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范文

时间:2023-03-10 16:07:36

现代人

现代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自由;自我发展理论;社会人格;社会动机理论

弗洛姆是西方著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读的是哲学专业,其学术背景是人文和社会科学,这就决定了其学术兴趣同西方大多数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一样在于社会批判和拯救,精神分析学说是其实现社会批判和拯救的手段之一。所以弗洛姆在他所研究的精神分析学前加上了“人本主义”几个字,称之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从心理学发展史来讲,弗洛姆的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开了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河。弗洛姆主张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但这种改革主要应通过人性的改造来实现,改革的目的就是把人从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状态中解脱出来,还原为真正的人,而要改造人性,一是要培养生产型人格,二是爱。弗洛姆认为生产型人格是产生真爱的前提,爱是实现人性改造的核心。

一、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自古希腊至今数千年来,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特别是近代以来,自由、平等、博爱和摆脱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枷锁,成为近代西方革命的最高目标。“不自由,毋宁死”是西方人内心中的信念,也是人类的崇高理想,自由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命存在本身。但是,弗洛姆通过对现代西方人生存境遇的考察,发现摆脱了前个人主义社会枷锁的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同时又使人陷于孤独、充满忧虑、软弱无力。”“人摆脱了所有精神权威束缚,获得了自由,但正是这种自由给他带来了孤独和忧虑,使他被一种个人无意义和无权力感压得喘不过气来。”[1]为什么在追求自由的历程中,会产生自由的悖论?为什么自由更多的是让人困惑?为什么自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梦寐以求的目标,可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威胁?在人的本性中是否生来便有渴求自由的愿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求自由的愿望是否会随着某个特定社会中个人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除了有向往自由的内在愿望之外,还会有向往屈从的本能愿望吗?弗洛姆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在人类社会之初,人类面对的是神秘的自然界和自然力量。人在自然界中受物质必然性的奴役,自然界成了统治人、决定人、奴役人的力量。人类认为自然界中有一条铁的规律在制约人、限制着人的发展,于是人们试图认识这些规律。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到技术、文明、理性的运动现实中以后,人类发现技术的确在使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但是人的能动性在技术和理性的运动现实中却变成人以外过程的工具,人的精神的能动性被削弱了,人被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加以评价,按他的生产能力加以评价。人类自己也逐渐地成为了技术、文明、理性的奴役物,受它们所制约。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永远也不能终极地摆脱自然界的统治,“人类还会周期地有返回自然界的诉求,以便摆脱令他窒息的技术文明”。[2]这其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的毁灭。人成了物,成了客体,成了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人只为技术手段服务,于是,人的整体性丧失了,人陷入生活的无意义之中。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理性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也看到了形而上学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即时的好处。于是科学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人的自我意识被抬高到了神的地位。在人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人也成了机器,成了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具,人成了物,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时,科学试图取代上帝的地位给人类提供精神家园,但反而使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使人无家可归。在惟科学主义兴起的同时,个人主义也随之出现。这里的个人主义是指失去了对“乌托邦”精神追求的人,这种个人失去了理想的引导,失去了人的崇高性,没有生活的目标,完全沉浸在纯粹的感官体验和物质享乐之中。这时人的精神的神圣性已经死亡,人只剩下了动物性,人们只是猎奇、反叛,寻找刺激并很到厌倦,人更加空虚,更加绝望,更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只过当下的生活。这就是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困境,试图征服自然但又陷入自然更大的束缚之中;追求理性和科学却又陷入理性和科学的悖论之中。但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与其它存在物不同的。其它存在物都是具有确定性的,是自然生命物,而在人身上还具有追求无限的本性。人类的这种追求无限性的本性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和人被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人们普遍相信是社会塑造了人,人很难用自己的命运同社会相抗争,人的自由也是从社会中获得的。其实,只有个体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每个个体的人都是一个微观宇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呈现为在人之外和凌驾于人之上的现实。人的处境的悲剧在于,人不得不生活在自然和客观化了的秩序之中,也就是说,必然性对他的作用多于自由在他身上的作用。在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以外,社会就不存在,或者是作为对人的本质的异化而存在,由于人的悲剧处境使人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孤独的境地。人生活在社会中,被抛入社会,人却感受到了孤独与被遗忘。人在这种强烈而痛苦的孤独感之中体验到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独特之处、自己与社会上任何其他人、其他物的不同。这种对个性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无限性和自由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深深地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正是这种本性驱使着一代代的思想先驱去解读它。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正是对人类的这种本性的一种独特解读。

二、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发展理论、社会人格和社会动机理论。

1.自我发展理论。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是从分析人的自由困境出发来探寻人类获得自由的途径的。他认为个体在母体中是安全的,受到束缚的。而一旦脱离了母体就意味着自由,但这一自由是以不安全为代价的。所以人在心理上是受束缚的,表现为孤独、无助。为了消除这一切,就要逃避,直到个体发挥能动性,重获自由,个体自我的发展正是个体由束缚到自由,由自由到束缚再回到自由过程。弗洛姆认为,个体自我的发展一方面使个体变得日益自由,可以发展和表现自我;但是,另一方面,个体日益脱离给他安全和保障的那个世界。他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从一开始就是不可分的”[3]10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他的“自由发展”使他失去了原来的安全和保障,使孤独和不安全因素日益增长,也使个体对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自己的生命意义逐渐产生了怀疑。个体觉得无权力和不安全,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与他无关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人都成为“工具”,成为他用双手制造机器的一部分,这样个体的自我受到了削弱,逐渐失去了本来面目。但是,个体为了使生命得以延续,为了克服不安全和孤独的状态,他首先要做的是服从——听从已有的安排,顺从制度化的指示,个体放弃自我,接受权威,淡化了孤独感,同时也强化了不安全感,另外一种办法与自然及他人自发、自动地建立联系。只有认可了社会的行为规范,承认社会的关系准则,才容易被社会接纳,才能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同时,只有在服从之后,才能自然而然地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联系,才会有与他人一致的看法、行为模式。正是在克服孤独感的过程中,个体丧失了自我,磨灭了个性,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人成了个体所创造物质财富的延伸,成为工具的一部分。这正是“逃避自由”前人的矛盾所在,即,一方面个体日益脱离外在权威而独立;一方面,个体则日益感到无足轻重的孤立无助。

弗洛姆相信,自我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定会出现积极的自由的状态,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可能具有批判能力而不会充满怀疑。积极性的自由意味着充分肯定个体的独有特点,因为在这一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就是他的生活中心与目的。积极性的自由是和消极性自由相对应而出现的,它是充分地实现个体的潜能以及使个人有能力并积极自发地生活。

