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1:42:41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区体育局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要有利于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促进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建设,推动具有特色的体育新城建设,实现建设“航天”和具有新型辅城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为推进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特制定《区体育局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具有特色的体育新城,围绕“人人运动”计划实施,不断提高市民健身的参与率,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总体目标

大力开展“人人运动”活动,不断增加健身团队,完善健身设施,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作用,让体育人口逐年增加,更好的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使市民的健康水平有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每年新建2个;

(二)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8%—50%;

(三)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每年新建1个;

(四)加大体育协会的建设,每年新建1个;

(五)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数“从1.3‰—1.5‰;

(六)健身团队建设逐年增多:*年850支;*年1450支;*年1550支;

(七)修缮好曲棍球场、健身苑点、器材更新;

四、具体措施

(一)社区公共运动场

根据与区规划局共同规划,到2010年要完成16片运动场。做到每年完成2片运动场的建设,根据条件还可有所增加。各镇、街道根据本单位的情况重新规划落实地方,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

(二)大力开展“人人运动”计划活动

首先制定好每年开展活动计划。其次开展活动的层面要逐步扩大,最后积极动员更多的企事业、机关的在职职工参加人人运动活动。使参与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

(三)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

对于领导重视、健身设施完善、体育氛围浓厚,群众健身组织健全的社区,动员他们成立俱乐部。从而进一步带领、组织好本地区市民开展健身活动。体育局要积极帮助、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成立体育俱乐部,做到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四)加强体育协会工作

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功能,组织更多的市民参加健身活动。三年内从网球、门球、桥牌三个项目中入手,成立单项协会。发挥镇、街道的作用,发动基层成立协会。

(五)体育指导员工作

根据市局对体育指导员人数达1.3‰的要求,逐年对不达标的镇、街道组织培训,各单位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六)健身团队建设

要动员各镇、街道、企业、机关加强健身团队建设工作。根据三年的任务指标,每年要有落实计划,同时要组织以健身团队形式的健身活动,从活动中创造新的增长点,使健身团队建设工作达到并超越预期指标。

五、完成任务的要求

(一)加强领导

体育局认真制定好各项任务指标。镇、街道要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二)加强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加强“人人运动”计划活动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市民参加健身活动。

(三)制定计划

根据各项任务指标的要求,各单位根据本地区的实情,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

(四)定期检查

体育局要利用每月一次的体育干部例会,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指导。

(五)经费投入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实践;SCRUM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引言

Scrum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流行与最有效的敏捷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之一,在软件业发达地区被众多知名企业广泛采纳。TFS(Team Foundation Server)是集成的团队管理工具,能够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协作。本文所介绍实践经验是以Scrum及TFS的实施为基础的。

2 项目管理实践模式

现在从SCRUM每一个迭代周期中的目标与计划制定、工作的组织分派、过程中的控制与纠偏这三个方面介绍,最后介绍团队建设。

2.1 目标与计划

计划的制定分为阶段性工作计划,以及周工作计划。

阶段性工作计划以里程碑时间点为界,时间跨度根据项目的大小而定,对于一个大型的项目,可以季度末作为里程碑时间点。

周工作计划在每周一制定,确定本周每人的具体工作。

制定目标与计划时,要尽量做到项目细分。项目细分得越小,则说明计划考虑得越周到,实施过程中也会使得偏差越少,是做得较好的。最好能够对每一项任务做一个时间上的大概安排。

2.2 组织与分配工作

(1)每周工作认领会。每周一,周计划制定之后,团队召开“周工作认领”会议。Team Leader将本周所有工作项写在纸片上,并将所有纸片贴在墙上,大家依次认领各纸片上的任务。每认领一项任务,认领者需要预估一下所需时间,其他成员评估一下此时间是否合理。当然,如果有人认为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来完成此项工作,那么这项工作可以转交给此人。

(2)每日立会。每天早上前10至15分钟,大家一起站到任务看板前进行立会。立会中,每人发言。发言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总结前一日的工作;反映前一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必要时,Team Leader需要安排人协助;承诺今日的工作内容。承诺很重要,它会给开发者带来“必须完成”的压力。

(3)任务看板。任务看板上主要分为两块:左侧用于张贴任务条,分为计划中的任务、进行中的任务以及已完成的任务;右侧绘制燃尽图,反映进度情况。所有的工作项都写在纸片上并贴到任务看板上,每日立会时需要对首任务看板讲解,同时任务看板上能够一目了然的反映出各项工作的进展。

(4)TFS中为每个工作立项。所有的工作项,都应该在TFS中立项。这样便于工作的跟进,以及开发人员之间的协作,另外,也有利于工作量的统计。

2.3 控制与纠偏

(1)TFS持续集成。我们将TFS的集成模式设置为持续集成,生成的结果将会立即返回给提交者,以保证服务器上的代码是最新的、可用的。(2)工作项细分。每项工作要细分为2~16h。较小的工作项,便于跟踪并及时精准的调整进度。实践经验证明,工作项细分之后,相比宠统的工作项,更能够有效的保证进度。(3)每工作项?时间点检查。每工作项进行到预估时间一半的时候,Team Leader应检查执行情况。如果此项工作进展不顺利,要分析原因,或安排人员协助,或改变技术方案,及时调整进度。(4)经常性的演示,及时发现问题。安排尽可能多的演示,目的有二:第一,让用户、领域专家参与到开发过程中,避免开发人员迷失在代码丛林中;第二,谁做的工作谁演示,这会缎带演示者“演示成功”的压力,从而做好做细工作。(5)推行代码审核制度 每天工作快结束时,留下约15分钟的时间,相互之间进行代码审核。建议不要固定某两位互审,而采用交叉循环的方式。(6)最有效的沟通方式:面对面+白板。技术讨论或工作安排时,把相关人员一起叫到白板前,边解说,边绘制草图,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不建议大家采用文档的方式进行沟通。(7)技术总结文档十分重要。把个人的经验总结写成文档,可以供团队其它成员,以及后来的成员学习,从而让大家都掌握。另外,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比较复杂,如果能够把其形成文档,可以依照此文档即可解决相同的问题,这样可提供工作的效率。

