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范文

时间:2023-03-22 14:38:12

小微金融

小微金融范文第1篇

为争夺微贷客户,银行可谓煞费苦心。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融资中国》记者,由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动,以及金融脱媒业务的倒逼,未来大型公司可通过发行债券等业务从资本市场更廉价的去融资,所以银行会越来越重视小微金融的市场。

郭田勇预计,未来小微金融极有可能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主体。而政策对小微金融的倾斜更坚定了他的信心。“银监会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其中包括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计入存贷比考核。”他说。

抢滩登陆

其实,围绕小微金融的争夺战,早已热闹开了。

国家开发银行可谓中国小微金融的引路人。时间回溯到2005年(这也是联合国小额贷款年),国开行从德国引进了小微贷款技术,但由于小微金融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国开行在这方面没有优势,便采取了与12家城商行合作的模式。原国家开发银行小微贷负责人、现英菲尼迪投资合伙人胡斌告诉《融资中国》记者。

五大行对小微金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根据工行公布统计数据,2011年该行通过网络融资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000亿元。截至2011年末该行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网络融资余额已近1800亿元,较年初新增906亿元,增幅达101%。工行曾经表态,2012年将在国内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面推广名为“小额便利贷”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服务。

而《融资中国》记者从交通银行了解到,交通银行为此打造沃德小企业品牌,开办沃德小企业业务的网点新增36家至91家。截止2012年三季度末,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3.58%至人民币10,478.77亿元。

建设银行则设立了单独的小企业业务部,专门负责为小微企业服务。建行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小微企业贷款6814.15亿元,增幅7.84%。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市场也逐浪已久,并且模式各异。

民生银行2012年中报显示,其核心业务品牌,小微金融服务――商贷通在公司贷款占比已经接近20%。民生银行从最初的商圈模式,发展到现在城市合作社。这种模式后来被其他商业银行仿效。

而北京银行与商务部签署了《推动商圈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但北京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融资中国》记者,就协议带来的效应还没有具体的数字统计。

中信银行采取了“1+N”的模式,“1”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大量的上下游小微企业。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质,来考核上下游小微企业,并以此确定贷款额度。

招商银行的模式是,将小微金融服务与PE结合起来。按照马蔚华的说法,招行青睐成长性好、高科技的小微企业,并将贷款与吸引股权投资结合起来,招行先将项目推荐给私募基金,私募投了以后银行再贷款,招行最终将帮助这些企业进行IPO。

此外,包括阿里、京东等也将小微金融作为主攻的方向。在与建设银行成立中国网络银行失败后,阿里更通过阿里金融,直接切入小微金融市场,阿里金融通过一个银行系统所不具备的且涵盖了30多万家企业的信用数据库,极大降低了阿里金融的贷款风险。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小贷公司已累计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260亿元,不良率为0.72%。而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经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

蓝海还是红海?

从最开始城商行试水小微金融,到现在的五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业的纷纷杀入,小微金融市场现在已经容纳了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而VC/PE也不甘人后,纷纷与银行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3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额的21.72%。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理财部华北区总监林添富认为,“中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在中国不仅有庞大的市场,更有良好的盈利空间,金融机构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目前市场做得还不大,整个市场需求很大,但供给却并不充分。在中国有4000万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贡献的GDP高达60%,解决了75%的城镇就业。

潍坊银行行长闫卫兵告诉《融资中国》记者,“当初我们做小微金融时,确实有赌一把的意思,因为德国的微贷属于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而在潍坊银行的微贷里有抵押有担保的用户也不是很多。但是当时认为没有不适合的客户,只有不适合客户的产品。”2011年,潍坊银行微贷中心放款2500户,放贷金额3.6亿,而整个潍坊银行仅在当年4月就已盈利100万。

闫卫兵坦承:“小微贷款开始做的时候是赔钱的。2011年,客户数到1600户时,才达到收支平衡。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对于贷款利率并不敏感,而对于获得资金的速度敏感。

在小微金融市场中,小额贷款公司由于主要资金用于短期拆借,也就是过桥资金,反而在利率,市场深耕方面不如银行。潍坊汇通小额贷款公司一位副总告诉《融资中国》记者,当银行真正重视了小微金融市场时,小额贷款公司肯定会面临转型,但小额贷款公司并不一定希望转成村镇银行,因为利润下降的厉害,而村镇银行在吸储方面也太弱势。

进入微金融的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表示,“希望更多金融机构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来做小微企业,我们不担心与大家在业务上发生冲突,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据悉,包商银行近几年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45亿元,最小笔贷款可低至3000元。

在小微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不会挤压地方城商行的生存空间?对此,郭田勇表示:中国的小微金融市场非常庞大,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相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资金的供给量反而太少,进入这个市场的金融机构也太少。

胡斌对《融资中国》记者表示,100万额度以下的小微金融市场,保守估计约为10万亿,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民生银行也才做了4000亿左右,若是加上额度200万―300万之间的,整个小微金融市场能达到15万亿―20万亿,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规模与风险

由于小微企业基本属于无抵押无担保类型,而且小微企业本身的风险大于大型企业,其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中型企业,所以小微金融的市场风险必须有效可控。多家银行2012年中报数据显示出不良率与不良贷款额度的抬头趋势,反应了经济下行殃及小微企业的生存。因此,规模与风险的平衡是进入小微金融市场机构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小微金融服务的标准是另一待解难题。对于小微企业的定位,是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司来规定,而对于贷款的额度则是由银行来规定,所以基本形成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 国有大行各有各的规定。有专家建言,希望监管部门能够统一协调,同时加强对小微金融的政策支持,达到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目的。

闫卫兵表示,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12年已发或者待发的小微企业金融债,总规模达到2800亿元,而城商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窄。他希望未来央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在管理和政策上能够更加宽松。

据了解,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的小微金融上限额度较高,而在国外,小微金融的贷款额度通常在30万以下。胡斌说,“现在国内做小微金融,每家银行都有每家银行的标准,小微金融市场面向的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主,管理成本高,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闫卫兵说,潍坊银行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现金流、经营模式,分析企业从事行业风险以及以后企业发展风险来进行防控,对于企业诚信,主要依靠央行的信用系统。

小微金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金融 融资 商业银行

一、小微企业及小微金融的界定

(一)小微企业

本文所指的小微企业,是指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归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明确的标准予以划分的企业(详见表1)。

表1 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注:低于下限的为微型企业,高于上限的(含上限)的归入大中企业。

小微企业的融资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薄弱,品牌竞争力不强,很难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融通资金。虽然中小板、创业板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定的渠道,但是能在其板块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依然是中小企业中的领军者,大部分的小微企业无法达到上市条件,因此并不具备普遍性。

