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5 20:13:39

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1篇

今年,我区中小学所立项的区级课题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按照各位老师申报时的研究计划,目前绝大多数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即课题研究者需在2013年元月份之前向区教研室提交结题报告。为了便于老师们顺利撰写结题报告,现将小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做一简要介绍:

小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小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正文、参考文献和附件等4个部分。

一、 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结题报告

--------研究者的单位 姓名

二、正文

1、问题的提出(背景意义)

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即要从背景、现状、基础等方面去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能性。

2、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

对课题名称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作简单阐述。所应用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只能选最精辟、最适用的摘录,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切忌全文照搬。依据理论的支撑,说明自己的主要研究思想。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这些学说、观点、使本课题研究得到理论的支撑。

3.研究过程与方法

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小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研究成效

这是结题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教育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5.问题讨论与建议

①问题讨论:是研究后的回顾与反思,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以及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不要多,两三条主要问题即可。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

②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正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四、附件

附件主要是列举报送的附加材料,即成果清单,也是结题鉴定的必备资料。附件类型包括:课题研究的论文、教案;教师、家长、学生成长、发展变化的典型个案;校本教材;已出版的成果专著;刊有课题成果的报刊杂志;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音像制品;其它相关资料。

总之,小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 探究过程 效率 研究 分组 五步探究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

课题研究背景:新课改实施以来,物理教师大胆尝试、努力探索科学探究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物理课堂中“探究过程”的效率.但也有不少教师在新课程下的教学中没有领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质,使科学探究过程盲从、浮躁和形式化,教学效率不高.不能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在物理“探究过程”的教学中还是存在诸多误区与不足。

课题名称界定: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探究学习内容为载体的教学.

该课题旨在走出物理课堂的误区,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体现为:(1)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他们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2)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1)何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提出问题、做出猜想的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探与究的能力,让探究在思考中升华、明晰;(3)如何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中“非预设性问题”的处理能力;(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5)如何培养学生交流、评估的能力;(6)如何提高物理探究过程的效率.

2、研究内容

(1)正确定位物理教师的角色;(2)研究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教学思路;(3)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4)物理探究过程既要“形”似,更要“神”似;(5)教师要面向全体,更要关注个体,分类推进;(6)高效物理探究过程的基本教学模式.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2011年4月20日―5月31日)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培训,调研课题的背景与现状,寻找研究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讨论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5、 4月14日,我校初中部在初二年级举办了课外物理探究实验竞赛,活动之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研究目标,该活动拉开了我们课题研究实施的序幕;

6、在初三进行了物理探究实验竞赛笔试,调研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

7、建立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及《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评价表》等,完成了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2011年6月1日―10月31日)

(一)立足现状,确定目标(见上);(二)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三)问卷调查,弥补不足 ;(四)互相听课,互相督促;(五)5月26日,参加总结经验交流会,李仿琴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交流发言.;(六)完成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七)10月11日,本校初中部课题组之间经验交流;(八)10月19日下午课题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交流课;(九)10月25日 课题组专题研讨: 学生实验报告的分析与思考;(十)10月28日,召开了课题组专题研讨会;(十一)11月15日李仿琴老师在雁塔区教育局主办关于“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十二)11月16日李仿琴老师在学校教师培训会上作了“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2月)

(一)2011年11月10日、24日,课题组分别进行了课题研究汇报课交流(3节)

11月10日,主讲老师:李仿琴、廉亚莉,课题:伏安法测电阻

11月24日,主讲老师:周西霞老师,课题:透镜

(二)2011年11月22日,学校青年教师过关课上,课题组老师与学校领导、专家组老师以及其他课题组老师共同观摩了一节实验探究课.

(三)11月25日,在李仿琴老师所带两个班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各项综合评价均为优秀.(学生各项评价表及统计已上传博客)

(四)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过程资料并上传博客,做好分析总结和反思,并撰写相关论文.

(五)填写小课题申请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上传博客,完善小课题档案袋.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小课题研究结果

主件:《物理课堂中“探究过程”的效率研究》结题报告

附件: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论文、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报告、自制教具等.

(二)小课题研究成效

此次小课题研究,我们始终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修养,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正确定位物理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探究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教学中重点要处理好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的矛盾,处理好自主探究与教师必要指导的矛盾,既要放得开,还要收得拢.

2、明确了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教学思路

(1)基本特征:问题―假设―证据―解释―评价―交流

本质特征:知识建构的自主,思维活动的开放

(2)教学思路:情境――问题――探究――结论,以情境引问题,以问题导探究,以探究促真知.

3、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或模拟的任务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4、深刻领会到物理探究过程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探究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更是体现了一种理念和精神,前者是“形”,是探究的载体;后者是“神”.

5、加强探究教学的组织管理

实验室分组探究是最典型的探究教学形式,基本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是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最希望的教学组织形式.

6、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分组探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形成了物理课堂分组探究的基本教学模式――五步探究法.

(1)提出问题,预习自学。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前的一节课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外思考、预习并撰写实验探究预习报告.

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其不仅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信息,而且还能营造起亢奋的心理环境.

撰写预习报告,是提高课堂探究效率的保证,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器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进入实验室时心中有数、充满期待,可快速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预习报告的内容要求有所不同.

(2)交流讨论,确定计划。交流的内容不是探究内容的简单重复,通过预习,重点交流要探究什么?怎么探究?通过实验要获取哪些信息?要注意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困惑?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探究计划.

(3)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合作探究是探究过程的关键环节,课堂不妨“粗放”一些,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体现探究的真谛.求实的态度应贯穿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选择仪器、确认变量、单一测量的可靠性等.每次探究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探究过程又不能放任自流.

展示成果,是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之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加以解释,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故障分析,提升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对实验错误或故障要有记录,随时告知老师,同学们也能从实验过程的分析中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演绎出探究过程的灵动和高效.

