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4 21:25:30

现代科技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理论、制度和主体这三个不同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求实现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并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变革社会制度,加强科技立法,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在主体建设方面.要求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开展多极主体的对话。

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课题,就会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今天,2O世纪已经揖别,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处理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学问题。正如所指出的那样:“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伦理学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忧虑甚至恐惧。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指出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进步不平衡,后者远远滞后,前者毫无约束地被加以发展和滥用,从而产生致命的危险。因此,探讨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伦理建设就是建设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规范和准则。其目的是以像法律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使人们有法可依一样,在以伦理调节人们的行为时也同样“有法可依”。伦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说来,它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主体建设。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理论建设的新要求。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道德的哲学思考。但是最初的伦理学调节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把人类看做是惟一值得道德尊重的物种,它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尺度,去对待其他事物。即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道德现象的反思日益加深,道德调节的范围始终囿于人伦之理。这里把这种只关怀人伦之理的伦理学称为传统伦理学。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人类的道德关心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所以,我们把现代科技文明下,以保持地球和人类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由传统伦理学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与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和自然界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的伦理学,称为现代伦理学。由传统伦理学走向现代伦理学,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现代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在传统伦理学中,伦理规范体系主要涉及的大多是人与人之间的或人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系,我们称之为近距离伦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主体司直接的近距离伦理关系随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出现了延伸。在时间上,未来世代的权利和当代人的责任已经成为反思科技与未来的重大命题;在空间上,为了克服全球问题,一方面,人们正在寻求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希图构建一种普遍性伦理,另一方面,人们日渐意识到,人不仅仅对人自身有义务,而且对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和大自然也有保护的义务。-Es]94如人类在2O世纪9O年代制定的《2l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今后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保护和人道主义思想;“国际和平年”、“生态年”等的提出,使人类能同时按照统一的道德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传统伦理学侧重于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的研究。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使伦理学不能停留在哲学层面的“高山之巅”,而应该通过新的道德规范向应用层面发展,以解决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伦理学向应用层次的拓展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于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应用伦理学方兴未艾,为人类的道德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旨和目标。如:生态伦理学提出了尊重生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和要求;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对新技术的使用进行社会控制的要求;核伦理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计算机伦理学要求人类重新思考计算机技术的本质和人类的价值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21世纪新兴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与高科技相关的应用伦理学还会不断产生。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的研究的转向,既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伦理学的前途和发展。

第三。现代伦理学的研究是立足于西方伦理学、东方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2O世纪是一个既对传统伦理观念进行全面的批判反省、又空前地呼唤价值重构和伦理现代化建设的世纪。2O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冲撞和科学技术向人类提出的许多使人目不暇接的道德问题,催生、孕育了众多异彩纷呈的伦理思潮。现代伦理学正是吸收了西方伦理思想、东方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

其中东方伦理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是现代伦理学的基础。而西方伦理的众多流派如功利主义、道义论和混合义务论为现代伦理学提供了规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则继承和发展了西方伦理思想的精华,“它依据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及其演变的规律,它精确地把握了人类伦理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以无产阶级道德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它坚持个人同社会和谐发展的集体主义原则,主张超越传统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建立一种功利与道义并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道德观。”而现代伦理学正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指导,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提出的新的伦理观点。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制度建设的新要求

科学技术虽然是社会系统整体进步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惟一条件。换言之,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光有科技进步,没有其他条件,也还是难以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发展,离开了社会制度、政策、管理、道德等方面的进步,单凭科学技术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全面的进步,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导致灾难。因此,制度建设作为科技发展中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变革社会制度恩格斯早就指出:“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只有通过社会的变革,通过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弱和避免在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科技研究和应用更有效地增进人类的幸福,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机制。

第二,加强科技立法科学技术发展需要进行两种立法:一是,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二是,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硬性”规范,以强制手段约束人的行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是“软性”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一是“他律”,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内因是第一性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而自律较他律显得更为重要,法律是否能执行,取决于道德心的驱动。就是说,即使在高度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现代社会、法律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今天,如果人们的道德水平不高,法律再多再严,也起不到威慑作用而形同虚设。换言之,法制的健全与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法制本身完备周全,同时也在于人的道德理性。正如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所言;“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法规”的健全固然重要,但“德约”的基础和配合作用,对于“法规”的实施却是“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因此,加强科技立法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用法制和伦理的手段来保证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危害人类。

第三。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所谓“软着陆”机制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价值体系之间的缓冲机制。这个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科学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伦理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其二,社会公众就科学技术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展开深入、广泛、具体的讨论,使支持方、反对方和持审慎态度者的立场及其前提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科学技术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这样一种讨论一方面能够启导政治活动家们参照着技术上可能的和可行的情况,纠正他们对其利益所持的那种由传统决定的想当然的态度;另一方面,政治活动家们将能够根据讨论中所表达的和得到重新解释的需求的认识,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将来,我们想在哪个方向上和在多大规模上发展技术知识。”在实际的科技活动中,科技的“软着陆”机制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

三、现代科技发展对主体建设的新要求

人作为现实主体,在与科技的关系中始终居于能动的主导地位,因此,主体建设是科技发展中伦理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第一。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科技主体之所以负有伦理责任,是因为他们具有专业科学知识,能比一般群众更全面、更长远、更准确地预见到科技发展和运用对人类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后果。他们有责任去预测和评估有关科研选题及其成果所可能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社会影响。当然,在这方面,科技主体所负的伦理责任的分量是不同的。对于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来说.他们很难预测自己所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虽然不能苛求他们对该基本理论应用的全部后果负伦理责任,但是他们毕竟为后来依据该理论没计研制作恶或有明显负作用的人工制品或工艺程序提供了基础概念,因而也多少负有一定的伦理责任;对于把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例如工业和军事等)的工程师来说,他们的科技成果或科技活动所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明确的、清晰的、善恶分明的,虽然他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家或经营者控制的,而不是完全由他们自己自由支配的,但是他们仍然必须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同时,科技主体之所以负有伦理责任,还因为他们经常参与政府或企业经济活动的重大决策。一般说来,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主体不但要对科技活动的后果负有趋利避害的责任,还要对全人类的未来负责。

