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3-06 06:21:58

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消防法;法律;法律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re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of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ire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our current system of fir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from the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reform the fire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in china.

Keywords: fire; fire protection; law; leg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D9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追溯到几千年前我国消防工作就已经开始实行了,相应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也就随之形成。在1998 年 4 月 29 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这也是我国消防的基本大法,为后面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法律保障。到后来建立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9年有对现行《消防法》和公安部令规章进行了修改,又从消防工作全局和行政监督管理者的角度来规范了开展消防工作的具体法则。下到各地方的消防法规和规章,上到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的形成,共同组成了我国当前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执法的层层深入,使得消防法律法规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突显出了许多问题,因此,健全和完善目前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良好有效的消防环境,预防各种火灾及火灾隐患的发生已成为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利保障。

二、目前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我国消防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不被重视。

消防法只是各部门中规定的特别行政法,主要是对国务院及各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建设、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所进行的消防行为进行规范,在我国暂时还没有一部可以规定国家机关消防行为的组织法,因此,在具体实施消防法规时很难进行,容易出现国家机关的行政部门违反了消防法而得不到相应法治的难堪局面。

2、我国消防法体系设置的内容不广泛。

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内容涉及面不全,现行《消防法》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消防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有机关、企业、团体、事业等单位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和公民,对于目前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的“九小”场所则缺乏有效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3、我国目前消防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某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太抽象,太过于笼统,真正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其次是消防行政处罚的罚款数额规定不科学,没有综合考虑各地经济主体的实际差异。再就是消防法中对各职能部门的消防履职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在对公共消防安全的建设、管理及维护上都没有提供可靠法律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具体对策

1、重视消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根据我国宪法中确定的民主和法制的原则,对任何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都一定要有法可依。所以,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消防工作的特点,并参照国外或台湾等地区的做法,加快制定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组织法》出台。要明确各行政机关和消防机构之间的职责和联系,要重视消防法在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地位,要制定出相关的公安消防机构管理体制来适应行政机构改革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增加我国消防法体系设置的内容

从目前的消防法中得出,各行政单位内部也应该建立完整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增加我国消防法体系设置的内容,尤其是在消防行政中相对人的职责要加强加大,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就目前我国消防法律体系不健全,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管是各行政单位还是个人对消防安全不太重视,在履行消防执法时没有足够的安全职责,一旦出现消防安全隐患,单位进行行政追责的不多,再说一般要进行行政处分还得等消防部门查出相关的消防问题才能加以追究,这样就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和责任人的职责。因此,要加大我国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的立法,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意识,并把消防教育也归于国民教育中去,要求各单位和个人能应付消防监管的工作,保证消防安全。同时按照违法必究的宪法要求,限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不力被处罚救济的时间、途径,制定国家行政机关违反消防组织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等。

3、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规章,提高监督执法水准

要想完善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就要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自身的素质。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防监督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在执法过程中监督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对于重大火灾隐患及大型工程建设等就很难开展,因为这需要一批较高专业素质的执法人员去进行,万一监督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不高,就很容易造成业务中断,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为了满足国家法制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对消防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也就越高,要不断完善监督执法的规章制度,还应提高执法监督的水平,来确保执法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4、不断提高消防技术标准

按照行政立法实用化要求,在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就要针对每一消防行为,确立每一行为的模式和消防技术标准,要出台相应的高性能化的防火规范,要使消防技术标准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的与国际消防技术标准靠拢,以此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建立相关的消防评估的法律文件

在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除了要建立相关的法律,还应建立一定的评估法律文件。评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来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来为消防实践服务。一般的评估方法有:预先危险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故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等等。

总之,我国要建立健全的消防法律体系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步来进行、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聂传红, 关于我国消防法规体系立、改、废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4.12.:27- 29.

[2] 孙辉, 韩杰, 关于消防执法几个问题的探讨 [J] 武警学院学报2004.10:23- 25.

[3] 李国栋, 消防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和构想[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7:85- 87.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防法律法规;农村;实效;价值

中图分类号:D9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6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法制建设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农村消防安全问题凸现,为有效解决农村消防问题,推进农村消防工作法治化进程,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法律法规。关于当前法律法规在农村的实施成效值得研究探讨。

1 我国的农村消防安全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崛起,使得农村火灾隐患增多,火灾形势日渐严峻,农村的火灾起数、死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城市,已严重威胁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消防安全问题凸显在缺乏科学的消防规划,建筑物防火间距小,消防基础没施薄弱,建筑耐火等级低,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逃生自救能力差,消防保卫力量不足等等。导致农村消防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1 农村消防工作起步较晚

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消防工作一直以城市为重点,忽视了农村消防安全,忽略了农村消防工作,认为农村即使发生火灾,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太大。因此在消防站建设、消防力量部署、公共消防设施设置、消防投入上均集中在城市。直到近十年来农村火灾高发,火灾损失逐渐加大,农村消防安全才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视。

1.2 基础设施底子薄

我国多数乡镇无消防规划、没有专业消防力量,村庄缺乏消防水源、没有配备基本消防器材设施。此外,农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较低,抗火能力差,建筑物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毗邻而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同时,缺少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消防通讯,逃生救援都十分困难。

1.3 消防监督管理少

长期以来,农村消防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管,失控漏管现象严重,许多农村甚至处于消防监管的真空。九十年代末《消防法》实施以后,农村消防工作主要由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派出所监管,近几年开展的农村消防工作也主要由各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深人农村开展,一直都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唱“独角戏”。 但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不能解决所有农村消防工作中遇到的全部问题。

1.4 抗灾救援力量薄弱

常年以来由于我国消防资源的严重短缺,只有城市设立了公安消防站,农村灭火救援力量几乎空白。“远水解不了近渴”,农村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扑灭,连片而烧。虽然一些农村自发组织了群众性灭火队伍,但力量甚微,缺乏专业培训和灭火设备,难以承担防火、灭火任务。有的村寨,年轻力量基本全部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农村消防组织名存实亡。

1.5 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泊

由于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和技能匮乏,缺乏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普遍存在乱倒炉灰、随意烧荒、小孩玩火、迷信烧纸、乱接电器线路和保险丝等现象。

2 针对农村消防工作出台的法律法规

农村消防工作是保障农村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环节。2006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要求,中央七部门联合制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应采取有力措施,长短并重,标本兼治,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2008年8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国家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实施,该规范专设一节“消防整治”,规定了村庄整治消防安全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村庄整治中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建筑防火等具体内容。