弗洛姆眼中的自我发展经历了从自由到不自由再到自由的成长历程。他承认发展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他认为个体的自我发展是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不同因素影响的。他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把现成的东西全塞进孩子头脑,教给他种种根本不属于孩子本人的规范。这样便堵塞了孩子的“创造性思考”。学校教育尤其是教育方法使个体的自由发展受到阻滞,弗洛姆举例说,教育者相信知识越多越有用;相信真理是绝对的……这些观念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只能是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学校教育压抑学生个体的情感,直接或间接地使学生以虚伪的面孔来对待外界事物,对待环境。弗洛姆主要强调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他人权威作用,个体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服从特定的行为规范,这样使个体就顺从了无名的权威而丧失了独立和自我。应该说,弗洛姆对个体自我发展的分析是侧重对人的自由发展历程的解剖,他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个体的自我发展进程,承认不管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终究要发展,而且其发展是不可逆的。[4]

2.社会人格理论。在社会中,自我的发展最终结果是要形成社会人格的,弗洛姆认为,社会人格是社会团体的每一成员都共有的一些人格结构,社会人格是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在弗洛姆看来,就分析心理学的动态意义而言,社会人格是一种特定的方式,它决定社会中个体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对一个正常人来说,人格的主观功能是引导个体从事他自己认为实际上需要做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得到心理上满足。[3]19社会人格则是将外在需要内在化,并且使人的精力耗在一个特定的工作上,弗洛姆曾仔细分析了人的不同需要,如联系的需要、认同的需要等,这些需要都有外在表现。社会人格就是使它们在个体完成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工作之后得到相应的满足。

对于社会人格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弗洛姆也做了一定阐述。他认为,社会人格是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具有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人格的发展受制于一定社会条件。社会条件以社会人格为媒介,影响个体的意识形态。弗洛姆认为,一个特定社会的存在形式决定着社会人格。社会人格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于人性对社会组织的动态适应。社会人格不是消极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而是一种动态适应的结果。

弗洛姆把人格类型分为两大类,即非生产性和生产性人格。非生产性人格是不健康的、病态的,而生产性人格则是健康的,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的观点同他相信个体发展必定存在一种积极自由状态的观点是相吻合的。因为个体只有在积极自由状态下,其活动才是自发的,是出于自由意志的活动。个体的批判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从而使个体的人格不仅有社会性,还具有独特性,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定,他认为要以社会为参照物,而社会的性质是有益或妨碍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要使个体人格具有生产性,惟一有效的办法是把个体置于“健全”的社会之中。

3.社会动机理论。在自我发展理论和社会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提出了社会动机理论,提出了健全的人(即非异化的人)和健全社会的设想。他认为,健全的人是扬弃异化的性格结构的人,健全的社会是由健全的人组成的自由人的共同体。“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人不是别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而永远是他自己的目的;因此,没有人被别人当作手段,也没有人把自己当作手段,人可以展现他身上的人性力量;在这种社会中,人是中心,一切经济和政治的活动都是服从于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在健全的社会中,诸如贪婪、剥削、占有和自恋这些品质,都不再被用来获取物质财富或是提高个人的威望。”[5]为了消除人的性格结构的异化,建立健全的社会,弗洛姆还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例如,要把生产建立在健康的消费之上,以改变人的异化的消费行为,要限制大企业股东和私营者的经济特权,以形成经济上的平等,提倡生产上和政治上的广泛的民主参与,防止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力的过分集中,用人道主义的管理代替的管理等。在《自为的人》中,弗洛姆分析了非生产性(非创造性)性格结构是现代人异化的一种表现。从非生产性性格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不难看出现代人的异化的深度和广度。但弗洛姆对这种异化状态并不悲观。像在《逃避自由》中一样,弗洛姆提出用爱和理性构造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在《自为的人》中,针对非生产型性格,提出生产型性格是人生存的状态。在《健全的社会》中对健全人和“新人的”设计,健全社会和新社会的设计构想,体现弗洛姆乐观态度,但也体现了在社会批判方面,同西方的大多数哲学家一样,最后只能留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三、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启示

弗洛姆通过对现代人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自由又意味着不自由,从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客观上接触了人的异化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但他对这种异化的分析更多地着眼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而没有看到其背后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忽视了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分析。[6]

当今世界是异化的世界,客体化的世界。现代社会中的矛盾“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的模式化之间的矛盾。”[7]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普遍处于异化的状态。感到困惑、焦虑、迷惘,感到精神空虚,更有甚者感到精神危机。精神空虚、精神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普遍失去了精神的家园,人们失去了超验性,主体自身与无限性的分裂。弗洛姆正是看到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人的这种失去自我的普遍异化状态,试图在积极的末世论的背景下为人摆脱奴役状态提供出路。

在当今全球化的条件下,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形成,商品交换,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正步入发达工业社会,但对于中国这样的欠发达的或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尽快步入发达的工业社会或现代化社会,就必须缩短现代化的历程,一方面要加大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力度,推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千方百计地克服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的物化的异化等负面效应。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注意尽可能消除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防止异化的人格和不健全的性格结构的形成,而努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格,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弗洛姆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心理机制的分析及其所提出的健全的人、健全的社会的设想,不仅对于发达工业社会诊治自身的弊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正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启蒙的引导下,逐步由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转变,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人的思维方式。而弗洛姆所弘扬的恰恰就是个体主体、创造思想、超越思想、自由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毋庸讳言,在社会批判方面,西方的大多数哲学家、社会理论家都是优秀的,其论点常常一针见血,但在社会拯救方面都显得苍白无力,如同一个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身上的疾病,却开不出有效的药方。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E.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11.

[2]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08.

[3]E.弗洛姆,冯川.弗洛姆文集[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周鹏生.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思想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6-29.

[5]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公司,1998:111.

[6]丁梅.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述评[J].学习与探索,1999(1):54-56.

现代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罗宾逊 孤独 现代人

在1890年至1910年的美国文学史上,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Edwin Arlington Robinson)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诗人。他一生三次荣获“普利策”奖,其崇拜者甚至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一篇题为 “Tilbury Town and Beyond”(1931)的文章中,诗人Louise Bogan这样写道,罗宾逊的诗歌“有如门板上的合叶之一,标志着美国诗歌从90年代的感伤向现代的现实性和心理真实的转变。”(“one of the hinges upon which American poetry was able to turn from the sentimentality of the nineties toward modern veracity and psychological truth.”) (转引自Beach,P.9) 罗宾逊被认为是“惠特曼一代诗人和后来以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之间的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杨启深,龙文佩主编,第一册,649)有些批评家甚至认为他的简洁文体是英美诗歌的范本。

1897年,罗宾逊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激流与前夜》(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时,这样阐述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一座“监狱”,而是一个精神的幼稚园,成百上千万的幼儿在这里试图用积木拼出上帝(God)这个词。这番话揭示了罗宾逊对他同时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是解读罗宾逊诗歌主题的重要线索。