2.4 团队建设

(1)不定期的培训。条件许可时,可以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或者邀请培训老师到公司来进行培训。即使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进行内部培训。Team Leader可以组织开发类、专业类及测试类的专题讲座,也可以请团队成员各自讲授自己所善长的技术。(2)经常鼓励团队成员。当团队中某成员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或攻克难题时,大家都给他(她)祝贺,不一定非得物质上的奖励,其实,即使发个邮件、拍拍肩膀等方式,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3)优先考虑团队总体进度。对于新工作的成员,往往只想到把自己的工作及时完成了,保证了自己的进度就好了。其实这是不够的,团队的进度才是第一位的。团队总体进度,往往卡在进度最慢的成员那里。所以大家要及时协助遇到困难的同事,这一点上,Team Leader尤其要有表率作用。(4)双向沟通优于单向沟通。交待工作时,最好采用协商讨论的方式进行,让接收者也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强制性分派工作。

[作者简介]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内需要各种技能的人员参与,如何提高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大多数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理论层面上展开,针对具体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结合具体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研究则更少。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组织和项目所需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确定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组织的规划、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等。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干系人的性质,可将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项目团队成员、项目经理、项目团队能力总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除此之外的项目参与方的能力总和。相应地,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原则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主体,要想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施评估,必须遵循:

(一)客观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本身都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二)公正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时,必须公平,而不能有任何主观偏好。

(三)适时原则。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要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这种评价作为提高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手段。

(四)全面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必须采用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体系中所涵盖的指标必须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依据主要包括:部门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以及特别贡献和成绩等。部门计划的制定、审批及调整等按《云新嘉园项目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办法》执行。

(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①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对分管部门的组织管理情况(约占20%的比重)、彼此协作与相互配合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②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约占20%的比重)、团结协作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③普通员工,主要评估其特别贡献和突出成绩,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对其绩效奖金的发放额度。

四、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标准

根据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协作与配合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团结协作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普通员工主要接受“特别贡献加分奖励”评估。因此,云新嘉园项目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设置了三大类、总共七个方面的评分标准。

(一)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10-2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30-5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且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60-80%:一是因工作质量较差,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因工作进度延迟,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因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90-100%:一是因工作质量、进度、数量差距很大,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2)“组织管理”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团队建设与管理良好,部署培育效果明显,与关联部门及人员的协作和配合良好,部属培育工作成绩明显,整体工作成效显著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扣该项评估总分的10-20%:一是有所欠缺,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二是部署培养效果不佳,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三是所属员工有个别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员工有不遵守公司规章现象,未及时进行督导的;四是内部沟通欠缺,员工协作不佳,有扯皮现象和明显矛盾,但未对工作产生明显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有所欠缺,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有所欠缺,影响内部工作积极性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失公允,所属员工有公开顶撞、不服领导的;四是所属员工有多人次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未进行督导的,不注重部属培养;五是内部沟通不佳,员工矛盾明显,常有扯皮现象,对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不力,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不力,内部管理职责不明、程序不清,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低下的,工作品质不符合要求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严重偏差,有偏袒或打击现象,员工反映强烈的;四是忽视学习培训,所属员工经常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不遵守公司规章,经多次提醒改善不够明显的;五是基本无内部沟通,员工矛盾突出,对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不履行管理职责和权限,内部管理混乱,工作效率和品质低下,对整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二是员工屡屡违犯公司纪律,放任自流,部属培育工作严重不足;三是故意制造不团结局面,内部矛盾激化,公开争执并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形象,影响恶劣的。

(3)“协作与配合”评分标准(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协作与配合”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顺畅,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及人员协作主动、密切、有效,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10-2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欠缺,协作不畅,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不充分,配合有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不好,影响团结的;四是工作协作失误不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工作明显遗漏或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配合,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较差,造成较坏影响的;四是扯皮推委,推卸应负责任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重大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协调沟通,擅作主张,毫无协作和配合精神,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沟通时态度恶劣,在同事中造成极坏影响的;四是拒不承担责任并诬告、栽赃他人的。

(二)部门经理及以下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评分标准与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相同。

(2)“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一是遵守公司各项规章,不迟到、早退,当季度累计事假3天及以下,工作积极努力,认真负责的,不扣分。②二是员工事假季度累计30天以下,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事假季度累计15天以下的,以3天为限每超过1天扣1分,扣完20分为止。③三是上级检查工作环境、工作笔记、着装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的,每2次扣1分。④四是无故缺席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培训学习的,每1次扣1分。⑤五是影响公司形象,遭客户投诉的,每1次扣3-5分。

(3)“团结协作”的评分原则(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团结协作”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同事工作配合和协作积极主动,关系融洽,个人工作能顾全大局的,不扣分。②与同事协调沟通不主动,配合不佳或协调沟通时态度差引起关联方投诉的,每1次扣1-2分。③全局观念淡漠,与同事协调沟通态度不友好,影响团结,每1次扣3-5分。④不顾全大局,无理顶撞领导或与同事发生争吵,影响团结的,每1次扣5-8分。⑤与领导、同事发生打架或造谣中伤他人,影响恶劣的,每1次扣8-10分。严重情况的扣罚可超出本项总分。

(三)“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原则(满分5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标准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本职工作以外,为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②在本职工作以内,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产生较大正面影响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③可行性建议被公司采纳,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

参考文献

[1]刘妍,王龙昭.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述评[J].资质文摘,2010(5):52-53.

[2]王桂胜,杨河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评估若干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6):

42-46.

[3]张利明,黄静涛.人力资源评估与企业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147-148.