第二。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反复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经过一些思想家的提炼和概括,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科技伦理规范体系,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遍遵循的评价和判断善恶的标准,调节着科学家或工程师之间、科学家或工程师与社会集体之间的伦理关系,促进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当然,在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有着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伦理规范。但是,由于科技活动毕竟具有超越阶级利益的共同性,科学家和工程师毕竟是一个职业共同体,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毕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因此,从全世界的高度看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有着共同的伦理规范。这规范有:(1)应该保证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应用和后果并不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2)应该保证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后果不会对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后代的安全带来更多的危险,因此,科学成就不应该应用于或有利于战争和暴力,应该保证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后果不应与国际协议提到的人类基本权利(包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相冲突;(3)科学家应该认真地估计其研究将产牛的后果并将对其公开负有特殊的贵任;(4)当科学家断定他们正在进行或参加的研究与这一伦理规范相冲突时,应该中断所进行的研究,并公开声明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做出判断时应考虑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规范:例如锐意创新,勇于进取;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真诚协作,友好竞争;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尊重前辈,奖掖后学;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等等。美国学者J.T.哈代在他的《科学、技术和环境》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生活在一种技术化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免要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人类是这种新技术的主人还是奴隶?技术使人的选择和自由得到了发展,还是受到了限制?到目前为止,从表面上来看,人类有能力驾驭和引导技术向需要的方向发展。然而人类现在掌握的知识,已经赋予了人类几乎能摆布自然的本领,因此必须谨慎小心地衡量各种技术抉择是否合乎需要,这种强大的力量必须用于高尚的目的。这种“高尚的目的”就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于人类。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二难困境;理性;责任主体

一、现代科技发展凸显的二难困境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行动的外化形式。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特有的威力不断地为人类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的原动力。然而,人类获得的科技进步,实质上是以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是以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为惨痛代价的,人类社会持续进步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幸福舒适的生活的过程,也是人在安逸的生活中逐渐与人自己类本质异化的过程,是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逐渐紧张的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双重效应,让人们在做出科技发展决策和评价科技发展成果时陷入了二难困境。

二、二难困境背后的实质

(一)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来源于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紧张和对立。韦伯认为,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是排除价值判断或价值中立的行动,是非理性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是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性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是引入价值判断的行动。对价值合理性行动来说,行动本身是否符合绝对价值是重点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至于行动可能会引出什么后果,则不会加以关注。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现代生活两难处境的根源,由此伴随而来的人的两难处境贯穿在经济、法律、政治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里,统摄了整个社会生活。从形式合理性角度看事物必然引出实质非理性,从实质合理性角度看事物必然引出形式非理性的结果,这就使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做出抉择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然而,那两种合理性之间的冲突也仅仅是抽象的理想概念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韦伯心里,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并非绝对对立,它们彼此互为前提地共存于同一事物之中,是同一事物属性的不同方面。工具合理性以透过理性计算去选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专注功能而排斥价值理想,在这里人通过服从理性而旨在控制外在世界。价值合理性行动,以满足主观信仰的要求为行动目标,重理想而牺牲理智,缺乏达到目标的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人这个既有情感又需要理智的存在物来说,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现代科技发展突出问题是工具合理性过分张扬与价值合理性缺失的结果

如上所述,一个具有真正自由人格的人,能以价值合理性为动力,以工具合理性为行动准则,将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辩证统一地完美地结合起来。然而,现代社会使人难以在获取工具合理性行动的同时又服从价值理性,在这二难抉择中,现代人张扬了工具合理性而忽视了价值合理性,这一绝对化的行动必然导致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工具合理性行动指引下,现代社会将人的生存目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命运问题置之度外。一方面,片面强调工具合理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重要性,强调操作系统的客观有效性,忽视人性、尊严和人的价值合理性,从而导致了人的普遍物化和畸形发展,导致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工具合理性对于功利化、技术化的追求,对于物欲、占有性的强调,导致人对自然的奴役意识,是人类在征服自然中忽视这自然固有的生态系统的本性和规律,造成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三、解决二难困境的根本立足点----作为责任主体的人

(一)作为责任主体的"人"

对于如何解决二难困境的问题,既需要形式上的方法,又需要实质上的内在信念作支撑。如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评价和做选择的根本立足点。在此,笔者将其定位为作为责任主体的"人"。第一,作为具有类本质特性的"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要使人能够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真正使人在社会发展中能自由全面的发展,保证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格的完满性和完善性。第二,作为人类一员的"人"。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生存发展始终与他人、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也要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同时更不能因为个人的发展危害到他人或整个人类的利益。第三,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人"。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处于统一个系统之中,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以上三点,第一点是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保障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维护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属性,是"点"的开始。第二点是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保障人类共同发展,是"点"在横向上的延展。第三点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发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本上是保证人的持续性发展,是"点"在纵向上的延伸。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在行动决策前、行动中以及做出事实的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前提和出发点。

(二)作为 "责任"主体的人的确立

1、实现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

工具合理性片面强调逻辑性和规律性的重要性,强调实用性和有效性,剥夺了个人主体性、意志自由和创造性,把人的生存目的、社会责任排斥在理性之外,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终极关怀。价值合理性注重对目的本身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从人的价值、利益等方面考察合理与否,重视终极价值,而忽视实现的手段。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辩证统一的。正是她们的内在辩证统一,才能构成人的完整本质。对人的存在来说,无论是单纯的工具理性还是单纯的价值理性,都无法唯一地规定或实现人的全面本质。因此,既要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又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

2、作为"责任"主体的确立

为了弥合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之间的冲突,作为主体的人必须按照须按照责任伦理行动,确立自己的责任意识。责任伦理使工具合理性具有伦理意义,使工具合理性的认识对实践的价值判断发生影响,成为实践主体形成独立人格的依据,从而通过工具合理性认识,使行动与道德责任相联,自觉地过着既是合理性的又是符合道德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人一方面要忠实于自己,要有不屈服外在强制的坚强意志,把自己既定的价值作为参照决定行动的取向,本着对自己选择负责任的态度果敢的行动。

通过责任伦理的实现,力求使价值合理性的观念通过工具合理性行动落实到责任伦理上,完成独立人格对社会历史的自觉意识。面对现代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二难困境,人们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策略和进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评价时,既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功利性又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作为人类唯一的家园,已经度过了45亿年的光阴。恐龙曾经统治过地球亿万年之久,人类与之相比,其历史之短可以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但是人类拥有璀璨无比的文化和高度发展的科技。学会使用工具和生产工具,是人类脱胎换骨的根本原因。从茹毛饮血升级为刀耕火种,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发展局限于冶炼、建筑、纺织、造纸、观测、航海等方面。然而,量的积累最终引发了质的变化,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步入科技高度发展时期,以往我们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和产品正逐渐变为现实。在钱币中,我们也能看到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迅速。