孤独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荒原》,可以说是探讨现代人孤独感的巅峰之作,而罗宾逊的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序曲。虽然他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但他最终没有成为自然诗人。在诗体上,罗宾逊并没有像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和迪金森那样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沿用了传统的英诗格律,但其题材十分引人注目。他那独特简洁的人物形象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孤独的现代人。他的诗歌是我们透视一百年前美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罗宾逊诗歌中的孤独主题和悲观主义基调首先与他个人的生活境遇不无联系。罗宾逊终生未婚,一生大部分时候生活拮据。他具有诗人典型的敏感气质,并将其一生都献给了诗歌。可以说,他将自己的孤独和沮丧感投射到了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他在诗歌中将他的故乡Gardiner幻化为Tilbury Town,小镇的居民似乎和他遇到了同样的精神困扰,这些人物通过自杀或酗酒求得精神的解脱,他们的内心充满孤独、挫败感以及未能实现的愿望。

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与西方的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发现和思想不断涌现,并挑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粉碎了基督教徒精神世界的伊甸园,古老的神话消失了。当人们惊恐地发现上帝的虚幻,他们的精神变得无所依托。与此同时,现代工业急速发展,美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财富的积累一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唯一目标,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贫富悬殊,物质主义泛滥,但财富的累积和表面的奢侈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精神的真空地带,现代人失去了对现世的激情。

个体的历史是罗宾逊诗歌创作的兴趣所至,他的人物形象诗有如化学家实验室的样本,在显微镜下,世界的真实面目一览无遗。

“里查德・考利”(“Richard Cory”)是这类诗歌中的杰作。在本诗中,罗宾逊将考利塑造成为物质成功的典型代表,是小镇居民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在十六个诗行中,有十四行都是以小镇普通居民的视角和口吻,描写考利令人垂涎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仰视,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外貌、着装和言谈举止。他从头到脚(from sole to crown)都很绅士,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举止优雅高贵;他着装得体,谈吐文雅,魅力四射;他还拥有巨额财富,比国王还要富有。人们认为他拥有了一切,他就是完美人生的模版。和考利的生活相比,普通人对现世生活满腹牢骚,诅咒自己的粗茶淡饭。诗的末尾两行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信息:考利的自杀。考利光鲜的生活表象犹如一个童话,最终被现实生活击碎。

在本诗中,罗宾逊出色地运用了反讽的技巧。诗的大部分内容着墨在考利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表象,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无从知晓,因此,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源于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考利出人意料的自杀行为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极大讽刺,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我们禁不住想知道考利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一点上,诗的前三节已经有所暗示。当所有的人羡慕考利优越的物质生活时,他们也因这种物质的差距与考利的生活保持着距离。可以想象,财富变成了考利和其他人接近和沟通的障碍,他的精神世界是与世隔绝的,事实上,他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中,精神危机慢慢累积直至崩溃,这样看来,考利的自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当价值观一味地聚焦在物质追求而忽视人的精神生活时,生命的意义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里查德・考利”对人的精神世界揭而不露,而“米尼唯・切唯”(“Miniver Cheevy”)采用的方式却是直接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考利的世界过于物质化,切唯的世界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整天沉湎于对古代生活方式的遐想中,而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他生活在贫病交加中,不去用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却哀叹生不逢时。他喜欢想象古代武士的装束和武器,梦想回到荷马史诗的世界中,哀悼浪漫的传奇文学和艺术,怀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族生活。他鄙视现代工业生产的卡其布军装,怀念中世纪的铠甲。他蔑视金钱,却因缺少金钱而苦恼。面对无奈的现实世界,他最终只能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切唯精神孤独的原因在于无法和现代世界调和,他既回不到不可企及的古代,又无法接受现实。

在前两首诗中,诗人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者用一种略带冷漠和嘲讽的口吻委婉地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困境。对于卢克・哈弗格尔(Luke Havergal)的生活,罗宾逊却以第二人称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来处理。哈弗格尔失去了爱人,他极力想重温爱的温暖,但叙述者用一切手段扑灭哈弗格尔对生活的幻想,语调悲观、低沉、绝望。在诗的第一行,我们就可以听到叙述者极力催促哈弗格尔向“西大门”(western gate)走去,等待他的终极命运,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人在召唤。很显然,“西大门”象征着生命消逝的地方。叙述者并且向哈弗格尔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东方的天空没有黎明的迹象”(there is not a dawn in eastern skies),一切都被黑暗所包围,上帝也自杀了(God slays himself),地狱比天堂的一半还要大。直到诗的第三节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次死者与生者的对话,叙述者从坟墓里走出来向他证明生命的归宿,即难以逃脱的死亡。一切生者的希望和信仰都被死者不容置疑的绝望语调所湮灭。这首诗向现代世界发出了绝望的呐喊,孤寂的灵魂没有信仰的依托,没有爱的温暖,只有逼近的死亡和地狱。

“山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the Hill)与前三首人物形象诗截然不同,罗宾逊用高度隐喻的方式描述了一个荒凉的世界,诗中没有指出具体人物的身份,只出现了两个代词“他们”(they)和“我们”(we)。值得注意的是,“房子”(House)和“山”(Hill)的首字母在诗中始终都用大写字母,据此可以推测,“房子”和“山”一定是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诗中的“他们”(they)应该是房子曾经的主人,但“房子”的现状令人沮丧,作为拜访者的“我们”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They are all gone away.),房门紧闭(shut),四周一篇死寂(still), 墙壁崩塌(broken walls),地基下陷(sunken sill),满眼是废墟(ruin)和破败的景象(decay)。“我们”只能反复地喃喃自语“他们都已经离开”,“没有什么好说的”(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say.),这两行分别在诗中重复了四次。有人将房子解释为某种优越地位的丧失。但如果将此诗放置在整个西方历史文化的宏大语境下,我们发现,处在山顶的房子实际上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西方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和信仰的大厦,它本是西方人所依赖的精神殿堂。但是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一切旧的价值观都似乎在分崩离析,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失去了根基,留下的只是荒凉废墟,因此,诗中的“我们”只能反复地慨叹:“他们都已经离开”,“没有什么好说的”。

罗宾逊性格内向,他对表象的社会生活兴趣不大。他的诗作多为表现人的心理状态,充满微妙的暗指,但他的想象力和思想远远地超出了个体世界的狭小空间,通过微观的世界,我们隐约感觉到的是宏大世界的运动。解读他的诗需要丰富的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和想象力。传统的丧失使现代人感到莫名的孤寂,阅读罗宾逊的诗,我们禁不住想要追问,既然“上帝死了”,现代工业文明究竟要将人类引向何方?我们能借助这种文明获得终极的幸福吗?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胡荫桐,刘树森主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杨启深,龙文佩主编.美国文学选读(第一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Beach,C.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Poetry[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现代人范文第3篇

