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范文

时间:2023-03-05 05:27:53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现代”语境;“乡土―历史”语境;乡村教师;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54-05

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是人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它受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本文中,笔者将语境分为“城市―现代”语境和“乡土―历史”语境。这两种不同的语境,使乡村教师素质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前者使乡村教师被贴上了“低素质者”的标签,是需要现代化知识武装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后者使乡村教师被赋予了“高素质者”的知识分子身份,从而成为中国乡土的社会与文化精英。笔者坚持辩证与融通的立场,通过两种语境的差异与对话,从而期望乡村教师回归内心,联结现代,拥抱乡土,重建昔日的自信,恢复自己作为乡土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自觉。

一、“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低素质者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就现代化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而言,乡村教师虽然奋力拼搏、瞄准现代、穷追不舍,然总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甚至孱弱无助,难免被赋予一个“低素质者”称号的命运。并且,“乡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1.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教师素质认定标准是一个心智的产物,它与乡村教师及其生存现实根本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存在。在这一语境逻辑中,乡村教师的大脑,犹如被放进一个盛有现代教师知识技能结构的“营养钵”中,这种钵中的营养液是经过教育学家的研究配方而成的,是教育理念、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科学话语体系组成的“混合物”。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样,只要他们的大脑浸泡这样的营养液,他们就会具备成为一个现代化教师所应有的专业水准。但问题是,这些钵中之脑在“营养液”中所经验到的教学世界,并非教师的真实生活世界,而是教育学家们制造出来的集体幻觉。这种教师发展的逻辑,其实质是科学主义对科学能量的夸大,或者说是科学万能梦的膨胀,它极大地夸大了科学解决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可能性,其实完全是徒劳的。在这种集体幻觉中,乡村教师素质被纳入一个与城市教师统一的、客观的、无差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中,追逐着现代教师素质发展标准或目标。相比之下,城市教师长期处于城市环境中,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学话语权利,操纵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标准,主导着现代语境中的教师发展模式及其素质评价结果。乡村教师被束缚在现代化与专业化的标准体系中,丧失了教育理论话语权,也丧失了自我,进入了发展成为城市教师的艰难旅程。

2. “低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仅单纯地以普遍标准衡量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时,“低素质者”就必然成为他们的象征符号。梁启超曾说过一段话描述乡村教师的生存处境比较恰当:“言文分而人智局,专制久而民性漓,学说隘而思想窒。” [1 ]乡村教师在师资来源、经济条件与现代文化资源享用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任务繁重、缺乏教学研究与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精力,也缺乏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的意识与习惯,整体素质水平长期得不到改观。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从小学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学历都不合格 [2 ]。并且,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难以进入农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缓解教师不足,不得不降低要求,大量使用合同教师、代课教师等。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乡村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水平;甚至他们对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技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往往被认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敢在教学中改革创新,在分析、开发新教材方面显得力度不够,方法陈旧 [3 ],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在针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由于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功利化、应试化等问题,从而导致乡村教师培训的无效性现象突出 [4 ]。乡村教师在这种先天畸形与后天失调的环境下,必然成为“城市―现代”语境中的“素质低下者”。

3.“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存在即合理。“城市―现代”语境不仅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有其合理性或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利于乡村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低下的窘迫感作出反应,不断进取,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保持可持续的教师现代化与专业化水平。乡村教师作为农村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肩负农村教育的重任,承担为乡民子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职责,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领航人。他们的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关系着农门学子的学业能力,引领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低下,必然会给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其次,有利于促进农村乡土与现代化的联结。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 [5 ]。在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着的当代社会,乡村教师作为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播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凭借自己不断的现代文明浸淫,从而提升自己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他们在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村民对文化进行选择与再创造,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现代意识,从而提升人的现代素质。第三,可以提升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质量。作为农村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守护者,教师可以挖掘、整理村落的本土文化,使这些富有本土特色的、符合村民心理和习惯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传递下去,不受按照那些为满足文化消费者的欲望,而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的污染 [6 ]。他们使自己沉浸于文化之中在坚持传统价值、传播乡土文化、守护本土特色的同时,使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4. “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村教师的“低素质”,会导致自身的弱势社会地位、社会责任感退化与自信心的丧失。“低素质”是“城市―现代”语境中出现的,在这一语境中,乡村教师一直在不断地追赶城市教师,力求达到现代教师的素质标准,从而获得外界对其专业化水平的认可,生活因此变得沉重,生命因此变得残酷。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教师发展是与城市教师发展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特别是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城市化”倾向明显,乡村教师教育不存在单独的模型,普遍缺乏对其生存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环境的研究 [7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乡村教师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教师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他们在与日益提高的专业化标准之间形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鸿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素质与现代教师形象不匹配。与此相应,彼此弱化,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结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话语权力、自信心、社会地位伴随其“低素质者”称谓而不断降低。乡村教师在追逐与城市教师趋同的专业化过程中,不仅拉大了他们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其创造力、判断力与反思力等均在发生全面退化 [8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在这个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时代,不仅乡村教师沦落为“低素质者”,而且因为割裂师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血脉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农门学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农村学校升学率降低和整个农村的教育质量水平下降。这种乡村教师素质、地位、责任与自信心的低水平螺旋,既不利于乡村教师专业化的提升,也不利于乡村教师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二、“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高素质者

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乡村教师拥有知识分子的合法身份,是农村社会的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力,对乡村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他们变得自信满满、强大有力,是一个“高素质者”群体。