[4]侯绍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评估[J].中国劳动,2009(2):40-41.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外部良好环境,孕育团队成长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引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加之北京未来规划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北京未来发展规划的重新定位,也引导着北京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和专业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将以世界城市为目标建设现代国际城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餐饮行业培养烹饪专业技术人才,是烹饪专业教师的责任。作为我院的品牌特色专业――烹饪专业,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同样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职业院校的发展靠专业的建设,专业的建设靠既要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又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而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恰恰为我们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创设了学习的空间,营造了发展的环境。

在此环境下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孕育而生,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也伴随着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而成长。

二、不断更新理念,明确发展目标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理念

我们组织团队成员认真研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文件。通过学习团队成员认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应是学院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深知学院品牌靠专业打造,专业品牌靠一支坚实的教师队伍支撑。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骨干专业的特色与水平和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团队的凝聚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应对变化的创新能力。

通过三年的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认为学院要发展,没有一支理念先进超前、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本领过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协同合作的专业团队是不行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本着“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主导思想,秉承“品质承载责任,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工作。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和专家的引领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2.找出差距,明确发展目标

团队成立之初,团队成员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的状况,还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培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提升团队教师综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培训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为此,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在成立初期首先确定了创新团队总体发展目标,即建设一支适应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双师型、科研型、创新型、实用型专业团队。以提升并促进骨干特色专业团队的教育教学质量,使烹饪专业最终能够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的示范专业。

结合总体目标及烹饪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专业实际情况,根据烹饪专业实际的工作情况和经验,调整了团队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进程,设定了团队成员个人成长发展目标。以探索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的基本模式,形成并完善教师成长机制,进而提高专业团队对行业动态、企业需求及职教发展的适应能力。提高团队在专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科研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讨论,团队成员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大家认为团队建设是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团队成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团队的成长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前行。

三、完善团队建设,拓展培训空间

1.探寻完善团队建设模式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怀和帮助。我院各级领导对团队工作也高度重视,成立了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专人专项负责本项目,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提供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保障,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团队成立之初搭建了团队组织机构,形成了一支由团队带头人、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构建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形成了专家指导、团队负责人带领、核心成员带动、骨干成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根据教委关于团队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团队的相关制度,使团队建设有章可循,持续发展,团队工作初步形成了团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团队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方案、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有记录、有成果”。从每一次活动的策划方案、会场的布置、会议资料准备、会议安排,到活动方案的实施、相关活动过程性材料档案的留存等,做到专人负责,无论是纸质版的,还是电子版的资料管理都日趋规范。

团队遵循以人为本、团队协作、专家引领,不断优化团队模式,建立管理与激励、自主发展与团队创新的成长机制。支持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团队成员每一位教师个性化成长及学习的需求,根据每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特点,制定出培训计划,挖掘个人潜能,完善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以此提升团队整体的综合实力。

在团队工作中,按照预期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对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内涵、目标理解的逐步深化,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注重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探寻着适合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模式,较之2008年团队初创期,在团队建设、团队管理、成员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拓展团队培训交流空间

工作中团队正确处理协调好团队活动与教学、教研的关系,解决本职工作与团队工作的矛盾,协调团队工作与日常工作间的关系。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包含国内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访谈与考察、职教理论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研究与研讨等多种形式,使团队成员愿意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

(1)加强外界交流汲取新知。尽管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愿望强烈。大家利用工余时间“走出去、请进来”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流学习形式:聘请职教专家指导、邀请其他团队介绍经验、团队成员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小组交流、与本市及外埠院校的交流等。使团队与团队间(我院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与服装设计工艺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延庆第一职业高中烹饪专业的参观学习活动、北京市商业学校餐饮服务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等)、团队成员间得到了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兄弟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烘焙专业、食品分析专业。参观专业实训室、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聘请职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观摩专业课等。吸取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融入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

组织团队成员观摩全国烹饪大赛、中西合璧菜肴烹饪大赛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的现场,近距离地接触感受到行业及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我们结合团队预期目标,先后对我市及外埠的30余家著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市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和采风,考察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近百余家,与30余位行业专家、餐饮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接触不同流行菜式的前沿动态。开阔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拓展了教学的思路,丰富并充实了教学内容。

团队还与行业协会紧密接触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更多的信息。为部分餐饮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菜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餐饮行业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法、新品种等,并将调研信息及成果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丰富了烹饪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业务进修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北京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督导,为我们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良好平台。团队先后有百余人次,参加由了市教委职成所组织的专题讲座、团队聘请专家的主题报告和讲座(累计近千余课时)。进而吸纳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先进的团队建设经验,以提高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与教科研水平。

期间有23人次参加了烹饪专业的技能培训(中式烹调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裁判员、职业技能竞赛赛务人员裁判员等培训并获取证书),通过培训、学习使团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了“分子美食”、“中西合璧菜肴”、“大董意境菜”的培训与进修。邀请中国烹饪大师、全国烹饪大赛金牌获得者,进行热菜、食品雕刻技艺展示,与烹饪大师面对面的交流。聘请《中国食品》总编作“中国餐饮发展趋势及菜肴流行趋势”的主题报告。

参训的团队成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将获取的最新信息补充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得到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探究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团队成员通过参加由北京市职成所组织的课程改革系列讲座,先后听取了德国专家、北京市教师培训基地及专业创新团队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团队成员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及烹饪专业团队的具体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烹饪专业的课程改革工作,以烹饪专业高技班为切入点尝试着进行试点改革,探究新的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编写校本教材。依据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团队成员探寻适宜新时期课改教学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工作监测评价持续改进

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机制。团队建设总体目标是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团队建设的评价,应当建立在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价,共同分析影响团队建设和成员发展的因素,进而形成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前进的动力,不断取得进步。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先后采用授权评估工具(empower evaluation tool,EE-tool),对团队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初期、中期内部评价),其目的是进一步自我审视团队建设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项目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团队建设机制的有效性、团队与外界交流的广泛性、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团队在学习方面的前瞻性。内部评价过程中查找团队在建设初期、中期存在的问题,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利益相关者)在陈述、讨论及争议过程中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明确目标、确定改进措施。