黑子把垃圾桶翻了个底朝天,终于翻出个易拉罐来。他把易拉罐扔进蛇皮袋里,暗暗埋怨自己又来晚了,叫别人抢了先。

一上午下来没淘着什么好货,口袋还是扁扁的。这些个破玩意儿值不了几个钱,看来今天又免不了挨饿了。他一路搜寻过来,见路边有几张废纸,捡起来放进口袋里。

路过花店,店门外那些妖艳的花怎么也吸引不了他的眼球,他只担心今天的日子怎么过,肚子里一点儿货都没有。

店里的姑娘叫住了他:“嘿,捡破烂的,过来过来,这儿有几个破纸箱拿去卖钱吧,省得放这儿碍事。”

黑子过去把纸箱踩扁了塞进口袋里,连声给姑娘们道谢。有那么一瞬间,黑子傻了眼。这店里的三个姑娘都像那些花儿一样娇艳,其中有一个瘦高的姑娘尤为出众,他听见姑娘们叫她“月妹子”。

黑子很快清醒过来,笑自己瞎想些什么呢。他非常明白这店里的花,自己能看,却没有买的资本。他提着口袋笑呵呵地走了,把这些破烂卖了一块两毛钱买了两个馒头。

回到天桥底下,黑子掏出藏在洞里的钱,数数大概有三十来块。这是他这个月尽最大努力才攒下的钱。他拿出捡到的纸和笔,用一连串的错别字给家里写信,大致的意思是儿子在城里打工过得很好,请母亲不要挂念。这个月请朋友吃饭所以只剩了这点儿钱寄回去………

黑子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在城里捡破烂,他有什么办法呢,自己是个手和脚都有残疾的人,个子不到一米六,谁愿意请他做工。而他和母亲还要生活。

(二)

黑子恋爱了,确切地说是单恋。

花店里的姑娘经常拿些不要的东西给他卖钱,而他总会偷偷地瞄月妹子几眼。他觉得她可真是个善良的姑娘,懂得帮助人。莫名其妙地黑子开始失眠,头一次为了女孩失眠。

但黑子是清醒的,他在心里挂了一口钟,时刻提醒自己你和她是有距离的,是月亮和癞蛤蟆的距离。

癞蛤蟆其实也能拥有月亮。一是学美国富翁砸一车子钱乘飞船上去,用钱拉近距离。二是等天黑了,月亮在水里的时候就可以拥有她了。只不过这月亮用手一碰就变形了。

捡破烂并不是件“无本尽赚”的生意。在他们弯下腰低下头去捡的时候,其实已经付了代价。他们失了尊严换来一堆垃圾,贱价出售了“面子”,转让了“平等权”;虽然他们自己不认为是这样,但在外人看来就是如此。“同情”可是件好东西,谁肯轻易出让?

黑子在自卑与爱慕中煎熬着,怎么说他也是个热血青年,陷入单恋中就无法自拔了。恋爱中的人,几乎没有智商。

这天黑子终于鼓起勇气到了花店,店里的姑娘站在门口驱赶他:“怎么,得了便宜就不放啊,今天没破烂给你,赶紧走。”

黑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我是来买花的。”

姑娘们扑哧笑了:“买花?你?送谁啊?”

黑子掏出二十块钱递给月妹子。这些钱是他准备这个月寄回去的,但是现在他要买花,送给心爱的人。

“买朵玫瑰。”

月妹子不可思议地看着他,递给他一朵红玫瑰。

“你拿着吧,这花儿是送给你的!”黑子低下头,脸红透了。

“给我的?呵,你什么意思?”

“没,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说我喜……喜欢你。”

一时间花店几乎快被笑声冲爆了。

“月妹子,你魅力真够大,还不挑食,通吃。”两个姑娘笑得直不起腰来。

月妹子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把花砸到黑子身上,将他赶了出去。

黑子看着这朵二十块钱买回来的花,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它漂亮,美得灿烂,但灿烂得让人想哭。

(三)

黑子承认了现实,妥协了。他重新老老实实地捡破烂。

这天,在“工作”途中,黑子发现了一袋刮过的。他心疼极了,这些东西之前还值两块钱一张,现在卖废纸也值不了几毛。他一张一张地仔细看,侥幸地想能不能找着张鼓励奖、末等奖什么的。

意外地,黑子发财了,五百万。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头上。

他换了住处,换了装扮,换了交通工具,也换了心肠,俨然就是一个暴发户。

钱把他的自卑洗得一干二净。有了钱,就有了欲望的资本。

这一次他买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不费多大力就把月妹子追到手了。花店里另外两个姑娘追悔莫及,怪自己当初怎么没看出来他是个成为大款的胚子呢。

月妹子整天依在他身边,亲切地叫他“黑子哥”,癞蛤蟆做到了,他成功地用钱拉近了与月亮的距离。爱情,是越来越值钱了。

(四)

母亲又收到了儿子寄来的钱,与以前相比多了好多倍,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儿子结婚的时候她没有去,儿子说怕丈母娘家嫌弃自己的妈妈是个农村糟老太太,就没让她去。但儿子给她盖了新房。

邻居都说:“你儿子真有出息,又孝顺,每月寄这么多钱给你。”

老人只是勉强地点点头:“黑子这娃有多久没来信了?”

(五)

现实需要面对,但能否不要这么“现实”?

现代人的距离,到底是让钱拉近了,还是扯远了?

评说:

现代人范文第4篇

最近30年,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摄入了倍增甚至暴增的脂肪类食物,而这些脂肪类食物很容易产生过多的能量,堆积在人体内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的诱发。比如一些畜肉类的食物:猪肉、牛肉、羊肉等都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明显影响血脂水平的作用。有证据显示,血脂升高,特别是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摄入过多的高脂肪类食物,还会引起体重增加导致肥胖,同时还会促发慢性疾病的发生,像高血脂、脂肪肝等。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的畜禽肉类食品不得超过50~75g,(相当于一块做熟的五花肉面积是你手掌的大小,厚度是2厘米)鱼虾类75~100g。如果已经患有严重高血脂的,还应在此基础上减量。

此外我们还吃了比以前更多的糖。据统计,我们现在每人每年平均吃糖38kg,而1900年,这一数字仅为9kg。虽然政府建议人们摄入来自糖分的能量不得超过10%,但这个建议对阻止人们吃糖几乎没有效果。这里的糖不单单指白砂糖,还有各类食品中所含的糖分,市面上常有的蜜饯食品、甜点、饮料等。包括隐藏的糖分,比如某些商家在黑芝麻糊的包装袋上标注着“无蔗糖食品”,真的如商家所说吗?我们可以透过食品配料表来看:黑芝麻、大米、麦芽糊精、白砂糖、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等),其中麦芽糊精、白砂糖、葡萄糖浆都属于糖,大米(米粉)里面也有糖。不过我们确实没有看见“蔗糖”两个字,这就是商家利用文字游戏“隐藏”的糖。除此之外,我们喝的饮料中也含有大量的糖,经计算得来,两瓶500ml的甜饮料所含的能量接近一个轻体力劳动女性一餐饭的能量。

