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3:35:15

校长培训总结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虽然我近年也加强学习,想做反思型教师、理论型校长,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但是总感觉自己理论功底不深,心里有点发虚。特别是通过这次培训,更看到了自己与方家们的巨大差距,看来,我今后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

作为教学副校长,首先要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应该是现代文明人的终身伴侣,我们只有爱读书、会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才能提升思想力、增强知识力、培育人格魅力,用知识和智慧经营好幸福人生。法国大作家左拉说过:“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象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不间断地、可持续地释放能量。今后,我要充分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读书。“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还想做“百家”,样啥都行,那是痴人说梦。我们要联系实际,学有用之书,借有用之法,切不可毫无选择地什么都读、什么都学。要学以致用会读书。要“快”,学会一目十行的技巧,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知识。要“思”,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工作读书,边读边思考,弄明白字里行间蕴涵的各种道理。

其次,要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补。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第三,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第四,抓师资队伍素质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特别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名师出高徒。通过建立带教,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计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搭建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三是氛围出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二、培训具体时间安排:

上午:早6:00起床、6:10——6:40早操

7:50签到完毕 8:00上课 11:50下课

下午:2:20签到完毕 2:30上课 6:00下课

晚上: 7:20签到完毕 7:30上课 9:30下课

备注:早上带操、晚上查寝

三、考勤记录:

(一)、请假人员:

1.连续请假四天人员:诸葛中心校校长郭继敏、佃庄中心校校长耿俊坡、诸葛下徐马小学校长张东辉、李村李东小学校长金国良、东庞村小学校长马俊国、寇店实验小学校长李丽平共6人。

4.请假半天人员:佃庄西大郊小学校长李小玲(母亲生病住院)诸葛一中校长周黎光、诸葛二中校长毛小琳、庞村一中校长武红伟(自己生病)

(二)、迟到人员:

8月20日上午迟到:诸葛西吉小学校长曹宏超、康庄小学校长王伟峰、杨沟小学校长贾鸿飞。

8月21日上午迟到:李村李北小学校长王国强、石罢小学校长胡志明、南宋小学校长唐晓辉、魏村小学校长杨现伟、庞村辛庄小学校长田晓峰。

四、培训过程:

(一)、严明纪律。专人负责考勤,每天三签到,对违反考勤纪律的及时公布;会场全程无线信号屏蔽,营造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二)、检查督促。检查学习笔记,对校长学习进行督促。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一天两查校长们的学习笔记,对校长们的听课情况进行督促。

(三)、做好服务。中场休息时,为了防止校长们忘记时间,每次都去宿舍区、休息区喊人,保证大家按时到岗;校长们出现不舒服时,及时提供药品。

(四)、亮点推介。

1.李村中心校杜金保校长、寇店中心校王洪涛校长始终如一坚持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董朋高校长的发言高屋建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郭增强校长课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注重总结、反思、改进;王玲娟校长、马红娟校长、倪志朋等校长的发言激情中富有温情,在学校的课改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五、本次培训特点:

(一)、人员集中:要求全区所有中小学校长参加,便于整体营造课改氛围,提高管理者的课改意识,增强推进课改的动力。

(二)、目标明确:参加山西跟岗培训的校长,依据山西跟岗体会,结合自己学校的课改工作实践,介绍经验并交流困惑。

(三)、自我展示,利于深度反思。今年让校长们做自己的培训者,把一向坐在台下鼓掌的角色提到了台前,校长们有了很大的压力,而这压力又促使他们反思工作,并进行提炼总结,最后拿出来和大家交流。无形中,促进了自我素质的提升,符合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逻辑规律。同时,对没有发言的校长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和警醒,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今后校长们在工作中一定会做到有意识地收集资料,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

六、作业反馈:

早在下发《暑期校长培训方案》时,已要求参与培训的校长届时写出培训心得,并发至伊滨课改博客上。但临近开学,校长们忙于事务,一再催促,截止周五,已全部上传完毕。认真读过大家的心得,普遍认为此次培训接地气,既有来自山西太谷的模型,又有本土特色的实践反思,是一次管理思想的有效交流与碰撞,期待多做些接地气的培训,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七、培训反思:

(一)、部分校长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强,理论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

(二)、校口有大有小,有镇区、有山区、有滩区,每校的校情都不一样,下次培训时,可跳开乡镇限制,把校情相近的学校校长分在一组交流、讨论、提升,这样可能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6 月19 日—30 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挂职校长 培训。培训期间,挂职校长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内容涉及办学思路的形成与学校定位,学校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与校本教研,学校德育工作和德育队伍建设,学校特色教育,学生活动的开发与组织等。通过在**小学的培训,确实使我们农村小学的 校长开阔了视野,更加端正了办学思想,增强了改革意识,开阔了办学思路,提高了校长全面抓好素质教育和执行教育政策法规的自觉性,提高了教育教学指导能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的办学思路非常清晰。打造省会一流名校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育人为灵魂,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师生素质为重点,以创造八个一流为目标(一流的创新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生活待遇,一流的社会声誉,一流的校园风气,一流的工作业绩),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进取、果敢、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敬业、爱生、争先”的教风和“博学、善思、乐群、守纪”的学风。** 小学的校园绿树掩映,四季常青,鲜花盛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校建有科技楼、活动楼、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楼等,开辟了语音室、微机室、监控室、播音室、报告厅、体育厅、舞蹈厅等48 个专用功能教室,实现了高标准的电视直播系统、电子管理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微机网络系统、校园文化传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六大系统,学校办学条件全部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楼内文化氛围布置独具匠心,处处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的阅览室,整个阅览室分为四个版块:教师阅览区、低年级阅览区、中年级阅览区、高年级阅览区。每个版块有适合各类人群阅读的书籍和适合各年龄段高低不同的桌凳,桌子上摆放着学生们参加读书活动的作品,并装订成册。从这些作品的水平看,与我们农村的学生是无法相比的,以后我们要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并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最后一天的上午,我们还参观了 **外国语学校,从校园风貌、教学设施、教育教学、音体美教学、国际交流五个方面来看,外国语学校的站位更高,给我们的触动更大。

二、通过参加周一上午的校长办公会和周一下午的全体教师例会,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的管理极具科学性。学校内部分工很细,每项举措都有具体人抓,不用领导督促,教师们都自己给自己加压。上午9 点,我们准时在校长室列席了班子例会,首先袁校长对上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本周工作进行了布置,在总结中注意从具体工作中找差距,指明了努力地方向。接下来分别由主管教学和教育的副 校长也分别对上周所分管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最后由各主任分别汇报,会议结束时形成周安排,下午例会时发给每个教研组,整个会议内容充实,大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气氛激烈又不失融洽。下午5 时30 分,我们又列席了全体教师例会,会议由主管教育的马校长主持。首先马校长对在学校鼓乐队和扇子舞活动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几位老师进行了表扬,说到激动处马校长的声音有些哽咽,教师的敬业精神感染了全体教师,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几位挂职 校长,因为我们亲眼目睹了音乐教师刘冬梅每天早晨7 点准时到校组织学生训练四百人的扇子舞和鼓号队,下午一直训练到7 点以后。教师的在校时间达到了12 个小时,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其他也有很多不知名的教师都加班到天黑,尤其是几位班主任经常走得很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马校长还为教师颁了奖。接下来主管教学的李校长布置了教学方面的几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第三项由刘灿老师为大家讲座。她讲授了《走进现代,感受经典》,利用文字和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要多读、多磨、多写,在教学实践上下功夫,读懂学生也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教师就进行什么样的教学,没有个性,一刀切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马思洪教授总结了十七条成功定律,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大地启发性,最后她总结出教师要启迪智慧,感化生命,教育是以理想为目标的希望之旅,这是**小学“走出去,带回来”的成果。讲座结束后教师们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另外学校每位领导分包一个年级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每位领导的积极性,他们时常深入到所需班级与他们共成长。学校的各种制度非常齐全,对教师的约束力较大。

三、袁校长在与我们座谈时谈到:一所学校必须“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就是宣传学校,做了的工作要善于总结,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内强素质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市区内的学习培训每次都派教师参加,每个学期都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每次出去学习回来后,都要搞讲座或者做示范课,这就是**小学所谓的“走出去,带回来”。另外,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学初都由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上一节引路课,每个教师必须上一节准备课,每节课后都进行教研,对教师的迅速成长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李校长还跟我们谈了作文教学,她谈到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作文情景,切忌凭空想象作文。其次教师要写下水文,这样批改作文时思路会更清晰。再次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课要上活。最后要求教师写批语一定要具体,还要写规范字。另外学校还通过校本教研提高学生的作**平。**小学备课要求吃透教材,在教学参考书上直接写实用教案,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每节课的教学反思是必须写的。**小学的教学制度定的很细,并且每项工作都有详细要求,这样检查起来也比较容**操作。在教学方面要求教师“三率”(达标率、合格率、优秀率)必须达标,这比我们只用平均分衡量教师的工作,要有许多的优越性。**小学是1997 年刚刚建立的一所年轻学校,年轻教师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一是学校内,请进来。聘请部级播音员讲朗读技巧,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二是“走出去,带回来”;三是“青蓝与你有约”仪式,学校选出各方面素质较高的10 个师傅,各学科都有,然后由青年教师报名认师傅,1 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师傅、徒弟互动效果非常好;四是教研组长带青年教师。通过用四种模式,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另外我们还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劳动课,一节心理健康课,每节课都上得比较成功,课后我们进行了交流,老师们驾驭课堂的高水平对我的影响很大。 四、教育处的郎主任和六位班主任和我们进行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郎主任说:“学校的例会有表扬,有批评,领导公正处理,教师心服口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股正气。就连厕所的技术性处理都由主管校长亲自专做,这一点对我感触很大。班级管理方面,每班都设有班长,还有课代表和组长。他们分工非常明确,像纪律、卫生、收发作业全部都由这些班干部完成。全校设有19 个值周岗,做到每时每地都有人监督。设有卫生、纪律、学习三面流动**,每月流动一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学习、生活了12 天,几乎没见到过地上有一片纸屑,我想这就是流动**和监督岗的效果。

