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数字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9 11:02:05

乡村数字教育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

新技术日日新的当下,5G时代来临,互联网愈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媒介化社会成为新语境。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勃兴,信息工具、媒介使用渗透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在这些新背景下,用户对信息与媒介的关注、使用、管理等都超过以往,人人都已是“数字公民”。同时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也在日益完善中,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比为15.6%[1]。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7%,98.3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初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98.1%、98.3%,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也达92.1%[2]。在数字乡村振兴与社交媒体浪潮的共同主导下,农村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与使用呈高频化、高密化趋势,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不够完善,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护意识和能力等都需要加强。基于此,乡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不可忽视,并尤为突出。

一、社交媒体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内涵

媒介与信息素养是取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并列、并包的整合概念。媒介素养(MediaLteracyi)概念,最早于1933年由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ankRymondLvisae)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ompsonh)在《文化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andEvironment:TheTainingofCiti-nrrcalAwareness)中提出,随后,美国、俄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联合国也都关注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媒介素养概念[3]。综合看,媒介素养意指公众的媒介接触、分析、评估、制作及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作和生产能力[4]。媒介素养根本上是一种能力,也同时具有教育意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teracyi)概念,于1974年由美国人保罗·泽考斯基(PaulZrkowskiu)在《信息服务环境:关系与优势》(InformationSrvicesEvironment:Rela-entionshipsandAdvantages)中提出,指涉人们捕捉、筛选、评估、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素质[5]。互联网时代,新媒介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也从新闻转向信息传递与社会交往并重,这也即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并合实践呼之欲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为媒介与信息素养整合概念的提出者、推广者,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andI-nformationLteracyi,MIL),即公众接近、获取、理解、评估、利用、创造和分享各种信息与各种媒介内容的能力,这能够使之参与、从事个人的、职业的、专业的、社会的活动[6]。此定义也特别说明,媒介与信息素养是一组相互交叉的概念群,包括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新闻素养、图书馆素养、网络素养、影视素养等。媒介素养偏重于媒介使用维度,信息素养偏重于图书馆工具维度,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概念,更契合媒介社会化情境中的用户行为特征。

二、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凸显

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媒介教育浪潮以及我国对媒介素养的重视,是促发乡村青少年媒介与素养教育问题凸显的大背景。在大众媒介影响力不断扩大、扩散的实践中,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向来受到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关注,我国也从20世纪后期开始发现、倡导并积极践行。世界范围内的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教育实践,历经90年的发展,横向上可以分为欧美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等,纵向上可分为防御免疫模式、分析理解模式、破译建构模式。英国于1930年代将之纳入学校教育范畴。1990年代末,美国也将媒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中。我国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模式——防御、进取、建设相结合,最早始于1980年代,多由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文献检索课程。2000年,我国正式将信息化纳入基础课程目标中。2013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近两年,我国开始把影视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步骤试推行并逐步实施。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线上教学、公众互联网使用与参与等大大凸显,五部委联合文件,再度强调全面提升教育中的师生信息素养。在技术不断迭代中,媒介日益渗透入公众的现实生活与交往实践,相较于其他人群,乡村青少年群体囿于地理因素的羁绊与未成年人交往不完善的双重情境,其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媒介化社会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包裹每个人存在的“气候”环境。万物互联、万物为媒,我们都处于媒介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其中,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青年学生群体,伴随网络的逐步大覆盖,农村网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网民日益增多。就农村青少年媒介使用来看,在互联网带来学习、生活等诸多便利与积极作用的同时,因媒介与信息素养缺失所促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宏观上,乡村与城市间的媒介信息接触、使用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中微观上,大量留守儿童的媒介依赖显著,网络安全与自我防护知识较为欠缺等。面对这些问题,针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应时之课。上网技能之外,信息甄别管理、防止网络沉迷、互联网自我保护等媒介素养知识应成为必修内容。基于此,农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迫切。

三、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效用

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现代化教育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时代声音。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扮演了环境围绕、基础底座的角色。因而,对于乡村青少年进行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具有应时意义,又具有应用意义。

(一)宏观维度:助力数字乡村与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

农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贴合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信息化深入推进等政策思想。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同时,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调并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青少年是觉醒力量、破解力量,更是振兴力量,作为新农人的主要培育对象,乡村青少年是建设新型农村的关键力量。因此,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乡村数字化建设,更是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数字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二)中观层面:延展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社交媒体的勃兴,让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包括媒介与信息获取、媒介与信息使用、媒介与信息管理等外在层面,还包括媒介化社会交往维度。这缘于,媒介作为人类交往的前台,已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展示窗口和重要工具。因此,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不仅仅是获取、使用、评价、管理等外层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媒介与社会交往、媒介与社会互动、媒介与社会公共生活等连接知识的传递。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作为整合概念,自一开始使用,都将媒介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连接点,在媒介与信息专业技术知识之外,重视媒介社会学视角,以此指导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这将对他们未来工作、生活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和关键意义。

(三)微观视角:优化乡村青少年的数字能力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日常使用媒介与信息,形塑自身对世界、社会的认知,并构建与他人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与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媒介与信息素养包括媒介知识、媒介使用、媒介评价、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数字化学习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对于农村学子来说,家庭引导管理相对不如城市,学校和老师成为他们可依赖的中坚平台与力量。某种意义上,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扮演了核心角色,具有关键作用。乡村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将直接在课堂内外引导、启发、影响乡村青少年。学校在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中,会将新技术环境、新媒介知识、新媒介交往等输入到学生知识体系中,这不仅会向学生传送全面的互联网接触与使用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管理与延展。如此而来,丰富媒介教育内容、拓宽信息教育视野,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评估、创建并利用媒介与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青少年其他核心素养的塑形。

四、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提升路径

乡村政府管理机构、乡村中小学校、乡村教师是青少年媒介与信息培育的中坚力量,地区、学校、老师,作为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三维,分别扮演着顶层设计、中层管理、微层执行的不同角色。

(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超越数字鸿沟、兼具未来关照”的教育目标

宏观政策引领下的顶层设计,是贯通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全局的关键因子。在进行政策设计时,在地管理者应考虑到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独特面向:一方面,首先乡村青少年也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员,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的网络屏障能力与防御抵抗能力弱势明显,因此,培育他们需要更多补充新技术催发的数字素养与融合媒介素养等知识。另一方面,乡村青少年具有地缘特色,与城市相异,他们的培育更需要考虑农村特点:既重视网络与外面世界连接、打开交往新纬度等开放性意义,也要传递网络失范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知识。为此,追寻新技术发展,跨越城乡媒体鸿沟、蕴涵农村青少年未来的教育观,是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面对于此,从关键处、高处发力,事半功倍。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要贯穿到当地乡村信息化行动的目标定位、具体执行等方案设计中。在地方乡村教育振兴和数字发展中,管理者要重视乡村青少年媒介信息与素养培育,关照高等学校、农村中小学校等各个教育环节,为他们铺设政策性、理念性路途,并通过互动沟通、试点示范、城乡对接帮扶活动等可实践形式开拓乡村媒介教育的新土壤。