四、成果初现端倪,影响示范推广

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初显

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组织的《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的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并通过专家的终审。完成部级规划教材《中式烹调技艺》的修订工作。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标准研究》课题开发工作。完成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指南》、《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讲义》的编写工作。编写了北京市中式烹调师(技师、高级技师)论文评析讲义等。

团队成员还参加全国商业教育学会商专委组织的“教案、课件、说课稿”比赛,2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得三等奖。团队核心成员参加了全国技工学校教育学会商贸分会组织的烹饪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还参与了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组织的全国技工院校课件评比,并获得三等奖。通过比赛学习了其他学校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团队核心成员影响骨干成员和带动烹饪专业教师,完成了常规学院教学、课改及教科研任务,达到团队预期的目标。

2.影响示范推广团队模式

在团队建设中体现了一个团队从无到有,从创建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以建设创新精神和团队整体实力为核心,以形成团队有效建设模式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过程,更是一个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形成一种可规划、可操作、可示范团队建设模式的学习提升过程。

在团队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位团队成员伴随着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每位团队成员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逐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协作、学习、创新”的高素质烹饪专业教师团队,正在为学院的发展和专业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期间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担负着北京市烹饪专业教师培训学校的工作,通过培训交流活动,影响带动着其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培训学校的工作中,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也使团队成员获取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宣传了团队,同时也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培养模式,对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了影响和示范作用。

构建团队建设有效模式,逐渐推广团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团队建设经验。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工作的开展,在我院形成了以点代面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可测量、可示范的团队建设基本模式,影响带动着我院其他专业的长足发展,对我院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服务分院的休闲体育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相继借鉴此模式开展课改和教科研活动,轻工分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2009年也正式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工程的专业创新团队之一。

五、持续发展创新,再塑特色品牌

回顾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工作,既有成长中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我们深知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支持;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它需要相关部门的相互提携与呵护;专业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它需要广泛交流与学习;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个体的,需要团队的每一个人的齐心协力。

团队将依据我院未来发展规划,树立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团结协作,共求发展。发扬团队精神,不断创新,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探索校企结合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寻烹饪专业技能考核评价的新模式,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企业,回报社会。将烹饪专业打造成为本市一流、国内知名、与世界接轨的品牌专业。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教学

作者简介:郝杰(1986-),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职员。(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9-02

随着《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的出台,专业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抓手,而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开发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上很多高校都鼓励教师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例如在迈阿密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FLCs)是一个由教师和学校职员组成的学习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是8~12人。团队以促进教与学为目标,频繁地组织研讨活动,为成员提供申请项目资助、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参与者可以自行选择一个焦点课程或项目,与自身工作相结合,设计案例、尝试教学创新、评价实施效果;参与到两周一次或更加频繁的研讨中,并把项目成果在学校或者国内的交流会上展示,借助教学团队这一平台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国内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指高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其作为教学工作者的发展。教师完成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参加到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团队的合作探究、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逐渐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2.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师资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集体研讨、课堂观摩、开发教学资源等方式,可以为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契机,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1.健全教学团队的管理机制

规范顺畅的管理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基层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校级培育教学团队评选办法》等管理文件,开展了三级教学团队,即基层教学团队—校级培育教学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了教师—教学团队—教学系—学院—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1)教学团队组建。学校规定基层教学团队可以围绕单一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实践课程组建,也可以围绕专业系列课程,或学科性质相近的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组建。原则上本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研究生学位课、其他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以及重要实践环节须以单一课程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在团队人数方面,要求每个基层教学团队的人数不少于4人,不多于12人。在团队负责人选定方面,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

(2)教学团队备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各院系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基层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负责所属基层教学团队的认定工作,并向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新建设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名称、承担的课程、团队成员名单等),以实现规范管理。

(3)教学团队运行管理。在教学团队的日常管理方面,学校要求各个教学团队制订团队工作制度,每个学期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工作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制订与实施、课程(实践环节)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其他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4)教学团队网站建设。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学校还开发了教学团队网站,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各院系教学团队共同建设、管理和维护,将团队研讨纪要、教学改革论文、课程教学材料等在团队网站上进行及时更新,为团队之间的交流创设平台。

(5)教学团队评价考核。学校要求各院系负责对每个教学团队的运行状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学校每年从备案的基层教学团队中评选校级培育教学团队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院系日常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每年对院系基层教学团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2.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

作为高校教学团队,一方面要有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带头人应为本学科或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能力;另一方面,团队要具备合理的梯队结构。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知识结构上要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团队的技能互补和成员技能的共同提高。