2.间接融资为主。由于直接融资渠道受阻,小微企业转而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来弥补其资金空缺。商业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获得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源于商业银行贷款几乎是众多借款中成本最低、规模最大、可持续时间最长的。

3.资金需求特征显著。小微金融服务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小微企业在经营或投资上短期性的急迫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特点,此类特征是由小微企业经营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

(二)小微金融

小微金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小微金融仅指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提供的资金通融的支持。广义的小微金融主要是指为小微型企业及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的小额可持续的针对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小微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其主要涉及经营主体、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因此,小微金融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具体表现如下:

1.服务对象的拓展。传统意义上,小微服务对象更倾向于指穷人,而服务手段通常是政府补贴或财政支出。但如今情况迥异,小微金融对象的范围延伸至了那些可能并不贫困,却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金融服务的个体或小微型企业。这样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具有“草根”特性的个人或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取持续的、有竞争力的服务的客观现实,更意味着小微金融体系尚存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在需求。基于此,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支持小微金融。

2.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小微金融过去仅指小微贷款。而如今,其概念范围已大大延伸,不仅包括贷款,股权服务、资本金服务、保险和其余增值服务也涵盖在内。

3.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如今经营小微金融的机构基本上覆盖我国现有的所有金融机构,即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非营利性组织、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村镇银行。但从资产规模和服务客户数量层面来衡量,商业银行依然是主力军。

4.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业是覆盖经济面纱的信息行业,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使其永葆活力。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小微金融和信贷模式创新、信用机制创新、风控技术创新、支付创新等诸多领域。

二、小微金融的特点

客观分析,小微金融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灵活、多样、个性化的特征。在我国,被长期忽视的小微企业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不仅限于融资服务、结算服务、财富增值等各方面,还存在着各阶段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我国微小企业的个体工商户中,约40%的企业存在银行信贷需求,36%的企业符合信贷标准,单户贷款需求约50万元。超过85%的私营企业需要银行信贷支持,其中约50%的私营企业符合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标准,单户资金需求规模在200万元左右。因此,可由上述数据测算得出:全国范围内小微信贷业务的目标客户可达816万,贷款市场的整体规模为8.68万元。而各类金融机构实际投放的小微企业贷款约3.75万亿元,仅满足了42%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尚处“金融抑制状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拥有巨大的上升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小微金融有助于银行与小微企业实现共同成长。只有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和特点,商业银行才能将这一群体从包括高利贷等最原始、最传统的民间融资中解放出来。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引领小微企业充分享受商业银行便利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培育更为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挖掘和提升小微客户的深度价值,实现两者共同成长。

第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切入难度较大。考虑到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商业银行在实行资产配置时,会倾向于放弃风险系数较高的小微企业,转而选择风险较低的大企业。同时,在当前风控要求较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抛弃正向激励而强化责任追究,放弃收益机会而强化风险控制。在大企业信贷市场尚未充分挖掘之前,商业银行仍将专注于拥有风险较低系数的大企业市场,缺乏变革的内在能力,就难以驱动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或政策,推动和鼓励拓展中小微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切入小微企业市场,必然面临众多挑战。

三、我国小微金融服务发展情况

区别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金融自由化实施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将其服务对象主要聚焦于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自然地忽视了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当前,受国家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引导,其极大地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使得小微金融市场成为竞相逐鹿的焦点,但同时引致了系列问题。

(一)政府及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为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国九条”,其重点为增强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严重肃清金融服务的不合理收费、拓宽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等。2013年4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竭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等。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也相继出台了以小微企业为核心的一系列信贷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上述政策的紧密出台表明了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心。

(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第一,在利率市场化的引导下,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各银行的必然选择,进而导致作为业务蓝海的小微信贷成为各银行争夺的焦点。第二,面对金融脱媒的挑战,商业银行的信贷客户量级正逐步下移,中小微企业客户成为其重点目标客户群。

(三)风险控制亟待加强

一方面,随着众多银行加入小微企业的争夺大战,作为银行竞争利器的定价策略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而对于银行,小微信贷的主要目的便在于其丰厚的利润空间,因此小微金融定价对银行未来的收益至为关键,但竞争趋同导致部分银行选择以价换量抢占客户。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对银行的经营策略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作为曾经银行产品创新实验基地的小微金融,伴随大量银行的涌入,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愈加普遍,将不可避免地给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模式[J].中国金融,2013,(11).

[2]贾莹莹.中小商业银行创新服务小微企业:机理、现状与阻碍[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小微金融范文第3篇

一方面,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要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大型商业银行要通过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和商业模式,推进客户结构调整。

当前,金融业严格的准入管制,使得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即便在民间融资十分活跃的2011年,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小贷公司在年底贷款余额只有3914.74亿元,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不仅仅是小贷公司,从整个金融机构的分布看,在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中小城镇,能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十分有限。金融服务的供应不足,导致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不充分,进而使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加上准入管制严,也造成金融机构经营习惯于依赖“牌照溢价”,内在改进经营管理的驱动力不足。所以,应适当放松管制指标,以促进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引进新的小贷公司促动竞争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小微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通过正常经营获取必要利润外,还需要利率管制逐步放开。也就是说,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小微金融机构应聚焦小微企业的客户定位,走与大型商业银行有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客观上有利于整个金融结构的调整。比如,在“只贷不存”的前提下,可适当放松其他制度的限制参数,从而让那些在实际经营中表现优秀的小贷公司晋级为村镇银行。

现在,小贷公司最多可向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不超过自有资本50%的资金,但1:0.5的杠杆率是硬约束,这使得原本资金来源狭窄的小贷公司进一步陷入“资金供给瓶颈”,在其发展后期易引发现金流问题。

对比当前监管机构确定的担保行业10倍、银行业10多倍的杠杆,适当放宽负债率上限,允许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贷公司能从银行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既可以有效地替代民间融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潜在风险,又能提高小贷公司放贷规模,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小贷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其合法合规经营的积极性。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绝大部分小微金融机构仍没有接入征信系统。虽然可以向央行分支机构查询征信,但小微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是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微企业和涉农群体,这部分客户并无征信记录,无法在央行分支机构的征信系统中查询。所以,支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改善,尤其要注重结算系统的畅通和征信系统的接入,使其能充分参与到银行业的竞争中。

小微金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金融

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强盛并持续繁荣的国家,都离不开民间经济力量的积极参与,小微企业作为民间经济力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和活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小微金融已成为银行业热点话题,如何通过小微金融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同时实现银行自身发展模式的华丽转身,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小微金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多家银行陆续提出向小微金融转型,并在小微金融领域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从前期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形势预判上看,当前正处于银行业发展小微金融的黄金时期。