1. “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在“乡土―历史”语境中,从基本的身份认定来看,乡村教师首先是一个农村人。与其他农村人一样,在村落中聚居起来,是村落中的成员之一,形成了特定的与城市教师不同的生活空间与教育领地。这使他们具有一种与乡土联系、互动并生活于斯的乡土性质。韦伯在论述中国传统社会组成和权力结构时认为,村落是一种离政府的功能甚遥远的自治单位 [9 ]。可以说,村落就是传统政治结构中国家和地方关系的一种典型代表,它会按照自身固有的逻辑方式运行。费孝通认为,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主要由“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组成,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所生产的,不足于提供横暴型政治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因此封建帝王通常采用“无为而治”来平天下,让乡土社会自己用社区的契约和教化进行社会平衡,从而造成农村社会“长老统治”局面 [10 ]。乡村教师由于在承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还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所以他们自然就进入了“长老统治”的行列。因此说,乡村教师之于乡村,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化身,而且他们凭借着一个知识分子独有的优势,代表了社会良知,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受到尊重。

2. “高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在农村可以起到引领文化和文明的作用,成了农村少见的“文化人”。由于几千年来自然经济的制约,农村教育主要是“义学”、“庙学”、“家塾”、“族学”、“社学”等师徒相袭的识字教育、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以及零散的、父兄传习的简单、实用的技术教育。那些通过层层考试不能金榜题名的人,通常成为上面所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师,并且成为当地人尊敬的知识人或“饱学之士”。在村民看来,他们是集学识于一身的知识人,是值得尊敬的文化人,是村落中的素质高超者。乡村教师不仅饱读诗书,熟知乡村习俗,而且理解民间文化,解决村里事务,解决邻里问题。他们在读书识字;处理家庭事务、邻里矛盾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充当起“文化代言人”的角色,是村落中的“政治精英”,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织力量,引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具有令人信服的政治影响力与凝聚力。他们作为乡土社会中高素质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合法地位,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是无法动摇的。

3.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乡村教师作为村落中“高素质者”,他们肩负启发民智、诠释科学、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的重要使命,其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不可低估。首先,乡村教师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容易获得生活的自信,释放创造的欲望,他们基于乡土、脚踏实地、自我反思,在教学探索、课程开发、内容组织、方法改革、理论诠释与方法创新中,呼吸乡村泥土的芳香,吮吸乡土历史的文明营养。因而,他们劳动的过程具有生命的性质与韵味,他们的专业素质在乡土环境中化育生长,他们的生命情愫变得绚烂美丽。其次,乡村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 [11 ],他们了解乡土文明与文化习俗并以知识分子独有的眼界和远见为乡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造出谋划策,主动建构。他们凭借自身的话语力量与社会地位,成为家庭、家族甚至村落群体的主心骨,他们对本土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情绪,起着引领文化和导向文明的示范作用。第三,乡村教师之于农村不只是教育者,更是名副其实的公共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精神性、自觉性、主动性与自由性特征。他们微言大义、为世立法、为地作主、为天行道、为民作保,从而具有乡村社会全局性与未来性发展的效用与责任。

4.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也并非无可厚非。一方面,由于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所处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们难以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或成果优势,从而容易脱离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化的轨道。我国的乡村教师大多身处边远地区农村和山村,他们任务繁重、收入微薄、经济水平低、信息闭塞、工作环境艰苦等等。他们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对现代教师素质的理解。于是,他们容易成为“传统教育”的忠实拥戴者,崇尚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教学理念,主导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伤害学生的自由、平等与生命。“在这里,教师就像神话传说中会造人的女娲,设计、塑造与生产一批批学生。由于师生缺乏交流与爱的传递,互不理解,形同陌路。其关系被沦为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沦为毫无意义、毫无责任与毫无义务的空洞关系。” [12 ]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受人敬仰的“高素质者”地位,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容易使他们主导乡村社会发展的知识话语权,导致乡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妄自尊大与目空一切,可能出现对农民指手划脚、颐指气使,从而导致另外一种知识霸权。

三、两种语境的融通: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两种语境各有千秋。“城市―现代”语境虽然让乡村教师瞄准现代与未来的科学前沿,获取信息、理解新知、提升技能、超越自我,但却一直背上“素质低下者”的沉重负担,他们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忍气吞声、仰人鼻息,其努力因为其幸福感的降低而失去了意义;而“乡土―历史”语境虽然存在乡村教师与现代文明隔膜的危险,但他们可以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摆脱繁杂的人世乱象,安身立命。因此,只有通过两种语境的对话,乡村教师就会重新发现自己,走向人生幸福与社会倡明之途。

1. 抚慰生命:两种语境的交汇之点

无论何种语境,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承诺。乡村教师发展,需要消解现代与乡土之界限,恢复其生命的目的论命题。生命具有关系、自然、质朴、主动与共生的性质。