3.丰富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模式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建筑企业团队 建设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untry the economic macro control, regulation of the property market for further on, real estate enterprise survival environment in the worsening, this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undergoing unprecedented fast, violent change, no doubt to build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rought a great challenge and potential crisis, enterprise management are calling the new theory to guide practice. I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hopes to research,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QiYeTuan built summarized management method, so as to be able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tea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terprise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提高自身素养,做好团队的“头” 。作为公司负责人之一,我的工作职能是全面负责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并带领团队共同进步。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是工作计划的制订者,又是实施计划的领头人,作为团队的“头”,其个人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这支团队的领头羊,不仅要用平和之心客观公正地对待公司的每件事和每个人,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我想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五种能力:即凝聚力、魅力、魄力、眼力和执行力。 凝聚力―――作为公司的高管应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所在是其本人要赢得下属的信任和尊重。必须要对华成理念、企业文化有正确和深入的理解,并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没有理念与文化的团队是一支脆弱的团队,华成从一家小的建筑队发展发展成为一家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公司,正因为有了先进的开发理念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将牢牢绷住学习企业文化这根弦并努力与团队成员一起,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地理解华成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唯有这样,团队才会有真正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魅力―――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感染和团结员工。因此,必须要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不为旧事所扰,一如既往地保持工作热情;要相信下属,敢于向下属放权,在下属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时,做好后盾,通过对下属的辅导、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要善于承认和表扬下属的工作,使他们感到自己得到重视和尊重;另外,作为企业高管,还要经常满怀感情和热情地与员工交流,做到有效沟通,不失时机地把公司领导层的决策和意图传达到每个员工中去。 魄力―――就是要大胆和果断。对待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问题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的决定,不讲情面,不讲关系,既做到敢于承担责任,又做到奖罚分明。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眼力―――就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倡导公司的主流方向,并做到及时校正。 执行力―――坚决执行公司制度的各类制度,再好的决策唯有通过执行才得以实施。增强执行意识,提高执行能力,改进执行方法并及时持续地完善制度和规范,立足公平公正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二、加强班子和中层管理队伍的建设,抓好团队的“心”。 一支团队是否团结,是决定团队是否具有战斗力的主要因素,而团队的团结与否,主要取决于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和“副手”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一把手”和“副手”之间要做到和谐,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搭台”和“补台”的关系,“一把手”要为副职们搭好施展才能的舞台,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见;而副手们应当加强执行力,在施展才能的过程中应当为“一把手”补台,修正疏漏,完善决策。要“搭好台”和“补好台”,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加强沟通和交流,不仅要谈工作,更要交流思想。班子之间的气氛融洽了,管理层的团结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其次是加强中层管理队伍建设。这个层面的人员是公司管理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企业文化、开发理念的认同度以及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他们职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公司各项工作能否高效运行,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内部工作氛围的和谐。因此,应该要求他们严于律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华成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者;做“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示范人;做各项工作品质的保证人,做公司各项指令的有效执行人。管理层应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消除隔阂和误解,及时指出问题和不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在一起是缘分,在一起是来成就事业的,而不是来处关系的。” 三、打造团队精神,塑造团队的“魂”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是团队成员思想、心态的高度整合;是团队成员行为的高度协调。 打造团队精神,首先要提出团队目标,抓好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团队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同时通过组织讨论、学习,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本部门或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团队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的前提。

四、妥善运用好考核激励机制,为团队注入“推进剂”。

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和检验,是“推进剂”。它不仅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宣示公司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所以它同样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必须妥善地加以运用。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晋级和淘汰。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不仅是老板和下属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因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团队建设,凝聚团队的力量,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五、结束语

团队建设是指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团队建设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成功的团队建设和管理促使企业得到更有效管理,可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于涛;构建企业高效团队的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23期

[2]姜皓;孙林岩;;如何构建团队:团队类型及构建思维[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3]程娥;;构建高效项目团队的关键点[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2期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从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内涵、研究内容及建设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专业运动队风和型教练团队的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 专业运动队 复合型 教练团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产生了许多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为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作为众多学科之一的体育,也不免要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但是这种交融协作关系在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同时又给运动训练增加了难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运动训练不断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是朝着分化与整合的方向发展,教练员个人已无法完成对科学训练的工作。在这种趋势下,组成一个团队负责科学训练的支持与保障工作就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所以科学训练实践在客观上推动了团队合作的出现。

从国内来看,多学科联合攻关作为教练团队的雏形,被证明是我国备战大型比赛的有效形式。但训练与科研结合不密切的现象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继续发展。为实现科学训练,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教练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水平是建设国家队教练团队的首要任务。

深刻认识国家拳击队教练团队的本质以及如何促进合作以实现团队“科学训练”是个非常重要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国家拳击队教练团队合作的研究,加强国家拳击队教练员、研究人员、领队等的合作为实施科学训练,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国内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有关教练团队的论文等进行了研读和借鉴;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队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采用逻辑分析法,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教练团队的称号不一,但本质相差无几。

国内有关教练团队的具体称号有很多,主要有“训科医管”一体化、“复合型教练团队”和学习型教练团队等。所谓“训科医管”一体化是以提高运动成绩、夺金牌为目的,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主体、科研服务为支撑、医务监督服务为保障、科学组织管理为前提,为了快速提高运动员训练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而监理一起解决团队工作计划、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的工作体系[1];“复合型教练团队”是指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为目标,加强训练过程中领导与决策、执行与保障工作,促使“训练、科研、医务、教育、管理”的“一体化”,形成以管理干部为龙头、教练员为主体、科研人员和队医为两翼、外聘专家为外脑,各方形成合力,实现“最高水平”的训练管理体系[2]。所谓学习型教练团队是指教练员团队中的主教练、助理教练、科研教练、队医等每一位教练员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共同目标的引领下,采用个体学习和团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取得创新的自主管理的团体[3]。

在定义上就可以看出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教练团队的认识是一致的: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复杂,仅仅依靠有限的知识和单一的手段已不能取得竞技体育运动成绩提高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凭借教练的一己之力樱井不能满足优秀运动队的发展需要。当代的运动训练越来越离不开科研、医疗和管理的支持与服务,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实践以训练为核心,科研、医疗、管理为支撑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关于教练团队研究的切入点不同

国内众多学者对教练团队进行了研究,但是每个人的切入点不同。有的学者以教练团队在训练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的落脚点,认为教练团队中的各要素在实践科学训练的过程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以某一具体的运动项目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该运动项目中构建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必要性以及该项目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组成及其成员的职责[4];有的学者从运动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角度对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管理结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发面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从团队建设的视角,重点研究了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建设实际以及团队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团队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5];还有学者从团队合作的角度着手,对教练团队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法进行了研究。

(三)主教练与科研人员的合作效果不佳是当前影响国家队教练团队建设的主要阻力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科技的竞争,这就意味着在优秀运动队中科研人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动训练要讲求科学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将是优秀运动队训练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教练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而科研成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由于主教练与科研人员以及科研人员之间的不信任,虽然制定大量规章、制度来保证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合作,但是更多的表现出非合作或者表面上合作。因此,在科研成果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教练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冲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专业运动对教练团队的研究尚未成熟,主要表现在:教练团队的未有一个固定的称谓,学者对教练团队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合作是当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二)建议

建设国家队教练团队,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由教练员一个人说了算的训练管理模式,取而代之以教练团队的民主决策、科学管理、集体监督和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效益和质量。破旧立新,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阻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推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复合型团队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 ] 史国生,张辉,钱竞光等.训科医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运动队备战重大赛事中的作用――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队备战全运会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02(01):6-7.