(5)知识拓展,完成报告。探究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反馈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求学生在整个环节中都要实时填写其各部分内容,另外教师随时巡视指导,恰当增加探究实验内容,或奖励优秀生进行自主创新探究实验.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论文的内容还不够充实,探究教学模式也不够完善。从学生评价的反馈信息中看到了学生对探究教学的喜爱,他们享受探究的过程,乐于创新、体验、但是也看到了探究教学的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探究实验教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课时的限制,探究过程有相对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改进措施: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3篇

说起微型课题研究,又有人称为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照说,小课题研究顺应了教科研务实化的时势需要,贴近了教师的生活实际,应该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起到切实的催化、改进和革新作用。事实上也正如此,许多一线教师从小课题研究入手,研究课堂教学和德育问题,总结出很多的经验,关键是学会了思考和研究问题,对教育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小课题研究的价值被认可,小课题研究的作用和影响力被放大,有些教育主管部门试图将小课题研究作为重要抓手,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进,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在这强力推进中,小课题研究却逐渐发生了变异,形式主义和功利化现象日渐明显,微型科研渐成伪科研。

分析现时不少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时出现的怪现象,大致可归类这几种:一是假课题。有的教师面对浩繁的教育实践,找不到切入点,更无从下手。等领导逼急了,便道听途说也好,信口开河也罢,逮着一个话题就立项。这样的课题自然被“枪毙”淘汰的多,也有些单位和主管部门为了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敞开网批准立项,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科研只是泡沫,根本缺少价值。其开始就没有目标方向,“在黑暗中远征”,自然难有实质的科研成果。二是假研究。过去我们批评一些学术单位组织的课题研究只管两头:开题和结题,中间的研究是不管的。现在的小课题研究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一旦课题获得立项,立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课题申报书里所谓的研究计划、过程步骤,需要进行的各种调查、实验、尝试全部放下。这样的科研哪里有研究呢?纯粹是假的空的,一旦需要结题了,则忙着编造一些虚假的资料,自圆其说。课题管理部门既缺乏过程的监控,又缺乏鉴别资料真假的能力,这就使一些人从中钻空子,出现虚假研究的情况。三是假成果。课题研究需要成果,但是以什么作为成果,却颇需要研究和定义。观察有些单位组织课题结题报告,要么以相关的论文获奖或者发表为主要依据,要么以提供的原始资料多寡为依据,这样的课题研究成果是低劣的。笔者曾经受邀参与一些单位的结题鉴定会,其课题成果粗制滥造,让人扼腕叹息。

分析这些小课题研究的不良现象,一些教师缺乏敬业和学术的严谨确实值得批评教育,但更主要的则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出了问题。以课题研究的常识培训来说,作为正式开展的课题研究,一般都需要进行相应常识的培训,提出课题研究的要求。然而,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对于如何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客观上是迷茫的,既缺乏常识的培训,又缺少实际的践行,有些学校教科室只管上传下达课题申报的信息,至于教师如何选课题,如何写课题计划书,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写结题报告,如何将科研实践转化成理性化的经验成果等,一概撒手不管。教师的课题研究如何,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样的课题研究只有任务却无指导,只喜欢总结数量,年根岁底总结会上畅谈“某年我校又有多少课题获得立项,多少课题获得结题”,这样的官僚式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欺世盗名。相反,真正用心推进科研的单位,则充分抓住小课题研究的契机,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常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课题的申报,为了确保申报成功,教科研部门对教师进行导向培训,一方面可以列出本区域年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鼓励教师朝着区域研究的方向去探索,这样才容易形成合力,集体攻关某些重要的研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如,南通市某区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鼓励全区教师参与高效课堂的模式探索,定期举行教学观摩,课堂教学研究蔚然成风,结果获得较大的成功。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如何去发现自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身边的浅近的案例来说明,反复几次这样的培训,教师自然能熟悉要求,明确科研的要义,也才能登堂入室,进入研究的领域。

此外,对课题缺乏严格的管理是导致课题研究走样变味的根本原因。课题研究是一种非常系统的规范化的科研过程,具有学术的严谨和神圣意义,因此,需要严格管理。课题管理至少分为三部分,一是课题的申报,二是研究过程的督促,三是课题的结题。这三个主要环节都需要坚持标准,严格细致才行。以课题研究过程的督促为例。作为科研部门不能做甩手掌柜,而应该加强管理和督促跟进。如,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阶段流,随堂观察研究的进程,检查和指导过程性资料的搜集等,这样有过程才会有结果,过程督促不到位,怎能有理想的科研成果呢?另外,在课题结题时,要坚持严格的标准,要想到这一次的严格不是针对这个课题这位老师,而是引导以后所有的课题所有的老师真诚研究,深入探索,这样想才能切实促进和繁荣小课题研究。当然,还要考虑课题成果的形式和定义的恰当,要充分考虑到“小课题”与正式的学术性课题之间的区别,考虑到小课题的草根特点和贴近教育实践的特点,因此,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应该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如,某老师以“‘支架—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作为课题,那么不妨以观摩课堂为鉴定的主要依据,通过课堂观摩和学生调查,确定其能否结题。至于其相关的论文获奖或者发表可以作为加分项目,而不必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如此类的课题结题,都应该本着从严、从细、从真、从实去考量,而不能肆意放水,以免败坏了这样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的路径。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4篇

选题本着小、活、实、短、平、快的原则进行,一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小,即研究的范围、问题规模小,内容具体,但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意义,是个“类问题”,能有点及面,实现推而广之,可以围绕问题持续深入滚动研究;活,即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流程简化,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实,即问题是本学科、本校、本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有效上,凸显实效性;短,即周期短;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快,即见效快。选题范围主要是研究班级教育管理和学科教育教学,学科教育教学主要是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二、基本涵义及定位

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究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立足校本、贴近教师、植根课堂的有效科研方式,也是实现教育科研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和参与研究。

三、研究周期

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则两至三周,长则三至五个月,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研究方法

一般拟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观察(课堂观察)、调查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组成员一般为1—3人,不超过3人,可以是个人课题,也可以是小组课题。