五、主管教育的马校长与我们交流了德育工作。**小学每学期都搞大型的德育活动。挂职期间我们就参加了可口可乐**地区“快乐课间”启动仪式,四百人的扇子舞表演博得观众们阵阵掌声。我还参加了**小学“快乐童年,放飞理想”庆六一文艺汇演,气势雄伟的鼓号队演出,师生们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会场井然的秩序,都凝结着师生们的心血和汗水。另外,每班每周都举行主题不同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教育,充分利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学雷锋活动月”、“安全教育月”等,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德育活动开展的肯定是扎实有效。 六、主抓后勤工作的郎主任给我们介绍了后勤工作的管理经验。郎主任说:“后勤人员要做到三勤(手勤、眼勤、嘴勤),要有极高的责任心,勤俭朴素的精神。”所有物品的发放(包括笔、墨、纸、砚)都有领取人签字,严格执行各项后勤管理制度,绝不姑息迁就,养成良好的公物使用保管习惯,并且郎主任的安全意识非常强,像电扇夏季使用前先检查,维修后有记录,并且郎主任也参加学校领导办公会,每次都详细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事宜,两千多人的学校后勤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为期12 天的挂职锻炼使我认识了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爱校、爱生、敬岗敬业的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团队;营造宽松环境,注重个性发展,强化美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育人特点;依法治校、严谨求实、深入一线,服务师生的科学管理;爱国荣校、求实创新、发展特长、健全人格的办学特色;开发智力、张扬个性、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依托名师、创办名校、培养名人的办学思路。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全方位的经验,使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尽快提升,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我们作为厦门市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2010年主要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一)组织厦门市第十六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外出教育考察。厦门市第十六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于2010年4月中旬开始举办,并在这一年里先后完成了集中理论培训、市内教育考察和结业论文撰写等培训任务。根据培训计划的安排,我们于2010年3月8日至14日将该培训班的全体参训校长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个教育考察组,分别组织前往青岛——烟台和沈阳——大连进行教育考察。青岛——烟台教育考察组先后到青岛市育才中学、青岛市第二中学、烟台市福山一中、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考察;沈阳——大连教育考察组先后到大连第十四中学、大连世纪中学、沈阳第二十中学、沈阳九十一中学、沈阳一三四中学考察。随后于4月底召开了“教育考察心得交流会”,并在7月初顺利结业。

(二)组织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部分参训校长到北京挂职锻炼和全体参训校长到北京师范大学理论培训。2010年2月底,我们开始举办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紧接着就从该培训班的参训校长中选拔十八名比较年轻的参训校长于3月上旬和中旬前往北京二中、北京二中分校、北京五中、北京五中分校、北京五十五中、北京一六六中、北京一七一中、北京景山学校、北京特教学校共9所优质学校挂职锻炼。3月下旬至4月下旬,该培训班全体参训校长汇聚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进行理论培训;并在2010年下半年组织该培训班全体参训校长分别进行了两次市内教育考察和两次课堂研讨。

(三)组织厦门市“十一五”首期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到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理论培训。2010年4月初,我们举办了厦门市“十一五”首期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组织该培训班全体参训园长到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理论培训;并在2010年下半年组织该培训班全体参训园长分别进行了两次市内教育考察和一次课堂研讨。

(四)组织厦门市“十一五”首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外出教育考察。厦门市“十一五”首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于XX年年5月开始举办,根据培训计划将于2010年年底结业。当我们组织该培训班准备于XX年年10月进行外出教育考察时,因特殊原因而临时取消了这个行程,所以也就未能如期结业。我们经过努力还是争取到了外出教育考察的机会,并于2010年10月中旬将该培训班全体参训校长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个组分别前往杭州——宁波和南京——苏州进行教育考察。前往杭州——宁波考察的学校是: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州市青春中学、宁波外事学校、宁波中学。前往南京——苏州考察的学校是:南京人民中学、南京金陵职业教育中心、苏州景范中学、苏州第一中学。我们现在正准备安排时间尽快召开该培训班的“教育考察心得交流会”,争取本学期末结业。

(五)组织厦门市中小学校长第一阶段远程培训。我们于2010年5月26日正式启动厦门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并于2010年7月31日结束第一阶段的培训任务,总共有三百二十九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第一阶段远程培训。

(六)举办厦门市第三期中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班。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的通知》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们于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举办了厦门市第三期中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班,共有五十七名中学校长参加了本期培训班的培训。

(七)开始举办厦门市第十七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我们于2010年12月下旬举办厦门市第十七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并且已经进行了一周的集中理论培训。2010年1月份将组织该培训班的全体参训校长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集中培训十天左右,随后进行教育考察;3月至4月将在厦门本地再进行集中理论培训,计划7月份结业。

二、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精心策划外出教育考察,促使参训校长开阔管理视野,拓宽办学思路

由于我们在组织厦门市第十六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厦门市“十一五”首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外出教育考察前进行了精心策划,终于取得良好的成效,促使参训校长开阔了管理视野,拓宽了办学思路。之所以取得良好成效是因为有以下措施和条件:

1.全体参训校长采用座谈、听课、实地参观等形式,近距离地了解被考察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明白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于学校深厚的个性化的文化底蕴,更决定于学校领头人的远见卓识。

2.所选择的考察学校都是名牌学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校长有独特的办学思路、学校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全校师生有争“一流”创“特色”的进取精神以及园林般的校园环境。

3.所选择的考察学校的校长都能说会道,使我们的参训校长受益匪浅,尤其是当全体参训校长听到被考察学校的校长侃侃而谈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过程时,从心底一次次被折服,惊叹于他们精湛的教育理论、惊讶于他们眼界的开阔,惊谓于他们的魄力,佩服他们不但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的行动者,更是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者。

4.不仅教育考察安排的时间短、密度大,节省了不少费用,而且参训校长有了真正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教育考察结束后,不少参训校长说:“参观考察的这些学校情况各不相同,但作为名校,他们又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厚重、博大、精深。”“这次教育考察组织周密,内容充实,尽管时间较短,但我们不仅有幸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考察的目的和意义,那就是怎样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为。”全体参训校长最后都一致认为一所学校的成功、办学特色的形成关键因素取决于校长,即“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二)委托著名高校理论培训,提高了参训校长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我们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对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进行理论培训;委托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对厦门市“十一五”首期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进行理论培训。委托著名高校进行理论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参训校长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委托著名高校进行理论培训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

1.制定了高层次的培训目标。两个提高培训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要求被委托的培训机构能够使全体参训校长(园长)基本达到这些培训目标:能够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能够重建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能力;能够改善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技巧与领导能力;能够提供相关指导,培养学校优秀教师队伍;能够创建学校特色,塑造学校品牌。

2.制定了适合参训校长(园长)特点的培训模式。我们经过与被委托的培训机构共同策划,制定了这些适合参训校长(园长)特点的培训模式:(1)专业理论研讨。(2)典型案例剖析。(3)名校长论坛。(4)同侪互助学习。(5)素质教育活动。(6)参观考察名校。

3.注重扩大培训内容的涵盖面。两个提高培训班的主要培训内容有:国内外教育的发展态势;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学校发展观;来自教育史的启发;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人为本和教育的若干问题;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课程变革的国际比较;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幼儿园)管理;学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幼儿园)发展策划;校本教研与学校发展;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的境界和艺术……

4.考察的学校(幼儿园)都是优质或有特色的,并都有明确的考察主题。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组织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考察了北京市宣武区育才学校(12年制),其主题是“办学文化的引领”;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其主题是“师资队伍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中学,其主题是“科研兴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其主题是:“德育工作开展、特色学校打造”;北京市崇文区文汇中学,其主题是“分类推进,分层指导”教学理念的实施。又如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厦门市“十一五”首期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考察了东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其主题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吉林省人民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其主题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长春市人民幼儿园,其主题是“教师队伍建设”。

5.组织参训校长(园长)开设《校长(园长)论坛》,主题围绕“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的形成”、“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内容,重在帮助参训校长(园长)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为”的转化。

6.我们与被委托的培训机构对全体参训校长(园长)提出了严格的培训要求。这些严格的培训要求主要是:要求全体参训校长(园长)提交学校(幼儿园)内的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的设定;提交学校(幼儿园)完成的课题报告及进行中的课题进展报告;罗列目前学校(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听课内容,完成每日一得的撰写;培训期间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主题的研究报告;完成一篇培训总结。

7.精心设计并认真实施了若干次同侪交流活动。同侪交流活动主要有:管理案例交流研讨、成功校长(园长)之路探析、课题研究案例交流研讨、学习心得与经验分享等。

8.开展了若干次素质提高活动。这些素质提高活动主要包括:破冰训练、拓展训练等,并组织参训校长(园长)参观当地一些著名的高校。

(三)实施参训校长挂职锻炼工程,锻炼他们谋大事、议大事、做大事、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宏观局面的能力