2009年5月1日新《消防法》颁布实施,明确在第三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第三十二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2011年6月1日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正式实施,规范着重在农村消防规划、村民的自用住宅、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环节的技术防范措施、“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内容做了技术规定。

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就贯彻落实国家法律规法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律和法规,旨在进一步推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法治化进程。就浙江省相继颁布实施了《浙江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下发了《浙江省农村消防管理工作若干规定》和《新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等。

3 消防法律法规在农村的实效性评价

3.1 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针对农村的消防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在建立法制化推进过程中,各级法律法规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成果,主要体现在:

3.1.1各级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内容,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平安建设,建立了政府消防工作管理体制。

3.1.2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得到了建设,建立了集政府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治安联防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队伍。

3.1.3公共基础消防设施得到了改善,并纳入到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电网、农村沼气、旧镇旧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1.4政府建立了村级消防宣传阵地,开展了针对性消防宣传。

3.1.5村中“出租屋”、“三合一” 场所、易燃建筑集中连片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整治、农户电气线路、炉灶等得到了相应的改造。

3.2 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各级消防法律法规颁布后,主要成效集中体现在政府层面,而在引导制约村民主动履行消防责任上远未达到要求,居上临下的法律法规短时间内并未改变村民自身的消防治法生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3.2.1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远离法律制度,多以村规民约制约行动,村民对消防法律法规相当陌生,严厉的条款难以接受,消防法律法规在村民中普及遭遇到困境。村民不会利用法律保障自身的消防安全,也忽略法律规定的消防责任。我们能看到村民用火用电用油用气依然我行我素,家庭电器线路乱拉乱接并未改善,只要无人管理,乱倒炉灰、随意烧荒、迷信烧纸、乱搭乱建屡禁不止。

3.2.2经济与法律相脱节。尽管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距离法律所需的实施环境尚还差着很大距离,消防法律法规在村民中的存在和发展举步维艰。我们看到全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农村村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保障,有房可住已属不易,就无从谈房屋是否符合消防规范建设,安全用火用电更是理想化。即使在经济相对较富裕的农村,村民也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消防安全工作对他们而言始终是其次。同时,过高的消防安全工作要求也使他们退而远之。

3.3.3宣传力度不够,未深入到村民。近年来出台的农村消防工作法律法规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而到达村民个人层面上的宣传普及却只有只言片语,稍复杂便不被村民理解,而负责宣传普及消防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缺乏,村民工作大多依靠村干部,而村干部自身对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有限,所以固然有完整的消防法律法规,但村民的法律意识与之几代传承的防火意识并未提升。

4 未来消防法律法规在农村的价值取向

当前,农村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灾起数居高不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崛起,火灾损失将越来越大,农村消防安全要求极度迫切。可以说,目前的农村消防法律法规建设已较完备,但如何深入有效的体现其价值得探讨。对未来法律法规的推广建设,笔者有几点建议做探讨:

4.1 重视地区性差异

当前针对农村的消防法律法规虽完备,但不适宜大而全的实施与各个村,即使在一个镇里,村与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当有选择性的配套解决各村消防问题,对经济发展迅速的村,应当重在规划建设,加强民众法律责任;对人口多、房屋密集错综、历史久的村,应首先解决历史问题,加强改造;对经济落后、条件差的村,应首先整治居住房消防安全隐患;对人烟稀少、老弱留守多的村,应加强政府救助力量;对第三产业发达的村,应普及法规,加强村民法律责任。

4.2 重视村民自身需求

过高的消防安全要求会使消防法律法规远离村民,应当积极调研村民对消防工作的需求,首先解决村民最迫切的消防要求,从而再进一步开展消防工作。

4.3 重视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有约3/4 的国人生活在农村,历史久远,在农村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和文化,当前很多农村消防安全问题不是一部法律一台法规所能化解。应当通过法律的逐步实施稳健的解决农村消防问题,不可求胜心切,一夜无法改变农村消防现状。

4.4 重视执法队伍建设

目前,针对农村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备,但执法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除公安消防部队这支专业的队伍外,没有其他专门负责农村消防工作的队伍,而公安消防部队在做农村工作时有较大的局限性,与村民的沟通存在较大的不足。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应当建立健全专门针对农村的规划、建设、宣传、检查、执法部门,确立适合的专业人员,同时,部门人员必须要能够全面了解消防法律法规,改变现有的由公安消防部门指导其工作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2] 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10

[4] 罗家祥.探讨新《消防法》实施下的新农村消防工作.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作者简介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法制建设;消防监督;关联性

我国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因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消防部门执法过程中存在缺陷。

一、我国目前消防法制建设与消防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力度不够,火灾隐患整改不彻底。我国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单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情形普通存在,有些单位和个人法制意识不强,不理解消防工作,表面配合,实际上对消防部门指出的隐患并不积极整改,应对检查,阳奉阴违,造成很多流动性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消防执法人员具体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进行消防执法时,很多执法人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举例来看,由于执法人员调动频繁,导致执法人员对岗位不熟悉,难以留住精通消防监督的人员,直接导致消防执法工作水平不高。另外,部分人员为了应付考试而进修,这些随意性导致消防执法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同时也致使消防执法透明度不强。因为人际关系的影响,所以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不严格,针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规范性不强。

(三)消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在我国的法制体系变革背景下,《消防法》也实现了新的发展,有关规章制度也重新修订。不过,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和我国的现在社会发展状况相比,整体消防工作具有一定滞后性,难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我国的消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难以和科技化消防设备相适应,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推广消防科技和设备。因此,为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进一步拓宽消防器材应用范围,就要不断完善和消防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改进消防法制建设与消防监督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法规。要想完善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就要提高消防监督工作规范化。另外,在制定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时,必须参考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完善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国内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消防监督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通过和现在的消防水平相结合,探究新型消防技术和消防工艺,利用法律法规规范其使用。另外,要制定和《消防法》有关的法律法规解释,进一步推动消防监督工作开展。

(二)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重视力度。通过分析现在的消防工作可以得知,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消防执法工作改善存在一定难度,难以执行消防处罚。这些问题不利于开展消防监督工作,进一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导致消防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和实际状况相结合,不断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视。另外,要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队伍培训力度,统一规划管理,努力提高基层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监督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消防监督队伍来说,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消防隐患必须及时处理,通过和受检单位共同努力,整改消防隐患。在消防监督队伍工作过程里,必须按照法律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助工作,推动消防监督工作高效开展。