(一)小微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小微企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质量不断提升。2013年,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4%,创造全国GDP的65%,提供了全国城镇就业岗位的85%,上缴利税占60%。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带来强劲的乘数效应和社会效益。银行肩负着调节社会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必须对这一重要力量积极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二)小微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政策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昭示,每一轮改革热潮都会促发创业热潮,也会有一批优秀小微企业脱颖而出;随着新三十六条、小微企业发展二十九条、银十条、国九条,以及财税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从经济面看,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兴产业崛起、居民收入提升等,都将推动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的形成,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电商平台的兴起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小微企业延伸市场触角、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了渠道平台。

(三)银行业向小微金融积极转型。长期以来,在风险把控、规模依赖等本能驱动下,银行习惯于围绕大客户开展业务。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大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度逐步降低,存贷款定价吸引力减弱,银行依靠服务少数大客户赚取丰厚利润的日子一去不返。而小微企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金融需求增加迅猛,对银行依存度相对较高,风险相对分散,对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更为有利。银行业向小微金融转型,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引导,而是逐步成为银行内在的战略诉求。

二、小微金融尚有战略壁垒须突破

尽管小微金融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小微企业的一些固有特点,使得银行按照经济原则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融资服务方面,面临不少现实的壁垒。

壁垒之一:风险防范。小微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较低、财务报表规范性较差、对抗外部经济波动能力较弱、有效担保和抵押不足,这都使得小微贷款较大型龙头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风险更高,银行甄别符合条件客户的难度较大。如果风险防范不到位,小微金融甚至会“未入蓝海、已陷泥沼”。

壁垒之二:成本控制。尽管小微贷款的风险定价较高,但由于金额小、期限短、派生业务少,单笔小微贷款和单个小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绝对收益并不多。在传统信贷模式下,一笔小微贷款与大企业贷款所花费的精力相差无几,甚至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尽职程度、综合能力等要求更高,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如何控制成本是银行持续发展小微金融必须攻克的难题。

壁垒之三:资源配置。近年来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贷款额度受控、存贷比刚性约束,而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多、存款少,且融资需求“短、频、急”,对银行的资金分布是一个重大考验。如何发展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何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效益,这些问题都亟待破解。

三、小微金融战略路在脚下

所谓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是用来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全局性谋略、方案和对策。银行选择小微金融的战略之路,必须明确战略定位,制定战略方针,找准战略抓手,夯实战略支撑。

(一)要明确差异化的战略定位。越是在满腔热情投向小微金融的时候,银行越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避免一拥而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小微金融市场容量巨大,客观上为银行业差异化拓展业务提供广阔空间。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区域摆布、风险偏好、收益诉求等实际情况,对小微客户群体进一步细分和深挖,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客户、展业模式等,发挥各自在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平台、专业市场渠道、信用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切入点和定位。通过各家银行的错位发展,让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小微客户都能享受到银行服务,真正朝普惠金融的方向发展。

(二)要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方针。发展小微金融首要就是做好小微信贷业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突破口。这并不意味着简单放低小微客户的准入门槛或提高信用额度,而是要求银行在客户选择、风险把控、运营操作等多方面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丰富技术手段,减少与小微客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符合条件的小微客户都能较为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在提供授信的基础上,小微金融要做到“三个延伸”:①从单一信贷业务向公私兼容的综合金融服务延伸。加大资金结算、贸易金融、企业理财等对公业务的渗透,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主个人与企业财务需求往往相互融合,积极挖掘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人及其家庭的财富管理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薪、信用卡等业务,通过增加客户对银行的综合回报降低融资成本。②从单个客户拓展向客户群批量开发延伸。针对商圈、产业链、商会的小微客户群经营模式和金融需求的共性特点,对特定的小微客户群体开发标准化产品,以集群融资的规模经济效应来分摊作业成本。③从单个时点的需求响应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在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金融支持,如对创业初期的企业给予抵质押门槛低、用款灵活的信贷支持;对成长期的企业提高授信额度,配套现金管理服务等;对于成熟壮大的企业进行综合性的企业融资规划,帮助客户通过股权交易、上市等进行融资。即使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也要结合其“换业不换人”、“转地不转行”的特点保持一定联系,在客户“东山再起”时给予相应支持。

(三)找准简便易行的战略抓手。小微金融在我国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长期服务大客户为主的业务模式和惯性思维要向小微金融转型,必须依托易于推广复制的业务模式,最好是有一批内部叫好、外部叫座的产品,既减少战略落地的阻力,也使得小微金融尽快产生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家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具体战术和主要抓手各不相同,优秀的案例层出不穷。广发银行2013年针对个体工商户推出“生意人卡”,一张卡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以“一次审批、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按天计息”为特色,受到广大小微客户的热烈追捧,推出市场仅八个月贷款发放量就超过200亿元。

(四)建立高效灵敏的战略支撑体系。包括:流程化的运营手段。依托数据平台,对业务流程中的标准化环节进行集中批量处理,节约宝贵的人力资源,并减少人工干预,达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广发银行2013年将全行个人贷款集中上线审批,单笔审批速度提升了近五倍,在全年小微贷款笔数增长了四倍的情况下,基本实现“审批不过夜”。

前瞻性的风险管理。系统审批效率虽高,但往往基于历史经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判断,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必须加强前瞻性分析,保持审批和管理的精准度。针对小微客户数量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可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预判经济、行业变化趋势和细分客户的发展特征,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参数,降低审批差错率,未雨绸缪进行风险预警。

扶持性的激励机制。小微金融作为新兴业务,银行可给予倾斜性支持,如对小微业务人员的业务量评估有别于大企业业务人员,适度提高小微业务的不良容忍度,落实监管导向给予风险资产权重优惠,倾斜信贷资源分配等。

立体化的服务渠道。一方面,做强传统物理网点阵地。建立小企业金融中心,专营小微金融,对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贴身服务。另一方面,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获取、了解、筛选客户,并与电商等外部机构开展合作,将小微金融目标群体扩大到网络商户,可将网络交易流水作为授信依据。此外,部分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借贷平台等金融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贝多广.全新认识小微金融[J].中国金融,2014,(3):40-41。

[2]龚方乐.小微金融可持续业务模式[J].中国金融,2014,(1):51-52。

[3]栾晓峰.小微金融的社会创新作用研究[J].理论学刊,2013,(5):72-75。

[4]潘家栋.两岸合作推进小微金融创新―2013海峡两岸小微金融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浙江经济,2014,(1):42-43。