六、操作流程

小课题研究一般可以采取“深入问题场景(课堂)———发现问题和困惑(提出小课题)——分析、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研讨对策)——合作实施或个体实践——总结提升”的操作程序。

1.各校于每学期期初由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的科研论坛活动,指导教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小课题,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见附件),选题要符合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标准。

2.教师收集有关这个问题的相关材料及他人的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思考和规划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筹策并制定出行动的计划。

3.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实践,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包括视频材料),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教师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尽可能把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表述,即不是静止描述教育行为,而要说清楚事情的演变过程,总结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明教师及学生行为变化的曲折过程,并尽可能用较为全面的事实表述实际效果。

4.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实践(“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准备参加学校或区级的鉴定和评审活动,学校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5.学校和区教科规划办要及时帮助教师及时总结小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开展校内、校际或区级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成果推广活动,校内、校际活动由学校自行安排。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学校或区教科规划办申请结题。结题时主持人须提交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叙事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表》、《研究成果登记表》各一份(包括附件:结题研究课教案或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区级鉴定和评审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范围一般为区级立项的小课题。

6、学校和区教科规划办采取丰富多样的成果推广形式,搭建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如开展课堂研讨、科研沙龙、小课题成果交流会、小课题论文评比等活动;汇编《小课题研究课题通讯》、《小课题结题报告集》、《教师小课题感言集》、《教师小课题论文集》、《教师反思、评课集》等文本资料。

七、成果表达方式

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研究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多样有效的成果表达方式,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教学)和文字方式,文字除研究报告外,可以采用教育教学的叙事、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个案报告等方式,经典或优秀的活动方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学生作品等也可作为成果表达形式。

八、管理要求

1、学校层面的小课题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实施,区级小课题的申报和管理由区教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先由学校教科室对上报课题进行指导,并择优(小、实、新)上报区教科规划办。

2、区级小课题申报一般在每年4、5月份,研究方案字数在1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字数在2000左右,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课题研究报告表样式见附件。

3、建立小课题管理制度。

小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学校教科室须依据制度来规范执行,以制度在具体推进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保证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实效性。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5篇

传统的教师教科研研究,无论在选题、研究上,还是在组织管理上,更多的是一些硬性指定,统得过死,管得过宽,如研究课题由管理者确立,参与研究的教师由管理者指定,随之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期末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这种工作流程,导致了教师被动地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落实不到位,研究效果不理想,等等。如何改变教师被动地参与课题研究这一现状,让更多的教师紧贴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更好地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益?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学校专门出台了教师课题研究选择申报制度,努力改变课题研究工作流程、办法与措施,力求使我们的教科研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符合规律性和科学性,让更多的教师自觉主动、心情舒畅地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进而促使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得到自主健康发展。

二、研究行动

在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挖掘课堂教学真问题为切入点,以“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交流真成果、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按着 “培训学习,提高认识――挖掘问题,自主确立――集中开题,达成共识――实践研究,解决问题――答辩结题,成果展示”的工作流程,立目标,定措施,形成制度,规范管理,有效推进,发展创新。

(一)实施流程

1、培训学习,提高认识。由科研部组织教师培训学习“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怎样用心做好小课题研究(包括怎样去做好小课题研究的挖掘问题、选择课题、开题报告、实践研究、研讨交流、答辩结题等)”、“怎样记录《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等,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教师小课题研究才是立足自己教学实际做的“真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也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2、挖掘问题,自主确立。引导教师从个人反思、同事座谈、学生讨论、家长反馈等方面自主排查和深度挖掘课堂教学困惑与问题,人人建立课堂教学“问题库”,从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对应确立要研究的小课题项目,随之自主选择申报。学校教育科研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每一个小课题项目,进行认真审查、评定,并通过学校文件公布教师小课题研究项目立项结果。

3、集中开题,达成共识。学校评审立项公布后,每个教师对应小课题研究项目写出开题报告,由学科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举行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人人汇报交流小课题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与措施、研究预期成效等,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相互达成研究的共识,为实践研究做好铺垫。

4、实践研究,解决问题。引导教师紧贴课堂教学实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措施,反复学习、实践和研究,加强同伴互助与交流,注重总结反思、改进提高,及时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记录好小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为自身成长留下足迹。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座谈调研、面对面互动对话、反思交流、亮点聚焦等推进活动,及时发现“基于问题解决”的亮点加以推广,找出不足及时提出应对措施,限期改进和提升。

5、答辩结题,成果展示。我们本着“小课题研究成熟一个鉴定一个”的原则,规定小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以一学期为宜,最多一年。结题鉴定时,教师要撰写提交小课题研究报告,要求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不面面俱到,也就是抓住研究中的一个或几个感触较深的问题,有重点地阐述,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反思,形成富有个性的研究总结报告。学校组织名师和专家对教师小课题研究项目,通过汇报答辩、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课题鉴定。学校每学期一次举行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每学年一次结集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专集。

(二)保障措施

1、教师小课题研究落实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在研究过程中,级部主任负责小课题开题把关、过程管理、周总结、月检查和全程评价;负责组织即时研讨与交流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教师沙龙和“研究”阶段的课堂教学观摩、课堂教学改进的经验介绍,以及主题研讨、教学案例剖析、小课题研究活动成果推介承办,等等。同时,级部建立“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由级部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以及有小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也可师徒结队,帮扶研究,共进发展;

2、教师小课题研究推进实行“三级”督查跟进制。一是学科教研组每月一次组织教师对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改进提高。二是级部组织本级部学科教研组长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互查,以查促学,以查促改。三是学校每学期一次组织组织级部主任对教师小课题研究进行专项督查,找亮点,查不足,以彻底杜绝小课题研究有其名、无其实的现象,促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实践,在研究中提升发展。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终结性评价;审定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09-03

立项评审、结题鉴定和成果评奖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三个实质性环节,可以“课题审定”概括之,其特征是“回头望”,即同行专家(承担裁判角色)在审阅了你的报告及材料之后,对你过去的努力与行动给予适当的评判,并赋予总体上肯定与否的结论。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仲裁活动,属于终结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和监控作用。