我们对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的十八名挂职的参训校长提出很具体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听二十节课,要参加对方学校的行政会议,要多与对方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交谈,要撰写一篇挂职情况总结。十八名挂职的参训校长在短短的三周挂职锻炼的时间里,通过参观、听课、交谈、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学生活动、参加学校各种会议及阅读有关资料,深深地感受到各所学校“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感受到学校和谐的教育氛围,感受到团结拼搏的教师队伍,感受到素质非凡的学生群体,感受到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感受到教育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以及先进教育理念和卓越创新能力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挂职锻炼心得交流会”上,十八名挂职的参训校长最有同感的是北京学校形象的大气,给人以王者风范之感觉。这里所说的大气,不是指校园多宽敞,建筑多雄伟,而是学校的一种胸襟和气度,是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有多名挂职的参训校长说:“北京的中学校长管理学校并没有事必躬亲,而是善于谋大事、议大事、做大事以及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宏观局面,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十八名挂职的参训校长一致认为三周的北京挂职锻炼有六个收获:一是拓宽了眼界;二是增加了信息;三是提升了理念;四是结识了高人;五是增加了友谊;六是锻炼了体魄。

(四)实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为中小学校长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传统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中小学校长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工学矛盾突出;二是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模式使中小学校长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缺乏灵活性、机动性;四是培训成本较高。正是居于以上问题,我们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协商,加入了他们创建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通过加入该网站而实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就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入优质的部级培训资源,拓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渠道,为中小学校长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的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专业性。即能够凭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多年对教育干部培训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实施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其次是系统性。培训网站设置了系统性的课程,对中小学校长的学习过程全面跟踪,并配有在线答疑、作业判改、论文评阅等全系统服务。第三是权威性。网站的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政府官员与教育学术专家、来自教育各个领域的权威名家与学者等。

1.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第一阶段培训主要措施:①建立远程培训的领导机构,做到组织落实。厦门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主要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和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直接领导,并由我们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协助组织管理。为此,厦门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和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下发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相关文件,详细规定了哪些中小学校长要参加培训以及培训的具体要求等等,并委托各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助宣传和动员,以保证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②制定详细培训工作计划,加强培训过程的监督。我们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工作计划后,及时发放学习卡,帮助参训校长选好学习内容,并经常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机构进行联系、沟通,以便从中获取参训校长远程培训的进展情况,随时关注培训的学习效果。对于没有按照培训要求或培训时间进行培训的中小学校长,就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发送短信等形式进行提醒;对于一些参训校长在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就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及时帮助解决。我们力求注意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建立健全培训学习档案,严格过程管理、细节管理,确保参训效果,使每位参训校长能够学有收获,学有提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培训开始时有计划有措施,培训的中期有监督有帮助,培训结束后有总结有反思。”③扎实抓好培训前的技术指导。我们聘请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教师担任专门技术保障人员,负责技术服务,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对年纪比较大的又网络技术操作有困难、有问题的参训校长进行指导帮助,从而使他们的培训能够顺利地进行。④出台了相关远程培训规定,以规范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这些相关规定包括:参训校长在远程培训中的表现以及所获得的成绩记入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档案,不仅要成为校级领导考核的内容,与校长的聘用、晋级挂钩,而且也要成为中小学校的专项教育督导评估和年度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各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具体工作。管理人员要每月反馈一次参训校长上网学习时数,每学期反馈一次参训校长的学习进展情况,作业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论文合格者视为学习合格。参训校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将由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挂网告示。参训校长质量较好的远程培训论文,将由我们收集汇编。以每期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考核单位,每期远程培训结束后,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组织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推广远程培训工作先进典型经验,通报远程培训工作的不足与问题,并评选表彰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学员。参训校长届时完不成学习任务,未取得远程培训证书,在年度教育系统组织的评优评先活动中不得评为先进个人;我们在与各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在对远程培训情况检查中,如果发现有替学、替做作业行为的参训校长,其学习成绩定为不合格,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级。各中小学要由学校书记或副书记具体负责远程培训工作。所有在职的中小学校级领导均需每四年接受一期远程培训任务。

2.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第一阶段培训主要成效:①参训校长认真参加培训,结业论文质量高。参加第一阶段远程培训的三百二十九名参训校长,绝大多数都能够认真参加培训,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学时、必修课作业以及完成一篇结业论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参训校长的远程培训的结业论文还被评为较高等级的成绩,并被一些教育刊物采用。目前,正由我们收集汇编。②不少参训校长既学习到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又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为此,这种培训模式受到参训校长的一致好评。有一位参训的中学校长说:“远程培训具有省时、省钱、高效、覆盖面广等特点,是一个适合我们工作特点的培训模式。”还有一位参训的小学校长说:“我们校长的培训有这种模式,以后一般教师的培训也可以有这种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准备与有关部门联系,力争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也采用这种远程培训模式。③很多参训校长在培训中不仅更新了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还掌握了现代远程教育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教育技术、多媒体设计等现代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

(五)举办中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班,为中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我们于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举办的厦门市第三期中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班,本着政治与业务并重的原则,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中学校长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明确校园安全管理职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治校的思想,规范中学校园安全管理行为,为学生营造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共有九位行政领导和专家开设了相关讲座,内容涉及《中学安全文化》、《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食品卫生与传染病管理》、《突发事件应对法》、《交通安全》、《校园防震减灾》、《学校消防安全》、《中小学禁毒工作》、《反xx工作》。

本期“校园安全”培训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是采用集中教学、统一住宿的形式进行培训,使培训条件有较大改善,进而有利于参训校长安心学习,提高出勤率。其次是九位行政领导和专家开设的专题讲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他们都能够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所引用的材料翔实丰富,而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简明流畅,有很好的亲和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参训校长的安全意识有了普遍增强。

五、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均没有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导致很难开展更加规范、规模更大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例如,我们作为厦门市市级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机构只有两位教师,现在主要是从事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除一人还兼任部分教学任务外,另一人则还要兼任大量的培训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目前厦门市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一方面主要仰仗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将参训校长送往外地高校进行理论培训。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其利主要是:部分理论培训的教学质量能够有保证。其弊主要是:虽然看起来好像少了几个专职教师减轻了财政负担,但我们算算经济帐就可以知道,或仰仗外聘教师、兼职教师,或将参训校长送往外地高校进行理论培训,其花费反而更大。其实以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为主培训中小学校长,在管理上有很大的操作难度;再加上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他们彼此讲授的内容很容易重复,而且从培训的整体要求上看,其讲授的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2.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工学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今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安排多数是分阶段进行的,当新的培训阶段开始时,很可能碰到不少中小学校长因工作忙而要求请假。为此,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更改培训时间,不得不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尽管如此,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时的出勤率还是很难达到95%以上,多数时候徘徊在90%左右。

3.市级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的理论培训均安排在一些著名的高校,应该说讲课质量基本有保证,但有的理论培训的质量却未能得到保证。有部分参训的中学校长反映,有的专家讲授的内容陈旧,并在多种场合听到同一讲授内容;有的专家讲授的内容更多的是针对小学校长或幼儿园园长的;有的专家与专家之间讲授的内容重复,甚至所举的例子都是一样,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个提高培训班里居然有三个专家要求参训校长做一个内容一样、动作一样的游戏……

4.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还未配备齐全。规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这些硬件设施包括具有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有课堂研讨的场所、有参训校长阅览室、有供参训校长休息或住宿的招待所。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是面向全市培训中小学校长,难免有的参训校长离家或单位比较远,这就更需要有供参训校长休息或住宿的招待所。遗憾的是,我们这个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恰恰没有这种招待所,导致很多参训校长在培训期间只好住宾馆。当然,参训校长偶尔住宾馆是可以的,但长时间住宾馆就要花费不少纳税人的钱,不难想象很多受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和所有参训校长对此会寝食难安的。

(二)搞好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若干建议

1.将建立高素质的培训中小学校长的专职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有不少专家认为,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厦门作为海西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最早的经济特区,连一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专职教师队伍都没有,实在令人汗颜!其实,我们不但有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中小学校长的专职教师队伍,满足本市培训中小学校长的需要,还有能力满足海西经济区域所有城市培训中小学校长的需要。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新办了不少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这也导致中小学校长(园长)人数增加,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所承担的培训规模自然也就扩大;如果将学校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年段段长、教研组长等也纳入培训对象,其培训的规模将更大。如此庞大的培训规模显然不能够或全部送往外地培训、或全部仰仗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为此,有关职能部门有必要增加我市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专职教师的编制,加快配齐专职教师的步伐,将建立高素质的培训中小学校长的专职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

2.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校长培训时的工学矛盾。中小学校长培训时的工学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行政部门方面的原因,也有校长培训机构和参训校长自身方面的原因。正因为如此,解决工学矛盾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培训机构和参训校长三个方面分别去采取对策。为此,我们建议加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培训机构、参训校长三方的协调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校长培训时的工学矛盾,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出勤率,进而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

3.挖掘厦门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师资资源,给予这些教师更多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加快中小学校长培训师资“本土化”和“本机构化”的步伐。惟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市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内涵式的发展,有利于树立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权威性和提高知名度,有利于进行更大规模、更加规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有利于节省更多纳税人的钱,并改变人们心目中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是一个“皮包公司”的形象。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隶属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该研究院现有在编人员八十多人,集中了厦门市教育界的不少精英,居然找不到若干名适合给中小学校长讲课的教师,这显然对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名声有着负面影响。

4.我市市级校长培训机构需要有一个供参训校长休息或住宿的招待所,建议有关部门要尽早立项,使该招待所早日落成。

二、厦门市2010年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计划与安排

(一)厦门市“十一五”第二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和厦门市“十一五”首期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在2010年完成集中理论培训、部分市内教育考察和课堂研讨任务后,2010年继续完成余下的市内教育考察和课堂研讨任务,并完成市外教育考察和结业论文撰写、答辩等培训任务,力争2010年年底或2011年年初结业。