接着我们来说说平时所吃的主食,米饭、面条、烙饼等。它们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现代人为了减肥几乎把主食都省去了。可有所不知的是1克脂肪所产生的能量其实是碳水化合物的2.2倍。饮食中我们最该省去的是摄入油脂的食物,而不应该拒绝主食。况且碳水化合物还能快速给大脑提供能量。很多人都有早晨不吃饭的习惯,长期下去会导致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除了米、面这些加工比较精细的食物,我们还应该增加粗粮、杂豆类、薯类食品。因为精加工的白米白面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维生素B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流失,而过多的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所以应该多吃粗杂粮包括薯类,如:糙米、薏米、玉米、红豆、南瓜、山药等。建议每周至少食用薯类5次,每次50~100g,每次可以换着吃。

在日常饮食中,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过分依赖加工食品,比如酱牛肉、酱猪蹄、酱猪肝等等。这些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都大量使用调味料盐、糖、味素等各种作料,还有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护色剂、甜味剂、增味剂等,这些食品添加剂远远超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比如我们都知道,肉做熟了是发褐色的,然而我们买到的却是鲜红的。因为商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到亚硝酸盐这种添加剂,它可以使暗淡的肉色变成鲜红,而且非常稳定。此外亚硝酸盐还有防腐、抑菌的作用。我们食用了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经过消化与蛋白类的食物结合,可能会产生亚硝胺这种致癌物,长期或者过量食用会导致肝衰竭,诱发癌症。此类食品,不建议长期食用或者过量食用。

现代人范文第5篇

――福罗贝尔

1914年,美国正式将母亲节定为法定节日,美国人设立母亲节的初衷是:“提醒人们,母亲在塑造良好公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母亲形象被全社会重新塑造的现实。每个时代,母亲的形象都在改变,社会对这一形象的认知也在改变。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角色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不久前,北京一家媒体开展了一项“母亲素质大调查”的活动,其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31.5%的孩子感到自己的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75.8%的孩子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67.3%的孩子要求母亲能给予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而表示能接受母亲现行教育方式的孩子仅有3.7%。

无论社会如何变幻,困扰母亲们的问题都不曾消失过。但如今最大的焦点是什么?是现代母亲的素质和现代人如何做好母亲的问题。在很多家庭,保姆、钟点工、亲戚和长辈成为母亲角色的扮演者和替代者。另外就是现代母亲和孩子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而且不只是表现为代沟,有更深层的原因。调查显示,孩子们最难以接受的是母亲乱翻他们的书包,到老师同学那里打听他们的情况,偷看他们的日记,甚至偷听他们的电话。另外,不分场合的关心和溺爱,也成了孩子们对母亲不满的因素之一。

中国传统观念中,母亲所扮演的一直是注重照顾孩子起居饮食的慈母形象。事实上,不少母亲也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照顾和关心就是一个好母亲,却忽视了自身的“充电”,从而和自己的孩子产生了“知识代沟”。现代母亲,不仅要经济独立,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意识,也要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因为这些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是巨大的。

参加调查的孩子们描绘出这样一个母亲形象:有一点特长,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少一点逼迫,多给一点空间,多一点沟通;有气质,爱学习,能像个朋友那样和孩子交流。一位网友这样形象地描绘“现代母亲”:“现代母亲”除了满足人们对传统母亲的期盼之外,“现代母亲”还要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和老人的义务;“现代母亲”最好身材挺拔、追赶时尚,是游泳高手还是赛车能手;“现代母亲”还要懂外语、会电脑,能和孩子的玩伴们一起高唱“老鼠爱大米”。

当然,问题最突出的方面是有很多母亲,为了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她们只知道逼迫孩子去“学习再学习”,却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这样一件事,小明的妈妈为了让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让丈夫花了一大笔“赞助费”把小明送进了一所重点学校。最初几天,小明都是高高兴兴等着妈妈来接他放学,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小明不要妈妈来了,提出要自己回家。妈妈不解,小明说:“人家的妈妈都是当白领的,你只是个成天待在家里的‘保姆’。”这位妈妈想了想,说:“白领算什么,她们为了钱还要天天上班,你妈妈有钱连班都不用上,你说说是你妈妈厉害还是别人的妈妈厉害?”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不愿让自己的妈妈见人。如果那位全职妈妈不放纵孩子的虚荣,而是借此教导孩子社会有着不同的分工,只要是靠劳动吃饭,无论干什么,一样拥有光荣,那么,她的形象自然会高大起来。孩子会说:我的妈妈不仅仅会做家务,还会教我做人。可惜,许多妈妈没有这么做。

《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这样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培养孩子的母亲角色该是多么重要。尽管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性承担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有必要在提醒人们关注母亲,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的同时,也要告诉现代女性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母亲。

时代飞速前进,现代母亲的意义在大幅度地变化着。有关专家研究后确定出“现代母亲标准”:1.自尊自信,好学思进,正直善良,有健康人格;2.热爱生活,贤惠开明,持家有道,有现代家庭生活知识;3.教子有方,理解关爱,严慈有度,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具体来说:现代母亲应该尽可能在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教孩子在一生中注重学习。母亲自己也必须学会学习,而不是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应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随时洞察孩子情绪中的阴晴变化,走进孩子的心里。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家庭成为一个说真话、讲道理的地方。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能够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是孩子获得快乐和勇气的源泉,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

母爱要与时俱进,这才是现代母亲们的真正做派!

现代人范文第6篇

最近,有人说鲁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鲁迅作品淡出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的消息,再次拉开了现代人与鲁迅的距离。然而,人们没有想到,在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公布的“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该报告历时约半年,涉及50道调查问卷题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成功获取2832份有效问卷)显示:超7成的受访者认为,鲁迅式杂文与鲁迅精神永不过时。那么,在现代人眼中,鲁迅究竟是什么形象呢?鲁迅先生的作品,究竟应该怎样去品读呢?

【有生活智慧的人】

鲁迅的生活智慧

孔庆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他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他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和稿费。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钱人民币的七八十倍至一百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块大洋。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政府的钱,还要骂。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骂中国,那才是没出息的表现,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曾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截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就予以拒绝。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润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裳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选自《四十不坏》华文出版社,有删节)

【赏 析】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都被神化了。把鲁迅当成一个“人”,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加真实的鲁迅。

作者选取鲁迅日常生活中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生活智慧:鲁迅有着清醒的金钱观,他认为金钱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鲁迅懂得生存哲学,该敷衍的时候敷衍,该世故的时候世故。这无形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鲁迅,而这个鲁迅有着潇洒、轻松、生活化的神情与气度。我们大都知道很久以来被神化了的鲁迅,而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人间的鲁迅后,我们会对他更加崇敬。

【用文字搏斗的巨人】

人间鲁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青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十年的专制、、虚伪、保守和愚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惜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单身鏖战。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却从来耻于屈服和停止。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手中的那只“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却无比险恶的战场上,建立了超人一等的功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或是传记。可悲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人们无意的铺垫和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昧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品味了人间的一切疾苦,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文字才显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有生命活力。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毕生用文字进行搏斗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疑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生活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言给人们,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了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选自作者的同名作品)