一、课题审定的类型

(一)立项评审——择善而从

立项评审是指申报者将课题申报方案交到对应级别的科研管理部门(即课题管理单位)后,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课题是否立项进行评判的过程。如立项评审通过,则标志着该课题正式纳入规划管理序列。实际上,立项评审是科研管理部门依据科研规划对课题研究方向、规模、分布等要求,邀请专家对所申报课题进行质的和量的审定。其目的是让合适的课题由合适的人来承担,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立项评审的主要指标有:⑴选题方向正确,所申报课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⑵研究切口适宜。要求所申报课题有比较明晰的研究起点、研究目标(假设)与研究内容。⑶研究设计得当,所申报课题能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并有可行的研究步骤。⑷支持条件具备,拥有研究所需要基本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条件(如经费、图书资料)。⑸研究已有基础,所申报课题具有一定的相关研究经验和初步研究成果,尤其是课题负责人。评审专家主要是依据这些要求,对课题申报方案进行综合评分,以确定课题立项与否。

(二)结题鉴定——脱颖而出

结题鉴定又称结题评审,是指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上交的课题研究报告及附件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课题研究是否完成的过程。如结题鉴定通过,则标志着该项课题研究任务正式完成,并已达到规划管理对结题的要求,可颁发结题证书。结题鉴定是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真伪辨别和优劣鉴定的工作,既是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评价,更是对学校在课题研究上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检查,不仅能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普及,也有利于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素质。

结题鉴定的主要指标有:⑴科学性,这是科研成果的基本属性,主要考察研究问题提出是否有依据,资料取得是否客观可靠,能否对研究资料进行合理分析并得出科学的结论。⑵创新性,即研究成果是否有特色或新见解,是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⑶实践性,即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改革有无针对性,在实践应用上是否具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⑷规范性,指课题研究的操作是否规范,文本表述是否准确,行文逻辑是否严谨等。在当前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有待规范背景下尤其要强调这一点。

(三)成果评奖——大浪淘沙

成果评奖是指课题结题后一定时间内,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依据一定的标准从上报的课题成果中,筛选出优秀成果并赋予等第的评价过程。它可分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奖两类。其目的,一方面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激励广大教师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教育科学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最终为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成果评奖的主要指标有:⑴方向正确,即课题研究方向与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符合当下的新形势要求。⑵质量上乘,即指课题研究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学术价值高低主要看研究成果在对教育规律的发现、知识经验的改造有无突出的贡献,是否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方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形成的新方法与策略能否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促进作用等。应用价值高低则主要看研究成果在区域和学校发展、教育改革及新课程实施中有无被推广应用,对解决教改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无促进作用,对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有无明显的成效。⑶社会认同。课题研究成果社会认同度主要看其在何种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成果有无发表或出版,研究论文是否获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同行与专家的认可等。⑷简明易学。成果理论简明,方法易学,切实可行,能在更大范围内被实践者乐于接受。其中成果推广奖评比,更要注重对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适切性和实效性的考核。

课题立项评审与结题鉴定,在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成果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主要是达标性评判,合格者即获得通过。而成果评奖则是选拔性评判,是成果优选并区分出不同等第。三者构成逻辑递进关系。

二、课题审定的方式

采取何种方式评审,不仅由评审者决定,更要由评审客体来决定,客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评审所采用的方式。目前课题审定的主导方式是同行专家评议,其合理性是基于学术产品的特性。具体可分为会议审定、通讯审定和直接认定三类,同时可结合实地考察、答辩展示等辅助之。也可采用其它变通方式。

(一)主要方式

1.会议审定,也称会议鉴定。这种方式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召集同行专家,以会议形式对课题的申报方案或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作出课题是否立项、结题或获奖的裁定。往往是专家们先阅读文本,然后面对面交流,对分歧的意见,通过讨论逐步达成共识。在汇集到更具体的、全面周到的评审意见后,由各个专家独立打分,最后统计、评定结果。当评审课题过多时,可按类别分组进行评审,以提高效率。会议审定是由专家组集体充当裁决者的,因人的从众心理,必定有评审者容易受别人观点所影响(特别是多数人持有的观点),使评审结果难以完全民主化。还有会议审定往往保密性不好,易受人情关系干扰。

2.通信审定。以通信方式把评议材料(包括评审要求与说明)寄送给专家,由专家个人对评审内容写出评语和打出分数,并将评审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寄回科研管理部门,以进行统计得出评价结论。这种方式需要专家独立工作并作出判断。专家可坦率地发表意见而不受外界干扰,评审比较公正。另外,通信审定相对会议审定而言,效率较高,成本也低。但是,通信审定过程中专家之间缺少交流,可能因对评审的课题缺乏全面了解,导致审定结论有一定的片面性。

3.直接认定(即免于审定)。对课题在一定范围内已获得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专业刊物发表或正式出版作品、获政府或教育部门奖励等,科研管理部门可以直接认可其结果。常用在结题工作、子课题备案中。

(二)辅助手段

1.实地考察。即去考察现场,查看实物,对研究涉及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研究伦理问题)进行详细的查询。实地考察应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了解事物的总体与局部。做到边考察、边记录、边分析,然后作出评价结论。这样的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可靠。

2.答辩展示。即通过答辩会来展示成果,让研究者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解释并答复专家等的质问。答辩展示更多地围绕研究过程中的亮点和薄弱环节展开。

课题审定如结合使用实地考察、答辩展示等辅助手段,不仅加强了课题审定的客观性,弥补仅凭文本材料来评审的一些缺陷,而且能发挥评审的导向功能。通过研究者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能充分得到专家对课题研究的评价,可以启示研究者完善课题各个环节,有利于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进一步开发、推广做准备,同时参与活动的教师对科研方法与知识也得到了实时培训。这些辅助手段,虽然收益大,但成本高、投入大,比较费时、费力。一般用于重大课题的评审或有潜质课题的精品锻造。