小微金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080—04

小微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十分突出。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和帮助小微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是我国对小微企业政策扶持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小微企业缓解融资压力,增强盈利能力,促进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联合的201 1年7月4日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其中对于工业企业中、小、微三型的划分标准是: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4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均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国外研究方面,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银企间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信息不充分的中小企业银行实行信贷配给和较高利率,使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Berger(1998)的研究发现,大银行之间的合并会使小企业的贷款减少,而小银行之间的合并会使小企业贷款增加。国内研究方面,邢乐成和梁永贤(2012)提出我国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原因即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与现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严重不匹配,解决难题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巴曙松等(2013)提出通过产业链金融创新、抵押融资金融创新、担保机制创新、建立与小微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等方式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巫文勇,姜三明(2013)提出解决江西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必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政策法规。

二、江西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江西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江西省中小企业在全省经济增长、财政增收、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2年,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7350亿元,上缴税金118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900万人,分别占全省GDP的56.8%、全省财政总收入的57.7%、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一是着力构建以担保机构为载体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截至2012年底,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到178家,担保资金总额达115亿元。二是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省内首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江西丰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行,第一期募集1.7亿元。三是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自2011年来成功连续举办两届“百园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第二届累计为3147家企业授信610.8亿元。四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和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萍乡市各金融机构对萍乡“省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企业贷款余额为25.96亿元,同比增长35.42%,高出萍乡市各项贷款平均增幅14.48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4460.3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0.26%,比2011年底提高1.64个百分点。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二)江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西省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据抽样调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仅有1/4得到响应。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利率基本都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且幅度较大,而大、中型企业许多都是少增、不增甚至下浮。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贷款承诺费等变相上浮贷款利率。截至2013年1季度底,江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422.3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0.53%,而在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为28.2%,江西省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明显偏低。

虽然江西省在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方面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也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1.总体金融支持力度弱。2012年,江西省的人口在全国占比3.3%,国内生产总值占比2.4%,而贷款余额仅占比1.65%。直接融资仅占比0.6%,远远落后其他指标占比。根据统计,江西省每年外调资金约4000亿元。

2.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不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金融支持政策是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中小企业受惠程度较低。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时期,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关注,使大型企业相对小微企业的优势更为显著,加上银行逐利性和维护大客户关系的行为偏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都容易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小微企业信贷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3.直接融资与金融创新力度不足。江西省直接融资发展落后,小微企业仍是以传统银行贷款为主。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省内优质企业,由于直接融资不足使这些企业主要进行间接融资,挤压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小微企业的融资空间。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不足,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狭窄,成本高。在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的融资租赁、私募股权融资等融资方式在江西仍不多见,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很多小微企业为了维持生产而去吸收高成本资金。

4.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江西省尚未建立较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成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中,大部分行政色彩浓厚,注册资本到位率低,运转不规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和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尚未大面积推广。中小企业信息通常不公开、不透明,严重影响其融资能力。地方金融机构及信用评级机构的稀少也影响对省内小微企业针对性的融资服务能力。

5.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对信用担保机构财政风险补偿不足,致使担保机构无法有效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对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风险补偿不足。无对小微企业创业风险的补偿机制。目前江西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仅3000万元,其他省很多都是几亿元,江西省风险补偿财政资金池偏低。

(三)江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存在问题原因

造成江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存在问题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政策权限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政策的制定主要在国家层面,省级以下政府可选择的政策措施不多。货币供应、信贷政策、行业政策等金融核心政策的制定权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手中,省级以下地方政府难以根据地方实际进行调整。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实行垂直化管理,难以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

2.经济发展落后。2012年,江西省的人口在全国占比3.3%,国内生产总值占比2.4%,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由此至少导致两个问题:一是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到经济发达地区,以获取更多利润;二是小微企业大多自身实力差,符合融资要求的小微企业偏少,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差。

3.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够。虽然江西设有中小企业局,但其职能定位主要是行政管理和综合经济部门,而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江西地方政府服务意识不够,企业有困难时经常见不到相关部门领导,相比而言沿海地区政府许多相关服务部门设有接待前台,专门接待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融资多用个人信用担保,企业起步时最需要政府支持,却感受不到政府的关怀。小微企业很多都是从事新兴行业,政府工作人员通常对新兴事物不了解,服务能力不足。

4.金融市场不发达。江西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度依靠银行贷款融资。江西上市公司家数和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11年底,江西上市公司3l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39%,在各省市区中排第21位,在中部6省排名倒数第一,总体排位靠后;总市值2189.3亿元,约占全部股票市值的1.09%,在资本市场中总体影响力较弱。新三板、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新型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尚处起步阶段。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等在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的融资手段在江西较少。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多,发展速度缓慢。担保机构限制较多,民间融资管制过严。

5.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不足。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银行对于发放贷款所需的调查、监管费用大体一致,贷款规模与单位交易成本成反比,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较小,根据贷款的规模效应与风险平衡,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小微企业投放资金。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

1.中小企业相关法律规定较完善。1953年美国通过了《小企业法案》,1964年国会通过《机会均等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法律依据。1975年美国颁布《公平信贷机会法》,规范商业信贷公司行为,禁止对申请贷款的创业者或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确保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获得公平待遇。

2.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美国设立中小企业委员会,是政府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管理机构;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直接贷款、协调贷款、担保贷款和资本入股等形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管理局自成立以来,累计直接或间接援助了近2000万家小企业,并带动了大量的商业性金融支持,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公司。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从联邦政府获得优惠的贷款支持,且只能投资于合格的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据统计,美国90%的高技术产业都是按照创业风险投资模式得以发展壮大的。

(二)日本

1.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供给体系。由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中央公库、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三家。

2.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政府全资或部分出资成立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保险和担保的机构,民间也存在众多信贷担保公司和“信贷担保协会”,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3.经营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二板市场。日本设有经营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专门负责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包括地方银行、第二地方银行、信用金库、信用组合等。日本还建立了第二板块柜台交易市场和第二柜台交易市场,便于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四、江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小微企业信贷机构建设

发展以南昌银行、九江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为主的地方银行机构,发展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城镇中小信贷机构,鼓励其主要为小微企业服务。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给予小微企业重点金融支持。美国、日本等国均设立了大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重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设立门槛,降低小额贷款公司所得税税率,允许优秀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享受各种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资金。建立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平台,放宽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数额限制。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担保、咨询等增值服务。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基金,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放贷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贷款政府通过风险机制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偿。

(二)促进银行对小微企业实施重点信贷支持

加大银行贷款融资力度。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坚持举办“百园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及其他类型的银企对接会。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技术创新,开发更多的适合于小微企业特点的贷款品种,设计针对性信贷产品,如仓单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商铺经营权质押、应收货款质押贷款等。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效率。

引导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放宽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开发小微企业差异化融资服务,压缩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严格限制银行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激励基层从业人员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施税收优惠。

(三)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设立专门机构和市场,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资本投资初创企业,大力发展债券、股票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向投资机构推介融资租赁、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票据等新融资方式。