一、蒸汽机械,工业时代

农业、手工业是古代社会至近代早期世界经济的支柱,建筑、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导致的人员损失有时可影响国家经济,导致矛盾和冲突。人口和百姓对物质需求的增多,使科学家、企业家寻求更好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起,蒸汽机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在这一时期,大机器工业开始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陆续代替手工工场,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进而使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英国工程师、发明家理查德•特里维希克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轮轨蒸汽机车的发明者。2004年,英国皇家造币厂生产金、银、铜镍合金三种纪念币以纪念蒸汽机车诞生200周年。车诞生200周年”2英镑纪念银币的正面人物为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硬币采用了她的老年肖像。硬币背面圆环内的主图为特里维希克发明的蒸汽机车,圆环外齿轮环绕,象征着工业与机械。这枚硬币采用双金属设计,具有一定的画面美感。1996年英国蒸汽火车20元纪念银币三枚:“火箭”号、“飞翔的苏格兰人”号、“昏星”号,这三枚银币的正面采用统一设计,使用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青年肖像。三枚银币的背面,依次展示了“火箭”号、“飞翔的苏格兰人”号、“昏星”号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英国蒸汽火车。“火箭”号蒸汽机头被用在世界上第一条火车旅客线路上,“飞翔的苏格兰人”号当时时速高达160公里,“昏星”号是英国铁路公司最后的蒸汽机车。

二、电气航天,信息时代

如果说蒸汽机象征着人类迈向标准化工业的第一步,那么电气工程则使人类搭上了顺风车。2004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125周年”1美元纪念银币的硬币正面主图为爱迪生立像,只见他左手揣进裤兜,右手倚在桌案上,手中握着一只电灯泡,露出自信的微笑——不拘小节并不影响他进行伟大发明。硬币背面,一只试验用的电灯泡向四周放射光芒,象征光芒的线条之间,露出斜长的三角,这样的三角有七个,似乎暗喻电光跨越七大洋,传遍千家万户。人类使用电的意义不亚于发现火的作用,而飞向蓝天、迈向宇宙则是人类探寻自我、挑战未来的另一种方式。提到航天事业,就不能忘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2014年,由圣彼得堡造币厂生产,俄罗斯央行发行“伽利略诞辰450周年”纪念银币,其中本色币850枚,彩银币150枚。银币的正面为俄罗斯银行的双头鹰标志。银币的背面以繁星、比萨斜塔、学者交谈和日心坐标系为背景,展示出伽利略的工作场景。这枚硬币以彩银币最为美观,镶嵌工艺打造的蓝色星空和太阳系行星呈现出奇妙的视觉效果。古人对天空的仰望和对强大工具的期盼,在20世纪得以实现: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人类从此开始掌控天空;1946年,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比人脑更强大的计算工具出现了。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人类的科技在短短几个世纪间的发展超越了此前上千年间的变化。2000年,由莫斯科造币厂生产,俄罗斯央行发行“现代世界的人类”3卢布纪念银币一枚。这枚银币的正面为俄罗斯银行的双头鹰标志,版式与伽利略银币大同小异。银币的背面构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在伊甸园著名的苹果树下,亚当和夏娃脚下是一只残缺的苹果。图中的夏娃以简单的线条处理,与全身的亚当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并未影响画面的阴阳协调。我们看到,所谓的“禁果”并未使人类陷入困境,反而使人类两手触摸科技。乐观、善于畅想,这便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飞行器和航空理论的高速发展,使人类走出地球看一看的梦想最终实现: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走出了人类在其他星球的第一步。关于这两次壮举,各国发行过很多纪念币,其中就有1997年库克群岛发行的“20世纪-月球行走”50元纪念银币一枚,该币是当年库克群岛发行的20枚“千年纪念”纪念币之一。银币的正面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中年像。背面为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登陆舱和美国国旗前向人类致敬的画面。伽利略曾经观测过的月球,而今有人登陆,并在那里留下地球人类文明的礼物。

三、人工智能,展望未来

如今,我们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够探索深海,可以登陆外星,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又将迎来一次飞跃发展。激光技术、纳米技术、3D打印、全息投影、无线充电等高新技术即将普及开来,而人类最终将步入解放人力的高级形态社会,人工智能是我们通往下一扇门的钥匙。今年,由波兰造币厂生产,纽埃发行了“未来法则——人工智能”2元纪念银币一枚。银币的图案设计十分新颖:银币正面,在各种整洁复杂的生产组装线上,长无止境的计算机代码构成信息化网络,支撑起巨大而相同的人像,暗示未来人工智能将推动社会发展,重构为高度信息整合化、模块化、趋同性的智能社会;在代码中隐藏着文字CODEOFTHEFUTURE,即“未来法则”;左侧下方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老年头像,头像右侧为“伊丽莎白二世纽埃20162元”字样。比较有趣的是,在很多岛国发行的纪念币中,女王经常屈尊远离画面中央,钱币设计师为了保证画面的艺术性,似乎“百无禁忌”。银币背面,由外向内整齐排列的计算机代码,呈现出深层次的立体效果,使观者产生视觉上的压迫感。画面着重突出虚拟女性的形象,只见她全身呈蓝紫色透视效果,电脑主板叠加在虚拟人的头、颈、肩三个部分;一只机械手托起地球,看上去就是女虚拟人的机械臂。这画面明显暗示人工智能将接管地球;画面上方,为“AI”的浮雕,也颇具科幻意味。这枚银币最奇特之处,是放在光源下放置30秒,然后至于完全黑暗的地方,可以看到银币射出幽暗的蓝紫色,这是因为银币采用了新型的着色技术。有很多科幻小说对人工智能表达出怀疑的态度,为此还制定了“机器人学三定律”。但就像“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一样,人类并未在这些巨大的灾难中沉沦绝望。人类能够利用科技,更能从科技中的负面影响中重新振作。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孙中山 科技发展 交通科技思想 启示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建立民国,而且是探索中国交通现代化的先驱者之一。孙中山一生都在“求挽救中国的危亡”,在不断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交通科技的重要性。他非常重视现代交通的建设,特别是对铁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观点与方针,主张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引进外资,振兴中国的交通。交通建设的科学构想是孙中山科学技术思想体系中科学性较强,内容丰富,实施规划详细的部分。

1 “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是孙中山关于交通思想的一贯主张。他多次考察欧美,从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体会到,无论是工业振兴还是农业发展,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担当先行者,没有现代化交通系统的支撑是实现不了强国富民的宏大目标。孙中山认为交通是实业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将能立国基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

1879年孙中山13岁时受其兄孙眉影响而去檀香山,直至1883年,期间真切地感受到欧美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于交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孙中山归国后,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曾向清政府提出了包括大力建设铁路在内的若干发展经济的建议。1894年前后,在《上李鸿章书》中言:“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表现出孙中山对交通建设的重要地位的初步认识,展现出要求大力发展交通,加速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思想。但当时的清政府,积贫积弱,相比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交通建设发展晚,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火车、轮船的信息通过传教士和《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籍介绍到中国。自1881年唐胥铁路兴建以来,至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修建了一些铁路,但是铁路里程与分布都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大的作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愈加变本加厉,掠夺中国的路权,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中东、芦汉、津浦、粤汉等铁路的路权都掌握在俄、法、英、德、美等列强的手中。列强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地位,目的是依靠铁路伸展其势力范围,扩大资本输出和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亥革命前夕,全国总计21条干路,全长9200余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铁路只有850公里。铁路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和榨取中国人民财富的工具。