(三)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要想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水平,必须提高消防监督队伍总体素质,而要想提高消防监督队伍素质,就要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队伍工作总体水平,优化其知识结构。因此,要以《消防法》为基础,使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一方面要有超强的消防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在消防监督队伍执法时,要努力转变过去的消防监督工作理念,建设消防监督队伍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总体素质,使我国的消防监督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水平。另外,在完善相关监督制度过程里,必须建设监督奖惩机制,按照协议机制及时考核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定期考查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的把握状况,按照我国的《消防法》,不断落实消防监督工作,建设完善的责任追究体系,以此来提高消防监督执法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利用培训手段,提高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推动国内监督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大消防法律和常识的普及力度,增强全社会参与消防工作的意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消防执法队伍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强大支撑。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国民安全教育体系,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进一步加大媒体消防安全公益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依托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推动,督促行业部门和单位落实消防宣传教育责任全面推进,民众消防安全素质全面增强,消防宣传能力全面提升,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和应对机制,要利用媒体和其他社会宣传资源,召开新闻会,公开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反映当地火灾形势,宣传消防工作措施,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加大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公民监督者的作用,提高公民遵守消费法律法规的意识,号召大家为维护全社会的消防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现在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监督工作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努力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通过和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优化自身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袁方 单位:焦作市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刘珩.当前我国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1).

[2]彭云.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法 消防法律 消防工作

一、我国消防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行消防法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导,以行政规章、地方法规为补充,各种规范标准为结合的法律体系。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消防法》,是我国消防的基本法,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的基础的法律保障。2002年5月,颁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从管理相对人的角度对消防法的实施作了补充规定。除此之外,构成消防法律体系的主体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第37号令)》、《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建筑业安全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11月第26卷第6期全卫生公约》、《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36号令)》、《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审查办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等。至此,我国消防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了。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立法的完善和执法的深入,在具体的消防法律执行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体系本身的内在法律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本人认为,目前我国消防法体系的立法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现行消防法律体系整体存在缺陷

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较深,并且很大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候制定的,当时的立法理念不够先进,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缺乏时代特征。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或重叠,甚至矛盾相悖,法律本身也显示出语言不明、法理不清的弊病。消防处罚前置条件有很多,使得消防法的法定处罚力度不够,从而缺乏应有的威慑力,最明显的就是我国消防执法成本大而作用小。

此外,我国现行消防法律体系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同时也造成了宏观管理控制不起来,微观管理又管不住的局面。法理主体责任不够明显,各单位自身的消防法律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对消防安全的忧患意识不够强,许多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灾事故不断。我国的立法周期长程序复杂,体系不健全,尽管在不断完善中,大多只是在补充很多早该制定的法律法规,而新出现的问题仍不能得到及时补救,致使许多消防工作无法可依,目前我国消防机构的事务职能和技术监督越来越强大,职责越来越宽,业务越来越广,自然而然使得消防机构不堪重负。

(二)消防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低下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靠国家机关组织法进行调整。消防法作为部门的特别的行政法,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包括建设、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安消防机构等国家机关的消防行为,但是,我国还没有一部规定国家机关消防行为的组织法,以致消防法的实施无所明确的法定依据,常常令我们无从下手。

国务院并没有制定关于消防的行政法规,而部委规章的法律地位却不够高,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的认可度和执行力不够。2002年3月15日《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施行后,使之前国务院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废止,消防法律体系中也因此再无国务院消防行政法规,导致这种涉及两个部委以上消防工作的开展无法可依,难以协调。《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虽然把行政规章纳人法的范围,但《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规章可以“参照”执行,这就给了执行力度很大的自由裁

量空间,使得执行力度不够。

(三)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定罪不合理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消防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上,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必须是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进而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这种定罪的构成要件不够科学和合理,本人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消防职责的单位均可按照其行为后果追究责任,而并非只有公安消防机关才有责任。

(四)现行消防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存在问题

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通常是由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构成的,行为模式表明行为人可以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内容,而后果模式则表明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即应当给予什么样的惩罚。立法必须统筹兼顾,有行为模式和与其相对应的后果模式,不论它们是否体现在同一个规范或法律中,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完整的结构才能支撑起完整的内容,规范是法的主要内容,因此完善法的内容特别需要完善法的结构。但是,在我国现行消防法中,存在大量只有行为模式而没有后果模式的情况。比如说,消防法第10条规定:未经消防审核合格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实践中,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施工许可根本不过问是否经过消防审核合格,但是他们却不需负法律责任,这就是一种没有结果模式的法条结构,显然不是很合理。

二、美日英消防法的优势分析

美国消防协会??是经美国国家标准局授权研究制订和修订消防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机构,具有权威性,这一协会主要是通过消防协会下设的250多个技术委员会和6700多名志愿工作的专家来完成立法的,这个机构有着来自80多个国际贸易和专业组织的成员,共有工作人员超过7.5万人。他们这些下设的技术委员会分工明确,比如,在《生命安全规范》这一法规下就设立了14个专门的技术委员会。美国消防协会制订的标准和规范涉及领域非常之广,包括消防建筑防火、装备与产品、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修、消防从业人员职业资质、防火管理、消防队管理训练等等方面。尽管美国消防协会的标准和规范本身不具备法律的地位,但其绝大多数的法规及精神都被美国各州的立法机构和一些联邦机构采用,因此也成为具有法律效用的法规,这些法律、标准和规范,在实践中对美国的消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的消防立法体例是这样的:日本的消防法律体系是由国会来制定国家《消防法》,由自治省来制定《消防法施行令》,由内阁来制定《消防法施行规则》,各都道府县也可以根据国家的法令,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地方火灾预防条例。

2006年,英国初步完成了消防立法的改革,新的消防立法是以《2005消防法规改革令》的形式生效的,这总法令是根据2001年4月施行的《行政规章修改法》进行的立法。《行政规章修改法》规定政府不再需要经过漫长的议会审议立法程序,进而简化了英国修改行政法规的程序,另外,政府还可以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以政府令的形式提交给议会,再由议会按照快捷透明的程序进行专门的审议,不得不说,这一改革大大加快了英国消防立法改革的步伐,更好地适应了实际工作的需要。英国消防部门的负责人格雷姆·梅勒德认为:英国《2005消防法规改革令》虽然将消防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了对房屋拥有掌控权的责任人,但并不意味着消防部门没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在英国消防立法改革后,新的消防管理模式对英国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运作程序得到了重大改革,突出的表现就是:明确了各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和责任人对所经营场所的火灾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的责任,强化了这些业主的法律责任,并明确指出这些业主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消防安全。