引进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民间资本规模巨大,具有借贷灵活、方便等特征,十分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民间金融监督和指导,规范民间融资,条件成熟时可借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验,设立民间资金网络借贷平台,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公证、资产评估等服务。

(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组建国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大力发展民营担保公司,组织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日本拥有由政府保险机构和民间信贷担保公司组成的较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收费标准,简化贷款担保手续,缩短贷款担保办理时间,提高信用担保质量。政府对担保机构形成财政风险补偿和业务补助机制,鼓励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担保。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所得税实行优惠税率。

继续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和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探讨新型互助担保模式,成立担保互助协会,由整个协会组织解决单个企业融资担保问题;协会企业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单个企业以风险准备金为上限承担责任,减少联保风险。

(五)加快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关法律规定

目前,国内支持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只有2002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扶持尤其是金融扶持方面无具体细则,操作性不强。建议国务院进一步加快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关法律规定,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确保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得到公平待遇;相关部委制定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坏账核销、抵押担保等的监管要求;江西省政府进一步细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六)建设中小企业专门服务机构

减少江西省中小企业局行政任务和职能,使其主要功能转变到为中小企业服务上来。省中小企业局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商业性金融投资;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壁垒、融资条件等问题。美国有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管理。

小微金融范文第6篇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所增加。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的《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信息共享、增信服务、财税支持等小微企业配套金融措施给予了政策支持,同年银监会更是通过《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业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据银监会年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比2012年增长29.74万户,达到1249.77万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7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2%,比年初增加了2.87亿元,同比增速19.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8%②。尽管我国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小微金融发展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仍有19.4%的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在金融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贷款利率和所获额度两个选项的评分最低,多达48.89%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且近半数小微企业的借款成本高至10%以上。在融资渠道方面,有74%的小微企业首选银行贷款,然而从大型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仅占12.44%,从中小银行得到贷款的小微企业占32.89%。报告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小金融机构是现阶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匮乏。

(二)多重因素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

1.小微企业自身的风险特征首先,小微企业规模小、风险高。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初始资本投入少、资产负债率高的特征,一旦资金链断裂,其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严重打击。其次,小微企业的轻资产特征。大多数小微企业处于成长期,创新能力强、固定资产少,担保抵押物的缺失加大了融资难度。最后,小微企业与投资者在经营数据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尤其是家庭经营型个体工商户在面临资金缺口时往往依赖内源融资,而管理不规范和信息统计不完备导致的征信数据缺失,又使得小微企业外源融资的能力被严重削弱(Udell、Berger,1998)。2.传统金融体系小微金融服务不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保持着超高速的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畸形经济结构正日益遭受人们的诟病,金融改革迫在眉睫。有学者将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总结为“一个成功,两个失败”,即汇集储蓄方面的成功,有效配置资源和监督企业经营方面的失败(胡祖六,2009)。当前传统金融体系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直接融资渠道条件苛刻。尽管监管层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配套政策,当前直接融资市场规模对于国内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实际效果不佳。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往往达不到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门槛,直接融资的审批周期长、手续复杂又与小微企业“短、小、急”的融资特点相悖,因而传统直接融资对大部分小微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即。第二,间接融资渠道支持不力。尽管国有经济部门的经济效益不及民营经济部门,大型银行主导下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有限的金融资源优先配置给国有经济部门(张跃文,2010),导致大量低效国有企业呆坏账与小微企业融资难并存的尴尬局面。正是金融部门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信用配给构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压抑(林毅夫、孙希芳,2005),在国有经济部门贷款过剩的同时,大量民营经济部门的小微企业却被传统金融体系严苛的抵押、担保条件和繁琐的审批程序挡在门外。第三,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我国银行主导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资产超过了GDP的250%,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另一方面,银行部门内部竞争不足,银行贷款的长期资产占到社会总融资比例的80%,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就占了绝对多数,信贷的集中极易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陈雨露、马勇,2011)。此外,金融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占比过少,而它们往往是最了解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的。3.信用担保体系缺失以央行为主导的征信系统尚不完善,小微企业信息采集困难,对于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来说,要想获得贷款只能转而寻求担保机构的支持。我国现有担保机构主要分为三类: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自发组建的互助担保机构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担保公司。但是我国担保机构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业务规模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导致担保公司可获得的金融杠杆乘数降低。加之很多边远落后地区甚至还没有互助型和商业型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少和担保品种单一造成的寻保困难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进一步恶化。

二、普惠金融下小微企业创新融资研究

(一)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发展之路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部门难以适应小微企业数量大、金额小、风险分散的特点,而民间金融由于其特有的运作组织模式(如表1),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民间金融萌芽于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兴起,尽管借款利率偏高,作为“地下医院”的民间金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给予不少小微企业夹缝求生的机会。现阶段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更是一种优势互补,这种优势互补关系在金融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中更为突出(刘少军,2012)。近年来,在金融普惠化和市场多层次化的背景下,民间金融的产品和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从资金需求的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民营经济在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小微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与正规金融部门服务面覆盖窄的矛盾,给民间金融的发展带来无限潜力。而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大量民间资本疯狂涌入高利率的民间金融利益链条,使得民间金融数量高速膨胀。然而随着传统民间金融规模和业务量的增长,利率过高、监管困难、资本流向投机等问题引起了各方的争议,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专业化团队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崛起,这标志着我国民间金融从完全无监管状态过渡到了部分监管状态。这些商业化小额贷款公司曾被视为民间金融阳光化的坦途,但是近年爆发的“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却对民间借贷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推进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秩序化、阳光化发展,成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张书清,2008)。