(二)转变中层管理,开拓全学科融入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较为滞后,形式单一,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媒介素养课程缺失,媒介素养多被等同于多媒体上课技术使用能力;信息知识和实践运用脱节;照搬城市模式,同质化突出,缺乏贴合农村现状与乡土特点的针对性教育;教学偏重资源的获取,信息使用与管理,人文性、道德性、素质性欠缺;学生的参与式与主动性不足。对于学校而言,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全学科融合特征。现有中小学媒介与信息课程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在信息技术课中侧重计算机知识;二是在日常课程中利用新媒体形式。这都是侧重信息检索技术的传统设置,虽也有学校尝试媒介素养教育,但他们更多是将媒介、信息知识作为拓展元素,加入到日常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独立性不突出。移动互联的社交媒体时代,南方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将媒介相关课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如:浙江省中学开展了传媒艺术特色课程教育,开展传媒艺术特色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创造能力。由此而言,一方面,乡村学校需要转变媒介与信息素养只等同于技术训练的单向度观念,意识到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独立性、与其他学科的可融入性及交叉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有条件、有能力保证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多形式开展,逐步践行从融合课程到独立课程的发展目标。

(三)创新微层教学,延展乡村教师自身素养与课程建设能力

乡村教师既是信息时代巨潮的感受者、体验者,也是农村学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引领者。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以立体、融合视野,不仅善用新媒体,会用新媒体,还能将媒介与信息素养视为重要能力,让学生既会利用新媒体,又能在生活中抵抗新媒体所带来的风险与危机。相较于城市,乡村教师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更显短缺。媒介与信息素养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体系严重不足。为此,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乡村教师需要凝练、提高自身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职后培训,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从意识、认识上发现媒介与信息素养对深度学习、未来发展的效用价值,加强数字素养知识,获得媒介专业知识、系统知识。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紧跟社交媒体最新特征,“进阶”信息课程设计观念,课程设置既加大、加深媒介与信息素养的重量、质量,又明确、结合学生需求,同时还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最终促进培育实践的完成。

结语

移动互联的智能时代,数字公民、数字原住民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对学习、生活、未来职业等越发显示出终身价值意义。在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实践中,融入乡土关怀与振兴理念,以参与式、实践工作坊等方式开展媒介融合教育,突出教学内容的媒介性、信息性、数字性、素质性等,都成为重要策略,如此而来,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能保证学生健全数字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新数字乡村建设的关注与投入。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数字鸿沟;发展路径

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山东省在《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在乡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和乡村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数字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还有加大的趋势,鉴于此,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路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随着“宽带山东”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稳步增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全省所有城区、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城乡家庭互联网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ps,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也不断的得到完善,但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亟需增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因其居住分散且基础设施差,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很高,运营商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建设农村网络,设备商提供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农村网络创新方案的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广泛。1.2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各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加速,“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实现了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2],全省政务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共享工程明显提升了政府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在农村,电子政务治理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还需稳步加强。1.3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在数字山东的带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宽带建设已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初显。在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惠民政策宣传和普及、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及惠民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形成了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1.4农村数字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和市县级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农村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越来越多的得到转化和推广应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差距明显。鲁西南是淘宝村集聚区,菏泽市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地区分布来看,开展跨境电商的村主要位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拥有外贸传统的城市,如青岛市等。同时电子政务标准及规范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治化取得积极进展,显著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和处置能力[3]。

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乡数字化鸿沟进一步拉大。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下,城乡“数字鸿沟”是山东省数字乡村战略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4]。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上。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4]。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明显的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理念和对信息知识的应用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数字鸿沟”不断以新的形式呈现,其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阻碍了农村培养数字化生产力的进程。还有一些地区在引导搬迁、撤并村庄时忽略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完善,促使了新的城乡“数字鸿沟”的形成。2.2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财富流失及空心化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青年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逐渐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导致了乡村的信息失联以及情感失联。大量中青年农民的进城,使得农村土地也被大量闲置起来,无人耕种,加剧了乡村财富的流失,乡村空心化严重。这是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2.3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各地区不平衡。目前,我省农村数字化发展各地区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差距也比较明显。淘宝村的出现,破解了农村信息化的难题,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如:滨州博兴县、菏泽曹县和郓城县等、青岛市即墨等淘宝村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2.4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省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省移动宽带用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等指标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种植养殖、加工、集配、运输、仓储、营销、支付、消费等整个流程的数字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产地仓、冷链物流、信息网络、购销网点等方面的建设还需加强,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建设任重道远。另外农村的互联网理念淡薄,缺乏网络设备与上网条件、缺乏文化知识与上网技能也是影响数字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5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在农村数字化建设中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虽然在农村开启了社区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构建还不完整,学习资源不丰富,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村民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不会上网也限制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使用,而且绝大部分人上网只是娱乐,对学习农业新技术不感兴趣。2.6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比较低。“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党务、村务、财务不能实现网上公开,乡村现代化治理能力进程缓慢,“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能实现乡村覆盖,缺乏“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加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在线诊疗和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使村民真正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3.1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乡村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各级政府部门应响应《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积极推动“百兆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的IPv6发展,推动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支持培育和引进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5]。继续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领域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农业的转型。3.2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在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建设数字型政府,加强各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力推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并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地方政府做好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工作,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适合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举措,补足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主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3.3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幸福乡村。首先,加强乡村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把握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乡村,使农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愿意留下来,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利用数字化、现代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鼓励农民积极接触和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彻底打破农民信息贫困锁定的藩篱,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不断丰富乡村网络内容,构建数字乡村新系统,不断完善乡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数字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使农民获得幸福感,改善农村信息失联、情感失联及财富流失等问题,建设幸福乡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真正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专业化信息人才的紧缺是数字乡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本土农民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内生动力。首先,以本土农民为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中种地的人大量减少,大量的土地进行了流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同时应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培育实现智慧化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各种培训平台,让农民成为懂信息、懂数据、懂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进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进及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3.5构建乡村大数据平台。山东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平台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输、服务不健全,涉农电商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乡村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乡村信息资源的共享、兼容和公开,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具有乡村特色优势的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促进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3.6数字乡村文化建设。在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灵魂,以无形之力推进着乡村数字化的进程。首先,改变文化宣传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公告栏外,还可采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种形式实现农村各项政策和事务的线上宣传,在乡村营造起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其次,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各种培训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农民在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利用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及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数字农村的建设,讲好数字乡村故事,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3.7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政务工作和乡村治理中深化数字化建设。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领导班子应改变传统思维,改变意识,从思想上树立农村信息化的观念,不断学习国家以及山东省关于农村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并积极落实到位。其次:将农村的各类资源纳入到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党员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鼓励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发家致富,探索农民在线交流议事模式,激发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最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的网上公开,推动形成积极互动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山东数字乡村建设,使网络信息化在全省农村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论文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分四阶段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R].经济日报,2019-5-18.

[2]丛楷力.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治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8(6).