乡村教师既属于教师集体的,又属于农村人集体的。“‘个人的’同一性,准确地理解,不多不少正好代表了集体的个性。” [13 ]这就意味着乡村教师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完全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体总是要从外部接受自身所需要的事物,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个体体系的外部系统也被实现。” [14 ]“城市―现代”语境的问题,是把乡村教师纳入一个纯粹的心智发展模式,这不是一个与乡村教师的生命关系相关的东西。单纯地以“城市中心论”为评判逻辑,势必导致乡村教师脱离质朴自然的乡土历史与文化土壤,践踏乡村教师的生命属性。教师专业化决不是要脱离乡土大地的营养,盲目地接受他者决定的僵死的知识教条。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需要实现关系内部要素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打破各种人为的现代性界线,消解生命运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成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智慧不存在于任何书本中,也不存在于知识的完善中。它存在于学习的自由运动里。” [15 ]因此,乡村教师的发展,必须从自己的生存处境、乡土历史与特殊文化资源中自由学习,积淀智慧,吸收特殊营养。那里虽然单调,但却趣味生动、和谐静穆,抚慰灵魂。它是教育存在的生命之基,是现代化教育依存之本,是使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2. 回归内心:两种语境的融通之基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思想与行动的主体,只有从自身以外回归自身内心,聆听自己良知的呼喊,享受真理的教诲,玩味欲望的冲动,从而实现关怀生命与美好社会的最终目的。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说到底是乡村教师自己的事情。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主要不是从外部获得或由他人给予,而是直接来自于主体的静虚省悟、情感体验、实践反思、信仰沉淀等生命体验,从自己的道德自觉与主动创造开始,磨砺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养、文化、习性与精神。回归内心是一种早已被笛卡尔等人倡导的学习方法与生活态度。“我思故我在”能使我们用孤独的沉思、系统的怀疑代替单向的传输与机械的记忆。“真理到底是思考的产物,没有外在于个人的真理。任何学说、主义和理论,如果不能化为个人的信仰,不能深入到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就不可能构成真理。” [16 ]大凡有造诣或成就的学者大多清静无为,摆脱尘俗烦扰,在“采菊东篱下,偶然见南山”的超然自怡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创造着某种新的东西,影响周围的环境。“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17 ]乡村教师回归内心世界,在于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超越自己,在于在欲望的基础上迸发学习热情,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美好生活。教师应该“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 [16 ]。

3. 联结现代与乡土:两种语境的融通之法

宇宙万物之心皆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现代思潮与乡土气息是乡村教师的生命之泉。无论在何种语境下,乡村教师都可以说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村中的文化精英,是农村教育的主导者。乡村教师只有在现代文明与乡土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的互动,方能触物起兴,借物传情,寄情于景,生成无穷智慧。一方面,乡村教师要以虚怀若谷与谦虚谨慎的态度,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与复杂多样的哲学思潮之中,从而使各种价值的边界被跨越、被模糊与被重新定义,也要使自己在自我意识中去寻找当下的、没有干涉境况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意义,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增加生命的厚度。另一方面,在吸取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文明的同时,重温原本存在的难以割舍的对乡土的那种眷恋、归属、热情与自豪,方能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这需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城市文化和外来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主动寻求人与环境的结合,智力与体力的结合。惟其如此,方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科学知识结构与农业实践能力,具有自己独特理想人格和创新思维,具有现代知识和乡土情怀的社会公民与劳动者 [18 ]。乡村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农村的孩子,所要培养的是农村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企及的。

综上所述,两种语境的融通,使乡村教师发展具有浓郁的人文气韵。它可以拓展乡村教师的生命,重新发现乡村教师的价值,实现现代知识与乡土文明的互动,进而达到乡村教师人生幸福与乡土社会倡明之目的。乡村教师离不开乡土,正如人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乡村教师既依赖乡土历史文化之根基,又吸取现代科技文明之甘露,回归自己曾经具有的智慧、道德、勇敢、自信、清醒、责任的品性,才能把握时机,积极行动,改革教育,厚植人才,联结现代意识,重塑乡村文明。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乡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1-04-03(3).

[3]陈启文.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1):56-59.

[4]朱旭东.论我国乡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1,(1):2-6.

[5]谭细龙.改革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农村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0-24.

[6]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1,(1):31-35.

[7]王勇鹏.论乡村教师专业化的艰难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3):25-28.

[8]唐松林,丁 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3-58.

[9]张济洲.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9,(1):119-122.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车丽娜.中国古代教师文化的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137-140.

[12]唐松林,李科.角色神圣与符号暴力:传统教师隐喻的伦理悖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7-10.

[13][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王 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84-88.

[15][印]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6]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乡村教师范文第2篇

我省共有50.9万乡村教师――他们既是托起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梦想的脊梁,也是经年累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群体。9月22日,2015年“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教师” 新闻报道活动在广州启动,“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这项表彰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励乡村教师安教乐教,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活动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广东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今年11月,全省将评选表彰300名乡村优秀教师、20名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位乡村优秀教师(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将获得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并将参加在广东省优秀学校的跟岗培训。

广东省有着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届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时任省委书记同志亲自接见全体乡村优秀教师,并作重要讲话。受表彰奖励的303名“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分别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市的优秀学校,结合各自专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对口跟岗培训学习。评选表彰活动使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村教师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今年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因我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而专门征求我省的意见。

据悉,今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范围,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在职、在岗乡村教师,需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特别提出,对农村教师要有三条保证:一是要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二是要保证享有实惠的物质生活,既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不能老是要求他们“要守得住清贫”。三是要有系统的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应该是持久、普及而又催人奋进的。为此,2015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除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给予每人万元奖金外,还有5000元跟岗培训费。

乡村教师范文第3篇

乍一听闻,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教育局对解决乡村教师进城工作难、办理调动的腐败等问题,其公正、公道无可置疑,令人称颂。然而去其枝蔓,深思其做法的实质及后果,笔者不寒而栗。

目前,我国乡村教育落后,尤其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乡村的学校和孩子们迫切呼唤优质的师资;广大乡村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为此,党和国家制定了对乡村尤其是偏远贫困乡村进行“支教扶贫”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然而,上述举措无疑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背叛,是对广大乡村人民群众愿望的沉重打击。

广大乡村教师的素质确也谈不上多么高深,可他们正是支撑着我国广大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其中凤毛麟角般稀少的优秀教师,更是脊梁中的脊髓。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经济文化条件的落后,已经使乡村的孩子们不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局将乡村优秀教师选拔进城,无疑是抽空了乡村基础教育的脊髓。因此,这种举措做得愈是公正、公道,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损害就愈大、愈深。当然,受害最大的莫过于广大乡村的孩子们及人民群众。面对这种远失教育公平的做法,难怪有的乡村父老总是抱怨:乡村的孩子,乡村的教育,到了教育局手里,怎么就像掉进“后娘”手里?教育局是全市人民的教育局,还是城市人的教育局?