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经济优势,方便开展各种火灾试验和研究,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既有明确而严格的法律修改程序,也有高效而相对完善的实践机制,可以根据随时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法规能适时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美国nfpa制定的规范标准每年出版一本;日本的《消防法》自1948年制定以来,基本上每年都要修改完善一次。2001年9月1日,日本新宿区歌舞伎街大厦发生一场特大火灾,有44人在这次火灾中丧生了,事后调查发现,引发这次重大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楼梯上存放了物品,着火单位在平时也未对员工进行疏散训练,这些都是不符合当时的消防法令的。自此后,日本政府在全国开展了消防检查,结果发现不符合这一法令的同类现象竟然超过了90%,日本消防厅当即成立研讨委员会来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对策的研讨,日本内阁根据消防厅消防审议会的报告,于2002年4月22日提出了《修改部分消防法的法律》这一提案,其后该法规获得国会通过,并于同年4月26日正式颁布

实施。

三、借鉴美日英国消防法先进性,完善我国消防法

美日英的消防制度确实有其先进之处,因此,我国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我们的实际消防情况,对消防立法做出修改和完善。在此,本人提出以下两点初步的修改完善建议:

(一)针对消防人员人力不足的情况

我们应当利用社会力量来缓解。社会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存在消防隐患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公安消防部门的任务日益繁重,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益性组织或消防中介组织,使他们都参与社会消防活动中来,同时再开展消防技术论证、消防咨询以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以缓解主管部门的压力。这一办法既能弥补公安消防的警力不足问题,又能使消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种形式并存的消防格局,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防火中去,从而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这一建议目前存在着阻碍,即这些组织的地位没有合法的法律依据,因此需要从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我们应当完善立法,明确这些组织的法律地位。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基层建立消防志愿组织,吸引志愿者宣传防火意识,普及防火教育,当然,国家和政府也应给予大力财政支持,以提高群众素质和消防意识,推广志愿消防制度,并保障配套防火设施,进而保证志愿消防制度的良好动作。

(二)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明确

各部门应当合理协调工作,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当把消防立法、行业标准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三者结合起来,而不应当仅仅依靠单纯的立法活动来完善规整,任何国家的消防工作不仅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还要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有一套完整而规范合理的消防工作依据,这些规范中规定的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完成消防工作。其中,消防行业标准可以根据立法要求来制定和实施,而群众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了解消防法律和消防安全知识;反过来,行业的发展又促使立法不断进行修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又不必进行新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保障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完善了法律法规依据,可谓一举两得,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完成消防工作,积极协调,形成高效的消防工作氛围。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5篇

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从广义上讲,包括国家的消防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以及各种规范性文件。这些都是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从事日常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但目前国家和地方消防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中普遍存在“陈旧和规格低、执行难、执法监督少”等问题,突出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出多门,法制统一性不强。目前有相当多的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着与消防法律、行政法规不相吻合的条款,绝大部份行政机关自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一些“土政策”都没有向社会明确公示,透明度不高,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

二是司法审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根据WTO有关司法审查的规定,成员方政府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将纳入到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部分终局行政裁决行为将纳入到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中还不包含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消防监督机构制定的一些事关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还无法进行司法审查。在火灾事故原因认定、责任认定等工作中还有行政终局决定的规定,直接排除了司法审查的可能性。

三是消防法规体系不够完备。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消防法制体系本身还很不完备。有些消防法规己明显滞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加入WTO形势的需要,《消防法》就存在诸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各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不够明确、具体,消防行政审批过多和行政处罚前置条件过多,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基层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管理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等等。有的消防技术规范条文相互间有矛盾,不便执行,有的技术规范己不适应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消防法还有许多条文需要修改,一些急需的消防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没有出台。

四是绝大多数技术规范的溯及既往性。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绝大多数都溯及既往。特别是技术规范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而这些修改条文又都是强制性条款,要求新老单位都要立即实施整改,而没有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时间要求,这就给当事人的消防安全权利造成了不稳定性。

这些特点都不符合WTO规则对法制统一性、透明性和稳定性以及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基本要求。为加速与WTO规则的有效接轨,形成适应WTO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笔者认为,加快消防法规的立、改、废工作迫在眉睫。

当前最紧迫的是抓紧修订《消防法》或出台《消防法》的实施细则,这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和上行法。《消防法》不修订,其他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无从出台。有的技术性标准规范可采取直接引用的方法,为我所有。对现有法律法规规章之间有冲突、有矛盾的,这主要体现在《消防法》、国务院344号令、公安部18号令、30号令、36号令、37号等法律法规之间,要抓紧修定,该删除的删除,该统一的统一,该延伸的延伸。不管怎样,无论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还是修订的法律法规都要提高立法质量,避免政出多门和与WTO规则相抵触,保持法制统一,保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稳定性、统一性、先进性、公开性。

其次要抓紧创制新的法律法规。针对当前消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消防法制中的空白,要抓紧创制新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与WTO相衔接的消防法规体系。

笔者认为,消防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在立、改、废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完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消防监督审核验收法律制度

《消防法》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和室内装修工程防火设计实施消防监督审核验收,这是我国落实消防安全源头管理,实施消防安全事前监督的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但这一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消防法》对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的范围的规定是“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需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这一标准过于原则,而且范围过大,在经济快速发展,公安消防机构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公安消防机构越来越难以及时、有效地完成监督审核验收工作任务,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社会单位(个人)的运营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这项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并逐步缩小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消防监督审核验收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有限的警力集中在自动消防设施、重点工程、公众聚集场所以及生产、储存。销售危险物品的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监督审核和验收上,并着重在“监督”二字上下功夫。二是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防火设计责任,在工程审核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违反国家强制消防技术标准的情形,一方面要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同时还应当追究设计单位、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要完善监督审核验收程序,对申报、受理、审核验收期限、法律文书的出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通过规范程序,合理分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公安消防机构等单位(部门)对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高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完善消防安全检查法律制度