这使孙中山认识到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中国只能更加贫弱,为列强所宰割。因而只有先进行革命,腐朽的清政府,才能进行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创,百废待兴,如何建设中国,意见纷纭。孙中山以先驱者的远大眼光,提纲挈领地提出优先建设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作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基础的主张,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阐述大力发展交通的意义和作用。

2 孙中山交通科技思想的脉络

20世纪初,中国幅员辽阔,内忧外患,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时,正是欧美工业化和现代化获得巨大成就并向世界扩张的历史时期。1912年,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开始制定规模宏大的《建国方略》,其中的《实业计划》是“物质建设”部分,包含交通建设等一系列实业强国计划。在当年即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在铁路、港口、邮政等诸多交通方面尤为注重。8月在北京全国铁路协会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富强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世人皆知农工商矿为富国之要图,不知无交通机关以运输之,则着着皆失败”。

孙中山认为,改造中国,必须发展交通。“交通便利……一切工场实业可以振兴,教育可以普及……然普及国民之知识,与发展物质之文明,全赖道路上交通”。

2.1 注重发展以铁路为主的交通

振兴实业必须要从交通抓起,抓交通,必先以修筑铁道为先。孙中山说:“日本为海国,必先求水运便利;中国为大陆国必先务陆运,即铁道之发达,然后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乃有可言”。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富强的先决条件。“因铁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祛除省见,消弭一切地方观念之相嫉妒与反对,使不复阻碍吾人之共同进步,以达吾人之最终目的”。孙中山看到,建设铁路是中国改变贫弱面貌的关键,也是知识和文明的传播途径与手段,更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生存,“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试观世界今日最文明之国,即道路最多之国,此其明证也。中国最繁盛之区,即交通最利便之地,此又一证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图文明进步,实业发达,非大修道路不为功。凡道路所经之地,则人口为之繁盛,地价为之增加,产业为之振兴,社会为之活动。道路者,实地方之文野、贫富所关也”。

从孙中山的见解与主张看,首先注重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业,铁路是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决条件,发展中国的实业,要按照先进国家的布局,“照美国发达资本的门径,第一是铁道”。中国应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孙中山明确宣布:“今当国疾民穷之时,我国立国之本,当以建筑铁路为第一政策”。孙中山如此倾心于铁路发展,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纵观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全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解释说铁路“运输迅速,交通灵便”,“如果中国十八个行省和新疆、满洲、青海、、内外蒙古都修筑了铁路,到处联络起来,中国的粮食便可以四处交通,各处的人民便有便宜饭吃”。他还将交通建设与国防联系起来,认为铁路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如不建造铁路,便利交通,则“虽有五百万之强兵,数百万吨斗舰,亦不能立国于此三、四十年之内”,如果中国能建筑铁路350万里,“即可成为全球第一之强国。”从中国所处的危险境地来说,“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之蒙古铁道路线,日人必欲夺我之闽浙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铁道路线,法人必欲夺我之云贵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这样,孙中山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家所处环境等角度,论述了铁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只有大筑铁路,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商业之繁荣”、“增加国家财富”,才可以“抵御外来之侵略”。因此,孙中山在将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之后,宣布自己唯一的任务在于铁路建设,表示要“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

2.2 完整而宏伟的科学构想

孙中山在认真考察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建设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交通建设规划。这主要体现在其《实业计划》中,根据规划,要组成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同时把港口和铁路联系以全面计划,组成以北方、东方和南方三个世界大港为主要布局的水运系统,深浚内陆河流,使水运遍布江河两岸,整个水运系统与铁路相衔接。

海洋与大陆相连接,根据地理分布,应有以北方大港为中心之西北铁路建设,以南方大港为中心的西南铁路建设,此外又须配以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和高原铁路系统。在铁路之外,连接各水系航运,各内陆公路网,即可成为完整统一的交通体系,能促使中国各方面建设之进展,成为现代化之捷径。

值得注意的是,依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孙中山铁路计划中的大部分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现的可能性,铁路是工业的最重要部门,与煤炭和钢铁工业互为支撑。孙中山也认识到钢铁“为一切事业之体质”,是“一国实业发达与否的标志”。从当时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看,中国也无力每年建设二万公里铁路。但是孙中山铁路计划中将铁路建设与港口建设相结合,形成综合运输体系,铁路建设先易后难依次进行,大力开发交通不发达但资源丰富的西部、北部和西南等地区的建设思想,无疑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3 建设现代交通业要实行对外开放

为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孙中山呕心沥血,奔走呼号,想尽了办法。他知道在国力衰弱,人民贫困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的交通建设,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缺技术,如果不利用外国的力量,不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资本,要建设如此庞大的铁路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孙中山大胆提出在维护国家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外资,举措外债,竭力主张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筹建铁路。坚持不丢国家,妥善处理好和路权的关系。中国早期的铁路建设,几乎都是依靠外国资本修建的,如京汉、京奉、津浦、正太各线。振兴中国实业,必须有庞大的交通体系,既然已经有利用外资建筑铁路的前例,何况当民穷财竭之时,国家及人民皆无力筹此巨款,只有募集外资。

孙中山提出了借外债修路的前提,即:“一,不落外人之手;二,国家不负债务;三,到期收路,不出赎资。”这样,就可以既利用了外资的优势,又能够避免所带来的弊端。“使一般人民皆知铁路之有益无害,借债之有益无害,庶铁路有告成之日,而中国有富强之期。盖借债修路,本系百利而无一害。”

他不仅提议利用外资筑路,而且还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到中国来建设铁路。1912年,孙中山在出席北京邮政协会会议时,提及要用电话电报技术为铁路建设和铁路管理服务。在山西考察正太铁路时指出采用窄轨是弊大于利,建议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引进西方的先进铁路建设技术加以改造。

3 孙中山交通科技思想的历史启示

孙中山的交通科技思想,是他振兴中国实业、发展民族经济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他科学技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离不开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有所局限,总体上是科学的。

首先,交通建设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交通不仅是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总体要求。通过对工业、农业、国防的分析,认为交通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打开交通这一环节,就把握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命脉,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和交通建设是有密切关系的,民生愈富裕,交通就愈能强大,而交通力量愈强大,也就愈能保障民生的发展。因此,他认为二者必须相结合,不能偏废。这反映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国家强盛与否的关系。

其次,发展交通必须进行全面考察和科学规划。他在年轻时就热衷于实地考察,辞去大总统后利用7个月时间到湖北、福建、广东、山西、江浙等近十个省区进行多方面考察,尤其是交通。他对中国交通建设布局的规划和设想,是经过认真考察与综合分析的。发展交通要有战略目光和全局观念,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向广大城乡辐射,既兼顾东部发达地区,又兼顾经济落后地区,不但考虑陆运,还有水运,最终要在全国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最后,交通建设离不开科技、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与保证。孙中山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没有如邓小平那样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他重视科学,强调要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交通事业,这一宝贵的思想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对我们今天的交通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为了加快中国的交通建设,他一方面主张积极利用外资和技术,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组建现代铁路公司,积极投身铁路建设之中。

孙中山的交通科技思想以及交通规划,基本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构成的,没有脱离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体上是科学的。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经济科技实力的限制,孙中山的科学构想在当时未能实现。今天,在加快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他的交通建设的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至六卷)[M].中华书局,1982-1986年.