(二)2010年年底开始举办的厦门市第十七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将继续进行理论培训、教育考察、结业论文撰写等培训任务,力争2010年7月份结业。

(三)继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在我市中小学校长中开展第二阶段的远程培训任务,使我市中小学校长在岗期间能够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和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着眼于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工程,计划于2010年11月举办农村中学中层干部培训班,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作风正、观念新、懂业务、善管理的农村中学中层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批热爱山区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骨干中层干部。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县教育局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同时出台许多有利培训开展的政策,有两位局领导亲自参与授课,主管教师培训的副局长全程参与培训和管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充分准备

1、在教育局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计划”,计划对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要求、 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考核作出明确规定。

2、培训资源方面。结合校长工作中的需要,参考了众多的培训方案,我县选择了11个专题作为主要培训资源,内容涉及教育政策与法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校园文化管理、学校规划和校长自我管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探究及思考等。

3、师资方面。校长培训对师资要求较高,仅依靠我校教师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我校选出三位教师的基础上,校外聘请了县教育局杨海、李卓君两位副局长、职中罗中华校长、县小周家荣校长、民小马丽校长、幼儿园黄显芬园长、这些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得心应手。

其他方面,诸如后勤学员吃、住等的准备也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了培训的顺利开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中心校校长(副校长)、中学校长(副校长)、中心完小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中心校支部书记为主。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学校校长的实际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培训中充分考虑到校长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员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促进改革。每门课程均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由于授课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紧贴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很强,教学得到学员广泛好评。教学开设校长论坛,论坛上各位校长各抒己见,结合学校教育和管理案例相互交流,实地考察到了四所学校,每所学校各有侧重,四中侧重学习学校管理,县小侧学习重校园文化建设,民小侧重学习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侧重学习校本教研的开展。考察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四、严格管理

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检查、考核和评价,我校派专门负责人担任班主任,对各期培训班进行管理,成立班委会,制定、明确班委职责,处理班级日常管理事务,执行严格考勤制度,由于管理到位,培训开展井然有序。

五、认真考核

学完课程,按规定进行了考核。考核包括对学员出勤、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专题论文、研究报告或教改方案的评判,以及学员自学、研讨情况的考查。成绩考核合格者发给《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合格证》,经我校考核成绩合格者上报省继教中心批准并给予登记5个学分。本期275名参训校长经考核,均达到学校合格要求,取得了合格证书。

六、培训取得的成绩

通过培训,帮助校长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提高科学管理学校的水平。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总之通过培训,使参训校长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

景东县教师进修学校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很快三周的集中培训已经结束,这段时间以来,我与来自各县27位校长每天忙碌于美丽的校园之中,聆听着名教师的报告,分享着名校长的办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操作方法。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校长的教育智慧。本次培训不仅让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学习与研究意识,而且也让我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谢昌都地区教育局与丁青县教育局的领导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非常感谢南开教育中心和实践学校老师的辛勤工作与无微不至的关心。三周的理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一、三周的理论学习,使我更深入地体会到了校长的基本常识:

1、校长要力争做到懂行的管理者。要管好教学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一个懂行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多学习新的教学管理理论知识,也要多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识,在分析本校的基础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力。

2、校长要善于思考。校长应该是个思考者,对工作的预见、调整和反思都需要研究,随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挖掘深层因素,根深才能固本,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的理念。

3、校长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去,就必须和广大教师一起,共同研讨出适合学校教师的办学思想。如果教师理解不了你的办学思想,那你的办学理念就只有太空去实现。因此,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就要先研究自己所管理的教师的特点,让管理思想去适应教师,在管理上力争做到因人而异。

此外,校长还应该是个多面手,不求样样精通,但绝不能一窍不通……

二:经过三周的学习期间,从实践教师们的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的辛勤工作、悉心照料,更让我倍加珍惜。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校长、主任等,可老师把我们当做小孩般呵护和照顾。她们察觉到学员们吃不惯天津的饮食,便想方设法和酒店交涉,硬是逼着酒店大厨为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来。这些点点滴滴,使我们感到很过意不去。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很关心学生,但和老师们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同仁能够像老师们这般关心学生的话,咱们的招生和巩固方面就不会有太大的困惑。尽管我们提出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口号,扪心自问,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此次培训尽管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我觉得它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这次培训所学的内容也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解决学校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也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即便有些成功的经验,在借鉴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去探索。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促进 中学校长 专业发展 培训模式

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于1999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并提出了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较系统学习校长专业理论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再从校长培训的实践层面看,我们对70所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86.1%的校长认为校长培训对自己的管理工作影响较大,其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35.4%。说明校长参加培训确实很重要,而且也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校长培训非常重要,并不能证明每一次校长培训都很有效果,因而,培训的质量就成为培训机构的重点研究课题。为了通过校长培训有效促进农村中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我们积极开展了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在众多的校长培训模式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模式的实践,同时认为这三种培训模式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是比较有效的。

一、“主题组班,滚动培训”的模式

这是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提出的,借鉴德国教师培训中的“主题核心模式”,结合农村中学校长实际需要组织实施的一种农村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的模式。是“主题形式、教师组班、菜单操作、校长自选、分年(滚动)培训、累计学分”的简称。即每年由培训院校根据基础教育形势发展及应训校长的实际需要,确定若干个主题(每年10个左右),由教师组班,每个主题围绕一个中心,或专家讲学,或参观考察,或组织研讨,或经验介绍,校长在给出的若干个主题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选2-3个主题参加培训,每修完一个主题,给予登记相应的学时,一轮培训(5年)中累计修满240以上学时者,发给浙江省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结业证书的一种培训模式。该模式有九个主要环节,其运行程序:确定培训对象调查分析需求确定培训主题制定主题计划公布主题安排组织校长报名实施主题培训培训总结反馈培训学分登记。①这是一种以人(校长)为本,以校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的校长需要满足度的一种培训模式。其适用对象为应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

实施该培训模式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选择好组班教师。组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制定主题计划,开发培训资源,聘请主讲教师,组织参观学习,组织培训研讨,做好培训考勤等。为此,组班教师必须始终关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校长、教师一线工作情况,深入到中学去,熟悉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之适应高要求的培训工作。必须不断进行总结反思,重视对校长培训工作的研究,探索培训的内在规律,提高培训质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培训特色,真正使自己成为以培训专家为主,以学科专家为辅的“双料”专家。我们不但精心挑选组班教师,选派组班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而且每年召开组班教师座谈研讨会,不断提高组班教师实施主题培训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精心设计主题培训方案。主题培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理论型和研究型。理论型的主题培训,以开阔校长视野,拓宽校长思路为主要目的,其主题结构由单维的专家讲学(围绕主题开设几个前瞻性的理论专题)组成。研究型主题培训,其选题范围一般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问题。通过培训、研讨可以让校长们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正确、清晰和透彻的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这一类型的培训要解决两个问题,即观念(认识)问题和行动(操作)问题。因此,一个完整的研究型主题的结构应由三个部分组成:理论学习、实践借鉴、分层分组研讨。

第三、加强过程管理和培训服务工作。实施“主题组班、滚动培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1)树立为校长服务的理念。培训也是一种服务,培训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要想校长之所想,给校长之所需,急校长之所急,为校长排忧解难,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以及对校长的吸引力。(2)认真做好培训前的报名、场地设施、培训资料等准备工作,为培训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3)扎实抓好培训过程中的考勤、考核及服务工作。校长在学校是领导者,管理者,但在培训时的角色是学员,要接受较为严格的纪律约束。我们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培训签到制度,严格考勤纪律,并按校长出勤情况确认相应的学分。(4)认真做好反馈工作,包括各县(市、区)校长培训情况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反馈,校长年度培训情况(主要是所修的学分)向校长本人反馈。

第四、积极开发培训资源。“主题组班、滚动培训”模式中开发校长培训资源的途径主要有:(1)理论学习中主讲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建立专家讲学效果的学员测评制度,建立干训兼职教师师资库等;(2)金华市名校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我们聘请金华市的名校长作为中学校长培训的兼职教师,将他们最拿手的、研究最深入的、对中学教育及管理最具价值的内容(管理经验,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刻独到见解、教育艺术等)组合进我们的培训主题中,培训时请他们来主讲。另一方面,带参训的校长到这些学校,请名校长进行现场教学,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切磋交流;(3)本市范围内的与培训主题相关的典型经验及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利用。我们重视发掘我市范围内与开设主题相关的典型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并使之成为主题培训的来自第一线的生动素材,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通过主题培训研究,加深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识,有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并将一批具有办学特色或有部级、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校作为我们主题培训的基地学校。(4)参训校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培训中开展一些诸如学术沙龙,交流研讨、现身说法等活动,引起参训校长思想的碰撞。(5)相关科研部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加强与市教研室、市教科所、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市教育学会及各分会、各种教育研究会的联系,将他们的优势变成我们的培训优势,为我们的培训所用。

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以案例为教材是校长培训的一大特色。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成功的或失败的),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员们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各自判断的一种培训模式。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培训者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及指导为前提,以学员运用理论知识对具体案例的观察和分析为前提;以研讨总结规律、特点和问题以及学员间相互借鉴、启发、提高为重点;重视理论知识与典型事物(情境)的有机统一,重视他悟与自悟的有机统一。”②对于新任的校长来说,他们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管理理论,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新任校长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打破了学科的藩篱,把真实的问题展现出来,将学员置身于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的“真实”中。有利于发展学员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观察力、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因此,它丰富了培训教学内容,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了学员思维,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通过案例教学,为学员(新任校长)提供可借鉴的具体生动的管理情景。当然也可适用于校长提高培训。

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模式要抓好以下两个关键点:

第一、选择好典型案例十分重要,应突出针对性、运用性、新颖性和前沿性。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学员集体讨论点评,将某些具体的管理事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富有启发性的管理事实材料作深入的了解,最后转化为可借鉴、可操作的知识与技能。根据上述要求,案例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现成的案例。由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教材中撷取或上网搜集。可选择国内外名校校长的管理案例,研究名校校长的教育管理思想,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与策略。(2)培训教师通过深入学校,收集学校管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3)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依据相关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一个新的案例。(4)学员按照案例撰写的要求,收集自己或他人的实践材料撰写案例。如我们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中指导学员收集自己学校发生的典型事件,然后编制成为案例。案例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音像材料,就像中央电视2台的《经济与法》栏目中的案例一样。

第二、抓好案例教学的实施工作。案例教学的实施有三个主要环节,其运行程序为“案例引入案例分析概括总结”。案例的引入主要通过“听”(如果案例是音像形式)或“看”(案例是文本形式)的形式,将学员引入案例情境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案例。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环节,能否实现启发学员思维,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案例分析环节。概括总结是通过案例分析,得到规律性的结论。

运用案例分析模式进行培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备要充分。包括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教师方面:选择的案例要生动、新颖、切合学校实际,并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要向学员布置每次案例教学应参阅的课程教材资料目录,让学员提前认真阅读理解,掌握本次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制定好包括案例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教学程序安排及应注意的问题在内的教学方案。学员方面:认真阅读教师布置的有关材料,掌握教师提示的理论框架所涉猎的理论知识,联系学校实际进行认真思考。

(2)重点要突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环节是重点。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案例,要让学员有充分的时间对案例进行酝酿讨论,要让学员联系自己的管理实践进行解读,要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见解,要协助学员理清思路,使他们的观点更能站得住脚,要通过案例分析,将“案例”转化成可借鉴、可操作的知识与技能。总之,要将案例分析得深入、深刻、全面、透彻,举一反三。

(3)总结要“点睛”。通过详尽、深入的案例分析,教师要进行概括总结,引申出一定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点睛”),对今后学员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当然,在集中多数人的意见时,观点不一定强求一致。

(4)角色定位要正确。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助学者,而不是主讲者。学员的角色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包括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辩论、扮演、反思等,而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只有师生的角色定位正确,学员积极参与,教师做好指导和助学,案例教学才会收到预期良好的效果。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中小学校长校本培训是针对参加院校组织的集中培训而言的。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在学校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这种培训与学习有如下特点:培训的目的是基于学校并为了学校的发展,重点解决校长现有素质水平与学校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培训的目的由学校决定,而不是由上级领导或培训院校决定的。培训的内容是以学校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这些问题往往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有关,因此,培训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培训的主体不是上级培训机构的领导和教师,而是与其有联系并受其指导的本校校长。自我培训与培训自我是校长校本培训的重要特点。培训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特点。培训的方式不是以课堂教学传授为主,而是通过以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为主。

农村中学校长校本学习与培训的主要方法有:(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是校长校本学习与培训的前提和基础。校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存在的若干问题,经过梳理,确定一些涉及全局的问题,作为校本学习和培训的研究内容。(2)严格要求,自我诊断。在安排校本学习与培训之前,校长面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自我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是提高校本学习与培训实效性的关键。(3)学习理论,自我感悟。学习理论,主要是校长修养和教育思想方面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理论。在学习时运用“案例+反思=发展”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悟出道理,提高认识,有助于解决问题。(4)群体互动,共同研讨。在校长校本学习与培训过程中,校长之间(包括与外校校长)的互动,共同研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互动、研讨可以达到共同提高认识的目的。(5)积极互动,争取指导。校长在校本学习与培训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这时请专家来校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校本学习与培训也是专门培训机构专家、教师的研究范围。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校本学习与培训质量。(6)加强评估,提高质量。校本学习与培训要进行评估,不能流于形式。评估的标准是问题解决得如何,校长素质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校长校本培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校长校本学习,校本研究的过程。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我院积极开展校长的校本培训工作,比如,一年中要求校长读一本教育理论和一本管理理论的专著,并摘录其精华性的观点,撰写体会和反思笔记。以片区为单位,组织片区校长成立校长合作学习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学校管理的交流研讨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教育及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等。我们定期组织检查及指导。

反思能力是校长必备的能力。反思与研究能力指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校长反思与研究的过程是校长自我学习的过程,是校长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过程。校长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校长自我提高的程度。农村中学校长自我反思与研究能力主要包括: 自我诊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为了促进校长反思与研究能力的提高,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第一,要求校长平时记反思日记、月记以及学期、学年反思工作总结。对学校日常工作中有意义的事件,值得注意的问题,要求校长通过教育叙事的形式,加以记录,成为反思日记。对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工作,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反思性总结。这种反思性总结有别于一般的总结,应该渗透着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对管理行为的深入探讨,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这种反思性总结比一般的总结更深刻,更具有理论性。

第二、在集中培训过程中,要求教师撰写管理案例,并对管理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撰写管理案例以及对管理案例的深入分析,促进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从而提高校长的反思与研究的能力。

第三、在集中培训中,开展就某个主题的深入研讨。比如,我们在校长培训中举行了“我心目中的教学质量”,“影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十大因素”,“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十大对策”的研讨,将校长分成若干个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3位校长进行发言,每位校长阐述一个问题。并对小组讨论的结果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一位校长。通过这样的交流研讨,既促进了校长的反思,又加深了校长对教学质量问题的认识,培训非常有效。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快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为目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培养和自我提高,使全县中小学校长逐步具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职业内涵,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协调、快速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推荐学习书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建议》、《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系列专题、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和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等。

(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指导教育创新和选择教科研课题能力、创建学校特色的指导能力、信息资源利用能力、耐挫和应变能力、驾驭全局和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主要目标

通过3—5年的学习与培训,使各中心校正副校长,中小学正副校长的“双基”基本达标,适应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基本原则

校长专业化建设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校长教育管理所需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法规知识和管理理论知识,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水平,又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2、教育理论与学校管理理论需要校长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总结、更新与完善。3、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校长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使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方法

各乡校要因校制宜,综合运用好各种有效方式方法,如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专题研讨法;4、案例法;5、考察法;6、自学辅导法;7、信息反馈法;8、“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的问题学习法等开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组织阅读、演讲、写作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好校长论坛、专家讲座、外出考察、教育报刊(如《人民教育》)和互联网(如《中国校长发展网》)等资源,搞好多种形式的校长专业化引领活动。

(三)主要形式和步骤

本着边学、边做、学中干、干中学、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校长“双基”的学习与培训工作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局每月举办一次中学校长论坛,开展学习研讨和培训。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学习研讨和培训。校长论坛从*年新学期开始,按每月一个主题,通过专家讲座、汇报交流、以考代训、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与培训,然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各乡(镇)中心校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设立专题,组织好学习培训。注意边培训边总结。

*年9—10月,集中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各单位认真布置好自学和培训,教育局将适时组织培训讲座,并开展研讨主题第8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1月,结合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1—4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2月,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5—7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月,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年校长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局党委加分因素。

此后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有计划的加强对校长“双基”建设的指导,力求3—5年基本达标的预定目标。

五、组织领导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01―08

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决定实施全国“百万校长培养计划”以来,我国已有几百万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无论是从培训的范围、培训的层次,还是培训的类别、培训的规模,都是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但由于培训定位的行政取向和培训过程的随意性导致培训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较差;由于缺乏对培训对象专业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的研究,导致参培校长对培训的认同度较低,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其发展瓶颈就在于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对当前教育发展和校长自身发展的不适应,关键在于要从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视角出发,解决校长培训质量和效益问题,尤其是校长培训模式创新,给予校长培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更为基础性和更具针对性的方向上给予理性引领和实践探索,以此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专业化方面给予符合校长发展规律以及培训活动自身规律的行为选择和政策导向。

一、“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建构模型解析

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实现一定培训目标而实施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培训模式既是对培训课程实施概念化的体现,也是培训课程实施的载体,做为链接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培训模式的设计既需要考虑到培训课程的特点,也要考虑到校长的认知特点。由于现有的培训课程是学科本位的,以系统学科知识和管理理论作为校长学习的主要内容,缺少对能力技能培养的实践知识,导致现有的培训模式远离工作情景,系统理论的学习产生的“惰性知识”较难与校长原有的知识结构生成出新的、校长需求的知识。

校长培训模式创新就是要探索一种适合校长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使其能充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这就体现在要深化现有的校长培训模式和拓展新的校长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就是应校长的培训需求,基于校长的认知特点和校长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为校长的专业成长所创造的一种专业化培训模式。

(一)“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内涵界定

校长培训模式,就是在一定的培训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培训目标,培训者、受训者、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诸要素之间形成的结构及其运作机制。模式最突出的是形式体现在培训完整程序或环节上,是活动形式总的概括。培训模式就是整个培训的特点和样式,包含培训的各个要素,是由多个小的培训方式构成的。

案例教学是最早广泛运用于医学和法学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将已经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培训,是在专家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参培学员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校长学员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慨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培训方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就是培训者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校长参训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专家与校长、校长与校长之间的多项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校长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的综合培训模式。

(二)“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关键要素

1.参培校长是培训的主体,是有独立思想、自主思考能力的参与者。在培训之前,校长学员要收集案例、整理案例;在研讨中,校长学员要主动发言,谈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课后将讨论的案例进行反思,撰写案例报告。