《消防法》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和大型活动举办前应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消防监督管理的实践证明,设立这一法律制度是必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公众聚集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和室内装修的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在程序上重复,实体内容也基本相似,从方便社会、节省警力的角度,将两者合并为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比较适宜。二是法律没有对公众聚集场所明确定义给法律适用带来困难,应当进一步明确公众聚集场所的内涵和外延。三是法律没有明确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的有效期限,不符合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状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一事实,应当建立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年检和撤销制度,公安消防机构对场所进行一次年检,根据场所实际情况重新核发意见书。另外公安消防机构在日常抽查中一旦检查发现曾经检查合格的公众聚集场所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应当及时撤销曾经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四是通过修改《消防法》,将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延伸到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的开业和使用,建立起对易燃易爆行业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完善消防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现行消防法规关于消防行政处罚的规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消防法律规范要素不完整,只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或者只给行为人设定了义务,但没有对违反禁止性规定或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设定行政处罚,致使法律规范得不到有效实施。二是《消防法》规定了大量的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处罚,但对如何确保这类处罚的执行缺乏有效措施,大量“三停”处罚难以执行。三是将责令限期改正作为实施处罚的前置条件,与责令停产停业处罚形成逻辑悖论。例如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开业,按照《消防法》的规定,首先应当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才可以实施责令停止使用的行政处罚,但从法理上讲,这里的责令限期改正已经包括了责令停止营业和补办消防检查手续两方面的内容。四是一些处罚设定得不够合理。例如《消防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营业性场所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并对其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而实际上,像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堆放杂物等影响疏散的行为,应当责令立即改正,并给予适当的罚款处罚即可,无需限期改正,处以停产停业则过于严厉。五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期限三个月届满之后才可以提出,这一规定不完全符合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因为需要责令停产停业的场所,往往是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的场所,随时都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因此,要通过消防法规立、改、废,完善消防法律规范,避免因法律规范本身不完整造成执行上的困难。(1)取消或减少实施行政处罚的前置条件。(2)减少停产停业处罚的设立,同时要明确“三停”处罚的执行手段和执行途径,授予公安消防机构采取必要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确保停业处罚及时、切实地执行。(3)按照合理、有效的原则,对不同违法行为和违法情节设定不同的处罚种类和幅度,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等等。

(四)完善火灾事故调查立法,加大对火灾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目前在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方面,《刑法》对消防责任事故罪规定不合理。《消防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本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罚款:(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是采取抽样性监督检查的方式,因此公安消防机构不可能对每一个公民或者单位都能够监督到,因而也就不可能去通知其采取改正措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该如何处理呢?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违法了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却无须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建议对《刑法》第139条有关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条文进行修改,规定只要违反消防管理法律法规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即可按照消防责任事故罪定罪量刑,而不把“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作为定罪的要件,这样就可以扩大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处延,有利于火灾事故刑事责任的追究。同时,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造成火灾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从严设立行政处罚。

(五)进一步完善确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的立法

公安部颁布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对强化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落实社会消防安全责任,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贯彻61号令,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部门规章的形式给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定(或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其权威性受到局限,建议通过修改《消防法》将有关规定直接上升为法律。二是61号令对单位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行为没有设立有效的处罚措施,不利于贯彻执行,建议通过修改《消防法》加以改正。

(六)完善督促整改重大火灾隐患法律制度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6篇

泉州市而言,要努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消防监督、宣传教育、火灾扑救、社会救援、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等任务繁重,如何完善消防法律体系已成为消防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出发,对完善当前《消防法》做一些建议分析。

关键词:消防法 泉州 对策 分析

近年来,泉州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主题,充分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做强做大泉州工业,打造亿吨大港,经济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其中,公安消防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泉州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我国现行消防法律体系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一、消防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行消防法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导,以行政规章、地方法规为补充,各种规范标准为结合的法律体系。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消防法》,是我国消防的基本法,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的基础的法律保障。2002年5月,颁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从管理相对人的角度对消防法的实施作了补充规定。除此之外,构成消防法律体系的主体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第37号令)》产储存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审查办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等。至此,我国消防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立法的完善和执法的深入,在具体的消防法律执行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体系本身的内在法律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本人认为,目前我国消防法体系的立法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现行消防法律体系整体存在缺陷

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较深,并且很大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候制定的,当时的立法理念不够先进,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缺乏时代特征。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或重叠,甚至矛盾相悖,法律本身也显示出语言不明、法理不清的弊病。消防处罚前置条件有很多,使得消防法的法定处罚力度不够,从而缺乏应有的威慑力,最明显的就是我国消防执法成本大而作用小。

此外,我国现行消防法律体系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同时也造成了宏观管理控制不起来,微观管理又管不住的局面。法理主体责任不够明显,各单位自身的消防法律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对消防安全的忧患意识不够强,许多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灾事故不断。我国的立法周期长程序复杂,体系不健全,尽管在不断完善中,大多只是在补充很多早该制定的法律法规,而新出现的问题仍不能得到及时补救,致使许多消防工作无法可依,目前我国消防机构的事务职能和技术监督越来越强大,职责越来越宽,业务越来越广,自然而然使得消防机构不堪重负。

(二)消防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低下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靠国家机关组织法进行调整。消防法作为部门的特别的行政法,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包括建设、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安消防机构等国家机关的消防行为,但是,我国还没有一部规定国家机关消防行为的组织法,以致消防法的实施无所明确的法定依据,常常令我们无从下手。

国务院并没有制定关于消防的行政法规,而部委规章的法律地位却不够高,导致消防法律法规的认可度和执行力不够。2002年3月15日《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施行后,使之前国务院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废止,消防法律体系中也因此再无国务院消防行政法规,导致这种涉及两个部委以上消防工作的开展无法可依,难以协调。《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虽然把行政规章纳入法的范围,但《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规章可以"参照"执行,这就给了执行力度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使得执行力度不够。

(三)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定罪不合理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消防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上,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必须是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进而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这种定罪的构成要件不够科学和合理,本人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消防职责的单位均可按照其行为后果追究责任,而并非只有公安消防机关才有责任。

(四)现行消防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存在问题

消防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通常是由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构成的,行为模式表明行为人可以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内容,而后果模式则表明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即应当给予什么样的惩罚。立法必须统筹兼顾,有行为模式和与其相对应的后果模式,不论它们是否体现在同一个规范或法律中,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完整的结构才能支撑起完整的内容,规范是法的主要内容,因此完善法的内容特别需要完善法的结构。但是,在我国现行消防法中,存在大量只有行为模式而没有后果模式的情况。比如说,消防法第10条规定:未经消防审核合格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实践中,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施工许可根本不过问是否经过消防审核合格,但是他们却不需负法律责任,这就是一种没有结果模式的法条结构,显然不是很合理。

二、完善消防法的途径

结合我们的实际消防情况和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消防立法做出修改和完善。在此,本人提出以下两点初步的修改完善建议:

(一)针对消防人员人力不足的情况 ,利用社会力量来缓解。

社会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存在消防隐患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公安消防部门的任务日益繁重,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益性组织或消防中介组织,使他们都参与社会消防活动中来,同时再开展消防技术论证、消防咨询以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以缓解主管部门的压力。这一办法既能弥补公安消防的警力不足问题,又能使消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种形式并存的消防格局,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防火中去,从而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这一建议目前存在着阻碍,即这些组织的地位没有合法的法律依据,因此需要从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我们应当完善立法,明确这些组织的法律地位。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基层建立消防志愿组织,吸引志愿者宣传防火意识,普及防火教育,当然,国家和政府也应给予大力财政支持,以提高群众素质和消防意识,推广志愿消防制度,并保障配套防火设施,进而保证志愿消防制度的良好动作。