[2] 韩开成.优秀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9(05):447.

[3] 王倩.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教练员团队建设研究[J].内江科技.2012.01(01).

[4] 周瑜,张世林.构建我国CBA球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01):25-28.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北京市科协开展继续教育的前沿阵地,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以下简称本院)近年来积极转变思想,拓宽培训领域,开创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新篇章。转变之初,学院培训团队面临“有限培训资源难以应对数量和类型激增的培训任务”这一问题。经过积极尝试和探索,团队识别出影响继续教育培训绩效的4个要素:培训团队、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改进和提升,取得了一定实效。为此,本文予以总结,以期对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助益。

一、提升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绩效的四要素

绩效管理理论指出,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在内部管理上寻求绩效提升是组织的普遍做法。组织绩效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员工素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企业文化。基于上述研究,针对本院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特质和所面临的问题,发现影响培训管理绩效4个要素包括:培训团队、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制度:见图1。四要素中,培训团队是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基础和根本;管理方法是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核心;管理工具是工作效率、效果的直接推手;管理制度是培训活动有序、高效进行的必要保障。为此,本院采取了加强团队建设、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升管理绩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显著扩充培训团队的情况下,2013至2015年完成46个培训项目,针对北京市科协系统专兼职干部、北京市科协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党员、北京市各区县基层科普工作者、北京市涉农区县农业科技人才、自治区拉萨市科协科普工作者、西部骨干科技教师等不同人群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学员达5700余人次,并且在培训效果上得到学员以及委托单位的普遍认可。

二、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提升战斗力

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斯密斯在团队绩效曲线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高绩效团队的5个特征:共同目标、优秀成员、开放沟通、共同责任、有效激励。结合本院培训团队现状及未来发展需要,团队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明确团队目标、提高成员个人能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一)明确团队目标

清晰理解工作目标并对此达成共识是工作有的放矢、成员保持步调一致的前提条件。在明确工作目标上,本院培训团队着眼于指导思想、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目标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定位为: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依据,围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二是,通过前一年年底制定的下一年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团队成员所负责的项目任务及具体要求;三是,根据具体项目委托方的培训需求,项目负责人确定该项目的具体目标。

(二)提高成员个人能力

团队由成员个体组成,虽然团队整体能力与成员个体能力之间并非加和关系,但根据团队管理的木桶理论,成员个体能力的强弱仍然是决定团队整体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提高成员个人能力方面,团队采取了拓宽工作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和提高业务素质三种措施:一是拓宽工作视野。目前已有3名成员分别赴美国、加拿大、捷克共和国等6个国家学习考察,了解和学习其它国家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每个成员都曾被派往其他城市科协下属的学会、协会参观学习继续教育的先进经验,如广州、上海、沈阳等。二是提升理论素养。不定期开展Seminer,每个成员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工作之余查询资料、研读相关书籍,在规定时间内召开汇报研讨会,听取全体成员的意见建议,不断夯实并提升继续教育理论。三是提高业务能力。定期派成员参加市直机关、科协系统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特定项目相关的业务培训,例如《京津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制作人员示范培训班》《北京市科协系统信息员培训班》《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实施能力培训班》等。

(三)团队文化建设

培育适宜的文化是团队建设的精神保障。团队重点聚焦于责任感、分享、协同三个方面。一是树立责任感。本院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采取项目负责制,即整个项目授权给项目责任人,既明确了项目责任,又提高了其责任感;利用团队每周例会时间,听取成员针对部门管理和业务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树立其主人翁意识;二是鼓励分享精神。鼓励成员分享培训方法、经验、师资资源等,例如,成员在年底都要上报汇总本年度新增师资资源,这些资源在后续培训工作中得到充分共享;三是倡导工作协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成员根据项目负责人所制定的任务列表,准时到岗到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训工作,并接受项目负责人因突发事件而临时布置的任务,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开展。总之,通过持续的团队建设,本院打造出一支精干、有力的继续教育培训团队,为管理效益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管理提升

(一)优化培训管理流程

美国学者哈默和钱皮指出,流程优化可以实现组织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的改善。团队在深入分析现有培训流程基础上,对其优化,对一些可以合并的环节进行了整合,最后形成以下流程:部门领导确定项目负责人和第二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求初步制定2个培训方案,并提交团队讨论;修改并形成上报方案;方案上报委托单位相关负责人审核;根据委托方反馈意见调整方案直至方案通过;项目负责人召集培训前的任务分解会分派任务;有关成员完成培训前相关工作;开展培训活动,项目负责人和第二负责人全程监控;培训结束,负责人汇总相关资料;项目评审,培训任务完成。实践表明,优化后流程显著提升了培训效率。

(二)引入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方案设计方法

在培训方案设计工作中,引入了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博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当前教育培训领域的胜任力模型,其过程见图2。以2014年6月举办的“西城区科协系统科普干部培训班”项目为例,遵照胜任力模型,项目培训方案设计过程如下:一是,基于“提升基层科普干部业务素质”这一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由此分析出其所需的7种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辅助技能、新知识获取能力、政治鉴别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二是,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这7种能力的权重,并对其排序,最终得出结论:业务创新、活动策划与组织、人际交往、工作辅助技能是本批学员最需要提升的能力;三是,根据本批学员所需提升的4种能力,设计了工作知识、工作技能、心理健康、前沿科技4个课程模块并邀请了相应师资。例如,以提升“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为目标,选取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申报及活动策划》《聚焦社区科普》2门课程,由知名专家翟立原、西城区科协秘书长苏保成讲授,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经验交流”“拓展训练”“科普基地参观”等形式。