(三)变通方式

为提高申报方案与结题报告的质量,可采用二轮审定制与现场会相结合的方式。二轮审定制是组织教科专家对教师上报的材料进行第一次初审,反馈相应意见或面对面交流,让教师做二次修改,然后再统一对修改后的材料进行第二次审定。现场会是先由选中的几位教师结合课件分别报告思考的情况,然后是其他听讲教师提问——报告人解释——专家点评,研究者对照自己的申报方案或结题报告做二次修改后,再统一进行立项或结题鉴定。因中小学教师研究的专业化整体水平还不高,而他们参与科研的目的更多是提升自己,所以也可以给个别很有意义的课题或很投入的教师,在规划时间许可范围内留个缓冲期,如二次修改、延缓结题等。

可以借助于OA系统,实现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业务流的信息化,如课题材料可直接在网上、递交、审核、鉴定,教科资源的网上录入、统计分析等。这种在线评审的操作,可以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并且专家和同行可以就有关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并且能有效地对审定结果达成共识。也因只是呈现电子化材料而避免了浪费,更加灵活经济。

现在教师小课题研究方兴未艾,教师可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只要能清晰地阐释、呈现就行。如某学校的校级小课题,用对话式(汇总所有等待评价的小课题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式(以学期为单位展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讲演式(让教师讲小课题研究故事)等,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结题鉴定方式,达到了“过程展示”和“成果分享”之目的。

三、课题审定的组织

由于同行审定有太多的主观因素介入,需要严格的程序加以保证。规范的操作程序优于评价者对审定标准的主观把握,程序的可靠性、适应性和客观性对保证评审的公正、公平相当重要。

课题审定的一般程序是:材料准备聘请专家专家审定公示发文。

(一)材料准备

课题审定首先要准备好申报材料,不同类型的课题审定应准备不同的课题材料。如,立项评审应准备课题研究申报书与研究方案;结题鉴定应准备课题结题申请书、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成果评奖则需要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主件及相应效果证明的材料。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评审需要,要求申报者上报经申报人单位审核盖章后的申报材料(常是一式3份),然后逐一进行核实登记,且分门别类(可按学段或学科分类);同时准备相应的评审表,明确审定要求,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为减少对审定过程的不必要干扰,要做好评审相关资料的保密工作,对有些材料要作匿名处理,便于评审专家能客观公正地行使其评审权利,确保课题审定质量。

(二)聘请专家

聘请专家是课题审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专家资源库,以供各类课题审定选用。在具体选择专家时,要把握好一定的标准,聘请的专家要有足够的学术资格和评审水平,且熟悉本区域教育科研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同时也要注意到专家在学科、学段分布上的广泛性。评审专家选择对保证评审质量和提高评审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坚持专家回避制度,避免参与其直接相关的课题审定。做好所聘专家信息的保密工作,以防有人托关系说人情,影响评审的公正性。

(三)专家审定

专家审定是课题审定的一个关键环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课题审定的类型和客观条件选择评审方式,明确评审要求、时间、地点等事宜。若是会议审定,重视会议内容和议程的周密安排,既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又确保各个专家独立平等地开展评审工作。不论采用何种审定方式,都要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如有序提供评审材料、准确汇总专家审定结论、及时把评审结果报送主管领导审批等。要维护专家审定结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轻易改动评审结论。

(四)公示发文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7篇

一、解决思想认识

就当前来看,许多学校申报课题的动机不纯,有的是为了学校能达到某种等级需要课题装潢门面,有的是为了教师能参评名师骨干需要课题加重砝码,有的是为了集体能通过某项考核需要课题作为条件。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课题而课题,正因为思想认识的偏差,所以导致课题研究被部分学校与教师当作了绳头小利、雕虫小技,除了专门用于评奖便别无他用。其实,作为课题研究者,只有真正认识到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对自身进步有积极作用,才会主动、认真地投身于课题研究之中,积极思考课题研究中的一个个问题,努力攻克课题研究中的一道道难关,即使课题最后没能按期圆满完成,也能对学校工作与自身业务多少会有所促进与提高。假如思想认识不到位,那么就会觉得课题研究是份额外的工作负担,就会在课题研究中采取逃避与应付的策略,而不会将学校的课题研究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必须认识到位。课题研究至少有以下三大意义:一是能让教师有一个发展的载体与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许多名师都是凭借教育科研而成名成家,虽然他们所开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有些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也不一定经过课题的正式立项,但他们最后成果的取得都是有赖于课题研究的。二是能让学校工作规范化、特色化,某些学校被评上特色学校、某项工作被评为特色项目、某个主题形成了校本课程,无一例外都是依托于课题研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特色化的。三是能让学生的素质有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幼儿园与小学,如果没有课题研究,幼儿园与小学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局面,如果没有课题研究,小学就会像部分初中学校那样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

二、加强前期论证

许多课题不但是申报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是立项之后也没有组织课题组的成员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思路,即使是课题组组长自身也稀里糊涂,更不要说其他的一般成员了,既然连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都不清楚、不统一,那么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呢?事实上,在申报课题时,光是课题的选题就需要反复的论证,因为选题的好坏与课题研究目标的制定、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也正由于此,大凡课题研究都需要申报论证或开题论证。作为基层学校在选题时务必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应明确研究目标,如《以新闻“课”为平台,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行为较小,而以期达成的目标偏大,正像一根小铁棒撬不起一块大岩石。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之间要对称、一致。二是应注重实践研究,如《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根据题目这是一个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的课题,其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大学教授与科研机构,而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应该着眼于实践研究、应用研究,因此题目拟改为《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实践》。三是应遵循科学规律,如《以“竹文化”为载体开展农村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根据该课题的思路,是希望通过竹精神以培育学生谦谦君子的风度,通过竹实践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的责任感,通过竹课程以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创新的精神,因此该课题宜改为《“以竹养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三、明确课题分工