[4]毕耕.”软硬兼顾”解决数字乡村发展难题[N].光明日报,2019-09-25(11).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数字山东2020行动方案》[Z].2020-04-03.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国;乡村;小规模学校;政策;现状

一、校舍建设标准

法国教育部与城市、青年和体育部以维护乡村学校日常教学和学生基本安全为出发点,制定了《乡村小规模幼儿园及小学校舍建设通用参照标准》。以小学为例,每个班级教室面积至少为50平方米,活动区域为10平方米,信息化教室面积为50~75平方米。图书馆面积和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依学校班级数量而异,3个班级以下的学校可不设图书馆,6个班级、9个班级和12个班级的学校的图书馆面积分别为60平米、75平米和100平米。12个班级的学校需配有1000~16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地。教学办公方面,校长办公室面积为12平方米,6个班级、9个班级和12个班级的学校会议室面积依次为10平方米、15平方米和25平方米。卫生设施方面,学校医务室面积需达到10平方米,3个班级的学校卫生间总面积为30平方米、6个班级为50平方米、9个班级为80平方米、12个班级为100平方米。每20名学生配一个洗手池,每20名女生和每40名男生各配一个厕位。法国所有学校一律配备基本取暖设备。建设总面积方面,3个班级规模的学校为1800~2300平方米。

该标准虽由国家统一制定出台,但不强制执行,仅为学校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偏远地区的小学学生数量常年不足100人,学校通常设2个班级,一个班级由小学初级课程阶段CE1(Cours élémentaire 1)和CE2(Cours élémentaire 2)两个年级的学生合并组成,另一个班级由小学中级课程阶段CM1(Cours moyen 1)和CM2(Cours moyen 2)两个年级的学生合并组成。此类班级偏少的学校可依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配备标准,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无体育活动场所的学校可利用当地公共体育场馆开展活动,暂无医务室的小学可使用临近初中的医务室,但学校所有配备设施须经当地学区督导办公室审核通过方可投入使用。

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法国目前并未出台统一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具体配备何种仪器由学校按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法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通常只有一个固定的教室,所有科目课程均在该教室讲授。受条件所限,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等)并无专用教室,学校为学生配备画笔、画纸等器材,在教室或户外开展教学活动。各类音乐器材在此类学校也较为短缺,音乐课程通常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案教学,如采用电脑等电子设备。体育器材主要是球类,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公共场所完成体育活动。学校也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爬山、远足等多种体育活动。

2016年起,法国政府为推进“让学校进入数字时代”举措,陆续投入5000万欧元用于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数字化器材配备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校缺乏基本的数字化装备,全校仅配备1~2台电脑。此项政策旨在为所有学校提供数字化教学条件,配齐计算机、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确保网络开通,通过校级数字化工作平台(ENT)逐步实现交互式教学资源共享,为分散在法国各地乡村的教师交流提供便利。

三、经费保障标准

法国教育经费采用权力下放、分层管理的财政制度,国民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承担法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并根据学区内中小学师生数目进行相应财政拨款,其具体分配方式由各地方学区自行掌握。而其余开支则基本由地方政府支付,包括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建造费用、日常维护及运转费用、学生书本等教学用品采购费用、除正式教师以外的其他教学行政人员工资支出等。法国乡村小规模学校也遵循这一经费标准,除正式教师的工资由中央政府负责以外,学校的其余费用主要由当地乡镇政府落实。学校需提前将次年的校舍改建维修、教学设施采购等计划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政府将在财政预算中对投入学校的具体经费数额进行商议审核。

法国中央政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划拨专项教育经费,如2016年为乡村学校配备数字化教学装备的计划,中央政府会承担每所学校一半的开支,以减轻当地政府财政负担,确保改善数字化教学装备的举措在学校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再如,法国自2013年开始推行新课时改革,所有学校的学生每人获得50欧元的固定津贴,而困难地区的学生可获得90欧元的补贴,以保证法国各偏远地区课时改革顺利展开。

四、师资配备标准

目前,法国政府规定中小学教师每人负责25名学生,而法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数量通常取决于当年的学生数量,由中央政府统筹协调安排。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通常设有2~3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配备一位正式教师,责教授多年级所有课程。这些学校的正式教师需经过正规师范类高等教育培训,达到硕士研究生学位(M2),并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程序,方可获得教师资格,并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地点和任教学校。教师助理及行政人员可由学校及当地政府根据需要自主聘用,并负担其工资及相关费用。正式教师工作一定年限后,可通过学校向当地政府提出调换工作地点的申请,当地政府将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但各地政府为保证本地师资力量的稳定,通常只接受省(Département)内的岗位调换申请。

目前,法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同样面临教师短缺的问题。由于此类学校采用多年级“混班制”教学模式,一个班级学生人数可达30人以上,超出了国家标准。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力量,法国政府近年来多次大规模招募教师,同时提升了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据统计,法国中小学教师目前平均工资为2000欧元,国家每年为优先加强教育地区(REP和REP+)的教师分别提供1734欧元和2312欧元的额外补助。

五、管理体制

法国《教育法》(Code de l’Education)规定,基础教育由中央政府、地方学区及地方政府(省及乡镇)分工管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教育发展政策,确定教学内容及大纲,招聘正式教师及评估教学成果。地方学区负责具体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指导所在地区中小学教学活动并协调各地学校合作。地方政府负责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工作。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属于国家正式教师,由教育部任命,需承担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学校的正式教师及行政后勤人员,确保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定期c地方学区督导办就学校运转情况开会商议。家长协会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交流会,向家长通报学校课程规划及学生学业表现,家长可就学校运作及各类校园生活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根据法国《教育法》,法国所有乡镇(commune)必须设立至少一所小学,若学校学生总人数少于15人,可酌情考虑跨乡合并学校,将就近乡镇的学校重组为一所学校,但需保证所涉乡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公里,确保学生可以顺利抵达学校。目前,乡镇学校整合(Regroupement Pédagogiques Intercommunaux)已在法国各地逐步普及,涉及4895所小学,56万余名学生,整合后的学校学生平均人数可达115人,班级数量由整合前的2~3个班增加至5个班,之前各年级混班教学情况得以明显改善,师资力量得以充分扩充,教学资源也得以更好利用。

六、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法国小规模乡村学校囿于客观条件,通常采用“混班制”教学模式,两个或多个年级混合在一间教室同时上课,由一位教师教授所有课程。教师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在每一堂课程中轮流分组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随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或练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可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选择使用何种教材。但目前乡村学校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化设施未得到充分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由于需要兼顾多个年级的不同学习需求,往往分身乏术,较难对每名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教学效率相对较低。

七、教育质量监测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4篇

一、智慧农民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是为加强农民文化服务,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等手段为依托,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快捷高效地送到广大农村,可以多快好省解决农民培训问题,特别是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和信息智能终端可以有效地把基层农业从业人员、专家与管理人员连接在一起,形成移动互联、智能互动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网络。从而实现基层农技培训与服务手段的创新。

二、打造智慧农民工程的基础与条件

1. 农广校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

广播资源不断扩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在“中国乡村之声”和“乡村大讲堂”每年播出节目365小时,在此基础上,又承办了“中国乡村之声”频率“三农早报”、“科技直通车”和“乡村大课堂”三档栏目,年录制广播节目943集,时长330小时。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数量达到12000个。