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作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提高组织效率最直接的手段。本院培训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可大致分为技术信息化工具应用和管理信息化工具应用两个层面。

(一)技术信息化工具

技术信息化的相关软件通常用于解决大量数据计算与管理问题,软件功能非常具体,效果也最为明显,可直接提高具体岗位的工作效率。例如,在项目管理中使用Project软件;在信息沟通时,使用QQ、微信等IM工具,文字处理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另外,在宣传资料和课件录制时使用了Photoshop、VEGAS等。

(二)管理信息化工具

此类软件有助于提高沟通、协同、决策等管理效率。团队利用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官方门户网站开展宣传工作;利用OA系统提升公文流转和信息沟通效率;开发了北京继续教育网、北京科普在线网站支持首都科普教育工作;通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网上竞赛平台、电子政务培训网络学习平台、科普在线学习平台等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发了用于培训课程师资支撑的专家库系统,大大提升了培训师资的选择效率。通过上述两类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本院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升。

五、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管理制度界定了组织各项活动所需约束和要求,是组织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本院培训团队在制度建设上重点放在部门日常管理制度和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两个层面上,其中日常管理制度处于基础层,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处于业务层。

(一)部门日常管理制度

团队以学院层面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为指导,逐步完善《部门考勤管理办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部门例会制度》《部门成员学习培训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使团队的日常活动有了管理依据和指导。

(二)培训工作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培训项目计划管理制度》《部门培训值班规定》《培训项目评审制度》《培训项目教学监控制度》《项目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覆盖了“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及“财务管理”等培训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得培训工作“有法可依”。通过对部门两个层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本部门各项工作都具备了相应保障。

六、展望

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明确提出经济新常态下更需要科技创新,这既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进行了再次强调,也是间接对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继续教育培训领域,无论在管理方式上,还是在技术工具应用上,都较之其它领域有所落后。因此,有必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提升培训绩效。就本院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后续应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深化管理理论和专业方法的应用创新

一方面,引入学习型组织、标杆管理、知识管理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虽然这些思想和方法大多源于企业实践,但其是否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应用仍具有探索意义。例如,尝试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引入知识管理思维,通过搭建内部知识管理平台促进培训信息和知识在团队内部转移、分享,并借此激发团队在培训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从而促进培训教育管理提升。另一方面,专业方法在培训工作中的推广。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各个环节分属不同领域,促进领域先进方法应用对于工作效率和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以培训效果评估为例,可以尝试引入差异化评估和深度评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培训效果评估方式粗放、浅层次等问题。针对各类培训项目构建差异化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并把目前局限于反应层面和学习层面的评估拓展到行为层面和结果层面,即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后,再对学员的变化进行评估,关注其工作绩效提升情况,进而使继续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更为科学、精准。

(二)深化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创新

信息技术对组织创新的驱动作用已不容置疑,其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催生了大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创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7.9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应积极探索其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创新应用。例如,目前培训项目考勤采用签到表签名方式,可以用微信考勤代替原有纸质签到从而节省人力。另外,目前每个培训都需编制、印刷《培训手册》,用以介绍课程安排、学习制度、学习内容等信息,如果制作“电子培训手册”,然后通过手机彩信、微信群发或上传至北京科普在线网站供学员下载,则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手册分发效率。

参考文献

[1]GGDess,PSDavis,Porter’s(1980)GenericStrategiesasDeterminantsofStrategicGroupMembership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4(3).

[2][美]乔恩R卡曾巴赫,道格拉斯K史密斯.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梅绍祖.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McClelland,D.C.1973.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28(1).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6-03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insist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ild teaching team complying with team theory, standardize the mechanism of motivation and restric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 learning.

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知识型管理 小型团队 有效管理 建设研究

引言:在企业发展中,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是幕后团队性格行为的表现,团队创新能力往往也是企业生命力象征。而在传统团队建设中,管理理念落后,不注重对员工知识性培养,局限了员工自主创新能力;在员工考核中,也将考核重心全部放在业务贡献上,很少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发展。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发展滞留不前,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然而知识管理恰好对这些方面起到改善作用。

一、知识管理对小型团队建设重要性

(一)促进员工沟通交流

团队建设中,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不仅能增强员工技术,还能增强员工之间信任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但传统团队建设管理中,缺乏知识管理机制,使员工在互相交流中不知道哪部分属于企业秘密应该保留,哪部分知识可以拿出来共享。长此以往,员工在知识交流时都会浅尝辄止,这样很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对于他人一些技术性问题,其他员工也不会主动指出,帮忙改正。但是知识管理机制建立后,员工会明确知道企业知识构造,在互相交谈中也会涉及到专业知识,互相指正技术上存在问题,一些老员工还可以给新员工传授经验,新员工也会向老员工传播一些新理念,员工间“帮、拉、带”形成良好学习风气,更易团队合作发展。

(二)提升团队凝聚力

知识管理不仅限于知识机制管理,还有知识技巧管理。团队领导人在管理时运用先进管理理念与技巧更好将团队中发给每一个人的工作热情都调动起来,提升团队创造能力与困难解决能力。

传统小型团队建立中,很少由领导人自主建立,都是企业依据需要临时创立,团队领导人多为技术工作经验丰富者,但不具备较强领导能力。在领导团队工作中缺乏管理技巧,不能很好发挥员工各自优势,降低员工工作热情;而且管理不善还容易引起员工间勾心斗角,对于领导阿谀奉承的不良现象,使团队变成一盘散沙,对企业发展无任何促进作用。