许多课题往往是学校里请个会动笔的老师写个申请报告,立项之后偶尔开展几次相关的活动,然后东抄西拼编造出一份结题报告送交参评,虽然后来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也得了什么奖的,但这种粗制滥造、闭门造车的所谓研究,不但败坏了课题研究科学严谨的名声,而且也误导了部分教师的研究行为。真正的课题研究,应该根据研究的内容及其工作的性质,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全员参与、齐心协力,组长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方案策划者、课题研究调控者,而不是徒有虚名,坐享其成。那么课题组的成员该怎样来分工呢?一是根据课题的研究项目来分工。有些大课题有多个研究项目,在总课题下分设若干个子课题,那么每个子课题就必须由相应的成员来承担,这些成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组建子课题研究小组,根据子课题的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环节再次进行任务上的细分。二是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来分工。一般的课题,都有若干方面研究的内容,每一方面都是一个研究的领域,这些领域就应该由相应的成员去研究。如果某课题,课题组的成员较多,而需要研究的内容较少,那么可以由两个乃至更多的人共同研究一个领域,但也最好是根据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再细分若干研究点,千万不要任务不明一哄齐上。三是根据课题的研究环节来分工。大凡一个课题,其在研究中总要涉及课题的整体设计、培训组织、实施监控、文献查找、资料收集、问卷设计、经费筹措、数据汇综、报告形成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地位、特长进行相应的落实。

四、强化过程管理

剖析某些立项课题研究失败的原因,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过程管理。作为组长没有能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预设的思路与步骤,循序渐进地指导和组织广大组员开展脚踏实地的研究,或者没有能够根据课题假设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实施计划,或者只是根据课题的粗浅设想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而没有进行必要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事先没有分析国内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没有及时对各阶段的研究进行小结。到了结题的时候只有一些零星的活动记录与活动图片,而无法汇总每个组员各自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就形不成内容充实思路清淅的终结报告。为了保证课题管理的到位,一是必须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员、实施内容、完成时间等,起码应该编定一张课题研究的进度表。二是必须及时召开中期的自查会议,小结一个阶段的实施工作,并根据工作实际拟定调整方案,同时,通过中期的自查,进一步梳理思路、加深研究,为最后顺利结题奠定基础。三是必须全面积累相关的附件资料,与课题相关的各类制度措施、方案计划、过程记录、媒体报道、荣誉奖状、论文案例等等,都应加以及时的收集并归类。

五、撰写结题报告

当前各校课题的结题报告,多数是请本校教师中的写作高手,也有请高校的大学教授来操刀执笔,而且由于执笔者较少或从没参与过该课题的研究,因此写成的结题报告往往或者是事实拼凑、缺乏思路,或者是理论堆砌、缺乏事实。那么这种情况如何避免?课题组的组长应真正承担起组长的职责,必须提供课题结题报告的思路与框架,如果组长自己不能提供的,那么也应组织全体组员进行讨论研究,这既是让大家献计献策、提高研究水平的需要,也是对课题的最后梳理总结、提炼课题成果的需要。在大家充分讨论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方可由执笔人谋篇布局、选材组材,拟出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再由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教科研界的业内人士过目。切不可报告已经定稿木已成舟了,再去征求本校教科室、县市教科所的人员的修改意见。另外,一个课题一般都有几个课题组成员,这些成员在组建课题组时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即使没有明确的分工与研究的任务,那么在撰写总的结题报告的时候,也应该就结题报告的书写作些分工,根据列好的结题报告的提纲,把各块内容分解给各位成员。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执笔人的撰写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共同参与中有所提高。其实,规范的课题结题报告应该是组员研究成果的汇总、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课题附件处理

课题的附件是课题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附件的页数往往要超过主报告,那么附件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附件的作用一是在于证明课题实施的过程,因此凡是能够证明课题研究的有关方案、制度、安排等的材料都可以作为附件;二是在于彰显课题研究的成效,如新闻媒体的报道、课题相关的论文、各类的荣誉奖励、专家的认定意见等等。一般地说,课题的附件不要超过十类,如活动的图片、活动的报道可各为一类。有些荣誉、图片要选最重要、最典型的,并且在印刷时尽量缩小合并,这些证明性的物件不在形状的大小,只要让人了解一下就行。从以往各地所送交参评的课题来看,附件中有关本课题的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比较欠缺,这也反映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含量不高,多数的课题仅仅是重大活动的总结或专项工作的提炼。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8篇

少虚幻,多真实

一些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参加小课题研究,教师也为了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效益,就随便申请一个研究项目,一直到结题时主研人都不知道课题的内容,一般都是第一主研人一个人在研究。上级教育学会规定:没有参加小课题研究且没有结题的不能将教研文章送去参评。这就导致了小课题研究的不真实,使得一些学校把小课题的内涵无限扩大,和一些传统意义的一般课题和大课题混为一谈。有些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并不适合缺乏研究基础的教师来做,一线教师所选的小课题研究力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切入点要小,比如“如何构建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式研究”,因为其涉及面大,研究范围较广,就不能作为一个小课题来研究。在“问题即课题”思想的指引下,有些学校片面以为凡是问题就是课题,问题较小的就是小课题了。小课题并不等于小问题,小问题能不能转化为小课题,取决于小问题本身的研究价值,没有研究价值的小问题是不能转化为小课题的。学校管理者要把工作做实,只有站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彻底抛弃“资料迎检情结”,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轻装上阵,才能使他们满载而归。