2.在培训中要创设情境,调动校长参与研讨的热情。校长学员积极主动参与,需要讲课专家的调动。通过研讨使校长学员不断产生新的思考,专家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3.校长和专家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案例教学培训是在校长和专家之间搭建了交流、对话、合作的平台。他们之间呈现的双向或多向动态的信息交流、沟通是动态的、发展的,培训将成为校长和专家之间具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的载体。

4.案例教学培训是“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案例教学不排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好的案例必须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和阐述。案例教学的本质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案例教学培训重视校长学员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和平解决问题、共同研讨的思考过程。校长参与研讨的深度和广度对最终的结果起决定作用。

(三)“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施条件

1.授课专家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学校管理的流程和机制,能有效地对学校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领。

2.校长学员和专家都要对案例的内涵和外延做深入的研究,并依条件创设性地开展案例教学。

3.在校长和专家之间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从教育观念到实施程序以参与、互动和反思为主要推动力,实现校长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专家的积极引导、有效促进。

二、目前在实施“案例教学”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作为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有效连接模式,既能训练参培校长的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也是在校长培训中较为理想的培训模式。但在培训实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才能使校长培训更具实效性、提升质效性。

(一)案例教学方式缺乏全面性,制约校长学习的实效性

案例教学培训,多以案例作为培训授课的支撑,但对于学校案例的使用和开发还处于比较浅层次阶段,往往将举例教学和案例教学两个概念混淆。校长学员比较认同对来源于实践的案例、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讨论。而授课教师往往举例来说明一个具体问题,这和界定的案例教学有较大的区别。这说明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还未全面开发,举例教学需要进一步上升为以案例讨论为主的案例教学。

(二)培训案例来源受到限制,局限校长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的“人工化”、“不切合实际化”使参培校长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虽然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对于训练校长思维和提升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模式,但培训专家很少有做校长的经验,很难从学校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真实案例,其案例来源基本上都是二手材料。这就使案例教学培训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案例教学培训设计不良,影响校长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培训与课堂讲授式培训的不同就在于校长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动交流。但在培训中,一方面授课专家的“一言堂”忽视、排斥了校长的事迹经验,而用其教学主体的地位使传授的知识合法化,以使其在整个培训中处于主导地位,大大降低了校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校长对案例准备不充分,课堂讨论实效性差,校长又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查阅相关的理论和原理,就不能对课堂中所呈现的案例进行分析、解释、讨论。在案例讨论中,还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教师先入为主,校长的思路受到局限,无法启发校长们以批判的视角对案例进行研讨。

以上问题说明:“案例教学”培训模式需要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形成有利于校长参与学习的机制,从案例收集、案例讨论到形成案例报告都要确保每个校长参与其中,并扮演好设计者、引导者、推进者、激励者、调节者、挑战者、总结者的角色。这既有助于校长价值判断标准的形成,又有利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形成,还可以激发校长自主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校长理论高度的提升和升华。

三、构建“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多元化的校长培训需要要有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与之适应。根据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总体趋势、要求以及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发展水平,我们在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理性研究和实践探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提升对实施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升校长的专业化素质与能力,对校长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办学质效意义重大。而有效的校长培训模式的开发无疑是重要的关键一环 。

以往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训形式单调枯燥,校长培训多是讲授灌输方式,从书本到书本;学员处于被动的地位,校长作为“受训者”,只能是被动地听课接受信息,没有主动参与培训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干训教师的教学要求固定、划一,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压抑。尤其是培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严重弊病。即受“知识本位、教师本位、教材本位、讲授本位”等陈旧的传统教育习惯定势的影响,校长培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基本上是一种“以行政指令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即便组织开展了一些诸如学校考察、参观,现场示范、调研等实践活动,也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只是一种简单的相加。这样的培训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初级层次,严重制约着校长培训工作的质效,影响了校长素质的适时提高。

积极创建和开展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工作,能有效地破解了校长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有力地促进和提高校长的专业化素质、提升校长新课改的领导力,促进学校推进新课改、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因此创建校长培训的“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的意义。

(二)开展中小学“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课题研究

《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研究》已经立项为吉林省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基于“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现目标、培训宗旨、培训原则、培训特征、培训流程进行研究,以此使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有一个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撑。

1.《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研究》将实现以下多元目标:

(1)开发一批典型的校长案例和学校案例,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引领。

(2)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校长学员素质的提高,提升校长实施新课改的领导力,推动学校的新课改。

(3)破解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难题,将使干训教师与校长学员“双满意”。“理论与实践分离”是干训工作者和校长学员十分关注、孜孜以求破解的“老大难”问题,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将切实地解答这一难题,给干训工作者和校长学员以信心、激励和希望。

(4)开创一个有效的校长培训新模式,提供新鲜的理论和经验。

(5)有效地促进吉林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不断发展,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水平、培训层次。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将成为校长培训模式专业化的一条主线、一个品牌,也标志着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研究》将界定培训宗旨、培训原则、培训特征、培训流程以及培训创新之处。

(1)培训宗旨界定为2层含义:一是服务于校长专业化需求,提升校长的专业发展能力、新课改领导力。二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学校管理。

(2)培训原则界定在3个层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家讲授的专业知识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结合起来;二是校长、学校案例形成过程与校长反思、积累、提炼、挖掘案例相结合;三是校长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专家的积极引导、有效促进相结合。

(3)培训特征体现在:案例教学培训是使专家和校长学员直接、共同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任知研究、讨论分析、总结提升的方法。突出的特质是把校长学员带入特定的案例情境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发现、思考、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增强实践能力。由此生成出“迁移机制”和“创新机制”,促进主体反思和自我生长。

(4)培训流程主要体现在:培训前的准备阶段―梳理案例;培训中的实施阶段―讨论案例;培训后的总结阶段―形成案例几个方面。校长参培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角色,也是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完成感知和升华自我的过程

(5)在理论上,此培训模式系统梳理了校长培训中的核心问题,丰富了案例教学模式的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成人学习理论、继续教育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在实践上,此培训模式是校长培训实践的有效突破。打破了以往培训的“三中心”,发挥了校长的主体作用;开发了较丰实的典型案例,使参培校长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吉林省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实践范式

1.“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实施的运行过程

吉林省在实施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过程中,经历了“试点开发”、“理论完善”、“组织推广”、“实践总结”等几个阶段。

“试点开发”以吉林市昌邑区为试点,在全省召开了第一个吉林省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现场会,作为实施“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引领。全省有300名中小学校长、市州教师进修院校干训培训者、培训管理者参加了现场会。

“理论完善”是在吉林市昌邑区现场会取得成功试点后,及时总结其经验,进行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理论完善”工作。在全省征集的1100多个中小学校长管理案例中遴选出105个优秀案例,出版了《中小学校长管理案例》作为全省“案例教学”培训教材。对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进行理论建构和理论研究。经过申请和专家审核,把《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研究》立为吉林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组织推广”是在全省6个地区(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白山地区)的15个县(市、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工作,参培校长达到2000多人。

“实践总结”是经过相关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发表了多篇思考、探析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文章,其实施策略得到教育专家、培训同行的肯定,并有了以下4点收获:

第一,参与培训的校长形成自主学习、主动交流和研究反思的共同体。案例教学是基于案例的学习,校长在参与案例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习、研究的实践者。

第二,增强了中小学校长的实践反思能力。中小学校长在培训中要经过案例设计、参与研讨、案例改进的全过程。通过阅览文献、深入讨论、理论提升和案例分析,形成研究意识、掌握反思方法、培养研讨素养,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案例教学培训中,中小学校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共促发展。

第四,提供和开拓了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的路径。在案例教学基本“范式”的基础上,创造适合不同中小学校校长的案例教学培训模式。

2.吉林省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实践范式之一:案例教学-“观、议、导、省”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有中小学75所(含乡镇、村级),中层以上干部356人,副校级以上领导220人。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本着“层级培养、名优带动;分岗培训、全员提高;创新模式、提高实效;建设基地、示范引领”的培训策略,以案例教学培训为基本培训模式,积极构建适合本地实际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提出并实施案例教学-“观、议、导、省”培训模式,这是一种主要针对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能力的培训。

观:观看“实例”-实践现场-集体备课现场、课堂现场、培训现场、管理实践现场,以提供创设情境的现场和研讨交流的案例、素材。在“观”的过程中,要眼观、耳观、心观三观同步,整理出“观”的意见和建议,为“议”做好前提准备。

议:互动研讨。校长学员针对现场案例感悟的收获、问题、困惑进行互动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互动研讨教学的培训目的。

导:专业引领。授课专家根据校长们在“观”、“议”中生成出来的新思维、新问题,进行专业引领和理论提升以达到校长学员提高认识、总结规律、提升能力、内化吸收的目的。

省:总结反思。培训者引领、督促校长学员对自己在培训中的“参与度”、“准备度”进行客观反思,对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进行凝练、总结和及时梳理、深入思考。以此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升自我。

案例教学“观议导省”的培训模式,经历酝酿、尝试、发展、完善、总结等五个思考、实践历程。也展示了是松原区开展校长案例教学培训的发展过程。

一是酝酿过程。在全区举办校长培训“走进新课程-案例教学”现场培训会上,通过“观看课例、自主评课;教研员现场指导评课;实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座谈;看实验材料展示;参培人员交流体会”等,对参培校长实施培训。

二是有效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学校集体备课空洞化、形式化、低效化的实际,开展了教学校长参加、以“集体备课研讨”为主题的案例教学现场培训会。参培校长“在现场中学、在研讨中议”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三是引领发展。在观、议的基础上,对参培校长进行专业引领、理论升华。使培训方式的“空对空”变为“面对面地听、评者多方互动、细节导评、共同研讨”。