【赏 析】

鲁迅是一位用文字搏斗的巨人,他在其他人都不敢挺身而出的时候投笔从戎,以犀利的笔触让人们觉醒;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陶醉于“地大物博”,而是用手术刀一样的笔解剖着我们的国民劣根性。

【可亲可敬的长者】

关键是真正读懂鲁迅

林 环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压抑痛苦说”“时代隔膜说”等各种说法也炸开了锅。

其实,类似说法并不新鲜,近年来几乎是定时地间歇性地爆发,原因基本围绕上述几个“说”。而反对者则一直坚称,鲁迅作品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甚至将其作品被删减上升到了这是民族脊梁的垮塌、“数典忘祖的闹剧”的认识高度。

然而,人们需要好好思索并讨论的,恐怕不应是删或者不删,而是该如何教与读。

如果全是简单的脸谱化和主题先行,难免让课堂变得像不讨人喜欢的“神坛”。究竟什么才是鲁迅精神?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写了挽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今,包括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在内的不少学者将此归纳为是最具普适性的“诚与爱”。鲁迅认为他的人生哲学都体现在散文诗集《野草》中,《过客》一文的主人公“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在得知前方是坟地和野花而且“料不定可能走完”后,唯一的选择仍然是决不回转地前行。这样执著不懈的追求,这样内心满怀光明的希望者形象,即使早已远去,也仍能让身处另一时空的我们感知来自他的温暖和人性光辉。

阅读鲁迅,其实是件愉快的事。他不会在你耳边唠叨,教训你如何“做人”;他只在你用心体会时,才远远地、隐约地说些“立人”的精神。而语文教育,也该是件温暖的事。可以试着,不光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还要还原“真实的鲁迅”,和学生们一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认知鲁迅。事实上,他就是孩子们身边可亲可敬的长者。

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一位语文教师勇敢地自我反省:“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完,甚至连二分之一也不到。我们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导致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先把鲁迅读懂。”

(选自2009年8月14日《解放日报》,有删节)

【赏 析】

现代人范文第7篇

还有一张是小品演员黄宏的舌头照片,这样一条能把亿万人逗笑的舌头照片,总该有些与众不同吧?他在墨西哥和一个当地男人比舌头,两个人都拼命向外吐舌,也不过就是一寸多长,毫无惊人之处。倒是在他们身后的几个女人的舌头,长大肥硕得吓人一大跳。那也是一幅巨型的伸舌头照片――我猜测可能是墨西哥或世界长舌大赛的一个镜头。照片上并排挤靠着八张年轻的女人脸,每个人都大张着嘴巴,努力伸长她们的舌头……哎呀,那是一条条什么样的舌头啊?比黄宏的舌头长出四倍还不止,如一根根从中间劈开的丝瓜垂挂在唇下。厚实柔韧,抽动灵巧,舌尖浑圆,透出一种强劲的力道。

真是长舌妇啊!这么一条大舌头,口腔里怎么就能放得下呢?真是奇了。墨西哥人或者是西方人为什么要举行舌头长短的比赛呢?莫非舌头长大会有什么好处?这恐怕是用不着回答的问题,只要看看舌头的用处就知道了。舌头的功能非常复杂:舐取、吸吮、吞咽、品尝、说话、亲吻……舌头能干这么多事,岂不是越大越好?

在中医学里称舌为脾之外候,脏腑经脉多与舌有联系,心气通于舌,“舌为心之苗”。好个“舌为心之苗”――人的心看不到,想要知道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心,只要看他的舌头就行了。但不是只看舌头的大小,大舌头使用不得法也是空占了一个“大”字,小舌头能使得上下翻飞,却能以小克大。主要是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是怎么使用舌头的,就能知道他的为人和心眼好坏。

别看舌头这么重要,人的“五官”里没有它,“七窍”里也不包括它,它总是藏在暗处,伸缩自如,动静随心,到需要的时候才会探出头来,狠狠地搅动一番。会相面的都是相人的头、脸、印堂、眼、耳、鼻等等,没有相看舌头的。只有医生才看舌头,那是诊断你生了什么病。有病找舌头,舌头是代表病的。所谓“病从口入”,有舌头的一份功劳。许多人一生都为舌头所累。古人讲“祸从口出”,凡口惹的祸都离不开舌头。

现在得“长舌病”的人不少,你说现代人什么话不敢说,什么笑话不敢讲,什么街不敢骂,什么谣不敢造、不敢传,什么钱不敢赚,什么东西不敢尝,什么屁股不敢舔,什么嘴不敢亲……用舌头的地方太多了,只恨没有多生几条。世上不光有长舌妇,男人的舌头也有长得出奇的。去年的《文汇报》上登过一个刑警队长的故事,他亲手枪毙过一个犯人,那是个总爱摇唇鼓舌、惹是生非的家伙,后来被判了死刑。在行刑的时候枪子儿从他的后脑打进去,偏巧就打飞了他的舌头,落在老远的地方。行刑者没看见,一脚踩上去,软软的,像一根香蕉皮。抬起脚才看清是一根大舌头,足足有五寸多长。

五寸就是半尺呀!这岂不就是个“长舌男”!

【原载2012年2月10日《每日新报・生活广记》】

现代人范文第8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代文学经典;现代人;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79-03

作者简介:余荣虎,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通识教育日益引起国内高校的重视,通识课已进入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通识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文学经典本身包涵丰富的矛盾性、含混性和不确定性,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通识课的具体课时数,各校规定不一,但较之于专业课,都要少得多。如何把本学科的基本精神渗透给学生,成为一个艰难而重要的选择。而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先弄清设置通识课的意图与目的。

通识课源自19世纪初美国大学教学改革,目的是打破文理学科的壁垒,加强文理学生全面的知识素养。因而,为理科生开设人文科学的基础课程,为文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以期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但从实际开设的课程来看,人文科学的比重远远高于自然科学。换言之,通识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重心的。例如,普林斯顿大学要求理工学院学生“必须至少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七门,外加英文写作一学期,外语两学期”。[1]人文科学成为通识课的重心,不是偶然的,而是由美国(包括欧洲)的教育理念所决定的,关涉到大学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欧美的自由教育理念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独立、理性、能明辨是非、富有责任感的全面的人,防止人变成技术或思维的奴隶,这就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大量人文科学课程的原因。欧美通识课设置的思路是要求学生理解欧美的人文传统和变动不居的现实,加强学生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这一思路,对国内大学通识课的开设颇有启发意义。国内高校在传授自由、民主、理性的普世价值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对现代中国的理解,而现代文学经典无疑是实施这一目标的最佳课程之一。明确了这一点,现代文学经典教学的重心也就不难选择了。