电视资源稳步增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开办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农业生产经营”栏目,年报送节目907期, 时长365小时。

网络资源全面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了面向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卫星通信专用网络,拥有600多个卫星远端站和4个省级直播分中心,可开展远程培训和举办视频会议,每天分4个频道各播出6小时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目。利用卫星网每月开展2~3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年培训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近60万人次;与《荷斯坦》杂志社合作开办“荷斯坦奶牛卫星大讲堂”,每月举办2~3期直播培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授课,利用目前流行的微信、3G视频回传等功能与奶牛场管理人员、奶业工人开展交流互动,培训形式新颖,培训效果明显。

2. 农广校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除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传播手段,海量的数字化农业知识技能节目资源外,还拥有遍及全国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以及6.5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未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内容优势、媒体优势和体系优势合理整合,更好服务于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于农家书屋,必将大大促进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有效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

三、智慧农民工程实施内容

1.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智慧农民数字工程服务的条件和基础。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社会文化生活音视频资源点播,实现远程培训课堂进村,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传输和移动式传播,将搭建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配备互联网电视、卫星远端接收站和移动终端系统对全国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依托云服务平台的移动终端系统包括农民教育培训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农用智能手机、立式触摸屏和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互通移动终端产品。

2.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持续稳步推进智慧农民数字工程的重要内容支撑。为实现进一步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实现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服务形式,实现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存储传播的主阵地,将着力开展农家书屋传统媒体资源数字化、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文化生活、基础教育等多种类资源进书屋等工作,将教育培训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 其中,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是指将中央农广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数字资源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农家书屋,进行传播共享,丰富农家书屋资源内容建设。

3. 文化服务功能建设

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农惠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为实现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为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民教育提供学习的多种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文化功能服务。工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文化服务站点、远程培训课堂、基层教学站点和自助学习平台建设。

4. CCTV—7《农广天地》走进农家书屋

策划制作农业特色节目,丰富资源内容,通过CCTV—7《农广天地》电视栏目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场所、走进基层农民培训课堂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社会影响力,促进农家书屋有效使用。

5. 职业农民手机报创办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农民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编辑“职业农民手机报”,及时准确发送到职业农民手机终端,让农民及时了解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公共体育;农村体育;乡村振兴

2021年3月1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中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可见,数字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赋能政府服务、赋能“中国梦”的实现,从而推动人民生活方式、企业生产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全面迈入数字社会时代。在数字政府领域,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也成为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抉择。

一、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国家战略,是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所作出的总体部署。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和体育产业相关系列文件的出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健康的需求更加突出。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异和农村地广人稀的地域特点,短时间内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异还难以消除。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则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供给方式的整体变革,通过数字赋能,让优质的体育资源惠及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滞后的现状,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尽管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受历史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衡水市农村的常住人口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青壮年外出打工和学龄儿童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传统行政村中老年人常住人口占比较大,很多村落成立“空心村”。

(一)衡水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2006)提出:“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在此基础上,提倡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地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增加面积、器材及设施,形成体育文化广场,更好地满足农村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从2006年开始,衡水市从最初的“一场二台”到后来的乡(镇)健身工程、乡(镇)示范工程、新民居健身工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不同形式,逐年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持续投入。截至2020年,衡水市下辖5148个自然村已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所有村落都有健身路径,但受行政村的规模、常住人口和场地影响,健身场地大小、健身设施数量、整体布局略有差异。

(二)衡水市农村健身活动的特征

衡水市农村健身活动呈现明显的性别、项目和村镇“三差异”特征。1.性别和项目差异。调查得知,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有常态化的广场舞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形成至少已有5~6年,以45~60岁的妇女为主,男性主要以散步为主,儿童活动呈多样化、随意化现象。衡水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开展“村、乡、县、市篮球联赛”,按照规定进行选拔,历时2个多月,因此衡水市篮球运动一直有较好的民间基础,但非赛季的农村,篮球项目只有学生在周末锻炼,成人极少参与。2.村镇差异。乡(镇)健身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参与人群也远远高于行政村,除了健身舞,乡(镇)还有健步行、太极拳、柔力球等活动。

(三)衡水市农村体育组织现状

衡水市农村体育组织属于村民自发行为,由健身爱好者、村体育骨干或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以自娱自乐形式为主。一些活动开展比较好的体育组织通过参加上级行政部门或社会商业活动获得部分资助或奖品。

(四)衡水市农村体育技能培训现状

衡水市每年都会举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县级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但除了传统的线下晋级培训,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继续学习培训,农村体育骨干后期开展日常健身项目的更新完全靠线上自学。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置能满足村民最基本的锻炼需求,但随着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场地不足成为农村体育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能开展常态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但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这和县市每年以广场舞为主的赛事引导和培训服务密切关联;村民健身意识增强,移动终端基本普及,体育骨干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健身人群方面,儿童活动呈现随意化,男性和老人的活动项目匮乏,急需引导;在技能培训方面,体育系统的培训指导仍然以传统的服务模式为主,不管是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都没有和信息技术发生联系,滞后的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加的健身需求,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三、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衡水市农村公共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健身意识、健身活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了村容村貌、农村文化、农民身体素质、农民精神面貌的极大提升。但由于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总量增加,需求人群和结构出现多元化,仅靠增加供给总量的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变化。而数字化公共服务不但可以削弱农村地域分散的制约因素,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群众健身的多元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一)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政府运营机构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政府的各个机构分工明确,缺乏协同,在数字化政府运营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第一,政府的行政职能和信息化管理合二为一,各部门各系统自行负责和建设本系统的数字运营工作,这样就使大量行政人员从事与行政无关的数字技术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二,各自为政,出现“信息孤岛”或“数据烟囱”现象。[1]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建设同样应该吸取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必须用数字化服务的“整体理念”来进行建设和运营,而不是由各个基层部门进行建构。因此应由省级部门采用委托经营的方式,牵头成立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运营中心,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各级政府作为使用者,只负责具体内容的建设和平台的使用。这种政企合作的整体理念可极大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进程和运营效率。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公共体育服务层级平台

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不是单独在农村构建,而是采取“主站+分站”的站群系统模式。[2]整个站群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便以后的更新和维护;有完善的管理权限配置功能,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对子站进行管理,如市可以指定县管理员进行管理县级子站,县管理员可以设置乡管理员管理属于乡级子站,依次类推。

(三)衡水市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型要求,政府角色要从“划桨”走向“掌舵”,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农村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在健身活动基础好的村设立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示范点,政府通过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创新企业加入,提高运营效率和活力。

(四)开展衡水市“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

公共体育数字化建设虽然是政府牵头的一项民生项目,但服务最后对接的是普通民众,要实现从技术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化,在实现创新的同时,也给社会转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3]所以要使数字化服务在农村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首要的现实问题就是要消除“数字弱势群体”,弥合“数字鸿沟”,避免因受教育程度不高、网络技术不敏感而导致资源浪费或效率受限。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线下“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农村数字扫盲工程”活动可分层推进,首先对所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数字化使用培训,能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的数字资源;其次发展、挖掘和培训关注运动健身的农民和社团,发挥他们在数字化推广中的作用;最后,以点带面,在村民中开展数字扫盲活动,从线下推进数字化进程,营造数字化发展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线上资源的作用。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是以协同治理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赋予了农村体育新的内涵,既是农村体育供给侧改革的触发器,也是激发农村体育市场活力的发酵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范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逯峰.整体政府理念下的“数字政府”[J].中国领导科学,2019(6):56-59.