少假化,多鲜活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面临着若干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难点问题更是千头万绪。另外,各地因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学效益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我县教研室决定于2009年在我县范围内实施小课题研究,以引领广大小学教师积极投入教学行动研究,着手校本化小课题研究。其实,真正想做研究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纯粹是为了能使自己有文章参评获奖。因为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的小课题方研究并结题的才可参加一年一度的论文评选,这样学校不得不在对小课题研究的管理中,完全按照一般课题管理的过程对其进行管理,诸如教师申请、可行性评估、阶段性成果等一应俱全,造成了立项泛滥,行动没有,结题造假补材料等现象。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对学校、对教师毫无益处。小课题研究就是因为研究简单灵活、亲近教师而受到基层教师青睐,对小课题研究管得过细就会让其失去生命力。在管理中,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没有必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将小课题研究由无序整合为有序,而应该放在如何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由自发逐渐引向自觉,研究方法也应灵活。小课题研究强调个人反思,但绝不拒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笔者以为,教育教学研究本身就没有“单位”之分,我们可以打破教研组、年级组、学校、区域甚至时空界限进行研究,比如可以采用网络教研的形式,自由组合成为研究团体。灵活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带来愉快的研究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效益。

少空泛,多精益

由于在过去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存在对课题研究神秘化的倾向,许多基层教师对课题研究是望而却步。而一些管理者在引入小课题时,自己就没有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实施起来也就比较模糊、空洞。小课题研究具备“小、精、实、新”与“短、平、快”的特点,最适合一线教师进行研究。但在短短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里,课题负责人在结题报告中的夸大其词,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教研文章获奖多少篇,某某教学模式已经确立等等。实际上小课题研究缺乏一定的指导,老师们也是在盲目地边走边看,到了结题时胡乱组织材料应付结题,造成了课题研究的空洞化。小课题研究,同样拒绝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有时候,切入点小的小课题也能够挖掘出大的“金元宝”。任何教育教学研究都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都需要精益求精。有了一定成果不能戛然而止,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小课题研究说到底是一种行动研究,它因小而专,因专而精,因精而实。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9篇

一、长出绿色树苗——开题论证

2009年9月24日,在南城小学召开了连云港市首批英语小课题论证活动,我又被荣幸的宣布为第四组的组长,主持第四组课题组的全天活动,经过我的精心设计,来自四县四区的老师发表了对自己以及其他课题的设想及建议。总体来说,本组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为:1.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3.作业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4.正确书写英语习惯的研究。

选择两个我们组讨论最激烈的课题来谈谈:我想说的第一个课题是林场小学的赵士凤老师的《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效策略的调查研究》,组员讨论非常热烈,每位老师都一一作了精彩的发言。1.有的老师提出阅读能力的提高怎样实施到课堂中去,具体到在自己的教案中该如何设计各环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林场小学非常小,只有3位英语专业教师,怎样运用现有的资源来研究课题?而她只一个人去研究,浪费了现有的有限资源,不能引领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整改。3.课题中的“有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需要在课题中好好琢磨清楚。

第二个课题就是本人研究的《提高城乡结合部学生英语口语标准化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研究以我们整个花果山学区为整体,9位老师都各负其责,定期反馈交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在五年级实验实施音标教学,让学生发音更准确,语音更标准。还有我们这个课题以实小、村小、教学点为实验点,相互对比,互补不足,以此拉动整个花果山的英语小课题研究活动,让课题来引领地区的英语教学研究。

我真心的觉得这么多一线骨干教师一齐来探讨课题研究,真正做到了课题研究从教学实践中来,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服务。

二、露出青涩果实——中期评估

2009年11月25日,我们课题组在墟沟小学举行了中期评估活动,这次活动还是先分组活动,然后在集中由组长进行总结。

本人有幸在墟沟小学参加了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新模式暨市教学重难点课题研讨活动,作为第四组的组长,现把我们组的讨论情况作一下总结。我们组就三案六环节的实施以及课题的开展情况展开了激励的辩论,主要双方是城市组与农村组。

解放路小学的老师薛小桃老师认为:三案六环节教学新模式在他们校实施效果很好,教研组上课前都会认真审核每位教师的学案,由于是刚刚开始实施,老师和学生还都需要适应,但三案六环节的精神渐渐效果将显现。谈到课题开展情况的时候,薛小桃老师汇报了自己在各口语竞赛中获奖,辅导的学生口语也多次获奖,正好跟她的口语同伴式互助探究相对应。

来自林场小学的赵士凤老师认为:三案六环节教学新模式暂时在农村实施还很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还没有学会怎么去预习,特别是给一些学困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班级学生两级分化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所有的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这需要时间慢慢来适应,老师需引导学生怎么去预习,教给学生自学的策略。之后,她问到自己的课题该如何结题,是不是一定要发表跟课题相对应的文章。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致认为结题一定要发表文章。

最后,我作了小结: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必须把三案六环节教学新模式精神融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是课堂模式,不需死搬硬套,拘于一定的形式。只要把三案六环节自主学习的精神带入我们的英语课堂,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多姿多彩。对于课题开展的情况,我认为结题的成果形式不光是,还有讲座、公开课、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但是必须得有,而且是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这样才能结题。

三、结出累累硕果——结题报告

2009年12月25日,市教研室在海州实验小学举行了盛大的结题活动,先是王老师宣布活动安排,然后分组进行互评打分。这次活动我被调到了第一组,我是第一个汇报成果。首先我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小课题,以及我们花果山小学英语教师怎样开展这个课题的,我们开了三案六环节的研讨课,组织了课题相关的教科研沙龙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有资料图片为据。另外,在学校学生组织了口语比赛,以及口语调查试卷等。论文也有数篇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有复印件为凭。组内成员对我的成果都赞叹不已,认为我的课题可以总结为三点特色:一、发表的三篇论文含金量都很高,其中有一篇是核心期刊。二、课题研究适合自身学校的特色,实实在在在研究操作。三、提高的学生口语调查跟踪表非常有价值,有可比性。本课题10个老师的最后打分超过了90分,也是本组唯一一个超过90分的课题。最后各组组长发言,我们组组长重点推荐我的课题,认为我的课题成果显著,课题研讨实在地区针对性强,在农村具有可推广性。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10篇

一、严把课题“立项关”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课题研究亦是如此。要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必须严把课题“立项关”,全面考虑,周密部署,科学论证。做到“广积粮,深挖洞”,立足实际,选择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养提升的课题立项。

