上,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目标.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

3,抓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使中小学教师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拔和培训适应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师.

4,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抓好中小学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争取建立2所市级"课程改革工作示范校".中小学校校每科目都有窗口班,科科有带头人.树教学标兵15名.中考成绩要居全市中上游.各类竞赛,比赛成绩要居全市上游.

5,教学信息化,加强教学教材管理,强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培训.中学微机开课率达到100%,小学全部完成微机室建设,开课率达100%.

6,转变观念,增强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

7,逐步控制班额.04年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初中控制在56人以内.05年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控制在50人以内

三,方法,措施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①纵深发展,不断反思走向完善.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而且更加需要的是冷静,是理性思考.我们见诸报端的或亲自看到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被"形式化",走入误区:合作学习成了"散乱的活跃","表扬"的泛化和滥用,三维目标的割裂与残缺等.走入误区或形式化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走向完善.

②正确处理自主与合作,接受与探究,预设与生成,批评与表扬,自由与纪律,人文性与工具性,三维目标等关系,在平衡中寻求突破创新.平衡就是不要走极端,不要绝对化,不要形式化,要研究和把握关系的和谐.

③校本教研.新课程实施最终要靠教师,靠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行为.要立足学校开展培训和研究,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个人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我们提倡和推广以教师实践研究为特征的教研方式,如合作型教研,联片教研,实践型教研,反思型教研等.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继续继续教育课时管理工作

继续教育课时登记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往往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高一级职称、评优评先等挂钩,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将本着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教育局有关规定进行课时登记管理,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

二、远程研训平台建设工作

由于远程研训具有节省、方便、互动性强等优点,将成为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在尝试开展远程教师培训。市年已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全市各中小学均已达到教育现代化标准,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和计算机的配备已达到较高水平,为开展远程培训提供了较好的硬件设备条件。

因此,从年开始,我们将利用MOODLE平台,建设一个具有较高质量的远程研训平台,让全市中小学教师不出校门,就能随时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08年春学期,远程研训平台的建设主要要做以下工作:

1、远程研训平台的建设工作。由于MOODEL系统对服务器硬件要求较高,有时需要多台高性能服务器的支撑,才能容纳大量学员同时在线学习。本学期,我将利用单位将采购的两台服务器,建设双服务服务器架构的MOODLE远程培训平台,提高平台性能,争取能满足120人同时在线接受培训。

2、配合中心领导,组织研训员学习使用MOODLE平台,为研训员利用MOODLE平台开展远程研训工作奠定基础。

3、抓典型,搞试验,逐步推开远程研训工作。这个学期,首先在李书记的指导下,建设“党建”培训课程,开展“党建”网络培训。其次,选择两三个学科,先利用MOODEL平台,建设好相关学科研训的课程,小规模的开展远程研训工作。

三、班主任远程培训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利用MOODLE平台,组织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半月的班主任远程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该平台开展班班主任远程培训。本学期计划开展两期培训。培训人数100人。

四、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工作

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今年将完成扫尾工作。经过年下半年的培训考核,今年上半年培训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和年下考核没通过的教师。

今年暑假,我们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年新教师进行了培训。本学期,我们将组织这批教师参加今年11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力争在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全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培训考试工作。

上一篇: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