[2]金士宣,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M].中国铁道出版,1986.11.

[3]张汉静.孙中山的科学技术思想[M].科学出版社,2005.

[4]何一民.孙中山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5]肖建杰.试析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6]张汉静.孙中山科技发展思想论略[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现代的科技发展迅速。“千里眼”,“顺风耳”已出现了。日行万里已不是幻想。可是在这似乎美好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环境污染。

电的发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电视、电脑、手机、吸尘器等等一系列现代工具已经代替了手。很受人们欢迎。可是,它们需要电来发动,电煤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极不利于人体的。

一次性筷子,看上去很卫生。可是这些一次性筷子是砍伐树木所制造的。一棵成长二十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双至8000一次性筷子。我们一年就要吃掉1000万箱一次性筷子。

汽车、飞机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但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污染环境;飘向天空,会形成酸雨;被人体所吸进会有生命危险......

现在的环境已经被极度污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爱护环境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发展;科技伦理;道德

一、科学技术活动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方面享受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承受着与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代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价值理想相背离,成为一种超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具有负面社会效应的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针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伦理问题已经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它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二、科技伦理问题的表现

1.网络技术对科技伦理的冲击

(1)网络技术的概述。网络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载体,最大范围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新兴先进技术。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也是计算机技术的新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起,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观念及生存方式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现有的社会伦理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网络技术所引发的隐私权、知识产权、国家之间不平等、非人性等伦理问题,人们有些不知所措。

2.伦理问题及反思

(1)隐私问题得不到保护。网络主张系统要开放,符号要通用, 强调言论的自由与人际关系虚拟沟通, 鼓励追求“真实”与张扬“个性”。作为它的结果,这也会使个人的隐私权被剥夺, 私人生活价值受到贬值。面对电脑黑客无孔不入的盗窃行为,信息的安全性就显得岌岌可危,人们往往在不知情中就受到损害,因而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专家分析这种侵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对个人隐私的直接侵害。第二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第三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

(2)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被定义为: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据专家研究,网络使用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知识产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给侵犯知识产权的界定也带来了困难。第二, 有形载体的“无形化”, 使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物质化不再明显。第三,在网络上有无产权的信息是难以分辨。

2.生物技术对科技伦理的冲击

(1)生物技术的概述。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这些技术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其中某个技术的发展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对细菌或细胞改造后获得的工程菌或细胞,必须通过发酵工程或细胞工程来生产有用物质。”按照现代生物技术的目的和用途,还可分为诸如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军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

(2)伦理问题及反思。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它在为人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产生社会问题。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当人体食入转基因食品,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已经出现了饮用转基因大豆豆浆过敏、转基因西红柿导致过敏、坚果作为基因被导入其他生物引起人体过敏等现象。在进行转基因作物实验时,较为常见的标记基因是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来充当,这也有可能让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转基因微生物有可能会与其他生物进行遗传物质交换,这样就会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或产生新的有害生物,导致疾病流行。转基因生物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生物多样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抗盐碱、抗病毒、抗害虫作物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一些物种会灭绝,还可能会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当转基因植物大面积种植时,由于转基因植物病毒载体使用可能导致病毒基因在全部细胞中普遍存在,它的重组风险比普通植物要高出许多,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秋.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柳兰芳.当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技伦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李必成.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M].中国计算机用户,1994 年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7篇

一、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内涵

内部运作流程与方式被视为非营利组织研究的“黑箱”,而绩效评价主要是解剖组织“黑箱”的一种行为(BerndHelmig等,2004)。周志忍(2007)指出组织绩效评估应以组织使命和法定职责为中心,即绩效评价目标与组织使命保持高度一致,绩效评估指标与组织的任务高度相关。王锐兰(2005)提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是基于合适指标体系对整体运营效果进行的概括性评价,旨在揭示组织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目标完成能力的评价,而科技社团绩效评价是以科技社团的履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因此,科技社团的绩效评价是对主要四种履职能力的评价,即对社团引领科技发展能力的评价、为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推动社会理解科学能力的评价以及社团自立和发展能力的评价。

引领科技发展的能力是科技社团的核心能力,是现代科技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社团的会员尤其是高级会员中,很多都是具有高级职称、较高学术水平或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同时根据2008年中国科协对学会个人会员问卷抽样调查,学会会员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说明科技社团成员或会员的来源及其专业能力和地位,是科技社团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基础,也是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

为会员服务的能力是科技社团凝聚力的体现,是能否吸引高素质会员的核心要素。作为科技社团绩效评价重要内容的为会员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信息类服务、奖励类服务和增值类服务。对科技社团的会员服务能力评价,有助于科技社团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关注自己的“客户群”。

推动社会理解科学的能力是科技社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公众,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方式和水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来提高现代科技社团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有助于科技社团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因此该项能力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自立和发展的能力是科技社团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表征,反映科技社团的成熟度。科技社团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具备足够自立和发展能力是服务会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的物质支撑。对科技社团的自立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科技社团更加关注自己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科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三维系统

绩效评价的主体,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是绩效评价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它决定了绩效评价的依据、原则、模式、内容的选择。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主体包括管理部门、会员群体、社会公众和科技社团本身,分别对应于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会员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理解能力与科技社团自立发展能力的评价内容,综合对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进行评价,构成如图1所示的“目标—内容—主体”的三维评价体系。

其一,管理部门与引领科技发展能力评价。科技社团管理部门是对科技社团依法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的组织,科技社团引领学科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由管理部门展开,即科技社团绩效信息、评价指标得分应从管理部门获得,反映学会对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即对社会科技贡献)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引领学科发展的能力、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引领科技转化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其二,社团会员与会员服务能力评价。现代科技社团会员群体执行对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任务,因为会员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其需求更多的来自专业科技信息的获取、科研的新进展以及平台等方面,这就要求科技社团要在以上方面为会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这些需求内容也构成了服务能力评价的核心。