第一,抓课题选题。选题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选题要有针对性、普遍性和适切性,主要是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热点、盲点问题中进行选择。如何才能把问题转化成课题研究的选题呢?一是要做“有心人”,经常关注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善于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是要做“思想者”,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探明成因,寻求对策;三是要做“搜索者”,经常翻阅有关的教育教学报刊,上网搜索相关的研究成果,掌握选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四是要做“筛选者”,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从中选择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或者别人研究不深入、或者与别人研究角度不同的问题,避免重复研究别人已经研究过、已经取得了成果的选题。同时,选择的切入口要小,便于深入具体研究。

第二,抓课题准备。课题确定后,就要立即着手对课题研究的关键词、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通过上网查询、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进行认真界定。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也是课题研究的一种价值体现。对研究的问题要反复查证研究,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中,进一步提升理性思维,丰富研究内容。对研究人员的确定及课题的前测,也是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一个环节;对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慎重选用,是课题研究的基本功的体现。总之,课题准备是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第三,抓方案制订。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如何撰写课题方案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一环。课题方案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操作性要强。主要包括: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设计课题研究的步骤、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等。总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确保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实施根本保证。

二、严把课题“过程关”

课题研究方案如同工程的图纸,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按照“图纸”去施工、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为此,我们要抓实课题研讨课,适时组织研讨交流,关注研究过程,加强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

第一,抓课题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主要是指围绕课题研究的主题而进行的课堂教学研究。在做课题研究时,课题组成员要围绕课题研究的主题,在不同的研究阶段扎实上好“研讨课”,并针对“研讨课”进行研讨交流,分析课堂实践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要围绕课题研究的主题进行一定数量的课堂观察、课堂反思和个案分析比较,收集报纸杂志上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分析、整理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积累的数据、素材和课例,比较课题研究不同阶段课堂教学的变化,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

第二,抓课题的阶段总结。课题阶段总结是指课题在完成研究计划中的某一阶段任务后进行的书面总结。主要有: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课题研究运作情况、课题研究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课题准备工作包括课题研究背景资料的收集、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的动态、课题的学习研讨准备等。课题的运作情况包括课题实施的学期工作计划、有关的课题活动安排和记录等。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指课题研究中开展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存在问题既有人、材、物及时间上的客观问题,更有研究者理论水平和教研经验及课题本身存在的不足等主观问题。

第三,抓课题的成果收集。一个课题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做,肯定能产生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得出一些评价结论,也可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体在学科竞赛和特长比赛中取得的奖次和各级各类参赛评比的奖励,也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教学、教研水平的变化。比如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中屡屡得奖,就属于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所取得的成果,应及时收集、归档,作为今后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三、严把课题“结题关”

如果把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概括为“规划、实践、提炼、推广”四大环节的话,“规划”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提炼”是升华,“推广”是归宿。为此,在结题阶段,我们要扎实做好梳理过程材料,总结研究过程,形成结题报告,举办结题活动等各项工作。

第一,梳理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完成后,肯定会有一定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梳理。课题研究最大的“成果”应该是课题组成员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改进、变化,这些改进、变化,就要用课例、实录、图片、录像、数据等把它们展示出来,使之尽可能显性化。课题研究最有价值的“成果”是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相关论文、案例、反思、设计。只要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工明确,扎实开展,深入思考,认真研究,肯定可以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对这类成果要尽可能档次化。

第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是在课题研究任务全部完成后对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是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一般包括课题的提出(背景、现状、意义)、课题相关文献研究综述、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研究后的反思等。在课题研究中方法的运用和成效的取得要具体详尽地进行阐述,让别人看了能够借鉴、学习、运用。结题报告是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的结晶、集体智慧的产物,因此,全体课题组成员要分工协作,共同讨论结构,商讨框架,收集资料,撰写草稿,修改完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有一般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结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撰写时必须把握各类结题报告的特征。

第三,举办课题结题活动。课题结题活动是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研究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是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见证。结题活动的流程主要包括:

1 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要布置一个专门的课题研究成果展室,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照片、奖状、课件、论文等。要建立一个材料档案袋,档案袋内必须有课题方案、课题相关背景学习材料、课题研究过程的体会及论文、课题研究过程的典型案例、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凭证、课题活动大事记、课题结题报告等。

2 上好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展示课。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要充分展现课题研究的魅力,让与会教师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实现听有所得,看有所获。

3 有关领导讲话颁奖。主要谈对课题研究成果意义的认识及对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建议。

4 组织课题研究成果交流。让获得课题研究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和建议。

四、严把课题“推广关”

课题结题之后,应该认真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只有推广实施成功经验,才能真正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推广”是课题研究的必然归宿和价值所在。

第一,创办校刊简报。校刊简报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宣传阵地,是学校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的主渠道,也是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交流沟通的桥梁。校刊简报的定位可以灵活多样,既可面向学生也可面向教师。校刊简报要办出特色,须在编排上有所创新,内容的选择要切合实际,要把教师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为可推广的成果,要把学校富有特色的做法,上升为可借鉴的成果。

第二,发表教研论文。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好途径是将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到报刊上。如果能在省市或部级刊物上,则说明其成果推广范围广,价值也比较大。撰写课题成果论文要注重文章的“简、明、实”。“简”是指文章的语言要简练,围绕中心,可有可无的话不说,可长可短的话少说。“明”就是文章的主题要鲜明,做到曲话直说,暗话明说,使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就是文章的内容要实用,对读者有所启发,使读者有所收获。总之,通过报刊,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是学校教研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学校社会声誉的有效途径。

第三,指导教学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检验成果价值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灵活地运用于日常教学,让教学实践来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并完善成果,真正让课题研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实践证明,课题研究要有效,成果推广不可少。课题成果的推广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校到片,由片到县逐步进行,让更多的教师品尝到教研的成果。

当然,课题研究过程还有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要做,但是首先要认真扎实地把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四关”。如此,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才能有保障,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

上一篇: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