(二)小微企业融资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高彦彬、马孟军(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民间金融市场风控体系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发展。互联网金融本质是现代全球化民间金融(徐会军,2014),在国家金融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经济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将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创新融资途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的融资特征有天然的互适性:第一,资金规模匹配。互联网金融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居多,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小的特点相吻合。第二,期限结构匹配。小微企业的融资期限一般在1—6个月之内,正好符合时下兴起的大众余额理财、活期理财的期限特点。第三,速度效率匹配。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项目与投资者的高效匹配,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的特点相符。第四,收益风险匹配。互联网金融借贷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定期利率,低于民间借贷利率,与小微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经营特征一致。此外,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的问题,使得普惠金融在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践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可能。1.P2P网贷融资模式P2P网贷(PeertoPeerLending)是一种利用网络平台,个人直接向个人借款的点对点融资模式。在具备传统民间借贷交易手续简单、速度快特点的同时,互联网的连接作用还使得借款人和投资者可以突破传统民间借贷的地域限制和人际关系,因此自2006年引入我国后,P2P网贷在最近两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与国外成熟金融市场P2P平全依赖网络和借款利率略低于银行(沈良辉、陈莹,2014)相比,植根于我国国情的P2P网贷行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见表2)。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P2P网贷的融资速度快、成本低、抵押担保低;与传统民间借贷相比,P2P网贷在市场参与者多元化和信息透明度方面又更胜一筹,因此P2P网贷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更具优势。在这种模式下,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和市场利率情况制定项目借款利率和期限,通过P2P平台的资质和信用的材料审核后,投资者可以浏览借款信息,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选择合适的贷款项目。由此,借贷双方在P2P平台实现快速匹配交易,小微企业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相对合理的利率拿到急需的发展资金。2.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众筹是指筹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其项目的创意,以期获得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取实现这个创意所需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根据投资者回报的不同,众筹可以分为债权众筹、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和公益众筹四种模式。债权众筹投资者享有达到一定条件后获得本金和利息的权利;股权众筹投资者则以其出资额取得项目的对应股份;产品众筹投资者有权在产品开发完成后,以低于产品成本的价格得到该产品;公益众筹投资者投资的是不图回报的公益项目。股权众筹与P2P网贷有很大的区别,股权众筹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取得众筹项目的对应股份,而P2P网贷本质上是债券众筹,因而股权众筹模式的借款数额和期限随着融资项目的不同而更加个性化。创意和活力是成长型小微企业,尤其是文化传媒、科技创新类小微企业最富裕的“资产”。通过众筹平台创新项目的融资需求,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创新开辟了一条高效的新型直接融资途径,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及其创新项目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效应下知名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3.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一般指的是通过供应链上的一家核心企业与银行合作,其上下游企业以核心企业为担保,寻求合作银行融资支持的一种模式。但是由于银行的门槛高、风控严、审批慢,小微企业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到急需的资金,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网络融资是指一种建立在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核心企业的大数据积累,通过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为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资金融通等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供应链网络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拥有完整供应链企业资源的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代表。在这种融资模式下,电商平台掌握了借款人的资金流、物流和商流等多维信息,能够利用大数据手段将银行视为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供应链上的可控风险,从而使借款人无需抵押和第三方担保即可获得相应的贷款。另一种则是网贷供应链金融模式,以第一P2P平台收购中国典当联盟网、甬商贷与中国摩士集团签署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为代表。网贷平台通过合作或收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更深入地了解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的数据积累和专业风险分析能力,突破了小微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不畅导致的整个供应链资金周转及经营效率的问题。处于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仅凭其在供应链上的订单、入库单、应收账款等经营数据和信用积累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得贷款,大大缓解了它们的资金周转压力,也有利于其未来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开发。

三、结论与建议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既来自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更来自于我国金融系统和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成本高是横亘在小微企业和投资者间的最大问题,加之我国金融市场服务小微企业机构数量少,使得小微企业更难获得满意的融资。在金融压抑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给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突破带来了机遇。未来在普惠金融的体系下,要使互联网金融能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强行业自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与美国P2P网贷市场集中度高和纯信息平台的特点相比,我国P2P网贷市场分散度高、良莠不齐,很多平台甚至还承担了信贷风险。在经历了“野蛮”增长后,P2P网贷行业已经进入行业整合期,风险的积聚和时不时曝出的“跑路”事件为行业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普惠金融不意味着“零门槛”,对资质和风控能力不足的平台以及可疑借款人的识别技术应该得到加强。普惠金融还应该是一种可持续的金融服务,P2P网贷平台应回归纯信息平台的本源,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建立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其次,差异化发展,定位普惠金融。大多数P2P网贷平台市场定位并不清楚,小到个人消费贷款,大到企业贷款都做,且借款企业行业分布非常散乱,这对平台的风险控制是不利的。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差异化发展、定位细分市场或垂直行业应该成为从业平台转型的方向。致力于传统金融机构不愿做、做不好的小微金融市场,走普惠金融之路,服务“草根金融”,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蓝海”。再次,盘活现有资产,创新融资产品。我国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据商务部估计,全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在20万亿元以上③。如果能将这些应收账款作为潜在的抵押品,通过供应链网络融资模式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进行管理,不仅能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问题,还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的健康运转。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尚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市场潜力。最后,创新监管方式,帮助突破行业瓶颈。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没有形成稳定的行业规范,而且中国“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系对于混业交叉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监管有一定难度。在放任发展可能给经济带来系统风险,过度监管又可能扼杀行业创新的情况下,透明监管、底线监管和负面清单监管等方法更符合行业的发展要求。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保证行业信息的透明度,为监管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监管不能只限于管,还应该帮助突破行业瓶颈。如果以央行为主导的征信数据库能为行业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对互联网金融,甚至是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效率都是极大的提升。

小微金融范文第7篇

9月26日,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办的“第十六届世界邮储与零售银行协会邮政储蓄银行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邮储与零售银行协会、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等国际性组织,以及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代表齐聚北京,围绕论坛主题“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展开讨论。

邮储的普惠课题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也逐渐步入了“深水区”。伴随着社会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趋势日趋显著,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说:“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移动金融、网络金融等新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这些都对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科技成果,发挥实体网络优势,把握时代脉搏,继续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可能也是全球储蓄银行共同面临的全新课题。”

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总裁、董事会主席海因里希并且在多个业务层面都展现出活力,它们扮演的角色和其他商业银行是类似的。”哈西斯称。

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走过的道路和实际情况,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将邮政储蓄和零售银行结合走出一条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道路,即将改革作为根本,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历史,积极吸收新鲜血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中国央行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有关金融普惠发展的活动,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摸索了一些好的经验。例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的指导,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等。

发展普惠金融惠及国计民生。中国银监会监管四部主任沈晓明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金融体系要为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有利于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然而,与会专家也表示,普惠金融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中国在普惠金融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任重道远。

寻找小微融资出口

普惠金融是金融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课题,旨在通过构建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金融服务向低端层次延伸,使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然而,目前中国金融体系在层次结构、品种结构上存在失衡,信贷过剩,投资资本、债券不足,制约了金融体系对草根经济的服务,阻碍了草根经济的发展。中国存在庞大的小微经济体,大中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充足的抵押物、规范的财务报表,而这些恰恰是小微经济体不具备的,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

中国小额信贷联席会会长、中国小微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克崮认为,当前中国小商业银行、农信社、小贷公司等尚未成熟,需要尽快加强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刘克崮建议,应尽快从机构、产品、监管、政策、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构建小微金融市场,做到机构分大小、产品分类型、监管分层次、金融队伍专业化、配套服务社会化、金融政策规范化。他建议,中国应尽快建立“十百千万”四个层次金融市场,即在中央和省级设立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在市、地级设立数百家中型金融机构;在县、区级设立数千家小型金融机构;在街道、社区、乡、镇级设立数万家各类金融或准金融机构。