[2]温雅婷,余江,洪志生,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3):101-122.

[3]杨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思考[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1(1):134-136.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6篇

电子信息技术+乡村经济。位于陕西省留坝县的社火坪村2021年积极尝试发展数字经济,为农业增收和乡村旅游提供助力。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为传统农业赋能,社火坪村依托本村丰富的林木资源,通过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对传统食用菌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大棚能对食用菌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情况进行实时观测,同时依照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合理调控。除此之外,农户还可以通过app控制卷帘、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商品销售环节,留坝县专门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机构,同时设置配套的物流分拣机构,搭建县、乡、村的三级电商销售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业务。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也为休闲农业赋能。社火坪村通过举办“稻田音乐会”“VR慢直播”等活动,打造本村特色文化品牌;通过对稻香园、荷塘营地等景点安装视频设备,搭建乡村旅游监控平台,对景点进行实时智能数字化管理;还探索了一种新型认养模式,通过让游客在线上或线下认养土地、畜禽等,实现云种田、云养殖,实现了在线农场的亲身体验。

电子信息技术+乡村治理。浙江省宁海县港中村与浙江省移动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套乡村治理“数智化”新模式。该模式借力电子信息技术,在村里设立数智大屏,搭建集乡村综治、智能党建、田间地图于一体的数智系统,理效率提升、乡村问题及时处理、乡村情况随时了解。港中村实行“智能看家”的村级治理模式,通过摄像头安装,实现了村级重点区域无死角全覆盖,实现了联防联控的目标。该村共有500余户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因此时常有不法分子上门推销劣质保健品,为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港中村一方面通过监控系统对进村的陌生面孔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另一方面通过安装智能喇叭,无需入户就可以实现防骗宣传的目的,多措并举提升了老年人的防骗意识,避免村民财产受到损害。除此之外,浙江省移动公司还为离家打工的年轻人提供了“手机看家”的贴心服务,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能够通过手机实时观看家中老人的身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港中村是宁波市首个将智慧广播、智能安防等多项电子信息设备、技术融于乡村治理的村落,这极大提升了当地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乡村教育。湖南省新田县一贯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电子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发展路径,该县曾接受央视《消费主张》栏目的专项报道。通过全面加强信息化智能基础设备建设,新田县全县学校的全部班级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并且在2022年成为全市首家完成教育专网建设的先进县,能够让每个教室中的学生都能够联网进行学习。除此之外,还成立起了“互联网+教育”应用平台,涵盖了“云家校”“云督导”“工作圈”“云管理”“云课堂”等项目,让学校管理工作变得更智能、更高效,学校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圈来记录工作日常,分享教学经验体会,同时通过线上系统办公,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备课。针对思政课程相对较为枯燥的问题,新田县专门设立了“追光课堂”,通过网络化、视频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该县还搭建了网络教研联盟,实现了乡村和城镇学校的教学资源互联互享。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应当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农村方方面面的革新及效率提升,最终让农村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之路。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7篇

一、教师资源的优势

近几年来,城镇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一大批本科毕业生、免费师范生,以及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走进了中学校园的讲台,并逐渐成为教学上的中流砥柱,这种高学历毕业生当老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很多城镇的重点中学只招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老师,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知道,学历固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甚至还有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从总体而言,这是属于个别现象,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在能力发展上,比一个知识贫乏的人更具有优势,它遵循着“水涨船高”的规律。大部分高学历的教师都不愿意留在乡村任教,这就造成了城镇与乡村教师资源存在差距的现象。政府教育部门已经有计划地多开城乡教学质量观摩课,进一步加大城乡教学质量的互动,城市的教学研讨气氛非常开放,教学比赛、备课是集体的事情;而在乡村学校,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数学教师的价值何其重要。通过数学教科书,教师像导游一样,带领孩子们一边探索一边发现,寓都于乐,由浅入深,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可能是一个人生的挑战。最常见的比如在做数学游戏时,游戏的规则、尺规作图中的方法指导等,这些其实都是数学精神实践。

二、学生素质的优势

在城市,每个家长非常重视教育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非常关注当今的教育动态,作为城市家长的孩子,就得去追求、去学习、去寻找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在这种“你追我赶”的冲击力下,无形中给老师带来了压力,带来了竞争力。老师有压力,就会有动力,通过追求,进修,磨课,来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无形提高的素质在学生身上,学生又把这个素质反馈给家长,这么一来,造成教师、学生、家长在教育质量上的良性循环,城市学生的素质不提高也得提高,因此,学生的综合实力普遍也就比乡村的孩子强。而在乡村,父母并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受不受教育、上不上学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就会导致对自己孩子在教育上的疏忽,因此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高。合并后的学校教育将能笼络得到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能动性。比如四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就有这样的符号题,也就是用来字母表示数。不过,为了避免学生们,刚刚接触符号而产生的陌生感,教科书编写得相对比较灵活,它是用儿歌的形式引同学们注意,然后再用具体的同学们已熟悉了的数字和运算自然地过渡到字母,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有了初步的符号感。与数字相比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熟悉了字母,还体会到了字母代替数字的简洁性。然后再用字母来表示运算法则、运算律甚至是公式,就更加深化了学生们认识数。城镇教育与乡村教育都各有利弊,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这将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大有益处。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既能让学生在艰苦中成长,又能让他们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城镇教育与乡村教育相结合就能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让学生在智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而且也让他们在情商和逆商方面得到发展,努力将每一位学生塑造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自有它的可循之规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同学们数学思想的重任。而这些隐性的数学文化恰恰是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给同学们的。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服务;教育公平;“桂师云中小学教育资源云平台”;“双减”政策

一、教育公平是“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其天资兴趣的基础上,普遍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公正的机会。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出现失衡的情况,既表现在空间维度上,如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又表现在时间维度上,如学习压力向低幼年龄转移。因此,回归“立德树人”、健康成长的初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教育选拔、机会的公平,是“双减”政策出台的目标所在。因此,“双减”政策要通过直接减少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辅以其他一系列举措,改善过去一段时期教育公平失衡的局面。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在积极采取更多系列、配套措施落实“双减”政策,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问题,包括破解学区房问题、实施教师轮岗措施等。但是,当前教育资源集中的局面还未得到彻底改善,因此,除了减少作业负担、限制校外补习机构,相关部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教育公平失衡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这需要相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其中,面向学校教师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推动教育公平的巨大潜能以及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障碍