更可怕的是,这种举措将使得“在乡村从教”成了“素质低、无能、非优秀、下三流”等对教师贬义化的代名词。这更加强化了对“在乡村从教”歧视、对“在城市从教”夸耀的社会观念和态度。这对广大立志于乡村教育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长此以往,必将迫使广大乡村教师的发展偏离教育理想与信念的真谛而误入歧途。再加之乡村条件艰苦等种种原因,可以想像在若干年后,还会有谁愿意在乡村从教?还会有谁愿意立志乡村教育?

乡村的条件的确艰苦,在乡村从教的确不易。据说有的乡村教师甚至连续半年拿不到工资。追求优越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固然是广大乡村教师所希冀的,也实在是无可非议的。可笔者以为,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积极改善乡村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并以各种倾斜的政策鼓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积极从教。靠考试选拔乡村教师进城的办法,非但满足不了乡村教师追求优越物质条件、教育条件的愿望,反而会给本已艰苦的乡村教师增添更多困扰,让本已脆弱的乡村教育雪上加霜,在本已饱受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之苦的广大乡村孩子们“伤口上撒盐”。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诸如上述的教育改革举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荐自2002年10月23日《中国教育资讯报》)

乡村教师范文第4篇

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坐过飞机。不过,在教室的后面坐着一个经常坐飞机的人。这个人就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女教师的“错误”让崔永元觉得做智力慈善比做金钱慈善要重要得多。他想,如果让这位乡村女教师坐飞机去一趟北京,那么,这位女教师就不会告诉学生乘客是坐在飞机的翅膀里了。

崔永元回到北京,就开始运作智力慈善。于是,“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出台了。这一做就是五年。乡村教师培训的费用全部是崔永元自己募捐来的。2007年夏天,那位女教师与其他99位乡村教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女教师在机场见到崔永元,不好意思地说,崔老师,那次我讲错了。原来乘客是坐在飞机的肚子里呀!崔永元笑了。崔永元说,你能知道乘客是坐在飞机肚子里,那我们这次培训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这100名乡村教师的收获远远不只是找到了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他们亲眼看到了天安门,目睹了升国旗仪式的全过程,更巧的是,他们还赶上了观看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在《实话实说》现场,崔永元问一位男教师观看《天鹅湖》的感受。那位男教师红着脸说,她们穿得那么少,距离我又是那么近,慌得我不敢正眼看。

男教师的话引起了嘉宾们哄堂大笑。可是,崔永元没有笑,崔永元哭了。他掏出纸巾抹了抹眼泪,说,这是我们这次智力慈善的最大收获。这位老师说的是大实话,我真的很感动。乡村教师太需要出来走走了!

郭美美事件后,国家红十字会的善款大幅度下降,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很可怕的。崔永元很快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原来,人们不是对慈善产生了信任危机,而是对慈善机构产生了信任危机。造成这个信任危机的最大原因就是慈善不透明,成本过大。那么,慈善能不能做到零成本呢?慈善机构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慈善的执行是靠人来做的,而这个执行行为必然是要产生费用。

崔永元不信。他开始寻找这个零成本的慈善。崔永元做了一个“为乡村学生加一个菜”的慈善。这个慈善从购买菜的价格、运费、厨师的工资全部晒到了网上。人们诧异,账目中怎么没有执行费?慈善机构要去监督这个慈善的执行,需要车,需要吃饭,这笔执行费用从哪里来?崔永元一语道破了天机,执行费是另外一种慈善,也就是次生慈善。因为,去执行这个慈善的人本身就是在做慈善。崔永元成功了。他实现了慈善零成本。捐款者的每一分钱全部吃进了学生的肚子里。

2011年夏天,第五届乡村教师培训班开始了。这次,崔永元一改过去用网络或者微博募捐现金的办法。他把这次培训班的每一个环节拆开,变成许许多多的小慈善。譬如,飞机票可以认捐,住宿可以认捐,与乡村教师结对子可以认捐等等。崔永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慈善。

崔永元的这个方案公布后,手机便一时间被人打破。有一位个体老板说,崔老师,你何必这么麻烦呢,这100张飞机票我全包了。崔永元说,不行,每人只能认捐一张飞机票。特别是“与乡村教师结对子”这个慈善,更是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兴趣。这是培训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规定是,一位乡村教师到一户北京居民家中居住一天。这一天的生活费用全部由这个家庭负责。许多人托人情,让崔永元“开后门”,给他们一个做慈善的机会。有一位作家托了人情还是没有争到名额,崔永元只好承诺明年一定安排。事后,崔永元感叹说,善良是人的本性,慈善是挡不住的呀!

当然,在这次慈善中,也有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100名乡村教师中,有两名是教育行政干部。被人从网上揭发后,崔永元不仅讨回了“假教师”花费的所有费用,还在网上曝了光。这让作假的人脸面丢尽,恨不得在北京城找个地缝钻进去。

乡村教师范文第5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乡村教师,在平凡中绽放美丽》。

如果有人要问:“世界上什么职业最美”?我会自豪地回答:“是教师”。老师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只写满了简单和平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师在辛苦中呵护幼苗;辅导,谈心,教师在劳累中把握生命的风帆。如果有人要问:“世界上谁的微笑最美”?我会自豪地回答:“是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个微笑能让学生找到自信,能温暖学生冰冷的心。如果有人要问:“世界上哪种教师最美”?我会自豪地说:“乡村教师最美”!