其三,社会公众与推动社会理解能力评价。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成为科技知识的“弱势群体”,要求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高公信力的科技团体在科学普及工作中发挥作用。公众作为现代科技社团科普直接受益者,最具资格来评价其推动科学的社会理解能力,这种客观的评价有利于科技社团获取必要社会捐赠和政府经费支持。评价内容以科普讲座、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为主。

其四,社团自身与自主发展能力评价。科技社团自立和发展能力评价主要是从社团自身的角度为出发点的,既可通过其动员会员的人数、筹建发展经费的能力来度量,也可通过其争取各类组织提供的社会捐资、委托的课题研究的能力等来评价,也可以通过考察科技社团的基本条件、发展能力、经费筹集和使用等方面来进行。

三、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四维指标体系

通过对科技社团绩效内涵的分析,依照现代科技社团评价主体的特征,以四种履职能力为评价内容,建立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四维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现代科技社团绩效为一级指标,通过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会员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理解能力与科技社团自立发展能力四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反映,三级指标包括:基本条件(A1)、组织管理(A2)、社会服务能力(B1)、社会影响(B2)、经费(C1)、业务活动(C2)、经费筹集与使用(D1)、发展能力(D2)。如表1所示的四级指标设计,旨在全面反映三级指标所体现的现代社团绩效能力与绩效现状,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主体对四级绩效指标评分的可行性。

四、结论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异化;人化;自由与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把人类推向高技术时代的顶峰,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物质生活的富足。然而,当人类运用现代科技利器攫取自然,并认为可以无往而不胜之时,却遭遇科技的伦理异化难题与人的科技异化困惑。科技与伦理的背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伴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展开,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等问题。如果说,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那么,科技现代化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辩证审慎地思考科技发展的伦理底蕴,合理规避现代科技的伦理异化与人的科技异化难题,积极探索科技人化的可能途径,进而促进现代科技发展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契合统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并积极推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异化”视域下的科技与人

现代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成果,以自身特有的技术逻辑向社会、经济和文化各领域全面渗透,然而,科技理性的迅速膨胀在推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富裕的同时,又不可逆转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的挑战,引发人类的道德价值失落和精神信仰危机,因此,现代科技的“伦理异化”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招致了人的“异化”难题。

(一)“异化”与现代科技的“伦理异化”

“异化”一词最初源于拉丁语alienation,其起始的词根意义为“疏远”、“外化”、“分离”。黑格尔在此基础上,首次把“异化”理论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认为“异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黑格尔认为异化是主体否定自身,转化为、派生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压迫、制约着自身的他物的过程。其中有两层意义,一是主体自身直接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一是主体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出与自己相对抗的对立物”[1]31。黑格尔在这里特指“绝对精神”的外化状态。费尔巴哈进一步把“异化”概念引申为“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2]。马克思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批判,认为“异化”状态下,“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3],从而阻碍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现代科技的异军突起使其正负效应开始分别呈现,并遭遇史无前例的“异化”难题。对于现代科技的异化问题,学界更多地从科技与人类主体的关系视野对此进行探讨,认为“按照人的愿望形成的技术的体系,一旦存在,也就开始具有自主性。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始违背人的意志,变成反对人的力量。这就是技术的异化”[4]。“科技异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主体的科技活动及科技活动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背离主体人的需要和目的,成为人难以驾驭的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危害人的特殊现象。”[1]38因为“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5]。此外,海德格尔曾经以“座架”概念阐释科技异化难题;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科技是所有社会异化问题的源头,它使人依附于机器并进而沦为被“物化”和控的命运。

因此,现代科技的异化难题归根到底是“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科技发展问题。作为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产物的现代科技正日益背离主体人的本真发展诉求,由原初的“为人”角色变为驾驭、奴役和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异己”力量,并使作为能动主体的人类日益背离其“类本质”,在颠覆了人性和背弃了道德理念的同时,招致信念的缺失和人格的分裂,人类的地位被“边缘化”,人类在现代科技面前丧失了更多的自,逐渐成为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机器的奴役和工具。因此,现代科技的“伦理异化”难题,因其缺乏对人文理念的关注和道德价值的发掘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当“高技术把人变得更像技术,人把高技术变得更像人时,人就是技术或技术就是人之间的纠缠,使得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之间产生出本质上的混淆”[6]222。

(二)现代科技发展与人的“异化”

如果说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及高度自主性的特点,那么现代高技术的成长,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跃进,对人的影响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并开始威胁到人之为人的存在,催生了人的“异化”难题。

如果说传统科技对人的影响尚且停留在一定层面,那么,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却带来了诸多的人文困惑,“科学技术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人类本身的‘异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困惑”[7]。其中,“目前高技术造成的最大的人文困惑中,就包含有对‘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等问题上形成的‘挑战’”[6]37。有学者明确指出:“技术造成了人的异化。”[8]

(1)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与人的“物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思想,认为由劳动产品的异化导致劳动过程的异化,当劳动对人而言仅仅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的时候,劳动本身就“异化”了,异化状态下的人的劳动已经日渐远离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现代科技理性的发展把人的劳动连同人本身纳入科技运作的逻辑,工具理性统摄一切,价值理性失落。现代科技理性的无限制发展含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其对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探索带来许多伦理困惑,人的劳动异化进而发展为人的“物化”。尤其是分子生物技术、克隆技术和其他医学前沿技术的发展,使得器官移植需求和生物治疗需要由“为人”的目的,即由挽救和完善生命的角色;因器官组装的泛滥,而又使人成为生物实验的牺牲品,使得生物学意义上存在的人本身异化,即人自身被“物化”。当机械器官更多地取代生物器官的机能,或者克隆技术介入人的生命发展过程时,其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人的“物化”困惑,更多的可能是新一轮的克隆恐慌与伦理难题。所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具有理性意识的人类生命主体应当严肃、认真地思考未来科技发展的“应然”走向。

(2)“类本质”的丧失与单向度的“人”。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来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自觉的劳动形式是人的生命本真状态的显现,是人的“类本质”。现代高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智能机器、生物克隆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与虚拟空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人之为人的本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人机关系进入社会关系视野,当转基因技术大量介入人的自然生命繁衍,当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陌生而严重依赖虚拟空间交往时,人的社会意义和“类本质”也将逐渐丧失,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似乎逐渐被填平。如同马尔库塞曾经指出的那样,发达的工业社会与技术革命通过技术进步和物质生活的富足逐渐压制了人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否定性,这就是单向度的社会,进而塑造了“单向度的人”。