(一)联结一切:互联网的巨大潜能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它具有消除空间障碍、联结一切的巨大潜能。经历过手抄时代、雕版印刷时代、机械印刷时代的人类被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量级和速度震撼,人们甚至发明“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过剩”等语词来描绘这种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突出价值体现在教育领域,第一,在资源获取的空间性上,不同地域的人群,即便是偏远地区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足不出户都能获取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从而降低了信息获取从中心到边缘的衰减程度;第二,在资源获取的及时性上,互联网构建了信息传达的“共时性”空间,让处于共时空间的人在信息获取上消除时间上的差距,如名师的课程直播。因此,从克服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来说,互联网联结一切的优势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二)数字鸿沟: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人们使用“数字鸿沟”描述不同个体、机构、地区甚至国家在应用互联网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教育领域,数字鸿沟也广泛存在,其不体现在硬件上,而是体现在“软件”使用上。在我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乡村及边远地区也有较良好的互联网硬件设施。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但在有效利用互联网方面,城乡差距仍然非常大。有学者指出,当前互联网普及重视“物理接入”,而城乡不同区域的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使用鸿沟”,这实际上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1]。在如何用好互联网资源方面,城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价值及功能

“知识服务”这个概念从图情学领域逐渐向更广泛的信息领域拓展,并得到更大范围地使用,也有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提出“知识服务”的定义。从“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凭借所具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用户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2]。我们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服务,能够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环境中知识服务的价值和功能。

(一)以知识服务实践教育帮扶

教育帮扶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教育帮扶的过程中,知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帮扶大致经历了“基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电视教育帮扶(2000年以前)、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信息技术支持帮扶(2000年至2010年)、基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教育信息化精准帮扶(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了一种政策话语的重大转移”,表现为“在帮扶内容上,从‘物’的宏观层面逐渐向‘人’的微观层面转移;在价值取向上,从教育效率优先向教育公平优先转移;在政策导向上,从项目驱动向内涵发展转移”[3]。在教育帮扶实践中,服务对象聚焦到“人”身上,既包括学生,也包括需要帮扶的教师;帮扶的重点不再是提供“物理接入”,而是“知识服务”,即针对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建立知识谱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前的教育帮扶实践中,知识服务应成为核心内容,才能有效缩短城乡地域差距,弥合新数字鸿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二)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教育服务的供给上,存在“泛化的教育供给与精准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4]。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过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尽快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甚至为了使数字资源尽快“达标”,建设了不少资源库。另一类是企业为占领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源,聚集了不少数字资源、网络资源。这类泛化的数字资源的通病是体量很大、内容很多,但不好用,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的平台或资源库号称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往往却名不副实。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平台或资源库对“数字化”服务的理解不足。实际上,这些存在泛化缺陷的平台或资源库只是实现了教育供给的第一步:提供和管理数字资源。其要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必须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也就是在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用户真实、个性化的需求,提供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即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从优化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当前无论各级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的数字资源平台,在满足用户具体需求方面还需要努力。而这也说明互联网时代知识服务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以知识服务优化教育供给,能够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

四、“桂师云”平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和 探索

(一)强化对学校及教师的知识服务力度,助推教育回归学校主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得到强化。“双减”政策一方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必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另一方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减量提质,即降低作业体量和强度,保持和提升学习质量,这就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背景下,作为为学校及教师提供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桂师云”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桂师云”平台结合中小学教材及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技术运用和数字化方式,为学校教师群体提供更精准、更系统化的教学辅助知识服务,实现精准教学资源广覆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供给,为推动教育公平赋能增效。一是提供辅助教学的高质量的配套课件,方便教师授课教学。“桂师云”平台提供的配套课件能够帮助学校教师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设计高质量的课程;同时配套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助于学校教育实现既定目标。二是以高质量题库帮助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育体系下作业负担减轻,要求作业“减量提质”,因此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作业是关键。三是构建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力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化评价和智能诊断,帮助教师摆脱低水平劳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中。

(二)积极满足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助力减负不减质量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当前各地区、各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大要点。一方面,课后服务的实施有效缩小了校外培训服务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课后服务也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环,对质量和系统性均有较高要求。“桂师云”平台积极加强对学校课后服务板块的建设水平,一是加强资源库建设,二是创新数字资源形式,力争系统性地满足学校课后服务需求。例如,“桂师云”平台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一线调研,通过平台资源和线下教学的结合,以丰富的微课资源,既满足学生常规学习的拓展、探索需求,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更丰富优质的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有力支持。而针对“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情况,“桂师云”平台参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学龄特点,开发科学探究、口语表达等不同类型的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听、说、读、实践等方式帮助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巩固知识。

(三)以互联网知识服务缓解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

广西虽然是多民族和谐和睦的大家庭,但是也客观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其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广泛地体现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减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几十年,广西的经济、教育事业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广西教育事业在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为进一步缓解广西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桂师云”平台作为覆盖广大区域、有能力服务广大中小学师生群体的在线平台,力求通过自身的知识服务来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况,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面向教师群体的服务方面,针对教师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局面,“桂师云”平台通过互联网知识服务,让乡村教师也有条件获得丰富优质的课程辅助资源,以及提升自我的学习资源。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服务方面,“桂师云”平台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桂师云”平台努力为乡镇教学点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课资源,以低成本助力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开放、共享。例如,物理、化学实验不仅对设备有较高要求,还对实验的安全设施和实验场景有较高要求。这对大部分城市学校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乡村学校来说则有很大难度,限于经费、人员素质等原因,乡村学校往往难以开展符合要求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桂师云”平台开发了实验微课,将“数字”形式的物理、化学实验搬上平台,让缺少线下条件的学校学生能够直观、身临其境地体验物理、化学实验场景,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化学原理,还能避免现场实验可能发生的意外,因而其广受各乡村学校欢迎。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大多中小学推迟了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基于此,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对此,“桂师云”平台充分发挥资源和服务灵活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帮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在学校因防疫要求尚未开放期间,及时提供在线电子版教材及其他资源,助力学校开展在线课堂。第二,“桂师云”平台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及时向中小学师生传播防疫知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的教育学习造成较大的冲击的局面,“桂师云”平台的线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桂师云”平台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知识服务优势,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服务国家“双减”政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济洲,黄书光.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23,132.

[2]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J].情报科学,2007(10):1584-1587.

[3]廖宏建,张倩苇.“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的转移逻辑与价值选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05):5-11.