作为乡村教师中的一员,我自豪。日月如梭,岁月如流,我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已经耕耘了十七个年头。十七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可当我想寻找走过的痕迹时,却发现平淡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职业。乡村教师的工太平凡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的自己也没有成就感。但正是我们这些平凡而平淡的乡村教师,默默地奉献,奉献自己的一份汗水,一份真情,换来的却是乡村孩子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

“人生之海,奉献是岸”,“三尺讲台,挥洒自如青春”这是我

——一名乡村的心里话。在我心中,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这块圣土上耕耘,奉献智慧,奉献青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自从毕业以来,我曾担任过多年班主任,通过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每年都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困惑和烦恼。当同学们进步时,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当同学们犯错时,我会耐心开导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诚心做他们的朋友。每当接到他们的电话时,我的内心都被暖流感动着。面对同学们最简单的一句问候:“老师,您好”!这就是同学们对我的认可,这就是我得到最好的祝福。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无悔于我的选择!

有一篇文章对我触动最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多看了一眼》,作者叙述了这样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他说他看到一位坐在矮凳上拔草的男人,便认为这是最懒散的典范了。临离开时,偶而多看了一眼,却吃惊地发现,那男人只有一条腿。幸亏多看了一眼,认定是最懒散的典范忽然成了最勤劳的楷模,这是何等重要的一眼啊!

我们对待学生也应该如此,不应只看它们的缺点,更应时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应对他们多看一眼,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深信:学生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心中就有多重,学生在你心中多美,你在学生的心中就有多美!

乡村教师范文第6篇

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老师再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他把那个女孩背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背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乡村教师范文第7篇

初一的时候,学校特意开辟了一间教室作为图书馆。里面摆着几个书架,花花绿绿地摆着些书。每次路过的时候,我总忍不住要瞄几眼。图书馆其他时间是锁着的,只有周五下午才开放借阅。一毛钱一次。负责借阅的是位戴高度近视镜的老师,姓贺,瘦小的个,坐在靠窗的小课桌前,身子埋在厚厚的书堆里。周五的下课铃一响,我们呼啦呼啦地奔向图书馆,挤在窗外,乌溜溜的目光齐齐伸向书架。贺老师从书堆里抬起头,惊慌中双手压着书,“莫着急,莫着急……”那样子让人想起咸亨酒店的孔乙己,手死死地封住碗里的茴香豆。

不知是什么缘故,我们竟敢当着贺老师的面大喊大叫。他个头黝黑瘦小,说起话来轻言细语,给我们这群乡村顽劣造成了人善好欺的错觉。总之他是学生最不畏惧的一位老师了。我们有时甚至也不叫他老师,叫他老贺。他也不生气。他之前教历史,教得似乎还不错,有天却将课本摔在讲台上,铁青着脸叹气说:“这些东西不是误人子弟嘛!”后来索性书也不教了,被安排了这么个闲差。据说是他自己的意愿。

每到周五下午,我总是第一个跑过去借书。时间久了,他就记住了我。厚厚的眼镜片背后的目光温热起来。有一次他似乎想和我说点什么,嘴角抿了抿,最终还是沉默地将书递给我。登记表上的字写得很苍劲,刻上去似的。我喜欢他的字胜过喜欢他。这个有些古怪的老师有次终于努力从消瘦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来。

“喏,卡夫卡,嘿嘿,不错嘛!”目光带着嘉许。那本薄薄的小书叫《变形记》。我才不在乎什么卡夫卡呢,我是奔着这个名字来的。变形记,多好啊!孙悟空七十二变!

还书的时候,贺老师有些期待地望着我,翻了翻说:“怎么样?看得懂吗?”我摇了摇头。他呵呵地笑起来。“以后你会明白的。”我见他的书桌上摆着几本更厚的卡夫卡的书。是《城堡》和《卡夫卡日记》。“你要喜欢读书,以后我借你。我家的书比这里的都好。”他说。

乡村教师范文第8篇

又一阵剧痛从肝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他已没气力下床了,便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没人似的。那些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平顶小屋,形状上同村子周围的黄土包没啥区别,在月夜中颜色也一样,整个村子仿佛已溶入这黄土坡之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树很清楚,树上干枯枝杈间的几个老鸦窝更是黑黑的,像是滴在这暗银色画面上的几滴醒目的墨点……

这时,窗前走过了几个小小的黑影,这几个黑影在不远的田垄上围成一圈蹲下来,不知要干什么。他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学生,其实只要他们在近旁,不用眼睛他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这直觉是他用一生积累出来的,只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更敏锐了。

窗外的田垄上,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在这一片银灰色的月夜的背景上,火星星的红色显得格外醒目。

这些娃们在烧香,接着他们又烧起纸来,火光把娃们的形象以橘红色在冬夜银灰色的背景上显现出来,这使他又想起了那灶边的画面。他脑海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类似的画面:当学校停电时(可能是因为线路坏了,但大多数时间是因为交不起电费),他给娃们上晚课。他手里举着一根蜡烛照着黑板。“看见不?”他问。“看不见!”娃们总是这样回答,那么一点点亮光,确实难看清,但娃们缺课多,晚课是必须上的。于是他再点上一根蜡烛,手里举着两根。“还是看不见!”娃们喊。他于是再点上一根。虽然还是看不清,娃们不喊了,他们知道再喊老师也不会加蜡了,蜡太多了也是点不起的。烛光中,他看到下面那群娃们的面容时隐时现,像一群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拼命挣脱黑暗的小虫虫。