(二)各部门合理协调工作,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应当把消防立法、行业标准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三者结合起来,而不应当仅仅依靠单纯的立法活动来完善规整,任何国家的消防工作不仅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还要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有一套完整而规范合理的消防工作依据,这些规范中规定的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完成消防工作。其中,消防行业标准可以根据立法要求来制定和实施,而群众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了解消防法律和消防安全知识;反过来,行业的发展又促使立法不断进行修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又不必进行新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保障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完善了法律法规依据,可谓一举两得,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完成消防工作,积极协调,形成高效的消防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火促进消防安全 有力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N];福建日报;2000年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认识及思考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消防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以及政府领导的重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消防服务水平,促使消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然而,由于社会环境以及消防体制影响,我国的消防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执法思想存在偏差、执法制度不够完善、执法行为欠缺规范以及执法态度缺乏端正等,不但破坏了消防部队的对外形象,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以及正义。因此,应当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从而确保执法的公正、公平以及理性。

一、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员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存在理念偏差,部分执法人员缺乏民主思想,在工作中重权利,而轻视监督;重视管理,轻视服务;重视处罚,轻视教育。执法过程中,个人主观性较强并且随意性大。其次,执法人员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当前,我国的消防部队体制导致部分员工思想消极,工作中精神萎靡、不思进取。不但对执法工作缺乏重视,而且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漠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抱残守缺,不利于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最后,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一般来讲,消防部队的人员大多数是部队之中调剂过来的,部分执法人员之前并不是防火专业,因此,对于防火知识以及防火规范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导致工作中凭经验办事而出现错误。此外,部分执法人员难以廉洁执法,在工作中,收受贿络。比如,部分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收取好处,不拿好处不办事,从而导致执法缺乏规范性。

(二)消防法律体系缺乏完善性

1、缺乏统一管理以及协调。一般来讲,我国制定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之中,不但缺乏统一性以及协调性,而且缺少有效监督。此外,消防法律法规自检存在交叉重叠或者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导致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难以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合理操作。因此,执法过程中缺少法律依据以及有效监督,严重影响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工作。

2、制定修改存在滞后性。我国法律以及法规不但制定程序较为复杂,而且手续特别繁琐,制定一部消防法律至少持续几年才能全部完成,不仅制定花费时间过长,而且一旦制定后,修改法规中不合理的地方也需要漫长的时间,从而严重影响执法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此外,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修改制定时间过程漫长,导致法律法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缺乏时代感以及前瞻性。

3、法律法规欠缺可操作性。一般来讲,我国的消防法律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处理只是原则上规定,其中主观性以及弹性较大,并且授权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从而导致实际工作中,行政执法处罚具体很大弹性,执法缺少硬性规定,从而导致消防执法监督缺乏规范化。因此,应当合理调节执法弹性和硬性规定之间的矛盾。

4、红头文件出台影响执法。目前,我国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消防监督意识显著提高,特别是重大火灾之后,各级部门以及群众对于消防规定高度重视。然而,相关人员通过红头文件制定新的规定,而新的规定往往和原来的消防法律法规冲突,不符合消防的标准及规范,不但造成消防执法部门出现的现象,而且导致法律法规失去执行力以及规范性。

二、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当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首先,加强思想教育,端正相关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执法理念。比如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或者职业道德教育将执政为民、道德执法、以民为本的思想传递给相关执法人员,促使其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态度端正,提高其执法水平。其次,加强业务培训。一般来讲,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执法质量,因此,应当其开展业务培训,从而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提高消防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最后,优化队伍结构,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应当尽力保障消防监督执法队伍的稳定性,从优待警,让员工具有归属感。第二,拓宽渠道。从多个渠道招聘,比如大学院校招聘,填补岗位缺口。第三,选贤任能,对于忠诚可靠、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人员应当加以重用。

(二)完善消防执法体系

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当完善当前的执法体系,首先,提高消防法律法规的地位。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以组织法为根本依据。因此,应当根据我国的消防工作特点制定出消防组织法,从而明确公安消防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关系,提高消防法律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其次,加强立改废工作。对于现有的消防法律法规,应当综合考虑分析,对于立法工作,不但应当立足当下需要,而且应当考虑未来发展。对于修改工作,应当将不适应时展的内容进行必要修改,促使其适应当前新形势。对于废除工作,是将失去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废除。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主要通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以及完善执法体系加以改进,不但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而且完善执法体系,从而推进我国消防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高穹.对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1,26:360-361.

[2]孙旭莉.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4,10:71-75.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8篇

【关键词】消防法律冲突;解决措施;立法体系;多类结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66-01

一、绪言

法律冲突指的是不同的法规对同一问题规定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冲突的状况,建国以来,随着国家立法体系的逐步完善,关于消防事业,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部级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制度、消防部门规章制度、自制条例在内的消防法律体系。由于这些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主体比较多样化,而立法所要针对的具体方向也并不一致、相关的立法权限也极不明确,所以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内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我们将其称之为消防法律冲突。

二、消防法律冲突的主要成因

消防法律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使消防执法过程中的行政行为变得混乱,太多法律法规来限制最终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无法可依,法律冲突也会导致执法过程中互相推诿责任,相对人也会因此拒不承担消防义务,长此以往,人民群众对于消防法律的信任感就会减弱,不仅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也会为后续的消防执法工作带来极大地困难。笔者认为,造成消防法律冲突的主要成因有:

(一)宪法和人大常委会所规定的法律权限太过模糊和宽泛

《宪法》对我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责任做了规定,主要包括修订宪法、监督宪法实施、解释宪法、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法律进行补充与修改、解释法律等等。由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过多,这种解释与具体法律之间的效力等级以及使用权限的存在一定出入,容易让人产生误读,这对其具体执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豍

(二)多类结合模式和体制转型带来的冲突

由于消防法律体系实行的是“多类结合”的模式,而每种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立法主体考虑问题的侧重点并不尽相同,相关的立法权限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强了宪法、地方性法规、消防部门的规章制度就存在“撞法”的可能性。豎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现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立法过程的完善促生了许多与实际情况结合度较高的新法规,但在新法规出台之后,相关的旧法规却未能及时废止和清理,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新法与旧法相冲突的局面。