[4]冯晓英,王瑞雪,曹洁婷,等.“互联网+”时代三位一体的教育供给侧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20(04):42-48.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员工培训

一、背景

农广校系统已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卫星教学系统,同时正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虽然农广校在教学硬件方面基本达到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但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却缺乏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经验,针对其岗位需要开展的培训也还很薄弱,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如何进行远程教育的教育管理、教学服务、教学设计等。教师的角色转变也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发挥,教学人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咨询者,而不是教学内容的灌输者。从“教师者为中心”的模式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加强农广校开展远程教育的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中国政府实施了“加强中国农业和乡村发展远程教育”技术合作项目,把数字式授课方式融入中国农业和乡村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农广校“员工能力”这个瓶颈问题,项目聘请国际专家通过“管理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学习材料设计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辅导教师”三个层面对农广校系统的员工分别进行培训。“数字环境下的教与学”作为项目的一项重要产出,主要是提高农广校辅导教师在数字化环境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整体提升农广校的各类工作人员利用远程手段服务农民教育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培训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了利用各种现代远程手段,把培训本身当作案例来学习和研究,探索在农村地区运用数字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缩小和跨越数字农村鸿沟的经验和模式。

二、数字环境下的教与学培训

(一)培训的目标

如何有效地将数字式授课方式融入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培训之中;如何组织农民和其他乡村教育目标群体的教与学,并为之提供帮助;怎样使用虚拟教室;怎样进行非同步的计算机会议;怎样将参与式的需求评价和考评融入远程教育的实践中。

(二)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内容

来自菲律宾开放大学的Flor博士编制了培训课程教材并担任主讲老师。Flor博士有着丰富的项目执行和教育培训经验,但他对中国的国情并不十分了解,为了使编制的培训课程适合农广校的特点,农广校的负责人向Flor博士详细介绍了农广校系统的一些背景资料并陪同Flor博士前往基层农广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双方就课程内容进行了反复的协商、修改和完善。教学模块结合了世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成果,特别考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理念。培训前,组织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员,录制了他们在培训前的想法和建议;培训中,Flor博士与这些学员通过卫星音视频系统进行了对话,建立教与学之问的纽带。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农广校组织者对培训的材料进行了翻译,并将培训讲义在农广校网页上,供学员提前预习。培训课程共有七个模块:

模块一:区分模拟与数字化学习环境;描述数字化学习的优点与特征;列举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原则。

模块二:详细说明电子学习的主要战略。

模块三:列举传统的和数字的媒体及学习资料;描述传输方式;复述数字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

模块四:详细解释术语“多媒体”;详细解释“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块五:描述农广校教学设计和课件开发的过程;把参与者需求评价和评估结合到这些过程中;确定参与者的进入点。

模块六:在万维网上进行网上冲浪和浏览;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通过搜索引擎和网络人口进行网上搜索;描述农广校的网上信息;组织和协助在线讨论。

模块七:了解社会资本的定义;描述数字环境中社会资本的形式;讨论动员学习者的方法;开发一个动员学习者的计划

(三)培训的实施

培训采用面授与卫星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历时5天。来自全国各地的60名骨干教师在北京的直播教室接受面对面的培训,同时卫星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0个卫星小站进行了同步直播,共计1800多名辅导教师同时参加了培训,所有60个虚拟教室的培训者均可以通过音视频的双向传输与直播教室的主讲教师交流。

(四)培训的评估

为及时对每天的课程进行评价,并让学员积极参与到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来,每晚各虚拟教室的负责人把当天小组讨论的情况汇总,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北京直播教室,全国学员也可在中国农村远距离教育网站上的留言板上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交流心得。工作人员则连夜将其归纳、整理,反馈给Flor博士,并在第二天课前安排答疑和交流。

培训最后一天,直播教室的每位学员填写了评估调查表,每个虚拟教室选派了十名学员填写评估调查表,并寄回中央农广校。培训结束后共收到705份反馈表,超过了预期的数量。多数学员踊跃填写评估表。以尺度1―5进行衡量(5表示非常好),在“授课内容”、“小组讨论形式”、“现场便利程度”指标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占54%,52%和35%,对本次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和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我学会了描述数字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我学会了对传统式教学和远程教学及其传输方式进行比较”两项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占47%和51%,而在“我学会了如何开发课程。进行数字技术教学”、“我学会了在一个虚拟教室组织和协助教学活动”两项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只占20%和21%。可以看出:通过培训,学员们在思想上对数字化教学的概念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对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去教学却还需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体会和应用好。70%的学员在“我建议多组织些类似的培训”上选择了5,农广校广大教职员工渴望通过这样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能跟上时展的需要。多数学员都对今后农广校的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培训班的几点启示

(一)授课教师Flor博士在培训课程的设计理念、授课方式和评价测试上给农广校教学人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展现了一套数字化环境中的教学模式

在讲义的编写和修改中,他认真倾听农广校的情况和实践,与农广校人员密切合作,很短的时间内,把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农广校的实际情况有机的整合到培训模块中,同时针对每天学员的反馈意见,连夜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他幽默诙谐,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丰富多样,教与学的互动贯穿始终。学员在倾听Flor博士培训内容的同时,通过其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看到了从教材设计、教材修改、教材讲授到教材评估这样一整套培训流程,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广大教职员工研究和借鉴。

(二)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

历时5天的培训,通过卫星向全国60个小站同步直播,共1800余名学员同时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北京的直播教室与各卫星小站始终保持着互动交流,大家虽然地处四面八方,但却又处在同一个课堂中。教学中充分采用了一系列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音视频双向交互,电子邮件、BBS、留言板、在线学习平台等。组织这样一次规模如此之大、覆盖面如此之广、手段如此之先进、效果如此之好的培训在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标志着中国农业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数字化进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乡村数字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63-05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它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初步应用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1]。教育信息化其成效或最终目标体现于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促进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最大化。所以,教育信息化能否深入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直接的参与者与组织实施者,还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最终目标的实现者。

数学是抽象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把图形、声音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脑、耳、眼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如何把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合是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农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所以,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展开调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金华地区处于浙江省中西部较发达地区,根据金华市教育局2013-2014学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金华地区68.9%是农村小学,共293所,其中镇区127所,乡村166所;农村小学数学专任教师占其小学数学专任教师的60.6%,共3229人,其中镇区2041人,乡村1188人。金华地区在2011年前已经实现了“百校上网工程”、“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和“金华市教育信息化123工程”等。目前,金华已经建成金华市教育计算机网、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所有农村小学实现网络主干宽带达到1G,学校100M接入该网,做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农村小学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100%,小学中生机比达到5∶1,师机比达到1∶1。金华市农村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要求并逐步完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2]

面对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如何?本文通过深入金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资料检索等,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探索对策。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小学地理位置、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计算机等指标,第二部分是在前期对大量文献检索研究前提下,依据《规划》与《纲要》,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得出现阶段衡量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工具软件与应用、资源共享与共建、教学与技术融合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20个二级指标。初始问卷完成后,选取金华地区10个县市镇区小学、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共40名进行预试、问卷认知访谈,根据访谈反馈情况对具体题项的表述进行修改,确保教师对问卷题项的理解不会出现认知偏差。

本次调查根据金华农村镇区小学与乡村小学数量比,随机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7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565份,有效率为99%,其中镇区小学390份,乡村小学175份。同时,我们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深入课堂听课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调查能够反映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

(1)教育信息化的认同

教师基本认同教育信息化与自己的数学教学关系紧密,能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从表1看,无论是镇区小学还是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认为教育信息化与数学教学有关系,认为关系紧密以上的达82%,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在深入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听课与访谈时发现,乡村小学虽然教师与学生数较少,但教育信息化装备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有的乡村小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小学生数逐渐减少,教育信息化装备比例反而高于镇区小学。