此外,他提出将着手在五个方面支持小微经济体发展: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着力建设发展专门从事小微金融服务的部门;

二是加强产品技术方面的研发,要侧重开发信息多元、现场调查、打分卡、大数据整合等“无抵押、无担保”的金融技术和产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先进手段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服务,不仅要从事放贷,还要提供支付结算、汇款、汇兑及理财、投资、保险、咨询等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建设优良的金融基础设施,打造高效本机构、本系统、本地区、本行业的核心业务IT系统,以适应小额信贷“笔多、额小、期短、频高”的特点,有效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五是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应对布局竞争,建设完善的批发机构服务平台,发展行业协会,开展机构评级,从而促进草根金融的发展。

“中国式”普惠渐进

作为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的会员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对发展普惠金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李国华介绍,自2007年成立之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确定了普惠金融的战略定位,并始终坚持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模式,成为了中国小额信贷的主要提供者之一。目前营业网点已超过3.9万个,拥有个人客户总数约4.2亿人。截至2013年8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250万笔、金额达7646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400多万笔、金额达1.7万亿元,成为服务“三农”、社区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也就做好金融普惠工作谈了他的经验和看法。他认为,首先应做好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发展,打破“大银行只做大贷款”的理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资金和管理优势,宏观和行业上抗风险能力突出。据了解,截至2013年8月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600多亿元,解决了600多万农户家庭的融资问题,证明了大银行也能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其次,应创新经营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此,吕家进介绍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五点经验:一是设计循环使用的贷款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开支,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二是建立专营机构,按照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在中国的一些地市,建立了337个小微企业的信贷中心;三是推动产品的创新,开发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信贷产品,丰富小微企业贷款的产品线;四是创新商业模式,采取提高单户授信额度,灵活调整担保方式,延长贷期限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五是融资和融智相结合,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创业经验和市场信息。

小微金融范文第8篇

包商银行的特殊性在于其地处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按照惯性思维,她的超常规发展更易引发广泛的探讨和追踪。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说还是得益于大环境的驱动,比如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中国的改革开放、监管部门的引领、同业竞争的加剧等等。只是相比之下,我们更加重视政策指引,在管理理念、市场定位、机构设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理念超前 把握方向

包商银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小银行的发展路径,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3-5”管理模式,即以“国际化”为一个标准,从“经营、管理、创新、企业文化、金融生态”五个方面,打造“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

在银监会监管理念的引领下,包商银行始终把防范和化解风险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专注小微 集成服务

包商银行从2002年开始就明确了“以小微企业为核心客户”的市场定位。2005年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微小企业贷款技术,在银监会建立和完善“六项机制”指引下,落实风险定价、独立核算、高效贷款审批、正向激励、专业人员培训、违约信息通报等,成功打造了“招聘、培训和放款”三驾马车并实现高效运转。目前已经选拔培养了一支包括管理、培训和专业经营在内的1420人的专业信贷员队伍,单月放款能力最高达到20928笔、14.41亿元,具备了“机构开到哪里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就辐射到哪里”的技术输出和异地复制能力,成功打造了包商银行的品牌形象。

七年的实践表明,银监会“六项机制”是包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

近年,包商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集成商”的商业模式,明确要从只做传统的信贷业务和银行业务向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金融服务集成商转变。第一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专家。以小微企业为战略重点和核心客户群,加速扩大客户基础,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融资服务。第二步,成为全生命周期银行服务提供商。强化小微企业的核心地位,拓展产品线,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第三步,成为全面金融服务集成商。以小微企业客户群为基础,向非银行金融服务扩展,积极开拓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化全面金融服务集成商的角色,由“卖产品”向“为客户量身定制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转变,把小微企业信贷提升为小微企业金融。第四步,成为“资智”结合的“知识型银行”。不仅向企业提供信贷、结算、保证、理财、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而且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出谋划策,使银行成为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

倾心农村 填补空白

2007年起,为落实银监会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政策,包商银行积极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为这些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目前已经发起设立2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中西部省份21家、东部省份7家。包商银行充分发挥发起行的作用,在公司治理、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科技系统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协助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专门成立部门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二是协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狠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四是提供IT系统支持,实施村镇银行新系统上线工程。五是开展全面审计工作,督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六是全面开展风险管控,初步建立村镇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七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小微金融范文第9篇

二月末的北京很冷,但对于某些春节前还急需资金度“年关”的小微企业来说,这个难熬的冬天已经远去。

北京东方天翼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天翼)就是这样一家小微企业,他们由于年前及时获得了中国银行发放的400万贷款,不但按时支付了所欠到期账款,维护了公司信誉;而且保证了新业务春节前的启动,使得公司正常运转。

最简单的仪式

2月24日上午9点,位于北京东三环三里屯路5号的中行北京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大楼,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走进该楼四层业务大厅,只见工作人员,有的伏案忙碌、有的接打电话,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远处的会议室中,传来朗朗笑声,正当记者好奇时,该中心的客户经理赵鹏急匆匆走过来,引领我们过去,并介绍说:“今天,有客户来给送锦旗。”

沿路走去,只见偌大的会议室里早已是春意盎然,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负责人与一位身着笔挺西装,容光焕发的中年男士正相谈融洽,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让即将开场的“锦旗交接仪式”,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该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到,说话的中年男士正是他们的客户,东方天翼总裁朱先生,现场其他人大都是双方的员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来到北面的大厅。

整个仪式异常低调,简单的交接、留影合照,甚至连双方领导发言也省去了,总共才花了不到三分钟。该中心负责人与朝阳支行副主任田放分别从朱总与东方天翼财务部经理陈芝(化名)女士手中接过“优质服务、银企共赢”的锦旗,要不是为了便于记者拍照,他们连摆几个POSE也是相当“吝啬”。

镜头中,个个笑容灿烂。“我真是没想到,太高效了!”朱先生一个劲地道谢。在他的企业有资金困难时,别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中行却伸出了援助之手,雪中送炭,救了他们。并当即向陈芝表示,“以后就跟定中行了,他们才是真心帮我们小企业的。”

而中心负责人坦陈,尽管当前政府与银行都在谈大力扶持小微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负债率高、效益低、无抵押担保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该问题进一步加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行秉承着以客户为本,以服务制胜的理念,率先在总行层面设立了中小企业贷款中心,以“标准化流水线”操作,改变传统的金融营销方式,变被动放贷为主动借款,变单纯自己赢利为全社会共同受益,进而探索出了一条与自身相吻合的小微金融发展路径。

最鲜有的体验

在墙壁上贴满了大大小小奖牌的会议室里,陈芝向记者讲述了整个事情的始末。

东方天翼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小型物流企业,主要为世界500强等大型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作为财务经理,陈芝一直与银行方面打交道。去年11月,企业急需一大笔资金用来支付货款和开展新业务,她给多家银行打电话咨询是否可以贷款,但他们大多以年关资金紧张或没有信贷规模为由拒绝了。