他知道娃们是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他们以前也这么干过,只是这次,他已没有力气像以前那样斥责他们迷信了。他用尽了一生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笼罩在这偏远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像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蜡烛。半年前,村里的一些人来到学校,要从本来已经很破旧的校舍取下椽子木,说是修村头的老君庙用。问他们校舍没顶了,娃们以后住哪儿?他们说可以睡教室里嘛。他说那教室四面漏风,大冬天能住?他们说反正都是外村人。他拿起一根扁担和他们拼命,结果被人家打断了两根肋骨。好心人抬着他走了三十多里山路,送到了镇医院。

就是在那次检查伤势时,意外发现他患了食道癌。

……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银河系碳基联邦的星际舰队,完成了本次巡航的第一次时空跃迁。

两万年前的那一时刻,硅基帝国从银河系对碳基联邦发动全面进攻。在长达一万光年的战线上,硅基帝国的五百多万艘星际战舰同时开始恒星蛙跳。每艘战舰首先借助一颗恒星的能量打开一个时空蛀洞,然后从这个蛀洞时空跃迁至另一个恒星,再用这颗恒星的能量打开第二个蛀洞继续跃迁……由于打开蛀洞消耗了恒星大量的能量,使得恒星的光谱暂时向红端移动。当飞船从这颗恒星完成跃迁后,它的光谱便渐渐恢复原状。当几百万艘战舰同时进行恒星蛙跳时,所产生的这种效应是十分恐怖的:

银河系的边缘出现一条长达一万光年的红色光带,这条光带向银河系的中心移过来。这个景象在光速视界是看不到的,但在超空间监视器上显示了出来。那条由变色恒星组成的红带,如同一道一万光年长的血潮,向碳基联邦的疆域涌来。

这是一场几乎波及整个银河系的星际大战,是银河系中碳基和硅基文明之间惨烈的生存竞争,但双方谁都没有料到战争会持续两万银河年!

现在,这支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

他们将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将会被摧毁,以制止硅基帝国的恒星蛙跳。恒星蛙跳是银河系中大吨位战舰进行远距离快速攻击的唯一途径,而一次蛙跳的最大距离是二百光年。隔离带一旦产生,硅基帝国的重型战舰要想进入银河系中心区域,就只能以亚光速跨越这五百光年的距离,这样,硅基帝国实际上被禁锢在第一旋臂顶端,再也无法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构成任何严重威胁。

“我带来了联邦议会的意愿,”参议员用振动的智能场对最高执政官说,“他们仍然强烈建议,在摧毁隔离带中的恒星前,对它们进行生命级别的保护、甄别。”

作品赏析

小说通过叙述一位身患癌症却选择躬老于中国西北山区的民办教师,和他的几个学生挽救了地球文明的故事,传达了宇宙里不可预测的危机、高级文明生物肆意践踏低级文明生物的暴行,以及对文明传承的赞叹。作者先用笔触描写主人公乡村教师生活的困苦,他的希望和责任,当我们以为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科幻版文本时,叙事视角突然变得深远广袤,焦点从这名可敬又无助的教师身上开始俯向拉伸,转而投放至西北平原乃至整个行星、太阳系、银河之上。

乡村教师范文第9篇

关键词: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政策演进;乡村振兴;林德布罗姆渐进决策理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可以有力地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与优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使命之下,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制定必然肩负起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的重任。厘清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发展逻辑,揭示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发展历程特征,有助于实现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为乡村教育政策制定乃至通过政策推动教育发展提供经验样本。鉴于此,借鉴渐进助力决策理论,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的补助政策文本,剖析其演进历程,以期为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渐进决策理论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教授与他人于1953年合作出版的《政治、经济和福利》一书,在此书中他首次提出渐进主义,认为高效的政治决策应是渐进的,是对原有基础的调试与发展[1]。六年后,林德布洛姆将理论进行体系化,提出了渐进决策理论,并发表《渐进调试的科学》。此时政策的调整是基于已有政策的渐进式调整,而非跳跃式的变革。同时,由于政策制定是复杂的,牵涉因素繁杂,故只需着重分析关键变量即可。此外,他还提出目的与手段是相互辅助的,不必明确区分[2]。1963年,林德布洛姆撰写出版了《决策战略》一书,对渐进决策理论进行补充:一是政策只关注当下的需求,未考虑未来时展的诉求,随着时代的交替与政治背景的变化,政策内容必然是需要进行调整的;二是新政策的调整必然是以已有政策为基础;三是新政策的调整是有限的改变、删除与增补,不是大范围的变革;四是新政策的调整应着重围绕关键因素进行多重分析,而不是对所有因素进行大幅度考察。由此可见,渐进决策理论包含三大特征:一是政策文本具有现实性,现行的政策仅考虑了当前国家、政治背景的诉求;二是政策文本具有连续性,新的政策文本是以旧有政策为基础修缮后的产物;三是政策文本具有稳定性,政策的目标指向恒定不变[3]。此外,渐进决策理论认为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坚持了三大原则:调整内容以昔日政策为重要基石,调整跨度以小步伐为总体步调,调整方向以当前所需为首要任务。