二、科学技术的伦理本性

如果说,科学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对客观自然世界认识的理性样态, 那么,技术则是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方法和技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技术在本质上既非善的也非恶的,而是既可以用于为善亦可以用于为恶”;“由于技术只是方法,只是工具,技术行为的目的问题总是存在于技术之外”;“对于我们的道德价值来说,工具是中性的东西,它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9] 。

但是,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总体上呈现出“为人”的伦理本性。“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10]127此种“物化智力”作为人的体能放大的工具和智力延伸的杠杆是人类对自我的完善与创造,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类依靠科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并构建起日益精密的人工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的“属人”性质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0]127。所以,一部科技发展史不仅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不断抗争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自我确证的历史。

随着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产物的科技开始介入人的生活,人类文明史的每一次跃迁都与科学技术的成长息息相关。

首先,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彰显的物化形式,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果说“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11],那么现代科技的发展则“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12],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发展包含了一种“道德上的善”的伦理本性。

其次,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强化的能动样态,不仅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力求发现客观自然规律,追求知识和真理,而且能够在遵循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造福”人类,把“自在”自然改造成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推动人类意识的觉醒和智能的进化,实现人的意志和自由。

最后,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延伸的创造性产物,能够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科学具有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它的最终目的是以科学知识去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关系中和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13]56如果说人的生命存在形式与“类本质”的实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0]96,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借助科学技术工具不但能够增加对自然必然性的体认程度,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在此过程中强化着人类自身的能动意识,并透过意志力的觉醒反观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进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获得属于人类生命本体的自由。

因此,科学技术的伦理本性应当是“为人”的,它不仅是实现人性道德价值的基本手段,而且能够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然而,人类作为科技发明创造的生命主体,却在遭遇科技异化的伦理难题与人类自身的异化困惑。有效解决“异化”难题,人类应当对自身的科技行为进行恰当的伦理选择,摆脱工具理性的无限膨胀,融入人文精神意蕴,由对客体世界的征服回归到对人类生命主体的道德关怀,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的,并为之提供全新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文明导向,恪守现代科技发展的道德底线,推进科技“人化”。

三、科技“人化”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科技的伦理异化难题与人的异化困惑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科技“人化”是指科学技术发展应当关注人的利益和幸福,要围绕着人的个性自由、身心健康、价值尊严、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回归生活世界,克服传统科技无视人的存在状态,为科技发展补充必要的人文价值底蕴,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化,真正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和谐,促进科技的人性化、人道化与人文化发展,唤醒人类内在的人性自觉,“人性自觉,不仅是对人自身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也是对人所创造的一切进行反思和调整,是对人的整个世界,包括其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重新认识、筹划和塑造,以及对这种认识、筹划和塑造之限度的清醒意识,最终应促成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向”[14],从而促进人的行为合理化,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和强化,其自身“属人”和“为人”的伦理本性彰显着“善”的伦理诉求,因此,克服“异化”的伦理难题,应当积极寻求科技“人化”的可能途径。

(1)“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与“人文科技”。科学技术“为人”的伦理本性决定了现代科技发展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这里的“人”是具体、现实、社会的人,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不是自然的主宰;“本”,不是本原与本体,而是出发点、着眼点与力量之源。“以人为本”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是运用历史尺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实践追求。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实践得以不断向前推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应当关注部分人和地区的发展,还应当关注各族人民各个区域的公平公正发展;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诉求,还应当关注未来后代子孙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应当满足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关注人类生命主体的价值尊严与生存发展,这是科学技术的人性化发展方向。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人为”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发展更是“为人”的,因而,“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13]73。在“高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更加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不断弘扬人文精神”[15]。正因为“技术与人文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发展高技术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也是重要的人文问题”[6]212-213。人文科技恪守“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以人作为发展支点和力量源泉,使科技发展真正服务社会、造福大众,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伦理规约和道德规范,限制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在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原则的前提下,为之补充必要的价值理性的合理因子并提供适度的人文关怀,推进科技发展的人性化与人文化。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与“绿色科技”。“可持续发展”概念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长远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理论,也是崭新的科技发展理念和科技文明观。它在突出强调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社会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便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要的历史跃迁。

对于科技发展来说,应当寻求“绿色”道路。“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16]它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绿色生产工艺、绿色新材料、绿色新产品与绿色环保政策等方方面面。“绿色科技”的兴起将拉动高效、环保、节能的绿色科技产业的兴起,从而成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7],能够有效地规避科技与人的伦理“异化”难题。

(3)沟通互动的科技参与平台与制度性保障。避免科技异化,推进科技“人化”,应当关注科技发展的主体建设,在现代科技的研究、发展与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使多极主体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对话、理解和沟通,搭建沟通互动的科技参与平台,并辅之以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制度性保障体制。这里的科技发展主体主要包括科技专家主体、政府决策主体以及社会大众主体。科技专家主体侧重于在科研活动中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恪守伦理道德底线,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府决策主体侧重于在科技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兼顾社会大众的不同利益需求,在科技政策与经费方面积极引导科技发展,并形成良性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科技决策系统健康发展;社会公众主体应当积极关注科技发展现状,并参与科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拓宽科技互动平台。

其中,科技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推进科技“人化”的关键性环节。“这里所指的公众参与,在广义上,是指参与政策过程和决策的主体不仅仅限于通常意义上的职业专家、政策分析家和决策者,而是包括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参与者。后者可以包括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地方社团,利益集团和草根运动,也包括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个体外行人员。”[18]除政策制定者、科技专家和学者之外的社会普通大众,其参与热情和参与过程不仅是行政民主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公民权力的有效运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科技决策作为社会民意的征集和表达,理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思路,除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行政建设之外,综合培育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提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广泛性和有效性,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十分必要。因此,完善的制度结构和有效的制度性保障将为科技“人化”提供重要支撑。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除“异化”的根本途径是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并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9]。这里的“人类本性”,是实现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类”本质,也是超越了个体、种族、地区和国家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人类共同本性。那么,在这种社会状态下,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依循新的人类价值观,真正为人类社会造福,此时,一场实质性意义上的社会大变革才正式拉开帷幕。

参考文献:

[1]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J].哲学研究,2001(10):74-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4]贾星客.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5.

[5]李桂花.科技异化和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83-87.

[6]肖峰.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7]孙博,李晔.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J].成都大学学报,2007(3):114-116.

[8]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5):68-71.

[9]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李小兵,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332-350.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培根.培根论人生[M].何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3:5.

[12]培根.新工具[M].许宝,马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4.

[1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王文兵.科技时代的人性自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1):76-79.

[15]林德宏.人与机器――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前言.

[16]鲍健强.绿色科技的特点和理性思考[J].软科学,2002(4):6-9.

[17]李艳丽,王志平.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71-72.