(三)依据利益立法的问题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紧随其后的是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开始进入我国,利益至上的观念影响颇为深远。我国许多地方性立法机构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往往不是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着眼点,而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影响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三、消防法律冲突的解决措施

消防法律体系解决的是消防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它最终的目的在于解决消防行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最大化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消防法律体系之间存在冲突的话,就会大大削弱这种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有效性,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认识到这种冲突的危害性,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来减少法律冲突,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笔者根据多年消防机关的工作经验,通过深入研究与分析,认为要从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进行改变:

(一)以《消防法》为基础,做好消防法律的制定、废止、改革工作

我国在很早之前制订了《消防法》,并根据消防环境的不断发展进行了多次的补充与完善,现如今修订后的《消防法》已经接近于完善,因此,在消防立法的过程中,要以《消防法》为基础,并在它的框架内活动,而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消防部门的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废止,也要以此为基础,不能与《消防法》产生冲撞。在转型期,还要特别注意对旧法的废止和新法的宣传普及要及时,防止出现旧法与新法冲撞的可能性。

(二)完善与消防法律相关的外部法规

规范消防行政行为的法规不应该仅仅限于消防部门的相关法律体系,而应该将消防法律体系中的立法目的和相关的消防管理要求,尽可能的融入其他刑事、行政、民商等相关的法律体系中去。比如说可以在《教育法》《劳动法》和其他的法律中融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在《建筑法》中融入相关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程序规范,在工商部门的法律体系中融入公共场所营业单位消防安全注意规范等内容,争取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与消防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豏

(三)转变行政人员执法观念,减少消防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影响因素

由于在消防立法过程中,有太多从自身利益考虑的短视行为,因此一定要加强宣传,转变立法人员的观念,培养他们立法为民、执法为民的观念,在立法的过程中,抛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利益至上的旧有观念,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制定相关的消防法规,避免相关的法律冲突。

四、结语

事实上,消防法律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便如此,对于目前法律体系中出现的法律冲突也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要根据消防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地调整和修正,使其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注释:

豍杨向晖.消防法律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J].中州大学学报,2011(6).

豎邓剑华.我国现行消防法律冲突及应对措施[J].天津消防,2010(7).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十二五” 消防监督 执法

1、引言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将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安全、促民生,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的历史时期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消防监督工作如何适应新的社会阶段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就目前消防监督工作现状和“十二五”期间消防监督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力求突破瓶颈实现消防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

2、当前社会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入,我国社会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仍存在着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消防法规已滞后于社会发展,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相当一部分内容参照了发达国家的消防试验和相关资料,而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出现的消防新产品,新情况不能及时组织人员开展研究,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和产品标准。二是有的技术规范已不适应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目前国内外先后研究出很多新型建筑、防火防爆、节能材料、报警设备、灭火设备等,这些材料、设备在现行规范中没有相应的条款,难以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2.2 消防监督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

(1)监督执法人员有限:目前消防监督执法队伍仍以现役消防执法人员为主体,雇员制、合同制等消防监管力量还没有普遍得到应用,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高层、地下建筑、多合一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私营小企业、家庭小作坊大量增多,人流、物流、用火用电量不断增大,加之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广泛运用使社会单位各类火灾隐患和潜在的致灾因素日益凸显,消防监督任务日趋繁重,有限的消防监督执法力量难当重任。

(2)监督执法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公安消防机构实行的是以现役体制为主体,消防监督执法干部不得不面对转业、交流等情况,造成人员跨区域、跨岗位调整频繁,监督执法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人员不稳定,由此也带来了两个弊端:一是导致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素质难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方式提高;二是任期较短也往往造成执法监督存在短期行为,造成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长远规划。

2.3 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履行消防工作职责不到位

《消防法》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这也是消防工作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必然。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在履行消防工作法定职责上不够到位和充分。

(1)一些政府领导重发展轻管理:缺乏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把消防工作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缺少长远规划,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亡羊补牢。

(2)部门和行业系统主管单位重主业轻安全:有的部门和单位对消防法律法规不闻不问,不了解,也不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之目前法律法规对部门和行业系统主管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够明确,导致其不想管、不会管,甚至还存在着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一家之责的观念,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部门依法监管难以落到实处。

(3)社会单位重效益轻消防:一些企业单位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忽视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内部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明确、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科学,不愿意在资金和人员上保证对消防安全的投入。思想上存在着火灾发生低概率的观念,即便是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指出了存在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也缺少积极整改的态度,而热衷于拉关系、搞公关,甚至宁愿接受行政处罚也不愿意实实在在的进行整改,致使单位长期“带病”生产、运行,火灾隐患不能在火灾发生之前得到有效整改。

2.4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社会消防监督管理效能较低

(1)执法效能低效:作为社会消防工作的专业部门,虽然近年来消防工作社会化有了一定进展,并逐步改变消防机构“唱独角戏”的局面,但仍没有跳出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不及,监督手段单一,消防监督队伍重许可、轻监督,不善于做群众和社会工作的现象仍未改观。“运动式”检查治理过多,社会单位依赖思想过重,火灾隐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现象较为普遍。

(2)监督机制低效: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按照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立,并推行“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工作模式。然而,该监督体系长期以来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以致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

3、解决消防监督瓶颈问题,创新工作发展模式

3.1 建立适应新形势经济框架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法律体系 法制建设 消防安全

然而,法律没有为民众所熟知就形同虚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传统和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适应社会消防安全需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总体上全社会仍处于火灾和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消防安全,宣传系于一半”。从近几年全国火灾案例看,大多数火灾发生都与当事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消防法规知识缺乏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消防法制宣传社会化还有更大拓展空间,需要破除制约瓶径,不断开创适应消防工作的新局面。

一、社会化宣传是消防安全真正的源头治理

消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它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就决定了消防法制宣必须走社会化全民化的道路。当前,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消防安全防范机制尚不完善,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消防安全形势的最大好转,提高全民的消防法制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社会稳定和谐指数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汶川地震到青海泥石流,从大连油库火灾到浙江“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救援,“橙色消防”在人民心目中已经树立起了坚固品牌,有力地提升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自发关注消防和自身安全的同时,进入网络时代的各类媒体为追求点击率,片面炒作各类事故,造成负面影响。只有深化消防宣传活动,才能有效增加民众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切实提高灾害认识,减少工作误解,获取民众对政府和消防工作的支持,从而有利于提升社会的稳定和谐指数。