这时,朱总给她下了道“死命令”――必须马上拿到贷款,否则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像我们这种小微企业,平时要想得到银行方面的贷款都不易,更何到了年关这个节骨眼上,只能死马当活马来医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仍像往常一样天天和银行联系贷款,每天都无功而返。

直到有一天,她照常去中行朝阳支行办理现金结算业务,无意间与接待她的客户经理李京才闲聊起自己企业的状况,这位客户经理告诉她也许他们能帮助想想办法。

“当时根本就没有在意,权当是一种安慰。”陈芝直言,因一直以来中行在她眼中是国际性银行,门槛很高。但令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该行工作人员就登门造访,详细地了解了企业的业务与资金需求情况,并当即反映到该行中小企业信贷中心。

一笔400万的贷款,从填写申请、审核条件、贷款审批到发放贷款,用也不到四天时间就完成了。“一般客户要贷款,都是天天往银行跑,而他们却是主动上门,并且是手把手地指导我们补齐补全申请材料,全天24小时服务,有时晚上9点后或周末,都给我打电话。谁能想到啊!”陈芝的眼神露出了感激之情。

“太意外了,以前啊,我只知道国家对小微企业有扶持,但一直不曾想会落到自己头上。”提及此事,朱先生内心的激动早已无法平复,他们的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按‘小时’在计算。其实,朱先生不知道的是,这份让他“意外”的高效率也得益于中行北京分行正在开展的“一分钟”工程创先争优活动,这“一分钟”指的就是“让客户少一分钟等待”。

他表示,作为小微企业,虽然可以给国家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收入,但由于规模小,竞争压力大,若是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就是个问题;特别是从紧的信贷政策下,连生存下去都很难。

对此李京才则表示,该企业一直与中行有现金结算业务方面的往来,主动挖掘客户的需求,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急的问题正是其职责所在。

最创新的模式

很显然在这最贴心服务的背后是北京中行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和勇于求变的创新精神。

2009年初,该分行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贷款中心,集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信贷审批、贷后管理等专业化职能于一身,采用全面创新的中小企业信贷新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创建“信贷工厂”中心负责人解释,所谓“信贷工厂”,是指对贷款业务的处理根据一套标准化的授信流程进行操作,整个贷款作业过程就好像工厂的“标准化流水线”――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审批,贷款的发放,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式的标准化作业。所有业务均在部门内完成,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有效精简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满足小企业客户在融资方面“短、频、急”的需求。

“结合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中小企业分布状况、地区政策差异等因素,我们还分别设立了朝阳、海淀、丰台、顺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地、昌平等11个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以此来辐射、覆盖整个北京市场。”该中心工作人员补充道。

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八成以上。较之于其他商业银行,中行在对待小微企业方面没有设定信贷规模的限制,“只要客户想贷款,审核条件符合的话,都可以贷到款。”

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营销方式,变被动放贷为主动借款,主动挖掘客户的需求,并且严格按照流水线式的标准操作,以服务制胜,“客户感觉我们像是在一个部门内为他们服务,而不是像之前,客户若想贷款,得按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流程来办理,不仅繁琐,而且时间拉得很长,不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急的需求。”

小微金融范文第10篇

刘克崮指出,践行责任金融需要从三方面做起:第一,建立一个多元多样多层次的小微金融体系;第二,坚持服务小微型的实体经济;第三,努力做好联席会的工作,将小贷机构联席会办成有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业服务自律平台。

“经过两年的发展,联席会的规模日益扩大,体系日增完善,模式不断的成熟,从我们连续几年会议的规模和质量都可以充分的得以体现。”刘克崮说,2012年11月,我们成立了中国小微金融60人论坛和小微金融学院,这不仅是小微金融行业又一个规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标志,更是我们联席会成立以来的一个里程碑,据人民银行最新统计,到2012年11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5948家,可以预见到2012年底必定会超过6000多家小贷公司。

在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上,带领新领导集体登场的时候讲到我们新的党领导集体担负着民族的责任、人民的责任和党建的责任。就是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日子过的更好,工作更稳定,收入更高,居住条件更多改善一些,生活环境好一些。

刘克崮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所以一定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小微金融就一定要坚持为小微经济体服务的方向。我们在中国就是要为现在遍布城乡的小企业,微企业,个体户和农户,为他们全面地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为生产也包括消费中所产生的各项需求,提供及时快捷方便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这就是我们小微金融的责任。

如何实践这个责任金融,开创中国小微金融的新时代,刘克崮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一个多元多样多层次的小微金融体系。刘克崮觉得解决好中国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这样庞大的草根经济体的融资需要,解决我们历史上沉积了很长时间的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只靠某一个机构,某一个地区在某一个时段采取某一些措施来做是不够的,根本的出路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草根金融体系,必须在中国依靠我们大家,依靠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在中国建立一个完整的草根金融体系。

在十召开之后,我们要着眼于长远,同时立足当前,抓住制度设计这一关键,通过草根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来提高城乡金融的整体服务能力,改善目前中国经济体系结构失衡的局面。具体应该遵循机构分大小,产品分类型,监管分层次,金融队伍专业化,配套服务社会化的基本理念,着重从机构、产品、监管、政策、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来谋划和构建中国的草根金融体系。这样形成一个覆盖广泛,品种多样,服务便捷的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十百千万这四个层次的金融体系,即在国家和省一级层面上有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在地市级有数百家中型金融机构,在区、县层次上有数千家小型金融机构,而在街道,社区乡镇层面上应该有上万甚至是数万家微型的金融机构。在微型金融机构中应该以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机构为主,这样,大中小微四层金融机构在各个层次上为其相应层次的实体经济服务。

在实际运行中,每一个层次都可以适当的涉及上一层次的对象和业务,也可以一定程度地涉及到下一个层面,在实践中运行边界不是很严格,很清晰的。但是大致上有一个同等层次的对应关系。

第二,坚持服务小微型的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服务于大中企业的大型金融机构日益壮大。但是小微的金融机构有发展,客观上还很薄弱,所以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应该在整个金融体系建设中着力重发展小微金融。包括在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三个方面。

第三,努力做好联席会的工作,将小贷机构联席会办成有公信力,影响力,代表性的行业协会。我们联席会将坚持全心全意为小贷机构服务的宗旨,成为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的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小额信贷机构之家。联席会的服务范围包括机构、产品、监管、政策和服务等五个方面。联席会一如既往的保持低调、务实,为行业的发展为大家的事业推进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上一篇:全球金融危机范文 下一篇:中药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