[1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115.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9篇

一、道德对于现代科技行为约束的概念分析

所谓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综合运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动。科技行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有全民族性、全人类性。有益的科技行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类,反之,则为祸民族,为祸人类。

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泛指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标准。具体指一定社会(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为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道德现象,它是适应社会文化背景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协调从事科技事业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时间的依赖性。主体的道德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道德同样是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着一定的科技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人的认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规范,不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实际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产生于每一个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这是科技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意识,是依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而有很大的差异的。尽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阶级之别,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科学技术内容的客观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类性,因而它更具有国际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义”、“利”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科技道德是对真与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道德约束在现代科技行为中的应有之意

(一)现代科技人员对个体功利超越的自觉性呼唤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又会为科学家带来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极大的个人功利性。这种双重功利性在构成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的同时,又蕴含着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为争得科研基金、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为获得同行的承认,为得到持续的课题资助,为了获得晋升和达到最大限度的“马太效应”,科技人员中有人便不择手段,放弃道德原则、泯灭良心、失掉是非善恶标准。人都有趋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觉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狭隘的个体功利,会使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这就要求用道德约束科技工作者对个体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类。所以,科技工作者对狭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觉性构成了现代科技行为迫切呼唤道德约束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二)现代科技应在更高层次上造福全人类呼唤道德约束

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远非仅停留在超越狭隘功利的自觉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宽了。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强化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直接关系。科技成果应用的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侵华日军所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几千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所有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技的发展为这些反文明的行为提供的物质手段。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既是生产力同时又隐含着破坏力的双重属性,才使得现代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使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科技行为后果作出人道主义的审视。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关于科技应用的定向和规划、实施和控制等诸方面。现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否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本国,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所贡献。不但要幸福当代,而且又给子孙后代奠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扬善抑恶,施行人道,造福人类,这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科技行为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在现代科技行为需要道德约束第二层面的要求。

三、建立现代科技与道德约束的良好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从唯物史观来看,科学技术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相互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活动;道德主要是指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科学所阐明的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则主要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先进的道德与科学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进步的道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

(一)现代科技发展决定道德进步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的不断增多,人们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会化的协作。这样,调节新的社会关系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应运而生。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工程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等等,就是新开拓的伦理学领域。

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始终处于不断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动性,最终会通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应变革,引起道德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道德的纵向发展序列来看,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总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新旧道德观念的碰击与冲撞中,使新型的道德体系适应新型社会关系而最终确立起来。这是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领域的飞跃和质变。再从道德活动主体素质的横向扩展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以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虚心学习、协同一致、刻苦钻研、百家争鸣、努力奉献的科学宗旨,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同时便熏陶了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积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并使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扩大了道德评价范围。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其次,科技发展能够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扩大道德评价范围。第三,科技发展能够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为道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环境之中,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得到稳定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影响,对现代科技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也正体现于此。具体来讲,道德力量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人有了知识,就会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古人的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珍视、对技术发明者的赞颂的思想,包含着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一致的特点,客观上促使当时许多先哲探求知识,献身于科学技术,自觉地把渴求知识、崇尚真理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代,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社会中逐渐形成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道德风尚及舆论,从而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二,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科技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职业心理和科技道德习惯。

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多种因素制约,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技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着为科技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凡是科学上有创造、技术上有发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

第三,通过影响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评估、科研成果的评价及应用等具体环节来实现。在科研课题及成果的评价、选择过程中,评价者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个性、气质等因素与课题、成果本身的特征一道,共同构成一种合力,起到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道德力量还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应用方向以至某一学科的发展方向。道德行为的首要原则,是要求个人行为符合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只能造福于人类和社会,而不能损害人类和社会。科技工作者必须具有社会道德责任感,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健康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范文第10篇

步入20世纪,农机化在全球得到发展,很好地解放现有生产力,为地方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年,国内农机现代化和农机教育都得到大力发展,很多高校设置专门的农机化或农机设计制作专业。而现阶段,顺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机教育的内涵同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面向知识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建设农机工程学科,培养创新型农机人才,成为诸多专家学者热衷的焦点话题。

2现代科技与创新型农机人才培养

2.1现代科技与农业机械化

经过五六个世纪的发展,科学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并伴随诸多高新技术应用各学科应用。比如:二进制的引进、半导体的发现,为计算机的诞生奠定基础,并催生了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同样为生物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回顾这几项重要技术革命带来科技成果,可以预想未来几年科技发展的重点都将向技术层面进行靠拢。顺应时展趋势,中国更是重视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逐年增加用于科技研发的技术投入。一方面,创新多种研究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像是,863计划、973计划等等,都充分展现技术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源泉所在。另一方面,逐步增加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专门的攻关项目。其他资金的投入渠道,更是有加大趋向。此外,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贸易全球化。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生物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渗透交融支持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国民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以及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重要工程措施。例如:农业机械能有效抗御自然灾害(如减少旱涝灾害损失的机电排灌、抵御干旱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植物保护机械),农业机械是持续、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如保护水资源的节水机械化、保护耕地资源的机械化)。农业机械是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装备之一(如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回收地膜技术)。农业装备现代化是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2.2现代科技与农机教育

随科技的渗透发展,农机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样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作为农机人才培养的农机工程学科,涉及到诸多领域——材料、机械、生物、信息、环境、材料等等。由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该把创新型人才作为今后规划和目标制定的选择。创新型农机人才培养,要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顺应科技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内容,发展多学科交叉领域,确保受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知识,顺应现代科技发展需求,提升其创新能力。实际上,自现代科技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今后农机教育工作的开展应顺应科技发展趋势进行适时地调整。处于提升社会对农机教育学科的认识,可考虑酌情加大农机教育学科的内涵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紧随现代科技的发展。有重点地自发达国家引进原版教材,针对性的英语授课。在课程内容方面,不断进行更新,简化专业课程,增加基础课程,综合处理获取信息,着重提升对知识的运用、拓展和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质疑精神。理论与技术、农机与农艺、工程与管理、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创新,从实际出发,从现象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进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这是农机学科教学和科研中需要注重解决的问题。国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而提出了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的要求。基础教学是厚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考虑建立多学科交义的课程体系。向学生传授先进的多学科知识,奠定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强化基础实践环节,锻炼其基木技能,强化而向现代科技的实验教学环节。比如:美国的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的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就成立了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实验室。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不断完善现有的实验条件,逐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经常性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等,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术和物质条件。鼓励在校学习学生,跨学科进行选课。层次稍高的研究学府,建议针对研究生可跨学科招生,探索研究多学科交叉学科选课,为职业教育层面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同时,建议在专业设置上,逐渐减少层次感,根据目前现有的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实现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不同院校之间,倡导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条件允许的学校,建立高职——本科的办学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办学,设置专项的奖励基金,为现代农机教育的人才培养增光添彩。

上一篇:审计案例教学范文 下一篇:家族企业发展范文