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当前人们利用高科技、新能源的周期大大缩短,进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大量涌入,生产生活用电、用火、用油、用气等大量增加,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几率和火灾损失。从近几年的亡人火灾事故来看,大多数是因为对消防法律不遵守,对消防常识不了解、不懂简单的逃生自救,不具备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如果能全面提高全民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识,就能提高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社会消防安全形势将得到大幅改善,发生亡人事故的概率也将大幅下降。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需要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消防法》修订颁布以来,消防部队除了承担防火、灭火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与抢救生命有关的急、难、险、重等抢险救援任务。在相对高风险的社会生活中,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救人于水火的特殊队伍,在和平时期已经成为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通过舆论宣传,使消防部队代表政府参与灭火救援、开展监督执法以及服务经济建设、出台便民利民举措等工作情况直观地展现在广大民众眼前,才能在他们心中真正树立消防部队“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二、深化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务必突破三大瓶颈

随着消防法制宣传力度加大,消防法规知识逐渐进入到普通民众的视野,但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持续深化务必突破三方面瓶颈问题:

宣传责任难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近年来,虽然各级消防部门依托政府加强了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消防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各行业、各系统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往往是被动配合地多,主动参与的少,消防宣传主要还是由消防部门承担实施。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自身基本未履行消防宣传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是消防部门的事情”这一思维定式在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企事业单位业主认识中没有得到转变,造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好于一般单位,城市好于乡村,居民家庭好于村民家庭,安监等职能部门好于其他部门,而最需要得到宣传的弱势群体、区域因为消防部门力不从心得不到普及,消防法制宣传工作依靠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常态宣传方向偏差。消防法制宣传侧重点是在于提高全民消防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可纵观当前现状,由于消防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缺乏专业宣传力量,在宣传侧重点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高于一般单位,城市化消防宣传高于农村消防宣传,加上一些地方为了造成宣传声势,把消防宣传力量主要用于向主流媒体投稿,追求一些轰动效应吸引眼球的作秀宣传,没有针对性地把宣传重点投放到造成50%以上亡人火灾的乡村居民和弱势群体身上,使这些最急需的区域群体往往成为消防法制宣传盲区,始终缺少必要的消防法规意识和基本逃生自救能力,成为火灾事故甚至亡人火灾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持续机制尚未通畅。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法不为人所知晓就等同无法,消防法律法规约束指向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同样是所有社会成员在消防活动中必须强制遵循的行为准则,必须营造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让消防法规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的消防法制宣传运行模式与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科学消防宣传机制差距甚远,实现全民化全方位全领域针对不同社会人群的消防法制宣传运行尚不通畅,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迫使一些责任主体淡化责任,规避义务,导致应该主动宣传的不主动,应该积极宣传的不积极,应该参与宣传的不参与,普及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短期内难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成为制约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进程的“瓶颈”。

三、不断拓展消防法制宣传社会化全民化的路径

2011年国务院国发46号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意在不断拓展路径,推动全国全民掀起消防法制社会化宣传热潮,迅速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当前火灾等事故高发多发风险。

立足政府推动,形成自上而下依法尽责的消防法制宣传格局。随着消防职能的拓展和宣传手段的科技化,用于宣传成本和公益宣传制作费用成几何级数增加,消防宣传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关键取决于政府主导是否有力,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消防宣传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消防宣传财力投入,为消防宣传开展提供支撑。在政策保障上,开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将《纲要》与《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与普法相结合,按照消防法规定履行政府、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及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宣传职责,健全各级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分层分级提高火灾防范和全民消防宣传能力,构筑社会消防管理教育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横一众”消防宣传立体式格局。

立足部门联动,形成合纵连横主体有责的消防法制宣传态势。一要建立全民化消防宣传教育责任机制。要以贯彻落实《纲要》宣贯为契机,提请政府发文将消防宣传工作纳入到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和干部绩考当中,并制定《社会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开展消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宣传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进而推进消防宣传工作开展。二要完善社会化消防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推动部门主动组织、推动社会单位自发开展消防宣传上下功夫,采取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阵地宣传和流动宣传、政府指导宣传和社会自主宣传、重要时段宣传与重大活动宣传相结合,全面拓宽消防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各级财政部门要每年划拨专门经费用于消防宣传活动,团组织妇联等团体将消防安全知识作为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安全知识教育竞赛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将消防安全活动作为学生教育的必修课程。民政部门组织开展消防进社区活动,并规定凡因消防工作不达标的社区,不得参评“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通过这些措施在机制上确保经常性开展消防宣传。三要形成常态化消防法制持续普及机制。消防工作与全社会每名成员的安全息息相关,具有全时空性。只有时时、处处、人人普及消防知识,提升消防法制意识,真正推动形成全社会学习消防传播消防关注消防的氛围,才能从源头消除各类事故。当前应该充分调动现代社会志愿者和义工力量,开展全民普法行动。

立足社会互动,形成铺天盖地人人守责的消防法制宣传氛围。首先要拓宽宣传载体建设。以广告网络媒体为媒介打造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的大联盟,逐步形成“传统+现代+创新”的全民宣传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视频、音频、短信等新兴媒介,将多种表现形式揉为一体。同时,通过广场文化、小区活动、图文展出、知识竞赛、卡通形象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形式和手段激发群众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热情和自觉性。积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在各新闻媒体上开辟专版、设置专栏等措施来占领强化“消防阵地”。坚持发展“政府平台、校园平台、小区平台、企业平台、传媒平台、监督平台”这六大平台,强化宣传效能的最大化,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现“多样化”,“实效化”和“生动化”消防宣传。要强化消防宣传队伍建设,要通过“大宣传、大培训”活动和“四个能力”建设,开展引导社会单位建立自我宣传教育机制,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消防宣传队伍。消防部门应积极会同政府法制部门联合举办《纲要》、《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同时借助消防监督管理法定职权,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居(村)民委员会、社区、私营企业等组建专兼职消防宣传队伍,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同志加入,切实形成社区有宣传、家家有资料、人人懂安全的局面。强势深推专项宣传,依托各个行业部门责任主体深化消防法制宣传,最终走出一条自觉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人人遵守消防责任的良性循环路子,根据不同时节不同人群的社会活动规律,适时开展相应的专项消防宣传,诸如依托教育局开展“千校万生传消防”;依托民政局开展“千家万户学消防”;依托工商局开展“千店万企知消防”;依托宗教局开展“千寺万僧懂消防”;依托书画协会开展“千书万画绘消防”和“送消防法律三下乡”等活动,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专项活动,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涉及面广,贴近行业,有针对性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社会面整体火灾防控能力。

上一篇:法律与生活范文 下一篇:法律六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