一、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演进历程

借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中所提出的师德水平、生活待遇、编制标准、职称评聘、能力素质与荣誉制度六个概念,将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进行划分,纵向分析不同时期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文本内容,横向分析文本内容与国家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思想改造与培训(1949-1977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刚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国民文化教育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严峻,国内教育公共事业亟待复兴。有关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国家至少欠缺348.04万专业教师[4]。当时,国家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为乡村,乡村教师的需求量远大于城镇。然而,国家采取城市优先发展的政治部署,使教育重心与优质资源向城镇移动,导致乡村教师数量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乡村区域只得大量招聘民办教师以解燃眉之急。这一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作为补充政策服务的分支,处于萌芽阶段。如表1所示,该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为乡村教师补充政策中的一部分。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重心为乡村民办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教师政治思想改造。当时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内部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政治思想问题十分敏感。乡村民办教师队伍成员背景复杂,但又肩负教书育人、振兴国家的艰巨使命,国家对其开展统一思想教育必不可少。二是乡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当时乡村民办教师的补充人员或为高中学历,或为初中学历,或是曾读过私塾的知识分子,或其他[5]。这些民办教师大多缺乏专门的师范院校训练,教学能力差,但由于乡村教育亟待大量教师补充,因此政府不得不开展短期速成班来帮助教师快速提升专业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师工作。

2.初步发展阶段:民办教师的留与走(1978-2002年)

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师范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开始逐渐满足国家教师需求。基于此,国家对民办教师进行了整顿,停止招收民办教师。对于已有的民办教师进行筛选,保留了部分合格的民办教师,辞退了部分不合格的民办教师。至2000年,约有100万乡村小学民办教师退出,约200万乡村小学民办教师转正。这一举措提升了乡村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却也让本就教师匮乏的乡村小学雪上加霜。这一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从补充的分支向重点补助乡村民办教师过渡。如表2所示,针对民办教师的补助政策将补助对象一分为二,出台了不同的补助内容。一是对于已离职的民办教师,补助政策提出建立保险福利基金,采取针对老、病、残的特殊民办教师群体发放额外的生活补助费等举措,保障了他们在离职后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一阶段,国家整体经济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大部分乡村地区经济仍然较为落后,中央也尚无多余财力与人力关注离职教师。因此,文件中只是提及了“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民办教师的福利基金,并未规定具体的内容。二是对于检测合格并继续留岗任教的民办教师群体,为其提供进入师范院校深造的机会。

3.全面化阶段:奠定补助政策的乡村基调

(2003-2012年)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统筹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应向“三农工作”转移,强调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一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在重大政策文件中出现的频次与所占比例也显著增加,从补助部分人发展到补助所有人,从补助乡村教师部分层面发展到补助多个层面。补助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与扩展,更加全面化。一是生活待遇补助,从关注离职与留任的民办教师到关注在职乡村教师;从只关注乡村教师的工资到关注教师住房与身心健康需求。二是能力素质补助,新增“免费师范生”计划与“硕师计划”。三是新增编制标准,提出加强乡村教师编制管理,并对于编制紧张的小学适当增加编制名额。四是新增职称评聘,提出放宽评审条件。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印发了一系列具有乡村“倾斜”特征的教育政策文件,奠定了乡村基调。具体地说,乡村基调主要指两类:一是补助政策文本中用更加具体化的词汇来阐述乡村教师。例如,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等。二是政策文本针对乡村地理环境偏远,教师无法前往城市参加培训的现实问题,提出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等新对策。

4.精准化阶段:补助政策的细化(2013年至今)

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中,用乡村“特岗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与“班主任”代替了之前统称的“乡村教师”一词。此外,编制标准补助政策文本用“乡村小规模学校”而非“乡村中小学”。这有利于解决乡村中小学编制内部再分配的管理问题。二是差别化补助的提出。虽然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中也略含补助差异化的理念,但未明确指出差别化补助的概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则首次提出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三是补助内容阐述更具体。政策文件中有关补助的落实采用了更加详实的表述。例如生活待遇补助方面,提出配备相应设施、丰富教师精神世界;能力素质补助方面,明确提出为乡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体育的培训等等。

二、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演变的历史逻辑

1.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现实性

每个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删除与增补都密切结合了当时国家的综合能力、政治发展规划以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诉求。具体而言,萌芽阶段,人民文化素质普遍落后,全国教育事业堪忧,国家需要培养人才但又缺乏教师。此外,国家内部政治紊乱,全国人民思想尚未统一,所以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侧重于思想与教学能力的快速培训。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师范学校开始不断扩招,师范毕业生不断增加,国家也不再需要民办教师来补充教师队伍。为了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国家辞退了约100万民办教师。如何妥善处理离职乡村民办教师成为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新问题。全面化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城乡发展的理念,从体制改革和政策上加以调整,以弥补乡村发展薄弱的短板,加大城市反哺乡村的力度,实现国家发展重心向乡村的转移。乡村发展需要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需要乡村教师,所以这一阶段的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开始不断增多,内容涉及乡村教师的方方面面。

2.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连续性

从各阶段补助政策文本内容的变化来看,该政策体系的内容都是在原有政策框架内进行小步伐的调适与扩张。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渐进决策理论中的连续性特征。从萌芽阶段到初步发展阶段,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微调在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每个方面的纵向变化上都有所体现。其中,以下三类补助的渐进特征最为显著:一是生活待遇补助,从工资倾斜到绩效工资与差别化补助,从关注身心健康到丰富乡村教师精神世界;二是能力素质补助,从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到具体开展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体育的培训,从民办教师再深造到硕师计划,从免费师范生计划到公费师范生计划;三是编制标准补助,从适当增加“编制紧张的乡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到向“乡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倾斜。由此可见,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文本基本是小步伐的改变、删除与增补的过程,并不是跳跃式的变革。至于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内容扩展,这主要体现在补助政策增设的编制标准、职称评聘、荣誉制度与师德水平补助上。这四种类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教师这份职业本应具备的福利。只是乡村教育事业逐渐擢升至国家战略发展地位,原有的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便将教师的福利内容倾斜化,衍生为补助政策的扩充区域。