四是完善阶段。在对教学校长实施案例教学培训的过程中,通过“观、议、导”之后,结合专家建议,又增加了“省”的环节,以此形成参培校长的内化反思、总结提升。从而也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特色的“案例教学―“观、议、导、省”培训链。

五是总结提炼。通过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观、议、导、省”案例教学培训,松原市宁江区的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实践范式之二:案例教学-“校本培训”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教育局确定了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以拓展培训类型为抓手,联系实际创新思路,加强培训力求实效”为培训方针,确定铁东区校长培训的工作思路是:“遵循一个宗旨、坚持五个原则、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一个机制、实现一个目标”,遵循干训工作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改革创新、案例教学的原则;构建适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培训体系;形成“行政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施训、校长自主学习”的培训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实现促进中小学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即达到提高校长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素养、专业科研水平、学校管理能力的目的。

(1)铁东区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模式的内涵界定

在校长培训中,立足于“校本培训”,开展案例教学,以有效发挥学校、校长及管理团队自身的优势、辐设、影响作用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培训主体是学校的中层以上的干部。即基于学校内部的培训。“案例教学”是基于校本培训开展成功、有拓展意义的学校、校长为“案例”,开展专业引领、经验分享的校长培训活动,使校长培训富有成效。

(2)铁东区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模式实施流程的四个维度。

第一,确定培训主题、选定案例学校。确定主题、选定案例是实施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模式的前提。铁东区确定了6所学校为案例学校,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案例主题,使参培校长在培训中根据各自学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案例研究,以达到案例、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第二,指导案例学校,开展校本研究。在铁东区所管辖的六所学校确定试点校,在全区召开案例教学-“校本培训”培训现场会。

第三,深入案例学校,进行交流活动。在指导学校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培训者深入到学校具体开展培训活动,进行实际有效的培训交流。组织全区相关校长,针对主题案例进行现场直观培训,收到很好的反馈效果。

第四,组织学员反思,形成激励评价。对每次进行的“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都有校长学员总结反思,培训部门进行综合评价,以形成“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所培植的长期效应。

通过实施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的模式,改变了在以往培训中的教师唱主角、学员被动接受的状况,使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校长学员在置身于具体案例的研讨中,增强参与意识,有效调动了校长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充分发挥了教师和校长学员的“双主体”作用。

实践范式之三: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市昌邑区所辖5个乡镇,有57所中小学,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185人,中层干部214人。在总结“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校际考评调研’培训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又结合“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特点,探索实施了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为昌邑区校长培训拓展出新的路径。

(1)实施校长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的实践基础

在进行校长培训的过程中,昌邑区对校长的读书兴趣、读书类型、读书态度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在全区校长中有超过90%的校长喜欢或非常喜欢读书;有超过80%的校长非常喜欢读书;有40%的校长能在读书的同时主动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而喜欢读的书籍大体有:成功励志(63.77%),教育经典(56.52%),管理科学(42.02%),教研课改(37.68%),时事政治(33.33%),人文著作(26.28%),大众娱乐(17.39%),其他(20.29%)。说明校长读书有目的性、有良好氛围、有读书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校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系统读书、面对读书也有为难情绪“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昌邑区认为开展以中小学校长读书为主的案例教学活动十分必要,尤其是以“校长博客”为平台,开展“读书、写博”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研究,对拓展校长的办学视野,提升校长管理站位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昌邑区开展对全区中小学校长实施案例教学“读书、写博”的培训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实施校长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 的操作流程

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对全区中小学校长进行读书现状和阅读需求调查,了解校长的读书需求,撰写《昌邑区中小学校长读书现状调研报告》。第二阶段根据调查结果,拟定出《昌邑区中小学校长“读书、写博”推荐书目表》供校长们参考。书目中有必读书目、选读书目。第三阶段,制定《昌邑区中小学校长“读书、写博”工程实施方案》。第四阶段在全区中小学校长中公布上述方案,启动校长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

培训主题。根据校长的培训需求,在培训中确定了提升办学理念,特色学校建设;感悟科学发展,拥抱教育理想;品读教育经典,提升职业品质;分享管理智慧,实现专业成长;品位文化盛宴,享受阅读幸福;领略校长风采,实现教育创新等六个主题。列出了50条书目供校长选读,提出了读书“四步流程”:即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实践感悟、互助提升。使校长在培训中,带着任务读书;自主研读书籍并主动在博客上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在教育实践中感悟反思;达到校长共同提高的效果。

搭建平台:

平台之一:专家引领,站位指导。

在进行校长培训中,针对“读书、写博”特点,聘请国家、省市区培训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实现专家高站位引领和指导,使校长们增强对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的认识。

平台之二:读写结合,内驱提升。

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建立了昌邑区中小学校长博客群(有246名校长参加),开展读书写博活动(原创博文已有641篇)。通过读写结合,使校长们的内驱力不断增强,在共享读书成果的同时,也促进校长个人的成长。

平台之三:读书交流,经验分享。

举办《昌邑区中小学校长读书论坛》活动。以《论坛》为载体,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经验和办学经验,以此达到分享智慧、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目的。

平台之四:案例剖析,提高升华。

借鉴于“案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实现学用结合的特点,把案例教学与读书写博有机结合起来,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有了实施的平台,使“读书、写博”有了实施的载体,更进一步促进了校长的素质提升。

吉林市昌邑区通过实施校长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以来,校长的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学校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呈现出校长读书带动教师读书,建设书香校园的局面,为学校内涵发展找到有效支点,为校长专业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实践范式之四:案例教学-“网络校本研修”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省白山地区临江市把校长“网络校本研修”作为该市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特色。在形成了“六步三式”、“四位一体”的校长培训模式基础上,从临江市教育、学校、校长的实际出发,科学谋划,精心安排,突出特点,全员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并在三个维度上体现了“网络校本研修”是临江市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1)搭建平台,有序开展

整合资源,引领培训。为了全面推进校长“网络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临江市组织了各中小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分别就 “网络校本研修”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对全市中小学领导干部进行“网络校本研修”全员培训,并建立博客群组、QQ群组,进行了示范教学,解决了校长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进一步增强了对网络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校领导干部对“网络校本研修”的认识。

选择载体,搭建平台。临江市中小学校长“网络校本研修”平台由三部分组成,博客群组、网络邮箱群组、QQ群组构成。博客群组主要依托吉林省教师博客网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建,由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与系统管理吉林省教师博客网站。全市286名中小学校领导(含中层、后备干部)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申请了网络邮箱和即时通讯QQ号码。并对全市中小学校长网络校本研修平台资源汇总成册,建立了完备的校长网络校本研修通讯体系。

促进反思,重视实践。开展全市中小学校长“网络校本研修”研讨会,内容包括:网络研修的途径与方法、网络研修与校长的管理艺术、网络的发展对校长工作的挑战、如何引领教师开展有效的“网络校本研修”等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长网络校本研修深入有序开展,使校长在学中干,在干中思,在思中学,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跃。

课题引领,务求实效。在开展“网络校本研修”案例教学培训实践活动中,以行为研究为主体,确立了《农村中小学校长网络校本研修策略研究》课题,目前,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①校长网络研修水平整体提升。有10名校长成为博客之星、18名校长的博客成为热门博客、10名校长的博客成为推荐博客,形成了一批丰富多彩的特色博客。共建立了30个学校群组,有286名校长建立了博客,日志8800多篇,有100多篇文章被评为精华,在吉林省教师博客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②成就了一批案例博客。以优秀校长的原创作品博客为案例,以反映学校教育生活为主题,多数校级领导干部能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学校管理经验与校长修养融为一体,反映出临江市校长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丰富了校长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热门博客;③带动了教师博客网络研修和学生博客网络学习发展。在校长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们的博客网络研修也丰富多彩。有的学校为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建立了“中学学生群组”,多数学生针对早恋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反映了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诸多方面,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素材;④推出了一批热门博客群组。创建的“临江教师”群、“吉林省骨干教师”群、“信息技术教师”群、“英特尔未来教育”群,成为吉林省教师博客网上的热门群组,带动了全市校长和教师博客网络研修。

(2)积淀素养、注重内涵

校长“网络校本研修”展示的文化内涵是校长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重要表现,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校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校长中开展建立博客进行网络校本研修,培养校长信息化学习素养,把校长信息化学习与网络校本研修结合起来,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培养校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是“网络校本研修”的培训目标所在。通过结合国家教师远程教育项目,积极推进校长“网络校本研修”工作;把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部级远程培训项目课程《学生学习》、《教师成长》、《课堂教学》放置在“白山市校本研修”博客群组上;组织中小学校长利用已经建立的博客开展远程学习,并把学习心得日志在校长的博客上;解决了基层校长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3)交流合作,拓展空间

通过“临江教师”、“吉林省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等博客群组,加强与全省校长、教师的研讨交流,形成了聚集效应。校长之间进行网络实时交流学习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网络研修的经验,提高了中小学校长的网络研修水平和专业素质。

实践范式之五:案例教学-“科研模式”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市永吉县在以往运用“名校带培”、“以赛促学”、“以辩促学”等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开发了“校长培训案例教学科研模式”,不断提升校长培训工作质效。

“案例教学科研模式”就是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学校管理案例开展课题研究,让中小学校长、教师直接参与、共同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引导中小学校长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剖、分析和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教育教学管理事例,从而使所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同化或升华。