一、现代人:“人”的觉醒与社会的进步

现代中国的现代性既体现为制度的进步,也体现为“人”的觉醒,而归根结底,“人”的觉醒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中国的“人”是从两重束缚――等级制和礼教中――解放出来的。等级制表面上把人分为若干等级,实际上,只有上、下两个等级。上、下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因情势而变化的,每个人都在上、下等之间升降沉浮,这就是君臣父子的伦常所规范的“人”。处于下等的人要无条件地服从上等人,否则,就被视为“犯上”、“忤逆”,遭受舆论的谴责、私刑的惩罚、甚或法律的制裁。等级制把人限制在长幼秩序、上下级别的结构中,以辈分、年龄和权力控制人、压迫人,使人毫无人身自由,更遑论思想自由。与等级制相配套的伦理规范是封建礼教,它作为漫长的封建时代的伦理规范,其内涵是丰富而庞杂的,但是,其本质上是以“礼”制“欲”,发展到极致,就是众所周知的“存天理,灭人欲”。个人的欲望,特别是本能欲望被彻底否定,人被抽象为只具有道德理性而没有本能欲望的“伪人”,并由此形成了一套针对女性的贞节观念,其弊害不言而喻。

现代作家以巨大的勇气和成熟的艺术创作,解构了这套由来已久的害人观念。鲁迅、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等大家,都以如椽之笔,揭露、批判等级制的荒谬,并将“平等”的观念作为其创作的出发点。而对于以“礼”制“欲”的伦理观念,现代作家更是不遗余力地批判。例如,鲁迅的《明天》、许杰的《大白纸》、许地山的《春桃》、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王统照的《湖畔儿语》、冯沅君的《贞妇》、张爱玲的《金锁记》、鲁彦的《安舍》、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等,共同创造了一个正视人性、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这一社会思潮改变了传统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男女关系。马克思指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因而,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2]而人的教养程度则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中国之现代性首先来自对于人性的认识和男女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在解构传统人学观念的同时,现代作家还在两个维度上积极传播现代人道主义思想。一是对他人的同情,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即如李健吾所说:“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3]不仅是批评家,作家更是如此,他们在对底层、对受难者的同情中,流露出温暖的人道情怀。二是弘扬真诚、坦荡、无所畏惧的主体精神及人望,高扬自我意识,抒写人性的真实,充实了现代人学的内涵。

总之,现代文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意义和贡献,首先是把“人”从传统的伦理规范中解放出来,同时传播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从而使现代中国人摆脱了等级制的压迫和“灭人欲”的惶惑,在理论上形成了对同情、宽容、平等、自由的新的人际关系的广泛共识,以及对人的本能欲望的正视、探究、追问。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人”的解放堪称首功。

二、现代性:现代中国的起点与目标

在西方学界,“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歧义的概念,而对于中国而言,“现代性”的含义则是相对明确、统一的。因为,任何概念的内涵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现代中国的“现代性”,是在否定旧中国的现实处境和思想基础的前提下产生的,因而李欧梵先生将“现代性”在中国的含义恰当地归结为:“进化与进步的思想,积极地坚信历史的前进,相信科学和技术的种种益处,相信广阔的人道主义所制定的那种自由和民主的理想。”[4]具体来说,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在政体上体现为封建专制、建立现代国家;在世界观上体现为以科学精神为标识的唯物主义;在人文精神上体现为以自由、民主、博爱为标识的人道主义;在中外文化关系上,体现为师事西方。简言之,现代性即是对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基础的全盘否定。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观念通过演说、论文、文明戏等形式传播,但更有力、更深入人心的传播方式则是现代文学经典。

现代作家的现代性追求主要不是靠对旧的政治体制的批判来完成的。因为,现代作家面对的是封建政体崩溃后的中国,他们面前不存在旧的政体是否合理的问题,因而也就少有像晚晴谴责小说那样的文学经典。但是,对于现代作家而言,政体虽已更新,但旧的思想却并不像政权一样一夜之间更替,而是隐性地、顽强地留存。因此,他们在思想领域中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彰显民主与科学,反对落后与蒙昧,是其共同的选择。鲁迅弃长篇小说而专注于杂文、胡风咬住“精神奴役说”不放、萧军独立不羁、巴金“讲真话”、沈从文标举“乡下人”的“尺子和秤”、艾青含泪的歌吟、张爱玲苍凉的故事,等等,无不源于他们与陈旧思想斗争的激情。这些作家的背景、经历和趣味各不相同,但在一个根本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以笔为旗,毫不含糊地与旧思想进行斗争,纵然“积毁可销骨”,也义无反顾地前行。他们以各具特色的文本揭穿了旧思想的毒害,撕下了专制主义、愚民政策的画皮,共同传播现代民主思想,使民主、科学、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思想上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从而为政体的现代化提供了最有力、最深远的保障。

追求现代性是现代作家自觉承担的历史使命,而内在的动力则来自他们“感时忧国”的精神和真诚、理性的爱国热情。[5]现代作家的聚散离合、爱憎恩怨,无不受这种精神和热情的驱使,他们为此付出了失业、逃难、坐牢乃至流血牺牲的代价。在现代性的追求中,凝聚了现代作家坚定的信念和赤诚的爱国之情。他们一方面为反对残存的特权思想而斗争,另一方面又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内心满怀同情和挚爱的底层民众,特别是乡土社会的贫苦农民,探寻导致其痛苦的种种原因。其中,农民自身的蒙昧、麻木被醒目地揭示出来,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没有深切的爱、冷静的理性和巨大的勇气,就无法形成这样的艺术品格。

现代中国与旧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具有明确的现代性追求,现代性既是现代中国的起点,又是它的最终目标。今天,现代性追求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常识和共识。虽然现代性是一个永远都无法穷尽的目标,而我们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思想和认识的一致无疑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力量,现代文学经典则是传承现代性思想的重要资源。凭借文学接受的广泛性和文学审美的潜移默化功能,较之于其它任何一门人文科学,文学经典对人们思想的影响都要深入、持久、广泛得多。

三、结语

通识课作为借鉴西方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而开发的大学教育课程,应避免从形式到形式的表面化、浅层次的模仿,而要深入理解西方大学通识教育与其教育理念的内在关系,并由此开发、设置出既能适应世界教育潮流、又能满足国内教育需要的有效课程。从世界教育潮流来看,当今教育致力于使学生摆脱工业化、技术化的制约,保护、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精神,使之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和责任感的健全的人。为了这一目的,在通识教育中依据各自的政治文化理念,强化了对本民族相关的文化传统的教育。对于现代中国而言,现代文学经典无疑是理解现代中国的精神实质和心路历程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通往现代中国里程中的曲折、迷茫和歧途在现代文学中也留下了痕迹和烙印,现代文学经典教育既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是非,但更重要的则是使之理解现代中国的内在精神,即内涵为“现代人”和“现代性”的现代性追求。因为,“现代人”和“现代性”这两个关键词昭示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这是现代中国最本质的特征和追求,是晚晴以降历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2](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三联书店,2000.