(2)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多,但针对数学教学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偏少。41.5%的教师认为培训与学科教学针对性不强,调查显示,100%的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但针对数学教学的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很少。访谈中还发现,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是由电子白板供应商承担,但不同的电子白板厂家设计的工具软件不同,教师使用时要进行不同的培训,造成使用技术上的障碍,不仅增加教师负担,更对提高应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教师在对培训内容的期望上,77.4%要求学习电子白板使用,52.3%要求学习超级画板,51.6%要求学习几何画板,50.3%要求学习Flash。

2.工具软件与应用

(1)工具软件的使用

数学教师对常用教学工具软件Word与PPT熟练,但对教学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却不怎么使用或不用。

分析表2发现,教师常用且比较熟练的教学工具软件有Word与PPT,访谈后得知教师均参加过Word、PPT与Excel使用的学习与培训。而生活中使用QQ与微信进行沟通最普遍,且使用QQ与微信的能力都是通过实践摸索产生的,因为这两项工具软件简单、易学、使用方便。而数学教师在教学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有53.8%和56.8%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调查显示没有进行培训、学习是导致该结果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培训过但由于应用偏难才会不怎么使用甚至从来不用。

(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普遍能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但经常出现媒体使用不当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一、二年级每周5个学时,三、四、五、六年级每周4个学时,部分小学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1学时。根据表3数据,结合深入课堂听课,我们可看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是PPT,有的教师可以说达到滥用的程度,如在教学列竖式计算184÷46时,部分教师把演算过程也用PPT播放,影响小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计算方法,这些教师似乎离开PPT就不会讲课了。

(3)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利用

教师能共享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薄弱。32.9%的教师是现成课件直接运用,49.6%的教师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只有17.4%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工具软件不会用,做不出自己设想的效果,其次是自己制作课件素材少。

3.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共建

(1)网络与教学资源网站

办公室网络流畅,但是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及平台不熟悉。调查显示,88%的教师所在办公室网络通畅,所有教师办公室都通网络。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网站不熟悉,情况是:48.2%的教师对“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不熟悉,49.7%的教师对“浙江基础教育资源网”不熟悉,52.6%的教师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不熟悉,浏览最多的是自己学校网站、金华教育网站,其次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网”。访谈中得知,金华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参与开展的数学教研活动时,会引导教师上该网站浏览课程资源。

(2)数学教学数字资源

学校网站教学资源匮乏、更新慢,适用数学教学的数字资源较难找到。

调查显示,51.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网站内容匮乏,学校网站几乎都无法上万方期刊这类教育数据资源库查找并下载教学中所需资源,34.1%的教师认为学校网站资源更新慢。

(3)数字化资源下载

数字化资源应用不理想。调查显示,影响教师下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的主要因素是网上资源与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其次是网上资源更新慢,再者是下载要收费。

(4)教学资源上传共享

很少教师愿意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站共享。调查显示,影响教师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与大家共享的因素有:72.9%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没有多少创新,37.4%的教师是找不到适合的网站平台与不知上传方法,11.6%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自己拥有知识产权。

4.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

教师有积极探索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识,但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与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成效。

在深入课堂听课后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的探索如何使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但是进程非常缓慢。调查显示,影响应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教学的因素包括:①缺乏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②缺乏能制作出与本人的教学设计一致的软件,③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④课前备课量增大,⑤使用效果不尽人意。

(2)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

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影响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调查显示,职称在小学高级及以上的教师对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怎样融合且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与新入职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当在上课时课件预设与学生想法不一致时,只有2%的教师能及时调整课件,48.5%的教师偶尔能调整课件,还有30.9%的教师是无法调整课件。

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新入职教师在教学中设想一条线、小学生学习认知一条线,信息媒体又一条线,这3条线处于分离状态。部分直接用光盘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双方互动“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时,由于光盘固定的流程,教师无法调整预案,只能按照光盘的流程继续进行。

(3)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利用效果

教育信息化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多种能力,但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应用于自己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调查显示,只有19.3%的教师对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用于自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项:68.3%认为学生情况不同,出现“水土不服”;41.9%认为自己钻研不够,没有用好用活优质资源;38.7%认为教师个体素质不同,出现“东施效颦”。

四、思考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3]。由上调查分析可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对策。

1.各方参与,激发教师内动力

(1)政府牵头,组织各种教育信息化推广活动

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牵头,深入农村,组织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宣传推广会,典型引路、示范引领,如微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Web2.0、混合学习、移动阅读等的展示[4],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看到教育信息化下教师的工作量没有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得到减轻,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这必能激发教师投入到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热情。

(2)有的放矢,开展各级各类的教育信息化培训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支撑。国培、省培、区培各级各类培训组织者要深入农村,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对培训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内容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如: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中,要求每位教师5年内完成360学时的培训,我们还可建议360学时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不能少于90学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如开设“超级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的培训。

2.顶层设计,工具软件简单化

(1)工具软件简单化,利于一线教师普及应用

工具软件开发应遵从简化原则,从全面需求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当技术趋于简单化时,技术才能得以广泛应用。如:白板开发商的应用软件要标准化,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研发机构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发功能全面的学科教学平台。有了好的学科教学平台,师生易学易用,使一线教师能像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一样,操作方便,这样既减轻教师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效果。

(2)课件微型化,便于一线教师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探索建构的课堂,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任何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课件”都无法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因此,课件开发研究机构需要把数学知识分解成像“原子”一样的“知识原子”,对每个“知识原子”开发出微课件、微素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微课件、微素材,根据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成”情况,运用工具软件进行组合,使学生动态的建构“知识分子”,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以人为本,资源建设个性化

数字资源的建设要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需求,关注人的个性发展。[5]

(1)公建众享资源开放化

公建众享,国家出资、名家建设、一流水准,像“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应引导教师用好这些资源。同时,区域教育领导部门应以区域为单位购买一些大型的商业期刊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都有大量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资源,且数据库资源更新快,检索方便,区域内开放这些数据库资源,真正实现公建众享,有助于打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

(2)共建共享资源特色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建具有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并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特色资源库,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教研、科研、信息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参与。数字资源的建设要着眼于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资源的积累可以通过各种比赛、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把自己创造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建设符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本土化数字资源库,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经验、智慧共享的目的。

4.协同发展,教学与技术融合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把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才能实现1+1>2。

(1)构建高校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

高校专家对教育新理论、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信息技术把握深刻,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特点了解透彻,高校专家团队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构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恰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建构新的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理论,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课程,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培养人才。

(2)构建区域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

在城乡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别。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使教学与技术融合,需构架城乡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由数学教研员、信息技术教研员引领,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的探索[6]。在共同体中要努力建设好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验区和示范课堂,通过实验区和示范课堂在数学教育信息化上积极探索,出经验,见实效,用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带动共同体中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同体

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双向融合,还需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等多学科联合共同体,开展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校本培训,建立学校微信论坛,借助微信论坛交互性强,便于交流,可随时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的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由内而发的投入到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中来,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进而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2]蔡洪祥,卢晓华.加快金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1(3):50-54.

[3]托宾・哈特(著),彭正梅(译).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4]胡铁生,黄明燕.融合与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核心使命――基于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分析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4):21-30.

[5]陈琳.201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透视[J].教育研究,2014(6):136-141.

上一篇:科研服务范文 下一篇:科学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