“校长培训案例教学科研模式”实施主要有五个环节:专家讲座,点评案例,师生互动,课题引路、名校体验。这五环节分两个层面来完成,一是理论素养提高,二是校长实证研究。

①专家讲座:根据培训需求,设立培训专题,由专家做教育理论的讲座,提升校长专业理论水平。②案例点评:让参培校长提供各自办学案例(管理案例、教学案例等),专家进行诊断,与参培校长共同讨论案例、研究案例、案例点评(专家点评与同伴互评相结合),丰富案例,以此提升参培校长的办学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水平。③师生互动:讲课专家结合参培校长的实际案例和培训需求,在讲课过程中与校长进行现场互动,为校长提供的“案例”解惑答疑,提出指导意见。④课题引领:在完成以上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参培校长每人基于办学实际、学校“案例”,有针对性地设立、开展“案例”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案例”研究为依托,提升校长的研究力。⑤名校体验:在培训中,让参培校长作为“影子校长”置身于省内外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以“影子校长”的身份参与其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该校教育教学典型事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引起共鸣,产生感觉,获得真实的体验与理性的感悟。激发参培学校校长的学习内驱力,提升参培校长的学校领导力。

“校长培训案例教学科研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永吉县的校长培训工作,全县中小学校长素质明显提高。三年来,被评为各级各类好校长、名校长67名;校长们的理论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校长科研论文有20余篇在部级刊物上发表;50余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全县中小学校长管理水平明显升位。与过去相比,学校管理规范了,纪律严明了,秩序井然了,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到目前为止,全县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以上一类一级校,有15所被评为市级最佳管理学校,有20所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学校。全县中小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提升。全县78所中小学,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都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校长们抓住了学校发展机遇,使学校步入健康和谐的发展轨道。

实践范式之六:案例教学“一点一题”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吉林省梅河口市以“一点一题”模式作为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体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长培训,适应了不同层次校长的需求,得到了校长们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一点一题”模式的基本流程归结为“五个一”即:选择一所点校、确定一个案例、制定一个方案、进行一次操作、解决一个问题。

(1)“点”就是选择一所“点校”,也就是在办学经验或办学教训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围绕办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农村小学校舍建设;如何做好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学校怎样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内容,取其一作为一个案例,通过在点校开展案例研讨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校长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了培训工作的实效,深受校长欢迎。

(2)“题”就是问题,是指贴近中小学校长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疑惑而需要急于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中小学校长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改理念,注重新的实践,领导和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由此,把以上的问题作为一个“题”,形成一个案例,通过研讨交流的培训研修,解决办学中的实际问题。

梅河口市经过几年对校长培训案例教学“一点一题”模式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式,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校长的管理能力。有以下质效显示:

增强了校长理论功底,提高实践能力。按“一点一题”案例教学流程,培训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都要根据所选问题,认真准备案例材料,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为校长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结合案例进行理论培训。

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一点一题”案例教学模式,就是针对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学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学习点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举一反三,促进校长善于发现自身存在问题,认识问题的危害,有利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校长相互学习,促进自我发展。“一点一题”案例教学模式,为参培校长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借鉴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学习点校校长管理经验,校长们重新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发展自己。仅 “十一五”期间,有5人被评为省科研名校长,有4人被评为名校长,有3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部级、省级骨干校长培训,有6名副校长被提拔到校长岗位,有2名小学教学副校长被安排到名学校任职。

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是基于多元化的校长培训模式中一种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的培训模式。在紧紧围绕校长培训的具体目标、实际要求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校长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会更加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效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方.教师培训研究与评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吕蕾.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林森. 吉林省基础教育干训蓝皮书[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娄南平. 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培训模式的建构[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

[5]夏芳. 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比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

校长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应该说,我国校长培训体系的形成是与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重新起步相伴前行的。新中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新起步是从1978年开始的,而且是从总结建国后前17年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开始的。“”结束后,学校在拨乱反正中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一些老校长复职,大批年轻教师被提拔为校长。当时,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办学,用什么样的方法管理学校,是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育管理实践呼唤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并成为滋养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沃土。当时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室接受任务,编写培训中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教材。由于历史的原因,参与编写的教师本身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管理理论。当时国家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他们很难找到国外有关的参考书,唯一的办法,就是总结老校长的经验。1977年,教研室组织了北京市最有经验的36名老校长,举办研究班,采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研讨。经过近3年的努力,《学校管理》一书正式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学校管理学教程。尽管用今天的观点看,这本教程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稚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依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特别是其编写过程和基本思路都给教育管理研究以久远的启示。

同时,教育管理实践也推动着校长培训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学校管理实践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管理理论需要学校管理实践的支撑与检验,而校长培训则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现形式。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校长队伍的建设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学术繁荣也得益于校长培训。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学术繁荣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有影响的教材的编写、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教育管理学术团体的创建与发展等,总是和校长培训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员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专业,甚至也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教师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群体或成为校长的。进入这个群体或从事校长工作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并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胜任。

在我国,对校长专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古代曾经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教育者和政府管理者不分。后来有“学者为师”,即有学问的人才能当教师,当学校负责人。进入近现代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当教师、做校长必须经过师范专业教育,进行专业训练。20世纪初,新学思潮兴起;至20世纪中,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等理论才被社会认可,并成为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内容。在校长的职责、选拔任用、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那时的学者曾经进行过认真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可惜后来,我们在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失误,错误地认为教育管理不是专业,将高校教育专业和中等师范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专业课一律取消,教育管理类教师被迫转业。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基本上不承认教育管理专业,不开设相关课程,不组织教育管理研究队伍,不出版教育管理类的学术著作,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进程停滞不前。同时,极“左”思想对校长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冲击。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选拔、任用和培训校长,都要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校长培训只开设政治类课程,基本上不开设专业类课程,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过程逐步变成了政治化的过程,校长的管理也与行政官员的管理并轨。校长专业化走了一条畸形之路。

改革开放,给校长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人们逐步认识到:校长是从事教育管理的专业人员,校长在学校的职业特性得到认可。校长作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的地位被重新确立。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于校长的调查研究和培训。比如: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承担了国家教育科研“七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与管理”,课题组曾组织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04位研究人员,对全国11244位现职校长和128位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校长进行调查走访,就校长素质、成长规律、校长培训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当时的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通过试点,在全国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了校长培训。这些都大大推进了校长专业化的进程。  1980年~1985年,在全国中小学校长中普及哲学、学校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基础理论。

1986年~1990年,在全国试行和推广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的制度,在百万校长中实行全员任职资格培训。

1991年~1995年,在全国校长中试行并推广任职资格培训后的提高培训,校长全员接受每5年240课时的继续教育。

1996年至今,针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不同水平,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将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成熟校长的研修结合起来,初步形成我国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校长专业发展的进程。

这30年的培训,在我国百万校长的专业发展中功不可没,如此深刻的变革在国内外的教育史上也是少有的。它为今后加快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进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渐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相对完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它包括:

1.领导体制

国家层面由教育部统一领导,教育部人事司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校长培训领导小组,由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教委和培训机构的领导人组成,领导本省(市、自治区)的校长培训工作;地(市)和县(市)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与实施本地区的校长培训。

2.办学体制

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的培训,一般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负责实施;小学校长的培训由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协调本省(市、自治区)普教干部的培训工作。

除发挥专门培训机构的作用外,干部培训还充分发挥本地区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各系统培训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了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多渠道办学的体制。

3.培训体制

在总结近30年校长培训经验

的基础上,中小学校长培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这一体制包括:

(1)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专业资格培训,其目的是提高即将上岗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我国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1979年起,凡未接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干部,都不得任命为校长。

(2)提高培训。属学历和任职资格培训合格后的继续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和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校长适应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中小学校长每5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

(3)学历培训。是为校长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而进行的培训。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培训要达到双重目的:其一是要使学历未达标校长,通过培训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其二是对学历已达标的校长,通过第二学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历培训是特定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补偿性培训。

(4)成熟校长的研修。是促使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修,总结校长的办学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促使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比如:北京教育学院通过建立校长工作室和导师制的方式组织成熟校长的研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培训者的培训制度等。

以上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是互相联系和衔接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培训机构总结已往经验,通过学分制将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互相连接,避免了课程重复设置,提高了培训的整体效益。

4.教学体制

(1)教学原则。校长培训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训进度与培训效益尽量统一。

(2)教学内容。校长培训的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指教学内容要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实践的最先进经验)、针对性(指教学内容能解答校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性(指教学要围绕学校管理实践展开,使校长从各个侧面吸收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性(指教学内容能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在体系上要突出实践环节)和启发性(指培训内容要有利于校长思考和研究问题)。

(3)教学方式。校长的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以业余学习、自学和短期脱产培训为主,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建国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校长培训成功的经验证明,在考虑培训形式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的关系。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让校长参加短期脱产培训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校长暂时摆脱繁杂的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读书、研究问题和总结经验。但是,不能搞过多的脱产培训,特别不能搞过多长期的脱产培训。这是因为,校长若长期离岗,必然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培训的经常性方式是业余培训,即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学习和学校管理的节律紧密结合,以缓解工学矛盾。

面授与远程教学的关系。在校长培训中,面授是不可缺少的,即使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也要使面授达到一定的比例。但是,远距离进行教学能节省校长往返路途的时间和办学经费。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有利于边远山区的校长就近接受培训。

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针对我国中小学校长人数众多且分布极为分散的特点,校长培训一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采用集中的方式。即使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适当分散,尽可能让校长就近入学。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提倡各培训机构的教师下到基层,就近培训校长。这种送教上门的培训方式,由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矛盾而深受广大校长的欢迎。

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的关系。校长的学历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5年,属于长期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的时间,一股为3个月~6个月,属短期培训。校长培训最经常的方式是短期培训。即使是学历培训,由于大多采取的是半脱产或业余培训的方式,所以实际上也是分成若干个培训小阶段完成的。

5.法律法规保障体制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已经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保障体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规定》等专门的法律法规等。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上一篇:新教师工作小结范文 下一篇:师德师风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