现代人范文第9篇

“补肽热”、“肽健康”正在世界范围内勃然兴起,它是一种“时尚”和“潮流”吗?不是;它是一种“盲目”吗?也不是;它是一种“炒作”吗?更不是。它是现代文明的需要和必然。

过去的人不补肽,为什么现代人要补肽?

一是过去的人们所食的食物都是有机的。没有化肥农药的污染,土地土质是有机的,长出的食物、结出的果实是有机的,富含微生物、酶、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营养是天然的,人食后通过人体自身降解可以获得肽。人体在降解(消化)食物获得肽时,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参人才能合成肽,而现代人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量的各种必要的营养成分,缺少或没有这些营养成分的参入,人体有再好的降解(消化)能力也不能合成肽。

二是过去的人体属自然、天然、有机的人体。过去没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没有辐射,没有压力,人体通过食用五谷杂粮,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人体内环境,降解食物蛋白和获得肽的能力强。所以,过去的人体充满肽,不缺肽。现代人就不一样了,现代人处在一个“大爆炸”的时代。化肥、农药夺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化肥农药成了夺取土地营养的“强盗”,它使土地贫瘠化,土地的贫瘠化带来了生长粮食所含营养的贫瘠化,人类食用缺乏营养成分的粮食,就是体内有再大降解食物的能力,也不能获得肽,因合成肽的基料没了,怎样能合成肽,这也是现代人缺乏肽的原因之一。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污染的环境里,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食粮污染、居住污染、各种化学毒素污染,还有各种现代辐射,如手机辐射、大气臭氧层破坏太阳紫外线辐射、家用电器辐射、电脑辐射、医疗设备辐射、城市高压线辐射、家庭装修材料辐射等,还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节奏快,这些给现代人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人体缺乏营养,人体缺乏活性,人体丧失了许多本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人体是一个“贫瘠”、“虚弱”、“缺乏活性”和“活力”的人体。现代人体降解蛋白质获得肽的能力濒临丧失,因此必须补充外源肽,特别是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她是现代人体存活的希望和救星。

现代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古琴构造 古琴底蕴 古琴传承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其产生的3000多年间,流传不曾中断。在古代,古琴是文人墨客必须学习的“四艺”之一,古琴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当时,没有学好古琴,就不配做一名合格的书生。

一、观形

古琴,也叫做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流行。周朝诗歌总集,《诗经》中多次提到一样乐器,就是古琴。《诗经》里的琴是一种与各阶层人士生活息息相关的乐器。

古琴大约在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之际,随着相和歌的兴起,琴成为相和歌、相和大曲的一件重要伴奏乐器。古琴最早是依凤身而制成的,琴腹内,有“舌穴”和“声池”,尾部也有暗槽,与龙池、凤沼相对应的是“纳音”。发声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琴弦特别长,振幅大,具有余音绵长等特点。琴的各部构造合理,便于演奏和携带。

二、品韵

古琴是一件浑身上下都是韵味的乐器,无论是它的形制还是琴音,都会使人有徘徊不去的感觉。古琴,似乎不是一件单纯的“乐器”,古琴就像一种精神物质,深深地植根于每个爱它欣赏它的人的心中,最早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所用,修身养性、学习交流、陶冶情操,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能,似乎在那个时代,只有会古琴,才是品格完整、优雅高尚的人。

先从古琴的外观谈起,“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为“岳山”。古琴中部较大的音槽称为“龙池”,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腰以下,还有“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 “龙龈”两边又有“冠角”。琴面上的十三个琴徵象征的是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古琴的音响壁较厚,相对比较粗糙,所以她的声音则更具韵味和独特的存在感。

从琴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形状上来说,古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琴的三种音色,泛音、按音、散音,代表的是天、地、人合。古琴所反映的儒家思想内涵以及和谐的思想文化,不仅在当时深受帝王将相的欣赏,在现代,它所代表的意义也和我们的时代主题相适应,和谐、以礼相待。

三、思情

古琴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乐器,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的存在,是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现代人留下的一份礼教和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21世纪的今天,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个人精神文化世界的充实也开始慢慢重视。

在琴学专著徐青山的《溪山琴况》,总结的二十四况,“和、静、清、远、古、恬、淡、逸、雅等”。这二十四个字,其中就包括古琴的技法,这些美学思想的确立,也是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相融合的代表。在当时,古琴是陶冶人灵魂的乐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琴可以起到沟通融合的作用,最能表达音乐真性情的乐器是琴。

古琴文化,不同于现代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从炎黄到春秋、再到百家争鸣、秦皇汉武,直至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古琴文化在经历这么多时代交替、历史洗涤中,她欲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深深融合在琴中,琴文化不单单是简单的修身养性、是天人和谐统一的修行,是深切的艺术之美,古琴就像历史带给我们的窗户,透过她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以及古代学者文人的心灵体会。古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深深镌刻在每个文化人的骨子里。

现代人的生活,身处水泥铸成的高楼大厦之间,人们为了生活奔波,身心疲惫,很少会有人停下来,去领悟生活带给我们的意义,艺术带给我们的启发。在纷扰的世界里,现代人更多的是一份焦虑和紧张。人为食而奔波,修身养性则被放之脑后。与现代人的紧张和焦虑形成对比的是,古琴艺术的恬静淡逸。古琴带给我们的情,就像连接现代与历史的桥梁,在这座桥梁里,我们需要慢下脚步,在舒缓的曲调、深沉旷远的音色、古朴宁静的意境中,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沉淀。

四、传承

古琴凝铸的文化是中国文化、人性的代表。在中国万古更变的历史长河中,古琴文化是隽永的,它包罗的是和谐、顺乎自然的艺术之美,是中国人智慧的积累。古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代表。

古琴音乐的代表人物嵇康,他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基础,汲取融合了儒家音乐思想的成分,并且在‘声无哀乐’思想的影响下,强调物我两忘、自然和谐的意境。而后还有魏晋时期的阮籍、左思等。由于西方教育体系的侵入,人们追求西洋音乐的高雅却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古琴文化放置一边,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迫在眉睫。虽然现代人的物质世界得到极大满足,人们在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里,精神世界渐渐被吞噬,精神危机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在西方音乐以强大浪潮侵袭来的同时,古琴的发展空间已完全被压缩。重视古琴文化,重新审视古琴音乐教育,这是必要的。古琴的音乐教育,需要得到我们的认同,也许周围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让你沉醉,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灵魂需要以谦虚的姿态沉淀,以严谨的态度面对生活,不要让古琴衰落,作为拥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不要以虚有自己的文化外壳为掩饰,不然我们则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世界空虚,没有文化内涵的个体。

对于以古琴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要认同它的审美观,传承它的底蕴。加强古琴的学习,是我们促进文化传承的最直接手段,培养和谐的中国音乐文化思维。多了解音乐文化,特别是古琴音乐文化,弘扬古琴艺术,这是现代人必要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精神良药。

五、结语

上一篇:现代科技范文 下一篇:企业文化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