通过团队领导人知识型引导,发现员工优势后,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是每个员工都能发挥所长,克服畏难情绪,并且配合团队项目创立独家知识分享系统,不仅提升了自身权威性,还促进团队间知识交流,形成良性团队发展氛围。

(三)加强团队困难解决能力

有了前两项作为基础保障,团队在项目研发中遇到困难,也会明确分工,积极面对。如某机加工厂技术部,有一批需要与德国工厂合力开发项目,在项目开发中不仅存在语言交流困难,还存在一些加工标准方面问题。在团队管理中,领导人应该发挥知识管理优势,妥善分配团队成员工作,擅长德语成员主要负责交流沟通,加工经验丰富人员则负责改善传统加工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其他成员负责材料准备、鉴定、与知识机制扩充。

通过知识管理,避免重叠工作,让员工在旧知识上研发新技术,不仅扩充了企业技术信息库,还为项目后续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提升团队价值。

二、小型团队知识型管理

知识管理的管理内容核心为是为员工提供一个知识发挥平台,让员工在平台中学习、传播、交流、运用知识,为企业项目发展提供牢靠技术保障,提高团队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接下来以杭州市中国电信网络维护部小型团队建设为例,具体说明知识管理建立。

(一)知识机制建立。只是机制建立是为知识管理的基础保障。整个知识管理都需要员工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并且在项目扩充后帮助完善信息库建设。信息库建设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信息库内容建设。网络维护中心主要是管理全市无线网、数据网、传输网等网络安全,确保其通畅运行,不受侵扰。故在团队分配上,主要按以下三个目标分配:对于全市网络信息安全集中管理、集中维护、集中控制。信息库内容建设上三个团队应互相配合,找出联系完善建设。首先,是知识提供库建设。网络维护涉及到全市网络连接,对于一些困难节点都有相应连接技术,与维护手段。而且对于不同运营商,其网速、浏览量也会相应不同,这都需要技术人员将其统一归类,上交于团队主管人员进行审查,并交给业务知识专家进行评判,去掉重复内容。其次,是知识反馈系统建设。知识编辑者并不能了解一些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存有哪些不足,操作员在试运行后将反馈内容提交至团队主管人员,在审批后同样送至业务知识专家进行审批,改进技术中不足,确保初级知识库的准确度。第三,是专业领域信息库建设。这项内容建设是知识机制建设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关键。这部分信息分为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外部资源就是由企业出钱购买一些行业内先进研发技术资料,参考文献还有国家出台一些对于网络运营维护条例。维护技术研发团队,以此类信息结合本市实际运营情况,通过适当改进,找出最佳改良方案,达到研发目标。而研发过程中的创新技术、创新结果则为内部资源,是企业价值体现之一。

第二、信息库权限管理。由于信息库中涉及到企业内部资料,故对查看人员设有权限。其中,初级知识库对外开放,非企业人员也可以学习,有助于企业间交流;基础知识信息库对全体内部人员开放,提高员工专业素养;专业信息库只有项目团队成员才能访问,并且对于企业设资购买与内部资料,有权限时间设置,保证企业独家信息安全。

(二)知识管理流程。有了知识机制知识保证,就是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不断利用与完善。团队领导者应明确团队分工,细化工作。设置研发流程一览表,并在旁设置研发问题研讨处,员工在研发过程中可以在此记录问题,在每日总结中一起讨论解决方案,促进员工技术交流,激发工作热情。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劳动,而且细化责任安排,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与责任感。在讨论过程中,将员工提出创新办法记录下来,作为员工考核指标之一,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团队知识有效管理建设

(一)建立科学合理目标

科学合理建设目标,不仅关系到企业价值发展,还关系到项目团队价值发挥,后续影响。合理目标,会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产品与文化理念,提供明确研究方向,还能帮助领导人妥善管理任务分派,员工也会结合实际,定制辅助工作计划,如果出现问题,主动承担责任。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项目可研发性,还提高了研发效率与质量,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习风气建设。首先要在全公司营造出一种积极学习环境。让员工身处公司时,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加强自身学习,可以利用知识自由创新,为企业发光发热。在这种自由、平等文化环境中,员工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项目开发时,一些精妙想法也会如泉喷涌,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中要求员工终身学习,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员工培训,每月都保证有培训课程,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参加。另外在团队项目研发中,领导人也会针对研发过程中出现不足,申请专业培训,提高项目准确性与有效性。企业还应加强企业内部学习交流,可以派员工去总部进行实习,了解最新管理技术与专业技术,完善企业发展。

(三)创新考评制度。以往考核中,企业都较为关注员工业绩贡献,而忽略了员工创新贡献。在团队项目研发中,领导人会将研发过程只员工创新贡献与发现问题能力记录在册,在对员工考核中会结合员工业务水平、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综合考量,对员工做出客观、公正评价。依据员工创新程度,与创新方向作为下次项目研发的参考指标,应材施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在员工薪酬分配时,也应将团队研发记录最为参考依据,一是考虑员工创新能力,二是考虑员工知识储备程度。综合两点,为员工增加创新奖金或信息库建设补助,以增加薪酬方式鼓励员工创新与知识学习。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学习型人才,再由他们运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总结: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结合知识性社会而产生。企业在发展中也应全面利用这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小型团队建设,提高员工学习能力与团队凝聚力,以此提升团队间合作交流能力,做企业智囊团,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企业私有信息库,方便信息整合与规划,提高知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炎.基于知识管理的A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团队建设研

究[D].东华大学,2014.

[2]邓一鸣.基于知识管理的S大连公司机加工团队建设方案

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付罡,李宝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辅导员研究型团队建

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316-318.

[4]段海超.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北

京交通大学,2014.

[5]韩伟威.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能力支撑体系研究

[D].中南大学,2013.

[6]郑世良.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学科团队建设研究[J].科技

管理研究,2009,12:449-450.

[7]梁勇.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

上一篇:物业客服团队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团队销售季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