3.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稳定性

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所有文本内容均是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展开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萌芽阶段,国家各方面的资源极度有限,城乡教师都存在数量问题。在城市优先发展的背景下,优质教师向城市转移。而乡村作为当时国家非重点关注区域,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提出了最低工资、医疗等福利条件,并挑选文化人进行短期培训,培养其成为教师等措施。由此可见,即使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都从未放弃乡村教师,也从未盲目寻人填补乡村教师的空缺,一直坚持在有限的能力内建设最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改革开放后,师范院校毕业生增加,国家专业教师后备储蓄力量丰厚,对所有民办教师进行整顿,大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被辞退,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为离职民办教师专设补助,这再次说明了国家对优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此后,乡村教师补助政策面对乡村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问题,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生活待遇与丰富编制标准等途径,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保障“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能力素质补助,扩增师德水平补助与荣誉制度,降低同级职称评聘标准,激发乡村教师职业内生力,提升教师“质量”。

三、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未来走向

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发展可结合渐进决策理论关于政策调整的三大原则:调整内容以昔日政策为重要基石,调整跨度以小步伐为总体步调,调整方向以当前所需为首要任务,以此来对乡村教师补助政策进行调整,助力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1.考察曩昔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有效性

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昔日政策的修订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政策创造。毕竟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易引起社会巨大的骚动,更容易保障社会的稳定[6]。由此可见,在乡村教师补助政策不断改良的过程中,其往昔政策文本是非常关键的。但当已有政策的整体功效性欠佳时,即使对内容进行多次小幅度的改良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未来应加大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监控力度,考察补助政策的已有成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补助政策内容丰富,但具体实施情况尚无明确的数据。首先,应透明化乡村地方教师补助经费的发放,颁布地方政府与教师个人收到经费的金额、时间,确保补助经费落实到乡村教师个人。对于金额与时间模糊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应严肃调查事件始末,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此外,还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来考察补助政策,监督实施补助经费的始末。政府工作人员受到社会组织监督往往能发挥更高成效,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能让补助经费在“双保险”的前提下更加快速与精准落实。社会组织应定期制作监察报告,反馈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监察报告,快速发现原有机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补助效率。

2.精准推进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前沿化

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内容是具备时效性的,所以当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政策不能满足新需求时就需要进行二次调整。但提出的新政策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因此,林德布罗姆提出每一次政策调整的跨度应是小步伐的,逐步推进的,多次试错[7]。在“互联网+”战略的强力推动下,互联网与网络资源开始快速入驻乡村课堂,为乡村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顺应时展的趋势,与互联网相融合,在精准化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际上,许多乡村学校已配备了计算机与电子白板等新兴教学设备,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然而,仍有许多年长和年迈的乡村教师缺乏运用电子设备的知识能力,乡村教师亟待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此外,只有少量文件中略有提及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价值尚未被重视。未来的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应注重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破解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困境。

3.聚焦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发展现代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从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与机制建设层面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参与,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未来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应以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补助体系为首要任务,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为主流导向。一直以来,乡村教师的供给主体为政府。倘若完全依靠政府来打造乡村教师补助体系,难以从多维度助推乡村教师补助体系建设[8]。因此,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建设中,搭建政府与社会组织沟通交流的桥梁。例如,政府在制定或修改补助政策时,可听取相关社会组织的建议,筛选采纳合适的建议;也可以建设民意网络平台,让网友各抒己见。此外,政府还可以培育专门参与补助政策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投入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或减免部分社会组织税收,或分配部分工作给社会组织等方式,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可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促进乡村教师补助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3]黄新华.“渐进调适”──林德布洛姆的政治决策模式探析[J].福建学刊,1997(04):75-78.

[2]Lindblom,C.E.Thescienceof“uddlingthrough”[J].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1959,19(02):79-88.

[4]杨卫安.乡村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演变:7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9,40(07):16-25.

[5]任胜洪,黄欢.乡村教师政策70年:历程回顾与问题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41-50.

[6]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40.

[7]朱永坤.国外政策分析模型对提升教育政策公平性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9(09):62-68.

[8]龙洋.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06):181-186.

乡村教师范文第10篇

我国有近330万乡村教师执教于老少边穷岛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他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低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表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上,教育大有可为。”缩小城乡差距、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富有成效的乡村教育,其中乡村教师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从2001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到2003年国务院召开历史上第一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再到2004年实施“两基攻坚”、2005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7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率先免费和免费师范生入学,各级政府始终积极作为。然而,乡村教师流失的总体形势没有得到根本逆转。如果说,从2001年到2007年的一系列措施旨在缩小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在各项待遇方面的差距,实现从差异到基本持平的飞跃;那么,从现在开始,下大力气给予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更大的政策倾斜,从持平转变为让乡村教师的待遇更好、生活更体面,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2015年国务院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致力于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对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过去基本由乡、镇财政支持,计划则专门规定由中央财政给予综合补贴。在教师编制改革方面,计划除了要求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还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职称评聘方面同样向乡村学校倾斜,甚至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类似具有鲜明“倾斜性”优惠的政策还有很多。

乡村建设的成败和乡村教师的坚守,二者相辅相成。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即便不能改变每一位乡村教师内心的权衡和决定,至少可以让他们的付出更少后顾之忧,让他们的价值得到更公允的评估和考量,让他们的梦想有更广阔的放飞空间。

(摘自2016年3月10日《南方日报》)

上一篇:特岗教师范文 下一篇:教师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